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

合集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策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策略

探索篇誗新时代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策略文|王存仓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渗透价值(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加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对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关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经过历史发展与文明演变积累而成的文化特征与思想精髓,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在新课程改革逐步推进的背景下,教师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素融入基础教育课堂,帮助学生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进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与此同时,教师通过引导提高学生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的积极性,可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对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素进行挖掘,逐步推进语文课程改革,顺应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的要求。

(二)加强学生综合素养培育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教师更加重视对学生内在潜力与综合素养的开发。

以往语文课堂以“灌输式”教学方式为主,这种教学方式虽然有助于帮助学生记忆知识点,但长此以往不利于语文教学价值的体现,同时也不能满足学生长期发展需求。

初中阶段学生处于发展思维情感与提升文化认知的重要时期,教师将语文课堂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价值观念,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而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还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育资源,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趣味性,实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及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三)与时代发展需求相适应近年来,党和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高度重视,反复强调树立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

为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初中语文教学也需要改革创新,加强对传统文化要素的融合与应用。

这不仅有助于对现有的教材内容进行有效延伸,还可以开展更全面的传统文化教育,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主动参与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中。

浅谈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

浅谈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

浅谈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摘要实施素质教育,深入开展新课改,教师理应担当此重任,而新课标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搞好素质教育,教师不仅掌握精湛的专业知识和系统的教育科学知识,还应具备广博深厚的文化素养,这样才能成为学生思想的引导者,用自己的学识、人格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关键词语文教师教育素养传统的“文本课程”从课程的主体来看,语文教师处于被动接受地位,考试的范围和要求在文本课程中有明确的规定,只能“以纲为纲,以本为本”,久而久之,语文教师成了名副其实的教书匠。

从课程的内容来看,注意系统的语文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训练,忽视语文学科与生活、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整体联系,从而使语文课程走向孤立,走向封闭,走向萎缩,使语文教学变得死板,机械,沉闷。

那么,语文教师如何成为语文课程的开发者呢?第一,要活用新教材。

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文本,但不是唯一的文本。

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活用新教材:一是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重新优化组合教材内容;二是要敢于对现行教材进行增删,凡是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教材都可以用于教学。

第二,要充分利用本校、本地区、本班学生丰富的课程资源(如校园文化、图书室、网络、自然资源、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与经验等),开发有特色的班本语文教材。

第三,要充分挖掘与利用语文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语文课程资源(如学生遇到的问题、独特的感受等)。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干扰,传统的目标教学普遍存在着重认知轻情意、重结论轻过程、重预设轻生成的弊端。

传统的目标教学的指向十分明确,那就是一切为了应付考试,一切为了分数,考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确立新的目标教学理念,变“片面”为“全面”。

为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三个辩证关系。

第一,认知与情意的辩证关系。

认知主要解决“会不会”的问题,情意主要解决“喜欢不喜欢学”的问题。

对于那些能促进学生未来发展的、学生必须掌握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学会。

小学语文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国学是中华民族最璀璨的瑰宝之一,因此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

将传统国学巧妙融入语文课堂中,使其由晦涩深奥转变为常态化,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理想的教学境界。

坦白来说,学生涉猎的国学知识越多,不仅奠基了自身的文化底蕴,攫取文人学者身上的优秀品质,更积淀了整个校园的人文气氛。

国学传递的正面能量,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提升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的效果。

标签:小学语文;教育;国学传统任何一门学科本身都是乏味无色的,语文也不例外。

但是有了精彩绝伦的”填充物”,就能使语文教学充满乐趣与魅力。

语文融入传统国学教育已成为必然的趋势,国学是中国道德伦理的象征,有利于国内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着重强调国学的重要性,详细分析国学传统融入小学语文课堂过程中“碰壁”的具体原因,并从三方面入手提出改良建议,希望对国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有所助益。

一、利用拥有悠久历史的汉字进行激趣教学汉字是中华上下五千年以来最具代表的文化标志之一,领略汉字的精美和由來是国学教育最基础的一部分。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启蒙教师,引领学生熟悉中国汉字一横一竖、一撇一捺的刚劲之美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

汉字由繁到简的变化,见证了时代和历史的变迁及人类思想的进步之迅速。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这一媒介演绎汉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切身体会其中的精妙。

比如“门”字的甲骨文(如下图所示),它的形状宛如两扇门。

简单而言,甲骨文可被理解为象形字,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门”逐渐演变为繁体字,通过讲解这些变化,学生总能总结出一些关于写字的道理,从而产生浓厚持久的识字兴趣。

