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排水工程设计
市政第六册-排水工程
第六册排水工程册说明一、《浙江省市政工程预算定额》(2010版)第六册《排水工程》(以卜简称本册定额),包括:管道铺设,井、渠(管)道基础及砌筑,不开槽管道施['1,给排水构筑物,给排水机械设备安装,模板、钢筋及井字架工程,共6章日1142个子目。
二、本册定额适用于城镇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市政排水管渠工程。
1.《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一2008)3.《浙江省市政工程预算定额》(2003版);4.《市政排水管渠:二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68一2008);5.《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一2008);四、本册定额与建筑、安装定额的界限划分及执行范围:1.给排水构筑物工程中的泵站上部建筑工程以及本册定额中未包括的建筑下程,执行《浙江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2.给排水机械设各安装中的通用机械应执行《浙江省安装工程预算定额》有关子目。
3.管道接口、检查井、给排水构筑物需做防腐处理的,执行土建定额和安装定额有关子目。
五、本册定额与市政其他册定额的关系:本册定额所涉及的土、石方挖、运输,脚手架,支撑,围堰,打、拔桩,降(排)水,拆除等下程,除各章节另有说明外,按第一册《通用项目》相应定额执行。
六、本册定额需说明的有关事项:1.本定额所称管径混凝上管、钢筋混凝上管均指内径,钢管、塑料管均指公称直径,照实际管径、长度与定额取定不同时可进行调整换算。
2.本定额各项目中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和砂浆标号与设计要求不同时,允许换算,但数量不变。
4.本定额按无地下水考虑,如有地下水,需降(排)水、湿土排水时执行第一册《通用项目》相应定额;需设排水盲沟时执行其次册《道路工程》相应定额。
七、未尽事宜详见各章节说明。
第一章管道铺设说明一、本章定额包括混凝土管道铺设、塑料管铺设、管道接日、管道闭水试验,共4节223个子目。
二、φ300~φ700mm混凝土管铺设分为人工下管和人机协作下管,φ800~φ2400mm为人机协作下φ300~φ40omn,塑料管为人工下管,φ500~φ1000mm 为人机协作下管。
06排水工程设计
QP S P F
23
当F<3km2时:
QP S P F
式中:
S——设计降雨强度(mm/h); P
——为径流系数;
F
——汇水面积(km2) 。
(三)排水沟过流量计算公式
Q WC Ri
式中: Q ——过流量(m3/s);
R ——水力半径(m);
i ——水力坡降;
W ——过流断面面积(m2); C ——流速系数(m/s),宜采用巴甫洛夫斯基
公式和曼宁公式计算:
(四)排水沟断面形状和布置
1、排水沟断面形状有矩形、梯形、复合型、U 形等形状。
(四)排水沟断面形状和布置
1、排水沟断面形状有矩形、梯形、复合型、 U形等形状。梯形、矩形断面排水沟易于施工,维 修清理方便,具有较大的水力半径和输移力,在 滑坡防治排水工程设计时应优先考虑。
(四)排水沟断面形状和布置
(四)排水沟断面形状和布置
6、在排水沟纵坡变化处,应避免上游产生壅水。 断面变化,宜改变沟道宽度,深度保持不变。。 7、设计排水沟的纵坡,应根据沟线、地形、地 质以及与山洪沟连接条件等因素确定,并进行抗冲 刷计算。当自然纵坡大于1∶20或局部高差较大时, 可设置陡坡或跌水。当跌水高差在5m以内时,宜采 用单级跌水;跌水高差大于5m时,宜采用多级跌水。
(一)设计标准和校核标准 (二)设计频率地表水汇流量计算
(三)排水沟过流量计算公式
(四)排水沟断面形状和平面布置
(五)排水沟修筑材料
(一)设计标准和校核标准
地表排水工程,应根据滑坡规模、范围及 其重要程度,准确、合理地选定设计标准,即 选定某一降雨频率作为计算流量的标准。 将大于设计标准或在非常情况下使工程仍 能发挥其原有作用的安全标准,作为校核标准。
第六章 城市排水管道系统
国外排水系统:
法国:
对国外游客来说,巴黎似乎意味着繁华、浪漫、灯红酒绿一般的快乐 生活。可是很多人或许都不知道,就在繁灯初放的夜市中,仅仅隔着一层 薄薄的柏油马路和泥土,巴黎的地下世界——下水道,却是另外一番样子。
日本人将这个长177米、宽78米的蓄水池称作“地下神庙”。“地下神 庙”曾经在多部电影和戏剧中出现过。
为了保证排水道的畅通,东京下水道局从污水排放阶段就开始介入。他们规定,
一些不溶于水的洗手间垃圾不允许直接排到下水道,而要先通过垃圾分类系统进行 处理。此外,烹饪产生的油污也不允许直接导入下水道中,因为油污除了会造成邻 近的下水道口恶臭外,还会腐蚀排水管道。
我 •1.近代起点差距
国
我国本身城市排水系统情况复杂,难度较大。
与
古代一些很好的排水设施被破坏,重修困难大。
国 •2.资金投入差距
外
由于资金的短缺,使得一些地区的工程建设缩水,质量相对
的 较差,排水效果不显著,不能长久的使用。
距
离
• 4.人员短缺 给排水人才的缺少使得技术更新的速度明显分层。
1859年,伦敦地下排水系统改造工程 正式动工。
1865年工程完工,实际长度超过设计方 案,全长达到2000公里。下水道在伦敦地 下纵横交错,当年伦敦的全部污水都被排 往大海。
伦敦舰队下水道,这成
为了伦敦城市探险者拍摄的 经典地点。
东京:
下水道深达60米 !
