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母的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
汉语拼音发音部位
发音部位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音舌根音发音方法上唇下唇上齿下唇舌尖上齿背舌尖上齿龈舌尖硬腭前舌面硬腭前舌根软腭塞音清音不送气音b d g 送气音p t k塞擦音清音不送气音z zh j 送气音c ch q擦音清音 f s sh x 浊音r鼻音浊音m n边音浊音l二、普通话声母的具体发音方法1、b 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发音时双唇闭住,软腭和小舌翘起,堵住鼻腔通道,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喉头,但不振动声带,到达口腔,然后双唇突然打开,气流爆出而发音。
例如“辨别”、“病变”。
2、p 双唇、送气、清、塞音。
发音的情形与b[p]相同,只是爆破发音时气流较强。
例如“评判”、“乒乓”。
3、m 双唇、浊、鼻音。
发音时双唇闭住,软腭和小舌下垂,打开鼻腔通道,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喉头,振动声带,然后从鼻腔缓缓流出。
例如“卖马”、“埋没”。
4、f 唇齿、清、擦音。
发音时上齿靠近下唇,中间留一条缝隙,软腭和小舌翘起,堵住鼻腔通道,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喉头,但不振动声带,气流经过口腔,从唇齿的缝隙间摩擦而出。
例如“风范”、“分发”。
5、z 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
发音时舌尖顶住上齿背,软腭和小舌翘起,堵住鼻腔通道,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喉头,但不振动声带,然后舌尖与上齿背离开一条缝隙,气流摩擦而出,形成先塞后擦的发音。
例如“祖宗”、“造作”。
6、c 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
发音的情形与z[ts]相同,只是发音时气流较强。
例如“猜测”、“参差”。
7、s 舌尖前、清、擦音。
发音时舌尖靠近上齿背,中间留一条缝隙,软腭和小舌翘起,堵住鼻腔通道,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喉头,但不振动声带,到达口腔,从缝隙间摩擦而出。
例如“三思”、“诉讼”。
8、d 舌尖中、不送气、清、塞音。
发音时舌尖顶住上齿龈,软腭和小舌翘起,堵住鼻腔通道,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喉头,但不振动声带,到达口腔,然后舌尖突然离开上齿龈,气流爆出而发音。
例如“大胆”、“歹毒”。
声母的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
声母的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声母是音节的开头部分,它决定了一个音节的发音特点。
在汉语拼音中,共有23个声母,它们分别是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
下面我将一一介绍每个声母的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1.b、p、m这三个声母的发音部位都是双唇,发音方法略有不同。
-b:闭上双唇,然后突然分开,让气流通过嘴巴发出声音。
-p:与b的发音方法相同,唯一的区别在于不要震动声带。
-m:闭上双唇,然后通过鼻腔发出声音。
2.ff的发音部位是上齿和下唇的咬合部位,发音方法是将气流从齿间挤出发声。
3.d、t、n、l这四个声母的发音部位都是舌尖与上齿龈的接触处,发音方法如下:-d:将舌尖轻触上齿龈,然后突然分开,让气流通过嘴巴发出声音。
-t:与d的发音方法相同,唯一的区别在于不要震动声带。
-n:通过鼻腔发出声音,舌尖轻触上齿龈。
-l:将舌尖轻触上齿龈,让空气从舌尖的两侧流出,发出舌侧音。
4.g、k、h这三个声母的发音部位都是后舌与软腭的接触处。
发音方法如下:-g:让气流在舌后与软腭的闭塞处堆积,然后突然分开,发出爆破音。
-k:与g的发音方法相同,唯一的区别在于不要震动声带。
-h:保持软腭开放,让气流通过喉咙,并伴有喉鸣音。
5.j、q、x这三个声母的发音部位都是舌尖与硬腭的接触处,区别在于声带的震动。
-j:舌尖轻去接触硬腭,然后突然分开并震动声带。
-q:与j的发音方法相同,唯一的区别在于不要震动声带。
-x:舌尖轻触硬颚,然后通过鼻腔发出摩擦音。
6. zh、ch、sh、r- zh:舌尖轻触硬腭,发出浊齿擦音。
- ch:与zh的发音方法相同,唯一的区别在于是清齿擦音。
- sh:舌尖轻触硬腭,并发出齿擦音。
-r:舌尖轻触硬腭,然后从舌后部分使气流通过,发出卷舌音。
7.z、c、s这三个声母的发音部位都是舌尖与齿龈的接触处,区别在于声带的震动。
-z:舌尖轻触上齿龈,然后突然分开并震动声带。
普通话的声母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分类
普通话的声母可按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进行分类, 归纳如下。
1 .1 .1 双唇音b p m b, 不送气塞( sè) 音。
p, 送气塞音。
m, 鼻音。
1 .1 .2 齿唇音f 上齿下唇, 擦音。
1 .1 .3 舌尖中音d t n l 舌尖和上牙床。
d, 不送气塞音。
t , 送气塞音。
n, 鼻音。
l , 边音。
