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高效师生互动的策略研究 中期报告
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学习的策略研究中期报告
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学习的策略研究中期报告研究阶段的安排准备阶段、分解课题、总结阶段一、准备阶段(2006年9月至2006年11月底)五步走:1、确定课题、2、分解课题、3、理论学习、4、制定方案、5、开题报告(一)、确定课题当今新课程的实施,确实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但如何在课堂上全面地落实新课程所阐释的基本理念,许多教师还感到茫然和困惑,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甚至为了“赶时髦、走形式”,造成课堂教学中许多无效的学习。
我校集中课题组成员针对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中5种现象进行讨论:1、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2、过分强调教学情境的创设。
3、课堂评价的偏差——“表扬”铺天盖地。
4、追求课堂教学的“表面热闹”。
5、过分强调“探究学习”。
1、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合作学习——活动本身是对的,但不仅要看学生有没有动起来,还要看干什么?更要想为什么要动?是否有为合作而合作的倾向?现在,几乎所有的数学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合作。
主要表现在:合作学习的内容没有探讨价值,小组合作前缺少让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教师不能给学生充裕的合作时间,忽视对学生合作技能的训练与培养。
有些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流于形式,为讨论而讨论。
有些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在组织讨论。
有些问题需要讨论,但只给不到一分钟时间,学生还没有说上两三句话,就草草收场。
这种流于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无效的、被动的合作学习,根本达不到实际的教学效果。
2、过分强调教学情境的创设。
新课程的实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面貌一新,教学情境的运用就是其中的一个亮点。
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
但有时往往物极必反。
在平时听课中发现,我们的部分教师过于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一上公开课就非得创设一个情境引入不可,好像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脱离了儿童的生活,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
小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方式及有效性策略研究 中期报告
小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方式及有效性策略研究中期报告****小学****本课题是**小学课题组****年**月申请实施的市级微型课题,经过半年多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我从多层面、多层次对课堂教学实施师生互动进行深入的探讨,初步了解了师生互动的的涵义、及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建立了我校新课改实施中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
从组织实施体系来看,从学校教学处到备课组、教师、学生,覆盖了全校。
从教学组织体系来看,无论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评价的目标和方法、双议活动的实现等方面都有所改变。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新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让学生参与、交流、探索、质疑,学生多提质量高、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需要。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教学建议中指出: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教学过程需是一个双边互动的过程,“教”和“学”必须在教学中体现出和谐的关系,打破传统的单一讲授式教学方式,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实现“在做中学数学”的主体性地位的转变。
因此,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变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效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有效性”。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界定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这的确是我们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的变化。
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要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关键在课堂,要上好35分钟的课,就要求学生明确预习任务,教给预习方法,强化预习跟踪,合理整合“双练”资源,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如何上35分钟的课,使我们的课堂有效动起来呢?主抓预习环节【语文科目预习建议】学生具体预习方式:语文一般分五个层次安排预习(根据本班学生特点进行参考):(一)读粗读课文,了解内容。
教师要明确规定学生读文的次数,预习一篇课文明天至少提前读文3遍,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领悟文章的意思。
小学教学中转变师生关系的研究中期报告
《小学语文教学中转变师生关系的研究》中期报告一、课题背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有助于建构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和谐教学模式,促进教师和学生的长足进步和发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和学生的正确认识和实际行动.而其中教师是教育过程的主导者,教师如果积极主动地构建良好师生关系,良好师生关系就易形成。
切实从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出发,从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出发,总结多年教学经验与自身体会和思考。
在这一研究主题上,国内外研究表明,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时是和谐的。
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能够获得充分的安全感和对老师的信任感,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自然地表露自己的困惑与疑问,并且随时得到教师的理解支持和帮助指导,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
特别是小学阶段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用幼稚的语言进行沟通最为重要。
但是,现有的专题研究认为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应该单纯从教师层面做起,对于师生关系的个案研究、优化师生关系的模式建立等方面的探究还不够深刻与到位。
