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塑件表面缺陷PPT课件

合集下载

塑胶件的24种常见不良缺陷图片PPT课件

塑胶件的24种常见不良缺陷图片PPT课件
一、缩水:
缩水(凹痕)
缩水(凹痕)
•1
二、气纹:
气纹
•2
三、缺料(走胶不足):
走胶不足
缺料
•3
四、水口不平:
水口不平
•4
五、披锋(毛边):
披锋
夹线(结合线)
•6
七、黑点:
黑点NG!
•7
八、变形:
平面中间拱起变形
柱子弯曲变形
•8
九、混色(异色):
混色
混色(杂色料)
上盖色偏哑
下盖色偏亮
•19
二十、披锋丝(拉丝):
披锋丝(拉丝)NG
•20
二十一、应力痕:
应力痕:因注射时内应力过大而在产品表面形成的光影;
•21
二十二、进胶位发蓝:
进胶点发蓝
•22
二十三、多胶:
多胶 NG
•23
•9
十、划伤(刮伤):
划伤
刮花
•10
十一、烧焦:
烧焦
•11
十二、拖花(拉伤):
拖花(拉伤)
•12
十三、顶高(顶白):
顶高(顶针印)
•13
十四、料花:
料花
•14
十五、油污:
油污NG!
•15
十六、碰伤:
碰伤
•16
十七、削伤:
削缺(削伤)
•17
十八、气泡:
气泡(透明件中央白泡状)
•18
十九、色差(上下盖阴阳色):

塑胶件的24种常见不良缺陷图片

塑胶件的24种常见不良缺陷图片

22
二十二、进胶位发蓝:
进胶点发蓝
2021/10/10
23
二十三、多胶:
多胶 NG
2021/10/10
24
二十四、粘胶:
粘胶 :因模具内侧附着有积炭或脏物导致产品表面少胶;
2021/10/10
25
6
六、夹线(结合线):
夹线 夹线(结合线)
2021/10/10
7
七、黑点:
黑点NG!
2021/10/10
8
八、变形:
平面中间拱起变形
柱子弯曲变形
2021/10/10
9
九、混色(异色):
混色
混色(杂色料)
2021/10/10
10
十、划伤(刮伤):
划伤
刮花
2021/10/10
11
十一、烧焦:
烧焦
2021/10/10
12
十二、拖花(拉伤):
拖花(拉伤)
2021/10/10
13
十三、顶高(顶白):
顶高(顶针印)
2021/10/10
14
十四、料花:
料花
2021/10/10
15
十五、油污:
油污NG!
2021/10/10
16
十六、碰伤:
碰伤
2021/10/10
17
十七、削伤:
削缺(削伤)
品质培训教材
塑胶件的24种常见缺陷
2021/10/10
1
一、缩水:
缩水(凹痕)
2021/10/10
缩水(凹痕)
2
二、气纹:
气纹
2021/10/10
3
三、缺料(走胶不足):

塑胶件的24种常见不良缺陷图片演示幻灯片

塑胶件的24种常见不良缺陷图片演示幻灯片
品质培训教材
塑胶件的24种常见缺陷 图片
1
一、缩水:
缩水(凹痕)
缩水(凹痕)
2
二、气纹:
气纹
3
三、缺料(走胶不足):
走胶不足
缺料
4
四、水口不平:
水口不平
5
五、披锋(毛边):
披锋
毛边
6
六、夹线(结合线):
夹线 夹线(结合线)
7
七、黑点:
黑点NG!
8
八、变形:
平面中间拱起变形
柱子弯曲变形9Βιβλιοθήκη 九、混色(异色):混色
混色(杂色料)
10
十、划伤(刮伤):
划伤
刮花
11
十一、烧焦:
烧焦
12
十二、拖花(拉伤):
拖花(拉伤)
13
十三、顶高(顶白):
顶高(顶针印)
14
十四、料花:
料花
15
十五、油污:
油污NG!
16
十六、碰伤:
碰伤
17
十七、削伤:
削缺(削伤)
18
十八、气泡:
气泡(透明件中央白泡状)
19
十九、色差(上下盖阴阳色):
上盖色偏哑
下盖色偏亮
20
二十、披锋丝(拉丝):
披锋丝(拉丝)NG
21
二十一、应力痕:
应力痕:因注射时内应力过大而在产品表面形成的光影;
22
二十二、进胶位发蓝:
进胶点发蓝
23
二十三、多胶:
多胶 NG
24
二十四、粘胶:
粘胶 :因模具内侧附着有积炭或脏物导致产品表面少胶;
25

