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礼返还案中的难点和疑点
民间彩礼返还的总结范文
在我国,彩礼作为一种传统的婚俗,自古以来就存在。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的完善,彩礼返还问题也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对民间彩礼返还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总结,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一、彩礼返还的情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以下情形下,人民法院应当支持当事人请求返还彩礼:1. 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2. 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3. 婚前给付彩礼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二、彩礼返还的比例彩礼返还的比例应根据以下因素综合确定:1. 双方共同生活的时间;2. 是否生育子女;3. 各自的过错程度;4. 彩礼数额;5. 当地风俗习惯。
三、彩礼返还的起诉范文以下是一份彩礼返还的起诉范文,供参考:原告:[姓名],性别:[男/女],出生年月日:[年月日],族:[族别],住址:[市区镇号],公民身份号码:[号码],联系方式:[电话号码]。
被告:[姓名],性别:[男/女],出生年月日:[年月日],族:[族别],住址:[市区镇号],公民身份号码:[号码],联系方式:[电话号码]。
诉讼请求:1. 判令被告返还彩礼人民币[金额]元;2. 本案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
事实和理由:原告与被告于[日期]经人介绍相识,[日期]原告及原告父母先后支付被告现金及物品共计人民币[金额]元。
由于双方感情基础不深,了解不够,就结婚事宜多次协商一直达不成一致意见,双方办理结婚登记已不可能。
原告及家人就彩礼返还事宜与被告多次协商未果,为此,原告为维护合法权益,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诉至贵院,望贵院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
四、彩礼返还的注意事项1. 诉讼请求必须具体明确,以便法院审查范围;2. 提供相关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避免因无证据而败诉;3. 诉讼过程中,注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因言语过激而损害自己;4. 了解当地风俗习惯,以便在诉讼过程中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总之,民间彩礼返还问题在我国法律框架下有着明确的规定。
法律彩礼纠纷案件分析(3篇)
第1篇摘要:彩礼作为我国民间传统习俗,在婚姻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观念的转变,彩礼纠纷案件逐渐增多。
本文通过对一起彩礼纠纷案件的分析,探讨彩礼纠纷的法律适用和解决途径,以期为类似案件的审判提供参考。
一、案情简介原告李某与被告张某于2018年1月登记结婚,双方均系农村居民。
婚前,李某家向张某家支付彩礼人民币10万元。
婚后,李某与张某感情不和,于2019年3月离婚。
离婚后,李某要求张某返还彩礼10万元。
张某认为,彩礼是双方家庭为了支持婚姻而支付的,不应返还。
双方协商不成,李某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争议焦点1. 彩礼是否属于婚前财产?2. 彩礼是否应当返还?三、法律适用1. 彩礼是否属于婚前财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二)生产、经营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由此可知,彩礼并非婚前财产。
2. 彩礼是否应当返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的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适用前款第二、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本案中,李某与张某已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婚后感情不和,离婚时要求返还彩礼。
根据法律规定,彩礼应当返还。
四、判决结果法院经审理认为,李某与张某虽已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婚后感情不和,离婚时要求返还彩礼。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的规定,法院判决张某返还李某彩礼人民币10万元。
1. 彩礼纠纷案件日益增多,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社会观念的转变。
涉彩礼返还纠纷案例分析
涉彩礼返还纠纷案例分析
一、案例简介
张某与赵某(女)于2018年11月经人介绍相识,自2019年2月起共同生活,于2020年6月生育一子。
2021年1月双方举行结婚仪式,至今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赵某收到张某彩礼款160000元。
后双方感情破裂,于2022年8月终止同居关系。
张某起诉主张赵某返还80%彩礼,共计128000元。
二、裁判结果
审理法院认为,双方自2019年2月起即共同生活并按民间习俗举行了婚礼,双方在共同生活期间生育一子,现已年满2周岁,且共同生活期间必然因日常消费及生育、抚养孩子产生相关费用,若在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数年且已共同养育子女2年后仍要求返还彩礼,对赵某明显不公平,故判决驳回张某的诉讼请求。
