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常见几种有趣的永动机
无限反弹用弹簧设计一个永动机看看能不能让小球无限反弹
![无限反弹用弹簧设计一个永动机看看能不能让小球无限反弹](https://img.taocdn.com/s3/m/1a5c0e88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f9.png)
无限反弹用弹簧设计一个永动机看看能不能让小球无限反弹设计一个永动机是科学家们长久以来的梦想之一。
而无限反弹用弹簧设计一个永动机,则是一个颇具创意和挑战的想法。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如何利用弹簧的反弹力量,设计一个能让小球无限反弹的永动机。
弹簧是一种储存弹性势能并能释放出来的装置,当外力作用于弹簧上时,弹簧会产生形变并储存能量,然后在外力减小或消失时,释放能量使自身产生反弹。
基于这种原理,我们可以想象设计一个永动机,让小球在弹簧的作用下,实现无限次的反弹。
首先,我们需要构建一个具有弹性适度的弹簧。
弹簧的设计要求既要有足够的弹性,又不能过于僵硬,以保证小球在反弹过程中能够得到恰当的推力。
弹簧的材料选择和形状设计都是至关重要的步骤,需要经过认真的计算和实验。
其次,我们需要设计一个能够持续提供外力的装置,以保证小球在反弹过程中不会失速。
这个装置可以是一个简单的机械结构,也可以是一个电动机、气动机等其他形式。
重要的是要确保外力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以满足小球不间断反弹的需求。
在设计永动机时,我们还需要考虑能量损耗的问题。
在小球反弹的过程中,会有能量被转化为热能、声能等形式消失,因此需要通过一定的机制来补充能量,以保证永动机的稳定运行。
可以考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来供给永动机所需的能量。
综上所述,设计一个能让小球实现无限次反弹的永动机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弹簧设计、外力提供、能量损耗等多个因素。
只有通过精密的计算和实验,才能最终实现这一梦想。
希望未来有更多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投入到这个领域,为人类的永续发展贡献出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永动机玩具原理
![永动机玩具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b9d1711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48.png)
永动机玩具原理引言:永动机玩具是一类能够自主运转并不断产生动力的玩具,给人以惊叹和好奇之感。
然而,永动机玩具并非真正的永动机,其原理是基于一系列巧妙的设计和物理原理。
本文将介绍永动机玩具的原理,并解释其背后的科学原理。
一、万有引力原理永动机玩具的原理之一是基于万有引力原理。
在这类玩具中,通常会利用重力作用来产生动力。
例如,常见的铁球轨道玩具,通过将铁球从高处释放,利用重力加速度使其沿着轨道滚动。
这种运动过程中,铁球会不断转化为动力,使得玩具保持运动。
二、弹力和弹性势能永动机玩具的另一个原理是基于弹力和弹性势能。
例如,弹簧玩具中的弹簧可以储存弹性势能,当弹簧收缩或伸展时会产生动力。
通过利用弹簧的弹性特性,可以使玩具持续运动。
类似地,弹力球也是利用弹性势能产生动力的玩具,当球体被压缩时,弹力会使其迅速弹回,产生连续的动力。
三、磁力原理磁力原理也是永动机玩具的常见原理之一。
磁力玩具中通常使用的是磁铁和磁性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例如,磁悬浮球玩具就是利用磁铁和磁性球之间的磁力互斥或吸引来实现悬浮效果。
通过调整磁铁的位置和方向,可以使磁性球保持在空中运动,形成看似永不停止的运动。
四、摩擦和动能转化摩擦和动能转化也是永动机玩具的常见原理之一。
例如,摆锤玩具中的摆锤通过摩擦力和动能转化来实现持续运动。
当摆锤摆动时,摩擦力会逐渐减小其动能,但同时也会将一部分动能转化为摆锤的运动动力,从而使得玩具持续摆动。
五、动能守恒定律动能守恒定律也是永动机玩具原理的一部分。
根据动能守恒定律,一个物体的动能可以通过转化或传递来保持不变。
因此,永动机玩具中的动力转化过程通常是基于动能守恒定律的。
例如,动能转化球道玩具中的小球会沿着球道不断滚动,当小球到达球道的末端时,它会再次返回起始点,形成循环运动。
六、风力原理永动机玩具中还有一些是基于风力原理的。
例如,风车玩具就是利用风力驱动叶片旋转,从而产生动力。
通过利用风力的能量,可以使风车持续旋转,实现持久的动态效果。
永动机原理
![永动机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8c4039b8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d6.png)
永动机原理引言永动机是指一种可以永远运转而不需要任何外部能源的理论机器。
虽然科学界普遍认为永动机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人们对于制造一个真正的永动机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探索的动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永动机的原理以及为何永动机是不可能实现的。
永动机的定义永动机是指一种能够自行产生足够能量来推动自身运转的机器。
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18世纪,当时许多人认为永动机的发明将会对工业革命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会改变整个世界。
第一类永动机:违反能量守恒定律第一类永动机是指那些违反能量守恒定律的设备。
这些设备声称可以从一种能源中提取能量,然后将其完全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并将多余的能量输出。
然而,这种设备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即能量不能被创造或者毁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因此,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存在的。
