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淋巴结的影像学和可视人体观察

合集下载

腹膜后淋巴结病变影像

腹膜后淋巴结病变影像
常见腹部淋巴结病变
❖ 淋巴结转移 ❖ 淋巴结结核 ❖ 恶性淋巴瘤 ❖ 腹膜后巨淋巴结增生症
腹部淋巴结转移
❖ 腹部淋巴结转移大多数来自腹、盆部器官的 恶性肿瘤,少数来自肺癌,乳癌及恶性黑色素瘤 等。
❖ 腹部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规律性,主要分布于 网膜、腹主动脉上区,其次为肠系膜及肾旁前 间隙,而腹主动脉下区不均匀强化的后腹膜肿块(46 岁,男性,腹部不适, 病理证实为透明-血管型巨大淋巴结增生症) 图2 CT 示左侧腹膜后巨大淋巴结增生症(38 岁,女性,左肾下极水平显示不 均匀强化的肿块 ,内部多个低密度影,周边有钙化)
❖ 55%的腹部淋巴结结核不伴有腹部器官病变。 ❖ 感染途径有血行播散和非血行播散,以后者常见。 ❖ 非血行播散腹部结核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 ❖ 淋巴结结核易累及肠系膜、网膜、胰周区域以及腰3
平面以上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较多。
❖ 腹部淋巴结结核按其病理组织学改变分为: ❖ 结核性肉芽肿性淋巴结炎 ❖ 结核性淋巴结干酪样坏死 ❖ 结核性淋巴结脓肿 ❖ 结核性淋巴结钙化
常多种改变同时存在
结核性肉芽肿性淋巴结炎:平扫密度均匀,无液化坏 死,增强后轻中度强化(与淋巴结纤维化程度有关)。
干酪样坏死及脓肿形成期:CT平扫时常呈等密度,不 易区分中心与周边的密度差,增强后表现环形强化,环 壁规整,由于淋巴结极易相互粘连,数个融合成团淋巴 结呈现多房环形强化或蜂窝状强化,这种中心低密度 的环形强化是淋巴结结核比较特征性的表现,是其最 常见的强化方式。
恶性淋巴瘤:血管漂浮征
巨淋巴结增生症
❖ 巨淋巴结增生症又称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 增生,是一种非常少见的良性淋巴结增生 病,最早于 1956 年由 Castle-man 等报 道,故又称Castleman 病。

对腹膜后恶性淋巴结肿大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的观察与探讨

对腹膜后恶性淋巴结肿大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的观察与探讨

对腹膜后恶性淋巴结肿大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的观察与探讨李妍钰【摘要】Objective To study the patients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retroperitoneal) using the value of ultrasonic diagnosis.Methods79 cases were lymph node metastasis (retroperitoneal) patients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4 to November 2015, application of ultrasonic inspection, the analysis of ultrasonic diagnosis effect.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ltrasonic diagnosis of 24 cases of gastric cancer, 19 cases of liver cancer, 9 cases of pancreatic cancer, 8 cases of colon cancer, 15 cases of ovarian cancer, compared with the pathological diagnosis results, diagnostic conformity degree can reach 93.75%.Conclusion The patients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retroperitoneal) by ultrasonic inspection, diagnosis accuracy is high.%目的:研究对淋巴结转移(腹膜后)患者采用超声进行诊断的价值。

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淋巴结转移(腹膜后)患者79例,应用超声检查,分析超声的诊断效果。

腹膜后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腹膜后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由T2WI中心低或中等信号强 度,周围环绕高信号环组成, 组织病理学这种表现与中心 纤维组织和周围粘液样组织 相对应,常见于神经纤维瘤 和神经鞘瘤
41
特异征象——水果盘征
是实性成分、囊性变、出血、 粘液基质和纤维组织混合的结 果,表现为在T2WI上低、等、 高信号混合镶嵌,通常见于恶 性MFH、滑膜肉瘤和尤文肉瘤 (PNET)
31
肿瘤的质地与影像特征
实性
囊性
囊实性
脂肪肉瘤、纤维类肿瘤 神经纤维瘤
肌纤维母细胞瘤 精原细胞瘤及淋巴瘤

单纯囊肿 囊性淋巴管瘤 囊性畸胎瘤

多见,多为肿瘤内 不同程度的出血、囊变所致, 平滑肌类肿瘤、嗜铬细胞瘤
神经鞘瘤、畸胎瘤
CT:软组织密度,不同程度强化 MR:T1多低少等,T2高或稍高
不规则强化
CT,MR 表现为 一般囊性 的特点
CT:软组织密度中不规则 低密度
MR:T1低中更低或高,T2 稍高中更高,均为实性强化,
囊性不强化
32
组织成分——钙化
多见:神经母细胞瘤75~80%、畸胎瘤、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5%,神经节细胞 瘤,血管类肿瘤
少见:脂肪肉瘤,平滑肌肉瘤 T1WI、T2WI均为低信号
44
特异征象——伸入椎间孔
提示神经源性肿瘤
神经鞘瘤:T1WI增强内 部明显囊变,肿瘤起源于 左侧骶孔
45
特异征象—— “CT血管造影征” 或“主动脉漂浮征”
淋巴瘤在正常结构 间生长,包绕邻近 血管
46
腹膜后病变诊断步骤
第一步:是否是腹膜后? 第二步:是否是脏器源的? 第三步:寻找特殊征象,可能提示? 第四步:血供情况?
原发性后腹膜肿瘤中第二位

