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学课件4

合集下载

第一章 创造学概述 创新思维教学课件

第一章 创造学概述 创新思维教学课件

4
6/30/2020
中国在这一时期产生了四大发明,出现 了许多总结创造发明的科技书籍,像《齐 民要术》、《梦溪笔谈》、《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等,这些书中记载了许多中 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发明,其中,有的 至今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总之,在这一漫长的历史阶段中,人们 对创造的研究和探索多是从哲学、心理学 的角度出发,在实践活动上主要是速度很 慢的尝试法,还没有形成关于创造学的整 体概念。
5
6/30/2020
(二)萌芽阶段(18世纪——20世纪初) ——文科阶段
两个途径,两个方向: 哲学美学角度的思辨与概括; 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范畴的调查统计
与经验研究
6
6/30/2020
哲学美学角度的思辨与概括
16、17世纪英国培根和休谟:人的创造是生 活中的实际行为(经验主义理论)
第一章 创造学概述
第一节 创造学的诞生
一、创造学概述
二、创造学的诞生
(一)孕育阶段(远古至中古时期)
——史前阶段或朦胧阶段
1、 创造活动:自发的被动的,多是迫于生活或简单生产 的需要条件下进行的各种创造活动。
我国远古时期有巢氏建造房屋、神农氏尝百草、燧人氏钻木 取火、古人类种植作物、制造简单的生产工具(如打凿石器) 和驯养家畜等。
现代创造学除了致力于探索开发人的创 造力以外,还注重从人类生理学、遗传学、 脑科学、生物学及营养学等方面进行深入研 究和探索创造活动的本质和规律,我们相信, 创造学在不远的将来会有更大的发展。
12
6/30/2020
三、创造学的基本原理
1、创造力是人人皆有的一种属性,人的创 造力可以通过教育、学习和训练而激发出来, 并且可以得到不断提高。
解剖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和营养学角度 研究取得丰富成果

第三章 创造力及其开发(4次)

第三章 创造力及其开发(4次)

如何增强自信?
• 调整心态; • 天生我材必有用。
三、人格要素
(二)质疑
• 质疑就是怀疑,对既有事
物提出问题的品格;
• 质疑是创造的敲门砖。
• 对保守习惯和传统产生怀疑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 足法,人言不足恤。
——王安石
西红柿收获机
• 不迷信专家和权威
根据空气动力学理论以及 经由风洞实验证明,从大 黄蜂的体型、大小以及两 翼张开的幅度比例分析, 大黄蜂是不可能飞行的, 但是,大黄蜂根本不理睬 这些理论,照样在飞。 ——GE公司
知道许多事有一个好处,就是至少在理论 上有一个发现新事物的基础;但是它也有一种
逐步僵化的效应,不管发生什么他都不会惊讶,
这也就失去了显示创造能力的机会
——汤川秀树
大公司陷阱
IBM公司与APPLE公司对于相同信息的不同反应
如若研究的对象是一个仍在发展的学科,或是一
个新的问题,或问题虽已解决但是一种新的看法,这 时内行最有利。但是如若研究的是一个不再发展的学 科,这一领域的问题业已解决,那么就需要一种新的 革命方法,而这种方法更可能由一个外行提出。内行
第三节 创造力开发的相关要素
(四)发现能力
1. 发现问题的能力; • 创造始于问题,没有问题就不需创造,不 能发现问题就无法进行创造。
提出(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 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 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 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 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爱因斯坦
第三章 创造力及其开发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创造力和创造能力; 第二节 创造力开发的原理和方法; 第三节 创造力开发的相关因素。

