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时 仿写句子(限时测试)-2017届高三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解析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后作业第17课《爬天都峰》课时练(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后作业第17课《爬天都峰》课时练(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17.爬天都峰课后作业一、填空题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从“终于”一词体会到了_______,用这个词语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天都峰看着叫人发颤,看到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也来爬天都峰,“我”不在犹豫,当时“我”是怎么想的?联系课文,写出当时“我”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按课文《爬天都峰》内容填空。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_____:啊,峰顶______,在_____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______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3.按意思写词语。

①原指装得满满地回来,形容收获很大,也可以形容学术上取得很大的成果。

________②拿不定主意。

________③像笔杆一样直上直下,形容坡度很大。

________④到底,表示所预料或期望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________4.爬上峰顶后——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1.爸爸说的“有意思”体现在(______)A.“我”爬不动的时候,老爷爷帮助了“我”。

B.老爷爷爬不动的时候,“我”帮助了他。

C.“我”和老爷爷都能从对方的行动中受到鼓舞,汲取到力量。

2.“汲取”的意思是_______。

爸爸说的“汲取力量”中的“力量”是指(______)A.尊老爱幼的精神。

B.遇到困难互相帮助的精神。

C.面对困难勇于挑战,顽强向前的精神。

5.爬天都峰我奋力....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1.这句话把“我”比作__________,形象地描写了“我”____________。

2.关于加点词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______)A.写出了“我”努力爬山的样子。

B.表现了“我”勇往直前的精神。

C.描写了“我”爬山时愉快的样子。

第17课时 仿写句子(课堂训练)-2017届高三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解析版)

第17课时 仿写句子(课堂训练)-2017届高三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解析版)

第二章语言表达与运用第17课时仿写句子课堂训练1.【2014年高考浙江卷】依据下列的示例仿写,要求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月”“湖”“鱼”作为描述对象。

【示例】弯月落在湖水中;鱼儿游去了,碎得月影半池——听见了嫦娥幽怨的歌声么?2.【2013•大纲卷】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平和犹如绿叶,春天衬万紫千红却无妒意,秋天托累累硕果而不张扬。

3.【2013•山东卷】以下是某中学庆祝教师节文艺演出的一段主持词。

仿照画线部分的句式,在空缺处补写相应的语句。

要求:句式一致,字数相等,语意相关。

学生甲:老师,您坚守一方净土,用粉笔书写忠诚,默默无闻;学生乙:老师,您耕耘三尺讲台,①;学生甲:加减乘除,算不尽您付出的辛劳;学生乙:②。

4.【2013•辽宁卷】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小草伸出稚嫩的纤手,向你描绘原野的新绿;树叶掬起温润的阳光,向你展示森林的生机;溪流吟唱欢快的歌曲,向你诉说春天的故事。

5.【2013•浙江卷】仿照下面示例,用比喻的手法描述一组事物。

要求合乎事理,句式和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青天”“月亮”“芭蕉叶”“露珠”作为描述对象。

【示例】青天,是一片芭蕉叶,月亮是一滴露珠。

手指,轻轻一点,它就落了。

6.【2012·新课标全国卷】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坚强;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意在提醒我们:不要张扬。

参考答案1【答案】残花缀在繁枝上;鸟儿飞去了,撒得落红满地——听见了花儿落地的叹息么?【解析】这是语文考试中常考的常规题,这类题通常考句式、含义,这是这类题的普遍规律。

所以解答本题,首先要句式结构一致;其次语段中出现的意象要前后关联。

如“月”“湖”“鱼”“嫦娥”是前后相关的。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仿写句式(四)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仿写句式(四)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仿写句式(四)一、填空题1.请依照下面这段话中画线的句子,分别仿写两句话。

要求:句式整齐,字数相同,语言连贯,表达的内容要与例句有关联。

一句道歉的话,可能平息一场战争。

一句赞美的话,可能化解一场危机。

,。

,。

2.仿照下面诗歌的拟人手法,选取新的事物,另写一组意思完整、句式相近的句子。

(不要求与原诗各句字数相同)眼睛很宽容能装下整个世界它又很苛刻容不得一粒沙尘3.仿照示例,要求结合课本上古代诗歌(如杜甫《蜀相》、李清照《一剪梅》、陆游《书愤》、孟浩然《夜归鹿门歌》、周邦彦《苏幕遮》、李煜《虞美人》等)的内容,在横线上补写句子,构成排比。

诗歌是什么?是一首永恒的歌。

是太白蜀道的一声长叹,,。

诗歌是什么?是一段深深的情。

慈母手中纺织亲情,。

4.仿照课文《我心归去》原句写几个排比句,写出故乡的特点。

原句:我的故乡没有繁华酥骨的都会,没有静谧侵肌的湖泊,没有悲剧般幽深奇诡的城堡,没有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

