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教材解析及教学设计
高中通用技术_课堂实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方案的构思方法一、教材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通用技术必修1—《技术与设计1》第五章第一节《方案的构思方法》,第2课时。
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设计一般过程中的关键部分,也是设计该过程最有挑战性、最能表现设计者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的环节,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设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所讲的内容是思维层面上的,对学生的思维进行的训练,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创新力的机会。
三、学情分析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在知识掌握方面问题已经不大,但要形成能力,还存在思维定势制约和构思方法实践应用欠缺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养成收敛思维的思维定势,具有趋同性,而这恰恰是创新思维训练的最大障碍。
学生总想一下就找到一个十全十美的方案,其结果却是排除所有不满意因素后,发现一个方案自己也拿不出来。
二是在各种构思方法的具体运用上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似懂非懂”,好像理解了构思方法的意思,但却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如何进行思考。
在设计分析的阶段对设计对象有一些浅显的、朦胧的想法,展现出一定的创造能力,缺乏必要的方法指导和训练。
四、教学目标(一)学科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方案构思的常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能灵活地运用模仿法、联想法和奇特性构思法、草图法等进行方案的构思。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批判性思想、创造性思维、科学的决策综合运用在方案构思过程中的意义,体验创造的乐趣。
(二)德育目标1.在发散思维训练和方案构思过程中,激励学生完成创意,培养学生勇于挑战自我,富于想象,勇于表现以及积极思维的创新精神。
2.在掌握科学的构思方法的前提下努力拼搏进取的优秀品质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流程(一)全课教学框架图1 全课教学框架(二)教学活动六、效果分析在本节课的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发散思维的学习、训练,学习掌握模仿法、联想法、奇特性构思法和草图法等四种基本的方案构思方法,并通过实践训练,形成方案,享受创新的快乐,达到预期的课堂教学目标。
新2024秋季高中通用技术必修人教版技术与设计1《第四章技术交流与评价:技术交流》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高中通用技术必修人教版技术与设计1《第四章技术交流与评价:技术交流》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技术交流的含义、目的和重要性;掌握技术交流的基本方式(如口头交流、书面交流、图形表达、模型展示等)及其适用场景;能够运用所学技能进行有效的技术交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模拟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引导学生经历技术交流的全过程,体验技术交流的乐趣和挑战。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技术交流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尊重他人意见、勇于表达自我的良好品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提升技术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技术交流的含义、目的、重要性以及基本方式;如何进行有效的技术交流。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交流对象和交流内容选择合适的交流方式;如何在技术交流过程中保持清晰、准确、有逻辑的表达。
三、教学资源•教材:《高中通用技术必修人教版技术与设计1》第四章内容•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技术交流案例、视频、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技术交流案例集、模型展示材料、交流工具(如白板、投影仪、麦克风等)•小组讨论工具:小组任务卡、记录纸笔四、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的技术交流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技术交流的含义、目的和重要性。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不同交流方式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模拟交流法:模拟真实的技术交流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交流技巧。
•讲授与演示法:教师讲解技术交流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并演示如何进行有效交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创设一个技术团队需要向投资者展示项目设计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有效的技术交流以吸引投资者的注意和兴趣。
•提问引导:提出“为什么要进行技术交流?”“技术交流有哪些方式?”“如何进行有效的技术交流?”等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激发学习兴趣。
(地质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教材解析及教学设计
系,辨证地论述了设计在技术中的地位,以及设计
