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技巧】家常菜烹调知识大全
厨艺知识常识
![厨艺知识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996934eb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00.png)
厨艺知识常识厨艺是指烹饪和烹饪技巧和知识,涵盖了食材选择、烹饪方法、调味品搭配等方面的内容。
掌握一些厨艺知识常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食材的特性以及烹饪过程中的一些要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厨艺知识常识供大家参考:1. 食材选择:- 蔬菜:选择新鲜、色泽鲜艳、质地鲜脆的蔬菜,绿叶蔬菜要选叶绿且鲜嫩的。
- 肉类:选择肉质鲜红、富有弹性、没有异味的肉类,不同部位的肉有不同的烹饪方法。
- 海鲜:海鲜需要购买新鲜、无异味、色泽鲜明的,尽量选择当天新鲜捕捞的。
2. 烹饪方法:- 烹饪方法有炒、炸、煮、煎、蒸、炖、烤等。
不同的食材适用不同的烹饪方法,烹饪时间和温度也需根据食材的特性来掌握。
- 炒菜时,锅应烧热后再下油,先炒肉、蔬菜再加调料,使食材更加入味。
- 炸食物时,食材要先裹上一层面粉,使外皮更脆。
3. 调味品搭配:- 盐是最基本的调味品,可以增加食物的鲜味,但不宜过量,以免腐蚀食材的维生素。
- 酱油、醋、料酒、白胡椒粉等也是常用的调味品,可以增加食物的风味。
- 香料如姜、蒜、葱等可以增加食物的香气。
- 调味品的搭配要适度,不同食材和烹饪方法需要不同的调味品搭配。
4. 食材的储存和处理:- 蔬菜和水果要储存在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曝晒和高温。
- 肉类和海鲜要储存在冰箱中,避免细菌滋生。
- 处理食材时要注意卫生,切割板、刀具要保持干净,以免交叉污染。
5. 菜肴的摆盘:- 摆盘是指将食物装盘的过程,要注意菜肴的色彩搭配、形状和层次感。
- 多种颜色的食材搭配在一起可以增加菜肴的美感。
- 食材的比例和位置也是摆盘时需要注意的要点。
总结起来,厨艺知识常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烹饪时需要了解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巧。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选择食材、熟悉各种烹饪方法、懂得调味品的搭配以及处理食材和摆盘的技巧。
这样可以让我们的菜肴更加美味可口,并提升烹饪的乐趣。
美食烹饪知识点
![美食烹饪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bd651d9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b0.png)
美食烹饪知识点美食烹饪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项技能,它涉及到众多的食材、调味品、烹饪器具以及烹饪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美食烹饪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烹饪技巧,以提升自己的烹饪水平。
一、食材的选择与储存1. 选择新鲜食材:选择时,要注意食材的外观、气味和触感。
可以选择看起来新鲜、无斑点和划痕的食材,闻起来没有异味,并且有弹性。
此外,选择季节性食材也可以确保其新鲜度。
2. 合理储存食材:不同的食材有不同的储存方式。
例如,蔬菜应放在冷藏室中,肉类应放在冷冻室中,而干货和调味品则应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
储存时要注意封闭容器的选择,以避免食材受潮、受污染。
二、调味品的使用1.咸味调味品:咸味是烹饪中不可或缺的味道之一。
常用的咸味调味品有食盐、酱油、味精等。
在使用时,要注意适量控制咸味,避免过度调味。
2.酸味调味品:酸味可以增加菜品的层次感和口感。
常用的酸味调味品有醋、柠檬汁等。
在烹饪中,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菜品搭配合理地使用酸味调味品。
3.甜味调味品:甜味可以提升菜品的整体口感和香气。
常用的甜味调味品有糖、蜂蜜等。
在调节甜味时,要根据菜品的需要和个人口味适量使用,避免过甜。
4.辣味调味品:辣味可以挑战味蕾,提升口感和风味。
常用的辣味调味品有辣椒粉、辣椒酱等。
使用时要根据个人口味和菜品特点来搭配适当的辣味调味品。
三、烹饪器具的选择与使用1.炒锅:炒锅一般选择不粘锅或铁锅,加热均匀,适合做快炒菜肴。
2.高压锅:高压锅适用于煮肉、煮汤等烹饪过程中需要较长时间的菜肴。
3.蒸锅:蒸锅适合蒸煮食材,保持食物的营养和口感。
4.烤箱:烤箱适用于烘焙、烘烤以及烤制肉类等菜品,能够提供均匀的加热效果。
四、常用烹饪方法1.炒:炒是一种常见的烹饪方法,常见的炒菜技巧包括快炒、炒匀、炒熟等。
2.煮:煮是将食材放入水中进行烹饪的方法,适用于煮汤、烹饪肉类等。
3.蒸:蒸是一种低脂肪、低热量的烹饪方式,能够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
厨房学烹饪知识大全
![厨房学烹饪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407e9429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35.png)
厨房学烹饪知识大全厨房学烹饪知识大全1、煮排骨汤时加一小匙醋,可使骨头中的磷、钙溶解于汤中,并可保存汤中的维生素。
而放入几块新鲜橘皮,不仅味道鲜美,还可减少油腻感。
2、为了使牛肉炖得快、炖得烂,加一小撮茶叶(约为泡一壶茶的量,用纱布包好)同煮,肉很快就烂且味道鲜美。
3、将绿豆在铁锅中炒10分钟再煮能很快煮烂,但注意不要炒焦。
4、要因料调味,新鲜的鸡、鱼、虾和蔬菜等,其本身具有特殊鲜味,调味不应过量,以免掩盖天然的鲜美滋味。
腥膻气味较重的原料,如不鲜的鱼、虾、牛羊肉及内脏类,调味时应酌量多加些去腥解腻的调味品,诸如料酒、醋、糖、葱、姜、蒜等,以便减恶味增鲜味。
5、除了挑选好食材,更要选择优质调料,如果原料好而调料不佳或调料投放不当,都将影响菜肴风味。
优质调料还有一个含义,就是烹制什么地方的菜肴,应当用该地的食材,这样才能使菜肴风味足具。
比如水煮肉,就要用四川郫县的豆瓣酱和汉原的花椒做出来的味道就非常正宗。
当然,条件有限的话,也没必要一定难为自己。
6、河鱼有土腥味,煮鱼前,把鱼放在米酒中或牛奶中浸泡片刻,也可以用红葡萄酒或啤酒腌一下,就能消除腥味。
姜等调料,既能调味,又能解腥。
7、煎荷包蛋时,在平底锅放足油,油微热时蛋下锅,鸡蛋慢慢变熟,外观美,不粘锅,在蛋黄即将凝固之际浇一点冷开水,会使蛋黄又黄又嫩。
8、炒鸡蛋前加入少量砂糖,会使蛋白质变性的凝固温度上升,从而延缓了加热时间,加上砂糖具有保水性,因而可使蛋制品变得蓬松柔软,此外加入几滴醋,炒出的鸡蛋会更加松软味香。
9、煮蛋时水里加点醋可防蛋壳裂开,事先加点盐也可。
10、炒土豆时加醋,可避免烧焦,又可分解土豆中的毒素,并使色味相宜。
但如果是炸土豆片,则先将切好的土豆片放在水里煮一会儿,使土豆片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胶质层,然后再用油炸。
11、煮水饺时,在水里放一颗大葱或在水开后加点盐,再放饺子,饺子味道鲜美不粘连;在和面时,每500克面粉加拌一个鸡蛋,饺子皮挺括不粘连。
美食烹饪技巧基础知识
![美食烹饪技巧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7e3dd22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02.png)
美食烹饪技巧基础知识烹饪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
想要做出美味的食物,除了选用新鲜的食材和合适的配料外,烹饪技巧也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美食烹饪的基础知识,帮助您提升厨艺水平。
一、刀工技巧刀工是烹饪的基石,掌握好刀工技巧可以让您的菜肴更加精美。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刀工技巧:1. 刨皮:将食材的外皮去掉,使其更易烹调。
2. 切丝:将食材切成细长的丝状,适用于凉菜和炒菜。
3. 切块:将食材切成较大的块状,适用于煮汤和炖菜。
4. 切片:将食材切成较薄的片状,适用于煎、炒和煮汤。
5. 切茸:将食材切碎或剁碎,比如蒜茸和姜茸,可以提升食材的香味。
二、火候掌握掌握好火候是烹饪的关键,不同的菜肴需要不同的火候处理。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火候控制技巧:1. 爆炒:高温短时间的炒制,适用于快炒菜肴,如宫保鸡丁。
2. 煮沸:将水煮至沸腾后再加入食材,适用于煮面、煮饺子等。
3. 炒熟:将食材用中火稍长时间翻炒,确保熟透。
4. 焯水:将食材放入滚水中焯烫,去腥或预处理。
