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三章 管理的环境
第一章 导论:公共事业管理的若干基本问题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3版课件
20
(三)、公共事业产品性质分析
1.准公共产品及其特点与分类 准公共产品的基本内涵:准公共产品理论 总体上属于公共产品理论范畴,而所谓准公 共产品,是只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 特点中的一个,另一个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 或者虽然两个特点都不完全具备但却具有较 大的外部收益的产品。
33
概念术语
公共性
公共问题
公共需求
公共事务
公共服务
公共事业 公共产品
准公共产品
公益性公共产品
互益性公共产品
事业
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管理体制
公共组织
行政组织
非营利组织或非政府组织 公共权力
准政府组织
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管理
行政管理
企业管理
34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公共性? 2.公共问题和公共需求各有什么特点?二者有什么关系?
(3从管理方法和手段上来看,行政管理的手段较单 一,而公共事业管理的手段较丰富
32
(三)公共事业管理与企业管理
联系:二者关系越来越来密切。 区别:(1)目的不同
(2)管理所依托的权力不同 (3)管理的性质不同 (4)管理的物质基础不同 (5)管理的限制因素不同 (6)对管理人员的管理要求不同 (7)绩效评估不同
第一,现代公共事业管理的层次性。 第二,现代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多样性。 第三,现代公共事业管理中的“管理”丰富性。
27
(二)公共事业管理的基 本特征
公共事业管理具有公共性 公共事业管理具有强制性 公共事业管理具有非营利性 公共事业管理具有服务性
28
(三)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原则 公众为本原则 服务原则 社会效益优先原则 法治原则
第三章环境管理学的基本理论
第三章环境管理学的基本理论第一节三种生产理论一、三种生产理论概述(一)环境社会系统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二者之间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在这三种交流关系中,物质流动是最基本的,它是另外两种交流的基础和载体。
环境社会系统依据物质运动基础,进一步可划分为三个子系统,即物资生产子系统、人口生产子系统和环境生产子系统。
1、物资生产:即劳动生产,是指人类利用技术手段从环境中索取自然资源,并将其转化为人口生产和环境生产所需物资的总过程。
基本参量:(1)资源利用率,指的是将从环境中索取的资源和从废弃物中取得的再生物转化为产品的比例。
资源利用率高,则意味着在产出同等产品时,从环境中索取的资源少,加载到环境中的加工废弃物也少。
(2)产品流向比,指提供给人口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与环境生产的产品的比例。
(3)社会生产力,对应于生产产品的总能力。
2、人口生产:指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总过程,既包括人口的再生产(繁衍、生育),也包括人口在其生存过程中对物质资料的消费。
基本参量:(1)人口数量(2)人口素质(3)消费方式3、环境生产:是指环境在自然力作用下消纳污染(生产加工过程产生的废弃物,消费过程产生的废弃物)和产生出自然资源(生活资源如风景,生产资源如森林、水源、矿产等)的总过程。
基本参量:(1)污染消纳力(2)资源生产力(二)三种生产之间的关系见书中第18页图2—1人与环境系统概念模型1、人类对世界系统(环境社会系统)的认识历程:(1)古代文明时代:人类与自然浑然一体,是自然的一部分,世界系统实际上就是自然生态系统,就是自然环境。
三种生产之间,主导作用是环境生产,人口生产与物资生产能力都非常小,包含在环境生产中。
(2)农业文明时代:A、早期阶段,人口生产仍未在世界系统的运行中体现出来;B、中期阶段,人口生产虽得以体现,但仍作为物资生产的一部分。
C、晚期阶段,人口生产系统逐渐发育成独立的系统,并从物资生产系统中脱离。
管理学重点知识归纳--第三章 管理道德与企业责任
第三章管理道德与企业责任1.管理环境(选、填★★)(1)一般环境亦称宏观环境或社会大环境,主要包括: (1)经济环境;(2)政治和法律环境;(3)社会文化环境;(4)科技环境;(5)自然环境等,简称PEST. 外部环境=任务环境+一般环境>内部环境。
(2)具体环境,也称产业环境或行业环境(微观环境、竞争环境、任务环境、经营环境),主要包括:顾客、供应商、竞争者以及其他一些具体环境因素。
(3)组织面临的环境类型:根据环境的复杂性(需要的知识广度)和环境的不确定性(产品的变化程度)可以把环境分为四种环境,即简单+稳定的低不确定性环境(如软饮料罐装厂、啤酒批发商、食品加工厂)、复杂+稳定的较低不确定性环境(如大学、医院、电气制造厂、化工公司、保险公司)、简单+动态的较高不确定性环境(如时装公司、玩具制造厂)以及复杂+动态的高不确定性环境(如电子公司、航空公司、电子通讯公司)。
2.几种常见的道德观的比较(选、填★★★★★)(1)道德的功利观强调“决策要完全依据其后果或结果作出”,认为解雇20%的员工是为了剩下80%的员工,代表观点: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不择手段),核心是“有用性”,可能产生利益分配的不公平,可根据行为结果的好坏来判断。
(2)道德的权利观强调“决策要在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认为当雇员揭发雇主触及法律时,应当对他们的权利加以保护,代表观点:个人权利至上。
追求的是“绝对的个人权利”,可能导致无组织状态。
(3)公平公正道德观,强调“决策者要公平地实施规则”,认为向新来的员工支付比最低工资高一些的工资,代表观点:同工同酬,支付老员工的工资比新员工高一点。
追求理想公平,不利于培养风险意识和创新精神。
(4)社会契约道德观,强调“决策人在决策时综合考虑实证和规范两方面的因素”,认为“管理者应考察各行业和各公司中的现有道德准则,以决定是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实质上认可同工不同酬(实质上是功利主义道德感的变种),既不符合权力至上道德感,也不符合公平公正道德感,但可以节约成本、增加利润。
mba教材《管理学原理》全十二讲
【最新版】MBA《管理学原理》(全十二讲)《管理学原理》是高等教育中经济与管理类诸多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管理的本质特征、管理思想的历史和发展,对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职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真正领悟管理的真谛。
并且,要求学生系统的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能够综合运用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管理问题,锻炼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一章管理与管理者第二章管理思想及其发展第三章管理与环境第四章决策原理与方法第五章计划原理与方法第六章组织与组织设计第七章组织文化与组织变革第八章组织人员配备第九章领导与领导理论第十章激励原理与方法第十一章沟通原理与方法第十二章控制工作原理与方法第一章管理与管理者第一节管理概述一、为什么需要管理(一)任何集体活动都需要管理,管理是共同劳动的产物1.共同劳动是一种多人之间的协作行为。
