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锚式教学模式.doc

合集下载

抛锚式教学模式案例

抛锚式教学模式案例

教学案例:flash制作遮罩动画
抛锚式教学模式:设置锚、围绕锚组织教学、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消解锚、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1、设置锚:播放别人制作的很成功的flash动画,让学生观看、聆听,吸引学生的兴趣。

提出本节课的任务,即创作一个flash遮罩动画作品。

2、围绕锚组织教学:教师提供flash学习专题网站和媒体教学资源库,在多媒体教室指导学生学习,讨论交流(可以是面对面的交流,也可以是通过网络平台,如QQ、MSN等聊天工具讨论,还可以在网上留言,与所有flash爱好者及高手讨论),分组探究学习,然后上交作品。

最后对作品及学生的学习情况作评价,布置课后作业,巩固上课所学。

3、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老师指导学生进行规划,并听取小组创作意见,每小组确定一个主题,构思好作品呈现方式,组内成员分工,每个小组成员分析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技能,看创作是还需要哪些新知识。

教师要随时跟学生交流,指导他们。

然后围绕主题,小组之间进行协作学习,展开交流协作、交流反馈,教师对学生不会的地方进
行指导。

4、消解锚:学生应用遮罩这种方法,创作相同类型的动画。

5、效果评价: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自评,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开展组间互评,发现有创意的作品,请同学通过网络机房进行展示;学生通过网络平台交流,根据作品创作要求,自我评价,,通过网络平台对作品评价。

抛锚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引言抛锚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自主探究为核心的教学方式。

与传统的教师主导教学相比,抛锚式教学更加注重发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本文将介绍抛锚式教学的定义、特点和优势,同时探讨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抛锚式教学。

一、抛锚式教学的定义抛锚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在抛锚式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充当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者。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方式,主动参与并深入理解知识。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更加自由地思考问题、提出观点,培养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抛锚式教学的特点1.学生主导:在抛锚式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通过提出问题、制定学习计划和进行合作学习来推动学习的进展。

教师起到的是引导和辅助的作用,帮助学生寻找学习的方向。

2.自主探究:抛锚式教学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培养。

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实践操作和开展实验等方式,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和技能,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3.合作学习:抛锚式教学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学生可以在小组中互相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4.多元评价:抛锚式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多元评价。

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通过考试、作业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而抛锚式教学则可以通过学生的实际表现、项目作品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抛锚式教学的优势1.激发学习兴趣:抛锚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进而更加愿意深入学习和探索。

2.培养创造力:抛锚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可以自由地思考和提出观点,锻炼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升综合能力:抛锚式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和多元评价的方式,学生可以较全面地发展自己的认知、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4.个性化发展:抛锚式教学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抛锚式教学模式案例

抛锚式教学模式案例

抛锚式教学模式案例一、案例背景描述:在学校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发现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常常卡壳,缺乏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于是,他决定引入抛锚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过程:1.引入:教师选择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例如:“一个人从A地走到B地,若每天行进的距离是前一天行进距离的一半,需要多少天才能到达目的地?”。

教师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2.抛锚:当学生遇到困难而无法继续思考时,教师不急着给出答案,而是抛出一个“抛锚”,例如:“小明认为每天行进距离的一半太慢了,他想一次增加1公里,这样会快一些吗?”这个“抛锚”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他们开始重新审视问题,并找寻解决方法。

3.探索:学生开始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数学知识或引导思路,但并不给出确切答案。

4.发现:学生通过不断尝试和思考,发现每天行进的距离构成一个等比数列,进而可以利用数列求和公式来计算需要的天数。

他们逐渐理解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开始解答问题。

5.总结:在学生们完成问题解答后,教师组织全班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的解题思路和答案。

通过对各种不同的解法的比较和分析,学生们逐渐认识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发散思维和合作探究的能力都很重要。

6.拓展: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抛锚式教学模式的理解,教师可以设计更复杂的数学问题,例如:“如果每天行进的距离是前一天的$\frac{3}{5}$,需要多少天才能到达目的地?”这样的问题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效果评价:通过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引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得到了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学生们在解题过程中不再依赖教师的直接指导,而是通过自主思考和探索找到答案。

此外,学生们也逐渐发展出了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可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建构主义抛锚式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抛锚式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抛锚式教学模式《有趣的建构主义抛锚式教学模式》“哎呀,这道题好难呀,我怎么都想不明白!”我皱着眉头对着同桌嘟囔着。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认真地做着练习题。

我看着眼前的数学题,感觉脑袋都快大了。

就在这时,老师走了过来。

“同学们,咱们今天来体验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哦,叫建构主义抛锚式教学模式。

”老师微笑着说。

“啥是建构主义抛锚式教学模式呀?”我好奇地问。

“别着急呀,你看,就像你现在遇到这道难题,这就是一个‘锚’,我们围绕着它来展开学习。

”老师耐心地解释道。

然后老师开始引导我们,让我们先自己思考这道题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我觉得可以先找相关的知识点。