二、小研究核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教学活动的组织及效果,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甚至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
教学实践表明,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有着巨大的教育“亲和力”。
学生对老师的感情可以迁移到学习上,从而可以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良好的学习效果。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也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
”由此可见,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是多么重要。
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在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学习和探究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价值观,为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打下最扎实的基础。
语文课程应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小学教学中转变师生关系的研究》中期报告
《小学语文教学中转变师生关系的研究》中期报告一、课题背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有助于建构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和谐教学模式,促进教师和学生的长足进步和发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和学生的正确认识和实际行动.而其中教师是教育过程的主导者,教师如果积极主动地构建良好师生关系,良好师生关系就易形成。
切实从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出发,从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出发,总结多年教学经验与自身体会和思考。
在这一研究主题上,国内外研究表明,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时是和谐的。
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能够获得充分的安全感和对老师的信任感,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自然地表露自己的困惑与疑问,并且随时得到教师的理解支持和帮助指导,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
特别是小学阶段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用幼稚的语言进行沟通最为重要。
但是,现有的专题研究认为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应该单纯从教师层面做起,对于师生关系的个案研究、优化师生关系的模式建立等方面的探究还不够深刻与到位。
二、小研究核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教学活动的组织及效果,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甚至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
教学实践表明,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有着巨大的教育“亲和力”。
学生对老师的感情可以迁移到学习上,从而可以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良好的学习效果。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也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
”由此可见,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是多么重要。
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在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学习和探究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价值观,为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打下最扎实的基础。
语文课程应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中期报告
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语文,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中期报告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高效”,指的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越来越需要人们彻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用新的思想、新的方法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便成了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问题的提出我们提出“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课题。
在实施新课程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将优质高效课堂的研究作为重要突破口,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不断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大胆创新教学管理机制的同时,发现目前的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着一些突出的共性问题:1、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
2、随意提问多,激发思维少。
3、低效互动多,当堂落实少。
4、课型研究少,课堂效率低。
5、题海战术多,有效延伸少。
上述种种现象表明,新课程的理念还只是在教师的口头上,并没有落实到日常课堂教学中。
课堂教学是落实新进行教育理念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创新是教育创新永恒的主题,也是提高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的关键。
为了更好的实施新课程改革,改变当前新课程实施的肤浅状态,促进新课程的实施由“边缘”到“核心”,我们必须加强对课堂的研究和探索,努力改变现行课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着力构建自主高效优质的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的“真正革命”。
本课题的提出,就是要有目的地组织教师的教学创新,组织教学难点的集体攻关,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通过课题的研究,形成具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大规模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全面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增强学校总体实力。
研究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新课改其实就是一场“文艺复兴”。
