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版)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析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析
2011年,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确立了英语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的课程性质,强调以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的课程任务,从学习策略训练、文化意识培养以及教学设计和评价等角度进行了详细阐释,对小学英语教师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
英语阅读时帮助小学生达到《新课标》总要求的重要途径,《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毕业生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尝试阅读英语故事及其他英语课外读物。
《新课标》指出,基础阶段英语学习主要是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为他们继续学习英语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新课标》还强调,鉴于语言学习需要大量输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学习渠道的多样性,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要注意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注重学习策略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在培养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同时渗透跨文化意识。
同时,英语课程的评价要尽可能做到评价主体、评价形式及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和多样化。
评价过程中应依托平时教学内容,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为主要目的,以形成性为主,重点评价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而不宜采用百分制。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重点笔记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重点笔记基本理念(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二)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三)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四)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五)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六)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课程目标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目标的各个级别均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综合行为表现为基础进行总体描述。
以下是本课程一级至九级应达到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目标。
一级: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
能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游戏、做动作、做事情(如涂颜色、连线)。
能做简单的角色扮演。
能唱简单的英文歌曲,说简单的英语歌谣。
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的小故事。
能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表达简单的情感和感觉。
能书写字母和单词。
对英语学习中接触的外国文化习俗感兴趣。
二级: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
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
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或歌谣。
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
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
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
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
内容标准语言知识二级目标语音1、知道错误的发音会影响交际;2、知道字母名称的读音;3、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4、了解单词有重音;5、语音清楚,语调自然。
词汇1、学习有关本级话题范围的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2、了解单词是由字母构成的。
语法1、知道名词有单复数形式;2、知道主要人称代词的区别;3、知道动词在不同情况下会有形式上的变化;4、了解表示时间、地点和位置的介词;5、了解英语简单句的基本形式和表意功能。
功能了解问候、告别、感谢、致歉、介绍、请求等交际功能的基本表达形式。
话题能理解和表达有关下列话题的简单信息:数字、颜色、时间、天气、食品、服装、玩具、动植物、身体、个人情况、家庭、学校、朋友、文体活动、节日等。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小学英语解读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小学英语解读修订后的《标准(2011年版)》进一步完善课程理念,保持课程结构框架和目标体系,强调能力培养,适当降低要求,加强教学指导。
《英语课程标准(201 1年版)》为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提供了良好的依据,使教师更好地通过课堂指导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对课标的全文解读,我把整个课标透露出来的意思概括为四个层面:“综合、自主、效率、创新”。
全文围绕着培养学生发展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以加强课堂教学成效,提高学生自我学习效率为手段,鼓励教师帮帮助学生及学生自我养成自主的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能创新地改进学与教策略的英语学习过程的指导方向。
一、课程性质——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标准(2011年版)》首次将英语课程的性质界定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明确告诉全体英语教师语言教学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关注对学生的意志品格、正确的价值观、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个人如果具有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较高的综合人文素养,他会更快地适应社会变化,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注重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
《标准(2011年版)》在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更注重了语言学习的整体性、渐进性和持续性。
这一课程理念更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终身发展的需要,更具有人文性;同时更符合语言学习的特征和规律。
它不仅体现在按学生发展设计的课程总目标、分级目标和分级标准的描述中,也体现在课程内容的设置和课程容量的调整中。
语言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必然经历由浅入深、由易入难的渐进深入过程。
在学习方式上,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强调教师要创设有意义的语境,为学生学习、实践和运用英语创造条件;此外,进一步完善了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重点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重点1.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2.在九级目标体系中,小学六年级结束时应达到二级,9年级结束时应达到五级。
3.英语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和_先进的课程理念为指导,立足国情,综合考虑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现状,从义务教育阶段起,建立一个以学生发展_为本、系统而持续渐进的英语课程体系。
4.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_听、说_、读_、写等方面的技能以及这些技能的综合运用。
其中_听_和_读_是理解的技能,说_和写是表达的技能。
5.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以及用于表达常见话题和功能_。
6.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以小学3年级为起点7.在九级目标体系中,一至五级为义务教育阶段的目标要求。
其中,4年级应完成一级目标,6年级完成二级目标。
8.课时安排应尽量体现短时高频的原则,保证每周三至四次教学活动,周课时总时间不少于80~90 分钟。
9.评价应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过程,又关注结果,使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10.英语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
11、12、评价要__________、反馈教学、促进教学。
13、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
14、形成性评价可采用多种方式,如测试与非测试、教师评价、_________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等。
15、______级为6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______级为9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16.英语课程总目标由五个方面构成: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
_17.在英语教学起始阶段,语音教学主要应通过模仿来进行。
2、英语语言知识主要包含: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
3、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包括义务教育和高中两个阶段)按照能力水平分为_______个级别。
2011版《英语课程标准》小学阶段解读.ppt.ppt
谢谢你的观看
谢谢你的观看
25
分级标准
将实验稿中的“内容标准”改为“分级标准”。
分级标准是总目标和分级目标的进一步细化。
分级目标框架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语言技能
语言知识
情感态度
学习策略
文化意识
谢谢你的观看
谢谢你的观看
26
分级目标和分级标准 有什么区别?
