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外诗词赏析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24首必读经典七绝名诗(附赏析)
24首必读经典七绝名诗(附赏析)24首必读经典七绝名诗首必读经典七绝名诗《出塞》·王昌龄·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的七绝诗尤为出色,甚至可与李白媲美,故被冠之以“七绝圣手”的名号。
尤其是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
这首《出塞》,慨叹守将无能,意境开阔,开阔,感情深沉,有纵横古今的气魄,确实为古代诗歌中的珍品,感情深沉,有纵横古今的气魄,确实为古代诗歌中的珍品,感情深沉,有纵横古今的气魄,确实为古代诗歌中的珍品,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枫桥夜泊》·张继·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流传下的作品很少,全唐诗收录一卷,然仅《枫桥夜泊》一首,已使其名留千古,而「寒山寺」也拜其所赐,成为远近驰名的游览胜地。
这首七绝,是大历诗歌中最着名之作。
唐代诗人张继的这首千古绝唱,唐代诗人张继的这首千古绝唱,不仅家喻户晓,不仅家喻户晓,而且名扬海外,在中华诗坛上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
(名扬海内外)(名扬海内外)《早发白帝城》·李白·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有名的七绝,不无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美轮美奂,自然天成,读来是那样悠扬、轻快,令人百诵不厌。
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
然而只赏其气势之豪爽,笔姿之骏利,尚不能得其圜中。
诗中快船快意,使人神远,后人赞此篇谓:“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并至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人教部编版 初中语文古诗词名句赏析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词名句赏析九年级下册1、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一个“异”字统领上片,写出了边塞的特有风光,化用“雁飞回雁峰”的典故,极言塞外天气极寒。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用典的手法,运用了“燕然勒功”的典故,表现了词人及边塞将士思念家乡但又渴望建功立业的矛盾心理。
3、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用典,运用“孙权射虎”的典故,自比孙权,表现了词人的狂气。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用典,化用“遣冯唐”的典故,表现了词人渴望得到朝廷的重用的情感。
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用典,化用“天狼星”的典故,(比喻,将拉开的弓比作满月,将敌人比作天狼星,)表现了词人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6、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用典,化用“晋王恺有良牛”的典故,并从听觉角度描写了边塞特有的声音,写出了军旅生活的激越雄壮,表现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7、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从视觉,听觉等方面描写了激烈的战斗场面,写出了战争的激烈和顺利,刻画了一个冲锋陷阵,杀敌报国的英雄形象。
8、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用典,化用白居易的诗,表现了词人革命道路上知音难觅的苦闷之情。
9、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对比,极言主人公从军时间之长,揭露了当时兵役制度的极不合理。
1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雪花比作梨花,以春景写冬景,新奇贴切,既表现了诗人的欣喜之情,也表现了边塞奇特壮丽的风光,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11、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运用互文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边塞将士们生活的艰辛。
12、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运用视觉描写,一红一白,相互映衬,色彩鲜明,表现了边塞战士不屈的斗志。
1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留白的手法,含蓄委婉,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无限怅惘之情。
14、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用典,借用曹操的话,抒发了诗人对英雄的仰慕之情,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慨之情,和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之情。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下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大全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下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大全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情,情景交融。
诗歌句句写景,句句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与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通过虚写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气势宏伟,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
