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外螺纹中径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熟悉测量外螺纹中径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用螺纹千分尺测量外螺纹中径。

2. 用三针测量外螺纹中径。

三、测量原理及计量器具说明

1. 用螺纹千分尺测量外螺纹中径

图1为螺纹千分尺的外形图。它的构造与外径千分尺基本相同,只是在测量砧和测量头上装有特殊的测量头1和2,用它来直接测量外螺纹的中径。螺纹千分尺的分度值为0.01毫米。测量前,用尺寸样板3来调整零位。每对测量头只能测量一定螺距范围内的螺纹,使用时根据被测螺纹的螺距大小,按螺纹千分尺附表来选择,测量时由螺纹千分尺直接读出螺纹中径的实际尺寸。

图1

2. 用三针测量外螺纹中径

图2为用三针测量外螺纹中径的原理图,这是一种间接测量螺纹中径的方法。测量时,将三根精度很高、直径相同的量针放在被测螺纹的牙凹中,用测量外尺寸的计量器具如千分尺、机械比较仪、光较仪、测长仪等测量出尺寸M。再根据被测螺纹的螺距p、牙形半角

2

α

和量针直径

m

d,计算出螺纹中径

2

d。由图2可知:

)

(2

2

2

CD

AD

M

AC

M

d-

-

=

-

=

2

sin

2

m

m

d

d

BD

AB

AD+

=

+

==

+

2

sin

1

1

m

d

4

Pctg

CD =

将AD 和CD 值代入上式,得:

22

2sin 1

12ααctg P

d M d m +⎪⎪⎪⎪⎭

⎛+

-=

对于公制螺纹,0

60=α,则

P d M d 866.032+-=

图 2 为了减少螺纹牙形半角偏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应选择

合适的量针直径,该量针与螺纹牙形的切点恰好位于螺纹中径处。此时所选择的量针直径m d 为最佳量针直径。由图3可知:

2

cos

P d m =

对于公制螺纹,0

60=α,则

P d m 577.0=

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成套的三针中没有所需的最佳量针直径时,可选择与最佳量针直径相近的三针来测量。

量针的精度分成0级和1级两种:0级用于测量中径公差为4—8μm 的螺纹塞规;1级用于测量中径公差大于8μm 的螺纹塞规或螺纹工件。

测量M 值所用的计量器具的种类很多,通常根据工件的精度要求来选择。本实验采用杠千分尺来测量(见图4)。杠杆千分尺的测量范围有0—25,25—50,50—75,75—100mm

图 3 图 4

四种,分度值为0.002mm 。它有一个活动量砧1,其移动量由指示表7读出。测量前将尺体5装在尺座上,然后校对千分尺的零位,使刻度套筒管3、微分筒4和指示表7的示值都分别对准零位。测量时,当被测螺纹放入或退出两个量砧之间时,必须按下右侧的按钮8使量

砧离开,以减少量砧的磨损。在指示表7上装有两个指标6,用来确定被测螺纹中径上、下偏差的位置,以提高测量效率。

四、测量步骤

1. 用螺纹千分尺测量外螺纹中径

(1)根据被测螺纹的螺距,选取一对测量头。

(2)擦净仪器和被测螺纹,校正螺纹千分尺零位。

(3)将被测螺纹放入两测量头之间,找正中径部位。

(4)分别在同一截面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测量螺纹中径。取它们的平均值作为螺纹的实际中径,然后判断被测螺纹中径的适用性。

2. 用三针测量外螺纹中径

(1)根据被测螺纹的螺距,计算并选择最佳量针直径dm。

(2)在尺座上安装好杠杆千分尺和三针。

(3)擦净仪器和被测螺纹,校正仪器零位。

(4)将三针放入螺纹牙凹中,旋转杠杆千分尺的微分筒4,使两端测量头1、2与三针接触,然后读出尺寸M的数值。

(5)在同一截面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测出尺寸M,并按平均值用公式计算螺纹中径,然后判断螺纹中径的适用性。

思考题

1. 用三针测量螺纹中径时,有哪些测量误差?

2. 用三针测得的中径是否作用中径?

3. 用三针测量螺纹中径的方法属于哪一种测量方法?为什么要选用最佳量针直径?

4. 用杠杆千分尺能否进行相对测量?相对测量法和绝对测量法比较,哪种测量方法精度较高?为什么?

实验一外螺纹中径测量

实验二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与公法线长度变动测量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测量齿轮公法线长度的方法。

2. 加深理解齿轮公法线长度及其偏差的定义。

二、实验内容

用公法线指示卡规/公法线千分尺等测量齿轮公法线长度偏差。

三、测量原理及计量器具说明

公法线长度偏差是指在齿轮一周内,实际公法线长度W a与公称公法线长度W之差,见图1。

公法线长度偏差是齿厚偏差的函数,能反映齿轮副侧隙的大小,可规定极限偏差(上偏差E bns、下偏差E bni)来控制公法线长度偏差。

对外齿轮W+E bni≤Wα≤W+E bns

对内齿轮W-E bni≤Wα≤W-E bns

图 1

公法线长度偏差的测量方法与前面所介绍的公法线长度变动的测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应该注意的是,测量公法线长度偏差时,需先计算被测齿轮公法线长度的公称值W,然后按W值组合量块,用以调整两量爪之间的距离。沿齿圈进行测量,所测公法线长度与公称值之差,即为公法线长度偏差。

公法线即基圆的切线。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公法线长度W是指跨越k个齿的两异侧齿廓的平行切线间的距离,理想状态下公法线应与基圆相切。公法线长度变动是指在齿轮一周范围内,实际公法线长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如图2所示。

公法线长度变动ΔF w一般可用公法线千分尺或万能测齿仪上进行测量。公法线千分尺是用相互平行的圆盘测头,插入齿槽中进行公法线长度变动的测量(图3),ΔF w=W max-W min。若被测齿轮轮齿分布疏密不均,则实际公法线的长度就会有变动。但公法线长度变动的测量不是以齿轮基准孔轴线为基准,它反映齿轮加工时的切向误差,不能反映齿轮的径向误差,可作为影响传递运动准确性指标中属于切向性质的单项性指标。

图 2 图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