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名校专递:高考地理特色专题讲练(28)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必记必背—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高考地理必记必背—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高考地理必记必背—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产业结构:三大产业的联系和比例关系。

2、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产业结构的升级表现为第二、三产业相对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相对于第一、二产业的比重升高的现象。

3、产业结构的升级(1)表现:第二、三产业提高,第一产业下降。

第三产业提高,第一、二产业下降。

(2)结果:A.结果一:从事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口会逐渐减少。

从事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逐渐增加。

B.结果二:发生产业结构的转移——候鸟经济(3)产业转移的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4)产业转移的目的:降低成本,扩大销售市场,追求更高利润。

(5)产业转移的分类:A.区域产业转移——国内的产业转移;B.国际产业转移——跨国的产业转移。

(5)产业转移的因素①劳动力因素: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②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

③市场因素;④其他: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国家政策调整、地价昂贵、环境污染。

(6)产业转移的规律:①转移主体:先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转移,然后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转移。

②转移方向: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转移。

4、产业结构的优化:通过市场和政策调控,使三大产业保持合理的比例,形成本地区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5、产业结构调整的原理:某地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要与当地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协调,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支柱性产业。

6、产业转移对转入地和转出地的影响:(1)对转入地:利: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城市化;弊: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出现。

(2)对转出地:利:缓解土地压力、人口、交通和环境等压力,为产业的升级提供发展的空间;弊:失业率增加,导致社会问题。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堂实录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堂实录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堂实录产业转移是指由一个地区的产业向另一个地区的转移过程。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产业转移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对于区域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挑战。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产业转移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当一个地区的产业向另一个地区转移时,新的产业将带来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

新的产业可以吸引投资,提升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竞争力,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其次,产业转移可以促进技术进步和创新。

当一个地区的产业转移到另一个地区时,新的产业往往会带来新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技术的交流和创新的发展。

这对于提升地区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产业转移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不同地区的资源分布存在差异,通过产业转移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区域资源的协调发展。

然而,产业转移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产业转移可能导致原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压力。

当一个地区的产业转移出去时,原地区可能面临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失业问题。

这需要原地区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以及提供就业机会,以应对产业转移带来的挑战。

其次,产业转移可能导致资源环境的压力。

当一个地区的产业转移到另一个地区时,新的产业可能对另一个地区的资源和环境造成压力。

这需要另一个地区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措施,以应对产业转移带来的挑战。

最后,产业转移可能导致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

当一个地区的产业转移出去时,原地区可能面临经济发展的滞后和不平衡。

这需要政府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防止经济的不平衡和区域间的差距扩大。

为了有效应对产业转移带来的影响,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首先,政府可以加大对原地区的支持力度,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

政府可以提供资金支持、税收优惠和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支持,帮助原地区的企业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

名校专递:高考地理特色专题讲练(28)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含答案)

名校专递:高考地理特色专题讲练(28)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含答案)

类型28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思维建模当今世界产业转移的总体方向是由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产业转移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也存在着区域差异。

[2013·天津卷]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促进我国沿海地区外贸加工等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国家在安徽省的长江沿岸城市设立了产业转入示范区。

外贸加工等产业的转入,会给这些城市的产业发展带来哪些好处?要领规范演练1.图28-1(a)为黄河三角洲示意图,图28-1(b)为珠江三角洲示意图。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a)图28-1材料一胜利油田在渤海采取“海油陆采”的方式开采石油,即建设自海岸线向海中延伸的入海道路,在入海道路的末端建设人工岛,并在岛上钻井开采海底石油,这种开采方式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材料二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广东省将深圳市划为优化开发区域,将汕尾市和英德市划为重点开发区域。

深圳市计划转出化学、造纸等行业的部分企业,汕尾市和英德市为承接深圳市转出企业的备选地。

(1)简析“海油陆采”一般在什么自然条件下进行。

(2)分析深圳市需转出企业的主要原因。

从环境承载力和运输条件角度考虑,判断深圳市转出企业应转至何地(汕尾市、英德市),并说明理由。

(3)从自然条件角度,说明黄河三角洲农业开发与珠江三角洲农业开发相比的有利条件和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内蒙古呼伦贝尔宝日希勒镇以北约两千米处的矿区,20世纪90年代快速开发,之后大力整顿经济停止了开发,但草原上却出现了上千个沉陷坑。

在遥感图上,此处的地球表面看起来更像是布满陨石坑的月球表面。

材料二宝日希勒镇局部地区地表景观图(图28-2)。

图28-2(1)此区大规模露天开采的可能是________;从该采掘工业的布局要求来看,其属于________导向型工业。

(2)据图简要分析当地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3)内蒙古拥有我国知名的奶制品企业,从地理的角度简要分析内蒙古奶制品企业成功发展的区位优势。

2020届高三地理命题点: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20届高三地理命题点: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20届高三地理命题点: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典例分析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璧山区位于重庆西部,是重要的城市功能区之一,其制鞋业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成长为支柱性产业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东部地区制鞋业原成本优势逐渐消失,呈现出“东鞋西移”。

