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渗析ED技术及操作简介
电渗析(ED)装置介绍讲解
![电渗析(ED)装置介绍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3e987a5859eef8c75ebfb345.png)
开源拓展 精诚超越
工程案例 二
开源拓展 精诚超越
苏州开源拓展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它是直流式和循环式除盐相结合的一种方式:在部分循环式除盐工艺系统中 ,电渗析器的出口淡水分成两路,一路连续出水供用户使用;另一路返回电渗析 器与水箱中水相混,继续进行除盐。其特点是用定型设备.可适用不同水质和水 量的要求。在原水含盐量变化时,可调节循环量去保持出水水质稳定,但系统较 复杂。
开源拓展 精诚超越
电渗析法除盐工艺系统介绍 三
二)电渗析器与其他水处理设备的组合除盐系统 电渗析一般用于含盐量较高的苦咸水、高硬度水的部分除盐,以
作深度除盐的顶处理。由于电渗析法除盐有其适用范围.在应用中, 应根据原水水质和除盐水水质要求,与离子交换水处理技术等相结合 ,使其在水处理工艺中各自发挥其优势,以达到合理的技术经济效果 ,并能稳定运行。其常用的组合除盐水处理系统如下。 1.“预处理-电渗析-离子交换”的组合除盐系统 2.“预处理-离子交换-电渗析”的组合除盐系统 3.“预处理-离子交换(软化)-电渗析离子交换(软化)”的组合除盐 系统
装置。
: 二 结构 电渗析器由膜堆、极区和压紧装置三部分构成。
1: 膜块;是由相当数量膜对组装而成。 a) 膜对:是由一张阳离子交换膜,一张隔板甲(或乙);一张阴膜,一张隔板乙(或甲
)组成。 b) 离子交换膜:是电渗析器关键部件,其性能影响电渗析器的离子迁移效率、能耗、抗
电渗析技术脱盐的工艺方式
![电渗析技术脱盐的工艺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b9d40b39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53.png)
电渗析技术脱盐的工艺方式前言在现代水处理领域,脱盐技术是一个特别紧要的环节,电渗析技术就是其中一种常见的脱盐工艺方式。
本文将会深度讲解电渗析技术脱盐的工艺方式及其紧要性。
什么是电渗析技术?电渗析技术(Electrodialysis,简称ED)是一种利用离子选择性膜和电场进行物质分别和脱盐的技术。
其原理是在有电解质的溶液中,通过直流电场作用下的离子迁移,通过选择性渗透膜进行过滤和隔离,从而实现脱盐和离子分别。
电渗析技术的工艺方式1. 单级电渗析单级电渗析是电渗析技术中最基本的工艺方式。
其紧要由阳离子交换膜和阴离子交换膜,在它们之间加上直流电场,将盐溶解在水中的离子分别出来。
单级电渗析的紧要优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易行,能够实现大量高浓度水的处理。
但同时,单级电渗析也存在着单级电渗析成本高、水的流量低等问题。
2. 多级电渗析多级电渗析是单级电渗析技术的进展和进化。
基础理念也是通过交替放置阳离子交换膜和阴离子交换膜,将水中的离子分别出来。
与单级电渗析相比,多级电渗析的一个明显优点是可以大幅度提高水的流量。
这是由于多级电渗析可以通过分层方式使用,使得水流在多个膜层中循环,从而降低了过程中水的压力损失。
3. 双极板电渗析双极板电渗析是在经过多级电渗析技术进化后,集成了更多高级功能的一种电渗析工艺方式。
其基本原理是在多层膜片之间安装一组有相反电荷的电极板,使得离子在电场作用下逆向迁移,加速了脱离的速度。
此工艺方式的优点是再次提高了脱盐速度和效率,同时,其能够快速清洗膜,再生获得高纯水的机会较大。
4. 压缩电渗析压缩电渗析工艺是在单级电渗析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了反渗透技术后进展而来的新型脱盐技术。
其紧要原理是在进入膜层之前,通过压力泵将压力提高,使得水分子在进入膜时处于一种压缩状态,从而达到更快速的脱盐。
电渗析技术的应用与紧要性电渗析技术在现代水处理领域中广泛应用。
在工业领域,电渗析技术属于中小型设备,常见用于废水处理、环保领域、制药行业的制造纯水等应用。
电渗析技术的简介
![电渗析技术的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5d4e1413dd36a32d72758121.png)
电渗析技术的简介一、电渗析技术简介及其发展背景电渗析(eletrodialysis,简称ED)技术是膜分离技术的一种,它将阴、阳离子交换膜交替排列于正负电极之间,并用特制的隔板将其隔开,组成除盐(淡化)和浓缩两个系统,在直流电场作用下,以电位差为动力,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把电解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从而实现溶液的浓缩、淡化、精制和提纯。
电渗析技术的研究始于德国,1903年,Morse和Pierce把2根电极分别置于透析袋内部和外部溶液中,发现带电杂质能迅速地从凝胶中除去;1924年,Pauli采用化工设计的原理,改进了Morse的实验装置,力图减轻极化,增加传质速率。
但直到1950年Juda首次试制成功了具有高选择性的离子交换膜后,电渗析技术才进入了实用阶段,其中经历了三大革新:(1)具有选择性离子交换膜的应用;(2)设计出多隔室电渗析组件;(3)采用频繁倒极操作模式。
现在离子交换膜各方面的性能及电渗析装置结构等不断革新和改进,电渗析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应用前景也更加广阔。
电渗析器由隔板、离子交换膜、电极、夹紧装置等主要部件组成。
离子交换膜对不同电荷的离子具有选择透过性。
阳膜只允许通过阳离子,阻止阴离子通过,阴膜只允许通过阴离子,阻止阳离子通过。
在外加直流电场的作用下,水中离子作定向迁移。
由于电渗析器是由多层隔室组成,故淡室中阴阳离子迁移到相邻的浓室中去,从而使含盐水淡化。
在食品及医药工业,电渗析可用于从有机溶液中去除电解质离子,在乳清脱盐、糖类脱盐和氨基酸精制中应用得都比较成功。
电渗析作为一种新兴的膜法分离技术,在天然水淡化,海水浓缩制盐,废水处理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已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水处理方法。
