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四语文试题

九年级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四语文试题
九年级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四语文试题

九年级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四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字词书写

1 .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梁启超告诫我们要心无旁wù()、敬业乐群,伏尔泰告诉我们要睿智微笑、恪()尽职守;傅雷的谆谆教诲让我们感受到动人的舐犊之情,闰土的麻木杨二嫂的恣睢()让我们憧憬他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新生活;歇斯底里的暴风雨让杜小康在胆qiè()中坚强,拮据的生活使菲利普夫妇势利冷酷、金钱至上。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回家的敲门声》,回答小题。

回家的敲门声

①每一个夜晚的来临,一听到我下班回家叩打门环的声音,父母便像赛跑一样一前一后争着为我开门,总怕被对方抢了先。母亲的脚步细碎而轻柔,父亲的脚步则如重锤般有力,跺得地面“咚咚”直响。因此尽管母亲非常的努力,但总是比父亲慢半拍,为我开门的似乎永远都是父亲!有时候母亲也会站在父亲身后大声的嗔怪:”平时让你干点事,你磨磨蹭蹭慢慢腾腾的,一听到儿子回来你跑的比兔子都快!”父亲此时总是呵呵的憨笑两声,但并不驳斥母亲的话。门在开启的瞬间,我照例能听到两声一高一低苍老而亲切的问候,随后老两口就像勤务员似的一人给我推自行车,一人帮我拿包,让我尽享“领导”般的待遇。就这样,父母一前一后紧紧相随的身影,或重或轻的脚步声,或高或低的问候声一直伴随我走过了一年又一年……

②后来为我开门的只有父亲一个人了,因为母亲病了,她已经彻底失去了与父亲竞争的能力,腿脚已不太灵便的她大多数时间里只能坐在床头迎接我的归来,目送我的离去,而我也很难听到母亲那风风火火细碎而轻柔的脚步声了。母亲久治不愈的病带走了父亲很大一部分活力,他的脚步声不再像重锤般的有力而变得有些迟缓了。除了他亲切的问候,温和的眼神未变,父亲脸上的皱纹已增加了很多,头上的白发也增加了很多……

③随着年纪越来越大,父母对我的依恋似乎更浓更深了。有时晚上加班回家迟一些,父亲便携着孱弱的母亲在街口翘首以盼、望眼欲穿的看着儿子来时的路……大老远我就能看到昏黄的路灯下站着两个互相搀扶着的老人雕塑般静静的、久久的凝视着远方,他们灰白的头发不时被风吹起,来回飞舞……我知道那是父母在等我回家。虽然我不知道他们究竟等了我多久,但我肯定想像得出从家到街口,他们已经进进出出很多遍了。很可惜,那时候我并没有任何的感恩之心,丝毫也没有,我只是觉得做父母的都是这样。

④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进大门我发现门口忽然多了一把椅子,起初我很奇怪,不知道椅子放在这里究竟有何用?后来我知道了椅子是父亲放在这里的,是他专门坐在这里等着为我开门的。父母亲年纪都大了,耳朵都有些发沉,母亲怕我敲门时他们听不到,便建议父亲在门口放一把椅子,快到我回来的时间,父亲便坐在这儿等着我的敲门声……

⑤再后来,我结婚了,回家的次数渐渐少了起来,但是放在门口的那把椅子却始终未动,我曾经几次想把椅子搬走都被母亲拦下了,母亲说:“椅子就别动了,你爸爸已经习惯坐在那儿了!”不知怎的,我的心猛然动了一下,我知道父亲的习惯是因为我养成的。如今我在离家比较远的地方工作和生活,一年之中回家的次数已是屈指可数,然而家门口的那把椅子居然还在……真的,我现在忽然很想哭,很想家,很想我的爸爸妈妈,我想回去看看他们。

⑥作为一名游子,虽然漂泊在外,沧海桑田已是平常事。但我又是多么的幸福,只要我的父母还在,在我身后始终会有一座温馨的港湾随时迎候我这叶小舟的归航……

2 .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 . 通读全文想一想,文章以“回家的敲门声”为题有何好处?

