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合集下载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齐桓晋文之事》。

(2)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掌握其含义。

(3)了解《齐桓晋文之事》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

(2)学会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事件发展和思想内涵。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君主的智慧和胆识,学习他们的治国理念。

(2)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弘扬正能量。

(3)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准确理解《齐桓晋文之事》的内容和结构。

(2)掌握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分析人物形象、事件发展和思想内涵。

2. 教学难点:(1)文中一些生僻词语的解释和理解。

(2)对文中政治、军事、文化背景的把握。

(3)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文本,提出有见地的观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齐桓晋文之事》的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文本的韵律和节奏。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文中的人物、事件和背景。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深入解读:(1)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2)让学生从事件发展过程中,提炼出作者的观点和思想。

5. 拓展延伸:(1)比较《齐桓晋文之事》与其他篇章的异同,探讨古代君主的治国理念。

(2)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对文中道德观念的认识和体会。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齐桓晋文之事》。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思考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语文教案齐桓晋文之事教学教案

语文教案齐桓晋文之事教学教案

语文教案齐桓晋文之事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准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齐桓晋文之事》。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如“齐桓公”、“晋文公”、“仁政”等。

(3)掌握课文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关系,如齐桓公与晋文公的争霸事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比较分析法,分析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争霸策略和成果。

(3)运用历史背景知识,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能力。

(3)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注重个人品德修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准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齐桓晋文之事》。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如“齐桓公”、“晋文公”、“仁政”等。

(3)掌握课文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关系,如齐桓公与晋文公的争霸事迹。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古代汉语词汇和句式的理解。

(2)对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争霸策略和成果的深入分析。

(3)结合历史背景,对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客观评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齐桓公和晋文公的历史背景和争霸事迹。

(2)引发学生对课文《齐桓晋文之事》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式问题。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争霸策略和成果。

(2)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讲解与分析:(1)教师对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进行讲解和分析。

(2)教师对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争霸事迹进行详细讲解和分析。

5. 课堂练习:(1)学生进行课文朗读和背诵练习。

(2)学生进行相关历史知识的选择题或问答题练习。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的情况。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精选13篇)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精选13篇)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精选13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篇1齐桓晋文之事●说课孟子是继孔子之后活动于战国中期的一位儒学大师,他也曾周游列国兜售儒家学说,但和孔子一样,他的学说也百不一售。

本文记叙的是孟子晚年其次次到齐国时和齐宣王的一次关于“王道”问题的谈话。

这是一次特别胜利和精彩的游说。

在孟子的层层诱导之下,齐宣王侧耳恭听了儒家“保民而王”的“仁政”学说,虽然事后齐宣王并没有付诸实施,但这唯恐要归因于当时的社会进展大趋势。

在以兼并战斗为主要形式的动乱社会中,只有兼并才能实现社会的统一,才能结束战乱,因此孟子所说的“王道”和“仁政”在当时是行不通的。

可文章却写得很有特色,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孟子的思想;而孟子在游说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高妙的论辩艺术,更使本文成了游说的名篇。

本单元的学习最好是在第一单元结束之后,这样同学学习就有了更为宽阔的背景学问。

高三同学学习古文不能再限于逐字落实翻译,还应当扩展到思想与写作的评价,甚至还要从文化的深度来加深理解。

●教学目标学问目标(1)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能够精确流畅地翻译课文。

(2)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3)学习比方在文章中的运用和重要作用。

●力量目标研读、鉴赏(1)能够理顺思路错综的文章的理路。

(2)擅长切分课文这样的没有明显标志的长文章。

(3)能够运用简洁的比方进行论辩。

●德育目标孟子的主见(1)体悟孟子当仁不让的治世精神。

(2)领悟孟子急躁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奇妙敏捷的工作方法。

(3)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怜悯广阔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能够精确流畅地翻译课文。

体会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能够精确流畅地翻译课文。

能够理顺思路错综的文章的理路。

●课时支配二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朗诵并疏通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

其次课时,支配开展讨论性学习。

课前预备:布置同学到图书馆或网上搜集孟子及其散文的有关资料进行讨论,分析归纳,初步形成自己的某一个观点。

高三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精选10篇)

高三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精选10篇)

