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教学的几点创新教法
创新古诗教学的三点策略
![创新古诗教学的三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e1297e9f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2e.png)
创新古诗教学的三点策略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不仅代表着古代文人的情感与思想,更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传统古诗教学也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当代学生的学习需求。
本文将从创新古诗教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三点策略,来丰富和拓展古诗教学的方式和内容。
一、注重情境体验,提升学习兴趣古诗教学往往以文本解读和背诵为主要形式,这种传统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学习疲劳和抵触情绪。
为了提升学习兴趣,创新古诗教学需要注重情境体验,让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方式去感受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可以通过实地体验古诗描写的地点或场景,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内涵。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地教学,让他们亲身感受古诗中所描绘的山水风景,加深对古诗意境的理解和感悟。
也可以通过艺术形式的表现,如音乐、舞蹈、绘画等,来展现古诗的意境和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创作灵感。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古诗的意境创作音乐曲目,或者以古诗为题材进行舞蹈编排,让学生通过艺术表现的形式去深入体验和理解古诗的魅力。
通过情境体验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古诗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增强对古诗的情感认同和体验,从而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多维拓展,促进跨学科融合古诗作为中国文学的瑰宝,既承载着文学情感的表达,也蕴含着历史、哲学、艺术等多种学科内容。
创新古诗教学应该多维拓展,促进跨学科融合,使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能够涉猎更广泛的知识领域,拓展视野,增强综合素养。
可以将古诗与历史、地理、艺术等学科内容相结合,展开多维解读。
在教学古诗《登鹳雀楼》时,可以邀请历史老师一同参与,介绍鹳雀楼的历史渊源和背景,让学生在了解诗歌背后的历史故事的深入理解其中蕴含的文学意蕴。
也可以将古诗与音乐、美术、戏曲等艺术形式相结合,进行跨学科的创作和表现,使学生在表达古诗情感的拓展艺术视野,提高审美和创造能力。
通过多维拓展,不仅能够丰富古诗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还能够促进跨学科的交流和融合,使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广泛的知识启迪和思维拓展。
创新古诗教学的三点策略
![创新古诗教学的三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9e1cac57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27.png)
创新古诗教学的三点策略古诗教学是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古诗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传统的古诗教学方法往往过于死板,缺乏趣味性和实践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创新的古诗教学策略应运而生。
以下是三点创新古诗教学的策略。
第一,注重韵律和声韵的教学。
古诗特点之一是韵律和声韵的运用。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古诗的美感,教师可以通过韵律教学和声韵分析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古诗中的韵律规律和声韵变化。
可以通过教授古诗的格律和押韵规则,让学生能够自主朗诵和赏析古诗。
利用现代化的工具,如音频播放器和录音设备,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古诗中的韵律和声韵,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践性。
第二,开展古诗创作活动。
古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每个人都有能力创作属于自己的古诗。
通过开展古诗创作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组织古诗创作比赛,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创作自己想要表达的古诗。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古诗的写作技巧和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还能够通过创作体验古代诗人的思维方式和情感表达,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结合现代社会和学科知识的教学。
古诗教学需要与现实社会和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综合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现代社会和学科知识的背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义和内涵。
在教学《静夜思》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古代人们夜晚的生活和思绪,与现代生活进行对比和思考,从而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的情感表达和思想内涵。
教师还可以结合历史文化课程,让学生学习古代文化和社会背景,深入理解和感受古诗中的文化传承和历史价值。
创新古诗教学的三点策略
![创新古诗教学的三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567bdbec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60.png)
创新古诗教学的三点策略创新古诗教学的三点策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升教学方法、拓展教学内容。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现代社会中,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普遍不高,很多人对古诗的理解也不够深入。
为了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并提升他们的理解能力,我们需要创新古诗教学的方法和内容。
以下是三点创新古诗教学的策略。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古诗的韵味和表达方式与现代文学不同,学生可能难以产生共鸣。
为此,我们可以引入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话题,让学生发现古诗中的共通之处。
我们可以选取一些描写季节、美食、友情、家庭等主题的古诗,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找到古诗与现实之间的联系。
我们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如诵读比赛、诗歌欣赏会等,让学生参与增加对古诗的兴趣。
提升教学方法。
传统的古诗教学多以背诵为主,这使得学生对古诗的关注点更多集中在字句的记忆上,而忽略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我们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我们可以采用分析解读的方式,引导学生细读古诗,分析诗歌的表达手法、意象等。
