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目录第一章设计任务书§1.1 原始材料 (2)§1.2 设计任务 (5)第二章馈线保护配置与整定计算§2.1 馈线保护 (7)§2.2 变压器保护 (10)§2.3 电容器保护 (13)第三章原理图和张开图§3.1 原理图 (15)§3.2 展开图 (17)参考文献 (18)第一章设计任务书§1.1、原始资料1 YN,d11牵引变压器基础数据2 并联电容补偿装置基础数据3 A相馈线保护(下行) 基础数据(不计复线牵引网互感)4 B相馈线保护(上行) 基础数据(不计复线牵引网互感)一.系统接线图1.牵引变电所示意图注:图中仅画出了一台牵引主变压器。

2.并联电容补偿装置27.5kV(A)27.5kV(B)§1.2 设计任务(1)完成主变、并联电容补偿装置、馈线保护的配置方案设计;(2)完成主变、并联电容补偿装置、馈线保护的整定计算;(3)画出A相馈线保护的原理接线图和保护的展开图,并作相应说明;注1:展开图需包括电流电压回路接线图、控制回路接线图和信号回路接线图;注2:不要求对电流、电压互感器的负载能力进行校验,不要求画出屏面布置图、屏后接线图和端子排列;注3:仅要求针对一个断路器画出控制回路。

第二章馈线保护配置与整定计算由于不同厂家生产的保护实现方式与动作特性的不同,配置方案与整定计算也就不同,但配置与整定的基本原则相同。

§2.1、交流牵引负荷的特点(1)移动负荷,大小随时变化,这主要与线路情况,机车类型,列车重量和运行速度有关。

(2)负荷电流大,馈线电流可在0到600~800A的极宽范围内变化,双机牵引更高;有些线路高达2000~3000A(3)单边供电时,供电臂的长度为20~30km;双边供电时,复线为40~50km,单线为60~70km。

(4)线路单位阻抗大于普通输电线路阻抗,0.54∠65°(5)距离长,单位阻抗大,在最小运行方式下牵引网末端短路时,电流数值较小,有时可与最大负荷相比,采用一般保护很难满足灵敏度的要求。

35kv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35kv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35kv继电保护课程设计35kV继电保护课程设计引言:35kV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检测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文将以35kV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为主题,探讨继电保护的原理、工作方式以及常见的故障保护方案。

一、35kV继电保护的原理继电保护是通过电流、电压等信号的变化来判断电力系统是否发生故障,并及时采取保护措施。

35kV继电保护系统由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继电器等组成。

当电力系统中发生故障时,电流和电压会发生异常变化,继电保护系统通过检测这些变化来判断故障类型和位置,并发出保护信号。

二、35kV继电保护的工作方式35kV继电保护系统采用了多级保护的工作方式,即根据故障的严重程度和位置,分为主保护、备用保护和辅助保护等级。

主保护是最重要的保护等级,用于检测电力系统中的主要故障,并及时切除故障部分,保护电力系统正常运行。

备用保护作为主保护的补充,当主保护出现故障时起到替代保护的作用。

辅助保护用于检测电力系统中的次要故障,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防止次要故障扩大影响整个电力系统。

三、35kV继电保护的常见故障保护方案1. 过流保护:过流保护是最常见的故障保护方案之一,主要用于检测电力系统中的短路故障。

当电流超过额定值时,过流保护会立即切除故障部分,以保护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

2. 零序保护:零序保护是用于检测电力系统中的接地故障的保护方案。

当电力系统中发生接地故障时,零序保护会检测到电流和电压的不平衡情况,并发出保护信号,切除故障部分。

3. 过电压保护:过电压保护是用于检测电力系统中过电压情况的保护方案。

当电压超过额定值时,过电压保护会发出保护信号,切除故障部分,以保护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

4. 欠电压保护:欠电压保护是用于检测电力系统中欠电压情况的保护方案。

当电压低于额定值时,欠电压保护会发出保护信号,切除故障部分,以保护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

继电保护原理的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原理的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原理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装置构成和保护功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继电保护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理解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掌握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的原理、结构和功能;•熟悉继电保护的动作原理和保护范围;•了解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和维护方法。

2.技能目标:•能够分析简单电力系统的故障类型和特点;•能够选择合适的继电保护装置,并分析其动作过程;•能够进行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和维护;•能够运用继电保护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对继电保护技术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观念,注重继电保护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装置构成和保护功能。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章:继电保护概述•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继电保护的作用和重要性;•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和基本原理。

