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微观经济学(全套课件225P)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的基本假定
基本假定之一:
在任何局限条件下,每个人都会一贯地追求最大的私利。 或者说: 在约束条件下,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基本假定之二:
每个人的任何行为,是个人的选择,而这选择是可以被推 测的。 基本假定之三(隐含的): 资源是稀缺的。
理性行为
理性的含义:
个人的理性行为含义有二:一是人的理性表现在其所追 求的目标的过程中;二是目标一旦选定,理性表现在实现目 标的过程中。 经济学所研究的理性行为: 主要是实现既定目标过程中的理性行为。经济理论是在 给定“偏好”的前提下描述、预测个人的理性行为;现代经 济学中解释为最优化行为;最优与否,完全是以经济成本或 经济利益的尺度来衡量的。
西方经济学的发展阶段
重商主义:经济学的萌芽(15世纪-17世纪中期);Thomas
Mun 古典经济学:经济学的形成(17世纪中叶-19世纪70年代); Adam Smith 新古典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形成(19世纪70年代-20世纪 30年代);Alfred Marshall 现代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包括凯恩斯革命时 期(20世纪30年代-50年代初);后凯恩斯主义(20世纪50 年代-70年代初);对凯恩斯体系的批判与创新(20世纪70 年代-80年代中期);宏观经济学的新发展(20世纪80年代 中期以来)
作了皇帝求仙术 更想登天跨鹤飞
若要世人心里足 除是南柯一梦西
经济学的划分
微观经济学 研究对象:个人、家庭、企业的行为 消费者理论、厂商理论、一般均衡理论 宏观经济学 研究对象:国家的整体经济活动 就业、货币、经济增长
经济思维
―经济学理论并非是由一堆固定不变的结论组合起来的。这些结论对 制定政策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经济学是方法,而不是教条;经济 学是心灵的仪器,是思维的工具,能帮助人们推导出正确的结论。” ------J. M. 凯恩斯 THE PHILOSOPHERS HAVE ONLY INTERPRETED THE WORLD IN VAVIOUS WAYS. THE POINT, HOWEVER, IS TO CHANGE IT. ------Karl Marx 经济学并不是要给出对经济问题的一套现成的答案,而只是分析和 解决经济问题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最显著特点就是成本和收益的比 较,姑且称之为“经济思维”。
《经济学原理》之《微观经济学》
周端明(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12
自我介绍 asdezdm@163.com
总体安排
授课(共18周) 其他(期中、期末)
成绩评定
平时点名(15%) 期中课程论文(25%)
期末考试(60%)
教材和参考书
教材: 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参考书: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五版,上册),北京大学
资源的稀缺性
资源的稀 缺性有两层含 义,一是指任何 资源的取得都 是有成本的; 二是指相对于 人的需要和欲 望而言, 任何 资源都是有限 的。
终日奔波只为饥 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俱足 又想娇容美貌妻 取得美妻生下子 恨无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少根基
买到田园多广阔 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扣了骡和马 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簿还嫌小 又要朝中挂紫衣
Every individual endeavors to employ his capital
so that its produce may be of greatest value. He generally neither intends to promote the public interest, nor knows how much he is promote it. He intends only his own security, only his own gain. And he is in this led by an invisible hand to promote an end which was no part of his intention. By pursuing his own interest he frequently promotes that of society more effectually than when he really intends to produce it.
出版社。 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原理》(第18版,上 册),人民邮电出版社。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格致出版社。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北京大学出版社。
―经济学”一词的演变
经济:古希腊学者色诺芬 政治经济:13世纪亚里斯多德 政治经济学:1615年法国学者孟克列钦 政治经济学批判:19世纪中叶。一是马、恩;另一观点主张 以“经济学”定义研究经济活动内在规律的理论科学,而把 “政治经济学”定义为研究经济政策的应用科学。但总体上, 当时“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近乎同义词。 经济学:到19世纪末,“政治经济学”渐为“经济学”所取 代。20世纪60年代,“政治经济学”一词在激进经济学中时 有出现;现代经济学家多用“经济学”一词,偶尔一些涉及 方针政策、社会分配的课题会冠以“政治经济学”一词。本 质上两者并无二致。
看不见的手
―很多时候,一个人会需要兄弟朋友的帮助,但假如他真的要依靠
他们的仁慈之心,他将会失望。倘若在需求中他能引起对方的利 己之心,从而证明帮助他人是对自己有益的事,那么这个人的成 功机会较大。任何人向他人提出任何形式的交易建议,都是这样 想:给我所需要的,我就会给你所需要的——这是每一个交易建 议的含义;而我们从这种互利的办法中,所获的会比我们所需的 更多。我们的晚餐可不是得自屠夫、酿酒商人,或面包师傅的仁 慈之心,而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利益特别关注。我们认为他们给 我们供应,并非行善,而是为了他们的自利。…… “所以,每个人都会尽其所能,运用自己的资本来争取最大 的利益。一般而言,他不会意图为公众服务,也不自知对社会有 什么贡献。他关心的仅是自己的安全、自己的利益。但如此一来, 他就好像被一只无形之手引领,在不自觉中对社会的改进尽力而 为。在一般的情形下,一个人为求私利而无心对社会作出贡献, 其对社会的贡献远比有意图作出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