二、几种电渗析技术1倒极电渗析( EDR)倒极电渗析就是根据ED 原理,每隔一定时间(一般为15~20 min) ,正负电极极性相互倒换,能自动清洗离子交换膜和电极表面形成的污垢,以确保离子交换膜工作效率的长期稳定及淡水的水质水量。
电渗析操作说明
![电渗析操作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716fdc1f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ad.png)
电渗析操作说明一、引言电渗析是一种通过电场的作用将溶质从一个液相转移到另一个液相的技术。
在化学、生物化学及生命科学领域中,电渗析被广泛用于溶质的分离、纯化和浓缩。
本操作说明将详细介绍电渗析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原理电渗析的原理基于电泳和渗析两种现象的结合。
电泳是指在电场的作用下,带电粒子在溶液中移动的现象,而渗析则是指溶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的过程。
通过将这两种现象结合起来,电渗析可以实现溶质的有效分离和浓缩。
三、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在进行电渗析实验前,需要准备好以下材料和设备:- 电渗析装置(由离子交换膜、电场源、电极等组成)- 溶液A:含有目标溶质的混合溶液- 溶液B:不含目标溶质的溶液- 电源- 导电性好的电缆和连接器确保所有材料和设备都清洁,以避免杂质对电渗析实验结果的影响。
2. 装置组装将离子交换膜放置在电渗析装置的相应位置上,确保膜的安装正确。
连接电场源和电极,并确保电场源与电源连接稳固。
3. 溶液准备将溶液A和溶液B分别准备好,并确保其浓度和pH值符合实验要求。
按照实验设计,确定两种溶液的体积,并将它们倒入电渗析装置的相应截面。
4. 设置电场和运行条件根据实验要求,设置适当的电场强度和工作温度。
注意,过高的温度可能造成离子交换膜的破坏,影响实验结果。
5. 开始电渗析实验将电源接通,开始电渗析实验。
随着实验的进行,目标溶质会随电场作用从溶液A中向溶液B中迁移。
实验时间的长短应根据目标溶质的特性和实验要求来确定。
6. 实验结束根据目标溶质的转移情况,确定实验结束的时机。
停止电场源的工作,并将电渗析装置拆解,取出溶液A和溶液B进行分析。
四、注意事项1. 安全操作在进行电渗析实验时,要遵循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实验过程安全。
2. 选择合适的离子交换膜根据目标溶质的特性选择合适的离子交换膜,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效果。
3. 确保电渗析装置的完整性在实验前检查电渗析装置的完整性,确保离子交换膜没有破损或受到污染,电场源和电极连接稳固。
电渗析(ED)技术及操作简介
![电渗析(ED)技术及操作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109f39b565ce0508763213ed.png)
电渗析(ED)技术及操作简介电渗析原理电渗析器是在外加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当含盐分的水流经阴、阳离子交换膜和隔板组成的隔室时,水中的阴、阳离子开始定向运动,阴离子向阳极方向移动,阳离子向阴极方向移动,由于离子交换膜具有选择透过性,阳离子交换膜(简称阳膜)的固定交换基团带负电荷,因此允许水中阳离子通过而阻挡阴离子,阴离子交换膜(简称阴膜)的固定交换基团带正电荷,因此允许水中的阴离子通过而阻挡阳离子,致使淡水隔室中的离子迁移到浓水隔室中去,从而达到淡化的目的。
电渗析器通电以后,电极表面发生电极反应,致使阳极水呈酸性,并产生初生态的氧O2和氧气Cl2。
阴极水呈减性,当极节水中有Ca=+和Ng++时由生成CaCO3和Ng(OH)2水垢,结集在阴极上,阴极室有氧气H2排出。
因此极水要畅通,不断排出电极反应产物,有利于电渗析器正常运行。
三、电渗析的结构电渗析不论其规格怎样,形式如何,均由膜堆、电极、夹紧装臵三大部件组成。
1.膜堆一张阳膜、一张隔膜、一张阴膜,再一张隔板组成一个膜对,一对电极之间所有的膜对之和称膜堆。
它是电渗析器的心脏部件,也是电渗析器性能好、坏的关键部件。
在此简单介绍组成膜对零件的主要材料:(1)阴、阳离子交换膜:按膜中活性基团的均一程度可分为异相膜(非均质),均相膜与半均相膜。
理论上讲均相膜优越,事实上由于各制膜厂技术水平不齐,生产经验不等,制出来的膜性能相关很大,即使同一家厂的产品由于批号不一样性能差别也不小。
本所通过试制比较确定采用上海化工厂生产的异相膜,该膜性能相对比较稳定。
(2)隔板:本所电渗析器隔板流进均为无回路短流形式。
其边框采用0.9毫米聚丙烯板冲压成型。
内烫二聚丙烯丝编织网构成水流通道,有时根据用户需要选用0.5或1.2毫米聚丙烯板加工成型(一般说隔板愈薄脱盐效果越好,但对进水水质要求也愈高)。
2.电极一般电渗析的电极采用石墨、铅、不锈钢材料,这些电极材料易得,造价低,制作方便;但电化学性能不好,寿命短。
电渗析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电渗析技术的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ff38c67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35.png)
电渗析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原理介绍电渗析技术(Electrodialysis,简称ED)是一种利用外加电场对溶液中的离子进行选择性分离的电化学分离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在溶液中放置正负极板,并施加电场,以使正负离子分别向相应的极板迁移,从而实现离子的选择性分离。
电渗析技术的核心装置是电渗析膜(Electrodialysis Membrane),它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能的薄膜材料。
常见的电渗析膜包括阳离子交换膜(Cation Exchange Membrane,简称CEM)、阴离子交换膜(Anion Exchange Membrane,简称AEM)和中间板(Spacer)。
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带正电荷的离子穿透,而阴离子交换膜只允许带负电荷的离子穿透,中间板则用于隔开膜片和增加膜片之间的通道。
