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的除法》教案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除法法则》教案
1.4.2 有理数的除法第1课时有理数的除法法则教学目标:1.了解有理数除法的定义.2.经历探索有理数除法法则的过程,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3.会化简分数.教学重点:正确应用法则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教学难点:怎样根据不同的情况来选取适当的方法求商.教与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小明从家里到学校,每分钟走50米,共走了20分钟,问小明家离学校有多远?(50×20=1000)放学时,小明仍然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回家,应该走多少分钟?(1000÷50=20).2.从上面这个例子你可以发现,有理数除法与有理数乘法之间满足怎样的关系?(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比较大小:8÷(-4)8×(-);(-15)÷3 (-15)×;(-1)÷(-2)(-1)×(-).小组合作完成上面题目的填空,探讨并归纳出有理数的除法法则.2.运用法则计算:(1)(-15)÷(-3);(2)(-12)÷(-);(3)(-8)÷(-).观察商的符号及绝对值同被除数和除数的关系,探讨归纳有理数除法法则的另一种说法.3.师生共同完成课本P34例5,P35例6、例7.乘除混合运算该怎么做呢?通过课本P36例7的学习,由学生自己叙述计算的方法:先将除法转换为乘法,然后确定积的符号,最后求出结果.(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1.计算:(1)(-36)÷9;(2)(-63)÷(-9);(3)(-)÷;(4)0÷3;(5)1÷(-7);(6)(-6.5)÷0.13;(7)(-)÷(-);(8)0÷(-5).2.化简下列分数:(1);(2);(3);(4).(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本节课大家一起学习了有理数除法法则.有理数的除法计算有2种方法:一是根据“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二是根据“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一般能整除时用第二种方法.(五)课堂跟踪反馈夯实基础1.选择题(1)如果一个数除以它的倒数,商是1,那么这个数是()A.1B.2C.-1D.±1(2)若两个有理数的商是负数,那么这两个数一定是()A.都是正数B.都是负数C.符号相同D.符号不同提升能力2.计算题(1)(-2)÷(-);(2)3.5÷÷(-1);(3)-÷(-7)÷(-);(4)(-1)÷(+)÷(-).后序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2《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2《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除法》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2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有理数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概念,并能够应用有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并能够进行熟练计算。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和加减乘运算,但对除法运算的理解和应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本质,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让学生逐渐掌握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概念,掌握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
2.能够进行有理数除法的熟练计算。
3.能够应用有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有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本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运用有理数除法。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
2.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熟练掌握有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运用有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有关有理数除法的PPT,包括定义、规则、例题和练习题等。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有理数除法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小明有5个苹果,他想把这5个苹果平均分给他的5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有理数除法的定义和运算规则,让学生了解有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
然后,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讲解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让学生掌握有理数除法的计算规则。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1.4.2有理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对符号的处理能力,包括正负号的判断和运算顺序的掌握。
3.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如何在小组讨论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解决问题。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采取以下策略:
1.对于基础较好、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适当提高要求,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实践。
(二)讲授新知
在导入新课的基础上,我会向学生讲解有理数除法的定义和法则。首先,通过具体例题,让学生理解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接着,讲解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步骤,特别是符号的处理方法。在此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从具体实例中发现规律,逐步提炼出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
(三)学生小组讨论
讲授新知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让她们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发现并理解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对于基础较弱、理解能力稍差的学生,教师要耐心指导,通过具体例题和实际操作,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
3.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课程开始时,我将通过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导入新课。例如,提出以下问题:“如果你有一块巧克力,要平均分给4个好朋友,每个人能得到多少巧克力?”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整数除法,并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有理数除法。接着,我会追问:“如果这块巧克力不是完整的,而是3/4块,你们还能平均分给4个好朋友吗?该如何计算?”从而引出有理数除法的概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2《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3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2《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2《有理数的除法》是学生在掌握了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有理数运算法则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方法,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有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培养学生运用有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是,对于有理数的除法,学生可能存在一些认知上的困难,如除以一个负数、除以零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有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培养学生运用有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教学难点:除以一个负数、除以零等特殊情况的处理。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
2.运用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计时器,用于记录每个环节的时间。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有理数加法、减法、乘法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有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让学生初步了解有理数除法。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有理数除法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解决问题。
如:–2÷3等于多少?–-5÷2等于多少?–0÷3等于多少?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这些问题,总结出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2《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2《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除法》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四节的一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有理数的除法运算和除法法则。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题,使学生掌握有理数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乘法运算,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是,对于有理数的除法,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困惑和疑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3.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除法的计算。