塑胶产品常见缺陷概述PPT(37张)

塑胶产品常见缺陷概述PPT(37张)

水分
颗粒
太低
X
太小
供应商




柏拉图( Pareto Charts)
➢ 80%的质量问题是由于20%的原因引起的。 ➢ 找出20%的原因就能解决80%的问题。
数量
70
60 54
50
40
30
20
12
10
5
4
2
0
划伤
油污
黑点
少装
缺料
70%
16%
6%
5%
3%
Causes of Glass Defects, by % of total defects
中要因
大要因
大要因
小要因
中要因
小要因
中要因
小要因
小要因
中要因
小要因


小要因

中要因 小要因
中要因

小要因
中要因
小要因
大要因
大要因
缺陷的来源----变异(5M1E)
方 法
练习
缓慢

疲劳
温度
超时加班
污染 稳定性
色差
原材料
机器
老旧 缺少保养
环境
灰尘
不良现象
准确度 使用方法
测量
什么是5M1E?
原料
人 机 料 法 环 测量 好
--产品表面出现的白色 条纹。
➢ 原料问题--主要是由 于材料的吸湿性引起 的。
顶针断裂(Pin Broken)
- 顶针断造成。
烧焦(Burn Mark)
--由于过热造成的变色。
➢ 机械原因,例如,由于异常 条件造成料筒过热,使树脂 高温分解、烧伤。

常见塑胶产品缺陷讲义(PPT 28页)

常见塑胶产品缺陷讲义(PPT 28页)

上面的图片是软X射线拍摄的透射图片。在软X光图片表明成型品内部存
在空穴,呈白色。在OK品(合格品)中,仅在轴的插入部分(浇口附
近)呈现白色。而在NG品(废品)中,除此以外还有2处呈现白色,表
明产生了空洞。
19.01.2020
21
(2)气体空洞与真空空洞的区别
空洞的原因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大量气体的混入,另一种则 是厚壁处的的树脂收缩。前者称为“气体空洞”,后者称为 “真空空洞”,以示区别。
光泽不好
(1)何谓光泽不好?(外观)
光泽不好是指成型品未粘着在模具上,即复制不良。
图1. 外观评价用的试样表面上出现的光泽不好(凹痕) (*试样大小约为20cm/材料为Duracon M90)
F19.01.2020 图2. □120平板表面上出现的光泽不好(玻纤析出)(材料为Fortron 1140A1)
图1. 压花外观评价试样上 出现的压花不均匀 (* 试样长度约为10cm)
(2)压花不均匀的生成原因
(2-1) 保压力不足
压花不均匀是由于将树脂粘着在模腔时所需的保压力不足而引起的。保压力降
低的条件如下:
(1)机筒温度偏低(包括喷嘴)
(2)模具温度偏低
(3)浇口偏小
(4)分流道偏细
(5)保压力设定值偏低
银纹是指成型品表面出现气体或空气的一种现象。 气体是由树脂或添加剂的分解、或者不同树脂的混 入引起的,空气则是计量时卷入的。此外还有水分 的影响。
图1. □120平 板表面上出现 的银纹
19.01.2020
17
压花不均匀 (蚀纹不匀)
(1) 何谓压花不均匀?(外观) 压花不均匀是指模具上的压花图案未能干净利落地复制在成型品上。

塑胶件的种常见不良缺陷图片(ppt)