我们还可以通过音乐、绘画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古诗中的音乐美和画面美,培养他们对古诗的审美感受。
我们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作,以古诗为灵感,写下自己的感受和心得,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拓展教学内容。
传统的古诗教学往往侧重于唐诗宋词,而忽略了其他时期和地域的古诗。
为了使学生对古诗有更全面的认识,我们可以拓展教学内容,引入一些其他时期和地域的古诗。
我们可以选取一些元曲、明清时期的诗歌,以及民间诗歌等,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和地域文人的不同风貌,拓展他们对古诗的视野。
我们还可以结合历史、地理等学科,深入解读古诗中的背景和意义,让学生从多维度去理解古诗,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认知能力。
创新古诗教学需要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升教学方法和拓展教学内容。
通过这三点策略的实施,我们可以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提升他们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使古诗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
古诗教学中的创新教学方法有哪些
![古诗教学中的创新教学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51a7e550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e6.png)
古诗教学中的创新教学方法有哪些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它以简洁而富有韵味的语言,传递着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然而,在传统的古诗教学中,往往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兴趣不高的问题。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略古诗的魅力,提高古诗教学的效果,我们需要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
一、情境创设法情境创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音频等,为学生展示古诗所描绘的场景。
例如,在教学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可以展示一幅宁静的山林秋景图,配上潺潺的流水声和悠扬的鸟鸣声,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诗中的山水之间,感受诗人笔下的清新与宁静。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创设情境。
让学生扮演古诗中的人物,通过表演来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含义。
比如在教学《石壕吏》时,让学生分别扮演差役、老妇和作者,再现当时的场景,这样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百姓的疾苦和作者的忧愤。
二、比较阅读法比较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古诗的特点和风格。
教师可以选择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比较,也可以选择不同诗人同一题材的作品进行比较。
比如,将李白早期的《望庐山瀑布》和晚期的《将进酒》进行比较,让学生感受诗人在不同人生阶段的心境和创作风格的变化。
或者将王维的《鸟鸣涧》和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两位山水田园诗人在描写自然景色时的不同手法和情感表达。
通过比较阅读,学生能够发现古诗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提高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三、诗歌改写法让学生对古诗进行改写,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改写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将古诗改写成散文、现代诗、故事等。
例如,在教学《天净沙·秋思》时,可以让学生将这首元曲改写成一篇散文,描绘出旅人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或者将李商隐的《无题》改写成一首现代诗,用现代的语言诠释古代的爱情。
在改写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深入理解古诗的内涵,把握诗人的情感,同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古诗词教学的创新
![古诗词教学的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7687c11a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ce.png)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古诗词教学的创新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艺术表达。
然而,传统的古诗词教学往往流于形式化和机械化,缺乏趣味性和创造性,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激发他们的文学素养。
因此,如何创新古诗词教学,使其更加有活力和吸引力,成为了当代教育的一大挑战。
一、融入情境化教学情境化教学是指将学生置身于一个具有现实感和生活情境的学习环境中,通过情景创设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生活场景,例如江南水乡、山水田园等,让学生通过观察、感知、想象等方式体验诗人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描绘,使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和美感。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古诗词教学中,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配以丰富的图片、音频和视频等素材,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现古诗词的意象和表现力,激发学生的感官体验和审美感受。
同时,还可以结合互联网资源,开展线上学习和交流,拓宽学生的知识渠道,培养他们的信息获取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拓展创作性教学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注重“传帮带”,学生只是进行背诵和模仿,并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
而创作性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和想象,自主创作一些与古诗词有关的作品,例如续写、改编或创作新的诗句等。
通过创作,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艺术特点和创作方法,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意识和文学素养。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四、跨学科教学古诗词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可以将古诗词教学与历史、地理、艺术等学科相结合,展开跨学科教学活动。
通过学习古诗词扩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了解古代社会文化背景;通过学习古诗词观赏名画,欣赏古今中外的艺术之美;通过学习古诗词体验大自然的美丽和奇妙,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等。
跨学科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造力,使古诗词教育更加具有广泛的社会和实践意义。
创新古诗教学的三点策略
