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地方式与造林方法

合集下载

山区造林地清理与整地及植树造林技术

山区造林地清理与整地及植树造林技术

山区造林地清理与整地及植树造林技术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山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而山区造林地清理与整地及植树造林技术就成为了重要的环境保护工程。

本文将就山区造林地清理与整地及植树造林技术进行详细的介绍,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帮助。

一、山区造林地清理山区造林地清理是指将山区地表的枯落、草本和杂草等清理干净,并进行地力调理和地表改良,为植树造林奠定基础。

山区造林地清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清理枯落和杂草:山区地表一般会堆积大量的枯叶和杂草,这些枯叶和杂草会影响植树造林的栽植效果和苗木生长。

首先需要将这些枯叶和杂草进行清理,清理后的地表才能用于植树造林。

清理枯落和杂草一般可以采用人工清理或者机械清理的方式进行。

2. 土壤改良:山区的土壤通常比较贫瘠,土壤的改良对于植树造林至关重要。

土壤改良可以采用施肥、耕地、灌溉等方式进行,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为植树造林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3. 灌溉排水:植树造林的生长需要适当的土壤湿度,因此在清理土地的同时需要进行灌溉设施的建设,确保植树造林后能够及时为苗木提供水源。

还需要进行排水设施的建设,避免山区发生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等灾害。

二、山区整地技术1. 土壤整理:对山区的土壤进行整理,使之平整、松软,便于植物的生长。

土壤整理可以采用耕地、平整等方式进行,以消除地表不平整对植树造林的不利影响。

2. 地表保护:在进行土壤整理的还需要进行地表保护,防止风蚀、水蚀等自然因素对土壤的侵蚀。

地表保护可以采用植被覆盖、防风网覆盖等方式进行,以保护整地后的土地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3. 地表改善:在进行整地工作的还可以适当进行地表改善,例如在地表施加有机肥料、石灰等物质,以提高土地的肥力和透气性,为植树造林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

三、植树造林技术植树造林是指在山区生活中进行植树造林,使得山区的植被得以恢复和改善。

在进行植树造林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技术要点:1. 种植树种的选择:在进行植树造林之前,需要根据山区的地形、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树种。

造林地整地的功能与营林建设的方法

造林地整地的功能与营林建设的方法

造林地整地的功能与营林建设的方法整地是指在林地进行营林建设前,对林地进行整体平整和土壤改良的过程。

整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林木的生长条件,促进树木的生长和发育,为后续的营林建设和林木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整地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地面整理、排水设施的建设、土壤改良、遮阴设施的设置等。

1.整地的功能(1)平整地面:通过整地工作,可以将地表的高低起伏进行调整,使得地面平整整齐,为后续的种植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同时也有利于土壤的保持和水分的储存。

(2)改善土壤条件:通过整地工作,可以进行土壤改良,包括深翻土壤、施加有机肥料、改善土壤通透性等,从而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为营林建设和树木生长提供更好的土壤环境。

(3)排水设施的设置:在整地过程中,可以合理设置排水设施,包括排水沟、排水管道等,以增强林地的排水功能,防止水涝对树木生长的不利影响。

(4)遮阴设施的建设:在整地过程中,可合理设置遮阴设施,如搭建遮阳棚、遮阴网等,以减少日照强度,保护年幼的树木,促进其生长。

2.营林建设的方法(1)合理选择树种:根据造林地的土壤条件、水分情况、气候特点等,选择适合栽种的树种,包括速生树种、乔木类、灌木类等,以提高树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2)设置造林地标志:在营林建设前,应在林地的重要位置设置造林地标志,包括标有树种名称、面积、年限等相关信息的标牌或标识,以便于监测和管理。

(3)科学布局种植:在进行营林建设时,应科学合理地进行种植布局,包括行距、株距、树木类型的搭配等,以提高林木的生长效益。

(4)合理实施造林:在进行造林工作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种植时间、方法和技术,包括直播种植、移植苗木、抛洒种子等,以提高营林建设的效果。

(5)科学管理保护:在营林建设后,需要进行科学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包括除草、施肥、修剪等,以确保树木的健康生长。

整地是林地营林建设的重要环节,通过整地工作,可以提高林木的生长条件,为后续的营林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林木的生长提供保障。

造林整地与植树造林技术方法

造林整地与植树造林技术方法

造林整地与植树造林技术方法造林整地是指在选定的造林地区进行土地整理以适应树木和其他植物的正常生长。

植树造林则是指在整地完成后,根据一定的计划和方法将树木种植到整地好的土壤中。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造林整地和植树造林技术方法。

1.土壤修整土壤修整包括土地平整、石头清除以及土壤翻耕等。

土地平整是为了保持坡度适度,使雨水能够顺利排水,减轻水土流失的风险。

石头清除可以清除地面上堆积的石头和其他杂物,使土地表面平整。

土壤翻耕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肥力,有利于树木的生长。

2.水土保持水土保持是为了防止水土流失,减轻洪涝灾害对造林地的影响。

常用的水土保持措施有梯田造林、植被覆盖和建设排水沟等。

梯田造林可以通过修建梯田来减少坡度,减轻水土流失的风险。

植被覆盖可以通过种植草地或其他植物覆盖土壤,减少水土流失。

建设排水沟可以引导雨水流向下坡方向,减少积水的影响。

3.施肥施肥是为了增加土壤的肥力,提供养分供树木吸收。

常用的施肥方法有有机肥施用和化学肥料施用。

有机肥施用可以通过施用猪粪、鸡粪等有机肥料来增加土壤肥力。

化学肥料施用可以根据土壤养分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化学肥料进行施用。

4.灌溉灌溉是为了提供树木所需的水分。

常用的灌溉方法有人工灌溉和自然灌溉。

人工灌溉可以通过抬水灌溉、滴灌和喷灌等方法来供水。

自然灌溉则是指利用降雨水来满足树木的水分需求。

1.树种选择树种选择是根据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肥力以及经济用途等因素进行选择。