塑胶件的种常见不良缺陷图片(ppt)
混色
混色(杂色料)
十、划伤(刮伤):
划伤
刮花
十一、烧焦:
烧焦
十二、拖花(拉伤):
拖花(拉伤)
十三、顶高(顶白):
顶高(顶针印)
十四、料花:
料花
十五、油污:
油污NG!
十六、碰伤:
碰伤
十七、削伤:
削缺(削伤)
十八、气泡:
气泡(透明件中央白泡状)
十九、色差(上下盖阴阳色):
上盖色偏哑
下盖色偏亮
二十、披锋丝(拉丝):
披锋丝(拉丝)NG
二十一、应力痕:
应力痕:因注射时内应力过大而在产品表面形成的光影;
二十二、进胶位发蓝:
进胶点发蓝
二十三、多胶:
多胶 NG
塑胶件的种常见不 良缺陷图片(ppt)
一、缩水:
缩水(凹痕)
缩水(凹痕)
二、气纹:
气纹
三、缺料(走胶不足):
走胶不足
缺料
四锋
毛边
六、夹线(结合线):
夹线 夹线(结合线)
七、黑点:
黑点NG!
八、变形:
平面中间拱起变形
柱子弯曲变形
九、混色(异色):

塑胶产品常见缺陷概述演示课件(37张)

塑胶产品常见缺陷概述演示课件(37张)

划伤(Scratches)
--产品表面较浅的伤 痕。
➢ 错误的操作方式。 ➢ 机械手造成。 ➢ 顶针造成。 ➢ 产品放置不当。 ➢ 包装造成。 ➢ 模具本身造成。
注:一般如果划伤出现的位置和状 况有规律基本上可以认为是由 于模具、机械手或调机造成。
水口高出(High Gating)
--浇口处高出产品表面 的部分。
--产品表面出现的白色 条纹。
➢ 原料问题--主要是由 于材料的吸湿性引起 的。
顶针断裂(Pin Broken)
- 顶针断造成。
烧焦(Burn Mark)
--由于过热造成的变色。
➢ 机械原因,例如,由于异常 条件造成料筒过热,使树脂 高温分解、烧伤。
➢ 模具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排 气不良所致。这种烧伤一般 发生在固定的地方。
过程
测量 结果
不好
不要等产品做出來后再去看它好不好 而是在制造的时候就要把它制造好
人员、方法

疏忽
精神不集中ຫໍສະໝຸດ 经验不足新手请假多
临时替换
xx不良率高
方法
未按照作业指导书
作业
包装问题
温度 低

操作标准不好


速度
xx不良率高
机器、材料
机器设备
设计不良 模具 老旧
保养不好
X
调整不当



材料
太高

太大
撞伤(Dented)
--产品表面出现的点 状的凹痕
➢ 操作不规范造成。 ➢ 机械手造成。 ➢ 模具本身问题。
裂痕(Crack Mark)
--产品裂开的痕迹。
➢ 可采用降低注射压力, 加大脱模斜度,增加 推杆的数量或面积, 减小模具表面粗糙度 值等方法改善,当然, 喷脱模剂也是一种方 法,但应注意不要对 后续工序,如烫印、 涂装等产生不良影响。

