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教案

合集下载

法律常识串讲教案模板范文

法律常识串讲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和主要法律制度。

- 让学生掌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法律保护的方法和途径。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提高学生遵守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3. 情感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尊重法律、崇尚法治的观念。

-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1. 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和主要法律制度。

2.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 法律保护的方法和途径。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和掌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 法律保护的方法和途径。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法律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2.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 角色扮演法:模拟法庭,让学生体验法律实践。

五、教学时间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和主要法律制度。

2. 提问:什么是法律?法律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二、讲授法律知识1. 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和主要法律制度:- 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国家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 刑法: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 行政法:调整国家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之间的行政关系。

- 经济法:调整经济关系和经济管理关系。

- 社会法:调整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关系。

- 诉讼法:规定诉讼程序和诉讼制度。

2.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公民的基本权利: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人格尊严、通信自由和秘密权等。

- 公民的基本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尊重社会公德等。

3. 法律保护的方法和途径:- 自行协商:当事人之间通过协商解决纠纷。

- 诉讼途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法律常识教案趣味案例(3篇)

法律常识教案趣味案例(3篇)

第1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通过趣味案例,提高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兴趣;3. 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趣味案例的分析。

教学难点:1. 如何将法律知识与趣味案例相结合;2.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案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提问:你们知道法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吗?二、趣味案例分享1. 案例一:小明捡到钱包案例描述:小明在上学路上捡到一个钱包,里面有1000元钱和一张身份证。

小明犹豫了一下,最终决定把钱包交给警察叔叔。

分析:这个案例体现了小明遵守法律,诚实守信的品质。

根据我国《物权法》的规定,捡到他人财物应当归还失主或上交有关部门。

2. 案例二:小华被同学欺负案例描述:小华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同学欺负,同学抢走了他的书包。

小华没有还手,而是拨打了110报警。

分析:这个案例展示了小华在面对暴力行为时,正确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

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于暴力行为,可以报警寻求帮助。

3. 案例三:小李的智力成果权案例描述:小李是一名初中生,他发明了一种新型环保材料。

然而,他的发明被同学抄袭,并申请了专利。

分析:这个案例涉及到智力成果权。

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发明人对其发明享有专利权。

小李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总结案例中涉及的法律知识;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3. 教师点评学生的分析,纠正错误观点。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提醒学生在生活中要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权益。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课后收集与法律相关的趣味案例,下节课分享;2. 请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自己是如何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趣味案例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法制教育教案精选7篇

法制教育教案精选7篇

法制教育教案精选7篇法制教育教案篇1一、班会课设想:由于学生法制观念淡薄,法盲现象严重,而违反校规校纪的现象更是时有发生,经常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违反了校规校纪。

在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识也很淡薄。

由于缺少法律意识,在自身受到伤害时不知道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所以召开本次主题班会,教育青少年要知法懂法,更要学会用法,争做一个懂法守法的好学生。

二、教学目的1、通过看视频、演小品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一些法律常识了解、交通安全的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及并逐步形成自觉遵守学校日常行为规范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重点内容1、加强交通安全知识的学习,遵守交通法规。

2、组织各种违法行为的教育案例,增强遵守校规校纪的意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法情景剧表演五、课前准备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违法行为的法律知识、交通事故的新闻。

组织学生排演小品、学唱歌曲、挖掘班级才艺展示的学生。

2、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

3、制作ppt 课件。

六、教学过程1、通过小品展示学习法律至少得重要性。

2、看交通安全的视频进行法律、安全常识问题抢答,班级学生展示小快板《做个守法的好少年》。

3、联系实际,探讨身边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寻找解决的对策。

4、班级宣誓,争做知法懂法合格中学生。

5、班主任寄语。

6、合唱班歌。

法制教育教案篇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有关法律的基本知识,掌握一些比较适用的法律条规。

能力目标:在了解相关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对自己及旁人的行为有正确的认识并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的小学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教学用具传统教学工具与现代教学工具相结合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亲爱的同学们,当你走在繁华的大街上与人擦肩而过时;当你走在僻静的乡间小路留恋于周围的美景时;当你与别人交往接待时;当你购物时;你是否想到"侵权"两个字,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为了每个人幸福和快乐,让我们多掌握一些法律知识,增强我们的法律意识吧。

法制教育有关教案(精选6篇)

法制教育有关教案(精选6篇)