三、案例点评
双方虽未办理结婚登记,但已按当地习俗举行婚礼并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三年多时间,且已经生育一子。
在处理涉彩礼返还纠纷时,就应当着重考虑共同生活以及孕育子女的事实。
该案判决综合考量上述事实,对返还彩礼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充分保护了妇女合法权益。
彩礼返还的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原告张某与被告李某于2018年相识,2019年双方登记结婚。
在结婚前,李某家向张某家支付了彩礼10万元。
婚后,双方因家庭琐事发生矛盾,感情逐渐破裂。
2020年,张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李某返还彩礼10万元。
二、案件事实1. 2018年,张某与李某相识,双方交往一段时间后确定恋爱关系。
2. 2019年,双方登记结婚。
在婚礼前,李某家向张某家支付彩礼10万元。
3. 婚后,双方因家庭琐事发生矛盾,感情逐渐破裂。
4. 2020年,张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李某返还彩礼10万元。
三、争议焦点1. 婚礼前支付的彩礼是否应当返还?2. 彩礼返还的数额如何确定?四、法院判决1. 法院认为,彩礼是婚姻中的一种特殊财产,具有婚约性质。
在双方未登记结婚或结婚后离婚的情况下,彩礼应当返还。
2. 关于彩礼返还的数额,法院认为,彩礼返还的数额应当根据以下因素确定:(1)双方结婚的时间长短;(2)双方的感情状况;(3)彩礼的数额;(4)双方的经济状况。
3. 综合考虑上述因素,法院判决李某返还张某彩礼10万元。
五、案例分析1. 彩礼返还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当事人请求返还彩礼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一)双方未登记结婚的;(二)双方登记结婚后,因未达法定婚龄、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等原因,婚姻无效的;(三)双方登记结婚后,因感情不和、家庭暴力等原因,离婚的。
”2. 彩礼返还的数额确定(1)双方结婚的时间长短:结婚时间越长,彩礼返还的数额越少。
(2)双方的感情状况:双方感情越好,彩礼返还的数额越少。
(3)彩礼的数额:彩礼数额越大,返还的数额越多。
(4)双方的经济状况:双方经济状况较好,彩礼返还的数额越少。
3. 本案中,张某与李某结婚时间较短,双方感情破裂,彩礼数额为10万元。
综合考虑上述因素,法院判决李某返还张某彩礼10万元。
六、结论本案是一起典型的彩礼返还案件。
通过本案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彩礼返还的法律依据、彩礼返还的数额确定以及彩礼返还的相关法律规定。
退回彩礼调解技巧
退回彩礼调解技巧
1.理性表达:在退回彩礼时,要理性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避免情绪化的语言和行为。
言语要温和,不要指责或攻击对方。
2. 寻求妥协:退回彩礼的目的是解决矛盾,而不是激化矛盾。
在退回彩礼时,可以尝试寻求妥协,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
3. 调解方:如果双方无法协商,可以寻求调解方的帮助,让专业的人员协助双方解决矛盾。
可以选择当地的法院、仲裁机构或婚姻家庭调解委员会等。
4. 法律知识:在处理退回彩礼的问题时,要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避免因为不了解法律而出现矛盾和纠纷。
可以咨询律师或法律专家的意见。
5. 双方协商:最重要的是双方要协商,找到解决矛盾的方法,退回彩礼只是解决矛盾的手段之一,而不是目的。
双方要保持沟通和理解,尽量减少矛盾的发生。
- 1 -。
2023年新婚姻法彩礼归还问题023彩礼新政策
2023年新婚姻法彩礼归还问题_2023彩礼新政策民法典婚姻法新规彩礼彩礼是指婚姻关系当事人一方(主要指男方)及其亲属依据习俗向对方(主要指女方)及其亲属给付的钱物。
《民法典》对婚姻新规定禁止以结婚的名义索取彩礼,禁止父母包办婚姻以及进行婚姻买卖。
恋爱阶段的东西不应在分开后索要。
1、在民法典对于彩礼的规定:“禁止包办婚姻,紧止靠婚姻索取财物”。
2、关于返还彩礼,只要是以结婚为目的索要的彩礼,一般不予退还,除非有这三种情况。
(1)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2)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3)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3、其他常见的彩礼纠纷:(1)民法典对恋爱前的彩礼规定恋爱阶段送的东西,一般是被列为赠送关系,不能要求对方返还。
(2)民法典对彩礼返还的额度规定两人在一起之后,没有登记结婚,这种要视双方过错以及生活时间的长短来定返还多少比例彩礼。
(3)民法典对男方出给女方的婚宴彩礼的规定女方邀请宾客的婚宴费用要是全部由男方支出,这种费用不能返还,因为不是真正的金钱实物。
民法典对婚姻彩礼的规定1、《民法典》第1042条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
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2、法律没有禁止彩礼,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是指和给付适当数额的彩礼是两码事。
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是反对借婚姻强行索取彩礼,或者以巨额彩礼作为结婚的条件。
3、但是男方按照当地习俗支付适当数额的彩礼,或者结合自身经济条件承受能力自愿给付女方的金钱的行为是可以的。
