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名著阅读指导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
二、下列有关文学名著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D )
A.《傅雷家书》中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在做 人和生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引导,表现了他对自己儿子的舐犊 之情。
B.保尔得知自己丧失了战斗能力的真实病情后,来到古老的郊区 公园,经过动摇、绝望等激烈的思想斗争,终于战胜了自我。
C.《名人传》叙述了三位名人在经历肉体和精神上的种种折磨后, 创造了不朽杰作的故事,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 精神。来自精读细研主要人物
傅雷: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亲人和国家有着无私的热 爱,有良知,正直,为人坦荡,秉性刚毅。
傅雷夫人(朱梅馥):因材施教,教育思想非常成功。 傅聪:刻苦用功,先做人后成“家”,生活有条有理,严
谨,热爱音乐,同时也是个热爱祖国的德艺俱备、人 格卓越的艺术家。 傅敏:正直,善良,勤勤恳恳,默默无闻,不因有父亲和哥 哥的光环而骄傲。
知识备查
什么是选择性阅读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增长 大大超过个人的接受速度,引发了学习方式的变革。就读书 而来说,选择性阅读变得更加重要。
选择性阅读是一种理性、目的性很强的阅读方式,它往往 和阅读者的兴趣、思想、关注点密不可分。
知识备查
如何进行选择性阅读
1.根据兴趣进行选择。 根据书中吸引你的地方,进行取舍。例如,对艺术有一定
知识备查
4.根据方法进行选择。 阅读不同的文本,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例如,实用文体
可以采取“冷读”的方法,阅读时头脑冷静、心平气和,这 样有利于把握概念,抓住要点,深入理解;文学作品则可以 采取“热读”的办法,阅读时可以调动感情,鼓舞精神,一 气贯注,达到感同身受或身临其境的效果。而理解、记忆性 阅读则可以采取默读的方法;评价、探究性阅读,可以采取 评点批注的方法;消遣、娱乐性阅读,可以采取浏览跳读的 方法。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傅雷家书》两则教案
《傅雷家书》两则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傅雷所说的“做人”的道理。
2.体会信中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父爱和期望,以及对国家、艺术的看法。
3.积累经典语句,用以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
教学重点:1.傅雷所说的“做人”的道理。
2.傅雷对儿子日常生活中具体的指导。
教学难点:1.傅雷在艺术修养方面对儿子的指导。
2.傅雷在理财方面对儿子的指导。
教学方法:1.诵读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这篇文章是教子篇,是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诲,适合学生反复诵读,认真体会。
2.联想想象法。
在反复诵读文本的基础之上,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力去理解文本的内容,尤其是有助于学生体会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
3.讨论点拨法。
对于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可以由教师点拨;对于学习语文的方法,可以由教师示范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对于信中出现的朦胧的思想倾向,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4.比较法。
可以将本文与《背影》作比较阅读,体会两篇文章都用了“书信”体,有什么不同,这样有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加强理性认识,提高鉴别欣赏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命运》交响曲,由音乐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二、介绍作者及背景:1.作者: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一生译著宏富,翻译作品达34部。
他翻译的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作品,受广泛欢迎。
(可以让学生从图书馆或互联网上查找有关傅雷的资料,摘抄精彩片断并点评。
)2.背景:20世纪60年代初,正是中国知识分子遭受打击、饱受凌辱的年代。
傅聪去波兰参加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获第三名并留在波兰教音乐。
由于“文革”开始,他身处异国7年之久,但始终热爱祖国,保持一颗赤子之心。
傅雷在如此艰难的环境里仍然谈音乐(可以让学生从互联网上查找有关“文革”的资料),关心祖国的命运。
(可以让学生从互联网上查找有关傅聪的资料,摘抄精彩片断并点评。
)三、整体感知:1.抽读(个读、齐读)课文。
《傅雷家书》名著导读
《傅雷家书》名著导读一、《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
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因此傅雷夫妇也成为是中国父母的典范。
二、傅雷个人简介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
