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五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河流转,指天快亮 了。星河,银河。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 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天帝居住的地方。 天帝的话语。
【上片】写梦境及天帝的问话。
环境描写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 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 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
“半卷红旗”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 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 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三、四句分别从听觉 和 视觉 两方面渲染了 怎样的战地气氛?
苍凉悲壮的战地气氛
赏析
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首句既 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 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黑云压城城欲摧”, 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 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 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次句写城内的守军,以与 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 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 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 严阵以待。
赤壁: 山名。汉献帝建安
十三年,孙权、刘备联 军在这里大败曹操,奠 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这个著名古
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 下的。诗人以地名为题,实则是咏古咏 史之作。
咏史诗:
古代诗歌一个重 要类型。不仅是对 历史的歌咏,更包 含了作者的认识和 感情。名为咏史, 实为咏怀。
历城人,是婉约派的代表。
生活在北宋后期和南宋前 期,以“靖康之变”为界 分前后两期。前期生活幸 福美满,自小受到良好的 家庭教育。 “靖康之变”, 金兵入侵后,流寓南方, 赵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有《漱玉词》传世。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 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 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雁门太守行》: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 乱此起彼伏,发生过重大的战争。史载809年 (元和四年),王承宗的叛军攻打易州和定州, 爱国将领李光颜曾率兵驰救。元和九年,他身 先士卒,突出、冲击吴元济叛军的包围,杀得 敌人人仰马翻,狼狈逃窜。
从有关《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的一些传说 和材料记载推测,可能是写平定藩镇叛乱的 战争。当时是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李贺当 时仅仅17岁。此诗写一位激昂慷慨、逆境奋 战、誓死疆场的英雄。
合作探究
李贺写诗,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 各种新奇浓重的色彩,试以这首诗为例作 具体说明。
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 中如金色、胭脂色、紫红色,不但鲜明而 且浓艳,它们跟黑色、秋色、白色等交织 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的画卷。
请设想“半卷红旗”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 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
作者简介:
杜甫(七一二-七七零),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 省巩县),因曾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居,仕进无门,困顿 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 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 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 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 漂泊鄂、湘一带,后贫病而死。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句解】 敌军似乌云压进城垣,城垣就要被摧
垮。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日 光照在铠甲上,闪烁着金光。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即胭脂,色深红。形容战场 血迹。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里边蕴含着人生的真谛,想要分辨清楚,却不知怎样表达。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从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对世俗官场生活的厌弃 ❖对隐逸生活的满足 ❖对大自然的热爱
为报答君王的信任和重用。手操宝剑 誓死保卫祖国的边疆!
译文
敌军似乌云压境,危城似乎要被摧垮;阳光照射 在鱼鳞一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 秋色中,遍地响起军号,号角声直冲云天;塞上 泥土犹如胭脂凝成,夜色中浓艳得如紫色。 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近易水;浓霜湿透 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 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朝 廷血战到死!
赤壁
杜牧
(803~852),晚唐杰出的诗
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 西安)人。大和进士,历任监察 御史、史馆修撰、中书舍人,世 称“杜舍人”。为人刚直,不逢 迎权贵,在仕途上不很得意。其 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 赋、古文都足以名家。尤长于七 绝,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 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 杜”。。有《樊川文集》。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理解诗意
•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 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 感伤国事,看见花儿,也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 离愁别恨。
•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几个月,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 两黄金。
诗作分析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前两句是叙事,交代兴感之由。 借一件事物来兴起对前朝的慨叹。 为下文作铺垫
(四)、历史观点
• 不以成败论英雄,对曹操的评价 有异于史家
• 历史上英雄的成败都有某种机遇。
渔家傲
李清照
词,是宋代的文学主流。唐及五代时,已 出现词这一形式,但词的成熟与发展在宋 代。词的最初特点是以诗文配上曲调,可 以演唱。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称“词牌 ”,依调填词为“倚声”。
• 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疏稀快要插不上簪子了。
雁门太守行
李贺