与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让学生站在技
术发展的高度来理解设计。
设计是技术发明与革新的核心,本章总的教学目标, 是让学生从理论层面上对设计有一个初步认识。本 章与第一章衔接,为后几章的学习铺平道路,因此 成为全书的关键章。学生对这一章内容的理解程度 将对全书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
2. 既突出面向农村的特色,又注重兼顾 不同地域和不同教学条件的学校开课的需求 ,使全国各类普通高中都能从本身实际出发 进行正常教学。
3. 牢牢把握“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 主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为重点”的精神,突出技术课程内容的基 础性、通用性和先进性,体现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 教学目标。
第二节,介绍工具与设备常识。工具与设备也是人 类技术的结晶,各行各业都有其相应的系列。这里 选择了最为常用,与学生比较接近的木工和钳工两 个工种的基本工具设备及其使用进行了简介。
第三节,介绍工艺常识,包括工艺的含义,一般的 工艺过程及典型工艺过程示例,加工制造领域的一 些常用工艺等等,这些都与设计工作者有一定的关 系,是学习“技术与设计”需要了解的。
第四节的内容是本章的教学重点。而且,由 于学生的技能水平提高需要一个较长的训练 过程,因此,这也将是本章的难点。
技术与设计1
第五章 再创设计新意
本章分为四节。展示技术设计过程的最后环节——方 案优化及产品的使用说明。
第一节怎样实现创新设计,是实现创新设计、优化方 案的思想基础。第二节认识技术测试,是进入一项技 术设计最后环节的科学手段,是评价与优化设计的前 提条件。第三节评价、优化设计,是使一项技术设计 达到成功的关键步骤。第四节撰写产品使用说明书, 是对设计成果的总结,也是完善设计交流的必要材料。 这四节内容一环扣一环,圆满完成了技术设计的最后 环节的学习任务。
通用技术必修一教案
通用技术必修一教案通用技术必修一教案【篇一:高中通用技术必修1全套教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1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和利用。
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
一、技术的价值1.技术与人(考试内容:技术对人类的价值;考试要求:了解(a))①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的需求;②技术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发展人的作用。
2.技术与社会(考试内容: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考试要求:了解(a))①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②技术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③技术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内容。
④技术是社会财富积累的一种形式;⑤技术的发展导致社会劳动力结构产生变化;⑥技术在政治、军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3.技术与自然(考试内容:技术对自然的价值;考试要求:应用(c))①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②人类在利用技术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一些技术或产品对环境造成负面的影响。
4.技术的两面性(考试内容:技术的两面性;考试要求:了解(a))①任何事物客观上都具有两面性,技术也不例外;②技术的两面性,正面在于其实用性,反面在于其过分功利性及其对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的动摇。
二、技术的性质1、技术目的性①任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的成果;②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技术活动推动了技术的不断发展。
2、技术的创新性(考试内容:技术的发展与发明和革新的关系;考试要求:理解(b))①创新性是技术的灵魂所在,任何技术的发展都需要创新;②技术创新常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i技术革新一般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的变革和改进;ii技术发明则是一项新技术的产生。
③一些重要的技术的发明和革新对技术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3.技术的综合性(考试内容: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考试要求:理解(b))①技术作为创造性劳动的成果,技术发明者在技术实现价值的过程中享有一定的权利,这些权利受法律保护;②知识产权制度体现了人们对知识的尊重和保护,并可以保持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活动走向良性循环。
人教版高中通用技术教案 必修一 技术与设计教案全套
如果没有技术,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回到原始社会,成为赤裸的人)
[小结]:体现了技术的价值和重要性。
由此引出本课学习内容:一、技术的价值(技术与人)
[展示课件]:从火到灯——人类走向文明的历程
让学生阅读分析、讨论。得出假设,然后教师总结。
(1)人类对于光明的需求,怎样推动了照明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的(学生回答)
【由次引出技术的涵义】技术是什么?
[课件展示]:技术的涵义
技术就是指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和愿望,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是对大自然的改造和利用。
[设问]:技术在我们身边可谓无处不在,谁来说说你所知道或周边有哪些技术?
[学生]……
[观看幻灯图片]:衣服、灯、建筑、汽车、电话机、航天飞船、基因工程等。
[实物展示]:穿针引线工具,收音机,MP3等。
人为了适应自然的过程中生存下来,需要依靠技术来保护自己。于是产生了技术。
(3.)疟疾、天花、鼠疫、肺结核等疾病曾夺去数百万人的生命,为什么现代人对它们不再恐慌?