第二类永动机: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第二类永动机是指那些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设备。
热力学第二定律规定,任何一个孤立系统内熵的增加是不可逆的,即系统中的有序性会趋向于无序性的增加。
这个定律也被称为熵增原理。
第二类永动机声称可以将热能完全转化为机械能,并且不会产生任何的熵增。
然而,这也是不可能的,因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适用性是普遍的。
永动机的研究和探索尽管永动机被认为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对于制造永动机的探索和研究一直在进行。
一些人坚信自己可以打破现有的物理定律,创造出真正的永动机。
然而,每一次实验和研究都遵循了能量守恒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结果都证明了永动机的不可能性。
结论综上所述,永动机是一种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判断不可能存在的设备。
无论是违反能量守恒定律还是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永动机的原理都是行不通的。
虽然人们对制造一个真正的永动机充满了无限的憧憬,但是现有的科学定律和原理一致地认为永动机是不可能实现的。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永动机的信息,推荐阅读热力学、能量守恒定律相关的书籍和论文,以深入理解这个领域的基本原理和现有的科学知识。
第三类永动机
![第三类永动机](https://img.taocdn.com/s3/m/3a399b70d0d233d4b04e69a0.png)
第三类永动机别莱利曼在《趣味物理学》中写了不少关于永动机的故事。
有一个人生城建成了永动机,呼吁专家去鉴定。
后来真的去了一伙人参观,那人抬出来一个看起来挺复杂的装置,费了几个牛的力气,把机器发动起来。
遗憾的是,只转了一小会儿,就停了下来。
那人接着折腾,折腾到最后,很不好意思地对大家说:它总是发脾气。
(别莱利曼,1979)第一类永动机和第二类永动机永动机是人类的一个梦想,而且是建立在科学之上的梦想——虽然现在被看成是伪科学了——因为所有的永动机探索者在涉及他们的机器时,依据的都是某种科学的原理,而不是神秘的超自然力.最初,这些科学爱好者是想造出“东东1”:一个循环系统,能够实现自循环,并且在每一次的循环中,除了产生维持其自身运转的能量,还多少有点富裕.这样,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向系统之外输出能量,不光是人,那些大牲口,什么骡子啊,马啊,都可以歇歇了.这个东东将给野外科考队员提供极大的方便,无论走到哪里,帐篷支起来,把东东1一架,所有的灯都亮了,比电池方便多了,而且环保。
当然了,在家也可以用啊,无论是水电站还是核电站,都不用建了!梦想固然很好,不过,已经创造了很多奇迹的科学,这回不灵了。
永动机爱好者几乎尝试了所有的科学的现象,什么电啊、磁啊、毛细现象啊;什么杠杆啊、滑轮啊、斜面啊,没有一个成功的。
再到后来,物理学家给出了一个能量守恒定律,这个定律宣判:东东1造不出来。
能量守恒定律现在也叫做热力学第一定律——可见热力学不只有一个定律—-我们简称它热一律吧!刚开始的时候,总有人不相信它——到现在还有人步信,所以接着试,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总有人不甘心.不管怎么说,永动机是个多么美好的梦想啊!王力雄在小说《永动机患者》中就写了一个执着的农民,他就是要造出永动机,他相信,永动机开转之日,就是家乡人民脱贫之时!美好的梦想要靠科学来实现,于是又有人想出“东东2",它能够吸收空气(或者海水,或者别的东西)中的热量,转化成电能(或者其他可用的能量),转化出来的灯与吸收过来的,所以不违背热一律。
浮力永动机的原理和应用
![浮力永动机的原理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fb5ea2a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9e.png)
浮力永动机的原理和应用概述浮力永动机是一种利用浮力原理来产生动力的装置。
其原理基于浮力和重力之间的平衡关系,通过控制浮力和重力的平衡来实现永动机的运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浮力永动机的原理和应用。
原理浮力永动机的原理基于阿基米德原理,也即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在浮力永动机中,一个具有浮力的装置被部分或完全浸没在液体中,通过控制液体的浮力来实现机械装置的运动。
浮力永动机的构成浮力永动机通常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浮子:用于控制浮力的主要组件,通常是一个具有一定体积的物体。
浮子的形状和材料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景。
2.杆:将浮子与其他部件连接在一起的部分,通常是一根细长的杆。
3.轴承系统:用于支持杆的旋转运动,减少摩擦,提高效率。
4.驱动装置:提供动力给浮力永动机,推动浮子产生浮力或控制浮力的大小。
5.其他辅助组件: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可能需要添加其他组件来实现额外的功能。
浮力永动机的应用浮力永动机的原理和应用广泛。
以下为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能源生产浮力永动机可以应用于能源生产领域,利用液体的浮力来产生动力,从而产生电能或其他形式的能源。
该技术可以有效利用水流、海洋、湖泊和其他水源中的能量,成为一种可再生能源的形式。
运动与娱乐浮力永动机可以用于设计和制造各类运动和娱乐设施,例如水上乐园、漂浮式游乐设备等。
通过调节浮力大小和方向,人们可以在水中自由运动和娱乐。
渔业和农业浮力永动机可以应用于渔业和农业领域,用于控制水体中的浮游生物、水生植物和农作物。
通过调节浮力,可以控制渔池或农田的水位,提供合适的生长环境,提高渔业和农业生产效率。
水下勘探和救援浮力永动机可以应用于水下勘探和救援工作中。
通过控制浮力,可以使装置在水下保持平衡,实现水下勘探和救援任务。
优缺点分析浮力永动机的优点有:•可再生能源:利用自然界的资源,与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相比,浮力永动机利用水流等资源具有稳定性。
•环保:浮力永动机不会产生工业废气、废水等污染物,具有较低的环境影响。
为了电人类发明了这些奇特的发电方式!
