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合集下载

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沉降观测方案一、编制依据1)《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 J1147-2011;2)《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J962-2009;3)《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4)《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 J961-2009;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兰州-乌鲁木齐第二双线LX-LZSN-1标段路基工程。

三、测量依据1、设计图纸;2、设计院交桩成果;3、铁一院已评估的CPI、CPII复测成果及加密点测量成果。

四、观测目的和范围1、观测目的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保证工程按预期目标顺利进行,必须对路基进行沉降观测,以便充分了解路基的沉降值,沉降变化趋势和稳定情况,从而控制软土填土速率。

在实际填筑中应严密监视各种埋设仪器的观测指标,及时进行综合分析而定。

根据沉降量资料分析确定规定日期后沉降是否满足要求。

2、观测范围DK3+100~DK4+602.16,DK5+701.8~DK6+033.83,DK10+685.83~DK10+875.36段路基。

五、沉降观测网本项目的沉降观测网可采用全线统一的二等水准网,精度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控制,高程采用施工高程控制网系统。

沉降测量点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沉降观测点。

我们以设计院交桩并经过复测合格的CPI、CPII、二等水准点以及按二等水准加密的加密点作为基准点。

基准点应选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

使用时应做稳定性检查与检验,并应以稳定或相对稳定的点位作为测定变形的参考点。

基准点应做好保护工作,一年定期复测一次。

如发现丢桩或桩位有移动现象,应尽快恢复和补测。

沉降观测等级及精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六、沉降观测1.每次观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进行检验校正,并保留检验记录。

2.每次沉降观测时,宜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相同的图形或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2)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3)固定观测人员(4)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观测条件下工作。

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1、编制依据-1-2、工程概况-1-3、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1-4、监测方法及要求-6-5、过渡段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7-6、观测断面和观测点的设置原则-8-7、路基工程沉降评估-11-8、过渡段工程沉降评估-12-9、本施工段沉降观测范围-13-附表-14-路基沉降观测方案1、编制依据(1)《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3)《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4]8号);(4)《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5)《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6)娄底至邵阳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设计文件;(7)铁道部有关规定。

2、工程概况3、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3.1观测断面设置原则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以路基面沉降观测和地基沉降观测为主,根据不同的结构部位、填方高度、地基条件、堆载预压等具体情况来设置沉降变形观测断面。

同时应根据施工过程中掌握的地形、地质变化情况调整或增设观测断面。

观测断面一般按以下原则设置,同时应满足设计文件要求;一般情况下沿线路方向每间距50m设置一个路基面沉降变形观测断面。

软土及松软土和岩溶及采空区地基地段沿线纵向每30m左右一个沉降观测断面;桥路过渡段和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的地段应适当加密地势平坦、地基条件均匀良好、高度小于5m的路堤及路堑可放宽到100m。

3.2观测点设置原则为有利于测点看护,集中观测,统一观测频率,同时应满足设计文件要求;各观测项目数据的综合分析,各部位观测点须设在同一横断面上,偏差不超过土5cm。

沉降监测桩:采用C15混凝土圆桩(直径80mm)。

其中埋设直径16mm钢筋一根,桩长0.8m~l.0m,埋入一定深度,确保稳固和测量的需要。

完成埋设后采用水平仪按二级测量标准测量桩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

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群众服务中心一级主干道工程第二标段路基沉降变形观测专项方案编译:审计:日期:1.项目概述马新成区群众服务中心一级主干道工程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群众服务中心主干道。

该项目的建设将促进和拓展经开区和凯马新城的城市发展空间,对后续城市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凯西新城州群众服务中心一级主干道起于凯斯大道,与凯斯大道左侧90°相交。

路线全长3163.394,主干道标准建设,设计速度60 km/h。

为及时控制路基开挖的沉降和位移,指导路基施工过程,确保工后沉降满足设计要求和路基的稳定性,有效控制路基工程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2.编制依据2.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2.2路基工程施工图设计2.3工程测量规范2.4路基横断面图3.路基沉降变形监测的目的3.1控制和保证路基工序质量,确保工后沉降符合设计要求(一般面积不大于15cm,年沉降速率小于4cm/年,涵背过渡段不大于8cm)。

3.2.通过连续、正确、完整、系统的观测分析,预测沉降趋势,验证和指导施工,正确控制路堤填筑速率,保证路基路面完工时间。

3.3确保路基稳定和施工安全。

4路基沉降变形观测方案4.1观察内容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观测的主要内容有:地基沉降、水平位移和路基沉降观测;涵洞与路堤过渡段的沉降观测。

4.2观测断面的设置4.2.1基础沉降观测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沿公路方向每隔100~200m设置一个观测断面。

路堤填筑施工前,在基面中心线上埋设沉降板,进行第一次观测。

4.2.2路堤水平位移观测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沿公路每隔100~200m 在路堤两侧坡脚外2m和10m处设置水平位移观测桩,在路基填筑前埋设,进行首次观测。

4.2.3路基本体沉降观测填至设计标高后,在基底沉降板埋深段里程对应的基床面顶面,左右设计线外3.2m处设置观测桩,与其他观测桩同步观测。

路堑开挖前,在路堑顶部外5m处设置位移观测桩;平台建成后,在平台中心设置位移观测桩进行位移观测。

路基沉降观测方案说明

路基沉降观测方案说明

路基沉降观测方案说明1.背景介绍路基沉降是指路基土层由于自身重量和外界荷载的作用下,发生的垂直沉降变形。

观测路基沉降的目的是为了及时掌握路基变形的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维修和加固措施,确保路基的安全。

