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等水准测量(1)ppt
三等、四等水准测量(教程)
三、四等水准测量三、四等水准测量所使用的水准仪,其精度应不低于DS 3型的精度指标。
水准仪望远镜放大倍率应大于30倍,符合水准器的水准管分划值为20’’/2mm 。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指标及观测要求参见表1。
表1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指标及观测要求注:表中L 、K 均表示路线长度,以Km 为单位。
一、 观测方法三、三、四等水准测量主要采用双面水准尺观测法,除各种限差有所区别外,观测方法大同小异。
在每一测站上,首先安置仪器,如超限,则需移动前视尺或水准仪,以满足要求。
然后按下列顺序进行观测,并计入三(四)等水准测量手簿中(表2)。
(1) 读取 视尺 面读数:下丝(1),上丝(2),中丝(3)。
(2) 读取 视尺 面读数:中丝(4),下丝(5),上丝(6)。
(3) 读取 视尺 面读数:中丝(7)。
(4) 读取 视尺 面读数:中丝(8)。
测得上述8个数据后,随即进行计算,如果符合规定要求,可以迁站继续施测;否则应重新观测,直至所测数据符合规定要求后,才能迁到下一站。
二、测站计算与校核测站上的计算有下面几项(表2)。
1.视距部分(9)= [(1)-(2)] × 100 (式中“100”为视距乘常数,下同)(10)= [(5)-(6)] × 100(11)= (9)-(10) (绝对值不应超过2m)(12)= 本站的(11)+前站的(12)(绝对值不应超过5m)2.高差部分(13) = K1+(3)-(8)(绝对值不应超过2mm)(14) = K2+(4)-(7)(绝对值不应超过2mm)上两式中的K1和K2分别为两水准尺的黑、红面的起点读书差,亦称尺常数或起点差。
表2观测所用双面(黑、红面)水准尺的尺常数为:K1=4.787m、K2=4.687m。
尺常数的作用是检核黑、红面观测读数是否正确。
(16)= (3)-(4)(17)= (8)-(7)(15)=(16)-[(17)±0.100] = (13)-(14)(绝对值不应超过3mm)由于两水准尺的红面起始读数相差0.100m,即4.787m与4.687m之差,因此,红面测得的实际高差应为(17)±0.100。
三等、四等水准测量(教程)
三、四等水准测量三、四等水准测量所使用的水准仪,其精度应不低于DS 3型的精度指标。
水准仪望远镜放大倍率应大于30倍,符合水准器的水准管分划值为20’’/2mm 。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指标及观测要求参见表1。
表1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指标及观测要求注:表中L 、K 均表示路线长度,以Km 为单位。
一、 观测方法三、三、四等水准测量主要采用双面水准尺观测法,除各种限差有所区别外,观测方法大同小异。
在每一测站上,首先安置仪器,如超限,则需移动前视尺或水准仪,以满足要求。
然后按下列顺序进行观测,并计入三(四)等水准测量手簿中(表2)。
(1) 读取 视尺 面读数:下丝(1),上丝(2),中丝(3)。
(2) 读取 视尺 面读数:中丝(4),下丝(5),上丝(6)。
(3) 读取 视尺 面读数:中丝(7)。
(4) 读取 视尺 面读数:中丝(8)。
测得上述8个数据后,随即进行计算,如果符合规定要求,可以迁站继续施测;否则应重新观测,直至所测数据符合规定要求后,才能迁到下一站。
二、测站计算与校核测站上的计算有下面几项(表2)。
1.视距部分(9)= [(1)-(2)] × 100 (式中“100”为视距乘常数,下同)(10)= [(5)-(6)] × 100(11)= (9)-(10) (绝对值不应超过2m)(12)= 本站的(11)+前站的(12)(绝对值不应超过5m)2.高差部分(13) = K1+(3)-(8)(绝对值不应超过2mm)(14) = K2+(4)-(7)(绝对值不应超过2mm)上两式中的K1和K2分别为两水准尺的黑、红面的起点读书差,亦称尺常数或起点差。
表2观测所用双面(黑、红面)水准尺的尺常数为:K1=4.787m、K2=4.687m。
尺常数的作用是检核黑、红面观测读数是否正确。