仿句:但是,我的故乡却有,有,有,有。

5.下面是《鸿门宴》《烛之武退秦师》中有关人物的对联,请将下面提供的词语或短语巧妙组合,补全对联的内容。

(供选内容)张留侯、直行、樊参乘、纾国难、撑酒筵、力挽狂澜、留刘姓乾坤、三寸巧舌(1)上联:张留侯忠谏,揽千钧,回汉家天下下联:(2)上联:下联:一番善辩,情荡衷肠罢干戈二、语言表达6.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一项目是“读名著,对对子”。

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目。

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

[参考人物]孔明、悟空、武松、毛泽东……上联: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注:香菱,《红楼梦》中的人物)下联:7.仿照下面画横线的句子续写三句话。

要求:续写部分与给定的句子构成排比,表达的内容要关联。

微笑着面对生活吧,不要抱怨生活给了我们太多的磨难。

面对失败和挫折,一笑而过是一种乐观自信;;;。

当我们走过世间的繁华与喧嚣,就会明白:人生不会太圆满,要学会一笑而过。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四 第17课 同步测控.doc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四 第17课 同步测控.doc

(时间:40分钟分值:45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偶.然(ǒu)机杼.(zhù)屡.次(lǔ) 下场.下地(chánɡ)B.避.雨(bì) 逸.事(yì)夫妻情分.(fèn) 摘.北瓜(zhāi)C.粜.卖(tiào) 忌讳.(huì)小闺.女(ɡū) 四壁.生寒(bì)D.挎.筐(kuà) 仓促.(cǔ)死不瞑.目(mínɡ) 冰连地结.(jié)解析:A项,“屡”读lǚ;C项,“闺”读ɡuī;D项,“促”读cù。

答案:B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遗憾仓促四壁生寒天作之合B.娇贯梢门人事皆非再接再厉C.爽快板凳有所不讳自出机杼D.拇指源泉短小精悍唯唯诺诺解析:B项,贯—惯。

答案:B3.填入下列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①文章一事,除重大________外,也允许记些私事。

②我们的青春,在战争年代中________了。

③今老年孤处,四壁生寒,却几乎每晚梦见她,想________也做不到。

A.体裁抛掷解脱B.题材抛掷摆脱C.体裁抛弃解脱D.题材抛弃摆脱解析:“体裁”是一种文学样式,“题材”是取材范围,这里当然是指取材。

“抛掷”倾向于书面用语,较“抛弃”更好。

“摆脱”是指脱离(牵制、束缚、困难、不良情况等),“解脱”是摆脱苦恼,得到自由,佛教用语。

这里应用“摆脱”。

答案:B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外国朋友对粤剧舞台上三两个演员将手中的木头刀枪互碰一下,口中吆喝几句就表示经过一场战争的表演感到不可理喻....。

B.央视“CCTV歌手大赛”,选手才艺双全:比赛唱歌,曲.尽其妙...;考查素质,底蕴丰厚。

C.为人处世,要讲诚信,做到一言九鼎....,这样才能得到大家的信任和支持。

D.板凳上,并排站着三个大姑娘,都穿得花枝招展....,留着大辫子。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一轮复习:仿写句子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一轮复习:仿写句子

仿写句子1.仿照下面的形式,再写两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话。

例句:菊花在田野绽放,它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告诉人们:田野是我的世界。

2.仿照下面的句子,续写三句语意连贯的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前面的句子连贯得体。

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只鸟的树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下面的话,借助对某一事物既肯定又否定的语言形式,写一句耐人寻味的话。

例句:项羽轻易地放走了刘邦,不,那不是刘邦,那是楚霸王的千秋基业。

4.热播剧《理想照耀中国》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表现了不同时期的人们如何将“为了一个更好的中国”的理想信念体现在个人的人生选择中。

本剧主题曲《理想》的歌词写道:“如果没有人去荒蛮之中寻找出甘泉,就不会有人认为生活充满着甘甜。

”请根据本剧的主题,仿照例句,续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基本一致,表达你对理想的礼赞。

5.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段话,句式与例句相同。

示例:空中的彩虹,你何必与坚固的拱桥比恒久呢?你自有你的绚丽。

6.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材料:声韵形体传递呈现点横撇捺精妙组合抑扬平仄示例:汉字之美,美在意蕴,意美如诗,字词句篇传承华夏文明汉字之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汉字之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下面是某班黑板报上的文字。

请根据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仿写出恰当的句子。

我不欣赏颐指气使的慈悲,我只欣赏人微言轻时的雪中送炭;我不欣赏心浮气躁的高贵,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不欣赏花前月下的恩爱,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不欣赏风平浪静的理性,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7(浙江专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7(浙江专版)

