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气象服务论文
公共气象服务的问题及路径
公共气象服务的问题及路径新时期我国气象事业发展速度的加快,对我国气象服务工作开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实践中为了确保公共气象服务有效性,改善其服务状况,本文将从公共气象服务的问题探讨、策略分析及国外经验借鉴这三方面入手进行系统阐述,进而为相关的研究工作开展提供参考信息。
标签:公共气象服务;问题;策略;国外经验注重公共气象服务的问题及路径探讨,有利于优化其服务方式,使其服务工作落实更具科学性。
因此,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充分考虑,深入探讨公共气象服务方面的问题,找出有效的路径予以解决,使得这类问题发生率得以下降,促使我国公共气象服务工作落实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1公共气象服务的问题探讨1.1媒体与气象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
在媒体的支持下,能够使公共气象更好的服务于大众,满足大众对公共气象服务方面的多样化需求。
但是,实践中因媒体与气象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使得公共气象服务水平下降。
具体表现为:(1)由于媒体与气象部门之间既有的业务体制不够完善,难以达到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使得气象信息的实时传递效率下降,未能满足大众的实际需求;(2)因某些媒体从业人员的气象知识有所缺乏,使得媒体作用下的公共气象服务工作落实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可能会对气象信息的高效利用造成不利的影响[1]。
1.2农村公共气象服务缺失问题突出。
当前形势下公共气象资源在城市中的利用率较高,并提供了相应的气象服务,但在农村中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缺失问题,影响着农村公共气象服务效果。
具体表现为:(1)受到农村气象服务设施不完善、公共气象服务提供过程中缺乏针对性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农村公共气象信息传递效率低,且其服务水平有待提升;(2)受到农村居民气象知识缺乏、认知水平不高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公共气象服务工作开展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间接地加大了农村公共气象服务方面的问题发生率。
1.3公共气象服务技术水平有待提升,难以适应形势变化。
现阶段由于公共气象服务实践中的公益性特点突出,需要政府部门给予必要的支持,使得其与气象领域的形势变化缺乏适应性,主要在于公共气象服务中所涉及的科技力量有待壮大、专业人才数量需要进一步增加,一定程度上给我国气象领域改革带来了阻碍作用。
县级公共气象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3 李 正明 ,王毅荣 . 1】 黄土 高原气候 生产力演变 分析[ . J 山西 大 】
学 学 报 ,2 0 ,2 () 6 1 1 0 6 9 1 :9 — 0 .
【 王菊英. 1 ] 青海省 三江 源区水资源特征分析[ . J 水资源与水工程 】
学 报 ,20 ,1 () 1 9 . 0 7 8 1 :9 — 4
的空 间 特 征 及其 地 理 背 景 [. 理 研 究 ,2 0 ,2 (): J地 1 07 6 3
50 508 0- .
[] 1 李英年 , 6 王启基 ,赵新全 ,等. 气候变 暖对 高寒 草甸 气候 生
产潜力 的影响f. J草地学报 ,2 0 ,() 3 2 . ] 0 0 8 :2 — 9 [] 1 姚玉璧 ,李 志福 . 7 甘南天然草 场气候 , 产力的估算 [. 肃 卜蚀为主,所 以要立足 于当地 ,因地制宜地对三江源地区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参 考 文献 :
【] 1 闰淑君 ,洪伟 ,吴录桢 ,等. 2 福建近 4 年气候 变化对 自然 1
植被 净第一 性生产 力的影 响[. J 山地 学报 ,2 0 ,1 () 1 01 9 6 :
21 年第 5 01 期
青海斟技
县级公共气 象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朱宝 文 ’ ,张得 元 ,张 慧琴 。孙 丰 海
(. 1 青海省海北州气象台 , 青海
西海镇
80 0 ;2 12 0 . 青海省刚察县气象局 ,青海
沙柳河镇
82 0 ) 130
摘 要 :气象服务是气象工作的 出发点和归宿 ,公共气象服务是气象服务工作 的重要 组成部分 。本 文对青海 省刚察
县气象局开展公共气象服务 的做法和实践进行了总结 ,并对如何开展公共气象服务工作进行了探讨 。
关于县级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的思考
关于县级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的思考摘要:公共气象服务不仅能极大地便利公众的出行,还能有效促进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升,公众对公共气象服务的要求逐渐提升。
越来越多的相关从业人员开始思考如何创新优化基层部门的公共气象服务。
鉴于此,本文先是阐述了现阶段县级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现状,又分析了县级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无存在的问题,最后详细研究了如何优化县级气象部门的公共气象服务,仅供相关人员进行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县级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优化策略1县级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的现状1.1对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县级气象服务从业者,无论是基础员工,还是部门领导,对于公共气象服务于基础农业的意识不断增强。
秉承以服务“三农”为基本原则,不断完善气象灾害预警机制;丰富、拓展预警信息向外发送的形式与渠道,通过与各大媒体之间的深入合作,及时将重大灾害性天气变化情况向社会各界发布;此外,不断加强对各媒体机气象信息发布情况的监管,及时补充或订正相关信息,确保气象服务信息发布的严谨性、规范性;逐步加强气象灾害信息传递相对薄弱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信号发布系统,确保多种信息传递方式互备,做到灾难发生时,预警信息至少通过一种发布渠道送达到农村。
1.2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提供公共气象服务就近几年来公共气象服务对农业的服务来看,服务对象已经不局限于对大众农业提供泛泛服务,更多的是因地制宜,不断调整思路与做法,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提供针对性气象服务[1]。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趋利避害能力,进一步加强农业灾害性、关键性天气预报;为了向农业抗旱灌溉提供有效气象服务,加强人工影响天气的服务能力建设。
2县级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2.1县级气象预报的准确率较低通常而言,精准的天气预报与高质量的气象服务是公共气象服务的核心、基础。
预报准确率较低是现阶段县级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第一,由于薪资待遇较低、工作环境较差等各项因素,现阶段县级气象部门缺乏专业的预报人才,既未积极引进气象预报专业的优秀毕业生也并未对单位现有的气象预报人员进行教育与培训,工作人员的预报专业知识欠缺、能力不足,基本上都是直接照搬上级气象部门的预报结论,而不是在借鉴上级气象部门预报结论的基础上根据本区域实际情况进行订正,定性预报的准确性无法保障,定量预报的准确性更是无从谈起。
关于公共气象服务的几点思考
关于公共气象服务的几点思考关于公共气象服务的几点思考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的明显影响以及全球气象灾害的频发,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公共气象服务是指政府或相关机构为公众提供的与气象相关的信息、预警以及决策支持等服务。