腹膜后间隙影像解剖

腹膜后间隙影像解剖
介入治疗后评估
介入治疗后,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治 疗效果、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为 后续治疗提供指导。
THANKS
感谢观看
总结词
CT检查具有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能够清晰显示腹膜后间隙的解剖结构和病变特 征。
详细描述
CT检查通过多层扫描技术,能够获取腹膜后间隙的横断面图像,从而清晰地显示 腹膜后间隙的解剖结构、肿瘤位置、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CT检查对 于腹膜后肿瘤、炎症、出血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MRI检查
腹膜后间隙影像解剖
目录
• 腹膜后间隙概述 • 腹膜后间隙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腹膜后间隙的正常影像解剖 • 腹膜后间隙的异常影像解剖 • 腹膜后间隙影像解剖的临床应用
01
腹膜后间隙概述
定义与位置
定义
腹膜后间隙是位于腹膜壁层与腹膜腔之间的潜在间隙, 是人体最大的隐秘间隙。
位置
腹膜后间隙上起横膈,下至骨盆上缘,左右两侧大致与 腹膜腔对称,但腹膜后间隙并不与腹膜腔相通。
粘连,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治疗需要根据炎症的原因和严重程度进行针对性处理。
腹膜后间隙出血
总结词
腹膜后间隙出血是指腹膜后间隙内的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
详细描述
腹膜后间隙出血的原因可能包括外伤、肿瘤侵蚀、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出血可能导致腹膜后间隙的肿胀、疼痛和 压迫症状,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治疗需要及时止血、补充血容量和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01 腹膜后间隙的主要器官包括肾脏、胰腺、十二指 肠等,这些器官在影像学上呈现出不同的密度或 信号。
02 腹膜后间隙内还有一些重要的结构,如输尿管、 精索或卵巢动静脉等,这些结构在影像学上也有 一定的特征。
02 在腹膜后间隙内,还存在着一些淋巴结和脂肪组 织,这些组织在影像学上也有一定的表现。

腹膜后CT诊断学

腹膜后CT诊断学
原发、良性、影像
腹膜后良性肿瘤常呈圆形或椭圆形肿块,边界清 楚,和邻近构造多有明确分界。
个性:脂肪瘤呈均一脂肪性低密度,畸胎瘤含有 三个胚层组织构造而呈多种成分的囊实性肿块, 其中包括低密度脂肪组织、水样低密度区、软组 织密度区及高密度钙化灶;神经源性良性肿瘤包 括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和神经节、副神经节瘤 〔腹主动脉旁异位嗜铬细胞瘤〕,通常位于脊柱 两旁,多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软组织肿块,其密度 可从水样密度到肌肉密度,增强检查肿瘤实体部 位发生强化。
腹主动脉瘤
鉴别诊断: 1〕动脉粥样硬化的主动脉迂曲扩张,横
断面上可误认为动脉瘤 2〕囊性动脉瘤与假性动脉瘤鉴别,可依
假性动脉瘤破口、附壁血栓形态等进展区 分 真菌性动脉瘤常呈囊状、如在壁内发现 气体,可确诊。 3〕主动脉夹层的假腔充盈血栓时需与动 脉瘤鉴别。
动脉瘤破裂
动脉瘤发生破裂与其直径密切相关,直径 小于3.5CM的动脉瘤极少发生破裂;而直径 大于5CM者,破裂危险超过20%;假设直径 大于7CM,破裂的可能性为72%-83%。当动 脉瘤发生破裂时,可形成腹膜后血肿、或 假性动脉瘤〔非常幸运时〕。
重创之后
总结
内科治疗
激素 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 、雷公藤 抗雌激素药:他莫西芬
外科治疗
目的在于解除梗阻,改善肾功能,使输尿管避开纤维化 环境,防止输尿管再次粘连
松解后的输尿管移入腹腔术 带蒂大网膜包裹松解后的输尿管术 回肠代输尿管术 膀胱镜下放置双J管内引流 自体肾移植
教学资料
病因-继发性
自身免疫反响 主动脉周围炎〔可能是由于炎症导致淋巴
回流障碍引起腹膜后蛋白沉着和纤维母细 胞释放,最终至纤维化 〕 药物:如甲基麦角酸丁醇酰胺 其他:炎症,结核、克隆病、慢性盆腔炎、 外伤〔血肿机化〕、手术、子宫内膜异位、 尿外渗 、放疗后

腹部影像学中的淋巴结影像学解剖

腹部影像学中的淋巴结影像学解剖

图12
腹部ct图像显示 腹腔干淋巴结:绿色 肝十二指肠淋巴结:蓝色 肝总淋巴结:红色

图15腹部CT显示主动脉旁淋巴结:浅蓝色;右侧胃 网膜淋巴结:黄色;主动脉-下腔静脉间隙淋巴结: 蓝色;幽门部淋巴结:绿色;肠系膜上淋巴结:粉 色。
肝细胞癌

肝细胞癌是最常见的实质脏器原发性恶性肿瘤。男 性多发,男女比例约为5:1,就诊年龄多在60-70 岁。肝细胞癌起自于肝细胞,具有脂性和纤维性成 分。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肝硬化(酒精性、乙型病 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平均生存期为10月。 对于早期病变进行积极治疗,生存期可以超过5年。

胰腺癌 胰周淋巴结,图10,11,13 肝动脉淋巴结,图7,11 腹腔干淋巴结,图12,13 幽门部淋巴结,图15 脾淋巴结,图13
图7 腹部CT显示 胃小弯淋巴结:浅蓝色 肝动脉淋巴结:蓝色 胃大弯淋巴结:绿色 结肠周围淋巴结:粉色 中结肠淋巴结:红色

图13 腹部CT图像显示:腹 腔干淋巴结(黄色);脾淋 巴结(绿色);大网膜淋巴 结(浅蓝色);胰十二指肠 前组淋巴结(粉色);胰十 二指肠后组淋巴结(蓝色); 胰下淋巴结(红色)

有文献报道了身体不同部位淋巴结大小 的正常值范围。但是更多文献报道根据淋巴 结大小鉴别良恶性的准确性很低。将淋巴结 大小作为鉴别良恶性的指标存在很多争议, 一方面恶性淋巴结大小可以位于正常值范围, 另一方面,增大的淋巴结未必是肿瘤性的。 不过淋巴结与肿瘤播散路径的邻近程度,及 其影像学特征(例如PET/CT或者增强MRI), 对鉴别恶性淋巴结还是反应性增大的价值更 大。
18 回结肠淋巴结,图19,20 升结肠淋巴结,图8 横结肠淋巴结, 图7 降结肠淋巴结,图17 肠系膜下动脉淋巴结,图19,21 直肠上淋巴结(痔淋巴结),图2