应用领域1. 水处理电渗析技术在水处理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海水淡化,将海水中的盐分、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质去除,从而获得高质量的淡水。
此外,电渗析技术还可以用于污水处理,高效去除水中的离子污染物,提高水质。
2. 食品加工电渗析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主要是用于浓缩和分离。
通过对食品溶液施加电场,可以实现对溶液中的离子进行选择性分离,从而实现对溶液中某种成分的浓缩。
这种技术可以用于果汁的浓缩、酒精的提纯等。
3. 医药制造电渗析技术在医药制造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例如,在药物制造过程中,可以利用电渗析技术对药物溶液中的有机物质进行去除,从而提高产品的纯度。
此外,电渗析技术还可以用于药物的浓缩和分离。
4. 化工领域在化工领域,电渗析技术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离子液体的制备过程中,可以利用电渗析技术实现对离子的选择性分离和浓缩,从而提高产品的纯度。
此外,电渗析技术还可以用于对溶液中有害离子的去除,净化溶液。
5. 环境保护电渗析技术在环境保护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可以利用电渗析技术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害离子去除,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edi和电渗析
![edi和电渗析](https://img.taocdn.com/s3/m/1125362c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2c.png)
edi和电渗析
EDI和电渗析是两种非常重要的技术,它们在现代工业和医药产
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分别介绍EDI和电渗析以及它们的应用。
一、EDI技术
EDI是Electrodeionization的简称,即电极离子交换技术,是
一种通过电化学反应去除水中杂质的实用技术。
它主要采用电解的原理,将水分子分解成离子,并通过特殊的交换膜,将水中的离子和杂
质分离出去。
通过EDI技术,我们可以生产出高品质的纯水,并且可
以将废水进行处理,回收其中的水分和溶质,减少环境污染。
EDI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子、光伏、电镀、半导体、医药等工业领
域中。
在工业生产和实验研究中,纯水的质量对产品质量和实验精度
有着决定性影响,因此EDI技术成为这些领域中不可或缺的技术。
二、电渗析技术
电渗析技术是一种将离子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纯化技术,它基
于电场力和过滤作用,将离子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电渗析技术广泛
应用于制备纯的药品、化学品和食品,以及生产电子元件和电池等领域。
在医药领域中,电渗析技术可用于制备纯的药品和化学品,如注
射用药、口腔清洁剂等。
在化学和电池领域中,电渗析技术可用于分
离纯的化学物质和金属离子,以及制备高品质的电池。
总之,EDI和电渗析技术是现代工业和医药产业中不可或缺的技术,它们在提高产品质量、减少污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未来随
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EDI和电渗析技术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电渗析操作说明(一)2024
![电渗析操作说明(一)2024](https://img.taocdn.com/s3/m/755ca098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76.png)
电渗析操作说明(一)引言概述:电渗析是一种利用电场来分离溶液中离子和分子的技术。
本操作说明将介绍电渗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以便用户正确、安全地进行电渗析实验。
正文:1. 原理- 电渗析是利用电场的作用,通过选择性通透膜将离子或分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 电渗析装置通常由电解槽、两端电极和选择性通透膜构成。
- 电渗析过程中,正极吸引阴离子,负极吸引阳离子,使离子在电解槽中迁移,最终达到分离的目的。
2. 实验准备- 准备电渗析装置,包括电解槽、电极和选择性通透膜。
- 准备待处理的溶液,确保pH值和离子浓度符合实验要求。
- 检查电渗析装置的电极是否连接良好,膜是否完好无损。
3. 操作步骤- 安装选择性通透膜到电渗析装置中,确保膜面对正。
- 将溶液倒入电渗析装置中,注意不要超过膜的最大容量。
- 使用导线连接电解槽的两个电极,并接通电源。
- 根据实验要求设置适当的电流密度和运行时间。
- 开始电渗析实验,观察离子的迁移情况。
4. 实验注意事项-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安全,避免触摸电解槽和电极。
- 选择合适的电渗析膜,确保其选择性通透性能。
- 控制好电渗析的电流密度,避免电极和溶液产生剧烈反应。
- 根据实验需求调整运行时间,以获得较好的分离效果。
- 注意保持实验环境的清洁,避免杂质的干扰。
5. 结果分析- 根据电渗析实验的结果,判断溶液中离子或分子的分离情况。
- 分析离子或分子的迁移速率,推测其在电渗析过程中的选择性通透性。
- 结合其他分析方法,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结:本文介绍了电渗析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通过正确的操作和分析,电渗析技术可用于离子和分子的选择性分离和富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进行电渗析实验时,务必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实验的安全与准确性。
