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西藏美食
《舌尖上的美食》幼儿园中班教案
《舌尖上的美食》幼儿园中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各种美食的名称和特点。
2. 培养幼儿对美食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各种美食:中式菜肴、点心,西式菜肴、点心,饮料、甜品等。
2. 了解美食的制作过程和食材来源。
3. 学习用诗歌、故事、绘画等形式表达对美食的喜爱。
4. 学习团队合作,共同完成美食制作和分享。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美食的图片、实物,了解其特点。
2. 讲解法:教师讲解美食的制作过程、食材来源等。
3. 实践法:让幼儿亲自动手制作美食,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4. 互动法:引导幼儿相互交流、分享美食体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 美食图片、实物、视频等教学资源。
2. 绘画、手工制作材料。
3. 美食制作工具和食材。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节:认识中式菜肴教学内容:介绍中式菜肴的名称和特点,展示图片和实物。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幼儿观察、表达。
2. 第二节:了解美食制作过程教学内容:讲解美食的制作过程,展示视频。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幼儿观看、提问。
3. 第三节:学习诗歌表达美食教学内容:学习诗歌,表达对美食的喜爱。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幼儿朗读、创作。
4. 第四节:制作美食教学内容:分组进行美食制作,亲自动手。
教学活动:教师指导,幼儿操作、分享。
5. 第五节:美食分享会教学内容:展示制作成果,进行美食分享。
教学活动: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评价。
六、教学内容1. 认识各种点心:中式糕点、西式糕点、甜品等。
2. 了解点心的制作过程和食材来源。
3. 学习用故事、绘画等形式表达对点心的喜爱。
4. 学习团队合作,共同完成点心制作和分享。
七、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点心的图片、实物,了解其特点。
2. 讲解法:教师讲解点心的制作过程、食材来源等。
3. 实践法:让幼儿亲自动手制作点心,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舌尖上的美食》幼儿园中班教案幼儿教案
《舌尖上的美食》幼儿园中班教案幼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快乐生活》第三章《饮食天地》第二节《舌尖上的美食》。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各种地方特色美食,了解美食的制作过程和食材选择,培养幼儿对饮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我国各地的特色美食,拓宽他们的视野。
2. 培养幼儿对饮食文化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美食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美食背后的制作过程和食材选择。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各种地方特色美食,培养他们的饮食文化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视频、图片、实物(各类特色美食)。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地美食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他们认识的美食。
2. 例题讲解(10分钟)挑选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美食,如北京烤鸭、四川火锅、广东早茶等,详细讲解它们的制作过程、食材选择和风味特点。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自己家乡的特色美食,然后进行汇报。
4. 美食制作体验(10分钟)教师演示简单的美食制作过程,如包饺子、做寿司等,让幼儿动手参与,体验制作美食的乐趣。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幼儿关注饮食文化,鼓励他们课后与家人一起探索更多美食。
六、板书设计1. 《舌尖上的美食》2. 内容:各地特色美食图片美食制作过程和食材选择幼儿家乡特色美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心中的美食描述一种你最喜欢的美食,包括它的制作过程、食材和风味特点。
2.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的美食是妈妈做的红烧肉。
它需要用到猪肉、冰糖、酱油等食材,制作过程包括炖、煮、收汁等步骤。
红烧肉的味道鲜美,肉质酥烂,入口即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我国各地的特色美食,培养了他们的饮食文化素养。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的饮食习惯,引导他们珍惜食物,拓展更多美食知识。
美味小吃讲述教案中班语言
美味小吃讲述教案中班语言教案标题:探索美味小吃的讲述教案(中班语言)教学目标:1. 通过讲述和讨论,培养学生对美味小吃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通过语言表达,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听力技能。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展示美味小吃的图片,如巧克力、薯片、冰淇淋等。
2.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或白板、马克笔。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向学生展示一些美味小吃的图片或实物,并引导他们观察和描述这些食物的特点和外观。
2. 提问学生关于美味小吃的问题,如“你最喜欢的美味小吃是什么?”、“你觉得这些食物好吃吗?”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讲述(10分钟):1. 使用简单的语言介绍每种美味小吃的名称、外观和口感,例如:“这是巧克力,它是黑色的,味道很甜。
”2.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或实物,并鼓励他们描述自己对这些食物的感受和喜好。
互动活动(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美味小吃进行讨论和表达。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介绍他们所选择的美味小吃,包括名称、外观和口感。
3. 其他小组的学生可以提问并分享自己对该食物的看法。
4. 鼓励学生使用形容词和感受词语来描述食物的味道和口感。
总结(5分钟):1.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所学到的关于美味小吃的知识。