2.意境开阔,气势雄浑。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译文】树上杨花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主题】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借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写法】1.借景抒,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溪。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主题】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借明月来表达对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友人的关切、安慰之情。
【写法】1.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诗人写景,独取漂泊不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切合当时情境,虽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2.丰富的想象,变抽象为形象。
3.想象奇特,将月亮人格化,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这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风格,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弯曲的小路伸展到青山外,小船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走。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竹里馆(XXX)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
【主题】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表现了隐者闲适的生活情趣,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写法】全诗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达到“诗中有画”的高超境界。
春夜洛城闻笛(XXX)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中,飘满洛阳古城。
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主题】这首诗通过客居洛阳城的夜间闻笛声的细腻描写,引发了诗人无限的思乡之情。
【写法】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条理通畅,感情真挚,余韵无穷。
逢入京使(XXX)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满面泪水沾湿了衣袖,擦都擦不干。
在马上匆匆相逢,想要写封信却没有纸和笔,烦劳您给我的家人捎个口信报个平安。
【主题】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逢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安慰家人的典型场面,抒发了诗人报国和亲情难以两全,以及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
【写法】这首诗不假雕琢,脱口而成,感情真挚,在平易中显出丰富的诗韵,深入人心、脍炙人口。
晚春(XXX)XXX不久归,各式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XXX。
【译文】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它们费尽心思纷纷争奇斗艳。
杨花榆荚没有百花的芬芳,只知道飘散在空中如雪花般尽情飞舞。
【主题】这首诗运用拟人的手法,诗人通过花草树木的角度抒写了对春天的留恋之情,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向上的情怀。
【写法】这首诗平中翻新,颇富奇趣,还在于诗中拟人化手法的奇妙运用,糅人与花于一体。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行路难(其一)(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酒杯里盛着价格昂贵的清醇美酒,盘子里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
但心情愁烦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
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过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
遥想当年,姜太公磻溪垂钓,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梦见乘船经过太阳旁边,受聘在商汤身边。
人生的道路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
【主题】抒写了世路艰难、功业难建的苦闷心情。
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苦闷与追求、失望与希望,交错地反映在这首诗中。
【写法】(1)叙事开篇,夸张的手法。
用夸张的笔法,写“金樽清酒”,“玉盘珍馐”的宴饮,诗人却停杯,投箸,拔剑不能饮,心茫然。
(2)联想,用典。
诗人想“渡黄河,登太行”,但是“冰塞川,雪满山”,这是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难,寓含一种无限的悲愤。
现实之路虽然坎坷,但梦还在,理想还在。
诗人联想到吕尚未遇文王时,曾在渭水的磻溪垂钓;伊尹受汤聘前,曾梦见乘舟经过日月旁边,吕尚伊尹最后他们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这两个典故表达诗人要像他们那样有为于当世。
(3)直接抒情。
诗的结尾,用典表达要像宗悫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在沉郁中振起,相信自己必然会有施展才能的时候。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词(84首)带赏析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⒈曹操的《观沧海》: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
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⒉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⒊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是叙述,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⒈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表现对远方朋友的慰问,表现挂念友人命运之情无时不在,并有此心明月可以作证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⒉本诗表达悲凉气氛的句子:杨花落尽子规啼3.人们对这首诗后两句尤为赞赏,请你说说其妙处。