璧山区遵守“创新+资本=新动力”的经济逻辑,稳步推进西部鞋业建设,被誉为“中国西部鞋都”。

下图为“璧山区地理位置分布图”。

(1)试分析璧山区成为“中国西部鞋都”的主要原因。

(2)阐述“东鞋西移”对我国西部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3)试分析我国东、西部地区劳动力成本差异及其主要原因。

13.(1)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完善;政府吸引投资政策支持;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制鞋业发展悠久,技术水平成熟。

(2)带动西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增加人民经济收入,改善生活质量;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升级;促进西部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等等。

(3)劳动力成本差异:东部经济发达,劳动力成本逐渐提高;西部经济相对落后,劳动力成本较低。

原因:①制鞋业为高度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②农业改革政策的实施,使农民经济收入增加,农民工数量减少;③东部地区生产成本的提高,劳动力工资待遇降低,对劳动力的吸引力下降;④制鞋业普遍工作环境较差,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使从事制鞋业的人群数量减少。

【解析】第(1)题,读图,璧山县位于重庆西部,地理位置优越,有多种交通方式相联系,基础设施完善。

有政府吸引投资政策支持。

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制鞋业发展悠久,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技术水平成熟。

第(2)题,产业转移对迁入区的意义,主要从经济发展、就业机会、收入、产业结构等方面分析。

“东鞋西移”有利于带动西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有利于增加人民经济收入,改善生活质量。

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升级。

促进西部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等等。

第(3)题,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劳动力成本逐渐提高。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知识讲解1.随着产业转移的发生,产业移出区和产业移入区在产业结构、生产分工、区域环境等方面均发生着变化,具体表现分析如下:2.我国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入,对中西部地区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有哪些影响?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入,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人口迁入会增加,迁出会减少。

因为工业的发展必然吸引更多的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3.在产业典型产品周期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处的阶段。

发达国家处于开发期和增长期,发展中国家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

4.在产品生产环节产业价值链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别处于哪个环节?发达国家处于设计和营销环节,发展中国家处于加工环节。

二、经典高考试题1.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苏州地处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分布大量的出口型组装制造企业,拥有较为完善的生产配套。

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变化的背景下,部分企业面临迁移或不迁移的选择。

苏州某组装制造企业研究是否迁往安徽的方案。

若迁移,其生产条件有何变化?若不迁移,其需采取什么应对措施?(10分)解析讨论企业是否外迁要综合考虑影响企业成本和利润的各方面要素,辩证分析并提出合理方案。

答案变化:生产成本降低;配套不完善;运输成本上升。

措施: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2.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为了促进我国沿海地区外贸加工等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国家在安徽省的长江沿岸城市设立了产业转入示范区。

外贸加工等产业的转入,会给这些城市的产业发展带来哪些好处?(6分)解析考查产业转移对转入地的好处。

接纳产业转移可以扩大产业的规模,提高集聚效益;利于本地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产业发展。

答案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工业集聚效益(扩大产业规模)。

3.珠江是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多河流的总称。

西江、北江、东江等河流在珠江三角洲形成“三江汇集、八口入海”的水系特征。

高中地理寒假知识点复习: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高中地理寒假知识点复习: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中学地理寒假学问点复习: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
影响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分别对转入地和转出地分析)①、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发达国家: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国内形成新的主导产业。

发展中国家: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快速推动工业化。

②、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各国可以依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产业转移促使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重点生产处于不同阶段的产业。

图像信息获得:(1、A-B-C-D分别处在产品的开发期、增长期、成熟期、衰退期2、发达国家发展A、B阶段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国家发展C、D阶段如纺织业;3、经济水平由高到低排序:A、B、C、D;4、产品设计包括三个环节:设计、加工、营销5、设计、营销附加值高、分布在发达国;加工环节附加值低、多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发展处于开发期和增长期的产业,从事产品的设计和组织营销环节。

发展中国家:发展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产业,从事产品的加工环节。

③、变更了区域地理环境
发达国家:污染产业移出,改善了环境质量和区域地理景观。

发展中国家:1、变更了区域地理景观,由乡村变为高度工业化
地区 2、接受产业转移,环境污染加重。

④、变更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发达国家:产业转出,削减了国内就业机会,失业率上升。

发展中国家:接受产业转移,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知识结构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知识结构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知识结构产业转移是指由于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企业将生产和经营活动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的现象。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涉及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变化。

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产业转移可以带来新的投资和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当企业转移至某一地区时,会带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推动当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新的投资项目和企业的到来,会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进一步增强区域的经济竞争力。

产业转移对区域社会影响也是显著的。

随着产业转移,大量的劳动力会从原来的地区迁移至新的产业基地。

这将导致人口流动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一方面,劳动力的流动会增加新的城市人口,提高城市化水平。

