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一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一、物质的分类:可依据物质的组成、状态、性能等对物质进

行分类:

(1)按组成分类:

(2)按化学性质分类:

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如SO2,CO2

碱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如CaO、Na2O

两性氧化物:既可与酸反应又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如Al2O3

二、物质的转化: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反应发生的条件:至少具体下列条件之一:

1)生成沉淀(包括微溶物);

2)生成挥发性物质(气体);

3)生成难电离物质(如水)。

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一种,不属于一种基本反应类型。

注意: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并不能包括所有的化学反应,如下列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的任何一种。

2、无机化学反应一般规律

(1)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Mg+Cl2MgCl2

(2)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含氧酸盐CaO+CO2=CaCO3(3)酸+碱→盐+水2HCl+Ba(OH)2=BaCl2+H2O

(4)盐+盐→两种新盐AgNO3+NaCl=AgCl↓+NaNO3

一般参加反应的两种盐可溶,反应向生成更难溶物质的方向进行。

(5)金属+氧气→碱性氧化物2Cu+O

2

2CuO

(6)碱性氧化物+水→碱CaO+ H2O=Ca(OH)2

一般生成的是可溶性的强碱,如CuO、Fe2O3等不能与H2O反应生成相应的氢氧化物(碱)。

(7)碱+盐→新碱+新盐Ca(OH)2+Na2CO3=CaCO3↓+2NaOH

(8)非金属+氧气→酸性氧化物S+ O

2

SO2

(9)酸性氧化物+水→对应含氧酸SO3+ H2O=H2SO4

(10)酸+盐→新酸+新盐CaCO3+2HCl=CaCl2+ H2O+CO2↑

一般要符合强酸制弱酸或高沸点酸制低沸点酸(难挥发性酸制易挥发性酸)。

(11)盐+金属→新盐+新金属Zn+CuSO4=ZnSO4+Cu

符合盐是可溶性的、金属的活泼性强于新金属、金属活泼性不能太强(K、Na、Ca等与盐溶液接触立即与水反应置换出氢)等条件。(12)金属+酸→盐+氢气Zn+ H2SO4= ZnSO4+H2↑

金属与酸反应置换出氢的规律应注意:一是金属在活动性顺序表中应排在氢以前,二是酸不能是氧化性酸(浓硫酸、浓、稀硝酸等)

(13)碱性氧化物+酸→盐+水CuO+2HCl=CuCl2+ H2O (14)酸性氧化物+碱→盐+水CO2+Ca(OH)2= CaCO3↓+ H2O (15)同(7)(16)同(10)

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1)氧化还原反应定义:有电子发生转移的化学反应。实质:电子发生转移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判断依据: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

还原剂(有还原性)——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氧化产物。

氧化剂(有氧化性)——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还原产物。

口诀:升.(化合价升高)失.(失电子)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

应)还.(做还原剂,本身具有还原性),降.(化合价降低)得.(得电子)还.(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氧.(做氧化剂,本身具有氧

化性)。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注意:a.“e-”表示电子。

b.双线桥法表示时箭头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箭头起止为同

一种元素,应标出“得”与“失”及得失电子的总数。

c.失去电子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得到电子的反应物是氧化剂

d.失去电子的物质被氧化,被氧化得到的产物是氧化产物,具有氧化性。

e.得到电子的物质被还原,被还原得到的产物是还原产物,具有还原性。

(2)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氧化性反映的是得电子能力的强弱;还原性反映的是失电子能力的强弱。

1)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比较:氧化剂+ 还原剂→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 还原产物

2)从元素化合价考虑:

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如Fe3+、H2SO4、KMnO4 等;

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2+、S、Cl2 等;

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如金属单质、Cl-、S2-等。

3)根据其活泼性判断:

①根据金属活泼性:

②根据非金属活泼性:

4)根据元素周期律进行比较:

一般地,氧化性:上>下,右>左;还原性:下>上,左>右.

5)根据反应条件进行判断:

不同氧化剂氧化同一还原剂,所需反应条件越低,表明氧化剂的氧化剂越强;不同还原剂还原同一氧化剂,所需反应条件越低,表明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

如:2KMnO4 + 16HCl (浓) = 2KCl + 2MnCl2 + 5Cl2↑ + 8H2O

MnO2 + 4HCl(浓) =△= MnCl2 + Cl2↑ + 2H2O

前者常温下反应,后者微热条件下反应,故物质氧化性:KMnO4 > MnO2

5) 通过与同一物质反应的产物比较:

如:2Fe + 3Cl2 = 2FeCl3,Fe + S = FeS 可得氧化性Cl2 > S 4、离子反应

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④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把难溶性物质、易挥发物质、弱电解质、单质、气体、氧化物等用化学式表示。

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六看)

一、看反应是否符合事实:主要看反应能否进行或反应产物是否正确

二、看能否写出离子方程式:纯固体之间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三、看化学用语是否正确:化学式、离子符号、沉淀、气体符

号、等号等书写是否符合事实

四、看离子配比是否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