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水平井产出剖面测井问题_

合集下载

探究油田高含水期水平井产液剖面测井技术的应用

探究油田高含水期水平井产液剖面测井技术的应用

油田高含水开发期,更多的会应用水平井,为提高油田开发的效率,就需要对水平井进行懂爱测试,以充分了解水平段的产液状况,其中产业剖面测井技术是当前测井找水方法中最为直观且实际的方法。

通过动态监测出水规律,能够有效指导油田开发方案的制定与调整,实现对堵水等措施提供充足的依据,从而提高水平井开发的水平。

一、产业剖面测井技术概述产液剖面测井主要是在产油气井正常生产过程中,对储层产液性质信息进行检测。

具体而言就是通过涡轮流量或者是示踪流量来计算分层中的产液量,通过对持水率曲线(有时加测流体密度、持气率)的计算,结合实验室图版来计算分层产液的性质,其中井温和压力曲线可以对分析产出段定性,而磁定位和自然伽马曲线可以用来做深度的校正,以更好的了解井内管串结构。

要注意的是,通常对水平井产业剖面测井的解释,需要与井眼轨迹以及阵列电容持水率CAT、阵列电阻持水率RAT还有示踪流量和井温等相关测井资料来进行综合的分析。

二、水平井产液剖面测井所需仪器与应用1.水平井测井爬行器输送工艺当前,水平井产业剖面测井的主要工艺有管具输送法、爬行器输送法以及挠性管输送法。

其中管具输送法的工艺存在一定的不足,在应用中有所限制,难以进行水平井产出剖面、注入剖面等带压的测井项目施工。

而挠性管技术对于水平井生产测井施工而言,相对价格又比较高。

因此在当前的水平井测井工作中,广泛采用的是爬行器输送工艺。

通常爬行器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

首先是高效的电机供电,能够确保爬行器进行双向爬行,同时也能够与地面进行实时的通讯。

采用的爬行器通常有MaxTrac爬行器与SONDEX公司所生产的爬行器。

其中MaxTrac爬行器的液压制动腿,能够针对井内套管或者是油管的尺寸来改变伸缩半径,伸开后就能够卡住井壁并沿着仪器的方向进行滑动,从而到达测试层。

这一一起的牵引力比较大,能够很好的适应不同直径的套管,井筒内的岩屑基本不会对其产生影响。

Sondex爬行器主要是提供了一个办法,通过单芯电缆能够在水平井和大斜度井中下放仪器和装置。

苏里格气田水平井产气剖面测井技术及应用

苏里格气田水平井产气剖面测井技术及应用

2019年08月排除;三是油滴受到离心力作用的影响,进入到外旋流中,最后从旋流分离器的底部出口溢出[2]。

3实验研究虽然在针对轴流式旋流分离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数值模拟法是主要的分析手段,但是通过数值模拟法分析出来的结果与旋流分离器内部流体真实运动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因此还必须要通过相关的实验数据来进行验证。

由此可见,针对轴流式旋流分离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必须要建立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

在实际中对轴流导叶式旋流分离器内部高速流程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多数情况下都会应用多普勒激光测速仪。

人们在利用多普勒测速仪针对都是气液旋流分离器内部气相时均流场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旋流分离器内部气相速度场主要是有内侧准强制涡以及外侧自由涡共同组成,而气相的照相速度主要是由上行流以及下行流工作,而两者之间的接触面为零轴方向的包络面上,靠近轴心位置会产生最大的轴向速度。

4结语(1)要不断加强轴流导叶式旋流分离器相关理论的研究,其中必须要针对旋流分离器内部旋流实际的流动机理、颗粒碰撞以及扩散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它能够为后续开展的数值模拟研究以及实验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2)目前,在针对轴流导叶式旋流分离器内部流程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多数情况下都会应用数值模拟方法,但是由于多相流体本身具有非常复杂的物性,而且其内部颗粒的分布情况也非常复杂,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获取的结果通常情况下都会以实际情况产生一定偏差,因此针对轴流导叶式旋流分离器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的过程中,必须要同时开展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的数学模型才能够将旋流分离器内部流场具体情况进行真实反映。

要充分利用多孔探针以及激光多普勒仪等多种方法不断强化轴流导叶式旋流分离器内部颗粒运动轨迹以及内部流场具体细节的研究,并将旋流分离器溢流管内部产生的短路流以及内外旋流等不同复杂的流体运动情况作为研究重点,并采用有效的处理手段,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升流体运动状态分析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1]宋健斐,魏耀东,时铭显.旋风分离器内强旋流CFD 计算速度的分析与修正[A].中国颗粒学会.中国颗粒学会2006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颗粒学会,2006:4.[2]赵磊.基于Fluent 的旋流分离器内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A].航空工业测控技术发展中心、中国航空学会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测控技术》杂志社.面向航空试验测试技术——2013年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峰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航空工业测控技术发展中心、中国航空学会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测控技术》杂志社,2013:5.苏里格气田水平井产气剖面测井技术及应用杨政海陈国伟陈真(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气厂,陕西西安710018)摘要:产气剖面找水测井作为一种动态监测手段,为气田动态分析和开发调整可提供第一手的资料,通过应用各种动态监测资料,动静结合,系统分析,能为气藏精细管理、精细开发提供更坚实的技术支持。

水平井产液剖面测井方法与工艺

水平井产液剖面测井方法与工艺

1、选择最安全的美国连续油管输送测井
自喷水平井测井
用∮ 1.5英寸连续 油管内穿∮5.6mm 电缆,设计带涡流 喷孔的(油管与仪 器)电缆配接头, 靠连续油管柔性弹 力和液氮喷射力过 油管/套管输送测 井仪器进入水平井 底,电动张收滚轮 扶正器和笼式集流 伞,用不同测速, 上提仪器测井。
机抽水平井测井
滚轮扶正器
4、SONDEX公司的八参数组合生产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
地面采集部分
持气率与管子直径的响应曲线
FDR刻度图版
持水率仪器响应曲线
应用实例
结束语
我国测井行业通过近几年的技术引进、消化、攻关与 生产实践,水平井(大斜度井)生产测井技术有了长足 的发展与进步,水平井测井也取得了较好的生产应用效 果,但在该领域还面临很多技术难题,如何进一步提高 水平井动态监测工艺水平、发展水平井测井手段、研究 水平井测井资料解释方法,以提高水平井测井施工成功 率和资料解释精度,更好地满足油气田水平井动态监测 的需要,是今后一个时期内水平井生产测井的主要发展 方向。
液力输送水平井注硼中子寿命测井解释成果图示4井下爬行器输送方式参数测量范围精度分辨率温度012505001压力0mpa40mpa05fs001mpa流量0m3d140m3d202m3d磁定位变化大于2v耐温125耐压40mpa测量仪器及主要技术指标第三部分江汉大宇公司水平井测井技术第三部分江汉大宇公司水平井测井技术1选择最安全的美国连续油管输送测井用15英寸连续油管内穿56mm电缆设计带涡流喷孔的油管与仪器电缆配接头靠连续油管柔性弹力和液氮喷射力过油管套管输送测井仪器进入水平井底电动张收滚轮扶正器和笼式集流伞用不同测速上提仪器测井
用∮ 5/8英寸连续 油管内穿∮5.6mm 电缆,设计带涡流 喷孔的(油管与仪 器)电缆配接头, 靠连续油管柔性弹 力和液氮喷射力经 偏心井口,过环空 输送测井仪器进入 水平井底,电动张 收滚轮扶正器和笼 式集流伞,用不同 测速,上提仪器测 井。

产出剖面测井技术

产出剖面测井技术

03
产出剖面测井技术优势 与挑战
技术优势
高精度测量
实时监测
产出剖面测井技术能够提供高精度的地层 参数测量,如地层压力、温度、渗透率等 ,有助于准确评估地层产能和储层性质。
该技术可以实现实时监测地层产出状态, 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提高 油田生产效率和采收率。
多参数测量
低成本、高效率
产出剖面测井技术可以同时测量多个地层 参数,如流体类型、流量、含水率等,为 油田生产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
02
产出剖面测井技术应用
油气勘探
01
02
03
确定油气藏类型
通过产出剖面测井技术, 可以确定油气藏的类型, 如油藏、气藏或油-气藏, 为后续勘探提供依据。
评估油气储量
通过分析产出剖面数据, 可以估算油气储量,为制 定开发方案和投资决策提 供依据。
预测油气分布
结合地质资料和测井数据, 可以预测油气在地下分布 情况,为钻井和开发方案 提供指导。
信息。
测井结果解释与评估
01
结果解释
根据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结果,结 合地质资料和实际情况,对油层 参数进行解释和评估。
评估与决策
02
03
反馈与优化
根据解释结果,评估油层的开发 潜力,,优化测井方案和技术参数, 提高测井精度和效率。
05
产出剖面测井技术案例 分析
生产监测
1 2
实时监测生产状况
产出剖面测井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油井的生产状况, 包括产液量、含水率、温度等参数。
判断油层动态变化
通过定期监测产出剖面数据,可以判断油层动态 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生产问题。
3
评估生产效果
结合产出剖面数据和生产数据,可以评估油田生 产效果,为优化生产和提高采收率提供依据。

影响吸水剖面测井的因素及改进措施

影响吸水剖面测井的因素及改进措施

影响吸水剖面测井的因素及改进措施发表时间:2019-07-18T08:57:27.947Z 来源:《科技尚品》2019年第3期作者:张建映[导读] 在进行油气田生产开采的过程中吸水剖面测井资料的主要作用就是针对分层动态的主要监测资料。