常用的树种有松树、柏树、柳树等。

2.苗木选择和育苗苗木选择要选择健壮、根系发达、生长良好的苗木,以提高成活率。

育苗工作包括种子收集、种子储存和苗木育苗等。

种子收集要选择健康成熟的种子,避免病虫害的传播。

种子储存要注意保湿和防虫,以确保种子的质量。

苗木育苗可以采用人工育苗和苗圃育苗两种方式。

3.种植种植要根据不同树种的要求选择适当的种植密度和深度。

常用的种植方式有条带形、集群形、线插等。

条带形种植是指在整地好的土壤上挖一条条带状的沟槽,并在沟槽中种植苗木。

造林整地与植树造林技术方法

造林整地与植树造林技术方法

造林整地与植树造林技术方法造林整地和植树造林技术方法是指在人工林建设过程中对地面进行整理和准备,以确保树种的生长和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造林整地和植树造林技术方法。

1.平整地面平整地面是造林整地的基本任务之一。

平整地面可以提供树种生长所需的稳定地面,从而提高土壤的水分利用率和树种的生产力。

平整地面需要进行彻底的清理,包括移除杂草、石头和树干等障碍物。

2.改良土壤造林整地需要先对土壤进行改良。

常见的土壤改良方法包括施肥和翻耕。

(1)施肥:树种需要特定的养分才能正常生长和发育。

将适量的肥料施入土壤中有助于提高树种的生长和产品质量。

施肥的数量和种类应根据树种、土壤类型和地理位置等因素进行微调。

(2)翻耕:翻耕是一种促进土壤松散的技术,有助于提高土壤排水和空气交换的效率。

在翻地之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充分浸泡,以软化土壤和松散它。

3.防风防沙防风防沙是必要的,尤其是在荒漠化地区的造林整地工作中。

使用防风林可以降低风速,使得土壤能够保持湿润和肥沃。

防风林应种植在地形高阔的地方,最好是在岗丘顶部。

可以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树种进行种植。

1.绿篱种植绿篱是由密植树列或灌木形成的栅栏或屏障。

它可以用于防御风沙,防止侵蚀和保护农田。

绿篱可在移除草本植物和灌木垃圾后直接种植。

树种应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类型,选择不同的树种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2.光能利用效率的提高光能利用效率是一种提高人工林生产力的跻身方法。

该方法利用树木的光同化可以让树种更快地生长和发展,并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更大的产量。

首先要准确选择树种和种植密度。

其次,光合作用需要充分,需要及时修剪枝条和清理树叶。

3.混合种植混合种植是一种在人工林中混合多个种植的树种,增加林地的生产力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利用不同种类树皮和形状,可以增加林地面积,提高生产力和改善生态条件。

混合种植还有助于避免某些害虫或病原体的侵入,并保持岗位清洁和良好的物质循环。

总之,造林整地和植树造林技术方法是人工林的关键步骤之一。

如何正确掌握整地方法和造林技术

如何正确掌握整地方法和造林技术

造 林成 活率达 不到 标准 .是长 期以来 林业 部 门面 临的一 个难 松, 可采用小苗造林 , 整地规格可小些 ; , 反之 宜稍大些。 一般边长或穴 题 。实践证 明 , 中的重要原 因就 是没有正确 掌握造 林整地 技术 和 径都在 0 — . 。 其 . 0 m 块状整地通常在山地有 穴状 、 3 5 鱼鳞坑等整地方法 ; 在 平原有坑状 。 高台等整地方法。 方法 。
1整地 方 法 .
11 地 的作 用 .整
2造 林 技 术 .Fra bibliotek21 .造林方法 211 种 造 林 法 ..播 1 . 改善立地 条件 .1 】 又称直播造林 .是将林 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 地进行造林 的方 造林地整地对立地条件 的改善体现在对土壤结构 、 养分和水分等 而且 。 施工容 易。 于在 大面积造林地 便 方面 的改善 。 干早区造林 , 水分缺乏是突 出的限制 因子 , 通过整地蓄水 法 这种方法省去 了育苗工序 . 上进行造林 但是这种方法造林对 造林立地条件要求较严格 , 造林后 保墒 . 以有效地解决土壤水分 亏缺的问题。 可 的幼林抚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较高。播种造林 的适用条件 : 于种 粒 适合 1 . 保持水土 .2 1 在 易发 生水土流失 的地 区 . 整地是水土保持 的简易工程 . 通过 整 大 , 发芽容易、 种源充足 的树种 。其要求造林 土壤水分充 足 , 各种灾害 地形成 的微 地形 , 水平沟 、 水平 阶和鱼鳞坑等 , 将坡 面的雨水 、 径流 和 性因素较轻 , 对于边远且人烟稀少地区的造林更为适宜 。 泥沙存贮起来 . 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 为幼树蓄水保墒。 21 .. 苗 造 林 法 2植 113 ..减少幼林危害 又称栽植造林 、 植树 造林 , 是用根 系完整的苗木作为造林 材料进 整 地是通过消除有害生 物的发育条件和改 善造林地的热量条件 行造林 的方法 。 其特点是对不 良环境条件的抵抗力较强 , 生长稳定 , 因 两方 面来减少新造幼林可能受到的危 害。 此. 对造林地 立地条件 的要求相对地说 不那么严格 。 但是 , 在造林时苗 11 .. 4造林施工 木根系有可能受损伤 或挤 压变形和失水 . 植技术要求高 . 须先育 栽 必