给排水科学工程课程设计
给排水科学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给排水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工程设计的流程。
2. 掌握给排水系统中主要设施的功能、类型及适用条件。
3. 了解我国给排水工程的相关法规、标准和工程实例。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给排水工程设计方法,完成小型给排水工程的设计与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CAD等软件绘制给排水工程图纸的能力。
3. 能够分析给排水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给排水工程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给排水工程在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利用方面的重要性。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实际工程设计能力。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
针对此特点,课程目标注重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给排水工程基本概念:包括给水工程、排水工程、中水回用等基本定义,以及给排水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总论2. 给排水系统设计原理:讲解给水系统、排水系统的设计原理,以及设施选型与布置。
教材章节:第二章 给排水系统设计原理3. 给排水工程设计流程:介绍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流程,包括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阶段。
教材章节:第三章 给排水工程设计流程4. 给排水工程设施:学习给排水系统中主要设施的功能、类型及适用条件,如泵站、水管、阀门、污水处理设施等。
教材章节:第四章 给排水工程设施5. 给排水工程实例分析:分析典型给排水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实际工程中的设计与施工要点。
教材章节:第五章 给排水工程实例6. 给排水工程设计计算:培养学生运用设计方法,完成小型给排水工程的设计与计算。
教材章节:第六章 给排水工程设计计算7. 给排水工程图纸绘制:教授学生使用CAD等软件绘制给排水工程图纸的方法。
排水规划工程课程设计
排水规划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排水规划工程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2. 掌握城市排水系统的组成、功能和设计要求;3. 了解我国排水规划的标准和规范。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城市排水现状,提出改进措施;2. 能够运用排水规划方法,设计简单的排水系统;3. 能够运用相关软件进行排水系统的模拟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排水规划工程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提高社会责任感;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学生能够明确排水规划工程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排水系统的设计和评估;4.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主动分享学习心得;5.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关注生态环境,提高自身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排水规划工程概述- 排水系统的作用与功能- 排水规划的基本原则- 排水规划的发展现状与趋势2. 城市排水系统组成与设计要求- 排水管渠系统- 雨水泵站与污水泵站- 排水泵房与调蓄设施- 排水设施设计要求3. 排水规划方法与案例分析- 排水系统布局设计- 排水管渠设计方法- 雨水收集与利用- 案例分析:国内外排水规划实例4. 排水规划标准与规范- 我国排水规划相关标准- 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环境保护与排水规划5. 排水系统模拟与分析- 排水系统模拟软件介绍- 模拟与分析方法- 实际案例分析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排水规划工程概述第二周:城市排水系统组成与设计要求第三周:排水规划方法与案例分析第四周:排水规划标准与规范第五周:排水系统模拟与分析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教学内容以教材为基础,涵盖排水规划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案例分析及规范要求,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排水规划知识,为实际工程应用奠定基础。
排水工程课程设计
排水工程课程设计目录1 城市概况2 确定设计方案3设计任务1污水管道设计(1)原始资料(2)污水管道的布置和定线(3)污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4)污水管道水力计算2 雨水管道设计(1)原始资料(2)雨水管渠的布置和定线(3)雨水管渠的设计流量和水力计算3 绘制污水主干管及雨水干渠的纵断面图4 污水主干管及雨水主干渠的纵断面图5参考资料1城市概况该城市属于中小型城市,地势落差较大,有一条河流从市区中间穿过,河流南方东边有甲、乙两个工厂,西边有丙、丁两个工厂,北区地势较南区平坦,为居民区,北区有浴室,医院,旅馆,火车站喝公园。