法制教育有关教案(精选6篇)法制教育有关教案篇1活动主题:精彩人生,与法同行活动中队:四(1)班辅导员:徐洁洁活动时间:11月28日活动地点:教室活动目的: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相关知识,能使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国家规定的各项法律、法规,知道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权利和利益,同时教育学生懂得什么是犯罪,什么是违法。

活动准备:1、网上查找《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相关知识2、排练文艺节目活动过程:1、出旗敬礼2、主持人宣布《精彩人生,与法同行》主题班会活动开始。

3、向学生讲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相关知识。

4、小品表演《我与小偷》。

5、诗歌朗诵《法在我心中》。

6、歌曲《欢乐中国年》。

7、相声《闹着玩》8、宣布《法在我心中》主题班会结束。

法制教育有关教案篇2一、活动意义通过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在广大师生中掀起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护法的热潮,加强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创建法治校园,和谐校园,平安校园。

二、活动主题本次宣传教育活动以“普及法律知识,构建和谐学校”为主题。

三、活动重点(一)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巨大成就,通过法制宣传栏,大力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制度;(二)积极开展与师生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宣传;(三)进一步组织教师学习宣传学校《章程》,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及学校的规章制度。

(四)充分发挥法制校长的作用,开展法制讲座。

(五)通过校会、国旗下讲话、班会和队会,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宣讲。

四、活动时间:11月20日-----12月5日五、活动内容(一)活动氛围1、在学校醒目位置悬挂法制宣传标语。

2、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广播法律基础知识。

3、学校宣传栏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展览。

大班法制教育教案10篇

大班法制教育教案10篇

大班法制教育教案10篇教案标题:大班法制教育教案10篇教案1:认识法律和法制目标:通过介绍法律和法制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

活动:1. 观看动画视频介绍法律和法制的基本概念。

2.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法律的理解。

3. 分发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描述法律和法制的作用。

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对法律概念的理解程度。

教案2:了解法律的来源目标:通过介绍法律的来源,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制定过程。

活动:1. 展示不同类型的法律文件,如宪法、法律、法规等。

2. 分发图片,让学生按照顺序排列这些法律文件的制定过程。

3.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法律制定过程的理解。

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对法律来源的理解程度。

教案3:了解法律的执行机构目标:通过介绍法律的执行机构,让学生了解法律如何得以执行。

活动:1. 展示不同级别的法律执行机构,如公安局、法院等。

2. 分发图片,让学生将不同法律执行机构与其职责进行匹配。

3.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法律执行机构的理解。

教案4:认识法律的作用目标: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法律在保护公民权益和维护社会秩序方面的作用。

活动:1. 分发案例,让学生阅读并讨论案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

2.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案例中法律作用的理解。

3.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法庭审判,体验法律的作用。

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对法律作用的理解程度。

教案5:学习法律的基本原则目标:通过介绍法律的基本原则,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公正性和平等性。

活动:1. 展示法律的基本原则,如公正、平等、合法等。

2. 分发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描述法律原则的具体表现。

3.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法律原则的理解。

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对法律原则的理解程度。

教案6:了解法律的违法行为和后果目标: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违法行为和违法行为的后果。

活动:1. 分发案例,让学生阅读并讨论案例中涉及的违法行为和后果。

2023年法制安全教育教学教案范文(精选7篇)

2023年法制安全教育教学教案范文(精选7篇)

2023年法制安全教育教学教案范文(精选7篇)法制安全教育教学教案1一、活动目标:通过这次班会活动,使学生了解各种法律及安全常识,知道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权利和利益,同时教育学生懂得什么是犯罪,什么是违法,养成自觉遵守和维护法律,增强青少年同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斗争的意识,培养他们运用法律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1、搜集法制案例2、准备法制小品3个备用3、准备竞赛用的资料4、主持人串词三、活动过程:主持人甲: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新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未来,提高青少年的.法制安全意识,尤其是对即将踏入社会的我们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主持人乙:为了加强我班的法制意识,故以法制知识作为本次班会的主要内容,《法制安全在我心》主题班会现在正式开始。