论造林整地技术及方法

论造林整地技术及方法

林业科技 ・

论 造 林 整 地 技 术 及 方源自法 冯 贵 和 吴 冰 赵 玉 利
( 1黑龙 江 省 宝 清 县 林 业 局 苗 圃 1 5 0 ) 5 6 0 ( 2黑 龙 江 省 宝 清 县 林 业 局 )
要提 高造林成活率 , 就要保 证各项关键措旌的具体 落实, 包括造林整地 、 苗木选择 、 运输栽植和补植抚育等 等。下面主要介绍一下整地技术和造林方法 。 1整 地技 术 . 造 林 作 业 施工 的第 一个 环 节是 造 林 整地 , 地 的时 整 间、 方法 、 标准对造林质 量有直接影响 。造林整地的 目 的是 改善 土壤 理化性能 , 达到 蓄水保墒 , 有利于幼苗生 根成活 。在造林 生产中要根据造林的林种 、 种、 树 立地 条件和气 候条 件 、 劳动力情况等 多种因素综合考虑 , 做 到因地制宜 , 实事求是。 整 地 时 问 一般 伏 秋 整地 为 宜 , 能 灭 除 杂 草 , 可 既 又 蓄 水 保 墒 , 山 荒 沟 一 般 多在 造 林 前 一年 伏 秋 , “ 荒 即 挂 锄” 时节进行整地 。农 田防护林 、 护树林 、 护路林在不影 响 农 作物 生长 的 情 况 下 秋 季整 地 ; 化 严 重 的土 地 造林 沙 地 块 一 般 现 造 林 现 整 地 , 止 破 坏 植 被 , 重 十 地 沙 防 加
明确 规 定 。 2 造林 方法 .
面整地是翻垦造 林地全部土壤的整地方式 , 这种方式改 善立地条件的作用显著, 便于实行机械化作业及林粮问 作, 但用工大 投资大 , 易造成土壤侵蚀 。一般来说 , 全 面整 地 可 以用 于 平坦 阔 的造 林 地 。局部 整 地 则是 翻 辽 垦造 林地 部 分 土 壤 的 整 地 方 式 , 对 来 说 , 部 整 地 的 相 局 用工少 、 投削 、适合各种造林地 。 , 穴 状 整 地 为 网 形 或 矩 形 坑 穴 。穴 面 与 原 坡 面 持 平 或稍 向内倾斜 , 穴径 4 .c 深度2 c 0 5 m, 5m~4 c 0m以上 。 这是 一种简 易的局 部整地 , 用于地势平缓 和缓坡地 常 带, 分小坑穴和大坑穴 两种( 方形或圆形 。小坑穴用于 般小苗栽植造林 ; 坑穴穴径和穴深各 l 右, 大 m左 而大 吭穴多用于经济果 树或速生丰产林 。穴状整地可根据 小 地 形 变 化 而 灵括 选 定 整 地 位 置 , 地 投 工数 量 少 , 整 易 于掌握 , 成本较低 , 但是改善立地条件的作用较差 。适 用于各种造林地的整地有“ 四旁” 和城市绿化等 , 是应用 最 广泛 的一 种 整地 方 祛 。 造林 整林技 术规格 主要是指整 地的断面 形式 、 深 度、 宽度 、 长度和 间距等 , 这些指标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 造林整地质量 。断面形式是 指整 地时的翻 恳部分 与原 地面构成的断面形状 。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 由于整地 的 主 要 目的 是 为 了 更 多拦 蓄 降 水 , 加 土 壤 湿 度 , 止 增 防 水 土流 失 , 以 , 所 整地 深 度 对 整 地效 果 的 影 响最 大 , 加 增 整地深度不仅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 , 还有利于提高土 壤的蓄水保 墒能力, 在立地条件较差的干旱地区更是如 此 。一般整地深度以3c 0m~4 c 0m为旬具体规格以造林 设计为准当苗木和林木根系较 大时 , 则应根据实际晴况 适 当加大整地 深度 , 了某种特殊 需要还可 以增 加至 为 5c 0 m~6 c , 些 甚 至 l m以 上 ; 一 定 范 围 内 整 0m 有 OOc 在

整地方式与造林方法

整地方式与造林方法
2023
《整地方式与造林方法》
目录
• 整地方式选择 • 造林方法介绍 • 不同地貌的造林技术 • 工程造林 • 森林经营与管护
01
整地方式选择
局部整地
1 2
块状整地
适用于地形平坦、作业面积小、土块松散的土 壤,通过块状翻耕使土壤变得松软。
带状整地
适用于坡度较小的山区或丘陵地区,通过带状 翻耕使土壤变得松软,同时保持水土。
03
不同地貌的造林技术
山地造林
适用范围
山地造林适用于山地、丘陵等地区,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防风固沙等生态功能。
立地条件
选择适宜的海拔、坡度、土壤类型和植被等立地条件,以满足山 地造林的要求。
整地方式
采用鱼鳞坑、穴状整地、带状整地等方式进行整地,以改善造林 条件,促进幼苗生长。
平原造林
适用范围
合理规划
要根据造林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规 划方案,避免盲目造林。
加强管护
要加强对造林地的管理和保护,确保林木 的正常生长和生态效益的发挥。
科学施工
要按照规划设计进行施工,确保造林质量 。
注重协调
要注重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确保工 程造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05
森林经营与管护
森林经营的方法
直播造林
将种子直接播种在土地中进行造林 的方法。
植苗造林
通过种植林木幼苗进行造林的方法 。
分殖造林
利用林木的枝干等作为造林材料进 行造林的方法。
封山育林
利用封山禁牧等措施,培育森林植 被的一种方法。
森林管护的措施
林木抚育
病虫害防治
包括灌溉、施肥、除草、修剪等措施,促进 林木生长发育。

山区造林地清理与整地及植树造林技术

山区造林地清理与整地及植树造林技术

山区造林地清理与整地及植树造林技术
山区造林是指在山区进行的一种人工植树造林活动。

由于山地土壤贫瘠,地势陡峭,造林难度较大。

山区造林地清理,整地及植树造林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山区造林地清理是为了清除杂草、枯枝落叶、石块、碎石等障碍物,为后续的整地和植树造林工作做好准备。

清理工作要注意保护地面的植被和水土资源,采取合适的清理工具和方法。

山区造林地整地是为了改善山地土壤的种植条件,增强植树造林效果。

整地包括土地平整、石块去除、土壤修改等工作。

对于土壤贫瘠和不适宜植树造林的地块,可以进行土壤改良和施肥措施,提高土壤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

山区造林的植树造林技术是关键之一。

选择适宜的树种对山区造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选择树种时要考虑山区的气候、土壤条件以及林业经济效益等因素。

要合理制定植树造林密度和间距,保证每棵树能充分生长和利用空间资源。

在实施山区造林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增加造林生态效益:选择具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树种,提高生态环境的效益。

2. 合理利用地形地貌:根据山地的地形地貌特点,合理选择植树造林方式和方法,保护山地生态环境。

3. 合理配置水资源:山区通常水源较少,因此要合理配置水资源,充分利用降水和表土层水,提高植树造林的生长条件。

4. 加强护林管理:对已经进行造林的山地要加强护林管理工作,定期进行植树造林的监测和维护,保证造林的成活率和生长效果。

山区造林地清理与整地以及植树造林技术是山区造林项目的关键环节。

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措施,可以提高山区造林的成活率和生长效果,促进山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