另一方面,原来的地区可能会面临劳动力短缺和人口减少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

此外,产业转移还会对当地文化和社会风貌产生影响,可能导致传统产业和文化的衰退。

产业转移对区域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

一方面,新的产业基地的建设和运营可能会对当地的环境资源造成压力。

大规模的工厂和生产设施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废弃物,对空气、水源和土壤造成污染。

另一方面,原来的地区可能会因为产业转移而减少了环境压力,有机会进行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

然而,产业转移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产业转移可能导致一些地区的经济结构单一化,过度依赖某一产业,一旦该产业出现问题,会对当地经济造成较大的冲击。

另一方面,产业转移可能带来的就业压力和社会问题,如失业率上升、社会不稳定等。

因此,在进行产业转移时,需要考虑到区域的整体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以避免出现不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情况。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它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提供新的就业机会,推动城市化进程。

然而,产业转移也会对社会和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和挑战。

因此,在进行产业转移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随着产业转移的发生,产业移出区和产业移入区在产业结构、生产分工、区域环境等方面均发生着变化,具体表现分析如下: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及表现(1)产业的分类第一产业:广义的农业;第二产业:采矿、制造、建筑,以及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第三产业: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即广义的服务业。

(2)产业结构与经济水平的关系经济发达地区:资金、技术、知识、人才密集,推动经济发展的创新活动优势明显,第三产业比重高;经济欠发达地区:往往廉价劳动力、资源优势明显,创新能力差,第三产业比重低,第一、二产业比重大;一般来说,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遵循基本产业结构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变化的特点。

(3)劳动力在产业间的流动与分布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一般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再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表现:第一产业逐渐减少,第二产业先增后减,第三产业稳步增加。

3.近十年来我国的产业转移(1)沿海企业向内地的转移:原材料价格、工资与地价水平、公用事业费用等方面的区域差异,会导致产业向低成本地区转移。

这种类型的产业转移,在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同时,也会由于劳动密集型企业、高耗能和高污染企业的迁入,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2)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大陆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投资环境的改善,台湾的一部分产业大规模转移到大陆,例如机电、IT、化工等行业。

廉价的劳动力、众多的发展机会、广阔的市场空间,对台商有很强的吸引力。

台商大举投资办厂,加速了大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3)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为了实现地区内部产业布局的协调发展,以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实施区域内的协调发展,区域内部的产业转移现象也经常发生。

近年来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一部分劳动、资源密集型企业向粤东、粤北和粤西一带逐步转移,在广东边远地区形成了现代化产业集群。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说课稿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说课稿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高中地理必修三的重要内容。

这部分知识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前面产业活动区位等知识的深化和拓展,也为后续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空间思维能力,但对于产业转移这一较为复杂的经济现象,理解起来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产业转移的现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缺乏系统的分析和总结。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思考,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分类和影响因素。

(2)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产业结构、地理环境和就业等方面的影响。

(3)能够运用案例分析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区域协调发展观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经济发展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2)产业转移对区域产业结构和地理环境的影响。

2、教学难点(1)产业转移对区域就业的影响。

(2)如何引导学生综合分析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对策。

五、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选取典型的产业转移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产业转移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产业转移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产业转移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和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产业转移已成为国内外许多企业寻求发展的重要途径。

与此同时,由于各地资源禀赋、产业优势、政策支持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地区之间的产业转移和引进也愈发频繁。

而产业转移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不言而喻,下文将从多个角度展开论述。

一、促进就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产业转移最直观的影响就是为就业市场带来了新的机会。

根据统计,每增加一亿元的工业产值能创造180个以上的就业岗位。

产业转移带来的新兴产业和新型就业岗位,为本地区的劳动力就业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在劳动力就业保障的前提下,产业部门的产值也能带动地方财政收入的大幅提升。

一方面,企业缴纳的各种税费,如所得税、增值税等,可以直接入地方财政。

另一方面,各大企业员工的工资所产生的个人所得税、社保等交纳,也可以带动地方税收上涨。

因此,产业转移的实现,可以从财务方面,大幅提升地区的整体收入水平。

二、改善地区经济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随着不同行业及工艺的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企业需要进行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以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

或者由于行业市场竞争压力较大,企业不得不通过产业转移,来改善自身的产业结构和提升竞争力,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

因此,产业转移不仅能带来部分新的产品和技术,还催生本地区的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从而潜在地提高地区产业竞争力。

三、增加区域品牌知名度产业转移也可以推动地区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新大陆的万物互联时代,品牌形象成为关键要素之一。

随着企业关注度的提高,本地区的形象等也会跟着被推广。

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会更多关注土地、文化、环境、人文等特色元素,从而慢慢地与本地区结合在一起,使得产业转移对地区品牌的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提高地区发展水平产业转移的实施往往会在短期内带来巨大的收益,但长期来看它可以促进地区发展水平的提高。

随着实现产业转移,部分新兴的产业将会逐渐壮大,继而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从而驱动地方经济的长期增长。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产业转移对区城发展的影响》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产业转移对区城发展的影响》