![为了电人类发明了这些奇特的发电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fd5a18cc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aa.png)
为了电人类发明了这些奇特的发电方式!现在,人类已经掌握了水、火、风、光、核等发电技术,甚至还在探索可控核聚变技术,目的就是希望彻底解决能源问题。
因此,在过去的上百年间,聪明的人类发明了各式各样的发电技术。
今天,小编盘点了10个最为奇特,也最有前景的发电方式,带大家看看人类为发电,都做过哪些大胆的尝试和疯狂的设想。
1、反物质发电反物质一种很特殊的物质。
它由反粒子组成,就像普通物质由粒子组成一样。
比如,正电子是电子的反物质;反质子是反氢原子。
反物质也是像普通物质那样组成的,因此它们质量相同。
所不同的仅仅是,它们所含粒子的旋转方向以及电荷刚好相反。
我们知道,当互为反粒子的粒子相遇时,它们会发生湮灭,并释放出大量能量。
释放出来能量可以用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C^2计算出来。
现在,这个方法还正处于实验阶段。
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已在这个领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
2、磁流体发电流动的导电流体与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电能。
磁流体发电技术就是用燃料(石油、天然气、燃煤、核能等)直接加热成易于电离的气体,使之在2000℃的高温下电离成导电的离子流,然后让其在磁场中高速流动时,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电动势,即由热能直接转换成电流,由于无需经过机械转换环节,所以称之为'直接发电',其燃料利用率得到显著提高,这种技术也称为'等离子体发电技术'。
日本和前苏联都把磁流体发电列入国家重点能源攻关项目,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
前苏联已将磁流体发电用在地震预报和地质勘探等方面。
前苏联在1971年建造了一座磁流体——蒸汽联合循环试验电站,装机容量为7.5万千瓦,其中磁流体电机容量为2.5万千瓦。
1986年,前苏联开始兴建世界上第一座50万千瓦的磁流体和蒸汽联合电站,这座电站使用的燃料是天然气,它既可供电,又能供热,与一般的火力发电站相比,它可节省燃料20%。
3、空间太阳能发电站在宇宙空间建立太阳能电站,能合理地充分利用空间资源。
空气永动机制作原理
![空气永动机制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fa8a8b7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89.png)
空气永动机制作原理空气永动机是一种被广泛讨论但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机器。
它的原理是利用空气作为能源,无需任何外部能源或燃料,就可以持续运转,从而实现永动机的效果。
空气永动机的制作原理,实际上是一个物理学和能量守恒定律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空气永动机是不可能存在的。
这是因为,空气永动机的运转需要消耗能量,而能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能量不可能从无到有,也不可能从有到无。
因此,任何一个永动机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但是,如果我们不考虑这个理论限制,简单地来看一下空气永动机的制作原理。
首先,为了让永动机运转,我们需要一个初始动力,例如一个电机或者人力。
一旦永动机开始运转,它就会利用风力或者压缩空气的力量来继续运转,而不需要任何外部能源。
具体来说,空气永动机的制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首先,我们需要一个永动机的主体,通常是一个圆形或者梯形的装置。
这个主体通常由轮子和轴承组成,以便能够旋转。
2. 接下来,我们需要一个初动力,例如一个电机或者人力。
这个初动力将用来启动永动机的运转。
3. 一旦永动机开始运转,它就会利用空气的压缩力或者风力来维持运转。
这个效应可以通过在永动机主体周围安装叶片或者螺旋线来实现。
当空气流过这些叶片或者螺旋线时,它会产生压缩力或者旋转力,从而维持永动机的运转。
4. 最后,为了确保空气永动机可以持续运转,我们需要一些机械装置来消除摩擦和阻力。
这可能包括使用特殊的材料或者润滑剂来减少摩擦,或者设计永动机的形状和结构,以便最小化阻力。
总之,尽管空气永动机的制作原理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但它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
如果我们想要利用空气作为能源,我们需要寻找其他可行的方法,例如风力发电或者压缩空气储能。
钢球永动机原理
![钢球永动机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48f0e1d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49.png)
钢球永动机原理
引言
钢球永动机被人们所熟知,这种机械在科学家们的努力下,一度成为了传奇,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这种永动机并无真实存在。
那么,钢球永动机原理又是什么?
一、摆锤反复运动
在自然界中,摆锤是一种重要的运动形式。
我们可以把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悬挂在一起,当其中一个金属小球被拉开然后释放时,它会摆动,摆动时的能量会传输给另一个球,从而让另一个球也开始摆动。
这种过程是循环的,当每个球摆动时,都会将其能量传输给其他球,直到所有能量被耗尽为止。
二、重力加速下的运动
一个金属小球在重力的作用下,能够得到一定的动能。
将这个小球放在斜面上,当它滚下斜面时,具有重力和动能。
但是,阻力的作用会让小球最终停止。
如果我们在小球滚动的路线上放置折线,当小球滚到折线处时,它会跳跃,继续滚动下一段路线,这时候小球的能量被保存了下来。
同样可以搭建多个上述这种路线,当钢球滚动到路线末端时,通过机械设
备来将钢球重新放回到起点,让钢球继续运动。
这样我们就可以创造一个能够永动的钢球永动机。
三、摆锤和球式机械
在运动学和物理学方面,钢球永动机与其他机械系统相同,可以通过解析和数值模拟来进行研究。
我们可以利用钢球、摆锤和球式机械等来模拟和探究钢球永动机的原理。
总之,钢球永动机是一种理论上存在的概念,采用滚动小球在特定的模式下持续并无损耗地运动,可以作为一个被研究的物理问题。
通过对这种问题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什么是能量转移以及运动的特性和规律。
永动机简介
![永动机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99b698d676eeaeaad1f33055.png)
永动机的思考
磁铁,一种很有意思的东西.它的能力大家都知道,中学的知识告诉我们,磁铁是里面大部分分子做规则运动而产生磁场.用火烧过磁铁,磁铁会失去磁性.其他几种物质磁化后也有磁性.还有龙卷风等一些现象都能说明这个问题.这说明磁性与物质没有太大的关系而且还有方向,这些都没有什么问题,但还是有些想不通的地方,比如磁铁断开后就不能原样和在一起.用南北极和磁感线我都想不通,唯一的解释是在断开的时候分子运动从新排列了.如果用胶水把它粘在一起,而且还是两块完全一样的磁铁,四年后磁性没有消失,还和成了一块磁铁的样子.还发现磁性大小与面积大小有关系,你可以用一块大磁铁和一块小磁铁来试一试.小磁铁总是会跑到一个固定的区域去,经常是靠边,而且靠近的那个边一定会吸引小磁铁.远离的那边一定是排斥.那种情况有一个前提,就是你选用的大磁铁的那个面比相邻的面小.如果你选用的是大面,他是不会跑的,除非有点靠近边.看来磁力与选用的面大小有关系,如果一快小磁铁在一块大磁铁里面受到的力就不会受到其他面的影响了,因此我画了一个永动机的草图,但因为没有做实验,所以也不知道能不能成,但我相信,根据这图的大致规律是可以办到的,。
