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桥的科学分类
古代桥梁的知识点总结
![古代桥梁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bedf007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10.png)
古代桥梁的知识点总结古代桥梁建设是中国古代工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工程史上的重要成就之一,古代桥梁建设技术的发展历程与中国历史、文化紧密相连,反映了中国古代工程技术的发展进程和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本文对古代桥梁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读者对古代桥梁有更清晰的认识。
一、古代桥梁的分类1.按照材料的不同,古代桥梁可以分为木桥、石桥、铁桥和钢桥等。
2.按照结构形式的不同,古代桥梁可以分为梁桥、拱桥、索桥、板桥等。
二、古代木桥古代木桥是古代桥梁建设中最早出现的桥梁类型,是以木材为主要材料建造的桥梁。
古代木桥的特点是建造简单、成本低廉、维护方便,但是承载能力有限。
古代木桥主要包括栈桥、悬索桥和吊桥等。
1.栈桥栈桥是以木材搭建的横跨峡谷或河流的桥梁,古代栈桥通常横跨于悬崖峭壁之间,是古代人民便于通行而搭建的桥梁。
栈桥是古代桥梁建设中的一种代表形式,它的建造工艺也是古代工程技术的重要成就之一。
2.悬索桥悬索桥是一种以悬挂在两个支柱上的主梁和斜拉索进行支撑的桥梁,古代悬索桥的建造主要借助于木材,因此其承载能力有限,一般只能用于横跨小溪或小河。
3.吊桥吊桥是古代桥梁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是一种在两岸垂直悬挂的桥梁,一般由铁链或绳索制成。
古代吊桥的建造需要尤为慎重,因为吊桥一旦出现松动或断裂等情况,将给通行者带来极大的危险。
因此古代吊桥通常设置在重要的关隘城门口或峭壁陡峭的地方。
三、古代石桥古代石桥是中国古代桥梁建设的一种重要类型,它是以石料为主要材料建造的桥梁,古代石桥的特点是结构坚固、耐久性强、承载能力大。
古代石桥的建造需要经过严谨的工程规划和技术设计,因此其建造工艺也是古代工程技术的重要成就之一。
1.梁桥梁桥是一种以石料搭建的跨度较大的桥梁,古代梁桥的建造技术主要包括拱形梁桥和梁板形梁桥两种类型。
拱形梁桥是以拱形结构支撑的梁桥,其建造需要以石料为主要材料,通过对石料进行切割和加工,最终形成能承受重压的拱形结构。
中国古代桥梁建筑
![中国古代桥梁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05604a29b4daa58da0114a4c.png)
四 艺术气息
五 荣誉
1961年3月4日中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 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1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定为世界 第十二处“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 并赠牌纪念; 1999年被定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李春根据自己多年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严格 周密勘查、比较,选择了恔河两岸较为平直的 地方建桥,这里的地层是由河水冲积而成,地 层表面是久经水流冲涮的粗砂层,以下是细石、 粗石、细砂和粘土层。根据现代测算,这里的 地层每平方厘米能够承受4.5到6.6公斤的压 力,而赵州桥对地面的压力为每平方厘米5— —6公斤,能够满足大桥的要求。选定桥址后 在上面建造地基和桥台,自建桥到现在,桥基 仅下沉了5厘米,说明这里的地层非常适合于 建桥。
今天的湘子桥
拱桥
拱桥(archbridge)指的是在竖直平面内以拱作 为上部结构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
传说
相传赵州桥是鲁班所造,这座大桥建成后,八仙之一 的张果老倒骑着毛驴,带着柴荣,也兴冲冲地去赶热 闹。他们来到桥头,正巧碰上鲁班,于是他们便问道: 这座大桥是否经得起他俩走。鲁班心想:这座桥,骡 马大车都能过,两个人算什么,于是就请他俩上桥。 谁知,张果老带着装有太阳、月亮的褡裢,柴荣推着 载有“五岳名山”的小车,所以他们上桥后,桥竟被压 得摇晃起来。鲁班一见不好,急忙跳进水中,用手使 劲撑住大桥东侧。因为鲁班使劲太大,大桥东拱圈下 便留下了他的手印;桥上也因此留下了驴蹄印、车道 沟、柴荣跌倒时留下的一个膝印和张果老斗笠掉在桥 上时打出的圆坑。
李春就地取材,选用附近州县生 产的质地坚硬的青灰色砂石作为 建桥石料,在石拱砌置方法上, 均采用了纵向(顺桥方向)砌置 方法,就是整个大桥是由28道各 自独立的拱券沿宽度方向并列组 合而成,拱厚皆为 1.O3米,每 券各自独立、单独操作,相当灵 活,每券砌完全合拢后就成一道 独立拼券 ,砌完一道供券,移动承担
古桥的分类
![古桥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56a42dd7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cc.png)
古桥的分类
古桥的分类:梁桥、浮桥、拱桥、索桥
1、梁桥,根据其所用材料和构造情况,可分为木梁桥和石梁桥。
“木梁桥”包括木梁木柱桥、木梁石柱桥、木梁石墩桥、木撑架桥,其中“木梁石柱桥”是从木梁木柱这种原始的木桥发展而来的。
2、浮桥古时称为舟梁。
它用船舟来代替桥墩,故有“浮航”、“浮桁”、“舟桥”之称,属于临时性桥梁。
由于浮桥架设简便,成桥迅速,在军事上常被应用,因此又称“战桥”。
3、拱桥,根据其构造情况以及拱券的圆弧和排列形式可分为:陡徒和坦拱式拱桥、尖拱和圆拱式拱桥、连拱和固端式拱桥,单孔和多孔式拱桥、实腹和空腹式拱桥,以及虹桥等等。
其拱券的圆弧则有半圆、马蹄、全圆、锅底、蛋圆、椭圆、抛物线圆及折边等形式,排列形式则有并列和横联两种,其中横联式应用最多,并派生出镶边横联券和框式横联券两种。
4、索桥,根据其采用不同质地的绳索及过度和构造形式,可分为竹索、铁索、藤索和溜索桥、城防吊桥,以及单索、双索、多索网状桥、并列多索桥等。
中国古桥都有哪些创举
![中国古桥都有哪些创举](https://img.taocdn.com/s3/m/de48f202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8b.png)
