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化学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全国
2012年化学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上海
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化学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l50分,考试时问120分钟·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i一28 Cl-35.5 K-39 Cu-64 Se-79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今年3月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新纳入的强制监测指标是A.PM2.5 B.NOx C.SO2 D.可吸入颗粒物【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意在考查考生应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2011年3月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PM2.5纳入强制检测指标,A项正确;氮氧化物、SO2、可吸入颗粒物已在检测指标中,不属于新增检测项目,故答案为:A。
2.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加工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裂化主要得到乙烯B.石油分馏是化学变化,可得到汽油、煤油C.煤干馏主要得到焦炭、煤焦油、粗氨水和焦炉气D.煤制煤气是物理变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的重要途径2. C【解析】本题考查化石燃料的利用,意在考查考生有机化学知识。
石油裂化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的液态轻质汽油,A项错误;石油分馏属于物理变化,B项错误;煤制煤气是化学变化,D项错误,故答案为:C。
3.氮氧化铝(AlON)属原子晶体,是一种超强透明材料,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AlON和石英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B.AlON和石英晶体类型相同C.AlON和Al2O3的化学键类型不同D.AlON和Al2O3晶体类型相同3. D【解析】本题考查化学键、物质结构。
意在考查考生对晶体类型和化学键等概念的掌握。
2012年高考理综全国卷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2012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7 .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A Cl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KI.能使润湿的淀粉B 2- I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CCl,CCl.某溶液加入C 44 +Ag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BaCl.某溶液加入D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8 %95.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A .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B .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 .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N.用9A.分子总数为A N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CO和NO的N22AA N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H(C乙烯和环丁烷28 g.B 48A N6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ON和NO的92 g.常温常压下,C 422AN2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2.4L.常温常压下,D AX、W短周期元素.13、Y、X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W其中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Y、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X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
Z根据以上叙述,不能形成双原于分子。
Z而的单质。
Y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W < X < Y < Z .上述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A 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Z、Y、X、W.B 20 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Y与W.C W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总低于由X与W.由D 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Y与 C 答案: ) 分(14.26 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铁的卤化物、氧化物以及高价铁的含氧酸盐均为重要化合物。
要确定铁的某氯化物(1) 0.54 g实验中称取可用离子交换和漓定的方法。
的化学式,FeClx-的阴离子交换柱,使OH样品,溶解后先进行阳离子交换预处理,再通过含有饱和FeCl的x---0.40 用OH发生交换。
2012年高考真题 化学(山东卷)(含解析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山东卷)化学试题第Ⅰ卷(必做,共88分)相对原子质量:O 16Na 23S 32Ca 40Pb 20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7.下列与化学概念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合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B.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C.催化剂能改变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D.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8.下列与含氯化合物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HClO是弱酸,所以NaClO是弱电解质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C.HCl溶液和NaCl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HCl和NaCl均是离子化合物D.电解NaCl溶液得到22.4 L H2(标准状况),理论上需要转移N A个电子(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9.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B.ⅠA族金属元素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C.