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艺学-发酵工艺过程控制 PPT课件
发酵工艺学 降低 发酵成本 PPT课件
主要措施有: ①尽量加大放料管径,或加装放料泵,以加快放料流
速,缩短放罐时间
②发酵罐内壁尽量抛光,清除不易清洗的死角,放罐 后用高压水枪清洗,或在一段时间内不经清灭 菌、冷却占用的时间
在此基础上,选择性考察了通过脉冲补料、 间歇流加补料和连续流加补料三种补料方式维 持10g/L还原糖浓度对CSl03发酵水平的影响, 通过对比发现,连续流加补料在维持糖浓度的 效果上最优,CS103产量达到126.9µg/ml,较 分批发酵和脉冲补料分别提高44%和14%。
注意哦
基质至产物的实际转化得率,随菌体比生长率的上升 而下降,因此,在满足工艺要求,保持比生产率稳定的前 提下,应当尽可能降低菌体比生长率。控制比生长率的最 有效方法是严格控制生长限制基质的流加补料速度,以碳 源作为生长限制基质在经济上是较为合理的。
返回》》》
发酵工艺改进
发酵工艺由简单的分批发酵向流加 补料分批发酵的改进,对于发酵生 产成本的降低起到了突出的作用。 基质的流加在增加发酵产率的同时, 提高基质的利用效率,降低消耗。
例:葡萄糖流加策略对基因工程FR一008/杀念 菌素衍生物CSl03补料分批发酵过程的影响
在3.7 L发酵罐上研究了CS103发酵过程的最适 还原糖维持浓度,发现初始糖浓度20g/L,发 酵过程还原糖浓度维持在10g/L时,CSl03最高 产量相比分批发酵提高了约30%。
降低原料成本
原料成本是发酵产品生产中最大的 一项成本,因此,我们对它的控制 优先予以考虑。
戳这里→返回
菌种改良
以降低原材料消耗为目的的菌种改 良,就是要获得能以较少的基质投 入生产出更多产物的优良菌株,提 高基质至产物的转化得率
发酵工艺学课件
按产品类型分
1、以微生物细胞为产品的发酵工业 2、以微生物代谢产物为产品的发酵工业 3、以微生物酶为产品的发酵工业 4、生物转化或修饰化合物的发酵工业 5、微生物废水处理和其他
六、发酵工业特征
发酵过程中离不开微生物的作用 1、发酵原料的选择及预处理
4.易受污染:由于发酵培养基营养丰富,各种来源的微生物 都很容易生长,发酵过程中对杂菌污染的防治至关重要。
5.代谢多样:由于各种各样生物体代谢方式、代谢过程的多样 化,以及生物体化学反应的高度选择性,能够专一性地和 高度选择性地对复杂的化合物进行特定部位的氧化、还原 等反应;也能容易地产生比较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如酶 等)。
➢ 利用微生物消除环境污染 ➢ 利用微生物发酵保持生态平衡,如生物固氮肥料,生物杀
虫剂等。 ➢ 微生物湿法冶金,如细菌浸矿,即利用细菌对矿物或矿石
中有用的金属浸出回收的过程。细菌浸出的金属有Cu、U 、Co、Ni、Mn、Zn、Pb等10余种,但大规模生产的只有 铜和铀。 ➢ 利用基因工程菌株开拓发酵工程新领域。
Protein engineering) 基因工程 ( Genetic engineering) 细胞工程 ( Cell engineering ) 2. 生物工程中其他技术产业化表达的重要手段 基因工程菌 动植物细胞培养 3. 生命科学研究的对象或载体
自相 成互 体渗 系透
➢ 基因工程 ➢ 细胞工程 ➢ 酶工程 ➢ 发酵工程
在化学工业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发酵工程能发挥独持的作用
如:利用微生物来处理工业废水或含毒废液,乃至构建超级细菌,处理大 面积的海面石油污染等。
喷洒工程菌清除石油污染
发酵学 第7章 发酵工艺的控制2
• 微生物生长和发酵的最适宜pH可能不同。
丙酮丁醇菌 生长:pH 5.5-7.0; 发酵:pH 4.3-5.3; 生长:pH 6.5-7.2 青霉素菌 发酵:pH 6.2-6.8 生长: pH 6.3-6.9 链霉素菌 发酵: pH 6.7-7.3