通过图片展示,可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不仅能够提供给学生仔细比较两者之间不同的机会,还形象地体现出“门”字在形体方面的“进化”,从而凸显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

为了突出国学传统教育,教师的教学不能局限在甲骨文上,还应广泛涉及更多形式的汉字,比如会意字、形声字等,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对汉字产生奇妙的兴趣。

27 讲座:国学与中学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

27   讲座:国学与中学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

《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 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 英雄泪满襟! 清代赵藩撰 成都武侯祠“攻心”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国培项目讲座
二《三国演义》中孔明形象的文化意义 (三)六出祁山
一 国学概论 (一)何为人文素养
国培项目讲座
◆何为人文素养? “人文”即“人文科学” (如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哲学、文学、法学 等),而“素养”是由“能力要素”和“精神要 素”组合而成, “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 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 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 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 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 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 神”。这其实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 “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科学精神、艺术精 神和道德精神包含其中。
论“数”与“命”。 ●二顾卧龙岗,逢孟公威、石广元,“壮士功名 尚未成,呜呼久不遇阳春”、“独善其身尽日安, 何须 千古名不朽”,遇诸葛均,回遇黄承彦。 ●三顾卧龙岗,幸遇孔明,隆中对策,三分天下。
二《三国演义》中孔明形象的文化意义 (一)三顾茅庐
◆诸葛亮《隆中对》: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
史非神话、经典诸子非宗教、历史非小说传奇; 治国学之方法为辨书籍的真伪、通小学、明地理、 知古今人情的变迁及辨文学应用。
国培项目讲座
一 国学概论 (三)国学的分类· 经部
◆经学:中国汉代独尊儒术后为特指研究儒家 经典,解释其字面意义、阐明其蕴含义理的学问。 《四库全书》收录儒家著作10大类。 “十三经”:《易》、《书》、《诗》、 《周礼》、《仪礼》、《礼记》 、《春秋左传》、 《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 《孝经》、《尔雅》、《孟子》 。(阮元《十三 经注疏》,中华书局本)

简析文化强国视域下的国文教育

简析文化强国视域下的国文教育

简析文化强国视域下的国文教育[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6-0051-02当代大学生在传统道德文化强国的视域下应该更为积极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作为合格的高校学生,学习大学国文课程不仅是审美的精神享受,更是精神层面的成长。

一、何谓大学国文国文是建立在国学大的背景下展开的。

广义的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狭义的国学是先秦经典及诸子学说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

国文是指本国的语言文学作品,民国时期的国文就是现在所说的语文科目。

“国文”顾名思义,堂堂一国之文,中华民族的五千年的文明之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之根、文化之根。

它唤起的是我们意识深处对自己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依赖感。

需要说明的是,1949年之前,“语文”被称作“国文”。

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国文课的学习更强调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现代语文的学习则更强调功能、更强调应试,进而忽略了原有的本族文化意蕴的深刻内涵。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丰厚的文化积淀。

“国学”就是指根植于中华大地的、以儒家思想为主干的中国文化精粹,它是我们民族精神成长发育的基石,也是一个国民尤其是大学生应该接受的基本素养。

然而,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网络化带来的文化多元现象,弱化了我们对“国学”的传承。

而大学的人文素质课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传承文化的重大使命,作为教师更应该正确引导学生们汲取国学瑰宝中人文素养的精华,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大学国文教育现状(一)主动学习意识不足当下主流意识是功利的,从而忽略了人文素质课基础课的学习,当代大学生普遍认为专业课才是自己立足社会的基本,忽视了写作、演讲、面试的能力。

这些综合能力才是一名合格大学生毕业的立足之本。

现在的学生书写能力不及高中水平,错字处处可见,表达能力欠佳,在这个时候更需要唤醒他们对国文学习的主动意识。

中华传统文化与语文课程深度融合的路径探析

中华传统文化与语文课程深度融合的路径探析

中华传统文化与语文课程深度融合的路径探析一、本文概述《中华传统文化与语文课程深度融合的路径探析》一文旨在探讨如何将中华传统文化有效地融入语文课程中,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

文章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意义,指出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将其融入语文课程对于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的积极作用。

接着,文章概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包括诗词歌赋、历史典故、哲学思想、道德规范等多个方面。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分析了语文课程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探讨了两者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文章还提出了实现中华传统文化与语文课程深度融合的具体路径,包括优化课程内容设计、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评价体系等方面。