1 .1 .4 舌根音g k h 舌根和硬腭软腭交界处。
g, 不送气塞音。
k, 送气塞音。
h, 擦音。
1 .1 .5 舌面音j q x 舌面和硬腭。
j , 不送气塞擦音。
q, 送气塞擦音。
x , 擦音。
1 .1 .6 舌尖后音zh ch sh r 舌尖和硬腭前端。
zh, 不送气塞擦音。
ch, 送气塞擦音。
sh, 清擦音。
r , 浊擦音。
Zh ch sh 是双字母, 即两个字母表示一个音素。
1 .1 .7 舌尖前音z c s 舌尖和上齿背。
z , 不送气塞擦音。
c, 送气塞擦音。
s , 擦音。
声母举例:b 波p 泼m 摸f 佛d 得t 特n 拿l 勒g 哥k柯h 喝j 鸡q 栖x 西zh 知ch 吃sh 师r 日z 资c 雌s 私八百bābǎi 评判píngpàn 谩骂mànmà丰富fēngfù得到dédào 贪图tāntú女奴nǚnú勒令lèlìng 巩固gǒnggù刻苦kèkǔ海涵hǎihán 积极īj íj铅球qiānqiú习性xíxìng 制止zhìzhǐ长春chángchūn 爽身shuǎngshēn 忍辱rěnrǔ栽赃zāi zāng 摧残cuīcán 三色sānsè1 .2 韵母1 .2 .1 单韵母: 只含一个元音, 没有动程, 即发音时舌位和唇形须保持一贯, 不能移动。
声母的发音位置与方法
声母的发音位置与方法声母,是拼音中使用在韵母前面的辅音,跟韵母一齐构成的一个完整的音节。
其他汉藏语系语言也有类似的结构。
一般由辅音充当,即首辅音。
那么如何才能练好声母的正确发音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声母的发音位置与方法,希望对大家有用。
声母的发音位置与方法b--双唇音不送气清塞音(是双唇、不送气、清音、塞音的总称)。
发音时,声带不颤动。
成阻时双唇闭合,气流不能从口腔流出;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道,舌成自然静止状态。
除阻时,双唇突然打开,爆发而出,气流较少。
例如“报表”的声母就是双唇音。
p--双唇受阻送气清塞音。
发音时的状态与b相似,只是除阻时有一股较强的气流冲开双唇,然后才是元音。
例如“澎湃”的声母就是双唇音。
m--双唇阻浊鼻音。
发音时,声带颤动。
成阻时双唇闭合,气流不能从口腔流出;软腭下降,鼻腔畅通,舌头自然放平。
除阻时也有爆发的声音,但较柔和,随后是元音,例如“美满”的声母就是双唇音。
d--舌尖中阻不送气清塞音。
发音时,声带不颤动。
成阻时,舌尖抵住上齿龈,气流不能从口腔中流出: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道。
除阻时气流冲破舌尖的阻碍,爆发成声,气流较少。
例如“大胆”。
t--舌尖中阻送气清塞音。
发因时的状况与D相似。
只是除阻时有一股较强的气流冲出。
例如“团体”。
n--舌尖中阻浊鼻音。
发音时,声带颤动。
成阻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要顶满,气流不能从口腔流出。
除阻时,软腭下降,鼻腔畅通,带音气流从鼻腔通过。
发出的声音较柔和。
例如“牛奶”。
l--舌尖中阻浊边音。
发音时,声带颤动。
成阻时舌尖抵住上齿龈,不顶满;软腭上升,堵住鼻腔通道。
气流从舌头两边流出,所以叫边音,除阻时没有爆发的声音。
例如“嘹亮”。
g--舌根阻不送气清塞音,发音时声带不颤动。
成阻时,舌头后缩,舌根隆起顶住硬腭与软腭交界处,软腭上升,口腔鼻腔不通气。
除阻时气流冲破舌根的阻碍,爆发成声,气流较少。
例如:钢轨(gang gui)中的声母就是舌根音/g/.k--舌根阻送气清塞音。
普通话精品教程_第二节_声母发音部位发音方法
一、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3、按发音时气流的强弱,可以把普通话声母中塞音 、塞擦音分为送气音和不送气音。 (1)送气音 指发音时口腔呼出的气流比较强。普通话声 母中有六个送气音:p、t、k、q、ch、c。 (2)不送气音 指发音时口腔呼出的气流比较弱。 普通话声母中有六个不送气音: b、d、 ɡ、j、zh、z。
声母汇总(按发声部位分)
唇音: 双唇音 b p m 唇齿音 f 舌尖音:舌尖前音 z c s 舌尖后音 zh ch sh r 舌尖中音 d t n l 舌面音:舌面前音 j q x 舌面后音 g k h 零声母:(含 y w)
一、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二) 发音方法
发音方法是指发辅音时,构成阻碍和克服阻碍
一、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1)塞音
成阻时发音部位完全闭塞;持阻时气流积蓄 在阻碍的部位之后;除阻时受阻部位突然解除 阻塞,使积蓄的气流冲出,爆发破裂成声。塞 音一发即逝。 普通话有六个塞音:b、p、d、t、
ɡ、k。
一、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2)擦音 成阻时发音部位留有窄缝,持阻时气流从窄 缝中挤出,摩擦成声,除阻时发音结束。 普通话有六个擦音:f、h、x、sh、s、r。 (3)塞擦音 发音时造成阻碍部位开始时完全闭塞,阻住 气流,然后略微放开,形成窄缝,让气流从窄缝 中挤出。 普通话有六个塞擦音:j、q、zh、ch、 z、c。
一、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4)鼻音 成阻时发音部位完全闭塞,封闭口腔通路; 持阻时,软腭下垂,打开鼻腔通路,声带颤动, 气流由鼻腔透出成声;除阻时口腔阻碍解除。普 通话声母有两个鼻音: m、n。 (5)边音 成阻时舌尖和上齿龈接触,使口腔中间的通 道阻塞;持阻时声带颤动,气流从舌头两边 通过,透出成声;除阻时发音结束。普通话 只有一个边音:l。
声母发音部位及方法
声母发音部位及方法声母是指音节中首个辅音音素,用于形成语音的发音。
