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常考知识点—三国演义
四大名著常考知识点—三国演义
![四大名著常考知识点—三国演义](https://img.taocdn.com/s3/m/cdf39b5627284b73f3425003.png)
《三国演义》常考知识点汇总:1、《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2、《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挥泪斩马谡等。
3、《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使用双股锏的刘备,使青龙偃月刀的关羽和使丈八蛇矛枪的张飞。
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5、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分。
6、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写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的名称。
例如:草船借箭,舌战群儒,空城计。
7、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1)(诸葛亮)借东风--巧用天时(2)(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3)(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4)(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5)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8、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战役是赤壁之战。
涉及到的两个主要人物周瑜、曹操。
9、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赤壁之战(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成语:三顾茅庐人物及故事:刘备三请诸葛亮。
成语:身在曹营心在汉人物及故事:徐庶人在曹营,不献一策。
10、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赤壁之战;再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失街亭一事。
11、《三国演义》中,“常山有虎将,智勇匹关张”指的是(赵云)。
12、《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很多都有绰好,如“水镜先生”是(司马徽)、“卧龙”是(诸葛孔明)、“凤雏”是(庞统)、“美髯公”是(关羽)、“小霸王”是(孙策)、“常胜将军”是(赵云)。
四大名著常考知识点汇总
![四大名著常考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820645e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34.png)
四大名著常考知识点汇总一、《三国演义》1.《三国演义》的作者:明代小说家罗贯中2.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三国演义》3.《三国演义》中被称为“三绝”的是:“奸绝”(曹操)、“智绝” (诸葛亮) “义绝”(关羽)4.《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5.关于关羽的故事分别有:千里走单验、华容道义释曹操、温酒斩华雄、水淹七军、败走麦城、刮骨疗伤等6.《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是:诸葛亮7.关于诸葛亮的故事有:舌战群儒、三气周瑜、七擒孟获、空城让、挥沮斩马谩等8.“桃园三结义”中的三人分别是:刘备、关羽、张飞9.源于《三国演义》的成语有: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身在曹营心在汉等。
10.《三国演义》中的“三国”指的是:魏、蜀、吴11.魏、蜀、吴的开国皇帝分别是:曹丕、刘备、孙权12.关于曹操的故事:青梅煮酒论英雄,割发代首等13.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来源于:赤壁之战中周瑜制计火攻曹操的故事14.《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15.诸葛亮:足智多谋,谦虚谨慎,尽职尽责16.刘备:宽厚仁爱,求贤若渴17.曹操:善于随机应变,多疑谨慎,为“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二、《水浒传》18.《水许传》作者:元末明初的施耐庵19.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白话小说:《水许传》20.《水浒传》中有108将, 天罡星共36人, 地煞星共72人。
21.打虎英雄:武松。
他还有许多事迹如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为兄报仇,在快活林里醉打蒋门神22.“豹子头”:林冲,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
后被高俅设计陷害,因持兵刃误入白虎堂被刺配沧州后雪夜上梁山。
23.“花和尚”:鲁智深,他在渭州三拳打死镇关西,在相国寺倒拔垂杨柳,在野猪林救林冲。
24.“小李广”:花荣25.“及时雨”:宋江26.“青面兽”:杨志27.水浒传中从最初占据水泊梁山到好汉聚齐,到被朝廷招安,梁山寨主先后有3位,他们是王伦、晁盖、宋江。
28.与林冲有关的四个故事情节: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29.《水浒传》中精彩故事与人物:30.大闹五台山:鲁智深31.误入白虎堂:林冲32.风雪山神庙:林冲33.倒拔垂杨柳:鲁智34.深怒杀阎婆惜:宋江35.大闹清风寨:花荣36.探穴救柴进:李逵37.斗浪里白条:张顺38.浔阳楼题反诗:宋江39.醉打蒋门神:武松40.《水浒传》人物形象41.宋江:仗义疏财、豪爽、讲义气42.吴用:知人善用,沉着冷静,足智多谋43.李逵:鲁莽,孝顺,勇猛三、《西游记》44.《西游记》的作者是:明朝的吴承恩45.《西游记》体裁:长篇神魔小说46.《西游记》主要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47.《西游记》中家喻户晓的故事情节: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猪八戒大战流沙河等。
四大名著常考100题(含答案)
![四大名著常考100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b7be35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76.png)
四大名著常识考查100题《三国演义》一、填空题: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的开篇词。
2、《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很多都有绰号,如“水镜先生”是、“卧龙”是、“凤雏”是、“美髯公”是、“小霸王”是、“常胜将军”是。
3、《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
4、下面描写的人物分别是谁?用两三个词概括其主要性格特点。
①纶巾羽扇,身衣鹤氅,素履皂绦,面如冠玉,唇若抹朱,眉清目朗,身长八尺,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人物:,性格特点:。
②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四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引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
人物:,性格特点:。
5、《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使用的刘备,使的关羽和使丈八蛇矛枪的。
6、曹操、孙权、刘备后来分别建立了国、国、国。
7、“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称赞的是所报答的“主”指“义释”的是。
11、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1)借东风——巧用天时(2)借荆州——有借无还(3)进曹营——一言不发(4)三个臭皮匠——顶个。
(5)打—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12、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战役是。
涉及到的两个主要人物、。