专项二 物质的推断 解题要点解题推断题的关键是根据物质的特性或现象寻找突破口(题眼)。

1.常见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HCl、NH3等。

2.常见物质的颜色: 溶液的颜色黄色含铁离子(Fe3+)的溶液,如FeCl3、Fe2(SO4)3等溶液蓝色含铜离子(Cu2+)的溶液,如CuSO4、Cu(NO3)2等溶液浅绿色含有亚铁离子(Fe2+)的溶液,如FeCl2、FeSO4等溶液紫红色KMnO4溶液 固体的颜色白色MgO、P2O5、KClO3、KCl、NaCl、CaCO3、Na2CO3、CaO、Ca(OH)2、无水CuSO4 、NaHCO3等红色Fe2O3、红磷紫红色铜暗紫色KMnO4淡黄色硫黑色木炭、Fe3O4、MnO2、CuO蓝色CuSO4?5H2O绿色碱式碳酸铜(铜绿)Cu2(OH)2CO3)题型突破题型一.叙述式推断题 此类试题以文字形式描述物质组成、性质、用途等信息,用文字或符号表述物质间的反应与转换,进而推断相关物质,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判断反应类型、物质的用途及溶液的成分。

例1(2012·云南昆明)请根据下列假设,分析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并进行物质的推断: (1)假设CuSO4溶液与Ba(NO3)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与溶液B,过滤后,溶液B再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C和溶液D,则溶液D中溶质的组成为 (填化学式,多填、少填、错填均不给分,下同)。

(2)假设CuSO4溶液与Ba(NO3)2溶液充分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与溶液B,过滤后,溶液B再与适量NaOH溶液反应,均恰好沉淀完全,生成蓝色沉淀C和溶液D。

①溶液D中溶质可能有 种组成(填数字); ②溶液D的几种组成中有两种组成所含溶质种类最多,所含溶质分别是 、 ; ③溶液D的几种组成中都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解析】(1)CuSO4+Ba(NO3)2=Cu(NO3)2+BaSO4↓可知:CuSO4溶液与Ba(NO3)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是硫酸钡和溶液B是硝酸铜;硝酸铜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C是氢氧化铜,同时生成硝酸钠,溶液中还有剩余的氢氧化钠;溶液D中溶质的组成为NaNO3和NaOH(2)CuSO4溶液与BaNO3)2溶液的量不同,再加入适量NaOH溶液反应,得到的溶液D的成分不同当CuSO4溶液与BaNO3)2溶液恰好反应时,过滤后,溶液B是硝酸铜,再与加入的NaOH溶液恰好反应,得到的溶液D只有硝酸钠当CuSO4溶液过量时,与BaNO3)2溶液反应后过滤,溶液B中含有硝酸铜和硫酸铜,再与适量NaOH溶液反应,均恰好沉淀完全,生成的溶液D中有Na2SO4和NaNO3;当BaNO3)2溶液过量时,与CuSO4溶液反应后过滤,溶液B中含有硝酸铜和硝酸钡,再与适量NaOH溶液反应,均恰好沉淀完全,生成的溶液D中有BaNO3)2和NaNO3由以上分析可知:溶液D中溶质可能有三种组成;溶液D的几种组成中有两种组成所含溶质种类最多,所含溶质分别是Na2SO4和NaNO3或BaNO3)2和NaNO3;溶液D的几种组成中都一定含有的溶质是NaNO3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1)以下推理错误的是和(填字母序号,少选、多选均不得分),请选择一个错误的推理,举例说明错误的原因A、碱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B、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C、离子是带电的微粒,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2)现有夫去标签的NaOH、Na2CO3、BaCl2、HCl四瓶无色溶液,为确定这四瓶溶液各是什么,将它们随意编号为A、B、C、D,再将它们两两混合进行实验,产生的主要现象记录如下表,请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断: 实验内容C+BA+CB+D现象记录有气体放出无明显现象有沉淀生成根据以上实验推断:A是?NaOH ;B是Na2CO3 ;C是HCl ;写出B+D混合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Na2CO3(1)A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例如碳酸钠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碳酸钠属于盐; B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锰酸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含氧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 C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如质子带电(2)C和B混合有气体放出,则C和B是碳酸钠或盐酸B和D混合产生沉淀,则B和D为碳酸钠和氯化钡 △ Cu + CO2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7(福建专版) 新课标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7(福建专版) 新课标

课时作业(十七) [语言综合运用][时间:45分钟分值:84分]1.按要求扩写下面的句子,要求: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70字。

(6分)腾空而起的焰火,光彩夺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挥你的想象,把欧阳修《丰乐亭游春》的诗句“鸟歌花舞太守醉”扩写成一段生动形象的文字,在比喻、比拟、排比、反复、反问中任选两种修辞,不少于50字。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画线句子的句式续写三个句子,要求语意连贯。

(3分)童年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在童真的爱的目光下,一只蝴蝶就是一只凤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筛选并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意思,拟写一条“京剧脸谱”的定义。