”一个同学说。

“对呀对呀,就像我们之前学过的那个什么来着。

”另一个同学接着说。

我也在心里暗暗思考着,好像有点明白了。

接着老师又让我们分组讨论,在讨论中,我更加清楚了解题的思路了。

“哇,原来这样啊,我怎么没想到呢!”我兴奋地说。

“哈哈,这就是建构主义抛锚式教学模式的魅力呀!”老师笑着说,“它能让你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比单纯地听老师讲效果好多啦!”这不就像我们搭积木一样吗?先有一个基础,然后一点点往上添加,最后搭建成一个漂亮的城堡。

这种教学模式不就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锚”,让我们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地去探索、去建构知识的大厦吗?经过这次体验,我真的觉得建构主义抛锚式教学模式太有趣啦!它让学习变得不再枯燥,而是充满了挑战和乐趣。

我相信,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我们一定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变得更加优秀!这就是我对建构主义抛锚式教学模式的认识和感受呀!。

抛锚式教学案例

抛锚式教学案例

抛锚式教学案例
制作人:胡竟伟马一路张乐吕媛刘秀婷刘娜吴洁张世铮吴迪张鹏宇
这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结合具体的问题,利用Internet获取信息,并应用Arthorware制作反映该问题的一个课件。

(1)情景创设:现在草场沙化越来越严重,尤其是我们内蒙古地区,沙尘暴频繁出现,保护草场是我们的责任,借助这个问题,制作一个课件。

(2)信息资源设计:确定本主题所需信息资源的种类(例如以科尔沁草原为例),信息资源获取途径是通过Internet,如何有效利用资源由学生自己决定,如果有困难,教师给予帮助。

(3)自主学习设计:根据科尔沁草原的变化过程这个真实的事件,围绕该问题做进一步探究,理清思路,进行设计。

注意体现学生设计的新颖性和创意性。

(4)协作学习设计:在个人学习的基础上采取小组讨论,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主题的意义建构。

整个协作过程由教师指导。

协作环境设计应包括〈1〉能将讨论进一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

〈2〉教师要稍稍超前学生,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切忌直接告诉学生。

〈3〉对学生的表现教师要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

(5)学习效果评价:包括小组对个人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评价应包括〈1〉自主学习能力〈2〉协作过程中的贡献〈3〉是否达到教学目标,设计学生不感到压力乐意去进行,又能客观确切反映出每个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
法。

抛 锚 式 教 学 模 式

抛 锚 式 教 学 模 式

抛锚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

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

1.理论基础它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

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或“情境性教学”。

2.基本程序抛锚式教学由这样几个环节组成:(1)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学习情境包括自然情境、社会情境、语言情境、教学情境、虚拟情境等,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充分模仿这些情景。

由于学生的好奇心很强,他们不会满足于课本里所提到的内容,所以多媒体课件要求有丰富的素材,用真实的事物刺激和引导学生学习,让课堂充满趣味性。

(2)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

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大量的实践和发现活动都与学习者问题解决有关,学习者问题解决过程包括5个步骤:①开始意识到难题的存在;②识别出问题;③收集材料并对之分类整理,提出假设;④接受和拒绝试探式的假设;⑤形成和评价结论。

其实我们就是利用多媒体真实性、趣味性,让学生在大量的素材下进行问题的5步骤解决过程。

把“锚”抛下去,让学生确定问题,进而形成学生自主学习,老师指导的教学模式。

(3)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并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抛锚式教学模式

抛锚式教学模式

局限性
1、教师方面
抛锚式教学策略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在一个开放、逼真的问题情 境中识别问题,产生学习的需要,然后通过老师引导以自主学习的 形式解决问题。可是对于相关教学内容,不可能只是确定出一个问 题,不同的学生可能会确立不一样的问题,而老师不可能成为学生 所选择的每一个问题的专家,那么老师在引导时就会存在这样或那 样的问题,这就给老师提出一个很大的挑战,老师不再是传统意义 上知识的一个传授者了,而更应该是一个知识的学习者。只有不断 的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
19
Company Logo
幻灯片放映结束 !
20
请您提出宝贵意见!
21
O(∩_∩)O谢谢各位!!!
22
7
案例分析
《Flash动画制作》课中,学生在学习了Flash的工作 环境、Flash绘图工具的使用、Flash的时间轴及Flash的 图层后,就可以进入Flash动画制作的教学。运用“抛锚 式”教学模式进行Flash动画制作的实例教学,可收到事 半功倍的效果。
运用“抛锚式”教学模式进行Flash动画制作的实例 教学,教学目的是通过播放Flash动画实例,学生仿照实 例制作,小组协作讨论,教师-学生、学生-学生会话, 掌握Flash动画的制作技巧,进而自主创作动画。
18
Company Logo
抛锚式教学中的教师角色
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抛 锚式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最在挑战之一就是角色的转达 换,即教师应从信息提供者、转变为“教练”和学生 的“学习伙伴”,即教师自己也应该是一个学习者。 例如:应激励学生在探究支撑物时,去识别自己的问 题、目的和课题。教师允许学生尽自己的最大可能指 导自己的学习。
抛锚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模式