在汉语拼音系统中,共有23个声母,它们分别是: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
下面我将逐个介绍这些声母的发音部位及方法。
1.b、p、m、f这四个声母都是唇音,发音时需要用到双唇。
b音的发音方法是,将双唇贴紧,然后闭合,然后迅速地分开并发出声音。
例如“爸爸”。
这个音的特点是爆破音。
p音的发音方法和b音相同,只是不发声。
例如“朋友”。
m音的发音方法是,将双唇紧闭,通过鼻腔发出声音。
例如“妈妈”。
这个音的特点是鼻音。
f音的发音方法是,下面的门牙轻轻咬住上唇,然后迅速地分开并发出声音。
例如“飞机”。
2.d、t、n、l这四个声母都是舌尖音,发音时需要用到舌尖。
d音的发音方法是,将舌尖贴在上齿龈,然后迅速地分开并发出声音。
例如“大象”。
t音的发音方法和d音相同,只是不发声。
例如“天气”。
n音的发音方式是,将舌尖贴在上齿龈,通过鼻腔发出声音。
例如“牛奶”。
l音的发音方法是,将舌尖轻轻贴在上齿龈,然后慢慢地把舌尖放下来。
例如“蓝天”。
3.g、k、h这三个声母都是在口腔后部发音的音。
g音的发音方法是,把舌尖放在上齿龈的后面,然后释放出声音。
例如“狗狗”。
这个音的特点是爆破音。
k音的发音方法和g音相同,只是不发声。
例如“考试”。
h音的发音方法是,将喉咙的气流拉长,然后通过喉头发出声音。
例如“哈哈”。
4.j、q、x这三个声母都是在口腔前部发音的音。
j音的发音方法是,把舌尖轻轻贴在上齿龈的后面,把舌尖拉开,使其通过气流,发出辅音音。
例如“鸡蛋”。
q音的发音方法和j音相同,只是不发声。
例如“汽车”。
x音的发音方法是,舌尖轻轻放在上齿龈的后面,然后把舌头拉回到上齿龈的后面。
例如“小猫”。
5. zh、ch、sh、r这四个声母都是舌面音,发音时需要用到舌面。
zh音的发音方法是,先将舌尖轻轻放在上齿龈,然后把舌头拉回到上齿龈的后面,使其通过气流,发出辅音音。
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声母是指在汉语中能单独成音节的辅音。
它是组成汉语词语的重要元素之一,决定了词语的发音和意义。
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是指在发音过程中,声带、口腔和舌头的运动方式和位置。
1.清音:清音是指在发出声音时声带不震动的辅音。
它的发音部位较为简单,主要有[p]、[t]、[k]等。
[p]音是通过闭上双唇,然后突然打开嘴唇发出的;[t]音是通过舌尖顶住上齿龈,随后迅速离开齿龈发出的;[k]音是通过舌尖顶住软腭,然后迅速离开软腭发出的。
2.浊音:浊音是指在发出声音时声带震动的辅音。
在发音部位上,浊音与清音通常相同,主要有[b]、[d]、[g]等。
[b]音的发音方式与[p]音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声带震动;[d]音的发音方式与[t]音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声带震动;[g]音的发音方式与[k]音相似,不同之处也在于声带震动。
3.清浊音:清浊音是指同时兼具清音和浊音特点的辅音。
主要的清浊音有[m]、[n]、[l]、[ɣ]等。
[m]音的发音方式与[p]音相似,但在发音时,声带要震动;[n]音的发音方式与[t]音相似,但声带要震动;[l]音的发音方式是使舌尖顶住上齿龈,嘴角稍微张开,让气流通过舌尖和齿龈之间的间隙发出;[ɣ]音的发音方式是用舌尖贴紧齿龈,然后声带震动。
4.半元音:半元音是指在发出声音时声带轻微震动的辅音。
主要的半元音有[j]、[w]等。
[j]音的发音方式是舌尖尽量靠近软腭,嘴唇呈小口形,气流通过舌尖和软腭之间的间隙发出;[w]音的发音方式是嘴唇呈小圆形,舌尖靠近上齿龈,气流通过嘴唇和舌尖之间的间隙发出。
除了以上的四类声母,汉语中还有些特殊的辅音,如[f]、[v]、[s]、[z]等。
[f]音的发音方式是将上齿床紧紧贴住下唇,然后迅速分开;[v]音的发音方式与[f]音相似,但声带要震动;[s]音的发音方式是使舌尖顶住上齿龈,气流通过舌尖和齿龈之间的间隙发出;[z]音的发音方式与[s]音相似,但声带要震动。
声母的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
声母的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声母是汉语拼音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指的是在发音时呼气过程中声带及其周围的构造所发出的激动音。
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是构成不同声母音的要素之一,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1.爆发音:发音部位是喉咙或口腔中的狭窄部位。
爆发音的声带近乎完全关闭,气流被阻断,然后突然释放,形成爆破的声音。
例:b,p,d,t,g,k。
2. 清辅音:发音部位是舌尖或舌叶与牙齿之间的接触。
清辅音的声带松弛,气流通过口腔时无阻碍。
例:zh, ch, sh。
3.浊辅音:发音部位与清辅音相同,但发音时声带是振动的。
浊辅音的发音与清辅音相似,但声带的振动使得声音更加浑厚。
例:z,c,s,j,q,x。
4. 鼻音:发音部位是鼻腔。
鼻音的特点是:声带振动,气流通过鼻腔流出,而不经过口腔。
例:m, n, ng。
5.音节:发音部位是声门。
音节的特点是:发音时声带完全关闭,气流通过声门振动。
例:h。
1.爆发音:爆发音的发音方法是先封闭气流,然后突然释放。
在发音时,用力将舌头或嘴唇抵住相应的发音部位,并尽快松开,使气流迅速通过,形成爆破声。
2.辅音:辅音的发音方法是由于两个发音器官之间的接触或靠近而形成了相应的共振腔。
例如,清辅音是通过将舌尖或舌叶与牙齿之间的接触,由气流通过共振腔而形成的声音。
