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四年级《乘法分配律》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乘法分配律丨苏教版(共14张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6.5 乘法分配律丨苏教版 (共14张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6.5 乘法分配律丨苏教版 (共14张PPT)
用字母表示是:
讨论归纳:
(a + b)×c = a×c+b×c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6.5 乘法分配律丨苏教版 (共14张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6.5 乘法分配律丨苏教版 (共14张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6.5 乘法分配律丨苏教版 (共14张PPT)
回顾:
乘法交 换 律: a×b = b × a
乘法结 合 律:a×b ×c = a×( b × c)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乘6.法5分乘配法律分丨配苏律教丨版苏教(共版14张(共PP1T4)张PPT)
64×8+36×8
= (64+36)×8
=100×8
=800
25×(4+40) = 25×4 +25×40 =100+1000 =1100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乘6.法5分乘配法律分丨配苏律教丨版苏教(共版14张(共PP1T4)张PPT)
6×24+4×24
=144+96 =240(根)
答:四、五年级一共要领240根跳绳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6.5 乘法分配律丨苏教版 (共14张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6.5 乘法分配律丨苏教版 (共14张PPT)
(6+4)×24=6×24+4×24
写几组这样的算式,算一算,再和同学说说有 什么发现?
填一填: 1(42+35)×2= 42 × 2 + 35 ×2 2 72×(30 + 6) = 72× 30 + 72× 6 3 27×12+43×12=( 27 + 43 )×12 4 66×28 + 66×32 + 66×40
苏教版乘法分配律
苏教版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是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这个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教材是按照分析题意、列式解答、讲述思路、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
然而乘法分配律又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的运算,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因此本节课不仅使学生学会什么是乘法分配律,更要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教师应当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来学习数学。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全身心地投入学习,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一、生活实际导入新课首先我出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价格,让学生根据要求进行口算。
如:每枝铅笔2元,每本练习本3元,每盒水彩笔12元,每个书包25元。
接着我请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物品算一算买两样东西需要多少钱?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同桌。
最后请几位学生谈自己的算法。
这样设计可以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亲身体验了生活中的购物。
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自主探索发现规律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首先出示例题:学校要买一些课桌椅,每张课桌65元,每把椅子35元,一共要付多少钱?我请学生各自列式解答,然后请两位学生谈自己的解法并引导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从而得出:65×5+35×5=(65+35)×5。
接着请学生观察左边的算式和右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观察讨论使学生明确左边的算式是分别算出左边的5张桌子和右边的5把椅子一共要付多少钱,而右边的算式是先算出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一共要多少钱再算出5套课桌椅一共要付多少钱。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设计(6篇)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设计(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作者整理了6篇《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设计,希望您在阅读之后,能够更好的写作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4~55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经历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
2.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发展观察、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使学生能联系实际,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和概括规律的学习活动,获得发现数学规律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过程一、创设比赛场景,在活动中激趣谈话:听说我们四(1)班的同学口算速度快,正确率高,想不想显一显身手?那我们来一个速算比赛怎么样?A组B组(1)135×6+65×6(1)(135+65)×6(2)9×37+9×13(2)9×(37+13)在A组同学不服气,说B组容易时,教师激趣:是吗?B组容易?那我们再来一次好吗?A组B组(1)(10+4)×25(1)10×25+4×25(2)(4+8)×125(2)4×125+8×125谈话:为什么这次A组又输了?观察观察,可不要冤枉了老师。
你们有什么发现?(学生讨论交流)小结: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
一切数学知识来源于发现问题,而一个伟大的数学家有所成就在于他发现问题。
看看今天我们的同学们发现一个怎样的数学知识。