中国古桥都有哪些创举作者:陈小鹏来源:《科学大观园》2021年第15期从古至今,中国人修建了数以万计或奇巧或壮丽的桥梁。
本文根据桥梁结构的承载状况和杆件的受力性质,将中国古代桥梁分成五大类——索桥、梁桥、浮桥(浮动桥墩类)、拱桥和木拱廊桥(廊桥类)。
我国古代索桥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泸定桥。
泸定桥在四川省泸定县县城西,横跨大渡河,通称为大渡河铁索桥。
此桥为铁索悬桥,净跨长度100米,宽2.8米,桥面距枯水位14.5米。
泸定桥始建于1705年(清康熙四十四年)。
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曾在此取得飞夺泸定桥的重大胜利,这一胜利让泸定桥驰名中外。
泸定桥的上部结构是铁索(铁链条),铁索承受上部结构的全部荷载。
其中底面的铁索上铺设桥面板,侧面铁索上安装栏杆,共同构成上部结构——桥面系统。
铁索桥依靠拉力,使桥身不在重力作用下下落,其拉力在竖直方向上的分力与重力抵消,从而达到平衡状态。
除了铁索桥外,索桥还有竹索桥、藤索桥等,如四川安澜桥的“索”,就是用竹子劈成细丝拧成的,故称竹索桥。
梁桥的代表是我国现存最长的石桥安平桥,它位于福建晋江安海镇,享“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
因安海镇古称安平道,此桥由此得名;又因桥长约2.5千米(5华里),俗称五里桥。
安平桥始建于1138年(南宋绍兴八年),明清两代曾多次重修。
桥面宽3~3.8米,桥墩共361个,用花岗岩条石横直交错叠砌而成,共有3种形式:长方形、单边船形、双边船形。
其中单边船形一端呈尖状,另一端为方形,设于较缓的港道地方;双边船形墩的两端呈尖状,便于排水,设在水流较急而较宽的主要港道。
梁桥有木梁桥和石梁桥两种,其纵梁均系简支梁。
不言而喻,安平桥的结构比较简单,其上部结构多以石板为梁,石板梁既是梁又是桥面。
下部结构以石板砌筑墩台,此种石桥通称为“石板梁桥”。
广济桥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始建于1171年(南宋乾道七年)。
全桥长515米,分东西两段18墩,中间一段宽约百米,因水流湍急,未能架桥,只用小船摆渡,当时称济州桥。
中国古代建筑系列之三——]中国古桥(转帖)
![中国古代建筑系列之三——]中国古桥(转帖)](https://img.taocdn.com/s3/m/9e80d409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2c.png)
中国古代建筑系列之三——]中国古桥(转帖)中国古代建筑系列之三——]中国古桥(转帖)中国古桥——(中国古代建筑系列之三)中国是桥的故乡,自古就有“桥的国度”之称,发展于隋,兴盛于宋。
遍布在神州大地的桥、编织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连接着祖国的四面八方。
我国古代桥梁的建筑艺术,有不少是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
关于古桥的资料很多,而且有的桥图片很精美,但我只能从中选出有代表性的,如最早的、最有影响的、最具民族风格的。
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福建泉州洛阳桥福建泉州洛阳桥泉州洛阳桥原名万安桥,位于福建省泉州东郊的洛阳江上,我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
宋代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桥工程,从北宋皇佑四年(公元1053年)至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前后历七年之久,耗银一千四百万两,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
桥全系花岗岩石砌筑,初建时桥长360丈,宽1.5丈,武士造像分立两旁。
造桥工程规模巨大,工艺技术高超,名震四海。
建桥九百余年以来,先后修复十七次。
现桥长731.29米、宽4.5米、高7.3米,有44 座船形桥墩、645个扶栏、104只石狮、1座石亭、7座石塔。
桥之中亭附近历代碑刻林立,有“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岩石刻;桥北有昭惠庙、真身庵遗址;桥南有蔡襄祠,著名的蔡襄《万安桥记》宋碑,立于祠内,被誉为书法、记文、雕刻“三绝”。
洛阳桥是世界桥梁筏形基础的开端,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帖最后由老井于 2011-4-24 11:10 编辑最早的石拱桥——河北赵州桥河北赵州桥赵州桥又叫安济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洨河上。
赵县古时曾称作赵州,故名。
赵州桥是隋朝石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距今已有近1400年,是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雄伟的石拱桥。
赵州桥只用单孔石拱跨越洨河,石拱的跨度为37.7米,连南北桥堍(桥两头靠近平地处),总共长50.82米。
采取这样巨型跨度,在当时是一个空前的创举。
更为高超绝伦的是,在大石拱的两肩上各砌两个小石拱,从而改变了过去大拱圈上用沙石料填充的传统建筑型式,创造出世界上第一个“敞肩拱”的新式桥型。
古桥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保护
![古桥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1f06530c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07.png)
古桥与地域文化的联系
地域特色
各地的古桥因地域、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而具有不同的特色。如北方的古桥多以石拱桥为主,南方 的古桥则多为木拱桥或廊桥。这些古桥与当地的地域文化紧密相连,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民间传说与习俗
许多古桥都与当地的民间传说和习俗有关。如“许愿桥”、“回音桥”等,这些传说和习俗丰富了古 桥的文化内涵,也使得古桥在当地人民心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地质灾害
02