4.能够运用有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概念和意义,以及如何运用有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练习法进行教学。
通过讲解和示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通过练习题的训练,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投影仪和幻灯片。
3.练习题和答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有理数的加减乘法运算,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有理数的除法运算,让学生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概念和意义,并掌握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所给的例子,进行有理数除法的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题,教师检查学生的答案,并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5.拓展(10分钟)教师通过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有理数除法进行解决。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拓展学生的思维。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4.2有理数的除法1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及时进行引导和解答,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自信心。同时,我还注重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除法,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有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学生需要理解除法运算的实质,能够正确地应用有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生能够构建起有理数运算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5.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直观的动画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同时,结合讲解、示例、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4.2有理数的除法1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内容为“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4.2有理数的除法1”,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加减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一些数的除法运算,但对其本质理解不够深入。因此,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理解有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掌握有理数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通过鼓励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同时,我还注重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使他们能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
最新人教版《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教案(第2课时)
第一章有理数1.4 有理数的乘除法1.4.2 有理数的除法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用计算器计算有理数的除法运算.2.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课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第2课时,共2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教学难点】1.掌握运算顺序以及运算法则.2.符号的确定.五、课前准备教师:课件、直尺、计算器等。
学生:三角尺、练习本、铅笔、圆珠笔或钢笔。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明代南海才子伦文叙为苏东坡《百鸟归巢图》题的数学诗:天生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
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石谷!诗中数字: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
请问何来百鸟呢?(出示课件2)诗中数字: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
在这些数中加上适当的运算符号就能得到100.1+1+3×4+5×6+7×8=100(出示课件3)(二)探索新知1.师生互动,探究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教师问1:小学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出示课件5)学生回答:先乘除,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至右,有括号先算括号内,再算括号外.括号计算顺序:先小括号,再中括号,最后大括号.教师问2:我们目前都学习了哪些运算?(出示课件6)学生回答:加法、减法、乘法、除法.教师问3:一个运算中,含有有理数的加、减、乘、除等多种运算,称为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下列式子含有哪几种运算?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出示课件7)3+50÷2×(-1)-1=5学生回答: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如下所示:教师问4:观察式子(-3)×(2+1)÷(5-12),应该按照什么顺序来计算?(出示课件8)学生回答:先算括号里的加减,再算乘除.总结点拨: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例1:计算:(出示课件9)(1)6-(-12)÷(-3) ;(2)(-48)÷8-(-25)×(-6);(3)42×(-23)+(-34)÷(-0.25) .师生共同解答如下:解:(1)原式= 6–4=2;(2)原式= –6 – 150= – 156;(3)原式= –28+3= –25.例2:计算:(出示课件11)师生共同解答如下:按常规方法计算解:方法一:原式====方法二:(出示课件12)原式的倒数为==-20+3-5+12=-10故总结点拨:简便计算,先取倒数.例3:某公司去年1~3月平均每月亏损1.5万元,4~6月平均盈利2万元,7~10月平均盈利1.7万元,11~12月平均亏损2.3万元,这个公司去年总盈亏情况如何?(出示课件14)师生共同解答如下:解:记盈利额为正数,亏损额为负数,公司去年全年总的盈亏(单位:万元)为(–1.5)×3+2×3+1.7×4+(–2.3)×2= –4.5+6+6.8 –4.6=3.7(万元)答:这个公司去年全年盈利3.7万元.2.师生互动,探究计算器的应用教师问5:出示下面的计算器,同学们会用计算器吗?(出示课件16)学生回答:会用.教师问6:计算器是一种方便实用的计算工具,用计算器进行比较复杂的数的计算比笔算要快捷得多. 提倡在明确算理的情况下,恰当地使用计算器进行一些比较复杂的有理数加减乘除法混合运算.请同学们用计算器完成下面的题目:-25÷5-15×(-2 3).师生共同解答如下:解:按键顺序为(-)25÷5-15×(-)2÷3=就可得结果为5.注:不同品牌的计算器的操作方法可能有所不同,具体参见计算器的使用说明.总结点拨: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时,一般按式子所表示的顺序进行即可,其中要注意符号键(-)的使用.教师问7:如何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你会使用计算器计算(-1.5)×3+2×3+1.7×4+(-2.3)×2吗?学生回答:如果计算器带符号键,只需按键:(-) 1 . 5 × 3 + 2 × 3 + 1 . 7 × 4 + (-) 2 . 3 × 2总结点拨:在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除法运算时,如果先确定商的符号,那么只需用计算器计算商的绝对值,可以减少按键的次数(对比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三)课堂练习(出示课件18-25)1.下列各式中,结果相等的是( )A. 6÷(3×2)和 6÷3×2B. (–120+400)÷20和–120+400÷20C. –3–(4–7)和–3–4–7D. –4×(2÷8)和 –4×2÷82.计算|−12|−12的结果是( )A.0B.1C.-1D.143. 某地某天的最高气温是6℃,最低气温是–4℃,则该地当天的温差为______℃.4.计算:(1)23×(-5)-(-3)÷3128 ;(2)-7×(-3)×(-0.5)+(-12)×(-2.6)5. 计算:(1)2×(-3÷19)-4×(-3)+15;(2)-8+(-3)×[-4÷(-14)+2]-32÷(-2)6. 阅读下面的解题过程:计算解:原式=(第一步)=(–15)÷(–25)第二步)= (第三步)回答:(1)上面解题过程中有两处错误,第一处错误是第____________步,错误原因是_____________;第二处错误是第_____________步,错误原因是_____________ .(2)写正确的解题过程.7. 一天,小红与小莉利用温差测量山峰的高度,小红在山顶测得温度是–1℃,小莉此时在山脚测得温度是5℃. 已知该地区高度每增加100米,气温大约降低0.8℃,这个山峰的高度为多少?(山脚海拔0米)参考答案:1.D2.A3.104.(1)13;(2)20.75.解:(1)原式=2×(–27)–(–12)+15= –54+12+15= –27(2)原式= –8+(–3)×(16+2)–9÷(–2)= –8+(–3)×18 –(–4.5)= –8 –54+4.5= –57.56.(1)二运算顺序有误三结果有误(2)解:7. 解:依题意得[5–(–1)]÷0.8×100=6÷0.8×100=750(米)答:这个山峰的高度为750米.(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了哪些内容: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五)课前预习预习下节课(1.5.1)41页到42页的相关内容。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2《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2《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2《有理数的除法》是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的概念和加减乘法运算后,进一步学习有理数除法运算的重要内容。
本节内容通过实例引入有理数的除法运算,让学生掌握有理数除法的基本法则,理解除法运算与乘法运算的互逆关系,为后续学习更高级的数学运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上册之前已经学习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对运算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
但是,对于有理数的除法运算,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在理解除法运算的实质和法则方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具体实例出发,理解有理数除法的实质,掌握有理数除法的基本法则。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除法的基本法则,能正确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2.理解除法运算与乘法运算的互逆关系,提高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有理数除法的基本法则。
