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音乐技能——发花辙典型歌曲《绒花》
《绒花》教学设计
《绒花》教学设计《绒花》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1、唱《雪绒花》2、听《Do-Re-Mi》、《孤独的牧羊人》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用优美的声音演唱《雪绒花》。
2、通过欣赏电影《音乐之声》插曲,感受歌曲形象和情绪,扩大音乐视野。
教学重点:如何演唱好歌曲《雪绒花》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钢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欣赏《Do-Re-Mi》1、导入:同学们喜欢看电影吗?平时你们都爱看哪些电影?电影可以分成很多类,有动画片、喜剧片、战争片、生活片、音乐片等,有一部曾获得过美国奥斯卡奖的音乐电影《音乐之声》,同学们看过吗?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在奥地利有一位叫玛丽亚的修女,很喜欢唱歌。
她在给一位上校的七个孩子当家庭教师时,用她优美动听的歌声来感染教育孩子。
这部影片中,出现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和学习其中的几首歌曲。
2、欣赏《Do-Re-Mi》3、师问有同学知道这首歌的歌名吗?(生回答后,课件出示)4、玛丽亚在教孩子们唱这首歌时,把音乐中的七个唱名与英语中的常用词巧妙的编织在了一起,非常生动有趣比如“mi”与英文中的“me”我同音,“fa”与英文中“far”远同音,这样不仅便于记忆,又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三、学唱《雪绒花》1、导入,欣赏《雪绒花》在这部影片中,有一首比《Do-Re-Mi》更受人们欢迎的歌曲,叫做《雪绒花》。
下面让我们来欣赏这首歌,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首歌与上首歌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其中出现了哪些演唱形式。
(播放多媒体课件)2、师:这首歌与上首歌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在刚才的音乐中,出现了一段上校与女儿一起演唱的片断,哪位同学能够告诉大家这属于哪种演唱形式?(是轮唱,但这不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那种严格的完全重复的轮唱,它是有的地方轮唱,有的地方又合起来。
)3、学唱旋律:①《雪绒花》这首歌非常优美,给我们营造了一种温馨和谐的气氛,下面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遍,请同学们随音乐轻轻哼唱,注意口腔内打开。
教案 教学内容: 歌曲《绒花》
一、发声练习曲
1.连音练习 i
io
i
练习目的:这是一条由掩盖的母音(i)过渡到开放的母音(io)的练习曲,保 持声音的顺畅自然。 练习要求:音域在五度以内,旋律进行比较平稳,开始唱时,音与音之间的连接 应缓慢地进行,以便新母音形成时,可以保持声音的顺畅自然。 练习方法: (1)“衣”音的位置较其他母音为高。这对于发展过渡音之间的空隙最窄,嘴只 是略微张开,这样,音往上升时,实际上驱使音波触及共鸣器官上方较软的部分, 一种柔和掩盖的声音效果便得以产生,又不至于过多用力在声带部分。
二、发声训练: 1.哼鸣训练 目的与要求:体验头腔共鸣和声音靠前的感觉,使其获得声音的高位置。 (1)身体自然直立,两肩放松,吸进适量气息并注意深的呼吸支点。 (2)嘴唇微闭,舌自然平放舌尖轻靠下牙根,下腭放松,上下牙稍分开不要咬 紧。 (3)哼唱时感到声音集中在鼻腔上方,两眉之间感到明显振动,象擤鼻涕时的 感觉。 (4)不论音的高低,都始终保持这种高位置的感觉,这对上下声区的统一很有 益处。 2.U 母音及带 a 母音的训练 目的与要求: 练习打开头腔共鸣,获得高位置,打开喉咙形成管状,上下一致, 声区统一,较好地带动 a 母音的练习,嘴唇微闭成“撮口”,上唇要拢住,唇尖 用力,喉咙打开,上下畅通好似一根管子。 3.连音训练 目的与要求:训练声音连贯统一。注意呼吸、发声的协调配合,每条练习都一口 气唱完,音量不宜过大,力求使乐句的线条优美连贯,富有流动感,结尾的长音 要用弱----强----弱来收音,防止声音直白和僵硬。
三、歌曲学习与演唱 1.作品简析:
词作家刘国富、田农将绒花树拟人化、人格化,借绒花树来表现和赞颂女主 人翁何翠姑。用精炼的几句话:“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铮铮硬 骨绽花开,滴滴鲜血染红它”和“世上有朵英雄的花,那是青春放光华,花载亲 人上高山,顶天立地迎彩霞”高度概括了绒花树独特的品格、品质和美丽。用拟 人化的手段,淋漓尽致地表现和讴歌了何翠姑坚毅、勇敢、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 结尾的由衷的感叹:“啊,绒花!一路芬芳满山崖”,对翠姑的献身精神给予了高 度渲染和赞颂,将歌曲推向高潮。 2.艺术处理
浅析电影歌曲《绒花》的艺术特征和演唱处理
99SONG OF YELLOW RIVER2020/ 23丽光华比喻为一朵美丽的花朵;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绒花树比喻为何翠姑;运用“象征”的手法,将何翠姑所展现出来的勇敢、坚毅的精神形容为铮铮硬骨绽花开,漓漓鲜血染红它。
丰富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歌词情真意切又朗朗上口,体现出该作品的深度与内涵,营造出深远而又美好的意境,深刻的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
(二)《绒花》歌词的文学意象承载着美学思想文学意象是烙有作者主观感情色彩的客观物象,具有丰富的表情达意的功能。
解读文学意象就是通过作品浸染作家主观情感色彩的喜、怒、哀、乐、愁等一系列情绪来观照作品意蕴,从而走进作家细腻丰富的感情世界。
②该作品中词作者主要塑造了“绒花”这一文学意象,全曲对该意象进行了大量的描述和修饰,从而表达出该作品所承载的美学思想。
该作品通过歌颂了“绒花”即何翠姑所展现出来的勇敢、坚毅,将其舍己为人和为了共产主义事业而奉献自身的精神进行了高度的赞颂。
这是一种可歌可泣的高尚人格,是世间所有人共同追求的思想美,具有普世性。
同时,在对“绒花”进行歌颂之后,却又戛然而止,使用了长段的“啊”再来继续诠释歌曲的情感,给听众留以极大的想象空间从而进行画面的想象和情感的共鸣,留下一种遗憾而又缺失之美,即留白之美。
三、电影歌曲《绒花》的音乐特征该作品之所以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除了其歌词外,作曲家的精心设计和巧妙写作赋予了其独特的音乐特征,使其在众多歌曲中能够脱颖而出,成为传唱的经典。