13、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成语:人物及故事:。
成语:人物及故事:。
14、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再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一事。
15、下面的一幅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
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三国演义》常考知识点
![《三国演义》常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97d96ba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15.png)
《三国演义》常考知识点三国演义常考知识点1. 三国时期的背景- 东汉末年政权腐败,民不聊生,导致天下大乱。
- 黄巾起义爆发,标志着末年社会动荡的开始。
- 曹操、刘备、孙权等人逐渐崛起,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2. 重要的战役和战略- 赤壁之战:刘备和孙权联军成功击败曹操的大军。
- 美人计:诸葛亮在博望坡上放风筝,利用风向预测曹操的进军方向。
- 诸葛亮火烧新野:通过火烧新野,消除了对手的后顾之忧。
- 长坂坡单骑救主:赵云以一当十,成功救出刘备。
- 五丈原会战:刘备病重,将自己的军队交给了诸葛亮,为蜀国的未来奠定基础。
3. 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人物- 刘备:汉室宗亲,人称刘皇叔,仁德之君,建立了蜀汉政权。
- 关羽:刘备的义兄,武艺高强,被誉为武圣。
- 张飞:刘备的义弟,勇猛无比,擅长单挑。
- 赵云:身世神秘,威武之师,常常为刘备出生入死。
- 曹操:权谋高手,一度统一北方,为魏国奠定基础。
- 孙权:东吴的创立者,睿智果断,成为魏、蜀一方的重要对手。
4. 著名的典故和故事情节- 三顾茅庐:刘备三次请诸葛亮出山相助的故事。
- 卧龙诸葛亮:诸葛亮是刘备的智囊,为蜀国立下赫赫战功。
- 千里走单骑:赵云救援刘备的壮举。
- 七星坛造船:孙权帮助刘备造船,用以击败曹操的计策。
- 十面埋伏:诸葛亮在定军山设下十面埋伏,成功击败了曹军。
5. 主题和价值观- 忠诚与仁义:三国演义中许多英雄都以忠诚、仁义和大义为依归。
- 计谋与智慧:各方人物都运用了多种计谋、智慧来战胜对手。
- 英雄主义与牺牲:英雄们常常抱着不怕牺牲、为国家和家族着想的精神。
6. 影响与传承-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对中国文化和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经久不衰,被广大读者喜爱。
- 三国演义的题材也被多次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和舞台剧。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复习《三国演义》必考知识点汇总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复习《三国演义》必考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0d26b23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ab.png)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复习《三国演义》必考知识点汇总【考点梳理】《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
作者简介罗贯中(约1330年一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
山西并州太原府人,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
《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主要内容《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 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汉、魏、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
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
编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人物形象刘备:仁政爱民,重情义,忠义,有才智谋略,礼贤下士。
诸葛亮:足智多谋,料事如神,心胸坦荡,胸怀宽广,爱惜人才,知人善用,法纪严明,关心百姓疾苦。
关羽:武艺超群,神勇威猛,谋略过人,忠义,但骄傲不听劝谏。
张飞:耿直,粗犷,性格豪爽,直来直去,爱憎分明,粗中有细,有一定的计谋,但又鲁莽。
曹操:虚伪奸诈,残酷暴戾,自负多疑,足智多谋,有韬略,有过人的胆识,文学修养高。
赵云:勇敢善战,忠心侍主,光明磊落,处事谨慎,考虑周到。
吕布:武艺超群,但见利忘义,反复无常,有勇无谋,鼠目寸光,刚愎自用。
周瑜:足智多谋,才智过人,嫉贤妒能,气量狭小,忠心不二,举贤妒能。
孙权:有才智谋略,注重招揽人才,知人善用,从谏如流,忍辱负重,能屈能伸,胸怀宽广。
推荐《三国演义》的理由:我个人认为,《三国演义》是一部非常经典的文学作品,它的价值和魅力在很多方面得以体现。
三国演义名著阅读中考考点整理
![三国演义名著阅读中考考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a6f30115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5a.png)
三国演义名著阅读中考考点整理中考名著《三国演义》考点大集合文体: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概况: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小说家。
主要内容:以魏、蜀、吴三国的兴衰为线索,生动地描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主题思想: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罪行,寄托了人们渴求的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愿望,表现了重义守信、平等互助的人际关系。
人物性格:曹操:阴险狡诈,妒忌贤才。
诸葛亮:深谋远虑,忠心耿耿。
精彩章节:草船借箭,桃园三结义,青梅煮酒论英雄,三顾茅庐,过五关斩六将,兵败走麦城,空城计,白帝城托孤。
艺术特色:故事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广泛地搜集了相关的神话、戏剧和传说,参考了陈寿的《三国志》和斐松的注解。
根据知识经验对三国故事进行了再创造,以史实为基础,融合了大胆而合理的想象和虚构创作的“七实二虚”的历史小说。
中考语文 | 名著阅读:《三国演义》作者简介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
山西并州太原府人,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
《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主要内容《三国演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它从东汉汉灵帝中平元年黄巾起义记起,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全国统一为止,前后共97年,以刘备、关羽、张飞和诸葛亮等为中心人物,又贯穿了群众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把蜀汉当作魏蜀吴之间矛盾的主导方面,集中描绘了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军事、政治、外交斗争,描摹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
通过这些描写,作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腐朽和黑暗,谴责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比较客观地反映了群众对政治集团的爱憎与向背以及他们反对战争割据,要求和平统一的愿望。
三国演义知识点整理及归纳考点
![三国演义知识点整理及归纳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416d9774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a2.png)
三国演义知识点整理及归纳考点三国演义是一部以中国历史上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作者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
