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16古诗三首教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
2.教学难点
-理解古诗中较为生僻的词汇和古汉语用法,如“壁”、“涧”等字词的古义。
-鉴赏古诗的深层意境,尤其是对诗中隐喻和象征意义的把握。
-体会诗人情感表达的细腻之处,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王维对兄弟的思念之情。
-将古诗的韵律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朗读和创作中,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举例解释:
-在解析《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难点在于理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佳节”和“思亲”之间的情感联系,以及这种情感如何通过诗的形式表达出来。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古诗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用现代汉语表达古诗的意境?”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诗歌创作练习。这个练习将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古诗知识创作小诗。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问题是,如何在课堂上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我觉得可以尝试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课堂上鼓励他们主动提问、分享学习心得,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古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经验。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提高文化素养:通过学习《古诗三首》,使学生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怀。
2.语言建构与应用:让学生掌握古诗的基本韵律、修辞手法,提高古诗文阅读、理解、赏析能力,培养文学鉴赏素养。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写“涯、莺”2个生字,理解本课三首诗中“簸”“山郭”“排闼”等关键字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江南春》。

3.能结合注释或联系古代文化常识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教学重难点】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江南春》。

2.能结合注释或联系古代文化常识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难点: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解题1.同学们,你学过的写景的古诗词有哪些?能给大家背一背吗?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我们的母亲河——黄河的古诗。

(板书课题)《浪淘沙》是由九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选的是其中的一首。

浪淘沙,是唐代的曲名。

3.播放“黄河”的相关视频:呈现黄河波涛汹涌、奔流不息的画面。

4.了解作者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诗文俱佳,题材涉猎广泛,尤其以咏史诗为人称道。

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主要作品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

二、初读古诗,把握大意1.读准读通。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读准多音字及生字:曲(qū)。

2.读好诗句的停顿。

(1)自主尝试读好停顿。

(2)教师范读。

(3)指名读,齐读。

三、精读古诗,解诗意,悟诗情1.学习第一、二句。

课件出示: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1)指名读,齐读。

(2)这两句诗描写了黄河的什么特点?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你是从哪些字词感受到的?(九曲——黄河弯;万里沙——黄河长、沙很多;浪淘风簸——波涛汹涌、惊涛骇浪。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①第一句:想象黄河曲折悠长、蜿蜒漫长的画面,重读“九曲”“万里沙”。

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5篇众所周知,古诗词是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承载着古代文人墨客的思想精髓和情感积淀。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一、读懂三首古诗,了解古诗所歌咏的事物的特点,从中受到美的情操的熏陶。

二、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四、有感情地背诵并默写这三首古诗。

教学重点:一、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和情操美。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复习或收集一两首唐代诗人白居易、王维、李白的诗,你们完成了吗?(检查二三人),今天,我们再学习两首,着重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讲读第一首古诗《墨梅》。

1.初读指导,理解诗句意思。

(1)解题。

板书题目。

这首诗是王冕写的。

诗中描写了洗砚池的墨梅,表达了对乐于奉献的精神的赞美。

题目的'意思是:有着像墨一样黑的枝干的梅花树。

指名读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2)教师范读。

(注意生字、新词。

)(3)指名学生试读。

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4)学生试讲,逐句理解,教师点拨。

2.精读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2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1.查阅有关词的资料以及三位诗人的生平和创作情况。

2.课文插图。

A案第一课时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由题入手,弄清题意1.板书课题。

2.自由读题,说说题意。

“乡村四月”是指江南农村初夏的时节。

小学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古诗三首》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并背诵默写,理解字面意思,掌握重点字词含义(重点)。

2、学习古诗写作手法并能识别分析,通过反复诵读感受韵律美和意境美(难点)。

3、借助注释、插图和已有知识理解内容,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参与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提高合作探究与表达能力(重点)。

4、体会诗人情感,激发对古典诗词热爱,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点)。

二、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与三首古诗相关的资料,如诗人的生平、创作背景、诗词赏析等,制作成教学课件。

-准备古诗的朗读音频和视频,以便在课堂上播放。

-准备相关的教具,如黑板擦、粉笔等。

2、学生准备-预习三首古诗,借助注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查找有关诗人的资料,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一段古典音乐,如《高山流水》,营造出古典诗词的氛围。

2、提问学生对古典诗词的了解,如:“同学们,你们都读过哪些古典诗词呢?”引导学生回忆并回答。

3、教师引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小学六年级上册的《古诗三首》,这三首古诗都非常经典,它们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