第4章_创造原理

第4章_创造原理

(二)分类:
根据参与组合的组合因子的性质和主次关系以及组合的方 式不同,组合的类型大体可分为以下4 类:
1.同类组合 2. 异类组合 3. 主体附加 4. 重组组合。
1. 同类组合:
●概念:同类组合又叫同类自组,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或
近于相同的事物简单叠合。 ●特点:同类组合是在保持事物原有功能或原有意义的前提下, 通过数量的增加以弥补功能上的不足或求取新的功能。同类组合往往 具有组合的对称性或一致性趋向。
该设计把小音响附加到沙发设计中,其乐融融!
4. 重组组合:
●概念:重组组合,是指在同一个事物的不同层次上分解原来的事
物或组合,然后再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起来。 ●特点:如何改变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从而优化 事物的性能,它是在同一事物上施行的, 一般不增加新的内容。
例如:
●自螺旋桨飞机发明后,螺旋桨都是设在机首,两翼从机体伸出,尾 部安装着稳定翼。美国飞机设计家卡里格· 卡图根据空气净力和气推动 原理进行重组设计,将螺旋桨改放在机尾推动飞机前进,稳定翼则放 在机头处,制成了头尾倒换的飞机。 ●战国时代田忌赛马的故事亦可生动地说明重组组合的创造思想。齐 威王与大将田忌经常赛马,比赛时二人各自拿出上、中、下等马分别 对阵。齐王的马每个等级都比田忌的强,所以田忌屡屡败阵。后来军 事家孙嫔给田忌出了个主意,让他以下马对齐王的上马,再以上马对 齐王的中马,以中马对齐王的下马。结果,田忌以一负二胜战败了齐 威王。
●俄罗斯生物学家从母鸭体内取出生长激素基因,与母鸡的基因相结合,
培育出一种既有鸭子特征又保持母鸡原有习性的转基因母鸡。这种转 基因母鸡可以像鸭子一样在水中嬉戏觅食,也可以像普通鸡一样在地 面正常生活。转基因母鸡所下的蛋中既有鸡蛋的成分又有鸭蛋的成分, 因此既有鸡蛋的营养又有鸭蛋的营养,吃起来既有鸡蛋味又有鸭蛋味, 口感特别好。

创造学创意设计小发明PPT课件

创造学创意设计小发明PPT课件
创造学作品汇报
1
巧手折衣板
作品构思 现在家居中折出整齐漂 亮的衣服成了众多mm 们头疼的事情,为此我 们设计出简单的教你折 出理想衣型的好方法
2
所需材料:废纸板(旧 的水果箱、鞋盒、饰 品盒等),剪刀,胶 带
3
作品操作
找六块相同大小的硬纸板
4
按如下方式用胶布粘合
5
粘合后效果如下
6
把要折的衣物置于折好的纸板上,注意并铺平整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14结束语ຫໍສະໝຸດ 感谢聆听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15
7
按下图方式从右起把板子翻转过来
8
第一次翻转后效果如图
9
现在重复上一个步奏,从左起翻转纸板(图左), 折后效果(图右)
10
最后把下方中间一块板往上翻转
11
再把折后衣服翻到正面就成型了
12
除了衬衫以外很多衣服都可以这样折出型的 比如t恤
13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1课 《创造宣言》PPT课件4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1课 《创造宣言》PPT课件4
内容生动有力。 哑口无言:像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 自暴自弃: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不求上进。 走投无路:无路可走,已到绝境。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
投,投奔。
整体感知
本文属于驳论文,作者主要针对哪几种错误观点进行反驳?
①环境太平凡,不能创造;
②生活太单调,不能创造;
第四部分( 12-15 段):以“东山樵夫”砍树为喻,揭示了失去创造力的可 怕之处,鼓励教育者要保护和培育学生的创造力。
第五部分( 16 段):借罗丹的话,发出创造宣言,呼吁创造。
写作特色
举例论证,兼用排比。 排比使内容充实、丰富,具有说服力,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增强了论
证效果,充分体现了“宣言”的特点。 有驳有立,思路清晰。 叙议结合,论点明确。
运用了比喻论证,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论证了……,使论证 更通俗易懂,具有说服力。
(第10段)比喻论证。把“勇气”比作“斧”,把“智慧”比作 “剑”,把“信念与意志”比作“金刚”,论述了当陷入绝境时,只有 兼具勇气、智慧、信念,才能绝处逢生,创出一条生路,使论证更通俗 易懂,具有说服力。
(第12段)比喻论证。把“点滴的创造”比作“屋檐水”,生动形象 地论证了没有点滴的创造就不会有大创造的道理,告诉我们要重视点滴 的创造,最后才会有大创造,使论证更通俗易懂,具有说服力。
(第8段)举例论证。列举莫扎尔特、 爱迪生和帕斯加尔幼时研究发明创造的事 例,具体真切地论证了年纪小也能有所创 造的道理,反驳了某些人“年纪太小,不 能创造”的错误看法,使论证更真实具体、 更有说服力。
爱迪生
莫扎尔特
合作探究
【道理论证】
运用了道理论证,引用……作为道理论据,论证了……,使论证更具 权威性和说服力。