2.第二章:继电保护装置的原理与结构•电流继电器的原理和应用;•电压继电器的原理和应用;•距离继电器的原理和应用;•差动继电器的原理和应用。

3.第三章:继电保护的功能与保护范围•过电流保护的功能和保护范围;•差动保护的功能和保护范围;•接地保护的功能和保护范围;•过电压保护的功能和保护范围。

4.第四章: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与维护•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方法和要求;•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和检修;•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分析和处理。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知识;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继电保护知识;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装置结构和保护功能,能够运用继电保护知识分析和解决电力系统中的实际问题。

知识目标:了解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掌握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原理和主要设备;熟悉电力系统过电压的基本知识和保护措施。

技能目标:能够分析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原理和整定方法;具备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和维护能力;会使用继电保护测试设备进行现场测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激发学生对继电保护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继电保护基本原理、继电保护装置结构、电力系统过电压保护等。

第一部分:继电保护基本原理1.继电保护的概念和分类2.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和基本原理3.继电保护装置的主要设备及其功能第二部分:继电保护装置结构1.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和特点2.继电保护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3.继电保护装置的整定方法和技术要求第三部分:电力系统过电压保护1.电力系统过电压的基本知识2.电力系统过电压的保护措施3.过电压保护装置的类型和动作原理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过程和应用场景。

3.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1.教材:选用具有权威性和实用性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继电保护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4.实验设备:配备继电保护实验设备,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关于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关于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关于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重要性。

2. 学生能掌握常见继电保护装置的类型、结构及工作原理。

3. 学生能了解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及配置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简单电力系统的故障类型及故障特征。

2. 学生能独立设计并搭建简单的继电保护实验电路。

3. 学生能通过实验操作,验证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特性及可靠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力工程及继电保护领域的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2. 学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在实验过程中相互交流、协作。

3. 学生提高安全意识,认识到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以理论知识为基础,注重实践操作。

学生特点:高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物理和电路基础知识,对电力系统有一定了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掌握继电保护知识的同时,培养实际应用能力和安全意识。

1. 继电保护基本概念:介绍继电保护的定义、作用及发展历程。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一节2. 继电保护原理:讲解电流保护、电压保护、差动保护等常见保护原理。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二节3. 继电保护装置:介绍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的类型、结构、工作原理及应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节4. 故障类型及特征:分析电力系统常见故障类型,及其故障特征。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四节5. 继电保护配置:讲解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配置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五节6. 实验教学:组织学生进行以下实验操作:a. 搭建简单继电保护实验电路,观察保护装置动作特性。

b. 分析实验数据,验证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

教材章节:实验指导书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周:继电保护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

第2周:继电保护原理。

第3周:继电保护装置类型及结构。

大学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大学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大学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掌握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及工作原理;2. 掌握常见电力系统故障类型及其对系统的影响,了解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3. 学会分析继电保护装置的参数设置和调整方法,了解不同保护装置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继电保护装置的选型、参数配置和调试;2. 掌握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诊断及处理方法,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3. 能够利用相关软件进行继电保护系统的模拟与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在实际工程中的沟通与协作能力;3. 激发学生对电力系统保护技术的兴趣,鼓励学生关注行业动态,为我国电力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本课程针对大学电气工程及相关专业高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以上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在掌握继电保护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具备实际操作和工程应用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道德品质。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以上目标进行,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继电保护基本原理:包括保护原理、保护装置分类及其工作特性;教材章节:第一章 继电保护原理内容:电流保护、电压保护、差动保护、方向保护等。

2. 常见电力系统故障分析:介绍故障类型、故障特征及对系统的影响;教材章节:第二章 电力系统故障分析内容:短路故障、接地故障、过电压等。

3. 继电保护装置及其选型:分析各类保护装置的构成、参数设置及适用范围;教材章节:第三章 继电保护装置内容:保护继电器、测量继电器、控制继电器等。

4. 继电保护系统参数配置与调试:学习参数调整方法、调试步骤及注意事项;教材章节:第四章 继电保护系统参数配置与调试内容:参数计算、调试方法、调试工具等。

5. 故障诊断与处理:介绍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诊断方法、处理流程及预防措施;教材章节:第五章 故障诊断与处理内容:故障诊断方法、故障处理流程、预防措施等。

关于继电保护的课程设计

关于继电保护的课程设计

关于继电保护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分类。

2. 学生能够掌握继电保护的主要参数及其调整方法。

3. 学生能够了解继电保护装置的组成、功能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简单电力系统故障,并选择合适的继电保护装置。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实践,学会使用继电保护测试仪器,进行基本的操作与调整。

3. 学生能够通过案例分析与小组讨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增强对电力工程领域的兴趣。

2. 学生能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3. 学生能够培养安全意识,了解继电保护在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中的作用。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属于电力工程领域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继电保护的基本知识体系,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高二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1. 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

3. 强化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继电保护基本概念与原理- 介绍继电保护的定义、作用及其重要性。

