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能力结构的建构_张波

合集下载

数字时代教师教学能力的标准框架

数字时代教师教学能力的标准框架

数字时代教师教学能力的标准框架打开文本图片集摘要:教师专业化发展体系正随着技术的融入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尤其是“互联网+”带给教育领域技术与思维的变革,正驱使其构建与信息社会人类学习方式相适应的教师教学能力标准与发展的新体系。

为顺应发展“数字智慧”生存技能的时代变革,教师须在基于“教育+信息技术”思维方式下做出能力要素的扩充,以及在基于“互联网+教育”思维方式下进行能力要素的重组。

通过比较分析美国NBPTS专业教师教学标准、IBSTPI教师教学通用能力标准等四个典型的教师教学能力专业标准在背景信息、内容维度、借鉴特点及应用范围四个方面的要素发现,数字时代教师教学能力应聚焦于教师课程实践教学中的有效教学意识、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学术研究三个核心维度。

同时分析借鉴国内外数字时代教师教学相关的五个典型标准后得出,数字化环境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标准框架应从ICT融入教学的意识、素养、能力和研究四个内容维度,以及教师专业发展进程中的应用、深化、创新三个连续阶段进行构建。

在该能力框架中,教师的教学应是技术与教学融合式的创新,是面向技术重组学习环境并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来促进课堂教学成效,从而发展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思考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

关键词:数字时代;教师教学能力;数字化环境;教学能力标准教师专业化体系由于信息技术的融入,正在发生着急剧的变革。

特别是数字化学习方式融入社会生活后,学习者突破了传统教学的线性束缚,其学习时间碎片化、学习方式灵活性、学习空间的多样性以及知识建构的主动性特征促使教学的非线性、非程序化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数字时代教师的教学不再是技术与教学方法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面向更加复杂学习环境的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式创新。

“互联网+”概念更促使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与传统产业相结合,特别是在其融入教育领域后,学习环境将在技术驱动下逐渐走向智能,而与之相适应的教师教学能力的核心要素、标准框架、发展路径等关键问题都亟需做出创新性地回应。

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

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

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
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科知识结构。

教师需要掌握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包括理
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理论知识包括本学科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研
究方法等等;实践经验包括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资源等等。

2. 教育理论和方法结构。

教师需要掌握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如教学设计、教学评价、教学策略等等,以便能够开展高水平教
学活动。

3. 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结构。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发展阶段和
心理特点,以便能够更好地配合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开展教学。

同时,
教师也需要掌握教育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方法,以便能够更好地
控制和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

4. 教育技术结构。

教师需要了解和应用教育技术,采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

5. 交流沟通能力结构。

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包
括掌握各种交流方式和方法、具备较强的语言和表达能力、具备较高
的聆听能力等,以便能够与学生和家长进行良好的互动和沟通,有效
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

6. 团队合作能力结构。

教师需要具备团队合作能力,包括组织
管理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团队领导能力等,以便能够与同事、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合作,共同推动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需要教
师在不断努力和积累中逐步完善和提高。

简述教师专业发展中专业能力的基本结构

简述教师专业发展中专业能力的基本结构

教师专业发展中,专业能力的基本结构是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这四个方面构成了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是教师全面职业素养的体现。

一、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中最基本的能力。

它包括了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实施、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等方面。

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教学理论、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践,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不断反思和总结教学中的问题,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能力。

二、教育管理能力教育管理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中同样重要的能力。

教育管理能力包括班级管理、学校管理和教育行政管理能力。

教师要具备良好的班级管理能力,才能有效地组织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学校管理能力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融入学校组织,参与学校管理工作;教育行政管理能力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育教学工作,与学校、家长和学生进行有效沟通。

三、教育科研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中比较高级的能力。

教育科研能力包括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教育政策研究能力和教育实践研究能力。

教师要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才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还可以积极参与教育改革,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社会服务能力教师作为社会公益性职业的代表,要具备较强的社会服务能力。

他们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成长,加强与家长和社会单位的联系,主动参与社会服务活动,为社会传播正能量。

总结回顾在教师专业发展中,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

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基本结构,教师需要全面提升这些能力,才能更好地为学生和社会服务。