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的世界吧!”(二)介绍诗人及创作背景1、教师依次介绍三首古诗的诗人。

-《浪淘沙(其一)》,介绍诗人刘禹锡的生平经历、所处时代的特点以及他的创作风格。

刘禹锡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他的诗风豪迈奔放,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境遇。

-《江南春》,介绍诗人杜牧的生平经历、所处时代的特点以及他的创作风格。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写自然景观和社会生活。

-《书湖阴先生壁》,介绍诗人王安石的生平经历、所处时代的特点以及他的创作风格。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他的诗风简洁明快,多反映政治改革和民生疾苦。

2、结合诗人的情况,介绍每首诗的创作背景。

-《浪淘沙(其一)》,创作于中唐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刘禹锡被贬谪,但他仍然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s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6、《古诗三首》教案

s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6、《古诗三首》教案

瓦金完小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古诗三首》教案(s版上册16课)备课教师杜文钧执教教师杜文钧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认识hi“焚”字,会写“锤、凿、焚”。

能正确读写“千锤百炼、焚烧、粉骨碎身、千锤万击”等词。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朗读、背诵、默写这三首古诗。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了解诗的内容,在了解整首诗的基础上理解诗的重点句,体会诗句表达怎样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和情操美。

主要教法读思议品诵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执教时间:2016 年11 月日节教学要点 1.学习《石灰吟》《竹石》。

2.引导学生了解诗的内容,在了解整首诗的基础上理解诗的重点句,体会诗句表达怎样的情感。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达标检测一、新知探究一、谈话导入。

(用时:5分钟)同学们,我们来学习《古诗三首》的《石灰吟》与《竹石》这两首古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时:10分钟)11.初步感知大意:以自学、汇报为主。

2.逐句理解。

3.整体了解: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4.教师总结。

三、品读课文。

(用时:20分钟)1.指导学生用同样的自学方法1.了解这两首诗的内容。

2.背诵古诗。

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经受千锤万凿才出深山,把烈火焚烧、锤炼看作很平常的事。

2.“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看图,感受竹子的坚1.观察每组字的字形,并分别组词。

2.体会下列诗句表达的作者的感情。

(1)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千磨万击还坚劲,学习《竹石》。

2.引导学生感悟诗歌情感: 初步感知诗歌情感: 这两首诗,分别描绘的是石灰与竹子,说一说石灰与竹子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教师小结:这就叫做“托物言志”。

石灰与诗人之间有什么联系?4.同学们,今天我们学的古诗,具有什么特点?四、布置作业。

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
三、对比品读,体察诗韵
(一)学习《浪淘沙》和《江南春》
1.过渡语引入。
(请大家认真读读这两首古诗,想想这古诗分别都描写了哪些事物?分别是怎样描写的?你感受到了什么?想好了可以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自己的收获。)
2.品读《浪淘沙》和《江南春》,想想两首古诗都描写了哪些事物?分别是怎样的?
(预设:《浪淘沙》描写了黄河的来处和去处,使我们看到了黄河的宏伟气势。《江南春》描写江南的美丽风光。) 3.自由发言,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理解诗句意思。
4.交流读后收获。
(预设:刘禹锡和杜牧两位诗人都是唐代的,王安石是宋代的。三首古诗都是写景的。《浪淘沙》和《江南春》分别是写黄河和江南的,《书湖阴先生壁》写的是乡村的美景。)
【设计意图】知人论诗、整体关注乃古诗学习的重要途径,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后即将三首古诗和盘托出,在借助课文注释粗知大意的基础上聚焦古诗同异,这样的设计将同一主题古诗的学习进行有效地整合。
5.诗人是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法生动地传递出他的思想情感的呢?(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
6.再次,感情朗读。
7.尝试背诵。
创设环境导入能使学生更快地进入文本的情境,水图和激情的语言创设出浓厚的学习情境,将学生引入诗意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整体诵读,初识诗文
1.自由读三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读后借助课文注释,尝试着说说三首古诗的大概意思。
2.指名读诗,其他同学评价读得是否正确,适时指导学生学会课文生字。
3.齐读三首古诗,读后思考:这三首古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之处?
教学难点
整合阅读中感受祖国山水的美丽
课前准备
课堂教学设计
主备情况
个人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的古诗三首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的古诗三首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的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古诗三首》这三首古诗的内容和意义;2. 学会欣赏和朗读古诗,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3.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和理解每首古诗的内容和意义;2. 掌握古诗的朗读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学生对古代文化的了解和理解;2. 学生对于抒情古诗的感受和表达。

