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第14周集体备课记录表
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四、巩固练习:练习五的1-5题。
作业设计
自己写几个小数,读出来,并说说它们各表示什么。
活动过程
1、由李迪容介绍教学设计。
2、刘晓琴:以两位小数的意义为主要研究对象,向前联系一位小数与整数,往后发展到三位小数和四位小数,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小数概念以及记数方法。
3、黄政新: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教学小数的知识。
2、培养学生的理解空间想象能力。
3、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简要)
一、复习:用分数表示下面的数。
二、教学例1:
1、出示例1:用"角"或"分"作单位,说出下面物品的价钱。
2、教学小数的读法:
3、初步感受两位小数的含义。
4、"试一试"。
三、数形结合,建立小数的概念。
1、出示例2:
2、试一试:
3、练一学年春季)
周礼小学
活动时间
2010-4-18
活动地点
周礼小学会议室
主讲人
李迪容
课例内容
认识小数
参加人员
成晓莲、刘晓琴、
李万俊、黄政新、
汪祖刚等
教材分析
教材以两位小数的意义为主要研究对象,向前联系一位小数与整数,往后发展到三位小数和四位小数,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小数概念以及记数方法。例1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切入,先教学两位小数的读法,再感受两位小数的含义,学生体会两位小数的意义不是很轻松的。而小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部分不同,又是他们初学时感到不习惯的。从有利于教学出发,例题先讲两位小数的读法,再让学生感受到两位小数的含义。例2通过数形结合,建立小数的概念。
四年级第14周数学实践活动方案
四年级第14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内容: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
二、活动目标:
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2.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提出、回答问题,并进行简单的推断和分析。
3.让学生在设计制作图表的过程中,在数据中感受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活动准备:
让学生通过和家长了解情况等途径调查2020年1-5月份水电费情况,收集数据。
四、活动学具:档案夹、铅笔、彩笔、A4纸、橡皮、直尺。
五、活动过程:
1.收集数据:和爸爸妈妈了解家里2020年1-5月份水电费情况。
2.整理数据:用A4纸绘制统计表,复式条形统计图。
3.分析数据:在图表下方写下,你知道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何感想?你可以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4.在家里和父母分享此次活动的感想。
5.回校后,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是如何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何感想?你可以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6.教师小结本次实践活动的情况,注意事项。
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记录表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记录表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记录表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记录表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记录表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记录表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记录表写出必要的计算步骤,进一步掌握有关括号的运算顺序知识。
(二)精心编排计算题组,加强对运算顺序的体验,提高练习效率掌握运算顺序、形成混合运算能力,需要练习。
