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能源工业三年振兴规划

合集下载

新时代能源发展三年专项行动工作计划

新时代能源发展三年专项行动工作计划

新时代能源发展三年专项行动工作计划根据《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市“十四五”绿色能源发展规划》要求,为更好支撑县“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增强绿色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推进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创新能源发展机制,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遵循“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战略与碳达峰、碳中和新要求,把握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时期,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筑牢能源安全保供底线和资源环境生态红线,坚持整体统筹和系统优化,促进县绿色能源与经济社会、生态文明相协调,深入实施“生态先行、工业主导、开放引领、创新制胜、文化铸魂”等五大战略,全面建设产业创新引领县、山区出海样板县、产城融合示范县、生态人文宜居县、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实践先行地等“四县一地”,奋力打造“两个先行”样板。

二、总体要求(一)基本原则1.坚持清洁高效,绿色发展。

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牢牢把握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优化调整能源结构,实现增量需求主要依靠清洁能源,构建能源绿色生产和消费体系,实现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推动全社会能效提升。

2,坚持保障优先,安全发展。

适应国内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立足长三角能源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加强能源开放合作,健全多元市场供应体系,强化底线思维,打造韧性、安全的现代能源供给保障新体系。

3.坚持创新驱动,融合发展。

突出创新第一动力作用,发挥绿色能源基础优势,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以绿色低碳、智慧互联为方向,分类推进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推动科技同能源经济深度融合。

4.坚持惠民利民,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清洁能源惠民利民,扩大绿色能源供应范围,加快充电桩等新能源基础设施布局,满足人民对优质优价能源的需求,实现绿色能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重庆地区新能源利用及发展对策概要

重庆地区新能源利用及发展对策概要

本年房屋竣工面积
单位:万平方米 1263 1036 1298 1430 1702 3059.4 4933.58 5058.41
居住人口
单位:万人 522.1 543.26 554.97 567.83 631.87 620.89
人均住宅建筑面积
单位:平方米/人 16.83 17.99 19.22 20.81 20.77 23.86 20.4
重庆地区新能源利用及发展对策
2018/11/12
1
导言
能源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 量都极为重要。在高速增长的经济环境下,我国能源工业面临经济增长与 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一个能够持续发展 的社会应该是一个既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而又不危及后代人前途的社会。 因此,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尽可能多地用洁净能源替代高含碳 量的矿物燃料,是我国能源建设遵循的原则。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约占商品能源消费构成 的76%,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 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将成为减少环境污 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我国具有丰富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在其开发利用方面也取得了 很大的进展,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国际上,新能源和可再生 能源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交流频繁。因而,有必要抓住当前的发展机遇 ,深入开展新能源的利用和开发,这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和环境持续协调 发展起到重大深远的影响。 2018/11/12 2
2018/11/12
8
重庆市能源与资源现状

重庆市建筑能耗情况

公共建筑能耗
据调查,全市市级机关平均每个工作日消耗电力1675度/平方 米/天;人均能耗密度为2598度/人/年,是城镇居民的10.6倍, 是农民的36倍。在全市用电高峰的七、八、九月,机关办公楼 耗电量分别达302、355和284万度。测试情况表明,机关办公楼 终端能耗分布比例依次为:采暖空调50.7%、照明设备16.6%、 办公设备13.4%、电梯设备8.1%、通风设备5.9%、水泵设备1.5%、 其它3.8%。经反复分析论证,计算出市级机关办公楼建筑能耗 密度为132度/平方米/年(上海139,深圳117,美国纽约66,加 拿大75、德国67、瑞士83、瑞典70;单位:度/平方米/年)。

重庆市装备制造业三年振兴规划

重庆市装备制造业三年振兴规划

一、背景分析装备制造业作为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

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重庆市装备制造业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推动装备制造业的振兴,提高重庆市产业竞争力,制定一份三年振兴规划是非常必要的。

二、目标与任务1.目标:实现装备制造业的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成为重庆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

2.任务:(1)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加强技术攻关,加快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升级和创新能力。

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打造一批技术研发中心和创新基地,引进一批高端技术人才,提高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2)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产业链水平。

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推动装备制造业从重庆市向周边地区和全国辐射。

加强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提高产业链水平和附加值。

同时,加强对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掌控,减少对进口零部件的依赖,提高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可控能力。

(3)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和数量。

推动装备制造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培养适应装备制造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

同时,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到重庆从事装备制造业的研发和生产工作。

三、政策与措施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支持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企业和科研机构的科技研发和技术改造项目。

同时,加强金融支持,提供低息贷款和担保等金融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资金困难。

3.积极推进装备制造业的国际化发展,拓宽国际市场。

加强与国际标准组织和行业协会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国际竞争的规则制定。

同时,加大对外贸易的支持力度,开展市场调研和推广活动,推动装备制造业的产品和技术走出国门。

四、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专门的装备制造业发展机构。

成立由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代表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负责协调和推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工作。

