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三:11体味文化
广西柳州高中政治人教必修三:111《体味文化》优秀教学案例
![广西柳州高中政治人教必修三:111《体味文化》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24ac3df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86.png)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通过设置与融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此外,我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访问博物馆、文化遗址等,让他们在实地考察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增强对文化素养的认识。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提出一系列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例如,在讲解文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时,我可以提出如下问题:“你们认为文化对个人成长有哪些影响?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进行分析。”通过问题导向,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在小组讨论中分享自己的观点,共同探讨文化相关问题。例如,在讲解文化多样性的问题时,我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并撰写一篇小组报告。
(五)作业小结
在课堂教学的最后,我会布置一道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和总结。例如,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短文,分析其内涵、特点和传承。通过作业小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3.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特点和传承,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对传统文化进行评价和传承。
4.掌握文化素养的概念和内涵,能够运用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三《1.1.1体味文化》课件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三《1.1.1体味文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bcb6aec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53.png)
4.全面理解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都不是文化
①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包括意识形状部分和非意识形状部分。
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独有的现象。 纯自然的东西也不是文 ③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化;先有人类社会,再
有文化。
知识梳理
④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社会生活的 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 逐渐培养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 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⑤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聚在 一定的物质载体当中。
人教版 高中政治 必修三 文化生活
品味文化
教学课件
文化情势
音乐
美术
舞蹈
影视
壹 知识梳理 贰 合作探究 叁 体系形成 肆 巩固训练
目 录
知识梳理
壹
知识梳理
1.文化情势:多种多样 2.文化现象: ① 从时间上看,文化无时不在; ② 从空间上看,文化无处不在。 3.文化生活:各具特点
知识梳理
纯经济和纯政治的东西
知识梳理
5.文化的作用:
双重性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气力,能够在人们认识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和改造
世界的进程中转化为物质气力,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入 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 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合作探究
贰
合作探究
议题一:
请根据自身实际情形,谈谈你对自己 最爱好的一种文化情势的认识。(提示:认识 可以从”是什么、为何、怎么做、影响“等方 面入手)
②精神气力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气力
③人们在创造文化的同时也享受文化
④精神产品也凝聚在一定的物质载体当中
广西柳州高中政治人教必修三:111《体味文化》教学设计
![广西柳州高中政治人教必修三:111《体味文化》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3a1d0a2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9f.png)
c.论述题:要求学生结合实际,探讨如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尊重文化多样性。
4.请同学们关注身边的文化活动,如戏曲、书画展览等,参加至少一次活动,并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观后感。
5.拓展阅读:推荐阅读《中华文化要义》等相关书籍,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广西柳州高中政治人教必修三:111《体味文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掌握体味文化的基本方法,能够描述和解释生活中的文化现象。
2.掌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认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3.知道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尊重不同民族、地域的文化特点,提高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讲解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强调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引导学生认识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
3.介绍文化多样性的概念,强调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的重要性,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通过案例分析,讲解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文化现象,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2.以小组为单位,探讨以下问题:
a.请举例说明你们认为最有价值的优秀传统文化,并阐述其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b.针对文化多样性,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
小组讨论后,整理出一份500字左右的讨论报告。
3.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以下类型:
a.选择题:测试学生对文化内涵、特点及文化传承与创新关系的掌握程度。
当前学生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于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有较高的关注度。在此基础上,教师应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文化问题。此外,学生在团队合作、批判性思维等方面有待提高,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关注和指导。
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三 11体味文化 课件 (共35张PPT)