浅析电渗析技术
![浅析电渗析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1abcf9d16fc700aba68fc34.png)
目录
CONTENTS
01 电渗析技术(ED) 02 电去离子技术(EDI)
03 其他常见的电渗析 技术
01 电渗析技术(ED)
电渗析简介
渗析:利用半透膜的选择透过性来分离不同的溶质粒子的方式 电渗析:在电场作用下进行渗析
在外加直流电场作用下,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即阳离子可以 透过阳离子交换膜,阴离子可以透过阴离子交换膜),阴、阳离子分别向阳极和阴 极移动,移动过程中,若膜的固定电荷与离子的电荷相反,则离子可以通过,相同 则被排斥,从而实现离子的定向迁移,最终实现对溶液的浓缩、淡化、精制和提纯 的目的
02 电去离子技术(EDI)
电去离子技术简介
是一种电渗析和离子交换相结合的技术,就是在电渗析的淡水室装填阴、阳离 子交换剂,加速离子的移动去除
把TDS为1~20mg/L的水制成电阻只有8~17MΩ的超纯水
电去离子原理
电去离子的三个过程:
1、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的电渗析过 程;
2、离子交换过程:淡水室填充阴、阳 离子交换树脂(2:1),阴离子交换树脂中 的OH-与水中的阴离子( Cl- 等)交换, 同理,阳离子交换树脂中的H+与水中 的阳离子( Na+等)交换,被交换的离 子在直流电场的作用沿树脂球的表面迁 移,分别通过相应的离子在交换膜后进 入浓水室;
浓差扩散:由于浓缩室中NaCl浓度比淡化室高, 在浓度差的作用下, NaCl由浓缩室向淡化室中 扩散
水的渗透:水由淡化室透过膜向浓缩室中迁移
水的电渗透:离子在水中与水分子结合成水合 离子,在离子迁移过程中会携带一定数量的水 分子同时迁移
浓差极化水解:在电渗透过程中,电流密度和 离子扩散速度不相适应导致膜与水的界面上的 水分子解离成H+和OH-
电渗析原理与应用简介
![电渗析原理与应用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3841160ecc175527072208cc.png)
电渗析原理与应用简介1.引言电渗析(简称ED)是以溶液中的离子选择性地透过离子交换膜为特征的,一种新兴的高效膜分离技术。
它是利用直流电场的作用使水中阴、阳离子定向迁移,并利用阴、阳离子交换膜对水溶液中阴、阳离子的选择透过性(即阳膜具有选择透过阴离子而阻挡阳离子通过),使原水在通过电渗析器时,一部分水被淡化,另一部分则被浓缩,从而达到了分离溶质和溶剂的目。
电渗析利用半透膜的选择透过性来分离不同的溶质粒子(如离子)的方法称为渗析。
在电场作用下进行渗析时,溶液中的带电的溶质粒子(如离子)通过膜而迁移的现象称为电渗析。
利用电渗析进行提纯和分离物质的技术称为电渗析法,它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最初用于海水淡化,现在广泛用于化工、轻工、冶金、造纸、医药工业,尤以制备纯水和在环境保护中处理三废最受重视,例如用于酸碱回收、电镀废液处理以及从工业废水中回收有用物质等。
2.电渗析原理在外加直流电场作用下,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透过性(即阳膜只允许阳离子透过,阴膜只允许阴离子透过),使水中的阴、阳离子作定向迁移,从而达到水中的离子与水分离的一种物理化学过程。
原理是:在阴极与阳极之间,放置着若干交替排列的阳膜与阴膜,让水通过两膜及两膜与两极之间所形成的隔室,在两端电极接通直通电源后,水中阴、阳离子分别向阳极、阴极方向迁移,由于阳膜、阴膜的选择透过性,就形成了交替排列的离子浓度减少的淡室和离子浓度增加的浓室。
与此同时,在两电极上也发生着氧化还原反应,即电极反应,其结果是使阴极室因溶液呈碱性而结垢,阳极室因溶液呈酸性而腐蚀。
因此,在电渗析过程中,电能的消耗主要用来克服电流通过溶液、膜时所受到的阻力及电极反应。
例如,用电渗析方法处理含镍废水,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废水中的硫酸根离子向正极迁移,由于离子交换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淡水室的硫酸根离子透过阴膜进入浓水室,但浓水室内的硫酸根离子不能透过阳膜而留在浓水室内;镍离子向负极迁移,并通过阳膜进入浓水室,浓水室内的镍离子不能透过阴膜而留在浓水室中。
电渗析操作说明
![电渗析操作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f6b4220a59eef8c75fbfb3e8.png)
电渗析系统操作说明一、电渗析(ED)概述电渗析是一种利用荷电膜的选择透过性和电场力作用对水中的离子型物质进行分离而达到脱盐、浓缩等预期目的的一种膜分离设备。
电渗析器的主要部件为阴、阳离子交换膜、隔板、电极和直流电源四部分。
隔板构成的隔室为液体流经过的通道。
物料经过的隔室为脱盐室,浓水经过的隔室为浓缩室。
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阳离子透过阳膜,阴离子透过阴膜,脱盐室的离子向浓缩室迁移,浓缩室的离子由于膜的选择透过性而无法向脱盐室迁移。
这样淡室的盐分浓度逐渐降低,相邻浓缩室的盐分浓度相应逐渐升高。
经过这样的过程物料中的盐分得以脱除。
电渗析膜技术主要应用于化学制药工艺中物料的脱盐(灰份的去除),涉及的脱盐产品有阿斯巴甜、L-肉碱、碘海醇、甘露醇、各类氨基酸、各种糖类、有机酸、醇类等。
也可用于高含盐废水的进一步浓缩,含氨氮废水的零排放处理,电镀废液中的金属回收,冶金行业的废水回用等。
二、电渗析安装示意图1、膜堆组装顺序:铁夹板-绝缘橡皮-电极板A-极室格网及极框-极膜-隔板正-阴膜-隔板反-阳膜-隔板正-阴膜-隔板反-……阴膜-隔板反-极膜-极室格网及极框-电极板B-绝缘橡皮-铁夹板。
膜堆组装顺序图2、组装过程请注意隔板的正反和膜片的交替顺序,防止浓淡水室的混料。
3、紧固夹紧螺杆时,首先从电渗析中部的螺杆开始上紧螺母,要求对角上紧并均匀用力,切不可单边用力过猛。
4、上紧螺杆后,再把电渗析器用起吊设备吊起,安装到支撑架上。
过程中需要注意电渗析器的重心位移,防止砸坏设备和造成人员的受伤。
-4-·5、电渗析器安装完毕后,将极水管、浓水管、淡水管和相应的电渗析器上的接口连接牢固。