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疫苗),医学技术克制了这些疾病。
(4)结合自己身边(眼镜、鞋子等)
【结论】:1、技术具有保护人的作用
[思考2]:以下技术怎样解放人?
3、教师设置问题,让学生自行查阅资料,解答问题培养其自主探究精神。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形成和保持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和探究欲望,关注技术的新发展,培养对待技术的积极态度和正确使用技术的意识。
二、重、难点分析
1、重点
(1)理解技术的产生与人类需要的关系。
(2)理解技术对人类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1、理解技术的产生和技术与人类需要之间的辩证关系。
高中通用技术必修全册教案
高中通用技术必修全册教案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第一节技术的性质及其巨大作用【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实生活相关的通用技术内容。
2、能力目标:让学生掌握一些设计方法的知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学习重点】:1、学生了解面向生产与生活的实际,引导学生对两个必修模块的学习;2、理解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学习难点】:1、引导学生将课程学习的几个主题融为一体学习,把握好两个必修模块的内容;2、针对典型的技术案例进行分析:该项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环境、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影响。
【学习过程】:【导读】:1、学习一门新课,主要掌握好三个问题: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通用技术》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2、课程结构及学分设置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2学分)《技术与设计2》(2学分)选修模块:电子控制技术(2学分)一、什么是通用技术?通用技术: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
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广大同学的发展具有广泛影响和迁移价值的技术。
二、为什么要学《通用技术》?1)、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技术日益成为我们生活中几乎无时不在,不处不在的客观存在,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
因此,技术素养是当代青少年的基本素养,通用技术课程是普通高中学生人人必须修学的课程.a、运用科技手段可以改变物质材料的结构、性质或改变物质的种类。
b、运用科技手段可以变废为宝,将那些利用价值不高或没有利用价值或有害的物质变为有价值、高价值的物质。
从劳动者看------科技型人员成为主体劳动者。
我国的劳动力状况:一方面大量的缺乏专业技能的人员下岗失业,一方面急需大量的具有专业技能的技术工人。
2)、国际形式和我国的现状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发展壮大,多数快速发展的行业受制与人(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成为“世界的加工厂”。
高中通用技术必修1全册教案全套
高中通用技术必修1全册教案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第一节技术的性质及其巨大作用【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实生活相关的通用技术内容。
2、能力目标:让学生掌握一些设计方法的知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学习重点】:1、学生了解面向生产与生活的实际,引导学生对两个必修模块的学习;2、理解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学习难点】:1、引导学生将课程学习的几个主题融为一体学习,把握好两个必修模块的内容;2、针对典型的技术案例进行分析:该项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环境、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影响。
【学习过程】:【导读】:1、学习一门新课,主要掌握好三个问题: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通用技术》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2、课程结构及学分设置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2学分)《技术与设计2》(2学分)选修模块:电子控制技术(2学分)一、什么是通用技术?通用技术: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
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广大同学的发展具有广泛影响和迁移价值的技术。
二、为什么要学《通用技术》?1)、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技术日益成为我们生活中几乎无时不在,不处不在的客观存在,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
因此,技术素养是当代青少年的基本素养,通用技术课程是普通高中学生人人必须修学的课程.a、运用科技手段可以改变物质材料的结构、性质或改变物质的种类。
b、运用科技手段可以变废为宝,将那些利用价值不高或没有利用价值或有害的物质变为有价值、高价值的物质。
从劳动者看------科技型人员成为主体劳动者。
我国的劳动力状况:一方面大量的缺乏专业技能的人员下岗失业,一方面急需大量的具有专业技能的技术工人。
2)、国际形式和我国的现状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发展壮大,多数快速发展的行业受制与人(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成为“世界的加工厂”。
通用技术必修一教案
通用技术必修一教案【篇一:高中通用技术必修1全套教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1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和利用。
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
一、技术的价值1.技术与人(考试内容:技术对人类的价值;考试要求:了解(a))①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的需求;②技术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发展人的作用。
2.技术与社会(考试内容: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考试要求:了解(a))①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②技术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③技术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内容。
④技术是社会财富积累的一种形式;⑤技术的发展导致社会劳动力结构产生变化;⑥技术在政治、军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3.技术与自然(考试内容:技术对自然的价值;考试要求:应用(c))①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②人类在利用技术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一些技术或产品对环境造成负面的影响。
4.技术的两面性(考试内容:技术的两面性;考试要求:了解(a))①任何事物客观上都具有两面性,技术也不例外;②技术的两面性,正面在于其实用性,反面在于其过分功利性及其对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的动摇。