教师要不断地修炼自己的情操品质,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做一个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文章写手,我对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专业能力有深刻的认识。

教师是培养国家栋梁的重要人才,他们的专业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国家的未来。

我认为教师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论教师课程能力的结构模型及提升方略

论教师课程能力的结构模型及提升方略
准备 和课程技能三部分组成 [。赵文平 根据人类 的活 1 ] 动将教 师课程 能力分 为课程认知 能力 、课 程实践 能力 化之嫌 ,扩 大了教 师课程 能力 的应有之 意。吴 惠青 、 刘迎 春根据教 师课程 实践 活动 ,把 教师课程能力划分 师课程能力也要在课 程实践 活动中表现出来 。因此 , 教师课 程能力与教师的课程 活动密切相关 ,既要 在课
笔者认为 ,教师的合作 能力 、研究能力和学习能 予很 大的关 注 ,既缺乏对教师课 程能力宏观和整体的 力等是制约教师课程能力发展的重要 因素 。如果把这
把握 ,又缺乏具体 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而加强对教 些能力也归结为教师的课程能力 ,无疑把教师课 程能 师课 程能力 规律的探索 ,有利于我们更 深入地了解其 力泛化 了。所 以,教师的课 程能力应包括课程设 计能 本质 ,从 而科 学地 拟定教 师课程 能力提升的 目标 ,帮 力 、课 程实施 能力 和课程评价能力三个方面 。 助教 师更加 清晰地 驾驭和运用课 程。笔者拟从解读教 师课程 能力 的构成要 素与特征出发 ,在对教师课程 能
能力发展与课程改革是相 互联系 、相辅相成 的 ,改革
( )教师课 程能力 的结构 模型 - 教师 的课程能力有其 自身的能力结构。这里尝试
是在不断的超越 、更新和发展 ,教师课程能力也处 于
不断发展 和完善之中。因此 ,教师课程能力 的发展没 将教师 的课程能力结构细化 为能力 阶段 、能力类型和 有终点 ,但 有一定 的趋 向性 ,它总是要与教育改革和 实践 纬度三个部分 。笔者为 了使 问题更加 明晰化 ,尝
第 2 3卷 第 6 期 20 年 1 08 2月
天 中 学 刊
J u a f a z o g o r l nh n n o Ti

教师职业能力框架的建构与应用

教师职业能力框架的建构与应用

教师职业能力框架的建构与应用教师作为教育领域中的重要一员,承担着培养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品德、引领思想等重要任务。

而教师的职业能力则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为了更好地指导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高其教学水平,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师职业能力框架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职业能力框架是指对教师所需具备的各方面能力进行分类和呈现的体系结构。

在建构教师职业能力框架时,需要考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所需展现的个人素养、专业知识、教学能力、评价能力、管理能力等各个方面能力。

通过明确这些能力的具体要求和发展路径,可以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指导,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评价提供了依据。

教师职业能力框架的建构首先需要明确定义教师所需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专业能力。

比如,教师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学热情、责任心、团队精神等基本素质;同时还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较高的教育教学能力、灵活的教学方法、有效的评价能力等专业技能。

在建构教师职业能力框架时,这些基本素质和专业能力应该是首要考虑的内容。

其次,在建构教师职业能力框架时,需要考虑到不同教师在不同教学阶段和不同学科领域的特点和需求。

不同教学阶段和学科领域对教师的要求各有不同,因此在建构教师职业能力框架时需要进行差异化设计,以适应不同教师群体的特点和需求。

比如,中小学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学生管理能力和课堂管理能力;而高等教育教师则需要更强的学科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

另外,在建构教师职业能力框架时,还需要考虑到教师个人的发展需求和职业发展路径。

教师职业生涯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在不同阶段教师需要具备不同的能力,因此教师职业能力框架应该具有一定的发展性和包容性,以适应教师个人的发展需求和职业规划。

教师职业能力框架的建构离不开实际的教学实践和反馈。

只有将教师职业能力框架与实际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指导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高其教学水平。

建构教师职业能力框架的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和培训体系,为教师提供专业性的反馈和培训支持,帮助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