造林整地步骤

造林整地步骤

造林整地步骤一、整地的意义及作用(1)整地是建设苗圃和培育树苗的基础。

(2)整地工作搞得好与坏,对当年苗木的成活和生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2.整地应因地制宜,根据土壤肥力、植被状况、作物布局、地形、立地条件等,选择不同的整地方式。

(1)坡耕地应全面深耕,以便提高土壤温度,增加有机质,并加入适量有机肥料改良土壤,使其熟化、疏松。

(2)丘陵旱地应分块深耕,以利于灌溉、排水和耕作,提高地温,促进土壤风化,改善通气条件。

(3)低洼积水地应开沟深翻,以消灭越冬害虫。

(4)山区谷地、平原宜采用带状、鱼鳞坑、水平阶整地,可以省工省时,也比较符合植树造林的要求。

二、整地时间及作业方法(1)整地时间:南方造林整地宜在秋末至春季,北方宜在春季至夏季。

(2)整地方法:1)(3)造林整地步骤:栽植的经营者,在配置完树种后就需要做好造林的准备工作,如树种挖掘、工具准备、药剂喷洒等,这些准备工作都是围绕着造林地块来进行的。

1.整地工作准备好之后,就可以着手造林整地了。

造林整地的工作是将造林地块平整细致,把树木挖掘出来,为将来的树木栽植打好基础。

造林整地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整理林地;二是挖掘树穴;三是施足基肥;四是栽植。

2.造林整地操作过程1)先挖定植穴。

在一般情况下,定植穴的规格为50cm见方,然后在此定植穴中挖取一个30cm见方的栽植穴,然后在定植穴中施入适量的底肥。

2)放线定点。

确定定植点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这是造林工作的第一步。

因此,放线定点时一定要仔细观察造林地的自然环境和立地条件,把各项要求落实到图纸上。

定点时首先要找准定植点的地形位置,再依据定植点画出相关控制点,最后计算栽植点的面积,使栽植点按要求落实。

3)树穴的整地。

一般定植穴要进行全面的整地,将坑底的石块清除干净,将栽植穴整得尽量大一些,整平一些,使坑底呈龟背形或锅底形。

(3)造林整地步骤:栽植的经营者,必须按照设计图纸上所示的株距和行距将苗木挖掘出来,然后运送到栽植地块,并在这里栽植。

常见的造林整地方式

常见的造林整地方式

常见的造林整地方式
造林整地是指通过人为的手段,对原本不适宜或不具有植被生长条件的土地进行整治和改良,使其成为适宜树木生长的良好土壤,并在上面进行种植和培育活动。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造林整地方式:
1. 翻耕整地法:将土地逐级翻耕,使得土层松散,增加通气性和透水性,有利于树木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2. 石灰施用法:石灰具有中和酸性土壤和改善土壤结构的作用,可以增加土壤pH值,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树木的生长和发育。

3. 绿肥覆盖法:在农田空闲期间,种植绿肥作物,如豌豆、苜蓿等,让其在土壤中生长,覆盖在土壤表面,在生长过程中释放出有机质和养分,改善土壤质量。

4. 土壤改良剂施用法:根据土壤质量的不同,进行钾、磷、有机肥等多种土壤改良剂的施用,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有助于树木的生长和发育。

5. 森林底面覆盖法:在种植树木前和树木生长初期,覆盖一层厚度适当的枯枝落叶或秸秆等底面材料,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泥砾冲刷,提高土壤保水性和保护性。

- 1 -。

浅谈灌木林地的整地与造林技术

浅谈灌木林地的整地与造林技术

播 种造 林 法 又称 直 播 造 林 ,是 将 总 之 ,植 苗 造 林 法 受 树 种 和 造 林 地 立 以 于 春 季 或 秋 季 在 沙棘 林 内连 根 掘 出 林 木种 子 直 接 播 种 在 造 林 地 进 行 造 林 地 条 件 的 限制 较 少 ,是 应 用 最 广 泛 的 分 蘖 苗 , 接 运 输 到 造 林 地 进 行 造 林 , 直 的 方 法。 种 方 法 省 去 了育 苗 工 序 , 这 而 造 林 方 法 。 且施 工 容 易 ,便 于 在 大 面 积 造 林 地 上 栽植 时 要保 证 根 系舒 展 ,并 且 要 覆 土 植 苗 造 林 应 用 的苗 木 , 主 要 是 播 踏 实 。


造 林 地 的 清 理 与 整 地 方 法
进 行 造 林 。 但 是 这 种 方法 对 造 林 立 地 和 秋 季 都 可 以进 行 , 季 应 在 发 芽前 , 春
造林地 的清理 ,是造林 整地翻垦 条 件 要 求 较 严 格 ,造 林 后 的 幼 林 抚 育 土壤解冻后这一段时间 内。而秋季则 土壤 前的一道工序 ,把造林地上 的灌 管 理 措 施 要 求 也 较 高 。 播 种 造 林 的适 应 在 落 叶 后 到 土 壤 冻 结 前 。 选 择
林 过 程 中 , 苗 圃起 苗 、 从 选苗 、 级, 至 定 假 造 直 植 全 过 程都 要保 护 苗 木不 致 失水过
多。 最好是 随起苗随栽植 , 尽量缩短 时
间, 环节要保持苗根湿润。 各
3 其 他 方 法 、 ( 插 条 造林 。 插 条 造 林 在 春 季 1)
严 格 。 是 , 造 林 时 苗 木 根 系有 可 能 尤 其 在 平 茬 以 后 ,每 亩 能 产 生 根蘖 苗 但 在