傅雷翻译的作品,共30余种,主要为法国文学作品。
其中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
傅雷幼年丧父,在寡母严教下,养成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性格。
早年留学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得以观摩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大大地提高了他的艺术修养。
傅雷的艺术造诣非常深厚,对无论占今中外的文学、绘画、音乐的各个领域,都有极其渊博的知识。
他青年时代在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回国后曾从事过美术考古和美术教学,但时间都非常短促,因为他总是与流俗的气氛格格不入,无法与人共事,每次都是在半途中绝裾而去,不能展其所长,于是最后给自己选择了闭门译述的事业。
以“稿费”谋生计,未取国家一分俸禄,可见其一生事业重心之所在。
1966年9月2日的夜晚或3日的凌晨,58岁的翻译大师因不堪忍受红卫兵的殴打、凌辱,吞服了巨量毒药而亡。
三、人物性格特点:傅雷: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亲人(主要是儿子)无私的热爱,有良知,为人坦荡,禀性刚毅傅雷夫人:因材施教,教育思想非常成功傅聪:刻苦用功,先做人、后成“家”,生活有条有理,严谨,热爱音乐傅敏:正直,善良,勤勤恳恳四、《傅雷家书》概要:《傅雷家书》是将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
《傅雷家书》名著导读 3知识点
《傅雷家书》名著导读 3知识点一、选择题1.《傅雷家书》是一本普通而又奇特的书,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儿子教育的独到见解;凝聚着傅雷指点儿子提高自身艺术修养的谆谆教诲;凝聚着傅雷对祖国的浓厚深情。
请结合《傅雷家书》一书的具体内容,选择一个方面谈谈你的阅读感受。
2.《傅雷家书》中,作者多次向________推荐一本古文书,称它“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高峰”,说读此书时“常常缅怀两晋六朝的文采风流”,这本书就是刘义庆编撰的《________》。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傅雷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
他一生翻译(_____)国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30余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_____)的《欧也妮•葛朗台》、罗曼•罗兰的《_____》、丹纳的《艺术哲学》等。
4.傅雷教育儿子的信条是:“先为人,次为__________________,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傅雷家书》)5.阅读下面《傅雷家书》语段回答问题。
你素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
这两件都不合西洋的礼貌。
围巾必须和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
手插在上衣袋里比插在裤袋里更无礼貌,切忌切忌!何况还要使衣服走样,你所来往的圈子特别是有教育的圈子,一举一动务须特别留意。
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
你这种规矩成了习惯,一辈子都有好处。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种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
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
感性认识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
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
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这样才能使原作者的悲欢喜怒化为你自己的悲欢喜怒,使原作者每一根神经的震颤都在你的神经上引起反响。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教案
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使其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综合素养,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傅雷家书》的内容及背景:掌握傅雷一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状况,了解傅雷的教育观念及其对儿子的影响。
(3)感悟家庭教育的真谛:从《傅雷家书》中提炼出家庭教育的方法和原则,如尊重、关爱、引导等,为学生家庭教育提供借鉴。
举例:傅雷在教育儿子时,强调尊重儿子的兴趣和选择,关心儿子的成长,引导儿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教学难点
(1)傅雷家书中的深刻哲理:对于家书中一些寓意深刻、富有哲理的句子,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家庭教育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与父母沟通、如何表达对父母的爱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角色扮演活动,模拟傅雷与儿子的对话,体验家庭教育的过程。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的结果。