《产业转移对区城发展的影响》练习一、选择题近年来,中、日、韩等国家产业链地位提升,部分低附加值产业向东南亚转移,促进了跨区域运输需求的产生和扩大。

与东南亚国家内部相比,中、日、韩内部产业转移对运输需求影响较为显著。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日、韩向东南亚转移的产业活动主要集中在()A.普通制造业B.批发零售业C.石油化工业D.交通运输业2.产业转移对东南亚带动作用较强的运输方式是()A.航空运输B.高铁运输C.管道运输D.海洋运输3.中、日、韩内部产业转移对运输需求影响较为显著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水平梯度明显B.空间距离较近C.地区文化交流频繁D.港口数量较多白色家电是指洗衣机、空调、电冰箱等可以替代人们家务劳动的电器产品,在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形成了三大白色家电产业集群。

2005年开始合肥市政府提供优惠政策助推白色家电产业发展,到2011年成为我国最大的白色家电生产基地。

近年来液晶面板制造巨头京东方、长鑫存储等企业相继落户合肥。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合肥承接长三角白色家电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区位()A.基础设施完善B.市场规模大C.距离长三角近D.产业基础好5.液晶面板制造巨头京东方、长鑫存储等企业相继落户合肥的主要影响因素()A.市场B.劳动力成本C.政策D.科技水平合肥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承接上海产业转移,建设纺织、五金和食品等传统产业;2009年后由政府筹资引进京东方(生产显示屏)、长鑫半导体、蔚来新能源汽车,带动新兴产业链发展;2015年后合肥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科研机构,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量子信息、深空探索等高新产业。

目前,全国已建成和在建的38个大科学装置中有8个在合肥。

近10年,合肥的GDP快速增长,被称为“合肥模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早期合肥承接上海产业转移、其比较优势是()A.便利的交通条件B.廉价劳力与地价C.丰富的矿产资源D.强大的科研能力7.促使2009年后合肥产业结构快速升级的主要原因是()A.产业基础雄厚B.高新技术企业增长C.政府政策支持D.当地市场需求旺盛8.近10年,合肥的GDP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A.资源的产业链延长B.外来人口大量涌入C.产业结构不断优化D.基础设施持续完善我国L集团是一家轮胎生产企业,发展历程如下图所示。

2025届高中地理高考复习学案: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25届高中地理高考复习学案: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答案在最后)课程标准学习目标以某区域为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结合实例,分析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和一般规律。

2.结合实例,分析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必备知识梳理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产业转移:指某些国家或地区将一部分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是产业在________上移动的现象。

目的是________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通常采取____________、在外建立企业等方式提高利润。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要素约束因素:要素________状况恶化,比如工资上涨、劳动力供给紧张、环保约束加强等;________环境欠佳,比如税负偏重,竞争对手增加,市场需求减少。

(2)市场因素:通过产业转移扩大生产规模,占领新兴________,谋取更佳效益。

(3)政策因素:政府对产业转移进行引导、控制和________,借助规划、调控、财税等策略,促进产业有序转移。

(4)其他因素:地理位置、产业配套、基础设施等多种因素。

[知识链接]产业转移的根本原因和最终目的产业转移的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利润,利润与生产成本、市场份额有直接关系,如下图所示:二、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1.规律:产业转移从早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过渡到资本密集型和________密集型产业,由低附加值产业上升到________附加值产业。

2.全球范围内的三次产业转移时间转出地转入地转出的产业类型20世纪50~60年代美国欧洲、日本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20世纪60~80年代美国、德国、日本等国东亚、拉丁美洲等地劳动密集型产业20世纪80~90年代发达国家和地区东盟及我国东部沿海劳动密集型及一部分低端制造业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产业转移有利于新兴产业的扩散,促使朝阳产业逐步取代________产业。

2.对转出地、转入地的影响有利影响不利影响转出地腾出发展空间,凝聚创新力量,促进产业________;减少资源消耗,缓解环境压力,改善民生质量;加速高科技和新型产业的开发减少传统的劳动就业人口,可能导致产业“空心化”转入地推动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改善及提高经济效益,增加财政税收;________就业机会,增强发展活力;有效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增加资源和能源消耗,________环境污染,占用农业用地区域合作能够促进转出地与转入地的________,有利于区域发展各有侧重,扬长补短,形成高效益的产业链、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推动区域经济________和经济全球化进程[思维拓展]欠发达地区接受产业转移应注意的问题(1)适合当地发展的工业部门。

高三总复习地理检测题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高三总复习地理检测题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合作一、选择题近年来越南逐渐成为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重要承载地。