这部小说以其丰富的故事情节、深刻的人物形象和复杂的政治斗争而脍炙人口,成为中国文学经典之一。
知识点整理及归纳如下:1. 历史背景:三国演义主要描写了东汉末年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动乱,以及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和战争。
主要历史事件包括董卓之乱、黄巾起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
2. 人物形象:- 诸葛亮:又称孔明,是刘备的谋士,被誉为“千古奇才”,以智谋过人、善于用兵而闻名。
- 刘备:东汉末年的名将,曾建立蜀汉政权,被封为汉中王。
他以仁义待人,得到了许多忠诚的臣子和民众的支持。
- 关羽:字云长,刘备的义兄,被封为汉寿亭侯。
他个性刚烈、忠诚勇猛,被尊为“武圣”。
- 张飞:字益德,刘备的义弟,被封为当阳侯。
他勇猛无比,擅长使用方天画戟,但个性粗犷,经常无礼于人。
- 曹操:东汉末年的名将,曾建立魏国政权,被封为魏王。
他以威武霸道,反复无常著称,但也有一定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智慧。
- 孙权:孙策的弟弟,继承了孙策的江东地盘,建立吴国政权。
他以明智稳重、善于团结人心而受到部下和民众的尊敬。
3. 政治斗争:- 董卓之乱:描述了董卓篡逆、掌握朝政等系列事件。
- 三顾茅庐:描写了刘备出使诸葛亮三次,希望他出山辅佐自己的故事,表现了刘备对诸葛亮的重视和诸葛亮的才华。
- 赤壁之战:刘备、孙权联合对抗曹操的战争,以火攻曹军为高潮,达到了震慑曹操、保护江东地盘的目的。
4. 士人风范:- 卧龙诸葛亮:诸葛亮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和治国方略,以及他对人民的关怀、对国家的忠诚,体现了儒家伦理道德和士人风范。
- 长坂坡张飞:张飞在长坂坡单骑救主的故事,展现了他对义勇的精神追求。
- 孔明借箭:诸葛亮为了帮助刘备攻打曹操,威胁南蛮彝族首领孟获,勾结外族对抗内地,通过借箭的计谋成功攻破曹操的防线。
考点整理及归纳如下:1. 了解三国演义的历史背景和主要人物形象;2. 熟悉三国演义故事中的重要事件和战役,如董卓之乱、赤壁之战等;3. 理解三国演义中的政治斗争和军事策略,如刘备和曹操的对峙、刘备和孙权的联盟等;4. 理解三国演义中的士人风范,如诸葛亮的智谋、关羽的忠诚等。
四大名著之《三国演义》重点知识整理
![四大名著之《三国演义》重点知识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54de3110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94.png)
四大名著之《三国演义》重点知识整理为您整理“四大名著之《三国演义》重点知识整理”,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www.)。
四大名著之《三国演义》重点知识整理名著简介《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汉、魏、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
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
编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人物形象及对应的典型情节和性格特征一、刘备(字玄德)性格:仁政爱民,重情义,忠义,有才智谋略,礼贤下士。
具体情节及体现的人物性格:1、桃园三结义(第一回) 义薄云天的忠义思想2、煮酒论英雄(第二十一回) 胸怀大志,韬光养晦,有才智谋略3、三顾茅庐、隆中对(第三十八回) 知人善用,礼贤下士,敬才爱才4、遗诏托孤(第八十五回) 惟贤惟德,注重自身修养,树立贤德之君的风范5、携民渡江(第四十一回) 仁政爱民二、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性格:足智多谋,料事如神,心胸坦荡,胸怀宽广,爱惜人才,知人善用,法纪严明,关心百姓疾苦,注重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具体情节及体现的人物性格:1、隆中对,三顾茅庐(第三十八回)有远大抱负,高瞻远瞩,励精图治2、舌战群儒(第四十三回)草船借箭(第四十六回)妙算华容道(第五十回)巧说周瑜(第四十四回)智辞鲁肃(第五十二回)智取汉中(第七十二回)巧布八阵图(第八十四回)智取三城(第九十二回)弹琴退仲达(空城计)(第九十五回)足智多谋,料事如神,有卓越的才能3、七擒孟获(第九十回)关心人民疾苦,注意与少数民族的联系4、制造木牛流马(第150回)重视农业生产5、遗诏托孤(第八十五回)忠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6、挥泪斩马谡(第九十六回)娴熟韬略,善于治军,赏罚分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三、关羽(字云长)性格:武艺超群,神勇威猛,谋略过人,忠义,但骄傲不听劝谏具体情节及体现的人物性格:1、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第五回)武艺超群,神勇威猛2、单刀赴会(第六十六回)神勇威猛,胆识过人3、关公约三事(第二十五回)神勇威猛,武功高强4、刮骨疗毒(第七十五回)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第二十七回)斩车胄(第二十一回)挂印封金(第二十六回)武勇神威,武艺高强,有胆识,才智过人,自信5、水淹七军(第七十四回)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谋略过人6、义释曹操(第五十回)义释黄汉升(第五十三回)义重于山,舍生取义,忠义思想浓厚7、败走麦城(第七十六回)刚愎自用,骄傲自负四、张飞(字翼德)性格:耿直,粗犷,性格豪爽,直来直去,爱憎分明,粗中有细,有一定的计谋,但又是鲁莽。
《三国演义》文化传统常考知识点汇总
![《三国演义》文化传统常考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61325839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58.png)
《三国演义》文化传统常考知识点汇总三国演义文化传统常考知识点汇总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以下是三国演义中常考的文化传统知识点的汇总。
1. 三国时期的分裂与统一- 三国时期指的是公元220年至280年间,中国历史上的魏、蜀、吴三个国家并立的时期。
- 这一时期的分裂源于东汉末年政权的衰弱和社会动荡。
- 三国时期以曹魏、刘蜀、孙吴三大势力的角逐为主,最终在晋朝统一中国。
2. 三国文化的交融与传承-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交融与传承的时期。
- 三国文化的代表有刘备、关羽、张飞等人的仁义忠孝精神,赵云、黄忠等人的军事才能,诸葛亮的智慧谋略等。
- 这些文化传统在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 三国人物与故事的传承- 三国演义中涉及到众多英雄豪杰的故事,如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等人物。
- 这些人物的事迹被广泛传播,成为中国文化中的经典故事。
- 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深入人心,不断被艺术创作、戏曲演绎等形式传承发展。
4. 三国文化的艺术表现- 三国文化在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领域有着丰富的表现。
- 《三国演义》作为文学著作,展现了丰富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成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之一。
- 同时,三国时期的历史也为绘画和音乐等艺术形式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题材。
5. 三国文化的影响与价值- 三国文化传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三国演义展现了中国古代人物形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塑造了许多经典人物形象,成为中国文化的瑰宝。
- 三国文化中蕴含着儒家思想和中国传统价值观,对于今天的社会生活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以上是《三国演义》文化传统常考知识点的汇总,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三国演义知识点整理
![三国演义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84cedb4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7c.png)
三国演义知识点整理一、作者与成书背景。
1. 作者。
- 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