主持人甲:首先,让我们来听一则案例。

(由同学读)略(同学讨论、发言)主持人乙:下面请同学们听一则案例《中专生遭抢劫》。

(由同学讲读)王某,15岁,某中学高二学生,一天放学后,和几个同学一起骑车回家。

为显示自己车技高人一筹,于是他在机动车道上飞速骑行,遇红灯也不停,因而受到交通警察的处罚。

他对此很不满,就带着他的同学去与交通警察“评理”。

当他们来到交通岗时,交通警察因忙于疏导交通就告诉王某,有不同意见去找交通队的领导解决,王某却认为,“是你处罚我的,就得找你。

”于是他们几个人继续与交通警察纠缠,并多次推搡交通警察。

当警察说服教育他们时,他们有无中生有大声喊叫:“警察打人啦!!”引来众多路人围观。

由于王某的行为致使交通警察无法执行指挥交通的任务,交通堵塞达数小时,后来王某等人被带到公安局,公安局请来了他们的家长,当着家长的面对王某等几个学生进行了训诫,并处以150元罚款。

主持人甲:听了这则案例,你是否还会有一种疑惑,那些不良少年为什么经常在这家娱乐城附近实施抢劫呢?好了不多说了,请听下一则案例《他们都不愿回家》(由同学为全班讲读)略主持人乙:他们为什么不愿意回家呢?难道没有家么?现在我们听听办理此案检查官是怎么说的(由同学为全班讲读)略主持人乙:听了又讨论了这么多的法制案例,同学们应该有所收获了吧!现在就让我们来轻松一下吧,请看小品《钱财外露》。

学法知识教案模板范文7篇

学法知识教案模板范文7篇

学法知识教案模板范文7篇学法知识教案模板范文(篇1)活动主题:遵纪守法,预防青少年犯罪活动目的:让同学们了解法制的重要性以及中国日后法制的发展方向,联系当前青少年犯罪现象和学校及班级的实际,认识法在身边。

通过对校园一些违法、违纪现象分析,使学生认识在学校怎样做个遵纪守法好学生,在社会怎样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使每个同学将来都能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同时通过主题班会的开展,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对报刊网络资料的查找能力和对法制建设的热情。

活动形式:资料查找,小组讨论,法律知识口头测试。

活动过程:班主任:同学们,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法律就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矩”。

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的作用愈来愈重要,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愈来愈密切。

在一定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

在对外交往中,法律也是调整国与国之间关系的重要社会规范。

作为21世纪主人的青少年朋友,学习、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是实现跨世纪宏伟蓝图、振兴中华的需要,也是维护人类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需要。

通过学习法律知识,迈好人生的第一步。

人生的路很漫长,打好基础是人生之旅的关键之处。

青少年时代正是长身体、学知识的重要时期,只有学习了法律知识,才能知道什么是合法,什么是违法,学会分辨是非,识别善恶,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讨论:1.怎样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学生?(同学发言)2.我们的校园中有哪些不文明行为?(同学发言)案例分析:学生之间的争斗导致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

请同学分析讨论:生活及身边的违法行为(结合我校偷窃事件,打架事件)多媒体播放: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分析(青少年犯罪十大征兆)总结:(1)青少年处在一个特殊成长时期,阅历相对简单,社会经验不够丰富,鉴别是非的能力也较弱,比较容易受到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社会不良行为的伤害,尤其需要强化自我保护。

学习掌握自护知识,有助于迈好人生的第一步。

人生的路很漫长,青少年时期是打基础的阶段。

学会自护是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功。

宣传法律知识主题班会教案

宣传法律知识主题班会教案

宣传法律知识主题班会教案宣传法律知识主题班会教案篇1活动目标:1、组织进行一次深刻的有意义的宣传法律的主题班会活动,进一步了解法规知识,加强同学们的法律观念,养成自觉遵守和维护法律的习惯。

2、认识邪教的本质特征和危害性。

3、学习用科学的眼光分析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主要内容:1、加强法纪教育,引导学生学法、守法,自觉遵守校规班纪。

2、强化安全教育,防止发生踩挤、跳窗、交通、溺水、食物中毒等事故,教育学生远离不良文化,远离诱惑,远离游戏厅歌舞厅网吧,远离邪教,远离毒品,坚决杜绝由此引发的违法犯罪。

形式:采用讨论、交流方式。

活动过程:1、主持人开场白,宣布主题班会开始。

2、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法律知识3、讨论怎样处理以下行为。

有人跳窗入室盗窃,一人看见后悄悄走开。

一毒品贩子正诱骗一群中学生吸烟。

有的同学向同学强行借钱,不借就找人打。

朋友被打了,其他人帮他打群架。

4、班主任老师总结。

愿同学们从小树立法律意识,让法制与我们永相随,让幸福快乐与我们永远相伴。

5、首先我们通过一段录像来了解什么是邪教。

(看录像)(1)、什么是邪教?邪教组织是指冒用宗教、气功或其它名义建立、神化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封建迷信邪教说等手段蛊惑蒙骗他人,发展、控制成员,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