3.鼻音:鼻音的发音方法与辅音类似,但气流不是通过口腔,而是通过鼻腔流出。
在发音时,声带振动,气流通过鼻腔流出,而不经过口腔。
4.音节:音节的发音方法是用力将声带完全关闭,然后迅速松开,使气流通过声门振动,形成声带振动的声音。
5.联音:联音是两个或多个声母音连在一起发音的音。
在发音过程中,两个声母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需要很快地切换,使得两个音之间没有明显的间隔。
总结起来,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是影响不同声母音发音的关键因素。
通过不同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我们能够准确地发出各个声母音,形成清晰的语音。
声母发音及辨正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发音部位就是发音时
第二章声母发音及辨正一、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发音部位”就是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地方。
普通话声母的发音部位共有七个,都是由口腔里两个部分接触或接近而形成的。
∙双唇——上唇和下唇。
下唇向上动,上唇微动,双唇闭合,如:b 、p 、m 。
∙唇齿——下唇和上齿。
下唇和上齿靠拢,如:f 。
∙舌尖前——舌尖和上齿背。
舌尖平伸,接触或接近上齿背,如:z 、c 、s 。
∙舌尖中——舌尖和上齿龈。
舌尖抵住上齿龈,如:d 、t 、n 、l 。
∙舌尖后——舌尖和硬腭前端。
舌尖翘起,接触或接近硬腭前端,如:zh、ch、zh、r 。
∙舌面——舌面前部和硬腭前部。
舌尖下垂抵住下齿背,舌面向上贴,接触或接近硬腭前部,如:j 、q 、x 。
∙舌根——舌根和软腭。
舌根抬起,接触或接近软腭,如:ɡ、k 、h 、nɡ。
“发音方法”是指发音时构成和克服阻碍气流的方式。
同时,各种发音方法,都要经过成阻持阻除阻这三个过程。
普通话声母有五种发音方法:1、塞音——成阻时发音部位的两点闭紧;持阻时保持着这种阻碍,气流停蓄在阻碍部分之后;除阻时突然将阻碍开放,气流冲出,因爆发、破裂而成声,也叫“爆发音”或“破裂音”。
2、鼻音——成阻时发音部位的两点闭紧,封锁口腔出气的通路;持阻时,软腭下垂,打开鼻腔通路,颤动声带,气流进入口腔和鼻腔,口腔和鼻腔形成双重“共鸣”,同时气流从鼻孔透出;除阻时,发音停止。
这种声音可以延长。
3、擦音——成阻时,发音部位的两点接近,中间留一条窄缝;持阻时气流从缝隙间挤过,发生摩擦的声音;除阻时,摩擦声音结束。
这种声音可以延长。
4、边音——成阻时,发音部位的两点,舌尖和上齿龈接触阻塞口腔中间的通路;持阻时,声带振动,气流从舌头两边透出成音;除阻时,发音完毕。
5、塞擦音——是“塞音’’和“擦音”两种方法的结合。
由成阻到持阻的前段,和塞音相同,但是到持阻的后段把阻碍的部分放松一些,变为擦音的成阻,使气流透出,变成“擦音”的摩擦,,持阻后段实为擦音的持阻成声,除阻,发音完毕。
声母发音部位及方法
声母发音部位及方法
声母,是使用在韵母前面的辅音,跟韵母一齐构成一个完整的音节。
一般由辅音充当,即首辅音。
辅音的主要特点是发音时气流在口腔中要分别受到各种阻碍,因此可以说,声母发音的过程也就是气流受阻和克服阻碍的过程。
声母通常响度较低、不可任意延长、而且不用于押韵。
要想读准每个声母,就要掌握其正确的发音部位及方法,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声母的发音部位及发音方法:
21个辅音声母总起来可以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四个方面去描写,将这四个方面综合起来就形成各个声母的“名称”
其公式:名称=部位+气流+声带+阻碍方式
如:b 双唇不送气清塞音p 双唇送气清塞音m 双唇浊鼻音 f 唇齿清擦音
对照普通话声母总表。
普通话语音——声母
普通话语⾳——声母⼀、声母的发⾳声母的不同发⾳是由发⾳部位和发⾳⽅法不同决定的。
(⼀)声母的发⾳部位发⾳时,⽓流受到阻碍的位置叫做发⾳部位。
按发⾳部位分,普通话声母可以分为七类。
(1)双唇膏(b、p、m)由上唇和下唇阻塞⽓流⽽形成。
(2)唇齿⾳(f)由上齿和下唇接近阻碍⽓流⽽形成。
(3)⾆尖前⾳(z、c、s)由⾆尖抵住或接近齿背阻碍⽓流⽽形成。
(4)⾆尖中⾳(d、t、n、1)由⾆尖抵住上齿跟阻碍⽓流⽽形成。
(5)⾆尖后⾳(zh、ch、sh、r)由⾆尖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阻碍⽓流⽽形成。
(6)⾆⾯⾳(j、q、x)由⾆⾯前部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阻碍⽓流⽽形成,⼜叫做“⾆⾯前⾳”。
(7)⾆根⾳(g、k、h)由⾆⾯后部抵住或接近软腭阻碍⽓流⽽形成。
⼜叫做“⾆⾯后⾳”。
(⼆)声母的发⾳⽅法声母的发⾳⽅法指的是,发⾳时喉头、⼝腔和⿐腔节制⽓流的⽅式和状况。
可以从阻碍的⽅式,声带是否颤动,⽓流的强弱等三个⽅⾯来观察。
1.看阻碍的⽅式根据形成阻碍和解除阻碍的⽅式不同,(发声母时,阻碍形成的过程⼀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成阻-⼀阻碍开始形成,(2)持阻⼀⼀阻碍持续,(3)除阻-⼀阻碍解除。
)可以把普通话声母分为塞⾳、擦⾳、塞擦⾳、⿐⾳、边⾳五类。
(1)塞⾳(b、p、d、t、g、k)发⾳时,发⾳部位形成闭塞,软腭上升,堵塞⿐腔的通路,⽓流冲破阻碍,迸裂⽽出,爆发成声。
(2)擦⾳(f、h、×、sh、r、s)发⾳时,发⾳部位接近,留下窄缝,软腭上升,堵塞⿐腔的通路,⽓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