4 . 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词句。

(1)请写出第①段中加点词“憨笑”的含义。

(2)第③段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5 . 文章结尾一段又何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6 . 联系现实生活,请简要谈谈你读了本文后获得的启示。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小题。

也谈“到此一游”

①几乎每个国庆长假,都俨然是全民出游的时节。每每此时,都有不少“游客在名胜古迹上刻字涂划”的新闻出现,并且引发热议。

②其实,游客喜欢在名胜古迹上刻字涂划的行为,是有一定深层原因可以探究的。人作为生命体,相对于其他动物,就在于试图追求某种“意义”或者说“永恒”,以证明自己的存在,超越生命体的有限性。比如,人可以选择通过出人头地成为名人、英雄而使自己的事迹、成就流芳百世;还可以通过产出今天谓之知识产权对象的智力成果、作品而将“自己的思想”传之久远。可以说,追求永恒是人类的本性,但追求永恒的手段和途径各有不同,且有层次之分。

③实际上,在名胜古迹刻涂诸如“某某到此一游”字样的行为就是一种追求永恒的任性层次或状态。确实,中国自古就有在山石或建筑上题字的传统,也可以说,今日游客的行为有仿效古人做法的意味。古代文人们热衷于题壁作诗,以致古诗里专门有个种类叫题壁诗,不少诗歌就是这样得以传播开的。也有的皇帝喜欢在巡游中题诗词于名山胜水,以示临幸。然而,总的来讲,古人题词与今日游客的做法还是存在很大不同。从写作的主体来讲,在古代农业社会,有能力出游并有资格题诗作词的人一般都是社会的文化精英阶层。他们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而现在很多游客,既写不出像样的诗来,也没有什么书法功底。再就客体即题诗作词的载体来讲,古人虽然也是用料广泛,但并不会选择在受到法律保护的文物上或者国家明确禁止的载体上题诗作词;此外,与第一点相联系,古人所题的内容大都比较有文化意蕴,具有较强的文学艺术美感,能够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④总之,古人题诗作词达到了悦人悦己的效果,具有正外部性;而今日游客的做法,仅是一种赤裸的自我宣示和标榜,只具有悦己效果,不具有正外部性,而且可以说具有明显的负外部性——破坏了名胜古迹的完整,降低了名胜古迹的审美价值,减损了其他游客的旅游收益等。因此,这种在名胜古迹上刻涂字画的行为理应受到法律的明确禁止,相应的责任人也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⑤然而,面对一种受到传统文化影响的民众行为方式,仅仅禁止是不够的,还应该有科学的引导方式。首先,我们要考虑到民众在景区有抒发自己心情的心理需求,因而可以设置一些供游客签名留念甚至是涂鸦的设施。当然,墙上的内容是需要定期清理的(电子设备除外)。实际上,我们的室内博物馆、展览馆大都已经设置了相应的具有留言功能的设备,只不过没有把这种做法延伸到开放性的景区而已。另外,我们也要允许游客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在景区留言墙上有更多个性化的表达。

⑥再者,也是最根本的,还是需要对民众进行意识和思维方面的引导。这其中,核心就是民众的公共意识或公共理性,或者说是如何处理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关系问题。笔者认为,一些人之所以难以树立公共意识或公共理性,是与我国长期存在的农业生产方式联系在一起的。农业社会,人们以家族、村落为单位进行生产、生活,安土重迁,进而形成熟人社会。在熟人社会,人们基于因关系远近亲疏、身份高低贵贱而形成的“礼”进行交往、活动,谈不上什么公共理性和公共意识。换句话说,只有在与陌生人相处的过程中,只有在一个由陌生人构成的空间内,只有在脱离了熟人社会的环境中,才谈得上公共意识或公共理性的问题,也即如何在公共场所或空间选择自己行为的问题。而这种陌生人社会,正是工业生产方式以及城市的兴起所带来的结果。

⑦众所周知,今天,我们的工业化以及城市化仍然是进行时而不是完成时,因此,立基于陌生人社会之上的公共意识或公共理性自然也仍处于一个不断培育的过程。

7 . 作者探究出游客在名胜古迹上刻字涂划行为的原因是什么?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长期的农业生产方式让人们树立了公共理性或公共意识,导致在名胜古迹上刻涂。

B.游客认为自己的书法功底深厚,刻画在名胜古迹上可以让其得到更有观赏性。

C.游客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试图以此来追求某种“独特的思想意义”或永恒。

D.现代人大多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因为个人素质低下从而导致的行为。

8 . 作者在文中详细分析了古人题壁作诗的做法,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古人所题的内容大多不会降低名胜古迹的审美价值,具有正外部性。