再此,本文对其音乐创作特征进行研究。
(一)《绒花》的和声特征和声是音乐材料的排布方式和结构布局,该作品的和声色彩具有明显的特征,多采用G大调正三和弦,偶有临时调性色彩变化,与传统正三和弦的方方正正的规整感形成对比,令人耳目一新,更添作品风味。
例如作品的使用了大量的降VII级音,如在前奏中(详见谱例1),降VII级音的使用改变了大调明朗、开阔的和声色彩,在其中增添了一丝忧郁、黯淡的色彩,铺垫了全曲的悲壮颂歌的情感基调。
“发花辙”典型歌曲及拓展歌曲学习
“发花辙”典型歌曲及拓展歌曲学习教学内容学习“发花辙”发声技巧,掌握“发花辙”典型歌曲及拓展歌曲的演唱。
学习载体1.a母音词语2.歌曲《绒花》3.拓展歌曲:《枉凝眉》《打电话》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歌唱发声器官知识(2)掌握“发花辙”韵母类别、发声要点、语音特点(3)了解作曲家王酩及作品2.技能目标(1)学习发花辙韵母发声技巧,并运用到歌唱中去(2)训练急吸缓呼技巧,体会用呼吸支撑歌唱的状态(3)练习“软起声”发声技巧,使歌声流畅、连贯、柔和3.情感目标(1)学习歌曲所阐述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并将它渗透于自身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2)体会小组合作学习、相互帮助时实现自我价值的快乐,逐步提高在歌曲学习过程中的审美情趣,并能体验到技能掌握后的学习成就感。
教学难重点1.发花辙韵母发声时口形的保持2.急吸缓呼在歌唱中运用3.“软起声”发声使声音柔和连贯连贯课时安排(3课时)1.学习要求:在理解任务书基础上上传小组学习计划书。
2.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歌唱发声、呼吸知识、发花辙语音知识学习,歌曲《绒花》学习。
第二课时:拓展歌曲《枉凝眉》学习,布置自学歌曲《打电话》。
第三课时:学习效果检查,歌曲回课指导。
第一课时一、课前练习1.学生站立在座位前,双手自然放于腰间,口鼻同时做呼吸,体会呼吸带来的腰腹部的运动状况。
2.歌唱课要求:提早5分钟到场,自觉练习气息。
二、基本训练1.练习急呼缓吸知识点:快速吸入气,体会腰部支持感觉,保持吸气状态缓缓呼气。
练习要点:老师手势带领,面带微笑不做劲,不抬胸不抬肩,做自然呼吸。
2.歌唱发声知识知识点:歌唱发声器官包括喉头与声带。
喉上通咽喉,下通气管,为呼吸与发声的重要器官。
声带的主要是振动的源头,发音时声带向中线移动,声门闭合,肺内呼出的气流冲击声带而产生声波,称基因,再经咽、喉、口、鼻等共鸣作用发出悦耳的声音。
另外发声的动力器官包括肺、胸廓和横膈膜、呼吸肌肉、支气管和气管组成。
声乐绒花教案[推荐5篇]
声乐绒花教案[推荐5篇]第一篇:声乐绒花教案声乐《绒花》教案〖教材分析〗歌曲介绍:《绒花》是电影《小花》插曲之一,创作于1979年。
曲调新颖流畅,富有激情,优美动听,感情表达充分。
这首歌曲由刘国富、田农作词,王酩作曲,最初由李谷一配唱,歌颂了影片中小花为代表的农家少女,在革命年代的那种牺牲和奉献精神。
曲调新颖流畅,富有激情,优美动听,感情表达充分。
曾在1980年“听众喜爱的广播歌曲”评选活动中获奖。
〖学情分析〗我校早期教育专业学生多数为非音乐专业人才,声乐知识积累匮乏,音乐素养参差不齐,多数从未有过专业声乐学习的经历。
针对我校早期教育专业幼师培养规划,在声乐技能课程起步不能等同于以往高校专业声乐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借鉴成人声乐教学某些元素,作品选择上紧贴早期教育专业幼师培养目标,传统声乐作品与儿歌作品相结合。
一方面培养师范生专业音乐素养,另一方面符合早教专业特色。
〖教学对象〗早期教育专业大一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在正确的气息支持下以中低声区为基础,做到正确的相对稳定的喉头位置,进行发声并演唱歌曲。
(2)培养学生对歌曲内容的理解及歌曲艺术性的处理。
(3)要求吐字咬字清楚、准确。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赏图片,听故事片插曲《绒花》,让学生以视觉和听觉结合,更直观地感受绒花的美。
(2)通过歌曲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开阔视野,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1、学生能自信的演唱歌曲《绒花》。
感受歌曲的旋律美,掌握2/4拍。
2、掌握三连音的演唱。
〖教学用具〗课件、钢琴〖教法方法〗赏析、视听结合、讲解示范、启发引导、〖教法过程〗一、导入欢迎大家走进今天的声乐课堂。
本单元歌曲的选择均在影视作品的范畴,艺术源于生活,声乐艺术对生活最大的回馈即将情感表达用歌曲演唱的方式刻在人的心上,尤其是影视声乐作品,投入演唱时影视情节片段总能在脑海浮现,使歌曲演唱更具韵味。
发花辙歌曲《绒花》PPT 1
此辙含韵母三个: a( 啊 ) 、 ia (呀)、 ua (哇)。其特 点是一音 到底,口形始终不变,无韵尾,截气收声。
1. 1=e1-a1 4 / 4
要求:声音平稳、均匀、舒展,
半打呵欠状态打开喉头,颧骨上 抬,嘴角略上提,稍露上齿,带 着微笑吸好气息,用准确的母音 状态、软起声、连贯地演唱练习曲 。
“ 发花辙”歌曲《绒 花》
《绒花》学习内容及要求
1. 学习“发花辙”发声技巧,能在歌唱实践中 运用;
2. 掌握典型歌曲《绒花》以及拓展歌曲《枉凝眉》
3. 歌唱发声知识
歌唱的发声器官 --- 喉头
喉头 喉上通咽喉,下通气管,
为呼吸与发声的重要器官。
歌唱的发声器官 --- 声带
声带
声带是发声振动的源头, 发音时声带向中线移动,声 门闭合,肺内呼出的气流冲 击声带而产生声波,称基因, 再经咽、口、鼻等共鸣作用发 出悦耳的声音。
王酩( 1934 年~ 1997 年),一级作曲家,上海人。 1964 年毕业 于上海音
乐 作曲系。后任中央乐团创作员。曾任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 、
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委员,中国轻音乐学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电 影
家协会理事,中国电视音乐协会特邀理事。是中国最早开办通俗音乐培训 班
的音乐家之一。作品有歌曲《边疆的泉水清又纯》、 《妹妹找哥泪花流》 、
重、难点训练
1. “ 世上”口形打开运腔,“花” 字一字多音保持口形运腔至结束,截气收声。
2.“ 啊”音衬词三连音均匀时值,要求保持口形不变,“绒花”上嘴唇略翘咬字并把握 下行的音准。
绒花
电影《小花》剧情简介