少见的腹膜后肿瘤声像图与病理结构的对照分析

少见的腹膜后肿瘤声像图与病理结构的对照分析

少见的腹膜后肿瘤声像图与病理结构的对照分析……腹膜后间隙的解剖范围广,且肿瘤的部位深,组织结构复杂[1],来源及种类繁多[2],声像图无特异性,因此,诊断比较困难,如何及早发现和及时诊断是超声诊断的新课题[3]。

为了探索腹膜后肿瘤的成像规律,提高超声对于腹膜后肿瘤的诊断水平,我们对15例少见的腹膜后肿瘤声像图与病理结构进行了对照观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5例患者均系1992年3月~2003年11月的住院病人,男6例,女9例,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62岁,肿瘤最小为4.5cm×3.0cm ×2.5cm,最大25cm×25cm×15cm,全部病例均经手术与病理证实。

1.2 方法使用ATL产的Ultramark-9及HDI3500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工作频率3.5MHz,重复频率2000Hz,壁滤波100,取样容积2mm,校正角0°~60°。

上腹部肿块要求空腹探查,下腹部肿块要求充盈膀胱。

检查时患者体位根据肿块的位置要求平卧、侧卧或俯卧位,探头行纵、横、斜切扫查。

仔细观察肿瘤的大小、形态、轮廓、边缘、包膜、内部回声以及肿瘤的部位、肿瘤与周邻脏器、大血管之间的关系、有无转移灶。

2 结果与分析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15例腹膜后肿瘤有关资料如下。

2.1 腹膜后纤维瘤切面观:呈灰色。

声像图征象:于胰腺上方可见圆形低回声肿块,边界清晰,内部回声不均,有完整包膜。

2.2 腹膜后神经纤维瘤术中见后腹膜肠系膜上有大小为5cm×4cm的包块,质硬、边界清晰。

切面观:呈鱼肉样改变。

声像图征象:腹膜后可见椭圆形的低回声肿块,内部回声欠均匀,有完整包膜。

2.3 腹膜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术中见:左中上腹膜后可见25cm×25cm×15cm的肿块,表面血管迂曲成团,呈海绵状,并与脾、横结肠、左侧腹壁广泛粘连,左肾门扪不清,左肾被肿块包裹。

腹膜后淋巴结病变影像

腹膜后淋巴结病变影像
腹膜后淋巴结病 变影像
病灶多孤立、散在分布,少数平扫融合呈块状。 增强扫描多呈均匀强化,少数坏死范围较大
的病灶可出现环状强化,但强化环较厚且厚薄不 均匀、其内无强化的液化坏死区多呈不规则斑 片状。 发现原发肿瘤病灶。 可同时伴有其他脏器转移的征象。
腹部淋巴结结核
腹部淋巴结结核临床上较为少见,但它是腹内脏器结 核中最易受累部位之一。 55%的腹部淋巴结结核不伴有腹部器官病变。 感染途径有血行播散和非血行播散,以后者常见。 非血行播散腹部结核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 淋巴结结核易累及肠系膜、网膜、胰周区域以及腰3 平面以上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较多。
CT表现
1.淋巴瘤一般为椭圆形,也可以是圆形或融合成团块状; 2.少数可见坏死,大多边界清楚; 3.腹部恶性淋巴瘤在邻近血管时,肿大淋巴结对周围血 管不是侵蚀浸润或破坏,而是包埋或沿着血管串珠状 排列,或轻度推移血管,血管似漂浮于这些融合成片的 淋巴结中,称之为血管漂浮征或包埋征。 4.腹部与盆腔多区域同时受累,范围较转移性淋巴结广 泛,不遵循淋巴引流途径,可以作为腹部转移性淋巴结 与淋巴瘤的一个重要鉴别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恶性淋巴瘤:血管漂浮征
巨淋巴结增生症又称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
增生,是一种非常少见的良性淋巴结增生 病,最早于 1956 年由 Castle-man 等报 道,故又称Castleman 病。
病理学表现:
病灶内正常淋巴结的淋巴窦 大部分消失,可见多发增生性淋巴滤泡散 布呈“同心圆”状结构,淋巴滤泡内小血 管增生,部分可见血管“玻璃”样变性; 滤泡间隙明显扩大,可见少量浆细胞浸润。 根据组织病理学特征,将其分为两型: 即 透明细胞型和浆细胞型,前者约占80% ~ 90% 而后者仅占 10% 。 按病变范围分为局灶型和弥漫型两种。 纵隔、颈部、腹膜后及双肺均可发病。

腹膜后间隙影像解剖

腹膜后间隙影像解剖

泌尿生殖嵴残留部分,以上组织均可成为肿瘤起源

编辑ppt
4
腹膜后间隙 第二节
腹膜后间隙分为三个解剖区: 肾筋膜前后两层,即肾前筋膜和肾后筋膜以 及二者在升、降结肠后融合形成的侧锥筋膜, 将腹膜后间隙分为三个间隙及前肾旁间隙、肾 周间隙及后肾旁间隙。
急性重症胰腺炎渗液是腹膜后间隙的指示剂。
编辑ppt
5
第二节
急性胰腺炎, 肾周筋膜增厚
编辑ppt
6
肾旁前间隙
第二节
(1) 肾旁前间隙:位于肾前筋膜与后壁腹
膜之间,外侧止于侧锥筋膜、两侧的间隙
潜在相通,其内含胰腺、十二指肠的降部
、水平部及升部,升、降结肠以及供应肝
、脾、胰腺和十二指肠的血管。
肾旁前间隙内的任何结构的病变都可
能引起肾前筋膜和侧锥筋膜的增厚,最常
肾旁后间隙的病变常常与其他腹膜后间隙 的病变有关。
编辑ppt
9
腹膜后间隙
第二节
(4)腹膜后间隙之间的交通:
尽管腹膜后三个间隙解剖上是完整的,
但它们之间存在潜在的交通,一个间隙的
病变可波及另外的间隙:
1)同侧的三个腹膜后间隙在髂嵴平面下
潜在相通。
2)两侧的肾旁前间隙在中线潜在相通。
3)两侧的肾周间隙在中线是否相通,存
➢ 腹膜后间隙肿块的特点(与腹腔肿瘤鉴别的要 点):
(1)肿块使腹膜后脏器移位,尤其是向前移位 (2)肿块与腹膜后脏器分界不清,脂肪间隙消失
,但肿块最大径线仍在脏器之外 (3)主动脉或下腔静脉受累或包埋
编辑ppt
18
异常影像表现 第二节
(4)肿块使腹腔内脏器向前方或侧方移位,但其 间的脂肪间隙仍存在;
重下降,实验室可有血沉增快,累及输尿管时可有尿路