本文主要能够对吸水剖面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能过测井现场的吸水剖面资料录取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大庆油田测试分公司第一大队在油田实际的测井作业过程中,会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最佳的测井仪器组合,而测井作业设备主要就是针对注水井井下的吸水剖面相关参数进行实时测量,以此来为后续的生产开发作业提供相应的作业资料,针对吸水剖参数进行深入分析,能够清晰的了解生产井的实际生产数据,在针对注水井的吸水剖面进行监测的过程中主要是进行剩余油分布、吸水部位、水淹部位、动用储量以及整体堵漏效果等参数进行采集,在上述监测资料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提升油井开发方案制定的合理性。

1吸水剖面测井的影响因素1.1放射性同位素污染能够对放射性同位素这一影响因素造成影响的主要有吸附污染以及沉淀污染等两种。

1.1.1吸附污染放射性同位素如果在面临配水器、管壁、接箍、封隔器等污染的情况下都会出现吸附污染情况,根据对油田测试井进行统计后可以知道,在油田策机构作业过程中如果对井筒的清洗不彻底,进水量太少、注入水的流动性差的问题的,部分自身井筒下地层压力交高、吸水量相对较少少的地层,在实际进行关井测试温度的过程中因为地层中出现较大的压力差,或者油管本身存在严重管壁污染情况都会最终导致吸附污染的产生。

1.1.2沉淀污染如果注入水与同位素颗粒之前没有形成很好的匹配就会导致沉淀污染现象的出现,沉淀污染会导致同位素球出现严重的滑脱现行。

在注入水中同位素球实际的下沉速度计算公式如下:式中VS一同位素在自由状态下的沉降速度,D-微球颗粒直径,PS一微球颗粒密度,PW一井下注入水的密度,U-井下注入水的粘度。

水平井综合录井技术难点与解决办法

水平井综合录井技术难点与解决办法

水平井综合录井技术难点与解决办法水平井综合录井技术主要是指通过井下仪器进行测量和记录,得到井壁地层的相关参数信息,从而帮助工程师进行钻探和生产等工作。

对于水平井来说,要想准确地获取地层信息,就需要解决一些难点。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分析水平井综合录井技术的难点和解决办法。

1. 温度和压力的影响在水平井的钻探过程中,井下的温度和压力变化较大,这就对井下仪器的测量结果产生了一定的干扰,从而影响了地层信息的准确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井下校验技术,即在测量过程中通过校验曲线的方式来判断测量结果是否受到了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采用压力平衡技术和温度校正技术,将温度和压力的误差减小到最小,提高地层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数据传输和处理问题水平井综合录井技术需要将大量的数据经过井口传输到地面,然后进行处理和分析。

这个过程中,数据的传输和处理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如信号丢失、数据变形、处理失误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高速数据传输技术和数据压缩技术,将数据传输的速度和可靠性提高到最高,并将数据压缩到最小,方便后续处理和分析。

3. 仪器选型和标定问题选择合适的井下仪器并进行准确的标定是保证水平井综合录井技术准确性的关键。

但由于井下环境的复杂性和不可控性,仪器的选型和标定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进行规范的仪器选择和标定流程,并采用高质量的标准样品和精密的校准方法,以确保井下仪器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4. 数据质量检验问题水平井综合录井技术中产生的大量数据需要进行质量检验,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但由于数据量大、数据类型复杂、误差不可避免等原因,数据质量检验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数据质量检验,如数据比较、数据统计、数据重复测量和人工审核等,将数据的误差降低到最小,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总之,要想真正发挥水平井综合录井技术的作用,需要克服以上难点,并逐步完善该技术的各个环节,以提高其应用价值和实际效果。

国内外产、注剖面测井技术现状

国内外产、注剖面测井技术现状

目录1.产液剖面测井技术现状 (1)1.1国外产液剖面测井技术现状 (1)1.2国内产液剖面测井技术现状 (7)2.注入剖面测井技术现状 (9)2.1国外注入剖面测井技术现状 (9)2.2国内注入剖面测井技术现状 (9)3.水平井及大斜度井生产测井技术现状 (10)3.1国外水平井生产测井现状 (10)3.2国内水平井生产测井现状 (14)国内外产、注剖面测井技术现状1.产液剖面测井技术现状产液剖面测井动态监测贯穿于油田开发的全过程,提供重要的储层动用信息,识别高含水层,了解油井的生产状态,为开发方案编制和调整,以及堵水、压裂、补孔等油层改造和增产措施提供重要依据,是精细油藏描述、确定剩余油动态变化的基础资料。

为了适应油田需要,国内外测井各大测井公司不断研发新的测井仪器以满足生产需求。

1.1 国外产液剖面测井技术现状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多的是Sondex公司研发的七参数生产测井组合仪和斯伦贝谢的PS Platform平台。

Sondex仪器这里主要介绍应用较少的GHT持气率仪和新推出的音叉密度计,PS Platform平台主要介绍其成像设备Flowview和GHOST。

1.1.1 Sondex七参数生产测井组合仪Sondex生产测井组合仪的种类很多,从传输方式可分为存储式和遥测式;从仪器结构和用途分为常规组合系列、短组合系列、高温高压系列,水平井专用仪器。

国内引进的主要为短组合系列,仪器系列主要包括:XTU、HTU、QPC、PGR、FDR、ILS、GHT、CFBM、CFSM、CFJM测井仪器及PKJ、PRC、MBH等测井辅助设备,各仪器应用简介如下:XTU——遥测短接,主要用于仪器总线供电控制、测井数据上传及地面指令的接收下传。

HTU——电缆头张力计。

提供实时的缆头张力监测,主要用于遇阻遇卡位置判断。

QPC——石英晶体压力/磁性定位仪。

用于深度控制和压力测量。

FDR——流体密度仪。

主要用于流体密度测量,与持水率、持气率一起用于计算各相持率。

产出剖面测井技术及应用效果分析_刘星普

产出剖面测井技术及应用效果分析_刘星普

产出剖面测井技术及应用效果分析刘星普 周永新 李喜清(中原石油勘探局测井公司)摘 要 中原油田为实现控水稳油的目标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其中调剖堵水措施是主要策略。

产出剖面测井技术不仅可以认识油井产层动态,了解高含水层,为调剖堵水等增产措施提供帮助,而且还可以验证静态地质资料,重新认识断块内部构造,计算储层的剩余油饱和度。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应用引进的生产测井组合仪(PLT)进行产出剖面测井的测井技术。

运用典型的测井实例阐明了在油田开发过程中产出剖面测井技术在油田开发中发挥的重大作用。

主题词 产出剖面 测井 应用 效果 静态资料 压裂 堵水一、 前 言产出剖面测井是生产测井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监测油井投产后,各产层产出状况、含水高低、是否需要进行措施改造以及各类油层开发效果,从而为油田实施卡堵水、调整注采方案等方面提供可靠的依据。

产出剖面测井技术分自喷井(气举井)产出剖面测井技术和抽油井产出剖面测井技术[1]。

自喷井产出剖面测井技术主要引用DDL-Ⅲ数控生产测井系统配套的36.5m m的生产测井组合仪(PLT)。

该组合仪一次下井可同时测得涡轮流量、持水率、温度、压力、流体密度、自然伽马、磁定位7个参数。

抽油井产出剖面测井时,仪器从油套环形空间入井,又叫环空测井。

其优点在于:一次下井可测得多个参数,测井成功率高;耐温性能好,最高达150℃以上,适用于深井和复杂条件下进行产出剖面测井;与扶正器配套使用,保证示踪同位素在套管中心位置喷射,提高了资料的解释精度;环空防缠器技术的使用,克服了电缆缠绕问题,提高了测井一次成功率。

二、 产出剖面测井资料的应用(一) 求分层产量,了解产层动态要使产量稳中有升,必须搞清产层动态,用时采取增产措施,达到有效治理油井的目的。

例如文13-395井,是一口气举井,测井前井口产油气水,但井下各层产出状况不清楚。

1999年4月1日对该井进行产出剖面测井,通过对测井资料综合解释分析,表明2号层产油气水,9、38和42号层产水,13、17,19和49号层产油水,51号层产油,共有14个不产层,为用户提供了清楚的井下分层产出数据。

注入剖面测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注入剖面测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5年 第2期 54 Chemical Engineering & Equipment 2015年2月注入剖面测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王 栋(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河北 廊坊 065201)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油田开发项目的持续开展,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为日后该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极大的动能。

注入剖面测井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应用极为普遍,而且,注入剖面测井方法具备多元化的特征。

该方法的应用为了能够更好地检测单井注入动态状况,调整注水剖面,以此来提高采收率,增加油田开发项目执行的整体效益。

本文就注入剖面测井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针对所出现的问题探究相应的解决途径,以期为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注入剖面测井;问题;解决途径前 言在进行注入剖面测井时,往往涉及到注入井管柱结构调整、测井目的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因素的协调,同时也存在放射性同位素漏失等方面问题,致使测试结果出现偏颇,因此,需要通过探究改善注入剖面测井效果,提升注入剖面测井结果的可靠性与真实性。

1 注入剖面测井存在的问题注入剖面测井方法是油田开发过程中的一项基础应用策略,根据以往测井现场经验以及分析可知,注入剖面测井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一,由于井内注聚合物——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经常会出现“沾污”状况;其二,井下作业工具的清洁度较低,同样会影响到注入剖面测井方法应用的实效;其三,油田项目开发的过程中,吸水地层直径在操作的影响下会逐渐增大,导致注入剖面受到影响[1]。

可见,需要将这些问题逐一处理,需要找寻到问题的根源所在。

1.1 注入剖面测井及方法概述在注水开发油田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为了测量注水井进入到不同地层的水量所采取的测井方法被称为注入剖面测井。

该方式在实践领域的应用较为普遍,因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油田开发工作效率的提升。