初一语文第十七课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第十七课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第十七课试题及答案初一语文第十七课的课程即将结束,同学们要准备好语文第十七课试题来练习提升学习成绩。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初一语文第十七课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初一语文第十七课试题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污涩( ) 蜷伏( ) 怂恿( )惩戒( ) 怅然( ) 妄下断语( )2.请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三妹便怂恿着她去拿一只来。

(2)找了半天,却没找到。

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3)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只小猫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

B.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C.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D.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B.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既能增长知识,又能丰富情感。

C.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

D.为防止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政教处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5.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有误的一项是( )A.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描写)B.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抒情)C.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记叙)D.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

(记叙)6.动物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

根据示例,选择恰当的事物,仿写一个句子。

示例:从小猫的悲鸣中,我们读出被误解的凄凉。

7.文中的第三只猫被“我们”一家误解后蒙冤而死。

在生活中我们也难免误解别人或被别人误解,那么我们应如何对待呢?为此,班级开展了以“消除误解,真诚沟通”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请你来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2)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经错怪别人或被人误解过?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叙述一下。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达标17(含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达标17(含解析)

课时达标17一、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

1.之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②子犯请击之.()③夫晋,何厌之.有()④仰观宇宙之.大()⑤填然鼓之.()⑥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⑦非蛇鳝之.穴而无可寄托者()答案:①结构助词,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②代词,指秦军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④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⑤音节助词,不译⑥动词,往,到⑦结构助词,的2.以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②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③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④请以.战喻()⑤何以.知之()⑥舟遥遥以.轻飏()⑦斧斤以.时入山林()⑧引以.为流觞曲水()⑨不敢兴兵以.拒大王()⑩前以.降及物故()答案:①连词,因为②介词,因为③介词,在④介词,用⑤介词,凭⑥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⑦介词,按照⑧介词,把⑨表目的连词,来⑩通“已”,已经3.其①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②则或咎其.欲出者()③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④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⑤其.可怪也欤()⑥吾其.还也()⑦其.言不让()⑧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⑨尔其.无忘乃父之志()⑩其.孰能讥之乎()答案:①代词,自己②代词,那些③表揣测副词,大概④表选择连词,是……还是……⑤表感叹副词,多么⑥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⑦代词,他的⑧代词,其中⑨表祈使语气副词,一定⑩表反问语气副词,难道4.而①因人之力而.敝之()②侣鱼虾而.友麋鹿()③吾尝终日而.思矣()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⑤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⑥其远而.无所至极邪()⑦必弃而.君臣,去而.父子()⑧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答案:①转折连词,却②并列连词,不译③表修饰连词,可译为“地”④表递进连词,并且⑤假设连词,如果⑥因果连词,因而⑦代词,你的⑧通“耐”,才能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

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七微写作课时达标微写作

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七微写作课时达标微写作

课时达标(三十九) 微写作一、庄子在《逍遥游》中为我们塑造了一只展翅翱翔、搏击长空的大鹏形象。

那么,当大鹏在高空中飞翔时它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请你发挥想象,描写大鹏当时的所见所感。

要求:(1)使用第一人称;(2)运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3)想象合理,结构相对完整;(4)不少于2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例文:飞得高,看得远啊!果真如此。

天空是我自由翱翔的舞台,云彩是我搏击长空的佳影,阳光是我驰骋天地的源泉。

我要飞得更高,让那些目光短浅的小斑雀只能妒忌;我要飞得更远,让那些自命不凡的人们只能羡慕。

听,那惊涛拍岸的声音,像观众的掌声,此起彼伏;看,那飞奔的骏马,在我看来,也只是一只只蚂蚁。

我看到江河在奔腾不息,我看到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犹如一位矗立的猛将,像穿着甲胄的勇者,守卫着祖国家园。

我也要做那样的勇者,我相信我能做得更出色。

二、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联系课文内容,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写一段200字以上的文字,重点刻画“莫春”时节的景物和“咏而归”的神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例文:露湿春草,竹叶滴音。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仿用句式”配套检测(附答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仿用句式”配套检测(附答案)

“仿用句式”配套检测1.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6分)重整旗鼓,从头再来,哪里跌倒哪里爬起,这是正确做事不服输的精神。

材料:坚持进取借力不到长城非好汉他山之石可攻玉咬定青山不放松登高而招锲而不舍逆水行舟借力打力绝不气馁定点打铁答:解析:就本题而言,解答时先要对材料中的词语意思进行理解归类,然后再比对示例句子,分析其句间关系,最后参照示例作答即可。

参考答案:锲而不舍,定点打铁,咬定青山不放松,这是正确做事坚持的精神。

逆水行舟,绝不气馁,不到长城非好汉,这是正确做事进取的精神。

登高而招,借力打力,他山之石可攻玉,这是正确做事借力的精神。

2.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6分)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万丈高楼平地起,道出了打好基础的真谛。