2.观测目的通过观测路基沉降,可以获得以下信息:(1)了解路基的沉降速率和变形趋势,为维修和加固提供依据;(2)判断路基土层的稳定性,评估路基工程的安全性;(3)记录和监测路基沉降的历史数据,为后续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3.观测方法(1)传统方法:使用水准仪、水平仪等测量仪器,在已建立的基准点上进行直接测量,获取沉降点的高程变化。

(2)全站仪法:使用全站仪测量仪器,通过摄像测量和数据处理,获得沉降点的三维坐标变化。

4.观测点选择选择观测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对于重要的交通干线和重大工程,观测点应覆盖整个路段,均匀分布,反映整体情况;(2)对于特殊地质条件或已知存在沉降问题的路段,观测点应密集设置,以便更加准确地监测变形情况;(3)观测点应尽可能选择在路基上的固定建筑物或地物,以确保稳定的基准。

5.现场观测要点(1)观测前应进行周边环境的调查,了解可能影响沉降观测的因素;(2)观测时应照明良好,保证观测点的能见度;(3)观测时应避免触碰设备,以防影响观测结果的准确性;(4)观测过程中应注意记录和标注观测时间、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以便后期数据处理和分析;(5)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处理观测数据,计算分析沉降变形情况,制作观测报告。

6.数据处理和分析对观测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计算路基的平均沉降速率和变形趋势;(2)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观测点之间的差异性和相关性;(3)根据观测数据,生成沉降曲线和变形云图,直观地展示路基的变形情况;(4)将观测数据与设计参数进行比较,评估路基工程的稳定性。

7.观测报告根据观测数据和分析结果,编写观测报告(1)观测目的和方法的介绍;(2)观测点选择和布置方案的说明;(3)观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步骤;(4)观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结果;(5)对路基的沉降情况进行评价和建议;(6)如果需要,还可以提出相应的维修和加固措施建议。

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评估方案编制:复核:审批: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目录一、编制依据 (3)二、观测范围及主要内容 (3)三、沉降观测的组织及设备配备 (14)3.1成立沉降观测专题小组 (14)3.2主要设备配备 (14)四、沉降观测频次 (14)五、技术方案的实施 (15)5.1沉降监测网布设 (15)5.2沉降变形观测方法和基本要求 (16)5.3沉降观测基本要求 (17)六、评估方法和判定标准 (17)七、综合评估与资料整理 (18)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一、编制依据1.1TB10101-99《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1.2《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1.3《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1.4TZ212-2005《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1.5JGJ/T 8-97《建筑变形测量规程》;1.6GB 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1.7GB 12897-9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1.8GB/T 18314-200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二、观测范围及主要内容根据《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规定:沉降观测断面的间距一般不应大于50m,地势乎坦、地基条件均匀良好的路堑、高度小于5m的路堤可放宽到100m;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地段应适当加密。

湘桂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填方的分布范围及设置计划见表1:表1填方的分布范围及设置计划3 / 18总计需要设置651个路基面沉降观测断面。

路基基底沉降观测等级为国家二等水准(工程测量规范中垂直位移监测网二等),沉降观测的观测精度为W±1mm,读数取位至0.01mm,仪器选择满足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使用DS03精度的精密电子水准仪,配套电子水准仪配编码水准尺。

路基两侧边桩位移观测等级为建筑变形测量二级。

沉降观测测点的设置见图1:13 / 18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路肩观测桩路基观测桩路基观测桩三、沉降观测的组织及设备配备3.1成立沉降观测专题小组沉降观测专题小组由12人组成,组长1人,副组长2人。

路基沉降观测实施方案

路基沉降观测实施方案

路基沉降观测实施方案一、前言。

路基沉降观测是公路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能够及时发现路基沉降情况,为工程安全和运营管理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路基沉降观测实施方案对于保障公路工程的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观测目的。

1. 了解路基沉降情况,及时发现路基沉降问题,为工程安全提供数据支持。

2. 为路基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及时调整设计方案,保障工程质量。

3. 为路基维护提供依据,及时采取维护措施,延长路基使用寿命。

三、观测内容。

1. 路基沉降观测点的选择,根据路基工程的特点和重要性,选择代表性观测点进行沉降观测。

2. 观测参数的确定,确定观测参数,包括沉降量、变形速率等,以及观测频次和观测时段。

3. 观测方法的选择,选择合适的观测方法,包括传统测量方法和现代化监测技术的应用。

4. 数据处理和分析,对观测数据进行及时、准确的处理和分析,形成观测报告。

四、观测方案。

1. 观测点的选择,根据路基工程的特点和重要性,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观测点进行沉降观测,覆盖整个路基工程的主要部位。

2. 观测参数的确定,确定沉降量、变形速率等观测参数,并确定观测频次和观测时段,一般情况下,应每季度进行一次沉降观测。

3. 观测方法的选择,采用传统的测量方法和现代化的监测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沉降观测,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数据处理和分析,对观测数据进行及时、准确的处理和分析,形成观测报告,及时发现路基沉降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