1930 年,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桐柏山区一户穷苦人家 为生计卖掉了亲生女儿小花,之后又收养了一个红军留下 的女婴,取名也叫小花。十几年后,小花的哥哥赵永平为 了躲避抓丁投奔了革命队伍,在一次战斗中负伤掉队,幸 被女游击队长何翠姑所救,而何翠姑正是当年被父母卖掉 的另一个小花。此时,赵小花在进入桐柏山区的解放军中 打听哥哥下落时巧遇亲生母亲周医生,母女相逢却不相识 ,后来周医生同情这个可怜的小姑娘,于是收她作干女儿 。就这样,十几年前失散的亲人在战火中又一次重逢,他 们为实现共同的理想又聚到一起,谱写了一曲壮烈的英雄 之歌。
声乐教案 绒花
声乐教案绒花教案标题:声乐教案-绒花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绒花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曲调。
2. 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声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1. 歌曲的歌词和曲调。
2. 歌曲的情感表达。
3. 歌唱技巧的提高。
教学准备:1. 绒花这首歌曲的音频或视频资源。
2. 歌曲的歌词和曲调的分析和解读。
3. 音乐播放设备。
4. 学生练习歌唱的空间。
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绒花这首歌曲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先感受一下整首歌曲的氛围和情感。
2. 学习歌词和曲调:逐句解读歌词,让学生理解歌曲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教授歌曲的曲调,让学生跟随曲调唱歌。
3. 歌唱技巧的训练:针对绒花这首歌曲的特点,进行声音的放松、呼吸和发声练习,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
4. 情感表达的训练:通过分析歌词和曲调,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让学生在歌唱时能够更好地表达出歌曲的情感。
5. 练习与表演: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绒花这首歌曲的练习,并进行小型的歌唱表演,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歌唱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多听、多唱,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2. 组织学生参加歌唱比赛或音乐会,让学生有机会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歌唱才华。
教学反思:1. 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2. 要鼓励学生在歌唱过程中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舞台表现能力。
通过以上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学生将能够全面提高自己的声乐水平,更好地理解和表达绒花这首歌曲所要传达的情感,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绒花教学设计
绒花教学设计第一篇:绒花教学设计《绒花》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三连音的概念。
2、用自信的歌声演唱歌曲《绒花》。
3、通过演唱歌曲《绒花》,能体会到歌曲的旋律美。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赏图片,听故事片插曲《绒花》,让学生以视觉和听觉结合,更直观地感受绒花的美。
2、通过歌曲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开阔视野,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1、学生能自信的演唱歌曲《绒花》。
感受歌曲的旋律美,掌握2/4拍。
2、掌握三连音以及三连音的练习。
3、通过学习以描绘“花”为主题的作品,了解以“花”喻“人”的艺术创作手法及对人世间情感的倾诉和对美好人格的赞美和肯定。
〖教学准备〗1、教材分析《绒花》是电影《小花》的插曲之一,创作于1979年,它以委婉抒情的民歌风曲调,歌颂了影片中小花为代表的农家少女,在革命年代的那种牺牲和奉献精神。
曲调新颖流畅,富有激情,优美动听,感情表达充分。
2、教学用具课件、手风琴、口风琴〖教法和学法〗鉴于对《课标》的理解,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分析,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参与——体验、情景——陶冶”的情感教学模式,借用多媒体,创设轻松愉快的气氛,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体验中感受和表现音乐,从而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
〖教学环节设计〗一、情境导入播放歌曲《茉莉花》,师生一起唱歌曲(此处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同学们都争先演唱,老师激励同学们唱得都很好,那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另一首关于花的歌曲(播放歌曲《绒花》)提问:同学们能不能从歌词当中听出歌曲的名字。
结合幻灯片。
二、新课教学1、歌曲简介。
(教师简述)《绒花》是电影《小花》的插曲之一,创作于1979年,它以委婉抒情的民歌风曲调,歌颂了影片中小花为代表的农家少女,在革命年代的那种牺牲和奉献精神。
《绒花》说课稿
《绒花》说课稿《绒花》说课稿1一、说教学理念:复旦大学出版社《声乐(一)》是一套供普通高中、各类职业教育院校学前教育及幼儿师范院校使用的声乐教材,编写的特点是:基础性、师范性和系统性。
根据这一特性编写的内容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注重发声练习,着重培养学生声乐理论与综合实践应用能力。
因此本课内容,我设计为唱歌课,通过学习歌曲,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唱歌方法,培养声乐综合实践能力。
二、说教材分析:《雪绒花》是电影《音乐之声》的插曲。
《音乐之声》是好莱坞经典音乐剧。