注塑缺陷的分析PPT课件

注塑缺陷的分析PPT课件
1.提高注射速度及注射压力;2.加高熔体温度及 模温
授课:XXX
13
五、玻璃纤维痕; 在熔接线的地方,该处表面形式表现的不光顺,有凸起结构。
成型原因:(1)玻璃纤维与塑料收 缩有极大的差异,两者收缩比值 1:200;(2)玻璃纤维形状细长,它 们在注塑过程中的排列方向会受塑流 的影响,与塑流的流向一致。特别在 熔接线处玻璃纤维方向会出现急剧变 化,导致接痕线处出现不平整。
授课:XXX
14
详细图解:箭头代表玻璃纤维走向。 因为玻璃纤维与塑料比起来收缩太小,可以视为不收缩。所以红 色箭头部位的a方向收缩远小于绿色箭头处的收缩,这样就导致 了红色箭头处的塑件表面不平整、鼓包缺陷的产生。
授课:XXX
15
产品设计上 模具设计上 调机生产上
解决方法
1.减少由于零件造型导致的料流的分流。如一个 2mm平整面上切了一个10*10的0.8深的沉槽,该 沉槽如果结构允许,可在四周倒角,保证过度顺 滑。2.选择低玻璃纤维的材料,如15%GF的玻璃 纤维痕优于50%GF。3.强度允许选取玻璃微珠增
熔接线处
熔接线处
熔接线引起的色 差光泽
授课:XXX
4
自然成因:当两条或两条以上料流汇合时,在汇合处以线形体现出来。
料流走势
因为受模具温度影响,料流的 中间部位较模具侧壁的料流温 度高些,所以中部的料流速度 较侧壁会快些。两股料流在塑 件表面上的汇合处就会以缺口
形式汇料。
该缺口即为熔接线,缺口越 大,熔接线越明显。
模壁
空洞
授课:XXX
21
产品设计上 模具设计上 调机生产上
解决方法
1.使壁厚均匀,减少物 料的堆积。
1.选择合理的浇口位置及形 式;2.模具要有充分的运水 系统;3.要有充分的排气。

塑胶产品常见缺陷概述课件(PPT37张)

塑胶产品常见缺陷概述课件(PPT37张)

水分
颗粒
太低
X
太小
供应商




柏拉图( Pareto Charts)
➢ 80%的质量问题是由于20%的原因引起的。 ➢ 找出20%的原因就能解决80%的问题。
数量
70
60 54
50
40
30
20
12
10
5
4
2
0
划伤
油污
黑点
少装
缺料
70%
16%
6%
5%
3%
Causes of Glass Defects, by % of total defects
柏拉图( Pareto Charts)
一、应用5W2H来拟订计划解决
Where
When
Who
What Why
How
How Much
什么是5W2H?
➢ 模具设计的问题。
修伤(Over Cut)
--产品的边缘部位被削 的凹凸不平。
➢ 操作工操作不当造成。 ➢ 缺少相关的培训。
飞边(Flash)
-- 即产品分型面边缘 出现的毛边。
➢ 模具老化。 ➢ 注射压力过高。 ➢ 机器锁模力不够。 ➢ 注射压力过高。 ➢ 调整准确模具的结合
面等部位。 ➢ 模具排气不良。
最大处。 ➢ 设置排气槽
熔接线(Weld Line)
-- 熔接痕是由于来自不同方向 的熔融树脂前端部分被冷 却、在结合处未能完全融 合而产生的。一般情况下, 主要影响外观,对涂装、 电镀产生影响。严重时, 对制品强度产生影响。
➢ 料筒温度不够。 ➢ 注塑压力不够。 ➢ 模具温度不够。 ➢ 模槽内未设排气孔。

注塑成型制品常见缺陷PPT课件

注塑成型制品常见缺陷PPT课件
a* 正方向…红色系列的颜色 负方向…绿色系列的颜色
b* 正方向…黄色系列的颜色 负方向…蓝色系列的颜色
a * 、b *值的数值(绝对值)越大,表示的颜色也越鲜明
30
第30页/共38页
关于色差
ΔE*ab表示的两种颜色的差异程度与感觉的比 较如下
ΔE值范围 0~0.5 0.5~1.5 1.5~3.0 3.0~6.0
32
第32页/共38页
印版错误(Forme Wrong)
产品上的 文字(阳
文)
模具上的印 版(阴文)
定义:此处所指的印版,是指在成型模具制上制有凹凸图 文的印版。印版错误包括指示生产日期、材料类别的箭标 方向错误、零件版本状态错误等图文信息错误。
33
第33页/共38页
手印(Finger mark)
定义:赤手接触产品时留下的印迹。。
34
第34页/共38页
擦花(Abrasion) 划痕(Scratch)
擦花
划痕
定义:制品或涂层表面因受 到碰撞、磨擦或刻划等机械 损伤而留下的未伤及里层的 浅表性痕迹。
定义:制品或涂层表面因受 到碰撞、磨擦或刻划等机械 损伤而留下的有一定深度的 痕迹。
35
第35页/共38页
27
第27页/共38页
色差异常 Color deviation 定义:此处特指用仪器测量,材料的色相、明度、 彩度与标准色板有差异。
28
第28页/共38页
关于色差
人们为明确表示和自然中的各种颜色,发明使用了表色系。 这些表色系有XYZ表色系、L*U*V表色系和L*a*b表色系。 常用到的表色系为L*a*b表色系。 L*a*b表色系,是1976年 CIE推荐的视觉上均等的色空间。