下图反映越南纺织服装产业集装箱海运货流链现状。

据此完成1~3题。

1.越南在全球纺织服装产业中的比较优势是()A.原料 B.劳动力C.技术 D.市场2.近年来中国企业在越南纺织服装产业中主要投资生产()A.棉花 B.纺织设备C.纺织纱线 D.纺织布料3.现阶段,越南纺织服装产业最应加快发展()A.棉花种植 B.织布印染C.纺织机械 D.成衣加工解析:1.B 2.C 3.B第1题,由所学知识可知,越南地区经济欠发达,拥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纺织服装产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B正确。

越南棉花、设备需进口,在全球纺织产业链中,原料、技术是相对劣势,A、C错误。

相关优势产品出口欧美、日韩、中国,说明本地市场也不是优势,D错误。

第2题,据图可知,越南现在在纺织服装产业中净出口的环节是纺织纱线和成衣,中国对纱线需求大,中国在越南生产的纺织纱线,主要向中国出口,满足中国织布原料的需求,C正确。

棉花、纺织设备和纺织布料是越南纺织行业净进口的,A、B、D错误。

第3题,据图可知,越南纺织行业净进口的有棉花、纺织设备和纺织布料,为了提高附加值,并且减少对国外的依赖最应加快发展的就是织布印染,B正确。

越南地区的气候并不适宜棉花种植,A错误。

纺织机械技术要求较高,并不属于最应加快发展的行业,C错误。

成衣加工是本国的优势,D错误。

毛嘴镇位于湖北省仙桃市西部,通过承接武汉市产业转移逐渐形成规模化的服装产业集群,由此被誉为“中国女裤之都”。

下图为毛嘴镇产业转移资本的本地化过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4~5题。

4.吸引劳动力主动回流的主要原因是()A.基础设施完善 B.乡镇环境改善C.就业机会增加 D.市场范围扩大5.产业转移对毛嘴镇产业带动最为显著的是()A.餐饮零售 B.棉花种植C.机械制造 D.旅游服务解析:4.C 5.A第4题,据图分析,武汉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出,在第一波回流的示范作用下,加上毛嘴镇的政策优势,吸引了更多企业转入,导致就业机会增加,吸引劳动力主动回流,C正确。

2020届高三地理考试动向: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20届高三地理考试动向: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20届高三地理考试动向: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考向以某一区域为基础素材,考查某类工业转入或转出对该区域的影响。

【例题1】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其向国外转移。

下图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题。

1.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的发展战略是( ) A.加大政策支持,吸引日资回归B.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产C.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D.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答案 D解析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的发展战略必然是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实现产业升级。

【例题2】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苏州地处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分布大量的出口型组装制造企业,拥有较为完善的生产配套。

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变化的背景下,部分企业面临迁移或不迁移的选择。

苏州某组装制造企业研究是否迁往安徽的方案。

如迁移,其生产条件有何变化?若不迁移,其需采取什么应对措施?答案变化:生产成本降低;配套不完善;运输成本上升。

措施: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注意从迁与不迁两方面考虑。

如迁移到安徽,则因为安徽劳动力工资水平低,生产成本降低;但迁入地区配套不完善,距市场远,运输成本上升。

如不迁移,则应从降低生产成本角度入手分析。

【例题3】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为了促进我国沿海地区外贸加工等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国家在安徽省的长江沿岸城市设立了产业转入示范区。

外贸加工等产业的转入,会给这些城市的产业发展带来哪些好处?答案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工业集聚效益(扩大产业规模)。

解析示范区可以形成工业集聚,获得规模效益。

跟踪训练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

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

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透析: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透析: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透析: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典例引领1.读河北“环京新城”位置示意图,回答(1)~(2)题。

(1)“环京新城”吸引“珠三角”地区企业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A.“环京新城”劳动力价格和生产成本较低B.“环京新城”科技力量雄厚C.两地原有工业企业类型相同D.两地之间交通便利(2)“珠三角”地区产业向环渤海地区转移将 ( )A.带动环渤海地区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B.促进“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C.使环渤海地区由城市化带动工业化D.利于两地改善交通条件,缓解就业压力(1)A (2)B [第(1)题,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主要有劳动力、市场、内部交易成本等,“珠三角”地区由于地价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产业升级等因素,造成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因此企业向生产成本更低的“环京新城”转移。

第(2)题,“珠三角”地区产业向环渤海地区转移,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转入将促进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加快环渤海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从而带动城市发展;缓解环渤海地区就业压力;产业转出为“珠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优化当地的产业结构,促进“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

]2.读下面台湾部分出口产品比重示意图,回答(1)~(2)题。

(1)台湾部分产品出口比重下降,说明其丧失的竞争优势主要是( )A.低廉的工资B.广阔的市场C.先进的技术D.通达的信息(2)台湾部分产品出口比重上升,反映其工业转向( )A.技术指向型B.市场指向型C.廉价劳动力指向型D.原料指向型(1)A (2)A [第(1)题,图中显示台湾部分产品出口比重下降最明显的是鞋帽伞类,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丧失的竞争优势是低廉的工资,A正确。