腹膜后淋巴瘤、转移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腹膜后淋巴瘤、转移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1
临床与病理
2
影像学表现
3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临床与病理
各个部位的恶性肿瘤均可转移至腹膜后间隙,但 以腹膜后器官、消化系统、盆腔、泌尿和生殖系统 的恶性肿瘤的转移最为多见。转移途径可经淋巴扩 散、血行传播、经肠系膜和韧带附着处直接扩散或 种植,但多以一种转移途径为主。就腹膜后肿瘤而 言,淋巴结转移瘤多于原发肿瘤。原发瘤部位不同, 其淋巴结转移途径和腹膜后淋巴结受累情况也就有 所不同。
影像学表现--CT
腹膜后转移瘤最常见的两种表现,即为实质性肿 块或淋巴结增大。实质性肿块表现多样,无特异性。 淋巴转移多位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部分腹膜后转 移瘤系由椎体转移瘤扩展而来,CT上除能显示软组 织肿块外,还能清晰显示椎体骨破坏的情况。
影像学表现--CT
✓增大的淋巴结可呈单一或多个类圆形结节影,边 缘清楚,呈软组织密度。
2
影像学表现
3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临床与病理
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 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病变主要侵 犯淋巴结和淋巴结外的网状组织。腹膜后淋巴瘤多 为全身淋巴瘤的一部分,但也可单发或为首先受累 部位。受累淋巴结多有增大,质地均匀,有时可有 小的坏死灶。
影像学表现—CT
✓表现为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初期,淋巴结以轻-中度增大为主,表现为腹膜后
✓增大的淋巴结也可融合,呈分叶状团块,并可包绕 大血管及其主要分支。
影像学表现—CT
影像学表现—CT
女性,50岁,腰酸,消瘦2个月 低分化腺癌
影像学表现—CT
胰腺癌,腹主动脉 旁淋巴结转移
影像学表现—CT
结肠癌,腹主动 脉及下腔静脉旁 淋巴结转移
诊断
伴有明确原发恶性肿瘤的腹膜后单发、多发或 融合在一起的结节状肿块,应考虑淋巴结转移。 若无明确原发瘤病史,影像学上发现上述表现, 也应仔细寻找原发灶,以利于诊断。

腹膜后巨淋巴结增生症的CT表现

腹膜后巨淋巴结增生症的CT表现

腹膜后巨淋巴结增生症的CT表现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腹膜后巨淋巴结增生症的CT表现。

方法:选择2017年10月本院腹膜后巨淋巴结增生症的患者1例进行研究讨论,对其临床资料以及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患者顺利完成手术,肿物全部切除,病理检查结果显示为巨大淋巴结增生症,透明血管型。

结论:对于膜后巨淋巴结增生症的患者,必须要根据病理组织活检的结果来进行诊断,具有特征性的CT增强表现,确诊后进行手术切除,透明血管型CT增强可以确定诊断结果。

关键词:腹膜;巨淋巴结增生症;CT表现Castleman病(CD)属原因未明的反应性淋巴结病之一,临床较为少见[1],病理特征为明显的淋巴滤泡、血管及浆细胞呈不同程度的增生,临床上以深部或浅表淋巴结显著肿大为特点,部分病例可伴全身症状和(或)多系统损害,多数病例手术切除肿大的淋巴结后,效果良好[2]。

CD的病因未明,本次实验选择2017年10月本院腹膜后巨淋巴结增生症的患者1例进行研究讨论,以便于为今后该病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女,50岁,因“左侧腹部疼痛半年”就诊。

实验室检查:CA724:18.05U/mlH(0-6.9)余肿瘤标记物(-)彩超:左肾右后方脊柱旁探及实质低回声包块,大小约54mmX32mm,似有包膜;CDFI:其内可见多个粗大血流信号;PW引出动静脉频谱,PS:38.4cm/s,RI:0.26。

手术治疗,游离输尿管及左侧肾脏下极,充分游离包块后,以结扎钉、止血夹夹闭并离断包块滋养动脉、静脉,完整切除腹膜后包块,再次探查包块周围组织,见腰大肌前方一2×1cm大小肿大淋巴结,游离后切除,置入标本袋,将包块及肿大淋巴结置入标本袋,取出标本送检。

1.2检查方法使用单层螺旋CT进行扫描,横断位,电压120kv,电流100-150mAs,层距和层厚5mm,指导患者仰卧位,屏气,两手抱头,用高压注射器,注入对比剂碘海醇1.5ml/kg,速度3.0ml/s,完成全腹动脉和门静脉的扫描,由经验丰富的阅片医生至少两名进行分析探讨,记录大小、形态以及位置等。

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超声检查的探讨

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超声检查的探讨

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超声检查的探讨*导读:在淋巴结影像学检查中,超声诊断技术已被认为是一种操作简便、效果良好、无放射性辐射、无需对比剂且比较经济实用的显像方法。