永动机的模型和运作原理分析
![永动机的模型和运作原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cd8b72c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b7.png)
永动机的模型和运作原理分析永动机,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其能够无限制地运行,不需要外部能源的输入,被人们认为是人类技术的极限。
但是,永动机的存在一直只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中,现实中并没有真正的永动机。
那么,永动机到底是什么?它的模型和运作原理又是怎样的呢?一、什么是永动机?永动机是指能够持续运转的机器,不需要任何外部能源的输入,也不需要进行任何能量转换。
从物理学角度来看,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为能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毁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因此,永动机的存在是不符合物理定律的。
二、永动机的模型永动机的模型是由人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理解所构建的。
其种类有很多,但都是建立在不可能实现的前提之上的。
下面,我们列举一些常见的永动机模型。
1. 蒸汽机版永动机:这种永动机的原理是利用蒸汽产生的力量不断推动自身的某些零部件,使得机器不断运动。
然而,这种机器总是会存在能量损失,导致其无法连续工作。
2. 重力运动版永动机:这种永动机的原理是利用重力不断产生的能量,使得机器一直在运转。
但是,这种模型存在着问题,因为重力是始终受到其他物体的牵引,不能完全独立运作。
同时,这种机器也不能将重力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3. 磁力驱动版永动机:这种永动机的原理是利用磁场不断推动机器,使其持续运转。
虽然磁场可以产生一定的能量,但是这种机器需要对磁转动能量进行转化,而这种能量转化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得机器无法持续工作。
除了以上所述的模型,还有许多其他的永动机模型。
但是,这些模型都是建立在不现实的前提之上的,我们需要意识到永动机的存在是不符合物理定律的。
三、永动机的运作原理尽管永动机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探究永动机的运作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机器的能量转化和运动过程。
下面,我们以蒸汽机版永动机为例,解析其运作原理。
1. 预备阶段蒸汽机版永动机的运作需要准备一些零部件,包括一个蒸汽机引擎、四个钢珠和一个漏斗。
牛顿混沌摆 永动原理
![牛顿混沌摆 永动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d5ae544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df.png)
牛顿混沌摆永动原理
牛顿混沌摆是一种简单的机械系统,由一根长度不同的链条组成。
在摆的运动中,我们可以看到非常有趣的现象,这就是混沌。
混沌是一种看似无序,但实际上却有规律的现象,它在许多自然系统中都有出现。
牛顿混沌摆的运动是由牛顿二定律推导出来的。
它的运动状态可以用一组变量来描述,这些变量包括摆的位置和速度。
这些变量的变化规律可以用微分方程来表示,这就是牛顿混沌摆的数学模型。
尽管牛顿混沌摆是一个简单的系统,但它却具有非常复杂的运动。
当摆的长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我们可以看到摆的运动变得非常不规则,这就是混沌现象。
混沌现象在许多科学领域中都有重要应用,例如天气预报、金融市场等。
牛顿混沌摆的运动还可以用来解释永动机的原理。
所谓永动机就是一种能够不断运转,而不需要外部能源输入的机器。
在牛顿混沌摆中,我们可以看到摆的运动一直在变化,但是总能量却始终保持不变。
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体现。
如果我们将摆接上一个发电机,就可以将摆的运动转化为电能输出,从而实现永动机的原理。
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可能。
在现实中,摆的运动受到了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摆的摩擦、风阻等。
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摆的能量损失,从而无法实现永动机的原理。
因此,永动机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可能,
而不是现实中的可行方案。
牛顿混沌摆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机械系统,它的运动状态具有混沌现象。
在摆的运动中,我们可以看到能量守恒定律的体现,也可以用它来解释永动机的原理。
尽管现实中无法实现永动机,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牛顿混沌摆的研究和探索。
空气永动机制作原理
![空气永动机制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de11931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5c.png)
空气永动机制作原理介绍空气永动机是指能够利用空气作为动力源的永动机,它可以实现不需要外部能源输入的运转。
本文将详细探讨空气永动机的制作原理,从介绍永动机的基本概念开始,深入解析实现永动机的关键原理以及不同设计模式的特点。
永动机的基本概念永动机是指能够自行运转并产生功效、不需要外界能源输送的机器。
传统的永动机理论被广泛认为是违背能量守恒定律的存在,因为它可以实现能量自动生成和自行运转。
然而,现代科学对永动机持保留态度,并将其视作一种不可能实现的设想。
空气永动机正是对永动机概念的创新应用。
实现空气永动机的关键原理实现空气永动机的关键原理是利用空气的压缩和释放过程来驱动机器的运转。
下面将详细介绍两种常见的设计模式及其原理:1. 膨胀机永动机膨胀机永动机的原理是利用空气的膨胀和收缩来产生动力。
其基本原理如下: -空气经过进气口被引入膨胀机中,并被压缩使其能量积聚。
- 压缩后的空气进入膨胀机的膨胀室,在高压的作用下,空气膨胀释放能量。
- 膨胀释放的空气通过出口排出,同时产生动力推动机器的运转。
2. 喷气式永动机喷气式永动机的原理是利用压缩空气的喷射产生反作用力驱动机器的运转。
其基本原理如下: - 空气经过进气口被引入喷气室中,并被压缩增加其能量。
- 压缩后的空气通过喷射口以高速喷出,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机器向前运动。
- 喷射出的废气通过排气口排出,同时再次循环利用。
不同设计模式的特点空气永动机的制作可以根据不同的设计模式进行,不同模式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以下是两种常见设计模式的特点:1. 膨胀机永动机的特点•膨胀机永动机使用便捷,构造简单,制作成本相对较低。