2.除法运算与乘法运算的互逆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具体实例引入有理数除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有理数除法的规则,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有理数除法运算。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练习题。
3.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实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他想把这3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得到几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有理数除法运算的概念。
2.呈现(15分钟)呈现有理数除法的基本法则,如“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同时,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除法运算与乘法运算的互逆关系。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有理数除法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有理数除法运算。
例如,让学生分组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某商品原价为200元,打8折后,售价是多少?”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法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在购物时,如何计算折扣后的价格?”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有理数除法的基本法则和除法运算与乘法运算的互逆关系。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2《有理数的除法》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2《有理数的除法》。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掌握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除法运算,包括正数、负数以及0的除法。
-例题:计算-6÷2,5÷(-3),(-8)÷(-4),0÷(-5)等。
2.了解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性质,如“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习题:根据除法的运算性质,判断以下各式的符号:12÷(-3),(-16)÷4,(-9)÷(-3)等。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有效表达的能力,通过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过程,提升学生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2.强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有理数除法应用于生活情境中,增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的规律以及0不能作为除数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有理数除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用实际物品来模拟除法过程,演示如何平均分配。
2.教学难点
-除法运算符号的处理:学生容易在处理不同符号组合的除法运算时出错,需要通过大量练习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符号的处理规则。
-举例:解释为什么(-8)÷(-2)=4,而(-8)÷2=-4,通过图示或具体情境帮助学生理解。
- 0的除法问题:0作为除数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是新的,需要明确0不能作为除数的规则,并解释其原因。
-举例:讨论0作为除数时的情况,为什么0不能作为除数,可以通过数轴或逻辑推理来说明。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2《有理数的除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2《有理数的除法》教案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除法》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2节主要介绍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法之后,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除法,有助于加深对有理数运算规律的理解。
本节内容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掌握有理数除法的基本法则,为学生以后学习更复杂的数学运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掌握了整数的除法运算,但对负数的除法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负数除法的规律。
同时,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运算的准确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有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掌握有理数除法的法则。
2.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除法的基本法则,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过程。
2.教学难点:负数除法运算的理解,以及运算过程的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有理数除法的规律,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共同解决问题。
同时,结合讲授法,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有理数除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括有理数除法的定义,除法法则,以及相关的实例。
2.练习题,包括不同类型的有理数除法题目。
3.教学黑板,用于板书关键知识点和运算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导学生回顾整数的除法运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5除以3等于多少?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有理数除法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有理数除法的定义,除法法则,以及相关的实例。
让学生初步了解有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练习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例如:计算以下有理数除法题目:(1)8除以3;(2)-6除以4;(3)7除以-2。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帮助学生掌握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过程。
1.4.2有理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有理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以下统称“教材”)第一章“有理数”1.4.2 有理数的除法(第一课时),内容包括:有理数的除法法则、运用法则进行有理数的除法及乘除混合运算.2.内容解析有理数的运算是本章的重点,是学好后续内容的重要前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有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是熟练进行有理数运算的必备知识,它与有理数的其它运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有理数的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与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得出过程类似,也与小学讨论除法运算的过程一致.通过把除法运算转化为有理数的乘法(已有知识)来进行解释,进而得出有理数的除法的运算法则,体现了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和方法的同一性,进一步说明乘法与除法的关系,除法法则本质上是把除法转化为乘法来运算.与有理数乘法运算类似,除法也是“先定符号,再求绝对值”.在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法、除法运算法则的基础上,进行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最主要的是解决运算顺序的问题.这一顺序与小学所学的乘除混合运算顺序是一致的.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理解除法法则,体验除法与乘法的转化关系.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认识有理数的除法,经历除法的运算过程.(运算能力)(2)理解除法法则,体验除法与乘法的转化关系.(转化思想)(3)掌握有理数的除法及乘除混合运算.(运算能力)2.目标解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有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是熟练进行有理数运算的必备知识,与有理数的其他运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本节课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得出除法运算,然后结合有理数乘法的知识来解释有理数的除法结果的准确性,整节内容渗透了从一般到特殊、化未知到已知、用已知求新知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验数学思维的力量,发展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对有理数除法法则的探索,要经历从具体的例子进行观察比较,归纳出规律的过程,具体的例子是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以及已经掌握的乘法运算写出来的,但不是教师给出式子,由学生去计算,再观察特点,而是由学生根据以上想法自己写出算式,因而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有理数运算与以前学过的运算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多了一个符号问题,虽然学习有理数的除法之前,学生在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中已经多次遇到符号问题,有了处理符号问题的基础,但进行有理数除法时需对除法法则的两种不同形式进行选择,特别是进行有理数乘除混合运算时还要注意运算顺序及运算律的使用,有可能分散注意力,而忽视符号问题.符号问题是一个易错点,对有些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有理数除法法则的探索,进行有理数除法及乘除混合运算时的符号问题.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回顾1.倒数的定义你还记得吗?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2.你能很快地说出下列各数的倒数吗?(二)自学导航情境一:小明从家里到学校,每分钟走70米,共走了20分钟,问小明家离学校有多远?70×20=1400(米)放学后,小明仍然以每分钟70米的速度回家,应该走多少分钟才会到家?1400÷70=20(分)情境二:经统计,某商场一年共亏损3.6万元,那么该商场平均每月亏损多少万元?