谢谢你的观看
谢谢你的观看
9
修订原则
原有总体结构框架和基本要求不变 以全国英语教育的中等发展水平为基准。 加强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指导。 在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中,提供小学段和初中段英
语教学的具体指导以及教学和评价案例。 在《标准》的措词方面要更加严谨。
谢谢你的观看
谢谢你的观看
10
2011版新课标主要内容与修订
工具与人文融合的教学案例
谢谢你的观看
谢谢你的观看
14
对国家发展的价值(2011版)
➢ 国际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 ➢ 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国民的国际交流能
力奠定基础。
➢ ……
对学生发展的价值(2011版)
➢ 有利于更好地了解世界。 ➢ 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 ➢ 更多的接受教育和职业发展的机会。 ➢ 人文素养
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
倡导积极学习,采用活动途径 强调学习过程, 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改进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发展 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的渠道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重点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重点1■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2■在九级目标体系中,小学六年级结束时应达到二级,9年级结束时应达到五级。
3■英语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和—先进的课程理念为指导, 立足国情,综合考虑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现状,从义务教育阶段起,建立一个以学生发展_为本、系统而持续渐进的英语课程体系。
4■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以及这些技能的综合运用。
其中_听_和_读_是理解的技能,说_和写是表达的技能。
5■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语法以及用于表达常见话题和功__。
6.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以小学3年级为起点7.在九级目标体系中,一至五级为义务教育阶段的目标要求。
其中,4年级应完成一级目标,6年级完成二级目标。
8.课时安排应尽量体现短时高频的原则,保证每周三至四次教学活动,周课时总时间不少于80〜90分钟。
9.评价应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过程,又关注结果,使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10.英语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
11.12、评价要_________ 、反馈教学、促进教学。
13、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
14、形成性评价可采用多种方式,如测试与非测试、教师评价、 ________ 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等。
15、_____ 级为6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__________ 级为9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16.英语课程总目标由五个方面构成: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
_17.在英语教学起始阶段,语音教学主要应通过模仿来进行。
2、英语语言知识主要包含: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
3、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包括义务教育和高中两个阶段)按照能力水平分为_______ 个级别。
2011英语新课程标准
结构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 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 缺乏整合的现状,
内容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 、偏、旧”和过于注重 书本知识的现状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 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 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 和选择性。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 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 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12
3
目前小学英语课程存在的主要困难与问题: 1、对课程的认识尚不统一;重视程度差异大; 2、地区之间、学校之间发展不平衡; 3、师资数量不足,质量急需提高; 4、课堂教学效果需要给予更多关注; 5、评价方式的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
4
英语课程标准的修订情况简介
了解这次修订的指导思想和整体思 路、修订原则、修订依据,以及修订要 点,为更加准确地把握《标准》的核心 内容。
16
• 修订稿仍然以描述学生“用英语做事”为主线,强 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做事情的过 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修订稿在教学建议中从八个方面为英语教 师提出了既具有指导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义、又具有一定可操作性 的建议,体现了以培养能力为导向的改革方向。
17
• 从《标准》颁布实施以来,一线英语教师对任务 型教学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但对于如何实施任务 型教学也存在着一些困惑和问题。外语教学界对 于任务型教学是否适合中国的国情也有争议,有 人直接借“任务型教学”批评基础教育英语新课程 过于西化,不符合中国的国情。修订后的《标准 》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改写为“教师要通 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 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如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等, 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
2011版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
2011版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基本理念三、设计思路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一、语言技能二、语言知识三、情感态度四、学习策略五、文化意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四、教材的编写和使用建议第一部分前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都把英语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摆在突出的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然而,英语教育的现状尚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代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
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一、课程性质外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英语是外语课程中的主要语种之一。
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小学部分)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小学部分)作者:张扬来源:《内蒙古教育·综合版》2013年第04期一、《标准(2011年版)》的主要变化1.理念方面⑴确定了英语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课程性质。
⑵从外语学习规律的角度,强调了英语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
2.目标与标准方面⑴课程总目标的陈述更加详细、更加全面。
⑵更加明确了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要求和级别标准。
3.实施方面⑴强调并明确了各种教学途径和方法都应以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为前提。
⑵增加了大量来自一线的教学案例和评价案例,提升了课程标准的可操作性。
二、《标准(2011年版)》主要变化的解读1.为什么要将英语课程性质定位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⑴符合语言教学的基本特征。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言课程的主要属性。
工具性体现了语言作为交际媒介的作用。
它的作用包括认知,即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和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交流,即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思维,即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发展,即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
语言也是文化的载体,所以英语教学中离不开对文化的学习。
因此,英语课程必然具有人文性。
人文性就是通过本族语言和外国语言的学习,来开阔学生的视野、了解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从而丰富自己的文化、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因此,工具性与人文性在英语课程中的统一是对语言类课程本质的体现。
