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考点专题讲座1地球和地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考点专题讲座1地球和地图

[考点扫描]:①地球(初中“地球”基础知识、经纬网及其意义、时区的划分和应用、日界线、国际标准时间)②地图

[知识构建]

一、地球

二、地图

[考点简析]

一、经线和经度

东西经度及东西半球的判读方法: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东经度数越来越大,西经度数越

来越小;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200W→1600E为东半球、由1600E→200W为西半球。东半球的平分经线是700E,西半球的平分经线是1l00W。

二、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和计算距离

1.经纬网图判读的关键是判断地理位置,加强区域空间位置定位训练,逐步形成思维地图,

建立“全球定位系统”。利用经纬网可以准确地确定地球表面上任何一点的地理坐标,中学常见的经纬网图有以下三种形式(如图1):

方法是: (1)确定纬线与纬度:在侧视图和圆柱投影图上,纬线为直线。纬度数值向北增大的

为北纬,向南增大的为南纬;在俯视图上纬线为一组同心圆,若圆心为北极点,各纬线均表示

北纬,且数值向北极点增大。

(2)确定经线与经度:在侧视图上,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在俯视图上经线是由极点向四周

呈放射状的一组线段;在圆柱投影图上经线是与各纬线垂直的线段。不论在哪种经纬网上,东经度数值随着地球自转方向增大,西经度数值随地球自转方向减少。

2.根据经纬度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全球各地纬度10的间隔长度都相等(因为所有经线的长

度都等于20000km),大约是111km/10。赤道上经度10的间隔长度最大,约为111千米,由于各纬线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纬600纬线上的长度为赤道上的一半,所以在各纬线上经度差

10的弧长就不相等。在同一条纬线上(假设此纬线的纬度为λ)经度10对应的实际弧长大约为111cosλkm 。因此只要知道了任意两地间的纬度差,或者是赤道上任何两地的经度差,就可以

计算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

实例:

三、地方时、时区与区时

1.地方时: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

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就要早。因此,就会产生因经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

经度每隔150,地方时相差1小时,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

日照图上地方时的判读规律:将昼半球等分的经线,其地方时为正午12点,与其相对的经线的地方时为0(或24)点;在赤道上,与晨线相交的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与其相对的经线(昏线)的地方时为18点;赤道上日出时刻是6点、日落时刻是18点;其它纬度地区,与晨线相交

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日出时刻,昏线相交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日落时刻;从西向东顺地球自转方向经

度每增加10,地方时增加4分钟。

2.时区和区时: (1)时区:全球按经度分成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0。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从零时区向东,每增加一个时区,时间增加一小时;向西每增加一个时区,时间减少

一小时。 (2)区时:在同一时区范围内,统一使用一种时刻,这种时刻叫区时。区时也叫标准

时。每一时区都用该时区中央经线所在经度的地方时为全区通用的时间(经度数能被15整除的经线为该时区的中央经线),这种时间成为这个时区的区时。在区时上,除东西十二区外,任意

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在时刻上,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较西的时区,区时较

晚。

总之,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同一条经线地方时相同;经度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l小时;在时刻上,东早西晚。

四、日期变更线

日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日界线与1800经线并不完全重合。在地球上日期

变更的界线有两条(如图2):

1.自然界线:即地方时0点或24点所在的经线,其经度是不断变化的,自西向东过0点所在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自东向西过0点所在经线日期要减一天。

2.人为界线:即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0经线(但不完全与之重合)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

称日界线。自西向东过日界线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要加一天。

五、地图知识

1.地图上的方向:在地图上判定方向,应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1)在一般地图上: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根据指向标定向,箭头指向北方。 (3)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纬线定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如图3所示,从A到B再到C的运动方向是为先向东南再向西南。(4)在极地投影图上:从北(南) 极点向四周,都是向南(北);沿同一条纬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为东、逆着地球自转方向为西。(5)东西方向没有固定的起点和终点,判断方向时应强调劣弧段,选小不选大的原则。(6)其它方法定方向

2.比例尺: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其比例值愈大,比例尺愈大。在图幅相同的

情况下,比例尺大小可反映出实际面积的大小,比例尺大的所反映的实际面积小,图中表示的

内容越详细。在经纬网地图上,可利用纬度差来计算两点间实际距离,再求算比例尺。一般说

来,画一幅小范围、内容要求详细的地图,一般选用较大的比例尺。

六、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图的高度注记为“海拔高度” (即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我国的海拔是

高出黄海海平面的距离。)

1.判读规律: (1)数值大小: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地形;海

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一为丘陵地形;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为山地地形;’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地形。

如下图:

(2)疏密程度: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缓。(凸坡和凹坡)有时候图上看不出密集与

稀疏,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决定。如果几条不同高度的等高线相交在一起

表示陡崖。陡崖相对高度计算方法: (x-1)d≤△H<(x+1)d。 (3)形状特征:等高线闭合,

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盆地

或洼地;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形似马鞍——为鞍部地形。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

来判断: (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等高线弯曲时,如果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

如果凸出部分指向高表示山谷。 (即“指高为低、指低为高”)。

如下图:

2.等高线知识运用: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高低起伏,因而与多种要素发生联系,根据等高线

特征(数值特征和形态特征)来判断各种地形。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

伏、坡度缓急、山脉走向、阴坡、阳坡等特征,综合分析气候、地形对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影响。

(1)与气候结合: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每上升100m降低0.6℃;山区应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量的差异);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冷空气的滞留等。(2)与河流水文结合:由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水库坝址的选择:峡谷地,段(水平距离窄,垂直落差大);峡谷上游要有蓄水库区。(3)与地区规划结合:建铁路、公路应建在坡度平缓的地

区。爬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港口应考虑: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发展林果业和畜牧业。

七、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读

1.地形剖面图绘制的一般步骤(如右图5所示): (1)按要求找(画)出剖面线(MN);(2)作出直角坐标系,标注上两个端点(MN),并在水平和垂直两个轴上标出相应数值,一般水平轴上的比

例尺与原图比例尺相同,而垂直轴上的比例尺根据需要确定,以利于显示地形的起伏; (3)将要作的剖面线与等高线的交点垂直投影到水平轴上,并与相应的海拔值对应;(4)将所得的各投影点,连成平滑的曲线。

2.判读方法:(1)观察剖面线所经过的地形部位;(2)观察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中的关键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