答:诗人将月亮人格化,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⒈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写岁末年初江边景色来感叹岁月无情,徒增游子无限乡愁;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⒉表达乡愁之情的句子: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答:最后两句,诗人由归雁想起鸿雁传书的故事,心中涌起对故乡洛阳的思念。
4.从这首诗看,诗人处在怎样的境况之中?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远离家乡,漂泊江南水上。
表达了漂泊中的孤独情怀和思乡之情。
(可从“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等句看出)5.前人评价“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是“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部编版初中语文课内外古诗词赏析大全
部编版初中语文课内外古诗词赏析大全七年级上册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主题】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借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写法】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诗歌句句写景,句句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与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通过虚写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气势宏伟,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
2.意境开阔,气势雄浑。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译文】树上杨花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溪。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主题】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借明月来表达对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友人的关切、安慰之情。
【写法】1.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诗人写景,独取漂泊不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切合当时情境,虽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2.丰富的想象,变抽象为形象。
3.想象奇特,将月亮人格化,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这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风格,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弯曲的小路伸展到青山外,小船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走。
初中中考课外古诗词鉴赏
中考课外古诗词鉴赏(一)春日(宋)晃冲之阴阴①溪曲绿交加,毛毛雨翻萍上浅沙。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②桃花。
【注】①阴阴:草木阴阴。
②趁:追赶。
1.这首诗经过描述_______、小雨翻萍、_________的春日情形,组成了一幅优美而完好的画面。
(2分)2.三、四句中表露出作者如何的思想感情(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雨过山村[ 唐]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诗的一、二两句,写出了山村如何的特色(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末句中的“闲”字用得好,请你谈谈幸亏哪里。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城南宋·曾巩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低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
[ 注]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腾而去。
一、二句写出了“雨”如何的特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的三、四两句和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都写小草,且有异曲同工之妙。
请就此作比较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梦令(6分) 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夜不用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仍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首句“昨夜雨疏风骤”描述了如何一幅画面(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怀方式,抒发了如何的感情(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泛吴淞江[宋]王禹偁苇蓬疏薄漏夕阳,半日孤吟未过江。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赏析(二)
⼈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赏析(⼆)⼈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赏析(⼆)(⼀)泊秦淮杜牧烟笼寒⽔⽉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的清辉洒在⽩⾊沙渚之上。
⼊夜,我将⼩⾈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
⾦陵歌⼥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淫靡之曲《⽟树后庭花》。