4、《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规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5、《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七条规定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法律]返还彩礼的典型案例
返还彩礼的典型案例一、基本案情2020年9月,王某某与李某某(女)登记结婚。
王某某家在当地属于低收入家庭。
为与对方顺利结婚,王某某给付李某某彩礼18.8万元。
李某某于2021年4月终止妊娠。
因双方家庭矛盾加深,王某某于2022年2月起诉离婚,并请求李某某返还彩礼18.8万元。
二、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及裁判结果审理法院认为,双方当事人由于婚前缺乏了解,婚后亦未建立起深厚感情,婚姻已无存续可能,准予离婚。
结合当地经济生活水平及王某某家庭经济情况,王某某所给付的彩礼款18.8万元属于数额过高,事实上造成较重的家庭负担。
综合考虑双方共同生活时间较短,女方曾有终止妊娠等事实,为妥善平衡双方当事人利益,化解矛盾纠纷,酌定李某某返还彩礼款56400元。
三、典型意义彩礼作为我国婚嫁领域的传统习俗,以缔结婚姻为目的依据习俗给付的财物。
彩礼是男女双方及家庭之间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也蕴含着对婚姻的期盼与祝福。
给付的高额彩礼背离了爱情的初衷和婚姻的本质,使婚姻演变成物质交换,不仅对彩礼给付方造成经济压力,影响婚姻家庭的和谐稳定,遏制高额彩礼陋习、培育文明乡风成为全社会的共同期盼,也不利于弘扬社会文明新风尚。
2021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三年提出治理高额彩礼问题。
一般情况下,双方已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并共同生活,离婚时一方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给付彩礼的目的除了办理结婚登记这一法定形式要件外,更重要的是双方长期共同生活。
因此,共同生活时间长短应当作为确定彩礼是否返还以及返还比例的重要考量因素。
本案中,双方共同生活仅一年多时间,给付彩礼的目的尚未全部实现,给付方不存在明显过错,相对于其家庭收入来讲,彩礼数额过高,给付彩礼已造成较重的家庭负担,同时,考虑到终止妊娠对女方身体健康亦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等事实,判决酌情返还部分彩礼,能够较好地平衡双方当事人间的利益,引导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倡导形成文明节俭的婚礼习俗。
彩礼返还制度研究
彩礼返还制度研究一、简介彩礼返还制度是当今社会关于婚姻的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彩礼一直是婚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观念逐渐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传统彩礼制度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因此,一些地区开始推行彩礼返还制度,即婚后将收到的彩礼返还给新郎家或进行公益捐赠。
本文将探讨彩礼返还制度的现状、意义和影响。
二、彩礼返还制度的现状目前,彩礼返还制度在中国一些地区已经得到了推广和实施。
一些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彩礼返还,也有民间组织积极倡导彩礼返还制度的落实。
针对不同的地区和家庭情况,彩礼返还的方式和标准也有所不同。
有的家庭选择全额返还给新郎家,有的则选择进行公益捐赠等。
三、彩礼返还制度的意义1.促进男女平等:通过彩礼返还制度,可以减少彩礼对女方权益的侵害,促进男女平等的观念在社会中深入人心。
2.降低结婚成本:彩礼返还可以减轻新婚夫妇的经济负担,降低结婚的成本,有利于促进婚姻的稳定。
3.倡导廉洁风气:彩礼返还制度的推行可以倡导廉洁风气,防止以彩礼为名的贪污腐败行为的发生。
四、彩礼返还制度的影响1.社会舆论:彩礼返还制度的普及会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也会引发一些争议和质疑。
2.家庭关系:彩礼返还制度可能对新郎家庭和新娘家庭的关系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婚姻双方和家庭成员之间的良好沟通和理解。
3.婚姻观念:通过彩礼返还制度的推广,可以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婚姻观念,形成更加健康、平等的婚姻价值观。
五、总结综上所述,彩礼返还制度作为一种新型的婚姻风俗,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推广和实施彩礼返还制度有助于促进社会进步、促进男女平等、降低结婚成本等。
然而,在推行过程中也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需要社会各界通力合作、积极探索,共同努力推动彩礼返还制度的健康发展。
以上是对彩礼返还制度的研究内容,希望能为相关讨论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资料: - 《彩礼返还制度研究报告》 - 《中国传统婚俗与现代社会》 - 《当代家庭社会学研究》以上为本文档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退还彩礼女方法庭辩论
退还彩礼女方法庭辩论
退还彩礼是一种传统习俗,但在现代社会,许多人开始质疑这一习俗的合理性和道德性。
意见分歧的核心是如何处理已支付的彩礼,并确定彩礼是否应该退还给女方家庭。
以下是关于退还彩礼的女方方法庭辩论的观点:
1. 彩礼是尊重和关心的象征:彩礼是男方向女方家庭传达对女方的尊重和关心的方式。
因此,彩礼支付后不应退还,因为这代表了男方对女方家庭的尊重和感谢。