同种元素的原子均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D.ⅦA族元素的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10.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D.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中和滴定实验时,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B.盛放NaOH溶液时,使用带玻璃塞的磨口瓶C.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D.NaCl溶液蒸发结晶时,蒸发皿中有晶体析出并剩余少量液体即停止加热12.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B.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24 SO-C.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D.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13.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a中,插入海水中的铁棒,越靠近底端腐蚀越严重B.图b中,开关由M改置于N时,CuZn合金的腐蚀速率减小C.图c中,接通开关时Zn腐蚀速率增大,Zn上放出气体的速率也增大D.图d中,ZnMnO2干电池自放电腐蚀主要是由MnO2的氧化作用引起的第Ⅱ卷(必做120分+选做32分,共152分)【必做部分】28.(12分)工业上由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冶炼铜的主要流程如下:(1)气体A中的大气污染物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______吸收。
2012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上海卷)化学卷真题、答案与解析(word版)
2012年全国高考上海化学卷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0-16 Na-23 Si-28 C1-35.5 K-39 Cu-64 Se-79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错误!未指定书签。
.今年3月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新纳入的强制监测指标是A.PM 2.5 B.NOxC.SO2D.可吸入粒物答案:A错误!未指定书签。
.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加工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裂化主要得到乙烯B.石油分馏是化学变化,可得到汽油、煤油C.煤干馏主要得到焦炭、煤焦油、粗氨水和焦炉气D.煤制煤气是物理变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的重要途径答案:C错误!未指定书签。
.氮氧化铝(AION)属原子晶体,是一种超强透明材料,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AlON和石英的化学键类型相同B.AlON和石英晶体类型相同C.AlON和Al2O3的化学键类型不同D.AlON和Al2O3晶体类型相同答案:D错误!未指定书签。
.PH3是一种无色剧毒气体,其分子结构和NH3相似,但P−H键键能比N−H键键能低。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PH3分子呈三角锥形B.PH3分子是极性分子C.PH3沸点低于NH3沸点,因为P-H键键能低D.PH3分子稳定性低于NH3分子,因为N-H键键能高答案:C错误!未指定书签。
.和氢硫酸反应不能产生沉淀的是A.Pb(NO3)2溶液B.Na2S溶液C.CuSO4溶液D.H2SO3溶液答案:B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错误!未指定书签。
.元素周期表中铋元素的数据见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i元素的质量数是209B. Bi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09.0C. Bi原子6p亚层有一个未成对电子D. Bi原子最外层有5个能量相同的电子答案:B错误!未指定书签。
.水中加入下列溶液对水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是A.NaHSO4溶液B.KF溶液C.KAl(SO4)2溶液D.NaI溶液错误!未指定书签。
2012年高考理综化学新课标全国卷解析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本试题分两卷。
第I卷为选择题,第n卷为非选择题和选考题。
试卷满分100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Mg-24 S— 32 Cl-35.5 Fe-56 Cu-64 Zn-65 Br-80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
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液澳易挥发,在存放液澳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B.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12C.某溶液中加入CC14, CC1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D.某溶液中加入BaCL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解析】:选Ao此题为基础题。
B项,除了氯气外,其它的如臭氧都可以将其氧化得到碘单质;C项,应该是证明含有碘单质;D项,不能排除SO2-的干扰。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是95% B .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 .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解析】:选B。
此题为基础题。
A项,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是75% C项,油脂非高分子化合物;D项,光导纤维为二氧化硅,合成纤维为有机材料。
9.用N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总、数为■的NO和CO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MB.28g乙烯和环丁烷(C4㈤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C.常温常压下,92g的NO和N2Q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D.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于足量的镁粉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冲【解析】:选D。
此题为常规题。
D项,非标准状况,无法确定22.4L气体的体积物质的量,故无法判断电子转移数目。
10.分子是为GHL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 5种 B . 6种C . 7种D . 8种【解析】:选D。
2012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部分(新课标卷)word版含解析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l C l2 N 14 O 16 Mg 24 S 32 C1 35 5 Fe 56 Cu 64 Zn 65 Br 80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顼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答案:A解析:此题为基础题,B答案在考前多个试题里面都出现过,因为除了氯气外,其它的如臭氧都可以将其氧化得到碘单质。