(2)、邪教普遍具有哪些特征?①所谓教主虽来自弱势群体,却有强烈的出人头地的思想,有强烈的统治欲和政治野心。

②宣传世界末日来临也是邪教惯用的手法。

③所谓教徒大多来自于弱势人群,教内对教徒进行强制性的灌输和精神控制,大搞神秘主义,追求神秘的心灵体验。

④邪教教主采用各种欺骗的手段骗取教徒的信任,要求教徒放弃物质享受,俭朴禁欲,交出私有财产。

(3)、邪教是怎样骗人的?①利用天堂地狱、鬼神;②制造教主是神来进行欺骗;③编造前世债孽来进行欺骗;④以强身健体,治病救命进行欺骗;⑤利用信仰需要,以传播福音骗人;⑥制造新迷信。

知法守法懂法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知法守法懂法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知法守法懂法主题班会教案三篇学生养成学法、懂法、守法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三篇知法守法懂法主题班会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知法守法懂法主题班会教案1《做知法、学法的好少年》主题班会设计一、活动目的:1、使学生加强对法律知识的认识,增强法律意识。

2、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守法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3、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自觉的遵纪守法,做合格小公民。

二、活动形式:通过案例分析增强学生遵纪守法观念。

三、活动准备:1、准备有关的法律知识材料。

2、收集有关遵纪守法的案例。

四、活动过程:男:同学们!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要和规章制度打交道,女: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也就是说,我们的生活只有遵守一系列的规矩才能有条有理,完善和谐男: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如果全体公民都能做到遵纪守法,我们就能在一个文明美好的环境里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女; 今天我们召开“知法、学法、守法”的主题班会,目的就是让我们从小学做自觉遵纪守法的小公民,长大后当个合格的公民。

齐:胜溪街小学五年级(16)班《做知法、学法、守法的好少年》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男: 法律就是一定的规则,它告诉我们,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

从小知法、守法,对同学们来说非常重要。

女:那么,要想从小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孩子,首先要懂法。

主动学习一些法律常识。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不仅要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我们学校的校规,也应该经常翻阅《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规,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

男:法律就在我们身边,许多时候是由于我们不知法、不懂法,而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请大家观看一段发人深省的(视频录像)。

女:看完之后,你得到了哪些启示呢?(学生自由发言)1、不应该欺负弱小,甚至施以暴力侵害,这样做是不道德的行为。

2、路人见到此情此景不予以帮助而是选择离开,真是不应该。

法律常识教育课教案

法律常识教育课教案

法律常识教育课教案一、课程介绍本课程旨在通过对法律常识的系统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

让学生知晓法律不仅是一种规范行为的工具,更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二、教学目标1.掌握基本法律概念和法律制度;2.理解惩罚和教育的区别,能够形成正确的违法后果思维;3.培养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4.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法律问题,进而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法律概述1.认识法律:法律的定义、功能、形式、内容等;2.法律的分类及层次: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

2. 违法与惩罚1.违法的后果:认识违法的后果,区分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2.惩罚的类型:行政处罚、刑罚、民事赔偿等;3.如何避免违法及处理违法行为。

3. 法律日用与安全1.消费安全:认识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如何保护自身权益;2.交通安全:认识交通规则和道路交通安全法规,提高交通安全意识;3.网络安全:认识网络安全相关法规,了解如何避免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等。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启发式教学、案例剖析等,力求提高教学效果。

其中重点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以促进学生的思考。

五、教学要求1.认真备课,做好课件,准备案例或应用实例;2.加强课堂控制,注重互动,主动引导学生思考;3.严密思路,让学生循序渐进,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4.在教学效果中,注重培养法律接受和发自内心的意识,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接受法律。

六、教学评价1.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以适应不同学生认知与学习风格;2.课前、课中、课后进行不同形式的评价,统计学生的各类表现指标;3.及时修改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七、教学效果1.学生认识到法律不仅是一种规范行为的工具,更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2.学生掌握基本法律概念和法律制度,理解惩罚和教育的区别,形成正确的违法后果思维;3.培养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法律问题,进而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法律常识教案趣味案例(3篇)