《创造力开发》PPT课件

《创造力开发》PPT课件
察错能力与多种智力、非智力因素有关,如观察 力、想象力、知识结构、胆略、气魄等。但从进 攻原理来看,重要的表现是敢于大胆怀疑。
怀疑有利于调动人创造发明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 性,有利于开发创造性思维,形成创造成 果。
缺点列举法就是进攻原理的一种反映。
精选PPT
32
(三)开放原理
开放原理是指创造者必须把头脑从封闭系 统中解放出来,保持开放状态,加强主观 与客观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从丰富的外界 信息中获取创造性思维的源泉。
精选PPT
44
[ZJ]: 1.理论与实践结合 2.思维与行为结合 3.内因与外因结合 4.个人与群体(社会)结合
精选PPT
45
精选
37
3.组织落实
建立多种形式的创造力开发集体,制定相 应的规章制度,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 到全面开放的广阔天地中去获取信息,提 炼思想,激发灵感,开发创造力。
精选PPT
38
(四)辩证原理
辩证的必要性
辩证原理是指创造者在寻求创造目标的过程中, 必须自觉地贯彻唯物辩证法,用普遍联系的观 点和发展的观点去看待周围事物,遵循客观世 界的规律。
精选PPT
9
记忆力的培养
(1)识记阶段
要设法缩短记忆时间,提高记忆准确性,就必须 抓好感知信息和集中两个环节。
(2)保持阶段
保持的重要内容:复习,即重复进行从感知信息 到铭记信息的识记过程,巩固识记效果。
(3)再认(再现)与回忆
再认:对已识记事物的直接再度作用
回忆:非已识记事物刺激诱发已识记事物再现
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创造型人才辈出、创 造成果不断涌现的时期,大多同政治稳定、 社会安宁相关。
精选PPT
20
社会风尚和社会舆论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0课 《谈创造性思维》PPT课件4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0课 《谈创造性思维》PPT课件4

A.唯一的没有角的图形。 B.唯一的仅由直线构成的图形。 C.唯一的非对称性图形。 D.唯一由直线和曲线构成的图形。 结论:由于看图形的角度不同,
四种答案全都正确。 墨剑即飘:雨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提出论点)
作用:本文开头没有直接提出 中心论点,而是用一道图形分 类选择题开篇。以一个选择题 作为引子,使抽象的议论变得 具体、形象,直观而新颖;同 时,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下文 议论的话题,引人思考,激发 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布置作业
为本课中提到的创造性思维具备的五个要素各 举一个确切的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20 谈创造性思维
[美]罗迦·费·因格
作者简介
【罗迦·费·因格】1948年生, 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
著作有《当头棒喝》《创造性 纸牌》等。“唯一真正快乐的人们 是儿童和富有创造性的那一部分人” 是他的名言。
背景简介
本文选自《中外母语教材选粹》(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郭常义、胡晓丁译,有改动。很多人在 生活、学习的过程中因传统观念的束缚,形成思维定 式,知识学得比较死,不善于活用。另外,还有一些 人认为搞发明创造都是天才人物的事,不相信自己也 能发明创造,导致创造性被自我压制,最终丧失。本 文正是针对这种情况而写的。
(1)有渊博的知识。 (2)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3)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毅力(不断地尝试)。
分析课文
(1)有渊博的知识 。
①“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6分钟之后……”。“这种情况” 指代什么?“它”指代什么?
“这种情况”指代“这些知识随时都可以进行组合, 形成新的创意”。“它”指代“新的创意”。
生字梳理
1.字音字形 驾驭( yù) 汲取( jí ) 根深蒂固(dì ) 锲而不舍( qiè)

创造学基础——第三章(续4)-组合法

创造学基础——第三章(续4)-组合法
观世界的原子、分子,大至宇宙中的天体、 星系,到处都存在组合的现象。组合的结果 是复杂的,组合的可能性是无穷的。 为组合现象提供精确的数学描述是组合数学 和概率论,其中包含大家所熟知的排列组合 和各种“博彩”游戏。 从人的思维角度来看,想象的本质就是组合。
任何复杂的思维过程都包含分析和综合,分 析是在思维上把事物的整体按不同的角度或 标准分解为各个部分、个别特征和不同的方 面;综合是在思维中把各个部分、个别特征 和方面结合起来。所以说,在一定程度上 “组合就是创造”。
(4)方法组合。 方法组合是指在生产工艺和加工处理,以及组织管理中,把两种以上的方法组合 起来使用,产生新的效果。 例如,在对水进行灭菌处理时,如果单独使用激光或超声波,都只能杀死部分细 菌。如果同时采用两种方法处理,就可以杀死全部细菌。 与此类似,美国戴维德等人把超声波和静电场方法结合,设计出一种硬水软化装 置,代替了以往在水中添加化学药剂的做法,降低了成本,扩大具车 四轮自
行车 指纹锁
3. 实用化的分类法 实用化的分类是目前比较简单的流行分类方法,主要有下 面几种: (1)同类组合。 同类组合就是若干相同或相近事物的组合,又称为同物 组合。 同物组合的目的在于保持事物原有功能或原有意义的前 提下,通过数量的增加来弥补功能的不足或产生新的功能。 最简单的同物组合有,子母灯、情侣表、双插座等。复 杂的同物组合的一个典型例子是自动控制中三片CPU的设 计,就是利用冗余来提高
在这个领域,X光技术日益表现出来的诸多 缺陷促使他寻找一条创新之路。他设想, 如果利用射线将人体拍成一张张的断层
组合法
第一节 组合法概述 第二节 典型技法——形态分析法 第三节 引申技法 一、信息交合法 二、焦点法 三、主体附加法 四、分解法