电渗析管路连接图三、电渗析器进料要求:料液温度:5~40℃PH:2~12浊度<0.3mg/L高锰酸钾指数<3mg/L游离氯< 1.5mg/LFe3+<0.3mg/LMn2+<0.1mg/L进电渗析器之前,料液需经精度小于2微米过滤器过滤。
电渗析(ED)实验装置操作说明
![电渗析(ED)实验装置操作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8c6f718c71fe910ef12df813.png)
电渗析(ED)实验装置操作说明一.实验设备1.电渗析:IONICS ,USA2.膜片型号:①ANION MEMBRANE:AR103DQP②CATION MEMBRANE:CR09EXMP③NUMBER:12SET二.实验料液Dilute tank:7.2L(古龙酸+30%NaOH),PH:7.0左右。
Concentrate Tank: 7.2L WaterElectrode Tank: 3L 1% NaSO4溶液三.操作过程1.料液中如有杂物或结晶,应先进行过滤后,方能加入水箱,以防膜片堵塞。
2.配置及量取溶液,加入对应的水箱古龙酸溶液—Dilute 水箱纯水—Conc 水箱NaSO4溶液—极水水箱3.启动泵浦,调整压力①打开泵浦开关(POWRE),先对料液进行搅拌,4分钟后可对母液取原样②打开膜堆开关(STACK SWITCH),将电压调节至26V左右。
③调节压力及流量,并保持压力的稳定浓水(CONCENTRATE):0.8bar-0.9bar母液(DILUTE):0.8bar-0.9bar极水(ELECTRODE):0.8bar-0.9bar④记录相应的数据每3-4小时,记录相应的运行数值(主要有:时间、电压、电流、电导、PH值、流量、压力、温度等),以便对运行过程进行分析。
每3-4小时,取样一次,约10ML。
⑤当母液的电导下降至5.0左右时,跟据其数值下降速度,基本可以停机。
⑥量取每个水槽中的体积,并做相应的记录(量取体积时,应注意将管道中残留的有效液体逼出。
四.膜堆的清洗1.关闭膜堆的启动开关,将变压器调至零点。
2.首先用1%的HCL溶液清洗,体积约4L,时间约15分钟。
3.其次用水清洗(注意先将管道中残留的HCL溶液顶出),5分钟左右。
4.再次用5%NaCL+0.2%NaOH溶液清洗,体积约4L,时间约15分钟。
5.最后再次用水清洗(注意先将管道中残留的5%NaCL+0.2%NaOH溶液顶出),清洗时间约5分钟即可。
电渗析(ED)装置介绍
![电渗析(ED)装置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169bac9102d276a200292ebc.png)
开源拓展 精诚超越
电渗析法除盐工艺系统介绍 二
a.直流式除盐 原水流经一台或多台串联的电渗析器后,即能达到要求的水质。该法的优
点是可连续制水、管道简单;缺点是定型设备的出水水质随原水含盐量而变。 b.循环式除盐
将原水在电渗析器和水箱中多次循环,以达到所需出水的水质。其缺点是需 设置循环水泵和水箱,并只能间歇供水。 c. 部分循环式除盐
电渗析器运行数据 一
日期
8月31日
时间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试验机运行记录表
放流口电导
3530 3510 3510 3530 3510 3510 3510
浓水箱电导
3610 3610 3590 3580 3580 3580 3580
淡水箱电导
浓水箱电导 3750 3800 3800 3800 3720 3770 3770 3980 4100 4030 4030 4070 4080
淡水箱电导 761 925 918 891 913 942 1000 1048 901 926 916 971 966
开源拓展 精诚超越
工程案例 一
开源拓展 精诚超越
1-1
2-2
4-4
250
240
3.25 >0.25
40
60
>90
190220
140
70100
40
60
45
930 x1600 x1450
930 x1600 x1550
930 x1600 x1600
400x1600x0.8
2-2
3-3
4-4
225
300
电渗析(ED)技术和电去离子技术(EDI)的应用研究
![电渗析(ED)技术和电去离子技术(EDI)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f85a5ca195f312b3169a5b3.png)
电渗析(ED)技术和电去离子技术(EDI)的应用研究作者:杨飞黄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年第05期摘要:电渗析技术是膜分离技术之一,具有低能耗、高效率、连续运行、环境友好等显著优点,在多个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
电去离子技术是在普通电渗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广泛应用于纯水和超纯水的制备。
本文着重介绍了电渗析技术和电去离子技术在水处理、食品和化工等方面的应用,并简要探讨了电渗析技术及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电渗析;电去离子;离子交换膜;应用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1 电渗析技术的简介电渗析是在外加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使离子从一部分水中迁移到另一部分水中的物理化学过程。
ED作为一种工业技术,其真正发展时期是从1950年美国人W·Juda发明了对阴、阳离子分别具有选择透过性能的阴、阳离子交换膜后才开始的。
我国的ED技术起步于1958年,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研制出了纸质均相阴、阳离子交换膜,此膜曾用于从自来水ED脱盐制取初级脱盐水。
2 电渗析原理ED是在直流电场作用下溶液中带电离子通过半透膜的迁移过程,是一种物质分离方法,其中离子交换膜和直流电场是ED分离方法不可缺少的两个条件。
电渗析主要用于水溶液脱盐或浓缩。
ED脱盐原理如图1所示。
图1是由阳、阴膜交替排列在一对阴、阳电极之间构成的电渗析槽,有10个隔室。
将NaCl溶液分别通入这10个隔室中,加直流电压。
在电场力作用下,带正电荷的Na+离子和带负电荷的Cl-离子将分别向阴、阳两极移动。
因为离子交换膜对离子具有选择透过性,水中所有的Na+离子向阴极移动时和所有的Cl-离子向阳极移动时,2,4,6,8,10室中的Na+离子和Cl-离子分别通过阳膜和阴膜到各自邻室,从而达到脱盐的目的。
因此,2,4,6,8,10室称为淡化室或脱盐室,从淡化室汇总出来的水称为淡水或脱盐水;1,3,5,7,9室中的Na+和Cl-离子在迁移过程中被阴阳膜阻挡而留在本室中。