•需要较为坚固的机体来承受高压的空气,并有一定的安全风险。
•适用于需要持续运转或频繁启停的场景,如发电机等。
2. 喷气式永动机的特点•喷气式永动机驱动力强,速度快,适用于需要高速推进的场景,如飞机、火箭等。
•制作复杂,需要专业知识和设备。
•喷射出的废气会产生噪音和污染,需采取相应的措施。
(完整版)最简单的永动机
![(完整版)最简单的永动机](https://img.taocdn.com/s3/m/f8ab7ff49b6648d7c0c7460e.png)
最简单的“永动机”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完成了千秋霸业,但是有言曰“高处不胜寒”,身居皇位的秦始皇也担心有人要谋他性命,取其皇位。
于是,他在京城建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阿房宫,还在宫殿外面建了一座“磁石门”,以防备刺客进入皇宫。
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很早以前,我们就已经发现了一些磁的性质。
随着我们对磁性认识的不断发展,我们渐渐将其运用到了现实生活中,比如指南针、磁悬浮列车、音响等。
今天,我们就要运用磁铁来做一个最简单的“永动机”,大家可以想一下这是什么原因呢?小试牛刀:准备好两块硬纸板,三根一次性筷子,四个圆环磁铁,502胶水,硬币,铅笔1、将三根一次性筷子按照等边三角形的形状在硬纸板上固定好,具体长度要按圆环磁铁磁性强弱;2、在另一块硬纸板正中央剪出一个圆形并挖去,将其固定在筷子上端,在三根筷子上套上圆环磁铁,并固定;3、将另一个圆环磁铁固定在铅笔上,保证四个圆环相互排斥,并可以处在同一水平面上。
不亦乐乎:1、将铅笔穿过上面纸板的圆形,尖头碰触下纸板,根据磁性强弱,调整中心磁铁与周围三个磁铁的距离。
2、为了减小摩擦,可以在下纸板与铅笔的接触处固定一个硬币,转动铅笔,可以观察到铅笔不断旋转。
3、在铅笔上头的橡皮上插上一个自己制作的小风车,效果就更明显了。
思维畅想:1、铅笔真的可以不断旋转下去吗?真的可以做出永动机吗?2、如果铅笔最后停止了旋转,又是什么原因呢?3、这边的圆环磁铁变成其他形状的磁铁可以吗?4、“永动机”的工作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呢?拓展知识:磁场性质——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 4.1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 4.3 电磁铁的应用——人教版新课标物理选修3-1 3.1 磁现象和磁场——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第四单元《磁铁》机械能守恒——人教版新课标物理必修2 7.1 追寻守恒量——能量——人教版新课标物理必修2 7.8 机械能守恒定律——人教版新课标物理必修2 7.9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原理分析:排列成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圆环磁铁和中心磁铁相互排斥,并处在一个受力平衡的状态下。
牛顿混沌摆 永动原理
![牛顿混沌摆 永动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481382c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c1.png)
牛顿混沌摆永动原理牛顿混沌摆牛顿混沌摆,也称牛顿近似摆,是一种简单但又极具挑战性的物理系统,它是一种松散的双摆组合,其中的摆动运动对初学者来说非常容易理解,但它的运动状态实际上是相当复杂和难以预测的。
这个系统主要由两个相互连接的摆组成。
第一个摆是由一个固定的支点连接而成的,而第二个摆则连接在第一个摆的末端。
当第一个摆开始摆动时,它会将这个摆转动,并使得第二个摆开始摆动。
最终,这个系统的运动状态会变得非常复杂,并显示出混沌现象。
永动原理永动原理是一个常见的物理概念,它认为,某个系统可以通过自身的能源生成机制,不断地产生能量以维持其运转,从而实现永久运动的状态。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不可能从无中产生,也不能被无限制地转化为运动能量。
当我们遇到声称能够永动的设备或系统时,我们通常需要对其进行非常仔细的分析,以了解其是否真的能够做到。
牛顿混沌摆中的永动原理当涉及到牛顿混沌摆时,我们确实可以看到某种类型的运动,其中系统似乎在不断地进行永动。
当摆开始摆动时,能量在两个摆之间不断地转移,每个摆都通过振动来保持自己的运动状态,这种振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看作是能源的产生。
到底能否在牛顿混沌摆中达到真正的永动状态,还需要对能量转移的物理机制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
总结虽然牛顿混沌摆的运动状态非常有趣和复杂,但是当涉及到永动时,我们必须更加谨慎地进行分析,以确保所观察到的任何现象都能被科学地解释和理解。
牛顿混沌摆的复杂性可以通过它的运动方程来说明。
经典力学理论告诉我们,摆的运动是由牛顿运动定律所描述的。
这个定律可以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作用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对于牛顿混沌摆而言,这个定律可以被写成如下的形式:θ'' + cθ' + sin(θ) = 0θ表示摆角度,Δθ表示每一次摆动的变化量,c表示摆的耗散常数,sin(θ)则描述了摆的动力学特性。
这个方程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因为存在非线性项sin(θ),而变得难以求解。
分析常见几种有趣的“永动机”
![分析常见几种有趣的“永动机”](https://img.taocdn.com/s3/m/5d4a6360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18.png)
分析常见几种有趣的“永动机”我们知道,永动机有两类:不消耗能量而能永远对外做功的机器,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故称为“第一类永动机”。
在没有温度差的情况下,从自然界中的海水或空气中不断吸取热量而使之连续地转变为机械能的机器,它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故称为“第二类永动机”。
在人类科学发展史上曾出现过无数的学者进行开发“永动机”,其中不乏很多科学家,下面列举几种有趣不可实现的永动机。
一、重力“永动机”例1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达芬奇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
他设计时认为,在轮子转动过程中,右边的小球总比左边的小球离轮心更远些,在两边不平衡的力矩作用下会使轮子沿箭头方向转动不息,而且可以不断地向外输出能量。
但实验结果却是否定的。
达·芬奇敏锐地由此得出结论:永动机是不可能实现的。
下列有关该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果没有摩擦力和空气阻力,该装置就能永不停息地转动,并在不消耗能量的同时不断地对外做功.B.如果没有摩擦力和空气阻力,忽略碰撞中的能量损耗,给它一个初速度,它能永不停息地转动,但在不消耗能量的同时,并不能对外做功.C.右边所有小球施加于轮子的动力矩并不大于左边所有小球施于轮子的阻力矩,所以不可能在不消耗能量的同时,不断地对外做功.D.在现代科学技术比较发达的今天,这种装置可以永不停息地转动,在不消耗其它能量的基础上,还能源源不断地对外做功.解析:该设计中,当轮子转动时,虽然右边的小球总比左边的小球离轮心更远些,但是右边小球的个数总比左边的少,实际上右边所有小球施加于轮子的动力矩等于左边所有小球施于轮子的阻力矩,轮子在不受到外力作用时将保持平衡状态.如果没有摩擦力和空气阻力,且忽略碰撞中的能量损耗,给轮子一个初速度,轮子就能依靠惯性永不停息地转动。