2.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装备制造业的认知和支持。

万州区五大特色产业规划思路

万州区五大特色产业规划思路

万州区五大特色产业规划思路引言2012年9月6日,万州区召开推进新型工业化大会。

随即,区委、区政府出台《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实施意见》,区政府印发《万州区五大特色产业三年振兴规划》,奋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据悉,五大特色产业三年振兴规划出台前,负责牵头编制的区经信委成立专门班子,广泛征求相关部门、行业和企业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吸纳并修改完善,与《万州区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相衔接,贯彻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实施意见》。

5个专项规划,为万州区五大特色产业未来三年的发展理清了思路和目标。

能源建材工业:2015年产值突破400亿能源建材工业是万州区重点打造的五大特色产业之一。

按照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万州区能源建材工业三年振兴规划》(规划期2013—2015年)提出,加快构建多渠道能源建材保障体系,到2015年,全区能源建材工业产值达到400亿元。

关键词·目标到“十二五”末,能源建材产业总投资300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400亿元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万州能源建材产业将迈上新台阶。

对此,《规划》明确了三年振兴的发展目标。

以新型硅材料和金属材料为主导,建设“西部硅都”,打造西部重要的新型材料工业基地、重庆市重要的金属和建筑材料生产基地。

加快建设神华神东6×1000MW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和千万吨级储煤中转基地项目,打造百亿级煤电产业集群。

以大全新能源为龙头,重点建设年产1万吨多晶硅、1000MW硅锭硅片、1000MW太阳能电池片、1000MW太阳能电池组件等项目,做大百亿级光伏产业集群。

围绕龙头企业升级发展,做大水泥、新型金属材料、新型环保建材、玻璃纤维等产品规模,抓好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培育百亿级新型建材产业集群。

推进一批骨干电源点和电网建设,加快特高压线路、城乡电网改造和天然气管网建设,形成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保障体系。

同时,强化节能减排,注重新能源发展。

关于构建重庆市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议

关于构建重庆市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议

关于构建重庆市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议发布时间:2022-07-26T07:00:50.011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15期作者:杜程[导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重庆市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中提出,推进疆电入渝和川渝电网一体化发展,完善能源保障体系,建设智慧能源系统。

在“碳达峰、碳中和”和能源“双控”的背景下,保障重庆“十四五”期间能源安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意义重大。

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奉节发电厂重庆 40000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重庆市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中提出,推进疆电入渝和川渝电网一体化发展,完善能源保障体系,建设智慧能源系统。

在“碳达峰、碳中和”和能源“双控”的背景下,保障重庆“十四五”期间能源安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意义重大。

一、重庆市“十四五”电力供应形势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第一年,重庆市电力需求旺盛,全市全社会用电量1340.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99%,统调最大负荷2388万千瓦,同比增长9.14%,电力硬缺口超100万千瓦,电力供应形势严峻。

预计“十四五”期间,重庆市能源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到2025年,重庆市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1690亿千瓦时、最大负荷3450万千瓦左右,电力缺口将达到1100万千瓦。

“十四五”期间,重庆市电力供应紧张问题将持续存在,有必要对重庆市电力供需形势及能力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解决的思路和办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外购电依存度高。

重庆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电力需求不断增大,十四五期间电力缺口不断增大,规划新投产的电源装机不能满足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未来新增电力需求将大量依靠外电。

重庆市材料工业三年振兴规划

重庆市材料工业三年振兴规划

重庆市材料工业三年振兴规划渝府发〔2012〕88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材料工业三年振兴规划的通知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重庆市材料工业三年振兴规划》已经市政府第12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重庆市人民政府2012年8月15日重庆市材料工业三年振兴规划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重庆市传统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

为应对全球经济增速减缓,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大服务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力度,结合国内外材料工业发展态势,立足于重庆材料工业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包括钢铁、有色金属和建材三个原材料产业,规划期为2013―2015年。

一、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一)主要成绩。

“十一五”时期,我市材料工业坚持上档升级与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与降低能耗并举的总体思路,通过组织实施重钢环保搬迁、西南铝高端用材技改、锰材料整合、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和特种金属功能材料研制、新型干法水泥推广、玻璃纤维池窑技术提升与产业化、墙体材料革新以及材料工业节能减排等一批重大项目,行业整体的水平、质量、规模、效益得到显著提升。

1.行业规模快速扩大。

2011年我市规模以上(下同)材料工业总产值1837亿元。

其中,钢铁工业681亿元,年均增长24%,钢材产量突破1000万吨,年均增长24%;有色金属工业497亿元,年均增长25%,十种有色金属产量34万吨,年均增长22%;建材工业659亿元,年均增长30.4%,水泥产量5035万吨,年均增长15.7%。