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途径和方法_张波

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途径和方法_张波

教 师
种职业素质,就很难实现教学目标、完 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很难在学生面前树 立威信,因此,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 专业素养的真实体现,是教师提高教学 质量的核心因素。遗憾的是,据多项调
有效指导学生的学习、科学评判学生学 业成绩等方面的能力的提高。与此同 时,也可针对学科特点和教师各自不同 的教学能力状况,依照教师个人意愿和 需求,为教师个人制定具体的教学能力

教学骨干等,常集中在青年教师这个群 主动性,引导教师逐步建立综合、系统、 示,教师对这八种能力的同意列项率均
体并且是部分能力比较强的青年教师 整体优化的教学能力结构,使教师的教 在 83%以上。其中支持率最高的是讲
身上。这种“锦上添花”的做法,自然无 学能力朝着社会尤其是未来社会所期 授能力(96.52%),其次是把握课程标
像,让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认识自 究竟应包括哪些内容,迄今为止,尚没 教师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更有赖于教
己教学的不足,找准自己教学能力的欠 有一致的结论。有人认为,教师的教学 师个人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执着以及
缺之处,通过反复的、持续不断的课堂 教学改进,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课堂教学是教师锤炼教学能力的最佳 途径,教师个人的主观努力是提高自身 教学能力的最根本保证。
二、开展以能力训练为目标
方 法
识、娴熟的教育技能和良好教学能力的 综合体现。依据心理学能力与活动相适 应的理论,在上述教师的专业情意、专 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中,与教师教学实践 活动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教师的教学能 力。换句话说,教师的教学能力更多地 依赖于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并对教师 的教学实践活动起作用。如果对能力与 活动的关系做进一步的辩证分析,就会 发现,并不是任何活动都会使人的能力 发生预期的变化,这往往取决于活动的 性质、目的的指向性和活动的频率。由 此可见,开展什么样的活动、制定什么 样的活动计划、通过活动的开展达到一

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研究综述

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研究综述

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研究综述作者:周琬謦来源:《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01期摘要:从教学能力的内涵、教学能力的构成、教学能力结构、教学能力结构优化及教学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等四个方面,对我国关于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的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论述,明确教学能力的含义与特点,归纳教学能力构成的十种划分方式和对应的教学能力子集、教学能力结构的五种建构方式和对应的结构模型(体系),分析研究现状与局限,提出研究的拓展方向。

关键词:教学能力结构;教学能力构成;综述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18)01-0029-07教学能力是决定教师作用和地位的核心因素,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与水平[1]。

自2012年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建设启动以来,我国教师教学发展组织步入了自上而下系统化建设与发展的轨道,围绕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核心职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具体落实和有效达成,近年来,关于教师教学能力结构及其优化的研究成为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热点与难点。

对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的相关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综述,可以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教学能力的含义经典能力结构理论——“二因素”说(C.E.Spearman,1904)指出,能力由一般能力(又叫智力)——“G因素”和特殊能力——“S因素”构成,“G因素”包括人的感知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是个体从事一般活动必需的心理特征;“S因素”是指个体从事特定活动所需的特殊能力;“S因素”的发生发展是在“G因素”基础上通过训练和活动逐渐形成的。

以“二因素”说为理论基础,顾明远指出,“教学能力是教师为教学目标顺利达成而从事教学活动所表现的一种心理特征,由一般能力(教学活动的认识能力)和特殊能力(教学活动的专门能力)组成。

”[2]这为多数研究者所采用。

部分研究者从教育学角度指出,“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应当普遍具有的运用特定教材从事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含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研究等能力)”[1]。

教师的能力结构分析

教师的能力结构分析

教师的能力结构分析首先,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和专业素养。

教师作为学科知识的传递者和引领者,必须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储备。

只有具备了丰富的学科知识,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准确传递知识给学生。

此外,教师还需要有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的意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

另外,教师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是指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实现学生学业发展的能力。

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等。

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学习目标,设计出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教学实施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能够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教学评价能力是指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难,采取相应的帮助措施。

最后,教师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

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传递知识和教授技能,还需要与学生、家长、同事等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教师需要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与同事进行有效的教学交流和合作,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包括倾听和表达的能力、沟通技巧、合作意识等。

综上所述,教师的能力结构包括学科知识和专业素养、教育素养、教学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多个方面。

