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装配图画法和注意问题
机械装配图的画法
包括一组视图、尺寸标注、技术要求、 零件序号和明细栏等。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视图选择
根据机器或部件的结构特点和工 作原理,选择合适的视图表达方 式,如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等。
剖视图
对于内部结构较为复杂的机器或 部件,可以采用剖视图来表达内 部结构和装配关系。
简化画法
为了使装配图更加简洁明了,可 以采用一些简化画法,如假想画 法、展开画法、拆卸画法等。
准为依据。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发动机的装配图绘制
总结词
发动机是机械设备的心脏,其装配图绘制需 详细表示各零件的装配关系和连接方式。
详细描述
发动机装配图应包括所有零件的名称、材料、 尺寸和重量,以及发动机的整体结构和工作 原理。绘制时需注意各零件之间的装配顺序 和连接方式,以确保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齿轮箱的装配图绘制
总结词
齿轮箱是传递动力的装置,其装配图绘制需 详细表示各齿轮的配合关系和相对位置。
标注尺寸和编写技术要求
尺寸标注
对装配体的重要尺寸进行标注,包括配合尺寸、安装尺寸等 。
技术要求编写
根据装配体的性能和使用要求,编写相应的技术要求,如装 配精度、表面处理等。
检查和修改装配图
1 2
检查视图关系
检查各视图间的投影关系是否正确,是否存在矛 盾。
检查尺寸标注
检查尺寸标注是否完整、准确,是否满足设计要 求。
机械装配图的画法
目录
• 机械装配图的基本知识 • 机械装配图的绘制步骤 • 机械装配图的绘制技巧 • 机械装配图的应用实例 • 机械装配图的绘制规范和标准
01
机械装配图的基本知识
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作用
装配图的规定画法
装配图作用
01
02
03
指导生产和维修
装配图是生产过程中必不 可少的指导性文件,用于 指导产品的组装、维修和 调试。
了解产品结构
通过装配图可以了解产品 或部件的结构、组成和工 作原理,为进一步研究和 改进提供基础。
促进技术交流
装配图是一种通用的技术 语言,可以用于技术交流、 合作和技术引进等领域。
装配图绘制要求
装配图的规定画法
目录
• 装配图概述 • 装配图的视图选择 •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 装配图的零件序号和明细栏 • 装配图的绘制步骤 • 装配图的简化画法与规定符号
01
装配图概述
装配图定义
装配图
表示产品或部件的装配关系的图样。
定义
装配图是表示产品或部件中各零件间 的装配、连接以及产品或部件的工作 原理的图样,是指导产品或部件生产 和维修的重要技术文件。
THANKS
孔和槽的深度尺寸
用于表示孔和槽的深度,一般标注在剖视图 或局部视图中。
尺寸标注注意事项
避免重复标注
同一尺寸应只标注一次,避免重复标注。
注意精度要求
对于有精度要求的尺寸,应使用适当的单位和精度等级进行标注。
注意公差要求
对于有公差要求的尺寸,应使用适当的公差符号和公差等级进行标注。
注意视图布局
尺寸标注应考虑视图布局,合理安排尺寸的位置和方向,以提高可读性和美观度。
视图表达方法
使用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等表 达方法。
正确使用粗实线、细实线、点划线等线条类 型。
标注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等制 造要求。
03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尺寸标注要求
完整
尺寸标注应完整,包括所有必要的尺寸,以 描述装配体的结构和功能。
装配图画法
第41讲9-6部件的测绘和装配图的画法教学目标:1、掌握部件的测绘方法;2、掌握装配图的画法;教学重点:装配图的画法教学难点:同上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部件测绘是根据现有部件(或机器),先画出零件草图,再画出装配图和零件工作图的过程。
生产实践中,维修机器设备或技术改造时,在没有现成技术资料的情况下,就需要对机器或部件进行测绘,以得到有关资料。
通过部件测绘的实践可继续深入学习和运用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知识。