练习题不是越多越好,应该精心设计安排,以较少的题量获取最大的效益。
值得注意的是,在练习十一和练习十二里,编排了四个计算题组,每组2道或3道混合运算题。
学生一边计算、一边比较同组的题,能够获得关于运算顺序的体验。
练习十一第2题里有两个计算题组:25×30+25×20和25×(30+20);840÷40-400÷40和(840-400)÷40。
同组两道题中,一道没有括号,另一道有括号,使用的运算顺序不同,但最后的得数相同。
在练习运算顺序的同时,渗透了乘法分配律和除法运算性质。
第5题里有两个计算题组:60÷10+120÷60、600÷(10+120÷6)和(600÷10+120)÷6;26+14×70-30、26+14×(70-30)和(26+14)×(70-30)。
同组三道题中,有的没有括号,有的有括号,而且括号的位置不同;有的没有括号,有的有一个括号,有的有两个括号。
因此同组三题的运算顺序不同,最后结果也就不同。
第10题里有四个计算题组:45+25×12和(45+25)×12;20+12+60÷3和20+(12+60)÷3;68+185÷5+32和68+185÷(5+32);800-432÷6×9和800-432÷(6×9)。
同组两道题中,一道没有括号,另一道有括号,要求“(不算出得数)直接在每组中得数大的算式后面的□里画‘’”。
集体备课记录
第18周(1.3)
高一小办公室
期末复习
吴明月、梁权奇、宁英灵、刘泽良
第19周(1.10)
高一小办公室
期末复习
吴明月、梁权奇、宁英灵、刘泽良
第11周(11.15)
高二办公室
导数教学的重难点及课时安排
李晓明、廖建玲
宋遂莲
第12周(11.19)
高二办公室
李晓明、廖建玲
宋遂莲
宋遂莲
第12周(11.22)
高二办公室
李晓明、廖建玲
宋遂莲
第13周(11.26)
高二办公室
李晓明、廖建玲
宋遂莲
廖建玲
第13周(11.29)
高二办公室
李晓明、廖建玲
宋遂莲
第14周(12.3)
廖建玲
第16周(12.20)
高二办公室
吴明月、梁权奇、宁英灵、刘泽良
第17周(12.24)
高二办公室
复数在高考中的主要题型
吴明月、梁权奇、宁英灵、刘泽良
李晓明
第17周(12.27)
高二办公室
复数章节教学的反思与复习安排
吴明月、梁权奇、宁英灵、刘泽良
第18周(12.31)
高一小办公室
吴明月、梁权奇、宁英灵、刘泽良
高二办公室
导数在高考中的主要应用
李晓明、廖建玲
宋莲
李晓明
第14周(12.6)
高二办公室
导数教学过程中的困难点及复习安排
吴明月、梁权奇、宁英灵、刘泽良
第15周(12.10)
高二办公室
李晓明、廖建玲
宋遂莲
宋遂莲
第15周(12.13)
高二办公室
李晓明、廖建玲
宋遂莲
四年级第十四周教案
容里小学数学科四年级上学期学案(59份)主备课人张标审核人关艳娥秋游(第一课时)四年()班:姓名第14 周星期一学习目标:1、通过具体的情境,体验“调商”的过程。
2能正确计算三位除以两位数,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能正确计算三位除以两位数学习过程:一、课前复习1、用竖式计算88÷44 984÷82 368÷92 989÷432、三位数除两位数,我们可以把除数看作来试商。
二、合作学习1、自学课本68页,找出下列数学信息,三年级人,四年级人,五年级人,小客车限乘人,大客车限乘人。
2、三年级学生都坐小客车,需要几辆车?列出算式是。
3、我们可以把除数34看作试商,估计商是。
4、用竖式计算:5、四年级学生都坐小客车,需要几辆车?列出算式是。
6、用竖式计算:三、交流小结进行试商时,如果除数变大,商可能会偏,如果除数变小,商可能会偏,要调商。
四、拓展提高:(竖式计算)492÷63 233÷34 351÷58840÷35 630÷31 961÷19五、知识检测容里小学四年级共283名学生去旅游,每辆车可以坐45人,至少需要多少辆车?秋游(第2课时)四年()班:姓名第14 周星期二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过程:1、完成书本P70练一练。
先独立完成,再评讲。
注意指导学生说出计算的过程。
2、讲评《同步伴读》40页。
国家体育场(第一课时)四年()班:姓名第14 周星期三学习目标:1、通过小组活动,进一步感受万、亿等大数的实际意义。
2、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数据,形象地描述大数。
学习重点: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数据,形象地描述大数。
学习过程:一、课前复习,竖式计算:378÷63 353÷34 351÷58840÷35 930÷31 961÷19二、合作学习1、自主学习课本73页,找出下列信息:国家体育场的占地面积约为,能容纳。
四年级组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完整版
动过程
1、教学中的困惑
1、合作交流时应交流什么内容?
2、“做一做”第2题比较四个数大小,学生会感到困难,如何突破难点?