5. 蒸煮:将食材放入蒸锅中用蒸汽加热,适用于蒸菜类。
三、调味品的搭配调味品是美食的灵魂,合理的调味品搭配可以提升菜肴的口感和风味。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调味品搭配:1. 生抽和老抽:生抽提鲜和增加颜色,老抽增加菜肴的颜色和口感。
2. 盐和酱油:盐用于提味,酱油增加色香味。
3. 味精和鸡精:味精增强口感,鸡精提升鲜味。
4. 辣椒和花椒:辣椒提供辣味,花椒提供麻味。
5. 醋和料酒:醋提鲜和改善口感,料酒去腥和增加香气。
四、烹饪常用技巧除了刀工、火候和调味品的掌握外,还有一些烹饪常用技巧可以让您的菜肴更上一层楼:1. 炒锅预热:在炒菜之前,先将锅加热至适当温度,避免食材粘锅或出水。
2. 糖和生粉:糖用于提鲜和增加口感,生粉用于勾芡和增加浓稠感。
3. 水淀粉:将淀粉加入适量水中搅拌均匀,用于勾芡和增加浓稠感。
4. 快炒:高温短时间的炒制,保持食材的色香味和口感。
5. 煎炸:适用于肉类和面点,能提供金黄酥脆的外表和嫩滑的内里。
烹饪常识大揭秘
![烹饪常识大揭秘](https://img.taocdn.com/s3/m/e87548c6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80.png)
烹饪常识大揭秘烹饪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着食物的烹制和食用,但是,你是否知道在烹饪过程中有哪些小技巧可以让你的美食更加美味呢?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烹饪常识,希望能对大家的烹饪技能提供一些帮助。
一、肉类烹饪技巧1. 煎肉要热锅冷油热锅冷油是烹制肉类时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
如果你在煎肉之前将油放在锅里加热,那么油会变成非常热,导致肉类表面瞬间变焦而影响口感。
而如果你在锅里放油后再加热,油会慢慢变热,这样就可以让油均匀地散热,使得肉类能够均匀熟透。
2. 聚焦炒肉炒肉时,不要将所有的肉一起放进锅里翻炒,而是要分批次炒制,将肉放在锅中心高温区域炒至金黄色,这样可以保证肉类受热均匀,变得香嫩多汁。
3. 备用鸡汁如果做烤鸡,煮鸡汤或蒸鸡的时候,最好多备一些鸡汁。
鸡汁可以用来给熬煮米饭、面条或面包做调味汁,不仅美味,而且营养丰富。
二、蔬菜水果烹饪技巧1. 热水泡菜如果你要炒的蔬菜是嫩的,可以将它们放在开水中泡几分钟。
这样可以快速烫熟,炒出来的菜很嫩很鲜。
如果你炒老的菜,可以加一点点碱,这样可以让菜煮烂。
2. 烤果蔬除了基本的水果蔬菜烹饪方式外,烤果蔬也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方法。
烤果蔬可以快速让水分挥发,增强口感的清脆感,保留果蔬本身的天然甜味和营养。
3. 合理搭配水果在烹饪时,合理的搭配水果也非常重要。
比如能加入柠檬来炖罐子鸡,橙汁可以让炒菜变得更甜美,而柿子搭配羊肉煲、苹果搭配仙贝汤等,口感就无比的好。
三、烘焙技巧1. 温度控制非常重要在烘焙过程中,温度控制非常重要,为了避免烘焙时烤箱内部的温度过高或过低,一定要为烤箱预热,将烤箱的温度调至指定温度后,再将食材送入烤箱中烘焙。
2. 注意与料理调料的匹配在烘焙时,一些料理调料的选择也是十分关键的。
比如,苹果派用肉桂进行调味,可以让口感更加醇香,巧克力用海盐进行调味,可以让口味更加有层次感。
3. 加些调料烘焙时,可以加一些调料去调味,比如将菜籽油加入蛋糕中可以让蛋糕更加松软,而加入肉汤可以让面包更加鲜嫩可口。
烹饪技巧方式大全
![烹饪技巧方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1f43fb01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c1.png)
烹饪技巧方式大全烹饪技巧方式大全1、炒:炒是较基本的烹调技术,是应用范围较广的一种烹调方法。
炒分为生炒、熟炒、滑炒、清炒、干炒、抓炒、软炒等。
炒字前面所冠之字,就是各种炒法的基本概念。
生炒:生炒的基本特点是主料不论植物性的还是动物性的必须是生的,而且不挂糊和上浆。
熟炒:熟炒原料必须先经过水煮等方法制熟,再改刀成片、丝、丁、条等形状,而后进行炒制。
熟炒的调料多用甜面酱、黄酱、酱豆腐、豆瓣辣酱等。
熟炒的主料无论是片、丝、丁,其片面厚,丝要粗,丁要大一些。
滑炒:滑炒所用的主料是生的,而且必须先经过上浆和油滑处理,然后方能与配料同炒。
清炒:清炒与滑炒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不用芡汁,而且通常只用主料而无配料,但也有放配料的。
干炒:干炒又称干煸。
就是炒干主料的水分,使主料干香酥脆。
干炒和生炒的相似点是原料都是生的,不上浆,但干炒的时间要长些。
抓炒:抓炒是抓和炒相结合,快速的炒。
将主料挂糊和过油炸透、炸焦后,再与芡汁同炒而成。
抓糊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鸡蛋液把淀粉调成粥状糊;一种是用清水把淀粉调成粥状糊。
软炒:软炒是将生的主料加工成泥茸,用汤或水澥成液状(有的主料本身就是液状),再用适量的热油拌炒。
成菜松软、色白似雪。
2、爆:爆就是原料在极短的时间内经过沸汤烫或热油速炸(也有用油温较高的底油速炒的)再与配料同炒,迅速冲入兑好的芡汁快速颠炒。
爆的特点是旺火速成。
所用原料多以有韧性的肚头、鸡肉、鸭肉及瘦的猪肉、牛肉、羊肉等。
爆一般都先将原料进行刀工处理。
主料上浆时不可过干,以防遇热成团。
爆制时的烫、炸和爆之者要紧密衔接,不能脱节。
爆,一般可分为油爆、芫爆、酱爆、葱爆、汤爆、水爆等。
油爆:油爆就是用热油爆炒。
油爆有两种烹制方法,一种是主料不上浆,用沸汤烫一下即刻捞出控水,放入热油中速炸,炸后再与配料同炒,继之冲入兑好的芡汁速炒;另一种是主料上浆后,在热油锅中速炒,炒散后,控去部分油,下入配料,冲入芡汁速炒。
芫爆:芫爆和油爆相似,不同点是芫爆的配料必须是香菜即芫荽,因此得名。
烹饪技巧知识点
![烹饪技巧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58b3205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ba.png)
烹饪技巧知识点烹饪是一门艺术,它要求我们不仅在食材的选择上讲究,更要在烹调过程中掌握一些烹饪技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烹饪技巧知识点,希望对您的烹饪之道有所帮助。
一、切菜技巧1. 刀工要求:切菜时,刀法是非常重要的。
要求刀工整齐、快速、准确。
不同的菜品要求不同的刀工,如切葱姜蒜要求刀工细密,切丝切丝要求刀工匀细,切块则要求整齐、大小均匀。
2. 快速切菜:当我们需要快速切菜时,可以使用“滚刀法”。
将食材切成长条状,然后再平齐切成小块,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并保持切菜的均匀度。
3. 切生肉和生鱼:切生肉和生鱼时,可将食材放入冷冻室适当冷冻,这样可以使食材更加坚实,易于切割。
二、调味技巧1. 酱油的使用:选用适合的酱油可以提升菜品的味道。
一般来说,用生抽提鲜,用老抽提色。
如果要调整菜品的咸淡程度,可以添加一些清汤进行平衡。
2. 五香粉的使用:五香粉是一种经典的调味料,可用于烹调肉类和海鲜。
使用时要少量适量,以免影响食材的原味。
3. 醋的使用:醋可以提鲜、除腥和去腻。
在烹调过程中,适当加入一些醋可以使菜肴更加鲜美,口感更加可口。
三、火候掌握1. 炒菜的火候:炒菜时,火候的把握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高温快炒可以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而中小火慢炒则可使菜肴更加入味。
2. 烹调肉类:烹调肉类时,火候的处理直接影响肉质的口感。
例如,煎牛排时,需先用大火迅速煎熟两面,然后转小火慢煎,保持肉质嫩滑。
3. 炖汤和煲仔饭:炖汤和煲仔饭的火候要注意掌握。
炖汤需要用小火慢慢炖煮,时间越长汤越浓郁。
而煲仔饭则需用中小火慢慢煮,以保持饭粒的口感。
四、烹饪技巧1. 快炒高温:快炒时,锅内要预热至充分的高温,这样可以保持食材的鲜嫩,同时也可以有效锁住营养物质。
2. 煮鸡蛋的技巧:煮鸡蛋时,可在锅中加入少量食盐,可以防止蛋壳破裂,并使蛋白凝固得更均匀。
3. 蒸菜的窍门:蒸菜时,在锅中加入一片橘子皮或者柠檬皮,可以使菜肴更加清香。
五、保鲜技巧1. 食材的储存:食材保鲜是烹调的前提。
烹调基础知识
![烹调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7ff2b48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00.png)
烹调基础知识烹调是一门艺术,对于想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厨师或是想在家中烹饪美食的人来说,掌握一些烹调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基础知识包括食材的选择与储存、刀工技巧、调味品的搭配以及烹饪方法等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与烹调相关的基础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烹调的技巧。