下面以机用平口钳为例,介绍部件测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一、了解分析和拆卸部件(1)了解分析部件对测绘对象全面了解和分析是测绘工作的第一步。
应首先了解部件测绘的任务和目的,决定测绘工作的内容和要求。
可通过观察实物和查阅有关图样资料,了解部件(或机器)的性能、功用、工作原理、传动系统和运转情况,了解部件的制造、实验、维修、构造和拆卸等情况。
1.分析测绘对象(平口钳)的功用、性能和特点图11—24是机用平口钳的轴测图。
它安装在铣床或钻床的工作台上,用它的钳口来夹紧被加工零件,以便加工。
它由活动钳身、固定钳身、底座、丝杠等19种不同零件组成。
钳身可以回转360度,以适应加工需要。
钳口宽136mm,最大张开距离为170mm,钳口深36mm。
2.分析测绘对象(平口钳)的工作原理(1)夹紧或放松从它的轴测图中可以看出,转动丝杠时,由于挡圈、圆锥销和丝杠上轴肩的限制,使丝杠在固定钳身是孔内不能做轴向移动,只能原地转动,从带动螺母做轴向移动,而螺母是用沉头螺钉挡圈固定在活动钳身上的,活动钳口也是用沉头螺钉固定在活动钳身上的,所以当旋转丝杠时,活动钳身便可带动钳口左右移动,以夹紧或松开工件。
固定钳口用圆桩头六角螺钉固定在钳身上。
(2)钳身回转滑板用圆栏头内六角螺钉固定在活动钳身上。
以T型槽用螺栓、垫圈和六角螺母将固定钳身固定在底座上。
松开六角螺母时,钳身可绕心轴做旋转运动,以满足对工件加工时不同位置的需要。
以上述两条传动路线为核心,应再进一步分析装配关系、制造和拆卸情况等。
第七章 装配图
项目七 装配图
装配图的零件序号和明细栏
零件的明细栏应 画在标题栏上方, 当标题栏上方位置 不够时,可在标题 栏左边继续列表
项目七 装配图
装配图中所有零部件,应 按顺序编写序号,相同的零 部件只编一个序号,一般只 注一次
零件序号应标注在视图 周围,按水平或竖直方向 排列整齐、按顺时针或逆 时针方向排列
一组紧固件或装配关系明显的零件组,可采用公共指引线
项目七 装配图
第五节 常见的装配结构
一、零件的接触面结构 二、零件的紧固与定位结构 三、零件的拆装结构
项目七 装配图
一、零件的接触面结构
1.轴间与孔口接触画法
轴肩面与孔端面接触时,应将孔边倒角或将轴的根部切槽,以保证轴肩面与孔的端面接触良好
2.两零件接触面画法
(1)装配图上已经确定的尺寸,必须直接标注到零件图上 (2)对于零件上标准结构和工艺结构,可查有关标准确定 (4)在装配图中未注尺寸,在图样比例准确时,一般可从装配图上按比例直接量取 (3)对有配合关系的尺寸,在零件图上标注时,注意相互对应,不可出现矛盾,以防装配困难
4.表面粗糙度和其他技术要求
表面粗糙度可以根据零件加工表面的作用来确定,其他技术要求,如几何公差、热处理要 求等,应根据零件在装配体中的作用,参考有关资料确定。
任务七 装配图
2.确定零件的视图表达方案
在确定零件的视图表达方案时,不能简单照搬装配图,而应根据零件的结构形状、按照零件图的视图 选择原则重新选定
3.零件图上的尺寸
根据零件在装配体中的作用,从零件设计、加工工艺等方面来确定长、宽、高三个方向的主要基准, 再根据加工和测量的需要,适当选择一些辅助基准
仅详细地画出一组,其余用细
装配图的画法
装配图的画法第一节装配图的用途和内容装配图是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图样。
在进行装配、调整、检验和维修时都需要装配图。
设计新产品、改进原产品时都必须先绘制装配图,再根据装配图画出全部零件图。
装配图一般应包括的内容:(1)一组图形表达出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和主要结构形状。
(2)必要的尺寸主要是指与部件或机器有关的规格,装配,安装,外形等方面的尺寸。
(3)技术要求提出与部件或机器有关的性能,装配,检验,试验,使用等方面的要求。
(4)编号和明细栏说明部件或机器的组成情况,如零件的代号、名称、数量和材料等。
(5)标题栏填写图名、图号、设计单位,制图、审核、日期和比例等。
图11-1 油杯轴承第二节装配图的规定画法和特殊画法绘制零件图所采用的视图、剖视图、剖面图等表达方法,在绘制装配图时,仍可使用。
装配图主要是表达各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连接方法、相对位置、运动情况和零件的主要结构形状,为此,在绘制装配图时,还需采用一些规定画法和特殊表达方法。
2.1 规定画法(1)两相邻零件的接触表面,只画一条轮廓线;不接触表面,应分别画出两条轮廓线,若间隙很小时,可夸大表示,如图(a)、(b)。