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讨论中的观点和体验。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家和家人一起品尝不同的美味小吃,并将他们的感受和体验带到课堂上分享。
2. 组织一个小小厨师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厨师或顾客,通过角色扮演来表达他们对美味小吃的喜好和想法。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讲述和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2. 收集学生的口头回答和描述,评估他们对美味小吃的理解和语言运用能力。
教案扩展:1. 将美味小吃与不同国家和文化联系起来,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特色美食。
2.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食物制作活动,让他们亲自动手制作美味小吃,并鼓励他们用语言描述制作过程和口感。
《舌尖上的美食》幼儿园中班优质教案精选
《舌尖上美食》幼儿园中班优质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教材第四章《饮食天地》第二节,详细内容包括:介绍我国不同地区特色美食,让孩子们观察美食图片,解美食制作过程,并动手制作简单美食。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解我国各地美食特色,增长见识。
2. 培养孩子们观察力、想象力及动手能力。
3. 培养孩子们热爱生活、热爱家乡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孩子们理解不同地区饮食文化,并能进行简单制作。
重点:观察、解美食特点,动手制作美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美食图片、PPT、视频、制作美食所需材料(如彩泥、纸张等)。
学具:彩泥、剪刀、胶棒、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种美食图片,引导孩子们观察并说出自己喜欢美食。
2. 美食介绍(10分钟)讲解各地美食特点及制作过程,让孩子们解不同地区饮食文化。
3. 动手制作(10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让孩子们用彩泥、纸张等材料,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美食。
4. 例题讲解(5分钟)以一道简单美食为例,讲解制作步骤,让孩子们跟随老师一起制作。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孩子们根据所学内容,自己动手制作一道美食。
6. 展示评价(5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将美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
六、板书设计1. 《舌尖上美食》2. 内容:①各地美食图片②美食制作步骤③实践活动:动手制作美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道自己喜欢美食,并与家人分享。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孩子们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孩子在制作美食时动手能力较弱,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多加关注。
2. 拓展延伸:鼓励孩子们在课后与家人一起制作美食,解家人口味,增进亲子关系。
同时,可以开展美食主题活动,让孩子们深入解不同地区饮食文化。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
是情境引入环节,是教学难点与重点把握,接着是教具与学具准备,还有教学过程中互动与评价,是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
中班语言活动美味的小吃优质教案【含教学反思】
中班语言活动美味的小吃优质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教材》第四章第五节,详细内容围绕“美味的小吃”展开。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我国各地的小吃文化,掌握相关词汇和句子,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地域的小吃特色,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2. 学会使用形容词描述食物,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激发对美食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使用形容词描述食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掌握与小吃相关的词汇和句子,了解各地小吃文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地小吃图片、挂图、PPT、词汇卡片。
学具:画纸、水彩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各地小吃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喜欢的小吃。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挑选几种有特色的小吃,引导幼儿用形容词描述其特点,如:“这个小吃颜色很漂亮,味道很鲜美。
”3. 词汇学习(10分钟)教师出示词汇卡片,带领幼儿一起学习与小吃相关的词汇,如:“香喷喷、甜丝丝、辣辣的”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分发画纸、水彩笔和彩泥,让幼儿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小吃,并引导幼儿用所学词汇进行描述。
5. 小结与展示(10分钟)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请他们用语言描述所制作的小吃。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美味的小吃2. 重点词汇:香喷喷、甜丝丝、辣辣的、特色、文化3. 重点句子:这个小吃颜色很漂亮,味道很鲜美。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用画笔和彩泥制作一种你喜欢的小吃,并用形容词描述它的特点。
2. 答案示例:我制作的是糖葫芦,它红彤彤的,酸酸甜甜的,非常好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形式,让幼儿掌握了与小吃相关的词汇和句子,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食物的细节,以便更好地描述其特点。
中班语言活动美味的小吃教案与反思
中班语言活动美味的小吃教案与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次活动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课程》第四章《饮食与生活》,详细内容围绕“美味的小吃”展开。
