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认识符号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认识“大于号 小于号 等于号”数学符号 冀教版 (3)
活 动 设 计
设 计 意 图
1、游戏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看,我们的数学号列车进站了,你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乘上列车,开启我们的快乐旅程吧!为了让旅程更加精彩,我们男生和女生来进行一场友谊赛怎么样?
2.首先,我们来个热身小游戏怎么样?我们来玩“排排坐”的小游戏。老师请6位同学到前面来参加游戏。
六、谈获
老师问你,你这节课的收获多吗,谁来说一说,大胆一些!没错,这节课我们认识这三个数学符号,并学会了使用他们,同时也收获了探索新知识的快乐和分享的快乐!
总结比赛结果,表扬鼓励!
七、活动作业
发现生活中的数字,和爸爸妈妈做比大小的游戏。
结束语
我们今天的旅程就结束了,但是探索数学知识是没有终点的,让我们一起努力吧!加油!
3.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教师边引导,便进行板书教学,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3、练习巩固
1.识记>和<,教师总结口诀,并指导书写。
2.习题巩固。
开动你的小脑筋,仔细读题,认真想一想。多种题型的练习,学生交流回答为主,教师引导。
4、游戏比赛巩固新知
同学们都很棒,我们放松放松,做个小游戏吧。我们还是要进行比赛的呦!
创设“数号”情境,分男生和女生队比赛,激发学习热情。
通过游戏复习上节课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同时导入新课。
利用课本中故事的动画视频创设情境开展新知识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三个抽象的数学符号;懂得与朋友分享的快乐。
结合故事展开三个数学符号的教学。
学生参与板书的创建,加深印象。
指导书写
分组合作探究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播放《熊猫请客》动画视频。
在刚才的故事中,熊猫贝贝都请来了哪些小伙伴?小兔子和小猴,都有几只?她请小兔子吃什么?有几个?她请小猴吃什么?有几个?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认识“大于号 小于号 等于号”数学符号 冀教版 (3)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数学符号冀教版 (3)教学目标•掌握“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数学符号的表达方式和含义。
•能够正确运用“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数学符号进行数学比较和简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数学符号的表达方式和含义。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运用“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数学符号进行数学比较和简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知识点一:“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的表达方式和含义教学资源•《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教学步骤1.引入知识点:“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数学符号的表达方式和含义。
2.点名询问学生对这三个符号的了解情况,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纠正、补充和引导。
3.通过教材页上的图片及相关描述引导学生理解“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的表达方式和含义,并提醒学生不要混淆这三个符号的意思。
4.通过教材提供的实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三个符号的认识。
知识点二:“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运用教学资源•《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教学步骤1.通过教材提供的示例或自己准备的例子,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要求学生正确地使用这三个符号进行比较,并在比较的过程中指出相应的大小关系。
2.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并让他们自己设计实例,在实际生活练习中运用“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来比较不同数量的物品、长度等。
教学总结在本节课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数学符号的表达方式和含义,并且学习了如何运用这三个符号进行数学比较和简单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对于帮助学生提高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课堂练习1.比较下列数值的大小并用相应的“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符号填空:12 ___ 1524 ___ 238 ___ 816 ___ 202.在下列实例中,选择合适的“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符号完成比较:(1)5个小球 ___ 11个小球。