规定盈利为正,亏损为负. 则列式为:(3.6)÷12=?这个式子应该怎样计算呢?思考:怎样计算8÷(4)呢?因为 ___×(4)=8所以 8÷(4)=___ …………①另一方面,我们有 8×( )=2 …………② 于是有 8÷(4)=8×( ) ………③③式表明,一个数除以4可以转化为乘______来进行,即一个数除以4,等于_________________. 换其他数的除法进行类似讨论,是否仍有除以a(a ≠0)可以转化为乘1a ?6÷2=____,6×12=____; 12÷(3)=____,12×(13)=____; 10÷(5)=____,10×(15)=____;72÷9=_____,72×19=_____.思考:上面各组数计算结果你能得到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吗? 【归纳】有理数除法法则(一)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a ÷b =a ·b1(b ≠0)利用上面的除法法则计算下列各题:(1)54÷(9);(2)27÷3;(3)0÷(7); (4)24÷(6). 解:(1)54÷(9)=54×( 19)=6;(2)27÷3=27×13=9; (3)0÷(7)=0×( 17)=0; (4)24÷(6)=24×( 16)=4. 思考:从上面我们能发现商的符号有什么规律? 【归纳】有理数除法法则(二)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三)考点解析 例1.计算:(1)(144)÷(6); (2)(0.75)÷0.75; (3)(12)÷35; (4)0÷(212).分析:在进行有理数除法运算时,能够整除的就选择法则二,不能够整除的就选择用法则一. 解:(1)原式=144÷6=24; (2)原式=(0.75÷0.75)=1; (3)原式=(12)×53=20; (4)原式=0.【迁移应用】1.若ab >0,则一定有( )A.a >0且b >0B.a <0且b <0C.a,b 同正或同负D.a,b 正一负 2.两个数的积是29,其中一个是-16,则,一个是_______.3.计算:(1)(1.2)÷0.4; (2)6÷(13); (3)1÷(5); (4)(229)÷(113); (5)(213)÷(116).解:(1)原式=(1.2÷0.4)=3; (2)原式=6×(3)=18; (3)原式=1×(15)=15; (4)原式=229×311=23; (5)原式=73×67=2.例2.化简下列分数: (1)−16−4; (2)39−15; (3)−25; (4)−120.8; (5)−9−51.解:(1) −16−4=(16)÷(4)=4; (2)39−15=39÷(15)=39×(115)=135;(3) 0−25=0÷(25)=0; (4) −120.8=(12)÷0.8=(12)×54=15; (5) −9−51 =[(9)÷(51)]=(9÷51)=317. 【迁移应用】1.下列分数化简结果为13的是( )A.−618 B.6−18 C.−6−18 D.−1862.化简下列分数: (1)−217; (2) 4−12; (3) −6−14; (4) −82.4.解:(1)−217=(21)÷7=3; (2)4−12=13;(3) −6−14=6÷(14)=6×(4)=24; (4) −82.4 =82.4 =8024 =103.例3.计算:(1)(2)÷5×15; (2)178÷(10)×313÷(334); (3)(23)×(178)÷0.25; (4)(7)÷[(73)÷7].解:(1)原式=2×15×15 =225; (2)原式=158×210×103×415=16;(3)原式=23×158÷14=23×158×4=5;(4)原式=(7)÷[(73)×17]=(7)÷(13)=(7)×(3)=21.【迁移应用】 计算:(1)(65)×(14)÷(12); (2)27÷(145)×59÷(36); (3)(6)÷[(0.25)÷56]; (4)(81)×49÷(214)÷(8). 解:(1)原式=65×14×112=140; (2)原式=27×59×59×136=25108;(3)原式=(6)÷(14×65) =(6)÷(310)=6×103=20;(4)原式=81×49×49×18=2.例4.计算: (2)÷(15+ 431635)解:原式的倒数=(12+431635)÷(130) =(12+431635)×(30)=12×(30)+43×(30)16×(30)35×(30) =1540+5+18 =32. 则(130)÷(12+ 431635)=132【迁移应用】1.用简便方法计算:99989÷(119).解: 99989÷(119)=(100019)×910=900110=899910. 2.计算:(142)÷(16 314 + 23 27).解:原式的倒数=(16314+2327)÷(142)=(16314+2327)×(42)=16×(42)314×(42)+23×(42)27×(42)=7+928+12 =14. 则(142)÷(16314+ 2327)=114例5.【分类讨论思想】已知a ,b ,c 为三个不等于0的数,且满足abc >0,a+b+c <0,求|a |a+|b |b+|c |c的值.解:因为abc >0,所以a ,b ,c 中负因数的个数为偶数,即为0或2. 又a+b+c <0,所以a ,b ,c 中必有负数. 所以a ,b ,c 中有两个负数,一个正数.假设a 为正数,b ,c 为负数,则|a|=a ,|b|=b ,|c|=c. 所以|a |a+|b |b+|c |c=a a+−b b+−cc=1+(1)+(1)=1.【迁移应用】1.若|x |x =1,则x____0;若|x |x =1,则x____0. 2.若有理数a ,b 满足ab <0,则|a |a +b|b |的值为_____. 3.已知有理数a ,b ,c 满足|a |a +|b |b +|c |c =1,则abc|abc |=_____. 4.已知有理数a ,b 满足ab ≠0,则|a |a +|b |b 的值为( ) A.±2 B.±1 C.±2或0 D.±1或0 【解析】因为ab ≠0,所以分四种情况: ①a >0,b <0,此时原式=11=0; ②a >0,b >0,此时原式=1+1=2; ③a <0,b <0,此时原式=11=2; ④a <0,b >0,此时原式=1+1=0. 故选C.(六)小结梳理五、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4.2《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4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4.2《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2《有理数的除法》是学生在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之后,进一步学习有理数除法运算的重要内容。
本节内容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概念,掌握有理数除法的法则,并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除法的运算。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对于运算规律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有理数除法的理解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概念,掌握有理数除法的法则。
2.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除法的运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有理数除法的概念和法则。
2.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例法、练习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除法的概念和法则,并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除法的运算。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
2.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复习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引出有理数除法运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有理数除法的概念和法则,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有理数除法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有理数除法的概念、法则和运算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有理数除法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内容。
8.板书(5分钟)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方便学生复习。
本节课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有理数除法的概念、法则和运算方法。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除法》教案、教学设计
2.强调本节课的重难点,提醒学生注意在后续学习中加强练习。
-教师总结:“有理数除法是初中数学的基础内容,希望大家能够熟练掌握运算规则和性质,并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
3.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教师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对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
1.对除法法则的理解不够深入,容易混淆正负数的运算;
2.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难以将问题抽象为有理数除法模型;
3.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存在恐惧心理,缺乏自信心,影响学习效果。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点:
1.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总结除法运算规律;
2.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能力;
难点: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有理数除法模型,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3.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提高运算能力。
难点:克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恐惧心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入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有理数除法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运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和总结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5.组织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沟通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面对问题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精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意见;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的除法》教案
乘法:两数相乘,异号,并把绝对值。
练习2:计算
1+(-5)= 1×(-5)= (-5)×3 = 5+(-3)=
-3+3= -3×3= 2.5+(-2.5)= 6×(-6)=
(3)加法:一个数同0相加。
乘法:任何数同0相乘。
(四)混合运算
(1)-0.25÷(- )×(―1― ) (2)[- +(- )]÷[1+(- )×(- )]
5分
10分
10分
10分
5分
作者留言:
您好!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为了提高文档质量,欢迎您点赞或留言告诉我该文档的不足之处,以便于作者对该文档进行完善优化,在此本人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谢谢!