- 解释继电保护的原理,包括电流保护、电压保护、差动保护等。

2. 继电保护装置及其分类- 列举常见的继电保护装置,如过电流保护装置、距离保护装置、方向保护装置等。

- 分析各种保护装置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3. 继电保护主要参数与调整方法- 介绍继电保护的主要参数,如整定值、动作时间、返回时间等。

- 讲解参数调整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影响参数调整的因素。

4. 继电保护装置的组成与应用- 概述继电保护装置的组成,包括检测元件、逻辑元件、执行元件等。

- 分析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案例。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是电力系统专业学生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

下面将从课程的目标、内容和参考教材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课程目标1. 理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类;2. 掌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各种保护方式和保护装置的基本原理和运行特点;3. 学会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设计方法和计算模型,能够进行常规保护方案的设计;4. 具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故障分析和故障处理的能力;5.了解当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发展趋势和新技术。

二、课程内容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概述a. 继电保护的定义和基本原理b. 继电保护的分类和发展历程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a. 出线保护装置b. 过流保护装置c. 距离保护装置d. 差动保护装置e. 频率保护装置f. 转子开路保护装置g. 母线保护装置3.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设计方法a. 保护原则和设计准则b. 选用保护装置的依据和方法c. 保护的设置和参数的选择4. 继电保护的特殊问题a. 自动重新合闸保护b. 同期重切保护c. 同期选址抗饱和保护d. 光纤继电保护及其应用5. 继电保护设备的试验与调整a. 保护设备的试验方法b. 保护设备的调整和校验6.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实例和案例分析三、参考教材1.《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该书包含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等内容,适合作为该课程的主要教材。

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国电力出版社):该书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各种保护方式和保护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结合实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继电保护的设计和应用。

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机械工程出版社):该教材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概念到保护装置的详细原理,系统地介绍了继电保护的相关知识,且配有大量的案例分析,适合作为该课程的参考教材。

题目2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题目2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题目2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装置结构和保护功能,能够运用继电保护知识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1.了解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

2.掌握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包括电流保护、电压保护、差动保护等。

3.熟悉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和功能,包括继电器、执行机构、逻辑判断部分等。

4.了解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和维护方法。

5.能够分析简单电力系统的短路故障,选择合适的继电保护方案。

6.能够根据电力系统的要求,设计、安装和调试继电保护装置。

7.能够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故障诊断和维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装置结构和保护功能。

1.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

2.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包括电流保护、电压保护、差动保护等。

3.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和功能,包括继电器、执行机构、逻辑判断部分等。

4.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和维护方法。

5.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案例。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掌握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装置结构和保护功能。

2.讨论法:学生针对继电保护的实际工程案例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案例,使学生了解继电保护的实际运行情况。

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使学生亲手操作继电保护装置,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继电保护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参考书:提供继电保护领域的经典著作、学术论文等参考资料,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掌握不同类型的继电保护装置及其工作特性;2. 掌握电力系统故障类型及其对继电保护的影响,能够分析故障情况下继电保护的动作过程;3. 掌握继电保护参数的整定原则,能够进行简单保护装置的参数计算。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继电保护原理,分析实际电力系统故障案例,并提出合理的保护方案;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继电保护实验,并通过实验验证保护原理的正确性;3. 能够运用专业软件对继电保护进行模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对电力工程领域的兴趣和热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在实际工程问题中的沟通与协作能力;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认识到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旨在帮助学生扎实掌握继电保护基础知识,培养实际操作和工程应用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安全意识。

为确保教学设计和评估的有效性,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以使学生和教师能够清晰地了解课程预期成果。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继电保护原理概述:介绍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作用和分类,使学生了解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

2. 继电保护装置及工作特性:讲解不同类型的继电保护装置(如过电流保护、距离保护、差动保护等)及其工作特性,分析各种保护装置的优缺点。

3. 电力系统故障类型及继电保护动作过程:阐述电力系统常见故障类型,分析故障情况下继电保护的动作过程及其判断依据。

4. 继电保护参数整定原则:介绍继电保护参数的整定原则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参数计算的基本技能。

5. 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学生进行简单保护装置的参数计算和实验,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6.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电力系统故障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保护方案,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继电保护原理的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原理的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原理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掌握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2. 学生能够描述常见电力系统故障类型及其对系统的影响,并了解继电保护在故障处理中的作用。

3. 学生能够解释不同类型的继电保护原理,如过电流保护、距离保护、差动保护等,并分析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继电保护原理,分析和设计简单的继电保护系统。

2.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提高运用继电保护知识解决实际电力系统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使用相关工具和设备进行继电保护实验,通过实践加深对继电保护原理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力系统的责任感,意识到继电保护在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中的重要性。