二、技术的性质1、技术目的性①任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的成果;②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技术活动推动了技术的不断发展。
2、技术的创新性(考试内容:技术的发展与发明和革新的关系;考试要求:理解(b))①创新性是技术的灵魂所在,任何技术的发展都需要创新;②技术创新常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i技术革新一般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的变革和改进;ii技术发明则是一项新技术的产生。
③一些重要的技术的发明和革新对技术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3.技术的综合性(考试内容: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考试要求:理解(b))①技术作为创造性劳动的成果,技术发明者在技术实现价值的过程中享有一定的权利,这些权利受法律保护;②知识产权制度体现了人们对知识的尊重和保护,并可以保持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活动走向良性循环。
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全套教学设计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一、技术的价值(一)教材内容分析“技术的价值”是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必修1的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的第一节内容,其中包括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
技术与人体现技术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价值。
技术与社会体现技术促进社会发展、丰富社会文化内涵和改变社会生活方式的价值。
技术与自然体现技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价值。
教学重点: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教学难点: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和技术与自然的关系。
(二)教学对象分析由于学生刚刚接触通用技术课程,虽然他们对技术有一些感性认识,但对其内涵并不是很清楚。
由于大部分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再加上所学到的知识都是理论性的,所以学生很难把理论知识与技术产品有机地联系起来。
特别是学生对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比较陌生,难于理解。
因此教师要当好学生走进技术世界的领路人。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理解技术的产生与人类需求之间的关系。
⑵理解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2.过程与方法经历案例分析和探究讨论的过程,理解技术的含义和技术的价值。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技术价值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技术,理解技术对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有巨大的作用,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了解技术、需要技术和掌握技术的迫切需求。
(四)教学策略和方法策略:选择贴近生活、便于理解和鲜活有趣的案例。
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参与讨论的双边活动,使学生知道技术的发展过程,感受技术的价值所在。
方法:采用师生互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准备直观图片、详实文字资料、视频资料和多媒体课件(六)课时分配:2课时(七)教学流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技术的价值教学环节教师引领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通用技术课程介绍1.何为是通用技术课程?通用技术课程是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2.为何要开设通用技术课程?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技术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客观存在,成为引起和应对社会变化的重要因素。
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全套教学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一、技术的价值(一)教材内容分析“技术的价值”是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必修1的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的第一节内容,其中包括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
技术与人体现技术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价值。
技术与社会体现技术促进社会发展、丰富社会文化内涵和改变社会生活方式的价值。
技术与自然体现技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价值。
教学重点: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教学难点: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和技术与自然的关系。
(二)教学对象分析由于学生刚刚接触通用技术课程,虽然他们对技术有一些感性认识,但对其内涵并不是很清楚。
由于大部分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再加上所学到的知识都是理论性的,所以学生很难把理论知识与技术产品有机地联系起来。
特别是学生对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比较陌生,难于理解。
因此教师要当好学生走进技术世界的领路人。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理解技术的产生与人类需求之间的关系。
⑵理解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2.过程与方法经历案例分析和探究讨论的过程,理解技术的含义和技术的价值。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技术价值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技术,理解技术对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有巨大的作用,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了解技术、需要技术和掌握技术的迫切需求。
(四)教学策略和方法策略:选择贴近生活、便于理解和鲜活有趣的案例。
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参与讨论的双边活动,使学生知道技术的发展过程,感受技术的价值所在。
方法:采用师生互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准备直观图片、详实文字资料、视频资料和多媒体课件(六)课时分配:2课时(七)教学流程: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二、技术的性质(一)教材内容分析“技术的性质”是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必修1的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的第二节内容,既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和专利性。
教材以“案例分析”、“马上行动”、“阅读材料”和“举例讨论”为主线,从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出发,进而让学生对技术有深刻的理解。