我国林业现状及整地、造林方法

我国林业现状及整地、造林方法

2 整地、造林的一些程序、 方法
造林地的整理是在造林前改善环境条件 的一道主要工序。通过整地可以改善造林的
立地条件、倩除灌未,杂草和采伐剩余物. 在造林前后的一段时间里, 增加直接投射到地 面的透光度. 还可以改变小地形 , 使透光度增 加或减少。整地清除了地表植被, 增加透光 度, 因而在白天地表层的温度要比有植被粗盖 时上升得快, 整地后改变了土壤物理性, 使土 坡温度状况发生变化。因而 , 能提高造林成 活率及使幼林的生长情况显著改善。整地还 能保持水土、减免土城侵蚀 , 同时也有利于 造林施工, 提高造林质最. 2 .1 造林地的清理 造林地的清理, 是造林整地翻垦土坡前的 一道工序, 把造林地上的灌木、杂草 ,竹类 以及采伐迹地上的枝丫、梢头、站秆、倒 木、伐根等清除掉。分为全面清理、带状 清理和块状清理 3 种方式。 情理的方法可分为割除清理,火烧清理 和用化学药剂清理。割除清理可以是人工, 也可以用机具 , 如推土机、割灌机、切碎机 等机具。清理后归堆和平铺, 并用火烧方法 清除。也可以采用喷洒化学除草剂. 杀死灌 木和草类植物 。 2.2 整地方式和方法 整地方式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局 部整地又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全面整 地是翻垦造林地全部土坡, 主要用子平坦地 区。局部整地是翻垦造林地部分土坡的整地 方式 。包括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 带状整地是呈长条状翻垦造林地的土 壤. 在山地带状整地方法有: 水平带状、水 平阶、水平沟、反坡梯田、撩壕等。 平坦地 的整地方法有 : 犁沟、带状、高垄等 。 块状整地是呈块状的翻垦造林地的整地 方法. 山地应用的块状整地方法有 : 穴状 块状 、鱼鳞坑。 平原应用的方法有: 坑状、块 状 、高 台 等 。 2. a 造林方法 播种造林法: 又称直播造林 , 是将林木种 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这种 方法省去 了育苗工序, 而且 施工容易, 便于 在大面积造林地上进行造林。但是这种方法 造林对造林A地条件要求较严格 , 造林后的幼 林抚育管理措施要隶也较高。播种造林的适 用条件:适合于种粒大、发芽容易、种源充足 的树种, 如橡株类、核挑,油茶 油桐和山杏 等大粒种子. 其要求造林地土坡水分充足, 各 种灾害性因素较轻 , 对于边远且人烟稀少地区

造林地的整地方案

造林地的整地方案

造林地的整地方案一、造林整地的方式方法(一)全面整地1.特点改善立地条件的作用显著,清除杂草彻底,便于机械作业。

但受地形、环境状况(岩石、伐根、更新林木、生长灌木等)限制较大。

在一些地区整地后易引起水土流失或风蚀沙化。

2,应用条件主要是平地,在造林上很少采用,在我区营造杨树速生丰产林和果树、枸杞经济林时采用,有风蚀沙化、水土流失的地方不易采用。

(二)局部整地1•带状整地改善立地条件的作用较好,保持水土作用好,在平地、缓坡可采用机械作业,也较省工,带状整地的技术指标、方法及应用条件见表6-5。

山地带状整地方法表6-6山地带状整地不同方法的技术规格、特点及应用条水平沟是采用最多的方法,它的水土保持效果比水平带状、水平阶好,施工比反坡梯田省工,也便于操作,在平缓坡还可以采用机械开沟,人工作便的作业方法。

(2)平原带状整地方法表6-7平原不同带状整地方法的技术规格、特点和应用条耕地的基础上沿栽植行用机引开沟再进行开沟整地。

对风蚀的固定沙地、沙质草原,可随开沟,随即在河内挖植树坑造林。

在干旱草原区,钙积层厚,杂草根系盘结度大的地方,可采用伏天深翻,压青休闲的带状整地法,伏耕休闲地,务须在立秋前后及时耙磨,造林前半月进行镇压保墙。

河套区盐碱地采用伏耕伏泡、开沟伏灌、使之脱盐、翌春造林。

轻微盐碱地采用平整土地伏耕伏泡;土壤含盐量在0.4-0.7%的地方则用开沟伏灌,沟深30cm。

2.块状整地灵活、省工,对因整地而破坏植被所引起的水土流失的危险性小,但改善立地条件的作用相对较差。

(―)断面形式主要根据降雨多少确定。

L干旱、半干旱地区,翻土面低于原土面或与原土面构成一定的反坡,如水平沟,鱼鳞坑,反坡梯田,机械开沟等。

2,湿润地区,翻土面平行于原土面,如穴状、带状等。

3.过湿或地下水位过高地区,翻土面高出原土面,如高城、台田等。

(二)深度深度是整地技术规格中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适当增加深度,有利于林木生长发育和根系生长,整地深度一般为0.25T.0m之间,具体情况应考虑。