2. 学生通过学习继电保护的严谨性和精确性,培养科学精神和细致工作的态度。

3.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实验和案例分析,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属于电力系统专业课程,强调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结合。

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要求学生能够将原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具备一定的电力系统基础知识和电路原理背景,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要求:1. 教学内容要与实际电力系统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2.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使理论与实践相互印证,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继电保护概述- 电力系统故障类型及影响- 继电保护的定义与作用- 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2. 继电保护原理- 过电流保护原理- 距离保护原理- 差动保护原理- 零序保护原理3. 继电保护装置与应用- 继电保护装置的分类与选型- 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与协调- 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案例分析4. 继电保护系统设计- 继电保护系统设计原则- 继电保护参数整定方法- 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5. 继电保护实验- 实验原理与实验方法- 继电保护装置的操作与调试- 实验结果分析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继电保护概述第二周:过电流保护原理第三周:距离保护原理第四周:差动保护原理第五周:零序保护原理第六周:继电保护装置与应用第七周:继电保护系统设计第八周:继电保护实验教材章节关联:《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第一章 继电保护概述第二章 过电流保护第三章 距离保护第四章 差动保护第五章 零序保护第六章 继电保护装置与应用第七章 继电保护系统设计第八章 继电保护实验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 对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装置构成、工作原理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采用讲授法进行系统讲解,使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一、教学内容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1.教材章节:第五章继电保护原理
- 5.1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
- 5.2常用继电器的结构与原理
- 5.3主保护与后备保护的配置原则
- 5.4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
2.内容列举:
-(1)了解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及重要性;
-(2)掌握常用继电器(如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时间继电器等)的结构、原理及应用;
-(3)学习主保护与后备保护的配置原则,理解其作用和相互关系;
-(4)学习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方法,掌握如何确定继电保护的参数;
-(5)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加深对继电保护原理及应用的了解。
2、教学内容
-(6)学习微机继电保护的原理、构成及优势;
-(7)探讨不同类型的电力系统故障(如短路、过载、接地故障等)对继电保护的影响;
-(24)通过模拟电力系统故障,进行保护装置的动作特性测试,分析测试结果,优化保护参数;
-(25)总结课程设计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8)通过实验操作,观察继电保护的动作过程,分析动作特性;
-(9)掌握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检验及维护方法;
-(10)结合实际电力系统案例,设计简单的继电保护系统,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学内容
-(11)深入了解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对称分量法及序网分析方法;
-(12)探讨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作用,理解与SCADA、智能电网等现代技术的融合;
-(20)通过课程总结和反思,评价自身在继电保护知识掌握、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方面的提升,为后续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5、教学内容

330kv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330kv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330kv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330kv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掌握保护装置的构成和功能。

2. 学生能够掌握继电保护装置的参数设置和调整方法,了解不同保护类型的适用范围。

3. 学生能够了解330kv电力系统的故障类型及其对继电保护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电力系统中330kv继电保护的相关问题。

2. 学生能够正确操作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参数设置和调整,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继电保护相关知识,进行电力系统故障分析和处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增强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认识,培养责任心和安全意识。

2.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团队合作,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关注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激发对电力工程领域的兴趣和热情。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结合330kv高压电力系统,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力系统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学生特点,采用讲授、演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以上课程目标,为将来的电力工程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继电保护基本原理:包括电流保护、距离保护、差动保护等原理介绍,强调各保护类型在330kv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 继电保护原理2. 330kv继电保护装置构成与功能:详细讲解保护装置的硬件和软件组成,分析各部分功能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 继电保护装置3. 继电保护参数设置与调整:介绍参数设置的原则和方法,通过实例分析不同故障类型下的参数调整。

教材章节:第四章 继电保护参数设置4. 故障类型及其对继电保护的影响:分析330kv电力系统常见的故障类型,探讨各类故障对继电保护的影响。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35kv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35kv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35kv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35kV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掌握保护装置的构成及功能;2. 掌握35kV系统中常见故障类型及其特点,了解各类故障对系统的影响;3. 学会分析35kV继电保护装置的参数设置,理解其对保护性能的影响。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使用继电保护测试仪器,进行保护装置的调试与检测;2. 能够根据35kV系统实际需求,设计合理的继电保护方案,并进行参数整定;3. 能够处理35kV系统中的一般性继电保护故障,具备初步的故障分析与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继电保护工作的责任感,认识到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激发学生对电力行业的兴趣,树立为我国电力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念。

本课程针对35kV继电保护进行设计,结合学科特点、学生年级及教学要求,以实用性为导向,旨在使学生掌握继电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预期成果,并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继电保护基本原理:包括保护装置的作用、分类及工作原理;- 教材章节:第二章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 内容:保护装置的功能、类型,差动保护、过电流保护等基本原理。