抛锚式教学模式

缺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 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或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境下进行 学习,可以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 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从而使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 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如果原有知识与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 如果原有知识与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 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对于化学这门学科,其内容有严谨结 构,化学的现象和规律源于生活,应从生活实际出发。这就要求创设 有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包含许多不同情境的应用实例和有关的信息 资料,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教师 在教学活动中应注意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引用生活中的实例,制造 学生在认知上的冲突以引起他们的反省及思考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 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真实情境,如果再与仿真技术相结合, 则能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效果。例如《元素周期表》 则能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效果。例如《元素周期表》第二、第三课时 的教学,为创设理解元素周期律的教学环境,首先提出思考题:如何 利用元素周期表判断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强弱?怎样通过实验归 纳得出规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从同 周期元素和同主族元素两方向进行研究。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做好 记录。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根据实 验记录加以分析、归纳和总结,如有条件还可以运用多媒体作动态演 示,帮助学生从中得出同周期元素与同主族元素的结构、位置与金属 性、非金属性变化的关系的结论。
2.主动学习 2.主动学习 有关研究发现,使学生理解问题解决和交际 体验的最好方式就是让他们积极地参与由影像支 持的各种活动。在抛锚式教学的夏洛克项目中, 持的各种活动。在抛锚式教学的夏洛克项目中, 这些活动包括:a)注意影像中建议的有关进一步 这些活动包括:a)注意影像中建议的有关进一步 探索问题的提示部分;b)确认与这些问题相关的 探索问题的提示部分;b)确认与这些问题相关的 信息来源(通常主要是通过图书馆和数据库的搜 寻);c)阅读相关信息并将其带回小组;d)与班 寻);c)阅读相关信息并将其带回小组;d)与班 级中其他成员交流小组工作的成果。 在杰斯帕系列中包括的活动有:a)考虑多种 杰斯帕系列中包括的活动有:a)考虑多种 可能的解决方案;b)确定完成每项方案所必需的 可能的解决方案;b)确定完成每项方案所必需的 子目标;c)识别相关资料并将其与非相关的资料 子目标;c)识别相关资料并将其与非相关的资料 区分开来;d)核算相宜的答案,以便对多种解决 区分开来;d)核算相宜的答案,以便对多种解决 方案进行评估;e)与同组或同班成员交流自己的 方案进行评估;e)与同组或同班成员交流自己的 推理。

抛锚式教学模式

抛锚式教学模式

抛锚式教学模式初探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

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基于问题教学”。

本节课就是基于这个模式,通过抛出不同“锚”,不断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并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解决日常生活中有关音频处理的实际问题,以达到知识的迁移,帮助学生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

一、教材分析本节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五章《多媒体信息加工》第2节“数字化音频的简单加工”的内容。

数字化音频信息已成为信息社会中人们进行信息交流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所以有必要培养学生处理音频信息加工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运用适当的音频编辑软件(cool edit pro软件)进行音频的编辑与加工。

过程与方法:能根据表达、交流或创作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媒体和工具完成音频作品,用以呈现信息、发表观点和交流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上机完成“剪辑手机铃声”、“配乐散文”“串歌”等音频的加工,体验音频信息加工的快乐,感受制作音乐的无穷魅力!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用cool edit pro软件进行音频信息的加工和合成。

难点: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选择cool edit pro软件中提供的功能制作理想的音频素材。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抛出艺术节中“大联唱”背景音乐制作和手机铃声制作两个“锚”,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

设计意图:以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为例,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步:cool edit pro软件简介教师简要介绍这款软件界面及其使用方法,注意移动音块(右键拖动),波形编辑界面与多音轨编辑界面的切换,保存文件格式的选择等。

抛锚式教学模式(一)

抛锚式教学模式(一)

抛锚式教学模式(一)抛错式教学模式是深受目前西方盛行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影响、以技术学为基础的一种重要的教学范型。

抛锚式教学与情境地学习、情境认知以及认知的弹性理论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只是该理论主要强调以技术学为基础的学习。

抛锚式教学模式是由温特比尔特认知与技术小组(以下简称CTGV)在约翰·布朗斯福特(John Bransford)的领导下开发的。

约翰·布朗斯福特作为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对抛锚式教学的理论和研究作出了贡献。

抛描式教学的目的抛锚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镶嵌式教学以及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全过程。

总之抛描式教学是使学生适应日常生活学会独立识别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真实问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

抛锚式教学的课程 1990年以来CTGV工作的重点是利用影像作为“锚”为教与学提供一个可以依靠的宏观背景。

这种影像的设计全然不同于通常教育中使用的影像的设计。

大部分传统的教育影像基本上是由礼堂图象支持的讲座它所强化的是教学的“知识传递”观即假设知识是由专家传递给新手的由教师传递给学生的。

CTGV的目标则与此相反:他们试图创设有趣、真实的背景以激励学习者对知识进行积极的建构。

因此抛锚式教学不同于通常课堂上的讲座它在教学中使用的“锚”是有情节的故事而且这些故事设计得有助于教师和学生进行探索。

在进行教学时这些硌可作为“宏观背景”提供给师生以区别于“微观背景”。

微观背景的基本特征是一般可在课文结束处发现的一毓没有联系的“应用性问题”。

而抛锚式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利用真实的宏观背景去再创背景中学习的优势。

这类学习正是儿童和进入学徒期的人能够胜任的。

计算机和光盘技术能易于学习者重访该宏观背景的特定部分并从多种观点的角度对问题加以提示。

CTGV开发和测试了两个软件软件之一是《年轻的夏洛克·霍姆斯和奥立佛》(“Young Sherlock and Olive”)它主要用于包括历史在内的社会研究和基础文化知识的教学。