(2)20块巧克力 ___ 50块巧克力。
(3)1尺长 ___ 15毫米长。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5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丨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5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一、教学目标1.了解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的含义。
2.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
3.解决简单的比较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的意思和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解决简单的比较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书本、黑板、粉笔、比较符号卡片。
2.知识准备:掌握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的使用方法。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知识教师在黑板上写出“>、<、=”,请学生说一说这些符号的含义。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相应的图形加深学生的理解。
2. 认识大于号教师示范类比:拿出一支笔和一支铅笔,问学生哪个更长。
再拿出一杯水和一瓶水,问哪个更多。
最后拿出一根火柴和一箱火柴,问哪个更多。
请学生把这些符号和示范的类比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就能成功地理解大于号的含义。
3. 认识小于号教师示范类比:拿出一个篮球和一个足球,问学生哪个更小。
再拿出一张纸和一块板砖,问哪个更轻。
最后拿出一个小人和一座大山,问哪个更轻。
请学生把这些符号和示范的类比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就能成功地理解小于号的含义。
4. 认识等于号教师请学生拿出两个相同的物品,例如两个橙子,加深学生对“相等”的理解。
并请学生回答相等物品的比较结果。
5. 练习与巩固教师将比较符号卡片发给学生并说出几个简单的比较问句,例如“1 >2?”“3 < 5?”“2 = 2?”学生需要用正确的符号卡片回答。
教师可以随机点名进行练习。
6. 归纳总结教师带领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的含义和用法,并要求学生掌握这些符号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编写5个带有比较符号的简单问句,要求学生用正确的比较符号回答。
2.学习笔记:要求学生认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美化笔迹,周五汇报。
六、板书设计“>、<、=”。
小学一年级综合算式专项测题认识算式中的减号和等号
小学一年级综合算式专项测题认识算式中的减号和等号在小学一年级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简单的算式。
其中,有两个符号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那就是“减号”和“等号”。
这篇文章将详细介绍这两个符号的含义和用法,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算式并进行计算。
一、认识减号减号(-)是一种数学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差。
当我们进行减法运算时,需要使用减号来表示被减数与减数之间的运算关系。
下面是一个例子:例题1:计算 9 - 5 = ?解析:这个算式中,被减数为9,减数为5,用减号连接两个数。
我们需要做的是求出9与5的差。
根据减法运算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出:9 - 5 = 4所以,答案是4。
同学们在计算减法算式时,可以通过具体的物品或图形来辅助计算,帮助加深理解。
例如,有9个糖果,你拿走5个,那么你手上剩下的糖果就是减法运算的结果。
二、认识等号等号(=)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符号,用来表示两边的数值相等。
它告诉我们,在一个等式中,左边的数值与右边的数值是相等的。
下面是一个例子:例题2:计算 3 + 2 = ?解析:这个算式中,加号(+)表示两个数相加,等号连接了算式的两边。
我们需要计算出3与2的和,在这里,等号表示了两个数值相等的关系。
根据加法运算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出:3 + 2 = 5所以,答案是5。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等号的使用非常重要。
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数学关系,表达等式成立的条件。
三、综合算式的认识除了独立的加法和减法算式外,小学一年级的同学还会接触到一些综合算式,即包含有加法和减法的运算式子。
下面是一个例子:例题3:计算 8 + 3 - 5 = ?解析:这个算式中,8是被加数,3是加数,5是减数。
根据算式的顺序,我们需要先计算加法运算,再进行减法运算。
根据加法运算的定义,我们可以先计算8与3的和,得到:8 + 3 = 11然后,利用减法运算的定义,我们再计算11与5的差,得到最终的结果:11 - 5 = 6所以,答案是6。
一年级数学与生活乘法初步认识的符号变化知识
一年级数学与生活乘法初步认识的符号变化知识篇一:一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会初步认识乘法的概念和符号变化知识。
乘法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运算,它表示对两个或多个数进行相乘运算。