创造学 第七章 创造过程与创造性思维 PPT

创造学 第七章 创造过程与创造性思维 PPT
第七章 创造过程与创造性思维
总论
• 创造性思维问题: • 1.思维主体 • 2.思维活动 • 3.思维成效 • 本章侧重在创造性思维主体进行讨论,通
过创造性思维过程、思维概念、思维分类 等问题进行讨论
第一节 创造性思维过程论
• 1.维特海默对创造性思维的研究: 将创造性思维看成一种情景结构转化的 动力学过程。
• 2.创造过程与创造性思维一定程度上乃是同 意的。
• 3.从创造主体的视角来考察创造性思维及其 过程,无疑主要适宜于个体创造力的研究 范围。
一 西方哲学史上的创造性思维过 程论
条件: 存在一些具有不同本理论前提的认 识论研究之中。 (一)古希腊及近代西方哲学 1.亚里士多德有关科学认识的途径 2.弗朗西斯·培根对创造过程的程序划分
• 2.逻辑思维:借助于言语形式表达思维,也 叫言语思维。
• 非逻辑思维:纯属人们内心的心理活动。
• 3.创造性思维过程,正是有分化的对逻辑与 非逻辑这两种思维形式加以适当利用的最 成熟的表现,未完成此过程,这两者还存 在协作互补的关系。
二 创造过程分段模式要点分析及其 规律性问题
• 4.创造过程阶段划分模式: • 准备 > 创新 >验证 • 准备阶段和验证阶段通过逻辑思维运行 • 创新阶段通过非逻辑思维运行 • 5思维形式和心理状态的区别和联系 • (1)思维形式 指逻辑与非逻辑 • (2)心理状态 意识与无意识二
二 著名科学家的自我体验分析
• 2.费邦的“创造过程七阶段模式” • (1)期望(2)准备(3)操纵(4)孕育
(5)暗示(6)顿悟(7)校正 • 3.帕内斯的“五阶段模式” • (1)寻求事实(2)寻求问题(3)寻求想
法(4)寻求解法(5)寻求实现

创造学基础——第四章:形象思维

创造学基础——第四章:形象思维

第二节
想象思维
2. 想象试验
早在中世纪,人们发现有些患有歇斯底里症的病人,每当想到耶稣被 钉在十字架上的痛苦时,他们自己的手掌和脚掌上就会出现瘀血溃疡 症状,就像自己受了同样的刑罚一样。当时的人把这种症状叫圣斑。 这一令人吃惊的事实的出现是病人的想象所致。 在后来的研究试验中发现,让一个人想象他正举起一个物体,那么他 的肌肉会略显紧张,并记录到他的生物电流,如果把物体想象得越重 ,那么肌肉紧张和电激活的程度就越明显。
4.想像思维的作用
(2)是人精神文化生活的润滑剂
精神生活对个人是很重要的。一个精神生活丰富的人,对生活常有感 悟,便能更多领略到生活的情趣与美,而人的精神生活是否丰富多彩 ,主要就看想象力是否丰富。
如欣赏艺术家的作品,要能解读到作品的内涵,领略到作品的美,就 必须借助想象力来完成。
想象力越丰富,则能感受到的美感就越多,对作者的认同感就越强, 即产生了共鸣。比如读李清照的词“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 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你能感受到词中透出的那丝丝凄凉 吗? 如果一个人的想象力贫乏,那么这么多美好的作品放在他的面前,他 也不会有太多的感觉,更别提享受了。所以,想象对人的精神生活来 说很重要。
[案例] 胰岛素的发现
1923年的诺贝尔医学奖颁给了加拿大医生班丁,原因是他和助手一起发 现了能控制糖尿病的胰岛素。他的这个发现源于他的一个想象。他在研 究中发现糖尿病患者的胰腺暗点比正常人要小的多,于是他就想,这会 不会是患者体内糖分成倍增长形成糖尿病的原因呢?
1965年,中国首先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第二节
想象思维
[案例] 凡尔纳的幻想
18世纪法国著名科幻作家儒勒· 凡尔纳(1828~1905)一生中运用憧憬性 想象写出了104部科幻小说和探险小说,书中写的霓虹灯、直升飞机 、导弹、雷达、电视台等,当时虽都不存在,但在20世纪都已实现。 更使人难以置信的是,凡尔纳曾预言: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将建造火箭 发射基地,发射飞向月球的火箭。一个世纪以后,美国果然在佛罗里 达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