通过描述各种小吃的外观、味道、制作过程,让学生在感受语言魅力的同时,了解我国丰富的小吃文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喜欢的小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对各种小吃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生活的热情。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用丰富的词汇和句子描述小吃。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小吃文化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音频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各种小吃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小吃。
2.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种小吃,如糖葫芦,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其外观、味道、制作过程等,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
3. 课堂互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小吃,用画笔、彩泥等学具进行创作,并尝试用丰富的词汇和句子描述。
4. 随堂练习:教师挑选几组学生进行展示,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给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美味的小吃2. 板书内容:小吃的种类描述小吃的词汇和句子学生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喜欢的美味小吃”为主题,写一段话描述你喜欢的小吃,不少于100字。
2. 答案示例:我喜欢的小吃是臭豆腐。
它闻起来臭臭的,但吃起来却非常美味。
外酥里嫩,搭配辣椒酱,口感更佳。
制作臭豆腐需要经过发酵、炸制等过程,十分讲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次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在描述小吃时,部分学生词汇量不足,需要加强词汇教学。
2. 拓展延伸: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共同品尝一种小吃,并记录下来,下次课堂上与同学分享。
同时,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发现更多有趣的小吃,丰富他们的语言表达。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用丰富的词汇和句子描述小吃。
2024版中班语言教案家乡的小吃
中班语言教案家乡的小吃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家乡的美食》,详细内容为“家乡的小吃”。
通过介绍各地特色小吃,让孩子们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多样性,同时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家乡的小吃,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孩子们对家乡饮食文化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使他们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孩子们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述家乡的小吃。
教学重点:培养孩子们对家乡饮食文化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地特色小吃图片、挂图、录音机、磁带。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各地特色小吃图片,让孩子们观察并说出自己喜欢的小吃。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孩子们关注家乡的小吃。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挑选一种家乡小吃,如糖葫芦,详细介绍其制作过程、外观特点、口感等,让孩子们用语言进行描述。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挑选一种家乡小吃,进行观察和描述。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表扬。
4. 小组分享(5分钟)每组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分享自己小组观察和描述的小吃。
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互相学习。
5. 创作环节(10分钟)孩子们用画纸、彩笔、剪刀等学具,创作一幅关于家乡小吃的画作。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帮助。
6. 展示环节(5分钟)孩子们将自己的画作展示给大家,用语言介绍自己的作品。
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教师带领孩子们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家乡饮食文化的多样性,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
六、板书设计1. 家乡的小吃2. 内容:糖葫芦:外观、制作过程、口感其他小吃:简单介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用图画和文字的形式,向家人介绍一种你最喜欢的家乡小吃。
2. 答案示例:画作:展示小吃的外观特点文字:描述小吃的制作过程、口感等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让孩子们观察、描述和创作家乡小吃,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幼儿教育)-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西藏美食-精选
(幼儿教育)-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西藏美食-精选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 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谈西藏美食的话题,对西藏美食感兴趣。
2.能积极地倾听并能围绕话题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3.了解西藏饮食文化,重点了解糌粑的文化。
活动准备:
1.实物准备:糌粑、奶渣、黑马茶或酥油茶。
2.图片: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幼儿表达自己的见解。
指导语:小朋友们好!你们知道我是从哪里来的吗?