双极膜电渗析技术介绍
![双极膜电渗析技术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8a01b5c0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29.png)
双极膜电渗析技术介绍电渗析(ED)是一种利用离子在直流电场下迁移作用的电化学分离过程,广泛应用于系统的脱盐或盐浓缩。
电渗析是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利用阴、阳离子交换膜对溶液中阴、阳离子的选择透过性,使溶液中呈离子状态的溶质和溶剂分离的一种物理化学过程。
如下图所示,当含盐水通过由阴、阳离子交换膜及浓、淡水隔板交替叠装,且在两端设置电极而成的电渗析的隔室时,在直流电场作用下产生离子定向迁移,即阳离子向阴极方向迁移,阴离子向阳极方向迁移,由于离子交换膜具有选择透过性,阴离子交换膜只能让阴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只能让阳离子通过,结果淡水室中的阴离子向阳极方向迁移,透过阴膜进入浓水室,阳离子向阴极方向迁移,透过阳膜进入浓水室;而浓水室中的阴、阳离子,虽然也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分别向阳极和阴极方向迁移,但由于受到隔室两侧阳膜和阴膜的阻挡,无法迁出浓水室,从而留在浓水室中,这样,浓水室因阴、阳离子不断进入而浓度提高,淡水室因阴、阳离子不断移出而使浓度下降,通过隔板边缘特制的孔,分别将各浓、淡隔室的水流汇聚引出,便产生两股主水流,脱盐水和浓缩盐水。
电渗析脱盐原理图双极膜电渗析双极膜电渗析(BPED)是一种利用离子在直流电场下迁移作用的电化学分离过程,广泛应用于带电介质与不带电介质的分离。
双极膜电渗析是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利用阴、阳离子交换膜对溶液中阴、阳离子的选择透过性,使溶液中呈离子状态的溶质和溶剂分离的一种物理化学过程。
双极膜一般由阴离子交换树脂层(AL)、阳离子交换树脂层(CL)和中间催化层组成。
如图1所示,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阴、阳膜复合层间的H2O被电解成H+和OH-并分别通过阳膜和阴膜,作为酸H+和碱OH-离子的来源。
图1双极膜H2O电解成H+和OH-原理图图2 双极膜NaSO4转换H2SO4和NaOH原理图如图2所示,硫酸钠进入盐室时,在直流电场作用下,硫酸根通过阴膜迁移至酸室,遇到双极膜的阴膜面,由于阳膜面带负电,所以硫酸根无法继续迁移,留在酸室,跟双极膜阳膜面分解出的氢离子结合生成硫酸。
电渗析技术及其应用
![电渗析技术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cd530b0f121dd36a22d8204.png)
常见电渗析技术
1.无极水电渗析
无极水电渗析的主要特点是 取消了传统电渗析的极室和 极水,原水利用率可达70%以 上,吨水耗电较常规电渗析 节省1/3左右。
该装置在运行方式上采用频 繁倒极,全自动操作。单台 多级多段配置,脱盐率可达 99%以上。
2.无隔板电渗析
电渗析器自发明以来 , 一直 采用浓淡水隔板、离子交换 膜和电极等部件组装而成。 无隔板电渗析器,由 JM 离子 交换网膜和电极为主要部件 组装而成的新型电渗析器。 相同条件下与有隔板的电渗 析器比较,脱盐速率快,电 耗可降低20%以上。
THANKS
[1]万诗贵,肖心良,彭希仁.铜钝化废液的再生回收与循环利用[J]. 南昌航空 工业学院学报,1997,11( 2) : 67 - 72. [2]Njau K N. Electrochemical removal of nickel ions from industrialwastewater[J]. Chem Eng J,2000,79( 3) : 187 - 195. [3]王方. 回收重金属废水用电去离子技术研究进展[J]. 工业废水处理,2008, 12,28( 12) : 1 - 4.
[ 4]Grabowski A, Zhang G Q, Strathmann H, et al. The production of high purity water by continuous electrodeionization with bipolar membranes : Influence of the anion - exchange membrane permselectivity[J]. 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2006,( 281 ) : 297 -306.
电渗析(ED)装置介绍
![电渗析(ED)装置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169bac9102d276a200292ebc.png)
开源拓展 精诚超越
电渗析法除盐工艺系统介绍 五
电渗析的一般应用行业
电渗析装置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力、化工、电子、环保、医药、纺织、食品等行业,获得令 人满意的经济效益,具体用途主要有: 1、海水、苦咸水淡化制取生活饮用水。 2、制取啤酒、汽水、纯净水等饮料用水。 3、制取低压锅炉用水。
如下图所示。由于这种膜的化学性能是均匀的,膜的各部分具有相 同特性,是单相的,故叫均相膜。
半均相膜的聚合电解质与成膜材料混合得十分均匀,它的化学性能的 均匀性可以大为提高,但两者之间没有化学结合。
开源绍 三
开源拓展 精诚超越
电渗析膜(离子交换膜)介绍 四
电渗析膜实例图
开源拓展 精诚超越
电渗析装置介绍 三
电渗析器组装方式示意图
开源拓展 精诚超越
电渗析装置介绍 四
四 电渗析器实例图
开源拓展 精诚超越
电渗析装置介绍 五
五 极化与沉淀
在电渗析器的膜界面现像中,极化 现像主要发生在阳膜的淡室一侧,而 另一沉淀现像则主要发生在阴膜的浓 室一侧。
当阴膜室一侧出现水的离解,产生 的OH离子适移通过阴膜进入浓室, 使浓水的PH值上升,出现CaCO3 以至Mg(OH)2的沉淀现像。这些 沉淀产物附着于膜表面,从而增加 膜电阻,加大电能消耗,减小膜的 有效面积,降低出水水质,影响 正常运行正常。
这种膜中的聚合电解质并不是连 续的,它的化学性能不均匀,如下图 所示,在膜和电解质之间为成膜材料 所充满,故叫异相膜, 膜中离子的迁 移或靠聚合电解质颗粒之间的接触, 或借颗粒之间存在的溶液,成当两者 同时存在时发生。
电渗析法