有信心吗?给自己鼓鼓掌!谈话:同学们,我们学校有5个同学就要去参加“海安县首届批发王杯少儿才艺大赛”了,声乐兴趣小组的于老师准备为他们每人买一套一样的漂亮服装,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评析:玩是学生的天性。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律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律公式:1、加法交换律:a+b=b+a2、加法结合律:(a+b) +c=a+(b+c)3、乘法交换律:a×b=b×a4、乘法结合律:(a×b)×c=a×(b×c) (连乘形式)5、乘法分配律:(a+b)×c=a×c+b×c 乘、加形式拓展:(a-b)×c=a×c-b×c 乘、减形式6、减法的性质(连减):a—b—c=a—(b+c)7、除法的性质(连除):a÷b÷c=a÷(b×c)1、加法运算定律:①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如:1+2=2+1 1+2+3=2+3+1②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a+b) +c=a+(b+c)③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如:165+93+35=93+(165+35)2、减法的本质:一个数减去连续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之和。
a-b-c=a-(b+c)3、乘法运算定律:①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②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a×b) ×c=a×(b×c)这两个乘法定律经常结合使用。
(乘法换元法和结合法)如:125×78×8 简算。
③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c = a×c + b×c(合起来乘等于分别乘)(a-b)×c = a×c - b×c4.除法的本质: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
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分配规则》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分配规则》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 理解乘法分配规则的概念和原理。
- 能够正确运用乘法分配规则进行计算。
二、教学内容
1. 乘法分配规则的概念和原理
- 通过示例和图表解释乘法分配规则的概念。
- 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乘法分配规则的原理。
2. 运用乘法分配规则进行计算
- 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乘法分配规则进行计算。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复上一节课的知识,引入乘法分配规则的概念。
2. 呈现:通过几个例子和图表,分别解释乘法分配规则的概念
和原理。
3. 讲解:详细讲解乘法分配规则的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4. 实践:给学生一些乘法分配规则相关的计算题目,让他们自己进行计算,并互相交流思路。
5. 总结:对乘法分配规则进行总结和概括。
四、教学资源
- 教材: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 幻灯片或白板。
- 练题。
五、教学评价
-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
- 教师布置相关题,检查学生对乘法分配规则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延伸
- 鼓励学生自主研究更多关于乘法分配规则的应用,例如通过互联网搜索资料。
- 引导学生探索乘法分配规则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以上是针对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分配规则》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乘法分配律》 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乘法分配律》——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乘法分配律的概念2.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及其应用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找零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简便计算。
-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计算问题吗?你们是如何解决的?2. 探究新知- 出示乘法分配律的公式:(a b)×c=a×c b×c- 解释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公式特点,探讨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 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乘法分配律在简化计算过程中的作用。
- 提问:同学们,你们能举例说明乘法分配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吗?3. 巩固练习- 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 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解答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小组合作-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问题。
- 各小组汇报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全班交流分享。
5. 总结提升-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乘法分配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提问: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对乘法分配律有了哪些新的认识?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2. 观察生活中遇到的计算问题,尝试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掌握乘法分配律。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应用,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苏教版四年级《乘法分配律》ppt课件
3
判断正误
1 (28+16)×7 2
3
√〗 15×39+45×39 = (15+45)×39〖 √〗 74×(20+1) = 74×20+74 〖√ 〗
= 28×7+16×7
〖
4
40×50+50×90
= 40×(50+90) 〖
×〗
找朋友:
1
3×17 + 5 ×17
+ 4)×6
A (22
+ 44)×30
乘法交 换 律:a×b =
b×a
乘法结 合 律: (a×b )×c
= a×( b × c)
王阿姨给孤儿院的小朋友购买衣服。
每件 65元,每条 45元。买这样5套 衣服,一共要付多少元 ?
65
45
共?元
65
45
共?元
(65 + 45)×5
= 110 × 5 = 550(元)
=
65×5 + 45×5
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 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 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这叫做 乘 法 分 配 律。
用字母表示是:
(a
+
b)×c = a×c + b×c
填一填:
1 2
(12+40)×3= 12 × 3 + 40 ×3
15×(40 + 8) = 15× 40 + 15× 8 78×20+22×20=( 78 + 22 )×20
( 64+26)×2 =90×2 =180(米)
想一想:
为 了 丰 富 同 学 们 的 课 余 生 活,学 校 准 备 购置足球和篮球各 你 能 提出 哪 些 数学问 题 ?