法律常识教案趣味案例(3篇)

第1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法律概念和原则。

2. 通过趣味案例,提高学生对法律常识的兴趣和认识。

3.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教学对象:初中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相关法律条文3. 趣味案例材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法律吗?”引入话题。

2. 简要介绍法律的定义和作用。

二、基本法律概念讲解1. 法律的定义: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 法律的特征:普遍性、强制性、规范性。

3. 法律的作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利、促进社会和谐。

三、趣味案例一:小明的财产权1. 案例介绍:小明在街头捡到一部手机,他不知道手机的主人是谁,于是把手机带回家。

2. 讨论问题:小明应该怎么做?3. 引导学生分析法律条文,了解财产权的归属问题。

4. 结论:小明应该把手机交给警察或者寻找失主,不能私自占有。

四、趣味案例二:小红的借书风波1. 案例介绍:小红借了图书馆的一本书,但她忘记归还,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要求小红赔偿损失。

2. 讨论问题:小红是否应该赔偿?3. 引导学生分析法律条文,了解借书合同的相关规定。

4. 结论:小红应该按照借书合同的规定,赔偿图书馆的损失。

五、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法律常识。

2. 强调法律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和规范作用。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法律常识。

2. 提问学生,让他们分享自己对法律的认识。

二、趣味案例三:小刚的交通安全1. 案例介绍:小刚骑自行车时不遵守交通规则,与一辆轿车发生碰撞。

2. 讨论问题:小刚是否应该承担责任?3. 引导学生分析法律条文,了解交通安全法规。

4. 结论:小刚违反了交通规则,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趣味案例四:小张的网络侵权1. 案例介绍:小张在网络上未经他人同意,上传了别人的照片和文字,被侵权人要求小张删除。

2. 讨论问题:小张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3. 引导学生分析法律条文,了解网络侵权的相关规定。

宪法宣传知识课教学教案(精选7篇)

宪法宣传知识课教学教案(精选7篇)

宪法宣传知识课教学教案(精选7篇)宪法宣传知识课教学教案篇112月4日是全国“__普法”第x年法制宣传日。

我校为切实开展好“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进一步推动我校法制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根据县教育局《关于开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我校“12.4”法制宣传日活动实施方案:一、活动主题“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的主题为:“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共筑伟大中国梦。

”围绕这一主题,引导广大师生行使好公民的权利,履行好公民的义务,依法维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引导广大青少年学习基本的法律知识,遵纪守法,努力学习,逐步培养法律素质,做合格的公民,共筑伟大中国梦。

二、指导思想采取多种形式,集中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树立宪法权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的社会氛围,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三、时间安排“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从11月中旬开始,到12月中旬结束。

四、活动安排:(一)成立领导小组:组长:__(校长)副组长:__(副校长)组员:政教处和各班班主任。

(二)建立有效工作机制。

法制宣传活动由校长直接领导,各相关负责人、各班分工配合,将主题纳入活动计划。

(三)宣传任务及责任分工1、11月30日(周五)下午,利用最后一节课时间邀请继业路派出所黄警官为全校师生上一堂法制宣传课,以此作为12.4法制宣传月活动的正式启动,发出活动倡议。

2、12月2日(周一),利用升旗仪式的“国旗下讲话”内容为法制宣传内容,学习部分法律知识。

3、在学校校讯通、宣传栏、“校园广播站”上增设法制宣传栏,营造浓厚的法制宣传氛围。

4、全校教职员工通过政治学习,例会宣传学习有关法律法规,采用集体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对本校干部、教师、员工进行法制知识宣传。

5、从12月4号起,各班收集资料出一期法制宣传黑板报。

初中法律常识教案

初中法律常识教案

教案名称:初中法律常识年级:八年级学科:道德与法治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提高法律意识。

2.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如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违法行为及其后果等。

3. 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教学重点:1. 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3. 违法行为及其后果。

教学难点:1. 法律的具体规定和操作。

2.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平衡。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

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违法行为及其后果。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 教师总结,强调违法行为的危害性。

四、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行为是否合法。

2.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3. 教师点评,总结案例中的法律知识点。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违法行为的后果。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

二、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遵纪守法。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 教师总结,强调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三、情景剧表演1. 学生分组表演情景剧,展示遵纪守法的行为。

2. 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生活中的法律问题。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理解程度。

初中关于法律的教案

初中关于法律的教案

初中关于法律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知道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如宪法、刑法、民法等。