五、实施步骤。

1. 观测点的布设,根据路基工程的特点和重要性,确定观测点的位置,并进行布设。

2. 观测参数的测量,按照确定的观测参数和观测频次进行沉降观测,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数据处理和分析,对观测数据进行及时、准确的处理和分析,形成观测报告,及时发现路基沉降问题。

4. 处理建议的提出,根据观测报告的结果,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及时采取维护措施,保障路基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施工方案1. 引言公路路基沉降观测的施工方案对于确保公路的安全运行以及及时发现和处理路基沉降问题非常重要。

本文档将介绍一种可行的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施工方案,以帮助相关人员进行施工操作。

2. 背景信息公路路基沉降是指公路路基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垂直变形,其影响路面平整度、车辆行驶平稳性等。

及时准确地观测并处理路基沉降问题能够保障公路的安全和畅通。

因此,进行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施工是非常必要的。

3. 施工设备和材料为了进行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施工,需要准备以下设备和材料:•测量仪器(如经纬仪、水准仪、测深仪等)•手持电脑或平板电脑•观测点标志杆•钉脚或膨胀螺栓4. 施工流程根据公路的实际情况和施工要求,下面是一种可行的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施工流程:步骤 1: 布置观测点根据公路的需要,在已建成的路基上选择适当的位置布置观测点。

观测点应该在路基的不同位置以及路段上均匀分布。

在每个观测点处使用钉脚或膨胀螺栓固定观测点标志杆。

步骤 2: 观测点标志杆测量使用测量仪器进行观测点标志杆的测量。

测量应包括标志杆的高度、宽度和位置等信息,并记录在手持电脑或平板电脑中。

步骤 3: 建立基准点和控制点根据实际情况,在公路两侧选择适当位置建立基准点和控制点。

基准点应位于稳定的地面上,可以选择钢筋混凝土桩作为基准点固定。

控制点应建立在能够确定水平线的位置上,比如墙体或其他固定的建筑物上。

步骤 4: 线路测量使用经纬仪进行线路测量,记录起点和终点的经纬度坐标,并计算出两点之间的距离和方位角。

将测量结果记录在手持电脑或平板电脑中。

步骤 5: 水准测量使用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测量各观测点的高程。

将测量结果与基准点的高程进行比较,得出各观测点的沉降量。

步骤 6: 深度测量使用测深仪进行深度测量,测量各观测点下方土层的深度。

将测量结果记录在手持电脑或平板电脑中。

步骤 7: 数据处理和分析将观测到的数据导入计算机,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路基、桥梁沉降观测方案

路基、桥梁沉降观测方案

桥梁和路基变形观测实施方案一、沉降观测网沉降观测网可采用全线统一的二等水准网,精度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控制,高程采用施工高程控制网系统。

沉降测量点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沉降观测点。

以设计院交桩并经过复测合格的CPI、CPII二等水准点作为基准点。

基准点应选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

使用时应做稳定性检查与检验,并应以稳定或相对稳定的点位作为测定变形的参考点。

1、工作基点应设在比较稳定的位置。

对观测条件较好或观测项目较少的工程,可不设立工作基点,在基准点上直接测量沉降观测点。

2、沉降观测点应设在能反映沉降特征的变形体上。

二、沉降观测1.每次观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进行检验校正,并保留检验记录。

2.每次沉降观测时,宜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相同的图形或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2)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3)固定观测人员(4)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观测条件下工作。

三、沉降变形监测测量工作基本要求1.水准基点使用时应作稳定性检验,并以稳定或相对稳定的点作为沉降变形的参考点,并应有一定数量稳固可靠的点以资校核。

2.每次观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应进行检验校正,并保留检验记录。

3.每次沉降变形观测时应符合:(1)严格按水准测量规范的要求施测。

首次观测每个往返测均进行两次读数。

(2)参与观测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上岗,并固定观测人员。

(3)为了将观测中的系统误差减到最小,达到提高精度的目的,各次观测应使用同一台仪器和设备,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水平尺,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进行,观测路线必须形成附合或闭合路线,使用固定的工作基点对应沉降变形观测点进行观测。

(4)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且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观测条件下工作。

(5)成像清晰、稳定时再读数。

(6)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要一次完成,中途不中断。

(7)对工作基点的稳定性要定期检核,在雨季前后要联测,检查水准点的标高是否有变动。

(8)数据计算方法和计算用工作基点一致。

路基桥涵工程沉降观测方案

路基桥涵工程沉降观测方案

路基桥涵工程沉降观测方案
的桥涵工程沉降观测方案。

一、简介
桥涵工程沉降观测是在桥涵施工过程中,采用合理的测量技术,以评
估桥涵支撑结构的基础稳定性和降低施工过程中可能的变形,并确定桥涵
工程土体变形状况,以判断施工安全性、质量可靠性与桥涵长期安全使用
的可行性,以供施工管理和施工监测决策参考。

二、观测原理
桥涵沉降观测是对桥涵施工工程中桩基、支墩、桥底及其变形的监测,以抽查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土体及支撑结构的变形情况,及早发现、排
查及预防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变形、局部沉降等问题,并在施工过程中及时
作出治理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性、质量可靠性和桥涵长期安全使用的可
行性。