抛锚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1.抛锚式教学的含义抛锚式教学又叫“实例式教学”“基于问题的教学”“情境性教学”,要求教学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一旦问题确定,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随之而定(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

2.抛锚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2)确定问题(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3)自主学习(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并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协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5)效果评价(需要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

3.抛锚式教学的设计原则(1)学习与教学活动应围绕某一“锚”来设计,所谓“锚”应该是某种类型的个杂研究或问题情境地。

(2)课程的设计应允许学习者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索。

抛锚式教学的设计原则依据的是杰布森有关“供给者”的解释。

杰布森指出,环境的不同特征支持着各种特殊有机体的活动,同样,不同类型的教材也支持着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

作为教学支撑物的“锚”的设计在于促进建构主义学习观所强调的学习活动类型。

这种活动类型不同于由其它类型教材所促进的活动类型。

例如:在语言和阅读的传统教学中,学生通常从一个故事跳到另一个故事,却没有花足够的时间对某一领域做进一步深入的探索。

在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文字题通常提出目标和仅仅为解题所必需的数字,因此,除简单的计算外,学生无须作出任何努力。

相比之下,《杰斯帕历险经历》则在解决问题时为学生提供了创建问题结构、探索问题解答的机会,并无形中导致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小组互动以支持生成性学习。

论抛锚式教学模式

论抛锚式教学模式

论抛锚式教学模式迄今为止,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开发教学模式最成功的是在约翰·布朗斯福特领导下的温特比而特认知与技术小组(以下简称CTGV)开发的抛锚式教学模式,它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一种重要的情景教学模式,其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情景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凭借学生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

亲身体验完成从识别目标、提出目标到达到目标的全过程。

教学中说使用的真实环境,也就是“锚”具体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技术。

抛锚式教学将技术当作教学依靠的“锚”特别强调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方面,依靠技术创设逼真的学习情境:另一方面,学生可以依靠交互式计算机、影碟光盘和互动网站等技术支持。

二是宏环境。

它通常指包含所需解决问题或主题的一个故事,一段冒险或一个情景,且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抛锚式教学强调创设有情节的。

一、抛锚式教学模式的课程与教材CTGV以影像形式,采用有助于教师和学生进行探索的有情节的故事作为“锚”,利用计算机和光盘技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宏观的教学和学习的背景。

CTGV开发和测试了一个教学软件。

名字是《年轻的夏洛克·霍姆斯和奥立佛》,它主要用于包括历史在内的社会研究和基础文化知识的教学,这一软件是以电影的形式被录制在光盘上。

在进行教学时。

学生可先观看影片,然后以制片人的角度从质量和真实性方面对影片中每个人物的阐述进行检查一主要情节和次要情节是怎样发生因果联系的?故事场景以及场景中的主人公的活动是否真实?通过追踪因果联系、学生有可能获恶整个故事的结构,获得有关维多利亚时代的英格兰生活现实的大量知识。

二、抛锚式教学的方法抛锚式的教学模式中有多种方法,如镶嵌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并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向他们提供援助。

例如:当学生在解决某一问题时,不知道如何去做。

此时,教师首先鼓励学生运用他们的直觉接近问题,然后向他们提供获得进步所必需的援助,或鼓励学生相互学习,以达到尽快解决问题的目的,镶嵌式教学时段是历险故事的自然组成部分,它产生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要:随着历险故事情节的展开,学生为解决问题必须获得一些辅助信息,不熟悉这些信息就无法进一步探索,这时,教师就可以从学习的需要出发组织有关信息的“镶嵌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模式

抛锚式教学模式

抛锚式教学模式抛锚式教学模式是一种针对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

该模式的核心理念是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发问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将介绍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和实施步骤,以及实施该模式的优势和挑战。

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其主动学习的能力。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抛锚式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角色转变,将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知识探索者。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支持者。

实施抛锚式教学模式的步骤如下:1.设计引导性问题: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目标设计引导性问题。

这些问题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2.提供学习资源: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如教材、课件、实验设备等。

这些资源应该能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引导性问题,进行独立或协作的学习探索。

学生可以采用阅读文献、实验探索等方式来解决问题。

4.提供反馈和指导: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跟踪和指导,并提供及时的反馈。

通过反馈,学生可以了解到自己学习的进展和不足之处,从而进行调整和改进。

5.总结和分享: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该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教训,并与其他同学分享。

通过分享,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和启发,拓宽自己的思维和视野。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在教学中设置的问题和任务,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积极思考和探索,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协作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创新思维和创造性的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抛锚式教学模式

抛锚式教学模式

抛锚式教学模式猴嘴中学朱慧琴抛锚式教学模式是由温比尔特认知与技术小组在约翰布朗斯福特的领导下开发的。

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镶嵌式教学以及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并达到目标的全过程”。

“锚”不仅是学习者应用已掌握知识的情境,更重要的是使用“锚”来帮助学生发现新学习的必要,从而树立学习目标的重要性。

也就是说教学应该帮助学生在完整的真实情境中确认学习目标。

教师预先教授一些知识是为了提供帮助学生继续前进的资源和“脚手架”。

教学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搭建“脚手架”。

抛锚式教学并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向他们提供帮助或“脚手架”。

“脚手架”应该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搭建,是为发展学生进一步理解而提供一定的支撑,使学生的理解逐步深入,不断地提高。