城市建筑物比较密集,属于工业城市。
2确定设计方案该城市地势起伏较明显,此城镇为一个中小城镇,有一条河流横穿市区。
城市地形由南北向中间河流倾斜。
河流两岸地形向河流倾斜,可以在一侧设置一个污水处理厂把两端污水集中处理。
在市区南区西边有工业区工厂丙,南区东南部有工厂甲和乙。
北区为居民区,地势较平坦。
市区有浴室,医院,旅馆,火车站和公园等公用集中流量。
该城镇建筑物密集,降雨强度较大,雨水径流量很大,如果使用合流制排水将很不经济,所以采用分流制,将雨水和污水分开排出。
污水排水系统采用截流式,两岸各沿着河流铺设两根主干管并在江北的主干管合流,最终输送到江北的污水厂集中处理排出。
江南从乙工厂下游设置污水处理厂可节省管材。
各干管可沿街道垂直于水体设置。
污水厂应设置在江南,江北主干管过桥时应落差较大,可直接从桥上设置管线。
雨水可直接排向水体。
3设计任务1污水管道设计(1)设计原始资料:1比例尺为1:50002 居住区情况居住区基本情况表3 工业区情况工业区基本情况表工厂集中流量为生产污水与淋浴用水及工业区生活污水之和。
Q=Q1+Q2,Q1见Q2=(A1B1K1+A2B2K2)/3600T+(C1D1+C2D2)/3600,且B1= 30L/(cap.班) B2=50 L/(cap.班)K1=3 K2=2.5D1=40 L/(cap.班) D2=60 L/(cap.班)甲厂q1=48+2.96+6.42=57.83乙厂q2=32+2.73+5.09=39.82丙厂 q3=26+2.204+4.344=32.5484 公共及公用建筑物情况公共及公用建筑物情况表5城市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可不考虑冰冻情况。
排水设计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排水工程》课程设计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是在经过《排水工程》理论学习后,学生在初步掌握污水处理的各种方法和构筑物设计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污水处理厂的初步设计。
使学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得到一次综合性训练。
通过本课程设计:1.了解污水处理工程设计的方法和步骤;2.学习利用各种资料确定设计方案的方法;3.熟悉构筑物工艺设计计算方法;4.熟悉污水处理厂总体布置方法和原则;5.加强工程制图能力。
二. 设计任务1.确定污水处理程度,选择污水处理流程。
2.选择污水和污泥处理构筑物。
3.进行污水和污泥处理构筑物工艺设计计算,确定主要尺寸。
4.进行污水处理厂总体布置。
5.整理计算书,编制说明书。
三. 设计原始资料1.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厂址地形图1张,污水处理厂的面积根据水量自行确定,满足平面布置原则即可。
2.设计污水水量、水质见附录(根据每个同学学号,自行选择)3.水文地质资料:河流95%保证率的枯水位为68.92m,20年一遇洪水位为72.71m。
以污水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二级排放标准”排放时,经计算河流自净能力能使河流水质达到国标要求。
4.气象资料: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年平均气温为15℃,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为-2℃。
四.设计日程安排1.“课程设计指导”讲座,熟悉课程设计任务书,收集设计参考资料。
(1天)2.污水厂设计方案选择(1天)3.污水处理厂设计计算(3天)4.污水处理厂平面图(2天)5.污水处理厂高程图(1天)6.设计计算书及说明书(2天)五.设计要求设计说明书1份设计计算书1份平面图1张高程图1张六.设计指导(讲座内容)1.关于设计参考资料。
2.关于工艺流程选择。
3.关于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
4.关于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
5.关于设计成果。
排水工程设计范文
排水工程设计范文
格式要求完美
一、简介
排水工程是一种重要的环境改善工程,它主要是收集和处理洪水,排放污水,防洪排洪,保护河流和湖泊等。
排水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有:排水系统的设计,排水工程的施工,污水处理工程,水质保护系统等。
排水工程设计的目的是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污染物对水体的污染,保护与水体相关的自然资源,保护环境质量,提高水体或水环境的生态系统质量和河流和湖泊的生态系统服务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排水系统的设计
1.确定排水系统的类型:排水系统的类型有城市排水系统、农村排水系统、工业排水系统和污水处理厂等。
根据不同的技术要求,立即采用合适的排水系统设计方式,以满足排水系统的安全和高效性操作要求。
2.确定排水系统的布局:排水系统的布局应尽可能地减少合理的水压,满足节约用水的要求,并考虑开挖、施工和排水管道的安装要求,最大程度降低施工成本。
3.确定排水系统的尺寸:根据排水系统的负荷和压力,确定排水管道的尺寸,以满足流量和压力的要求。
第六章室外排水工程
排除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大气降雨, 以保证城镇的正常生活,生产活动。
第一节 室外排水系统
一.排水体制 对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采用的不同的 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为排水体制,又称 为排水制度。
(一)合流制排水系统: 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 管渠内排除的系统。 1)直泄式合流制:将混合污水不经过处理直接 排入水体,出口多且分散。 2)截流式合流制:在沿河岸边建造一条截流干 管,同时在截流干管上设置溢流井,并设置污 水厂。