指导语:是的,(第一张图片)你们知道这是哪吗?它和湖南的建筑有什么不一样。我们来自西藏,湖南人喜欢吃。。。。。,可是我们西藏的人们喜欢吃。。。。。。那你们知不知道我们西藏人都吃些什么不一样的东西呢?
三、出示糌粑的图片及实物糌粑,一次讲解糌粑的由来。
1.引导孩子们跟随教师说一遍:糟粑,同时可加入教师夸张表情和动作形容它的美味。
指导语:这是西藏人喜欢吃的青棵面,藏语叫糌粑。白白的,味道香浓,你们跟随老师说一遍:糌粑。你们想想它是用什么做的?
2.教师清晰地提出倾听要求,幼儿欣赏以及观察。
指导语:那我们看看糌粑到底是怎么做成的?看图片的同时倾听老师讲,待会儿我要请你们来回答问题。
指导语:每个人都尝一点,可以直接吃,谁先尝完了,告诉大家你吃糌粑有什么感觉?
2.介绍食用方法和进行示范。
指导语:它可直接放入口中吃,称糌干粑。在家中吃牛肉时候想吃糌粑的话,奶茶烧开后倒入碗中,加入酥油、奶渣,待化开后,加入格粑粉,迅速用右手4个手指将其搅拌均匀,团成一个个小团,边团边吃,边喝酥油茶或奶茶。你们以后想要来西藏旅游必须了解的藏族饮食文化。
中班美食教案
中班美食教案中班美食教案1主题的产生在一次区角活动中,徐君小伴侣看了一本名为《美食林》的婴儿画报,活动结束时,她把自己看到的《美食林》故事滔滔不绝地在全部小伴侣面前讲了起来,说完对我说:“黄老师,美食林的东西是不是都很好吃呀?”我笑了笑没有回答,立刻,其它小伴侣也都谈论纷纷,七嘴八舌地讲了起来。
姚周博说:“我喜爱吃海鲜,海鲜的味道很好。
”蒋张说:“我喜爱特色小吃”……此时班中只听见孩子们在讲你喜爱吃什么东西,我喜爱吃什么东西,为什么?张铭威还大胆地问我:“黄老师,你喜爱吃什么?能不能说来听听?”就这样,一个关于“美食林”的制造性嬉戏活动,在孩子们的谈论中产生了。
嬉戏目标1、引导幼儿学会用多种感官、工具和方法熟悉我们启东的美食、民俗风情,引发幼儿探究身边的事物和现象的爱好和力量,进展幼儿的观看力量和发散性思维。
2、萌发爱家乡情感,有作为启东人的骄傲感。
3、能大胆参加,互相合作,共同完成嬉戏活动,体验共同嬉戏的欢乐。
4、清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5、让幼儿能在集风光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嬉戏进程介绍如图:美食林〔品尝各种美食〕↓美食林+医院〔生病了怎么办?〕↓美食林+医院+美容院〔最好可以装扮装扮〕↓美食林+医院+美容院+消遣城〔最好有个好玩的地方〕嬉戏内容第一阶段嬉戏:美食林嬉戏预备小伴侣动手制作了各种美食:海鲜类、面食类、特色小吃……嬉戏过程1、选角色小伴侣都争着做美食林的服务员,考虑到首次嬉戏,服务员这个角色将直接关系到嬉戏进行的效果顺当性,为此,我们选了黄崖程、沈文雅、陈思名三个小伴侣,他们都是大胆自信的孩子,且见识多广,语言表达力量强。
2、嬉戏过程第一次嬉戏时,孩子们异样兴奋,都拥挤到买东西的窗口,部分孩子铺张食品。
其次次嬉戏前,对幼儿进行了指导,所以嬉戏好多了,3个服务员很卖劲,他们的叫卖声、服务看法很吸引人,生意很旺。
3、嬉戏评价顾天益:“嬉戏很快乐,就是人太多了,有点挤。
《舌尖上的美食》幼儿园中班教案幼儿教案
《舌尖上的美食》幼儿园中班教案幼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快乐生活》第四章《我们的美食》,详细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各种地方特色美食,了解美食的制作过程和食材,培养幼儿对食物的尊重和感恩之情。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我国各地特色美食,培养他们的饮食文化素养。
2. 通过观察、品尝、制作等环节,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3. 培养幼儿珍惜食物,感恩农民的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各种地方特色美食,了解其制作过程和食材。
难点: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学会制作简单的美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视频、实物等。
学具:彩泥、剪刀、尺子、画笔、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各地美食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最喜欢的美食。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一道简单的美食为例,讲解其制作过程和食材。
通过PPT、视频等形式,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美食的制作过程。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分发彩泥、剪刀等材料,让幼儿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美食。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美食分享(5分钟)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分享制作心得。
邀请其他幼儿评价、欣赏,互相学习。
5. 感恩教育(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思考:美食是怎么来的?我们要感恩谁?组织幼儿进行感恩活动,如给农民写感谢信、制作感谢卡片等。
六、板书设计1. 美食名称、图片、制作过程、食材等。
2. 幼儿作品展示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和家长一起制作一道家庭美食,并拍照记录制作过程。
2.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带领幼儿参观农场,了解食物的来源,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实践情景引入2. 教学过程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3. 作业设计的互动性和家庭参与度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确保所选美食图片具有代表性,涵盖不同地域的特色,以便丰富幼儿的视野。
中班的家长特色小吃语言教案
中班的家长特色小吃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家长带来的特色小吃,培养幼儿对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通过观察、品尝、分享等环节,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社交能力。
3. 增进幼儿与家长之间的亲子关系,促进家园合作。
二、教学内容:1. 家长带来的特色小吃介绍2. 观察和描述特色小吃的外观、气味和口感3. 分享自己喜欢的特色小吃及原因4. 学习礼貌用语,如“请”、“谢谢”、“不客气”等三、教学准备:1. 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准备自己家乡的特色小吃2. 准备品尝特色小吃的餐具和纸巾3. 教学PPT或海报,展示特色小吃图片四、教学过程:1. 开场:教师欢迎家长和幼儿参与活动,简短介绍活动目的和流程。
2. 家长介绍特色小吃:邀请每位家长briefly 介绍自己带来的特色小吃,介绍其外观、气味和口感等特点。
3. 观察和描述:让幼儿观察家长带来的特色小吃,引导幼儿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小吃的特点。
4. 品尝环节:组织幼儿品尝特色小吃,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喜好和感受。