浅谈造林整地技术及造林方法

浅谈造林整地技术及造林方法
这 种造林方法 和插条造林方 法差不 多 . 在春秋季均 町进行 , 所不 用于 一般小苗栽 植造林 : 大坑 穴穴径 和穴深 各 1 m左右 . 而大 吭穴多 c m以上的根 . 剪成 1 5 — 2 0 c m长的段 按 照一定 用于经济果树或速生丰产林 穴状 整地可根据小地形变化而灵括选定 同的是插穗用 的是粗 l 在提前 整好 的地上 挖直 径 2 0 e a. r 深3 0 c m 的坑 . 将根 按 4 5 整地位置 . 整地投工数 量少 . 易 于掌握 , 成 本较低 , 但是 改善立 地条件 的株行距 , 要注 意 . 插穗 的方 向是大 头向上 . 上部不但 不外露 . 反 的作用较差 适用 于各种 造林地 的整地有“ 四旁” 和城市绿 化等 . 是应 度角倾 斜埋人 .
造林方法进行 了讲解 。
【 关键词 】 造林; 整地; 方 法
林业一 直受 到造林 成活率的 困扰 . 常常 因为成 活率而达不 到验 收 植苗造林 后 . 苗木官陌成活 , 关 键是苗木本身能否维持水分平衡 . 的标 准 目前速生丰产林整地退耕还林 的实践 表明 . 除 了苗木选择 以 所 以在造林过 程中 , 从苗 圃起 苗 , 选苗 、 分级 , 包装到运 输 、 假植 、 造林 及苗 木质 量的问题之外 . 造林技术和方法也是导 致成活率地下 的主要 前修剪 . 直至定植全过程都要保护苗木不致失水过多 最好是 随起 苗 因素 。 隋栽植 , 尽量缩短时间 , 各环节要保 持苗根湿润。 1 . 整 地 技 术 2 3分 殖 造林 法 是 利用树 木的营养器官( 干, 枝、 根等) 及竹子 的地下茎作为造林材 造林 的最初环 节就是 选择造林地整地 .这个环节 选择的时间 、 方 造林 技 法等 均是影 响造林 质量的标准 造林整地是希望通过调节土壤理化 能 料直接进行造林的方法一其特点是能够节省育苗时 间和费用 . 操作 容易 , 成 活率较高 , 幼树初期生长较 快? 而且在遗传 陛能 力, 实现 涵养水 分的 目的 . 帮助幼苗快速生根 。 造林生产过程 中根据苗 术简单 . 同时分殖 木 的种类 、 土壤 条件 和气候 等等因素来进行考虑 , 要 以实际为准则 , 因 上保持母 本的优 良陛状 但要求有立地条件较高的造林地 . 造林材料来源 . 受母树 的数量 与分布状 况的限制 . 这种 方法主要用 于 地制宜 。 女嗽树 , 杨树 、 梆附、 泡桐和竹类等 . . 秋季 整地是最 佳的时间选 择 . 以来 可以将杂草 消灭 . 二来 还具有 适用营养繁殖 的树种 , 2 - 4 插条造林 涵养 土壤水 分的作 用 . 通 常都 是在 造林前 一年的秋 季对 荒山和荒沟进 插 条造林在 春季和秋季 都可 以进行 . 春季应在发芽 前 . 土壤解 冻 行整 地 各 类林木 在不会影响农 作物生长的情况下 开展秋季整地 , 若 后这一段时间内 而秋季则 应在 落叶后 到土壤冻结前 选择 1 . 5 — 2 . 0 c m 粗, 1 — 2年生的枝条 . 剪去侧枝 . 剪成长 3 0 — 4 0 e a 的插穗 . r 按 照一定 的 株行距 . 在事先整 好的地里扦 插 . 然后踏 实 插深为使 插条的上 郎露 2 - 3 c m 如 果土壤较旱 , 应该用细土覆盖 ; 此外也可 以使用 塑料薄膜 , 采用垄作 . 可在较 为干旱的地区应用此法 具 体工 序为 . 先整好地 . 作 提前灌透水 . 然后用塑 料薄膜将整个 垄面覆盖然后 按一定 的株距 的用 工才能完成 . 因此容易 出现土壤侵蚀 的情况 . 全面整地适 用于平 垄 . 用细土将 薄膜 上的插孔 盖住 . 当长 出叶子后 . 即可撤 坦、 大 面积 的造林地 。 局部整地则是对造林地部分土壤进行翻垦 . 其用 将插条 插入垄 中 . 掉薄膜 : 还有 一种 方法 , 是在插 前 , 用石蜡 速蘸 插条的上切 口, 即蜡封 , 工较少 . 投入较小 . 适用范 围更广 。 然后插入垄 中。 需 要注意的一点 是. 一定要 穴状整地为 圆形或矩形坑穴 穴 面与原坡面持平或稍 向内倾斜 . 以防止插条水分 过度散 失. 即插穗 的大头向下小头向上 穴径 4 0 . 5 c m . 深度 2 5 c m 一 4 0 e m以上 这是一种简易 的局部 整地 . 常用 插正 . 2 . 4 . 1 插根造林 于地势干缓 和缓坡地带 . 分小 坑穴 和大坑 穴两种f 方形或 圆形 。 小坑穴 是沙化严重 的土壤 , 通常都 是现整地 . 可以避免植被被破 坏 . 以让沙化 变得更严重 全 面整地 和局 部整地 是造林 整地 的两种方式 全面整地是指将造 林地全部进行 翻垦 . 这样 的造林 方式 可以立刻对土壤 条件 进行调节 让其 能够满足机 械作业和林粮 间作 的要 求 . 可是投 入较大 . 需 要较多

常见的造林整地方式

常见的造林整地方式

常见的造林整地方式造林整地是指在绿化、固碳、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的一种重要手段。

它是指通过增加植被面积,提高土壤保水保肥性能,保护水源,净化空气等措施来改善自然环境的一种方式。

常见的造林整地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天然林培育方式:这种方式是通过植物自然生长和天然地貌发展来维护土地恢复生态平衡的一种方式。

这种方式比较原始,需要时间和资源来实现,但是它的效果比较显著,可以提高土地的植被覆盖率、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性能。

2.人工造林方式:这种方式是指通过种植人工林、人工种植园等措施来达到修复土地、增加植物覆盖面积的目的。

人工造林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地的绿化率、生态环境的改善及保护、为水源提供源源不断的水量,同时也可以增加土地的经济效益。

3.荒山绿化方式:这种方式是指利用荒地或被采矿、开采等造成的废弃地,通过绿化、种草等措施来恢复土地的植被覆盖率,从而改善生态环境并提高土地的使用价值。

这种方式是较为广泛采用的一种方式,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地的绿化率并为土地增加美化效益。

4.生态护岸方式:这种方式是指在河道、湖泊、海洋等水体周围建立生态岸或生态带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岸边的水源、提高水域数量和水质,同时也可以为岸边居民提供休闲场所、增加绿化面积。

5.草皮绿化方式:这种方式是指通过种植草皮等措施来增加土地覆盖面积和生长性能,从而改善土地的行走舒适度和环境质量的一种方式。

这种方式主要用于城市公园绿化、道路绿化等场所,可以带来舒适的行走体验和视觉效果。

造林整地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环保工程,不同的地方和环境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

上述方式是目前较为常见的几种方式。

为了保护自然环境、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经济价值,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方法来实现造林整地的目标。

常见的造林整地方式

常见的造林整地方式

常见的造林整地方式
造林整地是人工林种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林地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同时也方便管理和保护生态环境。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造林整地方式:
1. 翻耕整地法:在原有的地表土壤上进行翻耕,将上层土壤和下层土壤互相翻倒。

这种方法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通透性,提高土壤肥力,从而有利于树木的生长。

2. 高低有序整地法:将林地分成高、中、低三个层次,进行不同的整地处理。

高处一般采用翻耕或者挖坑填土的方式,中处可采用平整或者挖槽的方式,低处则要进行排水沟的开挖和淤泥的清理。

这种方法能够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增强整地对地形的适应性。

3. 拔草整地法:将林地上的草皮拔掉,使树木和土壤充分接触,促进树木的生长。

这种方法适用于草皮较厚的地区,但需要注意不要扰乱土壤层次。

4. 挖坑填土整地法:在不平坦的地表上,通过挖掘坑洼和填土来达到平整的效果。

这种方法可以改善地表的通透性和排水性,有利于树木的生长。

综上所述,造林整地是种植人工林的关键步骤之一,通过选择合适的整地方式,可以提高林地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树木的生长。