二、修订意见
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放手让学生探索比较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3、解决措施
1、教学中,应抓住关键环节组织交流,比如,在独立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后,说一说“比较过程和结果”;在交流展示多个比较结果后,说一说“怎样比较大小”等。
活
动过程
1、借助计数器数数,引出新的计数单位,形象揭示“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
2、注意让学生了解“数位”的意义,体会“位值”的含义。
3、使学生初步体会计数单位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作用,引出数位顺序表后,通过说出北京市人口数中一些数字表示的含义体会“位值”的意义。
4、呈现亿以内数位顺序表,介绍“数级”,让学生利用数位顺序表说出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多少,理解“位值”意义。
2、由复习准备-自主尝试、交流-讨论、总结-练习应用,实现学生的知识经验有效迁移和提升。
柞水县城区第一小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四年级办公室
记 录 人
×××
主 持 人
×××
参加人员
四年级全体数学教师
课题内容
教材第13页例7(近似数)
教材简析
例7教学将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数。再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教材先说明近似数的作用,再用拟人的形式,通过太阳与地球的对话,呈现有关太阳、地球的知识。然后结合地球、太阳的直径,介绍如何用“四舍五入”法将非整数求出近似数,再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柞水县城区第一小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小班教案第十四周
小班教案第十四周教案:第十四周教学内容:一、教材章节: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十四周内容二、详细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一、让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二、让学生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一、教学难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二、教学重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一、教具:黑板、粉笔、课件;二、学具:练习本、笔。
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小明有2/3的苹果,小红有1/4的苹果,他们一起吃苹果,还剩多少?二、例题讲解(15分钟)1.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师通过PPT展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例题,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例题:计算1/4 + 3/4 和 1/4 3/4。
2.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师通过PPT展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例题,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例题:计算1/2 + 1/3 和 1/2 1/3。
三、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板书分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程度,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同时,教师可以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更复杂的分数加减法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一、教材章节: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十四周内容二、详细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分数的乘法和除法。
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异分母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一、让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二、让学生掌握异分母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4-15周集体备课教案
2.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1)教师介绍:小军坐在第4列第3行,可以用数对(4,3)表示。
(2)小组交流讨论。
提问:从数对(4,3)中你能读出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交流得出:
①用数对确定位置有规定的书写格式,要将列数与行数写在括号里,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写“,”,把两个数隔开。
小乐从家到学校的路线有许多种画法,可以让学生先在图中画出一条路线,再描出相应的点,最后用数对表示出这些点所在的位置。
三、综合练习
1.第7题。
第(1)题,让学生先说一说每个年级二班信箱的位置,再用数对表示出来。
第(2)题,这道题出现的数对是(△,4),列数用符号表示,不能确定是第几列,只能确定都在第4行,所以王洁是四年级的学生。
2.通过练习,熟练掌握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3.在练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提问:怎样用数对确定位置?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和数对有关的问题。(板书课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上节课我们复习了有关多位数的知识,通过复习大家有哪些收获呢?
2.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复习和数的运算有关的知识。
二、交流共享
1.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1)怎样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分别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分别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备课第十四周备课
二、讲授新课:
(一)火灾事件介绍
师:运用幻灯片展示各种火灾现场图片。
教师总结:“生命如此美丽,又是如此脆弱,爱惜生命提高防火意识”
(二)、默读了解课文大意
想一想哪一段写引起火灾的原因,哪一段写救火的结果
三、师总结自救与逃生方法
1、 自读课文,想一想小杰做了一件什么了不起的大事?
2、想一想并小组讨论:哪一段写引起火灾的原因,哪一段写救火的结果?