练习3:
0+3= 0×(-3)= (-5)+0= (-5)×0=
(4)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这个数的。
除法:除以一个的数,等于这个数的。
练习4:
(-1)-(-5)= (-1)÷(-5)=
3÷(-6)= 3-(-6)=
0 - (-3)= (-3)- 0=
0÷(-3)= (-3)÷ 0=
二、混合运算
(一)加减混合运算
有理数的除法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利用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利用有理数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获得严谨的思维习惯和解关问题目的经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及数学的应用价值,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七年级数学教案:有理数的除法
七年级数学教案:有理数的除法七年级数学教案:有理数的除法(精选12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数学教案:有理数的除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数学教案:有理数的除法1学习目标:1、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2、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3、通过探究、练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重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学习难点:运算顺序的确定与性质符号的处理教学方法:观察、类比、对比、归纳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计算1)(—0.0318)÷(—1.4)2)2+(—8)÷2二、探究新知1、由上面的问题1,计算方便吗?想过别的方法吗?2、由上面的问题2,你的计算方法是先算法,再算法。
3、结合问题1,阅读课本P36—P37页内容(带计算器的同学跟着操作、练习)4、结合问题2,你先猜想,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应该是?5、阅读P36,并动手做做三、新知应用1、计算1)、18—6÷(—2)×2)11+(—22)—3×(—11)3)(—0.1)÷×(—100)2、师生小结四、回顾与反思请你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3页五、自我检测1、选择题1)若两个有理数的和与它们的积都是正数,则这两个数()A.都是正数B.是符号相同的非零数C.都是负数D.都是非负数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负数没有倒数B.正数的'倒数比自身小C.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D.-1的倒数是-13)关于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0有相反数B.0有绝对值C.0有倒数D.0是绝对值和相反数都相等的数4)下列运算结果不一定为负数的是()A.异号两数相乘B.异号两数相除C.异号两数相加D.奇数个负因数的乘积5)下列运算有错误的是()A.÷(-3)=3×(-3)B.C.8-(-2)=8+2D.2-7=(+2)+(-7)6)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B.0-2=-2;C.;D.(-2)÷(-4)=22、计算1)6—(—12)÷(—3)2)3×(—4)+(—28)÷73)(—48)÷8—(—25)×(—6)4)六、作业1、P39第7题(4、5、7、8)、第8题2、选做题:P39第10、11、12、1314、15题七年级数学教案:有理数的除法2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了解有理数除法的定义。
人教新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2.2.2 有理数的除法(教案)
2.2.2有理数的除法第1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2.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乘法与有理数除法的相互转化,会进行分数的化简.3.根据有理数的除法,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定义.4.让学生经历有理数除法法则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运算及逆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探究有理数除法法则的形成过程,熟记两则有理数除法法则,能有根据地、有步骤地进行有理数除法运算.难点:有理数除法法则的灵活运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课件出示:李明从家里到学校,每分钟走50米,共走了20分钟,问李明家离学校有多远?放学后,李明仍然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回家,应该走多少分钟?1.师:从上面的例子你可以发现,有理数除法与乘法之间满足怎样的关系?生:除法与乘法之间有互逆关系.2.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提出课题——有理数的除法.3.你能很快地说出下列各数的倒数吗?原数-5 -98 7 0 -1 -123 倒数【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倒数知识,为学习有理数除法做好准备.】二、探究归纳探究点1:有理数的除法及分数化简问题1: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填空:(-4)×(-2)=8 8÷(-4)=6×(-6)=-36 -36÷6=-1225÷(-35)= (-1225)×(-53)= -72÷9= -72×(19)= 问题2:上面各组数计算结果有什么关系?由此你能得到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吗? 要点归纳:有理数除法法则(一):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 .用字母表示为a ÷b =a ×1b (b ≠0). 问题3:利用上面的除法法则计算下列各题:(1)-54÷(-9);(2)-27÷3;(3)0÷(-7);(4)-24÷(-6).思考:从上面我们能发现商的符号有什么规律?你能类比有理数乘法法则,给出除法法则的另一种说法吗?要点归纳:有理数除法法则(二):两数相除,同号得 ,异号得 ,并把绝对值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 .两个有理数相除(除数不为0),商是一个有理数.【典例剖析】例1:(1)(-18)÷6.(2)(-15)÷(-25). (3)625÷(-45). 解:(1)原式=(-18)÷6=-(18÷6)=-3;(2)原式=(-15)÷(-25)=(-15)×(-52)=12; (3)原式=625÷(-45)=625×(-54)=-310. 【针对性训练】教材P45练习T1【典例剖析】例2:教材P44【例5】【点拨】带分数线的数可以理解为分子除以分母.【针对性训练】教材P45练习T2探究点2:有理数的定义的再认识结合例5及训练的计算,思考以下问题:问题1:计算中,我们得到-23=-23,这表明-23是什么数?反之-23=-23,又表明-23可以写成什么形式?问题2:整数可以看成什么样的分数?归纳总结:有理数是形如p q (p ,q 是整数,q ≠0)的数. 探究点3: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例3:教材P45【例6】方法归纳:(1)有理数除法化为有理数乘法以后,可以利用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性质简化运算.(2)乘除混合运算往往先将除法化为乘法,然后确定积的符号,最后求出结果(3)有理数乘除混合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针对性训练】教材P47练习T1三、检测反馈1.填空:(1)(-27)÷9= .(2)(-925)÷(-310)= . (3)1÷(-9)= .(4)0÷(-7)= .(5)43÷(-1)= . (6)-0.25÷34= . 2.化简下列分数:(1)-162. (2)12-48. (3)-54-6. (4)-9-0.3.3.计算:(1)(-12311)÷4.(2)(-24)÷(-2)÷(-115). 4.计算:(1)(-0.75)÷54÷(-0.3). (2)(-0.33)÷(-13)÷(-11). 5.计算:(1)-2.5÷58×(-14). (2)-27÷214×49÷(-24). (3)(-35)×(-312)÷(-114)÷3. (4)-4×12÷(-12)×2. 四、本课小结一、有理数除法法则:1.a ÷b =a ×1b (b ≠0).2.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二、有理数除法化为有理数乘法以后,可以利用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简化运算.三、乘除混合运算往往先将除法化为乘法,然后确定积的符号,最后求出结果(乘除混合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五、布置作业P48T6、8、9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1.注重知识迁移,做到以旧带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我们进行数学教学,不能只给学生讲结论,因为任何数学理论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数学活动,应该暴露数学活动过程.