C答案应该是碘单质,D答案不能排除硫酸根的干扰。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95%B.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答案:B答案解析:此题为基础题。
A答案应该为75%,C中油脂不为高分子化合物,这个选项也在考前多个试题里出现D答案光导纤维为二氧化硅,合成纤维为有机材料,这个选项多个试题也出现,从前面两个题看来,还是没什么创新,或者考前已经被很多老师抓住题了。
9.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总数为N 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B.28 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 N AC.常温常压下,92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 N AD.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 N A答案:D解析:此题为基础题,尤其C选项平时学生练习过多次,估计每位参加高考的学生至少做个3-4次。
D选项因为是常温常压下,气体的体积与状态有关系。
2012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和答案与含评分细则
⑶⑷中离子方程式书写以下情况得 0 分:写的不是离子方程式;未配平;离子式表达不正 - - - 确,如 Cl 写成 C 、OH 写成 OH;方程式无等号,无加号;写无关方程式;元素符号、 分子式、离子符号等极不规范。 “=”写成“→”或“⇌” ,添加不必要的条件,配平后不是最简整数比合并扣 1 分; 【阅卷点评】 ①本题满分 14 分, 全省均分 3.52 分, 在主观题中得分率最低, 难度系数 0.25。 属难题。 ②非选择题中的第一道题,较难,门槛较高,对学生心里素质是一个的考验。 27.(15 分)光气(COCl2)在塑料、制革、制药等工业中有许多用途,工业上采用高 温下 CO 与 Cl2 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 (1)实验室中常用来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工业上利用天然气(主要成分为 CH4)与 CO2 进行高温重整制备 CO,已知 CH4、 H2 和 CO 的燃烧热(∆H)分别为-890.3kJ·mol−1 、-285.8kJ·mol−1 、-283.0kJ·mol−1, 则生成 1 m3(标准状况)CO 所需热量为______; (3)实验室中可用氯仿(CHCl3)与双氧水直接反应制备光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__________________; (4)COCl2 的分解反应为 COCl2(g) =Cl2(g)+ CO(g) ∆H= +108 kJ·mol−1。反应体 系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的浓度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状况如图所示(第 10 min 到 14 min 的 COCl2 浓度变化曲线未示出) :
A. C7H16
C. C8H18
D. C8H18O
13. 短周期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 W 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 X、 Y、Z 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X 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 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 Y 的单质,而 Z 不能形成双原子分子。根据以上叙述,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上述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 W<X<Y<Z B. W、X、Y、Z 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 20 C. W 与 Y 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 D. 由 W 与 X 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总低于由 W 与 Y 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
2012年全国高考化学真题及答案解析(全)
2012年高考试题全国卷化学解析版6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A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B 单质分子中均不存在化学键C 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D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7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 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3Al++3OH=Al(OH)3 ↓B 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Ca(OH)2 +23CO-=CaCO3 ↓ + 2OH-C 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 Cl2 + 2OH-=Cl O- + Cl-+ H2OD 稀硫酸中加入铁粉 2Fe + 6H+= 23Fe+ + 3H2 ↑8 、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映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CO(g)+ H2O(g) −−−→←−−−催化剂CO2(g) + H2(g) △H <0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A 增加压强B 降低温度C 增大CO的浓度D 更换催化剂9 、反应 A+B →C(△H <0)分两步进行① A+B→X (△H >0),② X→C(△H <0)。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10 、元素X形成的离子与钙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且X的离子半径小于负二价硫离子半径,X元素为A.AlB.PC.ArD.K11、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 ①③②④B ①③④②C ③④②①D ③①②④12.在常压和500℃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A g2O,F e(OH)3 ,NH4HCO3 ,N a HCO3完全分解,所得气体体积依次是V1、V2、V3、V4.体积大小顺序正确的是A.V3>V2>V4>V1B. V3>V4>V2>V1C.V3>V2>V1>V4D.V2>V3>V1>V413.橙花醇具有玫瑰及苹果香气,可作为香料,其结构简式如下下列关于橙花醇的叙述,错误..的是A.既能发生取代反应,也能发生加成反应B.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脱水,可以生成不止一种四烯烃C.1mo1橙花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消耗470.4L氧气(标准状况)D.1mo1橙花醇在室温下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最多消耗240g溴27.(15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b、c、d和e中,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周期数的二倍;b和d的A2B 型氢化物均为V形分子,c的+1价离子比e的-1价离子少8个电子。