高三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精选10篇)高三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三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1第1课时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疏通文意,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2、初步了解文章大概思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保”“爱”“道”等重点词语;2、掌握宾语前置的一般规律(倒装句);3、培养学生在浅易的问题上自主学习。

三、主要教法:问题讨论法自主研读四、教具:实物投影。

五、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导语设计:二)、解题: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诸侯国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霸主的地位。

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致使广大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

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又号称强国,齐宣王野心勃勃,扩置学官,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

孟子这时在齐宣王身边供职。

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这就是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

三)、研读课文1——14节(一)学生朗读课文1——14节;(二)指名学生翻译课文;(三)学生质疑;(四)教师点拨归纳:1、词类活用:(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闻,使(我)闻;(2)无以,则王乎?王,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异,对……感到奇怪。

2、特殊句式:(1)臣未之闻也。

(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3)何由知吾可也?(4)牛何之?归纳:宾语前置的条件:A、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B、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C、用“之”或“是”将宾语提前,予以强调;例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惟利是图、惟命是从。

(5)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主谓倒装)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

《齐桓晋文之事》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齐桓晋文之事》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齐桓晋文之事第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分析孟子阐述观点的思路。

3、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

教学重点:分析孟子阐述观点的思路。

教学难点: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有关孟子的名言名句(学生自由说)比如: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大匠诲人,必以规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这些句子体现了孟子的什么思想呢(仁政)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孟子的《齐桓晋文之事》,看看在这篇文章里,孟子又是如何宜扬自己的思想的。

(板书课题)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分析孟子阐述观点的思路。

(教学重点)3、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

(教学难点)第一个小循环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一学生自读课文,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思考孟子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

四、出示自学指导一(6分钟)1、了解作者简介,背景资料。

2、读准字音字词,有感情的朗诵全文。

五、自学展示,精讲点拨。

答案点拨:1、作者简介: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今山东邹城)人。

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

他继承孔子的学说,提出“仁政”口号,兼言仁与义。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心性说之本。

在儒家学派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

写作背景: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诸侯国君都在野心勃勃地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

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了“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过着苦难的生活。

齐国在东方诸侯国中号称强国,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在稷下广置学宫,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

大学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大学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1. 知识与技能:理解《齐桓晋文之事》的背景、人物和主要内容,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孟子仁政、王道的核心观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对经典文献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理解《齐桓晋文之事》的背景和人物关系。

2. 掌握孟子仁政、王道的核心观点。

3. 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论证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孟子仁政、王道的内涵。

2. 分析文章中的比喻、寓言等修辞手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介绍《齐桓晋文之事》的背景和作者孟子。

2. 提出问题:为什么孟子会选择在齐桓晋文称霸之际提出仁政、王道的观点?(二)阅读与分析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孟子仁政、王道的核心观点。

3. 学生讨论文章中的比喻、寓言等修辞手法。

(三)讨论与交流1. 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孟子为何认为“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2)孟子如何通过“齐桓晋文之事”来阐述仁政、王道的观点?2. 各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齐桓晋文之事》的中心思想和孟子仁政、王道的核心观点。

2. 学生思考:在现代社会,如何践行仁政、王道?3. 教师布置作业:(1)背诵《齐桓晋文之事》的相关段落。

(2)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对仁政、王道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齐桓晋文之事》的背景、人物和主要内容,掌握孟子仁政、王道的核心观点。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践行仁政、王道,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分析齐桓公、晋文公两位君主的特点。

2.领悟文章的论证方法,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齐桓公、晋文公两位君主的特点。

2.教学难点:领悟文章的论证方法,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向学生介绍《齐桓晋文之事》的背景及作者孟子。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解释“齐桓晋文之事”的含义。

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注生字词,理解字词含义。

三、课堂讲解1.讲解齐桓公、晋文公两位君主的特点。

a.齐桓公:雄才大略,善于任用贤人,改革政治,使齐国强大。

b.晋文公:明察秋毫,善于纳谏,重用贤才,使晋国崛起。

2.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

a.采用对话形式,以事实为例,论述齐桓公、晋文公的成就。

b.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两位君主的优点。

四、课堂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齐桓公、晋文公两位君主成功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回顾齐桓公、晋文公两位君主的特点。