也只有在数学活动的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得以发挥.2.注重自主探索,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这一节课,从有理数除法问题的产生,到有理数除法法则的形成,以及归纳有理数除法的解题步骤等,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结论和方法,然后进行大量的重复性练习,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去思索、判断,自己得出结论,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能力的目的.第2课时【教学目标】1.能按照有理数加减乘除的运算顺序正确熟练地进行运算.2.能运用有理数加减乘除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会用计算器进行比较复杂的有理数加减乘除法计算.4.经历观察、比较、计算、概括、交流等过程,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培养数感.【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难点:按照有理数的运算顺序,正确而合理地进行计算,并能利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同学们,我们在前几节课中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并且已经学习了加减混合运算、乘除混合运算,你知道这两种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吗?【学生回答】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根据在小学时我们学习过的非负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你能说一说有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吗?【师】实际上,这个顺序在有理数范围内同样适用.二、探究归纳探究点1: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问题1:小学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先乘除,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至右,有括号先算括号内,再算括号外.括号计算顺序:先小括号,再中括号,最后大括号.问题2:我们目前都学习了哪些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师生活动:先由学生尝试说明,再由教师补充、归纳,最后得出:一个运算式中,含有有理数的加、减、乘、除等多种运算,则其称为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问题3:下列式子含有哪几种运算?先算什么,后算什么?3+50÷2×(-15)-1=? 师生活动:先由学生叙述,教师帮助完善.【归纳总结】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应用:【典例剖析】例1:教材P46【例7】(补充(3) [1124-(38+16-34)×24]÷5. )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本例3个小题都是有理数加减乘除法混合运算.1.第(1)(2)小题没有要先运算的括号,则运算应该是:先乘除、后加减.2.第(3)小题有小括号、中括号,则应先小括号、后中括号.在同一个括号内,应先乘除、后加减.3.能利用加法与乘法运算律的,应利用运算律.师生活动:先由学生独立思考,再由学生口述解题过程,教师先板书示范第(1)小题,然后学生口述,教师板书共同完成第(2)(3)小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注意联系讲解法则的运用,追问每一步的依据是什么.【针对性训练】1.教材P47练习T22.下面两题的计算过程是否正确?若不正确,错误出现在哪一步? 解:(1)16÷(13-12) =16÷13-16÷12=16×3-16×2=12-13=16.(2)-3÷6×(-16) =-3÷(-1)=3.探究点2: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应用【典例剖析】例2:某公司去年1~3月平均每月亏损1.5万元,4~6月平均每月盈利32万元,7~10月平均每月盈利21.7万元,11~12月平均每月亏损2.3万元.这个公司去年总的盈亏情况如何?【思路点拨】师:有的月份亏损,有的月份盈利,我们如何表示? 生:用正数表示盈利,用负数表示亏损师:求全年的盈亏情况,就应该把12个月的全加起来,那有没有简单的方法呢?生:【自主解答】解:记盈利额为正数,亏损额为负数,公司去年全年盈亏额为:(-1.5)×3+32×3+21.7×4+(-2.3)×2=-4.5+96+86.8-4.6=173.7.答:这个公司去年全年盈利173.7万元.【教师引导学生应用有理数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新知应用(1)计算器是一种方便实用的计算工具,用计算器进行比较复杂的计算比笔算要快捷得多.(2)提倡在明确算理的情况下,恰当地使用计算器进行一些比较复杂的有理数加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针对训练】用两种方法计算(笔算与计算器)教材P47练习T3(1)(2)比较上面两种计算方法,你有什么体会?三、检测反馈).1.(1)18-6÷(-2)×(-13(2)11+(-22)-3×(-11).×(-100).(3)(-0.1)÷12(4)215×(13-12)×311÷(-114). 2.中国民航规定:乘坐飞机经济舱的旅客,一人最多可免费携带20千克行李,超过部分每千克按飞机票的1.5%购买行李票.一位乘坐经济舱的旅客付了120元的行李票,他所乘航班的机票为800元,这个旅客携带了多少千克的行李?四、本课小结1.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2.利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五、布置作业P48T10、P49T13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有理数的运算是数学中很多其他运算的基础,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是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目标,在加减乘除、乘方这几种运算基本掌握的前提下,学生进行混合运算,首先应注意的就是运算顺序的问题,教师应告诉学生这几种运算可以分成三级:其中加减是第一级运算;乘除是第二级运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组织学生讨论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在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学生平时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学生在运算上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加入乘方以后,学生对乘方运算不熟悉,容易算成加法或底数与指数相乘.学生在运算符号多的时候容易出错,需要进行针对性讲解.对于有理数混合运算,关键要把握好两点,运算顺序和符号,不必让学生训练太繁琐、太复杂的计算.反思本节课,存在以下问题:教学方式单一,由于教师总是担心学生忽略计算基本要点,又担心学生做题很慢,影响教学进度,因此给学生单独练习的时间很少,基本上都是老师带着学生一起算,这样并不能看出学生在计算中存在的问题,也就没能及时给予纠正.站在更高的角度去认识教材,站在平等的角度去对待学生.认真钻研教材,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量,把教材钻深、吃透真正理解教材的本意,然后去发展、延伸,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不能只停留在教材的表面,知其义而不知其理,这样只能是依样画瓢.再就是我觉得不能以教师的眼光去看学生,要和他们站在同一高度上去看待问题,发现学生出错的真正原因,共同去解决出现的问题.。
人教版数学《有理数的除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有理数的除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除法法则,能正确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培养运用有理数除法法则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有理数除法法则的理解与应用。
2.难点:有理数除法运算中符号的处理。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分蛋糕、水果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平均分配,从而引出有理数的除法。
2.探究有理数除法法则让学生回顾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引导他们思考除法法则与乘法法则的关系。
让学生尝试解释法则的合理性,如为什么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3.练习有理数除法运算设计一些简单的有理数除法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他们对于法则的理解。