在生活中,乘法的概念可以通过简单的实例进行引导。
比如,当我们购买一盒水果,每盒有6个水果,而我们买了3盒,我们可以使用乘法来计算总共有多少个水果。
这可以表示为6 × 3 = 18。
这个例子让学生意识到乘法可以用来计算物品的总数。
在数学中,乘法运算可以用乘号(×)来表示。
学生需要学会识别和使用乘号,以便进行乘法计算。
例如,当计算2 × 5时,学生可以通过画出5个2的图形,然后计算出总数为10。
这个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概念,并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初步认识乘法的过程中,学生还需要学习乘法表。
乘法表是一个表示乘法运算结果的表格,其中列出了1到10之间的数字相乘的结果。
学生可以通过背诵乘法表来快速计算两个数的乘积。
例如,当计算3 × 4时,学生可以在乘法表中找到3的行和4的列,然后找到交叉点处的数字12。
这有助于学生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除了基础的乘法概念和符号变化知识,一年级学生还可以通过练习乘法口诀歌、解决乘法问题和应用乘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来进一步拓展乘法的认识。
老师和家长可以通过游戏和实际情境让学生体验到乘法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总之,一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中会初步认识乘法的概念和符号变化知识。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和乘法表的学习,学生可以逐渐理解乘法的运算规则,同时通过练习和应用乘法,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他们的数学能力。
篇二:在一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孩子们将开始初步认识乘法运算,并了解乘法运算中的符号变化知识。
乘法是数学中非常基础且重要的运算之一,它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实际应用。
首先,孩子们将会学习如何用乘法符号表示两个数的相乘。
乘法符号是一个“×”号,表示两个数相乘的意思。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 大于号、小于号 和等于号》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的含义及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比较大小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数学,对于符号的认知还比较陌生。
他们在生活中可能接触过一些比较大的符号,如“>”、“<”,但对于这些符号的数学意义还不太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用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符号。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的含义,能够运用这些符号进行简单的比较大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的含义及应用。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在数学中的作用,能够运用这些符号进行实际的比较大小。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情境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运用游戏和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的卡片,用于游戏和操作。
2.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用于画图和记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引入课题,如“小猴子和 crocodile 赛跑”的故事,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比较大小的意义。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的卡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然后,教师用具体的例子解释这些符号的含义,如“3 > 2”表示“3大于2”。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认识“大于号 小于号 等于号”数学符号 冀教版 (2)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数学符号冀教版 (2)教学目标1.了解“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数学符号的用途和代表意义。
2.能正确读写和使用这三种数学符号,巩固数字比较大小的概念。
教学准备1.冀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
2.桌面上贴举例演示用的数字卡片。
3.小黑板、白板笔。
教学步骤步骤一:复习上节课知识1.复习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课的内容,加深学生对数字大小概念的认知。
步骤二:介绍新知识点1.引入“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数学符号,简要介绍它们的用法和代表意义。
2.通过“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的比较,引导学生认识数字的大小关系。
步骤三:举例演示1.展示桌面上带有数字的卡片,让学生辨认数字大小顺序。