塑胶产品常见缺陷讲义ppt课件

塑胶产品常见缺陷讲义ppt课件

6.重印:产品同一位置经两次丝印呵斥字体重叠。
7.丝印字体变异:相对样板丝印字体偏粗、偏细、偏大、偏小,常称 丝
印肥油、丝印薄油。
8.漏油:非丝印位置留有多余油墨迹,“丝印飞油〞亦属漏油,普通 属菲
林网漏呵斥。
11/16
〔四〕、丝印不良
9.丝印错位:丝印位置不符合工程图纸,呵斥明显外观缺陷或影响装 配
2/16
二、塑胶产品缺陷及不良景象表达
〔一〕、机械装配性能
1.变形:弯曲、扭曲、翘曲,或产品柱弯、柱斜。比如装配钮仔后出 现
钮位下陷、倾斜等。 2.断裂:制品某部位断裂或有裂纹。比如:断柱、断脚、断扣、边缘 崩
裂、水口位裂和热熔接纹等。 3.肓孔:制品孔走满胶、构成“堵孔、塞孔〞。〔属模具断针呵斥〕 4.粘模:制品贴在前模或后模模腔内,开模后制品不能完好取出。 〔常称
色.
12/16
〔五〕、烫金不良
1.烫金起泡:烫金板没有完全烫平或底座与产品反面吻合不良,呵斥 产
品外表油层起泡。 2.烫金字体断线:烫金字体不完好、欠缺。 3.烫金漏黑:烫金纸留有少量油漆没有完全烫到制品的外表上,使外 表
烫金漏底,普通底座与产品吻合不良呵斥。 4.烫金皱纹:产品外表所烫的油层起皱,烫金纸没拉平或底座与产品 吻
位置的对齐。对装配或外观无明显影响这种情度普通按轻不良处置。 10.丝印有尘:产品丝印外表不清洁或丝印油含有杂质呵斥,视轻重程
度断定。 11.丝印花:丝印外表花坏。 12.漏光:透明镜面丝印背景油边缘或某部分缺油漏光。普通可以用人
工补油,比如用箱头笔。 13.附着力缺乏:透明胶纸粘后明显撕落,胶纸型号19mm宽。 14.耐磨性缺乏:用洒精、毛毡在压强500G擦50次字后字迹变模糊、变