《谈创造性思维》参考课件4

《谈创造性思维》参考课件4
19 谈创造性思维
学习目标
1.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2.理解并学会运用事实论据。 3.培养创新意识,学习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新课导入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横看

侧看
走近作者
【罗迦·费·因格】1948年生,当 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
6、那日无意翻出以前留下的笔记,看 到扉页 写着: 可怜无 定河边 骨,犹 是春闺 梦里人 。心里 一紧, 竟是无 语凝咽 。谁不 曾有过 热烈的 年少, 谁不曾 打马江 湖,但 面对风 尘岁月 ,许多 人终不 能幸免 于难。 世人只 知道张 爱玲的 爱情凄 惨却很 少知道 张爱玲 的姑姑 张茂渊 尤过之 而无不 及。 为了做 那个人 的新娘 ,一等 就是五 十年。 一个女 子有多 少个五 十年可 以用来 消耗, 从青丝 到白发 ,从如 花少女 到哀戚 老人, 所为得 不过是 一场执 念。我 在最美 好的年 华遇见 你,却 无法对 你的未 来奉陪 到底。 但我愿 意画地 为牢, 等你来 为我带 上披霞 凤冠, 做世上 最美的 新娘。 三毛说 ,爱若 佛禅, 不可说 不可说 。但我 想说爱 更是懂 得,是 慈悲, 是一种 相知的 心欢喜 。哀风 冷雨后 ,我愿 等,你 愿来, 这本身 就已不 负初心 。多年 后迟暮 将至, 我仍是 那个春 闺梦里 怀有思 念的温 婉女子 ,不管 结果如 何,正 如电影< <东成 西就>> 里的台 词,当 你不再 拥的时 候,唯 一能做 就是不 让自己 忘记。 我爱你 不只是 三个字 ,其中 蕴含的 意义沉 重万分 ,她还 代表着 数十载 如一日 的苍凉 ,莲开 半生的 挚热, 以及相 知相许 的依赖 。一怀 清月, 一壶老 酒,烟 火散尽 谈笑间 却是难 言的深 情。岁 月流过 彼岸, 未逢来 者,不 见归人 。

创造学基础创造原理课件

创造学基础创造原理课件

创造学的历史与发展
01
起源
古代的创造思想散见于各种哲学、科学和艺术的著作中,但没有形成独
立的学科。
02 03
形成与发展
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创造学开始作 为一门独立学科崭露头角。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创造学已经形成了较为 完善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
未来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入,创造学将继续发展,并更加注重 跨学科的研究与应用。
问题解决理论及其在创造过程中的运用
明确问题,找准方向 分析原因,寻求突破
• 问题解决理论强调在创造过程中首先要明确问题, 确保创新努力的方向正确。通过深入了解问题的本 质和背景,可以更好地找到解决方案。
• 在明确问题后,问题解决理论鼓励分析问题的根本 原因,从而找到创新的突破口。通过挖掘问题的根 源,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培养创新思维
创造学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 创新思维,鼓励他们挑战传统 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导向
创造学教育应加强实践教学,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创 造原理和方法。
跨学科课程设置
打破学科壁垒,设置跨学科课 程,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激 发创新灵感。
教育技术创新
利用在线教育和人工智能等教 育技术,推动创造学教育的个
性化和普及化。
THANKS 感谢观看
多种方法,综合应用
• 问题解决理论提倡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包括试 错法、类比法、逆向思维等。这些方法可以单独或 综合应用,以提高创造过程的效率和成功率。
TRIZ理论及其在创造发明中的实践
矛盾分析,找到创新点
• TRIZ理论强调通过矛盾分析找到创 新点。它认为创新是解决技术矛盾 的过程,通过识别、分析和解决矛 盾,能够推动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创造学+培训+课件-创造学理论与实践