(16)= (3)-(4)(17)= (8)-(7)(15)=(16)-[(17)±0.100] = (13)-(14)(绝对值不应超过3mm)由于两水准尺的红面起始读数相差0.100m,即4.787m与4.687m之差,因此,红面测得的实际高差应为(17)±0.100。
三四等水准测量
四等水准测量录像
①后视黑面,读取下、上、中丝读数, 记入(1)(2)(3)中; ②前视黑面,读取下、上、中丝读数, 记入(4)(5)(6)中;
③前视红面,读取中丝读数,记入(7); ④后视红面,读取中丝读数,记入(8)。
观测顺序为:后-前-变仪器高-前-后,变更仪器高 前按三丝读数,以后则按中丝读数,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计算表 (变更仪器高法)
下丝
下丝
测后
前
站 编
尺 上丝
尺
上丝
号 后视距
前视距
视距差d(m) Σd(m)
(1)
(4)
水准尺读数 ( m)
后视 前视
(3) (6)
高差
+-
(13)
(2)
(5) (8) (7) (14)
前视尺
B
A
B
(三)作业方法
1、每站观测程序(见图) (1)顺序:“后前前后(黑黑红红)”;一
般一对尺子交替使用。 (2)读数:黑面“三丝法”(上、下、中丝)
读数,红面仅读中丝。
第1次
后视(黑面) 前视(黑面) 第2次前视(红面)
后视(红面)
上丝读数,下丝读数,中丝读数 上丝读数,下丝读数,中丝读数
中丝读数 中丝读数
后视尺
前视尺
2、计算与记录格式(见表)
(1)视距=100×|上丝-下丝| (2)前后视距差di =后视距-前视距 di要求: Ⅲ等≤±3m, Ⅳ等≤±5m
(3)视距差累积值∑di=前站的视距差累积 值∑di-1 +本站的前后视距差di ∑di要求: Ⅲ等≤±6m, Ⅳ等≤±10m
1-4三、四等水准测量
路线类型
附合路线 支水准路线
150KM
20KM
视线高度 三丝能读数
四等 100KM 80KM
20KM
三丝能读数
2)、 三四等水准测量区格式水准尺
①特点:基本刻划1cm;黑红面注记;黑红面读数之差为 4687/4787 mm;成对使用。
19 18
66 65
19 18
67 66
03 02
01 00
50 49
2、测段为偶数测站;
3、测站观测限差要求
等级
仪器 类型
标准视 线长度
/m
前后 视距 差/m
前后视 黑红面 距差累 读数差 计/m /mm
黑红面 所测高 差之差
/mm
检测间歇 点高差之
差/mm
三等 DS3 65 3.0 6.0 2.0 3.0
3.0
四等 DS3 80 5.0 10.0 3.0 5.0
5.0
(1) (2) (12) (14) 1 571 1 197 374 -0.2 2 121 1 747 374 -0.1 1 914 1 539 375 -0.2 1 965 1 700 265 -0.2 0089 0020
69 -0.5
前尺
上丝 d 下丝
前距
(5) (6) (13) (15) 0739 0363 376 -0.2 2 196 1 821 375 -0.3 2 055 1 678 377 -0.3 2 141 1 874 267 -0.7 0124 0050
提供水平视线(主条件)
VV∥L’L’
粗平仪器
VV⊥横丝
方便读数
二、误差分析
误差类型
误差
i角误差
三、四等水准测量
《建筑工程测量》三、四等水准测量小地区地形测图或施工测量中,多采用三、四等水准测量作为高程控制测量的首级控制;当水准测量作高程控制时,因困难大或无法施用时,这时可考虑采用三角高程测量。
一.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施测仪器三、四等水准路线用于建立小区域首级控制网和工程施工高程控制网。
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见表1,仪器等级采用DS3级水准仪,水准尺不同于普通水准尺,它是双面水准尺,每次观测使用两把尺子,称为一对,每根水准尺一面为红色,另一面为黑色。
一对水准尺的黑面尺底刻划均为零,而红面尺一根尺底刻划为4.687 m,另一根尺底刻划为4.787 m,这一数值用k表示,称为同一水准尺红、黑面常数。
下面以四等水准测量为例,介绍用双面水准尺法在一个测站的观测程序、记录与计算。