2. 彩礼是婚姻承诺的一部分:彩礼的支付是婚姻承诺的一部分,代表了男方对女方的承诺和责任。
一旦彩礼支付,男方就应该负责承担自己的责任,不应该要求退还彩礼。
3. 彩礼是交换婚姻的一部分:彩礼在某些文化中被视为男方家庭给予女方家庭的交换物品。
因此,退还彩礼可能会被视为对这种交换的不尊重和冒犯。
4. 退还彩礼是保护女方权益的一种方式:一些人认为,退还彩礼是对女方权益的保护措施。
如果婚姻不幸福或出现问题,退还彩礼可以帮助女方独立地选择自己的未来。
5. 彩礼支付违背了男女平等原则:彩礼的支付违背了男女平等原则,因为它让男方在婚姻中扮演主导角色,而女方则被视为被购买的物品。
退还彩礼可以为促
进男女平等提供一个机会。
6. 社会和法律逐渐认同退还彩礼: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法律已经开始规范彩礼的支付和退还。
这表明退还彩礼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并且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支持。
女方的方法庭辩论围绕这些观点进行辩论,以寻求退还彩礼的合法性和道德性。
这些观点可以根据特定的文化、社会和法律背景来辩论和论证,并且可能会在不同的地方和时间产生不同的影响。
彩礼法律纠纷返还规制问题研究
我国彩礼法律纠纷返还规制问题研究我国的彩礼制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结婚时都会涉及到一笔金额不等的彩礼。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彩礼也变成了一种财务负担和社会问题。
尤其是在婚姻矛盾和纠纷出现时,往往就会涉及到彩礼的争议和纠纷。
因此,彩礼的法律纠纷返还规制成为了研究的焦点。
一、彩礼法规的现状我国现有的法规对彩礼的规制非常少,大多数城市和地区都没有对彩礼支付及其返还做出任何明确规定。
但是,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发布了《关于审理涉及婚礼彩礼返还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该解释对彩礼问题进行了一定的规范和明确。
二、彩礼案例1、某县农村彩礼纠纷案甲方家庭花费了约12万元为女儿买彩礼和筹备婚礼;儿子和媳妇婚后不到一年就离婚了。
甲方希望将已经给出的彩礼款退回,但是乙方不同意。
法院审理认为,本案中甲方对彩礼的支付并非自愿的,因此应当返还。
根据最高法院《解释》的规定,对非自愿支付、不当得利的彩礼应当返还,依法维护受害方的合法权益。
2、某市城市彩礼纠纷案甲方向乙方家庭支付了50万元彩礼,但由于婚姻矛盾,双方离婚。
离婚后,甲方向乙方索要彩礼的返还,但是乙方不同意。
法院审理认为,本案中甲方向乙方支付的彩礼是合法的、自愿的,所以不应当返还。
根据《解释》的规定,如果彩礼没有任何的不当得利行为,则无法要求返还。
3、某省城市彩礼纠纷案甲方向乙方家庭支付了60万元的彩礼,但是由于婚姻矛盾,双方离婚。
离婚后,甲方向乙方支付10万元作为遣散费,同时也要求乙方将支付的彩礼全部返还。
法院审理认为,甲方支付的遣散费并没有违反法律法规,但是彩礼的支付与是否有条件关联无关,因此甲方无权要求返还全部彩礼。
根据《解释》的规定,彩礼与离婚原因无关,因此不应作为离婚赔偿的组成部分。
三、结论彩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在现代社会中,彩礼问题成为了婚姻相关争议案件的一个主要标志。
根据最高法院的《解释》,法院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对彩礼的返还进行规制和处理。
婚约解除后的彩礼返还问题
婚约解除后的彩礼返还问题随着当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婚姻已经不再是一生一世的事情,很多人选择了解除婚约,但是这时候又牵涉到了一个问题:彩礼返还。
彩礼是一个传统习俗,很多地方都有这种风俗。
但是现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也会导致彩礼返还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彩礼代表了男方对女方的爱和尊重,也是家庭间的一种交换,相当于男方娶媳妇的礼金。
因此,这个问题很容易引发争议。
下面将针对婚约解除后的彩礼返还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组案例:2018年,浙江一对男女在结婚前缴纳了50万的彩礼,因为某些原因,在结婚前解除了婚约,男方要求彩礼返还,但是女方拒绝了。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法律上不规定婚约解除后必须彩礼返还,但是因为彩礼的社会意义较为重要,女方最终选择了返还彩礼。
但是这只是个案,现实中还有很多男方因为金钱纠纷而要求彩礼返还的情况。
其次,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案例:2019年,福建一对男女结婚后不久,男方要求离婚。
因为女方家庭背景较好,男方曾经向女方家庭发起了勒索威胁。
在离婚后,女方要求男方归还彩礼,但是男方和女方的家人都拒绝了。
当最终法院介入,判决男方需要将彩礼返还给女方,但是这个过程真的相当煎熬,很需要耐心。
最后,还有一个比较极端的案例:2019年,安徽一对男女在结婚前缴纳了100万元的彩礼,但是在结婚前解除了婚约,男方要求返还彩礼,但是女方发现男方是故意解除婚约的,因此拒绝归还彩礼。
这时候男方准备了7把水果刀,想要迫使女方归还彩礼,警方及时化解了此次纠纷。
综上所述,婚约解除后的彩礼返还是一个涉及到伦理、传统和法律等多重因素的问题,虽然在现行法律中没有统一的规定,但是在社会风气中,女方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
在这个过程中,有必要吸取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避免因金钱问题引发更大的纷争和伤害。
其实,作为彩礼这一传统习俗的基础,它原本的意义是表达男方对女方的真挚爱意和尊重,而不应该成为交易的工具和利益的侵占。
婚约财产纠纷彩礼返还原则和标准