三、观测要素
1、观测的要素:桥涵沉降观测要素包括桥基侧壁纵向沉降、横向沉降,桩基竖向沉降及其他毗连部件(如桥底板、桩顶、横向纤维板等)的
沉降变形情况。

2、观测方法:通过观测沉降及变形处理方法,包括水准观测、测量杆、水平模拟、沉降环状观测等多种方法,可满足桥涵沉降观测要求。

路基沉降位移观测方案路基沉降观测激光位移测量法

路基沉降位移观测方案路基沉降观测激光位移测量法

路基沉降位移观测方案路基沉降观测激光位移测量法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了我的笔记本上,又是一个忙碌的日子。

今天,我要为大家带来一份详细的“路基沉降位移观测方案路基沉降观测激光位移测量法”。

想到这里,我不禁陷入了回忆,那些年,我在工程一线奋斗的日子。

一、项目背景本项目位于我国某重要的高速公路上,由于地质条件复杂,路基沉降位移观测成为了一个关键环节。

为了保证道路的安全畅通,减少路基沉降对车辆行驶的影响,我们决定采用激光位移测量法进行观测。

二、观测目的1.实时掌握路基沉降位移变化情况,为工程决策提供依据。

2.确保路基沉降在可控范围内,保障道路安全。

三、观测方法1.激光位移测量法:利用激光测距仪,对路基表面进行非接触式测量,实时获取路基沉降位移数据。

2.观测点布置:在路基表面布设一定数量的观测点,形成观测网。

观测点应均匀分布,且避开障碍物。

3.观测周期:根据路基沉降发展趋势,确定观测周期。

初期可加密观测,待沉降稳定后,逐渐延长观测周期。

四、观测步骤1.准备工作:检查激光测距仪、三脚架等设备,确保设备性能良好。

2.设立观测点:在路基表面布设观测点,每个观测点设立一根标尺,用于测量沉降位移。

3.测量沉降位移:将激光测距仪对准观测点,测量距离,记录数据。

4.数据处理:将测量数据导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绘制沉降位移曲线。

5.分析沉降趋势:根据沉降位移曲线,分析路基沉降发展趋势,为工程决策提供依据。

五、观测注意事项1.观测过程中,要确保设备稳定,避免因设备晃动导致数据不准确。

2.观测时要避开阳光直射,以免影响测量精度。

3.观测数据要及时记录,避免因遗漏导致观测结果失真。

4.观测人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六、项目成果1.完成路基沉降位移观测报告,报告内容包括观测数据、沉降趋势分析等。

2.根据观测结果,提出相应的工程措施,确保路基沉降在可控范围内。

3.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提高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质量。

道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道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道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一、执行的标准及规范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2、《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条文说明》(TB10601-2009)二、路基沉降观测断面设置原则1、路基沉降观测断面的设置及观测断面的观测内容根据沉降控制要求、地形地质条件、地基处理方法、路堤高度、堆载预压等,具体情况并结合施工工期确定,同时还需根据施工核对的地质、地形等情况调整或增设。

2、观测断面一般按以下原则设置,同时满足设计文件要求:(1)路基沉降观测断面沿线路方向的间距一般不大于50m;地势平坦、地基条件均匀良好的路堑、高度小于5m的路堤可放宽到100m;过渡段和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地段应适当加密。

(2)一个沉降观测单元(连续路基沉降观测区段为一单元)不少于2个观测断面。

三、路基沉降观测点设置原则1、各部位观测点设在同一横断面上,这样有利于测点看护,便于集中观测,统一观测频率,更重要的是便于各观测项目数据的综合分析。

2、正线路堤地段,一般每100m设一个完整的沉降监测断面,中间50m一个一般的沉降监测断面。

过渡地段监测断面需加密。

一般桥路过渡段,在距台尾5m处各设一个完整的沉降观测断面,1m、20m、30m等处各设一个一般的沉降观测断面;完整的沉降监测断面除按过渡段及距离确定外,还应选择路基较高,或加固较深的断面。

四、观测元器件与埋设技术要求测点及观测元器件的埋设位置按设计图进行,且标设准确、埋设稳定。

观测期间应对观测点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施工机械的碰撞,人为因素的破坏,务必使观测工作能善始善终,取得满意成果。

1、位移观测桩:位移观测桩采用C15钢筋混凝土预制,断面采用15cm×15cm正方形,长度不小于1.5m,并在桩顶预埋半圆形不锈钢耐磨测头。

边桩埋置深度在地表以下不小于 1.4m,桩顶露出地面不大于10cm。

埋置方法采用洛阳铲打入设计深度,将预制边桩放入孔内,桩周以C15混凝土浇筑固定,确保边桩埋置稳定,位移观测桩在一般路基填筑前埋设。

公路工程沉降观测方案

公路工程沉降观测方案

公路工程沉降观测方案一、背景公路工程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公路使用量的增加,公路工程的沉降问题也日益凸显。

沉降会导致路面变形、路基变形、交通安全风险、边坡稳定性降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公路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

因此,对于公路工程的沉降进行观测和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的本观测方案的目的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公路工程的沉降进行监测,及时掌握沉降变化情况,为公路工程的维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 获取公路工程沉降的数据,评估其影响程度;2. 及时发现沉降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3. 为公路工程的维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观测内容本次公路工程沉降观测的内容包括:1. 路面沉降观测:主要通过GPS观测路面的沉降情况,包括不同位置、不同时间的沉降变化;2. 路基变形观测:通过地面测量仪等设备对路基的变形进行监测;3. 边坡变形观测:使用倾斜仪等设备对边坡的变形情况进行监测;4. 环境监测:监测周边环境因素对公路工程沉降的影响,如降雨、气温等。