地质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教材解析及教学设计
地质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教材解析及教学设计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技术教育已成为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用技术课程作为高中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以地质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教材为例,对其教材内容、特点及教学设计进行深入解析,以期为相关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地质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教材主要包括《技术与设计1》和《技术与设计2》两册,每册均包含四个主题模块:走进技术世界、理解设计、学会操作和简单产品设计。
其中,第一册主要涉及日常生活中的技术问题,帮助学生了解技术的本质和作用,掌握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第二册则更加深入地探讨了技术与设计的融合,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更多的技术手段,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强调技术素养的培养:地质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即学生对技术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了解技术的本质和作用,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注重设计与创新的引导:地质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教材强调设计与创新的引导。
教材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体现地质特色:作为地质版教材,其特点在于紧密结合地质领域的实际需求和技术发展,将地质知识融入到通用技术的知识点中。
这使得教材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地质领域的最新技术和设计理念。
针对地质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教材的特点,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注重实践操作:通用技术的课程特点决定了其注重实践操作的教学方式。
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尽可能地安排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了解技术的本质和作用,掌握相关的技能和方法。
引导创新思维: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
可以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组织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全套教学设计
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全套教学设计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一、技术的价值(一)教材内容分析“技术的价值”是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必修1的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的第一节内容,其中包括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
技术与人体现技术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价值。
技术与社会体现技术促进社会发展、丰富社会文化内涵和改变社会生活方式的价值。
技术与自然体现技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价值。
教学重点: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教学难点: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和技术与自然的关系。
(二)教学对象分析由于学生刚刚接触通用技术课程,虽然他们对技术有一些感性认识,但对其内涵并不是很清楚。
由于大部分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再加上所学到的知识都是理论性的,所以学生很难把理论知识与技术产品有机地联系起来。
特别是学生对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比较陌生,难于理解。
因此教师要当好学生走进技术世界的领路人。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理解技术的产生与人类需求之间的关系。
⑵理解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2.过程与方法经历案例分析和探究讨论的过程,理解技术的含义和技术的价值。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技术价值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技术,理解技术对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有巨大的作用,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了解技术、需要技术和掌握技术的迫切需求。
(四)教学策略和方法策略:选择贴近生活、便于理解和鲜活有趣的案例。
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参与讨论的双边活动,使学生知道技术的发展过程,感受技术的价值所在。
方法:采用师生互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准备直观图片、详实文字资料、视频资料和多媒体课件(六)课时分配:2课时(七)教学流程:(北京市顺义第十中学——王伟)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二、技术的性质(一)教材内容分析“技术的性质”是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必修1的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的第二节内容,既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和专利性。
人教版高中通用技术教案 必修一 技术与设计教案全套
四、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同学们,上节课开导篇大家了解了什么是通用技术,并为什么要学习通用技术,如何学好通用技术的有关问题及其模块设制展开了讨论,使大家明确了学习通用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今天我们就通用技术课的技术展开讨论。
首先我们来做个实验:《钉、拔木条上的钉子》
人为了适应自然的过程中生存下来,需要依靠技术来保护自己。于是产生了技术。
(3.)疟疾、天花、鼠疫、肺结核等疾病曾夺去数百万人的生命,为什么现代人对它们不再恐慌?
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疫苗),医学技术克制了这些疾病。
(4)结合自己身边(眼镜、鞋子等)
【结论】:1、技术具有保护人的作用
[思考2]:以下技术怎样解放人?
学生阅读案例“福特T型车的生产流水线”
讨论:技术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
学生辩论:有人认为,技术发展导致失业;也有人认为,技术发展提供了就业机会。
教师总结:技术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案例分析: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劳作方式的变革。
思考:采用现代农业技术的农民,其劳作方式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
比较技术使人们的衣、食、住、行、交往、娱乐、教育等方面都发生了哪些改变?