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可能对古桥造成破坏,影响桥
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腐蚀与老化
03
古桥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受到风吹雨打、日晒夜露的影响
,导致木材腐朽、金属生锈等问题。
人为因素对古桥的破坏
交通事故
车辆撞击可能对古桥造成破坏,影响桥梁的结构和稳定性。
非法建设
在古桥周边进行非法建设,可能对古桥的基础和环境造成破坏。
文学、艺术与古桥的融合
文学作品中的古桥
许多古代文学作品都以古桥为背景或题材,如《红楼梦》中的“黛玉葬花桥” ,《水浒传》中的“英雄大桥”等,这些作品通过描绘古桥的美丽和传奇故事 ,赋予了古桥丰富的文学内涵。
艺术中的古桥形象
古桥在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作品中也经常出现,艺术家们通过创作,将古 桥的形态、神韵和历史文化内涵表现得淋漓尽致,进一步展现了古桥的艺术魅 力。
古桥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保护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2-22
目录
• 古桥概述 • 古桥的建筑艺术与技术 • 古桥的历史文化内涵 • 古桥的保护与利用现状 • 古桥保护的挑战与对策 • 案例分析:著名古桥的保护与
利用实践
01
古桥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古桥是指具有较长历史、独特结 构和文化价值的桥梁。
中国古代桥的资料
![中国古代桥的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08d9915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9d.png)
中国古代桥的资料中国古代桥梁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以其独特的结构和精美的雕刻而闻名。
中国古代桥梁的建造历史悠久,无论是在它们的设计理念还是在施工技术方面,都展现了中国古代工程学的卓越成就。
中国古代桥梁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拱桥、梁桥、斜拉桥等。
其中,拱桥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它采用石拱为主要结构形式,以石料为材料,经过精心设计和施工,能够承受较大的重量和水流冲击。
拱桥的建造需要考虑桥梁的形状、尺寸和材料的选择,以及桥梁的负荷能力和稳定性等因素。
在建造过程中,工匠们还会在桥面和桥墩上进行雕刻,以增加桥梁的美观性和装饰性。
中国古代桥梁的建造技术非常精湛,尤其是在拱桥的施工方面。
工匠们通过合理的石料选择和精确的石拱构造,使得桥梁能够承受重力和外力的作用,保证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他们还采用了一些特殊的技术手段,如桩基础、腹板墩等,以增强桥梁的抗震能力和耐久性,确保桥梁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中国古代桥梁的设计理念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和谐生活的追求。
桥梁的建造往往会选择在山水之间或河流之上,以便于人们的交通和通行。
在桥梁的设计和建造中,工匠们会根据地理环境、水流情况和交通需求等因素,合理安排桥梁的位置和形状,以便于人们的使用和欣赏。
中国古代桥梁在艺术风格上也有着独特的特点。
桥梁的雕刻和装饰往往以寓意丰富的石刻和浮雕为主,描绘了各种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
这些雕刻不仅增加了桥梁的美观性,还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同时,桥梁上的栏杆和护栏也经常采用精美的雕花和铁艺工艺,展示了中国古代工匠的技艺和智慧。
中国古代桥梁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交通便利,也成为了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枢纽。
许多著名的古代桥梁如赵州桥、洛阳桥等至今仍然保存完好,成为了人们了解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的窗口。
中国古代桥梁是中国古代工程学的杰作,展示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中国古代桥梁
![中国古代桥梁](https://img.taocdn.com/s3/m/affaf56b551810a6f4248673.png)
第一节、中国古代桥梁一、中国古代的桥梁的类型与形式中国古代桥梁主要有梁桥、浮桥、索桥和拱桥四种基本类型。
(一)梁桥(二)浮桥(三)索桥(四)拱桥二、中国古代著名桥梁选介1.灞桥:陕西西安。
始建于汉,重建于道光年间。
为多跨式桩基础石轴柱排架墩木梁桥。
其石排柱墩是现代桥梁钢筋混凝土排架墩的先河。
2.通仙桥:福建永春,始建于南宋,为闽南风格的屋盖木梁桥。
3.洛阳桥:首创“筏型基础”以造桥墩、种植牡蛎以固桥基的科学技术。
为梁式石桥。
北宋建,福建泉州4.安平桥:中古时期世界上最长的梁式石桥,始建于南宋。
福建晋江,天下无桥长此桥。
“漫水梁桥”。
5.永济桥:又名程阳风雨桥。
位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县城北的林溪河上。
建于1916年,为四孔石墩叠梁式长廊桥6.灵江浮桥:浙江,建于南宋,为船筏结合式浮桥。
7.泸定桥:建于清康熙44年,筑有铁犀牛和浮雕蜈蚣,以镇水妖,桥头上悬挂着康熙题“泸定桥”三字匾额。
8.安济桥:河北赵州,隋朝。
五大特色:跨度大而弧形平首创敞肩拱形制采用纵向并列砌筑法短桥台,浅基础。
艺术价值很高9.卢沟桥:永定河,古称芦沟。
,该桥为连拱式石拱桥,是我国北方现存古桥中最长的石拱桥。
马可波罗赞誉“世界上最好、独一无二的桥”建于金10.宝带桥:江苏苏州始建于唐,驰名中外的多孔连续石拱桥,至今是世界上石拱桥的敦厚与拱跨比例之小,还没有超过此桥。
第二节、中国著名的古代建筑一、中国著名的古代楼阁楼阁是用来满足赏景、藏书、演戏、供佛、报时、防御等需要而建造的高层建筑。
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