两者有机结合把英语学科从教学层面上升到教育层面(2012,黄元振兰春寿)。
⑵符合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人才的培养应以人为本,注重素质教育。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正是体现了这一点,即外语教育绝不只是一个学习外语的工具,而是要通过外语教育来培养学生的素质,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一个人如果具有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较高的综合人文素养,他就会更快地适应社会变化,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一、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英语研究的兴趣,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其能够基本运用英语进行交际。
3.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增进对其他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4. 培养学生的研究策略和自主研究能力,提高研究效果。
二、教学内容1. 听力训练:通过听力材料,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提高他们对英语语音、语调的敏感度。
2. 口语表达:通过日常对话、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音准确性和交际能力。
3. 阅读理解:通过适应性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和正确理解的能力。
4. 写作训练:通过写作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词汇量和句子结构的运用能力。
5. 文化研究:通过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和俗,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增进他们对世界的认知。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研究英语。
2. 合作研究:通过小组合作和伙伴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多媒体教学:通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材料,增加研究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4. 游戏活动:通过游戏形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他们的研究效果。
5. 情感教育:通过鼓励、赞扬和关心,营造积极的研究氛围,增强学生的研究动力。
四、课程评价1. 综合评价:通过考试、测试等形式,评价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综合反映学生的英语水平。
2. 研究反馈:通过定期的研究反馈和评价,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提供针对性的研究指导。
3. 自我评价:通过学生自我评价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参与课程评价,提高他们对自己研究情况的认识。
以上为小学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的主要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基本语言能力,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学习自主性。
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版)试题及答案要点
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版)试题及答案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2、在九级目标体系中,小学六年级结束时应达到二级,9年级结束时应达到五级。
3、英语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和先进的课程理念为指导,立足国情,综合考虑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现状,从义务教育阶段起,建立一个以学生发展为本、系统而持续渐进的英语课程体系。
4、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以及这些技能的综合运用。
其中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
5、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以及用于表达常见话题和功能。
二、简答(每题15分,共60分)1、简述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
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渠道。
2、简述义务教育阶段的总目标。
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3、简述英语学习策略及其分类。
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使用英语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以及指导这些行动和步骤的信念。
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
4、简述情感态度的二级目标。
能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敢于开口,表达中不怕出错误;乐于感知并积极尝试使用英语;积极参与各种课堂学习活动;在小组活动中能与其他同学积极配合和合作;遇到困难时能大胆求助;乐于接触外国文化,增强祖国意识。
三、论述(20分)课程标准中的实施建议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好基础,促进学生整体人文素养的提高。
请简述英语教学的教学建议。
英语教学建议:1.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学习英语奠定基础;2.注重语言实践,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3.加强学习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4.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5.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6.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7.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8.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努力适应课程的需要。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是中国教育部发布的一份关于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指导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内容、目标和要求,旨在引导学生掌握英语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等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教学目标与要求:规定了学生各个阶段的英语学习目标,以及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要求。
教学内容:涵盖了各种语言知识、词汇、语法以及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各个方面。
教学方法与策略: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交际法、任务型教学等。
教材与资源:建议教师选择适合的教材和教学资源,以支持教学内容的实施。
教学评价与测试:规定了对学生英语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测试的要求和方法。
该标准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指导性的框架,以便他们设计和实施有针对性的英语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英语水平。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 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目录第一部分前言 (3)一、课程性质 (3)二、课程基本理念 (3)三、课程设计思路 (4)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5)一、总目标 (5)二、分级目标 (6)第三部分分级标准 (8)一、语言技能 (8)二、语言知识 (12)三、情感态度 (14)四、学习策略 (16)五、文化意识 (17)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18)一、教学建议 (18)二、评价建议 (22)三、教材编写童议 (24)附录 (26)附录1 语音项目表 (26)附录2语法项目表 (26)附录3 词汇表 (28)第一部分前言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和大调整的变革时期,呈现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化的发展态势。
作为一个和平发展的大国,中国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国际责任与义务。
英语作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已经成为国际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
学习和使用英语对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借鉴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增进中国和世界的相互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能够为提高我国整体国民素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国民的国际交流能力奠定基础。