2. 成书背景。
二、主要人物。
1. 刘备。
- 形象特点。
- 为人谦和、礼贤下士。
他以兴复汉室为己任,宽以待人,志向远大。
例如“三顾茅庐”,他不辞辛劳,三次拜访诸葛亮,最终请得诸葛亮出山相助。
- 但有时过于仁慈,在一些军事决策上不够果断。
如在荆州问题上,没有及时采纳庞统的一些激进策略。
- 主要事迹。
- 桃园结义:与关羽、张飞结为兄弟,三人情同手足,共同起兵。
- 建立蜀汉政权:在诸葛亮等谋士的辅佐下,占据益州、汉中,建立蜀汉。
2. 诸葛亮。
- 形象特点。
- 智慧超群,被视为智慧的化身。
他足智多谋,善于用兵,如“草船借箭”,巧妙地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不费一兵一卒就获得了十万支箭。
- 忠诚不二,对刘备父子忠心耿耿。
刘备白帝城托孤后,他尽心尽力辅佐刘禅,为兴复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主要事迹。
- 隆中对: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为刘备规划了战略蓝图。
- 六出祁山:为了北伐中原,多次出兵祁山,虽然最终未能成功,但体现了他的军事才能和对汉室的忠诚。
3. 曹操。
- 形象特点。
- 奸诈多疑,如“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就体现了他的多疑性格。
他误杀吕伯奢一家后说出此话。
- 有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他能招揽众多人才为其所用,如郭嘉、荀彧等谋士,张辽、徐晃等武将。
他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区,建立了强大的曹魏政权。
- 主要事迹。
- 挟天子以令诸侯:将汉献帝迎接到许昌,以此来号令诸侯,掌握政治上的主动权。
- 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击败袁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4. 关羽。
- 形象特点。
- 忠义双全,对刘备忠心耿耿,在曹操阵营时,曹操对他百般拉拢,但他始终心系刘备。
如“挂印封金”,他得知刘备下落后,毅然离开曹操。
- 武艺高强,被尊称为“武圣”。
他“过五关斩六将”,单枪匹马冲破曹操的重重关卡去寻找刘备。
- 主要事迹。
- 温酒斩华雄:在诸侯联军讨伐董卓时,他主动请缨,在酒尚温的短时间内斩杀了董卓大将华雄,一战成名。
《三国演义》知识点总结
![《三国演义》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a2f8661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80.png)
《三国演义》知识点总结1. 作者与背景《三国演义》是中国明代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一部历史小说。
该小说描绘了中国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以及其间发生的英雄故事和战争。
作品创作于14世纪末,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2. 内容梗概《三国演义》以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为起点,以西晋统一中国为终点,通过描写董卓篡位、吕布、曹操、刘备、孙权等人物的故事,展现了三国时期政治斗争、战争和个人英雄的传奇故事。
作品以其丰富的情节,深入的人物塑造和扎实的历史背景而广为流传。
3. 主要人物- 刘备:东吴的建立者,受到众多忠义之士的支持和帮助。
- 曹操:代表着权力、政治以及统一中国,同时也有其复杂的人物形象。
- 孙权:吴国的建立者,与曹操和刘备展开了多次争斗。
- 关羽、张飞、赵云:刘备麾下的重要将领,各自具有突出的武艺和忠诚。
4. 常见情节- 桃园结义:刘备、关羽和张飞在桃园结下义兄弟之盟,立誓共闯天下。
- 千里走单骑:赵云以一人之力救出刘备的儿子。
- 白马将军:关羽因助曹操平定黄巾之乱而被封为白马将军。
5. 作品价值《三国演义》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中国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它通过丰富的人物形象和生动的情节,展示了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和社会状况。
同时,作品中蕴含了许多智慧和道德观念,对后世影响深远。
6. 影响和传播《三国演义》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影响和传播。
作品被改编为电视剧、电影、舞台剧等形式,并且成为了许多游戏和动漫作品的背景。
全球各地的读者也通过翻译版的《三国演义》来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
7. 结语《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它通过丰富的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深入的历史背景,展示了三国时期的英雄豪杰和政治斗争。
作品不仅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也为全球读者提供了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窗口。
中考名著《三国演义》知识点总结
![中考名著《三国演义》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f8eb565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e9.png)
中考名著《三国演义》知识点总结《三国演义》是一部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之作,是以三国时期为背景的历史小说,作者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
小说整个描写了中国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的历史。
本篇文章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总结《三国演义》的知识点,分别是时代背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文化价值、语言特点和影响历史,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这部名著。
一、时代背景《三国演义》讲述的是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这个时期,它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动荡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政治、社会变化最为复杂、最剧烈的时期之一。
此时期的政治、军事、社会经济、文化风貌等方面都非常复杂而紊乱,社会处于乱世之中;同时,也正因为此,这个时期催生了很多勇士、政治家、将领等人物,创造了许多英雄事迹和传奇故事。
二、人物形象《三国演义》塑造了一大批形象鲜明、性格各异的人物,其中最为著名的三国时代名将和名臣都有所涉及。
以下是文中一些重要的人物名单:1.蜀汉的刘备:性格谦虚厚道、善良、仁爱、忠诚,是小说中最为英俊、高雅、斯文的形象。
2.曹操:奸诈狡猾、善于计谋,是小说中最为富有魅力的一位人物。
3.孙权:智勇兼备,是小说中最为伶俐机智、才高且有度量的人物形象之一。
4.关羽、张飞:两个义兄弟,以忠诚、勇敢和正义为标志。
5.周瑜:文学才华出众,美丽俊秀、随遇而安、处事从容敏捷,是小说中最为具有人文内涵的一位人物。
三、故事情节《三国演义》的情节是非常多样化的,情节发展变化多端,除了史实真实之外,也有很多故事情节是作者自己创造的,其中最为著名的故事有以下几个:1.桃园结义:刘备、关羽、张飞三个义兄弟在桃园结义,誓言共同前往南征北战。
2.过五关斩六将:关羽为了救出刘备的妻子,孙尚香,在被周瑜追赶的情况下,一路经过六关十二难,最终成功救出。
3.三英战吕布:关羽、张飞和刘备在战斗吕布时,奇迹般地以三打一胜利战胜了吕布。
4.火烧赤壁:孙权和刘备联合大战曹操,最终夷平了曹操的亿万雄军。
四、文化价值《三国演义》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哲学思想、道德观念、诗词歌赋、战争策略等方面。
小学三国演义必背知识点
![小学三国演义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a944b66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4c.png)
小学三国演义必背知识点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三国演义,不仅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历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智慧思维和道德品质。