![电渗析法](https://img.taocdn.com/s3/m/d1f97817bcd126fff7050bae.png)
电渗析法(electrodialysis【ED】)是利用离子交换膜进行海水淡化的方法。
离子交换膜是一种功能性膜,分为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简称阴膜和阳膜】。
阳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阴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这就是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
在外加电场的的作用下,水溶液中的阴,阳离子会分别向阳极和阴极移动,如果中间再加上一种交换膜,就可能达到分离浓缩的目的。
电渗析法就是利用了这样的原理。
基本原理和特点电渗析器中交替排列着许多阳膜和阴膜,分隔成小水室。
当原水进入这些小室时,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溶液中的离子就作定向迁移。
阳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而把阴离子截留下来;阴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而把阳离子截留下来。
结果使这些小室的一部分变成含离子很少的淡水室,出水称为淡水。
而与淡水室相邻的小室则变成聚集大量离子的浓水室,出水称为浓水。
从而使离子得到了分离和浓缩,水便得到了净化。
电渗析和离子交换相比,有以下异同点:(1)分离离子的工作介质虽均为离子交换树脂,但前者是呈片状的薄膜,后者则为圆球形的颗粒;(2)从作用机理来说,离子交换属于离子转移置换,离子交换树脂在过程中发生离子交换反应。
而电渗析属于离子截留置换,离子交换膜在过程中起离子选择透过和截阻作用。
所以更精确地说,应该把离子交换膜称为离子选择性透过膜;(3)电渗析的工作介质不需要再生,但消耗电能;而离子交换的工作介质必须再生,但不消耗电能。
电渗析法处理废水的特点是;不需要消耗化学药品,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应用电渗析法最先用于海水淡化制取饮用水和工业用水,海水浓缩制取食盐,以及与其它单元技术组合制取高纯水,后来在废水处理方面也得到较广泛应用。
入在废水处理中,根据工艺特点电渗析操作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由阳膜和阴膜交替排列而成的普通电渗析工艺,主要用来从废水中单纯分离污染物离子,或者把废水中的污染物离子和非电解质污染物分离开来,再用其它方法处理;另一种是由复合膜与阳膜构成的特殊电渗析分窝工艺,利用复合膜中的极化反应和极室中的电极反应以产生H+离子和OH-离子,从废水中制取酸和碱。
几种常见的电渗析技术解析
![几种常见的电渗析技术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656ed2e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3f.png)
几种常见的电渗析技术解析电渗析(ED)是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带电离子透过离子交换膜定向迁移,从水溶液和其他不带电组分中分离出来,从而实现对溶液的浓缩、淡化、精制和提纯的目的。
目前电渗折技术己发展成一个大规模的化工单元过程,在膜分离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广泛应用于化工脱盐,海水淡化,食品医药和废水处理等领域,在某些地区已成为饮用水的主要生产方法,具有能量消耗少,经济效益显著;装置设计与系统应用灵活,操作维修方便,不污染环境,装置使用寿命长,原水的回收率高等优点。
1.1填充床电渗析(EDI)填充床电渗析又称电脱离子法(Electrodeio-nizattono简称EDI)。
它是将电渗析法与离子交换法结合起来的一种水处理方法,即在电渗析的除盐室中填充阴阳离子交换剂,利用电渗析过程中极化现象对离子交换填充床进行电化学再生,它兼有电渗析技术的连续除盐和离子交换技术深度脱盐的优点,又避免了电渗析技术浓差极化和离子交换技术中的酸碱再生等带来的问题。
1.2倒极电渗析(EDR)EDR的原理和电渗析法基本是相同的,只是在运行过程中,EDR 每隔一定的时间,正负电极极性相互倒换一次(国内电渗析器一般2~4h倒换一次),因此称现行的倒极电渗析为频繁倒极电渗析。
EDR系统是由电渗析本体、整流器及自动倒极系统三部分组成的,其倒极一般分以下三个步骤:(1)转换直流电源电极的极性,使浓、淡室互换,离子流动反向进行;(2)转换进、出水阀门,使浓、淡室的供排水系统互换;(3)极性转换后持续1~2min,将不合格淡水归入浓水系统,然后浓、淡水各行其路,恢复正常运行。
倒极电渗析器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电渗析操作电流和水回收率,延长了运行周期在饮用水净化和锅炉补给水处理等有广泛的应用。
1.3高温电渗析高温电渗析是将电渗析的进水温度加热到80℃,使溶液的粘度下降,扩散系数增大,离子迁移数增加,有利于极限电流密度的大幅增大,从而提高电渗析器的脱盐能力,降低动力消耗,从而降低处理费用,尤其是对有余热可利用的工厂更为适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渗析ED技术及操作简介
字体大小:大| 中| 小2006-08-22 13:52 - 阅读:1393 - 评论:2
电渗析原理
电渗析器是在外加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当含盐分的水流经阴、阳离子交换膜和隔板组成的隔室时,水中的阴、阳离子开始定向运动,阴离子向阳极方向移动,
阳离子向阴极方向移动,由于离子交换膜具有选择透过性,阳离子交换膜(简称
阳膜)的固定交换基团带负电荷,因此允许水中阳离子通过而阻挡阴离子,阴离
子交换膜(简称阴膜)的固定交换基团带正电荷,因此允许水中的阴离子通过而阻挡阳离子,致使淡水隔室中的离子迁移到浓水隔室中去,从而达到淡化的目的。
电渗析器通电以后,电极表面发生电极反应,致使阳极水呈酸性,并产生初生态的氧O2和氧气Cl2。
阴极水呈减性,当极节水中有Ca=+和Ng++时由生成CaCO3和Ng(OH)2水垢,结集在阴极上,阴极室有氧气H2排出。
因此极水要畅通,不断排出电极反应产物,有利于电渗析器正常运行。
三、电渗析的结构