3.分析家书中的精彩语句,体会傅雷的语言艺术和人生智慧。
4.通过阅读《傅雷家书》,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珍惜亲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在阅读《傅雷家书》的过程中,感受家庭的温暖,提高文学素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学科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阅读《傅雷家书》,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掌握傅雷的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法,学会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情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傅雷家书》的基本内容和背景。这是一部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们的家信集,它不仅包含了家庭教育的方法,还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艺术修养。
六《艾青诗选》与《傅雷家书》名著导读
六《艾青诗选》与《傅雷家书》名著导读一、《艾青诗选》1.艾青简介:艾青是中国现代一位伟大的诗人。
原名蒋正涵,浙江金华人。
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艾青被称为“一生追求光明的作家”作品有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
诗集有《大堰河》、《火把》、《向太阳》,《欢呼集》《春天》等。
2.诗作风格。
艾青的诗作可划分为两个阶段:(1)20世纪30年代主要作品及特征抗日战争开始后,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
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慷慨激昂的诗歌。
作品风格:他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而且善于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来表达浓烈的情思,形式上倾向朴素、自然,不拘泥外形的束缚,把新诗推向一个新阶段。
这一时期,艾青的诗歌中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
主要篇目:《向太阳》、《火把》,借助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和“火把”的歌手。
(2)1978 年以后主要作品及特征1957年艾青被错划为右派,1978 年重返诗坛,经过了二十年的沉寂,诗人“归来”,久被压抑的情感澎湃高涨,开始了他诗歌创作的另一个高峰。
作品风格:这一时期的诗人,仍然继续着歌颂光明的主旋律。
还有一些哲理小诗,通过意象来反映人生,充满哲理,饶有兴味。
主要篇目: 《镜子》写镜子“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因为它真实、直率,从不掩饰,所以“有人喜欢它”,“有人躲避它”。
《光的赞歌》赞美“光”这一神奇的物质,赞美“光”带来的社会文明,以及“像光一样坚强”的社会正义,字里行间饱含着睿智哲思。
3.艾青诗歌的意象艾青诗歌有着丰富的时代文化内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傅雷家书》名著阅读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名著阅读题1.下面对名著《傅雷家书》有关内容的描述中有错的两项是()A.在一封家信中,傅雷表明了自己生活的准则:学问第一,艺术第二,真理第三。
B.傅雷给孩子的人生信条: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C.音乐大师肖邦是傅聪留学波兰时的钢琴老师,是著名的学者、钢琴教育家。
D.傅雷说《矛盾论》及《实践论》可帮助傅聪深切了解马列主义及辩证法。
E.傅雷告诫儿子,过多的音乐能麻痹人的感觉,使表演缺少生气与新鲜感。
2.名著阅读。
(1)《傅雷家书》中父亲与儿子________(姓名)论及艺术家的修养时,提到“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是做人的根本,必须从小培养。
(2)傅雷教导儿子“恩之不深,自然爱之不切;爱之不切,弹出来自然也不够味儿;越是不够味儿,越是引不起兴趣”时,是以听(_____)(谁的音乐)为例子。
3.某班级开展名著阅读交流会,邀你参加,完成相应空格。
小明说:“在1954年至1957年的书信中,傅雷提到最多的外国作曲家是A________。
”小华说:“《红星照耀中国》中有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用温和文雅的英语和作者打招呼,他就是鼎鼎大名的B_______。
”4.名著阅读。
他指着傅聪报告自已艺术活动的来信对我说:“你看,这孩子在艺术修养上确实已经成熟起来了,对这一点我是比较放心的。
我担心的是他身居异国,对祖国实况有所隔阂,埋头艺术生活,最容易脱离实际,脱离政治,不要在政治上产生任何失误,受到任何挫折才好。
”(选自《傅雷家书》代序)(1)从选文中看,傅雷特别关心儿子的艺术修养和做人,他希望儿子成为怎样的人?(2)说说你是如何运用“选择性”阅读的方法来阅读《傅雷家书》的?5.名著阅读傅雷在给儿子的信中说:“想不到你有这么些才华,想不到你的春天来得这么快,花开得这么美,开到世界的乐坛上放出你的异香,东方升起了一颗星,这么光明,这么纯净,这么深邃;替新中国创造了一个辉煌的世界纪录!”(1)《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写给_______、_______的家信摘编。