创造学+培训+课件-创造学理论与实践
美国创造心理学家格林提出创造力由10个要素构成,即知识、自学能 力、好奇心、观察力、记忆力、客观性、怀疑态度、专心致志、恒心、 毅力等。 日本创造学家进藤隆夫等人提出创造力是由活力、扩力、结力及个性 等4个要素构成。
6
4.1 创造性思维的涵义和特征
所谓思维是指人脑利用已有的知识,对记忆的信息进行分析、计算、比较、 判断、推理、决策的动态活动过程。它是获取知识以及运用知识求解问题的 根本途径。 创造性思维
侧向思维 1.侧向思维的涵义
侧向思维是指在正向思维或逆向思维方向之外而选择另一个角度进行思考的思 维。 2.侧向思维的实际应用
转向思维
1。涵义
转向思维是指在一个思维方向受阻时,便转向另一个思维方向,经过 多次思维转向而达到解决问题目的思维。 2.转向思维的实际应用
10
第7章 逻辑思维
u u u u
头脑风暴法 (Brainstorming)



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的发明者是现代创造 学的创始人,美国学者阿历克斯· 奥斯本于1938 年首次提出头脑风暴法。 Brainstorming原指精神病患者头脑中短时间出 现的思维紊乱现象,病人会产生大量的胡思乱想。 奥斯本借用这个概念来比喻思维高度活跃,打破 常规的思维方式而产生大量创造性设想的状况。
逻辑思维概述 归纳思维 演绎思维 其他几种逻辑思维
11
刷碗小测试


三人平均刷9个碗 丙有事不能刷,出了9元。 甲刷了5个,乙刷了4个。 问甲乙各得多少钱?
12
第8章 形象思维
u 想像思维 u 联想思维 u 直觉思维 u 灵感思维
13
8.2 联想思维
示例
美国一家制糖公司,每次往南美州运方糖。都因受潮而 遭受巨大损失。结果有人考虑。既然方糖用蜡密封还会受潮, 不如用小针戳一个小孔使之通风,经试验,果然取得意想不 到的好效果。他申请了专利,据媒体报道,该专利的转让费 高达100万美元。 日本的一位先生听说戳小孔也算发明,于是也用针东戳 西戳埋头研究,希望也能戳出个发明来。结果,他发现,在 打火机的火芯盖上钻个小孔,可以使打火机灌一次油,由原 来的使用10天变成使用50天。发明终于给他“戳”出来了。 还可以在哪里戳孔呢?日本盛行一时的“香扣子”出口 贸易,就是因为有人发现,在衣扣上戳个小洞注入香水,香 水不但不易消失,而且“永远”香味扑鼻。

创新创业教育课件模块4

创新创业教育课件模块4

控制成本:智慧物流的出现不仅 大大降低了制造业、物流业等各 行业的运输、管理成本,也让生 产商、批发商、零售商等三方通 过智慧物流提供的高效协同的方 式,实现信息共享。
第 15 页
4.2 基于商业模式的创新
模块四
创新模式与成果保护
二、科技革命带来的商业模式变化
(二)智慧物流
物流企业对智慧物流的需求
✓ 在信息基础设施、智慧交通、能源电力等领域的推广应用,能够提升城市管理的智能 化、精准化水平
第4页
4.1 基于技术更替的创新
模块四
创新模式与成果保护
一、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 18世纪中叶以来,发生过三次重大的科技革命。科技革命对科学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根本性变革。
第一次 工业革命
以18世纪末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 这次科技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机器大工作代替工场手工业,人类进入机器时代
➢ 智慧物流设备市场(执行层) 是智慧物流市场的重要细分领域,包括自动化分拣线、物流无人机、冷 链车、二维码标签等各类智慧物流产品。
第 16 页
4.2 基于商业模式的创新
模块四
创新模式与成果保护
二、科技革命带来的商业模式变化
(三)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 (ITFIN)
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 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 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 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 模式。
商业模式创新
➢ 是改变企业价值创造的基本逻辑以提升顾客价值和企业竞争力的活动。 既可能包括多个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的变化,也可能包括要素间关系或 者动力机制的变化。
➢ 是指企业价值创造提供基本逻辑的变化,即把新的商业模式引入社会 的生产体系,并为客户和自身创造价值。通俗地说,商业模式的创新 是指企业以新的有效方式赚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一,有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希望了解世界。 • 第二,有永无止境的创造欲,希望干预世界的活 动。
• 什么是创造(creation) • 《辞海》: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 • 不同学者对创造的定义
• 创造的定义:
• 个人或组织为了一定目的获得前所未有的有价值
事物的问题解决过程。
• 或者说:创造是针对某个具体问题,综合加工已 有的各方面知识和信息,产生出对个人,或群体, 或社会等具有新颖性的成果的活动。
第四节 创造学Biblioteka 特性与研究方法• 一、创造学研究对象和目的
• 创造学研究对象: • 人类的创造发明活动及其创造能力。 • 创造学研究目的 :开发普通人的创造力,提高 其创造性。 探索出人类创造发明规律和方法,并尽快教给普 通人,从而有效地开发普通人的创造力,提高其 创造性,增加其创造能力,使其能够进行创造活 动并不断提高其创造活动的质量和创新价值。
二、创造学的涵义
• 创造学(Creatology):
• 是研究人们在科学、技术、管理、艺术以及其它 所有领域中的创造活动并探索其中创造的过程、 特点、规律和方法的一门科学。
• 研究目的:开发普通人的创造力,提高其
创造性。
三、创造学的基本原理
第一条基本原理:
• 创造力是人人皆有的一种潜在的自然属性。
• 包括人的性格、品格和体格等等。
• 4、创造力及其开发 • 创造力,是指人类进行创造活动的最基本、最重 要的潜在能力。 创造学要研究人的创造力的可开 发性、创造力开发的原理、机制和方法等等。
• 5、创造性思维
• 认识人类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创造性思维的思维 形式、思维方式、思维模式及其思维的规律,同 时也研究如何对一般人进行更有效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和训练。 •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开发的核心。
二 、创造学的研究内容