![创新古诗教学的三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888dd44a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da.png)
创新古诗教学的三点策略古诗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传统的古诗课堂教学模式却常常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难以理解古诗的意义和内涵。
为了让古诗教学更加生动有趣,需要创新教学策略,以下是三点创新古诗教学的策略:一、建立互动式的教学模式现代学生更加注重与老师和同学的互动交流,因此建立一种互动式的古诗教学模式是非常重要的。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进行互动式教学,比如教师可以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然后与学生一起深入地解读和讨论古诗,同时还可以邀请学生参与到小组讨论和展示中。
自由写作也是互动式古诗教学模式的一种重要形式。
通过让学生自由创作古诗,可以让学生深入地理解古诗的意义,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想象力。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加强教学效果在现代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
教师可以使用多种多媒体技术来进行古诗教学,比如演示文稿、音视频等等。
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将古诗的情境和背景呈现给学生,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图片、音乐和视频等形式深入地理解古诗的内涵和意义。
三、增加场景体验式教学场景体验式教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适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
“场景”是指一种或多种特定的情境或环境,通过模拟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古诗中的情境和人物,增强学生的感知和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义和内涵。
场景体验式教学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去诗中描述的景点进行参观和体验,让学生深入了解诗人通过诗歌构建的情境。
还可以通过音乐、舞蹈和演讲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古诗中的情境和人物。
总之,以上三点创新策略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提高古诗教学的效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古诗的意义和内涵,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独特魅力的领悟和掌握。
创新古诗教学的三点策略
![创新古诗教学的三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34ed2c90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05.png)
创新古诗教学的三点策略随着时代的发展,古诗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注入更多的创新元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创新古诗教学的三点策略,希望能给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传统的古诗教学往往以课本为主要载体,学生在静态的文字排版中很难产生强烈的感受。
而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可以利用投影仪或者电脑等设备,将古诗的内容以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等多种感官去感受古诗的魅力,提高学习兴趣。
在教学山水田园诗时,可以配上相关的山水画或者自然风光的照片,让学生通过视觉来感受古诗所描绘的美景;在教学音律诗时,可以播放相关音乐或者乐曲,让学生通过听觉感受古诗的音乐之美。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还可以拓展学生的多重感知和审美能力。
二、情境化教学古诗是历史的产物,它所反映的社会风貌、人文情怀等,是学生难以从晦涩难懂的古文中直接感受到的。
而情境化教学可以有效地将古诗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教学关于农村生活的古诗时,可以组织学生去乡村进行实地考察,体验农民的生活。
在教学关于饮酒作乐的古诗时,可以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酒文化,组织学生品尝传统酒类。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就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古诗的内涵和意境,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情境化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和记忆深度。
三、课外拓展古诗教学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内,更应该在课外进行拓展。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朗诵比赛、创作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不仅仅在课堂上学到古诗的知识,还可以将古诗的韵律和意境融入到生活中,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写作、绘画等方式来表达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开展一些以古诗为主题的课外文化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热爱,还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修养。
古诗词教学方法的创新
![古诗词教学方法的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03f1509d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3f.png)
古诗词教学方法的创新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古诗词教学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某些时候可能无法充分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理解。
因此,探索创新的古诗词教学方法变得至关重要。
一、情境创设法情境创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音频等,为学生营造出与古诗词相契合的情境。
比如,在教授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可以展示一些宁静优美的山林秋景图片,配上潺潺的流水声和悠扬的鸟鸣声,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绘的清新世界中。
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诗词中的意境,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亲身体验古诗词中的场景和情感。
比如,在学习李白的《将进酒》时,让学生分别扮演李白和他的友人,在饮酒作乐的氛围中感受诗人豪放洒脱的情感。
二、比较阅读法比较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特点和风格。
教师可以选择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变化对其创作的影响。
例如,将杜甫青年时期的《望岳》与晚年的《春望》进行对比,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诗人从壮志满怀到忧国忧民的转变。
同时,也可以将不同诗人的同类题材作品进行比较。
比如,将王之涣的《凉州词》与王翰的《凉州词》放在一起,让学生分析两位诗人在描写边塞风光和战士情怀时的异同,从而体会不同诗人的独特风格和表现手法。
三、诗词创作法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古诗词,能够提高他们对古诗词格律、韵律和意象运用的理解。