《傅雷家书》名著导读知识题和答案解析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题目解说】《傅雷家书》是由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评论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
【主旨思想】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
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教育他们先做人,后成“家”,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因此傅雷夫妇也成为了中国的典范父母。
【主要人物】傅雷: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亲人(主要是儿子)无私热爱,有良知,为人坦荡,禀性刚毅。
傅雷夫人:因材施教,教育子女非常成功。
傅聪:刻苦用功,先做人、后成“家”,生活有条有理,严谨,热爱音乐。
傅敏:正直,善良,勤勤恳恳。
【艺术特色】《傅雷家书》是一部很特殊的书。
它是傅雷思想的折光,甚至可以说是傅雷毕生最重要的著作,因为《傅雷家书》是给他与儿子之间的书信,体现了作为父亲的他对儿子苦心孤诣。
《傅雷家书》一书中无处不体现浓浓的父爱,但是,在疼爱的同时,也不忘对其进行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的教育。
【片段赏析】车一开动,大家都变了泪人儿,呆呆的直立在月台上,等到冗长的列车全部出了站方始回身。
回家的三轮车上,个个人都止不住流泪。
敏(傅聪之弟)一直抽抽噎噎。
昨天一夜我们都没睡好,时时刻刻惊醒。
今天睡午觉,刚刚朦胧阖眼,又是心惊肉跳的醒了。
昨夜月台上的滋味,多少年来没尝到了,胸口抽痛,胃里难过,只有从前失恋的时候有过这经验。
今儿一天好象大病之后,一点劲都没有。
妈妈随时随地都想哭,……眼睛已经肿得不像样了,干得发痛了,还是忍不住要哭。
只说了句:“一天到晚堆着笑脸”,她又呜咽不成声了。
真的,孩子,你这一次真是“一天到晚堆着笑脸”!教人怎么舍得!老想到五三年正月的事,(一九五三年正月,就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哪一首最重要的问题,傅聪与父亲争论激烈。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之赤子之心
《傅雷家书》导读初二语文备课组主备:陈润之一、文本研读自傅聪1954年5月到波兰留学,傅雷通过书信方式继续对傅聪进行为人处世、艺术修养、感情生活等多方面的指导: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记得、保持“赤子之心”。
在朴素而精湛的文字中,处处可见傅雷的“赤子之心”,傅雷家书,正是孤独的赤子创造的一个纯洁的世界。
二、创意说明结合时事热点,围绕“赤子之心”,找出傅雷对子女、对国家、对他人、对自己的赤诚之处。
重点围绕傅雷对国家的热爱,以及傅聪在国外为国争光的表现,客观理解傅雷傅聪对祖国的“赤子之心”。
三、教学流程1、导入傅聪因新冠肺炎去世,却被网友骂上热搜。
对这个英籍华裔钢琴家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认为他背叛了祖国,二是,他的背叛害死了父母。
也有理智的网友提醒认真读一读《傅雷家书》。
还有人翻出傅聪对郎朗的评价,写文章蹭热点,也有网友建议看《傅雷家书》。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傅雷家书》是部什么样的书。
2、遗书品人在傅雷家书中提到叛徒的一封信,是傅雷写给小舅子朱人秀的遗书,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傅雷家书中的最后一封信,谈一谈从这封信中,你读到一个怎样的傅雷?预设:该还的还,该赔的赔,安排详尽清晰,不见慌乱悲伤,理智处理诸多事宜。
留给周菊娣财物,还说“她是劳动人民,一生孤苦,我们不愿她无故受累。
”足见傅雷对周的体恤。
不愿牵连他人。
高尚纯洁无我的知识分子。
3、赤子解读从遗书中,可见傅雷对他人对国家的一片赤诚之心,或许可用书中“赤子之心”来概括傅雷一生,正如傅雷的墓志铭“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
那么,什么叫赤子呢。
词典的意思是,初生的婴儿,比喻对国家忠诚的人,也指纯洁善良的人。
其实在《傅雷家书》中,有明确的解读。
请找到1956.2.29、1955.1.26的信,找出傅雷对“赤子之心”的理解。
八年级语文下册名著导读 《傅雷家书》 选择性阅读
傅雷先生将自己浓烈的家国情怀、对艺术的赤忱之心以及在为人处世 上的谦逊、诚恳融入家书,潜移默化感染着儿子傅聪,也感染着如今正读 着家书的我们。“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言 犹在耳。
傅雷先生作为一位目光如炬的先行者,为儿子指出求学、修养、艺术 的最高境界,并告知抵达那境界的方法:如何拥有宽广博大的胸襟,如何 处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如何平衡社交与独处……书中还有大量对音乐、 绘画、文学、哲学的精辟见解,使我们也受益匪浅。
您说:“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 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 真正的解脱。”
您主张保持一种高潮时不过分紧张、低潮时不过分颓废 的平和、平衡的心态,认为“廓然无累”是一种理想的心理 状态。
您说:“艺术本身已是激动感情的,练习时万万不能再紧 张过度。人寿有限,精力也有限,要从长里着眼,马拉松赛跑 才跑得很好。你原是感情冲动的人,更要抑制一些。”“多抑 制情感,多着重于技巧,多用理智,我相信一定可以减少疲 劳。”
“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演讲或是做什么惊天动地 的大事业,随时随地,点点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 中就是替国家播种、施肥、垦植!”
“艺术不但不能限于感性认识,还不能限于理性认识,必须要进行第 三步的感情深入。换言之,艺术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以外,还有一个 ‘爱’字!”