一、食材的选择与储存食材是烹调的基础,选择新鲜、优质的食材对于一道美味的菜肴来说至关重要。
在选择蔬菜时,应该注意外观、气味和质地,避免选择有损伤或腐烂的蔬菜。
对于肉类来说,新鲜度和储存条件尤为重要,应该选择红肉鲜亮、鱼肉有弹性的肉类。
同时,在储存食材时要注意避免交叉污染,将不同种类的食材分开储存,避免食物变质。
二、刀工技巧烹调中的刀工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菜肴的口感和美观。
掌握一些基本的刀工技巧,如切丝、切块、切片等,可以使食材更好地被烹调出来。
同时,要注意保持刀具的锋利度,这样可以更轻松地进行切割,同时也能确保切割出的食材更加整齐。
三、调味品的搭配调味品的搭配是烹调中的一门重要课程。
在烹调过程中,合理地搭配不同的调味品可以给菜肴增添丰富的味道。
常见的调味品有盐、糖、酱油、醋等。
在使用调味品时,要注意适量,以免过咸或过甜。
此外,还可以根据个人口味的喜好进行创新和调整,使菜肴更符合自己的口味。
四、烹饪方法烹饪方法是烹调中的关键环节,不同的烹饪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常见的烹饪方法有炒、煮、烤、蒸、炸等。
在选择烹饪方法时,要根据不同的食材和菜肴的要求来决定。
例如,炒菜时要注意火候的掌握,保持高温和快速翻炒可以保持菜肴的色香味俱佳。
而煮菜时则需要掌握火候和时间的控制,使食材煮熟且保持鲜嫩。
五、常见的烹调技巧除了以上的基础知识外,还有一些常见的烹调技巧可以提升菜肴的口感和美观。
例如,火候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食材和菜肴需要不同的火候。
另外,炒菜时的翻炒技巧、煮菜时的搅拌技巧以及烤菜时的翻转技巧都需要掌握。
此外,还可以尝试一些创新的烹调技巧,如炒锅翻抛、刀剁技巧等,使菜肴更具特色。
24种常用烹饪技法
![24种常用烹饪技法](https://img.taocdn.com/s3/m/7cbfc026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8c.png)
24种常用烹饪技法炒炒是最基本的烹饪技法.其原料一般是片,丝,丁,条,块,炒时要用旺火,要热锅热油,所用底油多少随料而定.依照材料,火候,油温高低的不同,可分为生炒,滑炒, 熟炒及干炒等方法.爆爆就是急,速,烈的意思,加热时间极短.烹制出的菜肴脆嫩鲜爽.爆法主要用于烹制脆性,韧性原料,如肚子,鸡肫,鸭肫,鸡鸭肉,瘦猪肉,牛羊肉等.常用的爆法主要为:油爆,芜爆,葱爆,酱爆等.熘熘是用旺火急速烹调的一种方法.熘法一般是先将原料经过油炸或开水氽熟后,另起油锅调制卤汁(卤汁也有不经过油制而以汤汁调制而成的),然后将处理好的原料放入调好的卤汁中搅拌或将卤汁浇淋于处理好的原料表面.炸炸是一种旺火,多油,无汁的烹调方法.炸有很多种,如清炸,干炸,软炸,酥炸, 面包渣炸,纸包炸,脆炸,油浸,油淋等.烹烹分为两种:以鸡,鸭,,鱼,虾,肉类为料的烹,一般是把挂糊的或不挂糊的片, 丝,块,段用旺火油先炸一遍,锅中留少许底油置于旺火上,将炸好的主料放入,然后加入单一的调味品(不用淀粉),或加入多种调味品对成的芡汁(用淀粉),快速翻炒即成.以蔬菜为主料的烹,可把主料直接用来烹炒,也可把主料用开水烫后再烹炒.煎煎是先把锅烧热,用少量的油刷一下锅底,然后把加工成型(一般为扁型)的原料放入锅中,用少量的油箭制成熟的一种烹饪方法.一般是先煎一面,再煎另一面, 煎时要不停地晃动锅子,使原料受热均匀,色泽一致.贴贴是把几种粘合在一起的原料挂糊之后,下锅只贴一面,使其一面黄脆,而另一面鲜嫩的烹饪方法.它与煎的区别在于,贴只煎主料的一面,而煎是两面.烧烧是先将主料进行一次或两次以上的热处理之后,加入汤(或水)和调料,先用大火烧开,再改用小火慢烧至或酥烂(肉类,海味),或软嫩(鱼类,豆腐),或鲜嫩(蔬菜)的一种烹调方法.由于烧菜的口味,色泽和汤汁多寡的不同,它又分为红烧,白烧, 干烧,酱烧,葱烧,辣烧等许多种.焖焖是将锅置于微火上加锅盖把菜焖熟的一种烹饪方法.操作过程与烧很相似, 但小火加热的时间更长,火力也跟小,一般在半小时以上.炖炖和烧相似,所不同的是,炖制菜的汤汁比烧菜的多.炖先用葱,姜炝锅,再冲入汤或水,烧开后下主料,先大火烧开,再小火慢炖.炖菜的主料要求软烂,一般是咸鲜味.蒸蒸是以水蒸气为导热体,将经过调味的原料,用旺火或中火加热,使成菜熟嫩或酥烂的一种烹调方法.常见的蒸法有干蒸,清蒸,粉蒸等几种.氽氽既是对有些烹饪原料进行出水处理的方法,也是一种制作菜肴的烹调方法. 氽菜的主料多是细小的片,丝,花刀型或丸子,而且成品汤多.氽属旺火速成的烹调方法.煮煮和氽相似,但煮比氽的时间长.煮是把主料放于多量的汤汁或清水中,先用大火烧开,再用中火或小火慢慢煮熟的一种烹调方法.烩烩是将汤和菜混合起来的一种烹调方法.用葱,姜炝锅或直接以汤烩制,调好味再用水淀粉勾芡.烩菜的汤与主料相等或略多于主料.炝炝是把切配好的生料,经过水烫或油滑,加上盐,味精,花椒油拌和的一种冷菜烹调方法.腌腌是冷菜的一种烹饪方法,是把原料在调味卤汁中浸渍,或用调味品加以涂抹,使原料中部分水分排出,调料渗入其中,腌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盐腌,糟腌,醉腌.拌拌也是一种烹饪方法,操作时把生料或熟料切成丝,条,片,块等,再加上调味料拌和即成.烤烤是把食物原料放在烤炉中利用辐射热使之成熟的一种烹饪方法.烤制的菜肴,由于原料是在干燥的热空气烘烤下成熟的,表面水分蒸发,凝成一层脆皮,原料内部水分不能继续蒸发,因此成菜形状整齐,色泽光滑,外脆里嫩,别有风味.卤卤是把原料洗净后,放入调制好的卤汁中烧煮成熟,让卤汁渗入其中,晾凉后食用的一种冷菜的一种冷菜烹调方法.冻冻是一种利用动物原料的胶原蛋白经过蒸煮之后充分溶解,冷却后能结成冻的一种冷菜烹调方一种冷菜烹调方法.拔丝拔丝是将糖(冰糖或白糖)加油或水熬到一定的火候,然后放入炸过的食物翻炒,吃时能拔出糖丝的一种烹调方法.蜜汁蜜汁是一种把糖和蜂蜜加适量的水熬制而成的浓汁,浇在蒸熟或煮熟的主料上的一种烹调方法.熏熏是将已经处理熟的的主料,用烟加以熏制的一种烹调方法.卷卷是以菜叶,蛋皮,面皮,花瓣等作为卷皮,卷入各种馅料后,裹成圆筒或椭圆形后,再蒸或炸的一种烹调方法.烹饪术语大全炒古写作“燔”,是目前最基本的烹调方法之一;即将食物切成小件,连同调味料放入烧猛油的铁镬(锅中迅速翻搅致熟的手法。
厨师必须知道的烹饪小技巧与烹饪基础知识
![厨师必须知道的烹饪小技巧与烹饪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40f3a02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f0.png)
厨师必须知道的烹饪小技巧与烹饪基础知识很多厨师向我们反映;说他们制作出来的一些菜肴这里那里出了问题;依我看;问题不是出在你这里;而是因为你缺乏经验所致;对于一个厨师来说、经验就是他的最宝贵的财产;任何东西都换不来经验;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些烹饪中的经验之谈;都是非常实用;并且是一些厨师们日基月累;而累积的经验;下面就给大家详细的介绍这些厨艺中最宝贵的经验1.“炖”的方法和窍门炖有两种方法:一、不隔水的炖:不隔水炖法是将原料在开水内烫去血污和腥膻气味,再放人陶制的器皿内,加葱、姜、酒等调味品和水加水量一般可掌握比原料的稍多一些,如一斤原料可加一斤半到二斤水,加盖,直接放在火上烹制;烹制时,先用旺火煮沸,撇去泡沫,再移微火上炖至酥烂;炖煮的时间,可根据原料的性质而定,一般约二、三小时左右;二、隔水炖法:隔水炖法是将原料在沸水内烫去腥污后,放入瓷制、陶制的钵内,加葱、姜、酒等调味品与汤汁,用纸封口,将钵放人水锅内锅内的水需低于钵口,以滚沸水不浸人为度,盖紧锅盖,不使漏气;以旺火烧;使锅内的永不断滚沸,大约三小时左右即可炖好;这种炖法可使原料的鲜香味不易散失,制成的菜肴香鲜味足,汤汁清澄;也有的把装好的原料的密封钵放在沸滚的蒸笼上蒸炖的,其效果与不隔水炖基本相同,但因蒸炖的温度校高,必须掌握好蒸的时间;蒸的时间不足,会使原料不熟和少香鲜味道;蒸的时间过长,也会使原料过于熟烂和散失香鲜滋味;2.炒菜保持鲜绿的心得蔬菜在烹制时往往变成黄色,怎样让它保持鲜绿色呢1 盖锅要适时,如果一开始把锅盖得严严的,就会褪色发黄,据说这是因为蔬菜的叶绿素中含有镁,这种物质在做菜时会被蔬菜的另一种物质——有机酸内含氢离子替代出来,生成一种黄绿色的物质;如果先炒或煮一下,让这种物质受热先发挥出来,再盖好锅盖,就不会使叶绿素受酸的作用而变黄了;2若为了美观,可在烹调时稍加些小苏打或碱面,能使蔬菜的颜色更加鲜艳透明,切不影响菜的营养价值;3."