赏景的还有蓬莱阁、昆明大观楼、贵阳甲秀楼、山西鹳雀楼。
藏书阁:北京文渊阁、承德文津阁、沈阳文溯阁、宁波天一阁。
供佛的:北京佛香阁、天津独乐寺观音阁、演戏的。
北京颐和园内大戏楼、小戏楼。
防御的:北京正阳门、德胜门箭楼。
1.黄鹤楼,湖北武汉,始建于三国。
由三层木结构改为五层混凝土结构。
2.岳阳楼:湖南岳阳,始建于唐代,重建于清同治六年。
《中国石拱桥》
![《中国石拱桥》](https://img.taocdn.com/s3/m/6b6d7796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b8.png)
从古代到现代,中国石拱桥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曲折和辉煌。历史上著名的石 拱桥如赵州桥、卢沟桥等,都体现了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辉煌成就。
中国石拱桥的文化价值
艺术价值
中国石拱桥是一种集实用与美观于一体的艺术形式,其精美 的造型和细致的雕刻工艺使石拱桥成为了一种艺术品。
文化象征
中国石拱桥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深远的文化象 征意义。它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劳,是中华文化的重 要代表之一。
02
中国石拱桥的建筑风格与 技术
建筑风格
形式多样
中国石拱桥的建筑风格丰富多 样,包括古典、现代、简约等 ,每座桥都有其独特的形式和
特点。
地域特色
不同地区的石拱桥在建筑风格上 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反映了当 地的文化和传统。
文化内涵
中国石拱桥的建筑风格不仅具有实 用性和美观性,还蕴含着深刻的文 化内涵,如吉祥寓意、历史典故等 。
现代技术的应用
01 02
数字化保护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三维扫描、虚拟现实等,对石拱桥进行数字化 保护,不仅可以记录桥梁的原始面貌,还可以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历史 资料。
结构监测与维护
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可以实时监测石拱桥的结构状况,及时发现并修 复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桥梁的长期稳定与安全。
03
设计和建造的技术创新
中国北方的京津冀、山西、内蒙古等地区, 以跨度较大、结构厚实著称的石拱桥较多。
包括山东、江苏、浙江等省份,拥有众多古 老的石拱桥,其中一些桥梁采用了先进的建 筑技术。
华南地区
西南地区
以广东、福建、江西等省份为代表的华南地 区,石拱桥多依山傍水而建,具有独特的风 格和功能。
以四川、云南、贵州等省份为主的西南地区 ,石拱桥多采用天然材料,质朴简洁,具有 浓厚的地方特色。
古桥的分类
![古桥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5ff59d66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18.png)
古桥的分类在我国历史上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
我国各个朝代都有著名的石拱桥。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在我国各地又修建了许多造型别致的桥。
根据建筑材料的不同,大体可分为木桥、石桥、砖桥、竹桥、铁桥、木石混合桥及其他材料桥六大类。
现在本文将主要介绍各种桥的特点。
人们对古桥作了分类,一直沿用至今,但对古桥的分类仍没有统一规定。
本文按构成建筑物的材料,把古桥分为:石拱桥、木桥、砖桥、砖石桥、竹桥、木石混合桥和铁桥六大类。
石拱桥,亦称圆弧拱桥,它由两个半圆形拱圈拼成,在拱圈间的砌石上,砌有平行排列的纵向条石,桥面两边各有二个踏步。
这样既能承重,又不会影响洪水的泄流。
由于石拱桥具有造型美观、结构坚固、桥面平坦、径矢准确、施工方便等优点,所以经历千百年而依然风采犹存。
现存最早的石拱桥是建于公元282年的赵州桥。
石拱桥不仅是交通要道,而且还常用于旅游胜地。
不少石拱桥上建有楼台亭阁,供人们参观游览。
河南省开封市有著名的清明上河园,就是仿照原汴京的繁华热闹景象而建的。
又如苏州的宝带桥,是著名的拱桥,全长29米,跨度为10.5米,中间高出两端1.3米,相当于平时所说的“拱上加拱”,这样大跨度的桥梁在世界桥梁史上是罕见的。
又如南京的五桥瓮和太平门瓮,也是拱桥,都是历史悠久的名桥。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在我国各地又修建了许多造型别致的桥。
根据建筑材料的不同,大体可分为木桥、石桥、砖桥、竹桥、铁桥、木石混合桥及其他材料桥六大类。
木桥,即木板桥,是用木板搭在桥的两头。
这种桥,不但结实,而且造价低廉,经济适用,因此,很受欢迎。
这种桥,在江南各地到处可见。
过去木桥多是木梁木桁架式的。
到了近代,则多是钢筋混凝土的钢梁木板式桥。
据统计,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共修建了9万座桥,其中木桥占绝大多数。
现在木桥只有500多座。
其中杭州的五云溪木桥和余杭县瓶窑镇的古纤道上的安乐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古典桥梁种类
![中国古典桥梁种类](https://img.taocdn.com/s3/m/c66f9628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ee.png)
中国古典桥梁种类中国古典桥梁种类繁多,每座桥梁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建筑特色。
下面将从北方、南方、东方和西方四个方向,以人类的视角描述几种典型的中国古典桥梁。
北方的古典桥梁以石拱桥为主要类型。
石拱桥是利用石块拱形构件搭建而成的桥梁,其石块精雕细琢,造型华丽,给人一种庄重稳重的感觉。
在北京的颐和园中,就有一座著名的石拱桥——十七孔桥。
这座桥梁由十七个石拱构成,每个石拱都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和浮雕,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师的智慧和艺术造诣。
南方的古典桥梁则以木拱桥为主要类型。