这些路径旨在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文章总结了中华传统文化与语文课程深度融合的重要性和意义,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相信能够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在语文课程中的有效传承和创新发展,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做出贡献。

二、中华传统文化与语文课程的内在联系中华传统文化与语文课程之间存在着深厚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体现在课程内容、教育目标以及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

中华传统文化是语文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课程中包含了大量的古代诗词、经典文献、历史故事等内容,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语言能力,还能够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语文课程的教育目标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高度契合。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这与中华传统文化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相一致。

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中华传统文化也为语文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初中语文核心素养

初中语文核心素养

初中语文核心素养汉语言文学博大精深,初中语文教学自然也不能简单化为知识点的教学,而应该着重进行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

具体而言就是“语言建构和运用”“思维发展和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一、语言的建构和运用语言建构和运用,也就是说话和文学创作方面的问题。

建议我们培育的初中生,不仅要说对写下对,而写下还要流泪写下不好。

据说一个农民起义领袖,奠定江山后,两个曾经在一起扛过活的工友前去打听他索要好处。

其中一个说道,老伙计,还回忆起吗?想当年,咱们一起给人扛活。

在西北地里锄地,地头喝茶时,不小心把瓦罐子搬淋了,饭汤上涌了一地。

我们喝没汤了,只好把淋在地上的豆喝。

如此这般的套近乎,使在众多直属面前的农民首领倍感苦恼,自然超过没预期目的。

而另外一个人则这样说道:大王您好!您还回忆起吗?想当年西北去兵役,超越冠(罐)州城,走了汤元帅,生擒窦(耍)总兵。

一番豪言壮语下来,把区区锄地小事,说道的惊天地泣鬼神,光辉殉国极其,结果可想而知。

同样一件事,相同的观点,效果大不相同。

这就牵涉至语言的建构和运用问题,应该我们深思。

二、思维发展和提升唤起学生自学兴趣、引起其思维、培育他们较好的自学习惯,这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三小历史使命和三大法宝。

思维发展和提高,自然包含初中语文在内的教学历史使命和法宝之一。

我们初中语文老师通过具体内容的文章,教授孩子什么倒叙法,什么悬念,点滴扩散收敛思维等,从而把我们这个东方大国几千年所底蕴的智慧和文化底蕴发扬给我们的接班人,从而真正顺利完成传道授业答疑的终极历史使命。

东方式思维或中国式思维,是独特的,是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光大的。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还是这句话,“下雨天,留客天。

留我不?留!”同样一句话,断句不同,意思迥然不同。

不读有偶,重庆谈判期间,有一个国民党记者攻击共产党人说,给你们打交道,简直是对牛弹琴。

周恩来机智地回应道:对,牛弹琴。

引得现场哄笑一片。

大道至简,东方思维,中国智慧,其奥妙可见一斑。

国学经典与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

国学经典与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

国学经典与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作者:冯硕来源:《新教育时代》2014年第10期国学的天籁,携带着古朴的气息,弥漫在历史长河当中。

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国学经典浸润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的心灵。

它像一根坚韧的纽带,将七色的中华文明之珠串连在一起,展现着中华民族的无穷魅力。

教育的终极使命是“让人成为人”,作为语文教师,直接承担着培育学生人文情怀、塑造学生人文性格的使命。

国学经典就成了我们“传道”最重要的精神火种。

一、品读国学经典,让我懂得修身养性,德行人生在众多的中国古典著作中,《论语》一直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两千多年来,《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仁爱,这始终浸润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光芒,不同年代的人都推崇它,希望穿越两千多年的时间隧道,体悟孔子的智慧,从而以智慧诠释人生,以人生诠释人性,以温情的人性安顿人心。

细读《论语》,颇有感触。

我感受到孔子这位圣人的平和,以及他所传递出的一种朴素而温暖的生活态度。

我更感受到,对一个人来说,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过好日常生活,找到人生坐标,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论语》可以作为我们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指南。

《论语》中关于修德的言论,最具概括性。

文中是这样说的:“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孔子认为:血气未定的年少之时,不要沉浸于女色;血气方刚的成年时期,不要与人争斗;而到血气既衰的老年,不要贪得无厌。