这些能力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教师的综合能力。

只有具备了全面的能力结构,教师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教育使命,发挥其在学生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论教师的能力结构

论教师的能力结构

论教师具备的能力结构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101班摘要:教师是传播和传递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

教师职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职业之一,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现在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而且也要了解和贯穿“爱”和“责任”的核心和灵魂。

所以,教师必须不断地努力,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完善能力结构,以适应高速发展的现代教育教学工作。

关键字:教师;能力结构;教育正文:1基本概念1.1教师:教师词有两重含义,既指一种社会角色,又指这一角色的承担者。

广义的教师是泛指传授知识、经验的人,狭义的教师系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人,并在教育(学校)中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狭义方面来理解,即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1.2 教师能力:教师的能力是指教师得以顺利和有效完成一定的教学活动所应具备的最直接、最基本的那些本领。

2教师所以具备的能力结构教师拥有从教的专业能力,也是拥有一名教师圆满地完成本职工作的专业本领。

苏联学者夫·恩·果诺波林认为,教师职业要求教师具备九种能力素质:(1)理解学生的能力;(2)通俗易懂地讲授教材的能力;(3)劝说他人的能力等。

我国台湾学者龚宝善认为教师所具备的能力为:(1)编订教学计划的能力;(2)运用教科书及编辑的辅助教材的能力;(3)运用和制作教具的能力等。

每位学者都有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可见,教师只有具备多方面的教学能力,才能胜任自己所承担的多种角色。

综合而言,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如下:2.1 了解学生及学生交往能力了解学生是进行有效教育的前提。

教师通过多种渠道充分的了解学生的性格,才能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试论教师的能力结构

试论教师的能力结构
所 谓 的 智 力 .在 心 理 学 中 也 被 称 为

分 析 研 究 . 出 解 决 方 案 : 针 对 学 生 个 书 面 表 达 能 力 包 括 书 面 语 言 能 力 ( 笔 提 要 钢 体的差异 , 出有针对性 、 造性措 施 : 提 创 要 字、 粉笔 字 )常 用 文 体 的 写 作 能 力 和 板 书 、
维普资讯
探 索 j 八方论坛 圈豳
的能 力结 构
苏 华 山东省 烟 台市牟 平 区玉林店 中学
在 中 小 学 教 师 的 专 业 要 求 中 . 教 师 对 专业 能力 的要 求 是 一 个 重 要 的 内 容 从 一
系 列 的 对 中小 学 教 师 能 力 的 研 究 和 论 述
般 能力 。 由注 意 力 、 察 能 力 、 忆 能 它 观 记
力、 思维 能力 和联 想 想 象 能 力 五 个 部 分 组 成 , 中思 维 能 力 是 智 力 的 核 心 。作 为 中 其 小 学 教 师 来讲 . 高 的智 力 水 平 是 从 事 这 较
针 对 不 同 的 教 学 内 容 , 学 地 施 教 : 根 能 力 等 科 要 据 自己 的 个 性 和 特 长 . 科 学 分 析 研 究 的 在
在 中 小 学 教 师 专 业 能 力 结 构 中 . 础 基
能 力 处 于 整 个 结 构 的 最 底 部 . 是 教 师 从 它
事 教 育 专 业 的 最 基 本 的 条 件 . 是 教 师 从 也 事 教 育专 业 的最 起 码 的 保 证 根 据 一般 的
中小 学 教 师 基 础 能 力 的 核 心 教 师 必 须 具 方 面 要 制 订 教 学 计 划 . 行 备 课 . 展 教 进 开
看 法

简述教师专业发展中专业能力的基本结构

简述教师专业发展中专业能力的基本结构

简述教师专业发展中专业能力的基本结构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通过学习和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以达到教育教学的目标并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专业能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简述教师专业发展中专业能力的基本结构,并探讨其重要性和发展路径。

一、教师专业能力的基本结构教师专业能力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学科知识与能力、教学能力和教育能力。

1. 学科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是教师的基本功,也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

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包括学科背景、专业理论、最新研究成果等。

教师还需要具备学科应用能力,能够将学科知识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

2. 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需的技能和能力。

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设计和组织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进行差异化的教学。