2.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强。

打造了全国最大的船舶用钢精品基地和西南地区最大的涂镀板生产基地;建成了轨道交通用高端轻合金型材项目;培育了中国生产规模最大、品种规格最齐全的综合性特大型铝加工企业;提高了船板、棕刚玉、高精铝板带箔、铜基粉末、玻璃纤维、套装门等产品市场占有率。

3.结构调整取得实效。

重庆安稳电厂扩建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重庆安稳电厂扩建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 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 1 2 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 ............................................................. 3 3 本工程建设与政策、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 7 二、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 8 1 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 ................................................................................................................ 8 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级、范围 .............................................................................................. 11 3 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 .......................................................................... 11 4 现有电厂排污情况 .......................................................................................................................... 16 三、 本工程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 17 1 采取的主要环保措施 ...................................................................................................................... 17 2 本工程污染物排放量....................................................................................................................... 21 3 水土保持措施................................................................................................................................... 24 4 环境影响预测 .................................................................................................................................. 24 4 环境风险预测、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 29 5 清洁生产 .......................................................................................................................................... 31 6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 31 7 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结果 .......................................................................................... 32 8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 33 9 拆迁安置 .......................................................................................................................................... 33 10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 33 四、 公众参与 .............................................................................................................................. 33 1 公开参与范围及对象....................................................................................................................... 33 2 公开参与形式................................................................................................................................... 34 3 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 34 4 公众参与座谈会............................................................................................................................... 36 5 公众参与问卷调查........................................................................................................................... 37 6 公众意见反馈................................................................................................................................... 40 7 小结 .................................................................................................................................................. 40 五、 六、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 41 联系方式 .............................................................................................................................. 41

重庆市提振工业经济运行若干政策措施

重庆市提振工业经济运行若干政策措施

重庆市提振工业经济运行若干政策措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公布日期】2022.06.15•【字号】渝经信规范〔2022〕6号•【施行日期】2022.06.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业和信息化管理综合规定正文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提振工业经济运行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渝经信规范〔2022〕6号各区县(自治县)经济信息委,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经信部门,机关各处室:《重庆市提振工业经济运行若干政策措施》已经委党组会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抓好贯彻落实。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22年6月15日重庆市提振工业经济运行若干政策措施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部署,制定以下政策措施。

一、稳住市场主体1.培育领军(链主)企业。

实施“一企一策”培育计划,支持企业强创新、拓市场、抓重组、促融合、提质量。

对技术改造投资或扩大再投资后年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10亿元及以上工业企业,给予单个项目100万元及以上奖励。

2.支持“双百企业”稳健运行。

实施“周监测、周调度”,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用电、用气、用地、用工、融资、运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3.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深入推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着力打造“专精特新”孵化载体,重点支持一批中小企业孵化器建设。

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重点培育企业和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财政资金支持。

4.开展规下企业问诊帮扶。

市区联动、部门协同,对照工作清单开展入企问诊,问题化解。

鼓励区县(开发区)针对升规企业制定奖励政策。

5.盘活闲置资源。

实施停产半停产企业兼并重组、租赁经营、转产经营、合资合作“四个一批”专项行动。

对成功实现兼并重组,符合相关申报条件的企业给予单个项目不超过100万元奖励。

二、提振重点产业6.完善汽车产业生态。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装备制造业三年振兴规划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装备制造业三年振兴规划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装备制造业三年振兴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8.15•【字号】渝府发[2012]86号•【施行日期】2012.08.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装备工业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装备制造业三年振兴规划的通知(渝府发〔2012〕86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重庆市装备制造业三年振兴规划》已经市政府第12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重庆市人民政府2012年8月15日重庆市装备制造业三年振兴规划装备制造业是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各类技术装备的战略性基础产业,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资金密集,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

重庆是国家老工业基地之一,装备制造业是传统优势和支柱产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和有利条件。

但目前,重庆市装备制造业成套能力差、创新能力薄弱、基础制造水平落后,依然没有摆脱粗放型增长方式。

我市装备制造业已经进入转型与升级的调整阶段,是我市经济发展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的主战场。

为抓住国家支持装备制造业向高端转型升级以及国际产业分工调整带来的重大机遇,引导我市装备制造业巩固优势地位、增强创新能力、提升发展水平,特制订本规划。

规划期为2013―2015年。

一、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一)重庆市装备制造业近年来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我市装备制造业已逐步形成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的体系。