1.污水干管 2. 污水主干管 3.污水厂 4.出水口 5.明渠或小河 6.河流
直泄式合流制
• 特点:投资省、污染大、无污水厂 • 适用:小污染、大水体、建设初期
截流式合流制
• 特点:投资较省、污染不大、有污水厂 • 适用:干旱地区、旧城改建
完全分流制
• 特点:投资大、污染小、有污水厂 • 适用:新建地区
图4-3 直泄式合流制排水系统 1.合流支管 2.合流干管 3.河流
图4-4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 1.合流干管 2.溢流井 3.截流主干管4.污水厂 5.出水口 6. 溢流干管 7.河流
(二)分流制排水系统 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或 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内排除的系统。 1)完全分流制:分设污水和雨水两个系统,前者汇 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送处理厂处理后排放或 再利用;后者汇集雨水和部分废水(较洁净), 就近排入水体。
截流式
6. 污水厂 7.灌溉田 8.河流
平行式
分区式
分散式
环绕式
图4-9区域排水系统平面示意图 1.污水主干管 2.压力管道 3.排放管 4.泵站 5.废除的城镇污水厂 6.区域污水厂
排水工程设计范文
排水工程设计范文排水工程设计是指根据城市的地理、气候、用水需求等因素,对城市进行综合考虑,通过合理布局、设计和施工,建设能够有效排水的系统。
排水工程设计的目的是确保城市内的雨水、废水和污水能够顺利排出,并且对环境造成最小的负担。
下面,将介绍排水工程设计的几个关键方面。
首先,需要对城市的地形进行详细的调查和测量。
地形包括城市的地势、河流、湖泊、地下水位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排水系统的设计。
通过分析地形,可以确定下水道的布局,确保排水系统的通畅度和效率。
其次,需要对城市的降雨情况进行分析。
降雨是决定排水系统容量和设计标准的主要因素。
通过收集历史降雨数据,可以确定城市的降雨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计算出不同等级的暴雨频率,从而确定排水系统的设计标准。
然后,需要确定排水系统的管道布局。
排水管道的布局应尽量避免低洼区域和地势较高的区域,以免造成积水或排水困难。
同时,排水管道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管道的材料、规格和安装方式,以确保其耐久、抗腐蚀和可维修性。
此外,排水系统设计还需要考虑到雨水的处理和回收利用。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雨水的排放也越来越成为一个问题。
因此,设计中应考虑将雨水排入沿途水体或回收利用,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节约水资源。
最后,排水工程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城市的消防需要。
消防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排水系统设计中应保证消防水源的供应和排放的畅通。
同时,应设计合理的消防水泵房和水压系统,以确保城市火灾事故的及时扑灭。
综上所述,排水工程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考虑地形、降雨、管道布局、雨水利用和消防需求等多个方面因素。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才能够为城市提供一个高效、安全、环保的排水系统,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第六章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试题及答案
第六章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1.一般普通建筑物的供水大多采用附水箱供水形式。
[判断题]对错(正确答案)2.直接供水形式适用于室外市政给水系统的水压、水量在任何时间内都能满足室内最高和最远点的用水要求。
[判断题]对(正确答案)错3.附水箱供水形式用于大部分时间室外给水系统不能满足室内最高点供水要求的情况。
[判断题]对错(正确答案)4.水泵给水形式适用于室内用水量不足而室外供水系统压力不足,需要局部增压的给水系统。
[判断题]对(正确答案)错5.两根管子的交叉时(见下图),表示小管子在下,大管子在上。
[判断题]对错(正确答案)6.塑料管以公称外径dn标注。
[判断题]对(正确答案)错7.钢筋混凝土管、混凝土管以内径dn标注。
[判断题]对错(正确答案)8.热轧管的最大公称直径为200mm。
[判断题]对错(正确答案)9.在给水排水管道工程中,管径超过57mm,常选用热轧管。
[判断题]对(正确答案)错10.在给水排水管道工程中,管径在57mm以内时常选用热轧管。
[判断题]对错(正确答案)11.室内排水常用的球墨铸铁管规格从DN50 - 200mm。
[判断题]对(正确答案)错12.管道丝扣连接,其丝扣应光洁,不得有毛刺、乱丝、断丝,缺丝总长不得超过丝扣全长的10%。
[判断题]对(正确答案)错13.管道焊接连接时,焊口应预热、预热温度为200℃以上,预热长度为200 -250mm。
[判断题]对错(正确答案)14.供热、蒸汽、生活热水管道应采用厚度为3mm的耐高温橡胶垫。
[判断题]对(正确答案)错15. U- PVC给水管的连接一般采用法兰连接。
[判断题]对错(正确答案)16.U- PVC给水管连接,涂刷胶粘剂后应在20s内完成粘接,如胶粘剂出现干涸,应在清除干涸的胶粘剂后重新涂抹。
[判断题]对(正确答案)错17.在挖好的管沟到管底标高处铺设管道时,应将预制好的管段按照承口朝向来水方向,由室外出水口处向室内顺序排列。
给排水科学于工程课程设计
给排水科学于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给排水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工程应用。
2. 了解给排水系统的组成部分,掌握其功能及相互关系。