2.群体协作需要协调与指挥——管理。
3.共同劳动的效率与效益取决于管理。
(二)管理是现代社会极为重要的社会机能管理是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广泛适用于社会的一切领域。
小到家庭、企业,大到一个国家,都需要管理,并且管理对其绩效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三)管理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得到强化和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关系复杂,协作紧密,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增强。
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组织规模的扩大,资源配置越来越复杂,工作各环节相互依赖性越来越强,这些都要求更高水平和更大强度的管理。
(四)管理是一切组织与事业成功的关键要素1.管理的核心是人,而人是一切组织与事业成功的决定性要素。
2.管理是成就事业最重要的宝贵资源。
3.管理的关键作用已通过大量组织的事例所证明。
二、管理的含义(一)管理的本质特征例1:某公司为了扭转销售不力的局面,提升销售能手张先生出任销售部经理。
到了年末,销售部业绩虽然较上一年略有下降,但张经理一人完成的订单占部门完成任务总量的53%。
在如何评价张经理工作方面,上级部门意见不一致。
管理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1.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3.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4.系统方法:是指用系统的观点来研究和分析管理活动的全过程。
第二章: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1.战略管理:是组织制定和实施战略的活动过程,其核心问题是确保组织的自身条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求得组织长期稳定的发展。
2.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第三章:管理环境、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1.一般环境:亦称宏观环境或社会大环境,主要指可能影响组织的广泛的经济环境、政治和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科技环境和全球化环境等。
2.经济环境:是指组织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总体经济状况,包括消费者购买力、利息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社会总体价格水平等都属于经济环境的范畴。
3.政治和法律环境:主要是由在不同层次上影响着各类组织活动的政府的政治活动、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各种措施等形成的复杂体。
4.社会文化环境:是由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人口因素以及相应的人们的态度、要求、期望、信念等构成的。
5.具体环境:往往称为产业环境或者行业环境,是指那些对管理者的决策和行动产生直接影响并与实现组织目标直接相关的要素。
6.社会责任:是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7.道德:是指规定行为是为的惯例或原则。
8.管理道德问题:促使人们关注组织的管理者如何做出决策或采取行动,以及其背后所依据的准则,即管理道德问题。
9.个人特征:是指个人早年形成的、关于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的基本信条,它们成为组织中个人的一套相对稳定的价值准则。
中国国家环境全集1-20章
中国国家环境全集1-20章第一章: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本章阐述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包括可持续发展、污染防治、资源节约等内容。
强调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行性。
第二章: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本章介绍了中国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建立与发展过程,包括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环境监测与评估等方面。
第三章:大气环境保护本章详细阐述了大气环境污染的成因及防治措施,包括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环境监测和治理技术等内容。
第四章:水环境保护本章介绍了水环境污染的来源与防治策略,包括水质标准及排放标准的制定、水环境监测与保护技术的应用等方面。
第五章:土壤环境保护本章探讨了土壤环境污染的产生原因和预防措施,包括土壤质量标准的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技术的应用等内容。
第六章:固体废物与危险废物管理本章详细介绍了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管理与处理方法,包括废物分类、处理与处置的标准、废物回收和再利用等方面。
第七章:噪声与振动控制本章阐述了噪声和振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包括噪声与振动监测、防治措施和管理标准等内容。
第八章:辐射环境保护本章介绍了辐射环境的形成与控制措施,包括辐射监测、防护与控制标准的制定和应用等方面。
第九章:生态环境保护本章探讨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包括生态系统保护、物种保护和生态修复等内容。
第十章:自然保护区管理本章介绍了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与管理,包括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修复和监督管理等方面。
第十一章:环境保护科技与工程本章详细阐述了环境保护科技与工程的发展现状和应用成果,包括环境技术研发、环境工程设计和环保设施建设等方面。
第十二章:环境教育与宣传本章介绍了环境教育与宣传的重要性和推广途径,包括公众宣传、环境意识提升和环境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等内容。
第十三章:环境监测与评估本章探讨了环境监测与评估的意义和方法,包括环境监测技术、数据分析和评估标准等方面的内容。
第十四章:环境保护与城市规划本章详细介绍了环境保护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和协调要点,包括生态城市规划和环境管控措施的整合等方面。
管理的基本原理(一).