pH对发酵影响的机理 • 1.pH影响酶的活性
– 当pH值抑制菌体中某些酶的活性时,会阻碍菌 体的新陈代谢
• 初级代谢的氨基酸发酵,需氧量的大小与 氨基酸的合成途径密切相关。 • 根据发酵需氧要求不同可分为三类
• 第一类有谷氨酸、谷氨酰胺、精氨酸和脯氨酸等 谷氨酸系氨基酸,它们在菌体呼吸充足的条件下, 产量才最大,如果供氧不足,氨基酸合成就会受 到强烈的抑制,大量积累乳酸和琥珀酸; • 第二类,包括异亮氨酸、赖氨酸、苏氨酸和天冬 氨酸,即天冬氨酸系氨基酸,供氧充足可得最高 产量,但供氧受限,产量受影响并不明显; • 第三类,有亮氨酸、缬氨酸和苯丙氨酸,仅在供 氧受限、细胞呼吸受抑制时,才能获得最大量的 氨基酸,如果供氧充足,产物形成反而受到抑制。
对照罐发酵66小时pH达7.93,以后维持在8.0以上至115小 时,菌丝浓度降低,NH2-N升高,发酵不再继续。 发酵15小时左右,pH值可以从消后的6.5左右下降到5.3, 调节这一段的 pH 值至 7.0 左右,以后自控 pH ,可提高发酵单位。
pH 7.0 pH 效价
t 不调pH 调pH
例:克拉维酸发酵中pH变换控制
• 2. pH值影响基质和中间代谢物的解离
– 进而影响微生物对这些成分的吸收
• 3. pH影响发酵产物的稳定性
影响产物稳定性
• β-内酰胺抗生素沙纳霉素的发酵中,pH在6.7~7.5 之间时抗生素的产量相近,高于或低于这个范围, 合成受到抑制。在这个pH值范围内,沙纳霉素的稳 定性未受到严重影响;但pH>7.5时,稳定性下降, 半衰期缩短,发酵单位也下降。 • 青霉素在碱性条件下发酵单位低,也与青霉素的稳 定性有关。
发酵工程 ppt课件
4.1 主要发酵类型
微生物菌体发酵
以获得具有某种用途的菌体为目的。 例如:①酵母的生产。
②生物防治。 鳞翅目、双翅目害虫 苏云金杆菌、蜡样芽胞杆菌、 侧孢芽孢杆菌 松毛虫——白僵菌、绿僵菌
问题草莓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日前一则关于草莓的报道让不 少消费者感到担心 —— 报道说,记者随机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 批发市场、美廉美超市、昌平采摘园以及路边的草莓摊购买了 8 份草莓样品,送到北京农学院检测,结果都检出了乙草胺成分, 它被列为 b - 2 类致癌物。但对于这个结果,很多业内人士都觉 得不可思议,理论上,乙草胺不应该出现在草莓里。
利用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 制备微生物菌体或其代谢产物的过程。
路易斯· 巴斯德(Louis Pasteur)
近代微生物奠基人 巴氏消毒法
每一种发酵作用都是由于一种微菌的发展。 每一种传染病都是一种微菌在生物体内的发展。
传染病的微菌,在特殊的培养之下可以减轻毒
力,病菌可以被改造成防病的疫苗。
连续发酵的优缺点
优点
能维持基质浓度 可以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单位时间的产量 便于自动控制 菌种发生变异的可能性较大 要求严格的无菌条件
缺点
4.3.1.3 补料分批发酵
又称半连续发酵,是介于分批发酵和连续发 酵之间的一种发酵技术,是指在微生物分批 发酵中,以某种方式向培养系统补加一定物 料的培养技术。
进作用,也有可能有抑制作用。
4.3.2.4 CO2 对发酵的影响
CO2对菌体具有抑制作用,当排气中CO2的浓度 高于4%时,微生物的糖代谢和呼吸速率下降。 例如,发酵液中CO2的浓度达到1.6×10-1mol,就 会严重抑制酵母的生长;当进气口CO2的含量占混 合气体的80%时,酵母活力与对照相比降低20%。
发酵过程优化与控制PPT课件
.