……在淋巴结影像学检查中,超声诊断技术已被认为是一种操作简便、效果良好、无放射性辐射、无需对比剂且比较经济实用的显像方法。

胆道感染、肝炎常引起肝十二指肠韧带处淋巴结肿大,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表现系膜上淋巴结肿大,阑尾炎引起回结肠淋巴结肿大,由于其固有的淋巴分布,超声可在相应的位置查寻,以上各病所致的淋巴结肿大特点:淋巴结数量少,体积小,无明显膨胀感,多呈卵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内部回声尚均匀,淋巴结门部髓质增宽,皮质变薄,中央见髓质的线条状强回声,其周围组织结构清晰,间质回声无增多, CDF I示血供不明显。

转移性及恶性淋巴瘤的腹腔及腹膜后肿大淋巴结的声像图与癌细胞浸润生物学行为相关性:肝癌、胃癌、恶性淋巴瘤等淋巴结特点:较早时期的转移淋巴结数量较少、体积小,也无明显膨胀感,与炎性淋巴结在图像上很难说出与炎性淋巴结的明显区别点。

转移性继续增大的淋巴结特点:体积增大饱满,回声增强,呈非对称性,宽径增大更明显,这与淋巴结受癌细胞浸润其结构改变有关; 淋巴结边缘分界清晰不规则,包膜增厚不完整,这与肿大淋巴结同周围组织的阻抗差增大有关,淋巴结向周围组织浸润有关; 淋巴结门部髓质变窄呈细线状或消失,皮质非均匀增宽,癌组织浸润门部导致淋巴结门被破坏变形消失。

淋巴结周围的间质组织明显增多, CDF I 示间质内血供丰富,这与淋巴结增大相应的营养供给有关。

腹腔及腹膜后恶性肿大淋巴结生长部位与原发灶及转移途径的相关性:胰腺、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灶大多来源于上腹部脏器,如胃、食道、肝、胰腺、胆囊内的原发癌灶; 髂血管附近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灶大多来源于下腹部,如前列腺、子宫附件的原发灶。

本组这种病例很少,所以在此不做详细分析。

腹腔及腹膜后肿大淋巴结在临床上的指导意义:(1) 在肝门区,右侧腹、脐周、右下腹发现淋巴结肿大,数量不多,体积不大,结合病史,一般可追踪随访,可指导临床医生免去不必要的损伤性检查; (2) 腹膜后的淋巴结肿大,应高度警惕恶性可能,患者该做仔细检查,查找原发病灶的来源、性质、部位; (3) 已知原发灶,可了解是否有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可作为临床上最有用的观察肿瘤转移的指标; (4) 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提供有力的影像学证据; (5) 决定治疗方案:让临床医生了解腹腔及腹膜后的情况,给医生提供决定选择手术、化疗、放疗的依据; (6) 定期复查,判定原发疾病的转归及预后情况。

腹膜后淋巴结的影像学和可视人体观察

腹膜后淋巴结的影像学和可视人体观察

腹膜后淋巴结的影像学和可视人体观察巫北海第三军医大学一院放射科400038一、传统非活体解剖学观察(一)相互沟通虽然腹腔的淋巴结可以人为地划分成许多组,但实际上各组、各淋巴结间是相互沟通的,而且,总的淋巴流向是从前向后、从下到上,即腹腔脏器的淋巴向腹腔大血管根部淋巴结集中,然后汇入壁侧(后腹膜)淋巴结。

下肢、盆腔的淋巴也流入后腹膜淋巴结。

(二)腹膜后淋巴结的分组腹部壁侧淋巴结群,也称做腹膜后淋巴结,根据尸体解剖研究,腹膜后每侧约有25-30个淋巴结,分布在主动脉及下腔静脉的周围,自横膈延伸至主动脉分叉处,分为主动脉旁及下腔静脉旁组。

自主动脉分叉向下延续为髂总、髂内及髂外组,分布在相应的动脉周围。

此外,肾动脉旁为肾组淋巴结;腹腔动脉旁为腹腔淋巴结;胰动脉旁为胰组淋巴结;脾静脉旁为脾门淋巴结;肠系膜根部开始,沿肠系膜血管分布为肠系膜淋巴结。

换言之,腹膜后淋巴结甚为丰富,从腹股沟韧带到横膈,形成淋巴结链。

许多淋巴结和淋巴管成群地围绕着脏器的大血管干周围,连结着来自于下肢、盆腔、腹部和纵隔的淋巴结链。

它也可分为两群:①髂淋巴结,成群地围绕着髂外血管、髂总血管,收集几乎所有盆腔内容、腹股沟区、腹股沟下引流的下肢的淋巴;②腰-主动脉淋巴结,可再分为前组与后组,围绕着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收集肠和肠系膜的淋巴,汇入乳糜池。

二、主动脉外侧淋巴结的非活体观察(一)最小值与最大值主动脉外侧淋巴结引流内脏和其它结构主动脉外侧支和背侧支供应者,收集来自于大的伴随于髂动脉的边远群。

它们构成了末梢群,为肾上腺、肾、输尿管、睾丸、卵巢、盆腔脏器(部分为肠)和后腹壁。

主动脉外侧淋巴结,位于腹主动脉的左侧,故也称主动脉左侧淋巴结,在标本上观察共有2-14个淋巴结,平均6-7个,有淋巴管相连形成纵行的淋巴结链,其下端在腹主动脉分叉处,与左侧髂总淋巴结连续,上端可达膈的主动脉裂孔。

从淋巴结的数目统计可说明一个问题,最小值与最大值相差范围相当大,因为是标本观察的统计,无从了解标本生前患病情况,因此,我们可以设想,最小值者为正常健康人的可能性较大。

腹膜后间隙与常见肿瘤的影像诊断

腹膜后间隙与常见肿瘤的影像诊断

腹膜后间隙与常见肿瘤的影像诊断No.1解剖定位腹膜后间隙位于后腹部,是壁腹膜与腹横筋膜之间的间隙及其内解剖结构的总称,上达膈下,下至盆腔入口,除疏松结缔组织、脂肪、淋巴及神经组织外,还包括很多重要的器官和结构。