故正确答案为BC。
二、风力“永动机”例2利用牛顿第三定律,有人设计了一种交通工具,如图2所示,在平板车上装了一个电风扇,风扇转动时吹出的风全部打到竖直固定在小车中间的风帆上,靠风帆受力而向前运动,对这种设计,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这种设计能使小车运行B.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这种设计能使小车运行C.这种设计不能使小车运行,因为它违反了牛顿第二定律D.这种设计不能使小车运行,因为它违反了牛顿第三定律解析:风扇吹出的风对风帆有向前的作用力,风又给风扇一个向后的作用力,因此对于整个装置而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都是内力,小车不会运动,故选D.三、浮力“永动机”例3有人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浮力永动机”。
永动机——精选推荐
![永动机——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5f66c3d5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2c.png)
永动机折叠从未成功的第⼀类永动机永动机的想法起源于印度,公元1200年前后,这种思想从印度传到了伊斯兰教世界,并从这⾥传到了西⽅。
在欧洲,早期最著名的⼀个永动机设计⽅案是⼗三世纪时⼀个叫亨内考的法国⼈提出来的。
如图所⽰:轮⼦中央有⼀个转动轴,轮⼦边缘安装着12个可活动的短杆,每个短杆的⼀端装有⼀个铁球。
⽅案的设计者认为,右边的球⽐左边的球离轴远些,因此,右边的球产⽣的转动⼒矩要⽐左边的球产⽣的转动⼒矩⼤。
这样轮⼦就会永⽆休⽌地沿着箭头所指的⽅向转动下去,并且带动机器转动。
这个设计被不少⼈以不同的形式复制出来,但从未实现不停息的转动。
仔细分析⼀下就会发现,虽然右边每个球产⽣的⼒矩⼤,但是球的个数少,左边每个球产⽣的⼒矩虽⼩,但是球的个数多。
于是,轮⼦不会持续转动下去⽽对外做功,只会摆动⼏下,便停下来。
后来,⽂艺复兴时期意⼤利的达·芬奇(Leonardo da V达芬奇设计的永动机inci,1452-1519)也造了⼀个类似的装置,他设计时认为,右边的重球⽐左边的重球离轮⼼更远些,在两边不均衡的作⽤下会使轮⼦沿箭头⽅向转动不息,但实验结果却是否定的。
达·芬奇敏锐地由此得出结论:永动机是不可能实现的。
事实上,由杠杆平衡原理可知,上⾯两个设计中,右边每个重物施加于轮⼦的旋转作⽤虽然较⼤,但是重物的个数却较少。
精确的计算可以证明,总会有⼀个适当的位置,使左右两侧重物施加于轮⼦的相反⽅向的旋转作⽤(⼒矩)恰好相等,互相抵消,使轮⼦达到平衡⽽静⽌下来。
16世纪70年代,意⼤利的⼀位机械师斯特尔⼜提出了⼀个永动机的设计⽅案。
斯特尔在设计时认为,由上⾯⽔槽流出的⽔,冲击⽔轮转动,⽔轮在带动⽔磨转动的同时,通过⼀组齿轮带动螺旋汲⽔器,把蓄⽔池⾥的⽔重新提升到上⾯的⽔槽中。
他想,整个装置可以这样不停地运转下去,并有效地对外做功。
实际上,流回⽔槽的⽔越来越少,很快⽔槽中的⽔就全部流进了下⾯的蓄⽔池,⽔轮机也就停⽌了转动。
永动机为什么不可能?那些出现过的永动机!
![永动机为什么不可能?那些出现过的永动机!](https://img.taocdn.com/s3/m/448515fe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ce.png)
永动机为什么不可能?那些出现过的永动机!永动水车自古以来,人类通过安装在河流上的水车利用水力抽水或者推动磨子磨粉。
有人设想:“假如用水车运转抽上来的水再来推动水车,如此不需要河流,水车不也能永久运转下去了吗?”(下图)。
那个设想假如实现,自己提供动力源(水)独自不停运转的梦幻装置(水车)就产生了。
用自己送到高处的水推动自己不断运转下去的“永动水车”这是17世纪人们研制的一例永动水车。
德国的一名技师贝可勒尔在他的书中有介绍,水车(图中的H),通过齿轮推动右边的磨(M)碾谷。
同时,推动左面的装置(Q)把水送到高处。
目的是被送到高处的水再次推动水车。
人们设想,如此的话,水车就能够自发的运转下去。
像那个水车那样,无需外力、无需提供燃料而能自发地不停运转的装置,称为“永动机”。
在16世纪后半叶,以欧洲为中心,研究永动机曾经风靡一时。
但现实是残酷的,没有一例获得成功。
波义耳永动机一些闻名的科学家也进行过永动机的研制。
以提出波义耳定律(描述气体的体积和压力之间的关系)而闻名的英国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Ro bert Boyle,1627~1691),研制了利用毛细现象的“波义耳永动机”(见下图)。
波义耳永动机毛细现象,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水面会沿着容器壁上升。
因此,在那个永动机中,水会被细玻璃管吸上来。
然而,水会循环吗?可不能,水可不能离开容器壁而连续从管内流出。
圆盘+铁球=永动机?如下图,放在当中的铁球能够产生使圆盘顺时针旋转的力矩。
有人认为,只要沿着顺时针方向推它下,圆盘就会一直旋转下去。
然而,内部小球逆时针的力矩和顺时针的力矩,整体是平稳的。
因此,只要推他的手一离开圆盘,它就停止旋转了。
磁铁小球永动机如下图,受磁铁吸引的铁球爬上轨道,再从洞中落下。
它能够再次爬上轨道、重复运动吗?实际上,假如磁铁专门强,铁球会被直截了当吸到磁铁上,或者直截了当掉入洞里之后停在轨道上某个磁力和下滑力相平稳的位置。
永动机范文
![永动机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96f4123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d2.png)
Thank you
科学在不断进步,永动机的研究却从来没有停止 世界不知有多少民间科学家甚至专家,学者,教授, 宝贵的时间、金钱、心血来坚持不懈地寻找这样一种 物,不能不令人扼腕。1775年法国科学院通过决议, 永动机,现在美国专利及商标局严禁将专利证书授予 请。
这说明在当时科学界,已经从长期所积累的经验中 造永动机的企图是没有成功的希望的。永动机的想法 上持续了几百年,这个想法被驳倒,能量既不能凭空 能凭空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或
光滑,运行时势必会产生摩擦阻力,
(4)滚珠永动机 这是因为它产生的势能小于
运动所产生的阻力,所以不能 够继续下去。
为什么人们想发明永动机
永动机如果发明出来了那么世界能源供应将会 因为这个机器只靠热能就能源源不断的运动,那 要有热能他就能自动的运动,所以就不用煤炭燃 用电了,除了晚上,把他放在太阳下就能自己工 可以源源不断的创造价值而不用消耗什么成本, 都用了永动机那么就不需要开采煤矿了,也减少 人类的物质生活更丰富了,人们生活过的更好了
(1)阿基米德螺旋永动机 斯特尔利用水槽流出的水冲击水
轮来转动,反而流回水槽的水越来 越少,很快水槽中的水就全部流回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软臂永动机 设计者认为能缩短(弯曲)力臂
使机器获得转动,但是他没有想到 力臂虽然缩短了,阻力却增大了, 转轮只能停止在原地。
(3)奥恩库尔的永动机模型 轮轴与转盘的接触面不可能绝对
永动机的骗局
• △自动轮骗局:1714年,德国人奥尔菲留斯声称发明了一 动轮的永动机,原来自动轮是依靠隐藏在房间夹壁墙中的 缆绳运转的,整个事件是一个骗局。
• △王洪成骗局:中国哈尔滨人王洪成曾在1984年提出一个 案,他利用他设计的永动机驱动自家的洗衣机、电扇等装 不久骗局被揭穿,他制作的永动机模型是用隐藏的钮扣电 一个电动马达,而供应洗衣机、电扇运转的则是暗藏在地
几种人类设计的永动机,最后一个彻底服了!