![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三 11体味文化 课件 (共3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28e39f75022aaea998f0f6c.png)
③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 离不开物质载体。
清明上河图
历史文物
文物、艺术品和
书籍承载着大量
(二)文化是什么(内涵及特点)
1、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 的人类全 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 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创造的特有
的 3 、文化素养来源于社会实践,不是天生的 4、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离不开物质 载体
正确理解文化的内涵
(1)广义的“文化” 是对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 果和精神成果的统称。 与“文明”概念相近,如考古学中所讲的
认识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 “文化” 规范的:(道德、法律、信仰) 艺术的:(文学、音乐、建筑、绘画) 器用的:(生产、生活工具、技术) 社会的:(制度、风俗习惯)
龙图腾
守墓神阿努比在为法
老安葬前做法事
古今文化
摩崖石刻 中国印 芭蕾舞《天鹅湖》
文化现象:无处不在(空间上) 化
社 区 文 奥 运 文
校园文化
化
风景迥异的建筑艺术
白金汉宫(英)
故宫(中)
泰姬陵(印度)
苏州拙政园
比萨斜塔(意)
3.文化特色:不同区域的文化各具特色
西班牙的斗牛文化
中国的茶文化
一、体味文化
2、“文化”概念与“文明”含义相同( √
3、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人类社会
√
实践的产物。(
)
二:单选题:
1、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1)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
C
)
(2)张家寨、九寨沟的自然风光 (3)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 (4)大汶口文化遗址 (5)宗教活动、宗教教义和宗教建筑 (6)克隆技术 (7)伦理道德观念
【人教版高中政治学习】高中政治经典课件:必修3 1.1体味文化(共34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学习】高中政治经典课件:必修3 1.1体味文化(共3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5eaf003866fb84ae45c8db6.png)
(
①人们的生活已离不开文化
A
)
②文化现象丰富
多彩
生存
③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④没有文化人们无法
(二)、文化是什么 1、文化的含义: 2、 文化的特点: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 现象
(二)、文化是什么
1、文化的含义: 2、 文化的特点: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 现象 文化素养是在文化的社会 实践中逐步培养出来的
关于月亮
① 一个小孩子看到月亮,可能会形象化地把它同日 常生活中的某些东西,如盘子和镜子等具体的事物联 系起来,“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②月亮对于农民来说,中秋圆月代表团圆、丰收和圆 满; ③ 天文学家眼中的月亮,只是一个普通的天体而已。 ③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 (从个人来说)每个人 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 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 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二)、文化是什么 1、文化的含义:
2、 文化的特点: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 现象 文化素养是在文化的社会 实践中逐步培养出来的 精神活动和产品离不开物 质载体
(三)、文化的力量
1、文化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
(静态)形式: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 育、艺术、科学。 (动态)活动: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 都是文化活动。
2、文化的实质:社会精神力量 ①文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②文化对国家、民族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文化的转化性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意: 文化的双重性:
可转化为物质力量 具有阻碍或推动作用
综 合 探 究:
假如你是电视台的制片 人,你如何制作相亲类节目, 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1.1《体味文化》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1.1《体味文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9eb66af78a6529647d53c2.png)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1.1《体味文化》教案一、新课推进【教学过程】教师:同学们看过震撼人心的《千手观音》吗?看后有何感受,他对社会现实有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我们每个人在观看《千手观音》时都震撼了,特别是知道他们是聋哑人表演是,更是震撼。
同时《千手观音》的演出在社会上也形成了一股“观音”热。
教师:展示图片引申:我们可以说手观音》种文化,这种文化影响了我们每个人,哪么到底什么是文化呢?今天我们一同体味一下我们身边的文化生活【新知识教学】教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文化吗,请同学们列举你身边的文化现象学生:列举文化现象【探究一】教师:出示问题:有人认为文化就是音乐、戏剧、舞蹈等艺术,你是否赞同?学生:分组合作探究:什么是文化 【探究引导】教师:出示生活中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齐原始图腾鞠蹴校园文化社区文化企无时不有【探究结论】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1、文化现象无时不在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从原始部落的“图腾崇拜”到现代社会的文化生活:各具特色斗牛文化彝族火把节好莱坞文化“信息高速公路”,文化现象无时不在。
2、文化现象无处不在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社区文化,还有转瞬间已不再新奇的网络文化等,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3、文化现象丰富多彩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
无论身处繁华的都市、新兴的乡镇,还是偏居边远、古朴的村落,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
这些文化生活无不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
【探究二】教师:通过上面的探究我们知道,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哪么这些文化现象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他们的实质又是什么呢?我们怎么来区分文化、经济与政治呢?学生:分组探究,合作讨论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1)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2)参加学校运动会(3)参加演讲会、辩论会(4)购买蔬菜水果(5)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读书俱乐部(6)合唱团、舞蹈队、时装表演队(7)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8)某国议员竞选【探究三】教师:既然文化存在与我们的生活中,哪么文化是怎样产生的?学生:分组合作探究,从社会实践方面谈文化的产生【探究总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三《11体味文化》课件PPT模板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三《11体味文化》课件PPT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7f1e7dcc77da26925c5b09f.png)
文化是什么?