以下是小学生必背的三国演义知识点:一、三国背景三国演义的故事背景发生在中国东汉末年,主要围绕着东汉末年的乱世时期展开。
该时期国力衰退,政权腐败,农民起义频繁,地方势力割据,最终导致了东汉王朝的灭亡。
二、主要人物1.刘备:刘备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角之一,他是刘备、关羽和张飞三兄弟的大哥,被誉为“千古一帝”。
刘备为人仁爱和忠诚,他一生致力于统一中国,建立一个稳定和繁荣的王朝。
2.关羽:关羽是刘备的义弟,被誉为“武圣”,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忠诚、勇敢和仁爱的将领。
他以义气闻名于世,被后人尊为“义之状”。
3.张飞:张飞是刘备的义弟,性格傲慢而勇猛。
他是一个有力量和勇气的将领,被誉为“万夫不当之勇”。
4.曹操:曹操是三国演义中的反派角色,他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将领和政治家。
曹操聪明绝顶、冷静机智,被后人尊为“奸雄”。
5.孙权:孙权是江东的一位将领和政治家,他是东吴的创始人和第一任皇帝。
孙权智勇双全,并在乱世中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南方政权。
三、重要事件1.桃园三结义:在刘备、关羽和张飞困乱世之际,三人在桃园结下义兄弟之盟,共同向往国家的安宁与和平。
2.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三国演义中最著名的战役之一。
在这场战役中,孙刘联军以火攻大败曹军,让后者损失惨重,为东吴的安全打下了基础。
3.三顾茅庐:刘备多次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
最终,诸葛亮应邀成为刘备的重要谋士。
4.单刀赴会:关羽在曹操势力范围内,单刀赴会曹操,以虎视眈眈的态度表示自己的忠诚,最终得到曹操的赏识。
四、故事核心价值观1.忠诚:刘备、关羽和张飞等人忠诚于自己的信仰和朋友,表现出了坚定的忠诚品质。
2.仁爱:三国演义中有很多感人的义举,包括刘备帮助百姓和重用贤臣的行为,体现了仁爱的品质。
3.智慧:故事中的智谋和策略展示了中国古代智慧思维的卓越,如诸葛亮的连环计和刘备的多次三顾茅庐等。
《三国演义》常考知识点汇总
![《三国演义》常考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bfa6a27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7c.png)
三国演义常考知识点汇总一、背景和出现人物《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
小说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描写了三国之间的斗争和政治上的变化。
常被称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在《三国演义》中,出现了许多重要的人物,其中最关键的有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等。
他们各自代表了不同的势力和政治立场,通过他们的互动展现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和文化。
二、权谋斗争《三国演义》中的权谋斗争是整个故事的核心。
各个势力之间通过各种手段争夺权力,包括政治勾心斗角、军事征战、联合对抗等等。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1. 诸葛亮的谋略诸葛亮是刘备的重要谋士,他以出色的智慧和谋略成为三国时期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他的常用策略包括草船借箭、空城计、木牛流马等。
这些策略在战争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使刘备能够在困境中获得胜利。
2. 曹操的统一大业曹操是三国时期最具影响力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
他通过一系列的军事征战和政治手段,独揽大权,一度控制了北方的大部分地区。
他实施的统一大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整个时代的政治格局。
3. 孙权的南方抵抗孙权是东吴的创建者和统治者。
在曹操强大的北方势力面前,孙权选择保持南方的独立,并通过联合刘备抵抗曹操的进攻。
他的统治使得东吴成为当时最强大的政权之一。
三、战争和决战《三国演义》中的战争场景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篇幅,其中一些著名的战役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经典之作。
以下是一些常考的战争和决战:赤壁之战是刘备和孙权联合抵抗曹操的重要战役。
在这场战役中,刘备和孙权成功地用火攻破坏了曹操的舰队,使得曹操遭受重大损失,从而改变了整个时代的局势。
2. 官渡之战官渡之战是曹操和刘备之间的一次重要决战。
曹操利用兵力优势,成功地击败了刘备的军队,并使得刘备一度陷入危机。
这场战役展示了曹操的军事才能和刘备的仁义之心。
3. 平定四方的战斗《三国演义》中还有许多其他的战斗,例如关羽单刀赴会、赵云救主、张飞拒曹操三次邀婚等等。
《三国演义》常考知识点汇总
![《三国演义》常考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fc7ba081f121dd36a32d8298.png)
9、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赤壁之战中”周瑜 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请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 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成语:三顾茅庐;人物及故事:刘备三请诸葛亮。 成语:身在曹营心在汉;人物及故事:徐庶人在曹营,不献一策。
超群绝伦 超出一般人,没有可以相比的。出自《三国志·蜀书·关羽传》:“亮 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 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七步之才 指的是曹植有七步成诗之才能。比喻人有才气,文思敏捷。出自南 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 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 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了任务,使周瑜的阴谋彻底失败。
空城计:三国时期,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 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 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 去。等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再战,赵云赶回解围。
三顾茅庐:刘备听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 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恰巧诸 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 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第三次拜访才 见到诸葛亮。在这一过程中,刘备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和诚恳。
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 刘备:宽厚仁爱,求贤若渴,忠义两全 关羽:武勇神威,忠贞守义,刚愎自用,骄傲自负 张飞:勇猛刚直,粗中有细,正义凛然,嫉恶如仇 诸葛亮:智者,智慧的象征,精忠耿直,用人唯贤,谦虚、谨慎、认 真、尽职。 赵云:骁勇善战,忠义侍主,处事谨慎 曹操:足智多谋,虚伪奸诈,富有韬略,自负多疑 司马懿:用兵谨慎,长于谋略,阴险奸诈
三国演义知识点归纳
![三国演义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748a871a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8e.png)
三国演义知识点归纳《三国演义》通过触目惊心的政治、军事斗争,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构成了一幅残暴多彩的画卷,丰富了我国的艺术宝库。
下面是作者给大家带来的三国演义知识点归纳,欢迎大家浏览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三国演义知识点归纳三国演义知识考点及答案重点考题1.曹操次子是,为曹操之妻所生,因而亡故。