通常情况下,在进行注入剖面测井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主要方法有放射性核素示踪法以及流量计法等。

载水气井产出剖面测井解释方法

载水气井产出剖面测井解释方法
X X 2 0 0  ̄XX 3 0 7 m,测井 曲线 如 图 1所示 。按 照常 规气 井处 理 ,测 井解 释 结果 如 表 1 所 示 ,该 井 最 上 面 的一个 射孔 层 ( 1号射 孑 L 层 )主要 产气 ,最 下 面的 一个 射孑 L 层 ( 3号射 孔层 )主 要产 水 ,中 间一 个 射 孔
吴 刚 ,柳 先 远 ,田隆 梅 ( 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 新疆 库尔勒 8 4 1 o o o )
[ 摘 要 ] 某 些 气 井 投 产 后 井 筒 中会 出现 积 水 柱 液 面 上 升 、气 携 水 向 上 流 动 时 水 循 环 扰 动 等 特 殊 情 况 , 常 规
[ 收稿 日期]2 0 1 3— 0 6 —0 4 [ 基金项 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 技专项 ( 2 o 1 0 E 一 2 1 1 0 ) 。 [ 作者简介 ]周波 ( 1 9 6 9 一 ) ,男 ,1 9 9 2 年江汉石油学院毕业 ,高级工程师 ,现主要从 事试井资料解释和生产测井资料解释工作。 [ 通信作 者]戴 家才 ( 1 9 6 6一 ) ,男 ,教授 ,E - ma i l :j h p u d a i i i a c a i @2 6 3 . n e t 。
的 产 出剖 面 测 井 不 能合 理 解 释载 水 气 井 。 为 此 , 基 于 多 相 流 动 模 拟 试 验 资 料 和 一 口典 型 井 的 测 井 资 料 分 析 了载 水 气 井 的 井 下 流 动特 点 : 气 载水 循 环扰 动表 现 为 流 管 中部 气 塞 呈 不 规 则 状 携 带 着 水 翻 滚 向上 流 动 ,
相 流 动 ,如 果 上 部 没 有 监 测 到 水 流 动 ,则 为 一 般 的 单 相 气 流 动 。

[实用参考]集流方式的水平井产液剖面测井技术及应用

[实用参考]集流方式的水平井产液剖面测井技术及应用
集流方式的 水平井产液剖面测井技术及应用
目录
1、引 言 2、测井仪器 3、施工工艺
4、实验研究 5、解释方法 6、应用实例 7、结 论
引言
水平井开 日益 发技术 成熟
分公司努 力攻关
集流方式 水平井产 出剖面测 井组合仪

为油田开 发提供技 术支持及 措施依据
水平井产 出剖面测 井解释方 法
理论+ 实验
2
PⅠ2 32.4 1674 24.7 2.8 7.3 7822 21.25 5.4 0
3
PⅠ2 20.2 1724 21.9 2.1 5.5 7812 21.25 5.4 1.0 47.6
4
PⅠ2 34.0 1752 19.8 19.8 51.5 7765 22.39 4.4 4.4 22.2
5
PⅠ2 11.6 1786 0
仪器外径 耐压、耐温
流量 含水率
电压+张力+温度 +压力+接箍+速度
6参数
井下牵引器技术指标表
仪器技术指标 Φ 38mm
80MPa、150℃ 3~240(m3/d)
0~100%
测量精度 /
±0.5℃、0.05% ±5% ±10%
测井施工工艺
生产方式
测井工艺
自喷井生产 抽油机井生产
电泵井生产 气举井生产
实验研究
2.实验认识
①国内水平井产液剖面测量需要采用集流方式 ; ②含水率测量须采用适应低含水和高含水传感器组合测量 ; ③含水率低于50%情况下,电容方法具有较大的分辨率;含水率高于 50%情况下,阻抗方法具有较大的分辨率,两种方法结合可以解决0100%含水率的测量问题; ④流动管道角度的变化对含水率的响应有着一定的影响; ⑸含水率瞬态响应信号反映了更加丰富的油水多相的流动信息。

吸水剖面测井技术在水平井中的应用

吸水剖面测井技术在水平井中的应用

吸水剖面测井技术在水平井中的应用【摘要】本文根据水平井的井身结构和测井工艺的特点,采用与常规垂直井测井工艺技术完全不同的连续油管传输工艺技术,用特殊设备将井下仪器送到测量的井段,这样不仅能够达到对吸水剖面的测试,而且运用两点式的微差井温仪测量水平井段的井温,进而能够有效的分析吸水井段的分布状况和水平井段的注入状况。

【关键词】水平井吸水剖面测井井温测试技术应用水平井的井身结构与垂直井完全不同,所以它的井身结构特点决定了其产能高,可有效提高低渗透油层的采收率。

油田采取注水开发是为了补充地层能量,使地层能量处在一个动态的平衡中。

对于水平井来说,注水开发方式不仅施工容易、启动注水压力低,开发受约条件少,而且还能够能够有效解决油层亏空的问题,同时对恢复地层压力也具有重要作用。

水平注水井怎样才能达到有效分注,用测井分析手段判断吸水剖面是前提条件。

同时由于水平井内液体的重力方向与井轴是垂直的,而且水平井井柱周围的可控空间存在不对称性,所以造成水平井的井下液体流动状况和直井有很大的区别,进而导致水平井的流动状况和分布特点很难采用直井的测量技术及方法解释。

因此,只有准确合理判断分析出水平注水井的注水情况,才能对水平井段实施分段分注。

对于水平井段分段注入还应该应注意实时监测,加强日常管理以及水平井段的改造。

1 关于水平井吸水剖面测井技术分析为了有效地开采水平井,生产管理最重要,通常需要水平井的生产剖面及相关数据。

有关压力以及水、油和气进入点等的定量数据是优化水平井生产的所必需的数据。

然而,与斜井相比,由于水平井井深结构以及井内注入流体的流动状体相对复杂,所以对水平井吸水剖面测井技术带来诸多的难题,进而导致水平测井及其相关的解释工作更难完成。

1.1 井身结构水平井主要以套管射孔完井为主,井斜曲率半径有大有小,分为:长曲率半径井、中曲率半径井、短曲率半径井三个级别。

曲率半径的大小直接影响水平井测井准确性,而影响井斜曲率半径的因素,使垂直井中的测井仪器、测试工艺及方法无法适应水平井生产测井的需求。

生产测井 产出剖面测井解释

生产测井 产出剖面测井解释
⑤通过生产层时,含水曲线有无异常。
流量产、持出水率剖、面密度测、温井度解、压释力步骤
五个参数或其中几个参数的一般综合处理过程:
1
资料收集
2
资料编辑整理
3
划分解释层
4
定性解释
5
定量解释
6
编写解释报告
5、定量解释测井资料
(1)曲线读值。 注意:对不同类型的井区别处理。 自喷井和气举井测量曲线波动相对较小,在各个解释层中一般以测井数 据的平均值为输入数据
分辨率:3%,测量精度:±5%,持水(空 气)频率:(30±1.5)KHz,持水(水中)平
率:(10±1.5)KHz
分辨率: ±0.1g/cc
测量精度:±0.02g/cc
适用范围 0~150℃和0~175℃ 1kg/cm2 ~600kg/cm2 集流型2~80方/日,连续型10-
350 2"~9 5/8"
①生产井的解释与裸眼井的解释不同(裸眼井是逐点解释的), 它一般指射孔层间的曲线稳定段。
②如果两个射孔层间距很小(小于1~2米)时,由于受流体冲击影 响,曲线不稳定不宜划分解释层,可将两个射孔层合二为一。
③特别情况下,如果正对着射孔层,综合观察曲线不变化,可以 划分为解释层。
④射孔层由于受射孔效果的影响,可能局部井段不生产,因此, 射孔层与生产层不完全相同。
产出剖面测井技术
——确定储层生产情况
目前常用测井组合:持水率+流量+磁定位+伽马+井温+压力 +流体密度
仪器名称
温度( TEMP)
压力( PRES) 涡轮流量 (FLOW)
磁定位( CCL)
自然伽玛 (GR)

水平井吸水剖面测试方法研究及应用

水平井吸水剖面测试方法研究及应用

水平井吸水剖面测试方法研究及应用发布时间:2023-03-09T03:30:56.894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20期作者:张鹏飞[导读] 在油田的开发过程中,张鹏飞新疆准东石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新疆阜康市 831511摘要:在油田的开发过程中,大量的的低效益开发区块选择水平井开发,长水平段、射孔簇密集、泵送桥塞分段压裂。

压裂改造后的储层经过连续油管钻塞投产、部分井失去自喷能力,机采维持生产、产油量低、达不到设计产能。

难以适应复杂开发条件下吸水剖面和产液剖面的测试要求。

直井常规方法吸水超声波流量法、连续流量法、五参数等吸水剖面测试方法不能满足长水平段距离吸水剖面测试难题,经过优选、现场试验脉冲中子氧活化法取得了较好的测试效果,为新疆油田的高效开发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水平井吸水剖面同位素示踪法超声波流量法脉冲中子氧活化法连续油管0 引言直井低效益开发区块选择水平井开发,长水平段、射孔簇密、泵送桥塞分段压裂。

压裂液几万方、加砂量1-3千方。

压裂改造后的储层经过连续油管钻塞投产、部分井失去自喷能力,机采维持生产、产油量低、达不到设计产能。

难以适应复杂开发条件下吸水剖面和产液剖面的测试要求。

水平井吸水剖面测试前,使用连续油管疏通井筒。

穿电缆连续油管底部携带仪器到达水平段,水平井吸水剖面测试受同位素沾污、沉淀等因素的影响,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以下简称同位素法)测试资料的准确性变差,难以适应复杂开发条件下吸水剖面的测试要求。