婚约财产纠纷彩礼返还原则和标准
婚约财产纠纷彩礼返还原则和标准婚约财产纠纷的彩礼返还原则和标准是指当双方发生婚约财产纠纷时,彩礼的返还原则和标准。
一般来说,婚约财产纠纷中彩礼返还的原则和标准有以下几点:一是原则上,彩礼返还受到法律保护,双方签订的合同有效,彩礼返还的原则是按照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条款执行。
二是标准上,彩礼返还应当遵守彩礼归还原则,彩礼归还原则是指双方当事人依照合同规定,双方约定的彩礼以原物归还,如果原物无法归还,应以合理的方式替代归还,以消除彩礼的损害。
三是成本上,彩礼返还应当按照双方约定的成本归还,也就是说,当双方发生婚约财产纠纷时,双方应按照双方约定的成本进行彩礼返还。
四是原则上,彩礼返还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当双方发生婚约财产纠纷时,彩礼返还的原则和标准应当遵守双方签订的合同中的规定,如果双方没有签订合同,应当依照关于婚约财产纠纷的法律规定,按照彩礼的实际价值归还。
总之,婚约财产纠纷的彩礼返还原则和标准是指双方发生婚约财产纠纷时,双方彩礼的返还原则和标准,应当遵守双方
签订的合同规定,按照双方约定的成本归还,原物归还,如果原物无法归还,应以合理的方式替代归还,以消除彩礼的损害。
彩礼返还之案例分析
彩礼返还之案例分析【裁判要旨】在民间⽣活中,彩礼是订婚中的必要程序,也是结婚中为了充当门⾯的重要程序。
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许多订婚之后,婚未结成或只举办了结婚仪式但未领结婚证就⽣活在⼀起,⽽没有得到法律上的认可。
他们最终在分⼿时刻产⽣了彩礼的返还问题,根据法律的规定,婚姻得不到法律的认可,彩礼应当全部返还。
在司法具体操作中,如果彩礼全部返还,则会引起民意的反感,司法失去民意,因此在实践中往往根据法官的理性思维,从民间习俗中找到公平,判决彩礼只是部分返还。
另外,关于民间举办的出嫁⼥结婚典礼所花费⽤,没有相关证明的话,从常理和习俗⾓度上来说,应推测是男⽅⽀付,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常理。
【案情概要】被告孙*明与被告陈*玲系夫妻关系,被告孙*娟系⼆⼈⼥⼉。
原告鲁-亮与被告孙*娟经⼈介绍相识,于2008年12⽉16⽇订婚,订婚当⽇原告母亲给付三被告彩礼4万元,由被告陈*玲接收,2009年2⽉22⽇原告与被告孙*娟举⾏结婚仪式,但并未在民政局登记结婚。
⼆⼈共同⽣活5个多⽉,2009年8⽉被告孙*娟离开原告家,回到其⽗母家居住,⼆⼈已解除同居关系。
现原告以⽆法与被告孙*娟共同⽣活,已经分⼿为由诉⾄法院,要求三被告返还彩礼4万元,并承担本案的诉讼费。
在诉讼中,原告鲁*诉称:原告与被告孙*娟于2009年订婚,原告给付三被告彩礼4万元,由被告陈*玲收受,但由于双⽅订婚后交往过程中发现彼此⽆法沟通,所以分⼿。
分⼿后原告多次找到三被告要求返还彩礼,但三被告均予以拒绝,故原告诉⾄法院,要求三被告返还原告彩礼4万元并承担案件受理费。
原告当庭提交谈话录⾳⼀份,证明被告孙*娟离家出⾛,陈*玲收到原告的彩礼4万元,被告孙*娟对证据的真实性有异议,认为该证据不能证实其离家出⾛,该录⾳中也不是被告陈*玲的声⾳,但没有提出相关证据予以反驳。
被告孙*娟、孙*明、陈*玲辩称:我⽅没有收彩礼;原告与孙*娟已经登记结婚并举⾏婚礼,原告和孙*娟不在⼀起⽣活是由原告的原因导致的,也是暂时不能共同⽣活,原告8⽉中旬回到其⽗母家中。
彩礼返还法律问题研究
彩礼返还法律问题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传统观念也在慢慢的发生着改变。
尤其是在婚姻问题上,随着现代人的理念越来越开放,婚姻法律也越来越注重保障婚姻双方的利益和权益。
其中,彩礼返还问题是一个需要引起我们关注的法律问题。
彩礼返还问题中的法律关系,主要是针对“买卖婚姻”行为的规范。
要明确一点的是,彩礼是用来体现家庭慈母爱女儿的一种传统习俗,但如果成为了“买卖婚姻”的工具,那么就会让婚姻关系变得非常不健康。
因此,彩礼返还是既受到我国婚姻法的规定,也受到我国刑法的监管。
在法律实践中,不少没有得到彩礼返还的受害人都在法庭上提出了起诉。
下面我们将列举三个案例来说明彩礼返还问题的法律制度。
1、案例一:王某某因拒不退还彩礼嫌疑被刑事拘留。
据了解,王某某在婚后不久,就经常在家中施行暴力,而她的婆家却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制止。
后来王某某因患上了严重精神疾病,在治疗期间王某某的丈夫提出离婚,并要求彩礼返还。
但王某某的婆家拒不退还,因此被当地公安机关以涉嫌故意伤害罪逮捕。
2、案例二:陈某某和某女子私奔,彩礼返还成了难题。
陈某某和某女子在没有得到父母的同意下私奔到了外地,但两人的关系并没有得到父母的认可。
当婚姻出现问题时,陈某某的妻子要求进行离婚,并要求彩礼返还。
但陈某某的父母却认为他们的女儿私奔,应该没有得到彩礼返还的权利。
最后,法院判决陈某某的妻子有权要求彩礼返还。
3、案例三:小李没有得到彩礼返还,选择拆房子索赔。
在这个案件中,小李在婚后6个月要求离婚,并要求彩礼返还。
但丈夫拒绝彩礼返还,小李因此撤回了离婚申请。
后来,小李又因为维权不当拆掉了婆家的房子,丈夫因此提出民事诉讼。
最终,法院判决丈夫应该彩礼返还,但由于小李拆房子的行为不当,责令其赔偿。
可以看出,彩礼返还问题不仅涉及到婚姻法律关系,也涉及到了刑法的规定。
总的来说,在彩礼返还问题上,我们的法律制度在不断完善和健全,针对暴力婚姻等因素对受害人的保护,也日益重视。
返还彩礼纠纷答辩状
返还彩礼纠纷答辩状尊敬的法庭:我是被告方的代理人,特此呈交我方的答辩状,就涉及的返还彩礼纠纷问题进行陈述和辩护。
我方坚信,根据法律和事实,我们对原告的指控毫无依据,请求法庭做出公正的判决。
一、案件回顾起诉书中原告声称,被告方应返还彩礼金额,并承担其他赔偿责任。
然而,在此案中,我们认为原告方的指控是不成立的。
因此,我们提供以下答辩来支持我们的观点。
二、关于彩礼的性质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彩礼的本质和目的。
彩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一种传统习俗,用于表示双方家庭的喜庆和祝福。
彩礼并非财产交易,而是一种礼尚往来的文化传统。