系统原理的应用
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必须用系统分析的方法, 分析实际问题。
指导组织正确处理组织内部与外部、局部与 全局、眼前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确定正确的组织目标。
指导组织合理运用所需各种要素和资源。
系统原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具有全局观念 关注医院系统结构的状况 处理好管理宽度和管理层次之间的关系
例:马和骑师
——监控的重要性
弹性原理
一、基本概念 管理工作要具有一定的伸缩性, 以适应客观事物的各种变化,从而 有效地实现动态管理。
管理为什么必须保持弹性?
管理所研究的问题是综合复杂的因素。
管理是一种社会活动,具有很大的模糊 性和不确定性。
二、管理弹性的类型
局部弹性:环节上的弹性
• 多方案弹性 例:手术方案 • 任务、时间弹性 • 人力、物力弹性
“合” ——组织综合
例:阿波罗登月舱
日本松下彩电
整分合原理的应用
科学分解是整分合原理的核心
例:嗑瓜子行为
整分合原理的应用
科学分解是整分合原理的核心
•管理职能不能分解 •管理的对象不能分解
分工单位有必要的自主权,否则失 去功能单位的活力
例:课题负责人制
例:一次独特的考试 ——整体把握的重要性
人本主义的产生
从资本主义:以“资”为本
到人本主义:以“人”为本(本位、根 本、目的)
应当把人视为人本身来看待,而不仅仅是 看作一种生产要素。 在生产力要素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
人本原理的概念
现代管理认为管理的核心是人 , 管理 的动力是人的积极性。一切管理都应以调 动人的积极性,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
管理环境习题-管理学第一章习题
管理学第三章习题一、简单阐述1.管理环境由哪几部分组成?并分别对各部分做简单解释。
2.常见的组织外部环境因素有那些?它们是怎样影响组织业绩的?3.什么是组织文化?怎样描述一个组织的组织文化?4.简述组织文化的特点及其对管理的影响5.简述组织环境管理的一般步骤及应对外部环境的常用方法。
6.不良的组织文化会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简述应如何进行组织文化管理?二、单项选择1.外部环境因素中,下列属于一般环境因素的项是( D )A.政治、经济、社会、资源供应商等方面。
B.经济、社会、科技、竞争者等方面。
C.政治、经济、社会、组织文化等方面。
D.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
2. 外部环境因素中,下列属于任务环境因素的项是(B )A.资源供应商、服务对象、竞争者、政府主管部分、组织文化等方面。
B.资源供应商、服务对象、竞争者、政府主管部分、社会特殊利益代表组织等方面。
C.政治、经济、社会、组织文化、资源供应商、服务对象等方面。
D.资源供应商、服务对象、竞争者、经营条件、组织文化等方面等方面。
2.“人才市场上营销人员短缺”对于一般企业属于什么环境因素? ( B )A.一般环境因素。
B.任务环境因素。
C.组织文化。
D.组织经营条件。
3.组织文化实际上是指组织的共同观念系统,是一种存在于组织成员之中的共同理解,它的从核心外推构成如下:( C )A.行为规范、共同观念、组织形象。
B.组织形象、行为规范、共同观念。
C.共同观念、行为规范、组织形象。
D.共同观念、组织形象、行为规范。
4.一家企业的厂训是“努力学习,像一所学校;步调一致,像一支部队;互相帮助,像一个家庭”,而生产同类产品的另一家企业的宗旨是“向员工提供有意义的工作,改善员工的工作生活环境,实现与工作成果相称的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这体现了组织文化的具有( A )特点A.个异性。
B.民族行。
C.稳定性。
D.客观性5.在( D )环境下,管理者必须强调组织内部各方面及时有效的相互联络,并采用权利分散下方和各自相对独立决策的经营方式A. 相对稳定和简单的环境。
管理学课后复习题
第一章管理概论一、单选题1、那些负责对整个组织作决策,并为整个组织制定计划和目标的人员应定义为()。
A.高层管理者B.中层管理者C.基层管理者D.非管理者雇员2、()能区分管理职位与非管理职位。
A.工资金额的多少B.是否协调他人的工作C.是否组织新的项目D.是否拥有技术技能3、()通常被描述为“做正确的事”。
A.管理B.领导C.效率D.效果4、()技能对高级管理层次最重要。
A.技术B. 人际C.融资D.概念5、管理的普遍性意味桌()。
A.所有的管理者采用同样的模式B.有最好的管理模式C.一切组织都需要管理D.管理不重要二、辨析题1、领班和监工很可能是基层管理者。
2、中层管理者负责制定整个组织的计划和目标。
3、在非营利组织中,管理并非非常重要。
4、做正确的事的能力是效率的基本定义。
三、简答题1、解释效率和效果,并说明它们对管理的重要性。
2、列出简要定义管理的四个职能。
3、解释“概念技能”。
4、是否存在一种最佳的管理“风格”?为什么?四、论述题有人说,管理者的最基本职责是关注员工的工作绩效,以达到希望的产出。
你怎样解释该观点?你是否同意该观点?说明你的理由。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一、单选题1、对劳动分工的最佳描述是()A.将整体工作细分成范围较窄的重复性任务B.将劳动力划分成几个小组C.由上级委任各项工作D.整个劳动力的分析研究2、用科学方法定义工作的“最好方法”是由()开创的。
A.泰罗B.韦伯C.亚当·斯密D.法约尔3、()提出了14项管理原则,并认为这些原则广泛适用于任何管理系统。
A.玛丽·福莱特B. 韦伯C. 亚当·斯密D. 法约尔4、霍桑研究考察的是()。
A.这些工人的安全需求B.被替代的家庭工作人员的心理需求C.各种照明水平对工人生产效率的影响D.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追求受下属尊重的需求5、知识管理包括培养()的文化,在这种文化中知识可以共享。
A.学习型B.国际型C.传统型D.道德型二、辨析题1、“泰罗”被认为是“科学管理之父”。
《管理学基础》教学教案—03管理环境与组织战略
《管理学基础》教学教案—03管理环境与组织战略教学目标:1.了解管理环境的概念及其特点;2.了解组织战略的概念及其作用;3.掌握管理环境对组织战略的影响。