3、 默读有关段落,简单地说说起火原因和救火结果。
4、学生针对自己课前的调查进行小组汇报讨论。
5、学生通过观看课件,自主认知和记忆灭火设备,牢记灭火方法。
6、学生表演模拟灭火(制作道具、学生扮演火Fra bibliotek和灭火英雄 )
7、作业
(1)、背诵防火儿歌
板书设计
14、报警应注意的问题
火警电话119 儿童防火歌
自救与逃生
执教教师修改案
课前预习
1、学生课前调查有关生活中火灾发生的原因及造成的危害。
2、让学生通过网络或者书籍查询自救与逃生的方法。
教后反思
教师引导、点拨案
(教师活动)
自主、合作、探究案
(学生活动)
执教教师修改案
一、揭题,解题
1、揭题,齐读
2、火警,119什么意思?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目 标 引 导 案
设计老师
审核人
执教老师
执教时间
课型
新授
序号
学习内容
报警应注意的问题
学习目标
1、让学生了解在火灾面前的正确做法。
2、培养学生热爱学校,冷静沉着的品质。
3、自救与逃生的方法。
重点难点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4周备课
第14周第53课时教学内容:书P114~116教学目标: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使学生能熟练制成折线统计图,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科学预测。
教学过程:一、练习1.完成书中P114的第4小题:A学生先观察体温变化,交流对人体温的了解信息;B对照正常值发现信息C回答书中的5个问题师组织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统计图,然后再回答。
让学生仔细观察,明确横轴数据表示的含义。
2.完成书中P115的第6小题:学生独立完成,师组织学生进行评析、交流,结合环保教育,提高学生的价值发现。
3.完成书中P116练习十九第9小题的问题解答;让学生根据张浩家这几年旅游消费情况的统计表,独立完成折线统计图,同时能从统计中发现问题,并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再次认识统计的作用。
二、实践活动结合书中第7.8题的练习,开展实践活动。
课前参与:1.学生提前根据书中第7.8题的练习的要求,开展调查活动;2.应用书后的练习纸,进行绘制折线统计图。
课中交流:学生分成学习小组交流作品课后延伸:组织学生从统计图中预测信息,提出科学建议,布置在学校走廊上。
三、作业:完成书中P115的第5小题:教学后记:第54——55课时教学内容:小学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试卷教学过程:一、判断题。
1. 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都是锐角,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2. 等边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3. 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4. 在A、B两点间只能画一条线段.5. 从一点出发只能画一条射线.6. 角的两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7. 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8. 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9. 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所以平行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二、单选题1. 任意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几个锐角?正确的是A.1个B.2个C.3个2. 等边三角形必定是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3. 用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两个三角形应是A.完全一样的三角形B.等底等高的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4. 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锐角,这个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三、填空题1. 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_________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______________三角形.2.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3.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4. ()的三角形叫钝角三角形.5.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之和是15米,它的底边是米.6. ()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7. ()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8. 两个底角都是60°的三角形是三角形,又叫三角形.9. 三角形的两个内角之和是85°,这个三角形是.10.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度.11. 线段有()个端点,射线有()个端点,直线()端点.12. 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个钝角,最多有个直角,最多有个锐角.13. 角》角》角》角》角14. 求出下图中各角的度数。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记录表日期:[填写日期]
会议概述
本次集体备课会议旨在讨论小学数学课程相关内容,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促进师资间的交流与合作。
参会人员
- [姓名]:[职务/教资]
- [姓名]:[职务/教资]
- [姓名]:[职务/教资]
(按实际情况填写参会人员名单)
讨论内容
1. 本学期数学教案设计和教材选用建议
2. 数学教学难点与疑惑分享
3. 优秀案例介绍和经验分享
(按实际情况填写讨论内容)
决定事项
1. 下次集体备课时间:[填写时间]
2. 下次备课讲师:[姓名]
3. 配置数学教具:[具体要求]
4. 组织小组研修活动:[活动内容和时间安排] (按实际情况填写决定事项)
其他事项
- 提醒参会人员准备相关教材和教具
- 鼓励参会人员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教学经验- 提醒参会人员确认下次集体备课时间和地点(按实际情况填写其他事项)
下次集体备课
- 日期:[填写日期]
- 地点:[填写地点]
会议记录者:[姓名]
(记录者填写自己的姓名)
---
以上为本次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记录,请参会人员核对并签字确认。
[空行留给参会人员签字]。
四年级数学第14周集体备课记录表