(2)相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金属零件,剖面线的倾斜方向应相反或间隔不同,如图(a)、(c)。
(3)同一零件在各视图上的剖面线方向和间隔必须一致。
(4)在装配图中,当剖切平面通过螺钉、螺母、垫圈等紧固件以及轴、连杆、球、钩子、键、销等实心零件的轴线时,,则这些零件均按不剖切绘制。
如需要特别表明这些零件上的局部结构,如凹槽、键槽、销孔等则可用局部剖视表示。
当剖切平面垂直于这些零件的轴线剖切时,需画出剖面线。
特殊表达方法 2.22.2.1 沿结合面剖切和拆卸在装配图中可假象沿某些零件的结合面剖切或假象将某些零件拆卸后绘制,需要说明时可加标注“拆去××等”。
(1)拆卸与剖视结合。
如图11-1油杯轴承的俯视图是假象用剖切平面沿轴承盖和轴承底座的空隙及上下轴衬的接触面剖切,由于剖切平面垂直于螺栓轴线,故在螺栓被切断处画上剖面线。
装配图画法
装配图画法第二十八课装配图学习目的1、培养绘制和阅读常见机器或部件的装配图的基本能力。
2、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装配图的表达方法和绘制方法3、介绍装配体结构的合理性,让学生学习装配体的测绘方法与步骤,为课程设计打好基础知识要点1. 了解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掌握绘制和阅读装配图的方法。
2. 掌握常见装配结构的设计和画法。
3. 掌握部件测绘的一般方法。
4. 会装配图的测绘、阅读和由装配图拆绘零件图。
课时:6学时作业: 10-1 10-2授课内容:第十章装配图10.1 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 装配图是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图样。
通常用来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以及零、部件间的装配、连接关系,是机械设计和生产中的重要技术文件之一。
, 在产品设计中,一般先根据产品的工作原理图画出装配草图,由装配草图整理成装配图,然后再根据装配图进行零件设计并画出零件图;在产品制造中,装配图是制订装配工艺规程,进行装配和检验的技术依据;在机器使用和维修时,也需要通过装配图来了解机器的工作原理和构造。
, 一张完整的装配图,必须具有下列内容:一、一组视图用一组视图完整、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机器的工作原理、各零件的相对位置及装配关系、连接方式和重要零件的形状结构。
图10-1是滑动轴承的装配轴测图,它直观地表示了滑动轴承的外形结构,但不能清晰地表示各零件的装配关系。
图10-2是滑动轴承的装配图,图中采用了三个基本视图,由于结构基本对称,所以三个视图均采用了半剖视,这就比较清楚地表示了轴承盖、轴承座和上下轴衬的装配关系。
如图10-1二、必要的尺寸装配图上要有表示机器或部件的规格、装配、检验和安装时所需要的一些尺寸。
三、技术要求技术要求就是说明机器或部件的性能和装配、调整、试验等所必须满足的技术条件。
四、零件的序号、明细栏和标题栏装配图中的零件编号、明细栏用于说明每个零件的名称、代号、数量和材料等。
标题栏包括零部件名称、比例、绘图及审核人员的签名等。
装配图的画法
7.5 画装配图的步骤
• 根据所确定的装配图表达方案,选取适当的绘图比例,并
考虑标注尺寸、编注零件序号、书写技术要求、画标题栏 和明细栏的位置,选定图幅,然后按下列步骤绘图。 1.画出图框、画出各视图的主要中心线、轴线、对称线及 基准线等。 2.画出主体零件的主要结构。通常先从主视图开始,先画 基本视图,后画其他视图。画图同时应注意各视图间的投 影关系。如果是画剖视图,则应从内向外画。这样被遮住 的零件的轮廓线就可以不画。 3.画其他零件及各部分的细节,如图c。 4.检查底稿,绘制标题栏及明细栏并加深全图。 5.标注尺寸,编写零件序号,填写明细栏和标题栏,注明 技术要求等。 7.仔细检查完成全图。
理论课系列之十二
装配图的画法
学习内容与要求
•
