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实虚词和文言句式,能够将文本准确流畅地翻译为现代文。
2.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民本思想。
3.学习孟子高超的论辩技巧。掌握本文的论证技巧和说理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具体内容;
3.学习孟子的论辩技巧;
教学难点
1.孟子的实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及在文中的体现;
2.孟子严密的论证逻辑。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孟子,导入新课。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
1.民本主义思想。
2.对不施仁政的暴君人民是不可以不服从的。
3.人生而具有“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简单讲就是仁、义、礼、智。
二、整体感知
思考:
1.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孟子和齐宣王的谈话主要内容的实行王道仁政的政治主张。
2.文章可以分为哪几部分?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这一部分由齐宣王以羊易牛之事来证明齐宣王是有恻隐之心的,这就具备了行王道的基础。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这一部分主要是从反面证明行霸道是行不通的,如果强行推行霸道,将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第三部分:“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至篇末。这一部分主要是交给齐宣王行王道的具体方法,具体方法就是平均分配财产,不夺农时等。
三、具体分析
1.第一部分可以分为哪几层?每层层意如何?
依据第一部分内容,可分三层:
第一层:开头至“则王乎”。齐宣王想了解霸道,孟子巧妙地将话题引到王道之上。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至“是以君子远疱厨也”。孟子通过齐宣王以羊易牛之事证明齐宣王具有行王道的人格基础。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通过例子证明如果王道没有得到推广,不是因为齐宣王不能推广,而是不去推广。
2.找出第一层的重点文言知识点。
答:“是以”属固定词。
“臣未之闻也”宾语前置,正常语序的“臣未闻之也。”
注释中的重点词语。
3.自读第二层,找出本层的重点知识点。
答:“莫之能御”属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莫能御之”。
“之”字一词多义现象。例如:“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牛何之”,“王见之”。
4.自读第三层,概括大意,并用两个字概括孟子为齐宣王指明的方向。
答:推恩
第二课时
一、分析第二部分
找出第二部分重点文言知识点。
(1)注释中的重点实虚词。(2)“危士臣”“朝秦楚”属使动用法。(3)特殊句式:“若是其甚与”“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二、背诵第三部分
三.学习孟子论辩技巧
学生速读课文,找出话题切换,理出作者论辩思路。
明确:
1.齐宣王以问“霸道”开头,被孟子“臣未之闻也”巧妙将话题转向“王道”的讨论。
2.从“以羊易牛”的事例切入,将对齐桓晋文之事的注意转到对“仁”的注意。
3.以一系列的比喻引出对“仁政”的议论,说明齐宣王不行仁政非不能而是不为。
4.列举“霸运”的危害,从而衬托王道仁政的益处,进而激发仁政之道的具体措施。
四.质疑提高
孟子逻辑推论是无懈可击的吗?细读文本,看看孟子逻辑中是否存在漏洞。
答:但正如孟子自己所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的辩论虽然巧妙,但也并非无懈可击。
孟子认为齐宣王功不至于百姓是由于齐宣王“不为也,非不能也”。对此,孟子有一个类比:“‘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当得到宣王的否定回答后,孟子接着推论到:“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请注意,孟子在这一段论述中用“禽兽”一词替换掉了此前二人一直在谈论的“牛”。而这头“牛”又是有明确所指的,即被齐宣王放走的那头牛。但孟子故意不用“那头牛”,而用了“禽兽”一词,这就巧妙地放大了齐宣王的所谓“仁心”。让齐宣王自己也误以为自己能把恩惠加到所有禽兽身上。实际上,这里“禽兽”一词的真正含义为“禽兽中被放掉的那头牛”,是个外延极小的概念,而“百姓”则无疑是个外延很大的概念。齐宣王把自己的仁爱加到一只特定的禽兽身上容易还是加到全体百姓身上容易?当然是加到前者身上容易。明确了这一点后,孟子后文关于“难”和“易”,“不能”和“不为”的论述一下子就完全倾覆了。但孟子这种偷梁换柱的手法非常隐蔽,所以瞒过了齐宣王。
在论述齐宣王不可能用武力称霸于天下时,孟子也运用了同样手法。孟子说:“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孟子认为“八”比“一”要“大”、“众”、“强”得多,所以“一”不可能战胜“八”,就象“邹”不可能战胜“楚”一样。其实这里“八”的本意应是八个“一”,而不是一个“八”,即他们是松散的八份,而不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用一个“一”去战胜另外的几个“一”,只要策略得当,应该是有可能的,不久后的秦灭六国就证实了这一点。
孟子的强迫推论主要体现在他对仁政的具体措施方面。孟子建议齐宣王要“制民之产”——将田宅平均份给百姓。但这种平均主义的“制民之产”必须建立在“民”对“君”绝对
服从的基础上,否则这一措施根本就不可能得以推行。孟子是“性善论”的鼓吹者,认为人生而具有“四心”,从这一前提出发,孟子做出了如下推论:性善的人是可以被君子教化的,民的本性是善的,所以民是可以被国君教化的,所以“制民之产”的措施是可行的。逻辑学上讲,要想做到结论正确,必须满足两个要求:一、前提真实;二、推理有效。其实人性“本善”还是“本恶”本来就没有确定的说法,比如与孟子同门的荀子就是“性恶论”的鼓吹者。孟子从一个未必正确的前提出发,当然很难推导出一个必定正确的结论。
作为一代辩论大师,孟子非常善于抓住对方言论的要害。那么为何孟子自己的辩论中倒有这么多的漏洞呢?我的理解是尽管孟子也可能意识到自己逻辑上的不足,但为了能让诸侯国君们能采纳他的政治主张,他也只能通过一些技巧性手段来掩盖这种不足,这也算是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吧。
五.课后作业
背诵第三部分,要求能够准确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