木拱桥是利用木材搭建而成的桥梁,其木料选用优质的木材,结构稳固,给人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
在苏州的古运河上,有一座著名的木拱桥——平桥。
这座桥梁由多个木拱构成,每个木拱都雕刻着各种独特的花纹和图案,与周围的古建筑相得益彰,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东方的古典桥梁以石板桥为主要类型。
石板桥是利用石板铺设而成的桥梁,其石板整齐排列,平坦耐用,给人一种朴实无华的感觉。
在上海的豫园里,有一座著名的石板桥——莲桥。
这座桥梁由多块石板拼接而成,桥面上还有各种各样的雕刻和图案,使整座桥显得格外精致和典雅。
西方的古典桥梁以铁索桥为主要类型。
铁索桥是利用铁索和木材构成的桥梁,其结构简单,适应山区等复杂地形,给人一种刚毅坚定的感觉。
在云南的虎跳峡中,有一座著名的铁索桥——虎跳三桥。
这座桥梁横跨在峡谷之上,桥面采用木板铺设,两侧的铁索起到支撑作用,使桥梁能够承受大量的重量和冲击力。
以上所述的北方、南方、东方和西方的古典桥梁只是其中的几种,每座桥梁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这些桥梁见证了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和勤劳,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希望我们能够珍惜这些古老的桥梁,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
桥梁史话
![桥梁史话](https://img.taocdn.com/s3/m/8fdb4e275901020207409c18.png)
桥梁史话据考古分析,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桥梁诞生于氏族公社时代,距今4000—6000余年。
到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基本形成了梁桥、拱桥、吊桥三种桥梁基本体系。
进入隋、唐、宋时期(公元581—1279年),古桥技术达到了颠峰,随后元、明、清三代(公元1279—1911年),将前代的造桥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初步形成了各种桥型的设计规范。
十九世纪后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成功传播,现代桥梁逐步出现和发展。
现按历史发展编排各类桥型的首座和最新记录,用图文注解,还收集了世界跨径之最和历史名桥,以及由30名著名桥梁工程师、建筑师和学者,评选出二十世纪世界最美丽的桥梁十五座,有助于对桥梁工作者提高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重视桥梁的美学设计。
梁桥一、古代梁桥古老的原始桥梁结构简单。
考古发现,距今约4000余年,最早出现的陕西省西安半坡遗址已有独木桥存在的可能。
在原始公社时代,又称石器时代,春秋末战国初之前(公元前476年),都是石制工具,只能对木材进行粗糙加工,之后进入铁器时代,才有石料加工工具,能建造石料桥。
(一)、原始桥梁1、独木桥,创始最早,它不能长期使用,但其延用周期最长,甚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还在使用。
2、蹬步桥,位于湖南双峰县永丰镇。
它是最原始的渡河工具之一,可谓桥梁的童年。
(二)、木梁桥栈道桥,位于四川广元市朝天镇北的嘉陵江明月峡和清风峡东岸石壁上,开凿于西周初年,距今有3000年历史,几任修复,为历代广泛使用。
(三)、石梁桥安平桥始建于公元1138年,位于福建晋江安海港,全长5华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梁式古石桥,被誉为“北有赵洲桥,南有安平桥之称”,1961年列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木悬臂梁桥程阳桥,位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为廊桥,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1917年,是中国古桥最后一株壮丽的晚霞。
二、现代梁桥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革命的成果不断传入中国,钢梁首先在桥梁上使用。
1824年,英国人发明了水泥,法国于1939年发明了预应力混凝土,使混凝土梁桥的跨径得以很大飞跃,成为一种最为经济实用的桥型。
古桥的分类
![古桥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18fd4533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4c.png)
古桥的分类我国桥梁的发展,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在我国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了桥梁雏形。
在春秋战国时期,木质桥梁逐渐取代了简陋的石桥。
隋朝开始应用石拱桥,此后各种各样的石拱桥层出不穷。
到了宋代,中国的石拱桥达到顶峰,也为了纪念石拱桥的发明人——隋朝工匠李春,我国后来还设立了“国师桥”这一称号。
桥梁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现在我国又建造了许多高楼大厦,其中也有许多与桥梁相关的大厦。
有木结构的拱桥、浮桥和梁桥。
首先,我来说说木结构的拱桥吧!在河流上建造木结构的拱桥需要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力学”。
什么叫“力学”呢?力学的意思是一门研究力量以及力与物体运动之间关系的科学。
比如:汽车由于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而前进,所以前面汽车的速度会比后面汽车快,这就是力学。
这里的“力学”指的是地球引力和轮胎与地面产生摩擦而使得汽车前进。
还有,当你坐上汽车,如果发动机停止了,或者刹车松了,都会使汽车撞到墙壁或树上,如果撞到树上就更惨了,有可能被撞断骨头或撞破脑袋,但如果你撞到了墙壁或树上,你只会撞疼而已。
所以这两点对于木结构的拱桥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把地球引力看做是轮胎与地面的摩擦,那么轮胎的摩擦力和刹车产生的摩擦力则是让汽车保持平衡的力,而且都必须小于地面对汽车的吸引力,否则就会失去平衡。