教学内容:一、管理环境的概念及其特点1.管理环境的定义:管理环境是指影响组织发展和运行的内外部各种因素的总和。
2.管理环境的特点:(1)多元性:管理环境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2)动态性:管理环境是不断变化的,需要不断适应和调整;(3)不确定性:管理环境充满不确定性和风险,需要及时应对;(4)相互作用性:管理环境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二、组织战略的概念及其作用1.组织战略的定义:组织战略是组织为实现其长期目标而选择的行动方案和资源配置。
2.组织战略的作用:(1)指导组织发展:组织战略为组织发展提供明确的方向和目标;(2)调整组织结构:组织战略影响组织结构和资源配置;(3)提高绩效表现:有效的组织战略能够提高组织的绩效和竞争力。
三、管理环境对组织战略的影响1.内部环境对组织战略的影响:(1)组织文化:不同的组织文化会对组织战略的选择和实施产生影响;(2)组织结构:组织结构的灵活性和效率会影响组织战略的执行。
2.外部环境对组织战略的影响:(1)经济环境:宏观经济状况、市场需求、资源价格等会对组织战略产生影响;(2)技术环境:科技发展、创新能力等对组织战略的选择和实施具有重要影响;(3)法律环境:法律法规的变化对组织战略的合规性和风险管理有影响。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内容,让学生了解管理环境和组织战略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讨论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管理环境和组织战略的理解和案例分析。
3.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际案例,探讨管理环境对组织战略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教学过程:1.开场导入:通过引入一个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管理环境和组织战略的关系。
2.理论讲解:讲解管理环境和组织战略的概念及特点,介绍管理环境对组织战略的影响。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22.10.1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行为,促进建设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合用于建设领域中的环境保护管理活动。
第三条建设项目应当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进行,同时应当保障环境质量,对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
第四条建设项目应当积极采取环境友好型技术和措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第五条建设单位应当承担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和相应责任,依法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第六条建设项目应当按照规划、设计、审批、施工、验收等环节要求,在环保监管部门的指导和要求下进行环境保护管理。
第七条环保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监督和检查工作,并及时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和处罚措施。
第二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八条建设项目应当根据环保部门的要求,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并提交环保部门审批。
第九条环境影响评价应当全面、准确、客观地评价建设项目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第十条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如发现环境影响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应当及时向环保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整改措施。
第三章建设项目环境监测第十一条建设项目应当按照环保部门的要求,制定环境监测计划,并采用公开、透明的方式进行环境监测。
第十二条建设项目应当依法采集并提供环境监测数据,同时接受环保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第十三条环保监管部门应当对建设项目的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审核、认定,发布相关环境质量信息。
第四章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第十四条建设项目应当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和环境监测数据,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第十五条建设单位应当制定环境保护措施方案,将其纳入施工图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中。
第十六条建设项目应当采取必要的生态保护措施,保障生态安全,保护生态资源。
第十七条建设单位应当对建设项目的废弃物、污水等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处置,确保达到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第五章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信息公开第十八条建设项目应当加强环境保护信息公开工作,及时向公众发布项目环保状况。
管理学第三章组织文化与环境:限制因素