表1 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水准仪的型号视线长度/m前后视较差/m前后视距累计差/m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黑、红面读数较差/mm黑红面所测高差较差/mm三等DS1100360.3 1.0 1.5DS375360.3 2.0 3.0四等DS31005100.2 3.0 5.0二.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与记录四等水准测量每站的观测顺序和记录见表2,括号中数字1~8号代表观测记录顺序(蓝色底纹),9~18号为计算的顺序与记录位置(棕粉色底纹)。
观测步骤为:(1)照准后视水准尺黑面,读取下、上、中三丝读数。
(2)转动水准仪,照准前视水准尺黑面读取中丝读数,下、上、中三丝读数。
(3)将水准尺转为红面,前视水准尺红面,读取中丝读数。
(4)转动水准仪,照准后视水准尺红面,读取中丝读数。
这样的观测顺序简称为“后—前—前—后”或“黑—黑—红—红”。
表2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时间:××年××月××日天气:晴成像:清晰仪器及编号:DS××××观测者:×××记录者:×××测站编号点号后尺下丝前尺下丝方向及尺号标尺读数/m黑+K-红/mm高差中数/m备注上丝上丝黑面红面后视距/m前视距/m视距差d/m∑d/m1BN114后K01 3 8 1318K01:4687K02:4787 TP125前K026714910后-前1516171112BM1 1.8910.758后K01 1.708 6.3950+1.1340TP1 1.5250.390前K020.574 5.361036.636.8后-前+1.134+1.0340-0.2-0.2TP1 2.7460.867后K02 2.5307.319-2+1.8850TP2 2.3130.425前K010.646 5.333043.3-44.2后-前+1.884+1.986-2-0.9-1.1三.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计算与检核1.测站上的计算与检核A.视距计算:根据视线水平时的视距原理(下丝-上丝)×100计算前、后视距离。
三等、四等水准测量(教程)
三、四等水准测量三、四等水准测量所使用的水准仪,其精度应不低于DS 3型的精度指标。
水准仪望远镜放大倍率应大于30倍,符合水准器的水准管分划值为20’’/2mm 。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指标及观测要求参见表1。
表1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指标及观测要求注:表中L 、K 均表示路线长度,以Km 为单位。
一、 观测方法三、三、四等水准测量主要采用双面水准尺观测法,除各种限差有所区别外,观测方法大同小异。
在每一测站上,首先安置仪器,如超限,则需移动前视尺或水准仪,以满足要求。
然后按下列顺序进行观测,并计入三(四)等水准测量手簿中(表2)。
(1) 读取 视尺 面读数:下丝(1),上丝(2),中丝(3)。
(2) 读取 视尺 面读数:中丝(4),下丝(5),上丝(6)。
(3) 读取 视尺 面读数:中丝(7)。
(4) 读取 视尺 面读数:中丝(8)。
测得上述8个数据后,随即进行计算,如果符合规定要求,可以迁站继续施测;否则应重新观测,直至所测数据符合规定要求后,才能迁到下一站。
二、测站计算与校核测站上的计算有下面几项(表2)。
1.视距部分(9)= [(1)-(2)] × 100 (式中“100”为视距乘常数,下同)(10)= [(5)-(6)] × 100(11)= (9)-(10) (绝对值不应超过2m)(12)= 本站的(11)+前站的(12)(绝对值不应超过5m)2.高差部分(13) = K1+(3)-(8)(绝对值不应超过2mm)(14) = K2+(4)-(7)(绝对值不应超过2mm)上两式中的K1和K2分别为两水准尺的黑、红面的起点读书差,亦称尺常数或起点差。
表2观测所用双面(黑、红面)水准尺的尺常数为:K1=4.787m、K2=4.687m。
尺常数的作用是检核黑、红面观测读数是否正确。
(16)= (3)-(4)(17)= (8)-(7)(15)=(16)-[(17)±0.100] = (13)-(14)(绝对值不应超过3mm)由于两水准尺的红面起始读数相差0.100m,即4.787m与4.687m之差,因此,红面测得的实际高差应为(17)±0.100。
(完整版)三、四等水准测量方法