2.围绕“锚”来组织教学。

围绕“锚”组织教学,并不是排斥学生的亲自实践。

“锚”是使教学开始的有效方式,但不是终极目标。

抛锚式教学的目标是鼓励学生自我生成的学习,围绕“锚”组织教学再逐步过渡到学生的“亲自实践”的问题解决有几个优点:第一,对于教师来说,围绕“锚”组织教学比寻求所有的资源以完成任务要更易于掌握;第二,由于学生的程度不同,首先围绕某个“锚”进行学习有助于他们作好完成任务的准备;第三,“锚”提供了一个共享的知识背景,这有助于学习者和其他成员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和积极地参与;第四,“锚”提供了学习者自我敏感的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保证他们尽可能地从教学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理解。

1.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抛锚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因为学生理解问题解决和交流经验的最佳方式是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

2鼓励合作学习。

抛锚式教学的一个目标是创设有助于合作学习的环境。

因为“锚”中描述的问题比较复杂,单个学生是无法完全解决的,因而合作学习是必要的。

抛锚式教学设计模式

抛锚式教学设计模式

抛锚式教学设计模式抛锚式教学设计模式,又称为“anchored instruction”,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该模式通过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参与问题解决和知识构建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起与现实问题的联系,进而提高他们在这个领域中的表现。

抛锚式教学设计模式最早由美国教育学家约翰·布鲁纳(Jonathan Bruner)提出。

他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扮演问题解决者的角色,将学习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通过实践和实际应用来学习和理解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追求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抛锚式教学设计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一个具体的现实问题或项目。

教师应该选择一个学科相关且符合学生实际经验和兴趣的问题或项目作为教学的起点。

这样一来,学生在解决问题或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相关知识。

2.对问题或项目进行情境设置。

通过创造一个真实的情境和背景描述,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内涵和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3.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决或项目完成。

教师应该通过提供相关的资源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问题解决或项目完成的过程。

同时,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引导他们思考和分析问题,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4.反思和总结。

在问题解决或项目完成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

通过对整个过程的回顾和思考,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也可以发现和解决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

抛锚式教学设计模式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也能够培养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然而,抛锚式教学设计模式也存在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教师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教学经验,能够创造出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情境和背景。

其次,该教学模式需要较多的时间和资源投入,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抛锚式教学法的方法

抛锚式教学法的方法

抛锚式教学法的方法抛锚式教学法可有趣啦!一、创设情境抛“锚”这就像是给学生们打造一个超级有趣的故事场景或者真实的生活片段。

比如说要教数学里的购物算账,那就模拟一个小商店的场景。

把教室的一角布置成小商店,放上各种小物品,标上价格。

这时候这个小商店的场景就是那只“锚”啦,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兴趣给勾起来了。

他们就像真的走进了购物的世界,而不是干巴巴地对着数学算式。

二、确定问题。

在这个有趣的情境里,就会出现好多问题。

就拿小商店来说,可能会有“我有50元,买了一个20元的东西,该找回多少钱呀?”“如果我想买三个5元的东西,一共要花多少钱?”这些问题就是从情境里自然而然冒出来的。

学生们得自己去发现问题,这可比老师直接告诉他们问题有意思多啦。

三、自主学习。

发现问题后,就轮到学生们自己开动小脑筋啦。

他们可以在这个情境里,自己找办法解决问题。

也许有的学生会拿着小物品,一个一个地数价格标签,有的会在心里默默计算。

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会犯错,但是没关系呀,这都是成长的小脚印。

老师呢,就在旁边看着,偶尔给点小提示,就像给小花朵浇点水一样。

四、协作学习。

这一步可热闹啦!学生们可以分组讨论。

在小商店的情境里,小组里的成员会互相分享自己的计算方法。

有的说“我是一个一个加起来算的”,有的说“我用乘法算更快呢”。

大家互相交流,就像一群小蜜蜂在分享花蜜。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能学到更多的方法,而且还能学会怎么和小伙伴合作,可棒了。

五、效果评价。

最后呢,就是看看学生们学得怎么样啦。

可不能是那种严肃的考试哦。

还是在小商店的情境里,让学生们再进行一些购物的小任务,看看他们是不是真的掌握了计算的方法。

也可以让学生们互相评价,说说小伙伴哪里做得好,哪里还可以改进。

这样的评价轻松又有趣,还能让学生们更有学习的动力呢。

抛锚式教学法就是这么好玩又有效的教学方法呀!。

抛锚式教学模式(一)

抛锚式教学模式(一)

抛锚式教学模式(一)抛错式教学模式是深受目前西方盛行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影响以技术学为基础的一种重要的教学范型。

抛锚式教学与情境地学习情境认知以及认知的弹性理论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只是该理论主要强调以技术学为基础的学习。

抛锚式教学模式是由温特比尔特认知与技术小组(以下简称CTV)在约翰·布朗斯福特(JBf)的领导下开发的。

约翰·布朗斯福特为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对抛锚式教学的理论和研究出了贡献。

抛式教学的目的BR抛锚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镶嵌式教学以及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学习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全过程。

总之抛式教学是使学生适应日常生活学会独立识别题提出题解决真实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