(3)塞擦⾳(j、q、zh、ch、z、c)发⾳时,发⾳部位先形成闭塞,软腭上升,堵塞⿐腔的通路,然后⽓流把阻塞部位冲开⼀条窄缝,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
先破裂,后摩擦,结合成⼀个⾳。
就是说塞擦⾳的前⼀半是塞⾳,后⼀半是擦⾳,前后两半结合紧密,成为⼀个语⾳单位,是⼀个辅⾳,并不是两个辅⾳的复合(《汉语拼⾳⽅案》⽤两个字母标记的塞擦⾳zh、ch和擦⾳sh,它们都是⼀个⾳,不是复辅⾳)。
声母发音部位及方法
声母发音部位及方法声母是汉语拼音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构成一个汉字的第一个音节,也被称为“辅音”。
声母发音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语言表达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声母的发音部位及方法,以帮助读者掌握正确的发音技巧。
一、嘴唇音(b,p,m,f)嘴唇音是指发音时嘴唇的参与,是一类声母发音的特点。
其中,b音的发音时,先将两唇闭合,然后吐气发出爆破音;p音的发音时,在b音的基础上不送气;m音的发音时,将两唇闭合,通过鼻腔发出鼻音;f音的发音时,将牙齿轻轻咬住下嘴唇,吐气发出摩擦音。
二、舌尖音(d,t,n,l)舌尖音是指舌尖参与发音的声母。
其中,d音的发音时,舌尖轻触上齿龈,然后吐气发出爆破音;t音的发音时,在d音的基础上不送气;n音的发音时,舌尖轻轻贴住上齿龈,通过鼻腔发出鼻音;l音的发音时,舌尖轻贴上齿龈,然后吐气发出摩擦音。
三、舌叶音(g,k,h)舌叶音是指舌叶参与发音的声母。
其中,g音的发音时,舌叶贴住上齿龈,然后吐气发出爆破音;k音的发音时,在g音的基础上不送气;h音的发音时,大口张开,舌叶与软腭靠近,吐气发出摩擦音。
四、舌面音(j,q,x)舌面音是指舌面参与发音的声母。
其中,j音的发音时,舌面抬起,与硬腭贴在一起,吐气发出摩擦音;q音的发音时,在j音的基础上不送气;x音的发音时,将舌面抵住硬腭,然后快速吐气发出摩擦音。
五、齿齦音(zh,ch,sh,r)齿齦音是指舌尖与上齿龈接触发音的声母。
其中,zh音的发音时,将舌尖轻触上齿龈,吐气发出摩擦音;ch音的发音时,在zh音的基础上不送气;sh音的发音时,将舌尖轻触上齿龈,然后吐气发出摩擦音;r音的发音时,将舌尖略抵上齿龈,然后将舌尖往后卷起,发出卷舌音。
六、回音(y,w)回音是指声母发音时,声带有回旋作用。
其中,y音的发音时,嘴唇向前微微突出,舌尖抵住下齿龈,声带振动,发出回音;w音的发音时,先将两唇微微收紧,声带振动,吐气发出回音。
在掌握声母的发音部位和方法后,读者可以通过模仿和练习,提高自己的发音准确性。
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声母是汉语拼音的基本组成部分,它在词语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对于学习汉语拼音和发音非常重要,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声母的发音部位主要有唇音、齿音、舌音和喉音四种。
唇音是指双唇紧闭,气流通过鼻腔发出的声音,如“b”、“p”、“m”等;齿音是指舌尖或舌尖部位与上齿或下齿接触,气流通过鼻腔发出的声音,如“d”、“t”、“n”等;舌音是指舌尖或舌叶部位与上腭或软腭接触,气流通过口腔发出的声音,如“z”、“c”、“s”等;喉音是指声带振动,气流通过口腔或鼻腔发出的声音,如“g”、“k”、“h”等。
而声母的发音方法主要有清音、浊音、送气音和不送气音四种。
清音是指发音时声带不振动,如“p”、“t”、“k”等;浊音是指发音时声带振动,如“b”、“d”、“g”等;送气音是指发音时气流由口腔中央向前送出,如“p”、“t”、“k”等;不送气音是指发音时气流不向前送出,如“b”、“d”、“g”等。
在实际发音中,我们需要根据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来正确发音。
比如,当我们发音“b”时,要使双唇紧闭,气流通过鼻腔发出,声带不振动,这样才能准确发出“b”的音。
而当我们发音“d”时,要使舌尖或舌叶部位与上齿或下齿接触,气流通过鼻腔发出,声带振动,这样才能准确发出“d”的音。
另外,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正确的发音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准确地掌握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才能够正确地发音,从而提高汉语口语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因此,我们在学习汉语拼音和发音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多加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发音水平。
总之,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是学习汉语拼音和发音的重要基础,它对于我们正确发音、提高口语表达能力非常重要。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和掌握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发音水平,更好地表达汉语。
23个声母的标准发音
23个声母的标准发音
b:双唇紧闭,气流经口腔破唇而出,但不是用力送气,如“玻”字开始的发音。
p:部位、方法同上,但要将气用力尽量送出。
m :鼻音。