4.拓展与提高出示一些综合性的题目,如含有有理数除法的混合运算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鼓励学生运用法则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品的平均价格等。
5.小组讨论与交流有理数除法法则的适用范围;有理数除法运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何运用有理数除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分享小组的讨论成果。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肯定他们的优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有理数除法法则。
2.选取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运用有理数除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有理数除法法则,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课后作业的设计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有理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教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有理数乘法中符号的规律。
比如,正数乘以正数得到正数,负数乘以负数也得到正数,那么你们觉得除法中符号的规律会是什么样的呢?”2.教学难点:教师:“我们来看这个例子,-6÷2。
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一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除法》优质教案
1.4.2有理数的除法第1课时 有理数的除法【知识与技能】1.了解有理数除法的定义.2.经历有理数除法法则的导出及运用过程,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过程与方法】1.通过有理数除法法则的导出及运用,让学生体会转化思想.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指导数学思维活动的能力.【情感态度】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能从交流中获益.【教学重点】正确应用法则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教学难点】怎样根据不同的情况来选取适当的方法求商.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我们在前几节课和大家一起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法.并且还由乘法而认识了有理数的倒数问题.那大家知道乘法的逆运算是什么?该如何计算和应用.这就是本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试一试 (-10)÷2=?交流因为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也就是求一个数“?”,使(?)×2=-10 显然有(-5)×2=-10,所以(-10)÷2=-5我们还知道:(-10)×21=-5 由上式表明除法可转为乘法.即:(-10)÷2=(-10)×21 再试一试:(-16)÷(-4)=?【归纳结论】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除数不能为0).用字母表示为a ÷b=a ×b 1(b ≠0).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计算:(1)(-36)÷9; (2)(-63)÷(-9);(3)(-1512)÷53; (4)0÷3; (5)1÷(-7); (6)(-6.5)÷0.13; (7)(-54)÷(-52); (8)0÷(-5). 思考在大家的计算过程中,应用除法法则的同时,有没有新的发现?【教学说明】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计算,师生共同归纳结论.【归纳结论】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在得出以上结论后,教师向学生阐述:这个运算方法的得出为计算有理数除法又添了一种方法.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法.大家试着比较一下,以上各题分别用哪种运算法则更简便.【讨论】(1)、(2)、(5)、(6)用确定符号,并把绝对值相除.(3)、(7)用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教学说明】在小学里学生都知道除号与分数线可相互转换,如-312=-12÷3.利用这个关系,学生可以将分数进行化简.试一试 教材第35页练习.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 化简下列分数(1)-312(2)-1245(3)14-7-(4)8-0 【教学说明】此题较简单,可让学生口答.完成此题后,教师让学生接着做教材第36页上面的练习第1题.A.1个B.2个C.3个D.4个【分析】本题含有绝对值符号,故要考虑a 、b 的正负情况.当a>0,b>0时,原式=2;当a>0,b<0或a<0,b>0时,原式=0;当a<0,b<0时,原式=-2,所以一共有2,0,-2三个可能的值,选C.例3试着用计算器计算(1)-0.056÷1.4=________; (2)1.252÷(-4.4)≈________;(3)(-3.561)÷(-1.96)≈________.【答案】(1)-0.04 (2)-0.285 (3)1.817【教学说明】让学生练习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计算.通过自己的亲身的探索、操作而增强学生的独立意识和动手能力.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1)如果一个数除以它的倒数,商是1,那么这个数是( )A.1B.2C.-1D.±1(2)若两个有理数的商是负数,那么这两个数一定是( )A.都是正数B.都是负数C.符号相同D.符号不同(4)若a+b<0,ab >0,则下列成立的是( ) A.a>0,b>0B.a<0,b<0C.a>0,b<0D.a<0,b>02.计算题.【教学说明】本栏目设计了两道大题,第1大题为选择题,是有关概念性的内容,可让学生回答,第2题为计算题,可让学生独立完成后板演.【答案】1.(1)D (2)D (3)B (4)B2.(1)6(2)-27(3)-53(4)935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本节课大家一起学习了有理数除法法则.有理数的除法有两种方法,一是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二是“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一般能整除时用第二种.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1.4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3.选做题.(1)若a 、b 是互为倒数,则3ab=_______.(2)若xyz<0,且yz<0,那么x_______0.(填“>”或“<”)(3)当_______时,代数式2-x 3没有意义. (4)________的倒数等于本身,________的相反数等于本身,_________的绝对值等于本身,一个数除以________等于本身,一个数除以________等于这个数的相反数.本节知识是在学生已有有理数乘法知识的基础上,可通过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法则的过程,使他们发现其中的规律,掌握必要的技能,于学习中发展数感和符号感.教学时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及时点拨,通过学生亲自演算和教师的引导,达到准确认识有理数除法法则的目的.成功名言警句:2、对我来说,不学习,毋宁死。
初中数学初一数学上册《有理数的除法》教案、教学设计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探索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2.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总结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技巧,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4.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具有情境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演示讲解,突破难点
针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如负数的处理方法、运算定律的应用等,教师进行针对性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4.巩固练习,分层提高
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具有情境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有理数除法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思维。