主要包括:创造活动、创造过程、创造者的人 格因素和心理品质、创造力及其开发、创造性思 维、创造环境、创造性人才培养和创造评价等等。
• 1、创造活动
• 2、创造过程 • 创造过程包括:
• 完整的创造过程
• 不完整的创造过程
• 3、创造者的人格因素,
• 创造者的人格因素是指创造者个人的连续性的持 久的心理面貌或心理“格局”。
• (5)求知需要,即好奇心、求知欲、探索心理 和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 (6)审美需要,即追求匀称、整齐、和谐、鲜 艳、美丽等事物而引起的心理上的满足。 (7)自我实现需要,即希望施展个人抱负和有 所成就的需要。 引导个人和组织的需要是创造活动成功或有益的 第一步。
• • • • •
引导创造活动的需要可以分为: 1)创造者自己个人或组织的需要 2)其它组织或个人需要 3)适应环境的需要 4)改造环境的需要
二、创造的客观条件 • • • • • • 方法 信息 制度 经济 文化 人才
• 三、创造过程(独立讲解)
第三节 创造学及其发展
• 对创造的误解: • 1、忽视普通人有创造 • 2、忽视具体创造过程 • 3、忽视创造技巧和创造规律 • 4、误解创造与知识的关系 导致创造的“神秘”
• 一、创造学的诞生
•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常见的是五层次论,但 其晚年又将之扩展为更加完全的七层次论。这七 个层次为: (1)生理需要,即对维持生命所需要的衣、 食、住等方面的需要。 (2)安全需要,即希望得到安全保障,以 免遭受危险和威胁的需要。 (3)社交需要,即归属感,希望得到伙伴、 友谊、爱情以及归属于某一组织的需要。 (4)尊重需要,即自尊心,希望他人尊重 自己的需要。
• 创造学与教育相结合形成教育创造学(亦称创造 教育)。 创造教育涉及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目标、 培养条件、培养原则和培养方法等。 • 8、对创造的评价 • 对个人创造性的评价
• 主要是通过所谓的“创造力测试”来进行的。
• 对创造成果的评价 对创造者的评价 • 对创造者个人评价往往带着偏见
三、创造学的性质:横断性
• 1936年,美国GE公司对职工进行创造力开发的培 训,一年后发现职工的创造力竟提高了三倍。
• 1941年,美国 (A.F.Osborn ,BBDO广告公司经 理)提出了重要创造技法--------智力激励法(brain storming或头脑风暴法) • 一般认为, 1941年奥斯本提出智力激励法,标志创 造学的正式诞生。
• (4)可按创造的内容分类: • 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社会组织
• (5)按创造的表现形式分类:
• 科学研究,技术发明,艺术创作
四、创造的主要形式
• 1.发现
• 发现是指获得天然性成果的创造类型。发现的 成果通常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性质与规律。
目的是探索未知,主要解决“是什么”和“为 什么”的问题。
• 台湾创造学的发展
• 20世纪60年代已开展了创造学研究,其重点放在 幼儿园和中小学方面。
• 大陆创造学的发展
• 1980年前后,上海交通大学的许立言把创造学引 入中国大陆。
• 创造学群,是指以创造学学科理论研究及 应用为主要活动内容的学术性群众团体。 主要有:
• 中国发明协会创造学研究委员会 • ①1985年中国发明协会成立 。各地方分会相继 成立。 会刊《发明与革新》杂志,自1985年创 刊。 • ②1990年中国发明协会召开了“首届全国创造 力开发与促进发明活动讨论会”,成立了中国 发明协会创造学研究委员会。
• “外行”发明的例子:
二、创造的特点
• 目的性
• 新颖性
• 否定性 • 过程性 • 实践性 • 持续性
• 主体依赖性
• 普遍性
三、创造的分类
(1)马斯洛的分类
• ①特殊才能的创造:指科学家、发明家、艺术家、 作家等杰出人物的创造。
• ②自我实现的创造:普通人的创造。指在开发人 的可能性、自我潜在能力意义上的创造。
•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 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创造之地迈 进吧!”--陶行知
• 人人是创造之人
• 据统计,大学毕业生中创造性人才不到5%。据
发明成果统计,初中生34%,高中生35%,技校 中专18%,大学生13%。 • 日本统计: • 文科发明占51%;
• 理工科发明占49%。
• 6、创造环境
• 研究什么样的环境适合于创造活动的开展,什么 样的环境不利于创造活动,同样的人或不同的人 在什么样环境下最有利于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等 等。 • 创造需要一定的环境,而环境又需要人们去创造, 只有尽力创造一个适合于创造者创造的环境,才 能更好地开展创造活动。