2012年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解析)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6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C.某溶液中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D.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考点】PS: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PT: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实验方案设计.【专题】54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实验室保存液溴常用水封的方法;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具有氧化性;C.CC1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2;D.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可能为AgCl或BaSO4.【解答】解:A.液溴易挥发,密度比水大,实验室常用水封的方法保存,故A 正确;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具有氧化性,可能为NO2、O3、Cl2等物质,但不一定为Cl2,故B错误;C.CC1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2,I﹣无色,故C错误;D.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可能为AgCl或BaSO4,不一定含有Ag+,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保存、检验等知识,题目难度不大,解答该类题目注意把握相关化学基本实验操作.2.(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是95%B.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考点】FH:硅和二氧化硅;IO:生活中的有机化合物;L1: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专题】55:化学计算.【分析】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是75%,此浓度杀菌消毒作用强;B、单质硅可以制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C、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合成纤维是有机非金属材料,光导纤维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解答】解: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是75%,此浓度杀菌消毒作用强;故A错误;B、单质硅可以制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B正确;C、淀粉、纤维素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C错误;D、合成纤维是有机非金属材料,光导纤维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错误;故选:B。
2012年高考真题-新课标2-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标卷)化学试题第Ⅰ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N 14O 16Mg 24S 32Cl 35.5Fe 56Cu 64Zn 65Br 80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95%B.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9.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总数为N 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B.28 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AC.常温常压下,92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 AD.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10.分子式为C5H12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5种B.6种C.7种D.8种11.已知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 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 mol·L-1的一元酸HA与b mol·L-1的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A.a=b B.混合溶液的pH=7C.混合溶液中,c(H+)L-1D.混合溶液中,c(H+)+c(B+)=c(OH-)+c(A-)12A.C7H16714281881813.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Y、Z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
2012年化学高考试题新课标及答案
2012年普通高等校招生统一考试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2 N 14 O 16 Mg 24 S 32 1 35 5 F 56 6465 Br 80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顼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B.能使润湿的淀粉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2.某溶液加入4,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D.某溶液加入B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答案:A解析:此题为基础题,B答案在考前多个试题里面都出现过,因为除了氯气外,其它的如臭氧都可以将其氧得到碘单质。
答案应该是碘单质,D答案不能排除硫酸根的干扰。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95%B.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合物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答案:B答案解析:此题为基础题。
A答案应该为75%,中油脂不为高分子合物,这个选项也在考前多个试题里出现D答案光导纤维为二氧硅,合成纤维为有机材料,这个选项多个试题也出现,从前面两个题看,还是没什么创新,或者考前已经被很多老师抓住题了。
9.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的值。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总为NA 的NO2和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为2NAB.28 g乙烯和环丁烷(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为2 NA.常温常压下,92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为6 NAD.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为2 NA答案:D解析:此题为基础题,尤其选项平时生练习过多次,估计每位参加高考的生至少做个3-4次。