材料:心境复习谦逊不管风吹浪打温故可以知新虚心使人进步虚怀若谷心如止水查缺补漏不耻下问充耳不闻亡羊补牢答:参考答案:心如止水,充耳不闻,不管风吹浪打,道出了良好心境的真谛。

查缺补漏,亡羊补牢,温故可以知新,道出了及时复习的真谛。

虚怀若谷,不耻下问,虚心使人进步,道出了谦逊好学的真谛。

3.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6分)朝三暮四,见异思迁,这山望着那山高,奉劝我们做事要专心致志。

材料:主见全面坚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墙头上的草顺风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曝十寒人云亦云兼听则明半途而废随波逐流偏信则暗答:参考答案: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墙头上的草顺风倒,奉劝我们做事要持有主见。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奉劝我们做事要注重全面。

一曝十寒,半途而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奉劝我们做事要贵在坚持。

4.仿照下面的句式,选取“水”以外的物象,另写一段文字。

要求:句意连贯,逻辑关系清晰。

(4分)水流动的时间一长,要么成为暗河暗流,要么成为大河大江。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夏)练习 试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夏)练习  试题

乏公仓州月氏勿市运河学校<夏>同步训练【学海泛舟风向标】1、感情饱满地大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2、品味重点语句,理清思路,了解文章的新奇的构思。

3、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像,感受作者情感,体味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积累运用芳草地】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贮满〔〕澹澹〔〕芊芊〔〕磅礴〔〕〔〕黛色〔〕匍匐〔〕〔〕2.解释以下词语。

(1)芊芊:(2)主宰:(3)春华秋实:(4)闲情逸致:3.选词填空。

(1)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的旋律。

A.急迫 B.剧烈 C.急促 D.急忙(2)火红的太阳〔〕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

A.照B.晒C.沐浴D.烘烤(3)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在天地间升腾。

A.走动B.滚动C.劳动D.飘动4.细读这样的优美句子:“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长墙。

〞句式有什么特点?你能发挥想像再仿写一两句吗?答:5.梁衡散文以思想性、议论性见长,其散文语言多表达和议论,但本文有点特别,以描写居多。

许多描写细致生动,富有韵致,如第二段描写乡野景物,诉诸人的各种感官,以形象性见长。

请问:“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夏天到了。

〞这是第二段末尾的句子,应该怎样朗读?“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隐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答:【阅读理解逐鹿场】★课内阅读训练营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答复以下问题。

夏感梁衡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好似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

轻飞曼舞的蜂蝶不多见了。

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

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拥着一艘艘的舰船。

高中语文第17课庖丁解牛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第17课庖丁解牛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17课时庖丁解牛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中.《经首》之会中:合乎。

B.批大卻,导.大窾导:指导。

C.族.庖月更刀,折也族:众,一般。

D.然已解,如土委.地委:卸落。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砉然向然,奏刀然,莫不中音。

B.善哉!技盖至此乎!C.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D.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庖丁释.刀对曰:“释”是放下的意思,与成语“爱不释手”的“释”意思相同。

B.良.庖岁更刀:“良”是好的意思,与“感我此言良久立”的“良”意思相同。

C.动刀甚微.:“微”是轻微的意思,与成语“微言大义”的“微”意思相同。

D.得.养生焉:“得”是得到的意思,与“此言得之”的“得”意思相同。

4.下列句子中的虚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庖丁为.文惠君解牛视为.止,行为迟B.提刀而.立善刀而.藏之C.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D.以.无厚入有间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能表现庖丁所做的“进乎技”的一组是( )①所见无非牛者②未尝见全牛也③以神遇而不以目视④批大郤,导大窾⑤以无厚入有间⑥善刀而藏之A.①②③B.②③④C.④⑤⑥D.③④⑥6.下面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嘻”“善哉”两个表感叹的语气词流露出文惠君对庖丁解牛技术的赞叹。