在国家发展进程中,公共气象服务不仅可以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还能为各行各业的日常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将围绕公共气象服务的意义、存在问题以及改进方向等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并探索如何更好地为公众提供更实用、准确、可靠的气象服务。
首先,公共气象服务的意义不言而喻。
气象活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对公众来说至关重要。
气象服务可以帮助公众及时了解气候变化,做好穿衣携带物品的选择,合理安排出行计划,预防气象灾害等。
此外,对于农业、渔业、能源等行业来说,气象信息更是不可或缺的,决定着生产成本、产量以及资源利用等。
因此,公共气象服务的存在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气象情况,公共气象服务也面临一些挑战与问题。
首先,信息传播渠道不畅,导致预警信息信息有时无法及时传达给公众,增加了灾害发生后的损失。
其次,缺乏准确可靠的天气预报和预警,造成了公众对气象服务的不信任,影响了公众对预警信息的接受和对灾害的应对准备。
另外,公共气象服务的定制化、个性化程度不高,无法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不同行业对气象信息的需求差异巨大,需要更精细化、专业化的服务。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公共气象服务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
首先,完善信息传播渠道是关键。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大对气象服务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气象服务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在信息传播方面,可以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新媒体手段,及时、准确地将气象信息传达给公众。
其次,提高气象预报和预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关乎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任务。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强气象观测网络建设,提升气象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能力。
同时,加强各级气象部门之间的合作和信息共享,提高预报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对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的思考
N o . 8 x 2 0 1 4
《 合 作 经 济 与 科 技 》
公共 /财税
对 完善 公 共气 象服 务体 系 的思 考
口文 / 王小霞
( 汉 中市气象局
哈
林
陕西 ・ 汉中)
[ 提要] 公 共气 象服务是 气象服 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 包括 决 策 气象服 务、 公 众气象服务 、 专业气象服 务和专项 气象服 务, 服务对 象 涵盖 党政机 关、 社会公众 、 不同行 业及特殊用户 , 是整 个气象工作的 关
业 服务的特种气 象观测 网;提 高预报准确 率, 2 4小时晴雨预报准 确率
达到 9 0 %以上 , 暴 雨过程预报准 确率达到 7 0 %; 实施环境气 象服 务工
程, 实现大气 、 水文 、 环 境、 生态等 方面的数据信 息实 时汇交 、 存储 、 共 享 和服务 ; 提 高气象灾 害预报预警 时效性 , 强化 山洪 地质灾 害监测 预
政 府的支 持与资金投入 ,加快为 农气象服 务体系和 防灾减灾 能力建
设, 解 决气 象灾害监 测能力和预警信 息发布 手段缺乏 的 问题 : 五要积 极 开展气象服 务效益评 估、 气象灾 害风险 区划 、 气象 灾害应急 认证等 工作, 完善气象服务体系。
浅析公共气象服务进入微时代
作者简介 : 晋菁( 1 9 8 7 一 ) , 女, 助理工程师 , 现从事公共气象服务 工作。
E —ma i l : g e e u f o @s i n a . e o m
微博发布的文字 、 图片 、 视频等信息都是公开化
பைடு நூலகம்
2 0 1 4年 8
者 和接 受者 之 间的适 度距离 ,也 保证 了信 息 即时扩 散 的 高效性 。每 当用 户发 布一条 微博 , 其 关注 者( 即 粉 丝 )都能 通过 一键转 发 功能将 信息 分享 给其 他用 户, 有 效地增 强 了微博 的互 动性 , 而这 种信 息 的传播
会 大众 , 在 微博 以爆 炸 式 发展 的 2 0 1 1 年, 为 了更 好 地提 供气 象服 务 ,各级 气象 部 门积极 开通 了 自己的 微博 , 不 断地创 新发 展 T作方 式 , 建立起 与 社会 大众 沟通 交 流 的新 平 台 。
速 度 之快 ,人们 可 以使用 随身 携带 的手 机通 过 即时 通 讯 客户端 , 使 得微博 在 诸多 重大 的新 闻事 件 中 , 成
1 微 博 的特点
1 . 1 简单 便捷
微 博译 于英 文单 词 Mi c r o — b l o g ,是 博 客 的一 种
公共 气象 服务 是指 各级 气象 部 门使用 公共 资源
或公 共 权力 , 向政 府 决策 部 门 、 生产部门 、 社 会大 众
变体 ,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 、 邮件 、 网页等方式 向个人 微博 发 布消息 ,文字 内容 限定在 1 4 0个字 符 内, 相当于两条手机短信 。 用户可以非常方便地将 自 己 的状 态 、 心情 、 所见 所 闻发 布 出来 , 相 比传 统 的博 客 来说 , 微博 的表现形 式更 加 简洁 明 了 , 方便 读者 在
微博在气象服务论文
简析微博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摘要:微博的蓬勃发展已成大势所趋,气象微博也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兴盛。
本文在概述气象微博应用基本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气象微博具有及时性、亲民性、互动性等特点,主要功能在于发布气象信息、宣传气象科普、沟通气象部门与公众三大方面。
abstract: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micro-blog is a trend with legs, so does the meteorological micro-blog. this thesis sketch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meteorological micro-blog, points ou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as announce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publicize meteorological knowledge, communicate meteorological department of it.关键词:微博;气象;服务key words: micro-blog;meteorological phenomena;service 中图分类号: 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2-0215-030 引言当前,微博作为一种新型传播平台,彰显出强大的网络信息传播功能,正深刻而全面地影响着社会。
全国众多气象部门也纷纷开通气象微博,发布气象应急信息,宣传气象科普知识,拉近了气象部门与公众的距离,气象微博目前已逐渐成为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1 气象微博应用现状微博是微型博客的简称,是一种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可以公开发布并实现即时分享的博客形式。
根据国内最大的微博服务平台新浪2012年2月28日发布的统计数据,目前新浪微博注册用户已突破3亿大关,日活跃用户比例为9%,用户每日发博量超过1亿条。
公共气象服务模式探讨论文
公共气象服务模式探讨论文•相关推荐公共气象服务模式探讨论文摘要: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对于气象服务模式的要求不断提升,当前公共气象服务模式为了迎合国家的发展也在逐渐进行自我创新与改革。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公共气象服务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措施进行分析介绍,以期能够转变当前公共气象服务模式,促进行业的全面快速发展。