《雪绒花》是一首爱国歌曲,作者借雪绒花“小而白,纯又美”抒发对祖国美好的祝愿。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声乐教学大纲》提出的重视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又注重歌曲内容尽可能完美表达的要求,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1、能够初步掌握歌唱发声方法,并能运用唱歌技巧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雪绒花》。
为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我加上了第2点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爱国之情。
四、说教学重点:我的教学重点设计为“能使用正确的发声方法,有感情的演唱《雪绒花》”。
五、说教学难点:1、唱歌的发声方法。
2、掌握5度音的跨越音准。
六、说教学方法:普通高中或职业技校的学生在思想上已经有自主意识,他们对于知识有强烈的渴望,因此我预设的基本教法是: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活动法和讨论法。
通过讲授、练习、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
在各项活动中,让学生学用自己的身体感官体会、感受。
通过学生的观察、亲身经历和体验,从而获得知识。
七、说教学过程:这部分我分为四个环节。
环节一:组织教学我设计以音乐的方式进行师生间的问候,可以让学生很快的进入音乐课堂氛围。
环节二:导入不论年龄的大小,故事总是最能吸引人的。
我设计以观看电影的方式导入主题,不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直观的展示本课主题的背景,为表达歌曲感情埋下了伏笔。
环节三:进入新课这个环节我从“介绍主题——歌曲分析——学唱歌曲——感情处理”四个部分由浅到深进行教学。
声乐作品《绒花》的演唱分析
摘要
《绒花》是电影《小花》的插曲,歌曲的情感都及其真诚、质朴,音乐的素材也非常简约、形象极为生动鲜活。这首声乐作品的主要框架是以中国五声调式为主,交替运用七声民族清乐调式和雅乐调式,让歌曲变得更加符合主题。歌曲的乐段主要运用同主音民族调式交换应用,其中不仅有着西方曲式结构的现代化特征,又有着浓厚鲜明的中国民族韵味和风格特征。本文以声乐作品《绒花》为例,从本体入手,具体的阐述了演唱作品《绒花》的技巧,其中从气息的处理、正确的掌握咬字吐字、速度快慢的把控以及力度强弱的处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对后期演唱该作品的表演者有着一定的参考作用和借鉴作用。
主要将的是这样一个事情:在1930年那个民生凋敝、炮火连天的战争时代,一户赵姓人家,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卖掉自己不满周岁的亲生女儿——小花,但是在种种机缘巧合之下,他们收养了红军战士董向坤和周医生的女儿董红果,因为和自己的女儿小花同岁,所以他们给这个红军女婴取名为小花。在兄妹失散的十几年之后,哥哥赵永生选择了投奔革命事业,赵小花去部队寻找自己的哥哥,但是因为赵永生在战斗中受伤没有和大队伍一起前进,小花没有找寻到自己的哥哥。可是阴差阳错遇到了自己的亲生母亲赵医生,但是周医生和小花都不知道对方是自己的亲人,周医生因为喜爱小花所以认下小花为干女儿。赵永生的亲生妹妹小花被家里人卖掉之后,被何向东收养,并且改名为何翠姑。何翠姑在投身革命事业之后,被任命为游击队队长,再一次战争中救了身受重伤的亲生哥哥赵永生,但是她自己不知道。在攻打县城的战斗中,赵小花和自己的哥哥赵永生相遇,何翠姑也在一次偶然谈话中只要赵永生就是自己亲生哥哥的事情。在经历种种波折和阴差阳错后,两位“小花”都和自己的亲生父母相认。
二、
1.
歌曲《绒花》作为一部二部曲式的歌曲,在歌曲风格和特点方面都有着极大的研究价值和意义。在歌曲的第一部分,王酩运用了民族声乐——中国调式七声清乐G宫调式,但是在其中有融入了西洋大调式以及西洋曲式结构的特点,中间反复使用同宫系统调转调的创作手法。歌曲的第一部分是一个明显的复乐段结构,分为两个真并行的9+10乐段,一共是19个小节,其旋律的歌唱性及其鲜明,以娓娓道来的状态慢慢进入歌曲的情感,用叙述性的语言将其有分成了5+4两个乐句的小节,这两个小节的旋律采用级进加小三度跳进的行进形式,旋律的走向从低向高,缓慢上行,在达到最高音的时候又采用下行的方式,最后归韵到G宫上,通过5小节完成了第一乐句长而迂回的起落,让歌曲的调性更加的清晰明确。第二乐句相比于第一乐句更加的短暂干脆,通过两小节来完成第二次的起落,最后归韵在D徵上,整个起落简洁利落,与第一乐句相比,它的叙述性更加强烈,明显,不想第一乐句的歌唱性那么强。两个乐句之间的对比,让歌曲迅速进入状态。第二乐段和第一乐段都是对比非正方乐段,第二乐段收据的旋律和第一乐段的走向是相同的,最后的落点都在A商,但是第二乐段在旋律上却运用了下行跳进方式,通过连续两个时值先短后长的感叹型五度,加重了歌曲情感的稳定性和厚重性,旋律的方向也是“环绕型”的走向,最后落归于G宫主音之上,让歌曲的旋律达到高潮。
《绒花》《梅花三弄》教案
欣赏《梅花三弄》
总第_1_课时
第_1_课时
通案
个案
教
材
分
析
1、欣赏《绒花》《梅花三弄》,要求学生了解每一首歌曲的时代和创作背景,感受不同的感情。
2、通过欣赏古曲《梅花三弄》,让学生了解古琴及古琴音乐的风格。
3、教材希望通过学唱和欣赏,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
学
情
分
析
七年级学生在已有的欣赏的基础上,对本节教材内容的接受应该很快,能通过欣赏了解歌曲的时代特点和创作背景,掌握最基本的音乐知识,在欣赏过程中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水平。
《梅花三弄》最早见于《神奇秘谱》,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相传为1500年前晋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题中的“三弄”表示主题变化出现三次。
这首乐曲以梅花在严寒之中“傲骨棱棱,不为之屈”,露洁白、散芬芳与人间的高尚品格来比喻人的品德高尚纯洁、坚贞不阿,
5、观看课本《傲雪》图,让学生听乐赏画,并讨论这首乐曲为什么叫《梅花三弄》,梅花与这首乐器有什么关系?(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这首琴曲集中表现了梅花清幽高雅、不畏严寒的坚贞品格,寄托了古代文人对清雅高洁的人格美的追求。)
小
结
通过欣赏《绒花》和古琴曲《梅花三弄》两首乐曲,让学生了解借花喻人的艺术创作手法,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掌握了古琴,中国民族乐器,三弄等音乐知识,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
板
书
设
计
《绒花》
电影《小花》插曲曲调:新颖流畅