苏教版四年级下乘法分配律
苏教版四年级下乘法分配律在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数学学习中,乘法分配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它不仅是数学运算中的一个基本规律,也是解决许多数学问题的有力工具。
乘法分配律用字母可以表示为:(a + b)×c = a×c + b×c 。
这个式子看起来可能有些抽象,但其实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数学计算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乘法分配律,让我们先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假设我们要计算 5×(6 + 4) ,按照先计算括号里的加法,再进行乘法运算的顺序,我们得到:5×(6 + 4) = 5×10 = 50但如果我们运用乘法分配律,将式子展开计算,就是:5×(6 + 4) = 5×6 + 5×4 = 30 + 20 = 50两种计算方法的结果是一样的,这就证明了乘法分配律的正确性。
再比如,计算 7×(8 3) 。
先算括号里的减法:7×(8 3) = 7×5 =35 。
运用乘法分配律:7×(8 3) = 7×8 7×3 = 56 21 = 35 。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整数计算,在小数和分数的运算中同样适用。
例如,计算 25×(4 + 08) 。
按照常规顺序:25×(4 + 08) =25×48 = 12 。
运用乘法分配律:25×(4 + 08) = 25×4 + 25×08 = 10 + 2 = 12 。
又如,计算 1/2×(3/4 + 1/4) 。
常规顺序:1/2×(3/4 + 1/4) =1/2×1 = 1/2 。
乘法分配律:1/2×(3/4 + 1/4) = 1/2×3/4 + 1/2×1/4 = 3/8 + 1/8 =1/2 。
四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乘法分配律》教案设计
四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乘法分配律》教案设计一. 教材分析《乘法分配律》是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的一章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方法,并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子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是,对于乘法分配律这样的抽象概念,学生可能一下子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方法。
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表达等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理解。
2.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方法和技巧。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
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学PPT。
3.练习题。
4.学生分组。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如何计算总价。
引导学生发现,有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分开计算的方式,简化计算过程。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和例子。
让学生观察和思考,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规律。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计算和讨论。
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
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分析。
通过讲解,巩固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应用。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乘法分配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让学生举例说明,如何运用乘法分配律简化计算过程。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乘法分配律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乘法分配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乘法分配律的概念。
2.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3. 相关练习题的讲解与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小明和小红去超市买水果,小明买了3千克苹果,每千克5元;小红买了2千克香蕉,每千克3元。
请同学们计算他们一共花了多少钱。
2. 探究新知(1)让学生自主探究乘法分配律的概念。
引导学生观察导入实例中的算式,发现其中的规律。
让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乘法分配律。
(2)教师讲解乘法分配律的定义。
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教师给出乘法分配律的准确定义,并进行举例说明。
(3)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了解乘法分配律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总结乘法分配律的优点,如简化计算、提高计算速度等。
3. 巩固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针对学生的错误,及时进行讲解和指导。
4. 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应用以及优点。
强调乘法分配律在实际计算中的重要性。
5.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运用乘法分配律的实例,加深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布置分层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4. 加强课后辅导,确保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达到预期目标。
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课件乘法分配律
就是求四年级6 个班所领的跳 绳和五年级4个 班所领跳绳的 总和。
③.根据题意,怎样列式计算?说说算式表达的意思。
学生甲:(6+4)×24 =10×24 =240(根)
学生乙: 6×24+4×24 =144+96 =240(根)
6×24表示四年级6 个班一共领的跳绳 的数量,4×24表 示五年级4个班一 共领的跳绳的数量 ,加起来就是四年 级和五年级一共领 的跳绳数量。
72 × 30 + 72 ×
+ 45×
游戏:交朋友
(80 + 20)×4 (a + 100)×5 (42 + 45)× 35×8 + 65×8
= 80×4 + 20×4 = a×5 + 100×5 = 42×
+ 45×
= (35 + 65)×8 9×12 + 9×282 = (12 + 282)×9
2 43 15 ×
2 12 26 + 14 6
6+4表示一共有的 班级数,也就是 所有领跳绳的班 级总数,再乘以 每班领的24根跳 绳,就是一共要 领的跳绳数。
1.讨论:这两种算法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2.提问:比一比等号左边的算式表示24个什么?右边是24个几和24个几的和?
思考:
1.你们认为这两种算法那个比较简单?为什么? 2.像这样这样的等式,你能说出几个吗?
用字母表示是:
讨论归纳:
(a + b)×c = a×c + b×c
总结归纳:
通过观察这些式子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 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 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这 叫做乘法分配律.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乘法分配律》优秀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乘法分配律》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乘法分配律》是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乘法分配律,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乘法运算,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乘法分配律的定义、例题讲解以及练习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但是对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和含义。
2.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和理解。
2.如何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和例题,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2.示范法:教师通过实际操作,展示如何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法:学生通过做练习题,巩固乘法分配律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投影仪和幻灯片。
3.练习题和答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乘法分配律的概念。
例如:有一个篮子,里面有3个红苹果和2个绿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呈现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和例题,让学生初步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分析。