四年级数学第14周集体备课记录表蒿坪镇中心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记录表年级主备人参与教师参与教师教案补充(扩展延伸)四年级周安芳武春艳钟艳邱芳青文成兵课题小数加减法(一)教学目标情感目标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能力目标经历探索位数相同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知识目标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具准备课件学具准备:练习本备课过程集体备课研讨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1、笔算下面各题。
4257+4305 = 8350 —737 =结合上面两道算式,复习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师:计算整数的加减法要注意什么?这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小数,现在来复习跟小数有关的内容。
2.填空。
(1)在小数中,小数点左边是()部分,右边是()部分。
3.化简下面各数。
7.150 =() 3.00 =()0.200 =()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两位小数。
1.2 =() 14 =()这两题都是根据什么来做的?一起告诉我什么是小数的性质?二、自主尝试,探究新知。
1、出示例1(1)尝试笔算6.45+4.29=10.74 6.45-4.29=2.166.45 6.45+ 4.29 - 4.2910.74 2.16(2)师:大家同意这样写竖式吗?比较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异同:计算方法上都是一位对(3)着一位减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小数点,盖住小数点就是大家熟悉的整数减法了。
(4)小结:从这两个算式我们看出小数加减法和整数是相似的,只是要多小数点。
(5)计算:1.25+0.45 4.38-1.28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出现什么了?像这样的情况你知道还可以怎么写吗?根据是什么?(6)小结:当小数加减法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出现0的时候,我们要对结果进行化简,向横式汇报的时候就写最简结果就可以了,这也是我们数学简洁美的一种体现。
第14周数学集体备课
主持人
黎宇清
主备课人
黎宇清
记录上传人
黎宇清
本周教学反Fra bibliotek思目标达成情况
1、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能找出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但练习题型多样且比例题难度大,需引导学生完成,且部份学生难以理解。
2、通过本单元学习,大部分学生学会了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进度完成情况
任务完成情况
检测作业反馈
教学目标
巩固复式统计表相关的基础知识,不仅要学会了解复式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还要学会如何设计复式统计表。
自选
练习册P56
学生意见反馈
成功经验推介
信息收集交流
其它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研
究
学校任务传达
总复习
1、复习位置与方向,结合具体情境,复习八个方向,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能看简单的路线图,描述行走的路线。
2、复习乘除法的计算和相关的解决问题,能熟练计算,并提高正确率和速度;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巩固复式统计表相关的基础知识。
课后作业或课后活动
下周
课时
安
排
1
课题
复习位置与方向
课型
新授
限时
数学书P109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复习八个方向,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复习地图上的方向,会绘制简单的示意图。
3、能看简单的路线图,描述行走的路线。
自选
2
课题
练习课
课型
新授
限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复习位置与方向,熟练解决相关问题。
课程标准要求
考点知识增减
资料仪器教具
四年级组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动过程
1、由×××介绍教学设计。
2、×××:要让学生把路程、时间与速度联系在已有的生活实践中,经历过路程、时间与速度,能模糊地感觉到它们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
3、×××:这样的经验为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奠定了基础,建构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模型,为解决相应的应用题提供了前提条件。
4、×××: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得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
柞水县城区第一小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四年级办公室
记 录 人
×××
主 持 人
×××
参加人员
××× ××× ×××
课题内容
教材简析
教材以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向前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往后推导出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例3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切入,先教学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怎么变化?再教学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怎么变化?感受到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从有而归纳总结出: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几,它们的乘积不变。 再让学生自己举例说明积的变化规律。
柞水县城区第一小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四年级办公室
记 录 人
×××
主 持 人
×××
参加人员
××× ××× ×××
课题内容
教材简析
教材以路程、时间与速度为主要研究对象,学生在已有的生活实践中,已经直观的经历过路程、时间与速度,能模糊地感觉到它们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这些知识、能力及经验为题中的数量关系模型,为解决相应的应用题提供了前提条件。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例5以学生的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索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以教材素材为主载,以设疑激趣、直观演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经历建构模型、拓展模型、运用模型这一科学的探究过程。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范文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范文一、活动基本信息。