教师可以先从简单的仿写开始,比如给定一个诗词的格式和主题,让学生按照要求进行创作。
随着学生能力的提高,逐渐鼓励他们自由创作。
在创作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鼓励,帮助他们修改和完善作品。
通过创作,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艺术魅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多媒体互动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在线学习平台、诗词学习 APP 等,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古诗词。
创新古诗教学的三点策略
![创新古诗教学的三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9d599c4d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2d.png)
创新古诗教学的三点策略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语言文字的传承者。
在教育领域中,教授古诗是促进学生中华文化传承的有效方法之一。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单纯的背诵和死记硬背的现象,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使学生难以理解并对古诗感兴趣。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可以采用以下三个策略来创新古诗教学。
一、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拓展古诗的知识视野,了解到古诗中很多修养与人文内涵等的文化价值,从而融入学生的生活,让古诗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成为一种文化氛围。
为此,教师可以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如课外阅读推荐、历史和地理知识点介绍,以及现代比喻等多种方式,将古诗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感受古诗文化。
二、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是现代教育的重要趋势之一。
互动式教学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愉快的学习氛围,而且更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采用课堂小组讨论,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角度分享古诗文化,增强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多元化的教学资源是一种启发式教育方法的体现。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搜集和整理有关古诗文化的教学资源,并适时引导学生利用现代技术和学习工具,如多媒体、电子书籍等,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
教师可以精选适合学生学习的古诗文化短片、幻灯片、绘本等资源,让学生深入了解古诗文化。
以上三个策略可以使古诗教学更加活泼有趣,促进学生对于古诗文化的兴趣和认知。
在实践中,教师可以创新古诗教学,切实提高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兴趣,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创新古诗教学的三点策略
![创新古诗教学的三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9851ddb8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b9.png)
创新古诗教学的三点策略古诗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审美修养的重要途径。
由于古诗的内容和形式与现代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较大差异,传统的古诗教学常常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为了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提高古诗教学的效果,可以采取以下三点策略:一、情境化教学教学情境化是指通过创设一种具有情景特点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学习内容与生活场景的联系。
古诗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与历史、地理、自然等内容密切相关。
在古诗教学中,可以将古诗脱离课本,引入实际生活场景,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了解古诗的内涵和意境。
在教学《登鹳雀楼》这首古诗时,可以先带领学生登上高楼,欣赏湖广平原的美景,然后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登鹳雀楼》的诗句和插图,让学生感受到诗人登楼所见、所感。
再通过分组合作,让学生模仿诗人的笔法和情感,创作一首以自己所见所闻为素材的古诗。
通过情境化教学,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古诗的意义,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现代科技的发展带来了多媒体教学的可能性,在古诗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升教学效果。
通过音频、视频、图片、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可以将古诗的形象表达、情感传达更加直观地呈现给学生,从而引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和主动参与。
在教学《山村咏怀》这首古诗时,可以播放一段原生态的山村风景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山村的宁静和美丽。
通过播放该诗的朗诵录音或演绎视频,让学生听到真实的语调和情感,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把握。
还可以通过展示古诗的插图或动画,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诗句的意象。
三、个性化扩展学习古诗的题材广泛、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为了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和文化学习,并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通过个性化扩展学习来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古诗的文化内涵和创作意义。
在古诗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个性化的学习任务。
对喜欢音乐的学生,可以请他们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加上自己的音乐编曲,进行演唱和展示。
创新古诗教学的三点策略
![创新古诗教学的三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d3a60a1d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80.png)
创新古诗教学的三点策略古诗教学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具有博大精深的历史内涵和艺术魅力,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古诗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问题,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理解能力有所下降。
为了提高古诗教学的效果,我们需要创新古诗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