3. 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是什么,法律的特征和作用。

2. 基本法律常识:宪法、刑法、民法等。

3. 遵纪守法的重要性:遵纪守法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案例,让学生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授法律的基本概念:介绍法律的定义、特征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

3. 讲解基本法律常识:介绍宪法、刑法、民法等基本法律概念,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

4.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常见的违法行为,让学生了解违法行为的后果,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5. 讨论遵纪守法的重要性:让学生谈谈对遵纪守法的认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法律的重要性,提醒学生要遵纪守法。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实践等方面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法律知识教育教材。

2. 案例: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

3.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八、课后实践让学生结合所学法律知识,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遵守法律法规,做到遵纪守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

幼儿园法制教育教案20篇

幼儿园法制教育教案20篇

幼儿园法制教育教案20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第一站,对于培养孩子良好的法制观念和法制素养至关重要。

在幼儿园开展法制教育,可以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法治意识,培养遵纪守法、守规矩的品质,为他们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20篇关于幼儿园法制教育教案,希望对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一、《认识法律,从小学起》1. 教学目标:让幼儿初步认识法律的作用,明确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向幼儿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3. 活动设计:观看有关法律的动画片,进行小组讨论,展示法律相关的图书等。

4. 教学反思:引导幼儿认识到法律是保护我们的利益和权利的重要工具,培养遵守法律的自觉性。

二、《尊重规则,从我做起》1. 教学目标:帮助幼儿理解规则的作用,养成守规矩的良好习惯。

2. 教学内容:以幼儿熟悉的游戏规则为例,向幼儿解释规则的重要性。

3. 活动设计: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幼儿体会守规矩的好处。

4. 教学反思:引导幼儿从小事做起,养成尊重规则、守规矩的习惯,培养孩子遵守规则的自觉性。

三、《学会保护自己,远离危险》1. 教学目标:教育幼儿学会保护自己,远离危险。

2. 教学内容:以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危险为例,向幼儿传授自我保护的知识。

3. 活动设计:通过角色扮演、讲故事等方式,让幼儿学会如何做到自我保护。

4. 教学反思:引导幼儿了解危险因素,学会保护自己,让他们养成自我保护的良好习惯。

四、《遵守规则,做一个好队员》1. 教学目标:让幼儿明白遵守规则是团队合作的基石,培养团队精神。

2. 教学内容:通过团队游戏、小组活动等,引导幼儿理解规则对团队的重要性。

3. 活动设计:进行团队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遵守规则的意识。

4. 教学反思:通过团队活动和讨论,让幼儿认识到遵守规则是团队合作的前提,培养团队精神。

五、《学习法律知识,守护自己的权利》六、《尊重老师,听从指挥》1.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尊重老师、听从指挥的习惯。

知法守法主题班会教案(通用11篇)

知法守法主题班会教案(通用11篇)

知法守法主题班会教案知法守法主题班会教案(通用11篇)知法守法主题班会教案篇1活动目的:通过本次“做懂法、守法的好少年”主题队会,使学生对法律法规有一定的了解,并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日常生活中知法、懂法、守法,做一个合法的中学生。

班级:高二(4)班班会过程:一.宣布开始。

主持人甲乙:高二(4)班“做懂法、守法的好少年”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主持人甲:国家法律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人人都在法律的保护下生活、学习和工作。

主持人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工厂、学校、商店要正常地进行工作,就要有各种规章制度,我们的国家要顺利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使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就要制定法律。

主持人甲:我们还是未成年人,我们有自己的法律。

主持人乙:今天我们欢聚一堂,看一看同学们是否知法、懂法,还要看看同学们会不会在实际情况中,运用法律保护自己,主持人甲:同学们,你能说出你所知道的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的名称吗?《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交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主持人乙: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分别做出了一些禁止性规定,我们中小学生不应当违反这些规定。

可是我们身边却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请看小品《吃薯条》。

小结:要自觉做到:不吸烟、不喝酒,不进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看暴力、凶杀、恐怖等书刊、录象,不侵害其他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主持人甲:大家想知道更多的'法律知识吗?(全班同学回应)那有请我们的法律小博士考考你。