研究表明,开放、包容的组织文化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促进组织的创新活动。
环境不确定性对战略决策的影响
针对环境不确定性的研究指出,管理者在制定战略时应充分考虑外部环境的变化,提高战略的灵活性 和适应性。
谢谢
THANKS
特性
独特性、稳定性、可塑性、共享性、 继承性。
组织文化的形成与影响
形成
组织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受到组织创始人的影响、组织成员的共同 经历和组织环境的影响。
影响
组织文化对组织成员的行为和态度产生影响,影响组织的决策和战略制定,影 响组织的绩效和竞争力。
组织文化的类型与差异
类型
强文化、弱文化、混合文化。
差异
不同类型的组织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影响,不同类型的组织文化之间存在差异 ,不同行业、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组织文化也存在差异。
02 环境限制
CHAPTER
宏观环境限制
政治法律环境
组织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否则可能面临法律制裁和经济
损失。
经济环境
经济形势的变化对组织的经营 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
管理学第三章组织文化与环境 限制因素
目录
CONTENTS
• 组织文化 • 环境限制 • 组织文化与环境限制的互动 • 管理学中的组织文化与环境限制
01 组织文化
CHAPTER
定义与特性
定义
组织文化是组织内部形成的,被组织 成员共同接受和遵循的价值观念、道 德规范、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和物质 形态的总和。
组织在获取和处理外部信息时可能存 在不对称性,导致决策失误或延误。
不可预测性
某些外部事件可能突然发生,对组织 产生重大冲击,难以预测和应对。
行政组织学1-7章名词解释
第一章行政组织学导论1、组织组织是在特定社会环境之中,由一定要素组成的,为了达成一定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并随着内部要素和外部环境不断变化而自求适应和调整,具有特定文化特征的一个开放系统。
2、行政组织行政组织就是指为推行国家公共行政事务而依法建立起来的各种行政机关的统称。
3、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
4、正式组织正式组织是指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
5、团体意识团体意识是指组织成员对组织在思想上、认识上、感情上和行为上拥有共同一致的价值观。
团体意识是维系组织存在与发展的灵魂.第二章组织理论的发展1、霍桑实验人际关系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乔治·梅奥、罗斯利斯伯格。
他们的学说是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到30年代初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实验的,因而得名霍桑试验。
霍桑试验从1924年开始到1932年结束,历时8年,经过对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群体行为、员工态度、工作士气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一系列的实验,他们发现并证明,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仅取决于人的生理方面、物理方面的因素,而且更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影响。
2、“需要层次论”马斯洛创立的。
他在其代表性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个人》中,对人的行为和动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人的动机是由需要决定的,这些需要按照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可以划分为5个基本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只有满足了人低层次的需求后,人才会有更高层次的追求。
在管理中,应从满足员工不同的需求入手,以激励和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3、帕森斯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
帕森斯对社会生活中的组织现象有其独特的研究,他认为,所有社会组织本身就是一个社会系统,每个大的社会系统下面又分有若干小的社会系统,整个社会则是一个最大的社会系统.社会系统在本质上是由组织成员的行为或行为关系所构成,因此,在研究组织时,应重点研究这些行为活动及角色关系。
管理学原理第三章管理环境
经济环境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速度直接影响市场需求 和消费者购买力,进而影响企业
销售和盈利。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会影响企业的成本结构 和投资决策,企业需关注通胀率 变化,以合理规划成本和价格。
利率与汇率
利率和汇率是企业筹资和投资的 重要考虑因素,利率和汇率的变 化可能影响企业的融资成本和国
际竞争力。
社会文化环境
结构匹配
组织的结构需要与外部的管理环境相适应,以实 现组织目标。
结构调整
随着管理环境的变化,组织的结构也需要相应地 进行调整。
结构创新
在某些情况下,组织可能需要创新其结构以适应 新的管理环境。
管理环境对组织文化的影响
文化塑造
01
管理环境对组织的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塑造组织的价值观和行
为规范。
文化传承
02
组织的文化需要适应管理环境的变化,同时也要传承组织的优
秀文化传统。
文化变革
03
在某些情况下,组织可能需要变革其文化以适应新的管理环境。
THANKS.