根据肾筋膜前后两层,即肾前筋膜和肾后筋膜及两者在升、降结肠后融合形成的侧锥筋膜,将腹膜后间隙分为三个间隙,即肾旁前间隙、肾周间隙和肾旁后间隙。

No.1腹膜后肿瘤腹膜后肿瘤包括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和转移瘤。

前者指来自腹膜后间隙间质内的脂肪、肌肉、纤维、淋巴、神经等组织的肿瘤,但不包括腹膜后各器官所发生的肿瘤。

后者指来源于腹膜后间隙以外全身不同器官和组织的肿瘤,并以腹内脏器的原发肿瘤和睾丸肿瘤较常见,多数沿淋巴系统扩散,少数为肿瘤沿筋膜或间隙的直接延伸。

恶性淋巴瘤是全身性疾病,可首先或单独累及腹膜后淋巴结,也可其后扩散至腹膜后淋巴结。

原发腹膜后肿瘤临床少见,但种类繁多,其中绝大多数为恶性,占 85% 左右,且以间叶组织来源的肉瘤(如脂肪肉瘤、平滑肌肉瘤、纤维肉瘤、横纹肌肉瘤、纤维组织细胞肉瘤、血管肉瘤等)以及恶性畸胎瘤等最常见。

腹膜后良性肿瘤少见,主要为脂肪瘤、平滑肌瘤、良性畸胎瘤、异位嗜铬细胞瘤、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和淋巴管瘤等。

腹膜后肿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肿瘤较小时,一般无明显症状,仅当病变增大到一定程度而影响邻近器官时才会出现相应症状,如腰背部胀痛或胁腹部不适伴腹部包块。

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定位:依据肿瘤的大概位置,是否推移相邻脏器、大血管和脏器、大血管移位的方向,以及与脏器间的脂肪间隙是否清晰,可判断肿瘤位于肾旁前间隙、肾周间隙和肾旁后间隙哪个位置。

1、原发腹膜后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CT、MRI:①可明确肿瘤所在腹膜后间隙的解剖部位、范围和大小。

肿块常巨大,根据腹膜后间隙内脏器的移位及病变与筋膜的关系,不难判断其位置及所处的解剖间隙。

②可判断肿瘤的病理结构和类型,MRI 采用不同序列或脂肪抑制技术在诊断方面更具优势。

最新腹部影像学中的淋巴结影像学解剖-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最新腹部影像学中的淋巴结影像学解剖-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影像学在肿瘤病人的诊断、分期和随 访中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而CT又是应用 最为广泛的影像设备。阅读腹部CT时,影 像学工作者常常遇到淋巴结问题。正确的 淋巴结定位对于肿瘤分期极其重要。识别 淋巴结位置,了解可能的播散位置,对于 评价一个淋巴结是否为转移瘤是非常必要 的。淋巴结的术语命名主要是根据淋巴引 流(淋巴结)相伴随的血管(动静脉), 或者是与局部器官的直接关系。目前普遍 认可的腹部淋巴结正常大小为短径在5mm 和10mm之间。

图13 腹部CT图像显示:腹腔干淋巴结(黄色); 脾淋巴结(绿色);大网膜淋巴结(浅蓝色);胰 十二指肠前组淋巴结(粉色);胰十二指肠后组淋 巴结(蓝色);胰下淋巴结(红色)
图9
腹部CT图像显示胃十二指肠淋巴结(粉 色);结肠周围淋巴结(粉色)肠系膜上淋 巴结(浅蓝色);主动脉-下腔静脉间隙淋 巴结(黄色);右侧胃网膜淋巴结(红色)
胃癌
心食管区 肝总动脉淋巴结,图12 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图17
图17
腹部CT图像显示 主动脉旁淋巴结:黄色 下腔静脉后淋巴结:绿色 主动脉-下腔静脉间隙淋巴 结:浅蓝色 小肠旁淋巴结:红色 结肠周围淋巴结:粉色 左结肠淋巴结:深蓝色
腹部CT图像显示:腹腔 干淋巴结(黄色);脾淋巴结 (绿色);大网膜淋巴结(浅 蓝色);胰十二指肠前组淋巴 结(粉色);胰十二指肠后组 淋巴结(蓝色);胰下淋巴结 (红色)

胃癌
胃小弯区 胃小弯区,图7 小网膜区 胃左淋巴结,图6 心食管区 肝总动脉区,图12 肝十二指肠韧带区,图17
图7 腹部CT显示 胃小弯淋巴结:浅蓝色 肝动脉淋巴结:蓝色 胃大弯淋巴结:绿色 结肠周围淋巴结:粉色 中结肠淋巴结:红色
腹部肿瘤淋巴结分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膜后淋巴结的影像学和可视人体观察巫北海第三军医大学一院放射科400038一、传统非活体解剖学观察(一)相互沟通虽然腹腔的淋巴结可以人为地划分成许多组,但实际上各组、各淋巴结间是相互沟通的,而且,总的淋巴流向是从前向后、从下到上,即腹腔脏器的淋巴向腹腔大血管根部淋巴结集中,然后汇入壁侧(后腹膜)淋巴结。

下肢、盆腔的淋巴也流入后腹膜淋巴结。

(二)腹膜后淋巴结的分组腹部壁侧淋巴结群,也称做腹膜后淋巴结,根据尸体解剖研究,腹膜后每侧约有25-30个淋巴结,分布在主动脉及下腔静脉的周围,自横膈延伸至主动脉分叉处,分为主动脉旁及下腔静脉旁组。

自主动脉分叉向下延续为髂总、髂内及髂外组,分布在相应的动脉周围。

此外,肾动脉旁为肾组淋巴结;腹腔动脉旁为腹腔淋巴结;胰动脉旁为胰组淋巴结;脾静脉旁为脾门淋巴结;肠系膜根部开始,沿肠系膜血管分布为肠系膜淋巴结。

换言之,腹膜后淋巴结甚为丰富,从腹股沟韧带到横膈,形成淋巴结链。

许多淋巴结和淋巴管成群地围绕着脏器的大血管干周围,连结着来自于下肢、盆腔、腹部和纵隔的淋巴结链。

它也可分为两群:①髂淋巴结,成群地围绕着髂外血管、髂总血管,收集几乎所有盆腔内容、腹股沟区、腹股沟下引流的下肢的淋巴;②腰-主动脉淋巴结,可再分为前组与后组,围绕着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收集肠和肠系膜的淋巴,汇入乳糜池。