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原告方在婚前与被告方之间有任何约定,即返还彩礼的义务存在。
因此,彩礼支付是基于传统习俗,没有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具体约定。
三、自愿性和彩礼金额彩礼支付必须是基于当事人自愿的原则。
在本案中,被告方支付彩礼完全是自愿行为,双方对此没有任何异议。
双方家庭都自愿参与彩礼支付,没有违背意愿的情况。
彩礼金额应根据双方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进行协商确定。
在本案中,被告方支付的彩礼金额是在充分协商和了解双方经济能力的基础上确定的。
原告方没有提供任何证据证明彩礼金额不合适或存在任何欺诈行为。
四、原告恶意指控和不实陈述我们还要指出,原告方在起诉书中没有提供充分的证据来支持他们的指控。
原告方的指控基于主观推测和不实陈述,并没有提供可信的证据来证明被告方存在任何欺诈行为。
在彩礼支付后,原告方并未提出要求返还的请求,在此之前双方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婚姻关系。
只有在双方感情破裂后,原告方才提出返还彩礼的要求。
这显然是出于恶意和报复心态,而非返还合理彩礼的要求。
五、请求法庭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基于上述陈述,我们请求法庭做出以下判决:1. 驳回原告方要求返还彩礼的请求,因为彩礼支付是基于自愿且无违约行为的传统习俗;2. 驳回原告方关于其他赔偿责任的要求,因为原告方并未提供充分证据证明被告方存在违约行为;3. 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护我方免于不当指控的伤害。
不返还彩礼答辩状
不返还彩礼答辩状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是来自XX学院的XX。
首先,我想借此机会向各位评委老师们表达我最诚挚的谢意,感谢您们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来参与我们的答辩,给予我们指导和宝贵的建议。
今天,我所要探讨的话题是彩礼返还的问题。
彩礼返还对于维护社会风气、保证家庭和睦,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彩礼返还的问题却常常引发了许多争议和纠纷,这主要源于各种社会因素和个人利益的冲突。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为什么彩礼返还与社会风气的维护息息相关。
彩礼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直被视为一种嫁妆,是妇女嫁入新家的标志。
然而,在现实中,彩礼的金额却日益攀升,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商业交易。
这种商业化的彩礼观念,不仅导致了返还困难的问题,还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例如,有的男方家庭因为负担不起高昂的彩礼而迟迟不答应婚事,从而给女方家庭带来了很多精神上的困扰。
在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诱发家庭纠纷和离婚。
因此,返还彩礼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维护家庭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次,让我们聚焦于个人利益的冲突。
在返还彩礼问题上,个人的利益往往与道德和法律观念发生冲突。
例如,女方家庭认为给予了婚礼仪式中的彩礼,男方家庭应该按照约定返还。
但在某些情况下,男方家庭却可能以各种理由推脱、拖延不返还,甚至索要更多的彩礼。
这种拖延不返还的行为不仅损害了女方家庭的利益,也违背了诚信原则。
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明确规定彩礼的返还义务,并建立相关的法律制度和监督机制。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在返还彩礼问题上,我们不能简单将其归结为男方家庭的责任。
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其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
政府、社会组织、媒体等各方应该联手合作,从法律、宣传、教育等多个方面入手,共同倡导返还彩礼的重要性,增强公众的意识和责任感,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
在此,我强烈呼吁相关部门能加强对彩礼返还的法律规定,鼓励各方签订明确的婚姻合同,并建立一套完善的返还彩礼机制,以保障婚姻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
返还彩礼的案例
返还彩礼的案例返还彩礼的案例背景介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结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仪式。
为了使婚礼更加隆重,许多人会送彩礼给新人。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会利用这种传统文化来谋取私利,通过收取高额的彩礼来获取不义之财。
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社会道德和法律法规,也损害了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
因此,在一些地方出现了返还彩礼的现象。
案例描述某市一名男子小张与女友小李恋爱多年,准备结婚。
在准备婚礼时,小张的父母要求小李家必须给出100万元的彩礼才能同意结婚。
小李家虽然条件不错,但也觉得这个数目过于高昂。
最终经过协商,双方同意将彩礼降至50万元,并签订了相关协议。
然而,在婚后不久,小张的父母开始频繁向小李家索要钱财,并以各种理由拖延支付彩礼。