紧闭双唇,嗓子用力,气流经过鼻腔,由鼻孔透出。
发f时,上门牙轻触下嘴唇的边缘,气流从唇齿间摩擦而出。
d:舌尖抵住门牙后的上牙床,猛把舌尖离开,气流冲出但不是用力送气。
t:部位、方法同上,但要将气流用力送出。
n:舌尖抵住上门牙后的上牙床,气流经过鼻腔,由鼻孔透出。
l:舌尖抵住上门牙后的上牙床,嗓子用力,气流由舌的两边透出。
ɡ:舌根抵住软腭,猛然离开,气流冲出,但不是用力送气。
k:部位、方法同上,但要将气流用力送出。
h:舌根接近软腭,气流从中间摩擦而出。
j:舌尖下垂,舌面前部向上隆起,贴紧硬腭前部,然后微微放松,气流从窄缝中摩擦而出,但不是用力送气。
q:部位、方法同上,但要将气流用力送出。
x:舌尖下垂,舌面前部向上隆起,接近硬腭前部,气流从窄缝中摩擦而出。
zh:舌尖翘起抵住硬腭最前端(上牙床之后),然后微微放松,气流从窄缝中摩擦而出,但不是用力送气。
ch:部位、方法同上,但要将气流用力送出。
sh:舌尖翘起,接近硬腭最前端(上牙床之后),气流从窄缝中摩擦而出。
r:部位、方法同上,但发音时嗓子用力(浊音)。
z:舌尖向前伸,抵住上门牙背后,然后微微放松,气流从窄缝中摩擦而出,但不是用力送气。
c:部位、方法同上,但要将气流用力送出。
s:舌尖向前伸,接近上门牙背后,气流从窄缝中摩擦而出但不是用力送气。
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n的发音部位是鼻腔,其发音方法是:发音时,嘴唇不闭,舌头后部抬起贴近口腔顶部,让气流从鼻腔发出,同时声带震动发出声音。
n的正确发音是 /en/,并不同于汉语中的拼音 en (对应汉字“嗯”的发音)。
n的发音部位是鼻腔,其发音方法是:发音时,嘴唇不闭,舌头后部抬起贴近口腔顶部,让气流从鼻腔发出,同时声带震动发出声音。
n的恰当发音就是 /en/,并不同于汉语中的拼音 en (对应汉字“嗯”的发音)。
之所以很多人会读作这个音,是因为恰当的发音和汉语搭在一起很困难。
有很多英文字母都是如此,如 w,s,n 等,如果与汉语放在一起念(比如解题时念
物理公式)就会很不连贯。
/n/就是个鼻音、浊辅音,靠声音震动表达意见,当/n/发生在音节结尾处时必须略微
缩短,以避免冲上末尾的/n/,把ten /ten/错发成/te/就是不恰当的。
/n/和/m/就是同一
组浊辅音,所相同的就是/m/就是"发飙音",而/n/就是"上开口音"。
二、n和l的发音区别
n和l的口型差不多就是一样的,播发l时口型比播发n时小一些,不一样的就是发
音时舌尖的边线。
n:舌头伸出牙齿,上下牙齿轻轻咬住舌尖,用喉咙发音的同时舌尖收回,发出的就
是n。
l:嘴巴五指,舌尖压制住上颚,喉咙发音的同时舌尖卸下,收到的就是l。
练习n音就来回把舌尖送出嘴唇再收回,练习l音就闭上嘴让舌尖在嘴里上下活动。
声母的发音和分类
声母的发音和分类一、声母的定义声母是使用在韵母前面的辅音,与韵母共同构成完整的音节。
例如在“爸(bà)”这个音节中,“b”就是声母。
二、声母的发音1. 双唇音(b、p、m)- b:双唇紧闭,阻碍气流,然后双唇突然放开,让气流冲出,读音轻短,例如“八(bā)”。
- p:发音部位与“b”相同,但送气,发音时气流较强,如“爬(pá)”。
- m:双唇紧闭,舌头后缩,将气流逼入鼻腔,使气流从鼻腔中出来,同时声带颤动,如“妈(mā)”。
2. 唇齿音(f)- f:以上齿接触下唇,形成窄缝阻碍气流,再让气流从缝中挤出来,摩擦成声,如“发(fā)”。
3. 舌尖中音(d、t、n、l)- d:舌尖抵住上齿龈,挡住气流,然后舌尖突然放开,让气流冲出,读音轻短,如“大(dà)”。
- t:发音部位与“d”相同,但送气,气流较强,如“他(tā)”。
- n:舌尖抵住上齿龈,气流进入鼻腔,同时声带颤动,如“拿(ná)”。
- l:舌尖抵住上齿龈,气流从舌头两边出来,声带颤动,如“拉(lā)”。
4. 舌根音(g、k、h)- g:舌根抵住软腭,阻碍气流,然后舌根突然放开,使气流冲出,读音轻短,如“哥(gē)”。
- k:发音部位与“g”相同,但送气,气流较强,如“可(kě)”。
- h:舌根接近软腭,留出窄缝,气流从窄缝中出来,摩擦成声,如“喝(h ē)”。
5. 舌面音(j、q、x)- j:舌面前部向硬腭尽量接近,气流从窄缝中出来,摩擦成声,如“鸡(j ī)”。
- q:发音部位与“j”相同,但送气,气流较强,如“七(qī)”。
- x:舌面前部接近硬腭,留出窄缝,气流从窄缝中出来,摩擦成声,如“西(xī)”。
6. 舌尖后音(zh、ch、sh、r)- zh:舌尖上翘,抵住硬腭前部,阻碍气流,然后舌尖放开,让气流冲出,读音轻短,如“知(zhī)”。
- ch:发音部位与“zh”相同,但送气,气流较强,如“吃(chī)”。
幼儿语音的发展与教育 声母发音部位发音方法
根据气流在口腔受阻的部位,普通话
的声母可以分为七类:
1、双唇音:上下唇闭合阻塞气流形成阻碍。
普通话的双唇音声母有:b、p、m。
2、唇齿音:下唇接触上齿形成阻碍。普通话
的唇齿音声母有:f。
3、舌尖前音:舌尖抵上门齿齿背形成阻碍。
普通话的舌尖前音声母有:z、c、s。一、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法声母汇总(按发声部位分)
唇音: 双唇音 b p m 舌尖音:舌尖前音 z c s
舌尖中音 d t n l
唇齿音
f
舌尖后音 zh ch sh r
舌面音:舌面前音 j q x 舌面后音 g k h 零声母:(含 y w)
4、舌尖中音:舌尖抵上齿龈形成阻碍。普通 话的舌尖中音声母有:d、t、n、l。 5、舌尖后音:舌尖上翘,抵硬腭前部形成阻 碍。普通话的舌尖后音声母有:zh、ch、 sh、r。 6、舌面音:舌面前部与硬腭前部形成阻碍。 普通话的舌面音声母有:j、q、x。 7、舌根音:舌根(舌面后部)顶住或接近软腭 形成阻碍。普通话的舌根音声母有:
中职教育—《普通话口语交际》第二章 第一节 声母的发音部位及发音方法
4.舌尖中音
d t n l。由舌尖抵住上齿龈,阻碍气流而形成。
d
达到
等待
地点
t
天天
团体
疼痛
n
奶奶
男女
南宁
l