示踪相关流量法、连续流量法、超声波流量法、电磁流量法等作为同位素法测试吸水剖面的试验效果不理想。

脉冲中子氧活化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1 问题提出常规直井吸水剖面、产出剖面是油田动态监测的重要内容,取得可供油田动态研究人员开展动态研究的、品质优异的产液和吸水剖面是生产测井工作者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对于低产液量的机采水平井产液剖面测试,采用常规的集流流量或者阵列式流量计无法实现。

水平井连续油管产出剖面测试技术现场试验获成功

水平井连续油管产出剖面测试技术现场试验获成功

水平井连续油管产出剖面测试技术现场试验获成功
胜利油田自主研发的水平井连续油管产出剖面测试技术近日在桩106-平15井现场试验取得成功。

该技术填补了国内油田在生产状态下产出剖面测试方面的空白。

水平井由于井身结构的特殊性和水平多相流的复杂性,常规产液剖面测井技术难以满足动态监测的需要。

针对该问题,胜利油田工程技术研究人员利用射流泵实现举升,在举升管柱内部下入测试管柱,由连续油管携带测试仪器下入,不断上提连续油管进行水平段测试,实现生产状态下的产出剖面测试。

室内试验完成后他们选择桩106-平15井进行现场试验。

桩106-平15井是一口高含水水平井,由于不能准确测知产液剖面情况,导致其长期无法实施有效的调堵水措施。

新技术现场试验时,技术人员通过连续油管作业对150多米的生产井段进行了完全测试,下入、起出等过程均顺利。

水平井分段压裂生产剖面测试技术进

水平井分段压裂生产剖面测试技术进

㊀㊀收稿日期:20220112;改回日期:20220715㊀㊀基金项目:中国石油重大科技专项 辽河油田千万吨稳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2017E -16)㊀㊀作者简介:刘建峰(1982 ),男,高级工程师,2004年毕业于石油大学(华东)油气储运工程专业,2017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从事采油工程领域的攻关和管理工作㊂DOI :10.3969/j.issn.1006-6535.2022.05.001水平井分段压裂生产剖面测试技术进展与展望刘建峰(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辽宁㊀盘锦㊀124010)摘要:针对目前水平井分段压裂生产剖面测试存在的各类问题,通过对分布式光纤㊁生产测井和示踪剂监测三大测试技术原理㊁适应性等进行分析对比,明确技术优势与不足,并对各项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进一步明确了水平井剖面测试技术的发展方向㊂研究表明: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性能稳定㊁安装方便,但存储量大㊁无法完成定量解释;生产测井技术测试精度高,但适应性受到一定程度限制;示踪剂测井种类较多,各有利弊;剖面测试技术可从装备和数据解释方面进行深化研究㊂该研究可为现场的测试选择提供技术参考,也为后续的技术发展提供方向㊂关键词:水平井;分段压裂;生产剖面测试;分布式光纤;生产测井;示踪剂监测中图分类号:TE357;P631㊀㊀文献标识码:A ㊀㊀文章编号:1006-6535(2022)05-0001-08Progress and Prospect of Production Profile Testing Technology for Staged Fracturing in Horizontal WellsLiu Jianfeng(PetroChina Liaohe Oilfield Company ,Panjin ,Liaoning 124010,China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various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production profile testing for horizontal well stagedfracturing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horizontal well profile testing technology is further clarified by analyzing andcomparing the technical principles and adaptability of such three testing technologies as the distributed optical fiber ,the production logging and the tracer monitoring to identify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se technologies andproviding an outlook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each technology.The research shows :The distributed optical fiber monitoring technology is stable and easy to install ,but the storage capacity is large and cannot be interpreted quan-titatively ;the production logging technology has high precision ,but it is not applicable in some cases ;the tracer logging involves many types ,each with its ow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the future ,the in -depth research on logging technology can be carried out from the aspects of technical equipment and data interpretation.This re-search can provide some technical reference for the field test selection ,and also provide some new perspectives for the follow -up technical development.Key words :horizontal well ;staged fracturing ;production profile testing ;distributed optical fiber ;production log-ging ;tracer monitoring0㊀引㊀言水平井分段压裂已成为低渗透油气藏㊁致密油气藏㊁页岩油气藏等非常规油气储层开发的关键技术手段㊂计算产量时,往往是由井口计量得到,而压裂各段的产量难以确定㊂在进行分段压裂时,各段的压裂规模和施工参数基本相同,理论上各段的产量应基本一致,对于全井的产量贡献率也应基本相同,在实际生产中则需要对水平井各段的产量进行测试㊂因此,该文对于水平井分段产量的测试技术进行总结,分析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㊂㊀第5期刘建峰:水平井分段压裂生产剖面测试技术进展与展望3㊀㊀可安装在套管外壁㊁油管外壁㊁油管(套管)内部[21-23]㊂光纤固定于套管外壁,需随套管下入并用水泥固井,此时光纤无法移动,属于永置式安装,这种安装方式可对固井㊁完井㊁压裂㊁生产及关井等施工进行全周期连续温度剖面监测,监测到的温度剖面为砂面温度或流体流入温度;光纤固定于油管外壁,与油管一同下入,属于永置式安装,这种安装方式可对油套环空的温度实现长期动态监测,通常用于筛管和智能完井等情况;光纤安装于油管(套管)内部,一般采用连续油管和井下牵引器携带的方式将光纤输送至井下预定位置,属于回收式安装,这种安装方式多用于油气井增产作业㊁生产过程中的井下温度㊁声波动态监测,适用于短周期井筒测试㊂分布式光纤既是传感介质又是数据传输介质,可实时监测整个水平井段的温度㊁声波剖面,通过分析温度㊁声波分布特征,评价水平井的井筒动态,较为准确地把握井下情况㊂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具备独特技术优势,总体来说可概括为[24-28]:①无延迟㊁测试稳定㊁抗电磁干扰能力强;②流动状况对温度测试无影响㊁信息量成本低;③测量精度高㊁测试范围较广,其温度精度为ʃ0.01ħ,空间分辨率小于0.4m;④能够连续进行温度㊁声波动态实时监测,测试距离可达10km 以上;⑤现场工况适应性强,可在潮湿㊁高温环境下进行;⑥安装便捷㊁监测周期灵活可控㊁维护方便,此外光纤截面积小,对监测对象所处环境影响较小㊂尽管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具有上述优势,但其在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以下技术难点:①水平井压裂监测所用的分布式光纤若预置于套管外,与套管一同下入并固井后,加大了固井㊁完井的施工难度,尤其是射孔难度明显增加;射孔时需避开光纤以防光纤受损㊁断裂,而光纤 避射 方面尚未有成熟技术;此外,若光纤预置于完井管柱上,发生套管破损也可能会造成光纤损伤㊂②DTS /DAS 监测数据量庞大,数据量存储以T 为单位,导致监测数据的传输㊁保存存在困难㊂③DTS /DAS 监测水平井压裂状况多以定性分析㊁诊断为主,尚未有较成熟的理论模型对DTS /DAS 数据进行定量解释㊂2.2㊀产出剖面测井技术产出剖面测井技术能够有效认识水平井分段压裂层段产出和返排特征,掌握生产动态状况,为完井和生产优化提供依据[29-30]㊂在水平井多段压裂后的生产动态测试方面,目前主要使用流体扫描成像(FSI)产出剖面测井技术,该技术可明确水平井段的分段产出状况㊁主力产出层段等生产动态信息㊂水平井特殊的井身结构和井眼轨迹将导致常规工具组合难以在水平段平稳起下,水平井段的流动以分层流为主且气水间存在滑脱现象导致常规流量剖面测井仪无法评价流体水平分层流动情况㊂FSI 产出剖面测井技术可解决常规产出剖面测井技术在水平井应用的不足㊂此外,基于温度㊁压力数据的解释只能定性了解主要生产层情况,而集成多个流量转子及传感器的FSI,可对井筒进行分层流速㊁分层相持率的测量,实现定量分析㊂FSI 可测量磁定位㊁自然伽马㊁压力㊁温度㊁持气率㊁持水率㊁流量等参数[31]:磁定位㊁自然伽马可确定测井深度;压力㊁温度资料可定性分析产出状态;持气率㊁持水率可用于分析流体性质;转子流量㊁持液率可得到气井总产量和小层产量㊂FSI 的一个仪器臂上装有4个微转子流量计,用于测试流体流动速度剖面,另一个仪器臂上装有5个Flow-View 电探针及5个Ghost 光学探针,用于测量局部持水率及持气率㊂此外,壳体上还额外装有1个转子流量计及1对电探针和光学探针,由于流量转子和探针的整列分布,可测量单个居中转子无法测得的流体速度变化,实现水平井井下流体分层流速与分层相持率的测量[32]㊂利用FSI 测试水平井生产剖面时,主要采用连续油管组合测井仪器和爬行器组合测井仪器,具体参数如表1所示㊂这2种测试方式均在水平井分段压裂产出剖面测试中得到广泛应用㊂测试时,根据数据录取方式又可分为直读式与存储式,其中直读式是将测井数据实时传送地面控制系统,可在地面实时观测到测试数据,便于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调整;存储式是将测井数据暂存于便携式存储器中,待测试完成后,将数据一并处理分析[33]㊂表1㊀2种组合测井仪器对比㊀㊀随着技术发展,水平井生产剖面测井技术逐渐㊀4㊀特种油气藏第29卷㊀成熟并在现场中得到应用㊂Schlumberger 应用FSI +连续油管或牵引器输送对涪陵页岩气田40余口水平井开展产气剖面测井[34],通过测试水平井流动截面上不同深度的流速与各相持率,获取单井生产制度制订依据以及储层改造效果评估等数据分析结果,测试成功率高㊂水平井生产剖面测井技术通过不同的流量转子和传感器组合可得到7种测试参数,测试精度高,可满足单相流及多相流测试需求[35-36]㊂因受限于连续油管输送能力的限制,该技术不适用于超长水平段水平井和超深水平井(水平段长大于2000m,井深大于6000m);因受限于仪器耐温耐压指标,该技术不适用于高温高压井(压力超过100MPa㊁温度大于200ħ);因受限于测量原理和仪器结构,该技术对于小井眼㊁复杂结构井㊁低产井和出砂井适用性较差㊂2.3㊀示踪剂监测技术示踪剂监测技术是储层产能测试的重要技术手段,评价水平井分段压裂后各段的产量,需要同体系示踪剂的种类多,投放化验操作简单,化学及物理性质稳定无害㊂准确评价各段压裂后水平井段的有效动用情况,可计算水平井各段的产量贡献率,为致密油藏水平井勘探开发方案优化㊁提高最终采收率㊁产量综合精细挖潜提供依据[37]㊂经多年技术攻关,示踪剂可分为放射性元素㊁稳定同位素和化学物质等体系,各类示踪剂体系特点如表2所示[38]㊂荧光素系列㊁氟苯酸类等有机化表2㊀不同示踪剂工艺特点与局限性合物示踪剂种类虽多,但稳定性差㊁测试易受干扰㊁地层吸附较大,压裂监测应用效果较差㊂碘化钾㊁硫氰酸铵及溴化钠等无机类化学示踪剂精度低㊁现场用量较大㊂放射性元素使用受到限制㊂无机离子与荧光染料尽管无害,但无机离子探测时间偏长,荧光染料在高温储层下易分解,这些缺陷限制了常规示踪剂的应用[39-42]㊂Li 等[43]发现50多种可识别地层水的化学物质(水敏性系统)㊁40多种可识别原油的化学物质(油敏性系统)和20多种可识别烃类气体的化学物质(气敏性系统)㊂这些化学物质不存在自然界中,不能在任何工业用化学数据库中找到,不会与生产作业中使用的化学制品相混淆㊂由其研制的微量物智能示踪剂LAN -Tracer 为油敏性㊁水敏性或气敏性,在遇到目标流体前无任何反应,即油敏性系统遇水无反应,水敏性系统遇油无反应,这2种系统遇空气时均无反应;在遇到目标流体(油气水)时,示踪剂分子会被分解得很小㊂分解与流动状态无关,分解速度由实验室设计[44]㊂当限定化学物质与不同压裂层段轻烃类气体相遇时,会根据与目标的接触反应程度释放不同的化学物质㊂示踪剂智能化监测可提供无干扰的化学监测方法,准确确定纵向流体流量及监测水突破点,主要应用于量化分段气体㊁液体产出量,监测水突破位置及时间等㊂碳量子点示踪剂因其特殊的荧光属性㊁化学传感和生物成像功能在国外得到迅速发展㊂其自身无毒性,耐光褪色,高温㊁高pH 值下稳定性好,引进表面功能团或与杂原子混合可增强荧光属性㊂碳量子点可与亲水基及非亲水基形成官能团,显现强烈荧光属性,制备出水溶性㊁油溶性和气溶性示踪剂㊂不同粒径碳量子点参杂不同元素可表现出不同的光谱特征,因此,可制备出多种不同识别功能的智能示踪剂㊂目前,国外已研制60多种碳量子点智能标记物,其制备方法包括电化学㊁水热法㊁燃烧法㊁氧化作用㊁微波及物理方法,成本相对较低,能够大量使用[45-49]㊂以俄罗斯秋明油田为例,某水平井在进行分段压裂时,投入油溶性和水溶性含量子点示踪剂各5种,共压裂5段㊂2017年10月至2018年7月在井口进行取样分析,经过取样解释,各水平压裂段的产量如图2所示㊂由图2可知,各压裂段的产量差异较大,生产剖面的分布极度不均,为水平井分段压裂后的生产动态评价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㊂㊀第5期刘建峰:水平井分段压裂生产剖面测试技术进展与展望5㊀㊀图2㊀水平井各压裂段产油情况Fig.2㊀The oil production in each fracturing section of horizontal