2. 35kV系统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35kV系统中常见故障类型及其特点,探讨对系统的影响;- 教材章节:第三章 35kV系统故障分析- 内容:相间短路、单相接地故障、过电压等故障类型及影响。

3. 继电保护装置参数设置与分析:学习保护装置参数设置方法,分析参数对保护性能的影响;- 教材章节:第四章 继电保护装置参数设置- 内容:时间电流特性曲线、动作电流、动作时间等参数设置。

4. 继电保护装置调试与检测:掌握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方法,学习使用测试仪器进行检测;- 教材章节:第五章 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与检测- 内容:调试方法、测试仪器使用、测试步骤及注意事项。

继电保护的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的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分类和作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继电保护的设计和调试。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掌握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熟悉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和维护方法。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分析简单电力系统的故障类型和特点;能够根据故障类型选择合适的继电保护装置并进行设计;能够进行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和维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的责任感;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分类和作用,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以及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和维护方法。

具体来说,首先介绍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让学生了解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和作用;然后讲解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包括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差动继电器等,让学生掌握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的原理和应用;最后介绍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和维护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保证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运行。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首先,采用讲授法,向学生讲解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分类和作用,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然后,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电力系统中的故障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继电保护知识解决问题;接着,采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和维护,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后,采用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经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准备了一系列的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选用我国高校普遍使用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作为主教材,辅助以《继电保护原理》等参考书;多媒体资料方面,制作了详细的PPT课件,展示了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的原理图和工作原理,同时准备了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情况;实验设备方面,准备了继电保护实验装置,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加深对继电保护知识的理解。

继电保护线路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线路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线路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继电保护线路的基本原理、常用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包括:1.知识目标:(1)理解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类;(2)熟悉常用保护装置的构造、原理和应用;(3)掌握继电保护线路的组成、设计和调试方法。

2.技能目标:(1)能够分析简单电力系统的短路故障;(2)能够选择合适的保护装置并绘制保护接线图;(3)能够进行继电保护设备的调试和故障处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安全的责任感;(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3)培养学生对电力事业的热爱和敬业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继电保护基本原理:介绍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类,包括电流保护、电压保护、差动保护等。

2.常用保护装置:介绍常用保护装置的构造、原理和应用,如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等。

3.继电保护线路设计:讲解继电保护线路的组成、设计和调试方法,包括保护范围、保护级数、时间电流特性等。

4.保护装置的调试与维护:介绍保护装置的调试和故障处理方法,如校验保护装置的动作特性、分析故障原因等。

5.继电保护设备的选择与配置:讲解如何根据电力系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保护装置,并绘制保护接线图。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实例,使学生掌握继电保护的基本知识。

2.讨论法:学生针对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继电保护线路设计实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

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使学生能够亲手操作保护装置,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目录第一章设计任务书§1.1 原始材料 (2)§1.2 设计任务 (5)第二章馈线保护配置与整定计算§2.1 馈线保护 (7)§2.2 变压器保护 (10)§2.3 电容器保护 (13)第三章原理图和张开图§3.1 原理图 (15)§3.2 展开图 (17)参考文献 (18)第一章设计任务书§1.1、原始资料1 YN,d11牵引变压器基础数据2 并联电容补偿装置基础数据3 A相馈线保护(下行) 基础数据(不计复线牵引网互感)4 B相馈线保护(上行) 基础数据(不计复线牵引网互感)一.系统接线图1.牵引变电所示意图注:图中仅画出了一台牵引主变压器。

2.并联电容补偿装置27.5kV(A)27.5kV(B)§1.2 设计任务(1)完成主变、并联电容补偿装置、馈线保护的配置方案设计;(2)完成主变、并联电容补偿装置、馈线保护的整定计算;(3)画出A相馈线保护的原理接线图和保护的展开图,并作相应说明;注1:展开图需包括电流电压回路接线图、控制回路接线图和信号回路接线图;注2:不要求对电流、电压互感器的负载能力进行校验,不要求画出屏面布置图、屏后接线图和端子排列;注3:仅要求针对一个断路器画出控制回路。

第二章馈线保护配置与整定计算由于不同厂家生产的保护实现方式与动作特性的不同,配置方案与整定计算也就不同,但配置与整定的基本原则相同。

§2.1、交流牵引负荷的特点(1)移动负荷,大小随时变化,这主要与线路情况,机车类型,列车重量和运行速度有关。

(2)负荷电流大,馈线电流可在0到600~800A的极宽范围内变化,双机牵引更高;有些线路高达2000~3000A(3)单边供电时,供电臂的长度为20~30km;双边供电时,复线为40~50km,单线为60~70km。