下面就是关于创新古诗教学的三点策略。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古诗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直观地展示古诗的意境和艺术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
可以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呈现古诗的背景知识、作者生平、创作背景、文学价值等内容,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将古诗的韵味和意境深入学生心中。
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互动式教学,结合课堂讨论、小组活动、课外作业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古诗教学中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二、跨学科融合教学古诗教学应当融入到多学科中,跨学科融合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深层意义和历史内涵,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能力。
在语文课上,可以结合历史、地理、哲学、美术等课程内容,通过古诗的欣赏和解析,引导学生了解古代社会风貌、文化传统、思想观念等方面的知识。
还可以结合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通过多种表现方式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魅力和文化内涵。
这样一来,就可以让学生在跨学科的学习中更全面地了解古诗,提高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三、体验式教学在古诗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
通过实地探访名山大川、历史古迹、名人故居等地,让学生亲身体验古诗的诗境,感受古诗所抒发的情感和意境。
这样一来,就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古诗的内涵和价值,激发他们对古诗的浓厚兴趣。
在课堂上也可以组织古诗朗诵、古装展示、古诗创作等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古诗的表现和创作,更好地理解和领会古诗的艺术魅力。
创新古诗教学的三点策略
![创新古诗教学的三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6dfafce7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9c.png)
创新古诗教学的三点策略一、注重情景营造传统的古诗教学往往把古诗看作是一种单纯的语言文本,而忽略了古诗所蕴含的情景和情感。
因此,创新古诗教学的第一步是注重情景营造。
在教学中,应该通过朗读、声音模仿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古诗所蕴含的情境和情感。
例如,在教学“静夜思”这首诗时,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在月下散步的情景中,感受到诗人孤独、深沉的情感。
通过情景营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古诗的内涵,提高古诗的阅读效果。
二、采用多媒体手段古诗教学是一门注重语言情感的艺术性教育,而多媒体手段可以更好地渲染和表现古诗的情感和意境。
教师可以通过音频、视频、图片等形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诗的魅力。
例如,在教学《静夜思》时,可以配合音乐和图片,让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清晰地感受到古诗所营造的情感与氛围。
通过多媒体手段,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古诗的艺术性和魅力,增强对古诗的理解与欣赏。
三、注重实践性教学古诗教学不应该是‘‘教’’与学‘‘的单向传递过程,而应该具有实践性和体验性。
教师可以通过诗歌朗诵比赛、课堂解读等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诗的魅力,提高古诗的阅读和创作能力。
同时,实践性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和体验古诗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历史背景。
例如,在教学《静夜思》时,可以引导学生走进诗人李白的时代背景,了解其生平经历和文学成就,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综合理解和欣赏能力。
综上所述,创新古诗教学需要注重情景营造、采用多媒体手段和注重实践性教学。
通过这三点策略,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诗的魅力,提高古诗的阅读和创作能力。
创新古诗教学的三点策略
![创新古诗教学的三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88ccb62e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5c.png)
创新古诗教学的三点策略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古诗教学作为传统的教学内容,却常常被认为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甚至显得陈旧乏味。
为了让古诗教学更具有活力和吸引力,我们需要创新古诗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以下将介绍三个创新古诗教学的策略,以期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
一、注重情境化教学古诗教学一直以来被视为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学生往往只停留在对古诗的字面理解上,缺乏对古诗情感的把握和表达。
我们可以采用情境化教学的方式,让学生置身于古诗描绘的情境中,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教学《静夜思》这首古诗时,可以让学生在夜幕降临的时候,带着一颗宁静的心,在校园或者家庭的角落里,感受夜晚的宁静和静谧,然后再结合古诗的内容和意境进行理解和表达。
通过这种情境化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诗所描绘的场景和情感,从而增强他们对古诗的亲近感和体验感。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育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教学方式。
在古诗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可以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通过视听的方式感受古诗所描绘的场景和情感,从而更加直观和生动地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我们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古诗的朗诵和表演,让学生通过模仿和表演的方式深入理解和体验古诗的艺术魅力。
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为古诗教学增添更多的情感色彩和艺术气息,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更好地领会古诗的魅力和韵味。
三、开展创新主题教学传统的古诗教学往往以逐字逐句的诵读和解析为主,缺乏对古诗的整体理解和把握。
为了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古诗的内涵和魅力,我们可以开展创新主题教学。
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主题,选择与之相关的古诗进行教学,比如“春天”、“爱情”、“自然”等主题,让学生通过对特定主题的古诗进行理解和欣赏,深入体验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古诗词教学创新方法:创新教学方式
![古诗词教学创新方法:创新教学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85e85044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38.png)