炒"的学问:生炒、熟炒、软炒、干炒的方法及要点“炒”是最广泛使用的一种烹调方法;适用于炒的原料,多系经刀工处理的小型丁、丝、条、球等;炒用小油锅,油量多少视原料而定;操作时,切记一定要先将锅烧热,再下油;一般用旺火热油,但火力的大小和油温的高低要根据原料而定;操作时,依次下料,用手勺和铲翻拌,动作要敏捷,关键的原则是断生即好;它的特点是脆、嫩、滑;具体方法可分生炒、熟炒、软炒、干炒等四种;一生炒;也叫做火边炒,以不挂糊的原料为主;先将主料放入沸油锅中,炒至五、六成熟,再放人配料,配料易熟的可迟放,不易熟的与主料一齐放入,然后加入调味,迅速颠翻几下,断生即好;这种炒法,汤汁很少,原料鲜嫩;如果原料的块形较大,可在烹制时兑人少量汤汁,翻炒几下,使原料炒透,即行出锅;要点:放汤汁时,需在原料的本身水分炒干后再放,才能入味;二熟炒;熟炒一般先将大块的原料加工成半熟或全熟煮、烧、蒸或炸熟等,然后改刀戌片、块等,放入沸油锅内略炒,再依次加入辅料、调味品和少许汤汁,翻炒几下即成;熟炒菜的特点是略带卤汁、酥脆人味;要点:熟炒的原料大都不挂糊,起锅时一般用湿团粉勾成薄荧,也有用豆瓣酱、甜面酱等调料烹制而不再勾荧的;三软炒又称滑炒;先将主料出骨,经调味品拌脆,再用蛋清团粉上浆,放入五、六戍热的温油锅中,边炒边使油温增加,炒到油约九成热时出锅,再炒配料,待配料快熟时,投入主料同炒几下,加些卤汁,勾薄荧起锅;软炒菜肴非常嫩滑,但应注意在主料下锅后,必须使主料散开,以防止主料挂糊粘连成块;要点:主料要边炒边使油温增加,炒到油约九成热时出锅,单独再另炒配料,待配料快熟时,投入主料同炒……四干炒又称干煽;干炒是将不挂糊的小形原料,经调味品拌腌后,放入八成热的油锅中迅速翻炒,炒到外面焦黄时,再加配料及调味品大多包括带有辣味的豆瓣酱、花椒粉、胡椒粉等同炒几下,待全部卤汁被主料吸收后,即可出锅;于炒菜肴的一般特点是干香、酥脆、略带麻辣; 要点:炒菜时菜的全部卤汁被主料吸收后,才可出锅;4.电炉、平底锅炒肉片的诀窍如果肉片炒得老,是因为肉中的水份都淅出来了,为了尽量保持水份,肉事先必须用淀粉和匀,最好不加盐,可加点酱油,而且要在下锅前一刻加,一定要加点酒,因为外国猪不知吃什么长大的,肉特别臊,酒可去味,再加点油,避免肉片互相沾连;在国内炒菜用的是煤气,炒锅是兜底的,锅壁受热均匀,因而采用旺火、热油肉下锅后迅速翻炒的办法,而北美有好多地方用电炉,炒锅是平底的,平底锅热量全集中在底部,如按照老经验的话,肉一下锅就糊的糊、生的生,等生的都熟了,肉就老了,所以,用平锅时不能让油太热,肉下锅后用筷子散开、摊平,再用铲子翻面,就像老外煎猪派一样,等两面都变色后盛起待用,其他菜该怎么炒就怎么炒,最后肉片入锅,充份混合后即完成操作;我刚做饭的时候,无论菜怎么炒其中的肉片都老得像柴禾,后来采取这个办法后,肉片再也不会老了,不信你试试;5.调味料的使用规律一液体味料酱油:可使菜肴入味,更能增加食物的色泽;适合红烧及制作卤味;蚝油:蚝油本身很咸,可以糖稍微中和其咸度;沙拉油:常见的烹调用油,亦可用于烹制糕点;麻油香油:菜肴起锅前淋上,可增香味;腌制食物时,亦可加入以增添香味;米酒:烹调鱼、肉类时添加少许的酒,可去腥味;辣椒酱:红辣椒磨成的酱,呈赤红色黏稠状,又称辣酱;可增添辣味,并增加菜肴色泽;甜面酱:本身味咸;用油以小火炒过可去酱酸味;亦可用水调稀,并加少许糖调味,风味更佳;辣豆瓣酱:以豆瓣酱调味之菜肴,无需加入太多酱油,以免成品过咸;以油爆过色泽及味道较好;芝麻酱:本身较干;可以冷水或冷高汤调稀;蕃茄酱:常用于茄汁、糖醋等菜肴,并可增加菜肴色泽;醋:乌醋不宜久煮,于起锅前加入即可,以免香味散去;白醋略煮可使酸味较淡;鲍鱼酱:采用天然鲍鱼精浓缩制造而成,适用于:煎、煮、炒、炸、卤……等等XO酱:大部份主要是由诸多海鲜精华浓缩而成,适用于各项海鲜料理;二固体味料盐低钠盐:烹调时最重要的味料;其渗透力强,适合腌制食物,但需注意腌制时间与量;糖:红烧及卤菜中加入少许糖,可增添菜肴风味及色泽;味精:可增添食物之鲜味;尤其加入汤类共煮最适合;发粉:加入面糊中,可增加成品之膨胀感;面粉:分为高、中、低筋三种;制作面糊时以中筋面粉为区;用于沾粉油炸时则具著色功能; 甘薯粉:多用于油炸物之沾粉;亦可作为芡粉;生粉:为芡粉之一种,使用时先使其溶于水再勾芡,可使汤汁浓稠;此外,用于油炸物的沾粉时可增加脆感;用于上浆时,则可使食物保持滑嫩;小苏打粉:以适量小苏打腌浸肉类,可使肉质较松滑嫩;豆豉:干豆豉用前以水泡软,再切碎使用;湿豆豉只要洗净即可使用;三辛香料葱:常用于爆香、去腥;姜:可去腥、除臭,并提高菜肴风味;辣椒:可使菜肴增加辣味,并使菜肴色彩鲜艳;蒜头:常用之爆香料,可搭配菜色切片或切碎;花椒:亦称川椒,常用来红烧及卤;花椒粒炒香後磨成的粉末即为花椒粉,若加入炒黄的盐则成为花椒盐,常用於油炸食物沾食之用;胡椒:辛辣中带有芳香,可去腥及增添香味;白胡椒较温和,黑胡椒味则较重;八角:又称大茴香,常用于红烧及卤;香气极浓,宜酌量使用;干辣椒:将籽去除,以油爆炒时,需注意火候,不宜炒焦;红葱头:切碎爆香时,应注意火候,若炒得过焦,则会有苦味;五香粉:五香粉包含桂皮、大茴香、花椒、丁香、甘香、陈皮等香料,味浓,宜酌量使用;6.生抽老抽鲜酱油生抽=颜色较浅,酱味较浅,咸味较重,较鲜,多用于调味;老抽=颜色较深,酱味浓郁,鲜味较低,故有加入草菇以提高其鲜味的草菇老抽等产品,一般用于给菜肴上色;7.煎鱼有秘诀vs做鱼三技巧一、煎鱼有秘诀:鱼鲜、锅热、油少、火温、少翻搅;油下锅后,再在油里放1-2片生姜,煎鱼时就不容易粘锅脱皮了;有些人为了避免鱼粘锅,煎鱼时习惯在鱼身裹上一层生粉,我劝你千万改变这习惯,这样,鱼不粘锅了,可味道全在外表,不能入味,鱼香味也没有发挥出.另外,鱼在烹调上是不太好掌握的材料,火候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很多人煎鱼不是破皮就是粘锅,如果炸鱼就要油多而且够热才能香酥干爽,煎鱼得锅热、油少、火要温;鱼入了锅就少动它,这是煎鱼的秘诀也是不二法门,如果怕它不熟而不停地翻,反而弄巧成拙,三两下必弄得皮开肉绽、面目全非;在此之前必须等锅热再放油,鱼也要擦干了再入锅,小火轻煎,别急着又推动又翻面;如果不是用平底锅,只要将锅身偶尔倾斜一下,让火力平均受热,控制火力别太猛就行了;如果纯粹是煎鱼吃不是为了烧鱼而煎鱼,大约煎十分钟,外皮定型了再翻面,此时肉已熟而中间的汁还能保留,若是锅铲接触都觉得结结实实的就过火了,其实有人怕不熟而事先在鱼身画刀口,并不是高明的方法,鱼肉一划开,汤汁便容易流失,干煎的鱼也不要太大条才好;还有,如果您要烧鱼,在此之前,鱼一般是要煎一下,但应该是稍煎即可,不能把鱼煎的两面焦黄再烧,那样鱼肉烧出来就老的一塌糊涂了;二、做鱼技巧三则1、鲤鱼为什么要抽筋鲤鱼两的皮内各有一条似白线的筋,在烹制前要把它抽出;一是因为它的腥腥味重,二是它属强发性物俗称"发物",特别不适于某些病人食用;抽筋时,应在鱼的一边靠鳃后处和离尾部约1寸的地方各横切一刀至脊骨为止;再用刀从尾向头平拍,使鳃后刀口内的筋头冒出,用手指尖捏住筋头一拉便抽出了筋;用同样的方法再抽出另一侧的筋;2、怎样识别江河鱼和湖水鱼江河鱼因其生活在流动着的较干净的活水中,所以鳞片薄,呈灰白色,光泽明亮;烹制出的菜肴味鲜美,略带甜头;湖水鱼因其生活在有极厚污泥的静水湖中,所以鳞片厚,呈黑灰色,烹制出的菜肴,食用时有较浓的泥腥味;3、宰鱼碰破了苦胆怎样除苦味宰鱼时如果碰破了苦胆,全肉会发苦,影响食用;鱼胆不但有苦味,而且有毒,经高温蒸煮也不会消除苦味和毒性;但是,用酒、小苏达或发酵粉可以使胆汁溶解;因此,在沾了胆汁的鱼肉上涂些酒、小苏达或发酵粉,再用冷水冲洗,苦味便可消除;8.茄子不吃太多油的窍门茄子下油锅炸之前先蘸一层湿淀粉,就不会吃很多油了;湿淀粉弄成稀汤,不要弄稠了,不然会炸出黑嘎巴;这招做烧茄子时顶有用,跟好朋友的妈妈学的,姜还是老的辣呀9.怎样掌握火候和油温一、怎样掌握火候在烹调过程中, 火候一般有旺火、中火、小火、文火四种;火力有大小,至今一直是以火焰的高低、火的颜色程度以及辐射热的强弱来区别的;旺火:火焰高而稳定,呈白黄色,煤气呈淡蓝色,光度明亮,热气逼人;一般用于快速烹制, 如炸、炒、爆等;中火:火焰低而稳定,热度较高,火色红亮夺目;适用于蒸、煮、烩等烹调方法;小火:火焰低而摇晃,呈红色,光度较暗,热气较大;一般用于煎、贴、摊等烹调方法;文火:火焰细小而时有起落,呈青绿色,光度发暗,热气不大;一般适用于炖、焖、煨、焐等烹调方法;二、怎样掌握油温掌握油温必须注意火力大小, 原料性质和下料时间及投放量三个方面;具体方法是:一、旺火下料少,油温稍低一些;在慢火时,油温要高一点,否则,原料易脱浆、脱糊;如过油时油温过高,可将锅端离火口或加冷油;二、投料量大的,下锅时油温应略高一点;三、还要根据原料质地老嫩和形状大小,灵活掌握;10.蒸馒头十要诀一、冬季蒸馒头,和酵面要比夏季提前一二个小时;二、和面时要尽量多揉几遍,使面粉内的淀粉和蛋白质充分吸收水分;三、和好的面要保持28℃~30℃为宜;四、要使面团发酵充分;五、制馒头坯时,再行揉制,然后再成型;六、馒头坯上屉前,要把笼屉预热一下;七、馒头在蒸制前要经过饧面,冬季约一刻钟,夏季可短些;八、要使馒头坯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九、锅底火旺,锅内水多;十、笼屉与锅口相接处不能漏气;11.煮的学问煮是烹饪中的一种常有手段,但是根据煮的内容不同煮也有很多的技巧;煮挂面:不要等水沸后下面,当锅有小气泡往上冒时就下面,搅动几下,盖锅煮沸,适量加冷水,再盖锅煮沸就熟了;这样煮的挂面柔软而且汤清;煮饺子:俗话说:“敞锅煮皮盖锅煮馅,”敞开锅煮,水温只能接近100度,由于水的沸腾作用,饺子不停地转动,皮熟得均匀,不易破裂;皮熟后,再盖锅`者,温度上升,馅易熟透;煮稀饭:煮稀饭最使人头痛的是开锅后溢出锅外,如果往锅里滴几滴芝麻油,沸后把火弄小一点儿,这样不管煮多长时间也不会外溢;煮牛奶:牛奶如用文火煮,里面的维生素会受到空气氧化而被破坏,如用旺火煮情况就好得多了;另外,煮牛奶不能见开就行,也不要在火上开一段时间,而是要见开后离火,然后再移火上见开,再离火落开,这样反复三四次,不仅能保持牛奶中的养分,而且还能有效地杀死牛奶中的布鲁氏杆菌;煮鸡蛋:先将鸡蛋放在冷水里浸湿,再放进热水里煮,蛋壳不会破裂;此外,蛋皮也很容易剥下;煮肉:要使肉烂得快,可在锅里放几个山碴或几片萝卜;不宜用旺火煮,盐也不宜放得过早,更不要在中途加水,这样煮的肉味美又烂;煮牛肉时,在头天晚上将牛肉涂上一层芥末,第二天洗净后加少许醋,或用纱布包一小摄茶叶与牛肉同煮,都可使牛肉易熟又烂;12.