“十一五”期间,在一系列振兴装备制造业政策措施的推动下,装备制造业发展进一步加快,结构更趋合理,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技术水平和行业整体竞争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在支撑和带动全市工业经济发展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2011年,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000亿元,同比增长22.5%,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4.9%;规模以上企业户数由2005年的919户增加到1462户;百亿级企业5户。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遴选“重庆市能源消费等量或减量替代制度研究”课题承担单位的通知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遴选“重庆市能源消费等量或减量替代制度研究”课题承担单位的通知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遴选“重庆市能源消费等量或减量替代制度研究”课题承担单位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1.09.26•【字号】•【施行日期】2021.09.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能源及能源工业其他规定正文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遴选“重庆市能源消费等量或减量替代制度研究”课题承担单位的通知各有关单位:鉴于“十四五”期间我市用能空间进一步收窄,根据国家工作要求,为完成全市能耗双控目标任务,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在对全市各区县重点用能企业用能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针对新建高耗能项目探索能源消费等量、减量替代机制,进一步倒逼各区县挖掘节能潜力、推动能效提升、产业转型升级。

我委根据工作安排,拟公开遴选“重庆市能源消费等量或减量替代制度研究”编制单位,请符合条件的单位报名并提交开展相关工作的实施方案及报价,我委将组织专家进行遴选。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工作内容(一)研究内容1. 能源消费等量或减量替代的背景和现状研究。

“十三五”期间我市各区县完成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的情况和“十四五”双控形势分析。

调研国家、其他省市在能源消费等量或减量替代方面的政策措施。

2. 重点用能单位(工业)产业发展现状。

全面调查研究全市重点用能单位的基本情况、行业发展情况;分行业对产能状况、产能利用率、市场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我市工业领域在建、拟建项目对我市产业和能源消费总量的影响进行分析。

3. 重点用能单位(工业)能源消费状况。

全面调研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利用状况,包括能源消费总量、能效水平、节能潜力等分析,梳理我市重点用能单位能效与行业先进水平间的差距。

4.重庆市能源消费等量或减量替代制度设计。

对我市重点行业的能源消费等量或减量替代提出解决办法,制定差别化能耗替代的比例,并分析重点领域能源消费等量或减量替代对我市能耗双控目标完成的影响。

2023年重庆市能源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2023年重庆市能源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2023年重庆市能源行业市场研究报告重庆市能源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一、概况重庆市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中国的直辖市之一。

作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重庆市在能源方面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重庆市的主要能源资源包括煤炭、水力发电和天然气。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重庆市能源消费量逐年增加,能源供给形势变得更加严峻。

本市场研究报告将重点关注重庆市能源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二、供给情况1. 煤炭:重庆市是中国著名的煤炭生产地之一,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重庆市政府一直致力于提高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减少对进口煤炭的依赖。

目前,重庆市煤炭供给情况基本稳定,但需求量的增加导致市场价格上涨。

2. 水力发电:由于重庆市地势较高,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水力发电在重庆市能源供给中占据重要地位。

重庆市政府鼓励水电项目的发展,增加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给中的比重。

3. 天然气:重庆市在能源燃料方面还较为依赖进口天然气,由于天然气的价格较高,重庆市政府计划加快天然气管网的建设,提高天然气供应能力。

三、需求情况1. 工业需求:重庆市工业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较大。

重庆市政府鼓励工业企业进行能源节约和优化产能结构,减少能源消耗。

2. 居民用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重庆市居民用能需求增加。

重庆市政府加大了对居民用能的管理和监管力度,推动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交通需求:重庆市交通发达,对能源需求也较大。

重庆市政府鼓励公共交通的发展和推广新能源汽车,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四、市场竞争重庆市能源行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在煤炭供给方面,由于煤炭资源有限,重庆市政府鼓励开发煤炭替代品,减少煤炭的使用。

在可再生能源领域,重庆市政府鼓励投资者参与水力和风力发电项目。

在天然气市场方面,重庆市政府鼓励引进更多的天然气供应商,提高市场竞争水平。

五、发展前景重庆市能源行业的发展前景良好。

重庆市政府承诺继续支持能源行业的发展,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投资者参与重庆市能源行业项目。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煤矿整合关闭工作三年规划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煤矿整合关闭工作三年规划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煤矿整合关闭工作三年规划的通知【法规类别】矿产资源监督管理【发文字号】渝办发[2006]202号【发布部门】重庆市政府【发布日期】2006.08.21【实施日期】2006.08.2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煤矿整合关闭工作三年规划的通知(渝办发[2006]202号)各产煤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重庆市煤矿整合关闭工作三年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00六年八月二十一日重庆市煤矿整合关闭工作三年规划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安委会《关于制定煤矿整顿关闭工作三年规划的指导意见》精神,加强我市小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加快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全市小煤矿整合关闭各项工作目标,制定我市煤矿整合关闭工作三年规划。