3. 掌握给排水工程设计的基本流程、方法和规范。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给排水工程案例,识别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给排水系统设计。
3. 能够通过查阅资料、合作交流等方式,获取给排水工程相关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给排水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给排水工程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方面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给排水工程的基本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具备一定的给排水工程设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给排水工程基本概念:介绍给排水工程定义、分类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2. 给排水系统组成:讲解给水系统、排水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3. 给排水工程设计原理:分析给水工程、排水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教材章节:第二章4. 给排水工程设计流程:介绍给排水工程设计的基本流程、步骤和注意事项。
教材章节:第三章5. 给排水工程案例解析:分析典型给排水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实际工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教材章节:第四章6. 给排水工程设计实践: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给排水系统设计,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教材章节:第五章7. 给排水工程新技术与发展趋势:介绍给排水领域的新技术、新设备及其发展趋势。
教材章节:第六章教学内容按照课程目标进行科学、系统地组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进度合理,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给排水工程的基本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灌溉排水工程学》第六章:农田排水原理与技术、排水系统规划
地下水位临界深度:为了保证不致引起耕作层土壤
盐碱化所要求保持的地下水最小埋藏深度。
地下水位临界深度值参见教材P239表8-4 防治盐碱化排水标准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深度:通常应以地下水临界深度为工程设计标准,当采 用小于临界深度设计时,应通过水盐平衡论证确定。 2 )时间:防治盐碱化的排水时间一般可采用8~15d内将地 下水位降到临界深度,并达到以下要求:
第一节 农田排水方式与布置 第二节 明沟排水系统布置要求 第三节 地下暗管排水系统 第四节 竖井排水技术 第五节 防治土壤盐碱化的水利技术
第二节 明沟排水系统布置要求
明沟排水就是在地面上挖沟或者利用天然沟道形成完整 的地面排水系统,将多余的水按要求排走。要求如下:
◆在易旱易涝易碱地区,在要求控制地下水位的末 级排水沟间距为100~150m时,则在田间可以仅 设毛沟。
不受涝,即当实际发生的暴雨不超过设计暴雨时,农田 的淹水深度和淹水历时不超过农作物正常生长允许的耐 淹深度和耐淹历时。
• 一般可采用5~10a。排涝标准是确定排涝工程规模的重 要依据。
• 旱作区:1~3d暴雨1~3d排至无积水;水稻区:1~3d暴雨 3~5d排至耐淹水深。
各地区设计设计排涝标准和主要农作物的耐淹水深 和耐淹历时参见教材P237表8-1和8-2
几种农作物的排渍标准参见教材P238表8-3
几种主要作物对地下水位的要求 (1)麦类 播种、幼苗期:种子发芽期,要求土层湿润,地下水一般 要求在0.50m左右; 返青、拔节期:根系旺发,地下水要求降到0.8~1.0m; 生长后期:根系完全发育,地下水要求降到1.0m以下。 (2)棉花 播种、幼苗期:种子发芽期,要求土层湿润,地下水一般 要求在0.8~1.0m左右; 蕾期:根系发达,地下水一般要求较深,在1.2~1.5m。 (3)水稻 水稻的大部分生长期要求田间有较多水分。但落干晒田措 施可以协调水、热、气、肥的矛盾并进一步提高产量。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案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案第一章: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基本概念、组成和作用。
掌握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
1.2 教学内容介绍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定义、分类和组成部分。
阐述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功能、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
分析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在建筑物中的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
1.4 教学评估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基本概念的理解。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简单示意图。
第二章:建筑给水工程设计2.1 教学目标掌握建筑给水工程的设计原则、设计流量和设计压力。