5. 分享环节: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特色小吃及原因,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社交技巧。
6. 总结: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小结,强调礼貌用语的重要性,并感谢家长的参与。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如观察力、表达力和社交能力。
2.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
3. 教学反思,总结活动的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活动提供改进方向。
六、教学活动:1.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品尝过的特色小吃经验,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话描述食物的外观、气味和味道。
2. 组织一个小游戏,让幼儿通过视觉、嗅觉和味觉来辨别不同的特色小吃。
3. 开展一个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模拟在小吃摊位前点餐和付款的场景,练习使用礼貌用语和货币交换。
七、教学资源:1. 准备多种特色小吃样本,如地方小吃、传统糕点等。
2. 提供彩色图片和食物样本,让幼儿能够直观地观察和描述。
《舌尖上的美食》幼儿园中班教案
《舌尖上的美食》幼儿园中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各种美食,培养幼儿对美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素养。
4.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提高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和了解各种美食的名称、特点和制作方法。
2. 通过观察、欣赏美食图片,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3. 学习制作简单的美食,如水果沙拉、饼干等。
4. 学习关于美食的儿歌、故事,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美食图片,引导幼儿描述美食的特点。
2. 实践操作法:让幼儿动手制作美食,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3. 游戏法:通过美食主题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关于美食的知识。
4. 情境教学法:创设美食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感受美食的魅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美食的图片、实物或模型。
2. 准备制作美食的材料和工具。
3. 准备关于美食的儿歌、故事等相关教学资源。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美食的兴趣和认识程度。
2. 评价幼儿在制作美食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如分享、合作等社交能力。
4. 收集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进行作品评价。
六、教学活动流程1. 导入:通过展示美食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美食的名称,激发幼儿对美食的兴趣。
2. 认识美食:介绍各种美食的特点和制作方法,让幼儿了解美食的多样性。
3. 制作美食:分组进行美食制作,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5. 总结:通过儿歌、故事等形式,总结本次活动,让幼儿收获更多关于美食的知识。
七、教学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食品卫生,避免幼儿食用不适合的食品。
2. 在制作美食过程中,注意安全操作,避免使用锋利的工具。
3. 关注每个幼儿的活动情况,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八、教学活动拓展1. 组织幼儿参观餐厅或食品加工厂,让幼儿更加直观地了解美食的制作过程。
2. 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共同制作美食,增进亲子关系。
中班语言活动家乡的小吃教案
中班语言活动家乡的小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我的家乡”,主题为“家乡的小吃”。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各地特色小吃,通过图片、故事、讨论等形式,让幼儿感知家乡的饮食文化,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家乡的特色小吃,知道不同地方的小吃文化。
2. 通过观察、表达、讨论,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热爱家乡、尊重各地文化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并表达出各地小吃的特点及背后的文化意义。
重点:培养幼儿对家乡小吃的认知,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PPT、故事书、地图、小卡片等。
2.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地特色小吃的图片,引发幼儿的兴趣,让他们猜测这些小吃来自哪里。
2. 故事分享:讲述一个关于家乡小吃的故事,让幼儿了解小吃的制作过程和背后的文化意义。
3.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了解的家乡小吃,以及这些小吃的特点和寓意。
4. 实践活动:组织幼儿制作简单的小吃模型,如糖葫芦、饺子等,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
6. 游戏环节:设置“小吃连连看”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对各地小吃的认知。
7. 课堂小结:强调家乡小吃文化的独特性,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1. 家乡的小吃2. 内容:各地小吃图片、小吃名称、特点、寓意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和家长一起制作一道家乡特色小吃,并拍下照片。
2.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展示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的小吃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以及他们对家乡小吃文化的认知程度。
2. 拓展延伸:组织家长参与活动,让幼儿在家庭中进一步了解家乡的饮食文化;开展类似主题的实践活动,如参观当地小吃摊位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设计。
幼儿中班语言美食精品教案文客久久资料库