第(2)题,图中显示台湾部分产品出口比重上升最明显的是精密仪器,这反映其工业转向技术指向型,A正确。

]二、考点透析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随着产业转移的发生,产业移出区和产业移入区在产业结构、生产分工、区域环境等方面均发生着变化,具体表现分析如下:三、题组训练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家具制造业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发展迅速。

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产业转移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

产业转移是指产业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的过程,这一过程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它既可能为承接地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转型升级,也可能给转出地带来一定的挑战和调整。

产业转移对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产业转移能够为承接地带来大量的资金投入。

当一个产业从发达地区转移到相对落后的地区时,往往伴随着大量的资金流入。

这些资金可以用于建设新的厂房、购置先进的生产设备,从而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

例如,某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制造业转移时,获得了大量的投资,新建了现代化的工业园区,大大提升了当地的工业发展水平。

其次,产业转移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转出地通常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创新成果和成熟的管理模式。

当产业转移发生时,这些技术和管理经验也会随之转移到承接地。

承接地的企业可以通过学习和借鉴这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比如,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向二线城市转移,为当地企业带来了前沿的研发技术和创新理念,促进了当地产业的技术升级。

再者,产业转移有助于优化承接地的产业结构。

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承接地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发展需求,有选择地承接适合本地发展的产业,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例如,某资源型城市在承接产业转移时,重点选择了与本地资源相关的深加工产业,逐步从依赖初级资源开发向资源精深加工转变,提高了产业附加值,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多元化。

此外,产业转移能够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新产业的入驻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为承接地的居民提供了丰富的就业岗位。

不仅能够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还能吸引高素质人才回流,从而促进当地居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比如,一家大型电子企业在某地建厂,直接创造了数千个工作岗位,带动了当地就业市场的繁荣。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产业转移是指一国或一地区的产业资源、投资、劳动力、技术等要素从一个地区或国家转移至另一个地区或国家的过程。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产业转移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首先,产业转移能够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原先集中在高成本地区或者过剩产能的行业可以通过转移来获取更低的成本和更多的市场机会,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其次,产业转移能够拉动就业和提高收入水平。

一方面,转移的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因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导致的劳动力过剩问题;另一方面,通过产业转移,转移地区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增长,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最后,产业转移还能促进地区发展的互补与合作。

不同地区的产业具有互补性和协同性,产业转移可以促进地区之间的合作与共赢,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经济利益的互补。

其次,产业转移对于区域社会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产业转移能够改变地区的社会结构和人口流动。

当产业转移带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时,劳动力的流动将会不断增加,吸引各地人口涌入,改变地区的人口结构和社会特征。

其次,产业转移也会带来社会文化的影响。

随着产业转移,外来人口和企业进入目的地区,文化差异的碰撞和融合将促使目的地区的社会文化发生变化。

最后,产业转移也能够促进社会公平和平衡发展。

将产业转移到相对欠发达的地区,可以缓解地区之间的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和资源协调分配。

最后,产业转移对于区域环境有着深远的影响。

传统工业存在着大量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通过产业转移将这些高污染和高耗能的企业迁移到环境更好的地方,有助于改善转移地区的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然而,也不能忽视产业转移可能带来的环境负面影响,比如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在产业转移过程中,需要进行环境评估和监管,加强环保意识和法规法律的制定,确保在转移过程中能够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综合题专题训练:产业转移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综合题专题训练:产业转移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综合题专题训练:产业转移1.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

阅读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示意图及区域联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京津冀地区城市体系的特点。

(2)京津冀地区规划发展京北新城、京南新城、京东新城,有何意义?(3)北京正“腾笼换鸟”,构筑“高精尖”产业体系,原有的一些传统产业正逐步移出北京市区。

简述曹妃甸区承接北京重化企业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

(4)结合区域联系图,请你谈谈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主要措施。

解析第(1)题,京津冀地区城市体系的特点要结合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和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心地理论回答。

第(2)题,京津冀地区规划发展京北新城、京南新城、京东新城的意义需要从北京等城市城市化过程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入手,同时可以加强区域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促进整体经济发展。

第(3)题,承接北京重化企业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主要从土地、交通、污染、政策等方面考虑。

曹妃甸土地廉价且面积较大,海港运输条件优越,有国家政策支持,可减少对城区污染。

第(4)题,由图可以看出,三个地区在区域协调发展中都有不同的定位,河北发挥资源优势,北京发挥技术优势,天津发挥制造业优势,使得三地在地区协调发展中都有足够发展空间,这就需要加强信息、技术方面的联系,区域经济、市场一体化,促进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升级,共同治理环境等方面开展积极有效合作。

答案(1)城市等级多;中心城市等级高;城市服务功能强,服务范围广。

(2)可以缓解北京、天津等大城市人口、交通压力;分散其部分职能;也可以带动区域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均衡发展。