“以后要多注意:坚持真理的时候必须注意讲话的方式、态度、语气、 声调。要做到越有理由,态度越缓和,声音越柔和。”
傅雷教导儿子 如何做人
做一切小事要和弹琴一样养成讲究干净的习惯。⑤在1956年10月11
日下午的信中,傅雷教导儿子对人要圆通,说话不要太直,要顾及
他人感受。⑥在1957年3月18日深夜的信中,傅雷对儿子谈到了平
(完整word版)名著阅读《傅雷家书》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傅雷家书》复习资料一、傅雷个人简介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
幼年丧父,在寡母严教下,养成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性格。
早年留学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得以观摩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大大地提高了他的艺术修养。
傅雷的艺术造诣非常深厚,对无论占今中外的文学、绘画、音乐的各个领域,都有极其渊博的知识。
他青年时代在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回国后曾从事过美术考古和美术教学,但时间都非常短促,因为他总是与流俗的气氛格格不入,无法与人共事,每次都是在半途中绝裾而去,不能展其所长,于是最后给自己选择了闭门译述的事业。
以“稿费”谋生计,未取国家一分俸禄,可见其一生事业重心之所在。
傅雷数百万言的译作成了中国译界备受推崇的范文,形成了“傅雷体华文语言”。
傅雷几乎译遍法国重要作家如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的重要作品。
翻译作品共三十四部,主要有罗曼.罗兰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巨著《约翰.克里斯朵夫》,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琪传》《托尔斯泰传》;服尔德的《嘉尔曼》《高龙巴》;丹纳的《艺术哲学》;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邦斯舅舅》《贝姨》《夏倍上校》《搅水女人》《于絮尔.弥罗埃》《都尔的本堂神甫》《赛查.皮罗多盛衰记》《幻灭》等名著十五部;译作约五百万言,全部收录于《傅雷译文集》。
他的遗著《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傅雷家书》等也深受读者喜爱,多次再版,一百余万言的著述也收录于《傅雷文集》。
为表示对他著译的由衷礼赞,近年还出版多种插图珍藏本,如《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米开朗琪罗传》《贝多芬传》《罗丹艺术论》《艺术哲学》和版画插图珍藏本《约翰?克里斯朵夫》。
在这些巨著中,影响最为直接和广泛的,当属《傅雷家书》。
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养的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书。
1957年,傅以“亲美”、“反苏”的罪名被上海市作协开会批判凡十次之多,但因拒不承认“反党反社会主义”而无法戴帽,而到1958年的“反右补课”中,傅却再也无以幸免。
专题05 《傅雷家书》-中考语文名著阅读重点篇目提纲及训练
《傅雷家书》名著知识点+真题演练作家作品《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于1954至 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母之爱的教子名篇。
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 (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 因此傅雷夫妇也成为中国父母教育孩子的典范。
内容摘要一、艺术讨论傅雷先生把儿子“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
傅雷先生跟儿子傅聪谈莫扎特、李斯特、肖邦、巴赫等艺术家;谈观赏音乐会的感受,谈看儿子演出的演奏感受;谈文学、绘画、哲学、东西方文化比较等。
涉及文化,傅雷先生不断给儿子寄去中外经典著作,其中有《世说新语》《中国文学史》等。
傅雷先生此举就是要使儿子的学养博取广收,更加深厚,让儿子能够融会贯通,集百家所长,在自己的领域里成为真正的艺术家。
二、爱子情深在傅聪离开祖国之后,傅雷及其妻子对儿子的思念之情,在信中常有体现,也成为了贯串此书的情感脉络,我们在阅读时可以有所选择地读。
三、指路明灯面对二十出头的傅聪,独在异乡的儿子,傅雷不能不思念,也不能不担心。
年轻人的理念能否保持中正都是需要过来人引导的。
傅雷深知这一道理,在书信中多次对傅聪进行指导,不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
四、待人接物对于初到国外的傅聪而言,有很多的不适应。
作为父亲,傅雷在为人处世、社交礼仪方面给了儿子适当的提醒。
教礼仪的同时,还教给了他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艺术和夫妻之间的交流方式。
读这些文字,便如同位过来人在教育年轻人如何处世,如何进行艺术性的沟通。
信中语言温婉,文意明白,情感真挚而朴实,这就是家人之间的谈话风格。
五、爱国情怀学子在海外受到他国文化的影响,心中产生一丝波动也是人之常情。
可是傅聪在父亲的教导和不断提点下,始终没有忘记祖国的培养之恩。
傅聪的母亲在信中也重点提到应当对得起国家和人民的培养六、婚恋伴侣在1960年8月29日信中,当傅雷得知傅聪已寻找到人生伴侣时,透露出了极大的喜悦和开心。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傅雷家书》名著导读教学设计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傅雷家书》名著导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通过“人生导师——真挚朋友——忠实“镜子”三重境界的梳理整合过程,获得选择性阅读名著内容、探究人物情感的方法;二、掌握借由诵读揣摩情感的技能;三、培养学生理解父子深情的共情力,懂得理解父母知晓感恩的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导入:2020年12月28日,“钢琴诗人”傅聪因感染新冠病毒在英国去世了,傅雷家书也永远地失去了收信人。