一个人遇事不要主观臆测,不要盲目武断,不要固执己见,不要自以为是。

孔子还认为,和正直,诚实守信,博学多才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而和谄媚的人,虚伪阴险的人,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同时他还认为,如果以适度的礼乐来节制自己,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以拥有很多贤德的朋友为快乐,对人是有益的,而以骄奢淫逸,游荡忘返,宴饮荒淫为快乐,对人则是有害的。

浅析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意义与策略

浅析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意义与策略

浅析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意义与策略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也蕴藏了巨大的人类文明智慧。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关注教材知识的同时,也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播、融合给予关注,这不仅是目前学校在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主要工作之一,更是研究语文课程特点的主要任务。

教师在讲授学校语文课程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有关中国文化知识的教育,能够极大地提高语文教学的价值内涵,以及小学语文教学的艺术价值。

与此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不断积累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其学习积极性,进而实现构建有效语文课堂的目的。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引言传统文化作为伟大先人留给当代人们的文化瑰宝,有着无法取代的教育意义。

小学语文教师应认识到传承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通过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革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在促进学生基本知识技能掌握的同时,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并推动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尤为必要,对其教学策略予以探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善用媒体,多维呈现传统文化之美科学在不断进步,把新媒体技术引入课堂,能更直观形象、多角度地呈现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文化内涵与抽象概念的认知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研究传统文化。

例如,《扁鹊治病》是一篇蕴含中医文化的散文,讲述蔡桓公讳疾忌医而致死的故事,很有教育意义。

教学时,教师可先用中医手指操激趣导入,然后以视频或者图片的方式为学生呈现“望闻问切”的中医诊断之法,引导学生感受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中医文化浸润少年心。

又如,在学习《慈母情深》等赞扬伟大母爱或父爱文章时,教师也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文中的感人画面和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父爱和母爱,让孝文化精神植入学生心中。

2创新教学模式,丰富传统文化积累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在创新教学模式上多思考,启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根据课型、课文结构、教学内容、文体等特点,在课堂中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国学与语文教师人文素养

国学与语文教师人文素养
经史子集各有哪些典籍(点击链接)
另一种是按内容分类: 考据之学:治学之工具,考辨事物的本真。 义理之学:成德之根本,修已明道的径道。 经世之学:致用的方术,立人安人的要略。 辞章之学:情感的抒发,游艺求美的表现。 中华学术体系详见下图
中华学术
内涵 (游于艺) 精神 (依于仁) 基础 (据于德) 目标 (志于道)
高仲华先生《高明文辑》上册《国学研究法》 1、明体系:明白学术体系。 2、立根基:精研《论语》等,以奠定学术根基。 3、识途径:由良师益友、群书目录,以得治学 研究的途径。 4、觅资料:由专科目录、古器物等,获得资料。 5、研文字:通文字、音韵、训诂。 6、勤考订:辨资料真伪,懂得校勘。 7、探事理:探求事理,以知人论世之法着手。 8、寻悟解:以各种方法求事物之义理。 9、求体验:尝试、实践、匡谬、证道。 10、合天人:使诚、仁、中之人文精神,贯通 于天地万物之中。
(四)致知力行 中国文化的知行观,有‚知行孰先后‛ 的讨论,也有‚知行孰难易‛的讨论。 (五)道德建设 中华民族的基本道德信条、规则,都被记载在 我们的国学经典中,如儒家提出的忠、孝、 仁、爱、信、义、和、平等。
(六)弘扬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立国基础, 弘扬民族精神乃中华民族立国之本。 学了《春秋》,就会明白中华民族为什 么统一的时间那么长,为什么搞分裂的人总 是不得人心,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孔子作《 春秋》,乱臣贼子感到恐惧。 (七)语文教师的责任所在 语文教师,不仅是国学的承载者,更是 国学的传播者,对其进行国学教育,不仅能 惠及本人,而且能泽被后世,惠及子孙,所 以特别重要。
六、推荐国学研究书目
北京大学学生应读书目 周易、诗经、老子、论语、孙子兵法、孟子、 庄子、史记、坛经、古文观止、唐诗三百 首、宋词三百首、红楼梦、中国近三百年 学术史、鲁迅选集、中国哲学简史、中国 法律与中国社会、理想国、神曲、哈姆雷 特、思想录、社会契约论、历史理性批判 文集、约翰· 克利斯朵夫、科学史、共产党 宣言、资本论(第一卷)、路德维希· 费尔 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毛泽东选集、 邓小平文选