3
发酵过程技术原理
分批发酵 补料-分批发酵 半连续发酵 连续发酵
.
4
分批发酵
几个重要参数:
为比生长速率,h-1; -qs 为比基质消耗速率,(g/g)/h; qp 为比产物形成速率,(g/g)/h 。
uX dX dt
q xX d S dt
补充养分,同时解除/消弱代谢产物的抑制。
不足:
丢失了未利用的养分和处于生长旺盛期的菌体;送去提炼 的发酵液体积更大;丢失代谢产生的前体物;利于非产生 菌突变株的生长。
实施:海洋微藻合成藻红素和EPA。
需要摸索最佳的培养基更新速率。
.
10
连续发酵
发酵过程中一面补入新鲜的料液,一面以相同的流速 放料,维持发酵液原来的体积。(恒化培养)
.
1
发酵过程优化与控制
发酵
狭义——厌氧条件下葡萄糖通过酵解途径生成 乳酸或乙醇等的分解代谢过程。
广义——微生物把一些原料养分在合适的发酵 条件下经特定的代谢途径转变成所需产物的过 程。
.
2
发酵是一个很复杂的生化过程,其好坏涉及诸多因素: 菌种性能、培养基组成、原料质量、灭菌条件、种子 质量、发酵条件和过程控制等
pH变化会影响酶活,菌对基质的利用效率和细
胞结构,从而影响菌的生长和产物的合成。
.
23
选择最适发酵pH的原则是获得最大比生产速率和
适当的菌量。
分阶段pH控制策略
如何控制发酵液pH?
基础培养基的配方;通过加酸碱或中间补料 例如,青霉素发酵,通过调节加糖速率来控制pH;链 霉素的生产,补充NH3来控制pH,同时为产物合成提 供氮源。
培养液pH可反映菌的生理状况:pH上升超过最适值,意 味着菌处于饥饿状态,可加糖调节;糖的过量又使pH下 降;用氨水中和有机酸需防止微生物中毒,可通过监测 培养液种溶氧浓度的变化来控制。
发酵工程 ppt课件
100%
酵母菌
单细胞真菌,具有真核细胞结构 ,有产孢子繁殖和水生、好气性 生长及醇发酵和糖发酵等类型。
80%
霉菌
丝状真菌的俗称,意即多细胞的 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微生物的营养需求
水
微生物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 是良好的溶剂,能维持酶活性 ,参与代谢反应。
无机盐
参与细胞构成和代谢反应,对 细胞的渗透压平衡和酸碱平衡 起着重要作用。
利用发酵技术生产面包、啤酒 、酸奶等食品。
医药工业
生产抗生素、疫苗、干扰素等 生物药物。
化学工业
生产燃料、化学品、塑料等物 质。
环境治理
利用微生物处理废水、废气, 实现环境保护和治理。
02
发酵工程的基本原理
微生物的种类与特性
80%
细菌
根据形态可分为球菌、杆菌、螺 旋菌等,根据对人类的关系可分 为致病菌、条件致病菌和益生菌 。
细胞分离
通过离心、过滤等技术将菌体从发酵液中分离出 来。
产物纯化
通过一系列的分离纯化技术,如蒸馏、结晶、色 谱等,将产物纯化至所需的规格和纯度。
04
发酵工程的应用实例
酒精发酵Βιβλιοθήκη 010203
酒精发酵简介
酒精发酵是一种通过酵母 菌将糖类物质转化为乙醇 的过程,广泛应用于酒精 饮料、化工等领域。
酒精发酵工艺流程
提高产物的产量与质量
代谢工程
通过代谢工程手段,对微生物的代谢途径进行优化,提高目标产 物的产量和纯度。
过程控制
采用先进的传感器和在线监测技术,实时监测发酵过程,实现精 准控制,提高产物质量。
降低生产成本与环境污染
节能减排技术
采用新型发酵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和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和碳排放。
《发酵工程原理》课件
04
发酵工程应用实例
酒精发酵
酒精发酵简介
酒精发酵原理
酒精发酵是一种通过酵母菌将糖类物质转 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的过程,广泛应用于 酒精饮料、生物能源等领域。
酒精发酵主要基于酵母菌的厌氧代谢,通 过糖酵解途径将葡萄糖转化为乙醇和二氧 化碳。