力量
理论
联络
懂得 探讨 能耐 流露
5.舌尖后音
zh ch sh r。由舌尖抵住或接近硬腭前端,阻碍气流而形成。
zh
政治
征兆
战争
主张
ch
处处
sh
实事
长城 少数
出差 实施
超出 叔叔
r
仍然
软弱
容忍
荣辱
6.舌面音
j、q、x。由舌面前部抵住或接近硬腭前端,阻碍气流而形成。
j
经济
解决
积极
季节
q
亲切
x
学习
请求 现象
亲戚 相信
确切 详细
7.舌根音
j、q、x。由舌面前部抵住或接近硬腭前端,阻碍气流而形成。
j
经济
解决
积极
季节
q
亲切
x
学习
请求 现象
亲戚 相信
确切 详细
02 声母的发音方法
声母的发音方法指的是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控制气流的方式和 状况。
声母的发音方法可以从阻碍的方式、声带是否颤动、气流的强 弱三个方面来观察。
1.阻碍的方式——根据形成阻碍和解除阻碍的方式不同,声母可分为五类。
⑴塞音b、p、d、t、g、k。发音时,发音部位形成闭塞,软腭上升,堵塞鼻 腔的通道,气流冲破阻碍,迸裂而出,爆破成声。
八百 标兵 爸爸 辨别
b
偏偏 批评 匹配 偏颇
⑴ 送 气 音 发音时气流较强的音。普通话中有六个:p、t、k、q、ch、c。 ⑵ 不 送 气 音 发音时气流较弱的音。普通话中有六个:b、d、g、j、zh、z。
声母的发音部位和方法
声母的发音部位和方法声母是汉语拼音系统中的一个音节组成部分,用于表达词语的声音初始部分。
声母的发音部位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发音部位:声母的发音部位指的是语音器官在发音时所处的位置,主要有以下几种部位:-唇音:双唇靠拢、闭合或接近闭合时发出的音,如/p/、/b/、/m/。
-齿音:舌尖靠近上门齿或下门齿时发出的音,如/t/、/d/、/n/。
- 齿龈音:舌尖靠近上门齿龈或下门齿龈时发出的音,如/q/、/zh/、/ch/。
- 舌音:舌尖或舌面接触到上颚、齿龈或牙齿时发出的音,如/sh/、/r/、/l/。
-喉音:声带通过喉头震动发出的音,如/g/、/k/、/h/。
- 鼻音:声音从鼻腔中通过发出的音,如/ng/、/n/。
2.发音方法:声母的发音方法指的是语音器官在发音时的运动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爆破音:声带和气流在阻塞位置突然断开,形成爆破音,如/p/、/t/、/k/。
-擦音:声带靠近或接触到阻塞位置,通过气流摩擦产生擦音,如/f/、/s/、/x/。
-塞擦音:声带和气流在阻塞位置断开时,有短暂的擦音过程,如/z/、/c/、/j/。
- 音便:声带振动,通过气流摩擦形成的音,如/zh/、/ch/、/sh/。
-流音:气流通过发音部位时并不受到很大阻碍,形成流畅的音,如/r/、/l/、/m/、/n/。
3.发音规则:声母的发音还受到一定的发音规则的制约。
-声调:声调是汉语中的基本语音特征之一,声母的发音与声调有一定的关系。
例如,清音声母发音时,声调通常会比浊音声母发音时更清晰。
- 前后鼻音:/n/和/ng/是鼻音,它们通常只能出现在汉语拼音中的声母部分的末尾,而不能出现在其他位置。
-四个送气音:/p/、/t/、/k/和/q/是四个送气音,它们在发音时需要加强气流,与其他声母有一定的区别。
以上是声母的发音部位和方法的一些基本介绍。
在实际发音中,我们需要注意准确掌握每个声母的发音特点和规则,以保证正确地发音。
汉语拼音发音部位
二、普通话声母的具体发音方法1、b 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发音时双唇闭住,软腭和小舌翘起,堵住鼻腔通道,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喉头,但不振动声带,到达口腔,然后双唇突然打开,气流爆出而发音。
例如“辨别”、“病变”。
2、p 双唇、送气、清、塞音。
发音的情形与b[p]相同,只是爆破发音时气流较强。
例如“评判”、“乒乓”。
3、m 双唇、浊、鼻音。
发音时双唇闭住,软腭和小舌下垂,打开鼻腔通道,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喉头,振动声带,然后从鼻腔缓缓流出。
例如“卖马”、“埋没”。
4、f 唇齿、清、擦音。
发音时上齿靠近下唇,中间留一条缝隙,软腭和小舌翘起,堵住鼻腔通道,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喉头,但不振动声带,气流经过口腔,从唇齿的缝隙间摩擦而出。
例如“风范”、“分发”。
5、z 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
发音时舌尖顶住上齿背,软腭和小舌翘起,堵住鼻腔通道,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喉头,但不振动声带,然后舌尖与上齿背离开一条缝隙,气流摩擦而出,形成先塞后擦的发音。
例如“祖宗”、“造作”。
6、c 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
发音的情形与z[ts]相同,只是发音时气流较强。
例如“猜测”、“参差”。
7、s 舌尖前、清、擦音。
发音时舌尖靠近上齿背,中间留一条缝隙,软腭和小舌翘起,堵住鼻腔通道,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喉头,但不振动声带,到达口腔,从缝隙间摩擦而出。
例如“三思”、“诉讼”。
8、d 舌尖中、不送气、清、塞音。
发音时舌尖顶住上齿龈,软腭和小舌翘起,堵住鼻腔通道,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喉头,但不振动声带,到达口腔,然后舌尖突然离开上齿龈,气流爆出而发音。
例如“大胆”、“歹毒”。
9、t 舌尖中、送气、清、塞音。