4.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5.拓展(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分析。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和应用。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做。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运算律《乘法分配律》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运算律《乘法分配律》运算律《乘法分配律》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乘法分配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初步了解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一、学习例题:1、出示例题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事?你想到了什么?(买东西,单价×数量=总价)读一读信息:短袖衫32元,裤子45元,夹克衫65元。
这三个信息分别说明了什么?(单价)买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
这信息说明了什么?(买的数量)问:一共要付多少元?指出:这里有一个多余条件,是哪个?请大家在自己的本子上列综合算式,并算出结果。
2、交流:(1)(65+45)×5 (2)65×5+45×5=110×5 =325+225=550(元)=550(元)分别说说这两个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指出:这两个算式的结果是一样的,那么我们就可以用一个符号把它们连接起来(加上“=”)比较:左右这两个算式有哪些相同的地方?不同之处呢?(相同:三个数是一样的,都有乘法和加法;不同:前面的算式中出现了1个5,后面的算式中出现了2个5;一个是两步算式后面一个是三步算式……)用语言来表示它们的联系:两个数合起来乘5等于两个数分别乘5再合起来。
(只要学生能大概说出类似的意思就行。
)3、学生写类似的算式:在规定的时间内,请你写出符合这样特点的等式。
交流:你写了几个?读一读。
问:像这样的算式你还能继续写吗?写得完吗?那有什么好办法表示呢?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出用字母表示的乘法分配律:(a+b)×c=a×c+b×c指出: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乘法分配律板书课题:乘法分配律4、比较:回忆以前学过哪些运算律,今天学的和前面学的有什么不同?(以前只有加或乘,这个既有加又有乘)猜:学习运算律有什么用呢?(使计算简便)二、完成想想做做: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交流。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乘法分配律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乘法分配律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应用,能够通过乘法分配律计算简单算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学习乘法分配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学习、勤于思考、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教学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应用,以及乘法分配律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分配律应用的规律。
三、教学过程1. 认知导入通过复习加减法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相关知识点,加深对乘法分配律的了解。
2. 拓展乘法分配律的概念教师通过图表等方式表现出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含义。
例如:6×(2+8) = 6×2 + 6×83. 提高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认知教师通过板书等方式呈现乘法分配律的运用,引导学生逐步理解乘法分配律的运用方式。
例如:21×14 = (20+1)×14 = 20×14 + 1×14 = 280+14 = 2944. 练习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提供练习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以巩固乘法分配律的应用能力。
例如:1.30×(6+9) = 30×6 + 30×9 = _______2.65×(2+3) = 65×2 + 65×3 = _______3.87×(3+4) = 87×3 + 87×4 = _______5. 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教师通过实例讲解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例如:如果4个苹果的价格是3元,那么8个苹果的价格是多少?通过乘法分配律,我们可以得到:8×(3÷4) = 2×3 = 6所以8个苹果的价格是6元。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乘法分配律》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的乘法、除法和加减法。
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运算,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乘法、除法和加减法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乘法分配律这一概念,他们可能初次接触,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和实例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概念,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概念。
2.难点:如何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和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规律。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和应用乘法分配律。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乘法分配律的相关课件,包括实例和练习题。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生活情境的图片和实例,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乘法分配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情境的例子,比如“小明有3个苹果,每个苹果分给2个同学,一共分给了多少个同学?”来引导学生思考乘法分配律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和公式,让学生初步理解和记忆乘法分配律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实际的例题和练习题,运用乘法分配律来解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应用乘法分配律。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提示和引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个乘法算式里有相同的乘数,才能 把相同的乘数放到括号外面,然后把另 外两个乘数相加。
27 ×12 + 43× 12 = (
12
+
)×
先计算再比较 (40-4)×25
32×18-32×8
O
O
40×25-4×25
32×(18-8)
认真观察 可要细心呀﹗
(a-b) ×c= a×c - b×c
巩 固 提 高 灵 活 运 用
彭婆小学:位晓争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乘法 分配律,同学们要结合实际 问题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 的内容。
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班数 6个 4个
每班 根数
问题
绳多 一 ?少 共 根要 跳领
24 24
四,五年级一共要领多少根 跳绳?
先算四五年级一共有多少个班 。
(6+4) × 24 =10 × 24 =240(根)
认 真 观 察 比 较
乘法分配律
c a× + b× (a+b) ×c=
括号里的每一个加数都要和 括号外面的乘数分别相乘
6×24 +4× 24 = ( 6+4 ) × 24
两个乘法算式 里有相同的乘 数,才能把相 同的乘数放到 括号的外面, 然后把另两个 乘数相加。 在求两积和的运 算中,除相同乘数 外的两个乘数,相 加能凑成整十数、 整百数……时,应 用乘法的分配律比 较简便。
乘法分配律
(a
+ -
b) ×c=a×c
+ -
b×c
括号里的每一个数都要和 括号外面的乘数分别相乘
名称
乘法的结合律
(a×b) ×c= a×(b×c)
乘法的分配律
(a+b)×c=a×c+b×c
用字母表示
运算种类 运算步骤
1 2
2 3
相同点
通过添括号、去括号来改变运算顺序,达到简 算的目的。
综 合 训 练
先算四,五年级各领了多少 根跳绳。 6×24+4×24 =144+96 =26+4)×24=6× 24+4 ×24
如果用字母a,b,c表示三个数,这个规律 可以写成:
(a a + b) b ×c =
×
+
×
这就是乘法的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 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 相加。
44×25
44×25
=(40+4)×25
=40×25+4×25
=(11×4)×25
=11×(4×25)
=1000+100
=1100
=11×100
=1100
运用了 乘法分 配律
运用了 乘法结 合律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 哪些内容?同学之间互 相讨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