一、观测方法三四等水准测量仍采用DS3水准仪,水准尺可用双面尺,观测程序可简述为后前前后,即在每个测站上的观测顺序为:1,后视黑面,依次读取下丝、上丝和中丝读数;2,前视黑面,依次读取下丝、上丝和中丝读数;3,前视红面,读取中丝读数;4,后视红面,读取中丝读数。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计算次序(表1)四等水准测量观测顺序也可以采用后后前钱,四等水准测量还可采用单面尺进行观测,其观测顺序为后—前—变更仪器高—前—后二、计算与检核的方法1,三等和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表2)2、计算与检核(1)视距计算后视距离:(9)=[(1)-(2)]X100前视距离:(10)=[(4)-(5)]X100前、后视距差:(11)=(9)-(10)前、后视距差(11)之值应符合表2中之规定前、后视距累积差:(12)=前一站的(12)+本站的(11) (12)之值应符合表2中前、后视距累积差的限差要求。
(2)高差计算①同一水准差红面、黑面中丝读数的校核 红、黑面中丝读数差按下式计算:前尺:(13)=(6)+K 前-(7) 后尺:(14)=(3)+K 后-(8)其中:K 前、K 后为水准尺红、黑面的常数差,分别为4.687m 和4.787m 。
(13)、(14)之值应符合表2中红、黑面读数差限差的要求。
②计算黑面、红面的高差黑面: (15)=(3)-(6) 红面: (16)=(8)-(7)由于两尺的红面常数差K 分别为4.687m 和4.787m ,因此(16)±0.100后才是红面测得的高差。
若后尺为4.687m,前尺为4.787m ,应取“+“号,反之,后尺为4.787m ,前尺为4.687m ,则应取”-“号。
校核:(17)=(15)-(16)±0.100=(14)-(13)(17)之值应符合表2中红、黑面所测高差之差的限差要求。
③计算平均高差 平均高差:(18)=21[(15)+(16)±0.100]=(15)- 21(17)=(16)±0.100+(17) (3)测段的最终校核 ①高差部分∑[(3)+(8)]- ∑[(6)+(7)]= ∑(15)+(16)]=2∑(18)(±0.100) 其中,括号中的±0.100在测站数为奇数的情况下才需要。
水准测量PPT
HP4 =( HTP1 +a2)- C4; 2023/3/20
HTP2= (HTP1+a2)- b2; 13
§1-3 水准测量的仪器及其使用
一、水准仪的种类
• 1、光学水准仪:
• 微倾式水准仪 :用水准管来获得水平视线;
• 自动安平水准仪:用补偿器来获得水平视线。
• 2、电子水准仪
二、水准仪按仪器精度分:DS0.5、DS1、DS3、DS10、DS20五 个等级。D、S分别是“大地”和“水准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 母,数字0.5 、1 、3 、10 、20表示该仪器的精度(每公里往、 返水准测量误差/毫米)
( Topcon系列)
•
图示:自动安平水准仪
( Leica 型)
29
§1-4 水准测量的方法
一、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
水准路线:
水准测量所经过的路线。
附合水准路线
闭合水准路线
支水准路线
2023/3/20
水准网
30
二、水准测量的施测方法
往测
返测
1.544
1.267 1.064
1.372 1.292
0.896
• 用时把三个尖脚用力踩入 土中,把水准尺立在突出的 圆顶上。
2023/3/20
16
四、DS3微倾式水准仪的构造及使用
DS3微倾式水准仪的构造
2023/3/20
17
1、望 远 镜
作用:它可以提供视线,并可读
出远处水准尺上的读数
构造:物镜、目镜、对光透镜和
十字丝分划板。
(1) 物镜:使目标的成像落在十字丝板前后。 (2) 调焦透镜:使目标的成像与十字丝重合。 (3) 目镜:放大十字丝和目标的成像。 (4) 十字丝分划板:竖丝 是为了瞄准目标,
水准测量原理及方法(共46张PPT)
水准测量
高程测量的方法
三角高程测量 气压高程测量
GPS高程测量
§2-1 水准测量原理
前进方向
利用仪器提供水平视线,测定 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推算待 测点的高程
a 水平视线
A
HI
HA
平均海水面
b
B hAB
HB?