(4)线路单位阻抗大于普通输电线路阻抗,0.54∠65°(5)距离长,单位阻抗大,在最小运行方式下牵引网末端短路时,电流数值较小,有时可与最大负荷相比,采用一般保护很难满足灵敏度的要求。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完整版)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完整版)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完整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气1004姓名:王英帅学号: 1指导教师:赵峰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2013年7月18日1 设计原始资料1.1 具体题目如下图所示网络,系统参数为:3115/E =ϕ kV ,G115X =Ω、G310X =Ω,160L =km ,340L =km ,B-C 50L =km ,C-D 30L =km,D-E 20L =km ,线路阻抗Ω/km ,I rel 1.2K =、IIIrel rel 1.15K K II ==,A 300I max C.-B =、C-D.max 200A I =、D-E.max 150A I =,SS 1.5K =,re 0.85K =要完成的任务我要完成的是对保护5和保护3进行三段电流保护的整定设计,本次课程设计通过对线路的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的整定计算来满足对各段电流及时间的要求。

2 设计的课题内容设计规程根据规程要求110kV 线路保护包括完整的三段相间距离保护、三段接地距离保护、三段零序方向过流保护和低频率保护,并配有三相一次重合闸功能、过负荷告警功能,跳合闸操作回路。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涉及的是三段过流保护。

其中,I 段、II 段可方向闭锁,从而保证了保护的选择性。

本设计保护配置2.2.1 主保护配置主保护:反映整个保护元件上的故障并能最短的延时有选择的切出故障的保护。

在本设计中,I 段电流速断保护、II 段限时电流速断保护作为主保护。

2.2.2 后备保护配置后备保护:主保护拒动时,用来切除故障的保护,称为后备保护。

作为下级主保护拒动和断路器拒动时的远后备保护,同时作为本线路主保护拒动时的近后备保护,在本次设计中,III 段定时限过电流保护作为后备保护。

3 短路电流的计算等效电路的建立本次课程设计线路等效阻抗如图1所示。

继电保护技术课程设计 (2)

继电保护技术课程设计 (2)

继电保护技术课程设计背景继电保护技术是电力系统中保证设备运行安全稳定的重要技术手段。

它利用电力系统中的电气量进行监测,对设备故障或系统异常进行快速判断和隔离,从而保障了电力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

因此,深入了解继电保护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实现,对电力系统及其相关行业从业人员都是至关重要的。

目的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使学生掌握继电保护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典型应用方法,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实验内容实验1:逆变器保护选用逆变器保护实验,目的为实现对逆变器的过电流保护。

过电流保护是电气保护中最常见的保护,通常在电气系统中对电流进行保护。

在逆变器保护实验中,运用了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对逆变器电路进行分析,实现对电流大小、电路路径的控制,进而实现了过电流保护。

实验所需材料:•软件:Proteus、Matlab/Simulink•硬件:电子元件(三极管、电感、电容、电阻、二极管等)、逆变器等实验步骤:1.搭建逆变器电路,连线实现电路互联。

2.设定不同的电路参数,测试逆变器电路输出电流的变化。

3.测试逆变器电路在过电流状态下的响应。

4.模拟电路故障,观察实验结果,记录相应数据并进行分析。

实验2:主保护原理选用主保护原理实验,目的为实现传统电力系统中主要的变电站继电保护及其布置方式的学习。

主保护原理是电网故障自动切除装置的基本保护原理,目的是实现对重要电气设备进行快速切除,保护系统安全。

实验所需材料:•软件:DigSILENT PowerFactory、PSCAD/EMTDC•硬件:电子元器件、模拟电力系统等实验步骤:1.模拟能够实现箭头线路的电力系统,通过计算器进行模拟仿真。

2.重点对“主变遮断器”、“母线差动保护”、“主变分合闸保护”、“馈线保护”等作出仿真模拟,实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切除功能。

3.根据仿真结果,初步确定继电保护功能、功能元件等编制保护原理图。

4.根据继电保护原理图,设计保护元件联动方案,完成联动保护仿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前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主要课程,主要包括课堂讲学、课程设计等几个主要部分。

在完成了理论的学习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本专业特安排了本次课程设计。

电能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也是最方便的能源。

而发电厂正是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电能经过变压器和不同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输送并被分配给用户,再通过各种用电设备转换成适合用户需要的其他形式的能量。

在输送电能的过程中,电力系统希望线路有比较好的可靠性,因此在电力系统受到外界干扰时,保护线路的各种继电装置应该有比较可靠的、及时的保护动作,从而切断故障点极大限度的降低电力系统供电范围。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就是为达到这个目的而设置的。