赏析:这⾸诗是诗⼈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于六代兴亡之地的感叹中,寓含忧念现世之情怀。
这⾸诗在语⾔运⽤⽅⾯也颇见⼯夫。
⾸句写景,“烟”“⽔”“⽉”“沙”由两个“笼”字联系起来,融合成⼀幅朦胧清冷的⽔⾊夜景,渲染⽓氛,朦胧中透出忧凉。
次句点题,并以“近酒家”的丰富内涵启动思古之幽情。
秦淮⼀带在六朝时是著名的游乐场所,酒家林⽴。
因此昔⽇那种歌舞游宴的⽆尽繁华实已包含在诗⼈此时的思绪之中。
后两句由⼀曲《⽟树后庭花》引发⽆限感慨,“不知”抒发了诗⼈对“商⼥”的愤慨,也间接讽刺了不以国事为重、纸醉⾦迷的达官贵⼈,即醉⽣梦死的统治者。
“犹唱”⼆字将历史、现实巧妙地联为⼀体,伤时之痛委婉深沉。
清代评论家沈德潜推崇此诗为“绝唱”,⼀个“犹”字透露出作者批判之意、忧虑之情。
管世铭甚⾄称其为唐⼈七绝压卷之作。
诗⼈深夜泊⾈秦淮河畔,隔江传来商⼥《⽟树后庭花》的歌声,听着这亡国之⾳,不禁激起时代兴衰之感。
后两句对只知征歌征舞、买笑逐欢,⽽不以历史为鉴的统治者,给以深深的谴责。
本诗情景交融,朦胧的景⾊与诗⼈⼼中淡淡的哀愁和谐统⼀。
这是⼀⾸触景⽣情之作,通过写夜泊秦淮的所见所闻,揭露了晚唐统治者沉溺声⾊、醉⽣梦死的腐朽⽣活。
秦淮河两岸是六朝时的繁华之地,是权贵富豪、墨客骚⼈纵情声⾊、寻欢作乐的场所。
诗⼈夜泊秦淮,在茫茫沙⽉、迷蒙烟⽔中眼见灯红酒绿,⽿闻淫歌艳曲,不禁触景⽣情,顿⽣家国兴亡之思,将对历史的咏叹与对现实的思考紧密结合,从陈的荒淫亡国联想到江河⽇下的晚唐命运。
初中九年级语文上下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大全
初中九年级语文上下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大全行路难(其一)(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酒杯里盛着价格昂贵的清醇美酒,盘子里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
但心情愁烦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
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过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
遥想当年,姜太公磻溪垂钓,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梦见乘船经过太阳旁边,受聘在商汤身边。
人生的道路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
【主题】抒写了世路艰难、功业难建的苦闷心情。
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苦闷与追求、失望与希望,交错地反映在这首诗中。
【写法】(1)叙事开篇,夸张的手法。
用夸张的笔法,写“金樽清酒”,“玉盘珍馐”的宴饮,诗人却停杯,投箸,拔剑不能饮,心茫然。
(2)联想,用典。
诗人想“渡黄河,登太行”,但是“冰塞川,雪满山”,这是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难,寓含一种无限的悲愤。
现实之路虽然坎坷,但梦还在,理想还在。
诗人联想到吕尚未遇文王时,曾在渭水的磻溪垂钓;伊尹受汤聘前,曾梦见乘舟经过日月旁边,吕尚伊尹最后他们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这两个典故表达诗人要像他们那样有为于当世。
(3)直接抒情。
诗的结尾,用典表达要像宗悫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在沉郁中振起,相信自己必然会有施展才能的时候。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初中语文课内古诗词名句赏析(中考必背)
初中语文课内古诗词名句赏析(中考必背)1、《无题》李商隐主旨:这是一首伤感离别的爱情诗。
诗人与相爱的人难得见上一面,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分别后心中充满不尽的相思。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蜡烛成灰泪始干。
”以象征手法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最为精彩动人。
2、《夜雨寄北》李商隐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角度:诗意:什么时候才能重逢,西窗剪烛重话巴山夜雨情景?情感:这两句诗使诗境与回环映照中更增深永情韵,融凄清与温煦默然与神往,寂寥与慰藉为一体。
3、《论诗》赵翼清代学者、诗人《瓯北诗钞》“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唯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
4、塞下曲六首(其一) 李白唐“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这句诗使用了反衬手法。
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杨柳》,自然引人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但眼前春色全无,亲人遥遥不能相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士积极能战,英勇杀敌。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用典。
斩楼兰:据考证,汉代地处西域的楼兰国经常杀死汉朝使节,傅介子出使西域,楼兰王贪他所献金帛,被他诱至帐中杀死。
这里是借用傅介子慷慨复仇的故事,表现诗人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
5、《相见欢》李煜五代时南唐后主主旨:写幽囚生活的愁苦滋味。
赏析: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角度:诗意:剪又剪不断,理了仍然还乱,是紧紧缠绕人的是离愁。
修辞:用丝缕比喻愁思,形象地展现了心头无可解脱的愁苦之情。
6、《浣溪沙》晏殊北宋词人主旨:抒写对人事的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悼惜。
赏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角度:诗意:花儿凋谢了,忍见它伴随着残春消逝;燕子又来了,新朋还是旧友,过眼迷离。
情感:通过对易逝的春光的描写,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
写法: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生发出值得玩味的情趣。
语言: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
7、《龟虽寿》曹操赏析“老骥伏枥,志——,烈士——壮心——”内容: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上,但胸中任然有驰骋千里的豪情,有志干一翻事业的人,虽然到了晚年,但对理想的追求永不会息。