关键词:国家改革;公共气象服务;模式公共气象服务作为当前由我国主导的政府服务模式,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将气象科技的预测技术与科学测算技术所得来的气象数据以及计算结果通过服务机关展示给人民群众,其实质是公益性质的服务行业,基本不以盈利为目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当前公共气象服务的整体水平已经无法应对不断发展的社会现状,人们对于气象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攀升,为了进一步解决其中的问题,就必须结合当前公共气象服务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1当前我国公共气象服务模式中存在的问题1.1当前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有待提升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公共气象服务行业的基本业务就是天气预报,对于其他领域的了解却很少。
随着现代化气象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气象预测生产只是基本的气象服务内容,其他发达国家甚至利用气象状况来预测商场中产品的销售量来指导进货,从而促进商业的发展。
1.2气象服务资金投入不足,服务能力匮乏由于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的基本模式是政府主导的公益性质部门,无法调动工作的积极性,服务能力也迟迟无法获得有效提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改变资金的流向,通过向社会募集投资资金,通过气象服务部门开拓商业性气象服务的方式来逐步实现盈利,不但能够促进行业的发展,还能够实现技术与服务的对接,提升我国气象技术的发展速度,更有利于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2改进我国公共气象服务模式的措施2.1着力提升公共气象服务水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前我国社会各阶层对于气象服务的基本需求不断增大,面对不断增加的需求质量与数量,当前我国的基本气象服务体系是完全不能够满足要求的,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公共气象服务水平要想提升,就必须通过引入民间资本,逐步由纯粹的公益性质的气象服务模式向民营或者混合所有制的角度发展,以此来扩充气象服务的影响力以及业务水平,为社会输出更多的气象服务。
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状态问题及对策
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状态问题及对策[摘要]公共气象服务是指气象部门使用各种公共资源或公共权力,向政府决策部门、社会公众、生产部门提供气象信息和技术的过程。
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的不足,提出公共气象服务应该从转变理念及提高业务专项技术上下功夫深挖可能存在的潜力的对策才能满足社会需求。
[关键词]公共气象;服务;问题与对策引言公共气象服务就是对公共气象服务规律的理性认识,是人们对公共气象服务的看法、观点和信念,对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和定向作用。
为了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发展提高能力,不断开拓服务领域、丰富服务产品、完善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公共气象服务对现代气象业务和气象事业的引领作用,应该从理念方面打造公共服务的全新面貌。
1公共气象服务的基本概述公共气象服务是通过向社会公众发布气象预报和灾害预警等信息来服务社会和大众的,我国开展公共气象服务的历史由来已久。
早在1953年,我国气象部门由军事系统转到政府系统,标志着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理念的初步形成。
至今,公共气象服务已经成为气象防灾减灾和气象科普宣传的重要平台,公共气象服务的形式主要是通过电视、广播或网络等媒体,以日常天气预报、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和预警信号、沿海天气预报、森林火险等级预报、天气热点、天气周报、双休日天气预报、天气实况、百姓生活气象指数预报等为主要内容,为广大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活动提供的气象服务活动。
2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状态问题2.1由于受到手机等电子产品设备以及网络等冲击气象影视和短信收益下滑,这一情况在国外也遭受同样地待遇;目前只有专业有偿气象服务大客户基本以业务管理方式服务,收益稳定;新兴起来的气候可行性论效益初见成效。
而对于网站、微博甚至微信这些更新换代快、舆论关注度高、公共气象服务影响力快的业务。
都处在摸索状态。
2.2目前,传统媒体提供的公共气象服务信息主要是当地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天气预报和各种生活指数,以及国内省会、主要旅游城市天气预报,但传统媒体的受众群体已经在不断减少,而且气象服务在传统媒体上的呈现形式相对固定,内容单一,很难满足大众的需求,更无法吸引大众的注意力。
公共气象服务现状分析及思考
公共气象服务现状分析及思考摘要:公共气象服务是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的核心,增强基层气象公共服务的能力是气象部门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因此,对基层公共气象服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关键词:公共气象服务;气象科技;公众覆盖率;基层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是指气象部门使用各种公共资源或公共权力,向政府决策部门、社会公众和生产部门提供气象信息和服务的过程。
现代气象服务体系是以满足政府、公众与各类社会组织的需求为目的,以公共气象服务为核心,以气象服务业务现代化为基础,以事业单位、市场和社会组织为多元供给主体,以气象服务规范、有序、持续发展的管理机制和政策法规为保障的气象服务体系。
1基层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的现状目前,基层气象部门作为我国气象事业的基础,已成为公共气象服务的实施主体。
近年来,基层气象部门不断强化公共气象的服务宗旨,逐步提升了气象服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系统的信息发布效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具体表现在以下4方面:①气象服务适应需求的能力不断提升,专业气象科技水平稳步提高,气象服务领域不断扩大,气象服务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②基层气象部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越来越好,其在防灾减灾方面作出的努力得到了政府和公众的肯定;③基层气象部门的信息发布能力和服务覆盖率飞速提升,包含传统媒体、新兴媒体的气象服务信息发布平台不断完善;④气象服务保障其他行业安全生产的能力不断增强,人工影响天气能力的建设不断发展。
2公共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随着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化,各地公共气象服务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适应等问题日益凸显,集中表现为气象服务能力与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不适应的矛盾,天气预报的准确率、精细化水平无法满足社会要求的矛盾等。
具体而言,基层气象部门的公共气象服务存在以下5点问题:①薄弱的科技支撑和低下的创新能力极大地制约了气象服务的发展;②气象服务技术、产品不适应多元化、精细化和专业化的发展要求;③气象服务手段不适应信息技术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④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的政策和投入保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⑤社会监管缺乏有效的手段、法规和标准。