着味的作用、方法、原则着味,行话叫码味,就是按成菜的要求,在菜肴的烹制前,对原料加入一定数量的调味品进行基础调味的操作技术;在川菜的烹调中,一般常用炒,熘,爆,蒸,炸,炝,它直接影响菜肴的味感和质感;一、着味的作用1、渗透入味原料在烹制前经精盐等调味品着味后,使调味品中的咸味,香鲜味渗透入原料内,能增加菜肴的滋味,使之回味悠长,不致产生进口有味,截止嚼越乏味的现象;2、除异增鲜原料经过着味,在精盐,料酒,姜葱,花椒,香料,酱油等调味品的作用下,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除腥,膻,臊,土,涩等异味,增加鲜香味;3、保持原料的细嫩鲜脆肉类原料经过着味,在精盐作用下,能提高肉类原料的持水力,使原料在烹制成菜后能获很良好的细嫩质感;蔬菜类原料,在精盐的渗透压作用下,能析出过多水分,使其易于吸收其它调味品,并使成菜细嫩鲜脆;二、着味的方法1、先将所需调味品装入碗内,调匀后,再与原料拌和均匀;2、要区别不同情况进行着味,如炒,熘,爆,炸等类菜肴原料的着味尖在挂糊,上浆前进行;炝,煎,炸收等类菜名胜古迹的着味,应在加热前的一定时间内进行;凉拌,特别是对蔬菜类原料的着味,应留有充分渗透入味的时间;三、着味的原则1、将着味的调味品配合调匀放入原料后,应拌和均匀,才能达到着味的预期效果;2、着味的多种调味品,一定要严格按照成菜要求,在组合上有所突出;如五香味的菜肴应重用香料或五香粉;不是五香味的菜肴,只在借助五香粉或香料的增香作用,其用量就绝不能喧宾夺主;对腥,膻臊等异味较重的原料,应重用料酒,姜,葱等;本味较佳的原料烹制咸鲜味的菜肴时,调料只起辅助作用,增加其本身的鲜味;3、着味的调味品要根据烹调方法而灵活运用;如醑糟汁,酱油,极易在炸制时使原料上色,使成菜的色泽较难掌握;因此,在制作炸类菜肴的原料着味时,最好慎用或不用,或以料酒,曲酒,白酒,精盐代替;又如炒,熘,爆类菜肴,有的要求成菜后色泽棕红或深黄,其原料的着味,就可酌加酱油,以获得良好的效果;4、着味的时间应根据烹调要求而定,一般作炒,熘,爆,清蒸类菜肴的原料,着味时间以拌匀即入锅烹制为准;而作炸,旱蒸,熏,腌,卤,烤,抖类菜肴的原料,着味时间应根据需要而定;一般而言:作咸鲜味型菜肴的原料,着味时间短;五香味型的时间长;咸味重的时间长,咸味累的时间短,异味重的时间长,鲜味好的时间短;5、蔬菜类的原料,用精盐着味后,以自然滴干水分为宜,不能用手挤捏或用重物压榨,以免影响原料色,形,质地而降低菜肴的质量;6、使用精盐着味,应严格掌握其用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成菜质量;13.关于和馅先把肉馅放进容器,加适量水搅,和馅重要的是在和的过程中要沿一个方向搅,千万不能一会儿顺时针一会儿逆时针,那样容易出水;放入葱姜末,料酒,喜欢的可以放点甜面酱,味精,五香粉,搅一段时间之后放盐,盐要一次下足,最后再放油或是香油,油一定要最后放,这样可以把所有的调料包住,让馅不干;调好的肉馅最好放一个小时再放蔬菜,这样肉进味儿,而又不破坏蔬菜的香味儿,放什幺菜吃出来的就是什幺菜的味儿.。
关于烹饪的常识知识技巧
![关于烹饪的常识知识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1c96374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48.png)
关于烹饪的常识知识技巧烹饪是一门艺术,需要一定的常识、知识和技巧。
以下是关于烹饪的一些常识知识和技巧:1.选择新鲜食材:烹饪的第一步就是选择新鲜、高品质的食材。
新鲜的食材会给菜肴带来更好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2.刀工技巧:熟练使用刀具是烹饪的基础技能之一。
要学会正确地切割、切丝、切块等不同的刀工技巧,以便将食材处理成适合烹饪的形状。
3.掌握基本的烹饪方法:炒、煎、炸、炖、蒸、煮等不同的烹饪方法都有其独特的操作要领。
熟练掌握这些基本的烹饪方法可以让菜肴更加美味。
4.合理使用调味料:调味料是烹饪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使用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菜肴的口感。
要学会合理使用盐、酱油、糖等调味料,以保持菜肴的平衡。
5.控制火候:火候是烹饪的关键。
要根据不同的食材和烹饪方法掌握火候的调控,以避免食材烧焦或煮熟过熟。
6.懂得烹饪的顺序:在烹饪多道菜肴时,要合理安排烹饪的顺序,以确保每道菜肴的烹饪时间和口感。
7.熟悉不同食材的特点:不同的食材有不同的特点,要熟悉不同食材的特点,以便采用合适的烹饪方法和调味料。
8.掌握烹饪的基本配方:基本的烹饪配方可以作为起点,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喜好进行调整和创新。
9.注意卫生安全:在烹饪过程中,要注意食材和厨具的卫生,以防止食物中毒或交叉污染。
10.多尝试和实践:烹饪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探索的过程。
要勇于尝试新的菜谱和烹饪技巧,通过实践来提高自己的烹饪水平。
11.用心烹饪:烹饪是一门需要用心和热情的艺术。
要用心对待每一道菜肴,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制作出美味的佳肴。
烹饪是一门需要积累和经验的技能,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烹饪水平。
希望以上的常识知识和技巧对您有所帮助。
【烹饪技巧】家常菜烹调知识大全
![【烹饪技巧】家常菜烹调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6cbbfb1a45177232e60a2bc.png)
【烹饪技巧】家常菜烹调知识大全【烹饪技巧】家常菜烹调知识大全家常菜烹调知识集锦调味所谓调味,就是用各种调味品和调味手段影响原料,使菜肴有多样口味和风味特色的一种方法;简言之,就是调和滋味。
调味在烹调技艺中地位重要,是决定菜肴风味质量的关键之一。
味是某些呈物物质剌激味蕾,通过大脑中枢产生的生理感觉,也就是滋味。
味可分为单一味和复合味两大味。
单一味是指咸、甜、酸、辣、麻等单一滋味,是基本味;复合味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一味混合而成的滋味,如酸甜、麻辣等。
调味品是指调味用的含有成味成分的物质。
调味品也可按其所含的呈味成分,分为单一调味品和复合调味品两类。
单一味主要有:甜味、酸味、辣味、苦味、鲜味、香味、麻味等;复合味主要有:酸甜味、甜咸味、鲜咸味、辣咸味、香辣味、香咸味。
调味的方法千变万化,非常复杂,使用单一的或现成的复合调味品,常常满足不了需要,廚师往往要自行加工一些复合调味品。
通常有糖醋汁、椒盐、香糟卤、咖喔油、芥未糊等。
在调味的应用中,由于咸味、甜味,酸味是各种滋味中主要的或基本滋味,而除去腥膻异味、增加香甜美味是调味的基本要求,因此具有这些滋味或作用的调味品,如盐、酱油、糖、酒、醋、油、葱、姜等便为最常用的、绝大部分菜肴都少不了的调味品。
这些调味品对于原料和菜肴质地的影响很大,有必要逐一加以研究。
在调味过程中,所用的调味品和每一种调味品的用量,必须恰当。
因此厨师为了明确了解所烹制菜肴的预期口味, 分清复合味中各种味道的主次,这是做到下料恰当的前期。
尤其重要的是,厨师应当操作熟练,下料准确恰时,并力求下料规格化、标准化,做到同一菜肴不论重复多少次,调味都不走样;烹制菜肴时,必须按照地方菜系不同要求进行调味,以保持一定的风味特色,做到烧什么菜,成什么菜,不应随心所欲地调味;人们的口味往往随着季节的变化有所不同,天气炎热的时候,喜欢口味比较清淡、颜色较谈的菜肴;寒冷的季节,则喜欢口味比较浓厚的、颜色较深的菜肴。
做饭入门知识烹饪和食材的基本技巧
![做饭入门知识烹饪和食材的基本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889cc23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e9.png)
做饭入门知识烹饪和食材的基本技巧做饭入门知识:烹饪和食材的基本技巧在日常生活中,做饭是一项既具有实用性又充满乐趣的活动。
掌握一些基本的烹饪和食材技巧,可以帮助您成为一位出色的厨师。
本文将为您介绍做饭的入门知识,包括常用的烹饪方法、食材的选择和储存技巧等。
一、烹饪方法1. 煮:煮是最常见的烹饪方法之一,适用于烹制米饭、汤和面条等食物。
在烹饪过程中,要掌握好火候,避免食物煮糊或不熟。
2. 炒:炒是一种快速烹饪方法,适用于烹制蔬菜、肉类和海鲜等食物。
在炒菜时,要用大火快速翻炒,保持食材的颜色和口感。
3. 蒸:蒸是一种健康的烹饪方法,适用于烹制蔬菜、鱼和豆腐等食物。
蒸时要注重蒸锅的水量和时间,确保食物的熟度和口感。
4. 烤:烤是一种适用于肉类、蔬菜和面包等食物的烹饪方法。
在烤制食物时,要将食材切成适当大小,并掌握好烤箱的温度和时间,以保持食物的鲜嫩和口味。
二、食材的选择与储存1. 新鲜食材:选择新鲜的食材是做饭的基础。
当购买肉类时,要注意鲜血色泽鲜红,没有异味。
在购买蔬菜和水果时,要选取外观光亮、无损伤的食材。
2. 食材的储存:正确保存食材可以延长其保鲜期。
对于肉类来说,应当在冰箱中储存,并尽快食用。
蔬菜和水果应当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以保持其新鲜度。
3. 食材的搭配:食材的搭配是做出美味餐点的关键。
不同的食材有不同的口味和营养价值,要根据菜谱和个人口味进行搭配。
三、调味料的运用1. 盐:盐是最常用的调味料之一,可以提升菜肴的味道。