一、制定依据(一)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制定煤矿整顿关闭工作三年规划的指导意见》(安委办[2006] 19号);(二)《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煤炭资源整合的若干意见》(安监总煤矿[2006]48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三)《加快煤炭行业结构调整、应对产能过剩的指导意见》(发改运行[2006]593号):(四)国家发展改革委令2005年第40号;(五)《重庆市小型煤矿企业资产整合的意见》(渝办发[2006]116号)。

二、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深化煤矿安全专项整治,实施小煤矿企业资产、资源整合,大幅度减少小煤矿数量;严厉打击非法开采行为,依法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违法组织生产的各类小煤矿。

争取用三年左右时间,基本解决小煤矿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数量多、规模小、办矿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低、破坏和浪费资源严重、事故多发等突出问题,提高煤矿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增强我市煤炭供应保障能力,促进全市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科学发展、安全发展。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化学工业三年振兴规划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化学工业三年振兴规划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化学工业三年振兴规划的通知【法规类别】化工产品与质量【发文字号】渝府发[2012]87号【发布部门】重庆市政府【发布日期】2012.08.15【实施日期】2012.08.15【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化学工业三年振兴规划的通知(渝府发[2012]87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重庆市化学工业三年振兴规划》已经市政府第12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重庆市人民政府2012年8月15日重庆市化学工业三年振兴规划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经济规模大,产业关联度高,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装备、轻工、纺织、建材等各行业领域。

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化学工业已成为重庆市六大支柱产业之一。

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确保全市化学工业平稳较快地增长,特制定本规划。

规划期为2013―2015年。

一、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一)重庆市化学工业近年来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重庆市化学工业门类较齐全、产品种类较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

2011年,重庆市共有规模以上化工企业298户,实现工业总产值902亿元,基本形成了长寿、涪陵两大化工基地和万州等特色化工集中区,初步实现天然气化工、石油化工、氯碱化工等产业耦合发展,为进一步加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主要取得以下成绩:1.天然气化工居全国先进水平。

重庆市天然气化工拥有国内外大部分已经工业化的天然气化工工艺技术,形成乙炔、氢氰酸、甲醇、合成氨、光气等特色产业链。

天然气制乙炔、合成氨、甲醇羰基化制醋酸等装置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甲醇、甲烷氯化物、氢氰酸、蛋氨酸、亚胺基二乙腈、二硫化碳、三聚氰胺、醋酸乙烯、聚乙烯醇等产品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是全国历史最悠久、品种最齐全、规模最大、技术先进的天然气化工基地。

2.产业规模居西部前列。

重庆市化学工业发展较快,2005―2011年化学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9.5%,高于同期全国化工行业平均增幅4.8个百分点,占西部地区化学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逐年提升。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汽车工业三年振兴规划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汽车工业三年振兴规划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汽车工业三年振兴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8.15•【字号】渝府发[2012]85号•【施行日期】2012.08.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装备工业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汽车工业三年振兴规划的通知(渝府发[2012]85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重庆市汽车工业三年振兴规划》已经市政府第12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重庆市人民政府2012年8月15日重庆市汽车工业三年振兴规划汽车工业是重庆市第一支柱产业,是全市工业经济最强支撑。

为实现“做大做强重庆汽车工业,打造中国汽车名城”战略,根据国发〔2009〕3号文件和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结合我市汽车工业实际,编制本规划。

规划期为2013―2015年。

一、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一)主要成就。

近十年我国汽车工业高速增长,特别是在2009年出台的国家《汽车工业振兴规划》的指导和扶持下,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汽车产销大国。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我市汽车工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汽车工业持续增长,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发展。

2006―2011年,全市汽车工业总产值(本地规模以上企业,不包含摩托车及其零部件,下同)从630亿元增长到2241亿元,增长3.6倍,年均增长24%,在全市工业中占比22%;利税总额从73亿元增长到226亿元,增长了3.1倍,年均增长21%,在全市工业中占比24%;汽车产量从52万辆增长到172万辆,增长了3.3倍,年均增长22%。

2.建立起了齐全的汽车生产体系,部分产品领先全国。

经过20年的发展,我市初步建立起完善的汽车生产体系,汽车产品品种齐全。

商用车从载质量0.5吨的微型货车到载质量20吨以上的重型货车,从载人数7人以下的微型客车到60人以上的大型客车,基本实现了所有细分市场的全面覆盖。

重庆市能源局关于开展渝东北新能源中长期开发规划研究承担单位竞争性比选的通知

重庆市能源局关于开展渝东北新能源中长期开发规划研究承担单位竞争性比选的通知

重庆市能源局关于开展渝东北新能源中长期开发规划研究承担单位竞争性比选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能源局•【公布日期】2021.04.27•【字号】•【施行日期】2021.04.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新能源正文重庆市能源局关于开展渝东北新能源中长期开发规划研究承担单位竞争性比选的通知各潜在参与比选单位:为促进渝东北新能源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推动我市能源清洁低碳发展,优化电力装机结构,巩固区县脱贫攻坚成果,我局拟启动编制渝东北新能源开发规划研究工作,以指导“十四五”及中长期渝东北地区及全市新能源开发建设。