论气候变化下的公共气象服务
・ 1 4 3 ・
论气 候变化下 的 公共气 象服 务
张恒 狲
( 黑龙江省气象服务 中心, 黑龙 江 哈 尔滨 1 5 0 0 3 6 ) 摘 要: 气候变化是 3今 - 国际社会 关心的热点问题 , " 适应 气候 变化 已成为 中国的迫切任 务 , 公众向应对 气候 变化 的服 务工作提 出了 更 高更 多的要求。本文分析 了为应 对和适应 气候 变化发展公共 气象服 务的必要 性 , 阐述 了公 共气象服 务的发展 现状和存在的 问题 , 对气 候 变化下如何发展 公共气象服务提 出了相 关对策 。 关键词 : 气候 变化 ; 公共气象服务 ; 对策 1气候变化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3 . 2做好省级应对气候变化的公共气象服务 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是当今 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 陛热 建设省级气候变化数据集 ,包括现有台站气候观测资料 的均一化 点问题。 根据《 联合 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规定》 , 气候变化是指在类似 处理和长序列气候资料的构建 ; 组织开展气候变化事实的分析 , 加强气 时期 内所观测的气候 的自然变异之外 ,由于直接和间接的人类活动改 候变化对 当地农业 、 水资源、 能源 、 生态系统 的影响评估 , 开展 区域人 变了地球大气的组成而造成的气候变化【 1 J o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活动 , 口、 经济 、 农业 、 水资源 、 交通、 能源等气候承载力分析, 提出调整经济生 尤其是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大量消耗能源资源 ,导致大气中温室 产布局和优化功能分区的适应与应对措施 ,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气候 气体浓度增加 ,引起全球气候近 5 0年来以变暖为主要特征 的显著变 变化决策服务产品; 为风能 、 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提供优质气象 化, 对全球 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了明显影响, 对人类社会 的生存和发展带 服务; 针对当地经济发展实际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紧迫要求 , 研 来严重挑战。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 P C C ) 第一工作组第四次评 究制定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对经济发展不利影响的措施 。 估报告对上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进行了估计 , 增温幅度为 1 . 1 — 6 . 4 ℃。 最 3 _ 3全面提升气象各方面服务能力 新科学研究成果表明: 全球地表平均温度近百 ̄ ( 1 9 0 6 — 2 0 0 5年) 升高 通过树立决策气象服务 的首位意识,进一步强化决策气象服务工 了0 . 7 4  ̄ C, 预计到 2 1 世纪末仍将上升 1 . 1 — 6 A ̄ C  ̄ 。 这使得我国极端事件 作。规范决策气象服务关注重点 ,特别是明确规定决策服务产品的内 发生的频率 、 强度和区域分布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把握 , 所造成的灾害 容 、 形式和发送 , 认真研究社会关注的热点 问题 , 以增强决策气象服务 可能更为严重。 的针对 l 生、 敏感陛、 综合 陛、 时效 陛, 提高决策服务产品的质量 。通过加 我 国幅员辽阔 , 横跨热带、 亚热带、 温带 、 寒带 , 是全球气候变化最 强对重大灾害性、 关键 牲、 转折 f 生 天气气候 的预测预报和服务 , 最大限 复杂、 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 我国人 口众 度的减轻气象灾害的损失 。 多、 经济发展水平低 、 气候条件复杂、 生态环境脆弱, 易受气候变化的不 通过广泛征求公众的合理化建议, 增强气象服务的针对 陛, 加强公 利影响; 同时, 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 , 面临着发展经济 、 消除贫 众气象服务, 深人 了解公众的需求来改变服务滞后 、 被动的现状。通过 困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多重压力 , 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严峻 , 任务繁 对产 品的包装和细化 , 在公众气象服务 的多样性 、 精细化 、 广覆盖上下 重。 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现实 的威胁 , 工夫 , 逐步增加对公众的预报滚动订正发布频次。 丰富和优化气象信息 主要体现在农牧业 、 林业 、 森林与 自然生态系统 、 水资源等领域以及沿 传播手段 , 扩大气象服务信息的传播面。 海和生态脆弱地区, 适应气候变化已成为中国的迫切任务 , 国家、 社会 、 3 . 4积极开展公共气象服务基础业务系统建设 企业和公众也对应对气候变化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 组织建立和培养专门的气象服务队伍 ,建立公共气象服务信息采 2 发展 公共气 象 服务 的必要 性 集以及数据库系统 , 增强气象综合观测、 预报预测业务对公共气象服务 公共气象服务指的是气象事业部门使用各种公共资源或公共权 的基础作用 , 充分利用雷达 、 卫星 、 加密自动站等观测资料, 综合应用各 力, 向政府决策部门、 社会公众、 生产部 门提供气象 息和技术 , 并让用 种数值预报产品资料 , 积极开展多元资料融合系统建设 , 以强对流天气 户了解和掌握一定气象科学知识 ,将气象服务信 息和技术应用于 自身 潜势预报 、 短时临近预报 、 精细化预报方法 、 定量降水预报方法 、 短期气 的决策、 管理和生产生活实践的过程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 候预测方法 、 重大气象灾害的评估方法研究为重点 , 努力提高气象业务 国家 、 社会、 企业和公众对气候变化服务工作提出了更多 的需求。党和 服务产品的科技 内涵 , 提高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的科技支撑能力 , 加强公 国家领导人在多次讲话中强调了气候变化问题和气候变化服务工作的 共气象服务学科建设 , 同时加强公共气象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 重要性。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气象部门提供气候变化和 3 5 加强面向农业农村的公共气象服务 防灾减灾方面的技术和信息 ,为国家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战略提供科学 加强农村 的山洪 、 滑坡泥石流 、 雷 电、 大风等气象及其次生灾害防 依据 ,为国家安全提供基础保障 息,为广大人 民群众的福祉安康服 御工作。 建立和完善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 息 发布系统, 建设多渠道气象 务。 服务信息传播平台, 着力解决信息发布“ 最后—公里” 问题。 加强农业气 发展公共气象服务是应对气候变化 、 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 实现人 象灾害监测、 预报 、 预警和评估 , 重点加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 与 自然和谐 发展、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解决民生问题 、 促进社会和谐 、 全 产影响的定量分析评估技术研发 , 完善农业气象灾害信. 息系统 , 提高针 面建 没小康的迫切需要 ;是增强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在整个气象业务中 对关键农事季节和具体农业生产活动的农业防灾减灾服务能力。 主导地位 、 实现气象综合实力整体跃升的必由之路。 