教学准备:1. 《古诗三首》教材;2. 录音机或电脑播放器;3. 几张古诗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热身导入(5分钟)1. 老师简单介绍《古诗三首》这几首古诗的背景和作者;2. 引导学生回忆一下自己之前学过的一些古诗,如《静夜思》,并鼓励他们忆诵一下。

二、学习《古诗三首》(15分钟)1. 老师逐首朗读《古诗三首》,同时展示古诗的图片给学生观看,让他们先了解古诗的整体感觉;2. 请学生读一遍古诗,了解整个古诗的故事和情感;3. 细读古诗,带领学生理解每个字句的意思,解释一些生僻字或词汇;4. 完成古诗的理解与鉴赏题。

三、交流与分享(10分钟)1. 让几名学生上前介绍所学的古诗,分享他们的理解和感受;2. 为学生专门开辟一段时间互相交流他们兴趣的古诗,并分享给大家。

四、朗读训练(15分钟)1. 分发《古诗三首》的朗读课文给学生,让他们按照课文内容朗读,并注意语音语调;2. 选择几位学生进行朗读示范,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提出修改意见;3. 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朗读古诗,可以加入朗读的表情和动作;4. 进行小组间的朗读表演,每个小组选择一首古诗进行表演。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制作一张古诗的展板,陈列在教室中,供学生自由观赏;2. 分组创作一些古诗,分享给其他小组或全班;3. 鼓励学生使用韵脚、对仗等表达方式,自己尝试写一首古诗。

六、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学习内容,回顾学生在这节课上的收获和表现。

本次教学设计主要以学习《古诗三首》的内容为主线,通过听、读、说和写等方式,全面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16 古诗三首:石灰吟|语文S版 (6)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16 古诗三首:石灰吟|语文S版 (6)

《石灰吟》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的意思。

了解石灰的特点。

2.联系作者生平,了解诗句托物言志的特点,体会作者“要留清白在人间”志向。

3.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了解诗句托物言志的特点。

教学难点:联系作者生平,体会作者的志向。

课前准备:学生阅读的资料;PPT。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解诗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明代于谦的诗——《石灰吟》。

读题。

1.你知道石灰是什么吗?(介绍石灰)2.理解“吟”。

吟是古诗的一种形式,带有赞扬、称颂的意思。

3.指名说说诗题的意思(石灰的赞歌)二、读古诗,明诗意(一)读出诗的节奏1.自由读诗,指名读,读准确。

请同学们自由放声朗读古诗,读四遍。

2.读出停顿和古诗的韵味。

指名读,小组比赛读(二)理解诗的意思1.读好了古诗,你理解它的意思吗?请同学自由朗读古诗,同桌交流,尝试理解诗意。

2.指名交流。

若等闲:好像平平常常的事情。

3.再次齐读古诗。

三、读古诗、悟诗情1.过渡:这首诗字字明白如话,同学们很容易就理解这首诗的意思。

2.同学们你们发现了没有,石灰只是一种没有生命、没有感觉的事物,可是诗中有几处,却让人分明觉得石灰好像活了起来,具有了人的情感。

请你再读一读诗句,看看哪些地方,让你有这样的感觉?3.生自由谈。

(若等闲、全不怕)4.这时你对石灰有了什么深入的看法?这是怎样的石灰5.原本普通的石灰,在于谦的笔下仿佛成了一位正气凛然的英雄。

那于谦为什么要这样赞扬石灰呢?我们深入地读诗,就要从读诗句到读诗人。

现在,我要讲于谦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一)联系生平1. 讲述背景:于谦:明朝名臣。

他在十二岁时就立志要做像文天祥那样的人,他一次次吟诵着文天祥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也就在那一年,他写下了这首《石灰吟》。

2. 成年后,他又有怎样的人生际遇呢?请再读一读。

明朝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以权谋私,每逢朝会,各地官僚为他讨好他,多献以珠宝白银,巡抚于谦每次进京奏事,总是不带任何礼品。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会写“涯、莺”等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祭祀、厨房”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 能借助注释、结合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4. 初步感受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诗歌表现手法的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含义,背诵古诗。

- 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2.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中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的运用。

- 感悟诗歌的意境。

三、教学方法1. 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初步理解诗句的含义。

例如,在教学《浪淘沙(其一)》时,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再指导学生读出节奏,如“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通过这样的诵读,学生能更好地体会古诗的韵律。