幼儿中班语言美食精品教案文客久久资料库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语言领域教材《美食的诱惑》的第二章节,详细内容包括美食的介绍、美食的特点、美食的制作过程以及相关的语言表达。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美食词汇,如“蛋糕”、“糖果”、“饼干”等,并能够正确运用。
2.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描述美食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美食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运用语言描述美食的特点和制作过程。
重点:掌握美食词汇,学会用语言表达对美食的喜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美食图片、幻灯片、教学视频、实物模型。
学生准备: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美食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上的美食名称。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一种美食,如蛋糕,并引导学生观察蛋糕的特点。
(2)教师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描述蛋糕的制作过程。
(3)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描述蛋糕的特点和制作过程。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美食,用语言描述其特点。
(2)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学生认真听,并给予评价。
4. 美食制作过程展示(15分钟)(1)教师播放美食制作过程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制作过程。
(2)学生观看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制作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鼓励他们用所学知识描述生活中的美食。
六、板书设计1. 《美食的诱惑》2. 内容:美食词汇:蛋糕、糖果、饼干……美食特点:外观、口味、制作过程……语言表达:我喜欢吃……,因为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你最喜欢的美食。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的美食是巧克力蛋糕。
它外观精美,口感丝滑,吃起来有一种幸福的感觉。
2. 作业要求:不少于50字,用词准确,句子通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美食词汇,学会了用语言描述美食的特点和制作过程。
西藏民族特色活动中班教案《认识耗牛》
西藏民族特色活动中班教案---认识牦牛设计意图:《指南》中指出让幼儿能感知和发现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及其基本条件;《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对象。
因此我选择了幼儿身边熟悉的动物牦牛来认识和探究。
牦牛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哺乳动物,牦牛是高寒地区的特有牛种,力气很大。
主要产于中国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
适应高寒生态条件,耐粗、耐劳,善走陡坡险路、雪山沼泽,能游渡江河激流,有“高原之舟”之称。
牦牛全身都是宝。
藏族人民衣食住行烧耕都离不开它。
人们喝牦牛奶,吃牦牛肉,烧牦牛粪。
它的毛可做衣服或帐篷,皮是制革的好材料。
它既可用于农耕,又可在高原作运输工具。
我设计了《认识牦牛》这堂课,让孩子从小就认识牦牛,了解牦牛,知道牦牛全身都是宝,了解牦牛文化。
让牦牛文化不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地域的变迁同样得以不断传承。
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牦牛外形特征,了解牦牛的生活习性。
2.知道牦牛全身都是宝。
3.通过活动,增进幼儿对牦牛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PPT课件、没有颜色的牦牛图画与幼儿人数相等、油画棒活动重难点:知道牦牛身上的东西都可以用来做什么。
活动过程:一、律动《动物起歌床》1.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做律动。
2.提问:律动里都有哪些小动物?请小朋友自由回答。
3.今天也有一个动物朋友到我们班做客。
二、播放PPT1.小朋友猜猜今天到我们班里来的动物朋友是谁?来听听它的声音。
2.通过课件让幼儿了解牦牛外形特征及颜色、生活习性。
3.知道牦牛全身都是宝①牦牛皮可以做皮鞋、牛皮船、皮带、钱夹等;②牦牛毛可以做帽子、披肩、牵引绳、毛掸子;③牦牛肉可以做牦牛肉干、牛肉酱、血肠等;④牦牛奶可以做奶渣、酥油、牛奶、酸奶等;⑤牦牛角可以做牛角梳、鼻烟壶等;⑥牦牛头挂在家里可以镇恶除邪或是装饰等;⑦牦牛粪可以用做燃料、肥料等;三、请幼儿观看牦牛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小视频,再次巩固对牦牛的认识。
《幼儿园少数民族的传统美食》教学设计
《幼儿园少数民族的传统美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幼儿认识几种少数民族的传统美食,了解其名称、主要食材和制作特点。
能够准确说出至少三种少数民族传统美食的名称,并简单描述其外观或口味。
学习与少数民族传统美食相关的简单词汇,如“馕”“酥油茶”“手抓饭”等,丰富词汇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故事、图片展示、品尝(模拟或真实)、游戏等活动,引导幼儿体验少数民族传统美食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美食与民族生活的联系。
鼓励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思考、交流和参与,提高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感知和探索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幼儿对少数民族传统美食文化的喜爱之情,激发民族自豪感。
引导幼儿尊重不同民族的饮食习惯和文化差异,养成包容多元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幼儿了解少数民族传统美食的多样性和特色,认识不同民族美食的典型代表。
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与少数民族传统美食相关的活动,增强对民族文化的感性认识。
2.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少数民族传统美食背后的文化内涵,包括民族地理环境、宗教信仰、节日习俗等对美食的影响。
在品尝或模拟品尝活动中,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礼仪和尊重食物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1.故事教学法:讲述与少数民族传统美食相关的民间故事,引发幼儿兴趣。