傅聪作为我国第一个拿到国际荣誉的音乐家,他的离开让人遗憾。
PPT:傅聪(1934年3月10日-2020年12月28日),生于上海,8岁半开始学习钢琴,9岁师从意大利钢琴家梅百器。
1954年赴波兰留学。
1955年3月获“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和“玛祖卡”最优奖。
1959年起为了艺术背井离乡,轰动一时,此后浪迹五大洲,只身驰骋于国际音乐舞台,获得“钢琴诗人”之美名。
PPT播放:傅聪钢琴表演视频/音频。
师:琴声如山间明月,清风溪流,极其有诗意。
傅聪的成功背后离不开这对父子通过他们诗意般的语言的灵魂交流。
温情的家书中我们渐渐的清晰看到父子之间,不单单是传承,更多的还可能是互相完善。
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傅雷家书》,来认识这样一位同样伟大的父亲,去解读父爱的三重境界吧!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傅雷家书》的基本信息。
PPT:《傅雷家书》开始于1954年傅聪离家留学波兰,终结至1966年傅雷夫妇“文革”中不堪凌辱,双双自尽。
十二年通信数百封,贯穿着傅聪出国学习、演奏成名到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也映照着傅雷的翻译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运起伏。
最终由次子傅敏编辑而成。
一、境界一——我是你的人生导师PPT: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
翻译作品共三十四部,主要有罗曼•罗兰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巨著《约翰•克里斯朵夫》,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琪传》《托尔斯泰传》;巴尔扎克的名著十五部;译作约五百万言。
“名著阅读”系列之七:《傅雷家书》
“名著阅读”系列之二:《傅雷家书》一、内容简介《傅雷家书》摘编了1954年-1966年傅雷暨夫人写给儿傅聪、傅敏等的中外家信185封,其中大部分是写给出洋在外并最终成为著名钢琴演奏家的大儿傅聪的信件。
洋洋万言,字字意涌动,阅者无不为傅雷的精神感动。
信中有对过去教育过于严格的悔赎,有对儿子进步的表扬和鼓励,有对音乐和艺术的指导和探讨,有对党和国家建设及运动的看法和意见,有对儿子生活的嘘问和关心,“贯穿全部家书的情义,就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看一部家信录,就是看一片傅雷的“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冰心世界,我们不光明白了傅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翻译名家的原因,更会从中学到如何育人成才的人生真谛。
读《傅雷家书》,感受的是一颗纯洁、正直、真诚、高尚的灵魂。
父子之间的感情因为艺术的崇高而得以升华,成为一份取之不尽的人类精神的养料。
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超脱小我,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
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二、阅读感受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
这本书问世以来,对人们的道德、思想、情操、文化修养的启迪作用既深且远。
《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
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是父子的真情流露,再加上傅雷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艺术修养,这些文字生动优美,读起来感人至深。
读者能从中学到不少做人的道理,提高自己的修养。
感染启迪。
三、阅读指导:滴血的父爱(一)掏心掏肺的爱。
在家书中傅雷夫妻总能尽可能亲切地称道:亲爱的聪儿!亲爱的孩子!似乎在抚慰又似乎在轻轻的呼唤在外的游子。
《傅雷家书》阅读及答案
名著阅读《傅雷家书》一、作者与作品1.傅雷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他曾翻译过巴尔扎克的《》中的大部分作品。
其家人将他与儿子的来往书信辑录为《》,傅雷在信中对儿子的生活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以及如何正确处理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2.傅雷先生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在儿子长大成人、留学海外之后,通过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
3.《傅雷家书》曾荣获“”,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间的封书信,最长的一封有七千多字。
4.《傅雷家书》主要讲的是( )A.对妻子的挚爱B.对孩子的教育C.对朋友的怀念D.对学生的教导二、主题内容5.傅雷教导儿子“恩之不深,自然爱之不切;爱之不切,弹出来自然也不够味儿;越是不够味儿,越是引不起兴趣”时,是以为例子的。
6.傅雷在给傅聪的家书( 1959.10.1 )中,告诫儿子过多的音乐会麻痹人的感觉,使表演缺少生气与新鲜感,从而损害自己的艺术,长此以往,大有成为,甚至的危险。