4、理解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5、了解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理解内化技术的目的性即是“因人而生,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具体表现;
2、通过讨论及案例理解创新对技术发展的作用;
3、通过讨论分析身边的常用物品感受技术活动具有跨学科性质;
4、通过举例分析理解技术与其他学科的相互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六、课后作业―――分组讨论:
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请同学分组讨论并列举出对我们工作和生活方式影响很大的技术,然后全班交流,总结归纳出全班同学公认的对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影响最大的10项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_制订设计方案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六节制订设计方案一一、教材内容分析及地位本节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通用技术必修1》(广东版)第三章《怎样进行设计》中的第六节《制订设计方案》。
《制订设计方案》内容难度较大,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设计可以从多个角度和思路来开展,并能够学会设计方案的的制订、能正确的选取设计方案。
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广东版)第三章《怎样进行设计》中的第六节《制订设计方案》,主要描述了多用途广告宣传灯设计角度和思路、设计方案的制订、方案的比较、权衡和决策。
方案的构思是设计的核心,学会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分析,并能构思出设计方案,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一步,因此,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学习教材,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能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通过创新设计:设计一个中学生适用的台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
第六节《制订设计方案》分二课时完成,就是把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首要地位,刻意训练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
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掌握“制订设计方案”知识和技能,学会设计分析和方案构思以及方案筛选,本节内容也是后续知识第四章的基础。
二、教学对象分析高一年级学生知识的形成特点是: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能够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能够轻松的掌握知识。
学习本课时,学生已经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广告灯类型早已经知道,只是不知道这些东西是怎样设计的。
教学可以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和经验出发,按照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辩求证的认识过程展开,建构制订设计方案的知识体系。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给予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组织学生用任务驱动的探究方式学习,通过完成思考、讨论和交流过程中获得结论,认真体验不同的多用途广告灯的设计特点,通过一个中学生适用的台灯的设计,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设计可以从多个角度和思路来开展;(2)、学会设计方案的的制订;(3)、能正确的选取设计方案;2、过程与方法:积极参与设计分析过程,懂得设计可以从多个角度和思路来开展,能构思设计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介绍工具与设备常识。工具与设备也是人 类技术的结晶,各行各业都有其相应的系列。这里 选择了最为常用,与学生比较接近的木工和钳工两 个工种的基本工具设备及其使用进行了简介。
第三节,介绍工艺常识,包括工艺的含义,一般的 工艺过程及典型工艺过程示例,加工制造领域的一 些常用工艺等等,这些都与设计工作者有一定的关 系,是学习“技术与设计”需要了解的。
技术与设计1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