《梅花三弄》
中国的民族乐器:二胡、三弦、板胡、琵琶、筝、大锣
古琴:又名七弦琴
教
学
反
思
幼儿教师音乐技能——发花辙歌曲《绒花》
技能迁移——幼儿歌曲演唱 打电话
儿歌 汪玲 曲
1.课后按照技能要求声情并茂地演唱《绒花》。 2.小组合作学习“发花辙”歌曲《枉凝眉》。
任务二 发花辙பைடு நூலகம்曲
任务二 发花辙歌曲
歌曲简介
创作背景
电影《小花》中插曲,在小花抬着伤员跪行上山时所唱。歌词简练, 含义深刻,反映小花美好的内心世界和坚强的性格。
作品特点
歌曲为两段体,4/4拍,宫调式;歌曲音域只有九度, 旋律线平稳。第一段是四个乐句构成的平行四句式,第一 句和第三句的旋律相似,曲调流畅抒情,演唱要舒展平稳, 音色、力度不要大起大落。第二段是歌曲情感抒发的高潮, 歌词以称词“啊”在弱起拍和三连音上开始,体现了小花 坚韧不拔的精神,演唱要求音色优美,富有感情。
1.一字多音中的各音位置要统一、清晰, 音准准确,三连音演唱 的各音时值要均匀;软起声发声运用在歌唱中。
2.注重“发花辙”花(hua)、 那(na) 、啊(a)、华(hua ) 、 她(ta) 、霞(xia) 、崖(ya)等字母音状态的准确。一音到底, 口形始终不变,无韵尾,截气收声。
3.注重情感训练。重点进行歌曲情感内在性以及 第二段中弱起拍起音和衬词“啊”的情感抒发。
2.“啊”音衬词三连音均匀时值,要求保持口形不变,“绒花”上嘴唇略翘咬字并把握 下行的音准。
绒花
凯 传词 王 酩曲
任务二 发花辙歌曲
电影《小花》剧情简介
1930年,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桐柏山区一户穷苦人家为生计卖 掉了亲生女儿小花,之后又收养了一个红军留下的女婴,取名也叫小 花。十几年后,小花的哥哥赵永平为了躲避抓丁投奔了革命队伍,在 一次战斗中负伤掉队,幸被女游击队长何翠姑所救,而何翠姑正是当 年被父母卖掉的另一个小花。此时,赵小花在进入桐柏山区的解放军 中打听哥哥下落时巧遇亲生母亲周医生,母女相逢却不相识,后来周 医生同情这个可怜的小姑娘,于是收她作干女儿。就这样,十几年前 失散的亲人在战火中又一次重逢,他们为实现共同的理想又聚到一起 ,谱写了一曲壮烈的英雄之歌。
音乐教案初中绒花
音乐教案初中绒花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到我国优秀的音乐作品《绒花》,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 通过学习《绒花》,使学生感受到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 通过对《绒花》的歌词和旋律分析,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欣赏方法,提高音乐素养。
教学重点:1. 歌曲《绒花》的背景知识介绍。
2. 歌曲《绒花》的歌词分析和旋律欣赏。
3. 音乐欣赏方法的指导。
教学难点:1. 歌曲《绒花》的深层次情感理解。
2. 音乐欣赏方法的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1. 准备歌曲《绒花》的音频资料。
2. 准备歌曲《绒花》的歌词和旋律图谱。
3. 准备相关的多媒体教学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歌曲《绒花》的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义。
2. 播放歌曲《绒花》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这首歌曲的音乐风格和情感表达。
二、歌曲分析(15分钟)1.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歌词,分析歌词中的意象和寓意,让学生理解《绒花》这首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2. 教授学生如何通过旋律来欣赏音乐,让学生通过听旋律来感受歌曲的美感。
三、音乐欣赏方法指导(10分钟)1. 教授学生基本的音乐欣赏方法,如:关注歌曲的旋律、歌词、节奏、音色等方面。
2. 引导学生运用音乐欣赏方法来欣赏《绒花》,让学生在欣赏中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四、歌曲演唱和创作(10分钟)1. 让学生跟唱《绒花》,感受歌曲的演唱效果。
2. 引导学生尝试创作类似的歌曲,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绒花》这首歌曲的艺术价值和情感表达。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音乐,提高自己的音乐审美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歌曲《绒花》的背景知识,分析歌曲的歌词和旋律,指导学生运用音乐欣赏方法,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这首优秀的音乐作品。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节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提高音乐素养。
《幼儿教师音乐技能》课程——“姑苏辙”歌曲《花非花》
歌唱口形
❖ 知识点:微笑状态是歌唱口形最佳状态。 ❖ 作 用:口形错一点,字音错一片 ❖ 要 求:笑肌、颧肌和颊肌上提,舒展露出上牙齿
嘴角自然两边展,眼睛有神眉心上抬,自 然准确发声。
曲
1. 1=e1-a1 2/4
练声曲
要求:半打呵欠打开喉头,面带微笑吸好气息,连贯唱准母音
2. 1= e1-a1 2/4
上升,口腔前部构成较大的空间,发出“u”韵母。 ❖ 发音各器官肌肉的张弛状态要适当,不可过紧,以免声音发
不出来,影响声音效果。
“姑苏辙”词语
部署 瀑布 木梳 服务 侮辱 督促 突出 奴仆 路途 目录 露骨 轱辘 主顾 哭诉 入库 葫芦 互补 住处 树木 熟读 祖母 粗鲁 速度 族谱
❖ 要求:按照u母音发声状态正确朗读。
《幼儿教师音乐技能》课程
情境一 无韵尾类歌曲
“姑苏辙”歌曲
《花非花》
一姑苏”辙发声技巧,掌握“姑苏辙”典型歌曲及拓展歌曲。
二、学习载体
1.u母音词语; 2.拓展歌曲:《花非花》、《冬眠的小熊》
三、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歌唱姿势及不良习惯纠正;
(2)歌唱口形及要求;
要求:真声与假声结合,低音用真声,高音用假声
“姑苏辙”韵母学习
1.知识点 “姑苏辙”含韵母一个:u(乌)。其特点是一音到底,口
形始终不变,无韵尾,截气收声,在十三辙中它占的比重很 小,共有19个语音。它是个高位、后元音, 合口呼。 2.练习要点 ❖ “u”是单元音,发音时,共鸣器的状态,自始至终不变。 ❖ 发“u”时,舌稍退缩,舌后抬高,唇敛小而圆并微翘,软腭
真声——假声。同时注意吐字的准确。
《花非花》作品介绍