解读国学、人文素养和教师人文素养、传统文化

解读国学、人文素养和教师人文素养、传统文化

解读国学、人文素养及教师人文素养、中国传统文化一、什么是国学?国学是中国学术的简称。

称中国学术为国学,所谓国是本国之义。

具体讲,就是中国传统学术。

总起来说,中国传统学术包括哲学、经学、文学、史学、政治学、军事学、自然科学以及宗教、艺术等等。

其中自然科学有天文、算学、地理、农学、水利、医学等,这些都是国学的内容。

如上是中国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研究的成果,也是我们学习《国学》的导引。

《国学》的内容博大精深,是前人聪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所谓“先进文化”的基点,正是根植于中国《国学》的精髓。

诸如,“以法治国”、“以德治国”、“和谐社会”的治国方略,就借鉴了古人的文明成果。

秦始皇统一六国,任用“商鞅变法”的“立法治国”。

十四届六中全会“弘扬道德”,正是道家老子“道德经”的神奇。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引用了“中华道德”的行为规范。

“构建和谐社会”,借鉴于佛家的“和”。

我为《百佛书画册》题序,逻辑推理说:“和谐者,平衡也;平衡者,为善也;为善者,尚和也;尚和者,和尚也。

”这种“以和为尚的精神叫“和尚”,“和尚”是佛家的尊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基。

建国初,周总理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政策,正是儒家提出的“和而不同”,即“求大同存小异”;小平同志提出的香港、澳门回归的“一国两制”政策,也是根由于这一儒家学说。

当今,世界各国成立了五十多个“孔子学院”,这是东方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在美国“世界孔子研究会”的大堂上,悬挂流金牌匾,上写孔子名言:“以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日本的“立命馆大学”的校名,就取孔子《论语》中的“安身立命”。

孙武、孙膑祖孙创立的《孙子兵法》及《三十六计》,成为世界尊崇的“军事宝典”。

总之,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很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宝库,任何“文化策划”、“文化创意”,都离不开这个源泉。

二、人文素养:理解“人文素养”,遵循字面内涵表述组合意义就是最实际、最便利的途径。

在国学经典教育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

在国学经典教育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

《在国学经典教育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结题报告由本校课题组承担研究的《在国学经典教育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课题,于2012年3月经过开题论证并正式实施研究,于2013年5月结题。

经过一年的行动研究、实践和总结,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和预期的研究成果。

一、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养育了数百代中华儿女,也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化发展,中国文化,是人类历史文明进程中一束独具魅力的奇葩。

国学经典,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和内核,学习、传承和弘扬祖国传统优秀文化,对于个人的成长、民族的发展无疑十分必要。

1998年,全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宣称: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1999年江泽民同志在出席春节《中国唐宋诗歌朗诵会》上,提倡大家多读经典诗文,以“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语文课标》明确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同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品不断提高,社会上基于物质利益和个人享受的无节制的追求,对人们的道德底线和社会承载力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缺乏社会责任感,违背道德理念,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也层出不穷。

这种“世俗化”、“功利化”,“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严重影响到今天的少年儿童,并打下了鲜明的时代烙印。

在今天的中小学生当中,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功利化的社会价值和教育目标的影响,普遍存在自私,粗俗,浮躁,厌世的现象,缺乏修养,缺乏诚信,缺乏感恩,缺乏追求,学校说教式的教育往往显得苍白和无奈,本课题试图以国学经典教育为载体,探索一些校本的教育方式,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努力塑造具有传统美德、中国灵魂和世界胸怀的现代公民。

(二)相关研究概述国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初,而鼎盛于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寻根”热,九十年代“国学”热再次掀起并至今天,无不是今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