本次110kv电网继电保护设计的任务主要包括了五大部分,运行方式的分析,电路保护的配置和整定,零序电流保护的配置和整定,距离保护的配置和整定,原理接线图及展开图。

通过此次线路保护的设计可以巩固我们本学期所学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这一课程的理论知识,能提高我们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运行方式分析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直接影响保护的性能,因此,在对继电保护进行整定计算之前,首先应该分析运行方式。

需要着重说明的是,继电保护的最大运行方式是指电网在某种连接情况下通过保护的电流值最大,继电保护的最小运行方式是指网在某种连接情况下通过保护的电流值最小。

图1 110kV电网系统接线图系统接线图如图1所示,发电机以发电机—变压器组方式接入系统,最大开机方式为4台机全开,最小开机方式为两侧各开1台机,变压器T5和T6可能2台也可能1台运行。

参数如下:电动势:E = 115/3kv;发电机:= = = = 5 + (15 5)/14=,= = = = 8 + (9 8)/14=;变压器:~ = 5 + (10 5)/14=,~ = 15 + (30 15)/14=.,= = 15 + (20 15)/14=,= = 20 + (40 20)/14=;线路:L A-B = 60km,L B-C = 40km,线路阻抗z1 = z2 = /km,z0 = /km,=60km× /km=24,=40km×/km=16;=60km×/km=72,=40km×/km=48;= = 300A;K ss = ,K re = ;电流保护:K I rel = ,K II rel = ,距离保护:K I rel = ,K II rel =负荷功率因数角为30,线路阻抗角均为75,变压器均装有快速差动保护。

保护1的运行方式分析保护1的最小运行方式就是指流过保护1的电流最小即是在G1和G2只有一个工作,变压器T5、T6两个中有一个工作时的运行方式,则z max.s=(x1.1G+x1.1T)=+ =Ω;最大运行方式就是指流过保护1的电流最大即两个发电机共同运行,而变压器T5、T6两个都同时运行的运行方式,则z min.s=21⨯(x1.1G+x1.1T)=21⨯(+)=Ω。

保护2的运行方式分析对于保护2,它的最小运行方式就是指流过保护2的电流最小即是在G3和G4只有一个工作时运行,则z max.s=(x3.1G+x3.1T)=+=Ω;最大运行方式就是指流过保护2的电流最大即两个发电机共同运行,则z min.s=21⨯(x3.1G+x3.1T)=21⨯(+)=Ω。

保护3的运行方式分析保护3的最小运行方式就是指流过保护3的电流最小即是在G1和G2只有一个工作时运行的运行方式,则z max.s=(x1.1G+x1.1T)=+=Ω;最大运行方式就是指流过保护3的电流最大即两个发电机共同运行,则z min.s=21⨯(x1.1G+x1.1T)=21⨯(+)=Ω。

保护4的运行方式分析保护4的最小运行方式就是指流过保护4的电流最小即是在G3和G4只有一个工作,变压器T5、T6两个中有一个工作时的运行方式,则z max.s=(x3.1G+x3.1T)=+=Ω;最大运行方式就是指流过保护4的电流最大即两个发电机共同运行,而变压器T5、T6两个都同时运行的运行方式,则z min.s=21⨯(x3.1G+x3.1T)=21⨯(+)=Ω。

3. 电流保护的配置和整定三段式电流保护分为电流速断保护、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和过电流速断保护。

三段式电流保护在配合的过程中,如果电流速断保护能保护线路的全长,则不再需要配置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对于每一段保护,他的整定值得满足灵敏系数和其他要求。

因此,配置完以后得检验这个配置是否符合要求。

电流速断保护的配置和整定对于反应与短路电流负值增大而瞬时动作的电流保护,称为电流速断保护。

为了保证选择性,电流速断一般只能保护线路的一部分。

电路速断保护要求一旦短路电流超过整定值,就立即将离短路点最近的断路器跳开,例如,在本设计中,当线路A-B上发生短路时,则保护1、2都要瞬时动作,使1、2处断路器跳开。

由系统图可知,假设保护1、2、3和4都需要配置电流数段保护。

则:对于保护1:动作电流:I Iset 1.=IK B K Irel max..=KA 95.243.2154.53/1152.1=+⨯,动作时间t I 1=0s ,灵敏性校验:II set 1.=23×km L L B A B A 05.214.007.113/115min min=⇒⨯+--,⨯--BA B A L L min100%=%>15%,满足要求。

对于保护2:动作电流:I Iset 2.=I K A K Irel max..=KA 83.143.2136.1572.63/1152.1=++⨯,动作时间:t I 2=0s ,灵敏性校验:I Iset 2.=23⨯L min.4036.1543.133/115⨯++=⇒L=(km )LL maxmin⨯100%=45%>15% 满足要求对于保护3:动作电流:=KA 88.136.1543.2154.53/1152.1=++⨯,动作时间t I 3=0s ,灵敏性校验:=23×km 79.44.043.2107.113/115min min-=⇒⨯++--C B C B L L ,不满足要求。