2. 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等手段创设与古诗内容相关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意境。

如在教学《江南春》时,播放江南春天的美景视频,有莺啼、绿树、红花、水村、山郭、酒旗等元素,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江南春景,从而更好地理解“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所描绘的画面。

3. 讨论法针对诗句的理解、诗人情感的体会等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例如在探讨《书湖阴先生壁》中诗人与湖阴先生的关系以及诗中表达的情感时,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各抒己见。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古诗就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中的《古诗三首》,去领略古诗的独特魅力。

2. 简单介绍三首古诗的作者:刘禹锡、杜牧、王安石。

(二)学习《浪淘沙(其一)》1. 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借助拼音和字典,读准“簸”等生字的读音。

- 教师范读,强调诗句的节奏和韵律,学生跟读。

2. 理解诗句意思-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尝试理解诗句的意思。

- 教师逐句讲解:“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16 古诗三首:夏日绝句|语文S版 (1)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16 古诗三首:夏日绝句|语文S版 (1)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古诗中重点字的意思和诗句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古诗。

3、通过熟读,体会古诗的意境。

二、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反复诵读诗文,结合具体语境展开想象,从而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过程中体会诗的意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诗人宁死不屈的品质,感悟其强烈的爱国热情。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操。

重点难点1.结合时代背景,想象诗的画面,体会诗人感情。

2.体会诗歌意境,感受作者在诗中的爱国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诗题,了解作者1、师:同学们,你所了解的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有哪些?(学生回答心中的英雄人物。

)师:有抗倭英雄戚继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精忠报国的岳飞、以失败而告终的西楚霸王——项羽......其中有一位被许多文人墨客写诗词评论过,他就是项羽,评论他的诗词中最有名的就是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首诗。

2、师相机释题。

3、了解李清照。

二、反复读诗,感悟诗情1、通读《夏日绝句》。

师:同学们,要想读好一首诗,首先要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下面同学们按自己的节奏和速度,自由读一读,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师:谁来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其他学生评价)3、师:刚才同学们自己读了,也听了同学读,下面我们来听听录音,看看听了之后你能不能更好地把握这首诗的节奏,能不能从录音中听出这首诗的整体感情基调?(听录音)4、师:谁来说一说这首诗的节奏是怎样的?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来读这首诗?(生:慷慨激昂、悲壮豪迈。

)5、请同学们按照这个节奏,有感情地把这首诗读给你的同桌听,互相比一比。

(学生比赛读。

)6、全班齐读。

三、带着问题,理解诗意1、师:通过刚才反复的诵读,我们了解到了这首诗里所提到的人是谁——项羽,那项羽是什么人?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项羽吧。

2、师:刚才我们了解到项羽在与刘邦争天下时,兵败乌江,本可以逃回江东东山再起,可他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呢”?我想在我们明白了这首诗的意思后就会有答案了。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16 古诗三首:竹石|语文S版 (3)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16 古诗三首:竹石|语文S版 (3)

《竹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朗读《竹石》,理解诗中“咬定、破岩、千磨万击、坚劲、东西南北风”等词。

2.引导学生了解诗的内容,体会竹子立场坚定、绝不动摇、不向困难低头的品质。

3.了解诗人郑燮,联系他的生平事迹体会诗中表露的诗人不向恶劣环境和世俗低头,坚韧不拔、刚毅正直的胸襟。

【学情分析】本班有学生41人,其中女生16人,男生25人,总体情况来看,女生的学习自觉性非常强,学习效率也很高。

而男生学习习惯相对较差,多数男生在学习上都不甚操心,需要老师和家长随时提醒。

总之,在学习习惯上,还需要花功夫来培养。

在知识方面,大多数孩子能在基础部分掌握比较牢固,但在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方面,很多孩子只能运用工具书去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的能力没有形成。

在阅读方面,也有部分孩子练习题和短文根本就对不上号,不知道两者结合起来,边阅读边思考,造成了读不懂文章的现象,更不用说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了。

在习作方面,有孩子写的东西,言之无物,内容空洞,缺乏可读性,美感差;有的孩子事无巨细,一一罗列,缺乏一个鲜明的中心。

【教学重点】体会竹子立场坚定、绝不动摇、不向困难低头的品质。

【教学难点】体会诗中表露的诗人不向恶劣环境和世俗低头,坚韧不拔、刚毅正直的胸襟。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巧导入、书课题同学们知道“花中四君子”指的是什么吗?它们为什么被称为四君子?尤其是竹子以高洁的品质,成为文人墨客喜欢歌颂的对象。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竹子的古诗《竹石》。