教师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还需要具备评估和反思的能力,能够准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进行改进。

3. 教育能力:教育能力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所需的综合能力。

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与学生、家长和同事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教师还需要具备指导和辅导能力,能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发展潜能。

教师还需要具备创新和领导的能力,能够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引领教育改革和发展。

二、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性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1. 提高教育质量:教师的专业能力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质量。

教师掌握扎实的学科知识,具备优秀的教学能力和教育能力,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实践中,能够引导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促进学生积极探索和实践,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

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

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而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个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因此,了解教师的教学能力结构,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教学知识能力教学知识能力是教师的教学基础。

教师需要掌握丰富的教学知识,包括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教学方法论等。

教师的学科知识是教学的基础,只有掌握了学科知识,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教育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础,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

教学方法论则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实践基础,掌握了教学方法,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教学。

二、教学技能能力教学技能能力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技能。

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教学技能,包括教学设计能力、课堂管理能力、教学评价能力等。

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前提,只有设计好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才能够进行有效的教学。

课堂管理能力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必备技能,只有有效地管理好课堂秩序,才能够进行有效的教学。

教学评价能力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技能,只有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才能够及时地发现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态度能力教学态度能力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因素。

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教学态度,包括敬业精神、责任心、耐心等。

敬业精神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要求,只有具备敬业精神,才能够把教育事业当做自己的事业来做。

责任心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素质,只有具备责任心,才能够承担起教育事业中的责任。

耐心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必备品质,只有具备耐心,才能够耐心地解答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四、教学创新能力教学创新能力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能力。

教师需要具备教学创新能力,才能够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创新能力包括教学设计创新能力、教学方法创新能力、教学资源创新能力等。

教学设计创新能力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能力,只有不断地创新教学设计,才能够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

试析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结构及培养方式

试析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结构及培养方式

试析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结构及培养方式■曹 曦 张 程/安徽大学摘 要:本文将对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结构及培养方式进行试析,旨在对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结构及培养方式进行完善,进而推动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教师 教育教学能力结构培养方式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等院校对人才的培养必须得到突破,所以,提高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势在必行。

构建高等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结构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人才的关键。

为了满足当前高等院校的素质教育要求,构建高等院校的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结构首先应该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并且高校教师应丰富教学基础知识的内容,培养高校教师的教学技能,进而构建高等院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结构。

本文将结合多年的教育实践,对如何提高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及其培养方式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

一、明确构建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结构的指导思想目标是一个人发展的方向,无论做什么,明确目标都是成功的关键。

所以想要构建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结构,就必须要树立正确的目标与指导思想,高校教师首先应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论作为指南,并且明确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

在培养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时,高校教师首先要跟紧正确的符合时代特色政治发展的脚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着重培养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完善多层次的教师教育教学培养方式为手段,进而构建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结构的培养体系。

二、培养高效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所要坚持的原则在对高等院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中,我们会遇到一些困难与问题,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坚守以下的原则。

首先,高校教师要坚持综合性和全面性的原则。

就是指要以高校教师为高校教师教育教学结构的针对对象,在高校教师培养教育教学能力的过程中受到教师本身与学校这些外在因素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过程。

所以在培养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时,教师应本着综合性与全面性为原则,进而使高校教师不论在哪个阶段都能够有适合该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方法。

构建高水平小学教师的能力框架

构建高水平小学教师的能力框架

构建高水平小学教师的能力框架一、引言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教师的角色愈加重要。

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小学教师在培养下一代人的品格与智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要成为一名高水平的小学教师,并非易事。

本文将探讨如何构建高水平小学教师的能力框架,以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

二、专业知识与学科能力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他们首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学科能力。

这包括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把握,同时要关注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不断提升自己的学科素养。

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与实践,教师才能在教学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理论,给学生带来优质的教育体验。

三、教学技能与策略除了学科知识,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与策略也是构建能力框架的重要一环。

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合理的课程计划。

同时,他们还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合作学习、问题解决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此外,教师还应该具备良好的课堂管理能力,有效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四、个人素养与职业发展作为小学教师,个人素养和职业发展同样不可忽视。