四、观测方法1. GPS观测方法:选择合适时段进行GPS观测,每个观测点至少进行三次观测,取平均值作为该点的沉降值;2. 地面测量仪观测方法:选择合适时段进行地面测量,选择合适的观测线路和观测点,利用测距仪等设备进行测量;3. 倾斜仪观测方法:选择合适时段进行倾斜仪的观测,每个观测点至少进行三次观测,取平均值作为该点的倾斜值;4. 环境监测方法:监测站点周边设置环境监测设备,定期观测环境因素,并记录相关数据。

五、观测频率1. 路面沉降观测:每季度进行一次观测,共四次;2. 路基变形观测:每月进行一次观测,共十二次;3. 边坡变形观测:每季度进行一次观测,共四次;4. 环境监测:每月进行一次观测,共十二次。

六、数据分析1. 对于GPS观测得到的数据,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计算得到每个观测点的沉降速率;2. 对于地面测量仪和倾斜仪观测得到的数据,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分析得到路基和边坡的变形情况;3. 对于环境监测得到的数据,需要分析环境因素对公路工程沉降的影响,如降雨对路基的影响等。

云桂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云桂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一、目录云桂高铁八标二分部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2)二、工程概况 (2)三、工作依据 (2)四、路基沉降观测内容 (2)(一)路基沉降总体要求 (2)(二)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 (4)(三)沉降变形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及建网方式 (4)1.垂直位移监测网 (4)2.水平位移监测网 (5)(四)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 (6)(五)沉降变形监测测量工作基本要求 (6)(六)沉降变形监测观测具体要求 (7)五、路基沉降变形观测 (8)(一)路基沉降控制标准 (8)(二)一般规定 (9)(三)路基地段沉降观测技术要求 (9)1.沉降观测内容 (9)2.沉降观测断面和观测点的设置 (9)3.观测元件埋设说明 (10)4.观测方法、精度与要求 (11)5.观测频次 (12)6.沉降观测要求 (12)7.元件保护要求 (13)(四)资料整理要求 (13)六、高填方路基专项方案 (14)(一)工程概述: (14)(二)工作依据: (14)(三)监测范围 (15)(四)现场监测主要内容与目的 (15)(五)现场监测方法与仪器埋设 (15)1.上压力盒的选择与埋设 (15)2.孔隙水压计的选择与埋设 (16)3.测斜管布置与埋设 (16)4.沉降板布置与安装 (16)5.磁环沉降管布置与埋设 (17)(六)监测原件数量表 (17)七、附表 (18)(一)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准备工作检查记录表 (18)(二)工程沉降变形观测结果评估验收记录表 (20)(三)电子水准测量记录手簿 (21)(四)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沉降观测桩) (22)(五)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沉降板) (23)云桂高铁八标二分部路基沉降观测方案二、工程概况云桂铁路,作为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干线铁路的云桂铁路,成为云南省境内里程最长、标准最高、覆盖区县最多、投资规模最大的铁路项目。

自昆明南新客站向东经红河、文山、百色至南宁站,正线全长710公里,其中云南境内434公里,广西段276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小时,该项目由铁道部、云南省、广西区合资建设。

路基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实施方案

路基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实施方案

路基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实施方案一、引言路基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是对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或运营过程中路基沉降、变形等问题进行监测和评估的重要手段,能够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为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针对路基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1.沉降观测点布设根据实际工程情况,确定沉降观测点的布设位置。

通常情况下,观测点要覆盖整个路基范围,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位置进行观测。

观测点要均匀分布,覆盖各种地质条件和工程环境。

2.观测点标志设置在观测点处设置具有固定位置的标志物,如地脚螺栓等,确保观测点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

标志物要固定可靠,不受外力影响。

3.观测设备选择根据观测需要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沉降观测设备。

常用的观测设备有测水管、水准仪、全站仪等。

在选择设备时要考虑设备的测量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并进行校准和养护。

4.观测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观测方法。

常用的观测方法有静态观测、动态观测、连续观测等。

观测方法要与设备配套,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观测频率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和监测的需要,确定观测的频率。

通常情况下,初期观测频率要高,随着工程的进行,观测频率可以逐渐降低,但要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1.观测点布设根据实际工程情况,确定变形观测点的布设位置。

观测点要能够反映工程变形的情况,覆盖整个工程范围,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位置进行观测。

2.观测点标志设置在观测点处设置具有固定位置的标志物,确保观测点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

标志物要固定可靠,不受外力影响。

3.观测设备选择根据观测需要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变形观测设备。

常用的观测设备有测距仪、全站仪、测角仪等。

在选择设备时要考虑设备的测量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并进行校准和养护。

4.观测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观测方法。

常用的观测方法有静态观测、动态观测、连续观测等。

观测方法要与设备配套,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观测频率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和监测的需要,确定观测的频率。

路基沉降观测实施方案

路基沉降观测实施方案

路基沉降观测实行方案一、总则根据玉铁施工图纸规定,需进行路基沉降观测及边桩位移观测。

现结合《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和玉铁施工图纸,制定如下方案。

二、精度及频次规定1、路基变形测量精度规定路基变形测量包括路堤、路堑变形测量、滑坡监测和裂缝监测,路基沉降观测控制网旳精度规定及观测点频次规定如下:(1)根据《铁路工程测量规范》旳规定,变形观测等级及精度应符合表2.1旳规定。