本章内容: 1.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2.机器(或部件)的表达方法; 3.装配图中的尺寸标注; 4.装配图的零、部件序号及明细栏; 5.装配结构简介; 6.部件测绘和装配图画法; 7.看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 教学要求: 1.了解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掌握装配图的表达方法、尺寸注法及零、部件序号的编排方法; 2.了解装配结构、部件测绘和装配图的画法,以及了解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的方法,掌握看装配 图的方法和步骤; 3.能正确绘制和阅读中等复杂程度的装配图。所绘制的图样应做到:投影正确、图面整洁、视图 选择与配置要恰当、标注的尺寸要符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 本章重点: 1.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2.装配图的视图选择; 3.装配图中的尺寸标注; 4.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 本章难点: 1.装配图的视图选择; 2.装配图尺寸标注; 3.画装配图; 4.看装配图。
转子油泵装配图
机用虎钳装配图
三、 机器(或部件)的表达方法
模具装配图的画法
模具装配图的画法模具装配图的画法模具装配图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反映模具的基本构造,表达零件之间的相互装配关系,包括位置关系和配合关系。
从这个目的出发,一张模具装配图所必须达到的最基本要求为:首先,模具装配图中各个零件(或部件)不能遗漏,不论哪个模具零件,装配图中均应有所表达;其次,模具装配图中各个零件位置及与其他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应明确。
在模具装配图中,除了要有足够的说明模具结构的投影图、必要的剖视图、断面图、技术要求、标题栏和填写各个零件的明细栏外,还应有其他特殊的表达要求。
模具装配图的绘制要求须符合国家制图标准,现总结如下:⑴ 总装图的布图及比例。
① 应遵守国家标准机械制图中图纸幅面和格式的有关规定(GB/T14689—2022)。
② 可按模具设计中习惯或特殊规定的制图方法作图。
③ 尽量以1:1的比例绘图,必要时按机械制图要求的比例缩放,但尺寸按实际尺寸标注。
④ 模具总装图的布置方法如图1-72所示。
(a)冲压模具总装配图的布置 (b)塑料模具总装配图的布置图1-72 模具总装图的布置方法⑵ 模具设计绘图顺序① 主视图。
绘制总装图时,应采用阶梯剖或旋转剖视,尽量使每一类模具零件都反映在主视图中。
按先里后外、由上而下,即按产品零件图、凸模、凹模的顺序绘制,零件太多时允许只画出一半,无法全部画出时,可在左视图或俯视图中画出。
② 俯视图。
将模具沿冲压或注射方向“打开”上(定)模,沿冲压或注射方向分别从上往下看“打开”的上(定)模或下(动)模,绘制俯视图。
主、俯视图要一一对应画出。
③ 左、右视图。
当主、俯视图表达不清楚装配关系时,或者塑料模具以卧式为工作位置时,左、右视图绘制按注射方向“打开”定模看动模部分的结构。
⑶ 模具装配图主视图的要求。
① 在画主视图前,应先估算整个主视图大致的长与宽,然后选用合适的比例作图。
主视图画好后其四周一般与其他视图或外框线之间应保持50~60mm的空白。
② 主视图上应尽可能将模具的所有零件画出,可采用全剖视图、半剖视图或局部视图。
机械工程图纸画法以及规范要求,注意事项
4. 结构设计 5. 绘制零件工作图,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零件图:零件的构形设计
机械零件结构设计
结构是功能的物质基础,设计人员必须对零件的功能和使用要求 作充分的分析和领会。 功能 结构
零件的功能
传递运动和动力 承担载荷 成形、容纳物料、引导……
零件的相关
零件图:零件的构形设计
机械装置中,每一个零件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机械装置的功能 是依靠零部件的形状、尺寸和相对位置关系实现的。 必须使零部件之间保持确定的关系,才能保证其功能的实现, 才能使零部件组成机器。 零件之间的确定性的关系 称为零件之间的相关。 零件表面之间直接接 触实现的相关关系称 为直接相关关系。 通过其它零件之间一系列 直接相关关系的组合实现 的称为间接相关关系。
基本偏差(代号):A、B、……ZC,a、b、……zc,
一般、常用、优先公差带;优先、常用配合
装配图的配合尺寸
配合 综合运用工程图学、机械设计以及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等课 程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要会参考机械设计手册。 滚动轴承的公差带与配合
内圈与轴:基孔制 外圈与壳体孔:基轴制
与一般轴孔 配合不同!