2.《三国演义》中有两个人的表字为“奉孝”,他们是和。
又有两个人的表字为“公明”,他们是和。
又有两个人的表字为“子远”,他们是和。
3.《三国演义》中,曹将夏侯憞的左目为所射。
曹豹是吕布的。
4.《三国演义》中,关羽的表字先为,后改为“云长”,败走麦城,为所擒。
5.合淝合战时,吴国牙将告知孙仲谋先将战马后退,再催马跃桥,孙权才以得脱。
6.《三国演义》中,有“《左传》癖”,有“口吃”。
7.李傕领兵犯长安城,是听取了谋士的计策。
三国中号称“白马将军”的是。
8.曹孟德煮酒论英雄时,刘备说出的第一个人是。
9.三国后期,魏国人被称作“智囊”的人是,官居,为所斩。
10.曹操由于做了一个的梦,而决心不给司马氏兵权。
12.诸葛亮的父亲名为,诸葛玄是诸葛亮的。
13.诸葛亮死在,葬在,享年岁,病危之时,蜀汉后主派尚书李福前去问安,问丞相百年之后谁人可继任,诸葛亮先说,后说。
后诸葛武侯在给魏将托梦显圣。
14.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孝景帝玄孙。
其祖父为,父亲为。
刘备早年师从于。
15.蜀汉行将降魏时,后主的第个儿子誓死不降魏,官封王,后杀妻、子,自刎。
16.董卓表字为,因而做西凉刺史。
光复吕布时,是听取了身边谋士的计策。
17.群英会蒋干中计后,曹操下令掉杀蔡、张二将,后封和为水军都督。
18.诸葛亮之妻相丑,但有大才,孔明很多才学也取之于她,后生子,与武侯之孙,皆为所斩。
19.蜀汉最后一个年号为,后主刘禅表字为,做年皇帝位。
20.吴主孙权登基为皇帝后,封为丞相,孙权共在位年。
21.张飞被手下部将和所刺,后降吴,先主伐吴时,吴归还二人于刘备。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知识点最全整理与练习答案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知识点最全整理与练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2cb4c0d4d8d15abe234e6b.png)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知识点最全整理与练习答案【内容提要】《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0年的历史风云。
描写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
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罗贯中(约1330——约1400),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籍贯山西太原府。
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体小说的鼻祖。
在对三国历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对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颂,对曹操则极力揭露鞭挞。
今天我们对于作者的这种拥刘反曹的倾向应有辩证的认识。
尊刘反曹是民间传说的主要倾向,在罗贯中时代隐含着人民对汉族复兴的希望。
小说一开始,描写汉末大乱,各路英雄陆续登场。
刘备、关羽、张飞桃园结义,开始了“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伟大事业;董卓进入洛阳,祸国殃民,终被消灭;曹操与袁绍又展开争斗,官渡之战成为高潮。
在这一段落,张飞怒鞭督邮、关羽温酒斩华雄及青梅煮酒论英雄等精彩的片断,展示了刘、关、张不同的英雄风采,特别是关羽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会等,更突出表现了他义薄云天、勇武神威的性格特点。
接着,重点描写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决策,拉开了三分天下的序幕。
刘备在与曹操的当阳之战中失利,迅速采取联吴抗曹的政策。
诸葛亮舌战群儒,坚定了孙权抗曹的决心。
于是,赤壁之战轰轰烈烈地展开了,蒋干中计、草船借箭、曹操赋诗、借东风等,高潮迭起,构成了全书最为紧张的智慧较量,大大提升了小说的文化品位。
随后诸葛亮三气周瑜,刘备不仅稳定了根据地,同时占领益州,夺取汉中,又得到马超、黄忠等大将,势力不断壮大,并进位“汉中王”。
三国演义知识点归纳
![三国演义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f98b63e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f5.png)
三国演义知识点归纳一、作者与背景。
1. 作者。
2. 创作背景。
二、主要人物。
1. 刘备。
- 形象特点: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志向远大,知人善任。
他以兴复汉室为己任,虽然早期四处奔波,寄人篱下,但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
- 主要事迹:桃园三结义(与关羽、张飞结为兄弟)、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建立蜀汉政权等。
2. 诸葛亮。
- 形象特点:足智多谋,忠心耿耿,有经天纬地之才。
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通兵法,善于治国。
- 主要事迹:隆中对(为刘备规划战略蓝图)、火烧博望坡(初露军事才能)、赤壁之战(联吴抗曹,草船借箭、借东风等)、七擒孟获(平定南方叛乱)、六出祁山(北伐中原)。
3. 曹操。
- 形象特点:奸诈多疑,雄才大略。
他善用人才,有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但同时也残忍好杀,自私自利。
- 主要事迹: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政治主动权)、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击败袁绍)、赤壁之战(败于孙刘联军)。
4. 关羽。
- 形象特点:重义气,武艺高强,威震华夏。
他为人忠义,被尊称为“武圣”。
- 主要事迹:温酒斩华雄(初露锋芒)、过五关斩六将(为寻找刘备,一路过关斩将)、单刀赴会(展现英勇无畏)、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败走麦城(被东吴所擒杀)。
5. 张飞。
- 形象特点:勇猛无比,嫉恶如仇,但脾气暴躁。
- 主要事迹:当阳桥喝退曹军(一声大喝吓退曹操追兵)、义释严颜(体现粗中有细)。
三、重要情节。
1. 桃园三结义。
- 内容: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天下大乱。
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在涿郡张飞庄后的桃园中,祭告天地,结为兄弟。
他们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意义:这一情节奠定了刘关张三人的兄弟情义,是他们日后共同奋斗的情感基础,也是蜀汉政权建立的开端。
2. 官渡之战。
- 背景:东汉末年,袁绍占据冀州、青州、幽州、并州等地,实力强大。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必考知识点梳理有练习及答案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必考知识点梳理有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db501a4028915f814dc2bf.png)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必考知识点梳理有练习及答案名著导读《三国演义》必考知识点梳理【有练习及答案】基本资料《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0年的历史风云。
描写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
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罗贯中(约1330——约1400),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籍贯山西太原府。
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体小说的鼻祖。
(一)刘备“仁”的代表--刘备刘备,字玄德,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三国时蜀汉的建立者。
桃园结义攻打黄巾军,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与魏、吴三足鼎立,三分天下。
刘备于公元221年称帝,国号为汉,建都成都。
公元223年,刘备病死在蜀国。
形象: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
性格:为人忠厚,知人善任,宽仁爱民、至诚待士、信义为上、大智若愚、是“圣君”的代表。