曲式结构:四句体、一部曲式结构 作品特色:“依”字行腔,用稳定的旋律配上不拘平仄声调的
“发花辙”典型歌曲及拓展歌曲学习
“发花辙”典型歌曲及拓展歌曲学习教学内容学习“发花辙”发声技巧,掌握“发花辙”典型歌曲及拓展歌曲的演唱。
学习载体1.a母音词语2.歌曲《绒花》3.拓展歌曲:《枉凝眉》《打电话》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歌唱发声器官知识(2)掌握“发花辙”韵母类别、发声要点、语音特点(3)了解作曲家王酩及作品2.技能目标(1)学习发花辙韵母发声技巧,并运用到歌唱中去(2)训练急吸缓呼技巧,体会用呼吸支撑歌唱的状态(3)练习“软起声”发声技巧,使歌声流畅、连贯、柔和3.情感目标(1)学习歌曲所阐述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并将它渗透于自身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2)体会小组合作学习、相互帮助时实现自我价值的快乐,逐步提高在歌曲学习过程中的审美情趣,并能体验到技能掌握后的学习成就感。
教学难重点1.发花辙韵母发声时口形的保持2.急吸缓呼在歌唱中运用3.“软起声”发声使声音柔和连贯连贯课时安排(3课时)1.学习要求:在理解任务书基础上上传小组学习计划书。
2.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歌唱发声、呼吸知识、发花辙语音知识学习,歌曲《绒花》学习。
第二课时:拓展歌曲《枉凝眉》学习,布置自学歌曲《打电话》。
第三课时:学习效果检查,歌曲回课指导。
第一课时一、课前练习1.学生站立在座位前,双手自然放于腰间,口鼻同时做呼吸,体会呼吸带来的腰腹部的运动状况。
2.歌唱课要求:提早5分钟到场,自觉练习气息。
二、基本训练1.练习急呼缓吸知识点:快速吸入气,体会腰部支持感觉,保持吸气状态缓缓呼气。
练习要点:老师手势带领,面带微笑不做劲,不抬胸不抬肩,做自然呼吸。
2.歌唱发声知识知识点:歌唱发声器官包括喉头与声带。
喉上通咽喉,下通气管,为呼吸与发声的重要器官。
声带的主要是振动的源头,发音时声带向中线移动,声门闭合,肺内呼出的气流冲击声带而产生声波,称基因,再经咽、喉、口、鼻等共鸣作用发出悦耳的声音。
另外发声的动力器官包括肺、胸廓和横膈膜、呼吸肌肉、支气管和气管组成。
2023年《绒花》说课稿
2023年《绒花》说课稿2023年《绒花》说课稿1说教材:本课的内容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绒花》,下面就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设计五方面谈谈我的课堂教学构思:《雪绒花》是美国电影《音乐之声》中的一首插曲,采用四三拍子和中速,格调优雅恬静,情绪起伏不大。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教学目标和我对教材分析,我制定如下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热爱影视音乐,初步了解多声部合唱。
2、能力目标:学会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雪绒花》,并用和声效果演唱两个声部的《雪绒花》。
3、情感目标:体会主人公演绎《雪绒花》的情感并能以满怀热情的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说学法:要让学生在学习中顺利突破难点,掌握重点,我准备引导学生采取以下几种学习方法:1、听唱感知,整体把握音乐。
主要是通过听、唱的手段来感受内涵、体味情感,让学生理解感受影视音乐的作用。
2、对比分析,让学生在另一种风格的影视歌曲里充分调动积极性,了解影视歌曲在电影中所表现的情感及作用。
3、亲身体验,验证结论将自己探究中得出的结论运用于实践,从而实现能力目标。
说教法:1、视觉法:在乐曲欣赏的同时,配以电视剧照,给学生视听结合,这样避免枯燥的说教形式,使本来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化,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分析影视音乐。
2、体验法:音乐审美必须要求体验到音乐的意境。
在教学中我准备创设情景,让学生以相同的剧情体验恰当和不恰当的音乐对表演的作用。
教学环节:在对教材具体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制定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1、导入环节:上课后,重温《音乐之声》故事概要并提问有一首歌曲在电影中出现两次,并有不同情感的歌曲是什么?2、新课环节:1、带上自己的理解朗读歌词,再听伴奏朗读并思考其节奏型。
2、用手打出3/4拍子,并分析3/4节奏的速度情感。
3、按各自嗓音条件分高低声部,跟钢琴学唱二声部歌曲《雪绒花》。
3、深入环节: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在影视作品中对剧情所起到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我选取了歌曲《雪绒花》在电影《音乐之声》中两次出现的不同效果来让学生对比分析。
欣赏绒花音乐教案
欣赏绒花音乐教案教案标题:欣赏绒花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 培养学生对绒花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学习绒花音乐的基本知识和特点。
2. 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绒花音乐的录音或视频资源。
2. 学生绘画和创作所需的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一段绒花音乐的录音或视频,让学生聆听并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感。
2.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这段音乐的感受和想法。
探究:1. 向学生介绍绒花音乐的定义和特点,例如它是一种轻柔、温暖、梦幻的音乐风格,通常用钢琴、小提琴等乐器演奏。
2. 让学生再次聆听绒花音乐,让他们注意其中的乐器声音、音调变化和节奏感。
3. 引导学生分析绒花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例如它可能让人感到宁静、忧伤或幸福等。
4.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语描述绒花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