B.文惠君的夸赞,从侧面烘托了庖丁技艺的精湛;同时,从现象描述转入本质追索,起到了巧妙的过渡作用。

C.庖丁阐述自己达于“道”的三个阶段:开始,不懂规律;三年之后运用规律;方今之时懂得规律。

D.庖丁总结自己解牛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最后做到“游刃有余”。

7.在下面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20个字。

毋庸讳言,民族文学和汉语言文学的主导和中心地位相比,①。

五年级苏教版语文书十七课仿写作文

五年级苏教版语文书十七课仿写作文

五年级苏教版语文书十七课仿写作文那天,我们来到一个很大的教室,里面有很多很多的老师来听课。

我们看了之后下了一跳,然后把情绪稳定下来了之后,就觉得没什么可怕的了。

我们准备了准备,就要开始了。

一开始,我们和老师一起练习发音。

我们从“I”和“U”开始。

学生们练习得很努力。

有些人大汗淋漓,有些人把脸变成了红苹果,还有一些人上气不接下气。

然后我们练习了几组语音连接。

有高音部分和低音部分。

无论我们唱哪一部分,我们都唱得非常准确,就像钢琴一样。

后来我们又学习了新课,学唱《少先队队歌》。

老师在上面讲得有声有色。

一开始,先用粉笔写出歌谱,然后讲述歌的重点部分。

他一边讲还一边把重点部分给画出来。

讲完了之后,老师又弹着钢琴,一步一个脚印的教唱了起来。

有的地方,难一些,老师就唱多点,生怕我们不会。

有的地方简单些,老师就唱少点,一带而过。

老师讲的不仅好,而且我们合作的也不错。

我们都听老师的指挥。

老师讲的时候,我们就埋头苦记。

老师要唱的时候,我们就马上停下手里的笔头,仔细地倾听其中的精妙。

老师要我们唱的时候,我们就以最嘹亮的声音,来歌唱。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很快就学会了这首歌,并且唱得很好。

快下课了。

下课后我们要唱歌。

学生们都欢呼起来。

随着老师的音乐,我们开始唱歌。

听这首歌在整个教室里飞扬。

在场的所有老师似乎都陶醉于此。

一些老师闭上眼睛仔细品尝。

一些老师仍然用手来计时。

有些老师甚至情不自禁地和我们一起唱歌。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歌声停止了,接着是一阵掌声,这证明了我们的成功和胜利。

那节课是我最难忘的,因为我们不仅取得了成功,但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懂得了合作是成功的保证。

花开了,就像醒来一样。

鸟儿飞了起来,仿佛在天空中徘徊。

昆虫叫了起来,好像在说话似的。

一切都是活着的。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不管你想要什么,都是免费的。

如果日本甜瓜愿意爬上架子,他们就会爬上架子,如果他们愿意爬上房子,他们就会爬上房子。

如果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它就会开一朵花。

17课练习.doc

17课练习.doc

17课
一、看拼音,写词语。

qí tún bǔqián qiān zhì
白(鳍)( 豚)(哺)乳(潜)行变(迁)本(质)
二、辨字组词。

劈(劈开)析(分析)肺(肺部)卵(卵生)
辟(开辟)析(析断)市(市场)柳(柳树)
三、仿写句子。

例句:白鳍豚虽然生活在水中,却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是一种小型的鲸。

仿句:不是……而是……他不是学生而是老师。

四、选择正确的读青。


鳍(qí jí) 哺(pǔbǔ) 潜(qián quán) 卵(luǎn nuǎn)
五、指出下列各旬运用的说明方法。

1.鱼类有鳃,可以在水中呼吸。

白鳍豚没有鳃,有肺,靠一个朝天的鼻孔在水面呼吸。

(作比较)
2.在冬季,脂肪层厚达五六厘米,占体重的三分之一以上。

(列数字)
六、以“白鳍豚的自述”为题写一篇关于白鳍豚自我介绍的短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练习

17课练习
17课练习
17、走一步再走一步 1、我的心里一直牢记着母亲叫我不要冒险 的xùn jiè ( 训诫 )。 2、我的心在shòu gǔ líxún( 瘦骨嶙峋 )的 胸腔里咚咚直跳。 。 3、他们打算从崖顶沿着一条的小yū huí ( 迂回 )路下山回家。 4、我从悬崖边向下望,感到tóu yūn mù xuàn( 头晕目眩 )。
5、仿写句子 如果你是鱼儿,那快乐就是一汪清清凉凉的水; 如果你是一朵芬芳的鲜花,那快乐就是一片片相伴 的绿叶;
.
如果你是一棵大树,那么快乐就是一片浓 郁的绿荫; 如果你是浮云,那快乐就是一阵阵飘飘洒 洒的风; 如果你是夕阳,那快乐就是一抹灿灿亮亮 的彩霞
Hale Waihona Puke

17课练习题有答案

17课练习题有答案

17《触摸春天》练习题l i j i (、看拼音,写词语。

ua方(历((一(迹四、ch a n g xi d o 1ng sh u nn qudn l 1 hu xi an)( ) ( )()()xi d ng bin f en ke ban)() ( )比一比,再组词。

径()畅()绊()弧()滨()经()汤()伴()孤()缤()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花香( )的小径()的地)的心灵( )的灵性()的经)的曲线( )的世界)曲线一(( )经历一()香味)蝴蝶()月季花一(()奇照样子,用上红色的词语写句子。

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

1、安静的手指()合拢,()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2、我仿佛看见了她()的内心世界,(),我深深地感动了。

六、展开想象,续写一段话。

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 头来张望。

她仿佛看到七、在括号中写出带点词的近义词。

1、我仿.佛.( )看见了她多.姿.多.彩.(・ ・ ・ ・ ・ ・ 一瞬.间.( ),我深深地感动着。

2 、浓.郁.( )的花香吸引着安静。

3 、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感受..()着春光。

・ ・4 、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 )。

5 、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九、阅读理解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感受着光。