2.图片展示法:展示各少数民族传统美食的精美图片,直观呈现美食的外观和制作过程。
3.体验教学法:安排品尝(真实或模拟)少数民族传统美食的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美食的味道。
4.游戏教学法:通过美食猜猜看、美食拼图等游戏加深幼儿对美食的记忆和理解。
四、教学准备1.收集少数民族传统美食相关的故事,如《青稞与酥油茶的传说》等。
2.准备大量少数民族(如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等)传统美食的图片、视频资料。
3.准备品尝或模拟品尝的材料,如制作简单的少数民族美食样品(或仿真食物模型)、餐具等。
4.制作游戏道具,包括写有少数民族名称和美食名称的卡片(用于美食猜猜看游戏)、少数民族传统美食拼图等。
中班美食教案通用
中班美食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指导手册》中“美食”章节,详细内容涉及了解不同地区的特色美食,学会基本的餐桌礼仪,以及通过动手操作,体验制作简单美食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和了解不同地区的特色美食,拓宽视野。
3. 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对美食制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不同地区美食特点的理解,以及餐桌礼仪的实践。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地区的特色美食,学会基本的餐桌礼仪。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图片、PPT、餐桌模型、餐具、特色美食样品等。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不同地区的美食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激发他们对美食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介绍一种地区特色美食,如北京烤鸭,讲解其制作过程、风味特点等。
讲解餐桌礼仪,如餐前洗手、使用餐具的正确姿势等。
3. 动手操作(10分钟)分组进行简单美食制作,如水果沙拉,让幼儿体验制作美食的乐趣。
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操作错误。
4. 随堂练习(10分钟)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幼儿评价并学习。
教师提问,检查幼儿对餐桌礼仪的掌握情况。
提问幼儿:“你们还知道哪些地区的特色美食?”引导幼儿进行思考。
六、板书设计1. 不同地区的特色美食北京烤鸭、四川火锅、广东早茶等2. 餐桌礼仪餐前洗手、使用餐具的正确姿势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与家长一起制作一道特色美食,并拍照记录过程。
2. 答案:根据幼儿实际操作情况,上交照片和简短的文字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通过家长会、亲子活动等形式,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共同培养幼儿的餐桌礼仪和健康饮食习惯。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对不同地区美食特点的理解,以及餐桌礼仪的实践。
2.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地区的特色美食,学会基本的餐桌礼仪。
3. 实践情景引入:如何激发幼儿对美食的兴趣。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四篇_10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四篇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篇1活动目标:1.乐意参与谈西藏美食的话题,对西藏美食感兴趣。
2.能积极地倾听并能围绕话题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3.了解西藏饮食文化,重点了解糌粑的文化。
活动准备:1.实物准备:糌粑、奶渣、黑马茶或酥油茶。
2.图片: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幼儿表达自己的见解。
指导语:小朋友们好!你们知道我是从哪里来的吗?指导语:是的,(第一张图片)你们知道这是哪吗?它和湖南的建筑有什么不一样。
我们来自西藏,湖南人喜欢吃。
,可是我们西藏的人们喜欢吃。
那你们知不知道我们西藏人都吃些什么不一样的东西呢?二、欣赏西藏饮食图片,并围绕话题谈论。
1.出示图片,引发幼儿观察、猜测、讨论,控制集体和分组讨论时间后单独请个别发言。
指导语:那我们看看西藏人经常吃些什么?2.教师结合图片总结并分别指出:我们西藏人喜欢吃青棵面、酥油茶和牛肉、羊肉、奶制品。
指导语:藏族的饮食,牧区与农区稍有不同,但也有共同点,都喜欢吃青棵面、酥油茶和牛肉、羊肉、奶制品。
三、出示糌粑的图片及实物糌粑,一次讲解糌粑的由来。
1.引导孩子们跟随教师说一遍:糟粑,同时可加入教师夸张表情和动作形容它的美味。
指导语:这是西藏人喜欢吃的青棵面,藏语叫糌粑。
白白的,味道香浓,你们跟随老师说一遍:糌粑。
你们想想它是用什么做的?2.教师清晰地提出倾听要求,幼儿欣赏以及观察。
指导语:那我们看看糌粑到底是怎么做成的?看图片的同时倾听老师讲,待会儿我要请你们来回答问题。
3.引导幼儿回答发现不一样的工作的地方。
指导语:请谁愿意告诉大家做糌粑的过程中要做哪些工作?小结:糌粑是将用青棵炒熟后磨成的细面之外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所以做糌粑时很辛苦。
四、引导幼儿谈论糌粑的用途。
指导语:你们在看图片时看到那些人是怎么吃糌粑?我们来模仿画面上的西藏人吃糌粑吧!可以加入动作,来孩子们动作做起来吧。
指导语:糌粑除了好吃、饱肚子外,糌粑对糖尿病有好处,它可以治病。
幼儿园中班饮食教育教案如何引导幼儿品尝天然的食物掌握野外生存技巧
幼儿园中班饮食教育教案-《如何引导幼儿品尝天然的食物——掌握野外生存技巧》幼儿园中班饮食教育教案-《如何引导幼儿品尝天然的食物——掌握野外生存技巧》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天然食材的兴趣与好奇心。
2. 让幼儿学会辨别野外食材的种类、颜色和味道。
3. 能够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野外生存技能。
4. 培养幼儿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野外食材的种类、颜色和味道。
2. 采摘、清洗、烹饪的步骤和方法。
3. 野外生存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1. 活动式学习:通过野外游戏和实地体验的方式,让幼儿更好地理解野外生存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故事式学习:通过讲述和讨论故事,让幼儿了解野外食材和生存技巧。
3. 互动式学习:通过幼儿的角色扮演和互动,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四、教学步骤1. 引导幼儿认识野外食材:通过图片、实物等方式,让幼儿认识野外食材的种类、颜色和味道。
2. 学习采摘、清洗、烹饪的步骤和方法:通过故事、游戏的方式,让幼儿了解野外食材的采摘、清洗和烹饪方法。