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转变观念”,与其说是“更新”,不如说是“恢复”,是“回归”。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中期报告我从今年1月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以来,根据新课程观念,教师的教学策略将发生改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经过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大家的教学感受,我组初步构建了以下几点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
一、活动教学的策略新课标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数学活动应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活动。
因此,教师要从“以学论教”的理念出发,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真正体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有效课堂教学。
1、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变“听数学”为“做数学”。
学生对数学的体验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动手操作能促进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数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
它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重要方式。
新教材非常注重学生操作活动的设计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教师要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认识规律来设计、组织操作活动,并担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首先,不能把操作流于形式,要让每个学生都必须经历每一个操作活动。
其次,引导学生把直观形象与抽象概括相结合,采取边说边操作,边讨论边操作等方式,让手、脑、口并用,在操作和直观教学的基础上及时对概念、规律等的本质属性进行抽象概括。
2、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从形式走向实质。
学生的学习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认识意义上的重演。
让学生踏着前人的足迹部分地重新发现他们学习的内容,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教师要有目的地选择这些重演或再现的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数学活动。
自主探索是在教师引导下的探索,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自主探索的情境,而且要关注学生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小课题中期报告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小课题中期报告
简介
本报告旨在调查和分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通过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并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估,我们将
评估教学的有效性。
研究设计
我们采用了文献回顾和实地观察两种研究方法来收集数据。
在
文献回顾中,我们分析了相关的教学效果研究,了解已有的理论和
实践。
在实地观察中,我们参观了多所小学的语文课堂,观察教学
过程和学生表现。
结果分析
基于我们的研究,我们观察到以下几个方面对小学语文课堂教
学的有效性有重要影响:
1. 教师的教学方法: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包括讲解、互动讨论、小组合作等,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力。
2. 学生参与度:学生参与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提供多种参与方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3. 评估与反馈:教师应该及时评估学生的研究成果,并给予具体的反馈。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结论
通过我们的初步研究,我们认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通过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参与度和提供有效的评估与反馈来提高。
这些改进措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他们的研究成绩和研究兴趣。
下一步工作
在后续的研究中,我们将进一步收集更多的数据,并对不同教学方法和评估策略进行比较和分析。
我们还将深入探讨如何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如何与家长、学校合作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注:本报告基于初步研究结果,具体结论仍需进一步确认和验证。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立项课题中期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立项课题中期报告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是一项旨在提高XXX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课题。
该课题于2014年5月向自治区教育厅教研室申报,并于2014年10月获得“自治区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宁夏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立项通知”。
本文将对该课题的中期阶段工作进行总结。
背景: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数学教育应该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让教师的教学观念经历了一次巨大的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师生关系等方面的彻底洗礼。
然而,大多数教师课堂教学仍然存在问题,如教师还在“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学生在课堂上还处于“哑巴”式听课等。
意义: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转变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师德素养,以及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研究惯。
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将有利于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益和师德素养。
同时,也将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During XXX (October 2014 to November 2014)。
the XXX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significance。
objectives。
methods。
step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team members。
The leaders of XXX the research focus of the project.XXX.XXX methods that align with the new curriculum concepts and teaching materials。