D选项因为是常温常压下,气体的体积与状态有关系。
10.分子式为5H12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合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5种 B.6种.7种 D.8种答案D解析:此题也为基础题,也没什么新意,首先写出戊烷的同分异构体(3种),然后用羟基取代这些同分异构体就可以得出有3+4+1=8种这样的醇11.已知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为W。
2012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I)
2012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科综合能力能力测试化学部分试题及答案第Ⅰ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Mg24S32Cl35.5Fe56Cu64Zn65Br80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95%B.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页脚内容19.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总数为N 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B.28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AC.常温常压下,92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 AD.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10.分子式为C5H12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5种B.6种C.7种D.8种11.已知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 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 mol·L-1的一元酸HA与b mol·L-1的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A.a=b B.混合溶液的pH=7C.混合溶液中,c(H+)L-1D.混合溶液中,c(H+)+c(B+)=c(OH-)+c(A-)12.分析下表中各项的排布规律,按此规律排布第26项应为()页脚内容2A.C7H16B.C7H14O2C.C8H18D.C8H18O13.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Y、Z 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
2012年化学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福建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易燃试剂与强氧化性试剂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A.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L 碳酸钠溶液C.在50ml量筒中配置0.1000mol·1D.金属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解析:A项:燃烧过程是一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易燃试剂作还原剂,在强氧化性试剂存在下,当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就容易发生火灾,正确;B项:氨气是碱性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正确;C项:量筒不是精密仪器,配制0,1000mol/L碳酸钠溶液要用到容量瓶,不正确;D项:金属钠遇到水或二氧化碳都会发生反应,所以金属钠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正确。
7.下列冠以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醇不能发生取代反应CΗ有三中同分异构体B.104C.氨基酸、淀粉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乙烯和甲烷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鉴别解析:A项: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而酯化反应是取代反应中的一种,错误;B项:C4H10只存在两种同分异构体,一种是正丁烷,一种是异丁烷,错误;C项:氨基酸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错误;D项:乙烯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褪色,正确。
8.短周期元素R、T、Q、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下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
A.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R>Q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WC.原子半径:T>Q>RD.含T的盐溶液一定显示酸性解析:依题意可知;T是铝,Q是硅,R是氮,W是硫;A项:N的非金属性强于P,P非金属性强于Si,正确;B项:S的非金属性强于Si,正确; C项:同一周期,从左到右。
原子半径依次减小,N的原子半径小于P,正确;D项:比如:偏铝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
错误。
9.将右图所示实验装置的K闭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Cu 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B .电子沿Zn →a →b →Cu 路径流动C .片刻后甲池中c (24SO -)增大D .片刻后可观察到滤纸b 点变红色解析:K 闭合时,Zn 当负极,铜片当正极构成原电池,使得a 为阴极,b 为阳极,电解饱和硫酸钠溶液。
2012年高考试题课标试卷(全国卷)化学原创解析版
12.分析下表中各项的排布规律,按此规律排布第 26 项应为【C】
1
2
3
4
5
6
7
8
9
10
C2H4 C2H6 C2H6O C2H4O2 C3H6 C3H8 C3H8O C3H6O2 C4H8 C4H10 A. C7H16 B. C7H14O2 C. C8H18 D. C8H18O
12.【答案】C
【解析】分析表格中各项的排布规律可知,第 26 项应是含 8 个碳原子的烷烃,其分子式为
(3)2Fe3++2I-=2Fe2++I2(或 2Fe3++3I-=2Fe2++I3-) ( 4) 2Fe(OH)3+ 3ClO- + 4OH- = 2FeO42- + 5H2O+ 3Cl- FeO42- + 4H2O+ 3e- =
F e ( O H ) 3 +5OH- 3Zn+2FeO42-+8H2O=3Z n ( O H ) 2 +2F e ( O H ) 3 +4OH-
2012 年高考试题课标试卷(全国卷)化学原创解析版
7.D2[2012·全国新课标卷]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 B.能使润湿的淀粉 KI 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 Cl2 C.某溶液加入 CCl4,CCl4 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 ID.某溶液加入 BaCl2 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 Ag+
相同温度是,反应的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