well3㊀发展趋势低渗透和致密油气藏的开发程度越来越高,采取分段压裂的水平井数量迅速攀升,因此,对于生产剖面的测试需求愈加紧迫㊂在总结各水平井分段压裂生产剖面的测试技术机理及优缺点的基础上,对其发展趋势进行探讨㊂3.1㊀技术装备方面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中,光纤是数据采集和信号传递的关键载体,因此,光纤的质量和完整性决定了整个技术体系的精度㊂在使用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时,光纤往往预置在套管外,随套管下入后固井,射孔完井时容易造成光纤受损㊁断裂,因此,在光纤 避射 方面还需要加强研究,以解决该技术难题㊂另外,光纤的工作环境具有高温㊁高压㊁高盐㊁高湿等特点,因此,光纤强度和适应性也需要提高,以延长使用寿命,保证其能够长期㊁连续工作㊂针对光纤容易受到损伤的问题(如在某些局部位置出现断裂而造成整条光纤失效),可以考虑研究光纤修复技术或在这些薄弱地带进行加固等㊂水平井生产剖面测井技术需要将不同的流量转子和传感器组合在一起,仪器在水平井筒内输送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施工风险㊂受制于仪表设备大小和水平井筒内径等尺寸的限制,仪器的输送对井筒要求较为苛刻,限制了该技术的应用㊂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仪器结构和尺寸,使其能够适用于复杂结构井㊁小井眼㊁出砂井等特殊的井况㊂在对井筒流体的适应性方面,如高温高压井,还需要提高仪器的耐温㊁耐压性能㊂另外,在仪器串的下入和输送方式方面,还需要提高操作的可控性和灵活性,降低施工作业的风险㊂对于示踪剂监测技术,尽管已形成多种类型的示踪剂,但在现场应用能力和自身性能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㊂新型示踪剂(如微量元素㊁点示踪剂等)的性能优势明显,但现场应用成本较高,投入大,影响其现场推广应用,因此,研发的新产品需要具有成本低的优势才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㊂3.2㊀数据解释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集温度和声波测试于一体,测试数据量庞大,但这些数据都是相对的信号变化,并不能直接用来解释生产剖面,还需利用数学模型进行反演计算处理,因此,数据解释的合理性需要进一步提升㊂针对该项技术,在软件处理能力和解释模型方面,仍需要加强软件开发,以提高解释的精度和定量化㊂由于水平井生产剖面测井技术集成了流量转子和传感器,测试的参数多,因此,数据量较大,处理复杂㊂对于单项参数来说,在测试时间段内,其连续变化是否符合产液规律,需要甄别处理㊂同时,多参数之间的相互变化是否一致,也需结合流态变化和水平管多相流模型等进行计算分析㊂数据的解释取决于理论模型的适用性和准确程度,因此,应加强理论研究,提高解释的准确度㊂对于示踪剂监测技术,在示踪剂的跟踪和测量评价方面应有所改进,如示踪剂含量变化与生产动态的结合㊁测试精度和解释方法等㊂现场取样后,对样品中示踪剂的含量进行分批测试,通过含量的变化来解释对应压裂井段的生产动态,因此,取样㊀6㊀特种油气藏第29卷㊀的时间㊁周期长短等对于示踪剂的含量均有较大影响㊂示踪剂的含量变化规律需要制订详尽的标准,才能准确评价压裂井段的供液能力㊂另外,对于不同的示踪剂类型,其理论解释模型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在该方面应加强研究㊂4 结论与认识(1)水平井分段压裂后的生产剖面测试存在3个方面的难题,需要具有针对性配套技术加以支撑㊂目前,分布式光纤㊁生产测井和示踪剂监测是水平井分段压裂生产剖面测试的三大技术,这些技术各具特色,在现场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㊂(2)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主要包括DTS 和DAS 2种技术体系,其优势是能够对水平井分段压裂后的生产动态进行连续测试和实时监测㊂(3)在常规生产测井的基础上,针对水平井生产剖面测试,已形成流体扫描成像测井主体技术,能够测量磁定位㊁自然伽马㊁流量㊁压力㊁温度㊁持气率㊁持水率等参数,可全面了解水平井的生产动态㊂(4)示踪剂监测技术核心在于示踪剂的性能,目前已研制出放射性元素㊁稳定同位素和化学物质㊁智能示踪剂等多种类型,但在性能的稳定性㊁解释理论等方面仍需改进㊂(5)尽管水平井分段压裂生产剖面测试的三大技术已经在现场得到推广应用,但在仪器设备㊁测试方法和解释模型等方面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㊂参考文献:[1]路菁,吴锡令.水平井气水变形泡状流测井分析模型实验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1):83-87.LU Jing,WU Xiling.Experimental study of gas -water logging ana-lytical model for elongated bubble flow in horizontal wells [J].Journal of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Science &Technology Edition),2011,33(1):83-87.[2]路菁,吴锡令,黄志洁,等.气水两相水平流动测井的流型实验研究[J].科技导报,2010,28(3):59-62.LU Jing,WU Xiling,HUANG Zhijie,et al.Experimental study ofhorizontal gas -water flow pattern during production well logging [J].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2010,28(3):59-62.[3]郭海敏,刘军锋,戴家才,等.水平井产出剖面解释模型及图版[J].中国科学D 辑:地球科学,2008,38(增刊2):146-150.GUO Haimin,LIU Junfeng,DAI Jiacai,et al.Interpretation modeland chart of horizontal well production profile[J].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2008,38(S2):146-150.[4]宋红伟,张昌民,郭海敏,等.用油田生产测井资料确定产层动态渗透率的方法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9,24(3):970-973.SONG Hongwei,ZHANG Changmin,GUO Haimin,et al.Methodresearch of determining production layer dynamic permeability by production logging data of the oilfield[J].Progress in Geophys-ics,2009,24(3):970-973.[5]NNEBOCHA E A,OKOROAFOR R E,SINGH K.Production log-ging and flow diagnosis in heterogeneous reservoir [C].Egypt:Society of Petroleum Engineers,2013:1-13.[6]SOOKPRASONG P A,GILL C,HURT R S.Lessons learned fromDAS and DTS in multicluster,multistage horizontal well fractu-ring:interpretation of hydraulic fracture initiation and propagation through diagnostics[C].SPE170512,2014:1-9.[7]HOLLEY E H,MOLENAAR M,FIDAN E,et al.Interpreting un-cemented multistage hydraulic -fracturing completion effectiveness by use of fiber -optic DTS injection data [J].SPE Drilling &Completion,2013,28(3):243-253.[8]PATEL D,WEE K,GORGI S,et al.Success story:64wells withhybrid real time DTS /DAS monitoring and permanent downhole gauges installed in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C].SPE202681-MS,2020:1-9.[9]李海涛,罗红文,向雨行,等.DTS /DAS 技术在水平井压裂监测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新疆石油天然气,2021,17(4):62-73.LI Haitao,LUO Hongwen,XIANG Yuxing,et al.The applicationstatus and prospect of DTS /DAS in fracturing monitoring of hori-zontal wells[J].Xinjiang Oil &Gas,2021,17(4):62-73.[10]蔡海文,叶青,王照勇,等.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技术研究进展[J].应用科学学报,2018,36(1):41-58.CAI Haiwen,YE Qing,WANG Zhaoyong,et al.Progress in re-search of distributed fiber acoustic sensing techniques[J].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2018,36(1):41-58.[11]蔡海文,叶青,王照勇,等.基于相干瑞利散射的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技术[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20,57(5):1-18.CAI Haiwen,YE Qing,WANG Zhaoyong,et al.Distributed,opti-cal fiber acoustic sensing technology based on coherent rayleigh scattering[J].Laser &Optoelectronics Progress,2020,57(5):1-18.[12]KAITIS R,MAMEDOV A M,POTAPOV V T,et al.Distributedinterferometric fiber sensor system [J].Optics Letters,1992,17(22):1623-1625.[13]孙琪真,范存政,李豪,等.光纤分布式声波传感技术在石油行业的研究进展[J].石油物探,2022,61(1):50-59.SUN Qizhen,FAN Cunzheng,LI Hao,et al.Progress of research on optical fiber distributed acoustic sensing technology in petrole-㊀第5期刘建峰:水平井分段压裂生产剖面测试技术进展与展望7㊀㊀um industry[J].Geophysical Prospecting for Petroleum,2022,61(1):50-59.[14]BROWN G,STORER D,MCALLISTER K,et al.Monitoring hori-zontal producers and injectors during cleanup and production u-sing fiber -optic -distribute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s [C ].SPE84379-MS,2003:2825-2830.[15]BROWN G A,PINZON I D,DAVIES J E,et al.Monitoring pro-duction from gravel -packed sand -screen completions on BPᶄs Azeri field wells using permanently installed distributed tempera-ture sensors[C].SPE84379,2007:1863-1878.[16]隋微波,张迪,王梦雨,等.智能完井温度监测技术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及理论模型研究进展[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20,27(3):129-138.SUI Weibo,ZHANG Di,WANG Mengyu,et al.Review on appli-cation and theoretical models for temperature monitoring technolo-gy under intelligent well completion conditions in oil and gas field development[J].Petroleum Geology and Recovery Efficiency,2020,27(3):129-138.[17]罗红文,李海涛,李颖,等.低渗透气藏压裂水平井产出剖面与裂缝参数反演解释[J].石油学报,2021,44(7):936-947.LUO Hongwen,LI Haitao,LI Ying,et al.Invers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production profile and fracture parameters of fractured hor-izontal wells in low -permeability gas reservoirs[J].Acta Petrolei Sinica,2021,44(7):936-947.[18]冯晓炜,赵毅,杨鹏,等.分布式光纤温度监测技术在压裂水平井产剖解释中的应用[J].油气藏评价与开发,2021,11(4):542-549.FENG Xiaowei,ZHAO Yi,YANG Peng,et al.Application of dis-tributed optical fiber temperature monitoring technology in pro-duction and profile interpretation of fractured horizontal wells[J].Reservoir 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2021,11(4):542-549.[19]罗红文,李海涛,李颖,等.分段压裂水平井的温度分布预测模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29):11915-11922.LUO Hongwen,LI Haitao,LI Ying,et al.Temperature prediction model for multistage fractured horizontal well[J].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2020,20(29):11915-11922.[20]杨兆中,李扬,李小刚.