为了适应和减缓气 面对未来 , 应 当充分认识气候变化及其带给人类的不利影响, 了解 候变化、增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发展公共气象服务是十分必要 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相关问题 ,从而更加重视气候变化下发展公共气象 的。 服 务 的必要 性 , 坚持“ 以人 为本 、 无微 不至 、 无 所不 在” 的服务 理念 , 开 发 3气候变化下发展公共气象服务的相关对策 有针对 幽的服务产品, 不断增强 自身的服务能力 , 以科技创新为支撑 , 3 . 1做好国家级应对气候变化的公共气象服务 促进综合气象观测 、 气象预报预测与公共气象服务的协调发展。 组织开展气候变化监测、 检测与分析业务, 尤其是加强全球变暖背 参考文献 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和诊断 ; 开展气候变化情景模拟和预估, 集 [ 1 ] 联合 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B / 0 【 胁t t p . ' / / z h . w i k i p e d i a . o r g / . 成气候变化对敏感经济社会领域和区域影响评估成果 ,着力加强我国 [ 2 ]I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 C第四次评 估报 告[ E B / O L 肌t t p h i d a 0 . b a i d u . c o m / q u e s t i o n / 2 2 8 7 7 8 6 7 . h t n l L 气候变化适应和减缓对策综合分析 , 深入分析气候变化对经济布局 、 农 5 业生产 、 煤电油气运 、 生态环境 、 土地利用 、 能源政策调整 、 国际谈判 的 [ 3 ]中国气候变暖趋势与全球基本一致 啪 【 t t p : / / w w w . c h i n a n e w s . c o m / y / 2 0 1 0 / 1 1 - 3 0 / 2 6 8 9 2 4 5 . s h t mL 影响 , 为国家制定科学的战略对策提供决策依据 , 提高我国对气候变化 n 的适应能力和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
公共气象服务发展机制的创新论文.
公共气象服务发展机制的创新论文2019-01-231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的理论研究对于现代气象业务,公共气象服务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但公共气象服务与预报预测、综合观测是有差别的。
我国当前的气象服务体系主要包含决策气象、大众气象、专业气象和科技气象四部分。
该服务体系体现出了气象服务的公众性,它是为政府、社会各个行业以及社会公众服务的。
在我国的气象大会上曾明确指出,公共气象服务代表了气象科技服务的公益性。
2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现状2.1气象部门的实际能力难以满足需求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政府以及一些行业对气象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使气象服务在内容和范围等方面不断拓展,比如风险评估、灾情收集、对气候资源的预报和评估、预警发布、农业气象服务等。
由于我国一直将气象部门定义为公共服务部门,所以,社会各界对公共气象服务有着较高的要求。
但我国对气象部门这一事业单位的经费投入和人员编制是有限的,气象部门在人力、财力和技术方面无法获得更多的支持,在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明显不足,这严重制约了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
因此,大众需求与实际能力间的矛盾会随着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而更加突出。
2.2大众需求与服务缺位的矛盾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各企业及个人对公共气象服务有着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在电力、交通等领域,对气象部门的专业化和精细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面对用户的需求,气象部门难以找到专业人员来执行,导致用户的需求得不到响应。
目前,我国尚未形成专业化、精细化的气象服务队伍,且已有服务队伍的服务水平较低,一直无法有效解决气象部门所提供的信息不专业、气象科技服务缺乏科技含量等问题。
2.3公共气象服务与科技服务的矛盾目前,保证气象部门的稳定发展和提高气象单位职工待遇仍然是气象科技服务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此形势下,公共气象服务在发展中面临着气象服务行业公益性与经济效益的矛盾。
对于气象科技服务行业而言,保障和促进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气象科技服务所创造的收益。
关于公共气象服务的几点思考
关于公共气象服务的几点沉思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的不息加剧和气象灾难的频发,大众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
公共气象服务作为一种提供天气预报和气象信息的服务,对于增进社会经济进步和保障大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施公共气象服务的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公共气象服务的几个方面进行沉思和探讨。
起首,公共气象服务的可靠性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天气预报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气象服务的信任度和依靠程度。
然而,由于气象现象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天气预报的精确度难以保证。
因此,气象部门需要不息提升预报技术和设备,加强数据收集和分析,以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应鼓舞与其他领域的交叉合作,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提高气象预报的精确度和时效性。
其次,公共气象服务应重视多样化和个性化。
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有所差异,因此,公共气象服务需要依据实际需求进行个性化提供,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例如,对于农夫而言,农业气象信息的准确性和准时性对其农作物的种植和管理至关重要;对于旅游业来说,天气预报和气象警报对旅游规划的打算和游客的安全都有重要影响。
因此,公共气象服务应加强对不同行业和群体的需求了解,提供个性化的气象服务解决方案。
第三,公共气象服务的传播渠道需要广泛而多样化。
目前,随着互联网和挪动通信技术的进步,公共气象服务的传播渠道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拓展。
通过各类气象手机软件、电视台、广播以及社交媒体等平台,大众可以便利地得到各种气象信息。
然而,传播渠道的多样性也带来了信息的过剩和不准确性的问题。
因此,气象部门需要加强对气象信息的筛选和审核,提供准确、可靠的气象服务信息。
同时,应加强对大众的宣扬和教育,提高大众对气象服务的熟识和理解。
再次,公共气象服务的可持续性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气象服务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其运行和维护成本较高。
因此,气象部门应加强与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共同承担公共气象服务的经费和资源支持,确保气象服务的可持续进步。
公共气象服务现状分析及思考
对公共气象服务未来发展的展望与期待
未来发展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 ,公共气象服务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未 来,公共气象服务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 和人才培养,提高服务的精细化程度和针对 性。同时,还需要加强与其他行业的合作, 促进气象服务的跨界融合和发展。
未来期待