抛锚式教学的课程BR990年以来CTV工的重点是利影像为“锚”为教与学提供一个可以依靠的宏观背景。

这种影像的设计全然不同于通常教育中使的影像的设计。

大部分传统的教育影像基本上是由礼堂图象支持的讲座它所强化的是教学的“知识传递”观即假设知识是由专家传递给新的由教师传递给学生的。

CTV的目标则与此相反:他们试图创设有趣真实的背景以激励学习者对知识进行积极的建构。

因此抛锚式教学不同于通常课堂上的讲座它在教学中使的“锚”是有情节的故事而且这些故事设计得有助于教师和学生进行探索。

在进行教学时这些硌可为“宏观背景”提供给师生以区别于“微观背景”。

微观背景的基本特征是一般可在课结束处发现的一毓没有联系的“应性题”。

而抛锚式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利真实的宏观背景去再创背景中学习的优势。

这类学习正是儿童和进学徒期的人能够胜仸的。

计算和光盘技术能易于学习者重该宏观背景的特定部分并从多种观点的角度对题加以提示。

CTV开发和测试了两个软件软件之一是《年轻的夏洛克·霍姆斯和奥立佛》(“YuSkOv”)它主要于包括历史在内的社会研究和基础化知识的教学。

请简述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

请简述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

请简述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

抛锚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基本步骤如下:
1. 呈现问题或挑战: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或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2. 学生独立思考:学生被要求独立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或策略。

3. 学生讨论和合作:学生之间或与教师共同讨论问题,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进行合作探究。

4. 发现问题和知识缺口:在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中,他们可能会发现一些问题或知识缺口,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探究。

5. 引导学习:教师根据学生的发现和知识缺口,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知识、理论和技巧,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6. 实践和应用: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实验或其他实践活动,应用他们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

7. 总结和反思:学生总结他们的学习经验和成果,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策略,以及所学到的东西的实际应用和意义。

8. 反馈和评价:教师向学生提供反馈,评价他们的学习成果,并鼓励他们继续学习和思考。

这些步骤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情境进行调整和扩展,以适应不同的学科领域和教学内容。

(完整word版)抛锚式教学策略

(完整word版)抛锚式教学策略

抛锚式教学策略的实施过程抛锚式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策略。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教学策略很多,如支架式教学策略、随机进入式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等。

其中抛锚式教学策略强调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主张学生自主学习。

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关键,正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协作学习的能力。

一、抛锚式教学策略的含义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

抛锚式教学策略就是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基础之上而形成的一种教学策略。

在该策略中,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通过“抛锚”确定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

由于抛锚式教学策略是以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为基础,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策略”或“基于问题的教学策略”。

抛锚式教学策略由如下几个步骤组成:1、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2、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

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3、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例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以及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等),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抛锚式教学策略的特点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基于真实问题情境下的探索、学习的过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建构主义强调通过完成真实任务达到学习的目的。

笔者认为基于建构主义基础上的抛锚式教学策略具有如下特点:1、强调教学要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多种学习途径相整合。

教资知识点-抛锚式教学模式

教资知识点-抛锚式教学模式

教资知识点-抛锚式教学模式遵循“创设情境一确定问题一自主学习一协作学习一效果评价”基本程序的教学模式是()。

A.范例教学模式B.抛锚式教学模式C.引导一发现教学模式D.情境一陶冶教学模式【答案】B【解析】B项抛锚式教学模式:创设情境一确定问题一自主学习一协作学习一效果评价,符合题意,当选。

A项范例教学模式:范例性地阐明“个”案一范例性地阐明“类”案一范例性地掌握规律原理一掌握规律原理的方法论意义一规律原理的运用训练,不符合题意,排除。

C 项引导一发现教学模式:提出问题一做出假设一验证一总结提高,不符合题意,排除。

D项情境一陶冶教学模式;创设情境一情境体验一总结转化,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广泛利用环境信息,注意调动和发掘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这种教学方法是()。

A.发现学习法B.非指导性教学法C.暗示教学法D.范例教学法【答案】C【解析】暗示教学法代表人物是洛扎诺夫,就是通过各种暗示,调动学生无意识活动的教学,故正确答案为C。

我国进行的“六课型单元”教学、“六步教学法”、“学导式”教学等都属于()。

A.传递一接受教学模式B.引导一发现教学模式C.自学一辅导教学模式D.集体教学模式【答案】C【解析】自学一辅导教学模式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独立进行学习的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是我国教育理论界根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教会学生学习的教学指导思想,在实践、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典型代表就是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

故正确答案为C。

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各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是()。

A.教学组织形式B.教学原则C.教学模式D.教学方式【答案】C【解析】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和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稳定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模型及其具体操作的实践活动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抛锚式教学模式(一)-“ 抛错式教学模式是深受目前西方盛行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影响、以技术学为基础的一种重要的教学范型。

抛锚式教学与情境地学习、情境认知以及认知的弹性理论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只是该理论主要强调以技术学为基础的学习。

抛锚式教学模式是由温特比尔特认知与技术小组(以下简称CTGV)在约翰·布朗斯福特(John Bransford)的领导下开发的。

约翰·布朗斯福特作为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对抛锚式教学的理论和研究作出了贡献。