页岩气水平井重复压裂关键技术进展及启示[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1(6):41-52.YANG Zhaozhong,LI Yang,LI Xiaogang.Key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enlightenment in refracturing of shale gas horizontal wells[J].Journal of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Science &Tech-nology Edition),2019,41(6):41-52.[21]SIERRA J R,KAURA J D,GUALTIERI D,et al.DTS monitoringof hydraulic fracturing:experiences and lessons learned [C ].SPE116182,2008:1-15.[22]HEMBLING D E,BERBERIAN G,CARTER N,et al.Enablingefficient permanent production monitoring of advanced well com-pletions in Saudi Arabia using fiber -optic distributed temperaturesensing[C].SPE115255,2008:833-839.[23]KRAGAS T K,PRUETT E,WILLIAMS B.Installation of in -wellfiber -optic monitoring systems[C].SPE77710,2002:3247-3255.[24]UKIL A,BRAENDLE H,KRIPPNER P.Distributed temperaturesensing:review of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J].IEEE Sensors Journal,2011,12(5):885-892.[25]KURASHIMA T,HORIGUCHI T,TATEDA M.Distributed -tem-perature sensing using stimulated Brillouin scattering in optical silica fibers[J].Optics Letters,1990,15(18):1038-1040.[26]CULVERHOUSE D,FARAHI F,PANNELL C N,et al.Potentialof stimulated Brillouin scattering as sensing mechanism for dis-tributed temperature sensors [J ].Electronics Letters,1989,25(14):913-915.[27]费芹.基于拉曼散射的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的设计与优化[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FEI Qin.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distributed optical fiber tem-perature sensor system based on Raman scattering [D].Hefei: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2016.[28]于海鹰,李琪,索琳,等.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综述[J].光学仪器,2013,35(5):90-94.YU Haiying,LI Qi,SUO Lin,et al.Performance analysis of distrib-uted fiber sensing technology [J].Optical Instruments,2013,35(5):90-94.[29]邹顺良,杨家祥,胡中桂,等.FSI 产出剖面测井技术在涪陵页岩气田的应用[J].测井技术,2016,40(2):209-213.ZOU Shunliang,YANG Jiaxiang,HU Zhonggui,et al.Applicationof FSI production profile logging technique in Fuling Shale Gas Field[J].Well Logging Technology,2016,40(2):209-213.[30]庞伟,邸德家,张同义,等.页岩气井产出剖面测井资料分析及应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8,33(2):700-706.PANG Wei,DI Dejia,ZHANG Tongyi,et al.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of production logging data in shale gas well[J].Progress inGeophysics,2018,33(2):700-706.[31]保吉成,李金华,冯晓东.水平井流动扫描成像仪测井及其应用[J].青海油田,2013,31(2):42-44.BAO Jicheng,LI Jinhua,FENG Xiaodong.Horizontal well flowscanning imager logging and its application[J].Qinghai Oilfield,2013,31(2):42-44.[32]王兆东,陆立军,雷军,等.水平井气井生产测井施工工艺及应用[J].国外测井技术,2010,17(6):65-66.WANG Zhaodong,LU Lijun,LEI Jun,et al.Production loggingtechnology in horizontal gas wells and its application[J].WorldWell Logging Technology,2010,17(6):65-66.[33]石国强.水平井产出剖面测试工艺在大牛地气田的应用[J].中国石油石化,2021,12(2):59-61.SHI Guoqiang.Application of horizontal well production profiletesting technology in Daniudi Gasfield [J ].China Petrochem,2021,12(2):59-61.[34]杨素卿,朱秋琳,黄晓玲,等.水平井产气剖面分析及开发启㊀8㊀特种油气藏第29卷㊀示[J].天然气技术与经济,2015,9(3):37-40.YANG Suqing,ZHU Qiulin,HUANG Xiaoling,et al.Gas -produc-tion profile of horizontal well:its implications for development [J].Natural Gas Technology and Economy,2015,9(3):37-40.[35]秦羽乔,石文睿,石元会,等.涪陵页岩气田水平井产气剖面测井技术应用[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16,39(4):18-23.QIN Yuqiao,SHI Wenrui,SHI Yuanhui,et al.Experimental study on producing profile logging for horizontal wells,Fuling Shale -Gas Field[J].Natural 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2016,39(4):18-23.[36]柳明,陈俊杰,程艳,等.苏东南区水平井产气剖面测井技术应用[J].天然气技术与经济,2018,12(5):30-33.LIU Ming,CHEN Junjie,CHENG Yan,et al.Application of gas -producing profile logging to horizontal wells,southeast area,Sulige Gasfield[J ].Natural Gas Technology and Economy,2018,12(5):30-33.[37]金成志.水平井分段改造示踪剂监测产量评价技术及应用[J].油气井测试,2015,24(4):38-42.JIN Chengzhi.Horizontal well section tracer monitoring productionevaluation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J].Well Testing,2015,24(4):38-42.[38]孟令韬,鲍文辉,郭布民,等.示踪剂技术在压裂效果评价中的研究进展[J].石油化工应用,2022,41(3):1-5.MENG Lingtao,BAO Wenhui,GUO Bumin,et al.Research pro-gress of tracer technology in fracturing effect evaluation[J].Pet-rochemical Industry Application,2022,41(3):1-5.[39]梁顺,彭茜,李旖旎,等.水平井分段压裂示踪剂监测技术应用研究[J].能源化工,2017,38(4):32-36.LIANG Shun,PENG Qian,LI Yini,et al.Study on application oftracer monitoring technology in horizontal well staged fracturing [J].Energy Chemical Industry,2017,38(4):32-36.[40]温守国,孟科全,黄成,等.氟苯甲酸盐示踪剂分段压裂测试室内适应性研究[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20,28(5):30-34.WEN Shouguo,MENG Kequan,HUANG Cheng,et boratory compatibility research of fluorobenzoic acid salt tracers in multi -stage fracture test [J].Fine and Specialty Chemicals,2020,28(5):30-34.[41]牛晶,熊山,李维振,等.量子点标记示踪剂在分段体积压裂水平井产能评价中研究与应用[J].钻采工艺,2021,36(3):166-168.NIU Jing,XIONG Shan,LI Weizhen,et al.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quantum dots -labeled tracer in productivity evaluation for horizontal wells under segmented volume fracturing[J].Drilling&Production Technology,2021,36(3):166-168.[42]敖科,辛骅志,陆峰,等.致密油藏水平井动态产能剖面化学示踪监测方法及应用[J].钻采工艺,2021,44(4):77-80.AO Ke,XIN Huazhi,LU Feng,et al.Chemical tracing technique in monitoring of dynamic production profile of a horizontal well intight oil reservoirs and its application[J].Drilling &ProductionTechnology,2021,44(4):77-80.[43]LI H J,JIA Z Q,WEI Z S,et al.A new method to predict perform-ance of fractured horizontal wells[C].SPE37051,1996:1-7.[44]MUKHERIEE H,ECONOMIDES M J.A parametric comparison ofhorizontal and vertical well performance[J].SPE Formation Eval-uation,1991,6(2):209-216.[45]邸德家,郭肖,何祖清,等.智能示踪剂产出剖面测试技术[J].油气井测试,2021,30(4):44-49.DI Dejia,GUO Xiao,HE Zuqing,et al.Intelligent tracer productionprofile testing technology[J].Well Testing,2021,30(4):44-49.[46]申宝剑,潘安阳,张俊,等.一种页岩气井连通性评价的新型示踪剂应用研究[J].石油实验地质,2021,43(5):855-861.SHEN Baojian,PAN Anyang,ZHANG Jun,et al.Evaluatingthe connectivity of shale gas wells by new rare element tracers [J].Petroleum Geology &Experiment,2021,43(5):855-861.[47]朱洪征,常莉静,雷宇,等.低渗透油藏水平井贴片示踪剂找水技术与应用[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21,40(1):68-73.ZHU Hongzheng,CHANG Lijing,LEI Yu,et al.Water detection technology with patch tracer in the horizontal well in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and its application[J].Petroleum Geology &Oil-field Development in Daqing,2021,40(1):68-73.[48]白龙辉,柳波,迟亚奥,等.二维核磁共振技术表征页岩所含流体特征的应用[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1,42(6):1389-1400.BAI Longhui,LIU Bo,CHI Yaao,et al.2D NMR studies of fluidsin organic -rich shale from the Qingshankou Formation,SongliaoBasin[J].Oil &Gas Geology,2021,42(6):1389-1400.[49]王焱伟,刘慧卿,东晓虎,等.边水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转冷采物理模拟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2(1):91-100.WANG Yanwei,LIU Huiqing,DONG Xiaohu,et al.Physicalsimulation of cold recovery of edge water heavy oil reservoir after steam stimulation[J].Journal of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Science &Technology Edition),2020,42(1):91-100.编辑㊀刘㊀巍。