因此在木结构的拱桥中,它们的重心就位于拱脚下方,而且必须小于重心,这样才能保证汽车在行驶时不偏离轨道。
接下来说说浮桥,浮桥也是建造在水面上的桥梁,但它却不像水面上其他的桥梁那样,它只是在船身周围用一些树枝搭成浮桥,从而减少水的阻力。
其实这座浮桥很像一个“弹簧”,这样一来,桥面就可以完全承受汽车的重量,汽车行驶在桥面上就会变得很安全。
我国古桥根据材料的不同,还可分为很多种类型。
有石桥、砖桥、竹桥、木桥、铁桥、藤桥、玉石桥、白石桥、青石桥、冰桥、陶制桥等。
在江河湖泊众多的华北地区,由于天然河流上往往会携带许多砂石,这就会对桥基造成危害。
上下影摇波底月,往来人渡镜中梯——中国古桥
![上下影摇波底月,往来人渡镜中梯——中国古桥](https://img.taocdn.com/s3/m/59e5deeb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7d.png)
上下影摇波底月,往来人渡镜中梯——中国古桥概述桥是一种用来跨越障碍的大型构造物。
确切的说是用来将交通路线(如道路、铁路、水道等)或者其他设施(如管道、电缆等)跨越天然障碍(如河流、海峡、峡谷等)或人工障碍(高速公路、铁路线)的构造物。
桥的目的是允许人、车辆、火车或船舶穿过障碍。
桥可以打横搭着谷河或者海峡两边,又或者起在地上升高,槛过下面的河或者路,让下面交通畅通无阻。
分类按材质分:木质桥石桥砖桥混凝土桥钢筋混凝土桥按外观分:梁桥拱桥斜拉桥悬索桥高架桥组合体系桥按用途分:铁路桥、公路桥、管道桥、多用桥 (立交桥属于公路桥) 按跨越对象分:跨越河流的跨河桥跨越山谷的跨谷桥跨越铁路或公路的跨线桥(又称立交桥) 跨越城区、工业区或农作物区的高架桥(又称栈桥)按桥身能否活动分:固定桥、开启桥、浮桥按桥梁总长度或跨度可分:特大桥、桥、中桥、小桥。
桥梁结构的特殊性和功能性桥梁是一种功能性的建筑,而非观赏性和象征性的建筑,不可能像金字塔一样具有超稳定的建筑结构,也不可能在司南、罗盘的指引下建筑在一个风水宝地而供人瞻仰。
桥梁的跨越特性,要求桥梁自身要有轻捷的结构。
在工业革命之前,桥梁无法摆脱建筑材料的厚重,只能在结构上努力减轻和调整,随着对桥梁跨越能力的要求不断提升,桥梁的坚实耐用和减轻自重成为一对矛盾。
垒石培土,绝水为梁,在浅水中设步墩,早在公元前23世纪的尧舜时代,就有“鼋兽以为梁”的说法。
“鼋兽”是以动物命名的大砾石。
现今在浅水山涧和一些景区园林中还有这种桥式。
这类桥式虽可达到跨河越谷的目的,但它并不具备桥梁的本质,桥梁应以架空飞越为标志。
我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座桥梁是建于商代的钜桥,公元前1066年,武王伐纣,克商都朝歌(今河北省曲周县东北),发钜桥积粟,以赈殷之饥民。
古桥研究者认为是一座多孔木梁木柱桥。
这座桥距今3000多年,而且是以木材作为建筑材料,木材的特性决定了它不可能长久保存。
春秋战国之间,铁器的出现推进了石料的多方面利用,为建筑石桥提供了条件。
中国古桥的科学分类
![中国古桥的科学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1fd33a9851e79b89680226a3.png)
中国古桥的科学分类孔庆普(北京市政集团古建筑专家北京市)1. 古桥分类的原则与科学依据桥梁的总体分为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基础三大部分,其中上部结构是承载其自重力和活荷载及其它外力的主体部分,上部结构中主要杆件的受力性质决定上部结构的类型,故以上部的基本结构划定该桥的结构类别。
桥梁的上部结构,以受拉杆件为主的桥梁则为索桥,如泸定桥。
桥梁的上部结构,以受弯杆件为主的桥梁则为梁桥,如灞桥。
桥梁的上部结构,以受轴向压力的弯杆件为主,则为拱桥,如卢沟桥、安济桥。
2. 古桥的三大类型中国古代桥梁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根据其结构的承载状况和杆件的受力性质分析,所有桥梁共分为三大类型——索桥、梁桥、拱桥。
2.1索桥:其上部结构无论是采用何种材料制成的索,下部结构无论是何种形式,均属于索式桥,简称索桥。
中国古代的索桥,由于索所用的材料之不同,又有铁索桥、竹索桥、藤索桥之分。
1、铁索桥:此种桥梁的“索”是由铁环套铁环而构成的链条,通称为“铁索”。
其下部结构均系圬工桥台,铁索的两端固定在桥台上,铁索悬挂于两个桥台之间而成桥,故称其为铁索桥。
如泸定桥,该桥的上部结构是铁索(铁链条),铁索承受上部结构的全部荷载,在底面的铁索上铺设桥面板,在侧面铁索上安装栏杆,构成上部结构——桥面系。
下部结构(桥台)是以石砌实体构造为台,桥台建筑在基岩上。
2、竹索桥:此种桥梁的“索”是用竹子劈成细丝拧成的绳索,故称其为竹索桥。
桥的下部结构是圬工桥台,竹索的两端固定在桥台上,构成整体桥梁。
如四川的安澜桥。
3、藤索桥:将藤蔓编或拧成索,用于桥梁的主受力构件,故称其为藤索桥。
桥的下部结构是圬工桥台,藤索的两端固定在桥台上,构成整体桥梁。
2.2 梁桥:梁桥,顾名思义其上部结构的主体受力构件是以“梁”为主。
古代的梁式桥有木梁桥和石梁桥两种,其纵梁均系简支梁。
1、木梁桥:木梁桥的上部结构是以圆木或方木为纵梁,由于其构造形式有所不同,又分为复合(双层)木梁桥、悬臂式木梁桥、撑架式木梁桥。
中国古代桥梁类型(提炼版)
![中国古代桥梁类型(提炼版)](https://img.taocdn.com/s3/m/845d426e58fafab069dc0246.png)
中国古代桥梁细分类型一、古代雏形蹬步蹬步早在公元前23世纪的尧舜时代就已出现,这类桥式虽可达到跨河越谷的目的,但它并不具备桥梁的本质,桥梁应以架空飞越为标志。
然而这种早期的梁,是道路向桥梁转化的一种过渡形式,是古代桥梁的雏形。
现存的湖南省永丰蹬步就是这种原始桥型之一。
永丰蹬步的始建年代已不可考,位于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永丰镇,一条小河穿镇而过,河心有一口水井,为便于汲水,在水井和西岸之间,设有近20米长的蹬步,每块石蹬约一尺见方,间距为20至30厘米,并设高矮两组,以便在不同水位时使用,蹬步表面凿有石槽,防止行人滑落水中。
这种蹬步桥已考虑到了泄洪问题,比之截水而就的堤梁进了一大步。
河南永丰蹬步蹬步二、梁桥梁桥外形平直,古时称为平桥。
把木头或石梁架设在沟谷的两岸,就成了梁桥。
梁桥的构造最简单,出现也最早。
早在原始社会时,我国就有了独木桥和数根圆木排拼而成的木梁桥。
战国时期,单跨和多跨的木、石梁桥已普遍在黄河流域及其他地区建造。
1972年对春秋战国时齐国的国都山东临淄的挖探中,首次发现了梁桥的遗址和桥台遗迹,两处桥梁的跨径均在8米左右。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录了在山西汾水上有座有三十柱,柱径5尺的木柱木梁桥,桥始建于春秋晋平公,是见于古书记载的最早的一座梁桥。