【解析】(1)实验室常用 MnO2 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备 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O2
+4HCl(浓) MnCl2+Cl2↑+2H2O。 (2)CH4、H2、CO 燃烧热的热化学反应式分别为: CH4(g)+2O2(g)=CO2(g)+2H2O(l) ΔH=-890.3kJ·mol-1……①
2012年化学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上海
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化学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l50分,考试时问120分钟·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i一28 Cl-35.5 K-39 Cu-64 Se-79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今年3月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新纳入的强制监测指标是A.PM2.5 B.NOx C.SO2 D.可吸入颗粒物【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意在考查考生应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2011年3月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PM2.5纳入强制检测指标,A项正确;氮氧化物、SO2、可吸入颗粒物已在检测指标中,不属于新增检测项目,故答案为:A。
2.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加工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裂化主要得到乙烯B.石油分馏是化学变化,可得到汽油、煤油C.煤干馏主要得到焦炭、煤焦油、粗氨水和焦炉气D.煤制煤气是物理变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的重要途径2. C【解析】本题考查化石燃料的利用,意在考查考生有机化学知识。
石油裂化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的液态轻质汽油,A项错误;石油分馏属于物理变化,B项错误;煤制煤气是化学变化,D项错误,故答案为:C。
3.氮氧化铝(AlON)属原子晶体,是一种超强透明材料,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AlON和石英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B.AlON和石英晶体类型相同C.AlON和Al2O3的化学键类型不同D.AlON和Al2O3晶体类型相同3. D【解析】本题考查化学键、物质结构。
意在考查考生对晶体类型和化学键等概念的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综化学)6.下列有关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B.单质分子均不存在化学键C.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D.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答案:A【解析】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A正确;只有单原子分子单质分子中不含化学键,B错误;CO2分子含有极性键,但CO2是非极性分子;NaOH等离子化合物含有共价键,但是离子化合物,不是共价化合物,D错误。
7.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OH-= Al(OH)3↓B.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Ca(OH)2+CO32-= CaCO3↓+2OH-C.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Cl2+2OH-= ClO-+Cl-+H2OD.稀硫酸中加入铁粉2Fe+6H+= 2Fe3++3H2↑答案:C【解析】A答案中氨水是弱电解质,应写成分子式,错误;B中澄清石灰水应写成离子形式,错误;D答案中铁粉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亚铁离子,错误。
8.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过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CO(g)+H2O(g)催化剂CO2(g)+H2(g) △H < 0反应到达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A.增加压强B.降低温度C.增大CO的浓度D.更换催化剂答案:B【解析】CO(g)+H2O(g)催化剂CO2(g)+H2(g)是一个气体总体积不发生改变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CO的转化率不变,A错误;反应式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B正确;增大CO 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 的转化率降低,C错误;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没有影响,D错误。
9.反应A+B→C(△H<0)分两步进行:①A+B→X(△H>0),②X→C(△H<0)。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由反应A+B →C(△H <0)分两步进行①A+B→X (△H >0)②X→C(△H <0)可以看出,A+B →C(△H <0)是放热反应,A和B 的能量之和C,由①A+B→X (△H >0)可知这步反应是吸热反应,X→C(△H <0)是放热反应,故X的能量大于A+B;A+B的能量大于C,X 的能量大于C,答案:D。
10.元素X 形成的离子与钙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且X 的离子半径小于负二价硫离子的半径。
X 元素为A .AlB .PC .ArD .K答案:D【解析】A 答案中Al 的离子半径和钙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不同,A 错误;P 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 大于负二级硫的离子半径,B 错误;Ar 不能形成简单离子,答案D 。
11.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
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 .①③②④B .①③④②C .③④②①D .③①②④答案:B【解析】由题意知:①②③④ 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 ,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则① 大于②;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则① 大于③;②④相连时,②有气泡逸出 ,则④大于②;③ ④ 相连时,③ 的质量减少,则③大于 ④,答案:①③④②。
12.在常压和500℃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Ag 2O 、Fe(OH)3、NH 4HCO 3、NaHCO 3完全分解,所得气体体积依次为V 1、V 2、V 3、V 4,体积大小顺序正确的是A .V 3>V 2 >V 4 >V 1B .V 3>V 4 >V 2 >V 1C .V 3>V 2 >V 1 >V 4D .V 2>V 3 >V 1 >V 4答案:A【解析】常压和500℃条件下,水是气体,等物质的量的A g2O,F e (OH)3 ,NH 4HCO 3 ,N a HCO 3完全分解,根据分解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的气体体积大小顺序为V 3>V 4>V 2>V 1。