酒精发酵工艺
酒精发酵的应用
酒精发酵工艺包括原料选择、糖化、发酵 、蒸馏和精馏等步骤,每个步骤都有严格 的操作要求。
生物农药的应用
生物农药广泛应用于农业、林 业等领域,可有效防治病虫害 ,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05
发酵工程的前景与挑战
新型生物反应器的研发与应用
总结词
新型生物反应器是发酵工程的重要发 展方向,能够提高发酵效率和产物质 量。
详细描述
新型生物反应器采用先进的材料和设 计,优化了发酵过程中的氧气和营养 物质传递,减少了染菌风险,提高了 产物浓度和收率。
发酵工程通过控制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过程,生产出包括食品、饮料、饲料、医 药品、化学品和农业用化学品等在内的各种有用物质。它具有高度洁净的生产环 境,能够实现高效转化和大规模生产,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酵工程的发展历程
总结词
发酵工程经历了自然发酵、纯培养技术、通气发酵、 酶工程和基因工程等阶段,发展至今已成为一门高度 综合性的生物工程技术。
02
微生物发酵过程
微生物发酵的类型
厌氧发酵
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厌氧菌进行发酵,产生 乙醇、乳酸等。
兼性厌氧发酵
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发酵,产生酒 精、酵母等。
好氧发酵
在有氧条件下,利用好氧菌进行发酵,产生 丙酮、丁醇等。
混合发酵
同时利用多种微生物进行发酵,产生多种代 谢产物。
发酵工程第一章_绪论PPT课件
物
(2)糖酵解(暂时缺氧、有机物氧化不彻底、产生少量能量)
化
学
2、无氧呼吸:特指那些不需要氧的微生物所进行的能量代谢。 指有机物经彻底或不彻底氧化,所脱下来的电子最后传给外
家
源的无机氧化物(个别是有机氧化物)并释放较少能量。
根据最终电子受体不同,无氧呼吸分为:硝酸盐呼吸、硫酸
盐呼吸、硫呼吸、碳酸盐呼吸及延胡索酸呼吸等。
1. 何谓发酵?
--请看下面现象
微生物的
发酵现象
ferver:发泡、沸腾 fermentation
对发酵现象的不同理解
--两种角度(能量、产物)
侧重能量代谢:
1、能够在氧分子参与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能量的生物可以进行:
有氧呼吸、糖酵解、厌氧呼吸(兼性微生物)
生
(1)有氧呼吸(氧供应充分、有机物氧化彻底、产生大量能量)
微生物转化
在用维生素C一步和二步发酵法生产中,起主要氧 化作用的葡糖酸杆菌对作用底物(D-山梨醇或L-山 梨糖)的分子结构进行特异性改变。
(一)工业发酵的类型
按微生物对氧的不同需求
厌氧发酵 需氧发酵 兼性厌氧发酵
液体发酵(包括液体深层发酵)
按培养基的物理性状 固体发酵
浅盘固体发酵 深层固体发酵(机械通风制曲)
技术进步: 发展了高压喷射式、强制循环式等多种发 酵罐及其发酵技术 计算机和自动控制技术的运用:灭菌和发 酵过程自动控制,促进发酵工业朝连续化、 自动化方向发展
开拓新的发酵原料时期
特点:
解决发酵原料及人畜争粮问题; 规模和自动化程度显著提高,能耗过大。
基因工程阶段(现代发酵工业新阶段)
(二)发酵工业的基本生产过程
4. 控制最适发酵条件使微生物生长并形成大量的 代谢产物;
第七章发酵工艺控制
如:许多抗生素和色素的发酵
第二节
一、物理参数
工业发酵过程的主要 控制参数
1、温度 与温度有关的因素: 氧在培养液中的溶解度和传递速率 菌体生长速率和产物合成速率 测量工具:铂电阻或热敏电阻
• 2、压力(Pa)
与压力高低有关的因素: 罐压高低与氧和CO2在培养液中的溶解度有关 罐压一般范围: 0.2×105~0.5×105 Pa 测量工具: 隔膜法压力表或压敏电阻压力表
1、分批发酵
概念:
分批发酵:指将微生物和营养物一次性加入发酵 罐中,经过培养生长,最后一次收获的培养方式, 中间除了空气进入和尾气排出,没有物料交换。 在分批发酵中,培养基是一次性加入,不再 补充,随着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活跃,营养物质逐 渐消耗,有害代谢产物不断积累,因此其生长速 度将随时间发生有规律性的变化。
2.补料分批培养的优缺点 优点:与分批培养相比
① 解除底物抑制和葡萄糖的分解阻遏效应。 ② 可以避免在分批发酵中因一次投料过多造成 细胞大量生长所引起的一切影响;
③ 可用作为控制细胞质量的手段,以提高发芽 孢子的比例; ④ 可作为理论研究的手段,为自动控制和最优 控制提供实验基础。
与连续培养相比优点
④ 衰亡期
细胞死亡率增加,明显超过新生率,进入 衰亡期。多数发酵在到达衰亡期前就结束。 特点:活的细胞数目以对数速率急剧下降、 细胞裂解或自溶。衰亡期比其它期相对较 长。
分批发酵优缺点:
•
① ② ③ ④
优点:
操作简单 周期短 染菌机会少 产品质量易于控制
•
缺点:
① 生产能力不是很高 ② 非生产周期较长,使得发酵成本高
三、生物参数
1、菌体形态 菌体形态是衡量种子质量、区分发酵阶段、控 制发酵过程的代谢变化和决定发酵周期的依据之 一。 用显微镜观察菌体形态 2、菌体浓度 概念:菌体浓度是指单位体积培养液中菌体的 含量。 根据菌体浓度的大小决定适合的补料量和供氧 量,同时可判断目的产物的产量是否达到最大量。
第五章-发酵过程控制ppt课件(全)
第一节 发酵方式
一、概述
发酵:指在厌氧条件下葡萄糖通过酵解途径生成乳酸或乙醇 等的分解代谢过程。
广义发酵:微生物把一些原料养分在合适的发酵条件下经过 特定的代谢转变成所需产物的过程。
微生物培养:亦称微生物发酵,发酵生产按微生物培养工艺 不同可以分为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两种类型。两者在工艺过 程上大体相同,主要工艺过程为: 斜面菌种培养~菌体或孢子悬浮液制备~种子扩大培养~ 发酵培养~发酵产物与发酵基质分离~提纯与精制~成品。
分批培养的特点是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是最常见的操作方 式。
分批发酵过程一般可粗分为四期:即适应期(也有称停滞期 或延滞期的)、对数(指数)生长期、生长稳定期和死亡期;
也可细分为六期:即停滞期、加速期、对数期、减速期、静 止期和死亡(衰亡)期
分批培养中的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
停滞期(Ⅰ)
停滞期(Ⅰ): 刚接种后的一段时间内,细胞不生长,细胞 数目和菌量基本不变。
第五章 发酵过程及控制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能陈述发酵过程的影响因素(温度、溶氧、pH等); 能陈述不同发酵方式的理论及异同及优劣; 掌握发酵动力学的有关原理、发酵器的分类及发展趋势。 能力目标 能够找出发酵最适宜条件,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能够进行发酵终点判断; 能够进行发酵过程重要检测;
三、产物形成动力学
产物形成与生长的关系 细胞生长与代谢产物形成之间的动力学关系决定
于细胞代谢中间产物所起的作用。描述这种关系的 模式有三种,即生长联系型模式、非生长联系型模 式和复合型模式。 (1)生长联系型模式 (2)非生长联系型模式 (3)复合模式
四、生长得率与产物得率
1.生长得率和产物得率的定义 生长得率:消耗每单位数量的基质所得到的菌体,
第六章 发酵工程 PPT课件
生物下游一般过程
§6-5 生化反应器
生化反应器类型 通用式发酵罐 气升式发酵罐 其他生物反应器形式
生化反应器类型
• 酶反应器:单相式、多相式 • 发酵反应器器:液态、固态
通用式发酵罐
通气 搅拌:传质
传热
气升式发酵罐
气升式发酵罐的优点 是能耗低,液体中的 煎切作用小,结构简 单。在同样的能耗下, 其氧传递能力比机械 搅拌式通气发酵罐要 高得多。