据《史记•苏秦列传》记载,战国时的苏秦对燕王讲过一个故事:有一个名叫尾生的鲁国人,与一位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女子没有来,尾生为了表示不失信约,水涨上来也不走,抱着梁柱而死。
相传尾生抱着桥下木柱墩而死的桥梁,就在陕西省蓝田县东南五十里的蓝峪水上,是座多跨木梁木柱桥,称为蓝桥。
闻名中外的渭水三桥——中渭、东渭和西渭桥,座落在咸阳故城附近的渭河上,是三座多跨木梁木柱桥。
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中渭桥全长约合525米,宽约13.8米,接近南京长江大桥汽车道宽度;它由750根木柱桩组成了67个桥墩,68个桥孔,平均每孔跨径7.72米,中间桥孔跨径达9米;在木柱桩群上加盖顶横梁组成排架墩,再在排架上搁置大木梁,然后铺上木桥面,桥两侧设雕花木栏杆。
古桥的分类
![古桥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2b9d8d0a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6b.png)
古桥的分类桥是用于连接两岸使交通方便的一种设施,它在现实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桥梁,如果要说数量之多,那可算是世界之最了,光石桥和木桥就有无数座。
而我国古代的桥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古石桥、木桥、浮桥、铁索桥等;另一类是近代建造的各式各样的石拱桥、钢筋混凝土拱桥、斜拉桥、悬索桥等。
古桥是经过多少个朝代的历史所积累下来的古老建筑物,由于年代久远,加上后来的人们对古桥不是很重视,所以古桥都遭受着风吹雨打,甚至一些名贵的古桥还被文物贩子用金钱所贿赂而落入他们手里,成为了人们发财致富的工具。
这种情况并不是没有发生过,但是政府对此却置之不理,因为它们并不是城市的中心,也不是古城保护的对象。
当然,每一个地方也会有一些极其珍贵的古桥,这些古桥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而且价值连城,是极为难得的艺术品,虽然不属于任何地区的古迹,但在国内外的桥梁专家看来,它们却比世界上任何地区的古桥都更富有魅力。
先说圆拱桥吧!它又称圆洞桥,顾名思义,它是圆形的桥洞,造型美观,结构坚固,就好像圆月的洞口,它利用圆弧拱的曲线优美,给人以动态感,因此被人们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和道路建筑中。
因为它具有节省材料,施工简单,工效高,造型美观等特点,所以是拱桥中最常用的一种桥型。
第二,是弓形桥。
这种桥由于拱圈由纵向的木条组成,与无铰拱相似,所以也称为无铰拱,它主要是运用石料修砌而成,造型奇特,在修筑时必须注意到以下几点:其一,各拱圈截面的跨度不能超过矢高的1/5。
其二,要按照拱圈的中心线及两端跨径尺寸,计算出拱肋的长度。
其三,桥墩的位置要尽量靠近中心线。
说到石拱桥,大家肯定觉得太熟悉了,石拱桥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
它是一种敞肩薄壁的独拱结构,外形优美,施工方便,坚固耐用,它是中国石拱桥中的佼佼者。
石拱桥最大的特点就是它能够承载大量的货物,尤其适合用于陡坡。
我们一般见到的石拱桥都是有一定的弧度的,但是你可能想不到吧!在我国甘肃省敦煌的莫高窟石窟也是利用了这一特性。
桥梁结构体系分类
![桥梁结构体系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86192fee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a7.png)
桥梁结构体系分类浅谈桥梁结构体系分类中国的桥梁历史悠久,可以上溯到6000年前的⽒族公社时代,到了1000多年前的隋、唐、宋三代,古代桥梁发展到了巅峰时期。
中国古代桥梁形式多样,在建筑上极富特⾊。
从结构与造型形式上可分为拱式桥、梁式桥、索桥、浮桥、悬臂桥等。
以下是对桥梁结构体系的分类及不同类型桥梁的⼀些⼯程实例。
板梁桥:构造简单,施⼯⽅便,⽽建筑⾼度较⼩。
跨径较⼩,⼀般在10⽶左右。
灞桥(灞桥位于西安城东12公⾥处,是⼀座颇有影响的古桥。
灞桥建于汉代,是座⽊梁⽯柱墩桥,它⽤四段圆形⽯柱卯榫相接(中间还加⽯柱)形成⼀根⽯柱,由六根⽯柱组成⼀座轻型桥墩,墩台上加⽊梁并铺设灰⼟⽯板桥⾯。
是⽯柱墩的⾸创者。
)⽊伸臂桥:这种桥梁遍布于西藏、青海、四川、宁夏、⽢肃、⼴西、湖南、浙江、福建等省⽊材丰富的地区。
这种奇特的桥梁,⾄今在藏族、彝族、侗族等聚居区还常可见到, 它仍在为⼈们的交往和运输事业服务。
伸臂⽊梁桥的建造⽅法是⽤圆⽊或⽅⽊,纵横相间迭起,层层向河中⼼挑出,每层挑出数市尺⾄丈余,每层纵⽊(⼏乎全⽤圆⽊)的前端均稍向上昂,以便桥梁受荷载变形后,桥能平直⽽不向河⼼凹曲。
两头向河中靠拢到只留下五六⽶空缺时,⽤简⽀⽊(⽵)梁搭接成桥。
⽊⾥伸臂桥(⽊⾥伸臂桥是藏族⽂化的代表,它集古代数学、⼒学、美学于⼀体,有着较⾼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民族艺术价值。
⽊⾥伸臂⽊拱桥已载⼊了中国桥梁建筑⼤全。
)V形墩桥:是20世纪60年代中最先由T.YLin International 在设计美国加州海根贝格桥时采⽤的。
现在有些⽴交桥,往往在两端做斜撑,以减⼩跨度并构成连续,从⽽获得很⼤的经济效益。
在跨度很⼤的预制桥梁中,为了构成连续,也往往将桥墩做成V 形的。
安康铁路斜腿刚架桥刚构桥:主要承重结构采⽤刚构的桥梁。
梁和腿或墩(台)⾝构成刚性连接。
结构形SUtiiW洪河⼤桥(位于云南省元墨⾼速公路上的洪河⼤桥”是世界最⾼的连续刚构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桥的科学分类
孔庆普
(北京市政集团古建筑专家北京市)
1. 古桥分类的原则与科学依据
桥梁的总体分为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基础三大部分,其中上部结构是承载其自重力和活荷载及其它外力的主体部分,上部结构中主要杆件的受力性质决定上部结构的类型,故以上部的基本结构划定该桥的结构类别。
桥梁的上部结构,以受拉杆件为主的桥梁则为索桥,如泸定桥。
桥梁的上部结构,以受弯杆件为主的桥梁则为梁桥,如灞桥。
桥梁的上部结构,以受轴向压力的弯杆件为主,则为拱桥,如卢沟桥、安济桥。
2. 古桥的三大类型
中国古代桥梁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根据其结构的承载状况和杆件的受力性质分析,所有桥梁共分为三大类型——索桥、梁桥、拱桥。
2.1索桥:
其上部结构无论是采用何种材料制成的索,下部结构无论是何种形式,均属于索式桥,简称索桥。
中国古代的索桥,由于索所用的材料之不同,又有铁索桥、竹索桥、藤索桥之分。
1、铁索桥:此种桥梁的“索”是由铁环套铁环而构成的链条,通称为“铁索”。
其下部结构均系圬工桥台,铁索的两端固定在桥台上,铁索悬挂于两个桥台之间而成桥,故称其为铁索桥。
如泸定桥,该桥的上部结构是铁索(铁链条),铁索承受上部结构的全部荷载,在底面的铁索上铺设桥面板,在侧面铁索上安装栏杆,构成上部结构——桥面系。
下部结构(桥台)是以石砌实体构造为台,桥台建筑在基岩上。
2、竹索桥:此种桥梁的“索”是用竹子劈成细丝拧成的绳索,故称其为竹索桥。
桥的下部结构是圬工桥台,竹索的两端固定在桥台上,构成整体桥梁。
如四川的安澜桥。
3、藤索桥:将藤蔓编或拧成索,用于桥梁的主受力构件,故称其为藤索桥。
桥的下部结构是圬工桥台,藤索的两端固定在桥台上,构成整体桥梁。
2.2 梁桥:
梁桥,顾名思义其上部结构的主体受力构件是以“梁”为主。
古代的梁式桥有木梁桥和石梁桥两种,其纵梁均系简支梁。
1、木梁桥:木梁桥的上部结构是以圆木或方木为纵梁,由于其构造形式有所不同,又分为复合(双层)木梁桥、悬臂式木梁桥、撑架式木梁桥。
由于其墩台所用建筑材料之不同,又分为木墩台木梁桥、圬工(砖石)墩台木梁桥。
(1)木墩台木梁桥:古代的木墩台木梁桥,其上部结构,多数采用疏铺圆木梁或方木82
梁,纵梁的上面横铺木桥面板,构成桥面。
为提高纵梁的承载力,常用的方法,一是采用双层梁,二是增设悬臂托梁,三是增设斜撑。
双层纵梁的桥,通称为“复合梁木桥”。
设有悬臂托梁的桥,通称为“悬臂梁木桥”。
设有斜撑的桥,通称为“撑架木桥”。
在京发现两座古木桥遗址,一是位于西坝河的古木桥遗址,二是跨于古萧太后河上游的木桥遗址。
西坝河的古木桥遗址,尚存两个桥台底部,肯定是一座单孔木桥。
河床是一层很厚的腐质土,桥台下面有一层青石板,有两块石板对接,埋深约160厘米,石板上有半圆形槽,槽内有一根圆木,木梁的上面有6个长方形槽(卯),木梁表层腐朽。
考察分析,圆木应该是桥台的底梁,石板是基础。
萧太后河上的木桥遗址,尚存两个桥台的木桩和两个桥墩的木桩,木桩均为5根,木桩的下端均为尖形,肯定是贯入式木桩,应该是一座三孔木桥。
两个桥台均埋于河岸中,依此证明,从前的萧太后河一定是很宽。
根据对木墩台木梁桥遗址的考察,埋入桩(柱)的桥台,应该在木柱的后面有木挡板,木柱的上端有盖梁。
为提高纵梁的承载力,可以在纵梁的下面设木斜撑的桥,通称其为“撑架桥”。
贯入式木桩的桥台,应该在木桩的后面有木挡板,木桩的上端有盖梁。
桥墩桩是在其腰部一定附以木夹板而成排架。
(2)圬工桥台和桥墩的木梁桥:此种桥多以石砌墩台,上面架以木梁,为提高纵梁的承载力,常采用双层梁或增设悬臂托梁。
双层纵梁的桥,通称为“复合梁桥”。
设有悬臂托梁的桥,通称为“悬臂梁桥”。
其中多层悬臂托梁必将使桥面隆起,但是,此种多层悬臂梁桥仍然属于梁式桥,而非拱桥。
(3)石梁桥:古代石梁桥,结构比较简单,其上部结构多以石板为梁,石板梁既是梁又是桥面,少数石梁桥也有采用增设石托梁而成悬臂石梁桥。
下部结构以石板砌筑墩台,此种石桥通称为“石板梁桥”。
如福建泉州的安平桥。
(4)特殊形式的木梁桥:《清明上河图》中的木桥,其立面形式,桥面略显隆起,桥下呈弯形,因而常被误认为“木拱桥”。
判断一座桥梁的类型,应该根据结构力学原理,分析主体结构中杆件的受力状况。
《清明上河图》中木桥的所有杆件,大部分属于以受弯为主的直杆件,这部分杆件属于“梁”。
少部分属于受轴向压力的直杆件,这部分杆件属于“柱”。
(4)石梁桥:古代石梁桥,结构比较简单,其上部结构多以石板为梁,石板梁既是梁又是桥面,少数石梁桥也有采用增设石托梁而成悬臂石梁桥。
下部结构以石板砌筑墩台,此种石桥通称为“石板梁桥”。
如福建泉州的安平桥。
2.3拱桥:
此类桥梁的上部结构,承受荷载的主体构件是“拱”,由于“拱”这种结构定为一种类型,因而称其为拱桥。
83
凡是上部结构的主体结构为拱,无论其下部结构的形式如何,均属于拱式桥,简称拱桥(1956年交通部改称“拱式桥”为“拱型桥”)。
“拱”和“拱结构”的定义是,在荷载作用下主要承受压力的弯杆件,或由若干杆件组合成曲线或折线形承受压力的结构。
拱桥的结构与做法比较复杂,拱是上部结构的主体构造,承受拱及其以上的全部荷载力,通过拱将其传递到桥墩和桥台,桥墩和桥台将其以上的荷载力加上自身的重力传递到基础。
拱桥由于所用材料不同,分为砖拱桥、砖石混合拱桥(砖石拱桥)、石拱桥三种。
现存的拱桥多数是石拱桥,砖石拱桥为数很少,砖拱桥已很少见。
拱的形式有,半圆形、圆弧形、二心圆弧形、三心圆弧形、多边折线形等。
其中半圆形拱为数最多,其次是圆弧拱,二心圆弧拱、三心圆弧拱、多边折线形拱则更少。
1、砖拱桥:桥梁的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所用材料以砖材为主,由于砖材的抗压强度较低,因而桥梁的跨度不可能太大,由于砖材的耐腐蚀性较差,极容易酥碱,寿命较短,如今砖拱桥很少见。
2、砖石混合结构拱桥:此种桥简称砖石拱桥,桥梁的外表形式与石拱桥完全相同,只是主拱圈采用砖砌体。
由于砖材的抗压强度和耐腐蚀性能均较差,本来拱是承受荷载的主体,因而此种桥的构造属于不合理结构。
全国现存的数座砖石拱桥,其中,有不少是由石拱桥改建而成,原建的砖石拱桥,在北京只有三座,其中两座是天安门前的东便桥和西便桥,另一座是十三陵五孔桥。
朝宗桥等,明代原建为石拱桥,而后因水毁,修复时改建成砖石拱桥。
3、石拱桥:石拱桥又分为轻型石拱桥和重型石拱桥两类。
中国幅员辽阔,由于江南与北方的地理环境不同,交通运输工具也有所不同,因而石拱桥的结构则因地而异,于是出现轻型(薄墩薄拱)石拱桥和重型(厚墩厚拱)石拱桥之分。
拱的具体构造又有多种做法,其中以半圆形石拱为最多,有薄型拱,也有厚型拱。
其次是圆弧形石拱,圆弧拱均系厚型拱。
厚型拱中的半圆形石拱,又有多种构造形式,如并列式、分段并列式、纵联分段并列式、框形并列式、纵联式、镶边纵联式、框形纵联式。
厚型拱中的圆弧形石拱,又有实肩拱、敞肩拱两种形式。
所谓实肩拱,在拱碹的上面全部是实体构造。
所谓敞肩拱,在拱碹的上面两边设有一对或两对小孔洞,使拱的两肩敞开,故称其为敞肩拱。
敞肩式的拱桥称为“敞肩拱桥”。
(1)轻型石拱桥多建于江南一带,因为江南一带河流较多,河道较浅,水流平缓,而且长年有水,适于水运,因而江南一带的交通工具则以船只为主。
但是,人们要跨越河流,需要建造桥梁,由于桥下要行船,桥面必须高起,此种以行人为主的桥梁荷载较小,所以桥墩和拱圈的厚度较小,于是出现薄墩薄拱石拱桥。
(2)重型石拱桥,分布较广,华北、东北、西北皆有存在。
北方的河流较少,雨季水流湍急,春季河水多有枯竭。
北方的交通运输工具以车辆为主,桥梁的载重量较大,桥梁既要承受洪水的冲击,又要承载较大的荷载,所以桥梁的墩台和拱圈需要加厚,故称其为厚墩厚拱石拱桥,亦称重型石拱桥。
如卢沟桥等。
敞肩石拱桥亦属重型石拱桥。
如安济桥等。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