A:后视点, a:后视读数; B:前视点, b:前视读数。
4〕菜单和按键操作功能丰富
§6-5 三、四等水准测量
一、高程控制网
由国家测绘部门在全国范围统一建 立的高程系统。(Ⅰ~Ⅳ〕
分为:①1956黄海高程系
②1985国家高程基准
关系:H85=H56-0.029m
0.1829m 0.0289m
江苏境内各新旧高程系统的 关系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1956年黄海高程系
-0.016 -0.011 -0.010 -0.047
+2.775
-4.385 +1.969 +2.335 +2.694
56.345 59.120 54.735 56.704 59.039
已知 已知
fh=2.741-(59.030-56.345)=+0.047m
fh 允 1 25 4 8 8 m m , fhfh 允
§2-3 水准仪的使用
步
骤
安
概
瞄
精
置 略 准 平
仪 整 水 与
器 平 准 读
调目镜,看清十字丝
尺 数
用照门、准星,初找目标 对光、精瞄 检查、消除视差
§2-4 水准测量的外业
一、水准点、转点的概念
1、水准点〔Bench Mark〕:高程点 作用:统一全国的高程系统 满足各种测量需要
水准测量1
倒像望远镜 对 双面尺读数
双面尺红黑面读数差为 6295 -1608 = 4687,称为“尺常数”
3、水准仪的使用
黑面尺底为0
左为4687mm,右为4787mm
3、水准仪的使用
扶尺 目的:将水准尺立于测点的铅锤线位置。
操作:水准尺左右倾斜容易在望远镜中发现,可及时纠 正。当水准尺前后倾斜时,观测员难以发现,导致读数 偏大,所以扶尺员应站在尺后,双手握住尺,两臂紧贴 身躯,借助尺上水准器将尺铅立在测点上。
测量的度量单位
(三)角度单位 60进制角度单位: 度(d)、分(m)、秒(s) 弧度单位(弧长与半径之比): 一圆周 = 2弧度 弧度与角度单位的换算参数: 一弧度 °= 57.3 ρ′= 3434 ρ″= 206265
Q:补充知识
思考题
1、在水准测量中,何谓后视点、后视尺、后视读数;前视 点、前视尺、前视读数?高差正负的意义是什么? 2、水准仪的有哪几部分构成?水准仪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3、何谓视准轴?何谓视差?产生视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 消除视差? 4、圆水准器和管水准器的作用分别是? 5、水准测量中如何抵消水准面曲率对高差测量的影响?
; 粗平: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瞄准:粗瞄和精瞄;
精平:使长水准管气泡居中; 读数:用三丝读数(中丝计算高差,上下丝计算前后视 距)。
3、水准仪的使用
1. 安置仪器
在测站上松开三脚架架腿的固定螺旋,按需要的高度调整架 腿长度,再拧紧固定螺旋,张开三脚架,将架腿踩实,并使 三脚架架头大致水平。 从仪器箱中取出水准仪,用连接螺旋将水准仪固定在三脚架 架头上。
3、水准仪的使用
4.精平
使长水准管气泡居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三、四等水准测量方法
三等水准测量 观测顺序应为后一前一前一后 .
每一测站上,按下列顺序进行观测: (1)后视水准尺的黑面,读下丝、上丝和中丝读 数. (2)前视水准尺的黑面,读中丝和下丝、上丝读 数.
(3)前视水准尺的红面,读中丝读数. (4)后视水准尺的红面,读中丝读数。
、 (3)前视水准尺的黑面,读下丝、上丝和中丝读数. (5)、(6)
(7)
(4)前视水准尺的红面,读中丝读数(8) 。
以上的观测顺序称为后一后一前一前,即黑-红-黑红,在后视和前视读数时,均先读黑面再读红面, 读黑面时读三丝读数,读红面时只读中丝读数。
括号内数字为读数顺序。记录和计算格式见表8-3,其 中括号内数字表示观测和计算的顺序,同时也说明有 关数字在表格内应填写的位置。
独立的首级网,应以不低于首级网的精度与国家水 准点联测。
水准点应有一定的密度,一般沿水准路线每1~3km
埋设一点,埋设后应绘制点之记。水准观测须待埋 设的水准点稳定后方可进行。
工程建设中的高程控制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表8-1
(km)
第 一 节 概 述
注:① 结点之间或结点与高级点之间,其路线的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的0.7倍; ② 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km);n为测站数。
高程控制测量
高程控制测量的任务:
在测区布设一批高程控制点,即水准点,用精确方 法测定它们的高程,构成高程控制网。
第 一 节
高程控制测量的方法: 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
概
高程基准面:大地水准面.