熟悉建筑给水工程的管道布置、管材选择和设备选用。
2.2 教学内容讲解建筑给水工程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流量、设计压力的计算方法。
介绍建筑给水工程的管道布置、管材选择和设备选用的要点。
分析建筑给水工程中的水泵选型和给水系统的水压控制。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建筑给水工程的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建筑给水工程的设计方案和设备选用。
2.4 教学评估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建筑给水工程设计原则的理解。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计算一个简单建筑的给水设计流量和设计压力。
第三章:建筑排水工程设计3.1 教学目标掌握建筑排水工程的设计原则、设计流量和设计坡度。
熟悉建筑排水工程的管道布置、管材选择和设备选用。
3.2 教学内容讲解建筑排水工程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流量、设计坡度的计算方法。
介绍建筑排水工程的管道布置、管材选择和设备选用的要点。
分析建筑排水工程中的排水系统的水封保护和设备选型。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建筑排水工程的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建筑排水工程的设计方案和设备选用。
3.4 教学评估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建筑排水工程设计原则的理解。
排水工程设计
城镇排水工程设计城镇排水工程设计指导书简介一、城镇排水工程设计步骤1.城镇污水管网设计一般步骤(1)了解和熟悉城镇概况,合理确定排水体制;(2)进行污水管道布置和定线,确定泵站及污水处理厂位置;(3)进行污水管网的水力计算;(4)绘制污水管网系统平面图和污水主干管纵断面图。
2.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一般步骤(1)分析研究污水水质的预测资料,确定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2)进行处理构筑物型式的选择;(3)进行各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4)确定污水处理厂的附属构筑物和建筑物;(5)进行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6)进行水头损失计算,确定污水处理厂的高程布置;(7)绘图。
最后进行设计计算过程的汇总,完成排水工程投资估算,编制设计说明书。
二、城镇排水工程设计要点与说明1.排水系统布置按照分流制排水体制布置排水管道系统。
排水区域一般根据地形按分水线划分,地形平坦的地区按一定的服务面积划分,使每根干管合理分担排水面积,尽量减少管道的埋深,少设或不设中途泵站,使污水以最短的距离自流排出。
确定污水管道布置形式,主干管、干管、街道支管的位置和流向,并确定中途泵站、总泵站、污水处理厂及出水口位置。
在一般情况下,城市地形多倾向水体,可将主干管沿河敷设,干管垂直于等高线布置,尽量设在集水线上。
在地形平坦的地区,为减少平行于等高线的横支管过长,应适当减少相邻干管的布设距离。
污水干管与主干管应尽量避免和障碍物相交,如遇特殊地形时,应考虑特殊措施,并应在图上表明。
定线工作完成后,应交指导教师审阅,必要时进行修改。
2.污水管网的设计计算污水管网的设计计算包括污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和污水管道的水力计算。
干管、主干管、区域干管及倒虹吸管等应进行详细的水力计算。
街道支管应合理地确定管径及埋深,以便于概算,不计算管段不必编号,最不利点应校核,对中途泵站或总泵站进行技术工艺设计。
根据管道平面布置,划分设计管段(定出检查井位置并编号),确定干管设计管段长度,根据污水管道布置,划分各设计管段服务街坊排水面积,编上号码并按其面积形状计算面积(以公顷计),用箭头表示污水流向。
排水工程设计方案
排水工程设计方案一、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排水问题日益凸显。
为解决城市内涝和洪涝问题,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安全性和效率,我们对某城市的排水工程进行了设计方案的制定。
本排水工程设计方案侧重于城市污水和雨水的排放和处理,以达到减少内涝和洪涝风险,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的目标。
同时,考虑到城市化发展规划和未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可能性,我们对排水系统进行了全面规划和设计。
二、城市排水系统概况1.城市排水分为雨水排水和污水排水两大类。
雨水排水需要收集、输送和处理雨水,减少对城市道路和地面的冲刷和积水,降低城市内涝的风险;污水排水则需要将城市产生的污水进行收集、输送和处理,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2.城市排水系统包括雨水管网、污水管网、污水处理设施、泵站、沟渠等设施和设备。
这些设施和设备需要协同工作,形成良好的排水系统,以保证城市排水的畅通和安全。
三、排水系统设计方案1.雨水排水设计方案针对城市雨水排水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设计方案:(1)雨水管网:城市雨水管网需要进行修缮和扩建,确保雨水能够顺利排放。
对于积水较为严重的路段,可以考虑增设雨水沟和雨水收集井,以提高雨水的收集和排放效率。
(2)雨水处理设施:在城市周边设置雨水处理设施,用于收集和处理城市附近的雨水。
这些处理设施可以采用过滤、沉淀和生物处理等方法,将雨水中的污染物去除后再排放,以保护周边水域的水质。
(3)雨水泵站:针对城市低洼区域和排水难点,设置雨水泵站,用于将积水抽送到排水沟渠中,确保路面和地面不会积水。