2.提问:文章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二、课堂讲解1.讲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a.对比论证:通过对比齐桓公、晋文公的成就,突出他们的优点。

b.事实论证:以具体事例论述两位君主的成功之道。

2.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

b.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三、课堂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从齐桓公、晋文公的成功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道理?四、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齐桓公、晋文公的比较阅读心得。

2.收集关于齐桓公、晋文公的其他故事,进行分享。

五、教学反思2.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齐桓晋文之事》的内容,分析齐桓公、晋文公两位君主的特点,领悟文章的论证方法,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

重难点补充: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中的一篇经典文章——《齐桓晋文之事》。

齐桓晋文之事优秀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优秀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优秀教案【篇一:《齐桓晋文之事》《孟子专题》教案】《齐桓晋文之事》集体备课教案(新授课)1.课标要求及解读第9条: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第8条: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第7条: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第2条: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

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第11条:注重合作学习,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

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第12条:学会灵活使用常用语文工具书,能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

课程标准解读:第9条提出阅读文言文的基本目标和方法要求。

学生能够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准确识偏义词等文言知识,并能够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第8条从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重要性和方法论两方面予以阐释。

诵读文本,能够说出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形成自己的文化积淀。

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能够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2.教材分析《齐桓晋文之事》是鲁人版必修第五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章。

本文记录的是孟子和齐宣王的仁政思想。

课文始终围绕“保民而王”这一中心论点层次清晰地步步深入,由齐宣王的不忍之心推出他有行王道的基础,进而论述不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

不为王道是因其心存霸欲,所以又力论霸道的不可行及其危害,最后,才展开孟子的仁政蓝图,令齐宣王心动,迫切希望实行王道,于是,孟子又向齐宣王说出了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行文层层深入,气势充沛,顺理成章,十分严密。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通用5篇)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通用5篇)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齐桓晋文之事教案(通用5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2、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辩驳技巧。

重点难点:体味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

教学过程:一、导语: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真正做到了百花齐放。

其中儒家思想对我国文化乃至政治的影响都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他们分别被称为“圣人”和“亚圣”。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的《齐桓晋文之事》。

二、背景介绍:《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记录。

它较为系统地阐明了孟子行仁政而王天下的政治主张,充分表现出孟子文章的曲折尽情、气盛言和的特色,洋溢着一种波澜壮阔的气势美。

三、作者简介:1、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

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

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

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孟子》共七篇,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

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思想主张:①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四、分析课文:第一部分: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孟子说服对方实行仁政,实现王道2、孟子的中心观点是什么?保民而王3、具体第一部分,分三层:第一层:开头至“则王乎”。

由对话的开始几句可见谈话双方开始的立场是怎样的?我们先来看看齐宣王想谈的两个人是什么样的人: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晋文公定乱扶周,破楚救宋;皆是春秋时的霸主。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齐桓晋文之事》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2)分析孟子主张仁政、反对暴政的政治理念。

(3)学习成语“明察秋毫”、“仁者无敌”的含义及用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运用合作探讨的学习方式,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学会评价历史人物,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以民为本的观念,理解仁政的重要性。

(2)培养热爱祖国、关心社会的责任感。

(3)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文化的兴趣,提高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点1. 《齐桓晋文之事》的主要内容及其中心思想。

2. 孟子主张仁政、反对暴政的政治理念。

3. 成语“明察秋毫”、“仁者无敌”的含义及用法。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阅读与翻译。

2. 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 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

2. 学生预习课文,提前了解课文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

(2)介绍齐桓公、晋文公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学生通过注释、词典等工具,解决字词障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内容,阐述孟子主张仁政、反对暴政的政治理念。

(2)解析成语“明察秋毫”、“仁者无敌”的含义及用法。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树立以民为本的观念,理解仁政的重要性。

(2)培养热爱祖国、关心社会的责任感。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所学。

7. 课后作业(1)翻译课文,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

(2)运用所学,评价历史人物。

8.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1)让学生对比齐桓公、晋文公的治国理念,分析其异同。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齐桓晋文之事》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重要词汇和句子;(3)了解齐桓公和晋文公的历史背景及其在春秋时期的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章;(2)学会如何分析历史人物和事件,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3)学会如何运用文献资料,提高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齐桓公和晋文公的历史贡献;(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3)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鼓励学生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