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此刻安静地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 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我没有惊动安静。

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安静告诉我这样的道理。

1、用“/ ”画掉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翅膀(ch 1 c 1) 仰头(yd n gr a ng ) 2、多音字组词。

划 hu d()创 chu e n g( )hua()chu a ng(3、正确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仿照五年级上册17课写作文

仿照五年级上册17课写作文

仿照五年级上册17课写作文多年前的一天,父亲抱着我站在XXX(地方),眼下,XXX广场人群涌动,热闹非凡,四面八方的路在此交叉纵横.爸爸突然间问我:“孩子,你知道什么叫'条条大路通罗马'吗?”我惊奇地望着爸爸,摇了摇头.爸爸说,“罗马曾经是世界古代史上一个伟大的帝国,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如果我们把眼前的这座广场看成是一个罗马城,……”听到这儿,我恍然大悟,急忙兴奋地告诉父亲,我已经知道那句话的意思了.其实,我当时只是看到了广场和通往广场的很多大路.直到有一次,我才真正地明白父亲说那句的深刻含义.那是在我有一次做数学作业时,遇到了一道解不开的题.想了很久,还是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于是我拿着课本去向爸爸求助.爸爸看了看那题,对我笑了笑,和蔼地说:“孩子,这道题其实很简单,我们来设想……”爸爸一步一步地开导着我,我的思考也随着爸爸的指引变得豁然开朗.猛然间,我打断了爸爸的话,“嘿嘿,我已经找到了方法来解决它!”爸爸对我翘了翘大拇指,笑呵呵地说:“真是个聪明的孩子!”我坐在父亲身旁,在作业本上端端正正地完整写了解题过程,并得到了正确的答案.爸爸开心地摸着我的头,脸上充满了笑容.但我这时却犹豫了起来,因为在解题中,我发现那个办法其实绕了一条弯路,而我现在又想到了另外一个更好、更快的解题思路.我抬起头,噘起了小嘴,嘟嘟囔囔地对父亲说:“爸爸,其实我现在写下的这个方法并不是最优秀的哦!”转而,我调皮而又神秘地告诉爸爸,“我还有另外一种更妙的办法,爸爸,你看……”我激动地在题目下把第二种方法写了下来,心中飘过一阵阵无比的自豪感.这时,爸爸抱起我,举过头顶,兴奋地说,“孩子,看!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我顿时间欢呼起来,心中又不禁然地有些惭愧.原来,我到今天才真正理解了爸爸从前所说的“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含义啊!在一年年的成长中,这句话一直相伴和激励着我.每当遇到困难时,我总用爸爸的这句话鼓励着自己,也快乐着自己.它让我不再悲观,也不再骄傲.它更将让我一生受用不尽——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语言表达与运用
第17课时仿写句子限时测试
(时间:30分钟,分数:40分)
(说明:每题5分,共40分。


1.(2016届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模拟)阅读下面一段话,仿照画线的句子,再续写三句,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

生活中出现了那么多的东西使人眼花缭乱,让人眼红耳热,又令人无所适从。

当越来越多的新奇事物令我们无从选择时,我们为何不选择拒绝呢?有拒绝才有追求:拒绝热闹,是为了追求宁静的生活;,;,;,。

2.(2016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诊断)结合个人的感情对汉字进行新的理解,可以赋予汉字特殊的意义。

请依照示例,从所给的四个汉字中任选两个进行别解,要求紧扣字形,表述简练,有积极意义。

(示例)骗:一旦被人看穿,“马”上就会被看“扁”。

超:舒:
值:起:
3.(2016届山东滕州一中高三12月检测)有不少名人的名字来源于古代诗文,请仿照示例,从“刘海粟(国画大师)、王朝闻(著名美学家)、周信芳(京剧艺术大师)、李行健(著名语言学家)”四个名人的名字中任选一个,写出相关的名句并对名字加以合理阐释。

不要求句式及阐释角度完全一致,不超过80字。

示例:“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著名科学家屠呦呦的名字就来源于此。

这个名字让我们可以联想到这位科学家为中医药研究而生的诗意人生。

4.(2016届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南校区高三1月月考)以“人生”为对象,仿照例句续写两句话,要求语意相近,字数与结构相同。

例句:如果把人生比作季节,那么,便有寒来暑往,草荣草枯,花开花谢;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6届陕西镇安中学高三上第四次月考)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

要求:句式与示例相同,并与示例构成排比。

眼见麻木愚昧的社会大众,鲁迅的梦想就是让呐喊的声音唤醒沉睡的国民;面对相对落后的医疗事业,林巧稚的梦想就是让医者的妙手拯救贫病的百姓;
6.(2016届河北师大附中东校区高三上第一次段考)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三句话,要求句式与示例相同。