(3)土地广阔,地价低廉;交通条件好,有便捷的陆上运输和海上运输;远离市区,减少对城市居民的污染和影响,也便于污染的综合处理;国家有优惠的政策扶持等。

(4)加强区域之间的信息、产品、劳动、技术等联系;推进区域交通、市场等一体化;发挥各自区域优势,加快区域分工;促进区域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强区域环境的整治工作等。

2020届全国新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

2020届全国新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
市化进程等;同时,也会加速当地资源消耗,带来生态破坏和环境 污染等。 本题考查产业转移的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及其影响,属于基础知识 考查。
答案解析
【详解】
(1)我国沿海地区改革开放较早,发展历史悠久,产业基础好,从图中可以 看出,部分海外产业先转移到我国沿海地区,进入新世纪以来,而沿海地区 部分产业和一些海外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
(1)据图概括产业转移在空间上呈现 的大致规律。
(2)分析“珠三角”区域产业迁出的 主要原因和迁出产业的主要特点。
(3)评价中西部地区接受迁入产业而 带来的影响。
精细分析
答案:(1)部分海外产业向我国沿海转移;我国沿海部分产业和 一些海外产业向中西部转移。
(2)原因:土地、劳动力、能源等方面成本上升以及环境的恶化。 特点: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或较高污染的产业。 (3)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带动产业升级,增加就业机会;加快城
(2)“珠三角”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土地价格、劳动 力价格、能源供应等方面成本上升,早起转入的产业造成环境恶化状况逐渐 加重,影响经济发展。为了进一步发展,需要对产业进行升级,原来的劳动 密集型产业因生产成本上升,需要寻找新的生产区位,因此转出。产业升级 后重点发展的是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迁出产业的主要特点主要为劳动密集 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或较高污染的产业。
D.降低能耗、工资和土地成本
答案解析
答案:1.B2.B
解析:
1.根据“哭泣曲线”的原理,劳动密集型企业总是寻找劳动力等生产 成本低的地区,最有可能撤离中国的外资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选项 中电子装配是劳动密集型企业,B对;微电子、飞机制造、汽车制造都 是需要较高技术的企业,不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A、C、D错。故选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精编地理学习资料
名校专递:高考地理特色专题讲练(28)产业转移对区域发
展的影响(含答案)
思维建模
当今世界产业转移的总体方向是由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产业转移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也存在着区域差异。

[2013·天津卷]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促进我国沿海地区外贸加工等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国家在安徽省的长江沿岸城市设立了产业转入示范区。

外贸加工等产业的转入,会给这些城市的产业发展带来哪些好处?
[答案]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工业集聚效益(扩大产业规模)。

规范演练
1.图28-1(a)为黄河三角洲示意图,图28-1(b)为珠江三角洲示意图。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a)
图28-1
材料一胜利油田在渤海采取“海油陆采”的方式开采石油,即建设自海岸线向海中延伸的入海道路,在入海道路的末端建设人工岛,并在岛上钻井开采海底石油,这种开采方式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材料二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广东省将深圳市划为优化开发区域,将汕尾市和英德市划为重点开发区域。

深圳市计划转出化学、造纸等行业的部分企业,汕尾市和英德市为承接深圳市转出企业的备选地。

(1)简析“海油陆采”一般在什么自然条件下进行。

(2)分析深圳市需转出企业的主要原因。

从环境承载力和运输条件角度考虑,判断深圳市转出企业应转至何地(汕尾市、英德市),并说明理由。

(3)从自然条件角度,说明黄河三角洲农业开发与珠江三角洲农业开发相比的有利条件和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内蒙古呼伦贝尔宝日希勒镇以北约两千米处的矿区,20世纪90年代快速开发,之后大力整顿经济停止了开发,但草原上却出现了上千个沉陷坑。

在遥感图上,此处的地球表面看起来更像是布满陨石坑的月球表面。

材料二宝日希勒镇局部地区地表景观图(图28-2)。

图28-2
(1)此区大规模露天开采的可能是________;从该采掘工业的布局要求来看,其属于________导向型工业。

(2)据图简要分析当地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3)内蒙古拥有我国知名的奶制品企业,从地理的角度简要分析内蒙古奶制品企业成功发展的区位优势。

(4)在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内蒙古承接产业转移也取得很大发展,这有力地促进了内蒙古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试简要说明内蒙古接受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南方某区域略图(图28-3)。

图28-3
材料二广西有多个蔬菜生产基地,2012年广西的蔬菜产量是海南的4倍,广西是“南菜北运”的重要基地。

因此商务部将开通一条从广西到北京的“南菜北运”线路。

材料三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部分产业向周边地区转移,这将带动其周边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

(1)说出红水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红水河开发利用的方向。

(2)与海南相比,分析广西进行成为“南菜北运”重要基地的优势条件。

(3)说明广东向广西进行产业转移对广西未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4.阅读下列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战略性先导产业。

经济地理学中的重心理论是借鉴物理学的重心概念发展起来的、研究经济空间格局演进的一种重要方法。

高新技术产业重心是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空间中的某一点,它可以反映一定区域内各个方向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该点所处的平衡状态。