创作: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绒花音乐进行创作。
2. 鼓励学生运用各种艺术形式,如绘画、舞蹈、写诗等,来表达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3. 提供必要的材料和工具,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
分享和欣赏:1. 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并向其他小组解释他们的创作灵感和意义。
2. 学生们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创作,鼓励他们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总结: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活动,让学生总结他们对绒花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2.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对人们情感的影响和意义。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继续欣赏和探索其他类型的音乐,比较它们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2. 提供更多的创作机会,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
教学反思:1. 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欣赏和创作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发展情况。
2.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策略和活动安排,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音乐绒花教案
音乐绒花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绒花的定义、种类和用途;2. 研究如何制作简单的音乐绒花;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绒花制作所需材料:羊毛、细绳、细针;- 绒花制作的样本。
2. 学生准备:- 笔记本和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让学生观察教师展示的绒花样本,并让他们猜测绒花的材料和制作方法。
2. 授课(15分钟):- 介绍绒花的定义、种类和用途;- 说明绒花的制作步骤和所需材料。
3. 演示(15分钟):- 教师进行绒花的制作演示,同时解释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 学生可以记录重要的制作步骤和技巧。
4. 练(30分钟):- 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自行制作音乐绒花;- 教师在一旁提供指导和帮助。
5. 展示和分享(10分钟):-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音乐绒花,并分享制作的过程和心得。
6. 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重点;- 学生可以回答相关问题并对本堂课进行评价。
四、教学评估1. 学生的制作成果和展示;2. 学生的参与度和对绒花制作的理解程度;3. 学生在总结环节的表现。
五、拓展延伸1. 学生可以尝试制作不同种类的绒花;2. 学生可以探索绒花的应用领域,如装饰品、礼品等。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绒花制作,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让学生参与,鼓励他们进行实践和分享经验,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后续教学中,可以结合音乐和绒花制作,进行更有趣的创造性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花辙典型歌曲《绒花》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歌唱发声器官等知识。
(2)了解“发花辙”韵母类别、发声要领。
(3)了解《绒花》歌曲背景,学习分析歌曲曲式结构、歌曲风格等常识。
2.技能目标
(1)通过朗诵和演唱训练,掌握“发花辙”韵母发声要领,并运用在“发花辙”歌曲演唱中。
(2)学习急吸缓呼技巧,体会用呼吸支撑歌唱的状态。
(3)学习真假声结合发声技巧,使歌声流畅、连贯、柔和。
3.情感目标
(1)通过歌曲学习,体验歌曲主题揭示的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精神,并将它渗透于学习和生活之中。
(2)以小组为单位的课外学习中,观看课程网站提供电影《小花》视频,体会歌曲揭示的共产党员为国为民不惜流血的大无畏精神,感受正能量。
二、学习载体
1.“a”母音词语、儿歌朗诵
2.典型歌曲《绒花》
3.课后拓展歌曲《枉凝眉》、《打电话》
三、学习内容
(一)发花辙语音
1.发花辙韵母类别
此辙含韵母三个:a(啊)、ia(呀)、ua(哇)。
其特点是一音到底,口形始终不变,无韵尾,截气收声。
口腔形状属于横形,开口呼,在十三辙中占主体地位,是歌唱的基本口形。
韵母 a ia ua
双唇出声ba pa ma
唇齿出声fa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舌尖出声da ta na la
舌根出声ga gua ka kua ha hua
舌前出声jia qia xia
翘舌出声zha zhua cha sha shua
舌齿出声za ca sua
2.咬字发声要领
(1)“a”是一个单元音的韵母,它可自成音节“啊”,在发单元音时把嘴张大,将舌头轻轻抵住下齿背,舌与唇所构成的共鸣器官的状态自始至终不变。
(2)唱“ia”时舌位很快地由前高元音“i”降低到“a”的位置,唱ua时,舌的位置由后元音“u”变成“a”的位置,但必须有“i、u”音的色彩过程,否则易造成字音不正声音不动听。
(3)“ia、ua”两个韵母。
都是带韵头的复韵母。
“i、u”都是做为介母音出现的,不能延长,发音较短,民族唱法要求宽音竖唱,窄音宽唱以保持统一的音质和声音的圆润。
此辙属横行,为宽音,要竖唱。
3.词语、儿歌朗读训练
(1)词语朗读
爸爸妈妈爬跨沙发耷拉打架塌下哪怕扒拉
嘎巴咔嚓华夏差价恰恰发芽价码炸塌抓啥
耍诈呱嗒哈达大话
(2)儿歌朗读
小蝌蚪儿小尾巴,游来游去找妈妈,
妈妈妈妈你在哪?来了来了来了我来啦!