后期刚愎自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
重要情节:桃园豪杰三结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三英战吕布(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青梅煮酒论英雄(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刘皇叔跃马过檀溪(第三十四回蔡夫人隔屏听密语刘皇叔跃马过檀溪)三顾茅庐(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刘玄德携民渡江(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赵子龙单骑救主)白帝城托孤(第八十五回刘先主遗诏托孤儿诸葛亮安居平五路)(二)曹操一代奸雄--曹操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一名吉利,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族。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
“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四大名著常考知识点《三国演义》
![四大名著常考知识点《三国演义》](https://img.taocdn.com/s3/m/a68a7596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95.png)
四大名著常考知识点《三国演义》说起《三国演义》,那可真是一部让人拍案叫绝的巨著!里面的英雄豪杰、智谋策略,简直就像一道道璀璨的星光,照亮了历史的天空。
先来说说那乱世枭雄曹操。
他就像一只狡猾的狐狸,有着敏锐的政治嗅觉和果断的决策能力。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一句话,把他的自私和霸气展现得淋漓尽致。
咱们想想,在那个混乱的年代,要是没点儿狠劲儿,能站得住脚吗?再讲讲仁德的刘备。
他就如同一位慈祥的长者,以仁爱的胸怀招揽天下英才。
桃园三结义,那可是千古佳话。
他带着关羽、张飞,一路颠沛流离,却始终不放弃兴复汉室的梦想。
这就好像咱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哪怕困难重重,也要咬牙坚持,不是吗?还有那智慧的化身诸葛亮,简直就是天上的神仙下凡。
草船借箭、空城计,哪一个不是让人惊叹不已的妙计?他就像是一盏明灯,在黑暗的乱世中照亮了蜀汉的前程。
咱们要是能有他一半的智慧,那在生活中遇到难题,还怕解决不了?关羽呢,那是义薄云天的代表。
过五关斩六将,只为了回到刘备身边。
他的义气,就像一座巍峨的高山,让人敬仰。
这不就像咱们对待真正的朋友,那份真诚和坚定,能不令人感动?至于那些精彩的战役,赤壁之战就不得不提。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火烧连营,把曹操打得落花流水。
这就好比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弱势一方靠着精妙的战术和团结一心,战胜了强大的对手。
《三国演义》里的人物性格鲜明,情节跌宕起伏。
比如貂蝉的美丽与智慧,吕布的勇猛却又反复无常。
这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故事,不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形形色色的人,充满了复杂和多样吗?它可不只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蕴含着人生智慧的宝典。
从里面我们能学到为人处世的道理,懂得团结的力量,明白智慧的重要性。
所以啊,咱们可得好好读一读《三国演义》,感受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汲取其中的智慧和力量。
说不定,读着读着,咱们也能成为生活中的“英雄豪杰”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常考知识点汇总:1、《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2、《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挥泪斩马谡等。
3、《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使用双股锏的备,使青龙偃月刀的关羽和使丈八蛇矛枪的飞。
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5、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分。
6、诸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写出小说中有关诸亮的两个故事的名称。
例如:草船借箭,舌战群儒,空城计。
7、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1)(诸亮)借东风--巧用天时(2)(备)借荆州--有借无还(3)(徐庶)进营--一言不发(4)(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5)三个臭皮匠--顶个(诸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8、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战役是赤壁之战。
涉及到的两个主要人物周瑜、操。
9、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赤壁之战(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成语:三顾茅庐人物及故事:备三请诸亮。
成语:身在营心在汉人物及故事:徐庶人在营,不献一策。
10、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赤壁之战;再说出诸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失街亭一事。
11、《三国演义》中,“常山有虎将,智勇匹关”指的是(云)。
12、《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很多都有绰好,如“水镜先生”是(司马徽)、“卧龙”是(诸孔明)、“凤雏”是(庞统)、“美髯公”是(关羽)、“小霸王”是(策)、“常胜将军”是(云)。
1、《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2、《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挥泪斩马谡等。
3、《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使用双股锏的备,使青龙偃月刀的关羽和使丈八蛇矛枪的飞。
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5、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分。
6、诸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写出小说中有关诸亮的两个故事的名称。
例如:草船借箭,舌战群儒,空城计。
7、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1)(诸亮)借东风——巧用天时(2)(备)借荆州——有借无还(3)(徐庶)进营——一言不发(4)(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5)三个臭皮匠——顶个(诸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8、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战役是赤壁之战。
涉及到的两个主要人物周瑜、操。
9、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赤壁之战(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成语:三顾茅庐人物及故事:备三请诸亮。
成语:身在营心在汉人物及故事:徐庶人在营,不献一策。
10、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赤壁之战;再说出诸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失街亭一事。
一、填空1、《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操和备)。
2、请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赤壁之战)。
3、说出诸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马谡失街亭)一事。
4、《三国演义》中蜀国的军师(诸亮)是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成了智慧的代表。