试论水平井吸水剖面测井技术

试论水平井吸水剖面测井技术

毓 葛


①是连续油管传输工艺。 采用测井仪器随连续油管下入井中, 由连续油管上提
或下放带 动仪器 完成 测井 。 此方法 的优 点可在 长 、 中、 短 曲率半径 的水 平井 中测 井, 输送动 力大 , 成 功率 高 , 缺点 是速 度慢 , 深 度误 差大 , 测井仪 器不 能太 长 。 ② 是 井下 牵 引器输 送工 艺 。 采用 井下 牵引器 完成 对测 井仪器 的牵 引工 作 , 将测 井 仪 器传 送到 测量 井段 , 此 方法 的优 点是施 工简 便 , 节省 工时 , 深 度控制 准确 , 缺
1 . 2 测井 工艺 的选 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盅 轴
强鹰 l ( ℃l l 螂 9 Z i f
瓣癯2 ( ℃) { I 4 8 雕餐舸再 扎
罐矗 M 柏山 疆

| m
俎n 礞 M ) 州 0 . 0

I I }
_ _一




主;
乏 \
1 森T 厂 ] … _ _ 1 一 1 r 丁 i 强 鹰
停掩艏 讳潞 性艇曲 躐; 2 4 2 0 2 4 4 4 i 2 弘一 2 4 1 4 { 9 8 l 《 , 3  ̄ 4 5 " r . 8 } 一 5 ’{ % l } 0 盯1 0 l 2 4 " / 5 — 2 4 R 7 9 5 4 蚌 木腑抖 黼 憔艇 缱; 2 4 3 3 — 2 4 d 0 j 2 4 2 6 一 榭5 I 9 3 0 { l 2 4 5 t 2 # , 6 4{ 5 l 2 , 4 6 0 1 I 9 3 9 4 2 4 ∞ 2 4 9 0 j 2 4 " 1 2 2 枷 9 2 7

连续油管光纤测井技术及其在页岩气井中的应用

连续油管光纤测井技术及其在页岩气井中的应用

连续油管光纤测井技术及其在页岩气井中的应用王伟佳【摘要】水平井复合桥塞分段压裂是国内页岩气井的主要开发方式,由于页岩气井快优钻井造成的井眼轨迹及井深结构的特殊性、钻塞结束后井筒内残留部分桥塞碎屑、水平段多相流的复杂性等,常规产出剖面测井技术难以满足页岩气井的测试要求。

针对页岩气井数量众多,钻塞后井筒金属碎屑较多的特性,测井前利用强磁打捞器进行打捞兼通井以提高施工成功率,采用连续油管内穿光纤并下挂流体扫描成像测井仪 FSI 的工艺进行产气剖面测井,能得到较真实的产气产液剖面、各射孔簇产气产液贡献,可以有效评价各级压裂效果。