~~来了一只大青蛙。
——中国民谣《小蝌蚪找妈妈》
我的小白马,它陪我走天涯,
我扬起我的小皮鞭,一路驾驾驾。
跑过大草原,远处有座山,
我牵着我的小白马,慢慢往上爬。
翻过那座山,我坐在山脚下,
牵我的白马喝喝水,继续上路吧。
有时快快奔,有时慢慢走,
哦啦啦啦啦……
——陈蓉《我的小白马》练习要求:课外按照a母音发声状态正确朗读,注意咬字、吐字准确;设计幼儿音乐游戏,在边朗诵边游戏中,提高速度感、节奏感。
(二)歌唱知识之二
1.歌唱发声器官
歌唱发声器官:包括喉头与声带。
喉上通咽喉,下通气管,为呼吸与发声的重要器官。
声带是发声振动的源头,发音时声带向中线移动,声门闭合,肺内呼出的气流冲击声带而产生声波,称基因,再经咽、喉、口、鼻等共鸣作用发出悦耳的声音。
图3 歌唱发声器官:喉头
图4 歌唱发声器官:声带
2.歌唱时的喉头
歌唱时需要“打开喉咙”,即在下巴放松的基础上将喉头向下稳定于一合适的部位并松开喉咙,同时上口盖抬起打开颌关节,上口盖呈拱形,使口腔的空间增大。
微笑着“打哈欠”状态可以让我们充分体会到口腔打开、喉头下降、喉咙松开的“打开喉咙”状态。
(三)发花辙歌曲
1.练声曲
1=e1-a1 2/4
要求:带着微笑、半打呵欠状态,吸好气息,打开喉头,用准确的母音(a、ya、ua)连贯地演唱练声曲。
2.教学歌曲:《绒花》
3.《绒花》演唱提示
《绒花》由凯传作词、王酩作曲。
这是电影《小花》中的插曲。
歌曲为单二部曲式、2/4拍,宫调式,歌曲音域只有九度,旋律线平稳。
歌词简练,含义深刻,映射着主人公小花美好的内心世界和坚强的性格。
第一部分由四个乐句构成的平行四句式,曲调流畅而又抒情,演唱时整段都要舒展平稳,音色、力度不要大起大落,呼吸要均匀、自然。
第二部分是歌曲情感抒发的高潮,歌词以衬词“啊”在弱起拍和三连音上开始,演唱时声音连贯而有动感,音量加强,体现主人公小花那坚忍不拔的精神。
歌曲难点及练习要点:
(1)注重发声技巧掌握。
学习软起声,即在演唱声音发出前,有微弱的气息漏出,在发声开始后声带才闭合;演唱三连音时,各音时值要均匀,声音要柔
和;乐句中一字多音的演唱声音要连贯、位置要统一,如:。
(2)注重母音状态保持。
按照横字竖咬的特点去歌唱,歌曲衬词“啊”字,在较长的行腔中要唱成“竖形”并一气呵成。
(3)注重歌曲情感表达。
突出内在情感的表现、弱拍起音和衬词“啊”的情感抒发。
速度适中,注意每个乐句气息的平稳持久,演唱音色柔美,富有感情;高潮部分的长音组合,五小节衬词“啊”演唱在打开喉咙、气息的支撑下将音量加大,把歌曲推向高潮,从而更好表现出美丽、坚强的人物形象。
歌曲适合初级程度的女声演唱,可选择一些抒情柔和、音域较窄的练声曲配合歌曲演唱。
(四)教学拓展
根据教学任务书,课外通过上网查阅资料,自学发花辙歌曲《枉凝眉》、幼儿歌曲《打电话》,建议在小组学习基础上,进行小组歌唱交流,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1-1《枉凝眉》曲谱
1-2《枉凝眉》演唱提示
《枉凝眉》由曹雪芹作词、王立平作曲,是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主题歌。
歌曲为单二部曲式,羽调式是宝黛爱情的主题调式,也是整个《红楼梦》音乐主题中的主题。
乐曲一开始的前奏,用钟琴的上行音阶,将人带入了一种美轮美奂的奇妙仙境之中,树立了宝、黛爱情超脱的形象,几个装饰滑音则奠定了乐曲古朴典雅的韵味。
前两乐句的旋律异常的空灵脱俗,后四句道出了宝、黛爱情的无奈,词曲结合得非常融洽,抒情、柔美略带忧伤。
歌曲的小高潮是虚词“啊”处,悲愁动人,发出了对这对苦命恋人无比同情和感怀的悲音。
乐曲渐渐发展,情绪也渐渐提升,到了“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一句达到最高潮,所有情感集中爆发,将此曲悲怨的情感推到了极致,乐曲的结尾处,又响起了女声咏叹的“啊……”这次没有了前面的悲愁,似乎回归了宁静空灵,随着熟悉的钟琴上行旋律,仿佛黛玉离尘而去,将最美的瞬间升华了。
歌曲难点及练习要点:
(1)注重发声技巧运用。
软起声、倚音、一字多音发声技巧是本歌曲演唱的重点技巧。
倚音要唱得轻巧、快速;一字多音中的各音发声位置要统一、用声要连贯。
(2)注意母音状态保持。
每一句的句尾音如: “葩”、“花”、“化”、“挂”“夏”、“瑕”等字要注意声母准确,在此基础上快速过渡到“a”韵母并保持到乐句结束。
(3)准确演唱旋律。
演唱时要求音色优美,并富有感情,声音位置高,能用连贯的气息完整地演唱每个乐句。
2-1 《打电话》曲谱
2-2 《打电话》演唱提示
《打电话》民间儿歌,汪玲曲。
此曲为三个乐句构成的单部曲式歌曲,F 宫调式,2/4拍。
歌词讲述了两个小朋友打电话的过程,贴近幼儿语言特点,旋律以小三、大二、纯五度音程为主,同时用了较多的休止符,显得简洁欢快,歌曲音域为七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
演唱时注意歌曲速度适中,用中速、亲切的语气、轻快的声音来演唱。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