广义的文化
—— 是指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与文 明含义接近)
狭义的文化
——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我们文化生活中所说的文化既不同于那种广义的“文化”,也不 同于那种狭义的“文化”
二、文化是什么 1、பைடு நூலகம்义
体味文化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课件
目
录
01
02
03
04
文 第一单元
化
一
第二单元
般
中 第三单元 国 文 化 第四单元
是什么
文化概念的界定 文化的意义:文化与经济、政治;
文化对人的影响
为什么
文化自身发展的一般过程 文化的传承:传播、继承与创新
怎么看 怎么办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中华民族精神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选择、文化道路、 文化强国、时代新人
家庭文化
社区文化
班级文化
校园文化校园文化
文化特色:不同区域各具特色
一、文化万花筒
1、文化形式:
多种多样、多姿多彩
1)静态 ——思想、理论、信念、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2)动态——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2、文化现象: 3、文化特色:
二、文化是什么
你不问我什么是文化的时 候,我还知道文化是什么; 你问我什么是文化,我反而 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
考考你: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1)西双版纳植物王国 2)黄山自然风光 3)莫高窟的飞天壁画 4)大汶口文化遗址 5)宗教活动 6)克隆技术 7)伦理道德观念
高三政治(必修三 体味文化)
![高三政治(必修三 体味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bb335669011ca300a6c39006.png)
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三俗” 之风? 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三俗” 之风?
考点三: 考点三:文化的社会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 够在人们认识世界、 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 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转化为物质力量; 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2、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不 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 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 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3、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 促进 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 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 阻碍社会的发展 社会的发展。 阻碍社会的发展。
考点演练
(2008山东)东晋画家顾恺之创作 2008山东) 山东
的《庐山图》,以艺术形式展现了庐 庐山图》 山的自然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山的自然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艺术是文化的一种形式 A.艺术是文化的一种形式 B.庐山的自然美也是一种文化 B. B 庐山的自然美也是一种文化 C.文化是人所创造的 文化是人所创造的、 C.文化是人所创造的、为人类所特 有的一种现象 D.《庐山图》 D.《庐山图》的创作属于文化活动
3.电影《唐山大地震》所展示出的 电影《唐山大地震》 唐山人民战胜灾害,重建家园的坚韧、 唐山人民战胜灾害,重建家园的坚韧、 乐观、向上精神, 乐观、向上精神,强烈而深刻地感动 着观众。 着观众。这表明 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 方式 C.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一: 体味文化
是什么? 是什么?
为什么? 为什么?
高二政治必修三课件:《体味文化》
![高二政治必修三课件:《体味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c120cb3ab8f67c1cfbd6b89b.png)
高二政治必修三课件:《体味文化》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
下面为您推荐高二政治必修三课件:《体味文化》。
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明确文化的内涵,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理解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探究,使他们学会提出问题、学会合作交流,从而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重视自身文化素质的意识;理解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文化的内涵2、教学难点:文化的内涵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阅读课本思考本课主要内容如果说经济生活的主题是物质财富的创造,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根本利益的保障,那么文化生活的主题就是精神家园的耕耘。
本课作为开篇内容,主要是要告诉大家什么呢?带着这一思考,请大家先快速阅读本课内容。
活动2【讲授】新课讲授进行新课(从现象和本质两个角度体味文化)文化万花筒((从现象))(1)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师:请同学们思考:你能举个具体的事例说明什么是文化活动吗?平时你参加过哪些文化活动?(学生思考并回答)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可以知道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
他们都是不一样的比如:在家有家庭文化,路上有公交文化,上学有校园文化,吃饭有饮食文化(比如:东方用筷子西方用刀叉,东方聚西方分),穿衣有服饰文化(比如中国唐装,日本和服),,住房有建筑文化(比如古代有宗教建筑、园林、宫殿、楼阁,现代北京四合院)出行有旅游文化,晚上有网络文化,而这些都属于文化现象,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各种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其实,无论是历代不同的服饰文化,还是我们周围的一系列文化现象,都告诉我们:文化现象,它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
(2)文化特色: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特色。
师:在粗读了林语堂谈南北文化的差异(《吾国与吾民》),观看了川剧变脸与东北二人转、乡村文化与都市文化后,大家发现了吗?不同的区域,各自都有不同的文化特色。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1.1《体味文化》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1.1《体味文化》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78ffe33fad6195f312ba6ac.png)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1.1《体味文化》教学设计【本框教材分析】一、三维目标1. 知识与能力(1)知识目标◆识记文化的概念;◆理解文化的内涵及特征;理解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
(2)能力目标◆通过全面、准确理解文化的内涵,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2. 过程与方法教学过程以情景导析,并要求学生自主思考、讨论、合作探究。