本章分为5节,从技术源于人类需求开始,到发展新技术造 福全人类,以技术的起源、发展和归属作为一条主线,分节介 绍技术性质的各个方面。第一节技术源于人类需求和愿望,主 要介绍了技术的目的性、双重性;第二节技术的发明与革新, 主要介绍了技术的创新性;第三节技术需要综合知识,介绍了 技术的综合性、中介性、实践性;第四节技术应用的两面性, 介绍了技术的两面性;第五节知识产权及其保护,介绍了技术 的专利性。最后小结技术的性质,使学生既对技术及其性质有 一个总体的认识,又对与技术相关的各种问题有较为深刻的理 解。后续的第2、3、4、5章,使学生通过技术设计和一般设 计过程的实践,进一步加深对技术的理解。
二、编写指导思想
1. 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 来、面向现代化”的思想为指针,以《中共中央国 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和《纲要》为指导,以《课标》为依据,充分体现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基本观念、具体目标 和内容要求,从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需求综合考虑,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中通用技术教材。
第三节 评价优化设计,重点是学生评价优化自己的 设计,并写出设计评价报告。难点在于正确理解评 价优化的全面性、适用性和针对性。
第四节 撰写产品使用说明书,重点是学习全面、正 确地撰写产品使用说明书。
《技术与设计2》
《技术与设计2》是根据《课标》中《技术与 设计2》的4个主题分四章编写的,每章的思路 都是:案件分析→初识概念→技术关键点解析 →技术实践→评价优化。
第一节 揭开设计的面纱,重点是设计的一般过 程及其特点。这是设计的概貌,是对设计认知的起 点,难点是对设计特点的认知与内化。
第二节 设计的基本原则,重点是理解设计的基 本原则。难点是分析案例时权衡原则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设计与技术的关系,重点是设计对技术 发展的作用,难点是理解设计与技术的关系。
第二节 典型结构案例分析——结构是怎样受力的。
主要通过单杠结构分析和棚室屋架结构分析,让学生 了解结构是怎样受力的。重点是结构可承受力,抗变 形,难点是结构受力分析。
第三节 结构的强度与稳定性。包括结构强度、稳定 性的概念、影响因素等内容。
我们将《技术与设计1》的4个主题:技术 的性质、设计过程、设计的交流、设计的评 价融会贯通,进行整合,编排成5章。
第1章“走进技术世界”,主要是认识技术及其性质; 第2章“步入设计殿堂”,主要是初步认识技术设计; 第3章“体验设计实践”; 第4章“体现设计成果”;
第5章“再创设计新意”,主要是介绍设计的一 般过程。以一个木制的多功能学习用品盒(架)作 为载体,介绍了设计方案的确定与表达、原型或模 型制作、设计方案的评价与优化等设计的一般过程 的各个阶段。将设计的交流、设计的评价自始至终 贯穿于设计的全过程,分布在3、4、5章,渗透在 每个阶段中。将主要的交流语言识图制图穿插在第3 章介绍;工具、材料、工艺穿插在第4章介绍。通过 这样有机整合教材内容,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 法有机结合,线索明确,思路清晰,便于学生“学 中做”、“做中学”,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爱学 会学,学有成效。
第五节 知识产权及其保护,重点是知识产权在技 术领域的重要性,专利的作用及相关规定,知识产 权及专利的含义较难理解,是本节的难点。
技术与设计1
第二章 步入设计殿堂
本章共分3节,第一节揭开设计的面纱,首先通 过设计家用餐厅和设计生态垃圾桶两个实际设计案 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设计的基本过程;相继描述 了设计目标的明确性、设计思维的创新性、设计覆 盖面的广泛性和设计需要发挥团队合作精神等。随 后,从技术设计的诸要素中精心选取了影响外观设 计的四个因素作了初步介绍,使学生能从中领略什 么是设计,体会设计的过程及其特点,进入设计殿 堂最重要的区域,进一步理解设计,为以后的学习 作了理论层面上的铺垫。第三节设计与技术的关系, 辨证地论述了设计在技术中的地位,以及设计与技 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让学生站在技术发 展的高度来理解设计。
技术与设计1
第四章 展现设计成果
本章分为四节。各节内容既有一定联系,又 有相对的独立性。
第一节,介绍材料的基本知识,包括材料的 分类、材料的性能、常用材料简介和设计时 选择材料应考虑的要点等等。材料是一门内 容丰富的独立学科,这里只是简介最基本的 常识,给学生在认识材料方面引一下路,以 便学生设计中涉及到选择材料时,有一点进 行思考的知识基础。
本章总的教学目标与第三章、第四章紧密联系,引领 学生经历一般技术设计的完整过程。主要是通过技术 测试取得反馈信息,在分析测试结果的基础上,对已 有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措施,进一步优化方 案,或者更换方案,以获得最佳设计效果。最后撰写 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技术的表达与交流,让用户了 解产品特性,正确安全地使用产品,并了解产品常用 的维护方法和服务途径。这才达到了设计的最佳目 标——满足人类的需求和愿望。由此可见,本章学习 内容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教材 (地质版)解析及教学设计
一、总体编写思路