根据工作安排,我局拟面向全国公开遴选课题承担单位。

请符合条件的单位报名并提交开展课题工作的方案及报价,我局将组织有关单位、专家进行遴选。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工作内容为确保课题方案制定合理性和科学性,应开展但不限于以下研究内容:(一)对渝东北新能源现状进行分析和摸排,提出可开发资源量,确定项目站点。

(二)渝东北新能源场址方案研究。

结合生态红保护线、林业、基本农田、保护区等敏感性因素,提出可开发建设新能源场址方案。

(三)渝东北新能源外送需求分析。

结合负荷、电源分布情况,测算渝东北电网外送需求。

(四)渝东北新能源送出方案研究。

根据资源情况以及现有市内电网布局,研究渝东北新能源电网消纳和送出方案设计、经济性测算等。

(五)开展规划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新能源开发规划规模、布局,分析生态环境影响,提出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编制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协助提交生态环境部门审查,并取得相关批复。

二、工作经费原则上不超过人民币48万元。

三、工作时间2021年5月底前提交经过评审的工作成果。

四、参与要求(一)法人资格: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独立订立合同的权利。

(二)人员保障:申报单位应具有较雄厚的学术资源和研究实力,能够提供开展研究的必要条件,保证课题研究成果按期实现。

重庆市能源局关于开展油气长输管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通知

重庆市能源局关于开展油气长输管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通知

重庆市能源局关于开展油气长输管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能源局•【公布日期】2020.06.28•【字号】渝能源油气〔2020〕33号•【施行日期】2020.06.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能源安全监管正文重庆市能源局关于开展油气长输管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通知各区县(自治县)管道保护主管部门,全市油气长输管道企业,有关单位: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落实落细“从根本消除事故隐患”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重庆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方案》(渝安委〔2020〕10号)工作部署,现就在全市油气长输管道领域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各区县(自治县)管道保护主管部门,全市油气长输管道企业要采取“看、学、讲、谈”多种形式,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切实解决思想认知不足、安全发展理念不牢和抓落实存在很大差距等突出问题;要结合“安全生产月”等活动,组织开展集中宣传、教育培训等活动,进一步提高管道沿线人民群众管道保护意识。

二、进一步推动管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各区县(自治县)管道保护主管部门,全市油气长输管道企业要把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法定责任作为责任体系建设的核心,建立完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生产管理的组织保障。

各区县(自治县)管道保护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责任、严格执法,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推动全市油气长输管道保护形式持续向好。

全市油气长输管道企业要坚持“日、周、月”隐患排查治理机制,落实重大危险源防控措施,实现可防可控。

三、持续加强人员密集型高后果区风险管控各区县(自治县)管道保护主管部门,全市油气长输管道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我局2018年牵头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油气长输管道高后果区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渝发改能源〔2018〕1247号),以人员密集型高后果区为工作重点,不断强化风险辨识和管控,建立风险管控责任台账、措施台账、应急预案台账,落实人员密集型高后果区“一区一档”、“一区一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能源工业三年振兴规划能源工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也是我市重要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应对我市由能源自给自足地区转变为能源输入地区的总体形势,满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能源需求,加快构建多渠道能源保障体系,特制订本规划。

规划期为2013―2015年。

一、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一)发展现状我市能源资源有限,“贫煤少水,富气无油”,属于一次能源匮乏地区。

直辖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能源工业取到了极大发展,辖区能源资源开发利用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与周边省份的能源战略合作进一步加强,以电力为中心、煤炭为基础、天然气为补充的能源保障体系初步形成。

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能源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形成三个“千万千瓦”电力建设战略格局,其中,开工建设“千万千瓦”电源项目,总投资605亿元;推进前期工作“千万千瓦”电源项目,总投资588亿元;策划储备“千万千瓦”电源项目,总投资930亿元。

电力装机容量较直辖初翻了两番,达到1296万千瓦;电网建设形成500千伏“日”字型双环网架,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基本实现全覆盖;原煤产量大幅提高并稳定在4000万吨/年左右;“川气东送”供气稳定,城镇气化率达到95%。

(二)面临的形势。

1.国外能源发展形势全球能源消费呈现持续稳定增长趋势。

世界能源消费以油气为主的格局在短期不会改变,油气供应的集中度越来越高,随着传统能源开发利用成本的逐步增加和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带来的减排压力,清洁低碳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国能源资源瓶颈约束将长期存在。