古诗词教学创新方法:创新教学方式古诗词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修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古诗词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和审美水平,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以下是一些通过古诗词教学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修养的方法:1.注重积累:古诗词的积累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并通过反复朗读、默写等方式来加深记忆。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类整理古诗词,例如按照主题、风格、朝代等分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2.品味语言:古诗词的语言精练、优美,是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良好范本。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品味古诗词的语言,分析其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让学生领略古诗词的韵味和美感。
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古诗词的语言风格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理解意境:古诗词的意境深远,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的良好素材。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的意境,通过想象、描绘等方式来再现诗中的景象和情感。
同时,教师可以介绍相关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技巧,例如意象、象征等,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的美学价值。
4.探讨思想: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宝贵资源。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古诗词的思想,分析其主题、情感和价值取向等。
同时,教师可以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文化内涵和思想底蕴。
5.注重实践:古诗词的教学应该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例如朗诵比赛、诗词创作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古诗词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例如写作、演讲等,以便更好地体现语文学习的实用性和人文性。
总之,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修养。
然而要想更好地进行古诗词教学提高学生素养需要对教学方式的创新如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教学将教学与生活相结合等方式具体如下:1.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教学:在教学中可以融入一些传统文化元素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底蕴例如在讲解《静夜思》时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关于月亮的传统意象和象征意义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创新教学手段 快乐学习古诗
![创新教学手段 快乐学习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e6e5f9a8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ec.png)
创新教学手段快乐学习古诗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古诗既有着优美的语言,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诗的学习常常被认为是枯燥乏味的,学生们往往缺乏兴趣。
如何让学生快乐学习古诗?如何创新教学手段,让古诗教学更具吸引力和活力?本文将从创新教学手段、快乐学习等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
一、创新教学手段1.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传统的古诗教学往往是以讲解和诵读为主,学生的接受度和兴趣有限。
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展现古诗,同时辅以文字解读和注释,能够更直观地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和内涵。
通过丰富的多媒体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2. 互动式教学采用互动式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到古诗学习中来,比如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完成古诗的赏析等等。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能力。
3. 文学创作结合通过古诗赏析,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古诗,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感和写作能力。
比如让学生模仿古诗的体裁进行创作、让学生结合自身情感或所学知识进行创作等等,都是很好的创新教学手段。
4. 实地教学在现场进行实地教学,参观名人故居、历史文化名城,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古诗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
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实地中感受到古诗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增加学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以上所述的创新教学手段,都是针对传统古诗教学的不足点进行的改进和创新。
这些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快乐学习1. 设计趣味性学习活动为了让学生更加快乐地学习古诗,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学习活动。
比如开展古诗朗诵比赛、设计古诗知识竞赛、组织古诗制作手工等等,这些活动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古诗教学中,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创新教学手段 快乐学习古诗
![创新教学手段 快乐学习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4d95690a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5f.png)
创新教学手段快乐学习古诗
古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文学习的难点之一。
如何让学生在
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古诗?以下是几种创新教学手段:
一、课堂唱诵法
将古诗融入到课堂的唱诵中,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锻炼学
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音乐素养。
如《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学生们可以一起把这首诗唱出来,感受到诗句间的韵律和节奏,在加深对
古诗意境的理解和领悟。
二、故事串讲法
将古诗的内容和时代背景与相关历史故事联系起来,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古诗
的含义和价值。
如《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句诗,可