3. 学习野外生存的基本技巧和方法:通过野外游戏、实地体验的方式,让幼儿掌握野外生存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4. 团队协作:通过幼儿团队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学会协作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辨别野外食材的种类、颜色和味道;学会采摘、清洗、烹饪野外食材的基本方法;掌握野外生存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幼儿对野外食材的兴趣和好奇心不足;幼儿团队协作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六、教学总结通过这次教学,幼儿们深入了解了野外食材的种类、颜色和味道,并学会了采摘、清洗、烹饪的基本方法。
同时,通过野外游戏和实地体验的方式,幼儿们更好地掌握了野外生存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在团队游戏中,幼儿们也学会了协作和团队精神。
通过这次教学,幼儿的自然环境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也增强了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
各族人民的饮食中班教案
各族人民的饮食中班教案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让学生初步认识各民族饮食,感受饮食的民族特点。
2.欣赏并感受不同民族饮食文化的差异,了解民族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情感目标:1.感受各民族饮食的特点以及不同民族饮食文化的差异,尊重少数民族饮食习惯。
2.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培养民族感情,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能力目标:让学生学会从多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在探究过程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民族饮食的特点、饮食礼仪、特色饮食。
难点:从民族饮食的特点中了解各民族不同的饮食文化。
三、教学准备:课件四、教学过程一、课前音乐、谈话,揭示课题1、播放课件一:MTV《爱我中华》,师生共赏并感受各民族团结的情景和气氛。
2、谈话:师:刚才课前我们听了一首歌好听吗?有谁知道它名字?我们祖国共有多少个民族?你是哪个民族的?还有其他民族的小朋友吗?这么多民族,他们的生活习惯、饮食爱好也是各有特色。
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各民族的美味佳肴”(板书)二、汉族美食大观园1、师:说到美味佳肴,你最先想到什么好吃的菜?能说出它的名字吗?2、师:其实啊,小朋友们刚才说的有的是家常菜,有的是特色菜,老师这里也有一些美味佳肴,你们想不想看看?(点击图片,选择性补充介绍)3、这些菜是我们汉族八个省的特色菜,被称为汉族的“八大菜系”(点击)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八大菜系”的名字。
4、汉族人擅长烹饪,有许多做菜的方式,蒸、煮、煎、烧、烤、凉拌等方法做出了各种味道的美食,难怪人们编了这首《口味歌》(点击)5、口味歌安徽甜,河北咸,福建浙江咸又甜。
宁夏、河南、陕青甘,又辣又甜外加咸。
山西醋,山东盐,东北三省咸带酸。
黔赣西湖辣子蒜,又麻又辣数四川。
广东鲜,江苏淡,民族饮食不一般。
(1)边拍手边读(2)读了这首口味歌,你知道了什么?师小结:原来,一个地方的饮食习惯和这个地方的自然环境是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真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有一方人的饮食特色!三、分组1、师:刚刚我们说的都是汉族的美食!那么我们其他的少数民族又有哪些特色美食和饮食特点呢?课前老师已经请大家搜集了相关资料,下面老师先了解一下大家搜集的是哪个民族的资料?2、师:下面老师就根据小朋友们搜集资料的情况把大家分成四个组,蒙古族组的同学请坐到这里,回族组的同学请坐到这里,藏族组的同学请坐到这里,其他的同学请坐到这里来,开始行动吧!四、少数民族饮食汇报1、小朋友们的动作真快,现在我们调查同一个民族的同学座在了一起,大家肯定有许多资料想交流,先请听好老师的要求:(1)组内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手中的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教案西藏美食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谈西藏美食的话题,对西藏美食感兴趣。
2.能积极地倾听并能围绕话题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3.了解西藏饮食文化,重点了解糌粑的文化。
活动准备:
1.实物准备:糌粑、奶渣、黑马茶或酥油茶。
2.图片: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幼儿表达自己的见解。
指导语:小朋友们好!你们知道我是从哪里来的吗?
指导语:是的,(第一张图片)你们知道这是哪吗?它和湖南的建筑有什么不一样。
我们来自西藏,湖南人喜欢吃。
,可是我们西藏的人们喜欢吃。
那你们知不知道我们西藏人都吃些什么不一样的东西呢?
二、欣赏西藏饮食图片,并围绕话题谈论。
1.出示图片,引发幼儿观察、猜测、讨论,控制集体和分组讨论时间后单独请个别发言。
指导语:那我们看看西藏人经常吃些什么?
2.教师结合图片总结并分别指出:我们西藏人喜欢吃青棵面、酥油茶和牛肉、羊肉、奶制品。
指导语:藏族的饮食,牧区与农区稍有不同,但也有共同点,都喜欢吃青棵面、酥油茶和牛肉、羊肉、奶制品。
三、出示糌粑的图片及实物糌粑,一次讲解糌粑的由来。
1.引导孩子们跟随教师说一遍:糟粑,同时可加入教师夸张表情和动作形容它的美味。
指导语:这是西藏人喜欢吃的青棵面,藏语叫糌粑。
白白的,味道香浓,你们跟随老师说一遍:糌粑。
你们想想它是用什么做的?
2.教师清晰地提出倾听要求,幼儿欣赏以及观察。
指导语:那我们看看糌粑到底是怎么做成的?看图片的同时倾听老师讲,待会儿我要请你们来回答问题。
3.引导幼儿回答发现不一样的工作的地方。
指导语:请谁愿意告诉大家做糌粑的过程中要做哪些工作?
小结:糌粑是将用青棵炒熟后磨成的细面之外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所以做糌粑时很辛苦。
四、引导幼儿谈论糌粑的用途。
指导语:你们在看图片时看到那些人是怎么吃糌粑?我们来模仿画面上的西藏人吃糌粑吧!可以加入动作,来孩子们动作做起来吧。
指导语:糌粑除了好吃、饱肚子外,糌粑对糖尿病有好处,它可以治病。
五、介绍食用方法和进行示范,幼儿品尝西藏美食,体验吃糌粑的感受。
1.激发幼儿对品尝西藏美食的兴趣,体验吃糌粑的感受。
指导语:云彩老师带来了好吃的西藏美食,小朋友们想不想尝尝?
指导语:请小朋友们注意听老师的要求,先请男孩子轻轻的搬椅子,再请女孩子轻轻的搬椅子后洗手、拿杯子。
我们要品尝西藏的糌粑、奶渣、茶。
2.介绍食用方法和进行示范。
指导语:它可直接放入口中吃,称糌干粑。
在家中吃牛肉时候想吃糌粑的话,奶茶烧开后倒入碗中,加入酥油、奶渣,待化开后,加入格粑粉,迅速用右手4个手指将其搅拌均匀,团成一个个小团,边团边吃,边喝酥油茶或奶茶。
你们以后想要来西藏旅游必须了解的藏族饮食文化。
活动延伸:
幼儿品尝糌粑、奶渣、茶。
指导语:每个人都尝一点,可以直接吃,谁先尝完了,告诉大家你吃糌粑有什么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