板书课题:竹石清郑燮二.解诗题、知诗人1.讲解“燮”字的读音和结构,学生简介郑燮的资料。

2.点明《竹石》是一首题画诗。

三.读古诗、品韵味1.读准字音:指名读诗,强调读音:“劲”在字典中有两种解释。

“劲(jìn)”有“力气、精神、情绪、神情、态度、趣味”的意思。

例如:“使劲”“干劲”“拼劲”。

“劲(jìng)”在字典里的意思却是“坚强有力”,表示“坚强、坚挺、坚韧不拔”的意思。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 古诗三首|语文S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 古诗三首|语文S版

第四单元民族之魂16 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凭借语言文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

教学难点理解咏物颂人的写作目的。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我们从小一直学诗,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你还记得哪些诗?2.导入新诗。

二、新课学习(一)看诗句,理解诗意。

老师范读或录音读。

学生细读诗,借助词典,把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掌握,实在不会的则做上记号质疑。

指名读。

读出韵味和节奏。

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句子?你展开了哪些想象?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句?(讲解词语时顺便讲“锤”“焚”的写法,指导写字、描红。

)引导学生想象:山石承受千锤万击以及烈火焚烧的情景。

动画显示石灰的形成。

见到此情此景,作者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讨论交流。

再读诗句,谈谈你从这首诗中体会到了石灰的哪些品质?(二)朗读指导,领悟诗情。

诗中哪些词突出了石灰的高贵品质,我们朗读时应怎么读?再读体会,思考:于谦仅仅是写石灰吗?他想借石灰表明什么样的志向呢?我们该用什么语气读呢?学生自由读,在小组内讨论。

(诗人借石灰表明自己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志向。

应用高昂、坚定的语气读。

)情感朗读,赛读。

齐读。

三、课堂总结石灰由于它的坚强不屈、洁身自好在人间留下了清白,而于谦呢,他也像石灰一样任凭怎样的千锤万击,任凭烈火如何焚烧,哪怕是粉骨碎身,他都毫不畏惧,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

可见,《石灰吟》就是于谦自己一生的写照啊!四、作业布置1.朗读、默写本诗。

2.收集有关于谦的故事。

3.收集托物言志的古诗。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郑燮,他有一个比他的名“燮”更有名的号——板桥)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题写在竹石图上的诗。