以结合黄河的经历,讲述黄河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通过故事的串讲更好地理解
其中的思想和情感。
三、课件呈现法
利用现代教学的工具,将古诗通过电子课件呈现出来,使学生既能够看到古诗的原貌,也可以听到老师的详细解析和讲解。
此外,要注重呈现的方式和内容,采用丰富多彩的图
片和动画效果,使学生对古诗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
四、古诗夹板法
通过夹板练习,使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古诗。
夹板可以制成成品或在课上和学生一
起动手制作,让学生在夹板运用中,加深对古诗的印象和记忆。
同时,夹板还可以发挥教师、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效应,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古诗是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古诗,可以提高他们
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以上创新教学手段,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古诗阅读和欣赏能力,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古诗词教学方法的创新
![古诗词教学方法的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0b08a9a2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15.png)
古诗词教学方法的创新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然而,在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中,往往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兴趣不高、理解不够深入等问题。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略古诗词的魅力,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果,创新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一、情境创设法情境创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与古诗词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诗词所描绘的场景和氛围。
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如播放与诗词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或音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诗词中的画面和情感。
例如,在教授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播放庐山瀑布的壮观视频,让学生亲眼目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奇景,从而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夸张和浪漫。
教师还可以通过语言描述来创设情境。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词中的景象和情节,引导学生在脑海中构建画面。
比如,在讲解王维的《山居秋暝》时,用舒缓的语调描绘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宁静优美的山居秋景,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其中。
此外,角色扮演也是创设情境的一种方式。
让学生分角色演绎诗词中的人物和情节,能够加深他们对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比如,在学习《木兰诗》时,让学生分别扮演木兰、父母、战友等角色,体会木兰替父从军的勇敢和坚毅。
二、比较阅读法比较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特点和内涵。
可以将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比较。
例如,将李白早期的《将进酒》和晚期的《早发白帝城》进行对比,分析诗人在不同人生阶段的心境和创作风格的变化。
也可以将不同诗人的同类题材作品进行比较。
比如,把王维的《使至塞上》和王之涣的《凉州词》放在一起,比较两位诗人在描写边塞风光时的手法和情感表达的异同。
还可以将古诗词与现代诗歌进行比较。
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凝练和含蓄与现代诗歌的自由和奔放之间的区别,从而更好地体会古诗词的独特魅力。
三、主题探究法确定一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选择相关的古诗词进行深入探究。
创新古诗教学的三点策略
![创新古诗教学的三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d89c311b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df.png)
创新古诗教学的三点策略古诗教学是中国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更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方式。
传统的古诗教学方式往往存在着僵化、单一的问题,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创新古诗教学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着创新古诗教学的三点策略展开讨论,希望能够为教师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提倡多元化的古诗欣赏方式传统的古诗教学通常采取讲解古诗的形式,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详细解读古诗的意境、艺术特色和背景等,这种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对古诗的兴趣很难被激发出来。
我们有必要提倡多元化的古诗欣赏方式,让学生能够以更加丰富的方式去感知古诗的魅力。
可以通过音乐、舞蹈、美术等形式来扩展古诗欣赏的渠道。
我们可以选取代表性的古诗配以适合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烘托下感受诗歌的意境;在舞蹈欣赏中,我们也可以引入古诗的元素,让学生在欣赏舞蹈的过程中感受古诗的韵律和美感;美术也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学生可以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表现对古诗的理解与感悟。
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古诗的艺术魅力。
我们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来展现古诗的意境和风采,让学生在视觉上更加直观地感受古诗的美。
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微电影、配图创作等活动,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可以组织古诗朗诵比赛和话剧表演等活动。
通过朗诵古诗,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会古诗的韵味和情感;通过话剧表演,他们可以将古诗的意境和故事性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增强学生对古诗的感受和体验。
二、注重个性化的古诗创作古诗教学除了要注重学习和欣赏传统古诗外,更应该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古诗创作。
古诗创作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更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我们有必要注重个性化的古诗创作。