5、《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位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关羽)。
这部书中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故事的名称:(放水淹七军)6、诸亮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请说出小说中有关诸亮的两个故事名称。
例:舌战群儒、(借东风)、(初出茅庐第一功)。
7、“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这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8、“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 蜀吴)三国。
9、“夫英雄者,胸有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这段关于“英雄”的见解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的(周瑜)(人名)之口。
10、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赤壁之战)(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11、《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中被称“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是____.操______,“智绝”是______诸亮_____,“义绝”是________关羽___12、“卧龙”是(.诸亮),“凤雏”是(庞统)。
13、官渡之战中双方的主要指挥者是(操和袁绍)。
14、木牛流马是(.诸亮)发明的?它的作用是(运输粮草更方便)。
15、《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16、《三国演义》中有两匹千里马分别叫什么?(备的的卢马)(关羽的赤兔马)。
17、飞、关羽、备各用什么兵器?(青龙偃月刀(冷艳锯))(双股剑)(丈八点蛇矛)18、备临终前对儿子留下的一句流传至今的遗言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19、关在哪里结为三兄弟?(桃园)20、三国演义中是谁和谁一起使用苦肉计的?(周瑜和黄盖)21、“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周瑜)22、“宁教我负天下,休教天下人负我”是谁说的?(操)23、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貂蝉)24、“死诸吓走生仲达”仲达是谁?(司马懿)25、诸亮初出茅庐,立的第一功是什么?(火烧军十万大军)二、请指出下列语句与何人有关?望梅止渴( 操) 赔了夫人又折兵( 权) 三顾茅庐( 备)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诸亮) 身在营心在汉( 关羽)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备)乐不思蜀(禅)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诸亮)刮骨疗伤(关羽)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操)鞠躬尽瘁(诸亮)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诸亮)三、请将下列歇后语补充完整。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干盗书——上了大当害主三个臭皮将——顶个诸亮飞绣花——粗中有细大眼瞪小眼《三国演义》检测题1.简述一个表现诸亮“多智近妖”的故事。
答:诸亮借东风:周瑜为没有东南风而病倒在床上。
诸亮给周瑜开了个“药方”,上面写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然后自己在坛上做法。
几天之后,果然刮起了东南风。
周瑜嫉妒,便派人去杀诸亮。
然而诸亮早有预防,事先回夏口去了。
2.《三国演义》中哪个场面最能让人发出“出师末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天襟!”的感叹?请简要概括。
答:秋风五丈原:诸六次出兵祁山,司马懿坚守不战。
诸亮派人侮辱,司马懿不为所动。
不久诸亮病危。
穰星不成,遂将平生所学传授给维,并作好身后的军事安排。
尚书福赶到,诸亮推等琬、费袆相继为丞相继承人后死去。
时年五十四岁。
是夜,天愁地惨,月色无光。
3.简述一个能表现备“长厚似伪”的故事。
答:①备摔阿斗:云与乱军中救回阿斗,双手递与玄德。
玄德接过,掷之于地日:“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云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日:“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②备携民渡江:操大军压境时,备率部从荆州向南撤退,荆州十余万百姓自愿跟随备撤退。
有人对备说:“我们应该赶快退保江陵。
现在带着这么多老百姓,能作战的人不多,若操大军追上,何以拒之?”备说:“夫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
”4.请简述一个有关操奸雄本色的故事。
答:错杀吕伯奢:操与宫逃亡,躲到吕伯奢家,吕家杀猪款待,操听见后院的磨刀之声,疑心大起,又听见有人说:绑上再杀。
于是,不问青红皂白,连杀吕家八口,最可恨的是,当他发现杀错人之后,并没有放过吕伯奢这一无辜的老人。
当宫责怪他残忍时,他振振有词地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5.简述《三国演义》中能体现关羽“忠义”性格的一个故事。
答:①失守:关羽中计被围屯土山,被辽以“忠义”名义劝说后,提出三个条件而后暂居营。
操对他极尽恩宠,更赠他赤兔宝马,后听说了长兄备的消息后,义无反顾地离开操,追随备去了。
事后操感叹说:事主不记其本,乃天下义士也。
②关云长干里走单骑:关羽与备失散,暂居营。
操一心想收服关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赐美女、金银、官职等物品,关羽独留下赤兔马,以便来日寻备方便。
听到备下落后,关羽将官印吊于屋中,带上嫂嫂,奔向备。
途中因没获操批准,在五个关口受到阻拦,关羽皆杀之闯关。
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
小说通过集中描绘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现实的动荡和黑暗,谴责了封建统治者的暴虐,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表达了人民呼唤明君、呼唤安定的强烈愿望。
操:自幼放任荡不羁,但很有才华,又足智多谋,善于随机应变。
当年,汝南有个善于评论人物的名士,名叫许劭,评论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诸亮:智者和智慧的象征,清忠耿直,用人唯贤,谦虚、谨慎、认真又尽职、鞠躬尽瘁。
备:一代枭雄,宽厚仁爱,求贤若渴。
俗话说: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
关公:忠义,智勇双全事件:1.桃园三结义 2. 火烧赤壁 3.草船借剑 4.孔明借东风 5.关公过五关斩六将 6.诸亮智用空城计相应练习:1、《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华容道义释、过五关、水淹、败走。
2、《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空城计、挥泪等。
3、《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双股锏的,使丈八蛇矛枪的和使青龙偃月刀的。
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的开篇词。
5、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6、诸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写出小说中有关诸亮的两个故事的名称。
例如:,,。
7、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1)()借东风——巧用天时(2)()借荆州——有借无还(3)()进营——一言不发(4)()打()——一个愿打,一个愿挨,(5)三个臭皮匠——顶个()(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8、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12、名著《三国演义》练习题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