2.污水排水设计方案针对城市污水排水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设计方案:(1)污水管网:城市污水管网需要进行修缮和扩建,确保污水能够顺利排放。
对于污水管网老化较为严重的地区,需要加强污水管网的维护和改造,以降低漏水和堵塞的风险。
(2)污水处理设施:设置污水处理厂和污水处理设施,对城市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和污染物,使排放的污水符合环保要求。
排水工程设计经典课件 (一)
排水工程设计经典课件 (一)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速,城市的发展也同时带来了排水难题。
为了有效解决城市内涝的问题,排水工程被不断引入设计中。
而在排水工程设计中,经典课件是设计者必备的参考资料,下面我们将回顾一下排水工程设计经典课件的相关情况。
一、整体介绍经典课件是指在排水工程设计中备受推崇的一系列教育、培训材料。
这些课件资料精致、详实,对排水工程设计的每一环节都进行了系统、全面的介绍和解析。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资深的设计人员,都能够从中学到丰富的知识和技巧。
二、主要内容从经典课件的主要内容来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排水工程概述:这部分主要是对排水工程的概念、目的、涉及面积、组成单元以及所需技术等方面进行介绍。
这对于初学者尤其重要,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排水工程的基本知识。
2. 排水工程设计过程梳理:这部分主要介绍了排水工程设计的思路、步骤、计算方法和处理过程,包括设计方案创新、工程水位、污水水位、沉淀池水位、泵站的参数等等。
3. 重点难点讲解:这部分主要针对排水工程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详细阐述。
比如排水管道的选取、流量计算模型、滞留池及其规模的选取、计算泵站的总扬程及电动机选型等方面的介绍和解析。
4. 工程案例分析:这部分则选取数个典型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来阐述排水工程中的设计思路、方法和处理过程。
这部分内容可帮助排水工程设计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技巧。
三、重要意义排水工程设计经典课件对于工程师的学习实践有很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对设计流程和技术方法进行了全面梳理,有助于设计人员系统学习、掌握相关知识;其次,课件中提供了大量实际设计案例和数据,可为设计人员解决实际问题提供重要参考;最后,课件所提供的工具和资料能够帮助设计者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从而更好地为城市排水和防涝工作做出贡献。
四、总结排水工程设计经典课件作为一种重要的排水工程设计资料,为排水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了完整而系统的信息,可以帮助设计人员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设计思路、方法和实际应用技巧。
排水系统工程设计与管理
排水系统工程设计与管理一、背景城市的排水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它又与人们的生命安全、生活质量和城市环境的卫生状况密切相关。
对于排水系统工程防洪安全,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等都有着重要作用。
二、排水系统工程设计1.设计原则排水系统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是旨在解决排水问题,缓解排水压力,同时吸收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原则,并考虑环境的保护。
面对排水系统的设计,还要考虑到技术选型、经济性、施工可行性等多方面的因素,找到既能够保障系统性能的方案,又能够降低成本和减少施工难度。
2.设计方法排水系统工程设计可以分为预案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阶段。
预案设计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初步方案,以确定此方案的基本适应性和可行性。
详细设计则是依据预案设计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详细研究,细化方案,并确定具体的配套设施和施工方法。
这两个阶段的设计需进行科学的技术计算,并以性价比分析为依据,以达到最优方案。
3.设计内容排水系统工程设计包括下水道系统、污水处理系统、雨水收集系统等。
(1)下水道系统下水道系统主要包括泵站、地下管道、检查井等设施。
其主要目的是将在城市生活过程中污水排放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下水道系统的设计应该根据城市的地形、地质情况、排水需求等要素来进行,确定其规模、管径、坡度、隧道掘进和防波堤建设等。
(2)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是对城市内污水的处理设施,它需要依据污水类型和污染程度的不同进行相应的类型的处理。
污水处理的基本原则是为了降低其污染物含量,可以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方法,从而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3)雨水收集系统雨水收集系统的主要目的是收集雨水,避免雨水造成的城市排水压力,从而保护城市环境和水资源。
三、排水系统工程管理1.规范管理加强对排水系统工程建设过程的管理,必须对城市规划、建设工程进程、工程技术标准、工程质量、安全卫生、环境保护、消防等提出细化相关管理细则。
此外,工程管理部门应对工程建设过程保持实时监测和提供科学咨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排水工程设计
1.排水设计的规定