- 1 -。

整地方式与造林方法

整地方式与造林方法

考虑地形、土壤和植被条件
在确定整地面积时,应综合考虑地形起伏、土壤类型和分布 以及植被状况等因素。这些因素对整地方式和造林效果有重 要影响。
符合经营目标和实际情况
整地面积应与经营目标相协调,如培育速生丰产林、生态公 益林或经济林等。同时,要结合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实际情 况,合理确定整地面积。
选择合适的造林方法
病虫害对幼树的生长危害极大。 在抚育管理过程中,要密切关注 幼树的生长状况,及时发现并防 治病虫害。可以采用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多种方法 综合防治。
04 加强管护措施
抚育管理不仅包括对幼树的施肥、 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等措施,还包括 对林地环境的改善和管理措施的落 实
04
应用前景及发展建议
根据树种生物学特性选择
不同树种对生长环境、种植密度、造林季节和幼苗培育等技术要求不同。在 选择造林方法时,应优先考虑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规律,以满足其生长 需求。
考虑经营目标和立地条件
造林方法应与经营目标相匹配。例如,培育速生丰产林时,可采用集约经营 和机械化作业;培育生态公益林时,应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兼顾。同 时,要结合立地条件,选择合适的造林方法。
科学整地
在造林前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地,改善土壤条件,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和肥力,促进树木生长 。
合理密植
根据树木生长规律和种植环境,合理安排种植密度,提高单位面积的森林产量和效益。
加强生态系统保护的建议
保护天然林
加强对天然林的管护和保护,防止非法采伐和破坏生态环境。
构建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
通过合理的整地和造林方式,构建健康稳定、功能多样的森林生态系统,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逆能力。
加强抚育管理

整地方式与造林方法

整地方式与造林方法

2023-11-03CATALOGUE 目录•整地方式•造林方法•造林季节与密度选择•幼林抚育与保护•森林病虫害防治01整地方式将土地分成若干个块状进行翻耕,适用于地形较陡或不宜全面翻耕的地区。

块状整地带状整地穴状整地将土地以带状形式进行翻耕,适用于地形较平缓的地区。

在土地上挖穴进行翻耕,适用于地形崎岖、不宜全面翻耕的地区。

03局部整地0201平原整地适用于平原地区,将整个土地进行翻耕,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地质量。

山区整地适用于山区和丘陵地区,通过修建梯田、拦河造地等措施进行土地整理,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和防止水土流失。

全域整地02造林方法将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适用于种子成熟后种子质量好的树种。

直接播种将种子浸泡在水中或使用其他催芽剂进行处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浸种催芽播种后覆土,保持土壤湿度和温度,促进种子发芽和生长。

覆土保护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优质苗木,要求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选苗在造林地上挖穴,将苗木放入穴中,填土浇水。

栽植栽植后进行抚育管理,包括浇水、除草、修剪等措施,促进苗木生长。

抚育管理栽植将选取的素材直接栽植在造林地上,适当浇水、施肥等措施。

选取母树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树,取其枝条或根蘖作为造林的素材。

抚育管理栽植后进行抚育管理,包括除草、修剪、支撑等措施,促进幼树生长。

分殖造林法03造林季节与密度选择造林季节选择春季是大多数地区适宜的造林时间,气温逐渐升高,土壤湿度较大,有利于苗木成活和生长。

春季造林夏季造林秋季造林冬季造林在温暖湿润的地区,夏季也是适宜的造林时间,但需要注意防晒和保持土壤湿度。

秋季气温逐渐降低,但仍有较高的湿度和降雨量,在某些地区适宜进行秋季造林。

在温暖湿润的南方地区,冬季也是可行的造林时间,但需要注意防止冻害。

根据树种特性选择不同树种的生长特性和需要的空间不同,因此应根据树种特性选择造林密度。

根据栽培目的选择不同的栽培目的对树木的生长和分布有不同的要求,如速生丰产林需要较小的密度以便于管理和采伐,而防护林则需要较大的密度以发挥防护作用。

水曲柳造林方法整地方法

水曲柳造林方法整地方法

水曲柳造林方法整地方法说实话水曲柳造林整地这事儿,我一开始也是瞎摸索。

先说整地吧,我最早就是想随便把地弄弄就得了。

我就拿着个锄头在那刨,心里想这也就是松松土呗。

后来发现完全不对。

水曲柳它虽然适应能力还可以,但是它还是喜欢那种土壤比较肥沃、疏松而且排水良好的地。

我之前简单刨的地,下点雨就积水,我才意识到根本不行。

后来我就学乖了。

我就像给房子打地基一样认真对待这块地的整理。

首先我会先把地里的杂草什么的都清理干净,就像打扫房间里的垃圾一样,不能有残留的根茎啥的。

这一步可不能马虎,不然那些杂草很快又长起来了。

然后就是翻土,这就好比是把面粉弄松一样,要翻得均匀。

可我一开始没有合适的工具,用小锄头翻得累死人并且深浅不均。

后来换了个大一点的犁,这才把土翻得又深又均匀,大概要翻到30厘米左右吧,我也不是特别确定,但是深一点总是没错的。

土翻好之后还要施肥,我开始不太会掌握肥料的量,放少了吧怕没效果,放多了又怕把苗给烧了。

我第一次就是放太多肥料了,结果栽下去的苗没几天就有点发黄,那可把我急坏了。

后来我就一点点摸索,大概每平方米我就施那种普通的有机肥5千克左右,感觉就比较合适了。

再就是要把地弄平,就像做蛋糕最后要把表面抹平一样。

有一点小小的坡度倒也没关系,主要是利于排水。

造林的话,选择苗也挺重要的。

我试过那种看着很瘦弱的苗,觉得便宜点嘛,结果长起来那速度真的慢,而且很容易生病。

所以要买那种比较健壮的苗。

移栽的时候要小心,就跟抱着个刚出生的娃娃一样,根不能弄坏。

苗种下去之后一定要浇水浇透,就像我们人渴了一顿猛灌一样,我开始就浇水浇个半拉子,苗各方面表现都不好。

水曲柳造林和整地真的不容易,要不停地尝试,从自己的错误中去吸取教训才能找到合适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地方式与造林方法
文章摘要:造林地的整理是在造林前改善环境条件的一道主要工序。