对于保护4:动作电流=KA 61.336.1572.63/1152.1=+⨯,动作时间t I 4=0s ,灵敏性校验:=23×km 25.64.043.133/115min min=⇒⨯+--A B A B L L ,⨯-BC L L Bmin-C 100%=%>15%,满足要求。

由以上的计算结果可知,保护1、2和4需要安装电流速断保护装置,保护3不需要。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配置和整定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即电流II 段保护的范围是与下一级的I 段保护相配合的。

即从本级I 段保护范围开始端一直延伸到下一级的I 段的2/3处,既包括了本级的I 段保护范围又包含了下一级I 段的大部分范围。

由限时电流速断的计算结果可知,假设保护4处需安装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其他保护处不需要安装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则: =K II rel ×=×=,t II 2=, =105.2/36.1543.133/11523+⨯=<,不满足灵敏系数。

故保护4也不装设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由此,保护2处不需要装设电流速断保护装置。

过电流保护的配置和整定假设保护1、2、3和4处都装设过电流保护。

则:t III 1=,t III 2=0s ,t III 3=0s ,t III 4=;保护2和3处都配置一个时间为0s 的定时限过电流保护装置,保护1和4处各装置一个延时为的定时限过电流保护装置。

下面分别对个保护进行电流整定。

对于保护1:动作电流:=KA I K K K L B A III36.03.02.12.12.1max ..re ss rel =⨯⨯=⨯⨯-;近后备:=()5.192.436.0/43.2107.113/115231.set 2min..>=+⨯=III B K I I ,满足要求。

远后备:=()2.134.336.0/36.1543.2107.113/115233.set 2min..>=++⨯=III C K I I ,满足要求。

同理,保护2、3和4处的整定电流===。

且灵敏系数都满足要求。

4. 零序电流保护的配置和整定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是三相对称的,其零序、负序电流值理论上是零。

多数的短路故障是不对称的,其零、负序电流电压会很大,利用故障的不对称性可以找到正常与故障的区别,并且这种差别是零与很大值得比较,差异更为明显。

所以零序电流保护被广泛的应用在110KV 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网中。

所有元件全运行时三序电压等值网络图如下图所示:E ϕE ϕE ϕE ϕ(a ):正序网络 图(b ):负序网络(c )负序网络 零序I 段的配置和整定零序电流I 段按照躲开下级线路出口处单相或两相接地末端短路时可能出现的最大零序电流和躲开断路器三相触头不同期合闸时出现的最大零序电流以及非全相运行状态下发生系统震荡时所出现的最大零序电流来整定。

经分析,B母线单相接地短路时,故障端口正序阻抗⎪⎭⎫ ⎝⎛++⎪⎭⎫ ⎝⎛++=∑223.13.1.11.11.1.11T G BC T G ABX X X X X X Z =⎪⎭⎫ ⎝⎛++⎪⎭⎫ ⎝⎛++236.507.816236.571.524=;84.1212=∑=∑ZZ ,⎪⎭⎫ ⎝⎛+⎪⎭⎫ ⎝⎛⎪⎭⎫ ⎝⎛+=∑2223.0.05.0.01.00T BC T AB T X X X X X Z=⎪⎭⎫ ⎝⎛+⎪⎭⎫ ⎝⎛⎪⎭⎫ ⎝⎛+207.1648243.2172207.16=; 所以故障端口的零序电流为:09.8207.163/1153/115210f0+⨯=∑+∑+∑=z z z I =;所以B 相单相接地短路时流过保护1、4的零序电流分别为:=⨯⎪⎭⎫⎝⎛++57/112/181/181/1=;=⨯⎪⎭⎫ ⎝⎛++57/112/181/157/1=; 同理得出:B 母线两相接地短路时流过保护1、4的零序电流分别为: = ; = ;所以,;故零序I 段整定为: =⨯⨯⨯; =⨯⨯⨯,同理可得:=;=; 零序II 段的配置和整定先求保护1的分支系数k .b 1:k .b1=II MB A MC B ..--=1+II ABMBM A '=1+ xx21 ,对x 1,当只有一台发电机变压器组运行时x 1最大,有x m ax1=x 1.0T +x .0AB =+72=(Ω);当两台发电机变压器组运行时x 1最小,有xm in1=2x 1.0T +x .0AB =2+72=(Ω); 对x 2,当T 5、T 6只有一台运行时x 2最大,x m ax 2=24(Ω);当T 5、T 6两台全运行时x 2最小,x m in 2=12(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