活动主题: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探讨。
活动时间:[具体日期和时间]活动地点:[详细地点]参与人员:小学数学教研组全体教师。
二、活动目标。
1. 深入研究教材,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
2. 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3. 探讨创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活动过程。
# (一)开场(轻松幽默开场,活跃气氛)主持人(数学教研组长李老师):“各位数学大侠们,咱们今天又聚在一起开始‘华山论教’啦!看看咱们怎么把小学数学这门‘武功秘籍’更好地传授给咱的小徒儿们。
”大家哄堂大笑,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 (二)教材分析。
1. 一年级数学教材分析(张老师)张老师:“我先来说说一年级的教材哈。
这一年级的数学啊,就像是给小娃娃搭积木,一块一块基础得很。
像认识数字这块,那些个1、2、3,在咱眼里简单得很,但对小娃娃们来说,就像发现新大陆。
特别是数字的书写,那歪歪扭扭的,咱可得费不少功夫纠正。
还有比大小,那些个‘>’‘<’符号,小娃娃们老是搞混,就像在玩绕口令似的。
我觉得这部分教学重点就是让孩子们能清晰地认识数字、理解数的概念,难点就是符号的运用和数字书写规范。
”其他老师纷纷点头,王老师打趣说:“是啊,我每次看他们写数字,都像看天书一样,那小指头捏着笔,写出来的数字就像在跳舞。
”大家又笑了起来。
2. 三年级数学教材分析(刘老师)刘老师:“三年级可就有点小挑战咯。
这时候开始学乘除法了,就像给孩子们开了个小‘智慧迷宫’。
比如说乘法口诀,背起来容易,但在实际做题的时候,有些孩子就转不过弯来。
还有那个除法的竖式计算,格式啊、步骤啊,错得五花八门的。
我感觉教学重点就是让孩子们熟练掌握乘除法运算,难点在于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并且能灵活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当中。
”赵老师补充道:“没错,就像那个应用题,问平均每个小组多少人,有些孩子就直接瞎写,根本没搞懂除法在这里的意义。
四数第14次备课共案
四数第14次备课共案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主备人:司佳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发言材料: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中心发言材料主题: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中心发言人:思佳第1课时认识三角形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认识三角形的特点,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定义。
2.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能在三角形内画出对应边上的高。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画三角形指定边上的高。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课件显示了教材第75页的示例1情境图。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认识过三角形,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能在图上找出三角形吗?学生先说说哪里有三角形,再让学生在图上描出来。
提问:生活中哪些物体上也有三角形呢?师生交流后说一说。
2.导入新课。
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广泛使用。
它的特点是什么?在这节课中,我们将探索三角形的相关知识。
(黑板写作主题)二、交流共享(一)理解三角形的定义1画一个三角形。
师:大家找了这么多三角形,能想办法画一个三角形吗?一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主备人:司佳学生们在练习本上用三角形画一个三角形。
2.观察三角形的特征。
(1)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观察画出的三角形,想一想:三角形有什么特点?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2)组织课堂交流。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得出三角形的以下特点:①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
②三角形的3条边都是线段。
③这3条线段要首尾相接地围起来。
3.认识三角形的定义。
老师指出,由三条线段包围的图形称为三角形。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三角形,引导学生观察这个三角形,说一说:三角形有几个顶点?分别指出三角形的3个顶点、3条边和3个角。
结合学生的报告,老师在三角形上标记“顶点”、“角度”和“边”。
4.完成教科书第75页的“尝试”。
(1)出示题目,学生读题,说说各自对题目的理解。
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记录表杨剑萍(定案)
教学反思
集体备课记录表
四年级上册数学学科中年级组
备课时间
2013-3-29
地点
团坡小学
课题
简便方法解决问题——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P45例5
主备人
杨剑萍
课标
人教:新课标
参加人员
刘国海、吴文书、王邦林、杨剑萍、樊永文
主备教师教学设计
议课记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通过对月历表的观察,策划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向大家交流。
主备人
杨剑萍
课标
人教:新课标
参加人员
刘国海、吴文书、王邦林、杨剑萍、樊永文
主备教师教学设计
议课记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营养与健康的知识。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简单的排列与组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合理安排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重、难点及突破
学生整理数据、利用数据的能力
教学方法
合作自主探索学习目标
教学思路
过程与方法
能理解“运用乘法分配律列式计算”、“把各月看成相同天数列式计算”、“按周列式计算”等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按自己的尺度优选出最简方法。
重、难点及突破
简便计算算理的理解和采用灵活简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合作自主探索学习目标
教学思路
引导学生实践操作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知识点及教学流程(包括课题引入,教学进程,总结等方面)
1、说说学过的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教师板书字母表达式)
2、请学生根据字母表达式说出定律或性质的内容。
3、议:它们分别适用于什么情况?