(4分)
春蚕死去了,但留下了华贵丝绸;花朵凋谢了,但留下了缕缕幽香;雷雨过去了,但留下了七彩霓虹。

7.(2016届甘肃会宁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修辞、句式要与示例相同。

(4分)
向往是思想的折射,灵魂的写照,行动的先导。

有的人向往奉献的快乐,于是就淡泊明志,心底无私;
有的人向往索取的愉悦,于是就见利忘义,不择手段。

因此,向往有好坏之分,是非之别。

正可谓“高尚是高尚者的通行证,卑鄙是卑鄙者的墓志铭”。

8.(2016届贵州遵义四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句话,要求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6分)
太阳是幸福的,因为它光芒四射;海也是幸福的,因为它反射着太阳欢乐的光芒。

参考答案:
1【答案】示例:拒绝名利,是为了追求淡泊的心境;拒绝时尚,是为了追求独立的个性;拒绝华丽,是为了追求质朴的天性;拒绝放纵,是为了追求完善的自身;拒绝烦恼,是为了追求恬适的人生……
【解析】这是一道仿写的题目,注意结构的一致和内容的吻合。

仿写句子有嵌入式、续写式和开放式仿写,仿写首先立足于仿即句子的结构要和例句基本一致此题注意“拒绝……,是为了……”,然后注意内容之间的吻合。

如“拒绝名利”是为了“追求淡泊的心境”。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答案】(示例)超:昭(“召”)示你,只有不停地走,你才能超越别人。

舒:舍得给予他人,自己才能舒心。

值:站得“直”,“人”的身份才高。

起:人生的每一次提升,都是自“己”“走”出来的。

【解析】注意对汉字的分解,对汉字做相应的解释。

解释时注意紧扣汉字的组成,如“超”,注意对“召”
和“走”的解释,解释的内容要一定的启发意义。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答案】“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国画大师刘海粟的名字就来源于此。

这个名字让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大师开阔的胸襟和谦虚的品德。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京剧艺术大师周信芳的名字就来源于此。

这个名字使人不由想起这位大师不但演艺精湛而且不流世俗、宁折不弯的高大形象。

“朝闻道,夕死可矣!”著名美学家王朝闻的名字就来源于此。

这个名字让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大师不惜以全部生命追求美学之“道”这一至高境界的决心。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著名语言学家李行健的名字就来源于此。

这个名字可让我们感受到他在学术研究上努力上进、永不停息的精神。

【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仿写的题目,注意要求“引用诗句”,然后阐释名字中蕴含的含义,注意和诗句进行联系。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答案】如果把人生比作天空,那么,便有阴晴变化,日出日落,云卷云舒。

如果把人生比作歌曲,那么,便有起承转合,高亢低沉,喜悦悲伤。

如果把人生比作登山,那么,便有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起伏升降。

如果把人生比作大地,那么,便有高低起伏,潮涨潮落,风生水起。

评分标准:内容合理2分,句式相同2分。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式的表达运用能力。

仔细揣摩所要仿写的语句的句式结构,然后根据内容要求选择对象,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

例题中季节与后面的描述是相一致的,在结构上,采用的“如果把……,那么,便有……,……,……”。

可据此想到描述的对象,例如,天空、歌曲、大地等。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答案】身处深重苦难的中华民族,孙中山的梦想就是让三民主义的光芒照彻暗夜的中国;接触国际尖端的科技难题,罗阳的梦想就是让巨舰航母护卫辽阔的海疆。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句式与示例相同,并与示例构成排比”,考生应参考所给的句子,仿写的句式应为“……(处境、现实),……(人物)的梦想就是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动词)……(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确定了句式,再选择对象,依次考虑各处的内容。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答案】示例:蝴蝶死去了,但留下了漂亮的衣裳;画眉飞去了,但留下了美妙的歌声;蜡烛燃尽了,但留下一片光明。

(答案不唯一)
【解析】本题示例本身就是一组排比句,均为表转折关系的简单复句;从选材和仿句的角度说,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只要能表达出合理的转折意思即可。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7【答案】
有的人向往人格的升华,于是就洁身自好,一尘不染
有的人向往私欲的满足,于是就贪赃枉法,中饱私囊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属于续写式仿写题型。

首句为观点句,后两句正反举例论述,末句总结观点。

例句选择相反相对的角度,如例句“有的人向往奉献的快乐”和“有的人向往索取的愉悦”;
然后紧扣首句的“行动的先导”,写两种人不同的行为方式,如例句“就淡泊明志,心底无私”和“就见利忘义,不择手段”。

按照例句“有的人向往……,于是就……,……”的句式,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仿写。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8【答案】
绿叶是幸福的,因为它生机盎然;鲜花是幸福的,因为它汲取着绿叶无私的琼浆。

大树是幸福的,因为它枝叶繁茂;小草是幸福的,因为它享受着古树浓郁的阴凉。

【解析】本题修辞手法是拟人,句式是“……是幸福的,因为它……”。

自选话题,仿写句子。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