个人素养包括情感稳定、责任心强、人际沟通等方面的能力。

教师需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并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自身的职业发展,不断学习和成长。

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和教学研讨会,与同行交流经验,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五、支持体系与环境建设为了构建高水平小学教师的能力框架,一个良好的支持体系和环境建设也是不可或缺的。

教育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规定,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发展空间,激励他们不断进步。

同时,学校应该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条件,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

家长和社会也应该给予支持,积极配合学校和教师的工作,共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

六、结论构建高水平小学教师的能力框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育部门、学校、教师本身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论教师的教学能力

论教师的教学能力

作者: 张波
作者机构: 南京晓庄学院教务处,江苏南京210017
出版物刊名: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111-113页
主题词: 教师;教学;教学能力
摘要: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能力结构的最基本要素.教师的讲授能力和把握课程标准、教材的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核心.教师运用教学参考书、设计教案、非语言表达、实际操作、检查教学效果及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等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教师的良好素质,有赖于教师教学能力的自觉养成和全面提升.。

论教师能力结构的建构_张波

论教师能力结构的建构_张波

2007年第1期(总第187期)教育探索EDUCATIONEXPLORATI ONNo .1,2007General ,No .187论教师能力结构的建构张 波(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武汉430074) 摘 要:教师的能力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教师合理、优化的能力结构是教师能力素质的重要标志。

运用文献法尤其是问卷调查法,科学探讨教师能力素质的有机构成,对建构教师能力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和创造能力理应成为教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体系既完整统一,又相对独立并交相辉映。

关键词:能力结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创造能力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1-0078-03收稿日期:2006-09-22作者简介:张波(1961-),男,山东枣庄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教师素质探讨的不断深入,教师能力成为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但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理想的教师能力结构是怎样的,始终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笔者认为,教师的能力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和创造能力[1],并且,各能力之间相互交叉、相互照应,又相互制约,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的统一体。

一、建构教师能力结构的理论依据1.教育要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定的教育总是为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所决定,并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服务的。

就当前世界范围内激烈的经济竞争来看,实际反映出的是各国间科学技术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

因此,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便成为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个十分严峻的课题。

众所周知,现代科技和未来社会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能力结构上,要求应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应变能力”[2]。

论中小学教师的综合能力结构

论中小学教师的综合能力结构

论中小学教师的综合能力结构【关键词】教师综合能力从当前的教育教学状况看,中小学教师整体的教育教学能力不高,导致有些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所以,提高教师群体的教育教学能力这一任务相当紧迫。

目前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的任务已基本完成,高学历教师的比例逐年增加,然而要真正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仅仅依靠提高学历层次还不够,还必须进一步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的能力是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条理性、系统性、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由于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要顺利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需要有多种能力的完备结合。

从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看教师的能力结构,教育能力、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是组成教师综合能力的三大支柱。

一、教育能力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教师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人的灵魂的塑造者,应当具备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能力。

其具体包括:(一)学科德育渗透能力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对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必须坚持渗透的原则,可通过下列途径进行:第一,通过各学科教学进行自然渗透;第二,通过社会实践进行有意渗透;第三,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进行隐性渗透。

(二)研究学生的能力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教学艺术的基本功之一。

对学生越熟悉,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就越容易拉近,彼此间的关系就越融洽,教师教育的易受性、针对性就越强,故教师必须长期坚持观察、分析、研究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

了解和研究学生的途径分直接、间接两种,内容包括学生的思想、健康状况和家庭情况,学生对所教学科的兴趣,有何爱好等。

掌握这些“学情”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前提,是进行因材施教的基础。

(三)组织协调能力建设学风良好的班集体是学校德育工作内容,也是教师做好班级管理的目标。

这样的班集体要有明确的共同奋斗目标并能为之而共同行动;要有组织良好、团结一致的领导骨干队伍;要有统一的班级管理规章制度;还要有正确的集体舆论等。

为此,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该把足够的精力用在建设班集体上,要善于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各种活动,注重后进生的转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第1期(总第187期)教育探索EDUCATIONEXPLORATI ONNo .1,2007General ,No .187论教师能力结构的建构张 波(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武汉430074) 摘 要:教师的能力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教师合理、优化的能力结构是教师能力素质的重要标志。