二、法律知识问答积累1.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1954)年。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6、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常识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法律常识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法律常识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并掌握以下内容:1. 法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3. 具备基本的法律常识,提高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二、教学内容1. 法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1 法律的定义和分类1.2 法律的特点和原则2. 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2.1 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2.2 保护公民权益和社会利益2.3 促进社会发展和稳定3. 基本的法律常识3.1 宪法和法律体系3.2 法律的来源和层级3.3 公民的法律权利和义务3.4 法律纠纷的解决方式三、教学方法1. 授课法: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帮助学生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的法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判断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发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和兴趣。

2. 内容讲解(30分钟)2.1 法律的定义和分类:通过讲解法律的定义和分类,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种类。

2.2 法律的特点和原则:分析法律的特点和原则,帮助学生理解法律的运作方式和基本原则。

3. 案例分析(40分钟)选择一至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法律案例,向学生介绍案件的背景和基本情况,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判断能力。

4. 总结归纳(10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的法律常识,提高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五、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检查学生对法律常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可以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估。

六、拓展延伸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法律法规、观看与法律有关的纪录片等方式,深入了解更多法律常识和案例,提高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实际情况选择相关法律常识的教材。

2. 备课资料: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相关的案例和资料,作为课堂讲解和案例分析的辅助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常识课程名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概说教学内容:一、什么是法二、依法治国三、做守法公民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劳教人员了解法律的重要意义,掌握法律的主要内容,端正对本课学习的思想认识。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重点:法律的概念;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法治社会的基本形态;违法与守法的行为界限。

教学难点:1、请联系实际谈谈怎样做个守法公民?2、什么是法律?3、法律与道德有哪些联系和区别?4、如何理解法律的社会作用?课时:9课时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教学过程:第一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概说第一节什么是法一、法律的概念: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以规定权利义务为内容,具有国家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它是掌握国家政权的人们治理国家的工具。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国家制定法律,是指国家的立法机关依照一定的立法程序直接创制法律。

2、法律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法律与其他行为规范不同,它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所谓国家强制力,主要是指国家暴力,即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

事实说明,依靠国家强制力对触犯法律的人予以制裁,是实施法律的必要措施和重要保证。

同时,也只有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才能有效地解决纠纷,有效地解决社会成员之间基于各种原因产生地矛盾,从而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稳定。

3、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这种普遍约束力主要体现在:第一,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必须严格遵守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我国绝不允许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阶层存在。

第二,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一旦触犯了国家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不允许任何人超越法律之上。

二、法律与党的政策法具有国家意志性,这是法的本质特征。

党的政策一旦成为了国家意志性的法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和执行,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享有超越其规定的权利。

三、法律与道德规范道德规范是从人们社会生活习惯中形成并依靠人的信念和社会舆论维系的价值标准。

在社会的秩序系统中,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最为密切,两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年个补充。

法律与道德规范的相互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我国法律体现并维护社会主义道德2、社会主义道德补充着我国法律的不足,支持促进法律的贯彻实施。

四、法律的社会作用1、法律对社会政治秩序的作用政治的核心是权力,政治秩序实际上是公共权力的配置结构体制和运行方式问题。

2、法律对社会经济秩序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应当是法治经济,依赖法律规范调整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冲突,维护竞争条件下的经济秩序。

3、法律对社会文明的作用社会文明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法制文明是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物质文明为基础,又是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保障。

4、法律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涉及对环境的保护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人的生活,就业等的基本保障。

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要维护基本的自然生态环境以保护人类生存。

因此,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就成为法律规范的重要内容。

第二节依法治国一、法治与依法治国法治作为一种政治理念,是以民主为基础的运用法律来进行国家和社会管理的手段方式和结果的总称。

二、依法治国的基本条件1、加强立法工作,形成完备统一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坚持依法行政,构建服务型的责任政府3、健全司法制度,维护司法公正4、加强法制宣传,形成全社会的守法风尚第三节做守法公民一、守法与违法法律对人们行为的指引与规范,主要通过授权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加以体现。

授权性规范指引人们行为的条件和范围,规定哪些行为可以做能够做;义务性规范通过命令性和禁止性的规定指引人们履行义务的方式,规定哪些行为应当做或必须做,那些行为不得做或禁止做,违反相关的义务性法律规范就构成违法。

在我国,违法行为主要有四类:违反宪法的违法行为;民事经济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即犯罪。

二、遵守社会秩序与公德道德是法治的社会伦理基石,它对于人们的社会行为是否正当提供了一种判断标准,在社会公共秩序下,人们应当做什么,不应做什么,有一种大家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这就是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是人们在社会公共中处理公众利益关系维护公共秩序保护公共资源的行为准则。