2.利用小黑板,在上面书写比较式,带领学生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数学符号的形式和使用方法。
步骤四:巩固练习1.分发练习册,让学生分别完成多道加减练习,练习认识数字大小后应用“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数学符号的能力。
步骤五:教学总结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总结。
2.学生回答复习难点问题并评价课堂教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数学符号的用途和代表意义。
2.能正确读写和使用这三种数学符号,巩固数字比较大小的概念。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这三种符号的意义,将其应用到实际数字大小的比较中。
课后作业1.在练习册上完成相关练习。
2.自行搜索与本节课相关的知识并做笔记。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数学符号的用途和代表意义。
通过举例演示和练习巩固的方式,让学生能正确读写和使用这三种数学符号,并巩固数字比较大小的概念。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为让学生理解这三种符号的意义,并将其应用到实际数字大小的比较中。
小学一年级数学测题认识形和数学运算符号
小学一年级数学测题认识形和数学运算符号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我们需要认识形和数学运算符号。
形指的是数字的形状和样子,而数学运算符号则用于表示各种数学运算。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介绍小学一年级数学测题中关于认识形和数学运算符号的内容。
1. 认识形1.1 数字的形状数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概念,而数字的形状也是我们识别数字的关键。
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测题中,我们需要认识数字的形状和样子。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数字形状示例:- 数字1:直线竖形,上面有个小横线。
- 数字2:两个弯曲的弧线组成,形状类似一个小鸟躺在地上。
- 数字3:一个弯曲的弧线,上半部分形状类似一个大胖肚子。
- 数字4:一个竖线和一个弯曲的弧线组成,形状类似一个带帽子的小人。
- 数字5:两个弯曲的弧线和一个横线组成,形状类似一个带尾巴的小猫。
- 数字6:一个弯曲的弧线和一个竖线组成,形状类似一个倒过来的大虫子。
- 数字7:一个斜线和一个竖线组成,形状类似一个躺在地上的拐杖。
- 数字8:两个弯曲的弧线组成,形状类似一个沉睡的小熊。
- 数字9:一个弯曲的弧线和一个斜线组成,形状类似一个手拿着一根棍子。
- 数字0:一个圆形,形状类似一个小球。
通过认识数字的形状,我们可以更轻松地识别和书写数字。
1.2 图形的辨识除了数字的形状,小学一年级还需要学习认识一些常见的图形。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图形及其特点:- 正方形:四条边长度相等且都是直线的四边形。
- 长方形:相邻两边长度相等且都是直线的四边形。
- 圆形:没有边界的形状,从任意一点出发到达另一点的最短路线都相等。
- 三角形:有三条边的图形,边界由三条直线组成。
- 矩形: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 梯形:有两条平行边的四边形。
- 圆环:由两个或多个相同中心,不同半径的圆所组成的平面图形。
通过学习和辨识这些图形,我们可以提高对形状的认知。
2. 数学运算符号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我们还需要学习和掌握一些数学运算符号。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大于小于等于符号课件PPT
课前导入
森林运动会开始了!
探究新知
小猴队 小松鼠队
有哪些小动物参加了比赛?
小兔队 小熊队
探究新知
每队的动物只数同样多吗?
你会比一比吗?
小猴有4只, 小兔有4只。
和 同样多。 4=4 读作:4等于4。 等号
…
比 多。
…
5>3 大于号
读作5大于3。
比 少。
…
3<5 小于号
我们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我们会用=、< 和 >表示两个数的大小。
读作3小于5。
认一认
< 小数
大数
小于号
认一认
> 大数
小数
大于号
认一认
两边的数一样大
=
等号
课堂练习
1.摆一摆,填一填。
( )比( )多
>
1.摆一摆,填一填。
( )比( )少
<
2.
3 >2
3< 4
2= 2
2.在○里填“>”“<”或“=”。
5 >2
3=3
2< 3
4>3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一年级-人教版(2024新版)-数学-上册-[教学设计]小学数学 一上 第一单元 1
比大小1.认识符号“=”“>”“<”,理解三种符号的含义,会读写,会用符号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关系。
2.在由具体事物比较过渡到用符号表示数的大小过程中,发展初步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培养符号意识。
3.培养学习的兴趣,养成规范书写,积极表达的学习习惯。
会用符号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理解符号“=”“>”“<”的含义,区分符号“>”“<”。
多媒体课件,小猴、桃子、梨学具卡片。
新课导入播放视频“情境导入”。
播完视频后出示情境图片。
师:不知道每种水果的数量,怎么知道每种水果够不够分呢?下面我们就帮它们数一教学过程教学准备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教学目标数,这里有多少只小猴?多少个桃子?多少根香蕉?多少个梨?预设:3只小猴,3个桃子,2根香蕉,4个梨。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时贴出图片。