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对青少年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英语不仅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中国文化,增进他们与各国青少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还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接受教育和职业发展的机会。
学习英语能帮助他们形成开放、包容的性格,发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
学习英语能够为学生未来参与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储备能力,也能为他们未来更好地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化奠定基础。
一、课程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目录第一部分前言 (3)一、课程性质 (4)二、课程基本理念 (4)三、课程设计思路 (5)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8)一、总目标 (8)二、分级目标 (9)第三部分分级标准 (10)一、语言技能 (11)二、语言知识 (15)三、情感态度 (17)四、学习策略 (18)五、文化意识 (20)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21)一、教学建议 (21)二、评价建议 (26)三、教材编写建议 (29)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30)附录1 语音项目表 (32)附录2 语法项目表 (33)附录3 词汇表(小学) (36)附录4 功能意念项目表 (43)附录5 话题项目表 (45)附录6 课堂教学实例(小学) (49)附录7 评价方法与案例(小学) (59)附录8 技能教学参考建议 (74)附录9 课堂用语 (84)第一部分前言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和大调整的变革时期,呈现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化的发展态势。
作为一个和平发展的大国,中国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国际责任与义务。
英语作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已经成为国际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
学习和使用英语对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借鉴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增进中国和世界的相互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能够为提高我国整体国民素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国民的国际交流能力奠定基础。
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对青少年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英语不仅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中国文化,增进他们与各国青少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还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接受教育和职业发展的机会.学习英语能帮助他们形成开放、包容的性格,发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
学习英语能够为学生未来参与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储备能力,也能为他们未来更好地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化奠定基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解读鲁子问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专家组成员华中师范大学教授主要修订与发展深化素质教育凸显课程价值丰富课程目标发展课程理念完善实施建议建构评价体系《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目录第一部分前言: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总体目标、分级目标第三部分分级标准: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建议附录语音、语法、词汇(二级词汇表、五级词汇表)、功能意念、话题、教学实例、评价方法与案例、技能教学建议、课堂用语化交流的重要工具。
学习和使用英语对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借鉴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增进中国和世界的相互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能够为提高我国整体国民素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国民的国际交流能力奠定基础。
们的开放程度。
而这需要全民的外语/外文教育。
中国有必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因为义务教育是面向全面的教育。
英语教育对于中国发展方向的巨大意义就在于此。
这也是英语教育的历史使命,是千百年不可能再有的使命。
如果英语教育没有起到促进中国进一步开放的作用,我们将愧作中国英语教师。
英语不只是单词、语法!我们英语教师应该认真思考,我们如何提高国民的这样素养和能力?我们真的有能力去提高培养这样素养和能力?我们自己具有这些素养和能力?或者我们指导如何培养这些素养和能力吗?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对青少年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学习英语不仅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中国文化,增进他们与各国青少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还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接受教育和职业发展的机会。
英语课程的个人价值英语课程对个人的工具性价值会英语,可以工作、生活得更好,打工、种地、当和尚都需要英语。
不会英语肯定可以生活在中国,但肯定不如会英语的活得好、活得明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版)
主讲人:赵玲霞地点:办公室时间:2015.9.22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外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英语是外语课程中的主要语种之一。
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
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二)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三)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四)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五)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三、设计思路
《标准》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级方式,将英语课程目标按照能力水平设为九个级别。
该设计遵循了语言学习的规律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求和特点,也考虑到我国民族众多,地域辽阔,经济和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旨在体现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国家英语课程要求从3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程。
《标准》第二级为6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第五级为9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第八级为高中毕业的基本要求。
第三、四、六、七级为第二、五、八级之间的过渡级。
过渡级别的设置既有利于对各层次教学的指导,又为课程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提供了依据。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级别不完全等同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各个年级。
但是,分级目标对3~6年级、7~9年级和高中各学段或年级的教学和评价以及教材编写提供了循序渐进、稳步上升的指导性要求,有利于课程的整体实施。
从3年级开设英语课程的学校,3、4年级应完成一级目标,5、6年级完成二级目标;7~9年级分别完成三、四、五级目标;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动机兴趣,自信意志,合作精神,祖国意识,国际视野。
学习策略:谁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
语言技能:听说读写。
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动能,话题。
文化意识: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二、评价建议
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
英语课程的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
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教师获取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适当的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使学校及时了解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改进教学管理,促进英语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
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