![几种人类设计的永动机,最后一个彻底服了!](https://img.taocdn.com/s3/m/5178195b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92.png)
几种人类设计的永动机,最后一个彻底服了!永动机是一类所谓不需外界输入能源、能量或在仅有一个热源的条件下便能够不断运动并且对外做功的机械。
历史上人们曾经热衷于研制各种类型的永动机,其中包括达芬奇、焦耳这样的学术大师。
在热力学体系建立后,学界认定永动机相悖于热力学基本原理的设想,而将之从正统学术界中排除。
然而永动机的研究者始终未曾间断。
从一个侧面也可以认为,人类对永动机的热情以及制造永动机的种种实践,推动了热力学体系的建立和机械制造技术的进步。
1775年法国科学院通过决议,宣布永不接受永动机。
现在美国专利及商标局严禁将专利证书授予永动机类申请。
不消耗能量而能永远对外做功的机器,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故称为"第一类永动机"。
在没有温度差的情况下,从自然界中的海水或空气中不断吸取热量而使之连续地转变为机械能的机器,它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故称为"第二类永动机"。
这两类永动机是违反当前客观科学规律的概念,是永远不能够被制造出来的。
历史上最著名的第一类永动机是法国人亨内考在十三世纪提出的“魔轮”,魔轮通过安放在转轮上一系列可动的悬臂实现永动,向下行方向的悬臂在重力作用下会向下落下,远离转轮中心,使得下行方向力矩加大,而上行方向的悬臂在重力作用下靠近转轮中心,力矩减小,力矩的不平衡驱动魔轮的转动。
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变到另一种形式时,绝对不可能100%转变成这种形式。
比如物质之间相互摩擦产生的热能。
他设计时认为,右边的重球比左边的重球离轮心更远些,在两边不均衡的作用下会使轮子沿箭头方向转动不息,但实验结果却是否定的。
▲达芬奇设计的永动机达·芬奇敏锐地由此得出结论:永动机是不可能实现的。
事实上,由杠杆平衡原理可知,上面两个设计中,右边每个重物施加于轮子的旋转作用虽然较大,但是重物的个数却较少。
▲重力作用的永动机精确的计算可以证明,总会有一个适当的位置,使左右两侧重物施加于轮子的相反方向的旋转作用(力矩)恰好相等,互相抵消,使轮子达到平衡而静止下来。
第一类永动机
![第一类永动机](https://img.taocdn.com/s3/m/04f98240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01.png)
第一类永动机概述第一类永动机是指一种理论上能够永动的机器,可以在不进行外部能量输入的情况下持续运转。
虽然第一类永动机在科学原理上是不可能存在的,然而,这个概念在科幻作品和一些科学研究中仍然经常出现。
背景永动机的概念源于人们对于能源和动力的追求。
自从人类有了对能源利用的需求,就一直在寻找能够持续运行而无需外部能源输入的机器。
然而,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是不可能从无中产生的,因此永动机的实现是不可能的。
类型根据永动机的原理和运行方式,可以将第一类永动机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弹力永动机弹力永动机利用杠杆原理和弹力来实现持续运转。
当杠杆上的负载被挤压或拉伸时,会产生反作用力,从而使机械运动。
但是,由于阻力和能量损失的存在,这种机器无法实现真正的永动。
2. 周期性转化机周期性转化机是指一种利用物质周期性转化产生能量的机器。
例如,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但由于太阳能的不稳定性和能量转化效率的限制,这种机器无法实现真正的永动。
3. 被动振动机被动振动机利用物体的振动来实现能量转化和运动。
例如,风力发电机利用风的气流来转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虽然被动振动机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实现持续运转,但同样受到能量损失和效率的限制。
科学原理尽管第一类永动机在科学原理上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它仍然激发了科学家和工程师对于能源利用和效率提升的研究。
科学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指在封闭系统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换句话说,能量不可能从无中产生,也不可能无限持续下去。
这就排除了永动机的存在可能性。
2. 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具体表现,它指出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但总能量保持不变。
热力学第二定律则说明了能量转化的过程中,总是会伴随着能量的不可逆损失,即热能的流失。
3.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机械运动中,动能可以转化为势能,而势能也可以转化为动能,但总能量保持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常见几种有趣的“永动机”
广西北海合浦廉州中学物理组秦付平
我们知道,永动机有两类:不消耗能量而能永远对外做功的机器,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故称为“第一类永动机”。
在没有温度差的情况下,从自然界中的海水或空气中不断吸取热量而使之连续地转变为机械能的机器,它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故称为“第二类永动机”。
在人类科学发展史上曾出现过无数的学者进行开发“永动机”,其中不乏很多科学家,下面列举几种有趣不可实现的永动机。
一、重力“永动机”
例1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达芬奇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
他设计时认为,在轮子转动过程中,右边的小球总比左边的小球离轮心更远些,在两边不平衡的力矩作用下会使轮子沿箭头方向转动不息,而且可以不断地向外输出能量。
但实验结果却是否定的。
达·芬奇敏锐地由此得出结论:永动机是不可能实现的。
下列有关该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没有摩擦力和空气阻力,该装置就能永不停息地转动,并在不消耗能量的同时不断地对外做功.
B.如果没有摩擦力和空气阻力,忽略碰撞中的能量损耗,给它一个初速度,它能永不停息地转动,但在不消耗能量的同时,并不能对外做功.
C.右边所有小球施加于轮子的动力矩并不大于左边所有小球施于轮子的阻力矩,所以不可能在不消耗能量的同时,不断地对外做功.
D.在现代科学技术比较发达的今天,这种装置可以永不停息地转动,在不消耗其它能量的基础上,还能源源不断地对外做功.