1.1 设计说明
路基路面的强度与稳定性同水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路基路面设计、施工
和养护中,必须十分重视路基路面排水工程。
1.2 排水设计的原则
(1) 排水设施要因地制宜、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治理、讲究实效、注意经济,并充分利用有利地形和自然水系。
2) 各种路基排水沟渠的设置,应注意与农田水利相配合,必要时可适当地增设涵管或加大涵管孔径,以防农业用水影响路基稳定。
(3) 设计前必须进行调查研究,考虑路基排水与桥涵布置相配合,地下排水与地面排水相配合,各种排水沟渠的平面布置与竖向布置相配合。
(4) 路基排水要注意防止附近山坡的水土流失,尽量不破坏天然水系。
(5) 路基排水要结合当地水文条件和道路等级等具体情况,注意就地取材,以防为主,既要稳固适用,又必须讲究经济效益。
(6) 为了减少对路面的破坏作用,应尽量阻止水进入路面结构,并提供良好的排水措施,以便迅速排除路面结构那的水。
1.3. 排水设施的设置:
根据本设计区内的地形状况和对汇水的计算:设置了边沟、截水沟、排水沟、圆管涵,盖板涵等,具体结构见图纸。
(1)边沟
设置在挖方路基的路肩外侧,路堤坡角外侧用于汇集和排除路基范围内和流向路基的小量地面水。
本段内长路堑的边沟纵坡与路线的纵坡有所不同。
具体情况可参照平面图。
(2)截水沟
设置在挖方路基边坡坡顶以外,或山坡坡堤上方的适当处,用以截引路基上方流向路基的地面径流,防止冲刷和侵蚀挖方边坡和路堤坡角,并减轻边沟的泄水负担。
本设计段内截水沟的断面形式是梯形,纵坡大于0.5%。
对山坡覆盖层较薄且不稳定的,截水沟的沟底设置在基岩上,以截除覆盖层与基岩面间的地下水,以保证沟身稳定。
有些截水沟沟壁最低边缘开挖深度不满足要求时,在沟壁较低的一侧培筑土埂。
截水沟离开挖方路基坡顶的视土质而异,以免影响边坡稳定。
本设计段内截水沟离开路基的距离为5.0m。
(3) 排水沟
排水沟是用来引出路基附近低洼处积水的沟渠,在本区内设置排水沟是因
为原地面沟渠弯曲且影响路基稳定,用以改善沟渠路线,边沟、截水沟、取土
坑或路基附近的积水可用排水沟排至桥涵或天然河流。
排水沟一般为直线,沟
底纵坡不小于0.5%,排水沟距路基坡角大于2m,边坡平台应做成2~5%的向内
侧倾斜的排水坡度。
(4)圆管涵和盖板涵是根据地形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本设计段内共设置两处,其断面形式结构见图纸。
1.4 路基排水综合设计
在综合设计中对路基的排水系统应进行整体规划,要照顾农田水利,对地面水的排除可利用边沟、排水沟等排水设备,将流向路基的山坡水和表面水分段截留,引入自然沟中排出路基范围之外。
本段所设的涵洞与周围的沟渠相适应,使汇集的水能及时迅速的流出,避免了对路基的冲刷,又不能形成淤积而危害路基。
2 汇流历时计算
永蓝高速公路K70+200~K72+300,拟选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单侧路面和路肩横向排水的宽度为13米,坡度为4%,本路线有3个纵向坡度,路线纵向坡度为-0.8%,1.6 %,3.4 %,-0.5 %。
拟在路肩外边缘设置拦水带,设计计算流量如下:
2.1 汇水面积和径流系数
设出水口间距为l ,两个出水口之间的汇水面积为:
6213.0010()F km l -=⨯⨯ 查得径流系数ψ=0.95
2.2 汇流历时
设汇流历时为5min
2.3 设计重现期
按公路的重要程度,取设计重现期为15年
2.4 降雨强度
按公路所在地区,查得15年重现期10min 降雨历时的降雨强度为5,10q =2.7mm/min , 查表得该地区15年重现期时的重现转换系数为
P C =1.0 ,由表查得该地区的60min 降雨强度转换系数为
60C =0.45 ,再查得5min 降雨历时的转换系数为t c =1.25。
于是可计算得到降雨强度为:
5.10
1.0 1.25
2.7
3.375/min P t C q mm q C ⨯⨯=⨯⨯==
2.5设计流量
设计流量为:
630.000695(/)16.6716.670.95 3.375
13.0010l m s Q q F
Q l ψ-===⨯⨯⨯⨯⨯
如选取出水口间距为l =50m,则设计径流量为:
3/0.000695500.03475
s Q m =⨯
= 2.6 检验汇流历时假设 查表得地表粗度系数为10.013m =, 路面横坡为0.02s i =,坡面流长度为Ls=11.5,可计算得到地面汇流历时:
m i n 47.1)02
.05
.11013.0(445.1)(
445.1467.0467.011=⨯=⨯=s s i l m t
由沟底(即路线)纵坡,%959.1=R i 可计算得到平均流速为:
s m v /889
.101959.0206.0=⨯= 可计算得到沟管汇流历时:
m i n 44.0)889.160/(502=⨯=t
汇流历时为:mim mim t t 591.144.047.121<=+=+
结论: 假设汇流历时验算合格,设计径流量取为3/0.03475m s
3 沟横断面计算
3.1有关参数
,2,212,02=-==+==m K A m K m 取025.0=n ,按照排水设计规范,s m V /3max =。
3.2计算各水力要素
m
m K w X 43.0)02(0116.02)(20=-=-= m A w R 038.020116.021210===
2m ax 0116.03/03475.0/m V Q w s ===
m R h 076.0038.0220=⨯==
m h m m b 152.0076.0)001(2)1(222=-+=-+=
3.3实际流量及流速
24.0)
1.0025.0(26.075.013.0025.05.2)
1.0(75.013.05.2=---=---=n R n y
0.2926.0025.01124.0===y R n C
s m Ri C v /07.201959.026.00.29=⨯==
s m v w Q /024.007.20116.03=⨯=⨯=
因为计算流量比设计流量小,而实际流速也小于允许最大值,两指标均符合要求,考虑到设计及施工因素,采用底宽0.6m ,沟深0.6m 的矩形边沟。
排水沟则采用底宽0.6m ,沟深0.6m ,边坡坡度为1:1的梯形形式。
特殊的地段还加设了底
宽0.6m ,沟深0.6m ,
边坡坡度为1:1的梯形截水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