小学教学实践中期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为了全面了解小学教学实践的情况,提高教学质量,我校于本学期开始进行教学实践工作。
现将中期教学实践情况报告如下:一、教学实践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教育在培养孩子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我校积极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旨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实践目标1.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3. 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 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
三、教学实践内容1. 教师培训:针对教师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组织专题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2. 教学研讨: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促进教师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 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观摩优秀课例,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
4. 课题研究:鼓励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 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索适合我校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
6. 评价改革:改革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四、教学实践开展情况1. 教师培训本学期,我校组织了5次教师培训,涉及教育教学、班级管理、心理健康等方面。
通过培训,教师们提高了教育教学能力,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2. 教学研讨本学期,我校开展了10次教学研讨活动,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
教师们在研讨活动中,相互交流教学经验,共同探讨教学问题,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持。
3. 教学观摩本学期,我校组织了3次教学观摩活动,邀请了优秀教师进行示范课展示。
教师们通过观摩,学习了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
4. 课题研究本学期,我校有10位教师参与了课题研究,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
通过课题研究,教师们深入了解了教育教学规律,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5. 课堂教学改革本学期,我校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中期报告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中期报告《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中期报告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张田庆由湘西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组织申报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列为湖南省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u—105。
结合我校进一步推进、深化课程改革和全力打造高效课堂的实际需要,把本课题研究名称改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敬请批准。
根据省教育学会和湘西教育科学研究院的要求,现就课题的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一、问题的提出新课程改革实验在我校已进行十多年来,小学数学教学经历了一次巨大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方面的洗礼,数学教学焕发着新的活力。
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济文化的影响。
我校小学数学的教与学还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小学数学教师“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的现象比较普遍。
第二、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还未得到根本改变,教学过程仍然以教师控制为主,学生参与率较低,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不高,高耗低效,缺乏策略,成为教与学的阻碍。
第三,学生在课堂上听的多,练的多,动手操作的机会较少,展现思维与产生思维碰撞的机会较少,参与面狭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人。
第四,学生的学习潜力是无限的,但没能被有效激活。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
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既能减轻学生的负担,同时也能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是每一个老师不断追求的目标。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充分提供从事学习数学活动的机会,通过动手实践、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可见小学数学课堂的高效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现问题、学会探究问题、学会创新,并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独立自主地学习,成为教学活动中自主探索和自我发展的主体。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有效性研究中期报告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有效性研究中期报告课题《化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有效性研究》中期报告本课题是我2016年7月申请实施的市级微型课题,经过半年多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我从多层面、多层次对课堂教学实施师生互动进行深入的探讨,初步了解了师生互动的的涵义、基本要素、实践意义及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初步建立了我校新课改实施中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
从组织实施体系来看,从学校教学处到教研组、备课组、教师、学生,覆盖了全校。
从教学组织体系来看,无论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评价的目标和方法、教学空间的拓展等方面,都基本改变了以前“满堂灌”教学形式,构建了有利于发展学生潜能和创造性学习的开放的教学体系。
一、课题简介(一)课题提出的背景课堂师生互动是新课堂师生双边交流活动的常规方式方法,是“课堂教学”内涵与外延的展开,也是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的基本条件。