连续油管光纤测井方法在页岩气井中的应用前景良好。

%Staged fracturing of horizontal wells by composite bridge plug is the main development mode of domestic shale gas wells. Due to the particularity of wellbore trajectory and well depth configuration caused by optimized fast drilling of shale gas wells, some plug debris still remaining in the wellbore after the plug is drilled out and the complexity of multiphase-flow in horizontal section, the well logging technology for conventional producing profile cannot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shale gas wells. In view of large numbers of shale gas wells, it is urgent to evaluate the drilled and completed wells and fracturing effectiveness in order to guide further fracturing. Gas producing profile logging was carried by FSI (fluid scanning imaging logging instrument) technique, in which optical fiber goes through the coiled tubing with fluid scanning imaging tool hanging below. This technique can obtain real gas and fluid producing profiles and gas and fluid production of all perforation clusters andeffectively evaluated the effectiveness of all staged fracturing. In lin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that production logging is mostly carried out after drilling out the bridge plug in shale gas wells and there is a lot of metal debris in wellbore, so strong magnet was used to remove the debris and drift the well prior to logging, which could improve logging success rate. This method of fiber-optic well logging through coiled tubing has a good prospect of application in shale gas wells.【期刊名称】《石油钻采工艺》【年(卷),期】2016(038)002【总页数】4页(P206-209)【关键词】连续油管;光纤测井;流体扫描成像测井仪FSI;页岩气井;生产测井【作者】王伟佳【作者单位】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页岩气开采技术服务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81目前,国内页岩气井主要以丛式井、长水平段、多级射孔、大规模拉链式加砂压裂方式进行完井试气,试气产量和压力不稳定,无法落实单井产能,难以正确认识地层的实际产出情况,影响开发配产方案的制定[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i
( ) 3
) ) 式中 : 水相或气相的持率 , 为 区 域i 内 的 各 相 持 率 , 和持气 Yp 为油相 、 1; Yp( i 1。 区 域i 内 的 持 水 率 Yw ( i ) ) ) ) 。 由区域i 内的电阻探针和光学探针直接测量 , 持油率 Yo( 率 Yg( i i =1- Yw ( i - Yg( i ) 流量计算 假定在区域i 内的各相流体间不存在滑脱效应 , 即同一区域内各相速度处处相等 , 则: 3 q p =
第3 6 卷第 6 期 曾桃 等 : 爬行器 M a x T R A C 及流体扫描成像测井仪 F S I解决水平井产出剖面测井问题
·7 1·
井仪器迎着液流方向移动 , 仪器本身对流动干扰小 , 测量数据更精确 。 1 . 2 水平井多相流动测量方案 与直井 相 比 , 水 平 井 井下流动 较 为 复 杂 , 多 相 流并 不 以 混 合 状 态 存 在 , 而是受井斜 和 流 量 等 多 因 素的影响 , 呈 水 平 层 流 为 主的复杂 流 态 , 用 于 直 井 的在井筒中 居 中 测 量 的 常 规生产测井 仪 器 不 能 满 足 其产出剖面测量的需要 。 测井仪器 组 合 主 要 包 ) 括基本测量短节 ( P BMS 和流 体 扫 描 成 像 测 井 仪 ( ) , 可 提 供 压 力、 温 F S I 度 、 自然伽 马 、 磁 性 定 位 以及水平井 井 下 分 层 流 速 和分层三相持率等数据 。 由于重力作用 F S I会 在井 筒 中 保 持 垂 直 , 在 2 个仪器臂及 本 体 上 有 5 个 微 转 子 流 量 计 、6 个 F l o wV i e w 电阻探针和6 [ ,] 个 G h o s t 光 学 探 针 23 , 分别测量水 平 井 分 层 流 动 速度剖面及 局 部 的 持 水 率 和持气率 , 所 有 传 感 器 在 相同深度上 同 时 进 行 测 量 ( ) 。 图2 ) 持水率测量 持水率通过电阻探针进行测量 ( ) 。 探针测量流体的导电率 , 利用二进制进行 图3 1 , 则 电 路 短 路; 如 果 探 针 接 触 的 是 油 或 气, 则 电 路 断 路。 数据传输 。 如果探针接触的是 水 ( 导电介质) 根据电路单位时间内接通的时间可计算出持水率 ( Yw ) = 短路时间/总时间 。 ) 持气率测量 持气率通过光学探针进行测量 ( ) , 利用光学原理测量从探针尖端反射回 来的 图4 2 光线强度并利用二进制 进 行 数 据 传 输 。 当 探 针 接 触 气 体 时 , 光 线 几 乎 1 0 0% 反 射 ; 当 探 针 接 触 油 或 水 时 , 反射回来的光线很弱 。 根据单位 时 间 内 光 线 强 弱 反 射 的 时 间 比 即 可 计 算 出 持 气 率 ( Yg) = 强 反 射 时间/总时间 。 ) 流速测量 F 3 S I的流量计在流动截 面 上 有 5 个 微 转 子 流 量 计 , 利 用 悬 置 于 流 体 中 的 转 子 在 流 体 的推动下转动 , 可反映被测流体的瞬时流量和累计流量 , 从而计算出流速 。 每个涡轮所测的流速即视为 该区域的平均流速 。 1 . 3 水平井多相流动解释理论 ,但在参与最终的流量 常规居中测量的涡轮流量计测量的仅是管 壁 中 央 的 流 体 表 观 速 度 v 图 5) t ( 计算前 , 还需通过流速校正因子 f v 转换为流体平均速度 v m , 同时需考虑各相间的滑脱速度 。 由于 水平
·7 0·
石油天然气学报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 2 0 1 4年6月 第3 6卷 第6期 ) J u n . 2 0 1 4V o l . 3 6N o . 6 J o u r n a l o f O i l a n d G a s T e c h n o l o J . J P I g y(
水平井/大斜度井是海上油气田开发的主要方式 , 以南海西 部 文 昌 油 田 为 例 , 水 平 井 占 开 发 井 总 数 的一半以上 , 且大多数井已进入中高含水期 , 找 、 控水需求迫切 。 因此 , 水平井的动态监测对海上油田 的开发和管理至关 重 要 。 传 统 的 产 出 剖 面 测 井 技 术 在 应 用 于 水 平 井 时 面 临 较 大 的 困 难 , 主 要 原 因 有 : ① 水平多相流流态的复杂性 。 水平井段的流动以分层流动为主 , 且油水气之间存在滑脱 , 尤其是低流量 时 , 井斜对流态的影响强烈 ? 。 而常规流量剖面测井仪器在井筒中居中测量 , 无法评价复杂的水平分层 流动 。 ② 水平井井眼轨迹 、 井身结构较为复杂 , 常规的工具组合很难在水平井中实现工具串的顺利起下 及保证稳定合理的测速 。 这也造成大批有动态监测需求的水平井无法取得产液剖面资料 , 极大地限制了 油田后期的开发调整 。 针对以上 难 题 , 南 海 西 部 文 昌 油 田 使 用 往 复 卡 紧 式 井 下 爬 行 器 M a x T R A C 及集 成了多个涡轮和传感器的流体扫描成像测井仪 F S I进行了水平井产出剖面测井作业 , 并根据测井结果实 施了控水措施 ,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i i
( ) 2
2 / ;A 。A 式中 : vm 为整个截面的平均流速 ,m m i n i 的面积 ,m i 为区域 i 可由管柱内径及涡轮的数量和
分布方式得出 。 ) 持率计算 假定各相流体的持率在区域i 中各自处处相等 , 则 : 2 / Ai i) Yp = ( ∑Ai ×Yp () ∑
2 . 1 现场作业 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后 , 该井进行了产出剖面测 井 作 业 , 顺利 M a x T R A C 在 进 入 防 砂 管 柱 前 通 电 工 作, 跨越防砂封隔器台阶并牵引测试工具 串 , 完成 了 整 个 水 平 井 段 的 测 量, 获得了一下一上两趟测量数据及 ) 。 质量良好 。 测试过程中地面设备可实时回放地下流动状况 ( 图7 1 2 个点测数据 , 2 . 2 资料解释 使用生产测井解释软件 E 为 油 水 两 相 流 动, 从 井 斜- m e r a u d e 进 行 了 定 量 解 释 。A 井 在 井 下 不 脱 气 , 持率剖面上可看出水平井井下流动状态受井斜的影响很大 。 根据 F S I测量结果并结合裸眼井解释结果划
4] 。而 F 井段多为复杂的分层流动 , 需要通过复杂的滑脱速度模型和实验解释模板进行间接求解 [ S I集成
S I流体扫描成像仪及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 2 F
图 3 持水率测量原理示意图 图 4 持气率测量原理示意图
了多个传感器 , 直接测量流动截面 的 多 个 参 数 , 极 大 地 简 化 了 后 期 解 释 的 算 法 和 难 度 , 同 时 提 高 了 解
∑A


i ×v ×Yp () i
( ) 4
3 / 。通过 P 式中 : 水相或气相在工 况 下 的 流 量 , 压 力、 体 积、 温 度) 转换即可求得对应地 m d VT( q p 为油相 、
面条件下的产量 。 由于 F 因此i 相应的 A S I有 5 个在垂向上均匀分布的涡轮 , =1, 2, 3, 4, 5; i 可由管柱内径和仪器几何 尺寸求得 。
1 关键技术
1 . 1 仪器传输方式 M a x T R A C 井下牵引系统是一种往复卡紧式井 [ 1] ( ,适用于井下管柱结构复杂的 下爬行器 图 1) 套管或筛管完井水平井 , 相对于常规的爬行器 , 它 可以在水平井中实现工具串的顺利起下及保证稳定 合理的测速 。 其主要特点有 : ) 能在 内 径 0 1 . 0 6 1~0 . 2 4 4 5 m 范围的任何尺 寸井 眼 内 工 作 并 提 供 其 全 部 1 0 0 0 l b ( 1 l b= 4 . 4 4 8 2 N) 的驱动力 。 ) 两个驱 动 单 元 交 替 传 动 , 能 提 供 稳 定 的 爬 2 行速度 , 因此可以在下行过程中实现边爬边测 , 测
·7 2·
石油天然气勘查
2 0 1 4年6月
释精度 。
图 5 常规涡轮流量计测量示意图 图 6 多涡轮流量计流速计算示意图
) 流速计算 如图 6 所示 , 按涡轮的数量 和 分 布 方 式 将 水 平 流 动 截 面 在 垂 向 上 分 为i 个 区 域 , 每 1 个测井速度下区域i 的流速v i 为: / ( ) , v Rr S v v 1 i= ( s i i) - x- l p / ;R / ; 式中: , v i范围内的平均流速,m m i n i个转子的响应, r s v i为区域 r s i为每个测井速度下第 x 为转子速度 p / ; / ; / ) /( / ) 。 的门限值,m m i n v m i n S r s m m i n l 为测井速度 ,m i 为通过转子校正后获得第i个转子的斜率 ,( 则整个水平流动截面的平均流速为 : / Ai vm = ( i) ∑Ai ×v ∑
爬行器 M a x T R A C 及流体扫描成像测井仪 F S I 解决水平井产出剖面测井问题
曾桃 , 郑永建 , 李跃林
( ) 中海石油 ( 中国 ) 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 广东 湛江 5 2 4 0 5 7
Hale Waihona Puke [ 摘要 ] 水平井/大斜度井是海上油气田主要的开发方 式 , 受 限 于 其 轨 迹 和 井 身 结 构 的 特 殊 性 以 及 水 平 多 相流的复杂性 , 常规产出剖面测井技术 难 以 满 足 其 动 态 监 测 的 需 要 。 针 对 南 海 西 部 文 昌 油 田 水 平 井 数 量 众多的情况 , 应用新型的往复卡紧式井下 爬 行 器 M a x T R A C 和流体扫描成像测井仪 F S I进 行 了 水 平 井 产 出剖面测井及资料解释 , 其结果能真实反映井下产 出 情 况 ; 根 据 动 态 监 测 结 果 实 施 控 水 措 施 , 取 得 了 良 好的增油效果 , 验证了其产出剖面测井结果的准确性 。 [ 关键词 ] 水平井 ; 动 态 监 测 ; 产 出 剖 面 测 井 ; 水 平 多 相 流 动 ; 多 涡 轮 流 量 计 ; 往 复 卡 紧 式 井 下 爬 行 器 M a x T R A C; 流体扫描成像测井仪 F S I [ 中图分类号 ]P 6 3 1 . 8 4 [ )0 文献标志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0 9 7 5 2( 2 0 1 4 6 0 0 7 0 0 5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