在使用盐时,要适量掌握,避免过咸。
2. 酱油:酱油是烹饪中经常用到的调味料,可以增添食物的香味和颜色。
在使用酱油时,要根据菜品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种类和用量。
3. 醋:醋可以去腥增鲜,适用于烹制海鲜和肉类食材。
使用醋时,要注意避免与碱性食材混合,以免影响口感。
4. 味精:味精是一种提味的调味料,可以增强菜肴的鲜美程度。
在使用味精时,要注意适量,防止过度使用。
5. 花椒、辣椒等香料:这些香料可以增添食物的辛辣和香味,适用于烹制川菜和麻辣菜品。
烹饪基础知识与技巧
![烹饪基础知识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74ad36a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08.png)
烹饪基础知识与技巧烹饪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我们对食材的理解和运用各种技巧来制作美味的菜肴。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烹饪的基础知识和技巧,以帮助您更好地掌握这门艺术。
1. 食材选择与处理烹饪的第一步是选择新鲜、优质的食材。
无论是肉类、蔬菜还是海鲜,都应该选购新鲜的食材,以确保最好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此外,对于需要处理的食材,如去骨、切丁等,正确的处理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
2. 刀工技巧刀工是烹饪中必不可少的技巧之一。
不同的刀工方法可以使菜肴的口感、外观和烹饪时间产生巨大的影响。
如切丝、切块、切丁等,每种刀工方法都需要掌握正确的手法和角度,以确保切割出均匀而美观的食材。
3. 烹饪方法炒、煮、炸、蒸、烤等是常见的烹饪方法。
每种烹饪方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炒菜通常适用于快速烹制,保持蔬菜的色香味;煮菜则适用于烹饪鲜肉和海鲜,以保持其鲜嫩多汁;炸菜可以使食材变得香脆可口;蒸菜则能最大限度地保留食材的营养价值;烤菜则使食材表面呈现出独特的焦香味。
4. 调味品与配料调味品和配料对于一道菜肴的味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确的使用盐、胡椒粉、酱油、醋、糖等调味品可以提升菜肴的味道,而适量的香菜、蒜蓉、姜末等配料可以增添菜肴的风味。
掌握合适的搭配和使用方法是烹饪中至关重要的技巧。
5. 火候掌握烹饪中的火候掌握是一门高难度的技巧。
适当的火候可以使食材熟透、保持其鲜嫩,而过火则会导致食材过熟或烧焦,影响菜肴的口感和外观。
了解不同食材的烹饪时间和温度要求,掌握火候是成为一名优秀厨师的重要能力。
6. 菜肴摆盘与装饰好的菜肴不仅需要美味,还需要美观。
在烹饪完成后,将菜肴装盘并进行适当的装饰是提升整体食欲的重要步骤。
通过合理的摆盘和装饰,可以使菜肴更具诱人的外观,并增强食客的食欲。
通过掌握这些烹饪的基础知识和技巧,您可以更自信地在厨房里尝试各种美味的菜肴。
烹饪不仅是一项技能,更是一门艺术。
运用正确的技巧和方法,发挥您的创造力,您将能够制作出令人赞叹的佳肴,让每一餐都充满美味与惊喜。
100种做饭技巧
![100种做饭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8c14398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a1.png)
100种做饭技巧做饭,这件看似普通的事情,却蕴含着生活的智慧和乐趣。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掌握一些烹饪技巧不仅能使菜肴更加美味,还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以下100种做饭技巧,将帮助你成为厨房高手。
一、烹饪基本技巧1.刀工:熟练掌握切、剁、劈、刮等基本刀法,使食材形状规整,便于烹饪。
2.调配调料:了解各种调料的特性,学会根据菜品特点进行搭配,使之色香味俱佳。
3.火候掌控:熟悉各种烹饪方式的火候要求,如火候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菜肴的口感和营养成分。
二、食材处理1.选购:了解食材的品质,学会挑选新鲜、口感好的食材。
2.清洗:认真清洗食材,确保食品安全。
3.切割:根据烹饪需求,将食材切割成适当大小。
4.保存:妥善保存食材,延长保质期,避免浪费。
三、常见菜品烹饪方法1.炒:快速翻炒食材,使之上色均匀,口感鲜嫩。
2.炖:小火慢炖,使食材入味,汤汁浓郁。
3.蒸:利用蒸汽将食材蒸熟,保持营养成分不流失。
4.煮:将食材放入沸水中煮熟,口感嫩滑。
5.烤:将食材放入烤箱烤制,口感香脆。
6.炸:将食材放入热油中炸制,外酥里嫩。
四、烹饪小窍门1.提高烹饪效率:合理安排烹饪顺序,节省时间。
2.节省时间:学会利用厨房工具,如微波炉、高压锅等,快速烹饪。
3.节能减排:合理使用燃气、电力等资源,降低能耗。
五、美食搭配1.主食:米饭、面条、馒头、包子等。
2.菜品:凉拌、热炒、炖煮等。
3.汤品:鸡汤、鱼汤、蔬菜汤等。
4.饮品:果汁、茶饮、咖啡等。
六、创意烹饪1.新颖食材:尝试使用奇特食材,如虫草花、黑松露等。
2.独特烹饪方式:如石锅菜、铁板烧等。
3.创新菜品:结合当地特色,创意研发新菜品。
七、烹饪安全1.避免烫伤:操作热锅、热油时,注意防护。
2.火灾预防:确保燃气、电器安全使用,定期检查厨房设施。
3.食物中毒:严格把控食材质量,确保食品安全。
八、烹饪心得1.分享烹饪经验:烹饪过程中,不断总结、交流。
2.学习烹饪技巧:阅读烹饪书籍、观看烹饪节目、参加烹饪培训等。
厨师必须知道的烹饪小技巧与烹饪基础知识
![厨师必须知道的烹饪小技巧与烹饪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d8224aad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e1.png)
厨师必须知道的烹饪小技巧与烹饪基础知识作为一名厨师,烹饪是你的核心能力。
无论是在家里料理美食,还是在餐馆里为客人提供食物,掌握一些烹饪小技巧和基础知识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些厨师必须知道的烹饪小技巧与烹饪基础知识。
1.热锅冷油:在烹饪之前,请确保锅是预热的,并在锅里加入油。
这将确保食物不会粘在锅上,而且食物在锅里变得更加脆皮和美味。
2.优先处理刀和砧板:保持刀和砧板清洁和锋利。
钝刀容易造成伤害,而不干净的砧板可能会导致交叉污染。
3.根据菜谱调整盐量:不同的菜肴需要不同的盐量。
根据菜谱的要求,调整盐的用量以确保最佳口味。
记住,盐是提升食物味道的关键成分。
4.不要乱放醋或酸味调料:酸味可以破坏菜肴的口感和味道。
所以在烹饪过程中,不要随便加入醋或酸味调料,而是在最后一分钟加入,以保持食物的新鲜和美味。
5.烹饪前处理肉类:在烹饪肉类前,将其放置在室温下一段时间。
这样可以使肉类更加均匀地烹饪,保持其湿润和嫩滑。
6.擦干蔬菜:在烹饪之前,请确保将蔬菜擦干,尤其是叶类蔬菜。
潮湿的蔬菜将影响食物的烹饪时间和口感。
7.煮蛋技巧:不论是煮鸡蛋还是煮蛋羹,用沸水煮蛋时,请在水中加入少量盐或醋。
这将有助于保持蛋白质不会流失。
8.知道烹饪时间:掌握食材的烹饪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食材需要不同的时间来煮熟,过熟或未熟都会影响菜肴的口感。
9.用余热完成烹饪:在烹饪完食物后,关闭炉火或烤箱,保持余热。
余热可以继续将食物烹饪至完美状态,避免过度烹饪。
10.合理使用香料:香料是提升菜肴口感和味道的关键。
但是,过多或错误的使用香料可能会压倒原料的味道,所以请合理使用香料,让食物更美味。
11.没有不能救的食物:烹饪时,有时候会出现一些小失误或食材煮熟过度。
别灰心,有很多方法可以拯救食物。
比如,可以用面粉勾芡处理过咸的汤,或用柠檬汁调整太甜的食物。
12.不要浪费食材:作为一名厨师,减少食材浪费非常重要。
合理规划菜单,保存剩余的食材,并利用它们制作副菜或其他美食。
烹饪基础必学知识点
![烹饪基础必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153899f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df.png)
烹饪基础必学知识点
1.食材认识:了解不同的食材,包括肉类、蔬菜、水果等的特点、保
存方法以及烹饪时的适用技巧。
2.刀工技巧:熟练使用刀具进行切割、切丝、切片、切块等操作,能
够掌握基本的刀工技巧,保证食材的形状和大小一致,影响烹饪结果。
3.火候掌握:了解不同的火候对食材的影响,掌握不同火候的烹饪技巧,如高温煸炒、中火炖煮、慢炖等。
4.调味搭配:掌握不同调味料的使用方法和适宜搭配的原则,如盐、
酱油、醋、糖、味精等,为菜肴增添丰富的味道。
5.菜肴的基本烹饪方法:包括炒、煮、蒸、炸、烤等,掌握基本的烹
饪方法,能够根据菜肴的需要选择适当的烹饪方法来烹制。
6.食品安全:了解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包括食材的储存和处理、烹