二、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在学习有理数除法之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乘法运算,具备了一定的运算基础。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可能会对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和运算方法产生困惑,对除法与乘法、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入。此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难以将数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具体情境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方面:
5.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和运算方法。
2.有理数除法与乘法、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3.应用有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难点
1.理解除法运算中负数的处理方法。
2.灵活运用运算定律简化有理数除法计算过程。
接着,我会让学生尝试用他们已知的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个新问题。在学生尝试解答的过程中,我会引导他们发现,除法实际上是一种乘法的逆运算。通过这个导入过程,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还能够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探索欲望。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2《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4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2《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除法》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的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旨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运算规律,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有理数的除法运算,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有理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除以一个等于0的有理数,没有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乘法,对于运算规律有一定的理解。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仍然可能会出现混淆和错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除法运算,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2.难点:理解并掌握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同时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PPT、教学案例、黑板、粉笔等。
2.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文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小明有5个苹果,他想把这5个苹果平均分给他的5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得到几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并解答这个问题,从而引出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有理数的除法运算规则,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有理数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有理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除以一个等于0的有理数,没有意义。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有理数除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理数的除法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有理数除法法则探究的过程,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
算。
会简化分数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有理数除法法则的导出及运用,让学生体会转化思想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指导数学思维活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数学问题的讨论,能从交流中获益。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正确应用法则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教学难点
怎样根据不同的情况来选取适当的方法求商。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教学目的、时间分配等) 一.设疑启发
1、小明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50米,走了20分钟,则小明家到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算式)
若小明家到学校100米,小明每分钟走50米,则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算式)
这说明,乘法和除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算。
2.因为2×( )=一6,所以一6÷2=( ); 又
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理数的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到数(除数不能为0)
用字母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
1
4
的倒数是_________;—1.5的倒数是_________;_______的倒数是本身。
5.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另一说法: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为0的数,都得0。
二、探疑互动 例1、计算:(1)(-36)÷9=
(2)(-2512 )÷(-53)=
(3)2.25÷(一1.5)=
学生讨论回答
10分 5分
注意:在做除法运算时: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若算式
中有小数、带分数,一般情况下化成真分数和假分数进行
计算。
例2化简下列分数:(1)3
12
-
=
(2)12
45
-
-
=
例3、计算:(1)(-125
7
5
)÷(-5)=
(2)-2.5÷
8
5
×(-
4
1
)=
注意:乘除混合运算要先__________________,然后
_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疑归类
1. 0÷(一6)=_____________;(一0.75)÷
0.25=____________.
2.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3.若
b
a
> 0,
b
c
< 0,c< 0,则a__0,b__0.
4.若a< b< 0,则下式成立的是()
A.
a
1
<
b
1
B.ab< 1
C.
b
a
>1
D.
b
a
< 1
5. 计算:(1)-0.125÷(-
8
3
)(2)(-2
5
1
)÷
10
11
(3)-1
2
1
÷
4
3
×(-0.2)×1
4
3
÷1.4×(-
5
3
)
5分
10分
四.查疑落实
1.若0,b都是有理数,且,则( ).
2.计算的结果是( ).
A.一l B.1
3.两个不为零的有理数相除,交换除数和被除数的位置,
商不变,那么()
A.两数相等
B.两数互为相反数
C.两数互为倒数
D.两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
4.一个不等于0的数是它的倒数的4倍,则这个数为
()
A.
a
4
B. 4a
C. + 2
D.
+ 4
5.若一个数的相反数与这个数的倒数的和等于0,则这个
数的绝对值等于()
A. 2
B. 1
C.
6.如果,那么(填“>”、
“<”或“=”).
7.若两个非0的有理数的和是0,则它们的商是
___________________.
8.当x=______________时,代数式
2
1
x
没有意义。
9.(1)如果a>0,b<0,那么
b
a
________0;
10分
5分
板书
作者留言:
您好!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
为了提高文档质量,欢迎您点赞或留言告诉我该文档的不足之处,以便于作者对该文档进行完善优化,在此本人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