新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让学生参与、交流、探索、质疑,学生多提问质量高的、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师的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学生的学习方法有了许多新的变化,使我们化学课堂焕发了生机,但在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方法依然存在偏差,因此我提出了本课题。
(1)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需要。
《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有效性”。
开展化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有效性研究,促使教师从自身教学实际出发,探究有效的教学准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来促使学生的学习和全面发展。
(2)初三化学教学现状的需要。
初三化学教学内容涉及“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五个一级主题,十九个二级主题,教材内容有十二个单元,内容庞杂,初三学生面临中考,各科学习复习任务繁重。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中期研究报告[修改版]
第一篇: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中期研究报告“数学课堂上教学策略有效性的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报告泰兴市大庆路小学课题组课堂教学是开展学校教育科研的主阵地,更新教育理念,改革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已成为教育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
我校的《数学课堂上教学策略有效性的研究》就是通过以研究的方式去解决教学活动中的具体问题,在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方面作些探索、探究,以全面提高学校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本课题的价值定位。
本课题于是2011年9月开始研究,预期到2014年6月结题,历时近3年。
现将前阶段的研究工作整理汇报如下:一、前阶段课题研究的概况1、课题研究的目的1.通过实验研究,使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帮助教师及时的调整教学行为,优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小学课堂的有效性。
2.探索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情境的创设、评价机制的运用、组织调控课堂等方面有效性的教学策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通过实验,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发挥试验班的辐射、示范作用,带动其他教师运用教学成果,展开教学,推动我省教改的深入,全面实现素质教育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课堂有效教学的理论学习和研究。
(2)探讨有效教学的三个关键性的教学行为,即如何开展有效备课、有效指导、有效激励,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教师积极构建素质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4)教师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行差异教学,使全体学生有不同程度地提高。
(5)研究现代化教学技术与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方式的转变,以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3、课题研究的实施策略前阶段,课题组全体成员紧紧围绕课题方案中所确定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在课题论证、课题分解、研讨交流、课题实施、经验总结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达到了初步阶段的目的,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小学教育教学中转变师生关系的研究》中期报告
五、课题研究原则:
1、时效性原则。一是指课题研究所需的有效时间及每个周期的各时段所完成的内容,二是指探究实现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
2、整体性原则。就是把该课题研究象看作由学生、教师、学校等各个构成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从相互关系中探究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从而发挥课题研究的更大效益。整体性不等于形成它的各要素性质的机械之和,也不是独立割裂的,而是由形成它的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决定的。该课题研究旨在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直至学校发展。
《小学教学中转变师生关系的研究》中期报告
———————————————————————————————— 作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日期:
《小学语文教学中转变师生关系的研究》中期报告
一、课题背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有助于建构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和谐教学模式,促进教师和学生的长足进步和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和学生的正确认识和实际行动.而其中教师是教育过程的主导者,教师如果积极主动地构建良好师生关系,良好师生关系就易形成。切实从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出发,从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出发,总结多年教学经验与自身体会和思考。在这一研究主题上,国内外研究表明,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时是和谐的。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能够获得充分的安全感和对老师的信任感,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自然地表露自己的困惑与疑问,并且随时得到教师的理解支持和帮助指导,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特别是小学阶段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用幼稚的语言进行沟通最为重要。但是,现有的专题研究认为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应该单纯从教师层面做起,对于师生关系的个案研究、优化师生关系的模式建立等方面的探究还不够深刻与到位。
《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研究》课题中期评估报告
汤阴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中期评估报告立项编号tjy15112课题名称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研究学科分类小学语文主持人张利英所在单位白营镇北陈王学校填表日期 2016年1月14日汤阴县教育体育局制一、课题简介课题由来:新课改实施已经多年,但是由于教师陈旧的教育观念,课堂依然成为教师完成教案设计的唱独角戏的地方,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者”角色还是不知不觉地沦丧为课堂的“独裁者”;学生还是成为课堂上的“配角”或“傀儡”。
这种现象大大抑制了学生潜能的发挥,造成学生成绩分化﹑学生流失,不仅严重违背新课改的注重全体学生发展的重要理论,也无法与当今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相吻合。