未来,公共气象服务需要更加注重用户体验 和服务效果,不断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警 ,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此外,还需要 加强对气候变化的研究和应对,为国家和全 球的气候治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提高预报准确率
加大气象科研力度,加强预报模型的研发和应用,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率和时 效性,为公众提供更加精准的气象服务。
04
公共气象服务未来展望 与案例分析
公共气象服务的未来发展趋势
精细化服务
随着气象监测技术的进步,公共 气象服务将能够提供更加精细化 的预报,例如基于街道、社区乃
至个人的天气预报。
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的趋势
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将是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的重要 趋势。通过加强气象观测、数据分析和预报预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预报预 测的准确性和精细化程度,为公众提供更加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
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防灾减灾是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职责之一。未来,我国将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体 系建设,提高灾害预警的时效性和覆盖面,加强应急响应能力建设,为政府决策 和社会公众提供更加及时、有效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加强公共气象服务的宣传和推广
制定宣传计划
制定气象服务宣传计划,明确宣 传目标和内容,通过各种媒体平 台进行广泛宣传。
增强宣传效果
县级公共气象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1引言气象服务是气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公共气象服务是气象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和专项气象服务,是整个气象服务的关键和核心。
在新形势下,如何从“面向决策、面向生产、面向民生”三个方面来做好公共气象服务,以达到“决策服务让领导满意、公众服务让群众满意、专业服务让用户满意”的效果,是公共气象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各级气象部门应该考虑和探讨的问题。
本文就刚察县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的一些做法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一个时期如何更好地开展公共气象服务工作进行了探讨和思考。
2公共气象服务的内涵及定位公共气象服务是指气象部门使用各种公共资源或公共权力向政府决策部门、社会、公众和生产部门提供气象信息和技术的过程。
公共气象服务属于基础性公共服务范畴,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
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是党和政府对气象工作的总体要求,也是公共气象服务的主要任务[1]。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要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县级气象局承担着本行政区域内气象工作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部门,必须适应中央关于政府职能转变的战略部署和要求[2]。
县级气象局处于气象部门工作的最基层,是处于公共气象服务的最前沿阵地,也是与工农牧业生产接触最直接、气象服务见效最明显的机构。
应明确公共气象服务定位。
县气象局应该确立“以需求为牵引,以创新为动力,以特色树品牌”的公共气象服务理念,努力提高服务敏锐性和服务意识,认真分析各行各业与气象工作的关系,准确把握服务切入点,千方百计把公共气象服务的触角伸向国民经济生产的各行各业,有针对性地提供精细化、人性化程度较高的气象服务产品,激活目前较为沉寂的县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局面。
3县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的具体做法与实践3.1立足农牧业生产实际,积极做好“三农”气象服务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气象工作历来与解决“三农”问题密切相关。
建设省市县公共气象服务论文(全文)
建设省市县公共气象服务论文(全文)1建设目标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系统建立的宗旨是在现有各种气象业务系统的基础上,综合集成公众、决策、专业专项气象服务产品,采用先进的GIS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数字化、可视化方面完成对各种气象服务产品的设计、包装、显示与发布,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气象服务产品质量和种类不断提高的要求。
1.1服务方面(1)服务业务化。
围绕公众服务、专业服务、决策服务和应急服务,通过信息采集、加工、发布和监控反馈,实现各类服务的业务化。
(2)服务快速化。
综合利用、集成多种发布手段和渠道,通过气象信息的”一键式”发布,实现服务的快速化。
(3)服务精准化。
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特定需求,通过基于位置的气象服务,实现服务的精准化。
(4)服务反馈和效益评估常态化。
建立稳定、可靠、便捷的气象服务信息反馈机制和在线效益评估、评价系统,实现气象服务满意度调查和服务效益评估的常态化。
1.2业务方面(1)统一业务系统。
通过研发和整合,建立一个权威、综合、统一的公共服务平台,解决以往各类气象服务系统和发布平台分散独立、系统与系统之间不联通、资源不共享的问题,实现业务系统的统一。
(2)完善业务流程。
通过对各类服务产品特性进行研究,制定相应的制作和发布规范,完善业务流程,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3)加强业务管理。
通过流程监控和省、市、县三级权限管理,实现对业务准确、便捷、高效的管理。
(4)丰富业务产品。
利用现有气象信息资源,开发服务产品,通过建立高效、实用、统一的气象服务产品库,丰富业务产品,实现气象服务的优化配置。
1.3技术方面(1)系统架构合理。
系统基于B/S模式的分层架构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实现稳定、高效的业务平台,并与各单位已有的业务系统相衔接。
(2)结合地理信息(GIS)系统。
将GIS系统和气象业务数据有效结合,实现气象信息显示的精确化和气象服务的精准化。
(3)流程实时监控。
通过研发,对服务产品到达率、及时率、漏传率、发布率进行分类监控和统计,实现服务产品采集、制作、加工、分发的全程监控。
对县级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的思考探究107
对县级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的思考探究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现代化的观测仪器设备应用到气象服务工作中,县级公共气象服务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气象服务在社会生产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大众对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进行气象观测以及预报数据的过程中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高,所以数值预报产品很容易缺乏针对性。
此时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应运而生,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可以将复杂的气象测报结果转换为简单易懂的气象产品,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也能为政府部门进行决策提供依据。
