《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今天我听了本校冯丽娥老师上的《角的初步认识》一课。《角的初步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38——39页的内容。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境引出角,并从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的角。教材中不要求学生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通过各种实际活动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教材中还特别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折纸、画角、用三角板比角的大小等,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就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等几何图形奠定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为以后进一步学习角的其它知识奠定了基础。

一、案例描述:

片段一: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1、复习引入: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一年级时学过了哪些图形?

生: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学生说,老师出示这些图形。)

师:圆形与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有什么区别?

生:圆形没有角。

师:对。那么今节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新朋友“角”。

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2、出示主题图。

师:操场上很多物体的表面都有角,快找找吧!

生1:我发现老师手上拿的三角板上有角。

生2:我发现老爷爷剪草的剪刀上有角。

生3:我组发现操场上有角,足球门上也有角。

生4:小朋友们做操时伸开的双臂形成了角。

生5:我发现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之间也形成了角。

(学生在主题图中找角,学生说到一个,课件演示一个,师跟着复述一遍,并及时表扬。)师:小朋友一下子找到了这么多的角,真了不起。

3、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师:小朋友一下子找到了这么多的角,真了不起。(把剪刀、吸管、水管放大,背景逐渐褪下去)那这些生活中的角在数学上该怎样表示呢?你们看,角就是这样儿的:(课件中

三个角从实物中移下来。)

师:这三个图形都是角。闭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么样儿的?再用手比划比划角的模样。

师:仔细观察这三个角,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1:都是尖尖的。

生2:都有两条直直的边。

2、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及其特征。

(1)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角:你们觉得尖尖的这是角的顶点,这是角的两条边,角的两条边都是……(生:直直的)。这个顶点和这两条边就组成了这一个角。

[评析]冯老师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在组织课堂学习,她先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直接介绍今节课的新朋友——角,从而引出课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在上课开始的10—15分钟的注意力是最集中的,所以导入这个环节要尽量简化,开门见山,但又明确了学习目标,直入课题。再以情境呈现任务——呈现校园图,让学生找角,探索角。利用学生已有的对于钟面的时针与分针形成的角、西瓜和水管的角,让学生在这些图形中抽象出了角,并在这些角中提炼出角的概念: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使抽象的角的认识简单化。从熟悉的物体引起了学生强烈的信心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学习新知的兴趣。原本抽象的角的知识和生活中的角紧密得联系起来,不仅仅加深了对角的认识,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片段二:重视操作,亲历体验。

认识角的大小

(1)师拿出一个活动角:老师这儿有一个角,(师扳动角的两边),你们看,这是一个活动角,小朋友想不想做一个我这样儿的活动角?用上老师发给你们的两根小棍。试试吧!(生做)

(2)展示两生做成的角(大小明显的):这两个角有什么不同?

生:一个大,一个小。

师:对,角是有大小的。(再展示两个大小差不多的角)能一眼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吗?那有什么办法知道?

生:可以把这两个角重在一起。

师:你来试试。

生把两个角放到展示台上比:把它们叠在一起,把这两个角的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看,上面这个角的另一条边在下面这个角的里面,这说明上面的角比下面的角小一些。

师:这个办法真好!同桌的孩子也像这样把活动角比一比,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看看谁的大,谁的小,比出结果了吗?

(3)认识角的大小与边叉开的程度的关系。

师:咱们再做一个“变变变”的游戏,把你们的活动角拿在手上,(师也拿在手上)请变出一个比你们手上的角要大的角。再变大点?你是怎么做的?(请一生示范,把边叉开一点,角就可以变大点)再请全班做。咱们继续变,把你们手上的角变小点,再变小点,又是怎么做的?(把边合拢一点。)

(4)那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系呢?跟边的什么有关系?分四人小组讨论。

(5)抽一组生说。

(6)师小结:角是有大小的,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条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两条边叉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评析]这一部分的教学让学生从认识静态中的角过渡到动态中的角。使他们直观地看到,两条小棒张开度越大,角就越大,小棒张开度越小,角就越小,由此渗透"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的本质特征。

片段三:重在传授,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画角

(1)师:你们看,角多神奇呀,你们喜不喜欢它?那我们把它画下来,好吗?

(2)师:我们来看看究竟该怎样画角。(课件演示角的画法)教师边讲解:这是第一步,接着看第二步,角画好了。

(3)师:应该怎样画角呢?抽生说说。同时师再演示一遍,并小结:先确定角的顶点,从这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4)你们会画角了吗?试试看。生画,师巡视。并展示学生画的角。

[评析]在“画角”这一部分,教师是先让电脑演示画角的步骤,最后才由学生模仿着画。这样的教法可以省时省力的让学生很快学会画角的方法,但就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否可以让学生根据角的特点让学生讨论画角需要用什么工具,要注意什么,再让学生动手尝试画角,这样也许会出现很多不同的画法。有的同学画出来的角可能会没有顶点,有的学生可能不用尺子画,画出角的两边可能不是直……如果从这些错例中去研究画角要注意什么?教师再引导学生总结出画角的步骤与方法。这或许更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二、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