发音的情形与d[t]相同,只是爆破发音时气流较强。
例如“贪图”、“推托”。
10、n 舌尖中、浊、鼻音。
发音时舌尖顶住上齿龈,软腭和小舌下垂,打开鼻腔通道,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喉头,振动声带,然后从鼻腔缓缓流出。
例如“哪能”、“难弄”。
11、l 舌尖中、浊、边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切记:
• 普通话共有22个辅音,其中20个辅音只担任声母,n即可 做声母又可做韵尾,nɡ只做韵尾。(韵母学习时再重点 掌握) • 所以,所有的声母都是辅音,但不能说凡是辅音都是声母
(nɑn、nɑnɡ)
一、声母的“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
㈠发音部位
声母的发音部位就是辅音(该声母)发音时气流在口
腔中受到阻碍的地方。
⒑舌面 11.舌根 12.鼻腔
13.口腔 14.咽头 15.会厌 16.食道 17.气管 18.声带 19.喉头
第一、第二课时:
声母的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
学习目标:
⒈理解声母的“发音部位” ⒉掌握声母的“发音方法” ⒊根据不同的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给声母分类 ⒋了解21个声母的呼读音与本音的区别,准确发音
除阻——摩擦声音结束,发音完毕。
⒉ 根据声带是否颤动分为2种 ⑴清音:声带不颤动,气流较强,共17个。 ⑵浊音:声带颤动,气流较弱,共4个(r、m、n、l); 22个辅音中还有一个nɡ ,只做韵尾,不做声母。
⒊ 根据气流强弱分成2种(仅限于塞音与塞擦音) ⑴送气音:气流较强,发音时要送出一口气 p、t、k、q、c、ch ⑵不送气音:气流较弱,自然流出 b、d、ɡ、j、z、zh
这种阻碍,是由口腔里的两个部分接触或者接近而形 成的。前者如m ,后者如h(试用声母本音来发)。
声母发音部位共有7个,即成阻的部位共有7个。因 此按发音部位划分,声母可分成7类。 ⒈双唇音 ⒉唇齿音
⒊舌面音 ⒋舌根音 ⒌舌尖前音 ⒍舌尖中音 ⒎舌尖后音
双唇音——上下唇闭合,构成阻碍P8
b、p、m
⑷边音:l 成阻——发音部位两点接触,阻塞口腔中间通路。 持阻——声带颤抖,气流从舌头两边透出成音。 除阻——发音完毕。
⑸塞擦音(塞音与擦音结合,先“塞”后“擦” ):j、 q、z、c、zh、ch 成阻到持阻的前段——与塞音同,即发音部位两点闭合。
持阻的后段——与擦音同,即放松阻碍,让气流挤过窄 缝,发出摩擦之声。
发音方法有几种划分:
⒈ 根据气流阻碍的方式不同分为5种
⒉ 根据声带是否颤动分为2种
⒊ 根据气流强弱分成2种
⒈ 根据气流阻碍的方式不同分为5种
⑴塞音:b、p、d、t、 ɡ 、k 成阻——发音部位两点闭合
持阻——保持阻碍,气流停蓄
除阻——突然解除阻碍,气流冲出,因爆发、 破裂 而成声(故也叫“爆发音”或“破裂音”)
第一章 普通话语音训练
第二节 声 母
(4课时)
■复习旧课
⒈பைடு நூலகம்问(三选一)
• ⑴语音有哪三大属性?语音的本质属性是什么? • ⑵音素与音节哪个单位更小?为什么? • ⑶《汉语拼音方案》由哪几部分构成?
⒉说出发音器官各部分的名称和位置 ⒈上唇 ⒉下唇 ⒊上齿 ⒋下齿 ⒌齿龈 ⒍硬腭 ⒎软腭 ⒏小舌 ⒐舌尖
唇齿音——下唇与上齿接近,留一条窄缝,构成阻碍
f
舌面音
舌面前部与硬腭前部先接触后接近构成阻碍:
j、q 舌面前部与硬腭前部接近,构成阻碍:x
舌根音
(发音时舌根抬起) 舌根与软腭接触,构成阻碍:
ɡ、 k
h
舌根与软腭接近,构成阻碍:
舌尖前音
(发音时舌尖平伸至上齿背)
舌尖与上齿背先接触后接近,构成阻碍:z、c
⑵鼻音:m、n、(nɡ )(这种声音可以延长) 成阻——发音部位两点闭合(封锁口腔通路) 持阻——软腭下垂,打开鼻腔通路,颤动声带,气流同 时进入鼻腔、口腔形成“双重”共鸣,同时气流从鼻孔透 出。 除阻——发音停止。
⑶擦音:f、h、x、s、sh、r
(这种声音可以延长)
成阻——发音部位两点接近(留一道窄缝)。 持阻——气流挤过窄缝,发出摩擦之声。 除阻——摩擦声音结束。
一、温故知新
⑴什么是声母?声母是由哪种音素担任的? ⑵辅音和元音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声母指音节开头的辅音;
声母是由辅音担任的。
辅音和元音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气流是否受阻:
辅音是发音时气流在口腔受到一定阻碍的音;元音 是发音时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 气流受阻是辅音发音的主要特点,也是声母发音的主要 特征。 由于阻碍的部位和方法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声音。 感受“资”和“知”的发音差异 感受“资”和“思”的发音差异
舌尖与上齿背接近,构成阻碍:
s
舌尖中音
舌尖与上齿龈接触,构成阻碍
d、t、n、l
舌尖后音
(发音时舌尖上翘至硬腭前端) 舌尖与硬腭前端先接触后接近构成阻碍:
zh、ch 舌尖与硬腭前端接近,构成阻碍:sh、r
㈡发音方法
声母的发音方法就是辅音(该声母)发音时构成和克 服阻碍气流的方式,也就是阻碍气流和消除阻碍的方式。 声母的发音可分为三个阶段:成阻、持阻、除阻。 发音方法的学习,应与巩固发音部位的学习相结合。
普 通 话 辅 音 声 母 的 发 音 部 位 和 发 音 方 法
★
(ng)
课堂练习
• 《普通话水平测试教程》P11 • 《幼儿教师口语》P6~P7
课外作业
• 《普通话水平测试教程》P55~P61 • 普通话水平测试用常用单音节字词 • (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