抓住生成的信息,为分类整理做铺垫。
新知探究一、比一比,认识“=”师:小猴最喜欢吃桃子了,每只小猴分1个桃子,够分吗?你是怎么想的?出示【学习任务一】。
学生先独立想一想,再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
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回答:①用数数的方法进行比较。
小猴有3只,桃子有3个,小猴和桃子的数量同样多,所以桃子够分了。
②用摆一摆的方法进行比较。
把小猴和桃子一一对应,3只小猴正好对应3个桃子,没有多余的,小猴的只数和桃子的个数同样多,所以桃子够分了。
师: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左边的小猴只数可以写成几?右边的桃子个数呢?预设:小猴有3只,桃子有3个,它们的数量都是3,都可以用数“3”表示。
师:3和3同样多,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同样多呢?学生可能说出“=”,也可能没有说出来。
如果没有说出来,教师告诉其用“=”表示。
师:这个符号叫等号,表示这两个数相等。
读作:3等于3。
(带领学生读一读。
)师:伸出你的双手,用手势比一比平平的等号。
那等号该怎样写呢?像等号这样的数学符号要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书写时还要用到我们的好朋友直尺,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播放视频“=的写法”。
初中数学一年级教案:认识常见数学符号和单位
初中数学一年级教案:认识常见数学符号和单位一、认识常见数学符号和单位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数学符号和单位。
这些符号和单位对于我们正确理解问题、进行精确计算非常重要。
因此,本教案将帮助同学们认识并掌握一些常见的数学符号和单位。
1. 数学符号的认识与运用1. 加法运算:加法是我们最早接触到的基础运算之一。
在书写加法算式时,我们通常使用“+”符号来表示两个或多个数相加。
示例:3 + 5 = 8,表示3与5相加等于8。
2. 减法运算:减法是另一个基础运算。
在书写减法算式时,我们通常使用“-”符号来表示被减数减去减数。
示例:7 - 2 = 5,表示7减去2等于5。
3. 乘法运算:乘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得到积的运算。
在书写乘法算式时,我们通常使用“×”、“*”或括号省略符来表示。
示例:4 × 6 = 24 或 (4)(6) = 24,表示4与6相乘等于24。
4. 除法运算:除法是指将被除数分成若干等分,每个等分称为一个除数,求出多少个除数构成被除数的运算。
在书写除法算式时,我们通常使用“÷”或括号省略符来表示。
示例:12 ÷ 4 = 3 或 (12)/(4) = 3,表示12除以4等于3。
2. 运算符号在等式中的应用1. 等于号(=):等于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符号,在数学中表示两边相等的关系。
当两个表达式相等时,我们可以使用等于号将它们连接起来。
示例:5 + 3 = 8 或 x + y = z。
2. 不等号(≠):不等号用来表示两者不相等的关系。
当两个表达式不相等时,我们可以使用不等号进行比较。
示例:6 ≠ 9 或x ≠ y。
3. 大于号(>)和小于号(<):大于号用来表示左侧数大于右侧数的关系,小于则表示左侧数小于右侧数的关系。
示例:7 > 3 或 a < b。
3. 认识常见单位及其符号在实际问题中,我们经常需要使用一些特定的单位来度量数量。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数学符号冀教版(3)
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数学符号冀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的含义及用法。
2. 培养学生通过比较,用恰当的数学符号表示两数之间的关系。
3. 培养学生数感,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
2. 学会用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比较两数的大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的含义及用法。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通过比较,用恰当的数学符号表示两数之间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图片中两数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
2. 讲解:(1)介绍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的含义。
(2)讲解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的用法,并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题目: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数学符号2. 板书内容:(1)大于号:表示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大(2)小于号:表示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小(3)等于号:表示前面的数和后面的数相等七、作业设计1. 请用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比较下列两数的大小:(1)5 与 3(2)7 与 4(3)9 与 8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两数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
在讲解过程中,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三个数学符号的用法。