同时,他们还对小李进行言语攻击和威胁,使小李感到非常痛苦和委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小张和小李决定向当地政府求助。
政府工作人员经过调查后认为,小张的父母的行为涉嫌违法,并建议他们返还已经收取的彩礼。
在政府工作人员的协调下,双方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小张的父母将已经收取的50万元彩礼全部返还给小李家,并签订了相关协议保证不再向对方索要钱财。
同时,政府工作人员还对此事进行了公开曝光,并呼吁广大市民不要盲目追求彩礼和铺张浪费。
案例分析1. 彩礼习俗应当遵循合理、公正、透明的原则。
在婚姻中,彩礼是一种传统文化习俗,但并不应该成为谋取私利、压榨他人的手段。
因此,在处理类似案件时,应当遵循合理、公正、透明的原则,保护消费者权益,防止出现不正当竞争行为。
2. 政府应当加强监管和引导。
政府在处理类似案件时,不仅需要维护公平正义,还需要加强对彩礼习俗的监管和引导。
政府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和文化素质,减少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
3. 社会应当共同参与维护公平正义。
除了政府的监管和引导外,社会各界也应当共同参与维护公平正义。
例如,在处理类似案件时,媒体可以进行曝光报道,引起公众关注;社会组织可以发挥作用,协助政府解决问题;普通市民也可以通过举报等方式参与其中。
彩礼案件经验总结报告
彩礼案件经验总结报告彩礼案件是指在婚姻登记过程中,新娘方提出了一系列的经济要求,即彩礼,而新郎方则被迫支付高昂的彩礼。
这种情况在我国农村地区较为常见,也常常引发社会争议。
以下是我在彩礼案件中的经验总结报告。
首先,需要明确彩礼是一种不符合法律规定的附加费用,不应该成为婚姻登记的必要条件。
婚姻登记是法律行为,应当遵循法律的规定,而不应被个人意愿所左右。
对于新郎方来说,应当有明确的法律意识,不被他人的要求所动摇。
其次,彩礼案件多是由于双方家庭经济差距较大所引发的。
因此,家庭的经济状况是预防彩礼案件发生的重要因素。
在农村地区,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男方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往往需支付较高的彩礼。
因此,家庭应该培养理性消费观念,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合理安排彩礼。
再次,法律意识的提高至关重要。
无论是双方家庭还是当事人本身,都需要了解彩礼案件的法律规定。
在案件发生之前,当事人应当咨询相关法律专业人士,了解自己的法律权益。
在案件发生后,当事人应当与律师进行沟通,寻求法律援助。
此外,彩礼案件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
当事人应当将案件信息及时反映给媒体、律师等相关人士,争取公正的待遇。
同时,公众对于彩礼案件的关注也可以推动相关部门出台更严格的法律法规,以保护受到侵害的当事人权益。
最后,彩礼案件的处理需要坚持法律的原则和精神。
法律对于彩礼案件的界定非常明确,要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处理原则,对于涉及诈骗、威胁、敲诈等行为要依法严惩。
综上所述,彩礼案件是一种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需要引起社会的重视。
作为当事人,需要提高法律意识,了解自身的法律权益。
同时,公众对于彩礼案件应该有更多的关注,以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改进,保护受到侵害的当事人权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彩礼返还案中的难点和疑点
【评析】
我国婚姻法虽然没有规定彩礼,但彩礼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关于彩礼发生纠纷应当如何处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下称《婚姻法解释(二)》)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司法实践中,解决彩礼纠纷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彩礼的性质。
这种以结婚为目的、婚前给付彩礼的行为,到底是一种什么性质?理论界和实务界一直存在争议,无法达成共识。
笔者认为,彩礼具有目的性、现实性和无奈性。
彩礼的目的性是指给付彩礼的结果是以男方达到结婚的目的,未达结婚目的的,彩礼应当返还;已达结婚目的的,原则上不返还。
彩礼的现实性是指广大农村要求与给付彩礼的现象比比皆是,非常普遍。
彩礼的无奈性是指彩礼的给付往往迫于当地行情及社会压力而不得不给。
完全自愿给付且无任何附加条件的属于一般赠与行为。
2、解决彩礼纠纷时应遵循的原则。
决定彩礼是否返还,
以当事人是否缔结婚姻关系为主要判断依据。
给付彩礼后未缔结婚姻关系的,原则上应返还彩礼;如果已结婚的,则彩礼不予返还(一些特殊情形除外);问题是按照习俗举办了结婚仪式且已同居但没有领取结婚证书的,解除同居时彩礼是否返还?
审判实务中存在:
(1)、案由定性存在的问题
对于按照习俗举办了结婚仪式但没有领取结婚证书的,各地法院做法不一,有的定性为婚约财产纠纷,有的定为不当得利纠纷,还有的法院抛开了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民事案件案由规定(试行)》(以下简称《案由规定》)的束缚,将案由定为同居期间财产纠纷。
在审判工作中,案由决定案件的定性,而定性不同,则在适用法律、返还依据等方面都会有所差别,所以确定正确的案由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笔者认为,定性为婚约财产纠纷的,是完全按照《案由规定》和《解释(二)》第十条的规定,采取对号入座的方法来处理的,因为在婚姻家庭纠纷案由里,只有婚约财产纠纷这一个案由可以适用于男女双方之间婚前阶段的纠纷。