发酵的基本过程
发酵过程形式
• 批式发酵
• 补料发酵→带放(半连续发酵)
• 连续发酵→多级连续发酵
• 发酵-分离耦合 • ……
连续发酵
连续发酵是指以一定的速度向发酵罐内添加新 鲜培养基,同时以相同速度流出培养液,从而 使发酵罐内的液量维持恒定的发酵过程。
优点 ① 可提高设备利用率和产量; ② 发酵中各参数趋于恒值,便于自动控制; ③ 易于分期控制。可以在不同的罐中控制不同的条件。
• 初级、次级代谢产物 • 生物大分子(酶、多糖) • 菌体 • 利用微生物发酵进行转化反应
§6-2 工业微生物
常见种类 菌种选育与保藏
常见工业微生物种类
• 细菌 • 放线菌 • 酵母菌 • 霉菌
细菌的形态(单细胞)
• 球菌 • 杆菌 • 螺旋菌
•
细 菌 细 胞 结 构 模 式 图
放线菌
•
固态发酵罐
课外书籍资料
• 微生物与发酵基础教程,宋超先,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7
• 发酵工艺,孙俊良,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 生物反应工程原理,贾士儒,科学出版社,2008 • 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姚汝华,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6 • 生化工程,伦世仪,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3 • 生化反应工程,山根恒夫,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 • 发酵工艺学原理,(英)P·F·斯坦伯里,中国医药科技
第八章 发酵工艺的控制
发酵工艺过程,不同于化学反应过程,它既涉及生物细胞的生长、生理和繁殖等生命过程,又涉及生物细胞分泌的各种酶所催化的生化反应过程。
发酵工程是生物应用工程学科,是微生物学在工业生产领域的大规模应用,是化学工程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延伸,是生物、化学和工程等学科的综合利用。
8.1发酵过程的主要控制参数1. 物理参数(1)温度(℃)直接影响发酵过程的酶反应速率,氧的溶解度和传递速率,菌体生长速率和合成速率。
(2)压力(Pa)影响发酵过程氧和CO2的溶解度,正压防止外界杂菌污染。
罐压一般控制在0.2×105~0.5×105 Pa。
(3)搅拌速度(r/min)搅拌器在发酵过程中的转动速度。
其大小影响发酵过程氧的传递速率,受醪液的流变学性质影响,还受发酵罐的容积限制(见下表)(4)搅拌功率(kW)搅拌器搅拌时所消耗的功率(kW/m3),在发酵过程中的转动速度。
其大小与液相体积氧传递系数有关。
(5)空气流量(m3空气/(m3发酵液·min))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发酵液里通入空气的体积,一般控制在0.5~1.0(m3空气/(m3发酵液·min))(6)粘度(Pa·s)细胞生长或细胞形态的一种标志,反映发酵罐中的菌丝分裂情况,表示菌体的浓度。
(7)浊度(%)反映应单细胞生长情况(8)料液流量(L/min)进料参数(6)粘度(Pa·s)细胞生长或细Array胞形态的一种标志,反映发酵罐中的菌丝分裂情况,表示菌体的浓度。
(7)浊度(%)反映应单细胞生长情况(8)料液流量(L/min)进料参数(3)溶解氧浓度(ppm或饱和度,%)溶解氧是好氧发酵的必备条件,是生化产能反应的最终电子受体,也是细胞及产物重要的组分。
通常用饱和百分度表示。
(4)氧化还原电位(mV)培养基的氧化还原电位是影响微生物生长及生化活性的因素之一。
在某些限氧发酵(如氨基酸),氧电极以不能精确使用,氧化还原电位参数控制较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