初中语文 课外古诗词赏析诵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清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情感: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借一鹤直冲云霄的壮丽景象,表达了奋发进取的豪情和乐观豁达的情怀。
这首诗一反常态,不写悲秋,而写爱秋。
诗的前两句,先弃“逢秋悲寂寥”的常情,后立“秋日胜春朝”的新见,气势不凡;后两句直接推出证据——晴空一鹤排云上的明丽秋景,引出豪迈的诗情。
仔细品读,约略能感觉到诗中隐含诗人因支持变法屡遭贬嫡、愈挫愈奋的豪壮情怀。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
{寂寥}冷清萧条{春朝}春天{排}推开{碧霄}蓝天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情感:通过现实之境的凄苦和想象之境的温暖,表现了诗人漂泊异乡,盼望归期的伤感和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问归期而未有期,一问一答,其中包含着太多的苦涩与无奈。
诗人在巴蜀羁旅中,在夜雨涨秋池的环境中,更感到孤独凄凉。
接下来笔锋一转,想象回家团聚后剪烛西窗、共话今宵的情景,时空交错,虚实相生,把眼前的凄苦兑换成未来团聚的欢乐,也在未来的欢乐中注入被时间过滤了的昔日之苦。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即兴写来,道出了刹那间情感的曲折变化。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硲生,怀州河内人,唐代诗人。
{巴山}泛指川东一带的山。
川东一带古属巴国。
{何当}何时将要{却话}回头说,追述。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诗以僵卧孤村开篇,写出风雨夜老人凄凉的处境。
但这不是诗人所要强调的意向,不自哀才是他要坚持的信念。
不以衰老自弃的诗人,内心燃烧着为国戌边的志愿。
他静听着窗外肆虐的风雨,并把这些音响编入梦境,成为为国征战的铁骑踏冰之声。
情感:深沉的表现了诗人渴望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抒发了那感人至深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课内外古诗词赏析大全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课内外古诗词赏析大全八年级上册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黄昏的时候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各自随愿而归。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主题】全诗通过对萧瑟恬静的秋景描写,表现了作者的百无聊赖的彷徨和孤独无依的抑郁心情。
【写法】首联借“徙倚”的动作和“欲何依”的心理描写来抒情;颔联写树写山,一派安详宁静;颈联中用几个动词进行动态式的描写,以动衬静;尾联运用典故,表达了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的苦闷与惆怅,只好追怀古代了隐士,抒发了孤独无依的抑郁之情,同时兼有不问世事的闲适思想。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主题】这首七言律诗通过诗人在仕途失意之际游览黄鹤楼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吊古伤今之情,抒写了游子的乡愁。
【写法】前两联,先写神话传说,再写眼前景物的格局,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逆料的感慨;以神话传说起笔,则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大大丰富了诗歌的内容。
颔联先写黄鹤之杳然不见,在远望天际,寻觅黄鹤踪影之时,顺势转换为对天际白云的描绘,转换自然,毫无痕迹。
从句中两个“空”字,可以体会到诗人吊古伤今,无限怅惘的情感。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初中七年级语文课外古诗词
初中七年级语文课外古诗词七年级语文古典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如孤独寂寞、恬淡闲适、忧国忧民等,都是通过具体的典型的人、事、物等形象主体表达出来的。
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初中七年级语文课外古诗词,欢迎大家阅读!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后古诗【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过故人庄】(孟浩然·唐)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李商隐·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泊秦淮】(杜牧·唐)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浣溪沙】(晏殊·宋)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南宋)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如梦令】(李清照·南宋)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观书有感】(朱熹·南宋)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后古诗【山中杂诗】(吴均·南朝)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竹里馆】(王维·唐)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初中语文课内古诗词名句赏析
初中语文课内古诗词名句赏析1.次北固山下(唐诗人王湾)主旨:写山青水绿的江南春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洛阳的思念之情。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春潮涨平之后,江面十分开阔;一片白帆顺风而来,以小景传大景之神,画面非常精彩。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海日用“生”,江春用“入”,将景物拟人化而富有生机;“日升残夜”、“春入旧年”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
2.赤壁(唐文学家诗人杜牧)主旨:借史咏怀,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之情和历史兴亡之感。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两句,思路非常奇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3.浣溪沙(苏轼宋文学家书法家《东坡七集》)主旨:这首词体现出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反用其意,劝阻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