装配图的配合尺寸
三、轴、轴承及键连接 的校核计算
四、齿轮结构设计、轴承 的润滑与密封结构设计 五、箱体与附件设计 六、底图检查
完成装配图 完整的装配图包括减速器各视图、主要尺寸和配合、 技术要求和技术特性、零件编号、零件明细表和标 题栏等
根据制图标准,装配图中某些结构可采用简化画法,如螺栓、 螺母、滚动轴承均可采用简化画法。 总长、总宽、总高等 一、标注尺寸 1.外形尺寸 2.特征尺寸 传动零件中心距 3.安装尺寸 箱体底面尺寸,地脚螺栓孔中 心的定位尺寸、直径及间距,减速器中心高, 主、从动轴外伸端的配合长度和直径,轴外 伸端面与减速器某基准轴线的距离等 4.配合尺寸 主要零件的配合处都应标注 出尺寸、配合性质和精度等级。
第二节 注塑模具装配图的习惯画法和规定要求
第二节注塑模具装配图的习惯画法和规定要求第二节注塑模具装配图的习惯画法和规定要求第二节注塑模具装配图的习惯画法和规定要求一.模具图中的画法主要按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规定绘制,考虑到模具图的特点,允许采用一些常用的习惯画法.1.实心零部件、紧固件,均按不剖绘制。
2.两相邻的接触面规定只画一条线,但当两相邻零件的基本尺寸不相时,即使间隙很少,也须画出一条线。
3.两相邻零部件的剖面线的倾斜(45°)方向应相反。
4.模具装配图的布局一般主视图在左上角。
习惯上把动模作为俯视图。
在俯视图中可绘制动模和定模各一半的视图(需要时再绘制其他视图)。
5.塑件(红色表示)绘制成剖视图或断面图,并作剖面线,动、定模等可以不作剖面线。
6.外形倒角可以不绘制。
7.有装配间隙应绘制双线。
8.视图右下角(最好的右下角)或左下角为基准角,并以偏移的导柱孔为基准角(并按图1−9画上基准角符号)。
9.在模具中,大多数习惯采用简化画法画绘制弹簧,用双点划线表示.当弹簧个数较多时,在俯视图中可只绘制一个,其余只绘制窝座示意。
10.直径尺寸大小不同的各组孔可用涂色、符号、阴影线区别。
11.同一规格、尺寸的内六角螺钉和圆柱销,在模具总装配图中的剖视图中可各画一个,引一个件号,当剖视图中不易表达时,也可从俯视图中引出件号。
内六角螺钉在俯视图中用双圆表示(螺钉头外径和窝孔),圆柱销在俯视图中用单圆(并在1/4圆内图黑)表示,当剖视位置比较小时,螺钉和圆柱销可各画一半。
在总装配图中,螺钉过孔一般情况下要绘制出。
12.当螺钉、定位销零件用虚线表达时,不能用为件号引出线,可在其中心线处绘制引出线。
13.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及其编排方法(GB/T 4458. 2一1984)具体要求(1)基本要求1) 装配图中所有的零、部件都必须编写序号,通常有两种方法:①将装配图中所有零、部件包括标准件在内,按一定顺序编号(图a)。
②将装配图中所有标准件的标记注写在图上,而将非标准件按一定顺序编号(图b)。
装配图的规定画法、特殊画法
螺纹的规定画法★牙顶用粗实线表示 (外螺纹的大径线,内螺纹的小径线)。
★牙底用细实线表示(外螺纹的小径线,内螺纹的大径线)。
★在投影为圆的视图上,表示牙底的细实线圆只画约3/4圈。
★螺纹终止线用粗实线表示。
★不论是内螺纹还是外螺纹,其剖视图或断面图上的剖面线都必须画到粗实线。
★当需要表示螺纹收尾时,螺尾部分的牙底线与轴线成30°。
螺纹的标注标注的基本格式:特征代号公称直径×导程(P螺距)旋向—公差带代号—旋合长度代号→长:L 中等:N 短:S↓↓右旋左旋中径和顶径公差带代号☆单线螺纹导程(P螺距)改为螺距。
☆粗牙螺纹不标注螺距。
☆右旋螺纹不用标注旋向,左旋时则标注LH。
☆公差带代号应按顺序标注中径、顶径公差带代号。
☆旋合长度为中等时,“N”可省略。
M20×2LH—5g6g—SM—普通螺纹 20—大径d=20 2—螺距P2 (细牙) 左旋—LH 5g—中径公差带代号6g—顶径公差带代号 S—短旋合长度二、螺纹紧固件装配图的画法1.螺栓装配图简化法下图为三视图画法2.螺钉装配图简化法螺钉长度:(允许将螺纹画到底,与三角形底边平行)常见错误画法键的功用用键将轴与轴上的传动件(如齿轮、皮带轮等)联接在一起,以传递扭矩。
键的标记例:键16×100 GB1096-79表示:圆头普通平键(A)型宽度=16mm 长度=100mm键联接的画法平键联接的画法:注意键上剖面线销的功用销主要用于零件之间的定位,也可用于零件之间的联接,但只能传递不大的扭矩。