综合运用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
本课内容从文化“万花筒”入手,从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剖析文化的内涵,探究文化的作用。
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形成对文化的基本认识,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观,激发学生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热情。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感悟文化现象,理解文化内涵,分析文化的作用,增强文化学习的自觉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过观察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和不同阶层的文化生活,体察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关注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质量和水平,领悟文化与社会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增进学生积极参与文化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文化的内涵——“文化是什么”三、教学难点文化的作用——“文化的力量”四、教学建议新课标的实行最大的特点是增加了许多旧教材所没有的综合探究活动,作为一线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实践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实践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
一个成功的教学设计应该是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蓝图。
在初中阶段,学生对文化就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缺乏对文化内涵的深刻认识,对文化的意义、作用还不了解。
因此在教学时,要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经历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让他们去发现,去感悟,再提炼,从而理解文化的内涵和作用。
使用启发式教学法提出“文化是什么”的问题,让学生从最常见的文化现象去发现、思考,激发学生对文化生活的兴趣;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引导学生联系身边实际和自己的生活体验,加深对文化及其特色的理解。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三《11体味文化》课件教学PPT模板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三《11体味文化》课件教学PPT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cf897f1ea26925c52cc5bf9f.png)
三、文化的力量
1、文化的实质:社会精神力量。
2、文化的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注意:
文化的转化性: 文化的双重性:
间接转化,通过社会实践。 具有阻碍或推动作用
即:先进的、健康的文化能促进个人的成长、社会的进步; 落后、腐朽的文化会把人引向歧途,阻碍社会的发展。
图片里的自然风光是文化现象吗?
归纳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A、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B、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1)西双版纳植物王国 2)黄山自然风光 3)莫高窟的飞天壁画 4)大汶口文化遗址 5)宗教活动 6)克隆技术 7)伦理道德观念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
正月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 到里边。到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除夕前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 垃圾,备一大桶盛废水,当日不外泼。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产的预 兆,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 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这一天,回娘 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 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 饭前赶回婆家。在过去,一家人也会选择这 一天拍张全家福。
我们文化生活中所说的文化既不同于那种广义的“文化” ,也不同于那种狭义的“文化”
二、文化是什么
二、文化是什么 1、含义
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内容 (1)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2)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 1.1体味文化 (共22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 1.1体味文化 (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e7cbc757e21af45b307a85c.png)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 离不开物质载体。
1.第18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召开
下 列 属 于 文 化 现 象 的 是 ? ?
2.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政治
3.黄山自然风光
自然
4.莫高窟的飞天壁画 5.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 经济 6.参加学校运动会 7.购买MP5
经济
8.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 9.各地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家庭文化
社区文化
班级文化
校园文化
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特色
中国的茶化
西班牙的斗牛文化 好 莱 坞 文 化 穆 斯 林 文 化
一、感受文化现象
1. 时间:文化无时不在 2.空间:文化无处不在
3.地域:文化各具特色 4.表现形式:丰富多彩
等(静态);(P8)
普遍性 差异性 多样性
——思想、理论、信念、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
树林里土生土长的大树是不是文化?花盆里 的盆景呢?为什么?
3、文化的特点
第一,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 的产物。(P6)
【课堂一幕】
“推门进教室”
背景:冬日的早晨,寒风凛冽 时间:上午第一节课刚刚开始 活动:学生A直接推门就进来,学生B先跟上课老师报告, 经得允许才进来。不同的进门方式,其他学生观察, 点评。
二、文化是什么?
1、文化的含义:
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 动及其产品。(P6)
2、文化的内容:
它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 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 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P6)
音乐、戏剧、杂技、舞蹈、建筑、文学作品、服 装、书籍、影视、雕刻、饮食、风俗等 ⑴静态: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艺术等 ⑵动态: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