李贺(790—816),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 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 昌谷(是今河南洛阳宜阳县)。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 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有《雁门 太守行》《秦王饮酒》《梦天》。
诗词五首(一)
饮 酒(其五)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427),一 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自号 五柳先生,东晋文学家,浔阳柴 桑人。29岁时出仕,任江州祭酒, 不久归隐。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 建威参军等小官,过着时隐时仕 的生活。41岁再出为彭泽令,八 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 园。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诗 歌创作,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 诗风平淡自然,极受后人推崇, 影响深远。主要作品有《归去来 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 《饮酒》。
不为五斗米折腰
义熙元年(405年),已过“不惑之年” (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出任彭 泽令。有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有人告 诉陶渊明说: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 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 口气:“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 声下气去向这些人献殷勤。”说完,就辞掉官职, 回家去了。陶渊明当彭泽令,不过八十多天。他 这次弃职而去,便永远脱离了官场。
• 写作背景 • 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此起彼伏,发生
过重大的战争。如史载,809年(元和四 年),王承宗的叛军攻打易州和定州,爱 国将领李光颜曾率兵驰救。元和九年,他 身先士卒,突出、冲击吴元济叛军的包围, 杀得敌人人仰马翻,狼狈逃窜。从有关 《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的一些传说和材料 记载推测,可能是写平定藩镇叛乱的战争。 当时是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李贺当时仅 17岁。
归纳小结
全诗表现了唐军战士浴血奋战,以 死报效朝廷,视死如归的精神。
4、诗中引用了哪些典故?有什么作用?
“临易水”引用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的 典故。荆轲在易水边慷慨而歌:“风萧萧 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表现将士 们意气风发,勇往直前,无所畏惧,视死 如归的豪情。
“黄金台”引用燕昭王黄金台求天下奇才 的典故。表现将士们报效朝廷视死如归的 精神。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怎么理解?
表现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只有超凡脱俗的 无所挂碍,舍弃功名利禄,归隐田园,才有采 菊的悠然;只有采菊的悠然,才会见到南山的 悠然;南山的悠然,正是自己超凡脱俗的悠然 。”是心与自然的会意和亲近,物我合一,表 现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
4、“此中有真意”,你认为所谓“真意”指什 么?
人生和自然的真谛。
菊花黄,南山青、夕阳红、山气飘 、飞鸟还,大自然恬淡飘逸,各有 所归,人与鸟儿知倦而归,诗人心 如止水,如明镜。大自然的纯真意 趣投映到作者心里,自己的感受也 从大自然中折射出来。
小结
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中 自然景色的悠然欣赏,写出作 者心情的闲适、恬静和对官场 生活的厌恶,表现作者归隐自 然、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
宋词又有曲、杂曲、曲子词、乐府、琴趣、 乐章、长短句等称谓。因曲调节拍的不同, 又区分为令、引、近、慢等。令或称小令, 慢词也作长调。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 片或上下阕),极少有不分段或分两阕(片 )以上的。宋代许多学者文人喜好填词作曲 ,对推动词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知人论世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后四句写支援部队的活动。“半卷红旗临易水”, “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黑夜行军,偃旗息鼓, 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临易水”既表明 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接着 描写苦战的场面:支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 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 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 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 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 报效朝廷的决心。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 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 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 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 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杜 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好,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 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 禁。唐肃宗至德二年(756)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 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 古的名作。
关于本诗
《饮酒》是一组五言古诗,共二 十首,是陶渊明在辞官归隐后所作, 题为饮酒,实际是借“饮酒”表达醉 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慨。这里选的 是第五首,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饮 酒 (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怎样理解“接”、“连”、“转”、“舞” 的含义?
“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 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 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而“转”、“舞”两 字,则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 递给读者。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熟读诗歌 初解诗意
将房屋建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无车马喧嚣的烦扰。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你问我怎么做到这样?精神远离尘嚣,超脱世俗,自然就觉得住所 僻静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在东篱附近采摘菊花,悠然地望见了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傍晚时分,山间云气缭绕,景致更加美好,飞鸟也在这时结伴而回。
【句解】 悲壮的号角,弥漫在深秋的天空中。边
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来自百度文库。
抵达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天寒霜降,战鼓声沉 闷而不响亮。
形容鼓声低沉;不 高扬。
【句解】 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近易水。
凝重的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指宝剑。 【句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