饪过程中的卫生要求等,确保烹饪过程的安全卫生。
7.菜肴的摆盘与装饰:了解菜肴的摆盘技巧,美化菜肴的外观,增加
食欲和美感。
8.食谱研究与创新:学会阅读和分析食谱,能够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
创新,开发出符合自己口味和喜好的菜肴。
以上是烹饪基础必学的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提升自己的烹
饪技巧和菜品口感。
家常烹饪入门知识点总结
![家常烹饪入门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ffa5574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d2.png)
家常烹饪入门知识点总结1. 食材的选择烹饪的第一步就是选购食材。
选购食材时,要选择新鲜、无异味、颜色鲜艳的食材。
肉类应选择带有一定脂肪和筋的部位,这样煮出来的菜肴口感会更好。
蔬菜要选择外表完好、没有斑点和腐烂迹象的,新鲜的蔬菜口感更好,烹饪出来的菜肴也会更美味。
2. 基本厨具的准备在进行家常烹饪之前,需要准备一些基本的厨具,如平底锅、炒锅、砧板、刀具、锅具等。
这些厨具是烹饪的基本工具,必不可少。
3. 刀工技巧刀工是烹饪的基本功之一。
在家常烹饪中,切菜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切菜时,刀要持稳,动作要均匀,力度要适中,这样切出来的菜片会更均匀、更美观。
4. 炒菜技巧炒菜是家常烹饪中的常见技巧。
在炒菜时,要先将锅加热,加入食用油,待油热后加入食材,用锅铲迅速翻炒,以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
炒菜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食材烂糊。
5. 调味品的使用调味品是烹饪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家常烹饪中常用的调味品有盐、糖、酱油、料酒、味精、醋等。
在使用调味品时,要注意分量的把握,要根据菜品的口味和个人口味来调配。
6. 灶具的掌握烹饪中灶具的掌握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不同的菜品需要的火候不同,有的需要大火烹饪,有的需要小火慢炖。
要根据菜品的要求来调节火力,以确保烹饪出来的菜肴口感和味道。
7. 烹饪中的卫生在烹饪过程中,卫生是非常重要的。
要保持厨房的清洁,避免食材受到细菌的污染。
烹饪时要注意洗手,防止将细菌传播到食物中。
8. 菜谱的选用在进行家常烹饪时,需要选择适合自己口味和烹饪技能的菜谱。
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菜谱,也可以根据家人的口味来选择菜谱。
9. 烹饪技巧的学习烹饪是一门技术活,需要不断的练习和学习。
可以通过观看烹饪节目、阅读食谱、参加烹饪培训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烹饪技巧。
10. 厨艺的分享在进行家常烹饪时,可以和家人、朋友一起分享自己的厨艺,互相交流烹饪经验,这样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厨艺,也可以增进家人和朋友之间的情感。
总之,家常烹饪是一项非常有趣和有意义的事情。
厨师必须知道的烹饪小技巧与烹饪基础知识
![厨师必须知道的烹饪小技巧与烹饪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0253db4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21.png)
厨师必须知道的烹饪小技巧与烹饪基础知识作为厨师,掌握一些烹饪小技巧和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技巧和知识可以帮助你提升烹饪的质量和效率。
下面是一些必须知道的烹饪小技巧和基础知识:1.刀工技巧:厨师需要掌握不同的切割和切割技巧,如切丁、切片和切丝。
准确的切割可以确保食材煮熟的均匀度和食物的外观。
2.炒菜技巧:炒菜是厨师最常用的烹饪方法之一、掌握搅拌和翻炒技巧,可以确保食材煮熟而不过熟或糊。
3.肉类煮熟度:掌握各种肉类的煮熟度是烹饪中至关重要的。
对于牛排,可以用手指按压的方式来判断烹饪程度。
如果牛排软弹,那么就是中熟的状态。
4.煮饭比例:掌握正确的米饭和水的比例是烹饪米饭的关键。
一般来说,使用一杯米饭,需用1.5至2杯水。
5.烹饪时间:了解不同食材的烹饪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食材需要长时间煮熟,而有些只需要短时间。
掌握这些时间可以确保食物的质地和口感。
6.食材储存:正确储存食材可以延长其保鲜期。
将蔬菜分开储存在冰箱中,避免与其他食材接触,以防止快速变质。
7.调味品的使用:了解不同调味品的用途和特点,可以提升菜肴的味道。
例如,酱油和盐可以增加咸味,而柠檬汁可以增加酸味。
8.去除水分:在处理蔬菜和肉类时,去除多余的水分是非常重要的。
这可以帮助食材更好地吸收调味品,并增添烹饪的美味。
9.制作汤底:汤底是许多菜肴不可或缺的基础。
了解如何制作各种汤底,可以为菜肴增加深度和层次感。
10.烹饪工具:掌握不同烹饪工具的使用方法可以提升烹饪效率。
例如,炒锅适合炒菜,烤箱适合烤肉。
11.食物安全:在烹饪过程中,保持食物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厨师应该正确地储存、处理和烹饪食材,以避免细菌感染和食物中毒。
12.烹饪平衡营养:厨师应该注意为客人提供平衡的营养菜肴。
合理搭配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蔬菜,以确保食物的营养均衡。
13.烹饪创新:作为厨师,创造性的烹饪对于吸引顾客也是非常重要的。
发挥想象力并尝试新的烹饪方法和组合可以带来新的美食体验。
家常菜的基础烹饪知识
![家常菜的基础烹饪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158c93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5c.png)
家常菜的基础烹饪知识对于许多人来说,家常菜是温暖的味道,是家的象征。
掌握一些基础的烹饪知识,不仅能让我们轻松做出美味的菜肴,还能增添生活的乐趣。
接下来,就和大家分享一些家常菜的基础烹饪知识。
一、食材的选择与处理食材是烹饪的基础,选对食材并且处理得当,菜肴就成功了一半。
新鲜是首要原则。
购买蔬菜时,要挑选色泽鲜艳、叶片完整、无腐烂斑点的;肉类应选择色泽红润、有弹性、无异味的;鱼类要眼睛明亮、鱼鳃鲜红、鳞片完整。
食材的处理也有讲究。
蔬菜要先洗净,去除根部、老叶和坏的部分。
对于需要削皮的蔬菜,如土豆、胡萝卜,削皮时要注意厚度适中,避免浪费。
肉类在烹饪前需要进行焯水,以去除血水和杂质。
鱼类要去除鱼鳞、鱼鳃和内脏,洗净后用盐和料酒腌制片刻,可以去腥增鲜。
二、刀具与切配技巧一把锋利的好刀能让切配工作事半功倍。
常见的刀具包括菜刀、水果刀、斩骨刀等,根据不同的食材选择合适的刀具。
切配的形状和大小也会影响烹饪效果和口感。
比如,炒土豆丝要切成均匀的细丝,这样才能快速炒熟且口感爽脆;炖肉时则可以切成大块,以保持肉质的鲜嫩多汁。
切菜时要注意安全,手指弯曲,用指关节抵住刀面,避免受伤。
同时,要掌握好切菜的节奏和力度,使切出的食材整齐美观。
三、调味料的运用调味料是赋予菜肴味道的关键。
常见的调味料有盐、糖、酱油、醋、料酒、鸡精、味精等。
盐是百味之首,适量的盐能突出食材的本味。
一般来说,炒菜时在出锅前放盐,以免盐过早渗透导致食材出水;炖汤时可以在一开始就放盐,让食材更好地入味。
糖可以提鲜,但用量要适度,以免菜肴过于甜腻。
酱油分为生抽和老抽,生抽颜色较浅,味道鲜美,用于调味;老抽颜色较深,用于上色。
醋能增加酸味,开胃解腻。
料酒可以去腥,常用于肉类和海鲜的烹饪。
鸡精和味精能提升鲜味,但也要适量使用。
四、火候的掌握火候是烹饪中的重要环节,不同的火候适用于不同的菜肴。
大火适合爆炒、快速煮熟食物,如炒青菜、煮面条等,可以保持食材的鲜嫩和口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烹饪技巧】家常菜烹调知识大全家常菜烹调知识集锦调味所谓调味,就是用各种调味品和调味手段影响原料,使菜肴有多样口味和风味特色的一种方法;简言之,就是调和滋味。
调味在烹调技艺中地位重要,是决定菜肴风味质量的关键之一。
味是某些呈物物质剌激味蕾,通过大脑中枢产生的生理感觉,也就是滋味。
味可分为单一味和复合味两大味。
单一味是指咸、甜、酸、辣、麻等单一滋味,是基本味;复合味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一味混合而成的滋味,如酸甜、麻辣等。
调味品是指调味用的含有成味成分的物质。
调味品也可按其所含的呈味成分,分为单一调味品和复合调味品两类。
单一味主要有:甜味、酸味、辣味、苦味、鲜味、香味、麻味等;复合味主要有:酸甜味、甜咸味、鲜咸味、辣咸味、香辣味、香咸味。
调味的方法千变万化,非常复杂,使用单一的或现成的复合调味品,常常满足不了需要,厨师往往要自行加工一些复合调味品。
通常有糖醋汁、椒盐、香糟卤、咖喱油、芥未糊等。