抛描式教学的目的抛锚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镶嵌式教学以及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全过程。

总之,抛描式教学是使学生适应日常生活,学会独立识别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真实问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

抛锚式教学的课程1990年以来,CTGV工作的重点是利用影像作为“锚”为教与学提供一个可以依靠的宏观背景。

这种影像的设计全然不同于通常教育中使用的影像的设计。

大部分传统的教育影像基本上是由礼堂图象支持的讲座,它所强化的是教学的“知识传递”观,即假设知识是由专家传递给新手的,由教师传递给学生的。

CTGV的目标则与此相反:他们试图创设有趣、真实的背景以激励学习者对知识进行积极的建构。

因此,抛锚式教学不同于通常课堂上的讲座,它在教学中使用的“锚”是有情节的故事,而且这些故事设计得有助于教师和学生进行探索。

在进行教学时,这些硌可作为“宏观背景”提供给师生,以区别于“微观背景”。

微观背景的基本特征是一般可在课文结束处发现的一毓没有联系的“应用性问题”。

而抛锚式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利用真实的宏观背景去再创背景中学习的优势。

这类学习正是儿童和进入学徒期的人能够胜任的。

计算机和光盘技术能易于学习者重访该宏观背景的特定部分并从多种观点的角度对问题加以提示。

CTGV开发和测试了两个软件,软件之一是《年轻的夏洛克·霍姆斯和奥立佛》(“Young Sherlock and Olive”),它主要用于包括历史在内的社会研究和基础文化知识的教学。

这是录制在光盘上的电影。

在进行教学时,学生可先观看影片,然后从制版人的角度提示影片,制版人则从质量和真实性方面对每个人的阐述进行检查。

主要情节与次要情节是怎样发生因果联系的?这些情节有多有趣?故事场景以及场景中的主人公的活动是否真实?通过追踪因果联系、主人公的动机和指向目标的行动,学生有可能学习故事结构以及有关处于世纪之交的维多利亚时代英格兰生活现实的大量知识并了解如何提示极其多样化的故事和场景的特性和真实性的一般指南。

另一软件是《杰斯帕·伍德巴瑞问题解决系列》(“Jasper Woodbury Solving Series”),它以跟科学、历史、社会研究以及文学相关的数学问题的解答为主。

是以情境地教学为目的精心设计的一系列历险故事,并摄制成影片。

到1990年为止,该软件包括两次历险经历:其中一例为“船之旅”,它要求学生确定,杰斯帕是否有可能使船在未耗尽汽油的情况下,于曝前返航;另一例则要求学生帮助寻找一条最佳算什么,把一只受伤的鹰,从汽车不能抵达的区域拯救出来。

这一系列历险经历都涉及距离、速度和时间等数学概念,而且在设计时注意将这些概念根历史、科学和文学等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

抛锚式教学的设计原则抛锚式教学有以下两条重要的设计原则:学习与教学活动应围绕某一“锚”来设计,所谓“锚”应该是某种类型的个杂研究或问题情境地。

课程的设计应允许学习者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索。

抛锚式教学的设计原则依据的是杰布森有关“供给者”的解释。

杰布森指出,环境的不同特征支持着各种特殊有机体的活动,同样,不同类型的教材也支持着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

作为教学支撑物的“锚”的设计在于促进建构主义学习观所强调的学习活动类型。

这种活动类型不同于由其它类型教材所促进的活动类型。

例如:在语言和阅读的传统教学中,学生通常从一个故事跳到另一个故事,却没有花足够的时间对某一领域做进一步深入的探索。

在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文字题通常提出目标和仅仅为解题所必需的数字,因此,除简单的计算外,学生无须作出任何努力。

相比之下,《杰斯帕历险经历》则在解决问题时为学生提供了创建问题结构、探索问题解答的机会,并无形中导致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小组互动以支持生成性学习。

抛锚式教学的方法搭建脚手架抛描式教学并不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向他们提供援助和搭建脚手架。

例如:当学生在解决某一问题时,不知道如何做加法、减速法或进行分与时的换算,此时,教师就会及时地参与教学:他首先鼓励学生运用他们的直觉接近问题,然后向他们提供获得进步所必需的援助。

这经常包括在课本和其它的信息源中发现相关的材料,或鼓励学生相互学习,以达到尽快解决问题的目的。

在解决了一个杰斯帕的挑战、发现对新技能的需要并懂得何时应这样做以后,教师和学生常常共同提出超出杰斯帕背景的工作范围。

如,当学生比较清晰地意识到需要更好地理解小数及其与摩擦力的关系后,他或她就可以提出把解决这个问题作为一个新的学习目标。

许多从事杰斯帕系列教学的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处理成功应付各种挑战所必需的复杂概念,常常为学生搭建脚手架。

例如,一些教师帮助学生制作和利用图表,以便使学生确定,如何将以“里/分钟”定义的速度转换为“里/小时”定义的速度。

有的教师创造了易于操纵的测量工具,用以测量时间和距离。

镶嵌式教学在两个新的杰斯帕的几何历险中,研究人员采用了“镶嵌式教学”的形式为学生搭建脚手架。

通常,镶嵌式教学时段是历险故事的自然组成部分,它产生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要:随着,历险故事情节的展开,学生为解决问题必须获得一些辅助信息,如何使用指南针和指南手册,如何看地形图等。