4.十五夜望月(王建唐诗人)主旨:诗人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气氛,将别离思聚的情意,委婉动人。
“不知秋思落谁家?”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5.水调歌头(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坛领袖)主旨: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积极的处事态度战胜了消极的“遁世”念头,表现了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词的上片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
下片写月下怀人,由感伤离别转化为对离人的祝福。
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唐文学家哲学家有《昌黎先生集》)“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运用对比手法,进一步突出了初春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对早春的热7.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两句,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给人印象鲜明而深刻,流露出词人热爱农村的思想感情。
8.秋词(刘禹锡唐《刘梦得文集》)主旨:作者一反悲秋的感慨,抒写了奋发进取的豪情。
初中语文课内外古诗词赏析大全!(超全六册)
初中语文课内外古诗词赏析大全!(超全六册)七年级上册01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主题】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借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写法】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诗歌句句写景,句句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与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通过虚写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气势宏伟,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
2.意境开阔,气势雄浑。
02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译文】树上杨花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溪。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主题】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借明月来表达对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友人的关切、安慰之情。
【写法】1.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诗人写景,独取漂泊不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切合当时情境,虽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2.丰富的想象,变抽象为形象。
3.想象奇特,将月亮人格化,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这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风格,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
03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34篇)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34篇)内容预览:古诗文诗词鉴赏1《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辉煌,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
水波多么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高耸在水中。
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的专门茂盛。
水面上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
雄壮的太阳和明亮的月亮,看起来在大海里升起。
辉煌的银河,看起来出自大海里。
(用了互文的手法)欢乐快乐到了极点,用这首诗歌来抒发自己的心愿志向。
赏析:描画了祖国河山的雄壮壮美,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表达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辉煌,若出其里。
”互文的手法,虚景,诗人借丰富的想象,描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概和博大胸怀。
最能表达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2《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漫漫的旅途远在青山之外,我乘船在碧绿的江水中前行。
潮水涨满之时,两岸之间水面宽敞,顺风行船一帆高挂。
夜将尽未尽的时候,一轮红日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家信已传达到哪里呢?期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赏析:诗人即景抒情,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①“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最能表达思乡之情。
②“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将“生”和“入”拟人化,“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