塑料件的缺陷及造成的原因ppt课件

塑料件的缺陷及造成的原因ppt课件
20
解决措施
(1)变更制件设计: 修改设计的塑件厚度,将厚度变化最小化。添加表面
特征以隐藏凹痕。 (2)变更模具设计:将浇口重设置在厚壁区,以便在薄壁区
凝固之前进行保压。加大浇口和流道尺寸以延后浇口凝固 时间。 (3)调整成形条件:增长注射时间、增加注射压力或加长冷 却时间,以增加保压阶段的进料量来改善。
解决措施: (1)变更制件设计:保证壁厚的均匀性。 (2)变更模具设计:合理设计浇口位置,使得 分子位向一致。 (3)调整成形条件:增大保压压力,完全固化 才脱模,合理调整阳模与阴模与模壁间的温差, 使得因:注射成型工艺控制不当造成的 内应力太大、制品脱模不良、溶剂的作用等都 会产生开裂。 (2)控制方法 1)成型工艺条件方面。采取有利于消除内应力的成型工艺条件。如适当 提高模温、降低注射压力、缩短保压时间等。 2)模具方面。改善脱模条件。如降低模具型腔的表面粗糙度、适当增加 脱模斜度、合理使用脱模剂等。 3)注意制品的使用环境。 4)进行热处理。
15
7.烧焦
塑料因热效应的破坏而产生烧焦, 热效应破坏可以把塑料的分子链变短 形成银色痕;或改变宏观的分子结构 呈棕色痕甚至成黑色。
16
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
产生原因
解决措施
1.料筒清洗不洁或有混杂物 2.塑料受潮、水解变黑 3.熔料中或型腔表面有可燃性挥发物 4.染色不均,有深色物或颜料变质 5.塑料成分分解变质 6.熔料温度过高,造成熔料分解、炭化 7.熔料加热时间过长,造成熔料分解、
塑料的缺陷及造成的原因
1
在塑料制品生产中,注射成型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虽然 注射成型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经常出现 设计经验不足、塑料原料品种繁多、塑料件结构复杂、注射成 型工艺影响因素多等原因造成塑料件不合格。在塑件上会产生 各种各样的成型缺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变形(deformation)
由于制件内部分子排列取向及冷却收缩不均匀, 导致制件形状、尺寸发生改变,称为变形。
产生原因 1 冷却时间不足 2 制件形状设计不合理,冷却不均 3 型腔不同部位温差大,冷却不均
解决方法
增加冷却时间,使制品在模腔内定型
在不影响使用的前提下,改变制品的壁 厚和结构,尽量使壁厚均匀,结构合理
八、开裂( fissure )
制件表面存在裂纹
1
脱模不畅
产生原因
解决方法
重新抛光模具,并使抛光方向与脱模方向一致/增 大脱模斜度
2
冷却不充分,制件未完全冷却时顶出,造成破损 延长冷却时间或者更改冷却方式
3
脱模时顶出不合理,顶出力分布不均匀
4
模具上的裂纹复制到制件上面
调整模具顶出机构,使其受力均匀、动作可靠 检查模具型腔对应位置,修复模具
注塑产品常见缺陷讲解
一、毛边(flash)
熔融塑料进入模具分型面或与滑块相接触的模具零件的间隙时, 使塑件出现多余的薄边。
产生原因 1 材料流动性好 2 注射力大于锁模力 3 分型面闭合不良 4 型芯和型腔部分滑动零件间隙过大 5 模具表面落入异物
解决方法 降低料温、模温、注射压力 增加锁模力或降低注射力 修整分型面使配合严密 修整滑动部位,使接触面严密 擦净分型面
成型品表面产生凹痕的现象
产生原因
1
注射压力小,速度慢
2
料温高、模温也高,冷却时间短
3
原料收缩率大
4
制件薄厚不均或壁厚太厚
解决方法 提高注射压力和注射速度 降低料温、模温,增加冷却时间 允许的情况下,添加玻璃纤维/石棉 改进塑件设计或在壁厚处增设工艺型孔
七、流纹(flow mark)
熔料射入型腔后,由于流动性降低,导致制件表面出现波纹
产生原因
1
型腔表面不光洁
2
脱模斜度小
3
脱模方向与加工纹路不一致
解决方法 清洁型腔表面 增加脱模斜度 修整模具纹路/抛光
十三、气泡( bubble )
熔料在充模过程中受到气体的干扰而在制品表面上呈现中空状凸起, 或制件内部产生中空泡状的现象。