表2.1 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规定(2)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可采用三角形网、导线网、GPS 网和视准轴线等形。

当采用视准轴线时,轴线上或轴线两端应设置校核点。

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旳重要技术规定,应符合表2.2 旳规定(3)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旳建立应符合下列规定:a、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应布设成闭合环状或附合水准路线等形式。

b、水准基点应埋设在变形区以外旳基岩或原状土层上,亦可利用稳固旳建筑物、构筑物设置墙上水准点。

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旳重要技术规定应符合表2.3旳规定:(4)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水准观测旳重要技术规定,应符合表2.4旳规定。

(5) 滑坡监测旳精度, 不应超过表2.5 旳规定(6)裂缝监测可采用游标卡尺进行量测,量测应精确至0.1mm。

(7) 沉降观测外业测量按四等水准规定进行测量,测量时读数至0.1毫米,计算高差取位至0.1毫米,沉降量精确到1毫米。

位移观测旳控制原则为边桩水平位移5毫米/天,竖向位移10毫米/天,路基中心沉降板沉降量10毫米/天。

其工后沉降量不能不小于50毫米。

在填筑过程中出现沉降速率不小于以上值时,则规定施工单位停止填筑,同步加大观测频次,观测其沉降量。

若沉降量急剧增长,则需同设计单位联络,对此处地质进行复核。

2、观测频次规定在路堤填筑期间,应每天观测一次(松土及松软土早晚一次),多种原因临时停工期间,前2天每天观测一次,后来每三天观测一次。

施工完毕后,前15天内每3天观测一次,第15-30天每星期观测一次,第30-90天每15天观测一次,后来每月观测一次。

路基沉降观测和控制方案

路基沉降观测和控制方案

路基沉降观测和控制方案一、路基沉降监测剖面的布置1、路基沉降监测断面根据不同的地基条件,不同的结构部位等具体情况设置。

沉降监测断面的间距一般不大于50m,对于地势平坦、地基条件均匀良好、高度小于5m的路堤或路堑可放宽到100m;对于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地段需适当加密。

路堤与不同结构物的连接处需设置沉降监测断面,每个路桥过渡段在距桥头5m、15m、35m处分别设置一个沉降监测断面,每个横向结构物每侧各设置一个监测断面。

2、路堤地段采用Ⅰ、Ⅱ、Ⅲ型监测断面,Ⅱ型断面仅在桥头布置,一般每间隔三个Ⅰ型监测断面设置一个Ⅲ型监测断面。

3、Ⅰ型监测断面包括沉降监测桩和沉降板。

沉降监测桩每断面设置5个,施工完基床底层后,距左、右线中心4.7m处于基床底层顶面埋设2个沉降监测桩,其余3个于基床表层施工完成后布置于双线路基中心及距两侧路肩1m处的基床表层顶面上;沉降板位于路堤中心,基底铺设碎石垫层的地段设于垫层顶面,基底设混凝土板地段置于板顶面,随填土增高而逐渐接高测杆及保护套管。

4、Ⅱ型监测断面包括沉降监测桩和定点式剖面沉降测试压力计。

沉降监测桩每断面设置5个,埋设方法同Ⅰ型监测断面;定点式剖面沉降测试压力计位于路堤中心,基底铺设碎石垫层的地段设于垫层顶面,基底设混凝土板地段置于板顶面。

5、Ⅲ型监测断面包括沉降监测桩、沉降板和剖面管。

沉降监测桩每断面设置3个,布置于双线路基中心及距两侧路肩1m处的基床表层顶面上;沉降板位于路堤中心,底板埋设于基床底层顶面上,随填土增高而逐渐接高测杆及保护套管,横剖面管埋设于路堤基底碎石垫层顶面处。

6、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于横向结构物顶部沿横向结构物的对角线方向铺设剖面沉降管。

横向结构物两侧外边缘各2m处设置一个Ⅰ型监测断面。

7、路堑地段,分别于路基中心、距两侧路肩1m处各设1根沉降监测桩,路基中心设沉降板,底板置于基床底层顶面,观测路基面的沉降。

二、监测方法1、监测方法1.1横剖面沉降监测方法采用横剖仪和水准仪进行横剖面沉降观测。

沉降位移观测专项方案

沉降位移观测专项方案

一、方案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日益增多,其中路基、桥梁、建筑物等结构的安全稳定性备受关注。

为确保工程质量和使用安全,对沉降和位移进行实时监测成为必要手段。

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沉降位移观测专项方案,为工程项目的安全运行提供数据支持。

二、观测目的1. 了解工程结构的沉降和位移情况,为设计、施工、管理及科学研究提供依据。

2. 及时发现工程结构的变形异常,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工程安全。

3. 对比分析沉降和位移数据,为后续工程优化提供参考。

三、观测内容1. 路基沉降观测:- 观测路基中心线、两侧及拐角处的沉降情况。

- 观测路基基底沉降情况,包括填土厚度、压实度等。

2. 桥梁墩台沉降及位移观测:- 观测桥梁墩台顶面沉降和墩台底面沉降。

- 观测墩台水平位移,包括横轴线方向和纵轴线方向。

3. 建筑物沉降观测:- 观测建筑物基础沉降、主体结构沉降及附属结构沉降。

- 观测建筑物倾斜情况。

4. 裂缝观测:- 观测工程结构裂缝的长度、宽度、深度及发展情况。

四、观测方法1. 水准测量法:- 采用精密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测量精度应达到毫米级。