“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将保持较快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城镇化进程带来的能源需求将会持续增长,一次能源供需缺口不断扩大,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国家能源安全保障难度显著增加。

生态环保成为长期制约能源发展的瓶颈。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关键阶段,加上庞大的经济规模和人口基数,能源消耗带来的污染问题十分严重,环境因素成为经济和能源发展的重要约束条件,节能减排任务十分繁重。

2.国家能源发展思路已转变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又进一步明确“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严格用能管理”。

国家能源发展思路已从偏重保障供给向引导消费、科学调控转变;从严重依赖煤炭向多元发展绿色、低碳能源转变;从过度依靠国能源向立足国和加强国际合作并重转变;从生态环境保护滞后于能源发展向生态环境保护与能源发展协调推进转变;从资源依赖型发展模式向科技创新驱动型发展模式转变;从各能源品种独立发展向多种能源互补与系统融合转变。

当前国家能源发展的三大目标为:保障能源安全的安全目标;提高能源系统物理效率及经济效率的效率目标;减少能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包括气候)影响的生态环境目标。

这三大目标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构成国家能源战略的核心。

(三)存在的挑战。

1.能源需求持续快速增长,自有资源难以支撑到2015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15000亿元,工业总产值将超过30000亿元,城镇化率达到62%。

在经济快速发展情况下,充分考虑节能减排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预计2015年全市能源需求总量约1亿吨标准煤。

“十二五”全市新增能源需求大部分需从市外调入,能源对外依存度将接近50%。

2.能源输入受制因素多,在全国能源战略中处于弱势我国能源资源和能源需求存在地区分布不均衡的特点,形成了“北煤南运、西煤东运”、“西电东送”和“西气东输”的能源配置格局。

长期以来被国家定位为“自给自足”地区,缺乏国家层面的保障机制,能源价格洼地、能源市场配置机制以及经济承受能力等结构性矛盾长期存在,市在全国能源战略中处于明显的后发且弱势的地位。

3.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压力大随着市由能源自给自足地区转变为能源输入地区,以及碳排放等与能源消耗相关的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高,能源和环境将成为全市发展面临的刚性约束。

尽管“十一五”期间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已有较大幅度下降,但能源生产和利用效率与国先进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全社会的节能减排工作亟待加强。

4.能源结构性矛盾将长期存在全市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重仍然较高,短期难以改变,而新增能源需求中煤炭仍占较大比重。

市电源结构矛盾突出,电网峰谷差日益增大,缺乏必要的调峰容量。

电网是典型的受端电网,且处于川电外送通道上,大容量功率穿越电网,电网安全压力大。

二、发展思路和目标(一)发展思路为保障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实现314总体部署,加快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建设,根据市经济社会发展布局,能源将继续扩大开放,加强区域能源合作,建立以电力为核心的可靠、经济、清洁、低碳的多元化能源保障体系,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本地开发与外地输入相结合。

充分利用市、市外两种资源,多元化配置能源品种,多渠道引入能源资源。

健全能源储备体系,完善应急预案,提高系统保障能力和调节能力。

――坚持充分供给与节能降耗相结合。

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用电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进一步强化、细化能源需求侧管理,加强重点领域节能和重点用能单位节能,保障人民生活、城市运行和符三、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一)确保煤炭供需平衡在挖潜做好市煤炭生产基础上,加强与周边煤炭富集省区合作,千方百计调入煤炭,确保供需平衡。

稳定境煤炭生产。

巩固并适度增强五大矿区生产能力,加快小鱼沱等矿区建设,形成松藻千万吨级煤炭基地。

加快沥鼻峡矿区、巴南丰盛矿区等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开工建设龙车寺主焦煤项目。

加大安全改造和技改扩能,稳定中小煤矿生产能力。

确保全市煤炭年产量维持在4000万―4800万吨。

加强市外煤炭输入。

确保“疆煤入渝”纳入国家“疆煤东运”战略部署。

与周边省份和大型能源企业建立煤炭输入战略合作关系,形成近期以、、为重点,远期以新疆为主体的“3+1”煤炭输入格局。

支持市能投集团建设新疆哈密地区煤矿,结合“疆煤入渝”规划建设万州港、龙头港两个千万吨级煤炭储运基地,并争取纳入国家煤炭应急储煤基地定点。

专栏1:煤炭开发重点项目(二)强化多元电力保障按照市电源开发和市外电力输入并重、电源建设和电网建设并重的原则,构建安全、稳定、可靠的全市电力保障体系。

加快电源建设。

力争新开工建设规模达1500万―1800万千瓦,确保新增装机1000万千瓦以上。

加快“千万千瓦”燃煤发电工程建设,建设市合川电厂二期、石柱电厂、奉节电厂、万州电厂、安稳电厂扩建工程、九龙电厂环保迁建、电厂环保迁建、江津油溪电厂等项目;加快推进周边能源丰富省份能源合作项目,建成习水二郎电厂、电厂等“点对网”送电入渝项目。