在调味的应用中,由于咸味、甜味,酸味是各种滋味中主要的或基本滋味,而除去腥膻异味、增加香甜美味是调味的基本要求,因此具有这些滋味或作用的调味品,如盐、酱油、糖、酒、醋、油、葱、姜等便为最常用的、绝大部分菜肴都少不了的调味品。
这些调味品对于原料和菜肴质地的影响很大,有必要逐一加以研究。
在调味过程中,所用的调味品和每一种调味品的用量,必须恰当。
因此厨师为了明确了解所烹制菜肴的预期口味,分清复合味中各种味道的主次,这是做到下料恰当的前期。
尤其重要的是,厨师应当操作熟练,下料准确恰时,并力求下料规格化、标准化,做到同一菜肴不论重复多少次,调味都不走样;烹制菜肴时,必须按照地方菜系不同要求进行调味,以保持一定的风味特色,做到烧什么菜,成什么菜,不应随心所欲地调味;人们的口味往往随着季节的变化有所不同,天气炎热的时候,喜欢口味比较清淡、颜色较谈的菜肴;寒冷的季节,则喜欢口味比较浓厚的、颜色较深的菜肴。
调味时,可在保持风味特色的前提下,根据季节变化,灵活掌握;新鲜的原料,应突出原料的美味,而不被调味品的滋味所掩盖。
带有腥膻气味的原料,要加酌去腥味的调味品。
本身无显著滋味的原料,要适当地加以滋味。
调味的方式有:原料加热前调味、原料加热过程中调味、原料熟制后调味三种。
高汤高汤(鲜汤)一般分为毛汤、奶汤、清汤三大类1、毛汤毛汤大量用于普通烹调,餐厨中常常连续滚煮,连续取用补水。
原料:鸡骨,鸭骨,猪骨,碎肉,猪皮等,无特别要求。
火侯:冷水煮滚,去沫,放入葱姜酒,小火慢煮几小时。
出汤率:原料的3—5 倍。
2、奶汤原料:选用鸡鸭猪骨,猪爪,猪肘等容易出汤白(脂酸)的原料。
火侯:原料用滚水烫过。
放冷水旺火煮开,去沫,放入葱姜酒,文火慢滚至汤稠呈乳白色。
出汤率:原料的1—2 倍。
3、清汤清汤分普通清汤和精制清汤。
(1)普通清汤:原料:老母鸡(自然放养的老母鸡),配部分瘦猪肉。
火侯:原料用滚水烫过。
放冷水旺火煮开,去沫,放入葱姜酒,随后改小火,保持汤面微开,翻着碎小水泡。
火侯过大会煮成白色奶汤,火侯过小则鲜香味不浓。
出汤率:原料的1-2 倍。
(2 )精制清汤(上汤,顶汤,单吊汤,双吊汤)取普通清汤用纱布过滤。
取鸡肉斩成肉茸,放葱姜酒及清水浸泡片刻。
把鸡肉茸放入清汤,旺火加热搅拌。
待汤将沸时改用小火,不能让汤翻滚。
汤中浑浊悬浮物被鸡茸吸附后,除尽鸡茸。
这一精制过程叫"吊汤"。
精制过2 次的清汤叫" 双吊汤"。
清汤是制汤中最难制的汤,也是质量最好的汤。
清澈鲜香。
常用于鱼翅,海参或高档清鲜汤肴。
勾芡勾芡也称"着芡"、"拢芡"、"着腻"。
在我国菜肴中,特别是用爆、炒、熘、烧、烩、扒等技法烹调的菜肴,大多要勾芡,无论是对菜肴质量所起的作用,还是从操作特点上,它都是菜肴制作过程中一道重要工序。
菜肴在接近成熟时,将调好的汁芡浇淋或泼撒在菜肴中,能使菜肴具有色泽光洁润滑,滋味醇厚的特点。
“芡”是一种稠状液体,一般是用淀粉汁和各种调味兑成的。
一、勾芡的作用菜肴在烹制加热过程中,分解出的水分、营养成份和液体调味品一起形成滋味鲜美的汤汁,如经勾芡,这些汤汁就能依附在菜肴原料上,使原料和汤汁融合在一起,变成汤汁稠厚,汤菜融合的佳肴。
起到保证脆嫩,融合汤、菜,突出主料,色艳光洁,保温性好等作用。
不同的烹调方法,芡能发挥不同作用。
总的来讲,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使汤菜融合,弥补短时间烹调不入味之不足。
这是因为菜肴在烹调中,原料溢出内部的水分,为了调味又必须加入液体调味品和水,这两种水分在较短的烹调时间内,不可能全部被吸收或蒸发,尤其是爆、熘、炒等旺火菜更难做到。
勾芡以后,由于淀粉的糊化粘性作用,把原料溢出的水分和加进的液体调味品变成卤汁,又稠又粘,稍加颠翻,就均匀裹在菜肴上,汤料混为一体,既达到汁少汁紧的要求,又解决了不入味的矛盾,两全齐美。
2·保证脆嫩。
这在熘菜中,最为明显。
大部分熘菜的最大特点就是外香脆、内软嫩,如糖醋鱼等。
这类菜肴为了外香脆,都要经炸或煎处理,但在回锅调味时,调味汁渗透到原料的表面,使之发软,破坏了香脆的效果。
对于这类菜肴,必须在调味汁中加入淀粉,先在锅内勾芡,使调味汁变浓变稠,成为卤汁,在较短的时间内,裹在原料上。
由于淀粉糊化变粘的调味汁,尽管裹在原料上,却不易渗进原料(只沾在外面),这样,就保证了菜肴外香脆、内软嫩的风味特点。
3·调和汤、菜。
这在烩、煮等菜肴中作用最为明显。
这类菜的特点是汤水较多,特别是原料本身的鲜味和调料的滋味都要溶解在汤汁中,汤味特别鲜美。
但缺点是汤、菜分家,不能融合在一起。
勾芡以后,由于淀粉的糊化作用,增强汤汁的浓度,使汤、菜融合一起,不但增加菜肴的滋味,还产生了柔润滑嫩等特殊效果。
所以在这一类菜肴中,除部分菜外,都要适当勾芡,提高菜肴的风味特色。
4·突出主料。
有些汤菜,汤水很大,主料往往沉在下面,上面是汤不见菜,特别是一些名菜,如烩乌鱼蛋等,若主料不浮在汤面,则影响了菜的风味质量。
采用勾芡办法,适当提高汤的浓度,主料浮上,突出了主料的位置,而且汤汁也变为滑润可口。
5·增加色泽美观。
由于淀粉受热变粘后,产生一种特有的透明光泽,能把菜肴的颜色和调味品的颜色更加鲜明地反映出来。
因而勾过芡的菜肴比不勾芡的菜肴,色彩更鲜艳,光泽更明亮,显得洁爽美观,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6·保温性好。
这是由于芡汁裹住了菜肴的外表,减缓了菜肴内部热量的散发,能较长时间保持菜肴的热量,特别是对一些需要热吃的菜肴(冷了就不好吃),不但起到保温作用,实际上也起了保质的作用。
7、减少营养成分的损失。
由于勾芡,还可使菜肴在烹调过程中溶解到汤汁里的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物质粘附在糊化的芡汁上,就不致于剩下菜汤而浪费掉。
二、勾芡的原料勾芡的原料主要是淀粉和水。
其中淀粉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 、绿豆淀粉:这是淀粉中质量最好的,它粘性足,颜色洁白,微带青绿色,有光泽。
但吸水性较差,因此要掌握好用量,并需在使用前将其浸在水中泡透,还要经常换水,否则容易变质。
用绿豆淀粉勾芡可使菜中的卤汁非常均匀,无沉淀物又不吃油。
冷却后水不易从浓稿的卤汁中分离出来,效果极好。
2·土豆淀粉:这是淀粉中质量较好的,其质量与绿豆淀粉差不多,并具有光泽鲜明、质地细腻的特点,放在手中搓揉会发出吱吱的响声。
这种淀粉是我国北方菜肴烹调中较常用的淀粉。
市场上出售的"风车牌"淀粉即由土豆粉制成。
3·玉米淀粉:这种淀粉糊化后粘性足,吸水性比土豆淀粉强,有光泽。
脱水后脆硬度强于其他淀粉。
4·麦淀粉:这种淀粉枯性和光泽均较差,使用时用量必须比土豆淀粉多一些,否则勾芡后易沉淀。
5·蚕豆淀粉:粘性足,吸水性较差,色洁白、光亮、质地细腻。
它是我国南方较为普遍使用的勾芡原料。
6·山芋淀粉:粘性差,吸水性较强,无光泽,色暗红带黑,质量最差。
勾芡后易沉淀,使用时,量必须多一些。
此外荸荠淀粉、米粉、菱角粉等也可作为勾芡的原料,但使用极少。
三、勾芡的种类勾芡的种类,各地的厨师都有不同的分法和叫法。
如从色泽上分为红、白芡等;从内容上分为加调味品的兑汁芡,不加调味品的水粉芡等;从用法上分为碗芡(即事先在碗中对好的芡汁),跑马芡(在锅内勾芡)等,但是根据不同烹调方法、不同菜肴特点,主要还是按芡汁的浓稠度分为厚芡、薄芡两大类:1、厚芡:在调制时,用淀粉多,加的水分或液体调味品少,芡的浓度大,叫做厚芡。
这种芡浓度不同,又分为最厚芡和较厚芡两种: 最厚芡,一般习惯称为包芡、爆芡,这种芡是芡中浓度最稠的,大多数加液体调味料,也就是兑汁芡。
主要用于爆、熘、炒等技法。
勾芡以后,菜肴的汤汁稠浓,包裹在原料表面上,盛入盘内莱肴不散、不流汁,吃完菜后盘内基本无汁。
但也有不加液体调味料的厚芡(只用清水调成),这主要是烹调的菜肴,下调料有严格的先后次序要求,不能混在厚芡里一起下锅,只有在下调料后,才勾厚芡。
但大多数菜肴,都是调成兑汁芡,比较适应旺火速成的烹调技法的需要。
较厚芡,又称糊芡,适用于烧、焖的技法。
勾上糊芡后,汤汁变浓,汤、菜融合,柔软润滑,口味变厚。
这种芡一般不加液体调味品,浓度也比最厚芡略稀,使汤水成糊状为准。
2,薄芡,统称熘芡、流芡,在调制时,芡的浓度也较稀。
但因菜肴的要求不同,大体也分为稀芡和最稀芡两种: 1、稀芡,有的叫琉璃芡、二流芡,菜肴勾上这种芡后,一部分挂在菜肴上,一部分从菜肴上流向盘中呈琉璃状态。
这种芡大都加液体调味料,适用于熘菜,特别适用于熘大型或整只(条)菜肴。
2. 最稀芡,又称米汤芡,即勾芡浓度只能像米汤那样菜中稀,是芡中浓度最稀最薄的,多用于烩菜。
使菜肴的汤汁变得浓度稍大一些,以便主料浮起,口味变得较厚而滑。
以上是几种主要芡类的情况。
在实际运用时,要根据菜肴的特点加以调整。
同样厚芡,也有浓薄不同,而且加入不同调味料,变化也很多,需要在实践中反复琢磨,才能运用自如。
四、勾芡的基本手法勾芡的手法是勾芡技术的基本内容,勾芡质量如何,往往取决于在手法上的应用如何。
手法错了,对菜肴质量影响是很大的。
勾芡手法也是根据不同烹调技法而定,归纳起来,大体分为拌、浇、淋三种手法:1·拌多用于爆、炒、熘等旺火速成技法的厚芡类,勾芡以后,芡汁全部包裹在菜肴上。
具体作法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碗内调芡(即淀粉加液体调味品、水等),待锅内菜肴快成熟时,倒入锅内,搅拌和颠翻,使芡汁受热变粘,均匀地包裹在菜肴上后,迅速出锅;另一种,菜快成熟时盛出,把调好碗芡倾入锅内加热,芡汁变粘,再将菜倒入翻拌,一见裹匀即出锅。
以这两种方法看,前一种难度较大。
2·浇多用于熘或扒的技法,特别是熘大块、整只(条)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