国学与语文教师的人文修养

国学与语文教师的人文修养
(3)读经在考圣王之制作
(4)读经宜从传注着手
(5)专守一经一家,以立根基,然后旁通其他经其他家
史部研读法
(1)读史宜考制度与事实
夫史在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司马迁(报任安书》),其要一在制度, 一在事实。
(2)知豪杰之谋议
(3)考明治乱兴衰之故
由见乱知乱,见治知治,见一事知一事,进而知治乱的本源,“见事之利害, 时之祸患”,而得其处置之方,自然学问进而见识高。然而史事之是非,治 乱之根由亦未易明,总在虚心体认,通体观察。
二、小学语文教师的国学素养
1.国学教学需要教师有较高的国学素养 国学内容广博:经、史、子、集 国学研读艰深:音韵、训诂、版本、目录、校雠、辑佚、考订 2.当下小学语文教师国学素养之现状 据《甘肃省白银区小学语文教师教研素质现状调查》结论:
自主学习,提升水平的阅读情况很差。在被调查的教师中,只有21人表示在最近一年中阅读过一本 以上的名著,占10%;169人表示除了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外,一年中没有阅读过一本对提高自己的 素质有帮助的书。原因有:没时间;没地方;不爱好。
深求读:
对书的了解,有很多的层次,认字辨句,通训诂,明文义,是最浅的层次; 由理知事,由事明理,由文见法,则是深的层次,所以张潮说: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 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幽梦影》)
读书是由浅入深,当然年事愈高,阅历愈多,然而这是一种“自然的成长”。 深求读书法即是由浅求深,所得会愈深,程端礼读韩愈文:
据《哈尔滨市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素质的调查报告》结论:
几乎很少有老师能不借助相关的资料独立备课,对本学科的《课程标准》及课程理念大多数老师达 到基本了解,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老师达到深入了解。使用最多的教辅资料是教学参考书和网络资 料。

人文科学素养

人文科学素养

人文与科学素养2003年10月15日,航天英雄杨利伟承载着中国的航天梦想成功带着“神舟5号”遨游了太空。

这是中华民族骄傲的里程碑。

此后,“神舟6”、“嫦娥3号”陆续的继承着伟大的航天梦。

另外,现代社会的电话、数据传输、电视传播、卫星电视教育、移动通信、医疗技术,在很大程度的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据了解,目前已有1800项空间技术成果移植到国民经济各部门。

总而言之,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实现了“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愿望。

这些伟大的进步与人类的人文素养密不可分。

不仅科技的发展需要人文素养,我们各个工作领域也都需要它。

首先跟大家分享1个我曾看过的一个小故事:一次在法国,三个中国作家一同乘坐法国外交部的车去郊区。

天刮着风,不时飘着雨,前边有一辆旅行车,车上坐着两个漂亮的法国女孩,不断地从后窗看着中国作家的车。

车轮滚起的尘土扑向作家的车窗,加上雨滴,车窗被弄得很脏。

一个作家问司机:“能超吗?”司机说:“在这样的路上超车是不礼貌的。

”正说着,前面的车停下来了,下来一位先生,对司机嘀咕了几句,然后回到车上,把车靠到边上。

这个作家又问司机:“他刚才跟你说什么了?”司机回答:“他说…一路上,我们的车始终在前边,这不公平。

''他还说,…车上还有我的两个女儿,我不能让她们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

”就这几句话,让这个中国作家感慨了好几天。

其实有很多外国人对中国的印象不是很好那是因为在他们的印象里中国人是会随地吐痰、贴小广告、不懂礼貌的人。

通过这样的一个小故事,也让我们可以反省下为什么外国人会有这样的评价,那么一个真正具备人文素养的人应该是什么样的?带着这个问题我将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

一、科学人文素养的概念(一)人文素养:根据上面的小故事,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个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

有个调查,某省的人文科学素养总体达标比例仅为7.5%。

显然我们的精神家园需要格外重视。

当然我们人的人文素养离不开我们身边的各种角色的人物以及社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育融合策略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育融合策略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育融合策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和冷落。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也逐渐流失了传统文化的味道。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育中,引导学生传承并发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大熔炉的冲击,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逐渐淡化。

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育的融合面临挑战和机遇。

如何让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应当思考的重要问题。

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育的融合策略,具有深远的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深入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育的融合,旨在找出如何更好地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研究融合策略的实施效果,探索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助力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本研究旨在引导教师更好地发挥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提升教师对传统文化的把握能力和运用能力,促进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国学修养,形成更为完善的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提升小学语文教育的整体质量。

通过本研究,进一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价值和作用,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1.3 研究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智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变革,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育融合,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融合策略。

2001年语文课程标准

2001年语文课程标准

2001年语文课程标准2001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这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部分,也是对语文教育的一次重要调整和更新。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不仅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指导。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2001年语文课程标准进行分析和解读。

首先,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表达和运用,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审美情趣、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这也意味着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而不是简单地死记硬背。

同时,学生需要通过阅读各种文学作品,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从而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其次,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注重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语文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表达水平。

同时,学生也需要通过各种语言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

另外,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还强调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国学传统的传承。