在练习环节,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了他们对这三个数学符号的掌握程度。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等于号的用法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练习。
一、教学过程1. 导入: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准备了一个有趣的数学小故事。
故事中,小熊和小兔比较他们的糖果数量,小熊的糖果多于小兔,小兔的糖果少于小熊,而他们的糖果数量相等。
小学一年级数学符号的初步认知
小学一年级数学符号的初步认知数学符号是数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用来表示数学概念和关系的特殊标记。
在小学一年级,孩子们初步接触数学符号,了解并认知数学符号的意义和用法,是培养孩子对数学兴趣和学习的基础。
本文将从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符号认知、等于号的概念、不等号的理解以及括号的作用和运用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小学一年级数学符号的初步认知。
一、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符号认知在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中,孩子们首先会接触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符号。
例如,加法运算使用符号“+”,表示两个或多个数相加;减法运算使用符号“-”,表示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乘法运算使用符号“×”或“*”,表示两个数相乘;除法运算使用符号“÷”或“/”,表示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
孩子们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逐渐理解这些符号的意义。
可以通过使用具体的物品或图片来进行辅助教学,让孩子们亲自操作并观察,通过实际经验来认识这些符号的含义。
二、等于号的概念等于号“=”是数学中常用的基本符号,它表示两个数或算式的结果相等。
在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中,等于号的概念十分重要,它帮助孩子们理解数学关系和相等的概念,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各种等式,引导孩子们观察和思考等号的作用。
例如,3 + 2 = 5,可以用物品进行辅助教学,让孩子们将3个物品与2个物品相加,看是否等于5个物品,从而理解等号的含义。
三、不等号的理解不等号“≠”是表示两个数或物体不相等的符号。
在数学学习中,孩子们需要认识并理解不等号的意义,学会运用不等号进行数值的比较。
教师可以通过比较物品的数量或写下一些不等式来进行教学。
例如,让孩子们比较手中的两个水果是否相同数量或大小,通过观察和思考来认识不等号的概念。
四、括号的作用和运用括号在数学中是一种很常见的符号,它的作用是改变运算的次序或表示一组内容的整体。
在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中,孩子们初步认识圆括号“()”和方括号“[]”的作用。
一年级数学测题认识简单的数学符号
一年级数学测题认识简单的数学符号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使用了许多符号来表示各种概念、关系和运算。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了解并认识一些简单的数学符号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数学符号,帮助一年级的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一、基本数学符号1. 加号(+)加号是最常见的数学符号之一,它表示两个数的相加。
例如,2 + 3 = 5,表示2加3等于5。
2. 减号(-)减号表示两个数的相减。
例如,5 - 2 = 3,表示5减2等于3。
减号也可用于表示负数,如-3表示负数3。
3. 乘号(×)乘号表示两个数的相乘。
例如,2 × 3 = 6,表示2乘以3等于6。
在一年级,通常以点(·)或空格代替乘号,例如2·3或2 3。
4. 除号(÷)除号表示两个数的相除。
例如,6 ÷ 3 = 2,表示6除以3等于2。
在一年级,可以使用横线/或斜线\代替除号,如6/3或6\3。
二、数学关系符号1. 等于号(=)等于号表示两个数或表达式相等。
例如,2 + 3 = 5,表示2加3等于5。
等于号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符号之一。
2. 大于号(>)和小于号(<)大于号表示一个数大于另一个数,小于号表示一个数小于另一个数。
例如,5 > 3表示5大于3,3 < 5表示3小于5。
这两个符号在比较大小时经常使用。
3. 大于等于号(≥)和小于等于号(≤)大于等于号表示一个数大于或等于另一个数,小于等于号表示一个数小于或等于另一个数。
例如,5 ≥ 3表示5大于等于3,3 ≤ 5表示3小于等于5。
这两个符号在比较大小时也经常使用。
三、其他常见数学符号1. 括号(( ))括号在数学中使用非常广泛,用于表示运算的次序和优先级。
例如,(2 + 3) × 4表示先计算2加3,再乘以4。
括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计算数学问题。