二、主动脉外侧淋巴结的非活体观察(一)最小值与最大值主动脉外侧淋巴结引流内脏和其它结构主动脉外侧支和背侧支供应者,收集来自于大的伴随于髂动脉的边远群。

它们构成了末梢群,为肾上腺、肾、输尿管、睾丸、卵巢、盆腔脏器(部分为肠)和后腹壁。

主动脉外侧淋巴结,位于腹主动脉的左侧,故也称主动脉左侧淋巴结,在标本上观察共有2-14个淋巴结,平均6-7个,有淋巴管相连形成纵行的淋巴结链,其下端在腹主动脉分叉处,与左侧髂总淋巴结连续,上端可达膈的主动脉裂孔。

从淋巴结的数目统计可说明一个问题,最小值与最大值相差范围相当大,因为是标本观察的统计,无从了解标本生前患病情况,因此,我们可以设想,最小值者为正常健康人的可能性较大。

(二)集中型与分散型在标本研究时,有作者根据此群淋巴结的数目、大小及排列形式区分为集中型与分散型,集中型的淋巴结数目较少,但较大,各淋巴结之间的淋巴管较少,见于胎儿及小儿;分散型的淋巴结小而多,各淋巴结之间有较多的淋巴管相连接,仅见于成人,即淋巴结的数目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这说明,在人的一生中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的机会越来越多,淋巴结肿大的可能性越大。

从标本观察的集中型与分散型的比较,前者见于胎儿及小儿,基本是属于正常情况,数目较少也应证了上述的设想,淋巴结比较大说明胎儿及小儿对疾病的反应的敏感性较强;而分散型的淋巴结小而多,仅见于成人,意味着成人患病的机率比小儿高得多,对疾病反应的敏感性较弱。

(三)以左肾蒂分为三群主动脉外侧淋巴结沿腹主动脉左后外侧缘的全长而分布。

它可依左肾蒂分为上、中、下三群。

在成人标本上观察,上群在左肾蒂之上,数目不定,多为1-3个;中群在左肾蒂后方,多为3-4个;下群在左肾蒂之下,可有1-9个淋巴结,但常为4-5个。

在横断图像上,左肾蒂呈条状,连接着肾与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容易识别。

而纵行于主动脉外侧的结构很少,可有腰升静脉、神经,在上下层面上它们有其连续性,从而知道是纵行的结构。

而淋巴结是结节状,这个层面见到它,其上或下一个层面则不一定可以见到。

以左肾蒂为标志物,在其上、下及后方观察此组淋巴结较为准确,也较为方便。

(四)前列与后列主动脉外侧淋巴结也可分为前、后两列,前列位于腹主动脉左前方,淋巴结较少,淋巴结之间的淋巴管较长;后列位于腹主动脉的左后方,淋巴结较多,位置恒定。

两列之间借淋巴管相连接,从后列发出左腰淋巴干。

此组淋巴结分前、后两列,在横断图像上容易区分,在冠状断面和矢状断面图像上更易观察,且能在一幅图像上观察其上下的关系。

(五)左腰淋巴干主动脉外侧淋巴结接受左髂总淋巴结的输出淋巴管以及左侧的肾、肾上腺、输尿管腹段、睾丸、卵巢、输卵管、子宫及胰的集合淋巴管。

此外,有时还可接受腹腔淋巴结、肠系膜上淋巴结及肠系膜下淋巴结的输出淋巴管,与腰淋巴结的其它群也互相交通。

主动脉外侧淋巴结的输出淋巴管形成左腰淋巴干,注入乳糜池。

有时,该淋巴结一部分输出淋巴管直接注入胸导管。

三、可视人体(visible human)的研究自从1986年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提出虚拟人计划以后,美国率先于1991年和1994年开始选取有代表性的男性和女性的尸体进行冷冻刨切,获取了横向CT、MR和冰冻切片图像,随后韩国和日本先后启动各自国家的虚拟人计划,我国也于九十年代初提出了自已的虚拟人计划,其中香山会议是个里性碑。

一方面,大规模真实的人体数据的获得给人类研究自身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另一方面,也给基于虚拟人体数据的分割和重建算法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挑战,如何准确的分割出人体的组织和器官并快速重建出人体的三维模型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

从分割的角度来说,面对大规模的虚拟人体数据和目标组织器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一方面要充分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又要发挥计算机的快速运算性能。

1995年美国用一具冰冻尸体制成1878片厚1mm的切片。

1997年美国和英国将一女子标本进行人体正常解剖切割断面达5190片,片厚0.33mm,最近将三维重构技术进行良好的界面化,在真实标本基础上将各部结构图形化、虚拟以便更好的展现各部分三维结构。

日本和韩国也启动了自体的虚拟人体计划,切片更薄,图像更清楚。

我校在2002年和2003年已进行3例(年龄分别为31、21、20岁)可视人体切割研究,片厚最薄者为0.1mm,最多者共18380幅横断图像,利用这些横断图像的数据可任意进行各个角度的图像重建。

我们选用腹腔动脉起点平面上下的腹膜后结构的横断图像进行观察与重建,在主动脉外侧未见到典型的淋巴结影像。

四、单排螺旋CT增强扫描的观察选择我院2001年1月~6月半年内240例患者,年龄2~87岁,平均57.5岁。

男性180例,女性60例。

增强105例。

采用Siemens Somatom Plus 4 CT机扫描。

常规空腹。

检查前半小时口服1.2%泛影葡胺250ml。

层厚8mm,螺距1.0,增强扫描用欧乃派克(300mgI/ml)80ml,2.5ml/秒自动高压注射器注射,行三期扫描。

以肝门、胰头及肾门三层面观察腹膜后淋巴结影的显示情况。

240例患者中未发现疾病的有52例,腹膜后亦未见淋巴结显示。

发现有疾病的188例,其中肝癌34例;肝硬化,和/或腹水21例;肝内胆管或胆囊内结石18例;肝血管瘤14例;脂肪肝13例;肝转移性肿瘤及肝癌介入治疗者各11例;胰腺炎10例;肝囊肿9例;恶性淋巴瘤、肾囊肿及肝癌切除术后各7例;肾癌5例;肝门胆管癌4例;胃癌术后、腹膜炎、肾错钩瘤及肾结核各3例;胃癌及脾梗塞2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例。