而定性为不当得利纠纷的,则是考虑到了单纯的解除婚约与已经同居生活这两种事实状态的区别,审理中一概以婚约财产纠纷来处理有所不妥,所以跳出婚姻家庭纠纷案由的限制,侧重于财产关系纠纷来考虑案由。
至于将案由定为同居期间财产纠纷,有文章指责说这是个别法院
的一大创举,超出了《案由规定》的限制,没有法律依据。
但笔者认为,某法院创立的这一案由非常符合这类案件的客观状态,准确反映了这类案件的法律特征,可以为公正审理这类案件创造条件。
这类案件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既不同于解除婚约状态下的返还彩礼,也不同于普通的不当得利,它是一种具有人身关系因素的财产纠纷,所以不应机械地归类,而应当允许设立一个符合实际的案由。
(2)、返还项目的认定
在审判实践中存在着一种倾向,即不分时间、不论性质、不讲责任,只要是原告婚前给付女方的钱物,便一概认定为彩礼而判决被告返还。
其实,彩礼是男女双方结婚之前,由男方家庭送给女方的一份礼品或财产,彩礼赠送的方式一般按当地习惯做法进行,有一定的程序和方式,一般要择日、摆酒,且必须有媒人参与,但双方对该笔钱物属于彩礼则不一定要求言明,往往有共同的默契。
所以,并不是结婚之前男方所给的任何财物都是彩礼,在实践中对于男方或其近亲属为取悦对方所为的赠与、男方为表露情感所为的赠与、双方在共同消费中由男方支付的费用、男方及其近亲属与女方礼节性交往时的赠与等等,均不应认定为彩礼。
如在我们此地,男女双方首次见面时男方给女方的亲戚买的衣服、所谓的“改口费”、结婚时男方给女方的晚辈或女方的弟妹端灯费等,不宜认定为彩礼。
对于金额较大、必备的项目如见面礼(相门头)、过红、上车礼、
下车礼等可以认定为彩礼。
(3)、返还数量的认定
按照现行的彩礼返还规则,只要属于解释的三种情形,女方所收的彩礼就在返还之列,但这个规则其实是与现实的风俗习惯相悖的。
按民间通常的做法,如果是因为男方的过错导致婚约解除,或由男方主动提出解除婚约,女方一般不予返还或者部分返还彩礼,如果是女方的原因提出解约,则女方全额返还,实际上这种民间规则也得到了当事人的习惯性认可,而解释的出台则打乱了这一习惯。
现实中,有很多彩礼返还案件,女方并无过错,有的确属男方始乱终弃,见异思迁,但男方也理直气壮要求依法返还彩礼,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法律的公平精神相悖,不能体现法律保护妇女,保护弱者的基本原则。
再有就是人格尊严的问题,虽然说男女平等地享有人格尊严,但是在彩礼返还案件中,我们接触到的更多的是女方名誉受损的情况,而返还规则也没有涉及关于精神损失层面的问题,事实上女方也很难通过其他途径得到补偿。
目前的中国社会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是一个传统文化烙印很深的社会,各种民风、民俗、乡规、民约相互交织,民间朴素的思维方式常与法治的价值取向不相统一。
如果只是让法官手拿法律的利器,简单地用法律解释去处理彩礼问题,就会脱离社会,远离民众,为办案而办案,这样无疑会使得司法权得不到民众的理解与支持。
审判实务中一定要考虑双方同居的时间长短,女方在男方
家付出的劳动多少,所接收的彩礼是否已用于共同生活支出等情况来考虑,然后作出全部或部分支持或者不予支持的结论。
如果同居后女方怀孕或者流产的,应当考虑女方利益少还或不予返还。
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司法公正,才能合理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4)、嫁妆返还问题
嫁妆就是我们俗称的“陪嫁”,是指结婚时女方或者其亲属送给女儿,女儿带给婆家的钱财和物品的总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独生子女的出现,陪嫁的财物价值也随着彩礼的价值越来越大,有房屋、汽车、贵重首饰等。
随着嫁妆价值的增加,离婚时因嫁妆返还的纠纷也越来越多。
既然法律给予给付彩礼的人以返还请求权,从利益平衡的角度是否也应给予给付嫁妆的女方以返还请求权?
一般认为,嫁妆是女方的婚前财产,是女方父母和其本人为将来更好地生活而购置的物品。
根据《婚姻法》的规定应属于个人财产,离婚时应归女方个人所有,因此不存在争议问题。
既然未办理结婚登记而允许彩礼返还,未办理结婚登记而同居时也应当允许嫁妆返还。
因嫁妆多为消耗物,在因消耗而无法返还时,应当在返还的彩礼之中抵消。
3、对于彩礼的给付、接受主体应当作宽泛解释。
实践中,给付彩礼并不单纯的是男女双方之间的事情,常常涉及到两个家庭之间的往来。
对于彩礼的给付人和接受人应作广义的理
解,不能仅仅局限于准备缔结婚姻关系的男女本人,应包括各自的亲属。
现实生活中,彩礼往往是给付了女方的娘家,真正用于男女结婚的是一部分;许多时候,彩礼是全家用共同财产给付的,甚至是全家共同举债所为。
考虑到这些具体的情况,如果将给付人的主体和收受人的主体都作限制性解释的话,不利于这类纠纷的妥善解决。
在实践中,诉讼主体的确定应区分以下情形:(1)、彩礼的给付、接受,只发生在准备缔结婚姻关系的男女本人之间,给付人给付的是自己个人财产,接受人接受的彩礼未用于家庭生活消费,彩礼成为了接受人的个人财产,诉讼主体可列男女本人;(2)、彩礼的给付、接受发生在准备缔结婚姻关系的男女之间,或发生在双方父母、其他家庭成员之间,但给付的是家庭共同财产,接受彩礼是以家庭方式出现的,诉讼主体可列包括男女本人和双方的家庭成员。
4、彩礼案件的证明标准问题。
关于彩礼纠纷案件的证明标准,应当明确遵循高度概然性原则,即只要当事人所举证据足以让法官对案件的法律真实产生高度信任,并能排除其它合理怀疑,那么就可认定该法律事实达到客观真实。
赠送彩礼与一般的民事行为有所不同,赠与方不可能要求对方出具收条等书面手续,以表明其已收到彩礼。
婚约财物的给付一般有三种证据予以证明,即当事人陈述(含被告自认)、媒人证言、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
其中,媒人证言是最常见、当事人利用最普遍的一种证据。
从法理上分析,媒人证言是证人证言,是媒
人就其所亲身经历和感知的事实所作的陈述,属原始证据,就处理此类纠纷起着重要作用,但实践中,当事人举证比较困难,一般只能提供证人证言,且多为亲友证言,通常证明力较弱,有许多彩礼案件的证人不愿出庭作证,有的即使出庭作证,也不能保证会做到客观中立,这些都会直接导致当事人对案件处理的不满,给法官的调解工作带来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