可以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物、人物中汲取创作灵感。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经典古诗和现代诗歌,引导学生从中寻找创作的题材和主题,同时也可以利用实地考察、参观展览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让他们不断发掘身边的美好,从而用诗歌的形式进行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论文
古典诗词教学的几点创新教法
贺兰四中王瑞
一、关于诵读
古典诗词的教学要注意诵读,这是无可置疑的,大多数教师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只一味地要求学生读啊读,缺乏层次,高耗低效;每让学生读一次,都要花上比读多出几倍的时间来评,请A评,请B评,还要请C、D、E评,评得兴味全无;还有的教师对背诵缺乏必要的指导,要求学生勉强为之。
这都是不足取的。
我认为,读要体现出训练层次,评要点到为止,诵要水到渠成。
读如何体现出训练层次呢?一般来说,读有多次,一读,要读准字音;二读,要读准节奏;三读,要读出感情。
“读出感情”也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随着对课文理解的逐步深入而逐步提升其层次的,这就要求在理解的过程中穿插朗读,在理解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对朗读的要求。
朗读,在理解的基础上提升,也能反过来提升对诗歌的理解。
如分析完杜牧的《赤壁》后,可将学生分成两个大组,一组读叙事部分“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另一组读议论部分“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以此再次明确此诗的表达方式及层次结构。
又如分析完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后,可由一位学生领读总起句“老夫聊发少年狂”,然后全班学生读出具体写其“狂”的诗句,以此再次加强对本诗总分结构及诗人感情的理解。
又如学习了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后,可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读出有关语句,“本诗的线索是‘春行'二字,春行之起点是……春行所见之动物是……春行所见之植物是……春行之结点是……”借此对诗歌再作一次梳理。
这样梳理之后,背诵就显得轻而易举,顺理成章了。
二、关于理解诗意
理解诗意当然包括对词义句意的解释梳理,但理解诗意的关键在于使学生感受到美。
如何使学生感受到美呢?
我们的同行作出了许多探索,但有些教师教学诗歌时分析过于理
性,流于琐碎,解来解去,却解掉了诗歌的神韵,这是有违诗歌欣赏原则的。
“倾国宜通体,谁来独赏眉?”要使学生感受到美,就必须遵循一个原则------保持诗歌意境的完整性。
方法很多:
1、风景再造品诗境。
所谓风景再造,即学生根据作者的描述,动用自己已有的经验积累,启用自己的再造想象能力,用另一种方式展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写景抒情类的诗歌,可将其改成一则优美的散文,如白居易的《观刈麦》,辛弃疾的《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等。
情节性强的诗歌可改成一出小短剧,如杜甫的《石壕吏》、乐府歌辞《陌上桑》等。
多数诗歌可以拟拍成电视精品,拟制成网页,配上画面,辅以音乐。
也可以有其他的表现形式,如有两名学生是这样用舞蹈来表达他们对《关雎》的理解的:暖暖的音乐从录音机中流出,间或几声水鸟的和鸣,一切是如此温馨详和。
一位少年迈着芭蕾舞步在音乐中舞蹈,他侧耳倾听水鸟的和鸣,眼里满是羡慕与深情。
在远远的前方,是一位美丽的少女,也在微风中踏着芭蕾舞步,她在劳动。
音乐转向缠绵,少年变得略带忧伤,他向少女每靠近一步,少女就后退一步,始终在远远的前方。
音乐再转轻快,少年抱出了他的土琵琶,边弹边唱,少女露出阳光般的微笑,在惊喜中逐渐靠近,最后两人在微风中沿着溪边舞蹈。
这时,音乐中适时地又传来几声水鸟的和鸣……这就是风景再造,这个过程,既需要学生“入乎其内”,又需要学生“出乎其中”,从总体上把握诗歌,并且把握的是诗歌的精髓,再现的是诗歌的神韵。
同时,它以灵动的思维灵动的形式保持了诗歌的灵动性,学生理解了美,感受了美,交流了美。
2、抓住诗眼巧引导。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
诗眼,是诗歌的提纲挈领,也可以成为诗歌教学的提纲掣领,抓住了诗眼,也就抓住了关键,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
抓诗眼有很多技巧,如教学李商隐的《无题 .相见时难别易难》时,可请一名学生朗读,读后请大家评一评:“大家觉得他读得怎样呢?……好在哪里?”若学生答好在读出了感情,教师就可以顺水推舟问:“你觉得他读出了哪种感情?是否可用原文的一个词概括呢?”明确是“别”字后,教师就可用“别”字来继续引导:“作
者通过哪些‘别时景'来表现‘别时人' 之‘别时情'呢?让我们一起来细品。
”又如教学崔灏的《黄鹤楼》时,教师可以说:“有人认为,这首诗是以‘空'字立意,它的每一联都写了一个‘空',对此,你有什么看法?”由此可引导学生体味首联所叹之“楼空”、颔联所写之“天空”、颈联所绘之“洲空”、尾联所愁之“家空”,触摸作者空虚、惆怅、伤感的心境。
以上抓诗眼的过程是教师有意为之。
3、旁征博引妙开拓。
就诗论诗,有时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有所联系,有所开拓,如学习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时,学生问:“‘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漳江边'怎么理解?难道韩愈的侄孙很想韩愈死吗?韩愈还没死,为什么他要过来收‘吾骨'呢?”这时教师不妨带领学生吟诵曾经学过的诗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一贬二十三年,那么韩愈将要被贬多少年呢?不知道。
还有没有命活着回来呢?也不知道。
所以这里实际上是韩愈在向侄儿交代后事。
由此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体味韩愈对前途的迷茫心绪。
以上主要是内容上的理解。
艺术手法上的理解也同样如此。
如学生对鲁迅《自题小像》中的“寄意寒星荃不察”难以理解,他们问:“鲁迅为什么要‘寄意寒星'呢?”教师若用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作引导,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这是诗人常用的借物抒情之法,另外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和“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亦是如此。
三、关于“授之以渔”
“授之以渔”在这里有两方面含义:
1、授予学生品诗之法。
很多教师在这方面作出了很成功的探索,如江苏赵富良老师的方法就很值得借鉴,他总结出了诗歌欣赏的四个步骤:朗诵吟诵 ------感受诗歌音乐美;联想想象------感受诗歌图画美;咬文嚼字------感受诗歌语言美;比较映衬------感受诗歌新奇美。
我校老师在教学中也总结出了四步读诗法:一读诗韵,主要指导朗读,要求读准字音、
注意停顿和重读,读出诗歌韵律美;二感诗意,主要利用注解或工具书,疏通文意,质疑问难;三品诗境,总体把握作者创造的意境,以及在诗中表达的情怀;四仿诗言,对一些可模仿的诗句,可指导模仿,这一步可视具体情况确定用否。
2、引导学生进行仿写。
品诗的目的不在于写作,但偶尔带领学生仿写却是有价值的。
关于这一点,大诗人李白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示范。
他特别推崇崔灏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对此诗一直念念不忘,后来他游南京,仿此诗作了一首《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尽管后者比前者少了一丝空灵而多了一些斧凿痕迹,但亦不失为一首好诗,被世人公认为李诗七律之冠。
当然,我们要求学生像李白一样仿写整一首诗是不现实的,但仿写某些句式却是可以办得到的。
如曹操的《观沧海》,其中的四言写景句如“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之类,每句均由一个名词加上动词或形容词组成,若引导学生用这个方法描绘月夜之景,则可以积累以下一系列短语:月光如泻、月华如水、月色迷离、月意朦胧、月洒清辉、月上柳梢、月风吹露、月照花林、月影婆娑、落月摇情、残月将落、斜月沉沉、秋月无边、晓月临窗、明月照松、皓月当空、星月交辉、众星捧月、弯月如钩、山月徘徊、凉月依依、孤月皎皎、淡月浓情……另外如李清照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等诗句亦可作为仿写的材料。
近年来的中考,仿写成了常见的题型,其例句往往诗意浓郁,这也表明了仿诗言练习的必要性。
仿写,犹如飞机的滑翔,它是放开手脚让学生自由翱翔的前奏和必经过程,有用有效,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