本文开展公共气象服务的实际,首先分析了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工作开展现状,接着探讨了公共气象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了几点气象部门发展公共气象服务的对策。
关键词: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现状;问题;对策1、县级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现状1.1对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县级气象服务从业人员,无论他们是基本员工还是部门领导,都越来越意识到公共天气服务对基础农业的重要性。
坚持服务“三农”方针,不断完善气象灾害预警机制,丰富和扩大发布预警信息的形式和渠道;并通过与各大媒体及时深入合作,及时改变重大灾害事件,向社会各界发布,不断加强对媒体引擎气象信息发布的监督,及时补充或更正相关信息,确保气象服务信息发布的严谨性和规范性;逐步加强在相对薄弱地区气象灾害信息传递的基础。
设施建设将改善信号发布系统,确保各种信息传播方式相互配合。
发生灾难时,至少通过一个发布渠道向农村地区提供预警信息。
1.2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提供公共气象服务就近年来农业公共气象服务而言,服务对象不仅限于为农业群众提供一般服务,更多是为了适应当地的条件,不断调整思想和实践,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气象服务与当地农业生产相结合。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利用和避免不利条件的能力,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农业灾害救助和关键天气预报;为农业抗旱灌溉提供有效的气象服务,加强对天气影响天气的服务能力;此外,深入分析气象条件和设施农业,从气象专业人员的角度分析特色农业与精准农业的关系,并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气象论文3000字
气象论文3000字篇一:气象论文微博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的运用摘要:就当前我国的公共气象服务的现状来看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其服务水平和质量得到了提升。
但是即便如此,我国的公共气象服务在各方面任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急需我国的气象部门去解决与完善。
本文主要针对大众对公共气象服务存在的普遍认知不足的问题,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着眼于现代化的宣传手段,通过调查研究来提出一些合理的宣传手段,以便在提高公众对公共气象服务的认知水平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
从而使得我国的公共气象服务事业能更好的为十二五规划服务。
关键字:公共气象服务认识微博引言:又好又快地发展公共气象服务, 是我国气象事业影响深远的战略决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公共权益保障不断强化,公共服务需求不断增长,公共服务政策的透明度不断提高,亟需对现阶段公共气象服务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充分的认识和研究,特别是在提高公众对公共气象服务的认识以及公共气象服务信息的发布方面需要我们提出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指导公共气象服务的科学发展。
一、我国公众、政府部门对气象服务的认识情况我认为目前公共气象服务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
大众以及各级政府对它的认识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目前大众对气象服务存在着认识不足的问题。
对它的重要作用存在着严重的认识不足现象。
同时一些政府部门也对气象服务的效益评估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导致了对其真正效益性评估存在差异。
在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实践中,一些地方政府的认识比较到位,较好地承担政府在公共气象服务中应当承担职责,而有一些地方政府认识还不够高,认为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组织主体应当是气象部门,应当由气象部门争取国家投资,在一些地区延伸到乡镇村组的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建设比较缓慢,这可能其中最主要的原因。
对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的组织主体,在一些基层气象部门有些领导干部的认识也不够明确,也认为建立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是气象部门职责,部门没有投入,部门现有的人力资源也不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业论文题目浅析国外气象服务商业化趋势对我国的启示学生姓名周娘娘(记得在最后致谢部分加上你们老师的名字)学号院系专业指导教师二O一三年六月十号目录一、摘要 (2)二、关键词 (2)三、气象服务商业化的作用和意义 (2)1.1将气象服务产品以商品形式推向市场 (2)1.2气象为相关行业服务产生效益的科学依据 (2)四、我国气象服务的发展历程 (3)2.1我国气象服务起步较晚 (3)2.2我国气象服务发展缓慢 (3)五、世界气象服务的商业化趋势 (3)3.1气象服务类型整体介绍 (3)3.1典型国家的商业性气象服务 (4)六、我国气象服务商业化发展的启示 (5)七、总结 (5)八、参考文献 (6)浅析国外气象服务商业化趋势对我国的启示周亚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南京210044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气象服务迅猛发展。
公共气象服务以技术发展为基础,以需求拓展为动力,与社会经济共同成长。
近20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社会以及气象科学技术的发展,气象服务的商品性逐渐显现,气象服务产业发展迅速,呈现出从无偿免费的公益性服务逐步向有偿收费的商业性服务发展的趋势,公共气象服务商业化趋势显著。
同时,国内外气象服务的发展程度还是有较多不同,本文通过比较国内外气象服务商业化程度的不同来从中探讨我国气象服务发展的缺点,同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气象服务;商业化;启示“气象服务”一般是指从事气象业务工作的组织和个人向社会或某个组织、个人提供天气预报警报、气候应用分析、农业气象、人工影响局部天气、气象资料等多种服务活动的总体。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气象服务是气象部门的劳动者向社会所提供的服务性劳动。
这种服务性劳动的产出物,主要是气象科技信息。
国外的商业气象信息服务起步于20世纪初,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商业性气象服务呈现出迅速发展趋势。
与国外气象服务发展相比,我国气象服务起步较晚,20 世纪80 年代才逐渐发展起来,而此时,国外商业性气象服务已呈现出迅速发展趋势。
本文通过比较国内外气象服务商业化程度的不同来从中探讨我国气象服务发展的缺点,同时提出建议。
一、气象服务商业化的作用和意义由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与天气、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服务的紧迫需求与日俱增,更好地发挥气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对于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气象服务领域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气象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1.1将气象服务产品以商品形式推向市场气象服务商业化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会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气象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根据我国气象事业结构调整战略性目标模式,我国气象事业结构由气象行政管理、基本气象业务系统、气象科技服务与产业三部分组成。