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更新我们的观念,改变我们的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互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我们学校自课改以来,一直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坚持“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理念,极力想达到一个“其乐融融”“教学相长”的理想状态,这些都为我们课题组开展课题研究创造条件和思想准备。
为此,我们提出了《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研究》这一研究课题。
课题界定:互动既指有形的、可观察的交流合作等活动现象,又指无形的内在的思维、想象。
要求教师创造教与学的情境,在互动合作的桥梁作用下,让学生主动在情境与会话中进行积极的知识和意义上的建构。
互动合作是一种教与学的模式,更是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师生互动包括师生情感互动,氛围互动,思维互动,教学过程的互动等。
互动要求师生双向沟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反应和创造;师生根据观察进行独立思考,让学生通过触摸,感觉和欣赏他们生活的环境来进行学习。
互动教学的根本目标和宗旨,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交际能力和合作意识,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生动活泼,促进学生在良好的互动的友好氛围中自觉进行认知和意义建构。
研究目标:1、本课题通过科学的设计和科学的方法,以课堂教学过程师生互动为切入点,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实现小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三个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研究课题中期报告一、问题的提出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师生交往、互动和对话,提问作为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是师生交往、互动和对话的重要外显形式。
课堂提问是教学实践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有效教学的核心。
不仅很好的完成了传统教学中的教授知识的任务,还强调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课堂提问存在着几方面的问题:1、缺乏思考价值、过于简单。
多以课本上的基本知识为主进行提问,缺少思考价值达不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调动不起学生更多的学习积极性。
2、提问对象把握不明确、提问过难。
课堂提问一些学生原本没有学到的知识,造成了回答的困难,造成课堂上的“冷场”。
3、提问缺乏新意。
对于问题的提出总是千篇一律或者旧话重提就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4、问题过于空泛。
学生抓不住教师要提问的重点,思维就缺乏了定向,失去了目的性。
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5、提问对象过于集中。
教师叫基础好的同学回答问题或者在某些同学答不上问题时直接换能回答的人回答,导致回答问题的总是班级的少数。
缺乏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实质。
6、对于回答急于求成。
在提问后没有考虑学生回答问题所需要的时间,就叫学生来回答问题,影响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没有给学生追求答案的过程。
也有可能因此错过解决知识点的关键契机。
二、概念界定“有效提问”是关注师生主体的彰显、学生思维的张扬、教学活动的开展和三维目标的实现。
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初步认为,有效提问指教师在精心预设问题的基础上,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在教学中生成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对话,全面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并对提问及时进行反思与实践的过程。
三、研究目标课堂有效提问,就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教师利用提问有效组织和控制课堂,引发学生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灵活多变,并采用多种形式提问,给学生独立学习、思考的空间,提问后再及时评价鼓励。
最终达到双向互补,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的师生互动方法的研究阶段性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的师生互动方法的研究阶段性报告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的师生互动方法的研究阶段性报告(转载)分享标签:教学论文分类:教学论文 2009-04-08 10:53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的师生互动方法的研究阶段性报告(转载)一、问题的提出(一)研究的背景、现状分析新课程指出,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
数学课堂也自然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数学知识为介质进行的一种沟通与交流。
我们发现新课改让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让课堂教学更精彩。
但欣喜之余,对新课程背景下某些课堂教学进行反思,表面看,课堂有师生互动,但在课堂“师生互动”的运作上带有更多的装饰、摆设、形式的特征,无法忠实于师生互动的实质,不追求师生互动的真实有效,这是一种形式互动。
分析当前现状,我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问题:1.师道尊严仍占主导地位很多教师认为自己是教学过程的绝对支配者,学生是被看管的羔羊,强调的是师道尊严,要求学生服从、顺从。
所以学生对教师常常有一种防备心理,甚至有一种恐惧感,课堂教学就成为了教师单向输出信息的过程。
常常采取教师一呼,学生百应的互动方式。
如教师先说出上半句,让学生来接下半句;或者教师习惯性地以“对不对”“好不好”“是不是”等方式发问,学生无需任何思考,甚至可以不去理会教师究竟问的什么问题,就可以机械地用“对”“好”“是”等来对付。
学生被动参与的,师生关系疏远甚至对立,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差,这种互动常常是被动的、刻板的,学生的反应是消极的甚至抗拒的。
2. 教师怕难以驾御课堂在教学活动方面教师过多研究自己怎样“教”,而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善于提出问题和善于分析问题是一个人思维独立的表现,而独立性是主动性、创造性的基础,课堂上学生提问是极为可贵的,教师应更多地为学生提供思考和提问的时间和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期报告
课题批准号 JKGH19031 课题名称小学课堂高效师生互动的策略研究课题负责人 ****
所在单位 ****县城关第二小学
填表日期 2020年1月
信阳市教育局制
中期检查活动提示:
中期检查活动主要是分析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研讨课题研究的可持续性,重点是反思、归纳、深化、细化。
中期检查活动建议由县区教育科研部门集中组织,或由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并尽可能向社会开放。
在经常不断的多视角的学习、讨论和生活中,各种思想得到了交换,各种思维方式得到了展现,大家取长补短,使自己的思维方式逐渐丰富了起来。
2、创新做到课前的师生“互动”
课前的“互动”主要是教师的“动”,即教师的主导作用地发挥。
课前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教学内容的有效开展进行信息资源的准备。