二、教学内容1. 文章背景介绍:春秋时期的社会环境,齐桓公和晋文公的历史地位。

2. 文章内容梳理:齐桓公称霸、晋文公崛起的过程及其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成就。

3. 重点词汇和句子解析:如“尊王攘夷”、“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春秋时期的社会背景,引出齐桓公和晋文公。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文章,了解齐桓公称霸和晋文公崛起的过程。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4. 课堂讲解:对文章内容进行详细讲解,解析重点词汇和句子。

5.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四、课后作业1. 翻译并背诵文章中的重点句子;3. 调查齐桓公和晋文公在历史上的影响,与同学分享。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检验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春秋左传》、《史记》等相关历史教材;2. 课件:文章内容、重点词汇和句子、历史背景等;3. 视频资料:关于齐桓公和晋文公的纪录片或历史剧;4. 图片资料:齐桓公和晋文公的画像、古代兵器等;5. 网络资源:相关的历史论文、评论等。

齐桓晋文之事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教学设计5篇

齐桓晋文之事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教学设计5篇

齐桓晋文之事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教学设计5篇Teaching design of classical Chinese translati on and annotation齐桓晋文之事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教学设计5篇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汉语是中国的语言文字,汉语常识一般指研究汉语所需具备的领域内的基础知识。

本教案根据汉语常识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齐桓晋文之事文言文原文教学设计2、篇章2:齐桓晋文之事文言文注释教学设计3、篇章3:齐桓晋文之事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4、篇章4:齐桓晋文之事分析鉴赏教学设计5、篇章5:齐桓晋文之事作者简介编辑教学设计齐桓晋文之事通过孟子游说齐宣王提出放弃霸道,施行王道的经过,比较系统地阐发了孟子的仁政主张。

齐桓晋文之事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如何呢?本文是小泰整理的齐桓晋文之事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资料,仅供参考。

篇章1:齐桓晋文之事文言文原文教学设计齐桓晋文之事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不识有诸?”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必修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必修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必修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齐桓晋文之事》,使学生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了解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仁政和贤德,培养对古代历史人物的尊重和敬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导入活动、小组讨论、课堂演讲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感受古代仁政的情感和品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了解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仁政和贤德。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感受古代仁政的情感和品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活动(10分钟)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回忆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

2.阅读与分析(25分钟)让学生阅读《齐桓晋文之事》,分析文中展示的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仁政和贤德,以及对于国家的贡献和影响。

3.小组讨论(15分钟)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1)通过学习《齐桓晋文之事》,你对春秋时期的历史有什么新的认识?(2)你觉得齐桓公和晋文公的贡献对于当时的国家有怎样的影响?(3)你觉得齐桓公和晋文公的品德、仁政和贤德对于我们有什么启示和影响?4.课堂演讲(20分钟)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进行课堂演讲,介绍小组的讨论结果并展示个人观点和感受。

5.教师总结(10分钟)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演讲,教师总结学生对于《齐桓晋文之事》的理解和感受,并进行扩展,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6.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写一篇作文,以齐桓公或晋文公为主题,描述其仁政和贤德对于当时国家和人民的影响,并谈谈自己对于他们的评价和感受。

四、教学手段1.多媒体:通过使用多媒体展示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使学生对于当时的情景有更直观的认识。

2.分组活动: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演讲,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1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1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1《齐桓晋文之事》教案1教案标题:《齐桓晋文之事》教案教案目标:1.使学生了解齐桓晋文的事迹以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2.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思辨能力。

教学重点:1.学习和理解齐桓晋文的事迹;2.分析和评价齐桓晋文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难点:1.理解齐桓晋文的信仰和价值观;2.掌握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发展过程。

教学准备:1.教材《中国古代史》相关章节;2.多媒体教学设备;3.课堂活动和讨论的教学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5分钟)1.呈现一幅关于齐桓晋文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2.提问:你们对齐桓晋文了解多少?认为他对中国历史有哪些重要影响?二、学习齐桓晋文的事迹(30分钟)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齐桓晋文的相关章节,了解他的出生背景、执政时期的政绩等;2.通过多媒体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齐桓晋文的事迹,加深学生对他的印象;3.组织小组讨论,整理齐桓晋文的重要事迹,形成小结。

三、分析齐桓晋文的影响(25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齐桓晋文的事迹对中国历史有哪些重要影响?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影响最大的方面,并理由为其提供支持;3.指导学生展示小组成果,进行班级讨论,形成总结。