2. 百分号(%)百分号表示将一个数除以100后得到的结果。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5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丨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5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丨苏教版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5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丨苏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五章第五节内容,主要涉及到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的认知。
我们将通过例题和练习来让学生理解这三个符号的意义,并能够运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比较。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的含义,能够运用这三个符号进行物体数量的比较,并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比较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的含义,能够运用它们进行比较。
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在课堂上出示了5个苹果,然后问学生们:“请问,我有几个苹果?”学生们齐声回答:“你有5个苹果。
”我接着问:“那么,如果有6个苹果,我会说什么?”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你会说你有6个苹果。
”我点点头,然后拿出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告诉学生们:“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比较。
”2. 例题讲解:我拿出了一个PPT,上面写着“3 < 4”。
我解释道:“这个符号叫做小于号,它的意思是3比4小。
”然后我又拿出了一个PPT,上面写着“5 > 2”。
我解释道:“这个符号叫做大于号,它的意思是5比2大。
”我又拿出了一个PPT,上面写着“2 = 2”。
我解释道:“这个符号叫做等于号,它的意思是2和2相等。
”3. 随堂练习:我让学生们拿出练习本,然后我在黑板上出示了一些练习题,如“7 > 5”、“8 < 9”等,让学生们进行练习。
4. 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并在旁边附上了它们的含义。
5. 作业设计:我让学生们回家后,用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写一些比较题目,并让家长签字。
第五单元 第5课时 认识符号=、>和<-2022-2023学年一年级数学上册 《新征程》同步【教学设
第五单元第5课时认识符号=、>和<-2022-2023学年一年级数学上册《新征程》同步教学设计(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符号“=”、“>”、“<”在数学中的含义;2.能够正确使用符号“=”、“>”、“<”比较大小或表达等式;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算、心算能力。
二、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口算一些数学题目,复习上节课的知识。
例如:206 + 303 = ?2. 概念讲解(10分钟)在白板上写出符号“=”、“>”、“<”并逐一讲解它们的含义,以及它们在数学中的使用方法。
例如:“=”:表达两个数或式子相等的关系。
“>”:表达一个数大于另一个数的关系。
“<”:表达一个数小于另一个数的关系。
3. 例题讲解(20分钟)以小学生们喜欢的水果为例,出几道小学生能够轻松理解的例题,如:如果小明手里有5个苹果,小红手里有3个苹果,那么小明手里的苹果比小红多吗?如何表达这个关系?小明手里的苹果比小红多,可以用符号“>”来表达,即5 > 3。
4. 练习时间(15分钟)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理解。
例如:请用符号“=”、“>”、“<”填空1.4 + 5 ______ 92.10 ______ 9 + 13.8 ______ 5 + 44.6 + 7 = ______5. 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符号“=”、“>”、“<”,并回顾学生掌握的内容,鼓励学生多思多练。
三、课堂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2.观察生活中的比较大小关系,并用符号“=”、“>”、“<”表达出来。
四、教学反思本课主要围绕符号“=”、“>”、“<”展开讲解。
在讲解时,教师应注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引导学生掌握它们的含义和使用方法。
教师还可以借助生活中的例子,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愉快地学习,理解并掌握符号“=”、“>”、“<”。
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_、=、_等数学符号 冀教版 (2)
认识>、=和<
口算
达人
5-3= 2
2+7= 9 3+1= 4 6-4= 2 5+2= 7
复习
旧知
多 少
预习
反馈
通过预习,你认识了哪些符号? 我认识了
学习
目标
1. 经历把“同样多”“多”“少”等语言抽 象为数学符号的过程。
2.了解>、=、<等数学符号的含义,会用 这些符号表示9 以内两个数的大小。
>
<
<
<
=
>
>
=
归纳
总结
1.> 大于号 < 小于号 = 等号
大口在前大于号 尖尖在前小于号 大于号,小于号 嘴巴朝着大数笑
2. 关心他人,懂得礼貌。
当堂
小测
数学步步高第7页
3.学会关心他人。
谈话
导入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学习任 务需要熊猫贝贝的帮助,我 们一起去贝贝家,看看它怎 么帮助我们完成学你还能在熊猫请客的故事中找到可以进 行比较的事物吗?
5<7
7<8
6=6
儿歌
大口在前大于号 > 尖尖在前小于号 < 大于号,小于号 嘴巴朝着大数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