语文学习不仅仅是学习现代文学作品,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国学经典。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古代文学作品,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传统文化的自信心。

同时,学生也需要通过各种文化活动,不断提高自己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和传承,从而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总之,2001年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对我国的语文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不仅加强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也注重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强调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国学传统的传承。

这些都为我国的语文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新的教学理念,也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的提高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二,人文风范的感受:“学为人师,行 为世范” 一是伟人的典范:“高山仰止,景行行 止” 二是教师的风范:“风范”与“情谊”
2、教师人文素养:经典、境界、风范 1)叩问经典:文化经典与文学经典
其一,三部文化经典,三大文化轴心
西方哲学史—“柏拉图阐释史”
西方神学史—“《圣经》阐释史”
中国思想史—“《论语》阐释史”
2)词章之学:包括诗学、词学、曲学、文章学、小
说学、俗文学等。
3)经世之学: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
学、地理学、军事学、农学、工学、商学、医学、数 学等等。 4)义理之学:包括经学、子学、玄学、佛学、理学、 哲学、宗教学等。
二、国学与语文教师的素养
(一)国学与语文教师的人文使命
“人是需要教育的唯一的生命。人只能通过教育而
(《论语· 为政》)
生命双重历程:自然生命的历程,精神生命的境界。
(三)国学与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
1、语言文学系的课程体系:知识结构
2、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本”与 “末”
专业素养的“本”——“学” “语言” “文学” 全面系统的学识素养 “文化” 专业素养的“末”——“术” “语文教学法” “教学新技术” 教学与高考的博弈 “高考新趋势”
1、国学四部——经史子集 “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 四大部类。
(1)经部
经部分为“易类”、“书类”、“诗类”、 “礼类”、“春秋类”、“孝经类古籍”、
“群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
“小学类”“石经类”、“汇编类”,主要是
儒家经典和注释研究儒家经典的名著。.ppt
(2)史部
史部分为“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 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
儒家“六经”的教育理想,就是让人成为一个性格健全、全面 发展的完美人格;这一点与西方现代人文主义教育理念一致。
(3)儒释道的价值——
观其好生恶杀。则同一仁也。视人犹己则同 一公也。征忿窒欲禁过防非。则同一操修 也。……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 世。……儒疗皮肤。道疗血脉。佛疗骨髓。 ——(宋)刘谧《三教平心论》
而不烦,则深于《礼》者也;属辞比事而不
乱,则深于《春秋》者也。”——《礼记•
经解》
深于《诗》者,温柔敦厚而不愚(愚钝)
深于《书》者,疏通知远而不诬(失实)
深于《乐》者,广博易良而不奢
深于《易》者,挈静精微而不贼(相互伤害)
深于《礼》者,恭俭庄敬而不烦(繁琐) 深于《春秋》者,属辞比事而不乱(乱伦犯上)
人类心灵的三大精神原型
《论语》“孝敬”—“君子”:宗法家庭——道德哲学 温情的艺术人生—“家”
《理想国》“正义”—“公民”:城邦文明—政治哲学 理性的公民人生—“国” 《圣经》“博爱”—“圣徒”:普世宗教——宗教哲学 热忱的神圣人生—“天下”
(二)国学与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
1、人文教育的本质与特点
2、“六经”与人文品质养成:人文教育
人文素养
“素养”是由“能力要素”和“精神要素”组合
而成, “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
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
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
“人文精神”,至少由六大方面构成: 宗教信仰:确立生命意义——生命的尊严与死亡的尊 严
伦理观念:处理人际关系——家庭伦理与社会伦理
伯》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子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
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
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卫灵公》)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
张》)
(2)“六经”的人文理想:成人之学
中国传统学术,一般分为六个阶段: 先秦子学:诸子百家 两汉经学:古人经学与今文经学
魏晋玄学:易、老、庄(三玄)
隋唐佛学:渐悟与顿悟
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阳明心学
清代汉学:乾嘉考据之学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 者也;疏通知远而不诬,则深于《书》者也; 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于《乐》者也;挈静 精微而不贼,则深于《易》者也;恭俭庄敬
国学与语文教师的 人文素养
一、国学基础知识
(一)古代的国学 1.古代的国学
“国学”一词,古已有之。《周礼· 春官宗伯· 乐师》言:
“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礼记· 学记》曰: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 学。”.ppt
“国学者,在国城中王宫左之小 学也。”——孙诒让《周礼· 正义》 太学
邓实《国学讲习记》曰: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
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 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
其一国也。( 1906 《国粹学报》第19期)
《现代汉语词典》对“国学”的定义:
“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包括哲学、历 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等。”
(三)国学的基本体系
“传记类”、“史抄类”、“载记类”、“时令
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
“目录类”、“史评类”、“汇编类”。ppt
(3)子部
子部收录诸子百家著作和类书,分为“儒家 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
“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
“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
类”、“闺阁类”。
总集:指汇集许多人的作品而成的诗文集。 别集:相对总集而言。即收录个人诗文的 集子。 楚辞:为骚体类文章。.ppt
2.国学之四门
曾国藩《圣哲画像记》云:“姚姬传氏 言学问之途有三:曰义理,曰词章,曰 考据。戴东原亦以为言。”曾氏复益之 “经世”一门,为“四门”。
1)考据之学: 包括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辨伪 学、辑佚学、文字学、声韵学、训诂学等。
3、语文教师的魅力:从“已知”到“未 知”
在中学,数理化英语教师容易征服课堂、树 立权威,语文教师则很难获得同样的尊重。 两种学科的差异:科学与人文 数理化:从未知到已知——经典常识的传授
语 文:从已知到未知——独到见解的发现 文字背后的文化 缺乏国学素养,哪有文化发现?
4、中国古代的文学观念
中国古代的文学观念是一种“杂文学”的观念,比如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体现的“文”的观念,不仅
学的理解不一定都表现为理论形态, 但一定是观念 形态。”——左东岭
文史哲不分
(1)国学经史子集中的文学作品 经部:《诗经》《孟子》 史部:的各类传记文学 诸子:老庄、集部的楚辞、唐诗宋词等。
(2)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古代文学作品分类
初中语文教材
经:《诗经》——关雎 氓、蒹葭 采薇 《论语》十则 《大道之行也》《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 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曹刿论战》
成其为人。人无非是教育造就而成的产物。值得注 意的是,人仅仅是通过人而施行教育;换言之,施 教之人,自身也要接受教育。”
1、国学——文史哲不分——综合素养教 育
《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
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渗透了孔子的政
治理想、美学思想、教育思想等内容,其中教育
思想是最重要的部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儒释道三家的思维模式
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积土而为山 积水而为海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不迁怒,不贰过
成功学
变通学
智慧学
朱荣春
孔子“仁学”的人文品格
孝悌: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忠信:事君以忠,信则人任
“仁学”
宽恕: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恭敬:对人恭敬谦和,对事认真负责 智勇:“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1)在课程设置上,孔子以“礼、乐、射、御、书” 为基本体系; (2)在教学内容上,孔子以“诗、书、易、礼、春 秋”为基本内容;
(3)在教学策略和方法上,孔子以“因材施教”、” 教学相长”为基本策略和方法; (4)在学习方法上,“苦学”、“乐学”
其他:
1)《诗》:《诗经》,语言文学; 2)《书》:《尚书》,政治学; 3)《乐》:《乐经》,音乐学; 4)《易》:《易经》,哲学; 5)《礼》:《三礼》,伦理学; 6)《春秋》:《春秋经》,历史学。
子:《过秦论》(3贾谊《新书》)、《劝学 》(3荀子)《逍遥游》5 集:《赤壁赋》2、《游褒禅山记》2 《师说 》3《归去来兮辞并序》5、《滕王阁序》5、、 《陈情表》5
小说篇目:林黛玉进贾府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罗马哲人西塞罗曾说:“如果你对 你出生之前的事情一无所知,这就
意味着,你永远是幼稚的人。”
3、国学对语文教学的意义
1、提升人生境界:儒之仁,道之无,佛之空 课本中古典文学选文的精神特质: 责任意识:《伶官传序》《蜀相》《出师表》
理性精神:探寻宇宙规律——物理世界与生活世界
公民意识:参与社会事务——公民的权力与公民的义

文化自信:守护民族传统——薪火相传与革新创造
审美理想:创造美的世界——艺术的世界、意象的世
(1)国学————人格教育
“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 公》)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里仁》)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
“国粹者, 国家特别之精神也。”“国必有学而
始立,学必以粹为有用。国不学则不国,学非粹 则非学。非学不国,其将何以自存矣! ”
3.“国学”即“国故”。 ◆胡适曰: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
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
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
为“国学” 。
4.“国学”即“即中国固有之学,系指中国固有 的学术文化”,亦即“中国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