2.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法:- 利用GPS接收机进行静态或动态观测,测量精度应达到厘米级。

3. 全站仪测量法:- 采用全站仪进行角度、距离测量,测量精度应达到毫米级。

4. 裂缝观测:- 采用裂缝测宽仪、裂缝测深仪等仪器进行观测。

五、观测频率1. 路基沉降观测:施工期间每月观测一次,竣工后每季度观测一次。

2. 桥梁墩台沉降及位移观测:施工期间每周观测一次,竣工后每月观测一次。

3. 建筑物沉降观测:施工期间每周观测一次,竣工后每月观测一次。

4. 裂缝观测:施工期间每周观测一次,竣工后每月观测一次。

六、数据处理与分析1. 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绘制沉降、位移曲线图。

2. 分析沉降、位移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3. 对比分析不同观测点的沉降、位移数据,评估工程结构的稳定性。

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一、背景介绍公路路基的沉降观测是为了了解路基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形情况,及时掌握路基的稳定性,以便采取必要的维护和修复措施,确保公路的安全通行。

本文将介绍一种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二、观测目标本观测方案的目标是测量公路路基的沉降情况,包括实际沉降量和沉降速率。

通过观测,可以了解路基的变形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公路的安全通行。

三、观测方法1.观测点的选取为了全面了解公路路基的沉降情况,应该在路基不同位置选取观测点进行观测。

观测点的选取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路基不同部位的使用情况,如高速公路的匝道、桥梁附近等,这些地方的沉降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路基的地质条件,如土质、岩性等,地质条件不同会对路基的变形产生影响。

2.观测仪器的选择为了测量公路路基的沉降情况,应选择合适的观测仪器。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全站仪、水准仪或GPS仪等仪器。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仪器,并确保仪器的精度和稳定性。

3.观测方法的确定公路路基的沉降观测可以采用静态观测法或动态观测法。

静态观测法是在固定的时间间隔内进行观测,通过测量地面标志点的位置变化来计算沉降量和沉降速率。

动态观测法则是通过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振动信号来计算路基的变形情况。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观测方法。

四、观测程序1.建立基准点在观测前,应先建立基准点。

基准点应选择在不会发生沉降的位置,如周围的岩石或土质较硬的地方。

建立基准点可以使用GPS仪器或全站仪等设备测量,确保基准点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定期观测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观测的时间间隔,一般为一年或半年进行一次观测。

在观测过程中,要确保选取的观测点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如施工活动、地质灾害等。

3.数据处理和分析观测数据应及时进行处理和分析。

可以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或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到路基的沉降量和沉降速率等信息,并将结果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判断路基的稳定性。

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1. 简介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是指对铁路路基沉降情况进行定期观测和监测,以保证铁路线路的稳定和安全。

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是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铁路路基沉降而制定的一系列操作指南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观测目的、观测方法、观测频率和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2. 观测目的铁路路基沉降观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监测铁路路基沉降情况,及时发现路基沉降问题;•分析沉降变化规律,评估沉降对铁路线路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指导路基维护和修复工作。

通过铁路路基沉降观测,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路基沉降问题,确保铁路线路的稳定和安全运营。

3. 观测方法铁路路基沉降观测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野外观测:在路基上布设观测点,定期测量观测点的沉降情况。

观测点的选择应考虑路基的主要特征和潜在的沉降风险。

观测点的布设应均匀分布于路基上,覆盖整个路段。

•高精度测量仪器:采用高精度测量仪器对观测点进行测量,以实现对路基沉降的精确观测。

常用的测量仪器包括全站仪、水准仪等。

•数据记录与上传:观测数据应及时记录和上传至中心数据库,以便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4. 观测频率铁路路基沉降观测应定期进行,观测频率主要根据以下几个因素确定:•路基类型:不同类型的路基沉降速率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观测频率。

•路段状况:路段的使用情况和周围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路基的沉降情况,需要根据路段状况进行调整。

•紧急情况:在发生紧急情况(如地震、洪水等)时,需要增加观测频率,及时监测和评估路基的变化情况。

一般情况下,铁路路基沉降观测的频率为每年一次,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调整。

5. 数据处理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数据的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数据整理: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和管理,包括数据的归档、统计和存档等工作。

•数据分析: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沉降速率的计算、沉降趋势的分析等。

•结果评估: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评估路基的沉降情况和对铁路线路的影响,判断是否需要采取修复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泾路东延工程(苏虞张~塘桥北环段)
(K0+235~K4+)
沉降观测




新泾路东延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2年8月
沉降观测实施方案
一、总则:
为掌握路堤在施工期中的变形动态,道路的变形监测工作是评价道路路基处理方式适宜性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该工程项目所处的区域和地质情况,需要客观、科学地了解和掌握路基沉降的原因、搞清填筑材料、填筑高度与路基沉降的关系、路基的沉降规律,为减少或消除路基沉降引起的质量病害和指导路基、路面施工提供依据,保证道路的正常施工与运营。