气象科技服务与产业主要是指商业性气象服务及气象服务商业化。
1.2气象为相关行业服务产生效益的科学依据即根据气象因子对控制系统的制约关系,制作有专门针对性的气象信息,进而实施相应的气象控制工程,从而达到提高系统功效的目的。
用户系统气象控制问题有两类,一类是通过调控用户系统所处的气象环境使之处于更有利于提高效益的状态;另一类是通过调控系统的某些功能达到有效地趋气象之利、避气象灾害的目的。
不同的气象调控问题和不同的气象调控目标,要求不同的气象调控工程。
只有遵循气象服务的原理,根据气象因子对实际气象控制系统的制约关系,制作有针对性的气象信息,进而实施相应的气象调控工程,才能达到提高该系统功能的目的。
二、我国气象服务的发展历程2.1我国气象服务起步较晚与国外气象服务发展相比,我国气象服务起步较晚,20 世纪80 年代才逐渐发展起来,而此时,国外商业性气象服务已呈现出迅速发展趋势。
那时,我国的气象投入产出比为1∶15~1∶20;而随着气象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到20世纪90 年代中期,这一数字上升为1∶38~1∶40[4]。
这虽然说明中国的气象经济已经有所发展,但与西方相比还差很多。
由于气象服务是高科技产业,需要巨额投入,我国至今还没有能与国家气象局竞争的私人公司从事商业化的气象服务。
长期以来,气象部门也一直沿用事业单位运作模式,主要工作还是为社会提供公益性质的气象服务,自身参与市场的意识不强。
2.2我国气象服务发展缓慢近年来,虽然气象专业服务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所增加,尤其在防雷、手机短信方面发展较快,为商业企业等专业客户赢得了利润,但与国外相比,我国气象专业化、个性化服务依然处于“低温”状态。
因个性化的气象服务需要利用很多资料和专门人员制作,但目前国内专业气象服务一是收费较低,二是客户少,甚至连人力成本都不够。
现在中国的气象部门还是一种以国家投入、服务为主的公益性事业,气象有偿服务只是补偿了气象部门在加工和制作特殊产品时付出的成本,还没有形成商业化气象服务市场,体制也不健全,因而使气象经济发展缓慢,我国的气象服务年产值与其他发达国家比存在相当大的距离,具体的情况见表1。
表1 发达国家与我国气象经济效益比较国家私营气象服务公司数目商业气象服务年产值备注英国2600 亿美元全部商业化美国3001600亿美元日本200100 亿美元中国0 6 亿美元没有私营公司三、世界气象服务的商业化趋势3.1气象服务类型整体介绍根据世界各国气象服务管理体制和公私气象部门的关系不同,气象服务类型主要有:传统型、垄断型、公私分明型、公私竞争型和完全竞争型。
传统型多为发展中国家,气象服务保持纯粹的公益性质,禁止或限制商业性气象服务。
垄断型是指公共气象部门在公益性气象服务之外,同时开展成本补偿性专业有偿服务和有限的商业性气象服务,但气象服务市场并未对民间资本开放。
公私分明型是指公共气象部门仅从事公益性气象服务,商业性气象服务由私营气象组织开展。
公私竞争型是指公共气象部门和私营气象组织在气象服务市场平等竞争。
完全竞争型是指政府彻底退出气象服务领域,气象服务完全采取市场化方式供应。
其中,就商业性气象服务而言,国外发达国家的经营模式主要有三种:国家垄断经营模式、私人竞争经营模式和公私混合经营模式。
国家垄断经营模式是将不存在公共气象部门,或说公共气象部门完全按商业公司方式运行,政府接受气象服务也需按合同付费,如新西兰。
私人竞争经营模式是指公共气象部门提供无偿的公益性气象服务,经费完全由政府财政列支;商业性气象服务则主要由私营气象公司按市场机制有偿提供,但其所需的气象资料和信息也由公共气象部门免费提供,公私气象部门之间保持着良好合作关系,如美国。
公私混合经营模式是指公共气象部门提供公益性无偿服务和商业性有偿服务,同时也允许私营公司从事商业性气象服务,如加拿大、英国、德国等。
一般在开展商业性气象服务的国家里,公益服务、决策服务与商业性服务的界限很清楚;国家气象部门负责决策服务、公益服务;商业性服务部门负责为满足某些用户特殊需要进行专业有偿服务,按市场机制运行。
3.2典型国家的商业性气象服务3.2.1新西兰新西兰的国家气象服务公司(MetService)是世界上第一个完全商业化的国家气象部门,其前身是创建于1861年的新西兰气象局,1992年7月起开始实行商业化,下设三个服务实体,分别开展航空服务、公众信息服务(向大众传送气象产品)和国家天气气象业务。
总收入的60%来自于政府,25%来自于航空客户。
1995年11月,气象服务公司正式获得由民航局制定的严格质量标准(174条款)认证证书。
1997年底职员总数约为140人,净利润达到356万美元。
除积极开发国内市场外,国际商业化服务也非常活跃,转制后政府支出大大减少,但预报精度、范围及可用性却不断提高。
3.2.2日本日本的商业气象服务起步于1954年,至1996年,18家民间气象服务公司的营业额高达320亿日元。
截至1998年1月,获得日本气象厅颁发的“预报业务许可证”的私营气象服务公司已达39家,其中最具规模的是日本天气新闻公司(WNI)。
日本天气新闻公司前身为成立于1970年的美国海洋气象服务公司驻日本分公司,1986年正式与母公司分离,主要业务包括媒体气象服务和防灾气象服务,并在多领域开展气象信息咨询服务。
至2000年4月,WNI占有了日本50%无线电视频道,近90%有线电视频道天气预报制作市场,公司资本金已扩展到11亿日元,日本国内公司有职员380名,年营业额超过70亿日元。
近年来业务范围从日本本土逐渐发展到海外,在我国上海、香港设立了办事处,开展气象咨询、气象导航和信息系统服务。
3.2.3美国1977年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颁发了关于产业气象学的指令,要求所属各单位支持私营气象公司开展商业性气象信息服务。
1980年美国政府对公—私气象信息服务的界限进行明确划分,形成公—私合作的气象信息服务体制。
私营气象公司可以从国家气象部门无偿获得一般气象信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加工、处理,与媒体合作并向航空部门、船舶运输业、电力部门等领域提供各类气象服务。
著名的私营气象公司有美国全球天气动力公司(GWS)、美国全球天气服务公司(ACCU)、美国天气频道公司(Weather Channel)、阿姆斯风险管理决策公司(RMS)和夏顿(Alden)电子公司等。
四、我国气象服务商业化发展的启示国内外的经验证明,气象服务商业化是开拓气象服务领域的最佳途径。
开拓一个新的气象服务领域,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尤其是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烈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要靠气服务的实力去创造满足用户需求的个性化产品,下面提出以下建议:4.1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依靠科技进步,千方百计地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和服务能力,全力以赴做好气象预报服务工作。
气象服务发展的快慢,关键在于天气预报准确率。
因此,必须进一步提高预报准确率。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认为:一是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是气象工作的核心任务。
二是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是现代气象预测预报业务发展的重点,是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的核心,也是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
三是重要天气过程预报技术总结是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的重要环节。
4.2 拓展服务领域,为企业量体裁衣气象产品供需不对口是气象服务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由于市场已经细分,各行业与气象的联系所涉及的方面不同,其所要求得到的信息服务自然有别。
气象部门必须根据企业生产特点及其对气象服务的不同需求,拓展气象服务领域,做到企业需要什么产品,就提供什么产品,量体裁衣地为企业服务。
4.3 加强气象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拓宽气象服务领域,促进气象服务发展需加强人才队伍培养。
人才队伍是人才个体的组合。
人才队伍的成员和运动规律是人才个体成长规律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群体反映, 邓小平理论告诉我们, 人才是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