一般来说,哪个方向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高,重心就偏向哪个方向;经济重心亦然。

(a)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重心轨迹
(b) 我国经济重心轨迹
图28-4
(1)1995年至2009年间,在东西和南北方向上,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重心移动分别呈现什么趋向?
(2)概括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分布的基本特征,并说明判断依据。

(3)简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分布的基本特征形成的区位条件。

(4)研究发现,2005年至2007年我国经济重心总体向西移动,高新技术产业重心在2007年至2009年总体也呈现出向西移动的趋势;2006年至2008年高新技术产业重心出现先向北后向南移动的趋势,经济重心在2007年至2009年也出现先向北后向南移动的趋势。

根据这两个事实分别说明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牵引关系。

(5)近十年来,我国经济重心与高新技术产业重心空间移动特点与我国推出的重大区域开发战略相关。

列举一项我国重大区域开发战略。

类型28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类
1.(1)石油资源靠近陆地,浅海,潮汐和波浪等影响较小。

(可任答两点)
(2)主要原因: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短缺,环境污染较重,等等。

汕尾市。

理由:化工、造纸工业污染性较强,且运输量较大;汕尾市相对于英德市环境承载力大,水运条件好。

(3)有利条件:未利用土地数量大,光照条件好,等等。

应注意的主要问题:解决淡水资源短缺问题,治理盐碱地,防治洪涝、低温灾害等,注重湿地等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

[解析] 第(1)题,“海油陆采”需要建设自海岸线向海中延伸的入海道路,在入海道路的末端还需建设人工岛。

所以“海油陆采”必须是在浅海海域进行。

第(2)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深圳的工业渐趋饱和,正在逐步进行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把污染较严重的化学、造纸等企业转移出来。

汕尾市和英德市发展较晚,水陆交通便利,环境承载力较大,适合接纳深圳市的产业转移。

第(3)题,黄河三角洲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期,且其开发刚刚开始,土地资源丰富,自然生物种类多、生态类型多样。

加之黄河三角洲面积每年都在扩大、土壤肥沃等条件,黄河三角洲的农业开发条件优于珠江三角洲的农业开发条件。

但在其开发时要注意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

2.(1)煤矿原料
(2)自然方面:降水与水资源不足,冬季较寒冷。

人文方面:缺乏统一管理与长远的规划,不合理开发引起生态恶化;交通不发达;可能存在人口增长过快、土壤次生盐渍化等问题。

(3)靠近优质牛奶的生产基地,便于就近加工,保证牛奶品质优异;牧区劳动力廉价,产品生产成本低,市场竞争力强;接近消费市场(牧区及京、津地区);内蒙古高原地表平坦,交通方便。

(4)有利条件:煤炭、稀土等自然资源丰富,能源电力供应充足,有国家政策支持,等等。

不利条件:人才短缺、技术相对落后,缺乏量大质优的熟练产业工人;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均相对较小,市场潜力相对较小;产业基本属于基础性能源、原材料及其初级加工产业,产业链条相对较短,产业内部分工分化不足,对配套产业的需求拉动力较弱;公路、铁路、通讯、电网等基础设施保障仍显不足。

3.(1)山地与丘陵地形;湿热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贫瘠的酸性土壤;河流水量丰富,落差大。

开发水能(发展旅游业)。

(2)农业用地面积大,蔬菜产量大;劳动力丰富,生产成本低;水系发达,灌溉水源充足;公路、铁路等陆路交通便利,运输成本低;距北方消费市场近;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

(3)加快广西的工业化进程;广西向其他省(区、市)迁出的人口减少,其他省(区、市)迁入的人口增加;广西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城镇规模扩大;城市化进程加快。

4.(1)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重心由西向东移动,由北向南移动。

(2)基本特征: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于东部。

判断依据:总体而言,自1995年至2009年重心虽有移动,但移动的经度不到1°,重心一直位于我国的东部。

(3)我国东部经济基础雄厚,人才众多,交通便捷,环境较好。

(4)经济重心以西区域的经济发展,在其后一两年可以带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从而导致高新技术产业重心西移;同理,高新技术产业重心以南或以北区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其后一两年可以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从而导致经济重心向南或向北移动。

(5)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

(任答一点即可)
[解析] 第(1)题,读图,从经度变化上看,高新技术产业重心总体向东移动,从纬度变化上看,高新技术产业重心总体向南移动。

第(2)题,概括其分布的基本特征,要观察其所跨的经度和纬度范围。

图中显示经度范围在115°E~117°E之间,可判断位于我国东部地区;纬度范围在30°N~32°N之间,可判断位于我国东部的中心地带。

第(3)题,高新技术产业的区位条件,可从东部地区的经济基础、人才、政策、交通、环境等方面分析。

第(4)题,仔细审题,抓住“分别说明”“牵引关系”两个关键词,联系两个事实,即可说明高新技术产业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又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第(5)题,需要明确我国对中西部地区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如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