板书:竹石二、新课学习(一)学习古诗1.学生自学古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小结:正像同学所体会的那样,诗人把满腔的爱国情,集中在对项羽这一英雄形象的思念与赞美中。你能把诗中含着的意思读给大家吗?
总结学法;你是怎样体会出诗人深层的含义?(先看字面上的意思。再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句子、联系时代背景体会诗歌的深层含义。)
(4)总结全文,感情朗读
①品味了这首诗,你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思:怀念。直到今天,人们还怀念思忆着项羽,他在惨遭失败之时,宁可自杀,也不逃回江东。
D请1——2位同学把整首诗的意思讲一讲。
②悟诗情:抓住“至今、思”感受诗的情感
A学古诗,仅仅知道意思是远远不够的。你还要怎样学?
引导学生认识到通过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板书:悟诗情
B教师引导:凡是历史上脍炙人口的诗歌,都有着独特的思想艺术魅力。这首绝句,是李清照的传世名作,我们就品一品这首诗的绝妙之处。请你边读边想,你有什么感受?
你先感受到什么?(项羽是英雄豪杰,他虽然失败,但不屈服。)
你是从哪感受到的?(至今、思:到现在人们还怀念项羽。人们赞美项羽什么?)
C这首诗为什么写项羽?为什么诗人要“至今思项羽”呢?深入思考一下。提示:可以结合李清照生活的时代背景来体会,你又体会到什么?
引导学生感受到:在动荡的年代,李清照亲眼看到宋朝统治者仓皇逃窜,北方沦入敌手,与项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诗人借赞扬项羽来批评南宋王朝的投降、逃跑,苟且偷生的可鄙行径。从诗中,体会出李清照的抗击侵略、收复故土的爱国之情。
想一想,读好了古诗,接下来做什么?
(了解作者及题目的意思。)板书;知作者,解诗题。哪位同学能带领大家学习?
引导学生答出:
①绝句:
绝句?有五言或七言两种。
②学生根据查找的资料介绍李清照(教师准备资料:李清照的个人资料: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历城(山东济南)人。她少年时就颇有诗名。她的文学作品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作品情调活泼优美,主要抒写少女、少妇闺情与对自然景物的喜爱。后期金兵入侵,丈夫去世,她只身漂泊,在愁苦中度过晚年,作品情调低沉、凄苦、深厚的故土之情,悲凉的身世之感和慷慨的国家兴亡之痛,一并抒发其中。其词清新俊逸,擅长白描,善用口语,风格独特。我们看看,猜猜这首词是属于哪一时期的作品?(也可出示李清照前期作品,对照让学生发现其不同。)
导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谁记住了本单元的主题?为什么称为“民族之魂”,这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他们所反映的“民族魂”是什么呢?我想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大家一定会有所了解。
(二)新课
1.学习《夏日绝句》
(1)读古诗,有韵味
①读正确、通顺。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古诗《夏日绝句》。打开书83页。板书;读古诗
拓展词语:千()万()
③朗读古诗。想一想古诗的意思,想一想这两首古诗的特点?
第二课时
1.导入:
同学们,我们继续学习《古诗三首》的《石灰吟》与《竹石》这两首古诗。
2.新课:
(1)初步感知大意:
以自学、汇报为主
①《石灰吟》
A逐句理解: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千锤万凿:指用铁锤击,用钢钎凿。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经受千锤万凿才出深山,对待烈火焚烧、锤炼看作很平常的事。
学习重点
体会诗里含着的意思,了解作者的崇高志向和节操。
学习难点
体会诗里含着的意思,了解作者的崇高志向和节操。
学习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前预习
1、了解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
2、自学本课生字新词,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解决;
3、本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根据课后题或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在书上作批注。
石灰:开采石灰时非常艰苦,烧制石灰时面对严峻的考验。
朗读,读出石灰的面对各种考验泰然自若。
(3)明诗意,悟诗情
①明诗意:
A了解了诗的作者和诗歌的题目的意思,接下来你打算怎样学?(可通过看注释、查字典、小组学习、与老师交流等方法学习)(板书:明诗意。)
B自学古诗,提出不懂的问题
C请同学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人杰:人中的豪杰。鬼雄:鬼中的英雄,指壮烈死去的人。这句诗的意思是:活着的时候,应该做人中的豪杰;就是死了,也要成为鬼中的英雄。
实验三小语文高效课堂导学案
年级:六年级课题:16古诗三首课时:2
主备人:孙丹使用人:使用时间:2013 年 月 日周次:
学习目标
1、认识“焚”字,会写“锤、凿、焚”三个字。能正确读写“千锤万凿”等词语。
2、了解诗的内容,在了解整首诗的基础上理解诗的重点句,体会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朗读、背诵、默写这三首诗。
自由读两遍这首古诗,注意在读第一遍时可以查字典、看注释读准字音;读第二遍时注意读准停顿,把古诗读通顺。
指名读。
②读出古诗的韵律。
同学们,这首诗是几言诗?谁还记得五言诗怎样读,才能读出古诗的韵律?(前二后三)板书;有韵味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来自东。自己读,指名读。(2)知作者,解诗题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磨:折磨。“坚进”坚定强劲。任:任凭。尔:你。遭受无数磨难打击,它还是那样坚韧挺拔;不管是东风西风,还是南风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让它屈服。
B整体理解:
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诗歌的意思。
(2)感悟诗歌情感:
①初步感知诗歌情感:
这两首诗,分别描绘的是石灰与竹子,说一说,石灰与竹子给你分别留下怎样的印象?
②你会怎样读,表达出诗人这复杂的情感?自己读,指名读,背诵。
(5)总结学法,拓展阅读
①总结学法:
回忆我们刚学的古诗,我们怎么学的?
②你能试着用刚刚学到的方法分小组读下面两首古诗,试着品一品这两首诗,感受诗人的情感吗?
(6)自学古诗
①介绍两首诗的作者.
②解决字词。
出示:千锤万凿、焚烧、粉身碎骨、千凿万击读词语。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粉身碎骨”指石灰使用时,要碎散成粉末。浑不怕:一点也不怕。浑:全,都。清白:指石灰的颜色纯白,没有斑点。
B整体了解: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②《竹石》
A逐句理解: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你看,它的根深深地扎入断裂岩缝中间,像一只手紧紧地抓住岩石,像一口钢牙牢牢地咬定青山。这句诗的意思是:牢牢咬住青山决不放松,竹根扎在破裂的山岩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