B.古人出游时题壁作诗的内容具有较强的文学艺术美感,可随意题在名胜古迹上。

C.有能力出游并有资格题诗作词的古人多是受过良好教育的文化精英阶层。

D.古人题壁诗也是证明自己的存在,超越生命体有限性的表现形式。

9 . 面对民众在名胜古迹上刻字涂划的现象,下列表述最符合文本观点的一项是()

A.我们应该认可这种人类本性追求永恒的做法。

B.只要具有正外部性,可以允许在名胜古迹上刻字涂划。

C.我们要不断培育公共意识或公共理性。

D.民众在名胜古迹上刻字涂划的行为既要禁止,又要加以引导。

三、文言文阅读

邴原泣学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①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②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③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注释】①愿:羡慕②恻:同情③苟:如果

10 .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过书舍而泣

(2)遂就书

11 . 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

12 . 我们应该向邴原学什么?

四、句子默写

13 . 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古诗文原句。

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写出老友已逝,人事全非,恍若隔世,无比惆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岳阳楼记》中从时间角度描绘洞庭湖全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苏轼在《水调歌头》中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湖心亭看雪》一文表达作者清高自赏,超凡脱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著阅读

14 .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近处传来清晰的话语声:

“婚礼不能继续举行,我声明,确有障碍。”

……

我紧紧闭着双眼,还用双手蒙住。漩涡般的黑暗似乎围绕着我,思绪滚滚而来,如同浊乱的暗流。我将自己放弃、放迎、放松,不着一丝气力,仿佛躺在宽阔却干涸的大河的河床上,却听见远山中洪水爆发,分明感觉到激流即将涌来;但我不想爬起来,也没有气力逃跑:只是虚弱地躺在那儿,渴望就这样死去。只有一个念头,仍像有生命似的在我心头悸动,我想起了上帝,无声的祈祷由此而生。这些话在我黯无光的内心沉沉浮浮,似乎明明必须低声倾诉的话语,却无力表达。

“求你不要远离我,因为急难临近了,没有人帮助我。”

急难确实临近了,但我并没有祈求上天消灾灭祸——急难果然降临,滚滚洪流尽情倾泻,将我倾覆。我的人生孤寂、爱情已逝、希望幻天、信念被摧毁,这整个想法犹如黑压压的庞然大物盘桓在我的头顶。那个痛苦的时刻,至今仍觉得不堪描述,真正是“众水要淹没我。我深陷在淤泥中,没有立脚之地;我到了深水之中,大水漫过我身。”

(节选自《简·爱》)

(1)结合原著,选文中一再强调的“急难”对于简·爱来说是指什么事?简·爱最终做出了怎样的选择?

(2)《简·爱》中的简·爱长相平庸,但灵魂高贵。请结合原著,写出体现她灵魂高贵的两件事。

六、综合性学习

15 .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以“爱国爱家,弘扬忠孝”为主题的2018年城隍庙西安忠孝文化节,于清明当天隆重举行。②开幕式上,来自西安碑林区某艺术学校的小朋友们现场咏诵孝经。⑧这些中国古代儒家伦理著作《孝经》中的句子,出自七、八岁的孩子之口,赢得了阵阵掌声。④“我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让我们要孝敬父母。”,这样的回答有些浅显,这位小朋友在家中却能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家务,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明白“孝”的意思。

(1)请提取第①句的主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句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横钱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④句横线处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把它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

16 .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享受课堂,流连校园,走人社会大课堂。亲近历史,亲近社会,亲近自然,或者回溯过去,或者关注当下,或者思考未来,你一定有着深刻的感悟……请以“亲近·感悟”为题目,完成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下面是一个“走向未来”的跳跳板游戏。要求你以二十年后的一家高科技公司工作者的身份玩游戏。游戏规则:

第一,从中心向外,自己连线添加跳板。

第二,要在图上任意添加四个跳板。

第三,中心圈中的人能借助跳板走到最外圈上来。

请根据连线游戏的过程与结果,以及自己的感受,发挥想象,畅想自己二十年后的工作生活,自拟题目,完成一篇文章。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 (2)字数在600-800之间。(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