述
水准原点:
我国规定自1989年起一律采用“1985 国家高程基 准”.以这个基准测定的青岛水准原点高程为72.260m。
•四等水准均为附合在高级点间的附合水准路线,长度不超 过80km。 •三、四等级水准网是直接为地形测图或工程建设提供高
程控制点。
高程控制测量
工程建设中的高程控制网 按照由高级到低级分级布设的原则,高程控制网的等 级分为二、三、四、五等水准及图根水准。
视测区的大小,各等级水准均可作为测区的首级高 程控制。首级网应布设成环形路线,加密时宜布设 成附合路线或结点网。
第二节 三、四等水准测量方法
三、四等水准测量一般是在国家一、二等水准网(点)的 基础上进行,常用作小地区的首级高程控制,以及工程建设 地区的工程测量和变形观测的基本控制。
与普通(等外)水准测量相比它的精度更高,削弱观测误 差的措施更多,一般需采用黑红双面水准尺。
三、四等水准路线一般尽可能沿铁路、公路以及其他坡度 较小、施测方便的路线布设。尽可能避免穿越湖泊、沼泽和 江河地段。水准点应选在土质坚实、地下水位低、易于观测 的地方。凡易受淹没、潮湿、震动和沉陷的地方,均不宜作 水准点位置。
即黑-黑-红-红观测顺序
第二节 三、四等水准测量方法 四等水准测量的数据计算和检核
1、测站上的计算和检核
计 (1)、视距计算
算 对于四等水准测量,前后视距差不得超过5m;对于三等水准测量,
不得超过3m。
和 后视距离
(9)=(1)-(2)
检 前视距离
(10)=(5)-(6)
前、后视距差
(11)=(9)-(10)
核 前、后视距累积差 (12)=本站(11)+前站(12)
第二节 三、四等水准测量方法
四等水准测量的数据计算和检核
1、测站上的计算和检核
(2)、同一水准尺红、黑面读数差的检核
计 K为水准尺红、黑面常数差,一对水准尺的常数差K分别为4.687和
算
4.787。对于四等水准测量,红、黑面读数差不得超过3mm;对于三 等水准测量,不得超过2mm。
水准点选定后,应埋设水准标石和水准标志,并绘制点之 记,以便日后查寻。
第二节 三、四等水准测量方法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表8-2
等级 三
仪
视线长 前后视
器
度
较差
型
m
m
号
DS3 65(80) 3.0
前后视累 黑红面读
积差
数差
m
mm
6.0
2.0
黑红面所测高差 之差 mm
3.0
80
四
DS3
5.0
2
第二节 三、四等水准测量方法 四等水准测量的数据计算和检核
2.总的计算和检核(观测结束后的计算与检核 )
计
在手簿每页末或每一测段完成后,应作下列检核:
形路线。一等水准网是精度最高的高程控制网,它是国家 高程控制的骨干,同时也是地学科研工作的主要依据。
•二等水准网是布设在一等水准环线内,形成周长为 500~750km的环线。它是国家高程控制网的全面基础。
高程控制测量
国家高程控制网
•三等水准一般布置成附合在高级点间的附合水准路线,长 度不超过200km。
和
同一水准尺黑、红面中丝读数之差应等于该尺的尺常数K(4.687
检 和4.787)。
前尺 (13)=(3)+K1-(4)
核
后尺 (14)=(7)+K2-(8)
第二节 三、四等水准测量方法
四等水准测量的数据计算和检核
1、测站上的计算和检核
(3)、高差的计算和检核
计 对于四等水准测量,黑、红面高差之差不得超过5mm;对于三等水
10.0
3.0
5.0
(100)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应在通视良好、成像清晰稳定的情况下 进行。下面介绍用DS3水准仪和双面水准尺进行三、四等水准测 量的程序及其观测记录表
第二节 三、四等水准测量方法
四等水准测量
每一测站上,按下列顺序进行观测:
aa1 2
b2
b1
(1)后视水准尺的黑面,读下丝、上丝和中丝读数. (1)、(2)、(3) (2)后视水准尺的红面,读中丝读数. (4)
高程控制测量
国家高程控制网
国家高程控制网是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建立的,所以
又称国家水准网。国家水准网的布设也是采用从整体
第 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分级布设逐级控制的原则。
一 节
国家水准网分为一、二、三、四,4个等级。
概
述
Hale Waihona Puke 高程控制测量国家高程控制网
•一等水准网是沿平缓的交通路线布设成周长约1500km的环
算 准测量,不得超过3mm。
黑面高差:(15)=(3)-(7)
和
红面高差:(16)=(4)-(8)
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 (17)=(14)-(13)=(15)-(16)±100
检
上式中的100为两根水准尺红面的起始注记之差,单位为mm。
核
如果(17)符合要求,则计算高差中数 高差中数:(18)= 1 {[(15)+(1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