四、拓展(2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如果齐桓晋文的事迹发生在今天,他会对中国的发展有怎样的影响?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要求他们针对齐桓晋文的事迹,推测其在当今社会的影响;3.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进行演讲,并整理出小结。

五、课堂总结(10分钟)1.学生进行学习感悟的分享;2.回顾齐桓晋文的重要事迹和影响;3.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作业。

教学延伸:1.齐桓晋文事迹展示:学生可以组成小组,以PPT或海报的形式展示齐桓晋文的事迹,通过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示;2.历史文化之旅:组织学生进行历史文化之旅,参观一些与齐桓晋文相关的历史遗迹,如齐国故城、周口店等,增加学生对历史的亲身体验和感受。

必修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必修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必修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教案:必修语文《齐桓晋文之事》一、教学目标1.了解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迹,了解他们在战国时期的政治地位和影响。

2.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理解文章中的重点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迹,了解他们在战国时期的政治地位和影响。

2.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理解文章中的重点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三、教学难点1.分析文章中的重点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对文章的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和解读。

2.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文章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引入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迹,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复习相关的历史知识。

2.讲解文章: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讲解,重点介绍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迹,分析他们在战国时期的政治地位和影响。

3.分析问题:在讲解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问题,例如作者为何要引用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迹来论述君子之道。

4.讨论解决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解决分析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5.总结:对今天的课程进行总结和回顾,概括齐桓晋文之事的核心内容,鼓励学生继续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

六、课堂作业1.用100字左右的文字,总结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迹。

2.阅读相关历史资料,了解齐桓晋文之事在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迹,帮助学生了解他们在战国时期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并通过分析问题的方式深入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培养了学生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后的作业设计旨在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并激发他们继续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兴趣。

教学效果较好,但需要注意教学过程中的时间控制,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问题分析和讨论。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If you want to live an ordinary life, you will encounter ordinary setbacks.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齐桓晋文之事》教案《齐桓晋文之事》教案1授课内容:《齐桓晋文之事》(第三课时)教学目的:分析课文的论辩层次,培养学生分析__层次的能力。

扩展文言文段的阅读理解,提高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论辩层次和特点的分析教学难点:论辩层次和特点的分析辅助用具:ppt课件教学方法:讨论、分析教学过程:一、检查学生背诵课文,以此导入授课内容二、教师提示论辩最讲究的就是技巧,而孟子面临的对象不同一般,要谈论的话题也不同一般,严肃和枯燥兼而有之,如果不作精心安排,用心布局,恐怕不可能会让齐宣王心悦诚服地说出“吾昏,不能进於是矣。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这番话来的。

那么孟子是怎样说服齐宣王的呢?三、学生讨论问题,教师参与学生讨论,形成互动;最终达成共识。

【明确】第一步:转移话题,把话题纳入自己的轨道,明确王道的话题;第二步:提出“保民而王”的观点,肯定齐王的条件【仁心】;第三步:宕开一笔,得出齐王“能而不为”的结论,并证明其谬,断其退路;第四步:重拾话题,正面主张推己及人,推不忍禽兽之心于百姓,并将此作为王道的途径;第五步:剖析齐王能行王道而不为的真实目的及灾难性后果,摆出具体措施。

四、组织学生阅读、翻译下列短文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及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

”曰:“士师(狱官)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五、师生共同归纳在上述两文中表现的孟子论辩的共同点引而不发迂回曲折步步为营层层深入跌宕起伏逻辑严谨环环相扣水到渠成六、布置作业__是孟子的代表作品之一,颇能反映孟子散文结构严谨、中心突出、论点明确、说理充分、感情激越、气势磅礴的基本特色。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高中语文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高中语文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高中语文教案教案:《齐桓晋文之事》一、教学目标1.了解《齐桓晋文之事》的背景与作者。

2.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思想,并做到朗读流畅。

3.通过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齐桓晋文之事》的背景与作者,理解文章主旨思想。

2.教学难点:提高学生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推理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课文《齐桓晋文之事》原文。

2.教学工具:PPT、多媒体设备。

3.教学环境:教室。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1.向学生介绍《齐桓晋文之事》的背景与作者。