产生原因
解决方法
1 原料含水分太大,有挥发性物质存在
更换新原料或在使用前烘干
九、蛇形纹(jetting)
当高速熔料经过喷嘴、流道、浇口等狭窄区域后, 进入相对开放的型腔,接触型腔表面而固化,接着 被随后的熔料推挤,从而残留蛇形痕迹。
产生原因 1 浇口尺寸小 2 注射速度过快 3 模温低 4 注射压力过大
解决方法 增大浇口尺寸 适当降低注射速度 提高模温 合理控制注射压力
五、烧焦(burn marks)
制件表面产生黑点、黑条或沿制件表面呈炭化现象,称为烧焦。
产生原因
解决方法
1 模具排气不良或锁模力太大
合理修整模具排气系统,减少锁模力
2
熔料温度过高,造成熔料分解、炭化
控制熔料温度
3
熔料加热时间过长,造成熔料分解、炭 化
控制熔料加热时间
六、缩水(sink mark)
产生原因
解决方法
1 料温低/模温/射嘴温度低
提高模温/料温/射嘴温度
2 注射压力小,注射速度慢
提高注射压力及注射速度
3 冷料穴设计不合理,里面有冷料未清除
善冷料穴,清除冷料
4 原料流动性差
调整注射工艺
5
浇注系统流程长,截面积小;进料口尺寸大小及形 状、位置不对,使熔融料流动受阻,冷却快
改进浇注系统,并使之截面积加大
十、熔接线( weld mark ) 注射成型时,熔料汇合处产生的细线称为熔接线。
产生原因
1
注射压力低,注射速度慢
2
模温低
3
熔料温度低
4
原料流动性差
5
碰穿位造成分流
解决方法 提高注射压力和注射速度 增加模温,使熔料良好的自然熔合 提高料温 调整注射工艺 更改浇口位置,合理设置熔接角度
十一、缺胶( shortage shot ) 熔料进入型腔后没有完全填充,导致制件不完整
型腔不同部位温差大,冷却不均
三、气痕(trapped gas)
模具注塑时,制件成型的尽头位置出现的因气蚀 (困气)而发亮的现象。
产生原因 1 模具排气不良 2 原料内含水分或挥发物过多
解决方法 增加排气或合理安排顶杆、镶块,利用 间隙充分排气
烘干原料
四、料花(silver lines)
表面沿熔料流动方向产生的银白色纹理(针状条纹或片状云母纹)
2 料温高,加热时间长,原料分解
降低温度和减少加热时间
3 模具排气不良
增加排气或合理安排顶杆、镶块,利用间隙充分排气
4 模温低,熔料冷却快
增加模温
5 模具型腔内有水、油污或使用脱模剂不当 清除模腔水分及油污/合理使用脱模
十四、顶白( ejected mark ) 制件在顶出模具时所造成的泛白、隆起或开裂现象。
产生原因
解决方法
1 注射量不足
增加注射量
2 注射压力小/注射时间短/保压时间短
调整注射工艺
3 原料流动性不好
调整注射工艺
4
浇口/主流道或分流道形状尺寸不合理, 熔料流动阻力大
更改流道形状、尺寸,合( draw mark ) 制件在脱模过程中摩擦模具,沿脱模方向留下的痕迹
产生原因 1 熔料塑化不均匀 2 模具温度太低 3 无冷料穴或冷料穴尺寸不合理
解决方法 均匀塑化 增加模温 增加冷料穴/更改冷料穴尺寸
十六、色线
成型品的一部分色调发生变化,或者成型品出现条纹
产生原因 1 着色剂的热稳定不够
解决方法 改用热稳定性良好的着色剂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产生原因
解决方法
1 原料内含水分或挥发物过多
烘干原料
2 原料内含水分或挥发物过多
合理使用润滑剂及脱模剂
3
制件壁厚不均,融料从薄壁流入厚壁时膨胀、挥发 改善塑件设计,使厚薄壁均匀过渡,符合工
物气化与模具表面接触液化成料花
艺性
4 模冷温却低快,,注易射形压成力银小白,色注或射白速色度反低射。光使的融薄料层填充慢,提高模温,加大注射压力和加快注射速度
产生原因
解决方法
1
顶出不平衡
调整顶出机构,能够平衡顶出
2
熔料和模具温度相差过大,使内部残余应力加 大,在受局部力时易出现顶白
控制温差
3
顶出速度过快
使用合理的顶出速度
4
脱模不良
加大脱模斜度/抛光
5
模具顶出数量少
增加顶针、顶块
十五、表面冷料
未充分塑化或经过流道、喷嘴时急剧冷却的材料进入模腔, 与周围的材料熔合不良而形成制件表面的缺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