• 7、创造性人才培养
第二节 创造的动因及条件
• 一、创造的主观动因
• 满足需要 • 按照行为科学家的研究,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引起 的,动机又是由人的需要决定的。 • 这就形成了“需要—动机—行为”这样一个链条。 所谓“需要”,是指人们缺乏某种东西而产生的一 种“想得到”的心理状态,通常以对某种客体的 欲望、意愿、兴趣等形式表现出来。
第二条基本原理:
• 创造力是可开发的。 • 即人们的创造力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教育和训练而 不断被激发出来,转化为显性的创造能力并不断 得到提高的。
四、 创造学发展简史
• 萌芽阶段(18世纪及其以前)
• 近代阶段(19世纪一20世纪30年代) • 现代阶段(20世纪30年代以来)
五、国外创造学的发展 • 美国是创造学的发源地。
• 中国创造学会
• 1983年6月28日至7月4日,在广西南宁召开了我 国第一次创造学学术讨论会,并成立了中国创造 学研究会筹备委员会,标志创造学在我国已作为 一门独立的学科而诞生。 • 1994年,中国创造学会在上海成立 。
• 会刊《创造天地》于1995年创刊 。
• 高等学校创造学研究 • 厂矿企业创造学推广
• 熊彼特对创新的定义
• 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 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 体系,这种新组合包括五种情况,
• (1)引入一种新的产品; • (2)引用新技术,即新的生产方式; • (3)开辟新的市场; • (4)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 • (5)实现企业的新组织。
创造学
主讲:孙定建
天宫一号与神八首次交会对接成功
• 中新网北京11月3日电 (记者 孙自法 郭金超)北京航天飞行 控制中心最新消息:从对接机构接触开始,经过捕获、缓 冲、拉近、锁紧4个步骤,“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 目标飞器3日凌晨实现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中国载人航 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获得成功。 • 这两个航天器组合体飞行段由“天宫一号”目标飞行 器负责组合体飞行控制,“神舟八号”飞船处于停靠状态。 按照计划,组合体飞行12天左右,将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 试验。 •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成功,为中国 突破和掌握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关键技术,初步建立长期 无人在轨运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载人空间试验平台,开展 空间应用、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以及建设载人空间 站奠定基础、积累经验。 • 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是首次无人自动交会 对接试验,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交会对接的任务规划, 2012年内将开展“神舟九号”、“神舟十号”与“天宫一 号”的空间交会对接试验,其中至少有一次是载人飞行。
• 横断性学科定义: 横断学科不是以客观世界中的 某一物质系统或其运动形态为研究对象;而是以 许多不同的物质系统或其运动形态的某一共同方 面为研究对象,如系统论、控制论等。
• 创造学的性质: • 1、一般性
第一章 导论
• • • • 第一节 创造及其作用 第二节 创造的动因及条件 第三节 创造学及其发展 第四节 创造学的特性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创造及其作用
一、创造的概念
人类的文明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不断创造的历 史,人类生活的本质就是创造,人类文明的源泉 就是创造。 创造性成果的两面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