解析:该设计中,当轮子转动时,虽然右边的小球总比左边的小球离轮心更远些,但是右边小球的个数总比左边的少,实际上右边所有小球施加于轮子的动力矩等于左边所有小球施于轮子的阻力矩,轮子在不受到外力作用时将保持平衡状态.如果没有摩擦力和空气阻力,且忽略碰撞中的能量损耗,给轮子一个初速度,轮子就能依靠惯性永不停息地转动。
故正确答案为BC。
二、风力“永动机”
例2利用牛顿第三定律,有人设计了一种交通工具,如图2所示,在平板车上装了一个电风扇,风扇转动时吹出的风全部打到竖直固定在小车中间的风帆上,靠风帆受力而向前运动,对这种设计,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这种设计能使小车运行
B.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这种设计能使小车运行
C.这种设计不能使小车运行,因为它违反了牛顿第二定律
D.这种设计不能使小车运行,因为它违反了牛顿第三定律
解析:风扇吹出的风对风帆有向前的作用力,风又给风扇一个向后的作用力,因此对于整个装置而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都是内力,小车不会运动,故选D.
三、浮力“永动机”
例3有人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浮力永动机”。
永动机的传动绳上均匀地固定了许多密度小于水的小球,容器底部的管道内径与小球直径相等,并为光滑配合。
设计者认为,左边容器里的小球受到浮力的作用向上运动,管道中的小球也将被带着向上运动,一旦这个小球要升出管道,其下的一个小球就会进入管道而不使水漏出,因此永动机将永不休止地顺时针转动。
找一只塑料瓶,把瓶底去掉,倒置。
再取3至4只乒乓球,用一根线从它们的直径穿过,均匀地分布于线上,并用胶水粘牢。
按图4所示把线的上、下端固定,在容器中注满水,然后把线的下端剪断,看看这些球是否能在浮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正确分析和解释你所见到的现象,这种永动机的荒谬之处也就揭露出来了。
解析:这种浮力永动机像所有的“永动机”一样是不可能工作的。
浮力是依靠上下压力
差形成的,如图5所示,设小球体积为,球1、球2所受的浮力为,
而球3呢?它的上压强为,它的下压强。
故:圆
柱.即等于以小球中心截面为底的,以h3为高的圆柱所排开的水受的重力.很显然,F1+F2不会大于F3,整个系统将向下运动,直到容器中的水流完为止。
四、磁力“永动机”
例417世纪70年代,英国捷斯特城的主教约翰·维尔金斯设计了一种磁力永动机,其结构如图6所示,在斜面顶端放一块强磁铁M,斜面上、下端各有一个小孔P、Q,斜面下有一个连接两个小孔的弯曲轨道。
维尔金斯认为:如果在斜坡底放一个铁球,那么在磁铁的引力作用下,铁球会沿斜面向上运动,当球运动到P孔时,它会漏下,再沿着弯曲轨道返回到Q,由于这时球具有速度可以对外做功。
然后又在磁铁的吸引下回到上端,到P处又漏下,对于这个设计,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满足能量守恒定律,所以可行
B.不满足热力学第二定律,所以不可行
C.不满足机械能守恒定律,所以不可行
D.不满足能量守恒定律,所以不可行
解析:在这个实验中,如果把上面的磁铁取走,则小球第一次从上面的P孔掉下来,对外做功后,小球就不能再回到P孔,小球之所以能对外做功,是依靠磁铁不断对小球做功,所以这个设计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所以是不可行的,选项D正确。
五、电场“永动机”
例5有人设计了一种如图7所示的机器:两根相互垂直的刚性绝缘细杆,相交于杆的中点,位于竖直平面内,杆的端点上各有一带正电的小球a,b,c,d。
一水平的固定转轴PP’通过两杆的交点与两杆固定连接。
转轴的一端有一皮带轮,通过皮带可带动别的机器转动,两杆与其端点的带电小球处在一方向与x轴平行的静电场中,电场的场强大小随y而改
变,可表示为E=。
在y=0处,场强E=0;在y>0的区域,场强沿x轴正方向,其大小随y的增大而增大;在y<0的区域,场强沿x轴负方向,场强的大小随|y|的增大而增大。
由于杆端的带电小球受到静电场的作用,相互垂直的杆将绕固定轴转动,与轴连接的皮带轮通过皮带就能带动其它机器运转。
设计者断言他可以实现一种不需要提供能量又能不断对外做功的永动机.你认为这种机器可能实现吗?为什么?如认为不能实现,则指出其设计中存在何种错误,并说明理由。
解析: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任何一部机器,可以使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但不能无中生有地创造能量,所以想要实现一种不需要向它提供能量但又能不断地对外做功的永动机是不可能的。
题中设计方案的错误之处在于设想的静电场是不可能存在的。
理由如下:假设空间中存在这样的电场,即该电场的电场线平行,但相邻电场线的距离不等,如图
8所示.根据等势面与电场线垂直,可在该电场中找到两个等势面,图中的与,则与平行,距离设为d,由题意知:
;
间电势差;
间电势差;
由此得到;
显然这样的静电场是不存在的。
六、放射性永动机
例6如图9所示的装置是一位物理学家设计的一种使用放射性元素钍的“永动机”。
它是在密闭的玻璃球壳1中,放入玻璃管2,将具有放射性的钍盐3密封在玻璃管中,4是两片彼此紧靠的金属箔,5是贴在玻璃球壳内侧的金属板,金属板接地。
这个装置之所以称为“永动机”,是当两片金属箔吸收到放射线而带同种电荷时将不停地排斥,每次排斥时向左右张开,触到金属板的内壁,立即收回,如此往复,形成金属箔的“永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金属箔是由于吸收到α射线而张开的
B.金属箔是由于吸收到β射线而张开的
C.此装置可看作是第一类永动机
D.此装置可看作是第二类永动机
解析:放射性元素钍具有β放射性,出射的粒子──电子被金属箔所吸收,金属箔带上同种电荷,互相排斥,金属箔张开。
随着放射性元素钍不断地进行β衰变,它所提供的出射粒子──电子的数量将不断减少,所以这种装置并非“永动机”,故正确答案为B。
结语:科学在不断进步,永动机的研究却从来没有停止。
中国乃至世界不知有多少民间科学家甚至专家,学者,教授,花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金钱、心血来坚持不懈地寻找这样一种不存在的事物,不能不令人扼腕。
他们之中当然也不乏别有用心的骗子,常见的手法是出售或转让他的“永动机图纸”、“永动机技术”等等。
其实,只要一些最最基本的物理学常识,就可以识破这种骗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