极向上的组织文化。
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定义
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的机构设置、职责权限和层级关系, 是组织实现目标的重要保障。
组织结构类型
常见的组织结构类型包括直线型、职能型、矩阵型和网络 型等,每种类型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组织结构设计
组织结构设计需要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和业务特点进行, 合理设置部门和岗位,明确职责权限,优化层级关系,以 提高组织的效率和灵活性。
管理环境的重要性
管理环境是组织制定战略和决策的重 要依据。组织需要了解外部环境的变 化,以便及时调整战略和决策,适应 市场和社会的发展。
管理环境对组织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 展产生影响。组织需要应对外部环境 的变化,保持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管理学原理1-3章知识点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第一节管理及其功能一、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在特定的组织内外环境的约束下,运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能,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利用,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二、管理的形式与内容形式内容分析吃饭应酬公关协调组织与组织之间关系开会讨论决策协调组织目标之间的关系计划组织分配协调组织与资源之间关系与人谈话沟通协调人与人、组织与组织关系考核奖惩激励协调目标、计划与实绩之间的关系审核签字监督总结:从管理工作的内容来看,不管有多少种表现形式,都是一样的,就是协调。
管理工作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是由于管理协调对象的多样化造成的。
三、管理产生的原因1.产生的原因:管理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和所拥有的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2.管理的功能:管理的功能在于通过科学的方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达到以有限的资源实现尽可能多的需求的目的。
四、管理的实质1.规章制度是一种手段,它最终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取决于规章制度的正确设计和我们每一个人对规章制度的正确认识。
2.管理从本质上而言是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采用的一种手段。
良好的管理效果,取决于人们对管理的正确认识和管理手段的妥善运用。
3.管理本身只是工具,不是目的。
4.不能为了管理而管理,管理的效果取决于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第二节衡量管理的标准1.管理学认为,可以用管理的有效性来衡量管理工作的好坏。
有效性包括两方面:效率与效益,即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情。
2.效率(efficiency)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或资源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常常被说成“正确地做事”;效益(effectiveness)常被称为“做正确的事”,即做那些可以实现目标的工作活动。
效率和效益相比较,效益是第一位的。
有效的管理,要求既讲求效益,又讲求效率。
好的管理就是要能够做好对的事。
第三节管理的职能与管理过程一、管理职能管理职能是指管理的职责和功能。
社区公园管理办法1
社区公园管理办法1社区公园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社区公园管理,提高公园环境质量,保障市民健康权益,根据《城市公园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社区内的公共绿地及设施,包括但不限于公园、广场等。
社区内的公园包括市政府划定并向公众开放的绿地,以及由居民组织自行维护的社区自管公园。
第二章:公园管理单位第三条社区公园的管理由社区居委会(村委会)、物业管理单位、城市管理部门共同负责。
各方应建立合作机制,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共同研究解决公园管理中的问题。
第四条居民委员会(村委会)应当定期组织对社区公园的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并协助解决。
第三章:公园使用管理第五条社区公园向社区居民开放,不得向外地或单位收费。
公园开放时间为每天早上6点至晚上10点。
第六条社区公园开展各类文化、体育、健身等公益活动时,应提前向物业管理单位提交申请,并获得居民委员会(村委会)同意。
第七条禁止在社区公园内吸烟、乱丢废弃物、破坏设施、植物等行为。
不得擅自在公园内进行商业广告宣传活动。
第四章:公园环境卫生管理第八条社区公园内设立垃圾分类垃圾桶,并定期清理。
居民应当爱护公园环境,自觉保持公园的清洁卫生。
第九条社区公园内不得种植有毒有害植物,不得喷洒有毒有害化学药剂。
植物养护过程中应遵循绿色环保理念。
第五章:违规处理与监督第十条对于违反本办法的行为,按照城市管理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对于严重破坏公园环境者,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一条居民委员会(村委会)应当建立公园环境监督员队伍,定期巡查公园环境情况,发现问题立即通报有关部门处理。
第六章:附则第十二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对此前已开放使用的社区公园,应在一个月内完成整改,符合本办法要求。
第十三条社区公园管理办法的具体细则由居民委员会(村委会)、物业管理单位制定,并报城市管理部门备案。
以上为社区公园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第一部分 管理学导论
3.认为传统的组织结构和关系容易造成紧张气 氛,对组织各层职工均有不利的影响。主张实 行民主参与管理,实行职工的自主自治。
决策理论学派
代表人物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教授赫 伯特·西蒙(H.A.Simon),由于在决策理论方 面的贡献,曾荣获197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1.决策贯穿管理的全过程,决策是管理的核心。 2.系统阐述了决策原理。 3.在决策标准上,用“令人满意”的准则代替 “最优化”准则。 4.一个组织的决策根据其活动是否反复出现可分 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自此以后,许多管理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从行 为的特点、行为的环境、行为的过程以及行为的原因 等多种角度展开了对人的行为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 的理论,使行为科学成为现代西方管理理论的一个重 要流派。
2.4 现代管理理论
管理理论丛林
社会系统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 行为科学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 系统管理理论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 权变理论学派 经验主义学派 其他较有影响的理论
人际关系理论产生的背景
第一,所谓“精神革命”的论断本身是不符合实际的。一方面, 老板为了追求最大利润总是尽量少付给工人工资;另—方面,工 人也并非纯粹的“经济人”,除了金钱,还有精神上的需要。
第二,随着资本主义二三百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套资本主义 的民主制度,民主意识日益强烈的人们反对独裁、专制,这就使 得主张专制、独裁的科学管理理论在实践时遭到工人们的强烈反 对。
引导案例——小男孩的裤子
第一节 管理的内涵
第二节 管理的职能与性质
第三节 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第四节 管理学的内涵特点与研 究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三、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1、组织必须适应外部环境。 2、组织可以影响和改变外部环境。 3、组织与外部环境关系的实质上揭示了 管理的任务所在。
6
山不过去我过去
有一位著名的经济学教授,凡是被他教 过的学生,鲜少有顺利拿到学分的。原 因出在,教授平时不苟言笑,教学古板, 分派作业既多且难,学生们不是选择逃 学,就是打混摸鱼。但这位教授可是国 内首屈一指的经济学专家,叫得出名字 的几位财经人才,都是他的得意门生。 谁若是想在经济学这个领域内闯出一点 儿名堂,首先得过了他这一关才行!