7.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真诚的“不懂”,比不真诚的“懂”,还叫人好受些。
最可厌的莫如自以为是,自作解人。
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
建筑在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的爱。
以上文段选自《》。
文中的父亲要求( 人名 )做一个真诚的人。
8.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
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地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
以上文段选自《傅雷家书》,傅雷通过书信的方式给予儿子悉心的关怀与指导,他建议儿子面对痛苦应该持有的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教材配套名着编写组》《傅雷家书》名着阅读指导第一讲赤子傅雷郎镝一、赤子傅雷——生年不满百,永留赤子心1.傅雷出生于1908 年3 月31 日,亡于1966 年5 月3 日,是我国着名的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他的一生着述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行文流畅,用字丰富,攻于色彩的变化,翻译作品共34 部。
傅雷半生中师承罗曼·罗兰,从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当中获得很多的精神营养。
关于傅雷翻译的传记,有《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等。
同时,他对法国着名的艺术家丹纳的哲学有非常深刻的认识,同时他自己的译着当中有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译作大概有五百万言。
《傅雷家书》深受读者喜爱,多次再版,一百余万言的着述已经被收录在《傅雷文集》当中。
关于罗曼·罗兰、巴尔扎克等作品是傅雷的译着,收录在《傅雷译文集》当中。
2.傅雷的生平经历。
傅雷于1908 年4 月7 日出生于上海南汇县的傅家宅。
1912 年傅雷的父亲傅鹏飞因冤狱病故,由母亲扶养长大。
由母亲扶养长大的傅雷,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和家学学养。
傅雷12 岁时,考入南洋公学附属小学(现今南洋模范中学),第二年考入上海徐汇公学,成为一名非常优秀的学生。
1924 年,青年的傅雷批评宗教,被学校开除,同年考入上海大同大学附属中学。
1928 年,傅雷结束在中国的教育,踏上了留学法国巴黎大学的路,学习艺术理论。
从那时候开始,傅雷就受到了罗曼·罗兰的影响,同时他在专修美术史专业之后,喜爱上了音乐。
1931 年傅雷回国,任教于上海的美术专科学校,同时在学校还担任办公室主任,兼教美术史及法文。
(在《傅雷家书》当中,可以看到很多关于法文和英文的标注)。
1932 年,傅雷与庞薰琹和倪贻德结成“决澜社”(其很多译着由此开始酝酿并成型),同时撰写15 卷本卷帙浩繁的文集,大概有五百多万字。
我们可以想象,一个青年学子在回国之后,在一所高校中教学授徒,同时还写出大量的文字(尤其是译文),可以说当时的傅雷是中国现代教育史、文学史、翻译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
五百多万字的着述让傅雷有了更高的视野,同时归国回来的赤子之心的抱负,也能让傅雷不断地产生更多的文学产品。
傅雷24 岁的时候,翻译出了《罗丹艺术论》。
后期从中国西方美术史来看,《罗丹艺术论》和傅雷其他的一些译着,奠定了极为重要的文学基础。
1934 年,傅雷26 岁,他编译的《美术二十讲》,不仅分析了一些绘画和雕塑的名作,更触及了哲学、文学、音乐、社会经济和历史背景。
可见傅雷是一个知识渊博,多义又兼同(兼通中西,学贯南北)的青年才俊。
1958 年,傅雷被划为“右派”,当时在波兰留学的傅雷的长子傅聪,逃往英国,从此傅雷闭门不出。
1966 年8 月底文革初期,傅雷遭到红卫兵的抄家,受到连续四天三夜的批斗,罚跪、戴高帽等各种形式的侮辱,被搜出所谓的“反党罪证”。
我们甚至很难理解当红卫兵在傅雷先生家中搜查的时候,搜出了一面小镜子和一张褪色的蒋介石旧画报。
作为常识存在的就是,戏剧当中悲剧和喜剧的差别,主要人物最终的结局是喜剧的话,那么他的人生一定非常圆满。
傅雷先生的前半生和大多数时候,恐怕都是喜剧中的主要人物的结局,然而他的结局,恰好是悲剧当中的结局。
1966 年9 月3 日上午,傅雷家的保姆周菊娣发现傅雷夫妇在江苏路的住所双双自杀身亡。
傅雷先生吞食巨量毒药,当保姆发现时,他已经躺在躺椅上。
傅雷先生的夫人朱梅馥女士则继承了中国传统妇女节烈自好的品质,在窗框上自缢身亡。
傅雷的遗书在1966 年9 月2 日深夜写就,3 日凌晨傅雷夫妇从从容容,坦坦荡荡地含恨去世。
(据傅敏当时记述说,傅聪当时远在英国,他在北京,一家四口就这样阴阳两隔,三地而别。
)傅雷的遗书当中,首先提到了从家里搜出的所谓的“反党罪证”(一面小镜子和一张褪色的蒋介石旧画报),他百口莫辩,在人们面前已经死有余辜,更像是旧社会的渣子一样,应当自动退出历史舞台。
同时他还向孩子们托付了十三件事情,这十三件事情可谓是针针如刺,刺入了孩子们的内心,同时又像句句控诉一样,将那些戕害人性的反动分子,人类历史的罪人们推到了历史的绞刑架上。
3.傅雷的赤子之心(1)从傅聪的角度看傅雷赤子首先包含中国典型的知识分子的样子,保留着为人的基本操守;其次是做人的方式和生活的本真,以及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内心的存在感;最后是作为音乐家的赤子模样。
作为中国典型的知识分子的傅雷——“表里俱澄澈,心迹喜双清。
”“澄澈”不一定是他在人前人后是完全一致的,应该说如果一个人自始至终都是用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去生活,不因世事的变迁发生变化的话,那么这也是另外一种“澄澈”。