包蕴着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表现时刻匆匆身在他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③“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对偶,是以小景来衬托大景的波平宽敞。
3《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春天来了,湖面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课外十首诗词赏析《龟虽寿》曹操,。
,。
,。
,。
,。
,。
,。
1、开头点出两个意象、点明它们虽长寿,但终有终结一生之时,写出苍生之伟大,寓藏哲理。
2、诗中刻画了的形象,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
3、表达了作者的雄心及对未来宏图大业的向往。
4、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一句《过故人庄》孟浩然,。
,。
,。
,。
1、本诗语言朴实平易,由“”到“”到“”又到“”一径写去,叙写一次应邀到农家做客的过程。
2、“绿树”两句写出了,“开轩”两句写出了。
3、诗中描写了山村风光和与朋友欢聚的生活场景,把和,融成一片,情景交融。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
,。
,。
1、本篇是一首写景诗,逼真地描写了寺院的,表现了作者的情绪。
2、诗中哪两句描绘出一个美妙幽寂的环境?请用生动的语言描写出该画面。
3、“山光”两句形容后禅院环境幽静,其中“人心”指。
4、赏析“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两句。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
1、起句景物的描写暗寓节令正值,“”“”创设了飘零离恨之感。
2、“”,山深水急,交通十分困难,自然条件非常恶劣;点明王昌龄跋涉之苦。
3、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
《夜雨寄北》李商隐,。
,。
1、这是一首借景寓情的抒情诗,也是一封以诗歌的形式写给妻子的回信,明明是写,却设想,表达了游人羁旅巴山和,抒发了诗人的美好心愿。
2、“”是诗人现实中的背景,它点明诗人当时所在的时空位置;也是诗人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羁旅情愁的写照,其后成了离情的代用词。
3、第三句中的“”紧扣“未有期”,表示愿望,有力地表现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
《泊秦淮》杜牧,。
,。
1、本诗写的是在晚唐那个风雨飘摇的岁月里的一种情绪,全诗以叙事带出议论,但议论并非指向歌女,讽刺的对象而是那些。
2、第一句用词生动凝练,请找出来,说说它创设了怎样的意境?3、“”微妙而自然地把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串成一线,意味深长。
“”是《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后人把该曲视为。
4、“,。
”表达了较为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而这正是衰败的晚唐现实生活中两个不同侧面的写照。
于婉曲轻利的风调之中,表现出,,,堪称“绝唱”。
《浣溪沙》晏殊,。
?,。
1、该词是伤春感时之作。
上片既写现在,又写过去,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咏叹,将怀旧之感、伤今之情与交织、融合在一起。
2、“”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企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纡细心态。
3、“,。
”一联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
,。
1、本诗朴实平易,生动形象,表现力强,一个“”字突出表现了“行人”被“赚”后的失落神态。
“”、“”等词语的运动,赋予“万山”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使万山活了起来。
2、诗的前半部为,后半部为,二者构成先果后因的内在联系,均渗透着诗人浓郁的思想感情,用形象的比喻创造了一种深邃的意境,正是通过这种深邃的意境,寄寓着深刻的哲理:。
《如梦令》李清照,。
,。
,,。
1、这首词追叙了一次夏日郊游的欢乐情景,抒发了作者思想感情。
2、“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
“”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时间是“”,作者饮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
“”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也曲折传出作者留连忘返的情致3、两个“争渡”有何妙处?《观书有感》朱熹,。
,。
1、这是一首说理诗。
从字面上看好像是一首风景诗,实际上是写读书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这首诗包含着隽永的意味和深刻的哲理,富于启发而有历久常新,寄托着对莘莘学子的希望。
诗以源头活水比喻,其蕴含的哲理。
2、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一两句。
3、“问渠哪得清如许”中的“如许”指“”。
七年级下册课后十首诗词赏析《山中杂诗》吴均,。
,。
1.这首诗描写,表现了诗人的心情。
2.诗中“窥”炼得极妙,试赏析。
《竹里馆》王维,。
,。
1.这首诗写了的情景,构成了的意境,传达出诗人的心情。
2.诗中运用了反衬的写法,请举例说明。
3. 这首诗表现了隐居生活的乐趣,同时也包含同外部污浊世界抗拒时的坚定意志。
诗中还有诗人孤独凄凉一面的描写,如“”、“”等语辞的运用便是。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
1.这首诗紧扣字,抒发感受。
2.“散”字用得妙。
试作赏析。
《峨眉山月歌》李白,。
,。
1.试从时间、空间角度切入,进行赏析。
《逢入京使》岑参,。
,。
1.此诗作于作者赴安西途中,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之情。
2.、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眷恋的深情神态。
《滁州西涧》韦应物,。
,。
1.这首诗些春游滁州西涧所见到的情景,传达了一种的心情。
2.此诗运用了的写法,例如。
3.这首诗构思、练字都十分精巧。
请举例说明。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
1.这首诗通过诗人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及抒写现实中与李龟年的再相逢,流露出诗人之感。
2.全诗用手法,写出唐王朝昔盛今衰的现实,及无比沉痛之感。
《送灵澈上人》刘长卿,。
,。
1.本诗借描述,表露的情怀。
2.全诗纯为写景,恍如图画,可谓的佳作。
《约客》赵师秀,。
,。
1.,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