16
案例分析∶人命重于利润
1999年7月9日,美国一法院判决∶一汽 车公司向6名受害者赔偿49亿美元。创造 产品质量赔偿纪录。1993年圣诞前夕, 安得森参加完教堂礼拜后,开着一辆79 年生产的雪佛莱轿车,带着4个孩子和1 位朋友回家,被后面的车撞上,油箱起 火,6人严重烧伤,后状告汽车商,要求 经济赔偿,法院以油箱设计缺陷为由判 决汽车商赔偿1亿美元,罚款48亿美元, 共计49亿美元。
17
二、管理伦理的功能
1、宏观的经济效率需要以管理伦理为基础 的经济秩序。
经济秩序是指经济活动必须遵守各种规章制 度和法律法规。其依据是伦理道德。工商活动 和其他活动一样,都必须在一定的合乎道德的 制度中进行,都要受到其制约,遵循一定的行 为规范;如果工商活动可以不讲道德,不受到 合乎道德的经济制度或行为规范的制约,任意 侵犯他人的权利和利益.那么经济管理活动必 然会陷于利益冲突,轻者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 信任合作关系而降低效率,重者则会使经济管 理活动陷于无政府状态而无法进行。所以,伦 理道德是经济秩序的基础,是经济管理活动的 必要前提,不讲伦理道德,就会破坏经济秩序, 破坏有效的经济管理活动
,
3、高效的企业管理需要以管 理伦理为基础的企业信誉。
从长远来看,伦理道德是最有效的激励和 约束手段。自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有远见 的管理大师越来越重视伦理道德在经济管理中 的作用,普遍地把企业的经营之道建立在伦理 道德之上,而世界上成功的大企业,几乎无一 不是把伦理道德作为自己的经营之道的。我国 著名家电企业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认为,海尔 的经营之道“体现在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 ∶ 在内部,公司尽量给员工创造良好的环境,让 他们发挥最大的能量,我们称之为‘赛马不相 马’。在外部,我们有一句口号,叫‘真诚到 永远’。我们认为,用户的心是最有价值的东20
18
2、有效的企业管理需要以管理伦理 为基础的经济秩序。
20世纪80年代 雀巢公司在美国的子公司 陷入了刑事诉讼,被指控销售掺假冒牌苹果汁。 事情起因于供应商以25%的价格优惠向其提供 假苹果汁原料,公司有关人员虽然也怀疑过苹 果汁的纯度,但因为价格优惠能使公司在不景 气的情况下达到成本控制的目标,而销毁存货 则会使原来答应给总公司仅有的70万美元的利 润亳无希望。同时公司缺乏一个有效的质量控 制系统,而且当时还不存在决定性的苹果汁实 脸测试;于是公司虽然并非有意想欺瞒顾客但 还是把这种怀疑和顾客的利益放到一边去了。 给果公司的全部损失包括罚款、诉讼费用和损 失的生意,估计达到2500万美元。 19
22
四、工商管理活动中的主要不 道德行为
1、渎职∶是职业道德意义上的不认真和不 负责任的企业行为。 2、欺骗∶是借助于言行的虚假所作的有意 误导。 3、贿赂∶是接受好处者以某种方式偏向行 贿者。 4、窃取∶就是占有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23
五、工商管理活动中的主要不 道德行为产生的原因
1、过分地追求利润最大化; 2、信息不对称; 3、某种垄断; 4、权力与责任的不对称。
1、政治法律环境。 2、经济环境。 3、社会文化环境。 4、技术环境。 5、自然资源环境。
2
二、外部特殊环境
外部特殊环境是指对特定组织构成 影响的外部环境因素。如企业这种组织 面对的外部环境有∶ 1、竞争对手。 2、资源供应者。 3、顾客。 年都举办南瓜品种大赛。有一 个农夫的成绩相当优异,经常是首奖及优等奖的得主。 他在得奖之后,毫不吝惜地将得奖的种子分给街坊邻 居。 有一位邻居就很诧异地问他:“你的奖项得来不易, 每季都看你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做品种改良,为 什么还这么慷慨地将种子送给我们呢?难道你不怕我 们的南瓜品种因而超越你的吗?”这位农夫回答: “我将种子分送给大家,帮助大家,其实也就是帮助 我自己!”原来,这位农夫所居住的城镇是典型的农 村形态,家家户户的田地都毗邻相连。如果农夫将得 奖的种子分给邻居,邻居们就能改良他们南瓜的品种, 也可以避免蜜蜂在传递花粉的过程中,将邻近的较差 的品种转而传染自己,这位农夫才能够专心致力于品 种的改良。相反地,若农夫将得奖的种子私藏,则邻 居们在南瓜品种的改良方面势必无法跟上,蜜蜂就容 易将那些较差的品种传染给自己,他反而必须在防范 外来花粉方面大费周折而疲于奔命。
一、组织(企业)全球化的发展阶 段
1、产品出口阶段; 2、主动在国外销售产品或制造产品阶段; 3、全球化经营阶段。
13
二、全球化管理的国际环境
1、政治法律环境。 2、经济环境。 3、文化环境。
14
三、多元化与跨文化管理
多元化包括人口多元化与文化多元化。 多元化的竞争性优势∶ 1,有利于增强组织的营销优势; 2、有利于降低成本; 3、有利于招揽人才。 跨文化管理是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事、物的管理
4
龟兔赛跑