不熟悉这些信息就无法进一步探索,这时,教师就可以从学习的需要出发组织有关信息的“镶嵌式教学”,以排除学习中的障碍。

研究人员主要是把镶嵌式片断作为与镶嵌式数据相类似的材料加以运用的。

他们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遇到需要理解镶嵌式教学时段所提供的概念和程序时,能善于回到相关的教学时段。

主动学习有关研究发现,使学生理解问题解决和交际体验的最好方式就是让他们积极地参与由影像支持的各种活动。

在抛锚式教学的夏洛克项目中,这些活动包括:a)注意影像中建议的有关进一步探索问题的提示部分;b)确认与这些问题相关的信息来源(通常主要是通过图书馆和数据库的搜寻);c)阅读相关信息并将其带回小组;d)与班级中其他成员交流小组工作的成果。

在杰斯帕系列中包括的活动有:a)考虑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b)确定完成每项方案所必需的子目标;c)识别相关资料并” 将其与非相关的资料区分开来;d)核算相宜的答案,以便对多种解决方案进行评估;e)与同组或同班成员交流自己的推理。

探索问题的多种可能解答在这种抛锚式或情境地性教学中,任何一个问题都存在着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多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往往产生于学生有趣而深入的讨论。

在杰斯帕系列中,解决方案的多样性随问题难度的增加而增加。

虽然每项一个杰斯帕的历险都包含一个基于影片的解决方案,以便炽影片提供一个结尾。

但是,研究人员向教师提供的教材则强调,每一个历险问题都存在着多种解决方案,而且影像中的解答并非是最好的。

同样,在摄制的影片中,当赏提供解决方案时,总是特别强调,根据每个人独创的假设,可能存在许多不同的解决方案并鼓励学生将他们自己的方案与影片中提供的方案进行比较,评价各自的优缺点。

最后,在条件许可时,研究人员还可以将学生自已的解决方案制成录像带,将它们作为一种资源保存下来,供其他班级教学之用。

由学生担任教学的指导者教师为增强家长和社区成员对抛锚式教学的理解,曾邀请他们来校上课,亲自解决一个历险问题。

在这样的课堂上,通常由学生作为教学的指导者。

在家长们离解题思路太远时,学生会及时地给予他们帮助。

CTGV的研究人员曾在包括企业领导、总裁、主管和其他教师在内的各种小组中使用这种方法。

成果都十分显著。

教学的真实性、问题的复杂性、解决问题所富有的挑战性以及作为指导者的学生所拥有的丰富知识,这一切都给成年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与此同时,学生也在角色的置换中获得新的体验:成功有助于增强自信,激发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和兴趣;与成年人的交片以及被成年人的认同则有助于学生的社会成熟。

发展有关体验的表征抛锚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发展对自己体验的表征,以便为正迁移创造条件。

例如,在夏洛克项目中,学生不仅仅关注在“年轻的夏洛克”影像中所呈现的具体故事,而且还讨论撰写连贯而富有感染力的故事的一般原则。

在杰斯帕系列中学生学习多种解决途径表征,总结数据并讨论各种题目的一般牲(如,旅行的策划、商务活动的策划、测量等)。

由于每一个题目都有两种历险,学生对它们的异与同的讨论有助于他们将注意力集中于一般特征,而不是具体细节。

研究人员还开发了一引起材料,它们能鼓励学生从新的观点出发重访最初的历险经历并参与对“如果…则怎样”(“what if”)的问题的思考,即思考历险中一些参数的变化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学生自己生成项目抛锚式教学以专门设计的“锚”作为支撑物以启动教学,但这并非是教学的绺。

抛锚式教学鼓励学生自己生成学生项目。

例如:从事夏洛克面目的学生已经出版了定期刊物和深受学生喜爱的多媒体软件。

同样,进行杰斯帕教学的学校也已经完成与学生在课堂上解决的历险问题有关的面目。

其中有几个班级利用从先前学习中获得的旅行笄技能制定了一个教育旅行的计划,随后,又利用学到的商务笄的思想,制定了他们自己为旅行募集资金的商务计划。

所以,研究人员主张先围绕作为支撑物的“锚”组织教学,然后过渡到围绕学生自己生成的真实项目组织教学。

智能模拟合作学习不过,实验研究也发现,有时,小组学习工不能象预期的那样总是发挥有效的作用。

在有些场合,小组工作的机会确能导致较好的个人迁移,但有时效果则不佳。

这一事实迫使研究人员进一步去认识抛锚式背景中小且形式的问题解决并力求从个人和小组两个方面对此类教学进行评价。

CTGV现已开始与其他一引起研究者合作研究小组场景中由学生自发形成的讨论。

该研究提示了小组互动对问题表征的影响。

这一研究成果有助于研究人员通过提供教学和帮助学生选择特定角色来促进合作学习。

同时,CTGV还打算通过录象提供有效与无效小组互动模式的对照,以帮助学生改进他们合作学习的技能。

抛锚式教学中的教师角色抛锚式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最在挑战之一就是角色的转达换,即教师应从信息提供者、转变为“教练”和学生的“学习伙伴”,即教师自己也应该是一个学习者。

例如:应激励学生在探究支撑物时,去识别自己的问题、目的和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