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时间:2021年10月20日
地点:XX小学
参与人员:四年级数学科组全体教师
主持人:XXX老师
会议内容:
1. 学科组长XXX老师就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情况做了汇报,大家深入讨论,明确了下一步的教学目标和方案。
2. 针对四年级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大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3. 围绕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大家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并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经验和心得。
4. 在教学内容和方法方面,大家积极交流,分享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5. 针对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评价和反馈,大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6. 会议最后,大家就下一步的教学计划和工作安排进行了讨论,以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会议总结:
通过此次会议,四年级数学学科组全体教师深入探讨了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享了教学经验和心得,明确了下一步的教学目标和方案,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同时,会议还为下一步的教学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计划和安排。
相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蒿坪镇中心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年级主备人参与教师参与教师教案补充(扩展
延伸)
四年级周安芳武春艳钟艳邱芳青
文成兵
课题小数加减法(一)
教学目标情感目标
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
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
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能力目标
经历探索位数相同小数加、减
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
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
理上的联系。
知识目标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掌握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具准备课件学具准备:练习本
备课过程集体备课研讨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1、笔算下面各题。
4257+4305 = 8350 —737 =
结合上面两道算式,复习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师:计算整数的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这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小数,现在来复习跟小数有关的内
容。
2.填空。
(1)在小数中,小数点左边是()部分,右边是()
部分。
3.化简下面各数。
7.150 =() 3.00 =()0.200 =()
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两位小
数。
1.2 =() 14 =()
这两题都是根据什么来做的?一起告诉我什么是小数的性
质?
二、自主尝试,探究新知。
1、出示例1
(1)尝试笔算
6.45+4.29=10.74 6.45-4.29=2.16
6.45 6.45
+ 4.29 - 4.29
10.74 2.16
(2)师:大家同意这样写竖式吗?
比较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异同:计算方法上都是一位对
(3)着一位减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小数点,盖住小数点就是大家
熟悉的整数减法了。
(4)小结:从这两个算式我们看出小数加减法和整数是相似的,只是
要多小数点。
(5)计算:1.25+0.45 4.38-1.28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出现什么了?像这样的情况你知道还可以怎么
写吗?根据是什么?
(6)小结:当小数加减法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出现0的时候,我们
要对结果进行化简,向横式汇报的时候就写最简结果就可以了,这
也是我们数学简洁美的一种体现。
2、P73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
教学
反思
下节课预习
目标
备注
蒿坪镇中心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年级主备人参与教师参与教师教案补充(扩展
延伸)
四年级周安芳武春艳钟艳邱芳青
文成兵
课题小数加减法(二)
教学目标情感目标
.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
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
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能力目标
经历探索位数不同小数加、减
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
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
理上的联系
知识目标.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掌握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具准备课件学具准备:练习本
备课过程集体备课研讨
一、复习导入
二、
1、出示例2
(1)和上一例题有什么不同?