龟兔赛跑的故事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兔子骄 傲,半路上睡着了,于是乌龟跑了第一。可是,龟兔 赛跑不只赛一次啊。第一次乌龟赢了,兔子不服气, 要求再赛第二次。第二次赛跑兔子吸取了经验,一口 气跑到了终点,兔子赢了。乌龟又不服了,对兔子说, 咱们跑第三次吧,前两次都是按你指定的路线跑,第 三次该按我指定的路线跑。兔子想,反正我跑得比你 快,你怎么指定路线我都同意。于是就按照乌龟指定 的路线跑。又是兔子当先,快到终点时,一条河挡住 了路,兔子过不去了。乌龟慢慢爬到河边,一游就游 过去了,这次是乌龟得了第一。当龟兔商量再赛一次 的时候,它们突然改变了主意,何必这么竞争呢,咱 们合作吧!在陆地上兔子驮着乌龟跑,很快跑到河边, 到了河里,乌龟驮着兔子游,结果是双赢的结局。
15
第四节 管理伦理与社会责任
一、管理伦理的涵义
管理伦理又称管理道德,是指企业和其他 社会组织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所必须遵循的各 种道德准则和规范。从管理伦理的主体看,它 既包括企业等营利性组织,也包括非营利性组 织,但主要是指以企业为主的社会组织,在其 生产经营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伦理意识、伦理 原则和伦理规范的总和。
三、企业组织的道德责任
(一)、企业整体的道德责任 1、企业应公平地对待供应商和竞争者; 2、企业应为自己的产品对消费者负道德责 任; 3、企业应为自己的行动对一般公众或社会 负道德责任; 4、企业应对其员工负道德责任。
21
(二)、企业中各成员的道德责任 1、董事会的主要责任是选择管理人员、制 定政策; 2、管理人员对董事会负责,公平对待员工。 3、一般员工则在于做好自己所做的工作。
26
7
续
一天,教授身边紧跟着一名学生,二人有 说有笑,惊煞了旁人。后来,就有人问那名学 生说:“干嘛对那种八股教授跟前跟后的巴结 呀!你有一点儿骨气好不好!”那名学生回答: “你们听过穆罕默德唤山的故事吗?穆罕默德 向群众宣称,他可以叫山移至他的面前来,等 呼唤了三次之后,山仍然屹立不动,丝毫没有 向他靠近半寸;然后,穆罕默德又说,山既然 不过来,那我自己走过去好了!教授就好比是 那座山,而我就好比是穆罕默德,既然教授不 能顺从我想要的学习方式,只好我去适应教授 的授课理念。反正,我的目的是学好经济学, 是要入宝山取宝,宝山不过来,我当然是自己 过去喽!”
8
第二节 管理的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由组织内部的物质环境和 文化环境构成。内部物质环境研究是要 分析组织内部各种资源的拥有状况和利 用能力,内部文化环境研究则是考察组 织文化的构成要素及其特点。
9
我们知道自己的战略资源吗?
有这样一个笑话:联合国出了道题考小朋 友:“请用自己的观点谈谈对世界其他国家粮 食短缺问题的看法”,结果美国孩子不知道什 么是“世界其他国家”,非洲孩子不知道什么 是“粮食”,欧洲孩子不知道什么叫“短缺”, 中国孩子不知道什么是“自己的观点”。这就 像我们的企业:每一个企业都会有自己的特点, 而我们企业往往看不到。很多企业把企业的 “保健因素”即企业活着必须有的因素如品牌、 产品、渠道等等看作是竞争的“锐度因素”, 而其实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企业对所处或 即将进入业务的预见力和洞察力,这种能力是 建立在对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了解的基础上的。
第三章 管理的环境
第一节 管理的外部环境 一、外部一般环境
组织的外部环境指存在于组织界限之外, 并可能对组织行为和组织经营管理活动产生直 接或间接影响的所有因素的总和。这些因素可 以划分为外部一般环境和特殊环境两大类。 外部一般环境就是在一定时空内存在于社 会中的各类组织均会面对的环境.
1
外部一般环境包括∶
10
一、内部物质环境
1、人力资源。 2、物力资源 3、财力资源。
11
二、组织文化环境
五要素说∶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 物、典礼和仪式、文化网络。 四要素说∶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管理 文化、形象文化。 三要素说∶器物文化、制度文化、观念 文化。 两要素说∶总文化、亚文化。
12
第三节 全球化管理与多元化
24
六、改善管理伦理的途径
1、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2、制定道德准则; 3、发挥高层管理者的表率作用; 4、确立明确和现实的目标; 5、进行全面的绩效评价; 6、开展独立的社会审计和监察。
25
思考题
1、环境与组织的关系如何?为什么环境研 究对于管理十分重要? 2、对一个组织来说,外部一般环境与特殊 环境哪个更为重要?为什么? 3、组织文化有哪些基本功能?它是如何影 响管理实践的? 4、为什么说全球化是一种挡不住的趋势? 面对全球化,管理者应如何应对? 5、社会责任的内涵是什么?你支持还是反 对社会责任,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