运用文献法尤其是问卷调查法,科学探讨教师能力素质的有机构成,对建构教师能力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和创造能力理应成为教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体系既完整统一,又相对独立并交相辉映。

关键词:能力结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创造能力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1-0078-03收稿日期:2006-09-22作者简介:张波(1961-),男,山东枣庄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教师素质探讨的不断深入,教师能力成为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但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理想的教师能力结构是怎样的,始终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笔者认为,教师的能力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和创造能力[1],并且,各能力之间相互交叉、相互照应,又相互制约,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的统一体。

一、建构教师能力结构的理论依据1.教育要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定的教育总是为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所决定,并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服务的。

就当前世界范围内激烈的经济竞争来看,实际反映出的是各国间科学技术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

因此,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便成为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个十分严峻的课题。

众所周知,现代科技和未来社会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能力结构上,要求应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应变能力”[2]。

国际社会也普遍认为,教育要培养人的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要提高人才的应变能力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要培养人才的全球意识和国际交往及跨国工作的能力。

与此相适应,对承担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的教师来说,其能力要求也应是多方面、高规格的,应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以改变传统教育中只重视教师教学能力的单一的思维模式。

2.素质教育理论所谓素质教育,就是“根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开发儿童青少年的身心潜能,全面提高新一代公民的整体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3]。

素质教育以提高人才素质为宗旨,以全体学生所有方面的发展为目的,它“不仅发展人的知识、文化、身体,而且能发展人的智力、能力,能发展人的人格,使青少年成为身心健康、智能发展、人格健全、和谐发展的人”[4]。

素质教育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素质教育的实施,有赖于以教师良好的素质为基本保证。

由于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全方位、立体式和开放性的,因此,对教师的能力而言,其要求也应是多维度、多层次和综合性的。

3.能力与活动相适应的理论心理学认为,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5]。

由此可见,能力这种个性心理特征与人们所从事的实践活动紧密相联,成为完成各种活动任务的心理可能性或必要条件。

如果对能力与活动的关系作进一步考察,我们还会发现,一方面,一种能力并非只对一种活动起作用,而是常常对多种活动都能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任何一种活动,又都要求有多种能力的配合才能顺利完成。

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辛勤的园丁,教师的社会职能和社会作用,决定了教师的教书育人活动是一种艰巨、复杂、体现出鲜明创造性的活动,教师的工作绝不像企业工人那样,在固定的生产流水线上,依照标准化的程序操作即可进行。

教师的工作是难以用标准化来度量的。

因此,根据能力与活动相适应的理论,教师能力应是多种能力的优化组合,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综合化的构成方式。

二、教师能力结构的基本框架1.教学能力教学是教师根据教育目的和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和审美能力的教育活动。

在这一教育活动中,教师必须全面了解学生,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教师还应组织好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课内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而要真正做好这些,教师就必须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活动所需的个体心理特征,是通过实践将个人智力和教学所需知识、技能转化而形成的一种职业素质”[6]。

教师缺少了这种职业素质,则很难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很难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

正如马卡连柯所说:“假若你的工作、学问和成绩都非常出色,那你尽管放心:他们全会站在你这一边,决不会背弃你。

……相反地,不论你是多么亲切,你的话说得多么动听,态度多么和蔼,不论你在日常生活中和休息的时候多么可爱,但是假如你的工作总是一事无成,总是失败,假如处处都可以看出你不通业务,假如你做出来的成绩都是废品和`一场空',———那么除了蔑视之外,你永远不配得到什么。

”[7]因而,教学能力应成为教师能力结构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能力。

本文将教师的教学能力划分为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能力、选择运用教学参考书的能力、设计教案的能力、讲授能力、非语言表达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检查教学效果的能力及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能力等八个方面。

问卷调查显示,教师对这八种能力的同意列项率均在83%以上。

其中支持率最高的是讲授能力(96.52%),其次是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能力(94.35%)。

2.科研能力科研能力是教师以教育现象为对象,运用科学的方法,以探索教育活动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职业的特性决定了教师本身应是一个研究者,因为“教师是课堂的负责人,而从实验主义者的角度来看,课堂正好是检验教育理论的理想实验室。