2.提问学生:你们对《齐桓晋文之事》有什么了解?第二步:课文解读1.分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

2.教师解读课文,理清课文的思路与结构,并提问学生,确保学生理解课文。

第三步: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讨论齐桓公与晋文公的政治手段和方法的异同。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问学生对课文中的一些问题,如:为什么齐桓公和晋文公能够实现国家的统一?他们的政治手段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第四步:拓展延伸1.请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齐桓晋文之事》在古代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2.学生展示研究成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第五步:归纳总结1.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提问学生课文中的一些问题。

2.让学生对本节课进行总结,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感想。

第六步:课堂小结1.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总结。

2.布置下一节课的预习任务。

五、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的参与讨论和答题情况来进行评价。

2.通过听课评价、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来进行评价。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主要通过课文解读和课堂讨论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推理能力,但由于时间限制,有些学生发言机会较少,下节课应该设置更多的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言。

2.上课过程中存在一些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下节课需要采用更多的互动教学方式,增加学生的主动性。

高中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高中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高中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高中语文课文《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文章中非常有影响的名篇,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齐桓晋文之事》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体悟孟子当仁不让的治世精神。

2、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3、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4、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

教学方法讲读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课时二课时(两节连上)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朗读课文。

要求学生朗读全文二至三遍。

正音。

二、熟读下列重点段,并参考注释,弄通这几段话的大意。

见中学语文网中网对译。

①“齐宣王问曰”至“可”。

②“无伤也”至“君子远庖厨也”。

③“挟太山以超北海”至“王请度之”。

④“五亩之宅”至“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三、思考以下问题(答案见“课文鉴赏说明”)。

1、孟子在本文中的基本政治主张是什么?明确:孟子劝说齐宣王放弃霸道,施行王道,“保民而王”。

在这次谈话中,孟子集中阐述了他的仁政和经济思想,描绘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社会蓝图。

他从齐宣王有“不忍”之心说起,鼓励齐宣王发扬“仁术”,推恩百姓,以德服天下。

在孟子看来,仁者无敌,得民心者得天下,“保民”是王道的基础。

2、孟子的论辩思路是怎样的?试根据文章的结构层次来说明。

明确:本文是一篇谈话记录,齐宣王提问,孟子回答,问与答紧密相连,不容易看出层次。

这里根据内容,把课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主要说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这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则王乎”),提出并明确话题,以问“霸道”开始,转入说“王道”。

齐宣王一见孟子,就迫不及待地问齐桓晋文称霸的事,正说明他有称霸的企图。

齐桓公、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中的二霸。

前者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后者曾定乱扶周,破楚救宋,都是当时的霸主。

因为他们的行事不是靠仁政,而是凭武力,因此被儒家称为“霸道”,与“王道”相对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实虚词和文言句式,能够将文本准确流畅地翻译为现代文。

2.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民本思想。

3.学习孟子高超的论辩技巧。

掌握本文的论证技巧和说理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具体内容;
3.学习孟子的论辩技巧;
教学难点
1.孟子的实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及在文中的体现;
2.孟子严密的论证逻辑。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孟子,导入新课。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
1.民本主义思想。

2.对不施仁政的暴君人民是不可以不服从的。

3.人生而具有“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简单讲就是仁、义、礼、智。

二、整体感知
思考:
1.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孟子和齐宣王的谈话主要内容的实行王道仁政的政治主张。

2.文章可以分为哪几部分?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

这一部分由齐宣王以羊易牛之事来证明齐宣王是有恻隐之心的,这就具备了行王道的基础。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

这一部分主要是从反面证明行霸道是行不通的,如果强行推行霸道,将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第三部分:“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至篇末。

这一部分主要是交给齐宣王行王道的具体方法,具体方法就是平均分配财产,不夺农时等。

三、具体分析
1.第一部分可以分为哪几层?每层层意如何?
依据第一部分内容,可分三层:
第一层:开头至“则王乎”。

齐宣王想了解霸道,孟子巧妙地将话题引到王道之上。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至“是以君子远疱厨也”。

孟子通过齐宣王以羊易牛之事证明齐宣王具有行王道的人格基础。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