二、编制依据:
1、新泾路东延工程施工图设计要求;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4-2006;
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三、路基沉降位移观测技术要求:
1、观测断面设置桩号:
K1+200、K1+250、K1+300、K1+745、K1+795、K1+900(河塘)、K3+460、K3+560、K3+640、EK0+060(河塘)、FK0+280(河塘)、K2+054(箱涵) 、K2+407(箱涵) 、K2+924(箱涵) 、K4+020(箱涵) 、K0+594(箱涵),设置沉降板。

以上沉降断面的设定均根据本工程堆载预压段落设置。

本工程堆载预压段落为:
①、K1+180-K1+310、K1+735-K1+960、K3+460-K3+570、
K3+630-K3+700锡十一圩大桥及规划桥两侧高填方段落;
②、EK0+042-EK0+160、FK0+200-FK0+355互通区匝道段;
③、K2+054、K2+407、K2+924、K4+020等4道箱涵,堆载
至河道两侧河岸线外侧各5m;
④、K0+594(8*)箱涵,堆载范围为箱涵加两侧开挖回填
宽度。

以上堆载部位堆载高度。

2、沉降位移观测点布设
本工程路基沉降观测布设根据不同地质情况、不同部位变化情况设置3种断面类型:
(a)断面一:一般堆载预压段,沉降观测板在每个断面设置3处,分别位于路中和两侧路肩位置处;
(b)断面二:堆载预压段且为河塘部位,仅在路基中心布置一个观测沉降板;
(c)断面三:箱涵位置的观测沉降板布置,在箱涵东侧路线中心和路线右侧路肩以及箱涵西侧左路肩这三处,离箱涵边3m台背位置各设置一处沉降观测板进行观测。

另在箱涵顶面西南角和东北角各设置两处观测点,用于直接观测箱涵涵身的沉降情况。

(详见箱涵位置沉降观测点布置平面示意图)
沉降板观测标、工作基点桩在观测期均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还应在标杆上有醒目的警示标志。

3、控制标准为:
由于本工程需要进行观测的是堆载预压段落,且观测顶面一次整体沉降值即工后沉降控制,最终应根据沉降补偿观测值的结果对路基沉降进行补偿修正。

以上路段路基封顶后,堆载预压3个月,按照《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容许工后沉降控制标准:一般路段(河塘)为30cm,涵洞及箱型通道处为20cm,路堤与桥梁毗邻处为10cm。

4、沉降板的埋设及保护:
首先:由于本工程沉降观测直接测工后一次整体沉降,所以沉降板接杆采用一根直接到顶的整体直杆(内直径=的钢管或自来水管) 和400×400×10mm的钢板组成。

连接管长度大于,比预压土方高出20cm左右,能便于观测即可。

直杆底部用三块角钢焊接在沉降钢板上,沉降板埋设在路床顶。

其次:当完成以上道路预压段落的96区施工后,用全站仪放出沉降板埋设的位置,在埋设处挖土坑,深度50cm,然后回填土,用小型夯机夯实。

夯实后要求连接管垂直水平面,不得歪斜。

路基施工完成需要埋设沉降板位置并开始堆载预压,预压高度。

最后:用水准仪测出沉降管的标高,作为该沉降管的初始读数。

管口要求高于填土面,并防止沉降管被偷盗。

在施工过程中其沉降板一米范围内不能用压路机等大型机械碾压,沉降管周围填土要求用小型夯机夯实,以免被压路机
撞坏。

万一不幸撞歪,要及时卸下被撞坏的沉降管,接上新的沉降管,并立即测出标高。

5、沉降稳定后,当路基沉降值大于等于10cm时,利用6%灰土进行路基的沉降补偿;当路基沉降值小于10cm时,利用12%灰土进行路基的沉降补偿;。

四、观测频率要求:
施工期间,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沉降的跟踪观测。

沉降观测频率开始以每周一次;应与稳定的变形速率相适应,堆载预压完成后,开始观测,直至沉降稳定。

观测频率,详见下表:观测阶段观测频次
路基施工完毕第1个月一次/周第2个月一次/10天2个月以后一次/2周
五、沉降观测仪器要求:
1、沉降板观测仪器要求:采用红黑双面尺严格按照三等水准要求施测,往返水准测量精度1㎜∕㎞。

2、使用的所有测量设备与器具必须定期进行检定,以保证测量设备长期处于良好状态。

3、观测沉降要形成附和水准路线。

六、观测点编号:
1、为了全线观测数据的整理归档,现对监测点进行编号
如里程桩号为K1+200,对应其断面测点的命名为1200C1、
1200C2、1200C3从左往右分别为1、2、3。

2、工作基点的编号
工作基点编号则依据现有导线点编号
七、数据整理及上报:
资料整理应采用统一表格,观测数据应保证真实、齐全、详细、规范、符合设计要求;观测数据应书写清晰,不得涂改,参加检测人员必须签名,签署齐全,参加测量人员要固定,原始记录不得涂改,及时做好各项观测结果资料的整理保管与归档,核对无误后及时输入电脑,同时要整理出电子版资料,具体内容为“观测时间—沉降量”关系曲线图,并存档备份。

八、附录:
1、沉降板示意图;
2、沉降板工程量;
3、箱涵位置沉降观测点布置平面示意图。

江苏港通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新泾路东延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二年八月二十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