实施500万千瓦水电工程,积极推进小南海水电站、白马枢纽、綦江抽水蓄能等大中型水电站建设,充分挖掘中小水电开发潜力,加快小水电工程建设。

实施150万千瓦园区热电工程,推进万州、、长寿等工业园区热电联产项目。

加快建设两江新区云计算中心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项目,积极推进铜梁、潼南、忠县等天然气发电前期工作,建设天然气调峰电源项目。

强化中长期电源项目储备,积极开展核电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核电项目进入国家规划并开展前期工作。

优化电网布局。

推进智能电网建设,优化健全外来电力输入通道。

加快建设川渝输变电工程“第三通道”。

形成电网500千伏“目字型”双环网架结构。

建设、渝北等6座500千伏超高压变电站和输电线路1500公里;建设家湾、龙头寺等40座220千伏变电站和输电线路1500公里;新增变电容量41600兆伏安以上。

改善城乡用电条件,继续实施城市电网和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

专栏2:电力建设重点项目火电。

建成合川电厂扩建(66万千瓦)、石柱火电厂(70万千瓦)、奉节火电厂(120万千瓦)、习水二郎电厂(264万千瓦)、电厂(200万千瓦)、九龙电厂环保迁建项目(66万千瓦,新增46万千瓦)、安稳电厂扩建工程(132万千瓦),推进电厂环保迁建项目(120万千瓦,新增76万千瓦)、华能江津油溪电厂(200万千瓦)等项目前期工作。

水电。

新增中小水电装机132万千瓦,其中,云阳盖下坝水电站(12万千瓦)、渡口坝水电站(12.9万千瓦)、武隆浩口水电站(12.5万千瓦)、奉节茅草坝水电站(15万千瓦)、罗洲坝水电站(15万千瓦);开工建设小南海水电站(200万千瓦)、白马水电站(52.5万千瓦)、綦江蟠龙抽水蓄能电站(120万千瓦)。

天然气发电。

云计算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项目、天然气调峰电站项目。

热电联产。

实施长寿、万州、、合川、等工业园区热电联产项目。

核电。

争取核电项目进入国家规划开展前期工作;推进大唐、中核集团等核电项目前期工作。

(三)拓展天然气和成品油供应加大天然气勘探力度,努力提高产量,扩大就地消费量和增加区外调入量并举,基本实现天然气供需平衡。

近期采取扩大输入渠道与能力,中期通过建设炼油厂,保障成品油供需平衡。

加强天然气供应。

支持中石油、中石化等加大在渝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

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加大天然气就地消费力度,力争2015年就地消费量达到87亿立方米。

推进与全国天然气管网联网建设并拓展气源,力争2015年输入量33亿―63亿立方米。

建设中卫至天然气管道,建成川渝高压输气环网,利用忠武线返输天然气;扩大储气及调峰能力,建设相国寺地下储气库项目及相应的调峰储备设施。

构筑全市天然气保障主干网络,建设都市圈外环管网、LNG接收站等工程。

积极推进实施天然气“县县通”工程,到“十二五”末建立覆盖全市38个区县(自治县)的天然气管道,实现“气源管输化,终端用户管网化”;进一步提升全市天然气调峰能力,彻底解决“有气无力”现象,降低渝东南、渝东北地区终端用户用气价格。

积极推进LNG的高效利用,加快LNG加注站点规划建设和LNG消费市场,选址建设中石油铜梁天然气液化工厂和中石化梁平天然气液化工厂,推进LNG装备制造业发展。

加强成品油储运设施建设。

建成中石化至成品油管线,输送能力达300万吨/年;开展沿江成品油管道延伸至论证;确保在2015年成品油输入能力达到900万吨左右。

加强全市成品油储备设施建设,争取国家在西南地区的原油或成品油战略储备基地选址,扩容或新建伏牛溪、河、唐家沱、等多座油库,总库容达到90万立方米,提高成品油市场保障能力。

继续推进实施市级成品油应急储备工作,提高应急保障水平。

加快推进中缅油管道至段工程及千万吨炼油项目规划建设,彻底解决成品油供应保障问题。

(四)加快页岩气勘探开发利用我市页岩气资源丰富,分布面积7.56万平方公里,500―4500米深度围页岩气地质资源量约为12.75万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三),可采资源潜力2.05万亿立方米。

国家《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年)》明确我市“十二五”页岩气工作主要任务是探明储量,掌握勘探开发技术,为“十三五”期间页岩气大规模商业化开发利用打好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