这种引导互动结合了教学内容特点以及学生自身特征,主要体现为引导学生进行资源的搜索,以及整理。
学生在获取、整理、以及创新升华信息资源的过程中,往往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
学生人数众多,信息来源渠道广,只要一发动,他们在信息获取方面可能比教师还多还快。
但是在信息资源的整理、创新升华方面,却存在很大的问题,多数学生无法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往往在交流过程中会出现大段大段的朗读,抓
不住重点地问题。
无法准确获取与本课教学相关的重点内容,有些内容往往是超出学生目前学习范围的。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方面,教师的准确引导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让课后的师生“互动”成为课堂师生互动的延续,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后的师生互动,既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评价过程,又是一个加深巩固的过程。
一个有效的课后互动过程,不但能够巩固教学内容,还能引去学生共鸣,起到拓展延伸的作用。
课后师生互动,主要是把课堂学到的知识进行修正补充、应用甚至创新。
这一过程包括了作业对改,问题讲解,拓展练习,整理总结等过程。
在作业对改的互动过程中,教师善于发现问题,并思考如何通过不同的方式处理问题,帮助学生排疑解难。
及时地讲解,及时地批阅,使学生的问题以最快的速度解决,尽量使学生不遗留问题。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需要相应的练习巩固的过程,在一个阶段的教学完结部分,给予及时的补充练习,测验考核,既能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又能帮助学生加深巩固,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
(四)存在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课题研究和实践,虽然在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上有了些许进步,教学效果也自认为比较明显,但是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对合作互动的理
的学习方法,学习技能技巧更加灵活多样。
如,在听讲方面,学生经常使用“备-听-思-做-言”的学习方法。
即:1、备齐学习用具2、一切行动听指挥:也就是听话。
3独立听讲,认真思考。
4、学会做记号5、主动积极举手发言,将自己会和不会的信息及时反馈给老师等等。
对于改错,学生掌握了“查-找-析-改”的学习技巧。
即,1、查:检查是否抄错了题。
2、找:找出并画出最致命的错误之处。
3、析:分析造成错误的原因。
4、改:动笔改错。
等等的学习方法、学习技巧的灵活多样,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尝到了甜头,同时多种学习方法的运用,对于教师教学来说,既省时有省力,提高了教学效益。
(3)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明显发展。
对学生培养的最终结果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学生全面发展优势在个性发展中体现出来的,个性推动发展,发展丰富个性。
在教育教学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们根据学科特点,鼓励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注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促进自觉自立个性品质的形成。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积极为有特殊才能和兴趣的学生开辟创造学习途径。
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也能够自觉发现和训练自己的个人爱好。
他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外专业学习小组和有关的竞赛活动,抓住每一次表现自我的机会。
不少学生在作文比赛、车船模型比赛、歌舞表演、科技制作、书法比赛等活动中,分别获得国家、市、区级奖励。
同时,学校兴趣小组的活动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促进了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实践能力。
孩子们向着有鲜明个性、创造力和开拓精神的新世纪弄潮儿发展、努力。
2. 课题研究成果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显著提高
通过研究,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转变,他们积极自觉地带着问题有计划有目的、创造性的开展教学。
选择多种教学策略,运用“自主-合作-发展”教学模式,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益。
在工作中,我校定期组织经验总结和科研论文撰写活动。
最初,相当的一批教师几乎从零起步,但开始课题研究以后,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
教师们撰写论文、案例的水平和能力与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3.课题研究探索促进了教学模式的优化。
课题研究提出了“自主-合作-发展”系列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师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规律。
这种教学模式对比传统教育模式,在以下几下方面对教育教学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1)激发求知欲。
教师突破传统教学常规,设计理想的教学情境,使学生
在情境感受中发现自己知识面的缺陷与不足,在能力上所存在的薄弱环节,从而激起求知的兴趣和欲望,鞭策自己努力学习新知和技能。
(2)启发思维。
教师充分运用“情境”,先设计为达到教学目标的情境,帮助学生思考,诱发其想像,启发其思维,从而引导他们去认识问题的根本,发现未知,为达到目标而去充分发挥智能潜力。
(3)增进情感。
教学时,教师凭借情境展现的生动形象,带着与学生共享真切情意,全身心地投入情境中,此时的情绪,渗透着教师的情感。
情感是情境教学的纽带,师生情感的交流、互补,极大地丰富升华了单纯的直观手段,从而使教学活动进入师生共享的良好状态。
4.课堂教学评价对师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自主学习课堂教学评价,体现了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
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即不仅要体现按照学科课程标准、按照教学内容进行有序的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以学习能力为重点的学习素质和以情感为重点的社会素质)的形成。
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地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目标。
同时,本课程评价标准还力求体现促进教师成长这一理念。
根据新课程评价目的的要求,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
所以,本评价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果,而是诊断教师课堂教学的思想,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
其宗旨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目的。
课题组成员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方面的杰出代表,我们的课改工作、课堂教学得到了领导专家的肯定,促进了我校的教育教学。
注:请将该申请纸质材料和电子版报送所在单位教科研管理部门,各县区、各单位汇总后统一报送到信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