三、进行有责任感的行为选择人们所作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但要实现这种目的就必须选择恰当合理的行为方式。

如果以是否会损害他人以及社会的利益作为自己的行为选择标准,那么其行为往往是对个人有益,同时也是正当的;若选择了危害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在承受内心的不安舆论的谴责是,也必然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后果。

四、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与习惯复习题1、什么是法律?2、什么是依法治国?3、实行依法治国的方略必须具备哪些条件?课程名称:治国安邦的根本法——宪法教学内容:一、什么是宪法二、我国的基本制度三、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四、国家机构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劳教人员了解宪法的重要意义,掌握宪法的主要内容,端正对本课学习的思想认识。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重点:宪法的概念,宪法与普通法的区别;我国的基本国家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国家机构。

教学难点:1、什么是宪法?宪法具有哪些基本特征2、根据宪法规定,我国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和义务?3、什么是平等权,平等权的内涵是什么?4、什么事宗教信仰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的内容是什么?5、什么是国家机构?我国的中央国家机关由哪些部门组成?课时:12课时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教学过程:第一节什么是宪法宪法和刑法民法等一样都是国家的法律,那么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呢?还要从宪法的三个特征说起1、宪法规定一国的根本制度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

宪法规定了国家基本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和主要问题,为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总体运行提供规范和约束。

我们通常将宪法称作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或根本大法。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的效力与普通法律不同是由宪法内容的重要性和权威性所决定的。

正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和根本法,才必须赋予其最高的法律效力,使其取得大家都能遵循的效力,达到规范社会生活和国家生活的目的。

宪法是制定其他普通法律的依据,宪法是“母法”,其他法律是“子法”。

其他法律不能和宪法相抵触,否则该规定就是无效的。

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要比普通法律严格宪法是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规定了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如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国家政权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等内容。

宪法是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第二节我国的基本制度1、政治制度国家的政治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两方面的内容国体,亦国家性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

政体,即是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2、政党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经济制度经济制度是指经济基础或经济结构,它是人类社会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第三节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公民的概念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通常是指具有某个国家国籍的自然人。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指由宪法所规定的公民享有和履行的最主要的权利和义务。

2、公民的基本权利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一)平等权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任何人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保护,对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予以追究,绝不允许任何违法分子逍遥法外。

3法律面前,不允许任何公民享有法律外的特权。

(二)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权是选民依法选举代议机关代表和特定国家机关公职人员的权利。

(三)政治自由(四)人身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指公民的肉体和精神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指公民依据其内心的信念,自愿地信仰宗教的自由。

3、公民的基本义务权利和义务是平等的。

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其应尽的义务。

第四节国家机构1、什么是国家机构国家机构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而建立的国家机关的总和。

国家机构体系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

2、中央国家机关(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3)国务院(4)中央军事委员会3、地方制度我国的行政区基本划分为三级,即省县乡(1)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级地方政权。

(2)司法机关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行使国家的审判权。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4、国家标志(1)国旗国旗是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象征,是国家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精神的体现,应该为本国人民所尊崇,为国际社会所尊重。

(2)国徽国徽是由图案形式组成的国家标志。

(3)国歌我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4)首都北京复习题1、什么是宪法?宪法具有哪些基本特征?2、我国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和义务?3、什么是平等权?4、什么是宗教信仰自由?课程名称:罪与非罪的楚河汉界——刑法教学内容:一、什么是刑法二、违法与犯罪三、刑罚四、形形色色的犯罪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劳教人员了解刑法的内容,从而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重点: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犯罪的概念、特征;刑法的种类;常见的犯罪及刑罚。

教学难点:刑罚的具体运用。

课时:12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教学过程:第一节什么是刑法1、刑法的概念刑法是以国家名义颁布的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法律规范总和,是关于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2、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一)罪刑法定原则(二)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三)罪刑相适应原责3、刑法的效力范围(一)刑法的空间效力(二)刑法的时间效力第二节违法与犯罪1、犯罪的概念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法处罚的行为,都是犯罪。

犯罪的三个特征: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事处罚性2、犯罪构成犯罪构成是认定犯罪的具体法律标准,他又一系列成立犯罪所必须的主客观要件所形成,这里的要件就是指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犯罪的要件包括:犯罪客体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3、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情形。

犯罪未遂,指已经着手实施犯罪,由于犯罪分子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得逞的。

犯罪中止,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地情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