电渗析不论其规格怎样,形式如何,均由膜堆、电极、夹紧装臵三大部件组成。
1.膜堆
一张阳膜、一张隔膜、一张阴膜,再一张隔板组成一个膜对,一对电极之间所有的膜对之和称膜堆。
它是电渗析器的心脏部件,也是电渗析器性能好、坏的关键部件。
在此简单介绍组成膜对零件的主要材料:
(1)阴、阳离子交换膜:按膜中活性基团的均一程度可分为异相膜(非均质),均相膜与半均相膜。
理论上讲均相膜优越,事实上由于各制膜厂技术水平不齐,生产经验不等,制出来的膜性能相关很大,即使同一家厂的产品由于批号不一样性能差别也不小。
本所通过试制比较确定采用上海化工厂生产的异相膜,该膜性能相对比较稳定。
(2)隔板:本所电渗析器隔板流进均为无回路短流形式。
其边框采用0.9毫米聚丙烯板冲压成型。
内烫二聚丙烯丝编织网构成水流通道,有时根据用户需要选用0.5或1.2毫米聚丙烯板加工成型(一般说隔板愈薄脱盐效果越好,但对进水水质要求也愈高)。
2.电极
一般电渗析的电极采用石墨、铅、不锈钢材料,这些电极材料易得,造价低,制作方便;但电化学性能不好,寿命短。
本所产品电极使用优质钛为基材、表面涂履镣、铱等稀土金属,具有电化学性能好,耐腐蚀、寿命长、形状如图四所示。
3.夹紧装臵
4.夹紧装臵是十使用电、膜堆连成整体并防止内外泄漏。
一般有铸铁和钢板二种。
本所采用钢板焊
型钢结构。
因钢板有弹性能局部变形,即使隔板,膜厚度不均,也不会泄漏。
拉杆螺栓有炭钢、不锈钢二种。
四、电渗析器的组装方式
1.电渗析器组装方式说明:
在实际工作中,常用极和段来区分电渗析器的不同组装形式。
二对电极之间的膜堆称为一极;水流方向一致的一个膜堆称为一段。
对某一种规格电渗析器来说,增加段数,就等与加长脱盐流程,也就能提高脱盐效率,但同时降低一些淡水产量,增加膜对数,可提高淡水产量,增加极数可降低额定电压,便于整流器选型。
总之,选用什仫型的电渗析器,应视原水水质要求、淡水产量、水温、安装场地、投资情况等进行综合考虑。
2.电渗析器组装方法有多种,现举例如下三种:
(1)一级一段组装法:
先将夹紧装臵甲平放在支架上,然后按顺序放在绝缘橡皮、端电极(带有配水框,多孔板于端极中析),极膜,浓水隔板(称甲),阴膜,淡水隔板(称乙),然后按阴膜,浓水隔板,阴膜,淡水隔板直至应装膜对数,最后在淡水隔板上再放极膜,渎电极(带有配水框,多孔板于端电极中),绝缘橡皮,夹紧装臵乙,用螺杆锁紧,锁紧时应先将夹紧装臵的中间拧紧,在拧紧两边的螺杆,用力须均匀以使其平整,式运行的应将其翻转90度。
(2)一级多装发:
先将一级一段组装,但在改向时有所不同,即装到第一段所需膜对数时,上面原应是淡水隔板(乙),此时改成换向隔板(乙),赌注浓水进水孔,放阳膜,再放改向隔板(甲)堵住淡水进水孔,仍按顺序放阴膜,隔板(乙)阳膜、隔板(甲),结尾与一级一段相同。
(3)多级与多段组装法:
开始与上述相同,第二级安装时,放共电极(多孔板嵌与共电极中)、极膜、淡水隔板(注意:第二级不应放浓水隔板),第二级应以浓水隔板结束,第三级时放共电极(多孔板嵌于共电极)、极膜,此时改放浓水隔板,即一、三级起始是浓水隔板,二、四级其始是浓水隔板,电极两边第一张膜总是阳膜。
五、电渗析器进水水质要求
1. 电渗析器进水水质指标:
(1)水温 5~40℃
(2)耗氧量<3mg/L(KmnO4法)
(3)游离碌<0.2mg/L
(4)铁< 0.3mg/L
(5)锰< 0.1mg/L
(6)浊度< 1mg/L
(7)污染指数(SDI)< 10
2.水中有害成分对电渗析器性能的影响
进水中有害成分对电渗析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在设备的水流通道和空隙中产生堵塞现象,水流阻力的不均匀改变也会使浓水室和淡水室中的水压不相等,严重时会使膜面破裂。
水中夹带的砂粒也会使膜产生机械性破损。
(2)水流通过电渗析隔板时,水中悬浮粘附在膜面上,成为离子迁移的一障碍,促使膜电阻增加和水质恶化。
电渗析膜是细菌的有机养料,水中所含细菌转移到膜面上繁殖,也会产
生上述后果。
(3)水中带极性有机物被膜吸附后,会改变膜的极性,并使膜的选择透过性降低,膜电阻增加。
(4)高价金属离子(如铁、锰)会使离子交换膜中毒;游离禄使阳膜产生氧化,进水硬度高时会导致极化的沉淀结垢。
故进电渗析器水的处理主要对象是天然水中的悬浮物质和胶体物质,其中包括无机物,有
机物和细菌等。
六、电渗析器操作规程
1.开车运行(包括调试前)准备:
(1)检查原水槽、中间槽有无杂物;
(2)检查电渗析器的管路是否接错、有无泄漏、电路系统是否接触正常,电器各开关及仪表指示是否在准备开车的正常位臵;
(3)检查电渗析器本机有无金属杂物及周围环境是否整洁。
2.操作步骤:
开车步骤
(1)打开进水总管回流阀及本机上放气阀、关闭浓、淡、极水阀;
(2)使本机出口浓、淡水均排空(或回流入原水池,或回流浓水循环池);
(3)开启水泵,缓慢地同时开启浓、淡极水阀。
逐步升高进水压力,达到额定流量,调节好流量;
(4)开启整流器,逐步升高电压到预定的操作电压值;
(5)测定淡水出口水质,待水质合格后,操作隔膜阀使淡水进入淡水槽。
停车步骤
(1)打开淡水排空伐,同时关闭淡水隔膜伐;
(2)电压降至零,切断整流器电源;
(3)继续通水2-3分钟后,打开进水管总回流伐,关闭浓、淡、极水伐;
(4)停泵。
倒换电极操作步骤:
(1)将淡水排空伐打开,使淡水排空(或排入浓水系统);
(2)使电压降至零;
(3)继续通水2-3分钟后,按下倒相按纽。
逐步升高电压至操作值;
(4)测定淡水水质等合格后,操作隔膜伐,使3淡水进入淡水池(槽)。
注意事项:
(1)开车时先通水后通电,停车时先停电后停水;如果采用浓水循环工艺,在运行中绝对不可将浓水或淡水泵单独一只关闭。
(2)开车或停车时,要同时缓慢开启或关闭浓、淡、极水阀门,以保证膜两侧受压均匀。
(3)淡水压要稍高于浓水压力(一般高于0.01Mpa).
(4)要缓慢开、闭阀门,防止突然升高或降压,致使膜堆变形。
(5)电渗析器通电后膜上有电,切勿碰摸膜堆,以免触电或损坏膜堆。
(6)进电渗析器浓、淡水的压力不得大于0.3Mpa.
(7)电渗析器在运行中,由于局部膜面的极化或浓水中碳酸钙、硫酸钙浓度处于过饱状态(特别在浓水循环流程中)。
使得水流通道内发生结垢现象,
定期换电极极性。
一般3-4小时倒换一次,操作步骤为;开启浓水伐,关闭淡水出口伐,降低整流器输出电压,并倒换电极极性,逐步升高电压到原工作电压,检测淡水水质合格时,开启淡水伐,其间一般为5-10分钟(视脱盐流程长短而定)。
控制浓水浓缩倍数,浓水的排放可直接从浓水箱排到地沟,也可以用浓水作为极水再排放。
由于浓水的浓度比较高,pH也较高,因此其结垢倾向是应该注意的,为了防止水垢,可以在浓水箱中适当加酸HCL,使浓水pH保持4-6之间。
浓水回收率不得大于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