188例有疾病的患者中腹膜后淋巴结影显示的有23例。

其中恶性淋巴瘤7例;肝癌4例;腹膜炎、胰头癌、肝门区胆管癌、胃癌、胃癌术后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各2例;食管癌术后、转移性肿瘤引起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各1例。

新近资料表明,在正常活体的单排螺旋CT或MRI图像上,主动脉旁或/和下腔静脉旁看不见淋巴结。

认为小于5mm为正常,介于5~10mm为可疑,大于10mm为病理异常,但明确有肿瘤病变存在时,即使小于5mm,也应疑为肿瘤所致。

我们所观察的240例上腹CT检查中未发现疾病的52例,腹膜后未见淋巴结显示。

在发现有病变的188例中,仅23例显示腹膜后淋巴结,最小者8mm。

说明在一般情况下,单排螺旋CT 腹部增强扫描难以显示腹膜后淋巴结,而不像非活体解剖研究那样认为,正常成人腹膜后有不少肉眼可见的淋巴结。

五、容易与腹膜后淋巴结混淆的结构(一)腰升静脉与腰奇静脉腰升静脉连接于髂总静脉、髂腰静脉和腰静脉。

它位于腰大肌之后,腰椎横突根之前。

在上方,它连接肋下静脉,可形成一干,覆盖第12胸椎椎体侧面,向深层走行,抵达膈脚,上升入胸,在右侧变为奇静脉,在左侧变为半奇静脉。

在其转而向上时,常有一钩状弯曲,连接于一支小血管,后者在右侧来自于下腔静脉的后面,在左侧来自于左肾静脉后方,此小血管存在着所谓的‘奇静脉线’,常称为腰奇静脉。

腰奇静脉是从下腔静脉后壁或左肾静脉后面起始,向上与肋下静脉和腰升静脉汇合处相连的小静脉。

腰升静脉常有不同的走行,在有的病人此静脉可邻近于脊神经背根神经节走行,CT横断扫描解释图像时,不应将之误认为神经节,认真观察更尾侧层面,常可见到静脉分支,从而容易作出区别。

Dorwart等(1982)曾作详细讨论。

(二)脊神经节⒈非活体解剖观察脊神经节(后根节)位于脊神经后根上,是神经细胞体的集团。

大多数脊神经节位于椎间孔内,直接位于该处外侧,该处神经根穿过硬脊膜,被延长的硬脊膜所包裹。

骶神经的神经节位于椎管内,尾神经的神经节通常位于硬脊膜中。

每个神经节呈卵圆形,粉红色,它的大小相当其所在的神经根。

它的内侧分叉,该处的背根的两小束从它接近和进入脊髓处会聚。

相对于神经孔来说,61%背侧根神经节位于孔内,21%在孔外,18%在椎管内。

并可发现背侧根神经节位置不对称。

⒉位于椎间孔的上份椎弓根水平的旁矢状面成像,在椎间孔的上份可清楚地见到脂肪衬托下的神经节或神经根。

自脊髓发出至背根神经节侧的脊神经根有硬脊膜形成神经根袖包被。

背根神经节的远端,前后根汇合成脊神经,提供椎旁组织的运动支配和感觉分布。

椎间孔矢状切面显示,腰椎间孔的前壁是上一椎体后外侧面的下半,和相应椎间盘纤维环的后外侧面;后壁主要是椎间关节的上关节突,和融合于椎间关节前份的黄韧带外侧部;相邻椎管的椎骨下切迹和椎骨上切迹则分别构成椎间孔的上下壁。

由于椎骨下切迹的上下径和前后径都明显大于相应的椎骨上切迹的上下径和前后径,故在侧位X线片上,腰椎间孔通常上大下小呈耳廓形状。

神经根和脊神经节位于椎间孔较宽大的上半,周围通常有较充分的缓冲余地。

⒊可以强化与脂肪抑制技术的应用脊神经节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由于缺乏细胞间紧密连接,而无血-神经屏障,注射对比剂后可强化。

辅助以脂肪抑制技术,其强化后的形态更清楚。

在根水平的旁矢状面影像上,在周围脂肪的衬托下,可以在神经孔上部清楚地看到神经根或背侧根神经节,背侧根神经节缺乏血-神经屏障,因此注射对比剂后正常强化,强化形式常与伴随使用的脂肪抑制有关。

有助于诊断与神经根或神经节有关的间盘侧突出。

Imaging and visible human observation of retroperitoneal lymph nodeWu Beihai .First Hospital Third Military Medical College.4000381.conventional anatomic observation of corpes.Retroperitoneal lymph nodes are divided into many groups and they are connected with lymphatic vessel2.observation of lateral aortic lymph nodes in corpes.There are dramatic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inimi and maximal number of lateral aortic lymph nodes. Lateral aortic lymph nodes can be concentration or divergence ,they a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by left kidney pedicle and also divided into front and post row. The efferent lymphatic vessel of lateral aortic lymph nodes is lymphatictrunks of left waist and then pour to cisterna chili. Sometimes part of the efferent lymphatic vessel pour to thoracic duct3.Investigation of visible human.4.Observation with simplex-row spiral CT contrast examination.We found it is difficult to diplay retroperitoneal lymph nodes in simplex-row spiral CT contrast examination which is difference with anatomic observation of corpses.5.The constitution which can be confused with retroperitoneal lymph nodes is ascending lumbar vein and azygos lumbar vein. Dorsal root ganglion is also included .They may be identified in vivi by CT contrast examination or fat-suppression technique in MR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