对偏爱自然观察的研究者而言,教师是名副其实的有效的实践观察者。

不管从任何角度理解教育研究,都必须承认教师职业生涯中充满了丰富的研究机会”[8]。

不仅如此,教师置身于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不断发展改革着的社会中,就更需要以研究的眼光和研究的观点,看待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以及与教育工作有关的一切。

正如阿罗诺维茨(Aronowitz,S.)和吉洛克斯(Giroux,H.)在《被围攻的教育》一书中所建议的那样,教师们必须变成比现在更加独特的“知识分子”。

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应该成为贬义上的“迂夫子”或“老学究”。

而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使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与他们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有关的理论。

“教师与学生一样,不应该沦为纯粹的`存储'教育的对象。

教师必须成为这种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即在学校教育内容和方法上进行不懈的合作性探究,在这种探究中他们以自己的经验和思想为主要投入。

只有以这种方式教师们才能对学生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产生广泛的教育影响”[9]。

但长时间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教育科研在中小学没有取得它应有的位置。

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比较淡薄,对教育科研的认识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总认为教育科研是专业研究人员的事,自己不必去研究,也没有能力去研究。

殊不知,专业人员所从事的研究,大多属于理论性的或基础性的,并不一定都切合学校的实际需要。

再者,单凭专业人员的研究,也难以解决所有的教育问题。

因此,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不仅必要,而且可能。

当前,“重视和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一个共同特点”[10]。

“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也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诸多新的教育问题面前,完全靠传统、靠经验、靠拼时间和体力已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教师理应把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上升到教育科学的高度,认真加以研究,不断探求解决问题的新路子、新方法。

所以,结合教育实践开展教育科研应成为教师积极探索教育规律的重要途径,成为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育质量的内在要求。

教师应从一切凭经验办事的老路上走出来,学会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一切教育问题。

因此,教育科研能力应成为中小学教师必备的和着力加强的能力。

本文把教师的科研能力划分为选题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运用科研方法的能力、教改实验能力以及撰写报告和论文的能力等五个方面。

问卷调查显示,教师对这五种能力的同意列项率均在83%以上,其中支持率最高的为教改实验能力(91.74%)。

3.管理能力管理是人类各种活动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

随着现代科技、文化的不断发展,管理在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

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学校的教育对象是正处在发展变化之中、具有较强可塑性的青少年学生,学校对学生开展的一切活动,都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所有这些,都决定了教师工作带有较多的管理成分。

美国《威斯康辛州教师资格专业标准》中,明确规定教师应“具有管理课堂的能力,理解个人和群体动机及行为,以便创造一个鼓励积极的社会交往、主动参与学习与自我激励的学习环境”[11]240。

苏格兰则将“组织班级和课堂,确保所有学生在个人、小组或班级学习时安全和有效地学习”,“使用适当的奖励、惩罚等手段,公正地、慎重地和体谅地管理学生的行为,并知道何时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建议”等班级组织与管理的能力,作为教师重要的专业技能列入《苏格兰职前教师教育标准》[11]300-301。

日本和其他发达国家也无不十分重视教师管理能力的培养。

但长期以来,不少教师对管理却持有一种片面的看法,认为管理只是领导的事,教书才是自己的事。

实际上,教书也需要管理,教师的各项工作均需通过良好的管理才能得以实现。

不仅班主任工作、年级组工作、教研组工作及第二课堂活动等的开展,离不开教师的有效管理,就是科任教师的课堂教学,也离不开教师的周密计划与合理组织。

课堂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精心设计、果断决策、严密组织、适时调控、及时矫正、不断实现教学目标的科学管理过程。

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教师还要努力做好校内外各种协调工作,充分发挥各种教育力量在教育学生中所起的作用。

此外,教师还要充分占有各种教育信息,合理运用时间,及时调控自己的情绪,注意搞好自我管理。

由此可见,教师的各项工作均需教师具有良好的管理能力,管理能力是教师有效完成工作任务的重要条件。

一个缺乏管理能力的教师,不仅不会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优秀的学校领导者,而且也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科任教师。

本文把教师的管理能力划分为认知能力、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指导评价能力、信息管理能力、思想教育能力、参与学校管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等八个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