通过例子证明如果王道没有得到推广,不是因为齐宣王不能推广,而是不去推广。

2.找出第一层的重点文言知识点。

答:“是以”属固定词。

“臣未之闻也”宾语前置,正常语序的“臣未闻之也。


注释中的重点词语。

3.自读第二层,找出本层的重点知识点。

答:“莫之能御”属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莫能御之”。

“之”字一词多义现象。

例如:“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牛何之”,“王见之”。

4.自读第三层,概括大意,并用两个字概括孟子为齐宣王指明的方向。

答:推恩
第二课时
一、分析第二部分
找出第二部分重点文言知识点。

(1)注释中的重点实虚词。

(2)“危士臣”“朝秦楚”属使动用法。

(3)特殊句式:“若是其甚与”“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二、背诵第三部分
三.学习孟子论辩技巧
学生速读课文,找出话题切换,理出作者论辩思路。

明确:
1.齐宣王以问“霸道”开头,被孟子“臣未之闻也”巧妙将话题转向“王道”的讨论。

2.从“以羊易牛”的事例切入,将对齐桓晋文之事的注意转到对“仁”的注意。

3.以一系列的比喻引出对“仁政”的议论,说明齐宣王不行仁政非不能而是不为。

4.列举“霸运”的危害,从而衬托王道仁政的益处,进而激发仁政之道的具体措施。

四.质疑提高
孟子逻辑推论是无懈可击的吗?细读文本,看看孟子逻辑中是否存在漏洞。

答:但正如孟子自己所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的辩论虽然巧妙,但也并非无懈可击。

孟子认为齐宣王功不至于百姓是由于齐宣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对此,孟子有一个类比:“‘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则王许之乎?”当得到宣王的否定回答后,孟子接着推论到:“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请注意,孟子在这一段论述中用“禽兽”一词替换掉了此前二人一直在谈论的“牛”。

而这头“牛”又是有明确所指的,即被齐宣王放走的那头牛。

但孟子故意不用“那头牛”,而用了“禽兽”一词,这就巧妙地放大了齐宣王的所谓“仁心”。

让齐宣王自己也误以为自己能把恩惠加到所有禽兽身上。

实际上,这里“禽兽”一词的真正含义为“禽兽中被放掉的那头牛”,是个外延极小的概念,而“百姓”则无疑是个外延很大的概念。

齐宣王把自己的仁爱加到一只特定的禽兽身上容易还是加到全体百姓身上容易?当然是加到前者身上容易。

明确了这一点后,孟子后文关于“难”和“易”,“不能”和“不为”的论述一下子就完全倾覆了。

但孟子这种偷梁换柱的手法非常隐蔽,所以瞒过了齐宣王。

在论述齐宣王不可能用武力称霸于天下时,孟子也运用了同样手法。

孟子说:“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孟子认为“八”比“一”要“大”、“众”、“强”得多,所以“一”不可能战胜“八”,就象“邹”不可能战胜“楚”一样。

其实这里“八”的本意应是八个“一”,而不是一个“八”,即他们是松散的八份,而不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用一个“一”去战胜另外的几个“一”,只要策略得当,应该是有可能的,不久后的秦灭六国就证实了这一点。

孟子的强迫推论主要体现在他对仁政的具体措施方面。

孟子建议齐宣王要“制民之产”——将田宅平均份给百姓。

但这种平均主义的“制民之产”必须建立在“民”对“君”绝对
服从的基础上,否则这一措施根本就不可能得以推行。

孟子是“性善论”的鼓吹者,认为人生而具有“四心”,从这一前提出发,孟子做出了如下推论:性善的人是可以被君子教化的,民的本性是善的,所以民是可以被国君教化的,所以“制民之产”的措施是可行的。

逻辑学上讲,要想做到结论正确,必须满足两个要求:一、前提真实;二、推理有效。

其实人性“本善”还是“本恶”本来就没有确定的说法,比如与孟子同门的荀子就是“性恶论”的鼓吹者。

孟子从一个未必正确的前提出发,当然很难推导出一个必定正确的结论。

作为一代辩论大师,孟子非常善于抓住对方言论的要害。

那么为何孟子自己的辩论中倒有这么多的漏洞呢?我的理解是尽管孟子也可能意识到自己逻辑上的不足,但为了能让诸侯国君们能采纳他的政治主张,他也只能通过一些技巧性手段来掩盖这种不足,这也算是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吧。

五.课后作业
背诵第三部分,要求能够准确默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