13.橙花醇具有玫瑰及苹果香气,可作为香料,其结构简式如下:下列关于橙花醇的叙述,错误的是A .既能发生取代反应,也能发生加成反应B .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脱水,可以生成不止一种四烯烃C .1mol 橙花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消耗470.4L 氧气(标准状况)D . 1mol 橙花醇在室温下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最多消耗240g 溴答案:D【解析】橙花醇含有双键和醇羟基,故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A 正确;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脱水,发生消去反应,能生成2种四烯烃,B 正确;1mo1橙花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消耗470.4氧气(标准状况),C 正确;1mo1橙花醇在室温下与溴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mol 溴,480g 溴.D 错误。
27.(15分)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 、b 、c 、d 和e 中,a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周期数的二倍;b 和d 的A 2B 型氢化物均为V 型分子,c 的+1价离子比e 的−1价离子少8个电子。
回答下列问题:⑴元素a 为 ,c 为 ;⑵由这些元素形成的双原子分子为 ; C CH CH 2 CH 2 H 3CH 3C H 3C CC H CH 2 C H 2 C C H CH 2OH CH 3⑶由这些元素形成的三原子分子中,分子的空间结构属于直线型的是,非直线型的是(写两种);⑷这些元素的单质或由它们形成的AB型化合物中,其晶体类型属于原子晶体的是,离子晶体的是,金属晶体的是,分子晶体的是;(每空填一种)⑸元素a和b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与c和d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发生的反应常用于防毒面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碳,钠(2)CO(3)CO2、CS2;ClO2、SO2(4)金刚石,NaCl,Na,S⑸2Na2O2+2CO22Na2CO3+O2【解析】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b、c、d和e中,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周期数的二倍;b和d的A2B型氢化物均为V形分子,c的+1价离子比e的-1价离子少8个电子。
可推出元素a为C; b为O; 元素c为钠,d为硫,e为氯。
由这些元素形成的双原子分子为CO;由这些元素形成的三原子分子中,分子的空间结构属于直线形的是CO2 ,非直线形的是: H2O H2S。
这些元素的单质或由他们形成的AB型化合物中,其晶体类型属于原子晶体的是_金刚石,离子晶体的是NaCl ,金属晶体的是Na ,分子晶体的是S 或CO ;(每空填一种),元素a和b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与c和b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发生的反应常用于防毒面具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28.(15分)现拟用下图所示装置(尾气处理部分略)来制取一氧化碳,并用以测定某铜粉样品(混有CuO粉末)中金属铜的含量⑴制备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⑵试验中,观察到反应管中发生的现象是;尾气的主要成分是;⑶反应完成后,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填字母)a.关闭漏斗开关b.熄灭酒精1 c.熄灭酒精灯2⑷若试验中称取铜粉样品5.0g,充分反应后,反应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4.8g,则原样品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为;⑸从浓硫酸、浓硝酸、蒸馏水、双氧水中选用合适的试剂,设计一个测定样品中金属铜质量分数的方案;①设计方案的主要步骤是(不必描述操作过程的细节);②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HCOOH 浓硫酸△CO↑+H2O(2)样品由黑色变红色(3)acb(4)96%(5)用蒸馏水稀释浓HNO3,与一定样品反应,使样品完全反应,收集产生的NO气体,并在标况下测其体积。
3Cu+8HNO3=3Cu(NO3)2+2NO↑+4H2O【解析】(1)制备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HCOO H浓硫酸△CO +H2O(2)试验中,观察到反应管中发生的现象时黑色粉末变红;尾气的主要成分是CO CO2;实验步骤: 先通入CO一会儿后加热后停止加热然后继续通入CO到玻璃管冷却为止故反应完成后,正确的操作顺序为熄灭酒精灯2,然后关闭漏斗开关,最后熄灭酒精1 。
(4)若试验中称取铜粉样品5.0g,充分反应后,反应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4.8g,剩余固体全部为铜,原样品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为4.8÷5=0.96;(5)要测定铜的质量分数,可以把浓硫酸稀释,铜和稀硫酸不反应,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即可求出铜的质量分数。
设计方案的主要步骤是将浓硫酸用蒸馏水稀释,将样品与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干燥,称量剩余固体铜的质量即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29.(15分)氯化钾样品中含有少量碳酸钾、硫酸钾和不溶于水的杂质。
为了提纯氯化钾,先将样品溶于适量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在将滤液按下图所示步骤进行操作。
回答下列问题:⑴起始滤液的pH_____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试剂I的化学式为________,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试剂Ⅱ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②中加入试剂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试剂Ⅲ的名称是___________,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⑸某同学称取提纯的产品0.7759g,溶解后定定容在100mL容量瓶中,每次取25.00mL溶液,用0.1000mol·L-1的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三次滴定消耗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5.62mL,该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式并计算结果)答案:(1)大于,K2CO3水解(2)BaCl2,SO42-+Ba2+=BaSO4↓(3)K2CO3,除过量BaCl2(4)盐酸,CO32-+2H+=CO2↑+H2O(5)w=7759.01.02562.251000.05.74⨯⨯⨯=98.42%【解析】(1)起始滤液中含有碳酸钾,碳酸根水解呈碱性,故溶液的PH大于7;(2)要除掉杂质离子硫酸根和碳酸根,应加入过量的钡离子;(3)要除掉多余的钡离子,要加入碳酸钾,(4)要除掉多余的碳酸根,要滴加适量的盐酸;(5)计算样品的纯度,注意0.7759g样品配成100ml溶液,每次只取25ml。
30.( 15分)化合物A(C11H8O4)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反应后再酸化可得到化合物B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