这看似表现得很“热闹”的环境,实际上诗人要出它的“寂静”。
2.诗中主人公当时是什么心情?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论诗》赵翼,。
,。
1.此诗通过对诗家、成就的回顾,表现了一种的雄心壮志,反映了作者诗歌创作贵在的主张。
2.文中更体现出了大家常说的一句话:。
八年级上册课外十首《长歌行》《乐府诗集》,。
,。
,。
,。
,。
1.本诗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2.这首诗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将人生哲理,寄寓于、、等鲜明景象中。
3.富有哲理的主旨句,表明《野望》王绩,。
,。
,。
,。
1.诗中描绘秋意颇浓的山野景色的语句。
2.全诗于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的心情。
《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
,。
,。
,。
1.与题目中“早寒”相照应的景物描写的诗句2.诗中正面抒发作者思乡的语句,一个“”字将诗人的思乡之情作了尽情的抒发。
3.诗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
,。
,。
1.诗人借有感,婉转地向张九龄表白自己的心愿。
前四句描绘洞庭湖的景象,后四句抒写的心情。
2.“欲济无舟楫”比喻3.“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的言外之意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描绘了怎样的景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
最能体现洞庭湖壮观景象的两字是、。
《黄鹤楼》崔颢,。
,。
,。
,。
1.前四句抒写、的感慨,后四句描绘,烘托之情。
2.崔颢的《黄鹤楼》中,抒发岁月不再、世事茫茫的无限感慨的句子是,。
中描写诗人在楼上眺望山川、草木景象的句子是,。
《黄鹤楼》中表达归思难禁的愁绪的句子是,。
《送友人》李白,。
,。
,。
,。
1.前两联记和。
第三联前半句以,来去不定,比喻;第三联后半句以,依依不舍,比喻。
末联借犹作别离之声,衬托。
2.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点出。
“青山”“白水”写出了,“”字勾勒青山的静姿,“”字描画白水的动态。
《秋词》刘禹锡,。
,。
1.前两句是(表达方式),直接表达了。
后两句描绘形象,抒发诗人之情。
2.诗中一反写秋萧瑟凄凉之感,反而显得爽朗明快、积极进取的诗句。
《鲁山山行》梅尧臣,。
,。
,。
,。
1.能点明深秋时节的语句2. 颔联“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中“改”,“迷”妙在哪里?3.这首诗描写景物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浣溪沙》苏轼,,。
?!。
1.这首词上片表现词人心情,下片进而由,联想到,全词充满的情绪。
2.词的上阕描写了“”、“”、“”三幅画面。
3.“唱黄鸡”指代《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
1.体现诗人尽管年老体衰,闲居乡下,却仍然盼望为国效力的语句2.“”道出了诗人的老迈境况,“”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从而体现诗人的爱国热忱达到了忘我的程度。
“”字,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3.以梦境的形式表明诗人抗敌复国的爱国之情的语句八年级下册课外十首诗词赏析《赠从弟》刘桢,。
,!,。
,!1.刘桢有《赠从弟》诗三首,都用。
这是第二首,作者以为喻,勉励他的堂弟。
2.赏析:“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3.分析:岂不罹霜雪,松柏有本性。
4.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中,“亭亭”的意思是“高耸的样子”,写出了青松挺立风中的形象。
B.三、四两句连用两个“一何”,第一个“一何”突出了风之大,第二个“一何”突出了青松的雄健挺拔。
C.反衬手法的运用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主要特点,全诗以“山上松”的坚韧反衬出“谷中风”的迅疾。
D.本诗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对从弟的劝勉之意不言而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
,。
,。
1.赏析“辅”“望”两字。
2.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3、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4.本诗中说明不要“共沾巾”原因的句子是,。
5.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中“辅”气势宏大,“望”以实写虚,因为从长安实际上是望不见“五津”的,是作者的想象。
B.颔联是劝慰朋友的话,意思是说既然离乡“宦游”,离别是常事,不必感伤。
C.尾联中的“儿女”指的是男子和女子:我们在分别时不必像他们那样哭哭啼啼。
6.“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一句中,“无为”的意思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7.《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一般送别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有何异同?《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一. 阅读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二.分析“古人”和“来者”。
三.1、这首诗是诗人登幽州台有感于燕昭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史事而作。
诗中,作者通过抚今追昔的感慨,深刻表达了诗人_______的思想感情。
同时由于它是在平定契丹叛乱时所写,其中肯定也包含______________的爱国情感。
2、“古人”“来者”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独”字表现了作者_________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采用__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具有_______的感情基调。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
1.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前两句,并进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