通过整地可以改善造林的立地条件、清除灌木、杂草和采伐剩余物。

在造林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增加直接投射到地面的透光度;还可以改变小地形,使透光度增加或减少。

整地清除了地表植被,增加透光度,因而在白天地表层的温度要比有植被覆盖时上升得快,整地后改变了土壤物理性,使土壤温度状况发生变化。

整地还能调节土壤水分状况,只要整地方法得当,整地季节适宜,通过整地可以使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地墒情改善,使有多余水分的低湿地水分排除。

因为整地改变了土壤水分、温度和通气状况,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加速营养物质的分解,促进……
造林地的整理是在造林前改善环境条件的一道主要工序。

通过整地可以改善造林的立地条件、清除灌木、杂草和采伐剩余物。

在造林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增加直接投射到地面的透光度;还可以改变小地形,使透光度增加或减少。

整地清除了地表植被,增加透光度,因而在白天地表层的温度要比有植被覆盖时上升得快,整地后改变了土壤物理性,使土壤温度状况发生变化。

整地还能调节土壤水分状况,只要整地方法得当,整地季节适宜,通过整地可以使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地墒情改善,使有多余水分的低湿地水分排除。

因为整地改变了土壤水分、温度和通气状况,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加速营养物质的分解,促进可溶性盐类的释放和各种营养元素有效化。

整地还可以使腐殖质及生物残体分解加快,增加土壤养分的转化和积蓄。

因而,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及使幼林的生长情况显著改善。

整地还能保持水土、减免土壤侵蚀,同时也有利于造林施工,提高造林质量。

一、造林地的清理
造林地的清理,是造林整地翻垦土壤前的一道工序,把造林地上的灌木、杂草、竹类以及采伐迹地上的枝丫、梢头、站秆、倒木、伐根等清除掉。

分为全面清理、带状清理和块状清理3种方式。

清理的方法可分为割除清理、火烧清理和用化学药剂清理。

割除清理可以是人工,也可以用机具,如推土机、割灌机、切碎机等机具。

清理后归堆和平铺,并用火烧方法清除。

也可以采用喷洒化学除草剂,杀死灌木和草类植物。

二、整地方式和方法
整地方式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

局部整地又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

全面整地是翻垦造林地全部土壤,主要用于平坦地区。

局部整地是翻垦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

包括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

带状整地是呈长条状翻垦造林地的土壤。

在山地带状整地方法有:水平带状、水平阶、水平沟、反坡梯田、撩壕等;平坦地的整地方法有:犁沟、带状、高垄等。

块状整地是呈块状的翻垦造林地的整地方法。

山地应用的块状整地方法有:穴状、块状、鱼鳞坑;平原应用的方法有:坑状、块状、高台等。

三、造林方法
1.播种造林法:又称直播造林,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

这种方法省去了育苗工序,而且.施工容易,便于在大面积造林地上进行造林。

但是这种方法造林对造林立地条件要求较严格,造林后的幼林抚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较高。

播种造林的适用条件:适合于种粒大、发芽容易、种源充足的树种,如橡栎类、核桃、油茶、油桐和山杏等大粒种子。

其要求造林地土壤水分充足,各种灾害性因素较轻,对于边远且人烟稀少地区的造林更为适宜。

播种造林的方法有:块状播种、穴播、缝插、条播和撒播等。

播种前的种子处理包括消毒、浸种和催芽等措施,对保证春播,早出芽,增强幼苗抗旱能力,减少鸟兽等危害极为重要。

飞机播种造林也是人工播种造林方法之一,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省劳力和收效大的特点。

但必须首先进行调查设汁,确定适宜的播区、树种的播种期,并准备足够的良种。

需要确定使用机型、机场,建立组织领导机构,播种时严格掌握飞播技术。

播后进行效果检查,并加强保护管理。

2.植苗造林法:又称栽植造林、植树造林,是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造林的方法。

其特点是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力较强,生长稳定,因此,对造林地立地条件的要求相对地说不那么严格。

但是,在造林时苗木根系有可能受损伤或挤压变形和失水,栽植技术要求高,必须先育苗,却也节省种子。

总之,植苗造林法受树种和造林地立地条件的限制较少,是应用最广泛的造林方法。

植苗造林应用的苗木,主要是播种苗(又称原生苗)、营养繁殖苗和移植苗。

有时在采伐迹地上进行人工更新时,可以利用野生苗。

近年来,有些地区发展营养器苗造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植苗造林后,苗木能否成活,关键是苗木本身能否维持水分平衡,所以在造林过程中,从苗圃起苗、选苗、分级、包装到运输、假植、造林前修剪,直至定植全过程都要保护苗木不致失水过多。

最好是随起苗随栽植,尽量缩短时间,各环节要保持苗根湿润。

人工植苗的方法有:穴植、靠壁植和缝植等。

穴植法即挖穴植苗,要做到深度适宜、不窝根,并做到“三埋两踩一提苗”。

靠壁栽植类似穴植,但穴植的一壁要垂直,栽植工序同穴植。

缝植法是从一侧覆土培根,栽植工序同穴植。

缝植法是用植苗锹或镐在植苗点上开缝栽植苗木的方法。

3.分殖造林法:是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干、枝、根等)及竹子的地下茎作为造林材料直接进行造林的方法。

其特点是能够节省育苗时间和费用,造林技术简单,操作容易,成活率较高,幼树初期生长较快,而且在遗传性能上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

但要求有立地条件较高的造林地,同时分殖造林材料来源,受母树的数量与分布状况的限制,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适用营养繁殖的树种,如松树、杨树、柳树、泡桐和竹类等。

分殖造林按照所用营养器官和繁殖的具体方法,分为插条、插干、压条、埋干、分根、分墩、分蘖和地下茎造林等方法。

插条造林法是利用树木枝条的一段做插穗,直接插于造林地的造林方法,要注意插穗的选取、插穗的规格和插穗的栽前处理,注意栽插深度和季节。

插干造林法是利用树木的粗枝、幼树树干和苗干等直接栽植在造林地的造林方法。

分根造林是用萌
芽生根力强的树种的根作为根穗进行造林的方法。

分蘖造林法是将从母树根系所生出的萌蘖苗连根挖出用来造林的方法。

地下茎造林是竹类的主要造林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