通过分析与评价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或典型技术 案例,引入学习活动——以技术设计、技术试验等 技术探究活动为主线,把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紧密 结合起来,同时将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教育贯穿于教 学全过程;着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重点培养学 生的创新精神和自学技术的能力,以及引导学生增 强对技术思想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第四节的内容是本章的教学重点。而且,由 于学生的技能水平提高需要一个较长的训练 过程,因此,这也将是本章的难点。
技术与设计1
第五章 再创设计新意
本章分为四节。展示技术设计过程的最后环节——方 案优化及产品的使用说明。
第一节怎样实现创新设计,是实现创新设计、优化方 案的思想基础。第二节认识技术测试,是进入一项技 术设计最后环节的科学手段,是评价与优化设计的前 提条件。第三节评价、优化设计,是使一项技术设是完善设计交流的必要材料。 这四节内容一环扣一环,圆满完成了技术设计的最后 环节的学习任务。
第四节,是本章的主题,虽然其内容较简单,只是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做出原型或模型,但它是 设计全过程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是现代技术 设计思想的体现之一。
本章总的教学目标,是在学生设计课题的技 术资料基本完成后,用制做原型或模型的方 式将设计的内容展现出来。一方面,学生可 以直观地看到设计成果;另一方面,借助实 物的三维现实感,可以有效地检测设计作品, 更好地评价设计情况,以便为改进设计、进 一步优化和创新设计提供依据。
4. 精心设计全新的教材结构体系和呈现方 式,注重学生的探究活动和技术实践,使学 生能进行探究式、开放式学习,从而实现教 学方式的根本转变。
三、教材内容解析
《技术与设计1》
为了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三维课程目标融合为一体,使它有目的、有计 划地寓于整个通用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本教材精 选教学内容,优化编排体系,使之既符合课标要求, 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章节的题目都富有新意,章 节之间的有机联系十分紧密。
本章总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对技术及其性 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是全节的起始篇章, 主要为今后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起到 铺垫作用,并激发学生对学习技术的兴趣。
本章5节内容比较平衡,对于全面认识技术及其 性质来说都很重要,每节都有学生较难理解的地方。
第一节 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重点是技术 的产生,难点一是技术的内涵;二是技术的自然属 性和社会属性。
技术与设计2
第一章 结构与设计
本章强调从力学的角度来理解结构,学生 通过本章学习能理解结构,结构可承受力,抗 变形,能对简单的结构进行归类,分清应用场 合;能分析影响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的因素; 能体验简单的结构设计。
第一节 初识结构。包括结构案例展示、结构的功能 与分类等内容。重点是结构的概念,难点是结构的功 能与分类。
技术与设计1
第三章 体验设计实践
本章分3节,三节内容的安排是根据设计过程的自 然程序顺次编排的:从提出设计课题开始,到制定 设计方案,继而将设计思想用图纸表达出来,完成 设计过程的主要环节。三节内容成阶梯式递进。第 一节设计课题的确定,包括发现问题,提出设计课 题,明确要求,进行设计定位;第二节设计方案的 制定,包括收集和处理信息,构思设计方案,用草 图表达构思,评价与选择设计方案构思;第三节设 计的表达与交流,包括识图、制图,设计交流注意 事项。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通过亲历体验设 计过程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的阶段。
2. 既突出面向农村的特色,又注重兼顾不 同地域和不同教学条件的学校开课的需求, 使全国各类普通高中都能从本身实际出发进 行正常教学。
3. 牢牢把握“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 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重点”的精神,突出技术课程内容的基础 性、通用性和先进性,体现知识与技能、过 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 学目标。
第二节 技术的发明与革新,重点是技术的发明与 革新对技术发展、人类生活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难点是技术发明与革新的内涵。
第三节 技术需要综合知识,重点是技术的综合性、 实践性和中介性,关于技术的中介性,以及技术与 科学的区别,学生一般较难理解,是本节的难点。
第四节 技术应用的两面性,重点是技术应用的双 刃剑作用,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因为较难理解, 因此也是本节的难点。
在全章四节内容中,第三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也是 难点。
第一节 怎样实现创新设计,重点是创新思维的特征。 它为本章重点内容第三节的学习打下了思想基础。 难点是对原理优化创新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