(2)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怎样计算?
(3)为什么要小数点对齐呢?
(4)百分位上怎样计算?这里为什么可以添0?根据是什么?
(5)在小数加减法中,要想直接相加减,这两个数字得什么相同啊?
2、验证结果是否正确,怎么办?
(1)独立验算,说一说验算的方法。
(2)小结:小数的加减法的验算和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一样的。
3、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些什么?
(1)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2)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的相应位置上点上小数点。
(3)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三、巩固练习:P74做一做
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学会了什么?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的?
板书设计
教学
反思
下节课预习
目标
备注
蒿坪镇中心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年级主备人参与教师参与教师教案补充(扩展
延伸)
四年级周安芳武春艳钟艳邱芳青
文成兵
课题小数加减混合计算
教学目标情感目标
.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
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
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能力目标
掌握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
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
法混合运算
知识目标在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
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能用不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教具准备课件学具准备:练习本
备课过程集体备课研讨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0.2+0.3 3.5+2.4 8.7-4.5 1-0.6 0.9-0.5 2.3+5.4 4.9+1 8.6-5.5
0.7+0.8 6.7+1.1 5+6.5 9.7-7
回顾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2、先说运算顺序再计算,可以简便计算吗?
156+48+244 1000—356—444
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加减混合运算,你认为整数加减混合运算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之间有联系吗?有什么样的联系?
二、自主探究
1、出示例3(1)
(1)你准备用什么方式进行计算?
(2)小结:当几个小数进行连加计算时,可以把各个小数写在同一个竖式里,计算简便。
也
可以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2、出示例3(2)
(1)你准备用什么方式进行计算?
20-6.45-8.3 20-(6.45+8.3)
=13.55-8.3 =20-14.75
=5.25 =5.25
3、小结: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
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都是从左往右
依次计算,如果有小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
面的。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运算。
三、巩固练习
1、P77做一做1
2、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吗?
板书设计
教学
反思
下节课预习
目标
备注
蒿坪镇中心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年级主备人参与教师参与教师教案补充(扩展
延伸)
四年级周安芳武春艳钟艳邱芳青
文成兵
课题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教学目标情感目标
在不同算法的比较中体会运算
定律在运算中的简化作用
能力目标
知道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和减法
运算性质也适用于小数加减
法。
知识目标
会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和减法运
算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
减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能正确、灵活应用整数加减法运算定律进行
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教具准备课件学具准备:练习本
备课过程集体备课研讨
一、复习迁移。
3、揭示课题:整数的加减法有简便运算,小数的
加减法有简便运算吗?这节课我们来探究这个问
题。
二、自主探究
1、观察、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3.2+0.5()0.5+3.2
(4.7+2.6)+7.4()4.7+(2.6+7.4)
(1)观察、比较,你发现了什么?(给学生思考的
时间)
(2)把你的发现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3)组织学生进行验证。
(板书:验证)可以怎样
验证呢?师生共同计算,发现○的左
右两边相等。
(4)从这三组算式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小结: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对于小数加
减法同样适用。
学生把规律读一遍。
2板书课题:小数加减法简便运算
三、应用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可以使一些小数
计算简便。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数加减法简便
运算。
新知应用
出示例4:0.6+7.91+3.4+0.09
1、怎样算比较简便?根据什么?
2、汇报:
0.6+7.91+3.4+0.09 0.6+7.91+3.4+0.09
=8.51+3.4+0.09 =(0.6+3.4)+(7.91+0.09)
=11.91+0.09 =4+8
=12 =12
3、比较不同的算法,发现规律:那种方法简便?第
二种方法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证明了什么?
4、小结: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也同样使用,那
么我们在进行小数计算的时候,就可以根据算式的
特点灵活的去采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三、巩固练习
做一做1、2
四、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呢?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下节课预习目标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