销的标记公称直径10mm,长50mm的B型圆柱销标记:销 GB119-86 B10×50齿轮作用:1.传递运动和动力 2.改变轴的转速与转向种类:1.圆柱齿轮:用于两平行轴的传动。
2.圆锥齿轮:用于两相交轴的传动。
3.蜗轮蜗杆:用于两交叉轴的传动。
圆柱齿轮圆柱齿轮的画法1.单个圆柱齿轮的画法画图要点:★齿顶圆画粗实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装配图上的尺寸标注 装配图中的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 装配结构简介 由零件图画装配图 看装配图和拆画零件图
10.1 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机器或部件是由若干零件 按一定的关系和技术要求组装 而成,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图样 称为装配图。
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方法
1. 沿零件结合面的剖切和拆卸画法
2. 假想画法
3. 夸大画法
4. 简化画法
5. 零件的单独表示法
10.2 装配图上的尺寸标注
10.2.1 规格、性能尺寸
10.2.2 装配尺寸
10.2.3 安装尺寸
10.2.4 外形尺寸
10.2.5 其它重要尺寸
注意:上述五类尺寸不是孤立的,有时一个尺寸兼有几 种含义。
10.5.1 了解部件的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
10.5.2 确定视图和装配图的表达方案 1. 选择主视图 以工作位置放置,工作位置倾斜时,将其放正。
2. 选择其它视图
10.5.3 拼画装配图
(a) (b)
1.
(1)
栏、明细栏和定位 基准线。
(2)
(3)
(4)
(5)
(6)
(7)
(8)
它是进行设计、装配、检验、 安装、调试和维修时所必需的 技术文件。
千斤顶
10.1.1 装配图的内容
1. 一组视图 2. 必要的尺寸 3. 技术要求 4. 零件序号和明细栏 5. 标题栏
10.1.2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1. 两相邻零件表面接触的画法 2. 标准件和实心零件的剖视画法
3. 相邻两零件剖面线的画法
A A
A
旋塞阀装配图
10.6.2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的方法
本章完
(9)
(10)
(11)
2.
(1) 了解部件的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
(2) 选择主视图
(3) 选择其它视图
10.6 看装配图和拆画零件图
10.6.1 看装配图的步骤和方法 1. 概况了解 2. 分析视图 3. 分析装配关系、搞清工作原理 4. 分析零件 5. 想象零件形状
下面以旋塞阀为例,讲解看装配图的过程。
2. 圆锥面接触时,锥面和端面不要同时接触。
(c) 圆锥面配合
10.4.3 零件结构要便于拆卸 1. 轴肩高度要小于轴承内圈厚度
(a) 轴肩高度小于内圈厚度
2. 尽可能将销孔做成通孔,否则采用带螺纹孔的销。
图(a)
图(b)
图(c)
10.4.4 密封装置
图(a)
图(b)
10.5 由零件图画装配图
10.3.3 明细栏
10.4 装配结构简介
10.4.1 接触面在转角处的结构
(a) 轴上退刀槽
(c) 不同圆角(R2>R1)
(b) 孔口倒角
10.4.2 接触面和配合面处的结构
1. 在同一方向上,两零件只应有一对接触面,以保证零 件间的接触良好,便于加工和安装。
(a) 平面接触
(b) 圆柱面接触
10.3 装配图中的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
10.3.1 装配图中的零、部件序号及编排方法
1. 装配图中所有的零、部件都有编写序号。 2. 相同的零、部件只编一个序号。 3. 零、部件的序号要与明细栏中的一致。
10.3.2 编排方法 1. 序号的通用表达方法有三种
(a)
(b)
(c)
2. 序号编注形式 和编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