《尚书》中的“赤子知归,慈母也”;《大学》中关于“赤子”的有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孟子》中也提到,夷子曰:“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还有“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在很大层面上,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傅雷先生的确是做到了“学贯中西”,并且能将中国一些学人的研究方法运用到艺术研究的领域中,将其艺术研究出入于中西,在雅俗中不断地转化。
所以说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作为赤子的傅雷,从其子傅聪的视角下,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知识分子学术的表现,也是一个知识分子思想和感情的表现。
(2)从家书的角度看傅雷从1954 年的家书中,看出傅雷对生活的极度热爱。
在1954年1 月18 日晚的记述当中,他对傅聪说:“孩子,你这一次真是‘一天到晚堆着笑脸’,教人怎么舍得!孩子,我虐待了你,我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这些念头整整一天没离开过我的头脑……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1954 年至1960 年的傅雷,在写家书给孩子们的时候,用大量的笔墨去抒发他内心独特、细腻的感受,丝毫没有发现他对生活的不热爱。
相反,倒是对生活极为地珍惜。
我们能够发现一位父亲,在生命终结之前,在自己的艺术创作和学术创作不断地丰收的时候,对孩子的无限期待。
而这种期待十分有意思,恰好就转变成一种看似严厉,但内质当中又十分温情的赤子之爱。
1957 年的家书,从我个人的阅读感受来看,更像是傅雷先生人生的转换点。
在这一年的家书中,他特意跟孩子们强调了“在京的时间抽不出时间来,东奔西跑,即使有车,也很累”这样的事实。
我们能够想象到就是这样的一位爱国者、社会主义建设者、学问家,在新中国形势大好的前提之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为他自己执着的事业,为他热爱的音乐和艺术,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中积极奔走,不知疲倦努力的场景。
1957 年3 月18 日写于北京的一封家书。
在这封信里,他饶有兴致地提到毛主席的讲话。
“那种口吻、音调,特别亲切平易,极富于幽默感,而且没有教训口气,速度恰当,间以适当的pause[停顿],笔记无法传达。
他的马克思主义是到了化境的,随手拈来,都成妙谛,出之以极自然的态度,无形中渗透听众的心。
”同时,他自己作为一个能够代表全国大多数文艺工作者和文艺理论工作者的角色是非常满意的,因此也特别强调了主席、党对文艺的基本的态度和方针。
我们看到傅雷先生对“百花齐放、百花争鸣”这样数十年的教育事业是极其期待的,所以他说“我们既要耐性等待,又要友好斗争;自己也要时时刻刻求进步——所谓自我改造。
”当我们看到傅雷先生这段文字的时候,能够感受到他是一位将人性与学术贯通的学者。
1958 年4 月19 日的家书,傅雷先生没有过多描述的语言,只是在谈,“身体很糟,除一般的衰弱和失眠外,眼睛又出了毛病,触发时常常觉得眼睛发酸、淌泪水,头痛,以为眼镜不对,两个月以前请眼科医生验光,才发觉不是眼镜之故,是因为脑力,是一种神经衰弱”。
所以,他嘱咐孩子要保重身体,充分地休息。
这样的描述似乎是身体吃不消,精神上非常紧张。
在1958 年8月2 日的家书中说道:“一面学习马列主义,作为自我改造的初步,来提高自我的政治认识、理论基础;一面作些翻译的准备工作……常常说梦话。
”傅聪的妈妈说:“只有你的信,是我同你爸爸惟一的安慰!”(《傅雷家书》的版本不同,建议老师们在教学指导过程中,以一个权威的版本为基础,挑一些经典的在历史上具有节点意义的选文去不断地进行阐释,引导学生去细读,进行文学训练。
)1958 年4 月,傅雷翻译了巴尔扎克的《赛查·皮罗多盛衰记》。
1958 年4 月30 日开始,反右运动开始了,1957 年夏到1958 年春,傅雷先生受到了批判,最后被错误地划分为“右派分子”,从此傅雷就陷入了极度的痛苦当中,深居简出,专心地从事翻译工作,但是又因祸得福,较多地接触了艺术,开始研究很多碑帖。
在傅雷的家书中,有一些内容是直接要求傅聪关注碑帖,同时他还对中国书法的变迁、源流有了更多的认识,加深了对中国艺术的理解。
之后,傅雷开始翻译丹纳的艺术哲学,第二年五月份翻译结束并撰写了一则序,精选了插图等。
我们能看到1958 年的家书中,有一些关于傅雷翻译这些名着和研究碑帖的一些描述,这也符合当时的一些情景。
在1959 年10 月1 日的家书中,我们能看出傅雷先生特殊的自省精神。
比如他在信中提到:“十个月以来我的心绪你该想象得到;我也不想千言万语多说,以免增加你的负担……好多话,妈妈已说了,我不想再重复。
”从中能够看出傅雷先生在写信过程当中,有些许不平的情绪。
同时他还要考虑傅聪个人的感情问题,作为父亲的傅雷先生,在信中这样说道:“来信一字未提,我们却一日未尝去心。
我知道你的性格,也想象得到你的环境;你一向滥于用情;而即使不采主动,被人追求时也免不了虚荣心感到得意:这是人之常情。
”傅雷对于孩子的感情问题,给出了一个比较清楚的感情观,他说:“情人的眼光一结婚就会变,变得你自己都不相信……英国人对男女问题的看法始终清教徒气息很重,想你也有所发觉。
”最后,傅雷先生用中国传统文人普遍使用的一句话来总结:“自爱即所以报答父母,报答国家。
”这封家书的最后一段中傅雷先生说:“在此举国欢腾,庆祝十年建国十年建设十年成就的时节,我写这封信的心情尤其感触万端,非笔墨所能形容。
孩子,珍重,各方面珍重,千万珍重,千万自爱!”除对傅聪的关爱之外,我们还能从家书中感受到傅雷先生这种特别的心境。
1960 年,傅雷先生52 岁。
傅雷先生由于伏案工作,除腰椎骨质增生不时发作之外,同时因为长期的精神紧张导致失眠,不断地忧虑导致三叉神经痛等很多疾病,神经脆弱到非常难受的程度,他开始养花,喜欢养月季和玫瑰,培育出五十多个品种的英国玫瑰。
所以傅雷先生和傅聪的交流当中,也提到了很多关于当时的一些心境。
比如1960 年1 月10 日,在信中,他曾经对孩子说:“看到国外对你的评论很高兴。
你的好几个特点已获得一致的承认和赞许,例如你的tone,你的touch,你对细节的认真和对完美的追求,你的理解与风格,都已受到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